市场经济竞争性范文

时间:2023-10-13 17:01:06

市场经济竞争性

市场经济竞争性篇1

一、 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对比分析

1、理论基础 两者都以国家干预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所不同的是市场管理法所依据的是直接干预理论,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间接干预理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有着及时性、灵活性等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又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等,市场主体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垄断、贫富悬殊等社会不正义问题,这些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也正是国家干预的根源所在,国家依法干预市场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抑制贫富差距扩大、提高交易的效率,所以,市场经济必须确立政府的干预。市场管理法和宏观调控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而产生,而区别就在于:市场管理法以政府的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而宏观调控法以政府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

2、侧重点 市场失灵是国家干预的根源,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家干预也并非没有缺陷,政府干预的失灵(如过度干预、滥用干预权等)同样会妨碍交易的正常进行,政府规制的失败,就要求必须确立对政府干预的规范,其中包括约束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规范政府干预的行为,从这一方面来看的话,笔者认为对市场管理法来说,它着重强调的是对市场主体一方行为的约束,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约束,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秩序;而宏观调控法则更加注重对政府干预行为的约束,以确保政府的宏观调控权的正当行使。所以,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管理法侧重于确立政府干预,宏观调控法侧重于规范政府干预,但只是侧重,两者都只有由建立在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双调整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3、调整方式 由于两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调整方式的差异,市场管理法通过国家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来实现其职能,它通过运用行政命令,规章制度之类的公权力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进行规制,如通过制定和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依法严禁市场主体在交易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为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确立一个直接的、强制性的选择标准。宏观调控法通过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间接干预实现其职能,从而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选择,由此可看出,它为市场主体所确立的是一个间接的标准,具有可选性,如通过体现法律规范特点的一些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明确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信息,哪些市场交易活动因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到鼓励,哪些不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限制等。

4、调整对象 市场管理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管理市场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即市场管理关系。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法查处中所形成的市场交易管理关系,主要存在于微观经济领域,具有直接性、强制性等特点。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指的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如财政关系、金融关系等,主要分布于宏观经济领域,具有间接性,选择性等特点。

5、调整范围 市场管理法以市场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其主要发生在国家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过程中。从其体系结构来看,市场管理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宏观调控法以宏观调控关系为调整对象,而宏观调控关系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包括财政关系、金融关系、产业关系、计划关系等。体系结构方面,宏观调控法主要包括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产业法律制度、计划法律制度、能源法律制度等。无论从两者的调整对象还是体系结构来看,宏观调控法的调整范围都要比市场管理法的调整范围宽泛。

6、调整方法 在关于两者的调整方法上,笔者认为:市场管理法由于国家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竞争和交易行为,直接涉及市场主体的个体利益,市场管理权的不正当行使会对其利益造成损害,同时也为了防止有关行政机关出于自身利益或其它市场主体利益而采用“合法”的形式损害相关主体利益,所以市场管理法的调整方法只能使用单一的法律调整手段,以维护和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通过对市场的间接干预来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选择行为,具有一定的诱导性,选择性,而且其涉及面广,贯穿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所以,可以采取以法律手段为主,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的调整方法,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运用必须在法律确定的宏观调控框架内进行。

二、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在讨论两者关系之前,笔者认为应先谈一谈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因为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自由、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所以,在一定层面上,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可以反映出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市场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是与宏观调控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

首先,市场竞争是宏观调控的基础。竞争首先是市场的竞争,没有市场,宏观经济调控就没有了对象和基础,就失去了运作的机制和生效的中介,如果宏观调控不立足于市场,则是一种盲目的,形而上学的调控,就会失去立足的根基。而且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所在,要发展市场经济关键是鼓励和维系市场竞争。另外,宏观调控还受到市场竞争的制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它是第一性的、基础的。只有在市场调节无法起作用的领域,才有必要实施宏观调控,凡是市场可以竞争的,就没必要进行宏观调控。此外,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因为市场 竞争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基本途径。

其次,宏观调控是市场竞争的条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由主义经济,它内在地要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国家通过对市场运行进行调控,可以克服市场波动和大起大落,保证经济运行稳定,而市场主体也只有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才能进行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还对市场竞争范围及竞争目标进行调控,规定在哪些范围可以竞争,哪些范围不允许市场竞争,那些竞争是无所谓的、无益的,哪些是必要的、要加以鼓励的。此外,由于市场主体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私利主体,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部分市场主体竞争的不自由,而这些问题是市场竞争自身无法解决的,宏观调控的实施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些问题,实现社会实质正义。

三、 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管理与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运行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两者有所侧重,各有分工。而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关系法制化的代表,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也在不同的经济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市场管理法主要存在与作用于微观自治领域,而宏观调控法主要立足于、作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但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作用机制的外在表现来看,市场管理法的目的是通过规制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创造自由的,稳定的市场秩序,其根本是促进市场竞争的。市场竞争是一种自由竞争、公平竞争、有序的竞争,而市场管理法的目的就在于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维系一个良好的竞争秩序,其外在的表现为促进市场竞争。而宏观调控法则通过对市场竞争的范围、竞争的目的等作出一定的限制和规定,外在的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市场竞争。从这一视角看,两者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但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根本目的是为了实施和组织更好的市场竞争,而且从两者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这两方面看,二者是统一的,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手段,都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能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所以,二者又是统一的。

2、宏观调控法以市场管理法为基础宏观调控法的功能在于保证宏观调控目的的实现及调控的合法性。而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从其内容来看,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市场竞争来实现。宏观调控法所要实现的和维护的市场独立、自由、秩序等目的,也需要市场管理法在微观层次的作用的发挥,并且市场竞争秩序的良好也是宏观调控法的目的之一。宏观调控法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市场管理法,尤其是反垄断法,因为反垄断法所要规制的就是一种不合理的、非法的产业结构,它所维持的自由竞争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此外,由于上文所分析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竞争的依赖性所致,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它的制定必须依赖由市场管理法所维护的市场竞争所反馈回的信息来进行,而不能盲目制定和调控,所以,宏观调控法的制定和实施应以市场管理法为基础。

3、市场管理法以宏观调控法为条件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必须以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作为其最终目标,为市场竞争指明了发展方向,避免了盲目、无谓的竞争。宏观调控法创造和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平等、自由和秩序,为市场管理法所追求和维系的自由竞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实现最优化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法要实现的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为反垄断法提供了指导和条件。此外,宏观调控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法律文献,也为市场管理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指南。

四、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反垄断法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奉为“经济宪法”,是同其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的。在我国,反垄断法虽然尚未出台,但其制定和颁布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里,笔者想结合上文就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来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笔者将从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两方面谈起。

作为市场管理法的核心内容,反垄断法的宗旨在于保护和鼓励竞争,维持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而我国当前市场竞争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发育不全面。我国的市场经济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类要素市场有的尚未建立起来,有的刚起步,有的还未开放,市场发育不全面,导致了市场竞争机制在这些领域尚未完全建立,尚未完全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2、市场竞争不充分。在已经形成的市场中,市场竞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竞争还是不充分。但对于尚未放开的市场来说,市场竞争对想进入这一市场的市场主体来说则是一种理想。目前,我国许多行业仍然处于行政垄断的阴影下,在这些行业中,市场是存在的,但竞争是缺位的,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也不符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政方针。

2、“宏观调控法”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国宏观调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a、调控主体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应由谁来制定,也就是谁拥有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权,在这一点上,目前比较混乱,各级政府甚至出于地方利益而制定与国家总体方针相悖的经济政策。b、调控程序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政策应当如何制定,遵循怎样一种程序;宏观调控的实施应当如何进行,应当遵循怎样一种程序,我国在对宏观调控程序的控制和监督上是欠缺的,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c、调控内容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作为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受市场竞争的制约,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是基础的,第一性的;宏观调控是辅的,第二性的,凡是能市场竞争的,就不能进行宏观调控,调控内容是否合法,也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须在促进和维系现有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继续放开和建立各类要素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形成竞争,而反垄断法则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功能。

市场经济竞争性篇2

一、 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对比

1、基础 两者都以国家干预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所不同的是市场管理法所依据的是直接干预理论,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间接干预理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有着及时性、灵活性等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促进财富的增长。但又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等,市场主体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垄断、贫富悬殊等社会不正义,这些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也正是国家干预的根源所在,国家依法干预市场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抑制贫富差距扩大、提高交易的效率,所以,市场经济必须确立政府的干预。市场管理法和宏观调控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而产生,而区别就在于:市场管理法以政府的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而宏观调控法以政府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

2、侧重点 市场失灵是国家干预的根源,但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家干预也并非没有缺陷,政府干预的失灵(如过度干预、滥用干预权等)同样会妨碍交易的正常进行,政府规制的失败,就要求必须确立对政府干预的规范,其中包括约束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规范政府干预的行为,从这一方面来看的话,笔者认为对市场管理法来说,它着重强调的是对市场主体一方行为的约束,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约束,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秩序;而宏观调控法则更加注重对政府干预行为的约束,以确保政府的宏观调控权的正当行使。所以,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管理法侧重于确立政府干预,宏观调控法侧重于规范政府干预,但只是侧重,两者都只有由建立在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双调整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3、调整方式 由于两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调整方式的差异,市场管理法通过国家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来实现其职能,它通过运用行政命令,规章制度之类的公权力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进行规制,如通过制定和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依法严禁市场主体在交易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为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确立一个直接的、强制性的选择标准。宏观调控法通过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间接干预实现其职能,从而间接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选择,由此可看出,它为市场主体所确立的是一个间接的标准,具有可选性,如通过体现法律规范特点的一些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明确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信息,哪些市场交易活动因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到鼓励,哪些不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限制等。

4、调整对象 市场管理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管理市场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即市场管理关系。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法查处中所形成的市场交易管理关系,主要存在于微观经济领域,具有直接性、强制性等特点。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指的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如财政关系、关系等,主要分布于宏观经济领域,具有间接性,选择性等特点。

5、调整范围 市场管理法以市场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其主要发生在国家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过程中。从其体系结构来看,市场管理法的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宏观调控法以宏观调控关系为调整对象,而宏观调控关系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包括财政关系、金融关系、产业关系、计划关系等。体系结构方面,宏观调控法主要包括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产业法律制度、计划法律制度、能源法律制度等。无论从两者的调整对象还是体系结构来看,宏观调控法的调整范围都要比市场管理法的调整范围宽泛。

6、调整 在关于两者的调整方法上,笔者认为:市场管理法由于国家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竞争和交易行为,直接涉及市场主体的个体利益,市场管理权的不正当行使会对其利益造成损害,同时也为了防止有关行政机关出于自身利益或其它市场主体利益而采用“合法”的形式损害相关主体利益,所以市场管理法的调整方法只能使用单一的调整手段,以维护和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通过对市场的间接干预来市场主体的选择行为,具有一定的诱导性,选择性,而且其涉及面广,贯穿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所以,可以采取以法律手段为主,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的调整方法,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运用必须在法律确定的宏观调控框架内进行。

二、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在讨论两者关系之前,笔者认为应先谈一谈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因为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自由、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所以,在一定层面上,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可以反映出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市场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是与宏观调控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

首先,市场竞争是宏观调控的基础。竞争首先是市场的竞争,没有市场,宏观经济调控就没有了对象和基础,就失去了运作的机制和生效的中介,如果宏观调控不立足于市场,则是一种盲目的,形而上学的调控,就会失去立足的根基。而且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所在,要市场经济关键是鼓励和维系市场竞争。另外,宏观调控还受到市场竞争的制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它是第一性的、基础的。只有在市场调节无法起作用的领域,才有必要实施宏观调控,凡是市场可以竞争的,就没必要进行宏观调控。此外,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因为市场竞争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基本途径。

其次,宏观调控是市场竞争的条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由主义经济,它内在地要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国家通过对市场运行进行调控,可以克服市场波动和大起大落,保证经济运行稳定,而市场主体也只有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才能进行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还对市场竞争范围及竞争目标进行调控,规定在哪些范围可以竞争,哪些范围不允许市场竞争,那些竞争是无所谓的、无益的,哪些是必要的、要加以鼓励的。此外,由于市场主体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私利主体,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部分市场主体竞争的不自由,而这些是市场竞争自身无法解决的,宏观调控的实施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些问题,实现社会实质正义。

三、 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管理与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运行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两者有所侧重,各有分工。而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关系法制化的代表,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也在不同的经济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市场管理法主要存在与作用于微观自治领域,而宏观调控法主要立足于、作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但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作用机制的外在表现来看,市场管理法的目的是通过规制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创造自由的,稳定的市场秩序,其根本是促进市场竞争的。市场竞争是一种自由竞争、公平竞争、有序的竞争,而市场管理法的目的就在于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维系一个良好的竞争秩序,其外在的表现为促进市场竞争。而宏观调控法则通过对市场竞争的范围、竞争的目的等作出一定的限制和规定,外在的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市场竞争。从这一视角看,两者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但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根本目的是为了实施和组织更好的市场竞争,而且从两者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这两方面看,二者是统一的,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手段,都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能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所以,二者又是统一的。

2、宏观调控法以市场管理法为基础

宏观调控法的功能在于保证宏观调控目的的实现及调控的合法性。而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从其来看,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和目标必须依靠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市场竞争来实现。宏观调控法所要实现的和维护的市场独立、自由、秩序等目的,也需要市场管理法在微观层次的作用的发挥,并且市场竞争秩序的良好也是宏观调控法的目的之一。宏观调控法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市场管理法,尤其是反垄断法,因为反垄断法所要规制的就是一种不合理的、非法的产业结构,它所维持的自由竞争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此外,由于上文所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竞争的依赖性所致,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它的制定必须依赖由市场管理法所维护的市场竞争所反馈回的信息来进行,而不能盲目制定和调控,所以,宏观调控法的制定和实施应以市场管理法为基础。

3、市场管理法以宏观调控法为条件

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必须以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作为其最终目标,为市场竞争指明了发展方向,避免了盲目、无谓的竞争。宏观调控法创造和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平等、自由和秩序,为市场管理法所追求和维系的自由竞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实现最优化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法要实现的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为反垄断法提供了指导和条件。此外,宏观调控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也为市场管理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指南。

四、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反垄断法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奉为“经济宪法”,是同其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的。在我国,反垄断法虽然尚未出台,但其制定和颁布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里,笔者想结合上文就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来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笔者将从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两方面谈起。

作为市场管理法的核心内容,反垄断法的宗旨在于保护和鼓励竞争,维持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而我国当前市场竞争存在的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发育不全面。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类要素市场有的尚未建立起来,有的刚起步,有的还未开放,市场发育不全面,导致了市场竞争机制在这些领域尚未完全建立,尚未完全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2、市场竞争不充分。在已经形成的市场中,市场竞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竞争还是不充分。但对于尚未放开的市场来说,市场竞争对想进入这一市场的市场主体来说则是一种理想。目前,我国许多行业仍然处于行政垄断的阴影下,在这些行业中,市场是存在的,但竞争是缺位的,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也不符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政方针。

2、“宏观调控法”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国宏观调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a、调控主体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应由谁来制定,也就是谁拥有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权,在这一点上,目前比较混乱,各级政府甚至出于地方利益而制定与国家总体方针相悖的经济政策。b、调控程序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政策应当如何制定,遵循怎样一种程序;宏观调控的实施应当如何进行,应当遵循怎样一种程序,我国在对宏观调控程序的控制和监督上是欠缺的,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c、调控内容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作为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受市场竞争的制约,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是基础的,第一性的;宏观调控是辅助性的,第二性的,凡是能市场竞争的,就不能进行宏观调控,调控内容是否合法,也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须在促进和维系现有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继续放开和建立各类要素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形成竞争,而反垄断法则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功能。

通过以上,笔者认为:应当将反垄断法置于我国法体系的核心地位。我国市场发育不全面,竞争不充分,通过反垄断法,可以更好的促进市场的健全,促进市场竞争的优化和升级,同时,也可以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国家鼓励竞争的信息。有学者认为,宏观调控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和的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因而应将宏观调控法置于我国经济法的核心地位。对此,笔者认为不妥,正如上文所分析,作为市场经济,市场调节是基础,必须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这是基础,是根本,只有在良好的市场竞争基础上,宏观调控才能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宏观调控是相对于市场调节而言的,没有市场调节,就无所谓宏观调控。而且,我国目前在宏观调控方面存在的并不是调控力度不够大,调控范围不够宽的问题,恰恰相反,是调控力度过大,范围过宽,而且由于存在调控主体的不合法,调控程序的不合法,调控的不合法等问题,加之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和对宏观调控的理解错位,造成调控的盲目性和不正当性,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行政垄断等问题,而这些障碍的排除,有待于反垄断法的制定和良好实施。我国目前在宏观调控方面,需要及时解决的是制定一部《宏观调控法》,继续健全宏观调控法体系,真正做到依法调控。此外,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调控目标,需要由市场管理法所维护的市场竞争来实现。而且,如果将宏观调控法置于核心地位,是否会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国家限制竞争的错误信息?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将反垄断法置于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

杨紫烜主编 《经济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潘静成 刘文华主编 《经济法》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保树主编 《经济法原理》 社会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市场经济竞争性篇3

【关键词】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关系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是我国经济领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取决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确立竞争政策在经济政策中的基础地位。学习国外成熟经验,依据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未来应考虑在竞争政策框架下设立产业政策。减少政府的直接资源配置,进一步发挥市场竞争和市场价格的作用,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因此,有必要在公共政策中确立竞争政策的优先权。

一、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概念

产业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对产业活动进行调控以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产业政策的本质是一种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包括经济振兴和赶超的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保持经济的领先地位,保持经济增长势头。产业政策旨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在国际层面,它是加强和维护国民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总体有利地位,它反映了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产业政策是市场竞争的产物,赶超观念的体现。

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产业政策的前提是政府可以对资源配置产生重大影响。在工业化阶段,市场资源的配置不是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的,而是政府直接干预产业政策目标的过程。为了促进这些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在经济中的竞争政策干预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基于“一般规律”为基础,在经济活动中的间接干预,通过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市场参与者的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通过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的价格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力量不是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但市场竞争规则、规定,依照法律、法规可能阻碍经济效率和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和市场力量的滥用结构。

可以看出,虽然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可以共存于同一经济体系中,它们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在两种不同的资源分配机制。产业政策是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竞争政策主张理性市场良性运行。要求政府干预市场垄断机制或限制竞争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是以自由市场的自由市场机制为指导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竞争机制刺激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实力。市场经济越发达,竞争规律越强。竞争政策应适应市场化程度。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国家应选择不同的竞争政策。

二、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一般关系

1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统一性。

首先,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是国家公共经济政策,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协调性、社会公共利益和稳定发展{ 5 }。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弥补市场失灵。此外,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在某些情况下,有一定的互补性。比如,产业组织政策,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控制市场结构,实现行业内的有效竞争。在这一点上,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是一致的,交叉。第二,一般来说,产业政策主张扩大企业规模,鼓励产业集中,追求规模效益。而竞争政策虽然反对市场的主导地位,滥用了企业竞争行为的主导地位,但却无法抵御市场本身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消极的经济规模,不否认它不反对成长过程中,大型企业在竞争中。因此,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协调“有效竞争”两种可能的政策协调案例。

2.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矛盾性。

产业政策中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特别是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一、政策目标和不同出发点。竞争政策,特别是核心的“反垄断法”修改的现代民法维护合同形式的自由,从而导致合同和商业限制的自由,并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保护,确保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经营者,自由合同的本质和自由操作{ 7 }。实行竞争政策,反对垄断,限制竞争行为,从政治经济领域的起源出发,以维护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产业政策的目标,特别是产业政策的选择,是实现国家经济战略的目标。它试图依靠政府的产业政策直接参与市场,依托后发优势,使国家的产业结构更接近国家的现代产业结构。

第二、不同社会资源配置。在竞争政策中,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一种适应性干预和市场法规的介入。它适用于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是一项基本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往往是一种替代政府的市场计划,是政府的直接推动干预,以支持或限制特定的行业和地区,在本质上,是社会资源的分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在两次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推动下席卷全球。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越来越紧密,竞争政策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走向世界。

第三,竞争政策体现竞争和自由,产业政策体现了政府的计划和偏好。竞争政策最初是在美国产生的,它是自下而上的,是经济自由的基本层面,经济民主,产品垄断。美国将竞争政策的核心反垄断政策视为自由企业。产业政策是在日本,从上到下的方向,往往有意无意地限制了公民经济的竞争和自由。各地区工业政策和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不公平竞争的其他行业和地区,产业政策往往伴随着鼓励工业垄断协议和竞争限制。在某些情况下,这两个被证明是互补的彼此。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选择是一个变化的关系,即竞争政策的范围内,产业政策的范围是小的,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孙晋. 国际金融危机之应对与欧盟竞争政策――兼论后危机时代我国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冲突与协调[J]. 法学评论,2011,01:90-99.

[2]冯果,王伟. 再论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调和机制的构建――从企业合并控制的视角看我国反垄断法的改进[J]. 南都学坛,2010,04:75-82.

市场经济竞争性篇4

我国早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就提出了反垄断的要求。反垄断法是一个国家竞争政策法律化的体现,它和产业政策的关系亦即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关系。学术界一般将竞争政策做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竞争政策是指影响市场竞争的所有政策;狭义的竞争政策是指竞争立法和竞争执法所体现的或者奉行的政策,甚至有时被等同于反垄断法。竞争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保护和促进竞争,防止和制裁各种限制竞争的行为,通过维护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竞争秩序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产业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是国家为实现其经济发展战略而采取的调节产业活动的方针政策。产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一种自觉干预,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包括实现经济振兴与赶超、结构调整与转换以及保持经济领先地位与维持经济增长势头等。产业政策的目标旨在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在国际层面上,则是为了增强和维持本国经济整体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其实质体现了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产业政策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反映一种赶超的思想。

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政府能够对资源配置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工业化的赶超阶段,市场资源的配置,都不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的,而是政府进行直接干预的方式来实现产业政策目标的人为选择过程。这种以赶超为理念的产业政策,通过政府选择主导产业并加以大力扶持,以促进这些产业迅速成长,继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竞争政策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以“一般性规则”为依据,间接干预经济活动,通过营造一个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市场的参与者在公平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产业成长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来实现的,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是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运行,而是通过制定市场竞争的规则,并依据法律法规对不正当竞争和滥用市场支配势力的行为以及可能有碍经济效率的市场结构进行规制。

可见,尽管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可以同时并存于同一种经济体制之中,但只有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下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产业政策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的直接干预,而竞争政策倡导市场理性,要求政府仅在市场出现妨碍市场机制良性运行的垄断或限制竞争行为时才进行干预。

二、我国竞争政策、产业政策选择面临的问题及日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应该说,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是一国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战略和政策都是以此为基点展开的。产业政策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其实际是通过对产业或企业采取鼓励或限制的方式,集中配置资源,以提高其竞争力,达到拉动经济发展的目的。而竞争政策则注重检视市场结构,通过打击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行为,维护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凸现。竞争政策从维护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出发,禁止企业从事联合限制竞争的行为,不允许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或优势地位的企业滥用市场优势,但竞争政策对竞争机制的维护可能会影响某些产业竞争力的强化。而国家对具体产业实施的产业政策的目的主要是加强产业的竞争力,但产业政策在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却没有办法避免市场现存结构的改变对市场竞争的影响甚至限制。从这个角度来讲,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实际上是很难避免的。

日本的产业政策历史较长,可以分作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业政策为主,竞争政策为辅(二战以后至1975年)二战后,为了解散作为战争元凶的财阀,日本实行了经济的非军事化、“经济的民主化”和“确立和平的经济”三大政策。竞争政策被放入次于产业政策的地位。

第二阶段:复兴竞争政策,并开始反思产业政策的功效(1975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高速增长,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迅速提升。但进入70年代后,日本经济遇到了国外、国内的诸多挑战。同时,日本的经济学界也开始对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反思。

第三阶段:强化竞争执法,降低产业政策的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长期偏重产业政策的弊端逐渐显露,而且日美贸易摩擦不断,美国不断给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向美国做出更有利于开放竞争的正式保证。鉴于国内的困境和外界的压力,日本开始重新定位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经过1997年、1998年和修订反垄断法,日本的竞争政策日趋成熟,整个经济运营机制逐渐从“官主导”变为了“民自律”。

从日本反垄断法的实施过程来看,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是两者的最终政策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一国经济产业的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在市场机制尚不充分的情况下,任由市场配置资源可能会由于市场的无序性带来资源配置的浪费,这个时候需要政府发挥一定的作用。在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如果不实施一定的保护,也可能由于过度竞争导致企业利润降低,从而限制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所必需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同时,在产业整体竞争力薄弱的情况下,面临国外竞争实力强大企业的竞争,不实施适度的保护也容易招致国内产业的毁灭性打击。所以,适度的竞争和保护都是必要的。但是,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实施,都必须坚持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产业政策的实施不能否定市场,更不能代替市场的基础作用。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竞争政策应该成为一国经济政策的主轴,反垄断法作为维护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法律,其作用应该得到不断强化。

日本反垄断法实施的另一个有益经验体现在公正交易委员会和部门主管机关的协作上。目前,世界各国在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美国实施由反托拉斯主管机关和联邦规制机关分立式管理模式,发达的司法制度使得美国法院在处理两者冲突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发达国家中如澳大利亚似乎更倾向于由竞争主管机关来统筹实施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日本的模式是试图克服两者之间的冲突,在冲突发生前设立一套两者之间协商、合作的途径,使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实施达到一个平衡点,尤其是强化公正交易委员会在处理公共服务领域限制竞争行为时的作用。横向比较而言,如果日本模式实施得当,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似乎更加适合我国。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确保反垄断主管机关和部门主管的协作。从日本反垄断法的实施过程来看,公正交易委员会和产业政策的主要实施机关长时间内存在一种紧张关系,但是,经过几十年的磨合以及日本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在两者之间已经达成一种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一般都会重视产业政策的作用,为了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队”,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国家会着力扶持、培养个别产业;但经济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后,如果继续实施产业政策,则经济体制会受到扭曲,国家也无力应对国内外的危机。因此随着经济体制的成熟,政策重心由产业政策转向竞争政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我国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培育与选择虽然我国颁布的反垄断法并没有排除反垄断主管机关对于公共服务领域的适用,但是在如何处理反垄断主管机关和部门主管机关的关系这一敏感问题上,我国反垄断法采取了回避态度。当然,我国反垄断法确立了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和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分立的双层主管模式,有助于在反垄断委员会中将相关行业主管机关责任人员纳入到反垄断法实施中,从而在组织构造上达到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统一。但是,实践操作中这一模式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反垄断法委员会如何设置?如何发挥反垄断委员会在反垄断执法机构之间的指导、组织与协调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虽然只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但操作不好却很可能会影响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怎样才能在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之间达成一个适度的平衡,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如何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执法分工和利益冲突将成为一个重大的挑战。

我国反垄断法追求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统一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实施策略上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反垄断法的发展潮流进行。我国应当选择阶段性的竞争政策,影响竞争政策选择的因素众多,然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市场经济、政府管制、竞争文化、经济危机和国际经济环境六大因素为关键。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国根据本国国情和国际国内形势制定的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经济发展纲要,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还包括某些社会发展的内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不同往往反映出该国在该战略指导下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差异,从而导致竞争政策选择的差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政策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体而言,“不平衡发展战略”下为培育扶持支柱产业,我国应更青睐于产业政策,而后期“平衡发展战略”下,为营造全面均衡发展,形成有效竞争环境,竞争政策则成为不二的选择。

(二)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竞争机制刺激经济获利,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强经济实力。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竞争法也就越发达。竞争政策须与市场化程度相适应。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国家,应选择不同的竞争政策。

(三)竞争文化

竞争文化,概括地说就是关于市场竞争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商业规则和法律制度的总称。培育强劲的竞争文化,将有利于维护竞争机制,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危机时政府素有的加强管制的冲动亦泉涌而出;危机下,竞争政策的地位和作用常常受到其他临时干预政策的非难,着眼于短期内摆脱衰退的干预政策与着眼于长期经济整体效率目标的竞争政策之间价值冲突更加激烈。在干预政策对竞争机制的破坏不严重的前提下,出于整体社会公共利益的考量,竞争政策确需作出灵活性的调整。

(五)国际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竞争性篇5

我国的市场竞争秩序剖析

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市场违法活动必然“如影随形”相应蔓延,必然存在着程度不同、性质各异的市场秩序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竞争的常态,一旦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所谓劣币驱良币的“逆选择”理论势必在市场竞争中大行其道,劣质商品将充斥市场,诚信将被坑蒙拐骗驱逐。特别是在市场高速发展时期,各类市场违法活动更为多发,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看,市场违法活动、市场秩序问题在不同经济领域广泛存在,在有的时期、有的地方、有的领域甚至表现得非常突出。结合我国市场发育尚属初期、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托实体经济、经济社会正处于城市化高峰期、我国市场发展速度为世界所仅有、人口居世界之最、经济社会二元化结构明显等诸多情况看,我国当前阶段市场秩序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很多都与市场交易行为、市场经营行为和市场流通行为相联系。而在市场竞争秩序中存在的问题,则更多的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相联系。无论是从2001年至2008年全国开展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2010年至2011年开展的“打击假冒伪劣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看,还是从工商机关历年来查办经济违法案件的统计分析结果看,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市场交易秩序问题、市场经营秩序问题、市场流通秩序问题必然或多或少与市场竞争秩序问题相联系,或者从法律层面讲,市场秩序中的问题,往往存在着法律竞合关系,既包括法律条文的竞合,也包括法律责任的竞合,但市场交易秩序、经营秩序问题与市场竞争秩序问题相互之间毕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就市场竞争秩序而言,我国市场状况从总体上看属于充分竞争市场,各类经营者、国内外市场主体同台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持续的高速发展和异常活跃的市场状况,甚至导致国内一些领域市场出现过度竞争的混乱状况。这种情况决定了我国当前的市场运行中,竞争秩序方面的问题,更多地表现为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当然,在局部市场,特别是在一些要素市场,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到位,市场运行不仅存在经济方面的约束,还存在不少非经济性质的约束,存在寡头竞争甚至垄断的情况也非偶然,但这并不等同于我国市场的总体面貌。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和成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持续整顿和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问题必将出现一些结构性的变化,市场竞争秩序方面的问题在比重上将会持续上升,对市场竞争秩序问题的规制将日益成为我国市场监管工作的主要问题,反垄断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将具有更加积极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判断一国市场竞争秩序的好坏,从根本上讲,在于市场运行过程中市场主体的权利是否得到无差别的普遍尊重,其义务是否得到无保留的普遍履行。关键在于揭示市场主体之间的交往是否完全平等,市场主体行为是否“利己不损人”。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法治经济,因此考察一国竞争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便成为评判该国市场竞争秩序的标准。一个完善的竞争法律体系是建立良好市场竞争秩序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不仅是对已有市场竞争状况的总结,也同时就人们对市场竞争的未来预期留有足够的规制空间。与此相联系,一支高效的执法队伍是竞争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或者说,完善的竞争法律体系和高效的竞争执法队伍是从社会角度判断一国市场竞争秩序状况的两个基本坐标。作为转轨型经济,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改革开放是始终不变的主题。就当前形势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竞争法律体系及相应的执法机构,虽然与良好市场竞争秩序尚有一定距离,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法律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竞争秩序状况正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改善。

竞争法律制度的构建

竞争法律的实质,是通过国家意志保护市场竞争格局,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竞争法律除反垄断法外,一般还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二者从不同的侧面分别对市场竞争进行调控,有着十分密切的互补关系。但二者又具有很大的差别。第一,二者立法目的不一样,一个是维护市场竞争公平的进行,一个是保护市场竞争格局的存在。第二,二者规制的重点不一样,一个是着眼于市场主体的行为是否对其他市场主体的权利造成侵害,一个是着眼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对整个市场运行的影响。第三,二者的角度不一样,一个更多着眼于微观现象的规制,一个主要侧重于宏观层面的调整。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互有侧重、互为补充,共同构成竞争法律体系,其中反垄断法由于本身的性质而在竞争法律体系中处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虽然不同国家市场发展各异,但市场机制的运行则遵循着共同的内在逻辑,因此各国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竞争法律制度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就反不正当竞争法而言,各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一般均以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和兜底保护为重要内容。但不同的国家又有区别,有的国家如日本,其反不正当竞争法侧重于对商业标识和商业秘密的保护。而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不仅规制一般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规制多种恶意竞争行为,范围更为宽泛。有的国家如美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是由多个法律的相关章节共同构成。而另一些国家如德国,则制定了单一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就反垄断法而言,各国的反垄断法具有比较明显的趋同性。其实体部分基本均由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三大制度构成,其实施部分则因各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法学着眼于公平,经济学追求效率。而竞争法律需要同时考虑对公平和效率的平衡和兼顾,这也可以说是竞争法律与其他法律的最大区别。正是由于竞争法律需要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因此合理主义与自由裁量便成为竞争法律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紧密联系,前者往往体现于法律制度的实体部分,后者则更多的与法律的有效实施相联系。因此,构建并有效实施竞争法律制度,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治本之策。

作者:宁望鲁 单位:国家工商总局竞争执法局巡视员

市场经济竞争性篇6

关键词:宏观调控 市场管理 法律关系

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对比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两者都以国家干预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所不同的是,市场管理法所依据的是直接干预理论,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间接干预理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有着及时性、灵活性等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又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这些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也正是国家干预的根源所在,国家依法干预市场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抑制贫富差距扩大、提高交易的效率,所以,市场经济必须确立政府的干预。市场管理法和宏观调控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而产生,而区别就在于:市场管理法以政府的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而宏观调控法以政府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

(二)侧重点

市场失灵是国家干预的根源,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家干预也并非没有缺陷,政府干预的失灵(如过度干预、滥用干预权等)同样会妨碍交易的正常进行,政府规制的失败,就要求必须确立对政府干预的规范,其中包括约束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规范政府干预的行为,从这一方面来看的话,它着重强调的是对市场主体一方行为的约束,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约束,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秩序;而宏观调控法则更加注重对政府干预行为的约束,以确保政府的宏观调控权的正当行使。所以,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管理法侧重于确立政府干预,宏观调控法侧重于规范政府干预,但只是侧重,两者都只有建立在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双调整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三)调整方式

由于两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调整方式的差异,市场管理法通过国家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来实现其职能,它通过运用行政命令、规章制度之类的公权力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进行规制,宏观调控法通过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间接干预实现其职能,从而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选择,由此可看出,它为市场主体所确立的是一个间接的标准,具有可选性,如通过体现法律规范特点的一些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明确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信息,哪些市场交易活动因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到鼓励,哪些不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限制等。

(四)调整对象和范围

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指的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如财政关系、金融关系等,主要分布于宏观经济领域,具有间接性,选择性等特点。

市场管理法以市场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其主要发生在国家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过程中。从其体系结构来看,市场管理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宏观调控法以宏观调控关系为调整对象,而宏观调控关系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包括财政关系、金融关系、产业关系、计划关系等。体系结构方面,宏观调控法主要包括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产业法律制度、计划法律制度、能源法律制度等。无论从两者的调整对象还是体系结构来看,宏观调控法的调整范围都要比市场管理法的调整范围宽泛。

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自由、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所以,在一定层面上,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可以反映出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市场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是与宏观调控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

市场竞争是宏观调控的基础。竞争首先是市场的竞争,没有市场,宏观经济调控就没有了对象和基础,就失去了运作的机制和生效的中介,如果宏观调控不立足于市场,则是一种盲目的、形而上学的调控,就会失去立足的根基。只有在市场调节无法起作用的领域,才有必要实施宏观调控,凡是市场可以竞争的,就没必要进行宏观调控。此外,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因为市场竞争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基本途径。

宏观调控是市场竞争的条件。国家通过对市场运行进行调控,可以克服市场波动和大起大落,保证经济运行稳定,而市场主体也只有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才能进行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还对市场竞争范围及竞争目标进行调控,规定在哪些范围可以竞争,哪些范围不允许市场竞争,哪些竞争是无所谓的、无益的,哪些是必要的、要加以鼓励的。此外,由于市场主体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私利主体,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部分市场主体竞争的不自由,而这些问题是市场竞争自身无法解决的,宏观调控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实现社会实质正义。

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市场管理与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运行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两者有所侧重,各有分工。而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关系法制化的代表,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也在不同的经济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市场管理法主要存在与作用于微观自治领域,而宏观调控法主要立足于、作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但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于以下方面: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作用机制的外在表现来看,两者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但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根本目的是为了实施和组织更好的市场竞争,而且从两者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这两方面看,二者是统一的,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手段,都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能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所以,二者又是统一的。

市场管理法以宏观调控法为条件。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必须以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作为其最终目标,为市场竞争指明了发展方向,避免了盲目、无谓的竞争。宏观调控法创造和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平等、自由和秩序,为市场管理法所追求和维系的自由竞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实现最优化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法要实现的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为反垄断法提供了指导和条件。此外,宏观调控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法律文献,也为市场管理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指南。

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反垄断法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奉为“经济宪法”,是同其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的。在我国,反垄断法已经出台并且得以实施,这里,笔者结合上文就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来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具体从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两方面谈起。作为市场管理法的核心内容,反垄断法的宗旨在于保护和鼓励竞争,维持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而我国当前市场竞争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市场发育不全面。我国的市场经济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类要素市场有的尚未建立起来,有的刚起步,有的还未开放,市场发育不全面,导致了市场竞争机制在这些领域尚未完全建立,尚未完全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市场竞争不充分。在已经形成的市场中,市场竞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竞争还是不充分。但对于尚未放开的市场来说,市场竞争对想进入这一市场的市场主体来说则是一种理想。目前,我国许多行业仍然处于行政垄断的阴影下,在这些行业中,市场是存在的,但竞争是缺位的,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也不符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政方针。

“宏观调控法”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宏观调控作为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受市场竞争的制约,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是基础的,第一性的;宏观调控是辅助性的,第二性的,凡是能市场竞争的,就不能进行宏观调控,调控内容是否合法,也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须在促进和维系现有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继续放开和建立各类要素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形成竞争,而反垄断法则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功能。

参考文献

1.杨紫主编.经济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市场经济竞争性篇7

关键词:垄断,反垄断,经济民主,对立统一

一、垄断及反垄断的主要内容

在经济学领域,垄断是指少数大公司、企业或者若干企业的联合独占生产和市场。它们控制一个甚至几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流通,在该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取得统治地位,操纵这些部门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某些生产资料的购买价格,以保证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在法律领域,垄断是在市场运行过程中,限制和排斥或控制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的,具有违法性和社会危险性特征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而言:

(一)垄断是一种排斥和控制竞争活动的经济力量,这是垄断最基本的性质。

所谓排斥,是指在一定的交易领域内,垄断者使其他企业公司和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难以正常进行,从而把他们从市场上驱逐出去的行为。所谓控制,是指垄断者对其他企业公司和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约束,剥夺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自由竞争的行为。垄断的排斥和控制力量,给竞争者进入市场造成困难,所以垄断必然削弱竞争的火力和效率。从这一角度讲,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是自由竞争和经济民主的否定和破坏力量。

(二)垄断代表的是一种根据某种共同利益而联合起来的社会力量,是一种有组织的联合力量。

垄断者往往采取合谋性协议,形成协议垄断的垄断形式,安排和协同行动,形成联合力量,对局外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加以限制,以实现其稳定的经济统治。

(三)垄断者谋取经济利益,是依靠对市场的操纵和独占实现的。

垄断者通过滥用市场有利地位和过度集中的经济力量,以独占或操纵市场,形成滥用经济优势地位的垄断形式,获取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存在加深了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并且妨碍资源的合理配置,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功能的发挥和健康发展,削弱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垄断以市场的独占地位为标志,它的弊病显而易见,它排除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为了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反垄断势在必行。“反垄断是对市场上可能产生的垄断进行控制,以及对市场上现有的垄断进行监督,防止它们滥用市场支配地位。”①(王保树:《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针对垄断以上的三个特征和性质,反垄断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是禁止卡特尔,即禁止企业通过订立协议的方式而排除和限制其他竞争者;第二是控制企业合并,即对企业的合并和联合进行一定的限制,以防止某些企业通过合并来限制排斥其他竞争者;第三是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力量,“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合法方式取得了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原则上可以与其他企业相同的方式参与经济交往。即是说,它们有权要求交易自由,特别是合同自由。然而,如果它们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反竞争的行为方式,那就是滥用了这种自由。私法自由的合法基础是竞争,如果竞争被排除了,自由就失去了其合法性。”① ( 王保树:《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 因此,禁止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当然成为反垄断的主要内容之一,这被称为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之一。

当然,如果行政主体滥用和超越行政权利,限制、妨碍或排斥市场竞争者,包括不适当地参与市场交易,破坏公平竞争,也包括在行使规制市场职能时不适当地限制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相对上述的经济性垄断,这种限制行为被称为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必然侵害了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权,也必然破坏民主统一的市场经济。为了市场经济的统一和经济民主,反垄断的主要内容也当然应该包括行政性垄断。

二、经济民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经济的就是竞争性经济。没有竞争,市场就没有活力。竞争机制崇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即竞争会淘汰失败者,壮大优胜者,从而导致企业经济力趋于集中在某些优胜的大企业手中。但是,“如果少数人手中的经济实力显著集中,它便具有威胁民主社会的危险性。”②([美] 科恩:《论民主》, 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18页) 可实行市场经济必然会产生企业经济力的集中,这就需要运用民主的方法、民主的原则来对企业的这种经济力集中加以制约。“如在经济领域内民主受到排斥,在其他领域内民主会更易于受到限制或排斥。”③ ( 应克复:《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3页) 于是,市场经济对民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民主由政治领域向非政治领域延伸。换言之,经济的民主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本质上市场经济就是民主经济。可是,何为经济民主?

“经济民主是民主从政治领域向非政治领域延伸,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④ (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579页) 在政治领域,“少数服从多数,并保护少数”是民主的基本内涵。其中,“少数服从多数”建立在自由表达意见的基础上,“保护少数”意味着平等对待,可以说,自由和平等是民主的两大支柱。美国李普森教授也认为,民主程度就是尽可能使其人民同时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最多的平等的政治制度。自由是民主的积极方面,体现着民主化的程度。民主化程度越高,自由的享有也就愈充分;平等是民主的消极方面,它说明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在享受自由的时候不得牺牲他人的平等。同样,经济民主也以经济自由和经济平等为其主要内容,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经济自由是指竞争者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不受他人强制,但是在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只顾及无限的追求自己利益时,优胜劣汰,企业经济力将会过度地集中在某些优胜的大企业手中,完全的自由便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因此经济平等的存在就顺应而出。在尊重自由竞争的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的限制,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平等利益,以此来限制企业经济力量的过度集中和维持有序的市场秩序。因此,经济民主是发生在经济领域的民主,它既强调市场经济对竞争者自由竞争的保护,又对经济力过度集中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在这一点上,经济民主与反垄断不谋而合。

三、反垄断与经济民主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

(一)反垄断是对经济民主的有限限制

经济民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经济自由是经济民主的主要内容之一。经济自由是指经济活动,包括投资、就业、消费等不受他人强制。对于参与市场竞争的竞争者而言,就是要求能够最大限度追求利益的自由竞争。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日渐显露,经济力开始向少数大资本企业集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便形成了典型意义上的经济垄断。如此看来,垄断似乎是经济自由发展的必然,是自由竞争的结果。“然而,垄断是竞争天敌。”① ( 种明钊主编:《竞争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垄断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无法竞争,市场失灵,而且更深层次而言,它破坏和制约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届时,如果放任垄断,那么何来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和经济的民主?换言之,经济自由并不意味着经济活动不受限制,不受限制的经济自由势必导致经济自由本身的破坏,更不可能实现经济民主。因此,为了保护经济民主,利用反垄断对经济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很有必要的。

(二)经济民主的市场要求与反垄断的主要内容是统一的

1.经济民主在市场领域的要求和体现之一是反对来自政府的不适当强制,包括不适当地参与市场交易,破坏公平竞争,也包括在行使规制市场职能时不适当地限制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行政权力是否支配和左右经济生活,它的行使是否受到必要的控制,经济个体是否存在着自由生存空间是衡量经济生活中是否存在经济民主的要素之一。行政权力支配经济生活表现在垄断形式上就是行政性垄断,这是反垄断的重要核心之一。在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环境下,无经济民主而言。

2.经济民主在市场领域的要求和体现之二是同一行业或不同行业之间竞争主体的多元性。某一个行业、某一种产品或服务领域是否有相当数量的同业竞争者,即竞争主体是否呈现多元化是衡量经济生活中是否存在经济民主的又一要素。经济民主的这种要求表现在反垄断上就是对于企业联合垄断形式的限制,市场竞争中垄断者往往采取协议的方式排斥、限制和妨碍竞争,形成协议垄断的垄断形式,安排和协同行动,形成联合力量,对其他参与者的经济活动加以限制。禁止限制性协议、决议或者协同行为,即指经营者通过合同、决议或者协调一致的行为,共同实施的划分市场、限制价格或产量等反竞争的行为。保持市场的自由竞争和竞争的多元化,就必须依靠反垄断的力量。“没有这种竞争的多元化,就会形成规模垄断,破坏经济民主。”② ( 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第580页)

3.经济民主在市场领域的要求和体现之三是反对经营者经济力的过度集中和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尤其反对经营者利用自身的优势对消费者进行各种限制和强制。“如果除了优胜劣汰的自然竞争法则之外,还存在着人为的市场拒斥与排挤,就表明经济生活中缺乏民主。”③ (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580页) 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企业是否能够与大企业平等竞争,是否存在着市场进退的自由是衡量经济民主的又一表现。“垄断形式是不民主的,因为它们在冲击着较小的竞争者,冲击着它们所服务的人民。”④ ([美] 罗斯福:《罗斯福选集》,关在汉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1页) 反对经营者经济力的过度集中和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这一要求在反垄断中的表现就是对于某些大企业经济力过度集中的制约,防止大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损害中小企业的利益。

(三)反垄断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民主

运用反垄断法来实现经济民主的设想,源于罗斯福1938年提交议会的反垄断咨文。该咨文是鉴于以30年代危机时期美国产业复兴法的违宪判决为中心的当时的经验而提出的。“意在对经济力过度集中置之不顾,正是对美国传统民主的破坏,而走向了法西斯道路。因而,提出了为确保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民主,必须排除经济力的集中,活跃竞争的主张。”⑤( [日] 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7页) 这种经济民主的设想,在二战以后,成了反垄断法以国际规模广泛出现的理论基础,许多国家的反垄断法中的条文清楚地表明以经济民主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之一。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制定的《关于私人垄断和确保公平交易的法律》第1条中即规定:“本法的目的是通过禁止私人垄断、不正当地限制交易和不公平交易方法,防止事业支配力量过分集中……促进国民经济的民主和健全的发展。”

纵观各国的反垄断立法,立法者的意图都是通过限制生产和资本的过度集中,使市场向多数企业开放,并使企业在竞争中免受各种不正当的限制,实现市场经济的真正民主。

市场经济竞争性篇8

关键词:流通业 竞争力 评估

在建设经济强国的战略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当快速提升本土流通业的竞争力,借以促进本国产业升级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本文对有关本土流通业竞争力的概念及其评价要领问题作个简单的讨论。

本土流通业竞争力的含义

目前,我国流通业已陷入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竞争“战火”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境外商业资本流通企业。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台商业资本和外国商业资本)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给本土流通业带来市场活力,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国际竞争,境内企业强烈地感受到竞争“战火已经烧到了家门口”。进入中国的外资流通企业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专业知识实力,快速增加店铺数量,发展势头咄咄逼人。

第二重竞争“战火”来自非流通业,如制造业、旅游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非流通业与流通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在不断地发展。非流通业与流通业之间的合作是生产分工的必然选择,而两者之间的竞争又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天然产物。进入到市场经济以后,非流通型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按照市场运作要求,缩短商品流通渠道,有的甚至采用了直接采购和直接销售的方式。即使在那些相对较多地依赖流通业的制造型企业,在知识产权、商品定价、市场促销以及顾客服务等方面,也没有放弃对其商品流通环节的控制权或话语权。非流通业对部分商品流通环节的控制和渗透,必将影响到流通业的生存空间和市场利益。

本土流通业面临的第三重竞争“战火”来自本土流通业内部。在流通体制改革以后,我国流通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比如在零售市场上,民营和合资经营的零售企业纷纷涌进市场,各种零售业态陆续展露英姿,大型超市、连锁经营、商业步行街、社区便利店、购物中心也先后“抢占风头”,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各个流通企业都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竭力通过一切市场营销努力来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必然加剧流通业内部的“无情”竞争。

所有的竞争都是以利益分享为核心的,但竞争的方式都关系到市场以及有关产业的功能。在现实中,如果要让流通业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生产发展的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职能,就要保持流通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领先地位。而要持续占据这个地位,关键是要使流通业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讨论和使用“本土流通业竞争力”这个概念,首先需要对这个概念作出定义。应当注意,“本土流通业竞争力”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第一,限定的对象。这个概念是就特定的经济结构背景而言的,着重用于描述中国的流通业的发展水平与功能强度。第二,比较的角度。“竞争”意味着比较,“本土流通业”是参与比较的主体,“竞争力”是比较的内容。第三,综合的测评。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指标,需要根据流通业本身的规模、结构、功能、成长性和发展力等各个方面的数据来进行综合评判。上述三个要素决定着“本土流通业竞争力”这一概念的陈述对象、陈述内涵以及陈述特征。本文认为,本土流通业竞争力是从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角度,对本土流通业在国际竞争、产业竞争中优胜地位及其提升潜力所进行的评估和反思。

评估本土流通业竞争力的基本框架

评估本土流通业竞争力的主要目的是要全面了解本土流通业在社会经济中应当具有的功能及其实际水平,准确掌握本土流通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其竞争地位,分析影响本土流通业经济功能发育和发展的原因及其作用力度,为本土流通企业的战略选择与经营管理提供建议和判据。

借鉴产业组织理论,并结合流通业的特点,可以认为,构成本土流通业竞争力的因素包括本土流通业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功能适应性、能量扩张性、市场集中性、业绩增长性、管理科学性以及技术创新性等六大方面。

功能适应性

功能显示价值。从社会生态学角度来看,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首先应当具有不可或缺性,即能够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需要、并在市场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满足生态系统协调与和谐规则。外资流通业与本土流通业之间的竞争、流通业与非流通业之间的竞争,核心问题都集中于本土流通业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显然,本土流通业在本国社会经济中是否承担了重要功能,尤其是在满足经济需要、促进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是评估本土流通业竞争力的关键参数之一。

能量扩张性

能量决定生存。流通业的生命能量就是该产业拓展流通业务、扩大流通网点、发挥流通功能、强化流通作用的能力,而这需要以资金资本和人才资本的增加为前提,因此,流通业的能量扩张性可以通过考察和评估该产业是否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扩大流通业务领域、增加流通网络网点等方面资料来评估。

市场集中性

集中显示实力。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通常都拥有较高的组织化程度,并能够通过组织创新实现市场份额的集中,借以对市场供求关系作出有效的调节和对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控制。本土流通业本身的组织化程度及其是否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能说明本土流通业经济规模发展水平和经营组织创新的状况,也能说明本土流通业的市场竞争实力的大小。

业绩增长性

业绩预示未来。成长性关系到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关系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其竞争对手而言,本土流通业是否不断刷新销售收入纪录,能否保持营业利润和税收的不断增长,是否在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水平,是否拥有较高的股本报酬率和销售利润率,有关的答案必将影响到本土流通业竞争力的评估。

管理科学性

管理制造兴衰。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经营管理的水平。这里需要考察和评估的是本土流通业中主要企业是否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是否制定和执行了科学的经营战略,是否建立和完善了供应链体系,是否建立和完善了强大的经营管理体系。

技术创新性

技术成就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技术和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子。对于流通业来说,技术(包括商业知识)和管理也是决定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每一种新型的流通业务,每个新生的零售业态,都是应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的结晶。因此,评估本土流通业的竞争力必须考察其技术构成及其发展状况,分析其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技术进步贡献率。

从总体上说,要抓住经济功能和生命能量两个核心指标。经济功能的评估将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角度来说明本土流通业的生存与发展价值,进而揭示在与非流通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竞争中,本土流通业的竞争力大小;生命能量的评估将从市场优胜劣汰机制角度来说明本土流通业的生存和发展潜力,进而揭示在与外商流通业竞争中,本土流通业的竞争力。

评估本土流通业竞争力的依据

评估依据来自个体和总体两个层次。所谓个体层次的评估依据,是指各个流通企业的组织模式、经营实力、市场行为及其业绩。比如对零售企业来说,采用何种零售业态将表明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是否实行连锁经营将说明该企业采用何种组织模式,是否重视商誉、刻意打造服务特色和品牌将部分地说明该企业的市场行为。利用个别流通企业的资料可以评估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将全部企业的竞争力加以综合,就得到本土流通业竞争力的评估结论。个体层次评估是评估本土流通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能够揭示本土流通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影响因素。

市场是为供给与需求相分离的经济设立的一个“廉价组织”,旨在促进专业化和交换。现代经营理念认为,“实现组织诸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市场竞争的基本特点在于“战火”表现为对顾客的吸引,“胜败”取决于顾客的选择购买。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某个市场经营者的竞争力,可以简单地表达为:该经营者相对一定的竞争对手而言,对顾客需求的满足能力。

只有满足顾客需求的经营者才拥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经营者总是那些相对其竞争对手而言,能更多地满足顾客需求的经营者,在竞争性市场上,这样的经营者必定是那些为顾客提供较高水平的服务、因而顾客满意度较高的企业。由于存在供给与需求的分离,因此,流通企业必须比其他企业更多、更准确地认识、了解顾客和顾客的需求,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和更有利地根据需求来筹集、组织(定购或)和分配供给品,并且让顾客认识和了解供给品对需求的满足性,说服顾客购买并完成权益让渡,来满足顾客的需求。能否比其他企业更能胜任这些工作,取决于流通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能力。

企业的组织模式、经营实力和市场行为等因素无疑影响到流通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以及企业的业绩,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流通企业的五项关键能力,即:对顾客时空的接近能力;对顾客需求与购买心理的理解和迎合能力;对满足顾客需求的供给创造能力;向顾客告知和证明供给品对需求满足性的沟通能力;分配、调节供给品满足顾客需求的控制能力。

依据本土流通业的总体表现资料来评估本土流通业的竞争力,是对个体层次评估的必要补充和整合。总体层次的依据主要是指本土流通业的资本规模、业务类别、财务业绩、市场分配、组织结构、技术装备、人员构成与素质、服务水平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可以进行总体层次评估,即就这些方面的资料,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综合分析本土流通业的功能适应性、能量扩张性、市场集中性、业绩增长性、管理科学性以及技术创新性的高低,从而判断本土流通业的经济功能和生命能量在市场上是否处于优胜地位。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设计一个合适的量化指标体系,如本土流通业资本存量与全社会资本存量的比值、本土流通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本土流通业营业额占全国商品成交总额的比例、本土流通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与全行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比值等,通过计算和分析有关指标,来支持部分判断。

上一篇: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范文 下一篇:纺织人工智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