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范文

时间:2023-10-08 16:50:23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篇1

关键词:电力规划;设计技术;电力设计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电力系统规划主要是由电力负荷预测、电源规划及电网规划组成,电网规划是建立在电源规划和负荷规划基础之上的,要求在保证输电能力的前提下,将输电费用降至最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在根据原始资料和系统资料,对负荷和电量平衡作出分析,利用规划方法,结合优化规划的原则,从拟定的多种方案中,选择技术可行,运行经济,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案,以此确定最优的规划设计方案。

1、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程序是电力系统中进行负荷预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通过计算程序自动采集、分析历史数据,通过精密计算得到预测数据和曲线,能够使负荷预测准确度有大幅度提高。但是,在程序中提供了多种预测方法中,选取最准确、最恰当的方法是提高

负荷预测准确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要对负荷实际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做细致的分析。

1.1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定量预测方法,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对变量的观测数据统计分析,并根据对规划期内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预测来推算未来的负荷。优点:预测精度较高,适用于在中、短期预测使用。缺点:

(1)规划水平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很难详细统计;(2)回归分析法只能测算出综合用电负荷的发展水平,无法测算出各供电区的负荷发展水平,也就无法进行具体的电网建设规划。

1.2 单耗法

单耗法是预测有单耗指标的工业和部分农业用电量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优点:方法简单,对短期负荷预测效果较好。缺点:需做大量细致的调研工作,近期预测效果较佳。

1.3 灰色系统法

灰色预测是一种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灰色预测技术,可在数据不多的情况下找出某个时期内起作用的规律,建立负荷预测的模型。灰色模型法适用于短期负荷预测。优点:要求负荷数据少、不考虑分布规律、不考虑变化趋

势、运算方便、短期预测精度高、易于检验。缺点:(1)当数据离散程度越大,即数据灰度越大,预测精度越差;(2)不太适合于后推若干年的预测。

1.4趋势分析法

常用的趋势模型有线性趋势模型、多项式趋势模型、对数趋势模型、幂函数趋势模型、指数趋势模型等,这种方法本身是一种确定的外推,在处理历史资料、拟合曲线,得到模拟曲线的过程,都不考虑随机误差。使用的关键是根据地区发展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型。

1.5负荷密度

负荷密度一般以kW/km2表示。一般并不直接预测整个城市的负荷密度,而是按城市区域或功能分区。不同地区、不同功能的区域,负荷密度是不同的。

2、电力系统的电源规划

电源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在规划限定的时间范围内,根据对电力负载增长的预测,确定在何时、何地,建设什么类型、多大容量的一批发电厂,以期既能满足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负荷增长需求,同时又最为经济合理。

我国目前的电力系统的基本情况是,随着电力系统改革的深入,电厂与电网已经彻底分离,分别形成了发电公司与电网公司。虽然二者都处于垄断地位,且以服务国民生产和生活为第一目标,但是作为相互独立的经济实体,二者同时也都要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是

主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但同时也会引起一些协调的问题。电源规划属于发电企业的工作,而输配电线网络的规划则是电网企业的工作,作为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端,二者的相互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即,电源规划要以输配电线路的规划为基础,电源负荷不能超出输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而输配电线路的规划则要充分考虑中长期的电源规划以做出合理的选择,不能出现电源供应中心输配电线路负载能力不足的情况。另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海南岛,则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首先,跨海输电可靠性差,且不经济,海南电网需要在岛内建设相对独立的电源系统,但因其本身的经济结构,电力消费较少,电力系统规模不大,自身可靠性较差,所以需要有连接外部电网的备用线路。同时电力系统本身的规模也限制了大容量电机的使用,经济性不够最优。

3、电网规划

电网规划是根据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结果,研究未来合理的电网建设方案。

3.1 规划目标

构建安全、稳定、合理的电力保障体系,保证各项电力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协调、有序地进行,电网建设适度超前城市建设发展,满足辖区内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确保电网在国民经济发展功能的发挥。结合地方现存电网特点,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为指导,

满足地方供电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建成供电可靠性、收益平稳的,完全满足全社会用电需要,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电力网。

3.2规划目标

(1)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地方电网应满足西部新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辖区内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2)统一规划、协调发展、远近结合、适度超前

电网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电网建设与负荷发展协调,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适度超前于城市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高效

地方电网以满足国家规定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标准、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电能为宗旨,把建立布局合理、结构坚强、运行安全放在第一位。

3.3 规划类型

按照时间划分,电网规划可分为远景规划、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远景电网规划:一般相对于一个较长的水平年,通过对未来各种发展情形的分析,研究电网骨干网架的远景结构,如电压等级、输电方式等。

短期电网规划:研究制度1 ~ 5 年内电网的扩展决策,确定详细的网络方案。

长期电网规划:介于两者之间,研究电网的长期发展或演变。一方面通过长期电网规划对远景规划进行修正;同时又指导短电网规划,使短期电网规划同长期电网发展一致。

4、电力系统的优化规划

电力系统的优化规划基本任务是要研究和提出规划期内的负荷水平(负荷预测):规划期每年最大负荷Pmax,年电量需求Qmax,负荷特性曲线以及负荷分布;研究能源资源和运输条件,确定能源布点、水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研究和提出大型电站的合理供电范围;研究和提出电源合理布局及发展规模,确定电源规划方案;研究电网发展方案,包括输电和配电主干网络布局及电压等级选择、变电所布局及容量选择等等。

结束语:

电力规划设计要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选择较为优先的设计方案,通过深入分析,从网络电能损耗、最大电压损耗、线路和变电站的投资及每年电力网的运行费用等方面,作出详细的分析,并确定最优秀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喜来,董建尧,段松涛.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设计关键技术与试验研究[ 期刊论文]《特种结构》ISTIC-2012 年4 期

[2] 冯宁.基于我国电力规划设计技术的研究[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年36 期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篇2

“信息安全进化论”阻断云端威胁

趋势科技发现,随着终端设备应用、服务器工作模式、数据中心业务职能的演变,以及数字窃取威胁对这些环境的进一步侵蚀,导致传统网关式防护、单机代码式的病毒防护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各种隐蔽性的、针对性的高级持续性威胁,是摆在企业IT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终端设备在进化:在全球消费化的发展趋势下,移动终端设备作为人们沟通的主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同人们形影不离,伴随着BYOD的工作模式成为潮流,终端设备也随之在变化之中。据趋势科技分析检测:现在,针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威胁愈发突出,恶意App程序单月便超出1000个,月增长率在60%以上;预计2012全年恶意App将超过12万个。移动安全威胁正处于风口浪尖,企业必须增加和及时调整安全策略,避免这些移动终端对核心数据、商业机密进行亡羊补牢式的修补。

根据时下的移动网络安全威胁的特点和未来可能的演化趋势,趋势科技拥有一套全面保护企业和个人移动终端的设备、系统和应用层面的移动安全解决方案,能够保护移动智能终端安全,使企业和个人用户安全无忧地跨物理、虚拟和云环境、自由地分享数据。

数据中心在进化:虚拟化、云计算等按需而制的功能正在转化着传统的数据中心的业务职能。企业可以利用虚拟化数据中心,将工作负荷和私有云中核心数据对接并扩展到公有云,逐渐缩小数据中心。趋势科技认为,在企业“迈向云端”的进化过程中将面崭新的安全、管理和投资回报率的挑战,而摒弃那些无法适用虚拟化、云计算的安全防护技术,采用为这两种新架构设计的安全解决方案,将有利于企业在不失安全的前提下,享有更高效能和更高的价值收益。

企业服务器的数据安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为帮助企业服务器免于恶意攻击,趋势科技特别研发出服务器深度安全防护系统Deep Security和 SecureCloud作为数据中心安全运维的双保险,在物理、虚拟或云环境中提供一道针对服务器和数据的深度保护屏障。

数字威胁在进化:在如今的快速率互联网时代,来自已知、未知威胁或是高级持续性威胁(APT)都呈增长之势,数字威胁在不断进化中。趋势科技认为,要能掌控终端设备、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的进化就能掌握数字威胁的进化,了解数字威胁对企业造成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规划未知威胁、定向威胁与APT的防护。

趋势科技TDA威胁发现设备,属于趋势科技实时威胁管理解决方案,旨在提供全网范围的可见性与控制力、切实可行的威胁防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遭受高级威胁攻击。

刘硕琛表示:“为了帮助企业从云端到移动设备实现风险数字环境,帮助企业确保信息安全、免受侵犯。提供最适合的安全解决方案,既节省企业前期固定资产的投入,又简化部署、管理和日常运维,是趋势科技的使命。”此外,趋势科技对抗击企业风险还提出了以下六点建议:

第一、 针对终端设备安全,企业也应该保护员工家里的设备、保护客户的设备,这样也同样保护了企业本身的信息资产安全。

第二、 移动设备的应用与资讯的安全,应借助SaaS和Cloud 安全服务。

第三、 数据中心与虚拟化的规划,需要优先规划与设计安全架构。

第四、 在数据中心的安全规划中,也应该考虑未来公共云的安全规划。

第五、 根据威胁类型,可将威胁归为已知威胁和未知威胁。传统的威胁和不断涌现的高级持续性威胁、定向威胁都应是客户提高重视并加强防范的。“未知威胁”需要进行实时监控和行为分析以进行检测。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篇3

关键词: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

一、前言

石油工程造价分析是对石油工程造价构成及变化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目的是为项目投资计划的下达、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及有效控制、定额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施工单位成本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石油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成为油田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有效加强了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也为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了详细而准确的支持。 在石油工程造价管理逐步深化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对大量基础数据进行梳理和利用,由此促进了石油工程造价分析的逐步开展。目前,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是如何结合实际管理需要,建立并实施系统而实用的石油工程造价分析,为石油工程定额和概算、预算、结算管理提供及时、全面、系统、准确的信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的依据与方法

1.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的定义与重要性

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就是把石油工程造价作为一个整体,从总体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石油工程造价总量分析,主要包括:实际结算额与计划投资对比分析、实际结算与实际成本对比分析、石油工程造价趋势分析、施工队伍能力分析、施工队伍劳动效率分析等内容。二是综合指标分析,主要包括有:新增亿吨探明储量造价分析、新建百万吨产能造价分析、老油田投资效益指标分析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从股份公司或者分(子)公司的角度对石油专业工程、石油地面工程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是对计划投资规模、石油工程造价规模进行总量上的分析,便于从整体角度了解企业石油工程造价、计划投资总规模。二是通过对历史年度石油工程单位造价变动情况的研究、分析,找出变动的趋势及影响因素,为下一年度计划投资的编制提供依据。三是通过对整个石油工程施工行业队伍结构的分析,寻求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在即定工作量下所需施工队伍、技术装备能力的合理数量,为施工单位合理调整施工队伍结构提供参考依据。四是石油工程实际结算是以石油工程定额为依据编制的,反映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石油工程的实际造价,通过用实际结算收入和施工企业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费用项目,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为施工企业寻找控制成本的潜力点提供依据。

2.石油工程综合分析的依据

2.1石油工程计划投资。石油计划投资数据从计划部门下达的计划投资文件中得到,各石油企业按季度下达本企业的石油工程计划投资,主要包括石油工程计划投资、石油工程工作量计划。收集计划投资数据时要注意和实际结算的石油工程项目、包括的范围口径一致。

2.2石油工程概算、预算、实际结算以及招投标工程相关数据。石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掌握的石油工程预算、结算数据,按照目前石油企业造价管理的现状,主要包括设计概算的编制值、造价部门的审定值,设计预算、实际结算施工单位报送值、建设单位审核值、造价部门审定值,使用招投标方式的石油工程,收集标底的编制值及中标值。这部分数据收集时要注意施工项目、统计范围的一致。

2.3施工单位成本数据。与石油企业有关联交易的石油工程施工企业的成本报表,单项工程成本报表等。收集成本资料时要考虑口径的一致。

3.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的方法

分析主要反映石油工程造价与计划投资对比,概、预、结算、招投标完成情况,概、预、结算审查情况,石油工程造价控制情况以及实际结算与施工企业实际成本对比分析。主要方法有:(1)实际结算与计划投资对比分析。分区域、分层次对实际结算与计划投资、实际工作量与计划工作量进行对比,从总体上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首先,为了使对比口径一致,这里所指的实际结算包括甲方管理费等二三类费用。对实际结算额、计划投资额、实际工作量、计划工作量分油区做总量上的对比,说明实际结算、计划投资的总规模和总差异。重点分析单位实际结算与单位计划投资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考虑工作量构成、区域变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因素的影响。(2)石油工程造价趋势分析。分区域、分地形对历年石油工程造价总量、各专业工程单位造价进行趋势分析。石油工程造价趋势分析主要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上述统计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可以描述石油工程造价规模的发展状态和结果,研究石油工程单位造价的发展趋势和变化速度,揭示石油工程造价变化的规律性,还可以对石油工程造价规模、单位造价进行预测。(3)实际结算与实际成本对比分析。对石油工程实际结算额与施工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对比,对差异明显的区域或费用项目进行重点分析,找出控制成本的潜力点。实际结算额和实际成本都由石油工程施工单位得到,收集数据时必须注意实际结算收入与实际成本反映的工程项目必须同质、同口径,即相同的工程项目的实际结算收入和实际成本的对比才有意义。另外,通过对结算收入与实际成本差异趋势的分析,及时发现定额需要修订、补充的信号,为定额的动态管理提供依据。(4)施工队伍能力、劳动效率分析。统计一定时期某区域石油工程施工专业队伍数量、施工设备(钻机、录井仪、测井仪器等)数量,计算某类专业队伍全员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合理确定现有石油工程投资规模下,所需施工队伍的总体数量。另外,还可收集不同时期同类施工队伍的实物劳动生产率数据,从其发展趋势分析施工队伍人员劳动效率情况,为合理确定施工队伍人员数量,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施工企业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由某一时期石油工程实际工作量和同时期该类工程施工队伍实际人数计算得到,反映施工企业一线和二线生产、后勤、管理等劳动者在某一时期平均完成的实物量。(6)新建百万吨产能投资。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油(气)田开发建设工程投资效益,比较不同产能建设项目、不同时期、不同油区、不同地形条件下新建单位产能的投资规模,为企业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收集的是同一油区(区块)或同一地形条件下的钻井工程和地面工程投资。这里的钻井工程指包括钻井、测井、录井等专业工程的广义的钻井工程,地面工程指油气开发区块内直接用于油气田开发的配套工程,包括油气集输管线、计量站、集油站、注水、供排水、供电、通讯、道路等工程。

三、结语

总之,石油工程造价分析通过对一定时期的工程项目造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提炼,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这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专注的课题之一,也是今后一段时期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龚东晓.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 规模以上 利润率 单价比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把“优化提高第二产业”作为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十大任务中第一项任务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并重点提出“促进工业产业升级”。十年过去了,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结果如何,本文将就广东省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选取

《十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发展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和石油化工三大新兴支柱产业,改造提高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汽车、医药、造纸、环保等一批有潜力的产业。为了便于对《十五规划纲要》进行实证分析,也为了使读者对于广东制造业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本文选取规模以上九大产业作为广东省制造业的代表,其划分方法参照《十五规划纲要》和广东统计年鉴,通过对规模以上九大产业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来实现《十五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证分析,并考察广东省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二、研究时间选取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时间范围为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十年,也是中国加入WTO后的10年,即2001年至2010年,在这10年间,国际社会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欧盟债务危机等突发事件对我国的出口格局以及广东制造业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这10年间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分析,考察一下广东省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的效果,对广东省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实证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结论

《十五规划纲要》把“优化提高第二产业”作为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提出“促进工业产业升级”,作为判断广东省制造业产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重点分析了广东省规模 以上九大产业的人均利润、利润率和重点产品的进出口单价比,通过对这3个指标的分析,判断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实际水平。

人均利润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根据利润总额除以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得出当年价格计算的人均利润,然后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当年价格计算的人均利润折算为以2001年为基期计算的可比人均利润。

利润率的计算方法如下:根据利润总额除以年末资产总计,得出利润率。

重点产品的进出口单价比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选取该行业重点产品,然后根据重点产品的出口单价除以进口单价,得到进出口单价比。

1.电子信息业

电子信息业的利润率和人均利润04年和08年下降了一些,反映了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但利润率和人均利润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电子信息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电子信息业的重点产品为数据处理设备、彩电和集成电路、电子件。彩电的进出口单价比波动较大,集成电路、电子件的进出口单价比呈稳步上升趋势,数据处理设备的进出口单价比呈明显的的上升趋势,而且07年后其进出口单价比已达到甚至超过了1,说明数据处理设备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水平,这些都体现了《十五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产业政策,广东省电子信息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业

《十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数控设备及精密机械、智能化仪器仪表及设备、电子医疗器械、城市轨道智能交通及信息系统等。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利润率和人均利润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该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机床和缝纫机的进出口价格比一直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说明这两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很差,电动、发电机的进出口价格比呈上升趋势,自07年起超过1,说明电动、发电机的国际竞争力较强。整体来说,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内,产业结构水平层次不齐。

3.石油及化学业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广东省沿海深水大港和市场区位优势,加快发展以炼油、乙烯为龙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突出发展石化中下游项目,延伸发展石化产业链,使广东省石化工业在总量规模、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方面迈上新台阶,成为亚洲主要的石化基地之一。因我国石油及化学业中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企业所占份额较大,且受国家政策和国际环境影响大,所以石油及化学业的利润率和人均利润波动较大,但整体的上升趋势还是比较明显,说明该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石油及化学业的代表产品合成有机染料和成品油的进出口价格比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依然在1左右,说明这两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强,但是需要加大政策调整的力度,加强其竞争力。

4.纺织服装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以服装和家用纺织制品为龙头,以面料为突破口,按产业链配套扩大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促进纺织服装业从数量主导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纺织服装业的利润率和人均利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该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受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棉纱线的进出口单价比波动较大,但是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5.食品饮料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改造提升食品等传统产业,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为前提,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现代食品工业企业集团,加快食品工业向品牌经济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食品饮料业的利润率和人均利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该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纸烟的进出口价格比保持稳定,食用植物油和食糖的进出口价格比不仅稳中有升,而且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说明这两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强。

6.建筑材料业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改造提升建材等传统产业,有重点地发展具有优势和竞争力的建材产品,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建材业,走高效低耗优质的发展道路。建筑材料业的利润率和人均利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该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钢材的进出口价格比保持稳定,但是铜材和铝材的进出口价格比呈下降趋势,表明这两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

7.森工造纸

《十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培育发展造纸、环保等一批有潜力的产业。森工造纸业的利润率和人均利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该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纸及纸板的进出口价格比成下降趋势,但是依然大于1,表明该产品虽然国际竞争力依然很强,但是已开始走下坡路。

8.医药制造

《十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生物制药、基因工程、海洋药物、药物新剂型等医药技术的研究开发。医药制造业的利润率和人均利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该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医药品的进出口价格比成明显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表明医药制造业为潜力很大的行业。

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十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发展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等主导产业。完善汽车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企业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形成以广州轿车工业为龙头,汽车和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协调发展的格局,力争到2010年广东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50万辆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汽车产业自主化,做强广州、深圳汽车整车基地,推进佛山汽车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延伸汽车产业链,建设以自主品牌和自有技术为主的、国内最重要的汽车产业集群和国际汽车产业基地,汽车产能超过330万辆,整车厂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过8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利润率和人均利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该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2010年,广东汽车年生产能力约为177万辆,产销量分别为156.26万辆和155.01万辆,实现了《十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但是没有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葛春凤.广东省机电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J].商业研究,2008(6):165-168.

[2]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1.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篇5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度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032

《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三地区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目标差距甚远,致使不同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起点、进程和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进一步导致在实际合作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从而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所以,有必要对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强度现状进行区域分析,并与《规划》对京津冀土地利用的发展概况比较,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1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京津冀是中国北方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占地面积218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2013年2月,中央提出京津同城化、京津冀一体化;2014年2月,京津冀协调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该战略旨在将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以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进产业升级转移,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2016年5月4日,国土资源部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规划》,《规划》划定了减量优化区(建设用地“减量瘦身”、转为生态用地)、存量挖潜区(区域建设用地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以存量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为主)、增量控制区(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重点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控制区域新增建设用地)和适度发展区(即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见图1)。

图1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区划

2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现状比较分析

京津冀区域现有主要城市11个,各城市土地利用在用途、面积、结构、动态变化、使用强度等不同方面均存在区域差异。

21当前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比较

自京津冀一体化提出后(即2013年2月至今)京津冀城市不同用途土地新增面积见表1。

天津10483492251558099589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房地产数据信息系统――土地版。

由表1可知,从同一地区不同用途土地供应结构及动态差异分析,2013―2016年北京市新增土地主要以住宅用地为主,而动态住宅用地供应呈递减趋势。天津及河北新增土地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住宅用地次之。动态来讲,受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策略的影响,河北新增工业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天津则呈递减趋势。2013―2016年,从京津冀三地区域差异分析,新增土地面积总量上,河北住宅、工业、商业以及其他用地均高于北京和天津;用途上,北京新增土地以住宅用地为主,天津以工业用地增加为主,河北以新增住宅、工业用地为主;北京各类用地增幅均逐步减缓,天津商业、工业及其他用地增幅均逐年降低,河北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及其他用地均呈递增趋势。

22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分析

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单位用地面积投资强度,对一个单位的土地投资的强度。本文从城市综合容积率、交通密度来分析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差异性。具体分析如图2所示。

根据图2可得:2008―2016年,北京容积率2008―2014年走势呈基本稳定的状态,容积率范围为121~16,2015年上涨到212,到2016年出现下降的趋势,容积率降到139;天津容积率基本没有过大的变化趋势,只有到2015年下降到092;河北容e率2008―2011年从254下降151,2011―2016年容积率变化趋势基本持平,范围为113~128。

由于2012年3月21日住建部出台了《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使得虽然有新增建设用地,但综合容积率下降至近年来最低。截至2016年,北京、天津、河北综合容积率相差不大,但京津冀近年来容积率变化趋势却不同,且由于计算的是综合容积率,现实中同一地区容积率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容积率的分布状况在京津冀中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2006―2015年,北京城市交通密度为11664~24375辆/公里;天津城市交通密度为7011~17027辆/公里;河北城市交通密度为1595~5824辆/公里。因此,京津冀三地城市交通密度存在着明显差异,北京交通密度远高于天津和河北,同时天津也明显高于河北(见图3)。

3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目标的差距分析

该部分主要针对现行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中对土地利用的规定比较,找出偏离《规划》的指标。

31《规划》中减量优化区与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比较及分析

《规划》中主要将北京城六区、天津主城区定为减量优化区。即在现有用地的基础上,不再新增建设用地,鼓励将利用不充分的存量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以降低建设用地比例。市国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委关于印发《北京市2016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当年国有土地总供应量为4100公顷,其中2250公顷为存量用地,占新增用地的55%,国家鼓励开发利用存量用地,对棚户区改造,通过拆多供少、以拆定供,逐步实现“瘦身”,进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就北京土地利用现状看,北京土地利用基本趋于饱和,自2006―2016年以来,北京新增建设用地面积逐年递减,发展趋势符合《规划》要求,但进度仍然相对较慢。天津主城区用地也已经达到一定限度,新增建设用地面积逐年递减,随着人口的集聚,土地利用效率逐步增加,与《规划》方向趋于一致。

加快首都非功能区进程,《规划》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但由于北京城六区、天津主城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已定型,对土地需求并未减少,目前新增用地依旧占45%,尽管动态变动趋势与《规划》一致,但新增建设用地减少幅度还远远不够,仍需继续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32《规划》中存量挖潜区与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比较

《规划》主要将北京以及天津郊区划为存量挖潜区。这部分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水平并未达到最优,仍需要继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不宜进行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主要以存量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为主。近年来,北京、天津郊区土地利用强度也在逐年增加。为了缓解市中心居住压力,部分住宅逐步向市郊区转移。特别地,北京近年来为实现产业转移,逐步将工业用地向河北以及北京、天津郊区转移。

现阶段北京、天津郊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始承接市中心的产业转移,北京、天津市郊区还有继续开发的空间,有待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了更好地响应《规划》的指导,挖潜区内部要针对现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适度调整土地利用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度,以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

33《规划》中增量控制区与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比较

《规划》主要将石家庄、邯郸、邢台、张家口、廊坊等地划为增量控制区。所划增量控制区不宜进行高强度、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主要区域功能是提供和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随着2013年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石家庄、邯郸等地人口逐步聚集,2013―2016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从122798万平方米降至118409万平方米,总体供应变化趋势不大,呈缓慢减少趋势,基本符合《规划》的要求。通过查询河北省2013―2015年统计年鉴可知,石家庄等市区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包括城市道路面积、排水管道长度、供水综合能力以及园林绿地面积等呈10%~60%不同幅度上涨趋势。

增量控制区内部的市区发展趋势符合《规划》的要求,但各市区的发展幅度不一致,存在分化的势,所以对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较弱的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较强的地区要保持强化已有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建设的同时要严格控制增量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34《规划》中适度发展区与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比较

《规划》主要将河北的保定、沧州、衡水、秦皇岛以及石家庄西南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等地规划为适度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作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规划中首次提出以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功能区,在引导人口、产业合理集聚方面会缓解首都日益紧张的用地矛盾。适度发展区以“以控制基础上的发展”为发展原则和规划主线,并适度增加区域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以保定市为例,2013―2016年三年间工业用地面积由40845万平方米增长到42323万平方米,四年间增长15万平方米左右,基本符合《规划》中关于适度转移非首都功能区中的产业,但仍无法满足京津产业转移尤其是北京功能疏解的要求。

要贯彻落实河北主要城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例如保定市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京津保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要落实。着重建设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将河北发展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打好,为承接产业转移、人才的集聚奠定基础。在开发建设城市土地利用之前做好明确的用地规划,使土地更好地高度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刚,庞笑笑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563-566

[2]杨晓颖,汤怀志,梁剑峰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J].国土资源情报,2015(12):44-47

[3]张凤莲,王素君京津冀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环渤海经济t望,2016(4):26-31

[4]李晨曦,吴克宁,死硭季┙蚣降厍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1):252-255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篇6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发展的趋势背景和专业背景的分析,提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财务管理体系的必然趋势。同时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提出了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实施/迁移阶段、过度阶段和运营阶段共五个详细步骤

关键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趋势 实施步骤

随着中国经济强有力的增长,在华的跨国企业、地区总部在逐年增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日益凸显。而这些企业的内控、管理以及运营的优化则成为了冰山一角,逐渐浮出水面,由此应运而生的IT、HR尤其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悄然风行……摩托罗拉、诺基亚、GE、ABB、麦当劳等诸多在华企业都已经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Share Service Center,简称SSC)。有预测显示,到2010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将有90%的公司建立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然趋势

趋势背景:全球财务管理发展趋势与财务转型

从财务面临的业务环境来看,企业的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仅规模化带来网点的快速扩张,同时也在逐步增强客户的体验。从企业内部需求来看,财务职能正在从事务处理向决策支持转型,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也在日益提升。

专业背景: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对于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从职能上看,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是账务处理,对它的要求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并符合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管理会计主要涉及企业理财,即为资金的筹措和运用提供决策依据。在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与决策成功相关性较低、重复度高、工作量大的会计核算工作被集中起来统一处理,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成为可能。更多财务人员的精力会集中在财务价值的创造,财务在公司管控、战略计划、决策制定的各个层次强有力的影响。

规划并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财务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企业实现决策支持型财务奠定坚实基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步骤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成功实施需要通过对财务组织、流程和信息系统及数据等各层面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梳理来实现,根据推进的时间进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实施/迁移阶段、过度阶段和运营阶段

规划阶段

与公司整体转型战略的举措相协调,根据各项举措的优先级,来制定FSSC未来3-5年的规划和实现的路径,并取得公司最高层的认同和审批,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最佳实践来制定目标模式和过度模式。

地址的选择是实现财务贡献服务中心的关键环节。在选址问题上,可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人力、物业成本一定是应该优先考虑的因素,管理和交通费用等也需要重点考量。若企业总部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通常优先考虑设在总部,毕竟在人力和物业成本不高的前提下,管理更加方便。反之,则可考虑在某个交通方便、有政策优惠、人力资源丰富、便于自身业务拓展的地方。如西部的成都、中部的武汉等,甚至可以是附近的三线小城市。项目组成员需要将几个备选地点分别就人力、物业、交通管理费用等独立核算项目成本。对不可量化的管理影响与项目推进影响等可考虑设置适度的系数进行加权计算,最终交决策层确定最终地址。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共享服务中心的管控和运营,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的治理、服务管理框架、服务水平、绩效考核及内部管理制度。

主要从流程、系统及信息技术、组织和人员三个方面加以规划。

流程:明确集中的流程范围和推进路径;定义集中后的财务作业流程如何在账务处理中心、集团财务和业务单元财务之间进行互动;手工单据处理和流转方式的改变。

系统及信息技术:包括业务与财务信息系统的集成;扫描管理软件的选择与应用;数据定义的统一和标准化。

组织和人员:明确账务处理中心与业务单元及其他财务组织的职责分工界面;设计账务处理中心自身的组织架构;组织账务中心人员定岗定编、招募与分流以及培训。

实施/迁移阶段

制定迁移策略和计划,并与高层充分沟通和确认,对纳入迁移范围的流程和地点,从计划上安排模拟测试时间;制定迁移成熟度的评估标准,并根据迁移成熟度实施迁移计划。

过渡期内

过渡期间的处理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今后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还是对人员的安抚和安排上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过渡期之前和期间要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咨询和辅导,制定针对员工重新分配和职位介绍的正式流程,设计有效的挽留人员政策和奖励措施。

运营阶段

当一切准备停当,经过一定周期的试运行后,即进入正常的运营期了。在该阶段初期,可能会出现诸多的不适应,此时尤其需要注意对运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响应。通过业务实践检验新流程的合理性,对于严重影响业务的问题要立刻解决,不影响业务的问题要记录在案,并加以分析,以便提升。大多数情况下,进入该阶段后,所有部门及员工都应依照标准作业流程,通过业务系统进行各项业务申报、审批。以员工费用举例:员工发生的费用发票等在装订或粘贴好后交给各单位资料收发岗。该岗位可由各单位前台或秘书等岗位兼任,负责定期通过快递方式统一将费用凭证寄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资料收发岗,如每周一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资料收发岗则将相关凭证转给费用组进行审核并扫描进财务系统,然后将原件交给档案管理组归档。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篇7

关键词:生产管理;实时数据;规划设计

目前中国拥有化工企业四万多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69%,化工大致分为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几大类,其大型企业较少,中、小型占总数的98%以上。这些企业对资源、行业技术依赖性较,多数企业属连续型大规模生产,生产流程特殊、工艺复杂。企业的生产管理较困难,很难即时有效的掌握生产工艺、设备状况和科学合理的进行生产计划与调度。为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特进行研究。

1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化工是一个高消耗、高能耗、高危险的行业,对于如何稳定生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有效进行生产调度,需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体系。目前大多数化工企业或多或少的存在以下生产管理需求:

1.1生产工艺监控

化工生产装置的数据仅能在现场和DCS查看,其它非操作人员要想查看生产工艺数据必须到DCS或现场看,如果查看历史数据则更难,超过一个月的数据就没有系统记录,只能查看纸质记录,且只有主要操作参数的记录。这对生产工艺异常分析、故障和原因查找不利,工作效率不高。所以需要建立生产工艺监控系统能一边处理日常事务一边监控生产系统,能浏览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实现多数据和多曲线对比等功能。通过相关图表、数据,能够实时获得充分的生产信息,即时处理异常,为生产管理提供准确、快捷的依据。

1.2生产计划和调度

很多化工企业生产计划也需要根据市场总的需求状况进行制定和调节。销售人员首先对产品市场进行分析,预测市场的需求计划,报企业审批,然后再流转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现有库存情况、在途量、销售计划、设备状况、企业生产计划编制物料需求交采购部门,采购人员再根据物料需求进行招标采购,入库后生产部门再领料组织生产,产品入库后销售人员再进行销售签约、发货。这个过程较长,且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有偏差,客户需求着急时难以及时发货,市场发生波动时生产调整缓慢。

2生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2.1生产工艺监控

通过系统流程图和实时趋势图实时观测生产现场的各项数据,监视生产状态,了解实时生产情况,即时处理报警信息。通过系统流程图、实时趋势、实时报警等内容,能够在同一画面看到不同分厂、装置、工段DCS的信息,掌握生产现场的最新动态,从而消除管控过程中的信息孤岛,对不同DCS、PLC、智能仪表的状态进行监控和调度,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快捷的依据[4]。各个生产场所,各套生产装置、各储罐实时工艺数据和历史数据一目了然。生产监控时一旦数据发生异常,系统将发出报警信号来提醒操作人员和使用该系统的所有管理人员。提醒中的高、低、高高、低低的数值来源有二个方面,一是工艺设计时的规定,另一个方面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所得。

2.2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管理

生产计划:提供生产计划、作业计划、需求计划等全面管理,包括多种生产计划的制定、调整、执行、跟踪、和归档。生产计划包括中长期(年/季)生产计划,月生产计划。生产计划信息可以由ERP系统转入,也可以由生产调度中心录入/维护。作业计划分解成厂级计划、装置级计划和工序级计划,并落实到位。作业计划级别包括:厂级、装置级、工序级;层次包括:生产作业计划、装置作业计划、工序作业计划。系统包括对人员、设备、物料、能源、进度、安全、环保、健康、质量、成本、绩效等环节的全面管理。生产调度:根据人员、设备、物料、能源等资源和生产计划以及客户需求等多方面的要素排定生产计划,并对过程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督促,系统自动记录各类信息,发现偏差立即纠正,确保按计划执行。主要功能包括:调度信息的生成、保持与;重大调度事件管理,提供生产装置协调,公用工程协调,重大调度事件记录;对升降负荷、开停车操作给予建设性指导;管理调度任务,并监控调度执行情况。

3实际应用效果

3.1生产工艺监控

工艺流程图含实时监控、趋势分析功能,用户只要在窗口新建流程图、点位、设备和图线显示窗,这个组建类似DCS组态。开启监控时可以显示工艺数据、设备运行状态和异常提醒功能。

3.2工艺数据和曲线对比

在一个实时生产管理系统功能页下完整掌握全部生产相关信息,对于制造流程管理效率可以得到大幅的提升,当遇到制造异常时,也能实时报警,并利用实时数据库的历史数据比对分析,快速判定发生原因并排除异常。

3.3趋势分析和监控管理

系统运用后服务器将不断记录数据,数据记录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统计来分析各类型数据的未来趋势。一年的数据统计生成曲线后,并预计了未来一定时期的数据。生产工艺监控包括系统流程图实时监控、实时报警、实时趋势。生产管可以根据趋势图判断生产各参数是否在正常运行范围之内,可以根据走势提前判断是否会发生生产异常,可以提前报警,自动语音报警,并记录,并根据报警等级自动发短信或邮件给不同等级的生产管理者,最高直接发给总经理。这个功能尤其在危化企业和联锁性强的企业非常实用,可以提前调整生产参数,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事故的发生。

3.4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管理

本功能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以某装置计划调整为例。考虑到此模型运算会涉及企业部分商业信息,故部分数据和关系不准确,但不影响理论运算和验证。

4结语

本文设计了可适用于国内化工企业的实时生产管理方案,可以使企业更规范、更高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做到数据实时、快速、安全的采集,实现系统集成。该方案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复制性,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本方案稍做修改即可在新企业应用。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是日新月异,考虑到企业已经处在大数据时代中,要做好数据基础架构、数据管理、数据应用建设以适应在大数据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企业内外、行业内外的报表报告、敏捷分析、自助分析、多维分析、交互分析、挖掘预测,向数据全员利用化、数据价值最大化、经营决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作者:张健 单位: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健.RTPMS实时生产管理系统在氯碱经营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2,6.

[2]金炼.基于OPC技术的实时数据服务器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王耀宇,王向阳.设备动态信息管理系统[J].中国科技投资,2013(Z4):62~63.

规划与设计就业趋势篇8

关键词: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趋势

我国现代景观园林是由古典景观园林演变而来的,在古典园林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融入多种元素,使现代景观园林变得更加注重时尚、环保、舒适,把景观欣赏与休闲娱乐紧密结合到一起,更加完善景观园林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城市建设中,纵观我国现代景观园林现状,未来现代景观园林发展趋势,也成为学术界正在研究的课题。

1我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现状

1.1设计观念相对落后

近年来,虽然我国现代景观园林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主要是通过学习其他国家比较成功的景观园林设计案例,更有甚至直接拿来引用,没有体现出中国特有的风俗文化,其作品缺乏独立的设计理念,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创作时没有吸取古典景观园林的养分,只是一味追求新元素的运用,导致其作品缺乏特色。设计师通常把焦点放在建筑物等一些硬件上,而忽略了同样相对重要的软件,如草坪、花卉、山水等的设计,设计师的这种偏好往往会导致景观园林与自然环境相分离。当下,设计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使其作品更加成熟,设计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大众喜爱的作品。

1.2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学科需要新鲜血液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在国内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属于探索性的前进状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水平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设计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规划设计出的作品不断呈现出新的风貌。任何一个行业欲不断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人才的引入,国内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同样也少不了专业的人才供给,因此,若想促使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水平和理念进行创新,必须培养专业的景观园林设计型人才,从高校的教育抓起,积极促进现代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和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相融合,积极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格局的形成。

1.3规划设计理论结合实践,共同发展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在积极促进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水平进步的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的总结与研究,并将总结和研究的成果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应用的过程中,正确的理论研究能够得到很好的印证,若是存在缺陷的理论成果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被发现并改正,从而更好地促进现代景观园林的进步与发展。

2创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现阶段的国内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积极促进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之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之上,完美结合我国不同的地域特色,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风格。这是一项长期又艰苦的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2.1大地景观方面的创新所谓的大地景观就是指景观园林场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土地、地形地貌、本土动植物、气候和光线等,在大地景观方面的创新指的是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此外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尤其是在植被的选择方面上,要充分考虑植被随气候变化而呈现的不同的景致,切实做到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具有较好的层次感并凸显出地域特色,提高景观园林的观赏价值。2.2视觉景观方面的创新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必须重视观赏价值,给进入其中的人们以视觉上的享受。在进行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从观赏者的角度周密考虑,包括传统文化氛围对中国人思维模式、价值观、认知模式等方面的影响,还要充分考虑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对于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等。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考虑观赏者视觉感触这项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对人群做充分的调研,方能做到景观园林与自然之间、景观园林与地狱人文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除了对大地景观和视觉景观方面的创新外,在精神景观方面、使用功能方面还要进行创新规划设计,本文不再一一列举。

3中国现代景观园林未来发展趋势

3.1求新

所有新鲜事物的产生都是先从理念上进行创新,不断的试验改善之后方能实现新事物的诞生,所以,现代景观园林的“求新”之路首先进行的就是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如何将传统的景观园林设计理念与现代景观园林的设计理念完美融合是首要问题。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历史资源和自然景观,是在进行创新设计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现代人们的加之趋向偏于低碳环保,在“求新”路上,还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保证在低碳环保的基础上进行“求新”。

3.2求变

“求变”不仅是设计规划理念上的变化,还要求广大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对目前景观园林的现状有充分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现状,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新的、更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在“求变”的过程中,不能对外界的尤其是国外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模式生搬硬套,要经过全面的分析考虑,“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将适合国内环境需求的景观园林模式积极引入,与本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最后,就是以前人们的思维主要是停留在旧的观念里面,要把建筑融入人的感情,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要更深地挖掘它的精神层面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4结语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关注的重点开始倾向周边的生活环境,因此,加快现代景观园林的理论和实践进程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在眉睫,在如此的大格局之下,作为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应积极钻研景观园林理论研究,并积极将先进的理论概念引入实践中,进一步指导实践工作,争取早日形成据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新局面。

作者:柴荣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黎花,钟尧根.基于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的综述[J].中华民居,2011(10)

2李黎,兰志鹏.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

上一篇:信用体系建设汇报范文 下一篇:公司诚信管理体系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