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体系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7:34

市场体系的特点

市场体系的特点篇1

关键词:现代城市广场 类型 特点 规划设计原则 绿地

现代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艺术性、最能体现都市文化和文明的开放空间。它是群体聚集和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点缀、创造城市优美景观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形象和文化内涵。

如今我们面对的现代城市广场应该定义为: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植物、水体、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多景观、多效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

1. 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

按广场的功能性质不同可分为8类: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休闲广场、文化广场、古迹广场、宗教广场、商业广场等。

2. 现代城市广场的特点

现代城市广场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改善了城市环境,带来了多重效益,同时也折射出当代特有的城市广场文化现象,成为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面对现代人的需求,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性质上的公共性

现代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具有公共性的特点。

2.2 功能上的综合性

表现在多种人群的多种活动需求,它是广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2.3 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

现代城市广场功能上的综合性,必然要求其内部空间场所具有多样性特点,以达到不同功能实现的目的。

2.4 文化休闲性

现代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是反映现代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窗口”,注重舒适、追求放松是人们对现代城市广场的普遍要求,从而表现出休闲性的特点。

3. 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系统性原则 现代城市广场使城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它与小尺度的庭院空间、狭长线型的街道空间及联系自然地绿地空间共同组成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

3.2 完整性原则 成功的城市广场设计,整体性是非常重要的,其完整性还包括功能的完整和环境的完整两个方面。

3.3 尺度适配原则 根据广场不同使用功能和主题要求,确定广场合适的规模和尺度。广场空间的尺度对人的感情、行为等都有很大影响,空间距离愈短亲切感愈加强。

3.4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就是要遵循生态规律,包括生态平衡规律、生态优化规律等,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过去的广场设计只注重硬质景观效果,大而空,植物仅仅作为点缀、装饰甚至没有绿化,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缺少与自然生态的紧密结合。因此,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应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一方面应运用园林设计的手法,通过融合、嵌入、微缩、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和体会自然带来的自由、清新和愉悦;另一方面,城市广场设计应特别强调其小环境生态的合理性,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又要有足够的绿化,为居民的各种活动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3.5 多样性原则

由于广场是人们共享城市文明的舞台,它既反映作为群体的人的需要,也要综合兼顾特殊人群,如残疾人的使用要求。同时,服务于广场的设施和建筑功能亦应多样化,纪念性、艺术性、娱乐性和休闲性兼容并蓄,给人们提供能满足不同需要的多样化的空间环境。

3.6 步行化原则

步行化是现代城市广场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城市广场的共享性和良好环境形成的必要前提。在大型广场,还可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和主题考虑步行分区问题。

3.7 文化性原则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历史风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的场所,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延续历史、文脉相承,又要有所创新和发展。这就是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文化性原则。

3.8 特色性原则

广场的特色性不是设计师凭空创造,更不能套用现成特色广场的模式,而是对广场的地形、功能、环境、人文等方面做全面的分析,不断地提炼,才能创造出独具地方和时代特色的现代城市广场。

4. 现代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4.1 广场绿地布局应与广场总体布局相统一,成为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4.2 广场绿地的功能应与广场内各功能区相一致。如休闲区规划则应以落叶乔木为主,冬季的阳光、夏季的遮阳都是人们户外活动所需要的。

4.3 广场绿地的规划应有清晰的空间层次,独立形成或配合周边建筑、地形等形成良好和优美的广场空间体系。

4.4 还应与该城市绿化总体风格协调一致,突出地方特色。

4.5 结合广场环境和竖向特点,以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小气候为主要目的,协调好交通、人流等诸多因素。

4.6 对广场上原有的大树及古树名木应加以保护和保留,有利于广场景观的形成;还有利于体现对自然、历史的尊重。

5. 现代城市广场树种选择的原则

5.1 首先要多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环境条件的乡土树种,做到适地适树。

5.2 选择耐瘠薄土壤的树种也尤为重要,因城市中的土壤大多为瘠薄土壤。

5.3 宜选择冠福大,枝叶密、深根性、无飞毛、耐修剪、绿期长和寿命长的树种。

5.4 还应选择抗病虫害、抗有害气体和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

6. 现代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形式

6.1 排列式种植 属于整形式,主要用于广场周围或长条形地带,用于隔离、遮挡或作背景。

6.2 集团式种植 也属于整形式,是为避免成排种植的单调感,把几种树组成一个树丛,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地段上。

6.3 自然式种植 花木种植不受株行距限制,结合环境疏落、活泼的布置。

市场体系的特点篇2

一、主要的关系市场划分

(一)顾木森的四市场分类

顾木森(Gummeson,1994)在其“关系、网络和互动”的关系营销理论中提出企业生存于四种关系市场中:宏观市场、一般市场、特殊市场和微观市场。其中共计含有30种关系。宏观市场:涉及政府、公众、联合体等;一般市场:指供应商、顾客;特殊市场:将顾客当作企业的一员;微观市场:涉及企业内部的员工、部门以及各个利润中心。

(二)摩根和汉特的四市场分类

摩根和汉特(MorganandHunt,1994)在其“承诺与信任”理论中,将企业面对的关系划分为四大类十种离散的关系市场,它们分别是:第一,供应者市场,包括与原材料供应者和服务供应者两种关系;第二,横向关系市场,包括与竞争者、非盈利性组织和政府机构三种关系;第三,购买者市场,包括与中间消费者和最终消费者两种关系;第四,内部顾客市场,包括与上下级、雇员和职能部门三种关系。

二、三种关系市场分类的区别与联系

(一)三种分类的区别

1.划分的逻辑不同

顾木森所提出的四类关系市场是以企业的网络化活动为出发点,将企业所处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按照关系主体在企业内部或外部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或间接相关来进行划分;摩根和汉特主要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对关系市场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划分。

2.强调的重点不同

顾木森提出的四类关系市场将整个企业所处的网络进行从内到外的划分,但对于顾客这一细分的关系市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强调将顾客当内部员工一样对待的“特殊市场”;摩根和汉特则是从企业出发来讨论与企业有直接关联的四类细分市场,给予了这四类市场同样的关注;培恩则是直接突出了对顾客市场进行关系营销的重要性,而对其他市场的关系营销必须以顾客满意为根本。

(二)三种分类的共同点

1.都包括多样化的关系营销市场

在传统的营销观念中主要看重并针对“顾客市场”这一单一市场进行营销。而事实上,随着竞争的加剧、需求的多样化、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资源互补的方式结成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盟来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2.都包含了产业价值链中的主要市场

首先,在企业所处的产业价值链中,其主要流程是从:供应商到企业再到顾客,这三类划分都包含了供应商关系市场、企业内部关系市场和顾客关系市场;其次,对于政府、公众这样企业外重要的关系市场都给予了关注。这充分体现了在新经济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政策制定对企业营运的影响,以及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关心。而对产业价值链辅助流程中的其它相关关系关注各有不同。

上述分类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所处的关系网络进行了类型划分,如何评价企业关系市场质量的高低,即与相关利益者关系的好坏,以及怎样利用有效的工具、方法去维护已有的关系市场、建立新的关系市场,特别是如何对政府这一特殊的关系市场进行有效、合法的关系营销当前并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撑和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这些都是关系市场需求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摘要:通过文献回顾对关系营销中主要的关系市场类型进行总结,对不同分类的特点进行评价,最后提出在关系市场领域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市场体系的特点篇3

关键词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主板市场 二板市场 三板市场

1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内涵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指针对质量、规模、风险程度不同的企业,为满足多样化市场主体的资本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分层次的市场体系,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主板市场,即证券交易所市场,是指在有组织交易所进行集中竞价交易的市场,主要是为大型、成熟企业的融资和转让提供服务;②二板市场,又称为创业板市场,指与主板市场相对应,在主板之外专为处于幼稚阶段中后期和产业化阶段初期的中小企业及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股票市场,此市场还可解决这些企业的资产价值(包括知识产权)评价,风险分散和创业投资的股权交易问题;③三板市场(场外市场),包括柜台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主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处于初创阶段中后期和幼稚阶段初期的中小企业在筹集资本性资金方面的问题,以及这些企业的资产价值(包括知识产权)评价、风险分散和风险投资的股权交易问题。

2 国外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特点

2.1 美国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特点

美国资本市场体系规模最大,体系最复杂也最合理,主要包括三个层次:①主板市场。美国证券市场的主板市场是以纽约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该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高,主要表现为交易部级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债券,在该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一般是知名度高的大企业,公司的成熟性好,有良好的业绩记录和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又较长的历史存续性和较好的回报。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该市场的投资人一般都是风险规避或风险中立者;②以纳斯达克(NASDAQ)为核心的二板市场。纳斯达克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与纽约证券交易所截然不同,它主要注重公司的成长性和长期盈利性,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普遍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风险、高回报、规模小的特征。纳斯达克虽然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很快,按交易额排列,它已成为仅次于纽约证交所的全球第二大交易市场,而上市数量、成交量、市场表现、流动性比率等方面已经超过了纽约证交所;③遍布各地区的全国性和区域性市场及场外交易市场。美国证券交易所也是全国性的交易所,但该交易所上市的企业较纽约证交所略逊一筹,该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转到纽约交易所上市。遍布全国各地的区域性证券交易所有11家,主要分布于全国各大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城市,他们成为区域性企业的上市交易场所,可谓是美国的三板市场(OTC市场)。

2.2 日本和英国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特点

日本的交易所也是分为三个层次:全国易中心、地区性证券交易中心和场外交易市场。①主板市场。东京证券交易所是日本证券市场的主板市场,具有全国中心市场的性质,在此上市的都是著名的大公司;②二板市场。大阪、名古屋等其他7家交易所构成地区性证券交易中心,主要交易那些尚不具备条件到东京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这7家地区性市场构成日本的二板市场。③场外交易市场。包括店头证券市场和店头股票市场,在此交易的公司规模不大但很有发展前途,其中店头市场的债券交易市场占了日本证券交易的绝大部分。

英国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特点:①主板市场。伦敦证券交易所是英国全国性的集中市场,它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是吸收欧洲资金的主要渠道;②全国性的二板市场AIM(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与美国不同,英国的二板市场AIM是由伦敦交易所主办,是伦敦证交所的一部分,属于正式的市场。其运行相对独立,是为英国及海外初创的、高成长性公司提供的一个全国性市场;③全国性的三板市场OFEX(Off-Exchange)。它是由伦敦证券交易所承担做市商职能的JPJenkins公司创办的,属于非正式市场。主要是为中小型高成长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服务的市场。

3 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特点

和国外资本市场体系对比,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市场结构不完善。中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发展思路上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主要有:重间接融资,轻直接融资;重银行融资,轻证券市场融投资;在资本市场上“重股市,轻债市,重国债,轻企债”。这种发展思路严重导致了整个社会资金分配运用的结构畸形和低效率,严重影响到市场风险的有效分散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具体来说表现为:①主板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沪深证券交易所在组织体系、上市标准、交易方式和监管结构方面几乎都完全一致,主要为成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上市服务。②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2004年6月24日,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创业板市场刚刚推出,它附属于深交所之下,基本上延续了主板的规则:除能接受流通盘在5 000万股以下的中小企业上市这点不同以外,其他上市的条件和运行规则几乎与主板一样,所以上市的“门槛”还是很高的;③三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包括“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地方产权交易市场。总的说来,中国的场外市场主要由各个政府部门主办,市场定位不明确,分布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则且结构层次单一,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3 推进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3.1 有利于满足资本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的多层次化的要求

从资金供给方来说,由于风险偏好的不同,投资者也是具有不同层次的。风险爱好者愿意投资于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风险中立者会选择购买风险程度适中,预期报酬也非最高的股票;风险规避者则可能去购买国债。但是,中国仅有单一层次的主板市场,该市场对公司上市和交易的风险标准是统一的,从制度上无法为不同风险偏好者提供足够多种类的投资品种和交易场所。

从资金需求方来说,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规模的、不同风险状况的企业对股权融资的需求不尽相同。对于大规模、稳健型、成熟性强的公司,由于其发展历史相对较长、业绩稳定、经营稳健,可能吸引大批投资者来购买它的股票;但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其规模小、产品不够成熟、风险性大,通过主板市场进行融资是不现实的。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出现了高度集中化的倾向,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排斥一部分融资者而向具有优势的融资者倾斜。特别是在为国企服务的主导思想下,市场必定只会为大企业服务而将众多的中小企业排斥在外。目前还在建设中的二板市场虽然增加了交易层次,但其附属于交易所的性质决定了其满足融资需求的能力是有限的,从而造成了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困难。

3.2 有利于提供优化准入机制和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从非证券资本市场到证券资本市场,从场外市场到创业板市场、主板市场,入市标准逐步严格,企业素质也呈阶梯式上升,这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市场筛选机制。一方面,在下一级市场上挂牌交易的企业经过培育,将会有优秀企业脱颖而出,从而进入上一级市场交易;另一方面,对于长期经营不善,已不符合某一层次挂牌标准的企业,则通过退出机制,退出到下一级市场交易。这样形成一种优胜劣汰机制,既有利于保证挂牌公司的质量与其所在市场层次相对应,又能促进上市公司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3.3 有利于防范和化解我国的金融风险

直接融资有利于分散融资风险,能有效地避免风险向金融系统集中,从而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从国外经验看,在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一旦经济实体发生严重问题,就会导致大量银行坏账,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往往将经济拖入长期不振的境地。当前,中国的融资结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还较低。资料显示,我国股市融资占总融资额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7.5%降至2003年上半年的1.6%。与此同时,银行贷款所占比例却由75.4%一路上升至89.5%。因此,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通过改善上市公司质量、满足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吸引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额度,从而降低金融风险。而且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规模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会逐步形成风险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子市场,风险承担主体呈现多元化,有利于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

4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战略构想

4.1 建立以深沪交易所为核心的主板市场

将现有的沪深两市定位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精品市场”,由于该市场发展历史较长,成熟度也较好,可以结合二板、三板市场输送来的优质公司进入和现有不良公司的退出(可以退市,也可以转向二板、三板进行交易),逐渐建立起我国的证券精品市场。该市场主要面向规模大、业绩佳的成熟知名大企业,其公司来源应主要来自二、三板市场,满足特定情况的条件下,比如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公司规模、盈利指标、成长性达到一定要求,也可以在主板市场上进行增发进行再融资,但未达到这些指标的公司,不能通过主板市场再融资,特别是不能通过股权再融资的方式“圈钱”,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主板市场公司的质量,降低该市场的风险。

4.2 建立以中小科技创业企业为核心的二板市场

目前国际上的创业板市场主要有三种典型的模式:①一所二板平行模式,即在现有证券交易所中设立一个二板,作为主板的补充,与主板一起运作,二者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甚至相同的监管标准,不同的只是上市标准的高低,两者不存在主、二板转换关系。②一所二板升级式,即在现有证券交易所内设立一个独立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交易市场,上市标准低,上市公司除须有健全的会计制度及会计、法律、券商顾问和经纪人保荐外,并无其它限制性标准,主板和二板之间是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提升关系。③独立模式,即二板市场本身是一个独立的证券交易系统,拥有独立的组织管理系统,报价交易系统和监管体系,上市门槛低,能最大限度地为新兴高科技企业提供上市条件。

4.3 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有重点有选择地推进区域易市场的建设

我国三板市场体系的建立应采取“条块结合”的模式,既有集中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又有区域性的股权、产权交易市场。具体思路如下:第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实现地区性联网运行,集中报价、分散成交、统一核算,从目前看是可行的。第二,在加快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同时,应积极规范地区性股权交易中心。我国先后在武汉、淄博、天津、沈阳等十几个城市形成了将企业股权公开挂牌交易的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但这些市场绝大多数由地方政府正式或非正式批准成立的,容易受到地方行政力量的控制和切割,给金融监管增加难度。中央政府应将近年各地自发的地方性股权交易规范化、合法化,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第三,为了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交易和转让问题,应积极稳妥地发展地方产权交易市场。从我国国情出发,地方性科技产权交易市场应该兼顾高技术、新技术和中度适应技术等企业的普遍需要,成为普遍适用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甚至可以建设成特殊柜台市场,从而为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结构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学军.中国股市的结构与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 王国刚.中国资本市场热点问题透视——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市场体系的特点篇4

(一)核心是“服务”商务广播以受众在经济社会中的基本需求为服务核心和为关注焦点。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财经投资需求,为他们服务,但不景气的证券市场使曾经的受众越来越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了,我们要再去寻找他们其他的、更多的需求,做好这方面的服务,比如他们的求知需求,生活需求,得益需求,机会需求,投资需求等等。这些需求是存在的,只是我们过去并没有很好去关注。交通广播围绕着受众出行需求和对车的认知需求做好服务;生活广播围绕着受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做好服务;新闻广播围绕着受众的对外部世界变化的事件感知需求做好服务,他们把各自的服务对象服务好了,自然就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商务广播就是要把社会的经济生活深入浅出地展现给受众,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经济规律揭示给受众;如果能够把受众的经济生活需求给予充分关注,做好服务,没有理由得不到市场的回报。(二)强化商务“特色”特色是什么?在这里是电台所表现的独特的形态与风格,是电台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自身独有的。这种独有就是独特的定位。定位于受众有需求,其他台没有,我们拥有并执着地坚持。要在节目体系建立之初,就规划这个体系的独立性,构筑必要的壁垒,让自己与别的类型广播区隔,并快速做好。在这里体系很重要,是对自我的保障,对竞争者的拦截。要建立独有的信息网络,对采集的信息进行集萃、梳理和再加工是这个体系中必要的工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系统化地展现。信息的呈现不是原生态的,也不是单体的,就好象认知一个“点”,那只是个“点”;认知了多个“点”,那可能就是“面”了,再有一些独特的“点”就能构筑出一个多维空间,展现出新的境界,这将是商务广播处理信息的基础。(三)对信息进行“选择”从大众的投资理财层面来看,为什么许多经济电台说是“财经”,却只是证券台、股票台呢?重要的原因在于只有证券市场的信息是在不断快速变化的,这个市场充满了不确定,能够锁住关注者的目光;这个市场具有获利机会,就能够吸引更多的目光,并不断扩大关注群体。如果这个市场仍拥有较多获利机会,很多经济电台就不会遇到生存危机,但恰恰在这一点上出了问题。我们要从电台曾经的火爆中认知其规律,构建商务广播对信息的选择是关键的,它不能象理财产品那样,尽管有趋利的可能,但信息缺少变化。要选择经常变化的经济生活领域,关注它的变化和新的趋势,信息必须是动态性、行进的、多变的,这是商务广播的生命原则。静态的、或者变化不多的肯定没戏。同时一定要“选择”满足受众趋于理性的、求知性的、系统性的信息,为受众服务。(四)把握现代传播的“互动”从商务广播的层面来看这个问题,应该有别于过去主要是电话热线参与节目的互动。这里所说的互动表现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还是传统的听众介入,在节目中充分表达诉求,参与节目的互动制作,成为节目的内在要素;第二个层面是媒体平台上的互动,在现代传播平台上构建起包括网络、微博、微信等即刻联通的互动,各种媒体互动运用,让听众的感受和需求成为主体;第三个层面是充分融入商家的互动,商家与听众充分沟通、交流,商家的信息成为商务广播最重要的层面,它与听众需求构成阴阳太极,而我们过去的节目体系却常常忽略商家互动这一块。要特别强调的是,互动是现代媒体传播的根基,对于商务广播尤其重要,可以有效防止广播媒体习惯性的自娱自乐,也是我们强调的“接地气”。(五)构建节目体系的“数据库”在商务节目体系中要强化“数据库”管理,根据节目体系的要求与编辑思想,把日常各类采访、各类商家、各类专家以及各类听众资料进行归纳整编,根据节目需求、营销需要进行存储,并为日后所用。这个数据库具有整体性和共享性,数据是从全局观点出发建立的,并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同时也为多编辑、多结构用途共享,进行信息构建,满足节目体系需求,满足建立在节目体系之上的营销需求。数据库就是内部运行的网络,网络连成平台,在平台上进行市场开发。主持人、记者建立类似的数据资料,必须在每次采访后,按照不同的规定要求,建立采访和节目档案,采访了什么人,组织领导或上级管理人是谁,联系了哪些人,他们的特点、专长,正在做的事情是什么?他们业务的上、下游是谁等等,每一类市场都进行切割细化。记者在钢材市场采访,就根据节目需要进行分类,按品类分有型材的商家,线材的商家,板材的商家,板材又分为型板和冷板,管材又分为黑管和镀锌管,在每一类商家建立基地采访点,每类商家采访到的信息,都能反映出社会经济的一个层面状态。像最近采访马钢股份公司福建商时,得知2010年后,其产品在福建型材市场销售非常不好,价格不断下跌,企业产量不断减少,但最近几个月市场进入平衡,需求略有复苏。这个信息对我们听众而言,即可以解释股票市场这类股的表现,对听众很有帮助,也对各类关注经济生活的听众有启发意义。这一类节目,如果最大程度包容进听众需求,展示独家专业特色,听众想不听都难,或许赶都赶不走。上面谈到的只是较重要的一些要素。从节目体系的构建来看,还有些是广播媒体共性的要素,也要继续强化与坚持,这些要素包括节目形式“碎片化”,以适应主流的车载收听;结合商家与听众共同需求,推出建立在数据库平台上的“地面活动”;以及基于频率定位的主持人“品牌”,打造独树一帜的特色频率。

思维上的突破

从全国经济电播发展、生存的情况来看,现在谈回归,可能有人会疑虑,是不是又回头去做一些简单的东西去了,甚至觉得是去做信息整理,所以在电台管理层面上的思维突破就很重要。(一)对螺旋式发展的认知商务广播节目系统是在现代传播条件下的信息传播,是整理、整合后的传播,是有明确的市场导向与受众需求基础上的传播,信息、资讯的基础极为厚实,来源极为广泛,获得相当方便。更重要的是,经过整合、整理之后的信息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的成果,节目体系将成为最鲜明的特色,并受到受众的认可。(二)信息与广告的关系市场信息是不是广告?如果从单体来看,是。但如果把多个单体信息按照编辑思路进行整合、整理,那就不是广告了,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是为受众服务的绝对载体,除了承载受众的满意,还可以很讨巧地承载商家的美誉。市场信息不一定是广告,但可以在营销之后变成实实在在的广告;电台的传统思维中,是忌讳这一点的,其实可以大胆把像广告的内容做成节目。(三)突破人才瓶颈各个台普遍觉得做成财经类电台后,主持人、编辑、记者成了节目提升的瓶颈,大部分从业人员缺少这方面的专长和职业培训;在招聘人员的实例中,这类专长的人也很难招到;而回归到商务广播之后,对人才的专业要求将降低。商务广播对领导和主要编辑的要求可能更高些,要有大思路,要把节目体系的要点、框架设计出来,采、编、播人员先期不一定要专业,但要敬业。各频率内不适应专业要求的闲置人员也可以利用起来。(四)边摸索,边提升在过去的节目设计思维中,大部分先想好节目,做好模型、样带,然后开始动作。但这里谈及的节目体系要求突破固有的思维,先对受众需求、节目思路进行论证,如果可行,先做再说,边摸索边提升。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接地气,建数据库,搭平台,服务好受众对经济广播都是有益无害的,还可以强化主持人、记者的市场导向,开拓视野,对节目提升、人才培养也是有益的。

商务广播节目体系的架构

从尽可能大的受众基数来考虑,商务类节目重点要关注的是民生要素市场,核心是服务,保障是信源建设,效果是走出去,活起来。如果我们留心一下身边的人平常在关注什么,对我们建立商务广播节目体系或有一定帮助。房地产市场,有一手的,二手的;汽车市场,也是一手的,二手的;电子产品市场,你所关注的可能是苹果,也可能是三星,或者是其他,大的,小的,掌上玩的,拍照的、录像的。光是一个“苹果”,就有IPHONE、IPAD、IPADmini,或者其他的市场产品;而与“苹果”产品相关的公司,又与股市里的概念股票群体走向息息相关。在生产资料市场,只要搞明白钢材市,就能对经济走向有深一层的理解;另外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须品市场,各类休闲娱乐市场,果品、服装、糖酒、水产品市场,也是人人关注。还有人才市场,各类艺术品市场,既有投资机会,又有消费需求,包括古玩、字画、各类现代艺术品、工艺品,关注的人非常多,而且都是我们财经类节目锁定的受众群体。记者曾到果品批发市场采访,这里不但价格便宜,而且知识丰富,很有可听性;商人们告诉你全国不同产区的苹果有什么特点,不同时期价位如何、供应哪里的产品,还告诉你在同一个福建省内,龙眼有几个不同的产区,甜度、口感有什么不同,价格怎么样,产地价多少,批发市场价多少,市场另售价为什么有很大的差别,不同产区的龙眼适合怎么食用等等……。每一种果品都有很多故事,我们做为产地的记者、主持人,都觉得非常受益。具体的节目制作中,重在信息的加工整理,为受众服务,为受众传播知识,揭示变化趋势,举一反三认知社会经济生活变化,为特定人群传达准确市场信息。节目里有市场价格,但价格不是第一位的,价格是大家容易得到的,而内涵的市场价值受众却不容易得到,这恰恰就是我们可以提供的。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数据库的整合、整理,对市场内容进行再加工,衍生出商务经营(还能做什么?)、经商之道(如何做?)、市场机会(新的机会发现)等内容,经济广播靠独特的、差异化的优势,增加频率媒体的粘度,粘牢原有的受众,并粘住更多的受众。基于本文“经济广播的发展与回归”,更多是从省级台层面来谈的,因此对商务广播节目信源体系建设的要点将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全省的综合性专业市场;全省的专业性专业市场;全省的各种行业协会(含地、市级的);全省各县、市政府的信息机构;要在这些目标市场和信息联系点中,通过主持人、记者的采访、联系,建立市场网络,采集各类专业人员、专家、学者、政府管理机构等数据,进入数据库系统,整合出新的脉络。同时,在不同的市场、机构中,建立起客座播报员、评论员队伍,一旦这个系统建成,频率内部对主持人的专业要求压力就不会太大,有利于盘活频率内部人力资源。在上述体系建立的同时,还有两条脉络需要整合,一是基于全国各兄弟经济广播的信源网络,这个网络关注点可放在一些当地的全国性的专业市场上,这些信源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另一个是由听众的各种现代通讯方式自愿加入组建的群网信源,这个信源是动态的,不断增加扩大的。一旦这些信源网络具有了规模,商务广播的概念将得到市场认可,有助于改变单纯财经类广播的窘境。

结语

回想20年前,经济类报刊也是热门品种,各省几乎都有“经济报”、“金融报”之类的报刊,可是现在几乎都看不到了,能生存的,只有全国级别的报刊和北、上、广、深这些超大型城市的财经类报刊。省级财经类电视频道现在只有宁夏卫视了,但它也已经是经过整合,基于全国卫视平台的概念。如果中国的股市依然像这些年一样没有起色,压垮更多的经济广播(尤其是财经主导的电台)或许是大概率事件。专业定位是没有错,可是如果市场基础不够强大,不足以支撑频道运营,广告商仍然把收听率做为一个重要的投放考量指标,“准确的定位”或许将成为作茧自缚。

市场体系的特点篇5

CI是英文企业形象识别(CorporateIdentity)的简称。最早发源于50年代美国的车辆文化,70年代引入日本、台湾,9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CI策划,就是运用CI方法对企业进行整体策划,帮助创造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全新的企业形象,CI策划作为完整的统一的企业形象塑造方法,它的导入往往使企业由显层标识到深层理念都发生积极的转变,这些转变是由CI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

1、形象化。CI通过专门设计的识别系统,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特征集中在企业象征图案等标识上,便于接受、识别和记忆,对于社会公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其标识和整个识别系统无论在什么地方出现,马上就会使人联想到该企业,以及企业的产品和技术。

2、个性化。CI策划的基本出发点是依据企业性质、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塑造。这不仅体现在企业的产品、经营宗旨、企业风格上,而且表现在企业的商标、广告、色彩、招牌上。个性化的形象识别系统具有更强烈的表现力,使人过目不忘,在感官和心理上引起长久的忆记、联想和共鸣,从而达到更佳的形象效果。

3、传播性。CI策划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它借助各种媒体进行信息传播,使企业在消费者中引起反响,并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

(二)CI策划的作用

CI策划作为塑造企业形象的系统工程,不论对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还是对外扩大企业影响,都具有重要作用。

1.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练好企业内功,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CI的理念识别(MI)犹如企业的“心脏”它来源于并反映着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哲学等精神文化现象,是企业识别系统的原动力,指导着企业内部方针政策、行为规范、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行为识别系统则犹如企业的“手”,是执行系统,它具体实施理念识别系统的内容,将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哲学等,变成全体职工的一致行为,进而有效地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2.有利于社会公众的认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应有良好的产品和技术。CI策划把产品以独特的设计和鲜明的视觉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使社会公众对企业产品产生好感和认同,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产品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有利于扩大社会资金来源,增强股东的投资信心。成功的CI策划,可以增强投资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企业顺利地进行融资活动。

(三)CI策划的基本程序

CI策划是企业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形象的再创造。从CI策划角度要求,企业形象应是企业在观众眼中的一幅画,必须通过策划、实施、传播,将企业身份向员工、消费者、社会公众传递而产生视觉和心理的效果。基于这种要求,CI策划的基本程序如下:

1、界定企业身份。企业身份是企业历史的战略的积累,由所有权、技术性质、目标、观念、战略、员工、领导者人格等组成。

2、进行企业形象定位。这是对企业形象的创意,也就是将企业身份用富有个性的、准确的、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以此作为塑造企业形象的依据。

3、建立企业识别系统。根据企业实际,导入CI策划,从表层视觉形象直到深层经营理念都进行系统规划,建立从经营宗旨、发展战略、组织体系、市场策略、公共关系、广告行销到人员素质全方位的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其中,企业理念识别是识别系统的灵魂和原动力,是塑造完美企业形象的关键;行为识别是理念识别的执行系统;视觉识别是反映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的标识系统。这三者构成完整的CI系统。

如果说传统企业出售的是产品的话,那么,现代企业推销的是企业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CI策划活动就是创造、生产和推销企业形象的过程。运用CI策划进行市场定位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结合自己的优势,体现自己产品的特色,把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并保证能充分体现所要传递的市场定位,有利于社会公众的认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

市场体系的特点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流通体系 农产品流通 工业品流通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流通业发展

自“十五”规划中正式采用“城镇化”以来,经过长期探索,党的“十”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列出2013年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在2014年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中央认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要求“城乡统筹联动”。从“十”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都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一大特征,只有把握这个时代特征,才能促进流通业的新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无论是流通业或是其他行业,目前学术界研究重点普遍是农村发展融入城市发展,依托城市力量带动农村进步。但实际上,在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流通业如何发展的问题需要依靠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来解决。马龙龙(2012)指出,城乡一体化并不等于城乡一致化,并不意味着把农村完全变为城市,它要求我们承认城乡之间的差异,通过城乡合作、统筹协调促进一体化发展。这就意味着要发挥城市、农村各自优势,促进流通业发展,并使之反过来再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因此,要想在新型城镇化下促进流通业发展,改善流通业结构,提高流通业贡献率,就应该构建三大流通体系,即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城市流通服务体系和城乡联动的流通服务体系(见表1)。构建该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农产品更有效率的流入城市,工业品更高质量的进入农村,实现流通业的跨越式发展。

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的建设

早在2002年,沈越就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发展至今,党的“十”更是明确指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搞活农产品流通,解决“三农问题”,是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祝合良(2012)认为,农产品流通体系应该由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产品流通规范与支持体系三大部分组成。廖进球、吴昌南(2012)则认为,我国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应该包括农产品生产组织体系、加工体系、营销体系、物流体系、信息体系和政府支持体系六个方面。洪涛(2012)提出农产品流通应该着力建设和发展与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三位一体”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徐印州(2012)认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方法在于农村流通网络的建设,他提出实施标准化、建设信息平台、进行人才培养等措施。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学术界对其内涵的理解仍有差异。祝合良的概念精简准确,是根据狭义流通给出的定义。廖进球等人的概念则纵向延伸到生产领域中的流通组织的问题,属于广义流通的范畴。洪涛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概念,但从其具体措施中可以看出,他认为农产品流通体系最重要的部分是流通渠道和市场。徐印州出发点略有差异,他以网络代替体系探讨流通业在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的问题。

(一)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

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是指“农产品流通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祝合良,2012)。目前包括五种形式:第一,农户与批发商进行交易,再由其他环节完成流通;第二,农户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将产品卖给消费者;第三,农户将农产品销售给个体菜贩,通过菜贩、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卖给消费者;第四,新型的订单农业。目前有多种组织形式,如“基地+农户”、“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合作组织”等。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会有更多的新型组织形式出现;第五,是“农超对接”等新型渠道。有学者特别指出,“农超对接”虽然显著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但它并不是农产品流通未来发展的唯一渠道。

(二)农产品市场体系

所谓农产品市场体系,是指从事农产品交易的各类市场及其相互联系的总称。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有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连锁店和超市等多种形式。洪涛(2012)认为农产品市场体系主要包括前三种。交易高效、费用低廉、秩序井然、环境友好、规则完善且公平公正的交易市场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

1.集贸市场。集贸市场是我国传统而又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虽然集贸市场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时常出现不利于市场发展的现象,但其在农产品流通中仍发挥重要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这是我国农业目前生产和组织分散化现状所决定的。其次,进入门槛低,且销售方即生产者,没有过多的加价环节,产品价格往往比较便宜。最后,集贸市场销售的产品种类基本涵盖了所有农副产品,可以大致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因此,集贸市场仍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渠道,并也因此受到国家的重视。所以现阶段保留一定数量的集贸市场,符合新型城镇化条件下流通业发展的要求。

2.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目前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产品集散、物流配送和价格导向等作用。根据农业部的数据,自2001年以来我国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量稳定在4100―4300家之间,农产品交易比例占总量的70%以上,经由批发市场流通的、城市消费的蔬菜的比重则高达90%以上。截至2013年7月底,全国亿元以上批发市场已达1884家,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占总数量的比例达到70%。排名前30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为3564.27亿元。农产品批发市场之所以能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快速的发展,与其自身特点是密不可分的。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都是相当分散的,且存在市场总量较大、地域差异较大、流通环节多、需求多样化等特点,综合的批发市场可以更好地在“便民”和“富农”之间寻找平衡点。另外,批发市场的存在不仅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流通费用,还有助于向双方传递信息。

3.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产品期货是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品种,在19世纪50年代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诞生。我国农产品期货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发展迅速。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就连续多年提出要发展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健全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体系”。由此可知,农产品期货市场是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成交量是全国期货成交量的48.94%,占据了半壁江山。期货贸易作为一种完善规范的交易方式,具有合约标准化、交易集中化、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等特点,这使得它成为目前最具价格引导功能、投资投机功能、风险回避功能的交易方式之一。

4.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农产品电子交易是一种新型的农产品交易方式,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它主要依托网络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通过农产品在流通中商流、物流、资金流的分离,促进农产品交易的电子化、信息化。而由于“三流”分离,它还可以通过订单交易模式进行远期交易,促进以销定产,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作为新型的一种交易方式,农产品电子交易具有传统交易方式不具备的一些优势。比如,扩大时空交易范围,缩短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等。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受时空限制更小的电子交易可以打破城乡差异,其重要性必然会进一步提升。

5.连锁店和超市。自2005年2月,商务部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开始进入农村市场,成为农产品零售市场的新力量。这是由政府引导的、通过流通业城乡一体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条新举措。与农村传统“小卖部”相比,来自城市的连锁店和超市购物环境更加优越,产品安全更有保障,经营方式更加现代,在各方面都更加成熟规范。同时,结合连锁经营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等特点,进入农村的连锁店和超市不仅有利于农产品产地产销,而且有利于缩小与城市之间消费品种、质量等方面的差距。

(三)农产品流通支撑体系

农产品流通支撑体系是指确保农产品顺利高效流通的外部支持体系。结合客观情况,本文将农产品流通支撑体系分为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产品信息体系、农产品营销体系和农产品政府支持体系四个部分。

1.农产品物流体系。现代物流通常是指为了满足顾客要求,连接供需主体,克服时空障碍的商品或服务流动的过程。廖进球、吴昌南等(2012)认为,农产品物流体系是指与农产品物流相关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

2.农产品信息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传统农业的发展也逐渐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农产品信息体系是贯穿于农产品物流、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的,反馈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相关信息的,保障农产品顺利、高效流通的信息收集和交换体系。农产品信息体系通过信息流组织和支配流通过程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推动农产品流通主体在组织规模、经营模式、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规模和效率。

3.农产品营销体系。农产品营销体系是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战略为动力,促进农产品流通的体系。与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不同,农产品营销体系是从微观层面,从流通企业促进农产品交易的角度来看待流通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构成是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农产品的品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区域品牌,另一种是产品品牌。现实中,各地农产品的生产质量良莠不齐,但有些地区某种产品的质量要优于其他地区,比如五常大米、潍坊萝卜等。这种地方特色产品往往因为其质优价廉而取得消费者信赖,成为产地的一种品牌。这种区域品牌是目前我国相对常见的农产品品牌营销方式。产品品牌,它是由企业创建、经营并经过市场认可的,有助于市场发展的企业个体举措。通过品牌战略,可以有效避免农产品市场变成“柠檬市场”,有助于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4.农产品政府支持体系。政府的支持体系可以分为经济措施和非经济措施。经济措施主要有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非经济措施主要是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从经济措施来看,政府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农产品流通环节重复纳税的问题。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农贸企业的补贴力度并给予低息贷款支持,鼓励农产品龙头企业主动进入金融市场融资,促进农产品产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流通。从非经济措施来看,可以通过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农产品市场信息制度等举措完善农产品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农产品高效流通。另外,还要制定一系列保障和促进农产品流通的法律法规。

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并不仅仅是农产品的流通,还涉及农业原料、生活消费品等流通,但以农产品流通为核心发展流通业,也会对农村其他要素的流通产生积极影响。总之,以农产品流通为核心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下流通业的总体发展。

城市流通服务体系

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该理论认为“城镇是作为乡村的中心出现并存在的,作为乡村的中心,城镇负有为乡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中心地职能”(孙翠兰,2008)。由此可知,城市流通服务体系的作用是服务于城市经济,同时以城市为辐射中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这与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不约而合。

(一)城市流通服务体系内涵及作用

要想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城市流通服务体系,首先要明确其所包含的内容和建设重点。夏春玉(2005)认为,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商品流通,他将城市流通系统划分为批发流通系统和零售流通系统,并分析了城市流通系统自身发展规律及其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吴小丁(2010)也将批发和零售作为城市流通系统的两个方面,他结合国外“小批发大零售”和“大批发小零售”两种不同模式,从政府政策角度探讨了我国的城市流通经济的发展模式。黄国雄(2011)提出城市应该建立各具特色的流通体系,他认为城市流通体系应该是以商业为主的,以零售业为核心内容的流通体系。综合来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流通体系主要应该包括零售体系和批发体系。但实际上,物流在城市对外交流中也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工业品更高质量的进入农村”有不可替代的影响。考虑到物流业重要性的日益增加,且与前两个体系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认为,城市流通服务体系应该包括:零售流通体系、批发流通体系和物流流通体系。

(二)城市流通服务体系的建设

1. 城市批发流通体系。工业品与农业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生产的相对集中性,因此,在建设工业品批发体系时应着重注意这一差异。建设城市批发流通体系,促进城市自身发展并带动工业品更高质量进入农村,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积极学习日美等发达国家流通模式,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模式”。第二,坚持目前批发主体、批发形式的多元化。并着重发展工业品专业批发体系、工业品自小批发体系、工业品批发市场体系和工业品外贸批发体系四大工业品批发体系(祝合良,2009)。第三,重视独立批发商的发展,建立拥有自主品牌的大型批发企业。第四,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的行为,仅在市场失灵时或其他必要情况下参与。

2.城市零售流通体系。城市零售流通体系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作用虽不及批发业突出,但它的终端作用决定了其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借助国家的政策、规划,积极引导城市零售企业进入农村,通过连锁经营、规范经营,将先进的经营理念、技术和方式引入农村,转变目前农村零售业规模小、秩序乱等现象,促进工业品更高质量进入农村,为农民带来更多便利,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其次,通过发展“农超对接”等渠道和模式,促进农产品进入城市,为农民带来更多利益,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最后,大型零售企业积极进入农村,带去的不仅是看得见的实惠,还有看不见的转变。农村地区消费习惯和观念的转变,对我国整个消费结构、消费质量的改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城市物流流通体系。城市物流流通体系的作用主要是方便各类产品在城乡间流通。物流企业根据仓储、运输等职能的不同进行适当选址,一方面可以将产品运送到仓储中心、物流中心集中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将集中起来的产品通过物流站、配送站分散出去。这不仅能够使集中生产的工业品更迅速的进入农村,也有利于分散化生产的农产品更高效的流入城市。

城乡联动的流通服务体系

城乡联动的流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关键在于“联动”,也就是为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一体化寻找切入点。从产业和技术的角度来说,物流体系和信息体系的建设对城乡协调发展有长远的意义。从渠道和市场的角度来说,批发体系和零售体系的建设也对城乡流通的“联动”有积极影响。但城乡联动的流通服务体系既应该包括这些视角下的流通体系,又要从新视角中探索新内容。

柳思维(2012)指出,“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必须首先把一批农村重点小城镇建设成区域性综合商业服务中心,并以它为节点带动整个农村流通体系的发展”。这是“城乡联动的流通体系”的第一个切入点。通过在上连城市、下联广大农村的重点小城镇发展综合性的流通业,可以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在空间差距上带来的交流不便。而通过在产业链上找一个连接城乡流通业的节点,可以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各类产品、原材料的交换。柳思维认为,在一个县域范围内选择若干重点农村小城镇作为区域性的综合流通服务中心,有助于提高城镇化质量,也有利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与柳思维承认城乡差异的观点不同,(2012)直接转变发展理念,认为应该从淡化城乡概念的角度发展新型的农业合作组织,并以此促进城乡一体化。从“都市农业”的概念入手,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认为组织演变是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小农户大市场”的模式要实现根本性改变,就需要政府引导流通组织变迁,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新型的流通合作组织是“城乡联动的流通体系”的第二个切入点,目前已有“都市农业”、“农超对接”、“合作社+大型超市”等多种形式。

综合来看,城乡联动的流通服务体系作为对城市流通服务体系和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的补充和协调,需要从“承认城乡差异,寻找连接点”和“淡化城乡差异,建立新型合作组织”两个角度去建立和发展。

结论

新型城镇化自党的“十”提出以来,已经成为我国转型期经济的一大特征和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的举措和任务。在这个新形势下,流通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促进“农产品更有效率的流入城市,工业品更高质量的进入农村”的目标,就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建立新型流通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稼琼,祝合良.城乡一体化与商品流通体系建设[C].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孙翠兰.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黄国雄.关于推进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财贸经济,2011(3)

4.祝合良.进一步发展我国工业品批发业的基本思路[J].中国商贸,2009(16)

5.吴小丁.我国城市流通体系模式及政策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0(6)

6.夏春玉.城市与流通的互动:城市流通系统―城市与流通问题研究的新视角[J].财贸经济,2005(11)

市场体系的特点篇7

关键词:会计实务理论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一、会计目标是会计实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会计研究是人们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也是人们对具体经济现象多维度多层次抽象过程。人们认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每次认识都是对具体现象的一次抽象。在不同抽象层次形成共识产生不同理论。根据理论是否具体服务于具体会计对象,将会计理论分为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实务理论。会计基础理论,如会计哲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是对会计各种现象最高层抽象,是会计各种现象中共性,反映会计中统一规律,服务于所有会计对象。会计实务理论,是对部分会计现象最高层抽象或对各种会计现象作较低层抽象,其所形成理论一般服务某类具体对象。作为会计实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一般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必须能连接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会计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系统,它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作为会计实务理论研究起点必须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会计实务理论体系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并指导会计实践,从而使会计系统能够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要求,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其次,必须能联系会计实务理论与会计实践。会计实务理论是具体会计实践的一级偏导,或一次抽象,本身也较为具体,很容易回到会计实践中去。只有这样,会计实践理论才能不断接受会计实践的检验,从而得到修正和发展。会计实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这种关系,决定会计目标是会计实务理论与会计实践联系的纽带,否则两者会相互脱离。再次,能推理其他抽象范畴。在会计实务理论体系中,研究如何指导和规范会计实务,必须构造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会计实务理论体系。因此,这就要求从这一起点出发能推导出所有其他抽象范畴,否则,会计实务理论不成系统,内容也会残缺。最后,具有可知性。会计实务理论中会计目标尽管是抽象范畴,但能指导具体会计实务制定和执行,是明确可知的,这是会计实务研究的基本要求。若会计实务研究起点不可知,实证研究中就无法明确研究对象。目前只对会计目标作规范研究,而未作实证验证,主要原因没有分清会计目标是会计实务理论逻辑起点,还是会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如果是会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实证方法则很难运用。

根据以上条件,只有会计目标能够成为会计实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会计假设虽然也是简单的抽象范畴,但它并不能对所有其他的抽象范畴进行推理,如从会计假设并不能推导出会计目标。会计假设是根据会计目标而做出的合理推论,如将会计假设作为研究起点,不能构成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会计实务理论体系。会计本质是会计基础理论逻辑起点,是对会计目标再抽象,因为会计目标来自会计本质。会计本质对会计实践多次抽象而最终形成所有会计实践的共性或一般规律。会计本质、会计职能、会计动因,都无法联系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故无法成为会计实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会计环境是会计系统的外部因素,将会计环境当作会计目标,作为会计实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 会计目标是会计实务理论的逻辑起点,因为它对会计实践有导向作用。197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发表的重要文献《概念结构研究项目的范围与涵义》中指出,财务会计目标应列入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最高层次。会计目标体系主要回答会计为谁服务,向谁提供信息及提供什么信息的问题。概念框架体系从会计目标开始,首先明确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哪些,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应提供的信息,然后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指出符合会计目标和信息质量特征要求的财务报表应具备的要素,对各要素分别给出其定义和特征,最后提供了各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可见,会计目标是贯穿财务会计概念体系的主线,它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等,从而使概念框架体系成为一个内在一致、逻辑严密的体系来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会计目标符合作为会计研究起点的条件。首先,会计目标是联系会计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纽带。会计环境通过会计目标作用会计系统,而会计系统按会计目标运行不断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因而会计目标可以不断调整,从而产生适应新的会计目标的会计系统,这样会计目标成为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其次,实务上会计目标引导会计系统适应经济外部环境的要求,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会计系统内部的一切机制均围绕着会计目标而发挥作用,通过优化会计行为来实现会计目标。因此会计目标是会计实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再次,会计目标具有可知性,人们根据不同环境作较为具体抽象形成了不同的会计目标,这种目标是客观事物主观化,能为人们所感知。最后,会计目标能够推导论证其他所有抽象范畴。会计目标反映会计环境,表现为会计职能的形成,而会计职能操作对象当然由会计目标和会计环境共同决定,形成会计对象。会计对象决定会计要素,在会计职能作用下以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Es Hendriksen在《会计理论》中提到:“任何研究领域都要以阐述范围和确定目标为其出发点。在会计领域中,目标可以视为形式结构中假设的一部分,或者视为超过或同于假设水准的一组建议。”这里有双重意义,对于实务理论研究,以目标作为起点,去抽象实践中具体。而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在目标基础再抽象,因为任何现象本质不可能立即看透,必须按人们主观认识的规律客观化。由于人们认识任何事物都带有一定目标(目的)去理解、观察现象,但其认识本身还是具体的方面。即目标本身是针对一定实践作一定抽象,相对本质来说还是具体。可见会计目标是整个会计实务理论体系的起点和归宿。

二、会计目标变迁理论背景与特征分析

(一)会计目标、公司治理与证券市场的关系 财务会计、公司治理和证券市场,相辅相成构成了现代经济最重要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务会计和证券市场是一对共存体。而现代企业制度安排使资本市场除了融资功能外,还成为公司治理结构能在公司中形成而不可缺少的有机要素。而财务会计最核心的部分是会计目标,作为会计实务理论出发点,在其指导下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会计规则、会计操作指南等指导会计实务。会计目标服务于经济主体,必然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目前只能平面型反映),而公司治理结构必然反映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权力配置,因此,也反映会计目标中受托者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公司治理和证券市场相互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权力分配。在会计目标中,主要反映委托权力大小,委托者是直接监管还是间接监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表现产权是否清晰,公司治理权力如何在所有者与经营者配置。二是调和矛盾的需要。随着市场不断发育,在受托责任观下对公司权力进行配置,使公司管理目标与实际市场情况发生矛盾,不断调和矛盾使受托责任观的内容逐渐发生量变,最终迎

合市场需要转变为决策有用观。当然在决策有用观下也有矛盾出现和矛盾调和,最终完成会计信息质与量统一。会计目标变化受制于公司治理结构变化。因为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就必须以价值形式在会计中反映。三是客观条件约束。市场变化是企业变化客观条件,而企业内部适应市场变化也是客观条件。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受市场变化约束,而会计目标的变化必须受公司治理结构变化约束。四是降低风险的需要。企业要生存发展只能适应市场变化,否则就会被淘汰。会计目标为经济主体服务,同时反映客观经济现象,是公司治理结构和证券市场的纽带。适应市场经济主体才能生存,会计目标必须借助会计信息传递给市场中利益悠关者,在会计目标指导下生成的会计信息必须反映会计目标。根据合理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必然降低经济主体运营风险。五是趋利劳动力存在。不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受托责任观,均存在趋利劳动力存在。因为经济主体不可能是投资者完全自己去运营,必然雇用其他劳动力,有雇用关系就存在委托。有趋利者存在必然有公司治理存在,同时也有会计目标存在。综上所述,会计目标、公司治理和证券市场是三位一体,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之间关系变化又演绎出会计目标变迁的过程。

(二)受托责任观的理论背景与特征 委托最先以经济主体形式产生于合伙制企业,而当时资本市场很不发达,证券市场几乎不存在。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其市场价格机制较为僵化,市场主体不多,大多居于垄断地位,市场处于卖方市场为主。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公司的治理结构情况,以英美市场和日德市场为例分别抽样调查300家企业,这些企业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股东所占企业总资本份额较大;企业资产产权清晰;基本实行狭义委托即会计目标中受托责任观。在证券市场出现后,其中美英证券市场很发达,而日德证券市场很不发达。抽样各300家公司(几乎是市场公司)调查其公司治理结构,日德以受托责任观为主(283家企业实行受托责任观),而美英以决策有用观为主(208家企业实行决策有用观)。调查结果表明:第一,证券市场出现以前的市场决定日德市场主体实行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关心会计产出来的信息是否真实地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回答会计信息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即会计盈余真实存在,采用适合的会计方法能够计算出真实会计盈余。从市场角度看,此时市场中产品价格较为稳定,因此,企业资产市场中价值波动性较小。根据受托责任观的观点,会计确认计算资产可以采用历史成本或取得资产成本入账,在市场价格变动差异不大的前提下,能够较真实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再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委托者有一定标准和相应监督机制判别受托者是否真实履行职责。对于企业来讲,判断受托者职责履行如何主要看其经营业绩,而经营业绩准确与否,取决于会计计量方法是否适当。衡量企业剩余价值是否准确主要看财产价格,当价格相对稳定时企业价值也相对稳定,当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或较多公司处于垄断地位时最主要表现是商品价格相对稳定,因为价格操纵在卖方手中。如果卖方将商品价格订得过高,销售量必然下降,企业总体利润会减少,如果订得过低,在市场消费者容量一定情况下,企业丧失更多利润,自然会提高价格。在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时,企业能够获得较稳定收益,投资者投资于企业资产所占份额较大,一方面其承担市场风险较低,另一方面资产价值比较稳定,处于卖方市场中资产很容易变现,投资者风险较低。第二,证券市场出现以后日德市场主体实行受托责任观。根据上文抽样调查结果日德市场在证券市场出现后的300家企业中仍然有283家实行受托责任观。从证券市场出现之前不论美英市场主体,还是日德市场主体,都实行受托责任观,公司治理结构特征:一是股东所占企业总资本份额较大(一般占20%),并且资产绝对价值较大。二是股东将企业经营权交给经营者,都为直接委托,成本中直接成本较高。三是企业资产的产权清晰,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界定清晰。以上述特征来考查目前日德市场主体情况:其一,股权相对集中,法人之间相互稳定投股,银行拥有一定股份,既是股东又是债权人。日本发行在外的股票将近70%由机构和公司持有,其中24%属于非金融公司,44%属于金融机构,个人持股由二战时的70%下降为24%,而金融机构由10%上升到44%。而在美国个体居民是股权投资的主力,约占50%。美国与日本相同的是金融部门持股份额较多,但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并不是银行,而是那些拥有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退休基金、共同基金等。从上述可以看出企业股权集中度较高。其二,资本负债率较高。银行是企业债务资金的主要来源,对于大陆法系国家,特别是日德国家,企业资金主要依靠外源,大多从银行贷款,不仅法人关心企业经营状况,银行既是债权人又是股东,更关心经营状况。因此银行直接监控受托者是否履行职责。当然委托直接成本较高,如果企业股东不能很好地委托责任,那么作为股东,银行就会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决策,使受托责任履行不会出现很大模糊性。其三,受托责任观下市场状况。在日德市场主体中由于其产品科技含量高,专利权得到很好保护,产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在市场上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因此产品价格是垄断价格,相对稳定,产品多处于卖方市场。日本企业产权很清晰,不仅企业物质资产产权清晰,而作为企业人力资本也不例外,大多日本企业职业、管理者终身就职于某一企业,表明人力资源资产产权属于这一企业。由于趋利劳动力存在,企业职工一般履行其受托责任。

综上所述,日德市场主体实行受托责任观符合会计目标、公司治理和证券市场三位一体客观关系,有其合适的存在环境。当其他国家企业生产力水平提高,日德企业产品优势逐渐消失,其企业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作为企业中占有较大股份的企业少数法人、股东、银行股东将承担整个市场风险。如果产品价值不能实现企业处于困境,对于少数法人股东来说是毁灭性打击,而银行债权不能履行,则会导致整个金融机构处于萎缩甚至瘫痪。最近连续几年日本经济处于萎缩,从中可看出日本企业产品以及国际市场情况,说明日本企业受托责任观已经不能发挥其原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最近日本企业改革,减少银行借贷款,降低法人持股比例,企业资金由主要外源转向内源,通过证券市场来获得。使证券市场逐渐介入。由于股权分散,证券市场成为大多数股东操作监控受托者平台,由原来直接委托逐渐变为间接委托。直接委托成本下降,间接委托成本上升。由于证券市场介入企业淡漠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界线,强调证券市场作用,也就是强调企业会计信息作用。这时市场产品差异较小,且处于买方市场,市场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企业中不可能存在真正企业盈余,此时盈余只能作为一种企业信号。以上转变说明受托责任观已经不能指导或服务日本企业。必须根据市场实际状况,采取决策有用观。对于日德市场主体来说,企业的会计目标将由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

(三)决策有用观的理论背景与特征 决策有用观对经济主体要求是淡漠所有权与经营权界线,但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

离,而是对受托者监督由委托者或所有权者直接监督而变成由证券市场对受托者的间接监督。因为此时投资者发现受托者不能履行受托责任,就会抛售所持出手中股票,而不象受托责任观中所有者或委托者直接解雇受托者。在美英市场中其经理人市场相当发达,与证券市场一起加强对受托者间接监督。在决策有用观下美国上市公司的特征:第一,股权集中度较低。美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不仅能筹集企业资金,而且可以激活证券市场,使证券市场发育越来越完善。决策有用观指导下的企业会计,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最终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右边不同项目之间的比率,包括总股本与总负债的比率,不同股东持有股本比率不同债务之间的比率等。这是表面反映会计目标情况,更深层上这种资本结构代表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主要财务关系,即以资本和信用为纽带通过投资与借贷,构成企业所有者(股东)――企业经营者――企业债权人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利益关系。企业本身它是对公司控制权(包括资产收益权)的合理配置,而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在企业委托人(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与人(内部经营者),之间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这就进一步阐述了会计目标、公司治理与证券市场三位一体关系。在决策有观的会计目标中,其证券市场发达,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筹集。由于股权集中度低,不能由受托责任观下股权直接约束,而由股权间接约束,通过外部市场了解和评价公司经营的表现业绩。这里的外部市场主要包括经理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等。这些外部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给经理人员以很大的压力,公司若经营不善,则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会下滑,证券市场上公司股份会下跌,公司筹资会发生困难,可能被其他公司接管兼并。而经理市场则更是提供了一个成本较低廉的对经营者的惩罚机制。另外债务约束是比股权更硬的约束。到期还本付息,企业一旦经营不好,就会面临破产清算。特别是证券市场股份直接影响公司发生债券筹资成功与否,直接对经营者(受托者)赞同或否定,十分苛刻。通过市场对受托者监督增加委托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相对较低。第二,市场信息灵敏度较高。采用决策有用观的公司强调信息作用,因为关心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中实际所起的作用。决策有用观表现为信息观、计价观和契约观,而会计信息是否产生作用,最直接的方法是考察其在证券市场上是否对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影响。这里会计信息不仅是信息观中所强调的信息,同时包括计价观、契约观的会计信息。信息观。认为在市场不完全和充满不确定性现实经济世界中,任何会计方法都不能计算出企业的真实收益。会计盈余的功用是向投资者传递某种有助于判断和估计的一定时期经济收益信息;计价观(当代计价观)。会计盈余本身不等于企业的经济收益,只是一种传递某种资产价值属性的变量。在某一时点向投资者传递自身载体信息;契约观。将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只是法律上的虚构,其职能是为单位人之间的一组契约充当联络点。在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将企业看成由不同要素的所有者为获得各自要素报酬,通过明示或默示的契约,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利益混合体。问题和信息不对称是紧密联系,既向投资者间接传递信息,同时也回答决策有用观,在市场灵敏度高和公司治理中表现为广义受托责任观提供理论依据,所不同的是对会计信息要求、依据和效用不同。在决策有用观下市场中,其产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商品大多数供过于求。如果企业实行受托责任观,企业价值较难实现,一旦市场萎缩,不仅造成行业萧条,甚至发生金融危机,企业少数所有者将承担整个市场风险,遭受毁灭性打击。因此企业所有者为承担相对较小市场风险,必须让出一部分股份或减少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催生证券市场逐渐发达。由社会购买公司股票而成为散股东或游股东,同时,也可以减少银行贷款使市场风险分散化。在决策有用观下,由于股东来源多样化,其会计报表服务对象由受托责任观下只直接服务于所有者(少数股东)和受托者,转变为直接服务于大股东、散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社会公共机构等,直接服务对象扩大化必须要求证券市场相当发达,减少信息不对称。这样就由市场来监控受托者是否真正履行其职责。当然主要对市场中各种信息运用。第三,资产负债率较低。决策有用观下要求企业股权分散,企业所需要资金大多数为内源资金,应减少外源资金。造成其资产负债率较低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对企业要求。证券市场要求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以使资金自由流动。由于资产市场价格不断波动,作为投资者要回避风险,能够及时处理资产,必须要求资本市场活跃。由于趋利劳动力存在,促使更多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更多资产参与交换。对于产品市场来说,在保证企业保值情况下追求增值,产品价值实现同样要求资本市场发达;对于公司来说,所有权资本大于债务资本,经济越发达市场更发达,投资者趋利性更强,愿意冒更大风险,以获得更大报酬。这不仅要求公司治理结构符合市场要求,同时要求会计信息的市场化。必然导致决策有用观产生与发展,其发展要求变革原来会计表达方式,特别是会计报表,使之符合会计信息数量与质量统一。

作者简介:

陈琼(1982-),男,安徽宿州人,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丁胜红(1977-),男,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市场体系的特点篇8

关键词:协同管理;中心城市;粮食安全;流通体系

一、引言

粮食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但目前世界上仍有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以上)受到饥饿威胁,36个国家面临严重粮食短缺,每年几百万人死于饥荒。尤其对于我国而言,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仅占世界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安全始终是值得关注的头等大事。

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心城市具有更进一步的意义。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全国或区域意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这些城市又多分布于粮食主销区,其粮食消费来源不以当地粮食生产供应为主,而是依靠市场调节,属于比较典型的粮食流通主导型城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构筑起顺畅而有序的粮食流通格局,提高流通能力,确保城市粮食供给,为城市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成为中心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粮食流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自从2003年以来,我国的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同的消费结构已经由温饱型进入发展型、享受型,粮食消费的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由此,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也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粮食消费成刚性上升态势。二是粮食消费呈现多样化、专业化和层次化,人们对粮油产品种类和深加工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百姓的健康消费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粮油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四是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居民对粮食供应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安全和平稳,而且要求中心城市粮食零售业经营模式能减少和逐步替代家庭厨房劳动。这些变化和特点对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建立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农产品流通体系通常具有产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商直接交易,形成固定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体系,依靠中介组织连接分散农户等特点;国内虽然有学者对都市农产品流通论述,但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研究却少有触及。本文利用协同管理理论,针对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特点和弱点,探讨了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以及如何开展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协同管理。

二、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

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模式(见图1)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粮食供销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消费需求的改变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方便群众生活、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原则,不断提高粮油制品的安全性,丰富其种类和供应渠道;通过粮食深加工和供应链的延伸来分担家庭厨房劳动,从而完善中心城市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

流通主体共17个,分别为:(1)种子公司;(2)化肥、农药等生产企业;(3)信息、技术中介公司;(4)合同农户;(5)种植公司;(6)主产区;(7)国有粮食储备库;(8)国有控股企业;(9)民营控股或独资企业;(10)外资控股或独资企业;(11)粮食加工企业;(12)超市;(13)粮油专营店;(14)单位食堂;(15)餐饮业;(16)终端消费者;(17)工业用粮企业。

流通市场共5类,图1中用A、B、C、D、E 5个虚线框表示,分别为粮食初级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期货市场、粮食高级批发市场、粮食零售市场。其中,粮食高级批发市场以现代物流为特征,是粮食集运和发放的流通核心。用虚线表明:首先,市场主体不确定,是一个动态集合;其次,不是每个市场都是必须的流通程序。这些流通市场既是商品的聚集地,又是分散地。整个流通过程的实现,既可经过也可不经过某个流通市场,既可经过其中一个也可经过全部流通市场。

粮食流通渠道从1至17共17条,不仅表现为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的转移,更表现为由16、17终端渠道向生产领域的拉动。

三、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系统的协同管理

(一)基本原理

协同学源于希腊文,起初只限于研究非平衡开放系统在实践和空间方面的有序,而后哈肯吸收多种相关理论总结出:一切开放的自然或社会系统,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非平衡的有序结构,都可以应用协同学理论。现在协同学理论已经被运用于研究社会范畴的复杂系统,而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正是社会范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它拥有着结构和秩序,协同理论可以作为探索粮食流通体系复杂系统结构和秩序的有效手段。

首先,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自组织协同。整个流通体系按“自组织”的方式形成,在现有结构下按照一定规则运行,整体运作表现为“有序”。流通体系在组织结构上是一种“虚拟”的形式,农户、中转机构、粮食加工企业、配送公司、零售商等,在“双赢”因素驱使下,会自发地加入到围绕着核心企业所形成的链条上,构成一个较大范围的“虚拟企业”。粮食流通体系一经形成,就具有了拥有自身本质规律的结构,即是一种自组织化了的结构。这种自组织属于社会范围内的一种自发现象,当内外环境变化时,无需外力干扰,系统会通过自我协同以适应环境变化,进而达到有序状态。这就是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自组织协同。

其次,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被组织性。尽管从整体层而看,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自组织性,系统会主动进行动态调节,使得整个体系朝着新环境的要求方向发展。但是节点上的企业存在着对利益的不同追求、对风险管理认识的偏差、管理能力的差异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流通体系内不协调因素产生。因此,从粮食流通体系的局部层面来看,节点上的企业以及流通环境需要以规则来约束和控制,这就是粮食流通体系被组织的一面。约束和控制是被组织方式,也是流通体系走向有序或高级有序的有效手段。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管理的层次和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纵横延伸的网络系统,它既存在各环节企业间的竞争,更强调流通体系内各环节的协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和整个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协调运转。

(二)序参量的定性求解

协同学把系统的有序或高级有序的方式称为“自组织”,把影响系统有序的关键因素称为序参量,非关键因素称为控制参量。序参量支配着各子系统的行为,又为各子系统所支持,它们之间的协同竞争

通过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和决定系统自组织的程度和方向,进而决定系统的有序程度。

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会受到来自系统内外部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因素会越来越明显地主宰着整个体系演变的方向,这就是序参量。粮食流通体系具有对序参量“适应”和“选择”的能动性。节点企业会主动调整与合作,使得有利序参量增长和发展,而不良序参量被减弱和同化,从而实现流通体系与环境之间、各环节企业之间的协同。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管理思想就是科学地寻找支配系统发展演变的序参量,促使系统达成新的更高的有序。基于探索图的序参量定性求解如图3所示。

探索图是在征求多方意见的情况下分层次描绘的。经过多次反复地归纳整理,最终得出了意见相对集中的一种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调运作影响因素探索图,该图清晰地描绘了影响系统协同运作的多种因素、主要表现和层次关系。在这些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信息技术发展和企业竞争属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宏观序参量,而非本研究的序参量,在这里职能作为控制参量反应在系统自组织过程中。

其中,城市物流瓶颈、节点企业信息共享程度、粮食流通主体成熟度和合作忠诚度是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节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对流通体系协同运作起支配作用的影响因素,即为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序参量。

(三)被组织策略的实施

被组织是指通过改变对序参量有导向作用的控制参量,对序参量施加外部压力的一种手段。结合图3分析得到的控制参量,通过这种改变,可以弱化不良序参量的不良性程度,增强良性序参量的良性程度,促使系统产生有效的自组织,达成系统协同运作的理想效果。

1、完善市场体系,正确引导粮食生产和消费。目前我国中心城市粮食市场流通功能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流通能力制约着供求平衡。中心城市粮食流通初步形成了由粮食收储加工点、粮食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及居民区粮店组成的“粮食流通网”,但明显具有初级市场特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且市场运作时间不长,中心城市的粮食市场从空间布局到功能发挥、从体制机制到交易手段仍较落后。因此,必须推进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实现粮食购销的市场化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实现粮食市场多渠道,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粮食流通和公平竞争的新机制,让市场真正起到引导生产和消费的作用。

2、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粮油制品流通渠道。粮食企业应当认识到,要快速增加农产品的总附加值,必须大力发展流通加工的同时发展专业化生产,初加工和深加工相结合,特别是对一些价格比较低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协同管理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位于价值链高端的战略性增值环节的发展水平。同时,创新流通渠道,在中心城市实现经营连锁化和配送集中化,这是在城市提高粮食流通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依托龙头企业,实现连锁经营规模化和品牌化。首先要积极培育中心城市粮食连锁经营主体,可结合龙头企业、国有粮店改革的具体情况来培育连锁经营主体。其次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生产基地和农户,有品牌、有市场的良好条件,引导它们通过开设直销店、连锁店等形式,不断壮大连锁网络,将更多的名特优新产品推向市场,打响品牌。再次要积极引导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合作等方式,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

4、完善流通立法,确保粮食依法流通。尽管国家颁布实施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但多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仍政企不分,沿袭部门化的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职能转变滞后。加之执法刚起步,执法体系尚没有完全建立,对粮食流通体系的形成、规范、发展,还缺乏配套的强有力的政策、制度支撑。因此,国家要尽快完善流通配套立法,出台规范各级市场、交易公平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粮食流通步入健全的法制轨道。中央和地方应制订和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建立各级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机构,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公开制和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制度,保证农产品依法流通和安全流通。

(四)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

1、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协同运作的效率。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中心城市粮食生产与消费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可靠地传递和共享,使粮食流通体系运转的组织程度低。另一方面,由于粮食流通信息不灵敏,反应滞后,会影响决策的有效性。以电子商务为例,调查结果显示粮食行业中36%的业务量都受到电子商务的影响(见表1),这一比例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因此,中心城市粮食主管部门要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传播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制度,并建立信息中介组织;加强城市各网点信息市场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问题探索机制;大力培训信息化管理人才。

2、各环节企业间缺乏协同运作的动力。在这个复杂的流通体系中,一方面,流通主体不够成熟、组织化程度低,缺少主动协作的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各节点企业是独立运作主体,不同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及有限理性边界等使得企业之间缺乏协作动力,甚至会出现企业个体行为与整个流通体系的总目标冲突的情况。因此,在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引导企业协作的同时,必须完善中心城市的市场机制,使粮食企业真正受益于整个流通体系的协同运作,只有整体协同为企业带来收益、降低其运营成本时,企业才会有积极性主动参与其中。

3、粮食流通系统布局不合理,影响协同管理能力。粮食流通系统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视,缺少长远、全局的合理规划。随着中心城市边界外扩,粮食的生产地点变迁,粮食流通体系布局不合理越来越突出。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布局应具有前瞻性。根据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特征,对粮食流通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这种规划设计必须体现出对区域经济和粮食产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和洞察力;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布局还应多方位思考,不能单纯从社会化物流产业角度看待粮食流通问题,应该从区域产业经济、粮食产业链、粮食企业经营活动等角度多方位来观察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布局的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霞,舒秋华,杨海鹰,现代化都市农产品流通与批发市场建设[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2—144.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6-49.

[3]兰萍,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安全农产品供应链研究[J],农村经济,2008(12):94-96.

[4]邹霞辉,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6.

[5]高才利,转型期消费性城市粮食流通体系问题研究[J],中国粮食经济,2007(7):14-18.

[6]桂寿平,张霞,农业产业链和U型价值链协调管理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6(10):78-80.

[7]赵晓飞,田野,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2):16-23.

上一篇:简述雾霾的成因范文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