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1 16:47:35

市场经济建设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成果;反思

一、成果

1.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职能由管理经济向服务于经济转变,政府的规模日趋合理,管理方式日益创新:

(1)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持续转变

(2)在宏观调控中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

(3)政府机构改革方兴未艾,并取得初步成效

(4)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深化

(5)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6)在依法行政方面成效显著

(7)政务公开渐趋制度化、规范化

2.企业市场化

(1)非国有企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最近几年,中小企业更是几乎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大半江山”。

(2)国有企业市场化

国有企业市场化的目的是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制度的市场适应性改革;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国有企业经营行为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国有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的形成。

3.生产要素的市场化

(1)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的市场化

工资体现了劳动力的价格,因此工资的决定机制是劳动力市场化的核心机制。近几年我国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的市场化程度稳步提高,具体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劳动力工资决定的市场化机制、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城乡统筹制度等方面。

(2)资本交易的市场化

证券化率是股票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资本市场化的重要指标。近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拓宽投资渠道,使该指标稳步增长。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使证券市场发展更加迅速,债券一级市场融资活跃,市场品种进一步丰富。

(3)土地交易的市场化

中国土地交易市场化改革,主要体现在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两个方面。为巩固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主体地位,政府不断深化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健全土地交易制度,营造了良好的土地交易环境,推进了土地市场的持续繁荣。

4.货币和金融的市场化

我国货币和金融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基本形成了种类齐全、分工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国有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入,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

二、反思

1.国有垄断的低效与民营企业的困境。毫无疑问,国企为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目前国有企业在某一行业的垄断却造成了极大的低效与浪费。1998年以来,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5%以上,而国有经济的贡献率仅为7%到48%。可以说如果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将难以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却面临诸多瓶颈。民营经济最突出的问题是融资困难,同时,政府对民营经济的管理也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少政府部门仍未真正做到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2.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效率应当和相应时期的商品市场化、要素市场化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相关。相对于产品市场,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土地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而资本、土地等对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有着重大影响。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滞后以及要素价格的扭曲,极大地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和程度,对经济影响很大。

3.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缺失。我国近代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且建国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社会信用关系十分淡薄,再加上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惩罚机制不健全,使诚实经营者的收益低于失信者,更激发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投机心理,造成我国存在严重的社会信用缺失现象。

三、展望

1.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民营企业的优势,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体系,减轻税负,降低准入门槛,消除非公有制经济的体制。

2.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针对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真正转变发展方式。着眼于建立一个统一规范、兼具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劳动力市场;完善货币市场,降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货币市场的限制;落实集体土地产权,解决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及其利益分配问题,保障集体的土地收益权。

3.营造社会信用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首先要重视道德教育,树立道德规范。其次,建立一套保证信用的制度体系,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矫正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最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失信成本。

参考文献:

[1]许小年.自由与市场经济[M].上海三联书店,2009.

[2]天则经济研究所.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J].天则经济研究所,2011.

[3]全凤英.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缺失及其重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3.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市场经济;职能;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市场的竞争日益趋于激烈,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这在客观上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从会计的职能和对市场经济的作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会计的职能

(一)反映和监督的职能

这是会计最原始、最基本、最固有的职能,是会计存在的基础,也是会计发挥更多市场职能的基础和前提。会计工作通过记录、确认、核算、报告等环节,用数字来反映经济活动中市场的主体已经产生或完成的经济产量,为市场主体提供系统、全面以及正确的经济信息,为市场主体进行下一步经济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信息支持,使市场主体对于自身的经营活动进行科学有效地规划和管理。会计的监督作用是会计反映职能的延伸,是会计利用预算、检查、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合理性进行检查和控制,使其能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经济活动,使市场经济的主体能够合法、合规、合理地进行市场行为。

(二)分析和评价的职能

会计的另一延伸职能是分析和评价的职能。所谓分析职能是指以财务报告和相关的经济数据为依据,对经济活动中的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果进行分析,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下一步财务管理以及经营策略提供重要的信息,是市场主体调整经营策略,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会计的市场评价职能则是通过对应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市场经济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市场主体的经济风险以及业绩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市场主体下一步的经济行为提供有效预测和判断。

(三)控制和管理的职能

控制和管理的能力是会计延伸职能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财务控制是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使市场主体能够按照特定的方法和程序实现市场经济目标的方法,对经济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会计对市场行为的核算过程也是一种市场的管理行为,它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经济数据,为企业带来最直观最全面的经济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其在经济活动中掌握着第一手经济活动信息,利于企业掌握经济动向,规避市场风险,有效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促使企业的壮大和成长。

二、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一)会计核算能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会计核算又名会计反映,是用货币这个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情况进行最为直观的反映。会计核算不仅能有效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而且也是为了对未来的经济状况进行预测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所以说,会计核算既是企业进行自我管理与调节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力武器。会计核算通常表现为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常规工作,以便让会计主体通过收集上来的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情况进行下一步的管理工作。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正确的会计核算,则完全不能够如实地反映出企业管理是否规范,材料和人工是否过度浪费,产品质量问题是否突出等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日积月累之后,会让企业随时面临破产倒闭的命运。因此,一个企业要想能够真正提高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就必须严格扎实地对会计的基础工作进行管理,使会计的工作职能能在企业管理中得以良好发挥,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会计监督能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所谓会计监督,是依据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对财务计划、单位预算和财经纪律执行的监督和检查。会计监督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是整个会计活动的核心环节,它伴随着会计核算贯穿在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会计监督具有双重意思,第一,就会计自身而言,要严格执行《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和政策,以身作则、严于职守,对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部门和人员都要一视同仁,不管领导或是普通员工都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和原则来办事。第二,会计不仅要全程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又要在某一经济时期结束时对企业经营成果的核算和处理进行严格检查。会计监督具有监督市场经济活动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作用,可分为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以及政府监督。因此,加强企业会计监督,不仅能保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照计划和有关政策要求实现经济效益,而且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状况,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重要条件,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会计诚信是企业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

就经济发展历史而言,诚信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发挥会计对市场的核算、监督等重要职能的职业道德标准,因此,会计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树立良好口碑和得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会计诚信的培养。加强会计诚信的方法很多,一是加强企业员工的诚信教育,二是提高财会人员的工资待遇,三是加大对违规人员的惩治力度。这些方法都能够让企业会计诚信得以弘扬,从而使企业经济建设得以发展,并实现突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会计是经济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及组成部分,市场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在整个的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固有和延伸职能,使市场主体能按照计划目标,有效地进行风险规避,及时地调整市场策略,达到预期经济目标,实现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所以,会计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峰.浅谈企业会计监督[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2]倪广志.如何加强现代企业财务控制[J].黑龙江财会,2002(1).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政府 市场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体制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过了几次重大的转轨和改革,一九九二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决定,从此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前进步伐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党的十又做出了重要指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深化改革和更好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妥善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给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强大动力,持续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之势,使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一、我国政府和市场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扮演的角色

(一)政府的角色

现阶段,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当的主要角色有:

1、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缺陷和解决“市场失灵”。通过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制手段、行政手段和舆论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一方面,通过短期的需求管理政策创造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条件,削弱经济周期性波动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计划指导下,通过产业政策影响供给,优化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为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制定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政府通过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运行。一是对市场主体和市场活动进行规范,维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复杂的经济关系,合理地界定和保护产权,促进市场更有效率的配置社会资源。再则,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规范,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以及政府不合理的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公正而稳定的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二)市场的角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体制。” 市场通过自身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

1、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指市场主体根据市场的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来调节自己的投资、生产和消费。供求关系一般存在三种情况:一是供过于求,当市场上的总供给量大于总需求量时,产品的价格下跌,生产者减少供应量,从而使供需逐渐趋于平衡。二是供不应求,当市场上总需求量大于总供给量时产品价格上升,刺激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的供应量,使供需逐渐趋于平衡。三是供需平衡,这种市场状态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象,是前面两种市场状况不断变化的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常态。

2、价格机制。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格机制是从价格变动的角度描述市场机制,是指价格变动引起供求变化而对资源配置发挥作用的经济机制。” 价格在市场配置社会资源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市场机制也可以称为价格机制。价格就像一盏信号灯,它的变动为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指明了方向。

3、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区别于计划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它是众多市场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和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一是实现市场公平公正,维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二是刺激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三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

二、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大量的专家和学者主要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探析,运用矛盾论的对立统一观点来解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政府与市场的同一性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反映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本质上也是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二者作为矛盾的两方面共存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这个统一体中,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市场与政府是相辅相成的。...绝大多数成功的发展范例,不论是近期的还是历史的, 都是政府与市场形成合作关系。” 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存在,政府和市场都不能单独担当市场经济建设的重任,只有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协调统一,步伐一致,才能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良性发展,形成一种合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

(二)政府与市场的斗争性

在经济活动系统中,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另一方面两者又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民经济发展由政府一手包办,市场被完全消灭。改革开放之后,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国民经济发展体制,在政府配置资源效率低下的行业和领域,由市场来优化配置。此时,政府和市场成为相互斗争的双方,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二者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即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也随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政府将主导经济发展的权杖交给了市场,由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调节生产消费和配置社会资源,政府只进行宏观调控,不再作过多的微观干预。

三、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思考

自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变革传统体制和创建新体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和加强。”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显著,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政府方面,一是管理的缺位与越位并存;二是政府干预的方式欠妥。在市场方面,一是市场法制不健全;二是市场机制不完备、体系有残缺。面对我国政府与市场现存的诸多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仍需要不断深化。

(一)健全市场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的市场法律体系已基本上能维持经济的运转,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尤其在界定和保护产权方面还有很大的缺陷,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交易费用增加,社会成本上升以及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只有产权更加清晰明确,才能使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更加规范,社会财富实现最大化。健全的法律制度不仅是市场机制正常发挥的保障,也是限制政府权力膨胀和行政行为出轨的主要手段。通过规范政府的行政职能和行政行为,促进政府与市场的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要健全市场法律制度,一是加强立法工作,保证市场经济建设有法可依;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进一步提升政府能力,牢固树立有限政府理念

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在于塑造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政府。首先,进一步提升政府公共政策的能力。公共政策是政府意志的体现,关系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度。第一、提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能力,使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更加科学合理;第二,提升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使科学的政策落到实处,带来实际的社会效益。第三,进一步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能力。政府与市场是在市场经济中是相互补充的,当市场配置资源出现低效率或“市场失灵”时,此时需要政府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弥补市场缺陷和解决“市场失灵”。

(三)培育市场中介组织

市场中介组织是指依法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向委托人提供公证性、性、信息技术服务性等中介服务的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职业介绍所、商会等。市场中介组织是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组织”,具有分化社会管理,增强社会自律,延伸政府服务,完善市场体制等等重大作用。目前,市场中介组织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对调节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中介组织的发展还不成熟,还有许多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的现实条件下,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更多地中介组织,最大限度的发掘它们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牵线搭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越.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周薪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迟福林.民富优先二次转型与改革走向[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5】冯涛 李湛. 政府、市场关系的动态演化与中国经济增长[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6】刘祖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双重博弈与伙伴相依[J].江海学报.2006

【7】毛道根.论发展中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J].当代财经.2000

【8】冯华 任少飞.有效政府与有效市场:改革历程中的政企关系回顾与前瞻[J].山东社

会科学.2007

【9】杜人淮.论政俯与市场关系及其作用的边界[J].现代经济探讨.2006

上一篇:课程建设范文 下一篇:核心课程建设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