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1 16:47:35

市场经济建设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1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也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从萌芽走向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也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越来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有利于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一切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搞“一大、二公、三纯”的计划经济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过去计划经济的问题,是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一切按照客观规律办。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并不是普遍贫穷,贫穷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不是落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是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正是基于此,为了解决计划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呼之欲出。在当时提出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难题。计划经济是不是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就是资本主义?邓小平深入的分析了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并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全社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都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邓小平作为提出中国应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曾经在南方谈话中明确的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手段,两者没有制度属性”这一精辟论述,为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赋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这样就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相互区别。邓小平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即“中国特色”:1、在所有制结构当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应占社会的主体地位。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成了鲜明的不同。2、在分配关系当中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相对应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的方针。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因此在分配关系上实行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分配的方针。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我们都可以利用,我们都可以拿来为我们国家服务。“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在深刻理解和领悟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判断改革利弊得失的标准。社会主义最终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三个有利于”标准也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的性质就决定了,一切为资本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与资产阶级的相对富有形成鲜明的对比,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两级分化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无法解决的难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经验分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上说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这是从社会制度上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期准备阶段,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是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能通过革命的形式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变革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形式,改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组织保障上更加注重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调节市场的一种手段,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缺陷,这就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去调节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只有这样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才能起决定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稳定。其次,市场调节资源分配关系,不是说全部资源都需要市场调节,有些资源关乎国计民生的就不能由市场进行调节,否则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就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规范,整顿不合理的市场秩序,倡导公平、公正的市场行为。政府面对市场同样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否则政府的公信力会受到损失。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就是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赵振华.《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N].光明日报,2014-03-26.

[3]王梦奎等.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成果;反思

一、成果

1.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职能由管理经济向服务于经济转变,政府的规模日趋合理,管理方式日益创新:

(1)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持续转变

(2)在宏观调控中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

(3)政府机构改革方兴未艾,并取得初步成效

(4)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深化

(5)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6)在依法行政方面成效显著

(7)政务公开渐趋制度化、规范化

2.企业市场化

(1)非国有企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最近几年,中小企业更是几乎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大半江山”。

(2)国有企业市场化

国有企业市场化的目的是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制度的市场适应性改革;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国有企业经营行为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国有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的形成。

3.生产要素的市场化

(1)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的市场化

工资体现了劳动力的价格,因此工资的决定机制是劳动力市场化的核心机制。近几年我国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的市场化程度稳步提高,具体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劳动力工资决定的市场化机制、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城乡统筹制度等方面。

(2)资本交易的市场化

证券化率是股票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资本市场化的重要指标。近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拓宽投资渠道,使该指标稳步增长。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使证券市场发展更加迅速,债券一级市场融资活跃,市场品种进一步丰富。

(3)土地交易的市场化

中国土地交易市场化改革,主要体现在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两个方面。为巩固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主体地位,政府不断深化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健全土地交易制度,营造了良好的土地交易环境,推进了土地市场的持续繁荣。

4.货币和金融的市场化

我国货币和金融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基本形成了种类齐全、分工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国有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入,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

二、反思

1.国有垄断的低效与民营企业的困境。毫无疑问,国企为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目前国有企业在某一行业的垄断却造成了极大的低效与浪费。1998年以来,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5%以上,而国有经济的贡献率仅为7%到48%。可以说如果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将难以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却面临诸多瓶颈。民营经济最突出的问题是融资困难,同时,政府对民营经济的管理也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少政府部门仍未真正做到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2.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效率应当和相应时期的商品市场化、要素市场化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相关。相对于产品市场,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土地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而资本、土地等对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有着重大影响。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滞后以及要素价格的扭曲,极大地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和程度,对经济影响很大。

3.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缺失。我国近代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且建国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社会信用关系十分淡薄,再加上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惩罚机制不健全,使诚实经营者的收益低于失信者,更激发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投机心理,造成我国存在严重的社会信用缺失现象。

三、展望

1.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民营企业的优势,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体系,减轻税负,降低准入门槛,消除非公有制经济的体制。

2.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针对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真正转变发展方式。着眼于建立一个统一规范、兼具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劳动力市场;完善货币市场,降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货币市场的限制;落实集体土地产权,解决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及其利益分配问题,保障集体的土地收益权。

3.营造社会信用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首先要重视道德教育,树立道德规范。其次,建立一套保证信用的制度体系,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矫正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最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失信成本。

参考文献:

[1]许小年.自由与市场经济[M].上海三联书店,2009.

[2]天则经济研究所.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J].天则经济研究所,2011.

[3]全凤英.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缺失及其重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3.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3篇

一、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动物,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是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必然同时具备。既然属于动物群体,就需要生存,需要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及其变化过程。既然人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有思想的动物,就必然带有不同程度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主要思考诸如人生的最终目的与价值等言人人殊的千古话题,属于我们常说的人文关怀范畴。自古以来,许多读书人或冥思苦想,阐幽发微,或举杯吟咏,高谈阔论。芸芸众生其实也无法饶过它,随着各自人生阅历的增长,即便是基于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也难免伴随关于人类的生命个体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之类亘古不变的情怀,直至撒手尘寰。只是后者的这份情思缺乏深度,而且很少载诸文字。诚如英国著名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在《民族与民族主义》一书中所指出的:“一般而言,我们都颇能透过文献去了解知识分子的想法,可是,我们却很难透过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穿平民百姓眼中的世界”。好象探讨终极关怀就是读书人的专利,就是显示读书人“高雅”、“精深”之渊薮,那只是错觉。另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故作深沉,那其实也是读书人的拿手好戏。

二、作为人文学者,在恪守终极关怀的同时,应当积极地赋予世俗关怀,这既是出于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改善研究条件的考虑,也是提高感悟人类社会之能力、增加专业素养的不二法门。例如,长期以来,我们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动态的、错综复杂的诸多社会现象的理解与判断都只是停留在以往的书面上,缺乏切实的了解。况且,切实改善自身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密切关注人民的生计与发展问题,这是人文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应忽视。就世俗关怀而言,我国儒生中似乎长期存在两个极端,要么对现实社会关注甚多,而且非常投入,指望与权力结盟,无论是帮忙,还是帮闲,都很卖命;要么自命清高,俨然外星人模样,总喜欢同现实社会过不去。前者总有一种不甘寂寞的工具情结,担心远离于体制内的权力而被闲置,后者也常因与权力结盟屡试不爽或不尽人意而转化所致。理性的世俗关怀并不等于被世俗所同化或媚俗,而是既要密切关注现实社会,又要适当地与现实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作为学者的独立人格与冷静观察、公正评判的可能性,成为现实社会的冷峻与善意的批评者。

三、近年来,学者们在讨论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时,对前者的积极作用注意不够,对其负面影响却又近乎夸大,哀叹人文精神的失落。我觉得,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应当充分注意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什么时空条件下开始的,在此之前,我们的人文精神究竟处于什么状态与水准,舍此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对话,至少无法说明问题的实质,找出谜底。君不见,近20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铺开与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层面的透明度与自由度已明显提高,包括学者在内,人们的思维空间也有所扩大,民主、自由的呼声虽经几起几落,但仍不绝于耳,我们能看到的除了民众的温饱问题已大大改善外,还有个人价值的追寻与人性的张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正在形成。尽管自1949年进城后,许多干部、群众已由农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成为“市民”,吃商品粮,但并未经过市场经济的冲洗,他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思想观念未曾完全脱胎于农民,这不仅同西方的市民有着根本的区别,而且与今日的市民社会也不可同日而语。至于人文学科在以前备受重视,那恰恰是以人文学科本身沦为政治力量的工具为代价,很不正常,如今的人文学科虽已风光不再,固然与商品经济的冲击颇有关系,但也与人文学科本身的实际功能有关,它们原本就不应该显得那么热闹和红火。况且,人文学科一旦摆脱工具式的奴化角色,那就可望确立相对独立的学术品位,学者可以站起来说话,这就是成功。倘若借用进化论的话语,就可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四、市场经济容易把人当工具,使人为钱为利而活,挤压人的心灵空间与精神追求,这是事实,也是西方后现代社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与难题,而且波及全球,值得高度注意。但对我国来说,把人当商品的工具也许并不比把人当政治的工具更可怕。我不是拜金主义者,但我想说,如果推行金钱面前人人平等,那还有平等的因素,在权力面前却只见“官大一级压死人”,等级森严,而且一环扣一环,什么平等也没有。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法治;新农村;农民;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1-0190-03

[作者简介]李余华,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法律哲学与社会;

温远洪,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法律哲学与社会。(江西南昌3300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治国方略,是广大人民追求的理想治国模式。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维护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保障和促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农村法治建设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以稳定的政治、经济和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为基础,而构筑这些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工具是法律和制度。依法治国,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是以法律作为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最高权威,而建设法治化的新农村,是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步骤之一。

其次,我国农村法治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应该覆盖到它的每一个角落,因而,我国的法治建设,不仅包括城市的法治建设,也应包括农村的法治建设。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农村没有实现法治化,也就称不上法治中国。因此,要加快我国的法治建设,就必须大力进行农村的法治建设,并且加快农村法治建设的进程。

再次。法治建设是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的农村市场经济,除了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固有模式、传统习惯和观念的影响外,还受到市场规则和法治环境不完备、不健全的制约。并且,人治习惯还存在。这些都给发展农村市场经济造成诸多阻力和困难。因而,要更好地推进农村市场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高度重视法律在引导和保护市场经济发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我国农村的法治现状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农村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与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群众法律意识较低、法律知识欠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增强,但与经济的发展没有形成同步发展的关系,表现为法律诉求意识不强、主体权利观淡薄和法律知识存在较大的漏洞等。当前,我国农民了解最多的仅限于三项法律,即婚姻法、宪法、刑法,略知点合同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这些法律,一是因为大都与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联系较紧。二是因为宣传的多些,所以在农民心目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然而,像民法、继承法、诉讼法(民事、行政)等这样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以及比较重要的地规,懂或能够说得上的人相对较少。

第二、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立法有了很大进展,已制定和颁布了多部农业法律,多部农业行政法规,多部部门规章(农业都制定),各级地方人大和政府还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框架。但是,农村法律体系尚不完备、不健全,有些必须制定的法律至今没有出台,如《农民权益保障法》、《农村社会保障法》、《农业投资法》,以及农民工权益保护法等等。就已经出台的法律来看,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还较多:有些法律过于原则和抽象,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具体实施办法;有些涉及法律效力的配套立法薄弱,导致执法过程中的无所适从;保护农民村级民利的法律欠缺,过错追究机制有待健全;民事程序法主要侧重公民的财产权和人身权的保护,村级民利不在其保护之内;我国刑法把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领导的民利纳入了刑法保护范围,但村级民利也不在保护之列等等。

第三、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知识贫乏、法治意识差,缺乏依法行事的意识。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以权代法、以言压法,大大贬低了国家法律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损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律在农村难以贯彻执行的后果,严重影响了农村法治建设的进程,增加了农村社会的不稳定性。

三、造成当前农村法治现状的原因分析

第一、中国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对农村法治的消极影响。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在广大的中国农村,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数千年遗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这种思想强调人治而轻视法治,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与法治所要求的在全社会树立法律至上、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理念相违背。

第二、法律工作者的缺乏、法律知识宣传的乏力。延缓了农村法治。现在,律师稀缺的现象在大中城市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但在广大农村,因经济落后等方面的原因,律师依旧严重不足。在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普遍来讲,2万人的乡(镇),一般只有一、二个法律服务所,每个服务所五、六个人,农村法律工作者的稀缺由此可见一斑。在法制宣传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法律知识的传播,通常都靠当地村干部来进行,本来他们的法律知识就少,加上制度的不健全、宣传方式的单一,宣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

第三、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改革开放后,农民受教育的比例不断提高,时间也不断延长,但到2006年底,据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15周岁以上的盲人数还高达1亿人左右。并且,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农民受教育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与理解,影响着他们对法律诉求意识的形成,导致许多农民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不是寻求诉诸法律,而是寻求非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因此,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的先决条件。

第四、法律诉讼的成奉过高,导致了农民对法律诉讼的畏惧。当前,农民打官司时遭遇的难题之一是诉讼成本的高昂,使广大农民难以承受。一桩案事,除了诉讼费收费标准比较高,还要支付律师费、交通费、信息费、生活费、材料费等等。除高昂的费用外,打官司所要耗费的大量时间、精力,也让农民不堪忍受。除经济上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有些法律制度不完善、程序设置不合理、繁琐、时限长等引起的。以近年来民工讨薪为例。按法律程序,讨薪民工首先要经过劳

动部门的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这一环节时限为3个月;如果民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讼,一审期限为半年,二审又是半年,即使赢了官司,执行期限又是半年,所有程序进行完毕,共要21个月时间。如果农民工遇到的是工伤纠纷,程序更加繁琐。这期间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如果官司打不赢,无异于雪上加霜。在现实社会中,法律诉讼的成本除经济、时间、精力外,还有人际关系的损失等无形的社会成本。在我国,农村村民居住环境的原因使他们的接触面较小且相对固定,通常发生的纠纷是在族内邻里之间,彼此天天相见,而且彼此间可能存在血缘关系。因此,村民之间产生纠纷时诉诸法律,会损害亲情关系,在权衡各种利益得失之后,村民就会选择成本小的非诉讼方式来解决问题,非到迫不得已不打官司。这样,就有可能使一些犯罪行为得不到惩罚,留下各种隐患。

第五、农业生产力落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尚待完善,是农村法治建设的经济障碍。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村的法治建设就会因缺乏必要经济基础的支持而受阻。首先是经济条件的落后,影响农村地区的普法工作i其次是农民群众忙于解决温饱,无暇顾及自己的政治权利、民主自由;再次,即使他们在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并希望求助于法律时,他们也时常由于高额的费用望而却步。

四、加强我国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思考

第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转变农村传统观念。农民的法律意识是建立法治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只有作为法治主体的农民其法律素质的提高,法治建设才能有序推进。在农村,要畅通法律知识宣传渠道,以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提高农民适应现代民主法治需要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因此,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内化法律精神,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法治的宣传上,要采用多种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各种媒体、工具,使农民经常接受法律知识的教育。要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在全国各地法治宣传上,有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的商都县,为了让法制宣传教育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把农民实用的法律知识图文印刷在扑克牌上,并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使农民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了法律知识。

第二、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完善机构。首先,要增加从事农村法律服务的人员,使人员的数量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从根本上方便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国家要多录用法律专业人员到乡镇司法部门工作,增强农村法律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法律服务的质量。其次,在广大农村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和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所。只有加强了这些硬件建设,才能使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第三、完善农村法律体系。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化的新农村,就要有法可依。因而,加强农村立法,就能为构建法治化的农村奠定法制基础。为此,国家有关立法部门应该加大农村立法的工作力度,立法时要站在农民的角度,使法律真正体现农民的声音和利益,使农民在法律上与市民具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尽快制定出一批与农民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修订原来已有法律中与现实不适应的部分,细化具体的实施条款,使农民的维权行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简化诉讼程序,制定诉讼费法,降低诉讼成本。只有确实降低诉讼成本,才能使农民更多地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降低诉讼成本的方法,一是针对法律中有些诉讼程序复杂、周期长的情况,适当作些简化,缩短周期,提高效率。二是在法律中专门设立简易程序。简易程序是专门为像农民工这样的特殊困难人群建立的,当条件符合时,就可启用这个程序,使农民体会到法律的人性化关怀。三是以立法的形式规范现行的诉讼收费制度。诉讼费用的收取有法可依,就能杜绝乱收费的现象,这也增加了它的透明度。四是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使更多弱势的贫困农民能得到法律的救助。当更多的农民不因费用问题而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时,法律的公平和效率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第五、规范执法,加强监督,保证司法公正。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执法与司法的公正,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执法独立,排除行政的或人际关系的干扰。执法机关在业务上实行垂直领导,直接受上级机关的指导,除正常的法定的监督程序外,不受同级的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的干预。二要使执法经费独立,在财政上使执法机关有步骤地和地方财政脱离,执法机关的经费直接由国家财政单列拨付,使执法机关摆脱地方财政的牵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消除非正当经济利益的诱惑,避免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三要完善执法办案制度。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完善人民陪审员和其他执法监督制度。四要在执法过程中,必须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和运用法律上确有遗漏和错误,必须实事求是,依法予以纠正。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和谐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6-0000-02

中共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时代的主题,并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做了重要的部署。这使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时代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现实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经济建设,经济是一切社会的基础。社会要和谐首先得保证经济建设的和谐。经济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和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时代主题下,重新认识和思考我国的经济建设问题十分必要。

一、市场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顺利召开以来,就已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正确的、科学的目标。我国进行一系列经济市场化改革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市场化改革既是市场机制在我国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又是我国在改革和转轨中国家资源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的过程。经济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没有经济的和谐就不会有完美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和谐的经济建设来解决社会前进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党中央虽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但现实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是一个不可否认、也不可回避的事实(但总体来说,我国社会是和谐的,和谐的因素毕竟是主流)。这些不和谐的因素涉及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深层次来讲,不和谐的因素中有一大部分都能在经济领域中找到它们的根源。也就是说,经济建设本身存在不和谐的地方和不和谐的因素,进而引发和触及社会其它方面的不和谐。这足以说明,目前我国进行的市场经济建设还不完全成熟和不尽完善。虽然我国经过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但总体说来,这种体制和体系是不完善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是落后的。这种经济发展的格局与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协调的。

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其它国家相比,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有效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及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排斥市场经济,相反,更需要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二、市场经济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经济建设总方针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方针稳步、有序地进行。经济建设日益合理化、科学化,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市场化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经济建设方针和经济改革方向经过前期的实践和发展证明是正确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经济建设的重头戏,已历经了三十个年头,在经济结构、阶级阶层结构、价值观念等方费、效率低下、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建设更面临着人口与就业、资源和环境、技术落后与国际竞争、财政金融风险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的存在形成了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二是当前物价上涨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三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增速放缓,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大,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增多;四是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不完善。政府工作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形式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弄虚作假、奢侈浪费和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是我们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我国的经济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也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绝不能够因此而受到忽视。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的进程。

三、构建和谐市场经济的措施

在这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党和政府及时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主题,这也是今后要实现的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更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首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建设的和谐。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在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中,轻视了对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甚至有些人开始怀疑了、动摇了。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共同阶层的人易形成共同的市场经济意识与共同的经济行为取向,但是不同阶层之间的人则很难。因此,必须加强对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教育,使这一理论作为我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主导理论,使每一个阶层、每个领域、每一个行业的人们都认识到这一理论的重要作用和它的现实意义。经济要发展,指导经济的理论更要发展。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曾经说过,一些基本原理的东西在运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随时随地有条件的调整和修改,并以历史为转移。这说明,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更要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时俱进,在前进中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总结世界各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结合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并经过多年的论证和思考下做出的一个正确选择。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市场经济是促使人类社会发展最为有效率的经济运作模式。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体制内部的各种基本构成要素,恰当发挥各种要素的功用,以促进当前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我国目前就要在遵循渐进、统筹、全面、民主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经济市场化建设。

第三,进一步理顺所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我国的经济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合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所有制形式是正确的,两者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功用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经济支持。在经济发展中,让二者适当竞争则更能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增强各行各业的活力,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我国的经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例如:我国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市场广大;劳动力资源丰富,比较优势突出;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正进一步得到加强;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等,这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当前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优势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第五,要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搞经济建设首要的一条,就是要确保经济建设能够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中进行。经济安全是一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既要保护、调节和控制国内市场,又要维护本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利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构建一个安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相应的法律体系、必要的政策措施来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是非常必须的。

第六,要保持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经济要和谐,首先要保证经济的整体协调和平衡,要保证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就业与失业平衡、区域发展平衡、产业结构平衡、城乡平衡、实施社会保障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平衡。没有各方面的经济平衡,就不会有经济建设的总体平衡,也就谈不上经济的和谐。

总之,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已进入关键期。面对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有理由相信,只要在市场化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发挥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潜力,并把和谐的理念深入到经济建设过程中,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和谐,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R],2008-3-5.

[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R],2005-2-1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王与君.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M].南昌:江西人发出版社,2000.

[5]陈立 等.中国国家战略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宋则.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公正解决对策

从概念上来讲,所谓的社会公正指的就是“为一定的道德体系所认可的对社会成员之权利和义务的恰当分配。”这是一种抽象的说法,简单的说,社会公正其实就是人们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权利义务的合理分配。而经济作为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建设毫无疑问对社会公正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但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社会公正可以表现为公正合理的财产关系、合理的分配关系、平等的劳动关系、平等的竞争关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社会不公平现象也愈发的凸出,这种情况下积极的探索社会公正问题产生的根源,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一、当前社会公正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经济方面的社会公正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社会公正问题在经济上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过大上。一直以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常识,这种分配制度按照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大小来获得收入,毫无疑问能够有效的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虽然使得个人因能力和水平的不同在收入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这种差异是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的,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利大于弊的。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逐渐转型,在多种非正常因素的影响之下,人们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已经逐渐的超过了社会公正所能够允许的范围,当前我国不仅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的加大,地区发展之间的差距也在进一步的扩大,调查表面,我国经济收入差距只带已经属于世界上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的国家之一。例如占据我国大多数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严重的低于我国的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现象愈加的凸出;大多数的社会群体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当前虽然说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确立,其覆盖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在实践中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仍旧以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主。

(二)生活领域上的社会公正问题

当前在生活领域上,无论是劳动报酬还是就业机会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究其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带来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弊端。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经济建设更多的是依赖于行政管理,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实现了生活领域上的平等,当然鉴于计划经济无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给予了企事业单位以更多的自,这种情况下各企事业单位总是优先的选择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大利润的劳动力,虽然说国家对于工作平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仅仅能够抑制社会公正问题,却无法消除社会问题,例如女性在就业和劳动报酬等方面逐渐的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等。此外,在生活领域中另一个社会公正问题就是教育问题,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社会成员在接受教育上的公正问题愈发的严重,相比于城市,农村由于教育投入的问题在教育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就连城市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内地城市的教育远远的低于沿海城市等。

二、社会公正问题产生根源分析

(一)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局限性

不容否认的是市场经济在社会资源配置上市具有得天独厚额优势的,可以最大限度额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的是市场经济追求效率的特性决定了随着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公正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的内资机制是自由竞争,每一个经济主体都能够自由平等的进入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经济似乎是平等的,但事实上市场经济侧重于过程的平等,而忽略了起点的平等。例如一个人在进入市场之前就拥有了大量的财富,而另一个人则拥有很少的财富,那么哪怕他们都遵循市场规则,平等竞争,大多数情况下前者的竞争优势毫无疑问更大,而后者则会被市场淘汰。如此一来,原来财富占有不平等就会因市场经济的平等原则而加剧,富者更富,贫者更贫,如此社会公正问题将会愈加的凸显。总之,市场经济本身所要求的公正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强调的公正虽然有共通之处,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就是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也是造成当前社会公正问题凸显的根本原因。

(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公正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初期阶段,鉴于国内国际环境,我国制定了不平衡的发展战略,一次来集中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快速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一决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开始兼顾公平,从整体考虑经济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政策倾斜制度使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十分大,社会公正问题日益突出。这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整体制度分析,而从具体制度分析来看,导致社会公正问题的制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社会主义市场公平竞争制度不够完善,事实上一直以来地方保护主义、权钱交易等现象都没有消失,导致市场公平原则没有落实到实处;其次是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不合理。当前国家虽然已经放宽了户籍限制,农民自由流动已经不成问题,但实际上受长期观念的影响,农民想享受和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仍旧相当的困难;最后是法制建设的滞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这种情况下社会利益关系和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给予规范和调节,但是由于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使得一部分人钻了法律空子,非法获得了大量财富,从而导致社会公正问题的出现。

三、解决当前社会公正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

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物质前提,如果没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没有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那么社会公正只是空谈。而大力发展生产力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抓住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机遇,进一步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社会公正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是自由平等竞争,那么我们就要排除竞争中的行政干预和认为障碍,适当的利用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来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建议公正、合理、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那么我们就要进一步的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调整,消除中间存在的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因素等。另一方面,要坚持一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来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以GDP为中心的发展观念会让社会公正问题不断的累积,对社会问题产生威胁。因此,在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保证个人发展、社会发展、自然发展的协调一致,抑制社会公正问题的出现。

(二)建立和完善公正的社会制度

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公正实现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的社会制度虽然整体而言相对完善,但是仍旧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需求,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需要弥补:一是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可以说如果社会公正不以法律为保障,那么就等于将社会公正的大厦建立在沙滩上。加强法制建设一方面要加强立法,确保所立之法能够充分的体现人们的意志和利益,另一方面要保证司法的公正,避免权钱交易现象的出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二是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合理的社会公正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应当是高水平、广覆盖。可持续。促发展和有实效。而分析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我们不难发现仍旧存在很大的不足例如覆盖范围较小,很多社会保障没有覆盖农村;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仍旧侧重金钱帮助,而忽略了个体的长期发展等。

(三)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社会公正问题的核心,民生问题解决了,那么社会公正目标也就实现了,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促进就业,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当前,就业可谓是社会成员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高失业率不仅有失社会公平正义,而且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社会的不稳定。对此问题一方面政府要积极的出台相关政策,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要严厉的打击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歧视现象,保证弱势群体的就业;其次是控制房价,解决社会成员的居住问题。如果说就业是社会成员关注的焦点,那么当前的房价可以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收入低、房价高的现实矛盾使得很多人的心理平衡感和社会公正感受到很大的影响。对此一方面要极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增强房价的公平合理性;最后是努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差异是当前社会公正问题的集中体现,农民占据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其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受长期“倾斜政策”的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与城市,三农问题愈加突出。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加快当前的户籍改革进程,消除城乡之间的户籍差异,实现农村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农民的自由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多管齐下的来挖掘农业潜力,通过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途径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公正是评价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功的全部出发点,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公正是有着其自身的特性的,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公正处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别,这种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公正实现路径对于我们借鉴意义远大于指导意义,因此我国社会公正的实现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虽然说当前我国社会公正问题并没有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仍旧停留在一个可接受范围之内,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转型的完成和经济的进一步按照,社会公正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阻碍,因此我们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积极的探索解决社会公正问题的根本途径,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陈怡梦.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视阈下的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05

[2]徐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扬州大学.2012.12

[3]杨渊浩.国家职能视角下民生建设的发展与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5.06

[4]王瑞霞.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的社会公正问题探析[D].河南大学.2008.05

[5]董建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若干问题辩析[N].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01

[6]周宏军.社会公正观简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正问题的研究[N].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03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诚信问题;缺失;原因

目前,在经济生活中诚信问题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且被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诚信缺失在近几年间表现的特别突出,爆发了诚信危机现象。自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虽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我国解决了或者说是缓解了过去计划经济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还达不到人们预期的乐观状态。最严重的问题是表现在缺失诚信,妨碍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同时也造成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绿色、有序、健康的发展。

一、诚信缺失的表现

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慢慢的代替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我们社会体制转变期间,一系列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正当竞争、假冒伪劣等不诚信行为均出现在一部分集体,地方政府,企业及个人身上,让人们不得不高呼诚信何在?缺失诚信,严重妨碍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表现如下:

(一)部分政府机关缺失诚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社会诚信是不可或缺的,而社会诚信的中间核心主要是政府诚信,因此,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目前,人们对政府的承诺和政策的信任基数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政府政策不稳定性所致。很多政府机关高挂公开公平公正的字样,但是服务理念却不在此,造成在执法中出现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一些不良现象。另外,政府部门推卸责任和放任失职等对社会诚信的建立造成阻碍。

(二)企业缺失诚信

社会诚信的核心还包括企业诚信,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础之一。许多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只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不顾企业诚信的问题,使得企业丧失诚信。企业为了不被市场所淘汰,同时也不愿意花更多资金和心思去提高技术含量和创造高品质的产品,而是靠投机赚钱,生产假冒伪劣的产品等等,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诚信的缺失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难以顺利的进行。

(三)个人缺失诚信

社会诚信最初是以单个个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再由个体影响到整体的,个人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部分。许多人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不惜违背信义的去坑蒙拐骗;制造假证件和证书等蒙混过关;传销的猖獗,让骗局的范围从陌生人到熟人和亲人的趋势,让地缘和血缘之间的信任将落入不复存在的风险。

二、缺失诚信的主要原因

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社会诚信缺失。本文分析,当下造成我国经济建设中诚信缺失的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原因

古代的经济模式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在交往范围上是很小的,使得中国人比较重视宗族关系、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而在古代,中国传统的信用,就是依附在这些关系上,在这些关系圈内着重强调要诚信待人,除此以外,则没有这样的义务去规定必须履行。因此,古代中国的诚信是人情式诚信和熟人式诚信,造成当今诚信缺失的历史原因。

进入新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是高度统一的经济体制,没有个人信用,只有国家信用,个人信用是依附在单位介绍获取他人信任,使得社会主体之间的信用淡薄。因此,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培养起普遍意义的诚信理念。紧接着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让集体与个人分立、政企分开、多元化利益等等,但是却没有与之匹配的信用制度和理念,规避不了失信的产生。

(二)政治原因

政治原因也是导致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坚决不可忽视。

首先,社会经济发展和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不相匹配。滞后性的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改革的不彻底性,干预微观经济的发展,甚至还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企业担保,政府不会搭理所产生的经济纠纷,或者是袒护下属的企业;政府许诺优惠来招商引资,却不能兑现曾经许下承诺;地方性政策的多变性等等。以上均使政府诚信遭受严重迫害。

其次,损毁诚信的还包括政策制定和执行所产生的偏差。如债务重组是为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而建立的,在操作和执行中,由于债权人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仅仅是采用债务人的主导方式,造成废债和逃债行为屡屡发生。企业以重组为由、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让企业产生守信吃亏,不守信则可以占便宜的一种潜意识,让偿债意愿不得成为现实。

(三)法律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需要在法律制度为约束的,但是从总的来看,信用经济的运行还未能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保障。新中国改革以来,国家立法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使一些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没有得到法律的惩罚,让一些不法之徒钻了空子,扰乱了正常的经济活动。相关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的不健全是失信行为泛滥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我国诚信立法的欠缺,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对契约关系和对债权人的保护强度不够。另一方面,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不力,执行不力使市场主体对司法丧失信心。

(四)经济原因

诚信丧失比较严重和信用意识淡薄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直接的原因是我们对“诚信”之于经济意义的理解还不到位。当认知不足,使得市场主体思想观念和经济转型产生对立与冲突。在传统的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大公无私是人们崇尚思想,个人独立经济利益观念不存在,信用行为人只是出现在在对集体或国家经济利益上的。价值交换是市场经济社会的产物,对忽视的个人和物质利益在计划经济时期被凸显出来,对旧观念的“诚”“义”发出挑战,导致原有的道德关系出现危机。为了使利益最大化而牺牲诚信以换得。

三、总结

诚信缺失是目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诚信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要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绿色、健康、有序的发展,诚信的观念和意识应该深刻的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同时加大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度,给违反者严厉的惩罚。当然政府部门也应该起着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加大宣传的力度。(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 万晖.试论市场经济中诚信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J].企业经济,2004,(7):14-15.

[2] 丘艳娟.浅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的诚信缺失[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9):59-61.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一切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搞“一大、二公、三纯”的计划经济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过去计划经济的问题,是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一切按照客观规律办。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并不是普遍贫穷,贫穷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不是落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是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正是基于此,为了解决计划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呼之欲出。在当时提出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难题。计划经济是不是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就是资本主义?邓小平深入的分析了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并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全社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都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邓小平作为提出中国应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曾经在南方谈话中明确的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手段,两者没有制度属性”这一精辟论述,为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赋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这样就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相互区别。邓小平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即“中国特色”:

1、在所有制结构当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应占社会的主体地位。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成了鲜明的不同。

2、在分配关系当中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相对应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的方针。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因此在分配关系上实行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分配的方针。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我们都可以利用,我们都可以拿来为我们国家服务。“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在深刻理解和领悟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判断改革利弊得失的标准。社会主义最终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三个有利于”标准也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的性质就决定了,一切为资本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与资产阶级的相对富有形成鲜明的对比,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两级分化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无法解决的难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经验分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上说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这是从社会制度上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期准备阶段,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是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能通过革命的形式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变革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形式,改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组织保障上更加注重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政府调节市场的一种手段,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缺陷,这就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去调节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只有这样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才能起决定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稳定。其次,市场调节资源分配关系,不是说全部资源都需要市场调节,有些资源关乎国计民生的就不能由市场进行调节,否则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就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规范,整顿不合理的市场秩序,倡导公平、公正的市场行为。政府面对市场同样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否则政府的公信力会受到损失。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就是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赵振华.《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N].光明日报,2014-03-26.

[3]王梦奎等.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9篇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政府采购的国际化必然会对各国经济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采购国际化将进一步增进各国经济福利。作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产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开放,一方面可以使一国的厂商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充分发挥规模经济,进而有利于扩大一国的就业和产出;另一方面,从消费的角度而言,政府采购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开放也可使采购人更多地享受到国际贸易的好处,作为消费者的一国政府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在竞争性的政府采购市场上选择价廉物美的产品和劳务,从而有利于节约采购成本。因此,政府采购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开放可以使进口国和出口国来自于政府采购自由贸易的福利得到增进。

2.政府采购的国际化有利于促进各国政府财政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根本上说,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政府采购市场的对外开放、政府采购的国际化,将对采购国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形成有力的外部制约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在规范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3.政府采购的国际化将使政府运用这一政策工具调节经济运行的空间受到制约。如今,政府采购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突出。传统上,政府采购一直属于国内公共财政管理的范畴,一直被各国政府用作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调节经济周期,保护国内产业,实现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而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实行政府采购国际化,则意味着各国政府运用政府采购这一国内政策工具的空间将受到更多的制约。随着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政府采购的国际化,一部分原由国内市场供给的政府采购将会转为进口,而本国出口量也可能会因为其他国家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而增加,从而加大政府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难度。此外,政府采购国际化也将限制政府实现某些特定经济目标的能力,如保护少数民族企业、残疾人企业等。政府采购开放的程度越大,政府采购国际化的程度越高,各国让渡的管理国内经济的权利也就越大,同时也意味着各国政府在调节国内经济运行方面面临的挑战越多。

二、政府采购国际化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影响

加入WTO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而言,最大的收益莫过于将国际市场的价格、供求、竞争和信用引入国内,从而有力地促进我国市场机制的完善。政府采购的国际化是这种健全完善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在政府采购领域运用市场机制的深化和扩展。具体体现如下:

一是有利于我国市场体系的健全。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和平衡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和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入世”后,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并开放了资本、商品、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等几乎包括所有生产要素在内的市场体系。唯有在政府采购市场,其市场机制的作用有限,基本不对外开放。国际化首先使政府采购市场真正被纳入统一的市场体系,扩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并使国内市场机制与国际市场机制完成了最后部分的对接。

二是有利于规范市场竞争。竞争机制是使市场经济主体充满活力、创新力和积极性的主要动因。竞争的实质是两个经济力量为了同一利益而进行的对比、抗衡或冲突。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最重要作用和功能是实现“优胜劣汰”和促进技术发展更新,从而有效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公平和“双赢”。但是,如果竞争缺少规范,就会成为一把“双刃剑”,在实际运用中带有很强的负效应:盲目竞争可能导致垄断而削弱市场活力,无序竞争很容易造成商业道德败坏,过度竞争必然形成两极分化等等。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抑制其不良效应,就必须用法律和宏观调控加以规范。我国加入GPA,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政府采购市场上,必须用WTO和GPA的规则来规范竞争机制。例如,透明公开原则可以打破信息垄断,国民待遇原则可以为竞争创造公平条件,争端解决机制可保障竞争结果的公正。用国际化来规范竞争机制,再用规范竞争来实现市场效益。

市场经济建设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背景;国家干预;市场调节;适度干预;平衡

中国的经济法是我国改革开放特殊时期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法律现象,经济法及其经济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创立不过二十余年时间,却“是现代社会化市场经济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法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平衡。因此,笔者欲以此目标为线来谈谈经济法在中国社会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一、我国经济法的产生背景

我国的经济法与国外大部分国家的经济法产生的背景不尽相同,我国经济法在最初产生之时,其思维出发点在于企业,在于把企业从高度行政管制下松绑出来,在于为企业争取到作为平等经济主体所应有的权利等。所谓把经济管理自还给企业,以便使企业能够依照自己的意愿开展横向和纵向的经济往来,利改税等上交利润制度的改革,以及理论上开始承认企业作为私有主体应当享有自己的权益,应当具有属于自己的利润等等,无一不体现放权让利给企业的思想。因未能摆脱旧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同时也由于我国关于改革思想的摇摆于“以市场为导向”与“坚持计划经济”之间的不断摸索前进:“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十二大为标志)——“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十三大为标志)、“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治理整顿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十四大为标志)。与此同时,经济法学理论研究的重心亦逐渐发生了变化。以1993年为标志,开始由原来的企业“支点”转向国家干预。当然,在这之前的各种经济法学论点并没有否认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因素,因为经济法其本身不可能摆脱国家干预,只不过是究竟应把国家干预作为构筑整个经济法学大厦的基础,还是只作为经济法学研究的手段之一,意义不同罢了。

二、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

“经济法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是调整以社会公共行为为根本特征的发生在经济管理机关和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和法律规范的总和,其调整对象具有社会整体性的特征。”这个观点把建设市场经济的共性真谛一语道破,为我们把握和处理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之间的“度”和“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目前,无论是在当今经济实践还是在经济理论中,市场经济是混合经济的思想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很少有人还主张绝对自由放任的经济而反对任何的国家干预。政府与市场之关系的焦点不再是国家干预不干预,而是干预多少,即干预的程度的问题。过犹不及,干预过度和干预不足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干预不足(一般来讲,国家经济状况比较宽松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不足以克服市场失灵,干预过度(通常表现为国家经济状况较紧张时期)则会矫枉过正,导致政府失灵。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比如过多过细的不合理限制性规章制度、比重过大的公共产品生产、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过多地运用行政指令性手段干预市场内部运行秩序,其结果不仅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如果不能克服政府的过度干预,只会导致“政府失灵”,用“失灵的政府”去干预“失灵的市场”必然是雪上加霜,使失灵的市场进一步失灵。

萨缪尔森说:“市场经济是一种精巧的机构,通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它是一种具有传达信息功能的机器,把千百万不同的个人的知识和行动汇合在一起。”但市场经济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萨缪尔森将其归纳为如:会产生外在不经济的效应;无力向社会公共产品部门和领域配置资源;无法避免经济危机、失业和通货膨胀,从而无法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会造成贫富悬殊、收入分配不均,无法实现社会公平;由于存在有上述缺陷,也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予以削弱。由是,萨氏得出结论——只有实行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如果政府干预是适当的、科学的,那么就可以缓解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促进效率、稳定和公正三大目标的实现,收到预期效果;如果干预不当、举措失调,就会出现“政府失灵”的局面,不仅不会医治市场失灵所造成的经济弊端,反而会加剧病症。这实际上已经向我们道出了国家干预的两大特性:必要性和适度性。

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但由于经济状况之不同,各个时期两者的结合又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国家干预因素与市场调节之间也存在有一个结合度的问题,一般来说,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干预所具有的宏观性和间接性就更多地表现为市场行为,政府与企业之间除正常的税收关系以外,很少发生直接联系;反之,国家干预则具有较大的微观性和直接性,则更多地表现为行政行为以及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行为,我国目前就是这样的状况---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市场经济因素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国家干预过剩,要想在这种情况下健康地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必须以发达市场经济的各要素为目标外,还必须注重国家干预的适度性,必须注意市场自身的发展现状会直接影响国家干预的实有效果。从理论上来说,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没有国家干预,从实践上看,我国目前不可能一下子摆脱国家干预(无论是正常的还是非适度的)的影响,经济法的发展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具体的实际状况。这并不是理论屈从于实际,而是在尊重客观情况下的实事求是。

三、公平与效率

传统法理认为公平与正义是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法律的价值目标,一些用经济方法分析法律的论著,又将效益视为法律的基本原则,并将其视作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解决效益与公平之间的矛盾等,但公平、正义与效益二者在经济法中如何体现及在现实中如何操作,也是经济法难以解决同时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法律效益一般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法律投资与法律实际作用于社会所取得的社会效能之间的比例;二是指法律实际作用于社会所取得的社会效能与立法所确定的预期目标的差别。具体到经济法中又体现为两种效益,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公平指的是最大化缩小个体之间的差距,在经济法中主要表现为竞争环境、经济收益和社会分配的公平,因而属社会效益的范畴。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社会,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只能是市场主体自己,他在追求经济效益时,便希望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排斥外力的干涉,正如亚当·斯密所认为的,国家干预“或多或少地侵害了个人改善自己境遇的自然努力的自由,或减少了这种努力的安全,从而影响了社会财富的创造与增加”。只是由于市场主体的自身条件不同,其参与市场的经济活动的结果也必有差异,要达到或体现公平,又需外力(主要是国家权力)干涉,从这一意义上即国家权力对竞争环境及竞争结果的干预,同时,公共管理职能又要求国家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顾及其他社会效益,因而又出现了对市场主体的自由经济活动也进行干预等,即出现了干预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等问题。这似乎又追索到自由与干预的矛盾,具体到经济法领域又表现为经济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效益与公平的矛盾。

虽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着互补性,效益与公平也具有统一性,但在经济法的具体规范中却难以体现,如针对某一特定的地区、部门或某一特定的市场主体,如何解决其效益及与其它地区、部门或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问题,即经济法“如何将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分配给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成员”,即既实现公平又促进效益,却是很难确定的。

四、运用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实现公平与效益的平衡

至今为止的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的运作都不可能离开国家干预的作用,即使是在号称“经济自由主义堡垒”的美国,其经济现实也和理想的“自由市场”有很大出入,国家干预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干预经济的范围,概括而言有以下四类:一是国家保证和促进自由市场竞争,对市场运行的环境和制度条件予以调节、完善。因为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不仅将导致垄断的形成,阻碍和削弱竞争、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出现脱离产品价值的垄断价格、产生垄断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还将因垄断技术而阻碍技术进步,从而损害垄断企业与消费者的权益,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国家保证和促进自由市场竞争就是通过经济立法,通过市场竞争规则,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二是对市场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即改变或创造经济运行条件,对市场主体的利益和优先地位进行重新分配。国家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和计划、投资等手段,对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进行调节,实现总量与结构平衡。三是国家直接参与经济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市场主体都是在最大化的追求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经济规律的左右,任何产品或服务供求关系的变化,都会引起社会资源配置的变化,大量的生产者和社会资源总是集中于利润较高的行业和部门,其结果往往又造成利润较低的基础行业衰退,尤其一些经济效益低而社会效益高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更是如此。这也是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原因。四是国家干预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实施社会保障。“‘看不见的手’可能惊人地有效率,但它同时也带来非常不平等的收入分配”为在市场机制的分配基础上尽量做到社会公正,保证社会安定,减少人们的生命、生活风险负担,国家必须干预市场调节的社会产品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

从经济法内容可以看出,国家规范市场主体、反对并限制垄断、促进自由市场竞争、建立竞争秩序规则、进行宏观调控等国家干预手段,都是为了弥补和矫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并非完全抛开市场调节。国家干预市场调节的目标与任务,首先是为了恢复市场的功能,保证市场调节正常发挥作用所需的条件,如反对并限制垄断、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规则等;其次是纠正市场调节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建立、健全社会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经济法的公平正义价值;再次是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如提供社会公共产品、进行宏观调控等。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主要以维护和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作为自己的存在目的和作用限度。

上一篇:课程建设范文 下一篇:核心课程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