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09-28 17:20:36

一体化产业分析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1

关键词:纵向一体化 非一体化 博弈模型

引言

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将纵向产业链中原来通过市场交易进行的业务活动转向企业内部进行,而非一体化则是企业将纵向产业链中原来内给的业务活动转向市场进行(郑方,2010)。早期研究认为企业应采用纵向一体化,因为它可增强企业实力,增加利润。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也有研究指出过度的一体化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并开始关注企业采用非一体化方式的影响。

鉴于纵向一体化和非一体化各有利弊,关于企业一体化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Schmitz等人(2001)认为专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影响企业一体化决策的主要因素;Acemoglu等人(2009)发现企业契约成本与资本密集型程度越高,其纵向一体化程度越高;黄健柏等人(2009)利用两阶段博弈模型,发现纵向一体化对其他独立下游企业具有明显的排斥效应,但这种排斥效应随上游企业垄断程度的降低而变弱,而纵向并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变弱程度;徐斌(2010)通过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和需求不确定是促使企业纵向一体化的重要原因;李青原等人(2010)认为价格不确定性、政府对原材料供应行业的管制政策和契约实施强度等都会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决策等。

虽然学者们围绕企业纵向边界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由交易费用经济学可知,企业选择一体化还是非一体化,主要取决于一项业务活动的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成本的比较。当前者大于后者时,采用一体化,反之则采用非一体化。但现实中,即使企业内部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一些下游企业也会选择将中间品的生产外包给竞争对手的供应商,这种现象单纯依靠交易费用经济学是无法解释的。为从理论上深入解释该现象,本文拟从下游企业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基于下游市场竞争的企业纵向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的动态博弈决策模型,试图从动态博弈均衡的角度对企业纵向边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模型假设

假设某产业链有一上游供应商U生产中间品,该中间品必须经下游企业加工后才能成为消费者需要的最终产品。下游有两个企业D1与D2,生产消费者所需的最终产品,两者属于竞争关系。其中,企业D1是现有生产者,它可从上游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非一体化);也可自行制造中间品(一体化)。企业D2为新进入者,由于缺乏生产中间品的设备、技术等,只能从上游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非一体化)。

具体博弈模型为:首先,供应商U生产中间品,并具备垄断定价的权力,如果企业D1从上游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供应商U根据其购买量为其制定单位中间品价格为p1;然后,企业D2进入该行业,供应商U根据其对中间品的购买量为其确定单位中间品的价格为p2;最后,企业D1和D2同时并独立地选择各自的零售产量q1与q2,这些产出量在均衡的市场中以出清价格售给终端消费者。

为简化分析,假设:上游供应商U生产中间品的单位成本是常数cu;下游企业D1自己制造中间品的生产成本为常数c;新进入者进入时只有投入成本,没有其他任何成本;消费者对这些最终产品的需求,用反需求函数p=a-q1-q2刻画;下游企业D1、D2按市场价格,自行决定各自产量q1与q2。

企业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博弈分析

(一)企业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博弈分析

假如企业D1选择一体化生产方式,根据它的单位生产成本c和竞争对手产量q2的水平,企业D1为了获取利润π1=(a-q1-q2)q1-cq1的最大化,其产量必须满足:

(1)

同样,企业D2根据其单位成本p2和竞争对手的产量q1水平,为了获得其利润π2=(a-q1-q2)q2-p2q2,其产量q2必然要满足:

(2)

联立(1)和(2)可得企业D1和企业D2利润最大化时各自的产量水平,见式(3)和(4):

q1=(a-2c+p2)/3 (3)

q2=(a-2p2+c)/3 (4)

预期到这些零售产量,上游供应商U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即的最大化,其支付给企业D2的中间品价格应满足:,得出,将p2代入(3)、(4)得出企业D1、D2在一体化生产方式下的产量水平为,,将q1、q2代入企业D1、D2和供应商U的利润公式,得出他们各自利润为:、、。

(二)企业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决策分析

如果企业D1选择从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由于此时企业D1需要为每单位中间品支付p1,企业D1的利润变为π1`=(a-q1-q2)q1-p1q1。企业D2在该方式下继续从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因此企业D2的利润仍为π2=(a-q1-q2)q2-p2q1。为使企业D1和D2的利润最大化,分别将其利润函数对各自的产量求偏导,并联立方程组进行求解,即可得出非一体化方式中由中间品价格p1、p2表达的企业D1、D2各自的均衡产量是:

q1`=(a-2p1+p2)/3 (5)

q2`=(a-2p2+p1)/3 (6)

预期到这些零售产量,考虑到企业D1所要的中间品价格,供应商U会重新调整其向企业D2索要的中间品价格,用p2`表示。同样,供应商U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即πu`=(p1-cu)(a-2p1+p2`)/3+(p2`-cu)(a-2p1+p2`)/3+(p2`-cu)(a-2p2`+p1)/3达到最优,必须满足,从而得出企业D2在非一体化方式下支付给供应商U的新价格为:

p2`=(a+cu+2p1)/4 (7)

由式(7)可看出,企业D2支付给供应商U的价格是随着企业D1支付给供应商U的价格p1的增加而增加的,因为企业D2随着p1的增加分享到了日益增加的竞争优势,该优势使得供应商U为了实现更大的利润将会增加向企业D2的要价,而企业D2的购买量不会有明显下降。这样,从企业D1的角度看,较高的中间品价格增加了竞争对手的成本。

将式(7)代入式(5)、(6),可得出非一体化生产方式下使企业D1、D2利润最大化的均衡产量分别为q1`=(5a-6p1+cu)/12,q2`=(a-cu)/6,将确定的均衡产量q1`与q2`代入企业D1、D2和供应商U的利润函数,可得出在非一体化生产方式下的三者各自的利润:π1`=(5a+cu-6p1)2/144、π2`=(a-cu)2/36、πu`=(a-cu)2/24+(p1-cu)(a-p1)/2。

企业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决策分析

企业D1采用一体化还是非一体化取决于两种方式下的利润比较,只有当(5a+cu-6p1)2/144≥(5a-7c+2cu)2/144,即p1≤c+(c-cu)/6时,企业D1才会选择从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

第一,由p1≤c+(c-cu)/6可知,当c>cu时,企业D1存在支付比其内部生产成本高的价格从供应商U处购买中间品的可能性。如果供应商U以成本,比如说p1=c销售中间品给企业D1,企业D2在非一体化生产方式中支付的中间品价格将会比其在一体化生产方式中支付的价格高出(c-cu)/4。由此可见,企业D1只需支付与自己生产单位中间品相同的成本时,就能提升竞争者企业D2的支付成本,降低其竞争优势,增加自己的利润,也即企业D1的均衡利润随着他的竞争对手成本的增加而增加,此时,企业D1情愿支付比其自己单位制造成本还要高的价格。

当企业D1愿意支付c+(c-cu)/6来购买中间品时,理性的供应商U为了扩大企业D1对中间品的购买量,可能会倾向于制定一个较低的价格。πu`的表达式表明,当企业D1承诺购买中间品时,供应商U利润最大化时向企业D1索要的中间品价格是p1=(a+cu)/2。如果这个价格小于c+(c-cu)/6,即c≥(3a+4cu)/7,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供应商U为了刺激企业D1购买中间品,向企业D1索要的中间品价格将是p1=(a+cu)/2。反之,如果p1=(a+cu)/2大于企业D1愿意支付的价格c+(c-cu)/6,即c

第二,当供应商U的中间品的生产成本超过企业D1的生产成本(即cu>c)时,企业D1不太愿意支付c来购买中间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供应商U为了刺激企业D1购买中间品,向企业要价为c或者更少时,供应商U将会在企业D1购买的单位中间品上承担一部分损失。为减少损失,供应商U通过向企业D2索取较低的价格,以限制企业D1的零售产量,这个决策结果会降低企业D1进行非一体化生产的积极性,最终选择自己生产中间品。

综上,企业D1选择一体化还是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决策条件为:

第一,当cu>c时,企业选择一体化生产方式。

第二,当c≥cu时,采用非一体生产方方式。其中,当cu≤c

结论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当一项业务活动的市场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内部成本时,企业应该采用一体化生产方式,但现实并非完全如此。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下游市场竞争的企业纵向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的动态博弈决策模型,对企业纵向边界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如果产业链中的若干家下游企业生产同类的零售产品,并且在市场中进行价格竞争时,现有生产者情愿支付比自己生产成本还要高的价格,将中间品外包给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供应商,通过采用这种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现有企业能够限制供应商对竞争对手采取优惠条件的积极性,增加竞争对手的成本,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现实中,即使一些下游企业被迫需要支付溢价来购买中间品,他们也会将中间品的生产外包给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供应商,就是这个原因。

参考文献:

1.郑方.从纵向一体化到纵向分离—基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

2.Spengler J J.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antitrust policy[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0,58(4)

3.Bhuyan S. Impact of vertical mergers on industry profitability:an empirical evaluation[J].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2,20(1)

4.Buhler S,Haucap J.Strategic outsourcing revisited[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2006,61(3)

5.Schmitz P W,Sliwka D. On synergies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1,19(8)

6.Acemoglu D,Johnson S,Mitton T. Determinant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contracting cost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9,64(3)

7.黄健柏,兰勇.上游垄断条件下纵向一体化的排斥效应—中国铝业公司案例分析[J].系统工程, 2009,27(5)

8.徐斌.纵向一体化选择的动因:理论与模型[J],经济问题探索,2010(1)

9.李青原,唐建新.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决定因素与生产效率—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3)

10.Coase R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 Economica,2007,4(16)

作者简介: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4.057

The Motivation Analysis of Backward Integr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tail Enterprises ――A Case Study Based on H Company’s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ermarket Docking

ZHANG Hao,LEI You-chu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810016, China)

Abstract: Taking H company as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norminal case study method, including field interviews, secondary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coding,the motivation of backward integr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tail Enterprises were presented. ①A small number of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iers meet the quality standards;②Frequent deal with upstream suppliers and high transaction costs;③BIg default risk of the suppliers;④Large scale of local chain supermarket and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of subbranches.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advices and reference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tail enterprises to effectively manage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Key words: supply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ckward integration; supplier; quality standards

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2008 年 12 月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农超对接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新兴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带动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正规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保障水平[1]。农超对接的实质是农产品供应链节点的减少与链条的缩短,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零售企业+合作社+基地”是指零售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按照零售企业内部的质量标准,与其签订长期的采购协议。但是,由于现阶段缺少足够的符合零售企业供货要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而且生鲜农产品易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各环节之间必须紧密衔接,要求产品的周转周期尽可能短。因此,第二种自建基地模式应运而生。“自建基地”是指零售企业向生产源头延伸,雇佣管理团队全程掌控农产品生产过程,更直接地“按需定产”。在这种模式中,零售企业将农产品生产环节与自有的零售环节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实体来运营,形成纵向一体化的“超级企业”[2],农户成为基地的雇员。基地通过专业管理人员直接管理和监督农产品生产过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零售企业供应符合数量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农产品。

已有学者对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动因开展了大量研究[3-6]。现有研究表明,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动因有减轻税赋[7]、规避管制[8]、节约交易成本[9]、获取信息[10]、获取竞争优势[11]、提高企业绩效[12]等。刘洋[13]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组织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动因有:增强垄断力、产品生命周期、规模经济等。Arrow[14]和Carlton[15]分别从供给与信息不确定性和转移风险的角度分析了纵向一体化的动因。徐斌[16]通过假定需求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纵向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建立博弈模型分析纵向一体化的动因。结果表明:存在信息不对称时,纵向一体化对一体化双方均有利,且缺乏信息的企业一体化意愿更为强烈。部分学者认为企业是否实施供应链纵向一体化需要多种因素之间的权衡。如Collis等[17]提到在有限的范围内纵向一体化可以使组织增加收益,超出一定的复杂限度,一体化的管理成本就会增加,组织收益反而会减少。王宗胜[18]借助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进行分析,认为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之间的权衡是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关键。方世敏等[19]考虑到当市场交换的成本超过了它带来的收益时,企业应该实施纵向一体化,提高组织内部能力。杜建耀[20]研究发现纵向一体化是用组织内部协调代替市场交易协调的一种典型方式。纵向一体化是否发生,发生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实现纵向一体化前后的成本收益比较。节约交易费用是促进纵向一体化的因素;管理费用的增加,则是限制纵向一体化的因素。由此可见,企业是否实施供应链后向一体化需要多方面的权衡,而后向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纵向一体化的动因。但由于实际中缺乏相关典型案例,目前对中小零售企业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基于H公司农超对接的案例,探讨中小型零售企业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背后的驱动因素,旨在为顺利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1.1 案例选择

研究选择的案例企业――青海H超市有限公司(简称H公司),是一家本地化的中小型综合连锁超市。2010年3月,H公司初步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成立青海省首个由超市直接投资建设的农超对接种植基地――青海H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简称H基地)。H基地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由H公司出资组建,主要从事蔬菜种植、收储、保鲜和配送等经营业务。选择H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有以下两点原因:①符合单案例研究的理论抽样与构建要求。H公司作为中小型零售企业是青海省西宁市首个实施“自建基地”的代表性企业,在过去几年的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这种模式可能不带有普遍性,但“它往往提供了在极其稀少或极端的情况下探究一种重要研究现象的机遇”[21]。②符合便于调研和持续跟进的要求。研究人员在青海,利用地缘、学缘等有利条件,与H公司持续保持着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自2010年以来开始积累H公司的案例资料,对H公司实施农超对接有着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这可以方便地接触案例企业并收集数据资料,也有助于确保研究的信度,增强研究结论的说服力。

选择单一案例有3个理由:一是单一案例研究是多案例研究的开端,也是构建理论的探索性研究,有时单独一个案例可以用作确认或挑战一个理论,也可以用作提出一个独特的或极端的理论[22];二是单一案例研究能更加深入地进行案例调研和分析,更容易把“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说清楚;三是在案例筛选过程中发现目前实施“自建基地”模式的企业还很少,符合条件又便于获取数据资料的就更是难得,这种不常见的现象适合或只能进行单一案例研究[23]。

1.2 数据来源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遵循案例研究数据采集的规范步骤和方法,数据来源包括:①研究小组对H公司高管(副总经理和生鲜部主任)、H基地管理人员共5位管理者进行了多对一或多对多的访谈,每次访谈时间平均为45 min。同时,在H基地选择了8位种植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开放式访谈,每位访谈15 min左右。本文涉及的访谈对象、访谈时间、访谈内容、样本描述等情况如表1所示。②实际观察。研究小组在H公司内观察农超对接货架的农产品销售情况,以及消费者选购农产品的过程;在H基地观察蔬菜检测中心种植过程以及技术指导员对种植人员的技术指导工作。③档案文件。档案文件主要包括:H公司从实施农超对接以来在各种媒体上发表过的有关农超对接的文章或报道;从H公司网站和公司内部获得的数据资料(实施农超对接相关的文件、材料);网络中消费者对H公司实施农超对接的评论及看法。不同来源的数据资料形成了三角验证,为案例研究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提高了案例研究的信度。此外,针对H公司内的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分析消费者对农超对接的认知度和对超市内农产品质量的评价。

1.3 数据分析

分别对深度访谈、档案文件和实际观察三方面的数据进行编号,其中对6类深度访谈者依次分别编号为I1―I6;从文件档案得到的其他资料依公司文件、新闻报道、期刊杂志等被分别标号为A1―A3;由实际观察归纳的文本被标号为O,消费者调查数据被标号为Q。然后,针对重点研究的问题,对已编号的文本资料进行提炼,找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语句,一一列在表格上,进行具体而详细的分析,最终得到研究发现。

2 基本发现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升,为了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果蔬类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更加倾向于提升产品质量,因此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快速发展。有学者认为实施后向一体化能够改善或保障产品质量[24-26]。Hanf等[27]研究发现农产品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但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不满意度越来越高,而纵向一体化通常被用来解决这一类的市场失灵。根据王瑜[28]的描述,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竞争越激烈、市场需求波动越大,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动力就越强,进而对紧密型纵向一体化模式的要求就越强烈。我们的数据也提供了这样一个事实,当消费者对超市内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高,而供应商提供的农产品无法满足超市规定的质量标准时,超市更有意愿实施后向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督和管理来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由此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 本地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供应商越少,零售企业越倾向于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消费渠道的转变,更多的城镇消费者倾向于到超市购买[29]。与农贸市场等多对多模式相比,超市一对多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更有能力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另一方面农产品销售增加了超市的客流量,带动了超市其他商品的销售。因此,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信心对超市至关重要。青海是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夏季大田可种植部分应季蔬菜,但由于设施蔬菜种植发展滞后,反季节蔬菜供应存在较大缺口,目前市场上很大一部分果蔬需要依靠外地调运。

农超对接初期,H公司和西宁市大通县F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合作,对接产品主要以应季蔬菜为主,大部分是生长周期短的叶菜类。而且对接以合作社为主,合作社自主决定每日供应超市的蔬菜种类和数量,缺乏与超市之间的交流,对于农超对接的蔬菜质量标准,双方没有达成共识。H公司周边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程度较低,从2008年开始到2011年11月,仅注册了350家,合作社的数量与质量都与东中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而且本地的合作社没有强烈的意愿和足够的资金去改善生产、加工条件,从而使得农产品品质难以达到超市标准。

H公司作为青海本土企业,难以在本地找到符合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对接,因此为了有效地保障农产品质量,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H公司决定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战略――建立H基地。基地依靠超市的资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和当地村民签订为期15年的土地流转合同,从而获得对土地的经营使用权。目前基地建设了高标准蔬菜种植深冬温室250栋(包括标准化育苗温室4栋);建设蔬菜保鲜库1座,达到年保鲜贮藏及加工销售鲜菜能力5 000 t;同时,建设配套的蔬菜检测、加工(分捡、清洗及包装等)、配送中心等设施。对于当地农民采取合同聘用形式,把农民作为员工进行管理。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农产品种植过程中,首先从育苗、栽苗、管理到采摘都有专业技术指导员进行一对一指导,农产品生长期间,种植人员根据不同农药的残留期,严格控制农药喷洒时间和次数,质量安全员详细记录农药化肥喷洒时间。其次,成熟的农产品在采摘之前都要在基地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心进行农药残留抽样检测。最后,超市在上架之前,对所有农产品进行第二次农药残留抽样检测。此外,H基地已注册商标,由基地统一包装、配送的农产品都标有该商标。由基地种植的小乳瓜、紫白菜、菜瓜、香芹、黄瓜等已经获得了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H基地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的种植生产,严格控制蔬菜质量安全,实现农产品质量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因此,当中小零售企业在本地难以找到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供应商时,自建基地的后向一体化模式成为超市保证农产品质量的一种自然选择。

Perry[30]和Williamson[31]从三个维度来衡量交易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分别为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频率。当交易频繁发生,而且需要较高的交易专用投资时,机会行为就会发生,导致交易成本升高,市场交换就会被更有效的纵向一体化代替。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可以使原来市场中的交易关系转变成企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进而降低交易费用。陈铭涛等[32]认为企业后向整合度与生产成本负相关,与资产专用性程度、盈利能力、交易费用及管理费用正相关。由此得出如下命题:

命题2 与上游供应商的交易越频繁,交易费用越高,实施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越大。

Williamson[33]从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维度刻画交易,当不确定性、机会主义与专用性投资三者结合起来会严重阻碍市场交易,资产专用性越高、交易频率越高以及不确定性越强,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越大。所谓交易成本,就是与生产成本相对应的,在交易发生之前、之中、之后所产生的成本,包括违约成本、搜寻成本、议价成本等。一方面由于农产品生产的自然风险和交易的市场风险等不确定性、农产品集中收获的季节性以及专用性投资的存在,使得超市将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到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降低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农产品具有易腐特点,在供应链中环节越多、时间越长所造成的腐烂损失越大,会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交易成本。而供应链后向一体化是减少农产品损耗的客观要求。

H公司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降低交易费用:①蔬菜配送中心减少交易次数,提高交易效率。H基地建设了配套的蔬菜检测、加工(分拣、清洗及包装等)、配送中心,分散重复的交易都集中在配送中心统一完成,使各分店与供应商之间复杂的外部关系变为超市内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减少了交易次数,提高了交易效率,“内化”了交易活动,降低了交易费用。一般而言,规模越大,配送中心的作用越显著。②统一采购节约了采购费用。配送中心将各门店的订货计划汇总,统一向各分店供货。配送中心的建立减少了超市在搜寻、谈判、签约等方面的交易费用。③节约保管费用。H基地建设了蔬菜保鲜库,达到年保鲜贮藏及加工销售鲜菜能力5 000 t,保鲜库将各门店的库存功能集中,合理安排库存结构和库存时间,减少保管费用。④节约运输费用。H基地经理认为基地的选址充分考虑到了运输距离,H基地位于西宁市郊区,离H公司相对比较近,基地到超市最近的门店距离12.5 km,基地有专门的配送车将配送中心的农产品高效、安全地向市区运送,大大减少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基地配送中心将各门店所需商品统一调配,一次性地送到门店,使运输过程简化,运输次数减少,降低了运输费用和人工费用。

杜建耀[20]提到实行纵向一体化可以在不确定的市场交易中获取较确定的投入要素供给。为了保证供货的及时性,企业倾向于实行后向一体化,生产自己需要的投入品。于干千等[34]研究了餐饮企业,发现实施后向一体化可以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通过实施后向一体化,餐饮企业可以确保企业原材料的稳定供给和产品的销售,即使是在原材料供应紧缺时企业也能得到充足的供应,在需求降低时仍能有一个产品的输出渠道。因此,后向一体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由此有以下命题:

命题3 供应商违约风险越大,零售企业越倾向于实施纵向一体化。

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供应商对风险性环境所做出的反应是提高产品价格,特别是需要紧急供货时,供应商会额外提高价格。外部供应商的加价行为也对需求方实行纵向一体化形成强烈的刺激。方世敏等[19]认为通过纵向一体化,企业可以确保投入品的稳定供给或产品的方便销售。而且一体化能保证的产量以下游需求单位所能吸收的需求量为限。因此,一体化战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随意终止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

基地建立以后,H公司的大部分农产品由基地的配送中心统一配送,超市和基地之间保持紧密的信息交流。当超市需求增大时,基地可以调运库存或者通过从本地批发市场统一采购来满足超市需求;而当超市需求减少时,基地可以将过剩的产量储存起来,缓解销售压力。种植基地的建立使得超市在农产品采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主动权,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时游刃有余。

DEN Ouden等[35]指出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过程中会存在产量过剩或需求过剩,在市场上销售过剩产出,对纵向一体化企业来说都比较困难,因为企业需要将产出销售给竞争对手。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的初期,无法准确预测农产品产出和市场需求时,基地将面临很大的销售压力,充足的销售渠道是建立种植基地的必要条件。本土连锁超市规模越大,超市才越有能力承受巨大的销售压力,另一方面各个连锁店大规模的需求量才能给基地种植带来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由此可得出:

命题4 本土连锁超市规模越大、分店越集中,实施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越大。

企业实施后向一体化和规模经济密切相关,尤其是农产品零售企业实施后向一体化自建基地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自建基地是否能够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这就需要基地保证一定的生产量;第二,如果通过扩大生产量来实现规模经济,那么生产的农产品是否有充足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H基地占地面积27 hm2,2013年已建成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130栋,每栋大约90 m2,其中50栋由H种植基地雇佣8户种植人员种植蔬菜。基地种植的蔬菜一部分在H公司进行销售,另外H基地和华润万家、王府井超市长期合作,在华润万家超市和王府井超市内设有统一的销售专柜,由H公司的销售人员负责销售,支付华润万家和王府井超市固定的摊位费。基地还和华联超市有短期合作,华联超市亲自来种植基地挑选和采摘需要的农产品。H公司已有2家连锁店,分公司1家。两家连锁店的农产品都由H基地统一供应。目前H公司正在西宁市附近的各州县兴建超市分店,这一扩张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基地农产品的销售压力。分店开始运营后由H基地统一供应和配送农产品,这样一方面基地可以在农产品种类和数量上保持一定的规模,通过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基地规模种植的农产品可以自产自销,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基地农产品供过于求的风险,从而缓解H公司的销售压力。

与大型连锁超市如王府井、华联相比,中小型本土连锁超市的扩张范围相对比较集中。大型连锁超市一般分布在全国大中城市,如果自建基地统一向全国各地的分店供应和配送农产品,会大大增加运输成本和损耗成本,因此这些超市一般都选择与本地郊区的合作社合作。而像H公司这样的本地连锁超市,分店一般都集聚在本省内,分布相对集中,分店之间距离相对比较近,运输方便,这在很大程度上便于超市自建基地统一供应和配送农产品。因此,比起小规模便利店或者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型连锁超市,本地连锁超市的规模越大,分布越集中,超市越有必要实施后向一体化。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提出了中小零售企业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动因的相关命题。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过程中,超市发现合作社由分散农户组成,种植规模小,无法达到标准化作业,不能提供满足超市质量标准的农产品,因此超市决定实施纵向一体化,自建基地,全程指导、监督和管理农产品生产过程,为超市提供符合质量标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保障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命题1)。超市实施后向一体化,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约供应商搜寻成本、运输成本、农产品损耗成本,而且将之前的大部分市场交易转化为内部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也是基地实施后向一体化的动因之一(命题2)。H公司周边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程度低,也没有大规模龙头企业,缺乏充足稳定的供货渠道,使得超市失去了主导优势。因此超市实施后向一体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超市农产品的供应,降低风险(命题3)。超市自建种植基地,初期由于缺乏经验,不能有效地预测需求和供给,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因此本土连锁超市的规模越大,基地越能够有效地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反过来,超市也越有能力为基地的产出提供销售渠道(命题4)。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3

有关资产减值的界定问题也已经作出了改变,规定经过确认的资产减值,即使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也不可以转回等。在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变动后的同时,也应对我国的会计制度进行思考,完善会计制度,建立相应的会计监管机制,加强对会计的职业道德培养,健全会计诚信体系。我国会计准则进行以上一系列的发展和变迁,降低理财主体的交易成本是我国会计准则变动的内在经济动力,而会计准则变化的重要目标则是让我国的会计准则更加趋向国际化,提高我国的会计水平。

二、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

在会计准则中,公允值就属于是一种较新的会计计量属性,能提供较强的负债价值和计量资产等相关信息,有助于真实有效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财务分析中的实际应用范围可谓相当广泛,如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资产,人们可以利用它在市场中,特别是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中发挥各种工具作用,以达到不同的目的,股票,期货,外汇,黄金等都是金融工具,也叫金融产品。会计准则中有关公允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应在正式书面文件已经明确记载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有关的管理和评价该金融的负债组合,资产组合或负债和资产组合要以公允值为基础,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详细况情,企业可以按照公允值的计量,初始进行对金融负债或金融资产的确认。金融工具活跃市场的报价也用于其公允值的确定。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动,在财务分析体系中国实际应用,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润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关的投资准则则又取决于公司的盈亏对利润产生重要的影响。会计准则中投资准则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去反映可供出售证券和交易性证券,期末未按照公允值计量的可供出售证券,价格变动的利益可以计入到权益之中,这样可以影响期末企业的利润,而交易证券的价格的浮动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或亏损。会计准则的发展变化,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一项改革,可以更好地在财务分析体系中应用,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三、对财务分析体系构建的思考

1.财务分析体系构成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的有效分析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综合分析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财务分析法来评价企业股东的权益汇报水平和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财务的角度去衡量企业的绩效,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较深入真实地分析企业的经营效益。财务分析体系将净资产收益率分解为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三部分进行分析,目的是服务于其领域的目标,与企业的财务目标相一致,我国不同的企业对于企业的财务目标有着不同的说法,如利润目标,股东权益目标等等,所以明确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实现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的重要基础。在本质上,企业目标与企业资本所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也可以将资本的保值与升值视为企业的目标,保证资本的最大化目标也是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公共追求,这也是财务分析体系的理论基础之一。财务分析体系的构成还包括资产运作效率的分析,投资分析及债务偿还能力分析等主要的内容。对企业的总资产或一部分资产的运作分析,是否有效地利用企业资产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发现企业问题并及时调整。

2.财务分析体系优化

中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我国企业的生存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就要完善自身的经济建设,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壮大企业的竞争实力。现行的财务分析被广泛地应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但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有其自身的体系局限性。如对有息无息负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之间不作区分等,因此健全财务分析体系,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能够更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对财务分析体系的优化,精细化财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也是社会分工的重要体现,在常规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分析进行细化处理,把财务分析的工作贯穿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渗透到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具体细节上,科学地分析企业生产和企业经营活动,真实地反映企业盈利或亏损的状况。实现对财务分析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

四、结语

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变,要想提高的企业经济效益,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完善和革新,会计准则的发展变化就目前更加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财务分析体系在反映企业经营的状况的同时也展露了其自身的局限性,需要对财务体系进行重新思考,优化财务分析体系,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带来便利。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4

关键词: 产业结构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定理

产业结构事关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形成大量文献。这些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分析

就产业结构的演进而言,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进的合理化。具体而言,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配第――克拉克定理”,即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规律。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第一产业中就业人口比重将不断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中就业人口比重将增加。Kuznets(1985)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该产业中劳动力相对比重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不断上升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并非与之同步,综合来看,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这些国家中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Chenery(1986)认为在工业化初级阶段,轻工业特别是纺织、食品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生产要素密集程度方面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重化工业品的发展又可分为以原材料工业为重点和以加工型工业为重点的两个不同阶段,资本密集度、技术集约度都明显提高。在这一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具有加速趋势。当经济发展在完成工业化任务而进入到发达经济以后,增长速度会明显回落。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1932)提出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该学说认为,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为由进口到国内生产,再到出口。弗农提出立足于发达国家的“产品循环说”。该学说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为新产品开发到国内市场形成到产品出口,再到资本和技术出口,再到产品进口,再到开发更新的产品……按照这种顺序不停循环上升。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提出霍夫曼定理。该定理揭示出工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比率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霍夫曼比例。该比例等于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同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间的比值。霍夫曼定理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

学术界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进行分析。具体而言,贺菊煌(1991)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姜彦福等(1998)认为,我国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变动主要是受需求结构变动影响,同时,货运邮电业和商、饮业的产业结构变动由原先的技术结构影响占主导地位向消费结构占主导地位转变。俞肖云(2002)认为,“十五”期间影响中国工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九五”工业经济政策的滞后影响,“十五”规划的影响,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胡乃武、王春雨(2002)认为,国际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时代特征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上述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来论述不同,周冯琦(2003)认为,目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来提高一国竞争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国际竞争背景下谋求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认识下,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配置、产业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体制转轨。陈晓涛(2006)在对产业结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知识资源和国际因素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依然莫衷一是,如何探析公认的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势在必行。

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综合评价是运用多个指标对一个复杂系统进行总体评价的方法。目前学术界对综合评价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另一类是对评价方法的研究。评价方法与本课题的研究息息相关,下面我们仅就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概述。

学术界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方法(专家会议法、Delphi 法)、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法、技术评价法)、多属性和多目标决策方法、运筹学方法(如DEA)、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系统工程方法(评分法、关联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积分、模糊模式识别)、对话式评价方法(逐步法、序贯解法、Geoffrion法)、智能化评价方法(如BP神经网络)等。近年来,综合评价方法又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诸如系统模拟和仿真评价方法、信息论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与灰色综合评价、智能化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遗传算法等)、动态综合评价方法、交互式多目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交合分析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方法,同时多种方法的相互结合成为目前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新热点。而针对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dynamics)、大道模型(turnpike theorem)、数学规划(mathematics programming)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最优控制模型、经济计量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等。

尽管学术界对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这些模型仅仅是对历史数据进行相对比较与分析,最终得出相对数值,并根据相对数值的高低评判其结果的优劣,因此是一个相对的评价。我们认为,就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评价而言,如果缺乏一个合理的评价基准,仅仅对各个地区或多个年度产业结构进行相对评价是不完善的,据此所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也是有失偏颇的。基于此,我们创新性地引入动态最优化理论,计算出最优产业结构,并将实际产业结构与最优产业结构相结合,计算出产业结构偏离指数,最终提出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符合经济学逻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四、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

产业结构评价是统计评价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则可以视为动态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评价。已有的产业结构评价研究多数基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历史数据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长期评价,而在众多的统计评价指数中,目前还缺乏对产业结构的动态综合评价指数的研究。齐建国(1987)认为,需求适应性指标、结构效果指标、产业协调发展指标、资源供给适应性指标、技术进步适应性指标、外贸适应性指标、反映产业结构对生态影响的指标等七个方面可以作为评价产业结构的指标。张放、卢跃(1987)和蔡希贤、王韬(1988)对产业结构的评价与调整的数量方法进行评析,并推荐采用投入产出法来评价产业结构。施发启(1998)利用1988-1992年国家统计局编制的5张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对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性进行测算,发现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性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并提出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入,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适当放缓第二产业发展速度的政策思路。李宝瑜、高艳云(2005)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年度变化失衡指数,对所有产业的结构不合理程度进行综合评价。邬义钧(2006)分别从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两方面,具体分析产业升级的具体目标和战略目标,并提出附加价值溢出量、高加工化系数、结构效益指数等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现有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评价尚缺乏经过系统论证的产业结构基准――最优产业结构,因此,如何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是准确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的重中之重。

五、具体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

除了对整体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综合评价之外,学者们还针对一些产业或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其中,张孟林、王庆石(2006)认为,实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首先要明确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这就涉及产业结构的评价问题。因此,他们以黑龙江省农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产业结构变化系数和产业结构熵值三个量化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变化情况及结构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价,发现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各产业部门发展不平衡、比例关系不协调、种植业比重过高、其他产业比重偏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虽然正确但调整速度较慢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师萍(1999)以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的3个层次,即宏观结构合理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动态结构的合理化,并建立旅游产业机构的评价准则,然后依据准则构建出产业机构合理化的三项指标。赵敏(1999)则以水利行业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水利产业结构评价模型,并运用所建模型对江苏省某县的水利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除对一些产业的结构进行评价外,一些学者还对特定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评价。陆根尧(1991)根据宁波市1992年投入产出表,对宁波市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化工、纺织、机械这三个主要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较大,表明这三个主要部门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陈立泰等(2009)借助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系数,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手段分析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六、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思路

现有文献从战略产业的选择标准、产业结构调整的观点支持与否、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后,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与建议。具体而言,谢伏瞻等(1990)在着重研究中国战略产业的选择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就各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的关联影响、劳动密集程度等各项指标的计算和比较,提出以农业、电力工业为主的能源工业、钢铁、铝、化工原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与通信业等七大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产业。王岳平、葛岳静(1997)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三种观点(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缓解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抑制加工工业的过快增长的数量调节;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题,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国风(1999)认为,要选择产业关联度高的原材料工业类产品作为结构调整的龙头产品,支柱产业产品要真正成为结构调整的“支柱”,同时要注意理顺产品结构调整与企业组织结构、地区布局调整的关系。胡春力(1999)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原则、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必须处理好农村工业化、对外开放、制造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关系。何德旭、姚战琪(2008)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各种效应,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现实发展道路及发展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我国学者不仅从总体上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思路,也针对具体产业和具体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刘立力(1997)对中国石油产业结构性矛盾与成因进行探析后,认为解决重复建设,加速产业和技术更迭与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将是中国石油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吕伟业(2002)从电力增长和投资结构比例的调整、电源结构调整、电源布局调整、电网结构调整、电力体制改革五个方面对电力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分析。罗松山(1999)在借鉴美国、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西部大开发中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全球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潘力剑(2001)对长三角产业结构现状、成因分析后,提出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推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李红卫(2009)对德国鲁尔区与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模式进行比较后,提出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安排。

国外学者及其政府针对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政策。西林(1999)对美国的高技术产业政策进行研究,主张美国政府应该重视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干预,如对特定产业给予补贴,实行贸易政策等。Paul Romer(1993)和Tyson(1992)等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外部效应做了理论研究,提出政府应当对企业研发活动给予补贴的若干政策建议。克林顿(1993)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也是美国重要的产业政策之一。韩国政府通过技术推广和培育市场,以及出台支持韩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多个政府部门分工合作给予生物技术产业支持、积极投入资金和培养人才,形成产业集群,建立技术支撑平台等政策措施,对韩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chesnais(1983)通过研究表明,法国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综观上述文献可以看出,虽然理论界对于产业结构进行了近乎全面的探讨,但这些研究无一基于对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化内在机理的全面、准确认识,从而也就没有文献采用精确的数理分析方法研究解决这样一个高度依赖数理分析方法的问题。相对于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是最合适的?这个问题的准确求解事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必将成为产业经济学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艾伯特・赫希曼,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发展战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陈晓涛.产业结构软化的演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

术管理,2006(1).

[3]贺菊煌.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

济研究,1991(10).

[4]胡春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J].管理世界,1999(5).

[5]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

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5).

[6]胡乃武,王春雨.加入WTO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中

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7]姜彦福,林盛等.我国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因素分析.清

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8]李宝瑜,高艳云.产业结构变化的评价方法探析[J].统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5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征

为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就应当从其自身所体现出来的特征来进行研究,而其主要的特征内涵则包括了以下几点。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旅游业的协调结合

从现代旅游产业的文化发展情况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文化底蕴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所在,而旅游的经济结局又成为了现代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生产中,与环境相融合,从而达到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协调发展中,完成对文化创意领域内部的创新建设,这对于定量的区域描述来看,都成为了创意产业阶段的一项重要组合结局。而具体的信息产业表现,其创新的体现,就在于对空间协调作用的补充,并以此来完成对互动界面之间的联系贯彻,从而更有效的实现对文化创意的有效改善。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调统一特征

旅游产业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撑点,也是文化创意表现的一项重要体现。在这一类的文化旅游发展中,经济产业是一切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做好对旅游产业的需求性创意建设,就成为了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结构。对于这一协调发展的形式来看,国内外的发展行情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道路。首先从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状态来看:第一,将旅游业与文化的五行产业进行联系促进,可更好的缓解对旅游产业的有序建设,并可完善对文化传播形式的改善;第二,在起步阶段,文化创意产恶意的增速,应高于旅游产业的增速,且更为稳定,同时也会带动后续的旅游产业发展;第三,在稳定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文化产业的显著促进,在旅游业与稳定的发展阶层上,也更好的促进了对旅游产业的更新完善,这在产业的创新水平上,也都极大的提升了产业的和谐发展力度。因此,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协调性,就在于其在创建过程中的经济依靠作用,通过协调发展,从而更进一步的完善了对基层结构形态的有效创建。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结构

本次的研究数据,以2000—2014年期间的湖南旅游局调研结果来进行对比分析,经湖南旅游局对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设计,从具体的情况出发,设计符合当地文化创新设计的结构,从而进一步的完成对创意产业的有机化研究。在此研究的过程中,对其分布结构的研究对以下的集中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一)指标分布体系

从现代旅游的产业本质来看,旅游的本质就在于对资源的凭借标准,并根据旅游的实际生产情况来确定规划目标,实现对旅游服务的满足,并争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合理经济效益配合。就目前的旅游产业生产水平情况来看,应用单一的指标风阀进行旅游业内部的产业比认证,并根据旅游投资的比例进行控制,即为指标体系的调控手段。在旅游业的出口分布研究中,根据实际的旅游产业水平研究,进一步实现对现有设施的内涵管理,从根本的结构建设角度上完成对基本信息的创建完善,从而实现旅游产业水平的稳固发展,并结合实际生产理念进行景观、社会文化、经济以及人口四个层面的多个指标进行创新改建,并依据文化的产业创意进行经济全球化背景内部的核心创建,从而实现在文化创意领域内的产业化运营管理。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全球性发展行情来看,创新就是其生产的核心动力,并通过技术上的革新创新,从而实现在产业的运作形式上的文化因素创建,并完善对产业新型行情上的创作建设,实现对广播影视音像技术上的革新。就当前的文化发展策略来看,对于检测所得的测度信息,也存在数据上的指标定义失调,分析抑制的数据指标信息,并进行信息策略上的再调整,实现对产业影响规模上的调控,对于影响因素的调整等,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创新产业值指标,就需要建立在对产业就业机会上的调整,并以此来研发对投资项目金额的调控。

(二)产业布置的分析因子

在进行产业的布置中,针对其产业分布的因子进行分析调整,分析其因子所产生出来的原始数据信息,并根据统计信息来进行变量上的信息认知。结合实际的生产变量依据对隐藏性的因子进行分析。在产业分布的变量关系中,对于因子的布置情况,在原始的数据上,存在一定的矩阵关系,这在因子个数的应用中,就需要根据载荷的矩阵规律完成其不同因子的排序分析调整,从而更进一步的实施对信息的分析。

(三)协调模式环境下的信息模拟判别

从旅游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形势来看,理想的状态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例如从旅游产业的文化创意产值空间进行调度,即可有效的完善对差距信息的补充,从利益以及协调的显示生活发展情况进行文化的创意产业建设,既能够在显示生活的发展基础上完成对创业结构的改善,同时也可达到一个二者相互协调的理想数值,对于后续的模式建设发展,都能够极大的促进其设施的发展建设。其定义的协调发展环境,就应从不同的学者以及定量研究体系上实现对协调度的认知应用。在应用信息的模拟分析中,其定义域的协调度分析,主要以C=(X+Y)/(X2+Y2)1/2为基准,其中X为产业的综合生产水平,Y则代表创意产业的水平指数,C则为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生产水平结果。依据已知的X、Y值分布变化情况,在协调过程中,主要分以下几类结果:创意高于综合水平,阻滞了旅游业发展;旅游业高于综合水平,产业过剩;发展基本满足经济需求,出现增长;旅游业高于文化创意,初夏时期产业过度,增长过快;创意与文化系稳定发展实现了和谐发展策略。

三、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今后发展策略展望

依据湖南省近年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对于综合指数的运行计算,存在一定的模式缺陷,但总体来说,符合旅游经济的总体发展路线。其产业的分析展望如下:

(一)湖南的旅游综合指数分析

从湖南近年来的旅游综合指数来看,其创意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展望,就需要结合实际的算法来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应用SPSS16.3统计软件来进行本次的综合指数分析,其中数据的卡方矫正则以t或X2来检验,当P<0.05时,表明其增长具有统计意义。而从行业的转型结构来看,在综合信息的分布上,也存在以下几点差异。首先,在旅游业的影响因子中,导致其主要诱因发生改变的主因,在于入境旅游人数与入境旅游人均花费的比率上,而在这一形式的个性变化中,从业人员与游客之间的因子分布,也呈现出了一定的改变。就湖南近年来的旅游产业水平调整变化结构。

(二)湖南旅游产业文化的创意生产综合指数验算

为完成进一步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调整,从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规格上进行全面的掌控分析,并完成对软件程序的全面指标管理,选取合理的数据因子进行调控后,根据文化的创意反应环境进行特征分析。并根据其文化的创意类型进行综合文化特征分析,结合实际的生产依据进行创新产业领域内的综合评价分析后,其作用效果,即可得到有效的管理调整,这对今后的信息认证来说,均具有较好的完善效果。

(三)旅游产业的空间文化分布

为达到湖南省旅游产业认证,从协调的空间差异形态上,完善对省内数据的空间分析,并根据湖南省的州市环境产业应用,从而实现对文化创新产业的综合指数控制,并依据湖南省的信息调度,从而实现对省市情况的分布监管。根据湖南省的经济分布结构来看,从产业的量化生产来实现对经济旅游的有效发展,并促进乡镇的和谐发展。通过政府的文化发展鼓励,从而进一步的完善对环境的改善,实现就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完美转型。结束语通过文化创新产业的合理布置,并结合旅游产业来实现对经济形态结构的转型,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中,主要分为两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根据省内部的经济产业发展形态进行考察创建,依据相应的空间分布形态架构进行领域内的创建分布调整。第二,依据现有的产业分化情况建设有效的经济发展区,根据文化创意的产业领域进行协调调整,从经济的便利形态进行推动发展,并结合经济的供应渠道实现新型文化产业的全面推动。伴随着现代经济的非发展,文化经济的发展目标,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发展目的,结合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调整,必然能够极大的推动我省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登佐,瓮晶波.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113-114.

[2]易华,易小云.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06):98-101.

[3]陈国生,彭文武.湖南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效应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荆楚学刊,2015,(4):41-48.

[4]阳琴,陈国生,王成云等.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经济师,2015,(03):180-181.

[5]吴小平.株洲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刍议[J].科技广场,2014,(04):219-223.

[6]肖雁飞,赵佳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6):81-82.

[7]彭希林.长株潭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背景分析[J].文教资料,2015,(10):54-56.

[8]易春,杨彩凤.科技支撑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51-53.

[9]刘波,谭正祥,蔡琨等.长株潭文化创意产业群发展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1,(04):3-4.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6

【关键词】工业分析与检验 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04-02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要求对工业生产的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等进行分析检验,从所得的化学组成及含量来判断其品质的一门学科,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实际应用上的一个分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素有工业生产的“眼睛”之称。随着河池市矿冶工业的迅速发展,在生产中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企业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毕业生的技能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不仅体现在技术、技能方面,而且特别强调职业道德、责任心、团队意识、创新意识、行业知识等综合素质。现在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已有10年的办学历史 ,2004年招收第1届工业分析与环境监测专业高职大专生,2005年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更改为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确立了“立足河池、面向广西”,以河池地方经济建设产业需要为主的办学理念。自2004年办学以来,为了满足河池市矿冶工业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学院先后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课程体系的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证制”教育特色的形成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了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软硬件资源的改革。本文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进行思考。

一、工业分析与检验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特色专业建设严格按照广西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改革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改革教学为核心,以培养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注重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突出办学特色, 系统加强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对经济市场的适应能力。

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背景

河池市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中国的锡都”。全市11个县市(区)都有矿藏,已探明的有锡、锑、锌、铅、铟、铜、铁、金、银、锰、砷等43个矿种205处。锡储量占全国的二分之一,铟产量居世界前列,锑金属储量名列全国第一,铅、锌等金属储量名列全国第二。河池市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把具有河池特色的有色金属工业做大、做强和做好,冶金、选矿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由于河池市属贫困山区,人才奇缺,不少企业新建或扩建,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加上人才外流严重,造成了企业生产效率不高、资源浪费大和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在生产中,要降低生产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确保安全生产等,都需要工业分析与检验提供必要的和可靠的分析检验数据作依据,企业迫切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目前广西开设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高校虽然有几所,但与矿冶有关的并不多,因此,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颇具特色的专业。

三、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应以“能力本位”为主体,同时坚持“知识本位”,以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以河池市经济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化了“双证书”、“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了“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操作过程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每年都会结合河池市矿冶工业特色,组织专业调研队伍深入厂矿生产一线和聘请企业有多年生产一线工作经历、且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专家,共同讨论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需求及相应职业能力,形成专业改革调研报告,并根据职业能力需求设置和开发课程,着力构建充分体现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解决培养目标定位问题。

四、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程质量高低与否,课程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它对高职人才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由于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还是按照学科构建。当然学科课程也有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等优点,但从目前高职生就业情况来看,技能是第一位的。显然,按学科构建的课程体系已不适应高职生的培养。因此,要使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生产相适应,必须对课程进行改革。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在充分了解专业与行业现状在基础上,以“素质核心,能力本位”为课程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基于生产实际的项目化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体系和基于价值引导的人文化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在整个课程体系建设中,邀请冶金、化工企业相关专家全程参与,通过对河池市的矿冶企业的认真调查,学院确定将矿石分析和冶金中控分析两门课程作为重点建设课程,教材分别采用由冯忠伟教授主编的《矿石分析》、施先义教授主编的《冶金中控分析》。制定并完善所有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并建立完整的电子教案及相应的试题库。

五、研究生层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在适应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职教师资建设模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搞好专业建设、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通过培养、引进或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了具有研究生学历且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或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如有计划地安排具有研究生学历但实践技能不高的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学技术、练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积极引进企业中具有一定学历基础且技能优秀的人才来校进行定期培训或举办讲座,通过再培养的途径提高教师的“双师型”水平;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注重科研工作的推进和教学研讨会的开展,促进校企人员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等。通过以上措施,学院改变了以往研究生层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低及来源渠道单一的现状,建成了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具有硕士学位和高级职称,实践应用能力较强、教师素质与学生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了专业建设的需要。

六、“双证制”教育特色的形成

职业资格与职业劳动密切相关,不仅能准确、直观的体现职业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而且能反映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需达到的实际工作水。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能取得毕业证书,而且能同时取得一种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学院以职业素质为基础,将专业技能证书所要求的内容与学历教育相应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的制订结合起来,促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两个体系有机融合,体现职业标准的职业功能、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努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形成学院特有的办学特色。目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鼓励和正确引导学生参加的证书考试有化学检验工(中级/高级)、食品检验工(中级/高级)、化工工艺试验工(中级/高级)等与行业密切相关的证书。

七、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它的成功与否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已建成了基本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严格依照培养高级实用型职业技能人才的要求,贴近生产应用管理第一线的办学思路,逐步完善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校内实训实践所需的仪器设备,塑造了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际工作场合相一致的职业环境。目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实训基地设有基础化学实训室、分析化学实训室、工业分析实训室、破碎选矿实训室、中控分析实训室、冶金技术实训室及仪器分析实训室等主要实训室。设备方面增添了电子分析天平(15台)、示波极谱分析仪、硫份测定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微波消解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中大型仪器。另外,学院充分利用学院位于有色金属之乡,靠近生产企业的优势,按照“校企共建、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周边7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形成校企资源互补、资源共享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如河池市南方有色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金山铟锗冶金化工有限公司、广西堂汉锌铟有限公司、华锡集团凤凰矿冶分公司等企业。

总之,工业分析与检验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高职院校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使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不断适应现代化企业生产一线的发展要求,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不断提高专业知名度,把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成为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丁文捷,栾崇林.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世纪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人才[J].广州化工,2006(2)

[2]张小康,张正克.工业分析[M].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2008

[3]万琼.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27)

[4]左国强,周鸿燕,崔海燕.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河南化工,2011(2)

【作者简介】易灵红(1983- ),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基础化学教学。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7

关键词:石化企业战略成本管理SWTO分析法

21世纪,世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石化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有着举足轻重作用。加入WTO后,面对国内外强大的竞争对手,石化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是其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战略成本管理内涵

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战略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外延性、抗争性等特点。[1]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是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2.我国石化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以及加入WTO后,石油石化产业市场化程度日益开放,重视成本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石化企业在实施“低成本战略”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但是随着原材料涨价、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成本压缩的空间越来越小,为通过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必然需要更新观念,把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引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从战略成本管理视角来分析成本管理,可以发现,降低陈本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在企业成本过程控制的同时,也应注意以较小的成本升幅而获得更高的企业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片面降低成本,不注重实际的投入产出效果将挤压某些环节的合理利润空间,导致事与愿违的结局。运用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要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合理控制企业成本,获取成本竞争优势。我国石化企业市场化转轨过程中,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单纯依靠提高价格和产量的方法行不通,通过内部自身进行有效的控制成本,才是提高石化企业经济利益的根本途径。石化产品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催化、炼制、机电、安全、包装等多条生产线的协调与配合,石化产品的价格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石化企业成本管理必须深入到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从最初的原材料耗费各种资源到各环节到最终的产品,都应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对象,所以说石化企业实施产略成本管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我国石化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方案的实施

3.1企业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法是战略成本分析法的一种,它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的。每一个企业都是进行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而所有的这些活动可以用价值链表现出来。通过分析企业价值链,确定增值和非增值价值链,再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链的持续优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价值的目的。以提高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应包括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1)行业价值链分析。石化行业价值链比较长,纵跨上游的油气开采、中游的炼油和下游的化工以及成品油销售四个差异性很大的子行业,其中油气开采的毛利率可以达到50%以上,而成品油销售的毛利率只有10%左右。同时,石化行业包括数千种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如丁二烯的价格从2002年2月份的300美元/吨飚升到6月份的600美元/吨。此外,国际影响巨大,国际局势变化对基本与国际接轨的国内石化行业产生影响较大。因此,把企业置身于行业价值链中,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来降低成本和调整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以取得成本优势。石化企业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在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将企业价值链向上下游纵向延伸或水平横向延伸。

(2)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是指通过消除不增值作业,重组内部价值链,为降低相对成本提供条件。一般来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作业都是增值作业,例如生产过程中的炼油、催化、裂解等作业。不增值作业是指对增加顾客价值没有贡献,或者几经消除而不会降低产品价值的作业,例如与存货有关的存储、维护、归类、整理等作业。在作业链上所有环节都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和优化增值作业,就可以减少浪费、降低资源消耗,最终降低产品成本。在石化企业内部,抓住从新产品设计、老设备改造、工艺流程设计、物资订购、费用消耗到产品销售这一系列环节,对其进行不增值价值链消除、价值链优化,这样将会大大降低煤炭成本和费用水平,提高企业持久竞争力。

(3)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是指通过测算竞争对手成本,明确自身优势,制定成本、价格等策略战胜对手。石化企业可以通过对不同区域内主要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并与之进行比较。这样不仅可以建立标竿制度,争取成本优势,并且可以扬长避短,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此外,我国石化企业还要认真分析国外石化企业成本策略,我国石化企业从产能、机械设备等方面都缺乏竞争优势,更应该从战略成本的角度提高自己的竞争力。[2]

3.2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石化企业在战略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本企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等有较清晰的认识。石化企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今后一段时期内,必然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企业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更新改造陈旧设备,实施清洁化生产,具有持续稳定的发展能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当前石化企业的竞争目标应是注重提高产能、保证安全生产、开发应用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发挥自身优势,实施正确的经营战略。

4.我国石化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SWOT分析

4.1战略成本管理中SWOT分析的基本步骤

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战略分析方法,它主要包括内部优势分析(S)、内部劣势分析(W)、外部机会分析(O)和外部威胁分析(T)这四个方而。SWOT分析法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运用的总思路是:在全面分析企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及其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为企业取得或维护成本优势及制定成本战略措施提供信息,进而制定出有效的成本战略,尽量将企业的成本优势与机会整合起来,扬长避短,抓住机会。或者通过扭转劣势,避开威胁,取得战略上的主动。

SWOT分析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进行内部的成本优势分析、内部的成本劣势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分析和外部环境的威胁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并制定成本战略决策。

优势一机会战略组合(SO)。SO组合是一种发挥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组合方式,也是最理想的战略模式。当企业具有特定方式的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了有利机会时,可以采取该战略组合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劣势一机会战略组合(WO)。WO组合是一种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劣势的组合方式,也是使企业扭转劣势、获取优势的战略。当企业存在外部机会,但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的劣势而妨碍其对机会的利用时,可采取措施先克服这些优势。

优势一威胁战略组合(ST)。ST组合是一种利用自身的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影响的战略组合。它通过在日标领域利润集聚来超越竞争对手,取得竞争优势。

劣势一威胁战略组合(WT)。WT组合是一种在减少内部劣势的同时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略,可以采取产品差异化等战略来回避,由于成本劣势带来的威胁。[3]

4.2SWOT分析法在我国石化企业战略管理中的运用

(1)内部成本优势分析。目前,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石化产品价格也出现波动,虽然石化企业在亏损运营,但是由于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是炼化一体化经营,国家对化工企业的亏损给与补助,保证企业运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同时企业可以将成本转嫁到下游石化产品中,有利于企业持续经营。

(2)内部的成本劣势分析。首先,石化企业成本核算不够完整。目前我国石化企业成本不能真实反映石化产品生产过程的实际耗费,主要是其核算项目不完整,在企业成本核算框架中,没有专门的安全支出,安全支出只是间接表现在折旧费和修理费中,没有考虑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发展成本对成本的影响。新井建设、老井关停、后备资源、开采引起的环境补偿没有列入成本核算范围。其次,政策限制。石化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是石油,石油资源匮乏,价格上涨,必然影响石化企业发展。同时,我国已经加入WTO,需要完全按照WTO规则进行竞争,将逐渐减少政府的政策干预,需要企业自负盈亏发展。此外,石化企业是高污染企业,清洁生产和环保压力较大,国家已经在政策中有明确规定。因此,政策已经提高了石化企业发展的门槛。[4]

(3)外部环境的机会分析。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石油石化企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油石化企业一体化战略性发展,石化企业地位越来越重要,原有石油城市转型过程中都更加注重石化企业发展,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提出哈大齐工业走廊,就是以大庆石化产业为中心依托,大力发展石化企业。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石化企业的建设投资。开发新型石化产品,应用高新技术推动石化企业清洁生产、节约生产等政策,为石化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4)外部环境威胁分析。随着我国加入WTO,原有石化企业的垄断地位也将动摇,国外大的石油石化企业逐步进入我国市场进行竞争,与国外相比,我国石化企业产能、技术、设备都远远低于国外企业,因此,从竞争者角度看,我国石化企业几乎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此外,随着技术进步,运用新型技术手段,开发替代产品对石化企业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威胁,比如,生物质经济的发展,将开发新的替代能源,取代传统石化产品。酒精汽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根据上述内外部环境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石化企业当前发展的内部环境中劣势大于优势,外部环境中机会大于威胁,可以考虑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优势,克服劣势,可以考虑采取劣势—机会成本组合战略(WO)。采用这种成本战略组合的关键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劣势,使企业扭转劣势、获取优势。

5.结论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8

企I并购是现代经济活动中企业自我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整合效应与协同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价值最大化。因而并购风险的量化研究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像中车电机这样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中车电机风电整机并购项目的风险量化

中车电机风电整机项目并购风险识别可以通过对立项阶段的风险定性、评测性指标量化分析和并购项目风险的量化分析进行。

(一)立项阶段否决性和评测性指标量化分析

并购项目立项阶段量化分析主要从否决性指标和评测性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对否决性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和评测性指标量化分析,从而确定该并购项目能否立项。

1.否决性指标分析

否决性指标是进行并购项目首要考虑指标,若在立项环节出现以下指标时,则考虑否决该并购项目。具体的评估标准见表1。

对照此表对风电整机并购项目进行评分立项分析,可以得出公司该并购项目在宏观环境和产业关联度方面没有出现不符,具体表现在政治法律环境方面,产业没有面临国际关系、政治干预、政治局势、行业法律法规的重大风险;经济环境产业符合经济、产业政策,不存在贸易纠纷、金融危机等重大风险;科学技术环境符合科学技术政策和技术发展规律,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技术领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风险;社会文化环境方面,产业符合公众和客户价值追求,不存在遭遇抵制的风险;新产业十分符合公司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由此,可以得出该并购项目可以立项的结论。

2.评测性指标量化分析

为降低新产业拓展项目投资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提升公司新产业项目管理水平,新产业和企划部共同完成对项目评估模型的构建,从具体指标出发,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对项目进行分析,并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评估,具体评估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各个部门风险评估的平均得分为87.42,大于可行性良好85分的标准,证明该并购项目可行。

(二)风电项目风险指标的量化分析

通过对立项阶段量化分析以后,还需要对风电并购项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能更清晰地显示哪个风险点是相对更重要的,需要公司特别关注和预防。量化主要风险的指标主要包括风电产业竞争风险、风电产业发展实施规划风险、并购对象评估风险和并购风险总得分五个方面进行。根据并购金峰江苏进行阶段的前后进行打分,从而量化不同阶段的风险。

1.风电产业竞争风险量化分析

风电产业竞争风险分析主要从组织资源和组织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组织资源又可以分为行业资源、研发设计资源和资金实力三部分;组织能力也可以分为资源整合能力、经营团队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三方面。产业竞争风险量化见表3。

说明:组织资源和组织能力占产业竞争的比重分别为40%和60%(下面项目比重和此类似),计算出组织资源的得分和组织能力的得分,最后加权得出产业竞争项的得分。

资源整合能力+80,可以计算得出风电产业竞争项风险的得分为87分。

2.风电产业发展风险量化分析

产业发展风险从战略业绩目标和财务业绩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战略业绩目标又可以分为市场地位、关键竞争要素优势两部分;财务业绩目标也可以分为销售收入规模、销售毛利率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三方面。产业发展风险量化具体见表4。

计算风电产业发展项的得分98,可以得出产业发展项风险的得分为87.6分。

3.风电整机项目并购实施规划风险量化分析

实施规划风险可以从实施规划完整性与可行性和风险评估的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实施规划完整性又可以分为商业模式规划与可行性、发展定位与业务运营规划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和组织规划的完整性与可行性三部分;可行性和风险评估的可行性也可以分为财务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技术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商业化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和其他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四个方面。实施规划风险评估量化见表5。

计算实施规划风险评估项的得分,可以得出实施规划风险评估项的得分为88分。

4.并购对象风险量化分析

并购对象风险评估可以从信息对称性、并购对象背景、并购对象竞争力和并购意愿四个方面进行。并购对象评估量化见表6。

计算并购对象风险评估项的得分,可以得出并购对象风险评估项的得分为87.50分。

5.计算并购风险量化分析总得分

并购风险从产业竞争、产业发展目标、实施规划风险评估和并购对象评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各项的比重及并购风险总得分计算过程见表7。

可以得出并购风险评估得分为87.42分。

投资项目总体风险根据各类风险评价结果做出评价结论。投资项目总体风险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其中:不合格为60分以下;合格为60-80分;良好为81-90分;优秀为90分以上。并购风险评估得分越高,相对的风险就越小。根据评估结果,项目风险评估得分超过了85分,处于良好标准范围当中,说明风险相对较小,公司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资金实力,结合目标公司具体情况,对目标企业实施并购符合公司发展需要,在该项目提交公司决策后将开展并购工作;其次应按照既定的并购方案进行,关注主要的风险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确保并购风险处于可控的低水平。

二、风电整机并购项目后风险管控措施的量化措施

风险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公司年终的收益,收益的情况好坏也可以反映并购风险前后控制的好坏,因此可以通过设置经营期考核指标和标准对并购风险控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中车电机并购金峰江苏和金峰内蒙风电整机项目风险管控主要通过2015年-2016年风电整机项目的整个并购投资项目建设期指标考核和经营情况指标进行。

投资项目建设期考核主要从投资规模、实施进度、规范操作和“三同时”规定执行情况四个指标进行评分控制,见表8。

风电整机项目经营状况考核主要从2015-2016年度风电整机项目实现新增销售收入、新增净利润、职业健康节能环保和消防责任三个方面进行,见表9。

通过有11人专家组成的并购评价小组对上述投资项目建设期考核和经营状况进行打分,可以对该风电整机并购项目的过程进行评价,从而也对该项目中的风险控制是否有效做出了评价,评分标准为80以上为并购风险控制良好,60-80分为合格,60分以下则为风险控制存在较大风险。

三、结论

在进行并购时,及时、系统全面地辨识和量化分析并购前后存在的风险,提出科学有效的管控措施,规范并购风险管理流程,并对并购后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减少风险的发生,这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企业文化走廊范文 下一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