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抑或乡城一体

时间:2022-09-26 07:48:59

城乡一体抑或乡城一体

摘要: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时代主题。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全体国民收入的一大重要举措。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两个重要的现象:城乡一体和乡城一体。本文就此两种现象从理论上进行解析,指出无论以城市为主体还是以农村为主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都有所偏颇。应该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分区域开展不同形式的城乡统筹实践。从理论角度探讨出一条适合我国城乡平衡融合的新思路。

关键词:统筹发展新理论;城乡一体;乡城一体

中图分类号:F291.3

一、引 言

在我国当前的各级各类政府和研究机构中,绝大部分主要领导和学者都认为“城乡统筹”是为了破除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时代命题。事实上,若我们将“城乡统筹”这一命题稍作延伸,提出缘何出现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乡统筹”为何仅仅针对城乡二元结构而提出这类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以及未来的城乡进一步分化的形式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经历。为深刻了解城乡统筹这一命题的来龙去脉,在引言中我将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我国经济实践的发展历程和当前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等三个角度,来阐述我国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一)“城乡统筹”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人类市场经济时代以前,是处于原始氏族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决定当时的人们只能聚集在一起,为生存而集体努力。这时候没有脱离于生产实践的上层建筑产生,生产生活的分工处于极端低级的层次,也就谈不上城市和乡村的分化。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阶层出现分化,一些专职于上层建筑的人员脱离于生产生活实践,他们聚集地可称为城市,农村则专业从事农业生产。在农业经济社会,城市的功能比较单一,仅仅作为上层建筑聚集地和产品市场集散地。此时的城市和农村分化,但是功能比较单一。

城市和农村的进一步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后,工业革命使得工业商品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而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大都为自然周期,因此工业品的产品市场相对繁荣,它们大都集聚在城市,并因此产生了大批的产业工人。这些产业工人、商业活动者和上层建筑管理者聚集而构成近代城市的主体。此时的农业生产也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但仅在扩大生产规模上有所改进,并无法改变农产品的固有生产周期。因此,这一阶段的城乡分化非常明显。

科技的发展强烈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大批的生物技术使得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可以像工业品那样缩短其产生周期,信息时代使得城市的商业更加繁荣,市场的迁移和扩大使得产品的交易不再仅仅发生在固定的场所。当代的城市功能扩展让它产生与农村经济融合的渴望,同时,农村经济也希望进一步融入工业经济的范畴。双方的大范围深度融合已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出现,当前,在世界上发达国家中,基本上城乡经济融合进入稳定阶段。

遁着以上的逻辑,城市和乡村从产生――分化――融合的路径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完美体现。而仅仅认为城乡统筹是破除二元结构的观点是片面的,从以上的分析可得,城乡统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形式。

(二)“城乡统筹”是我国经济实践的历史选择

近代我国城市和乡村的划分绝大部分沿用了历史的区分。建国初期,经历过若干次的土地革命,我国农村基本实行集体制的农业生产经济,而城市实行高度计划的工业经济模式。这符合当时的国情,并且在此基础上,为缓解城市来自于交通、能源、居住、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实行户籍,从制度上稳固了城乡二元结构,限制城乡人员的流动。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稳固对于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稳定城乡相对固定的劳动力资源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二十世纪,我国的户籍制度基本没有变化,然而就在这种情形下,出现了两次竞争式的城乡“融合”。第一次发生在“”时代,当时部分乡村从农产品横向规模扩张的角度夸大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城市竞争。由于盲目夸大农业经济的优势,使得对当时的生产有相当大的破坏,以失败而告终。第二次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大批的乡镇企业应运而生,它们采用简单的生产工具,生产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在一定阶段上弥补了城市商品的缺失,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到了改革开放的后期,尤其是近十年来,这样的乡镇企业举步维艰,由于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不足,难以把控现代工业生产的节奏,在市场中逐渐被淘汰。由此可见,我国在二十世纪经历的城乡融合的经验是不成功的。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户籍制度成为城乡统筹的关键障碍。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还存在不和谐因素。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同步、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仍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成为困扰我国走向城乡和谐发展的障碍,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当前“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经济实践的历史选择。

(三)新形势下,我国城乡统筹迫在眉睫

当前世界经济风云变幻,金融危机余波不断,国际资本虎视眈眈,我国处于世界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人民币汇率上升导致我国出口型企业举步维艰,濒临倒闭,因此要扩大内需。国际国内资本瞄准我国农产品市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因此要发展农业生产,谨慎加快农产品市场化步伐。在国内,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加快发展农村市场就需要增加农民收入。要保证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安全,就要稳定农业生产,就需要加快调整财政的转移支付结构,增加对于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业从业人员的补贴。

凡以上种种,迫切需要我国把发展的视角转向农村,迫切需要建立与现代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环境,迫切需求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城乡统筹”迫在眉睫。

二、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我国目前进行的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的共性问题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城乡经济发展关系不够密切。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即城乡经济之间能实现良性互动和循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密切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关系要用引导和鼓励等经济办法,让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二)农业反哺工业现象突出。用于城市的公共财政支出远高于农村,部分农村根本没有所谓的公共服务。因此,需要强化对于农村建设的转移支付,从财政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三)农村金融环境恶劣。绝大部分商业银行不愿意从事从村金融业务,从而限制农村民营企业的发展,不利于农民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因此,改革现有商业银行考核机制,将视角投放到农村势在必行。

此外,在城乡融合的模式选择上,存在以下两种模式:

(一)以城市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

以城市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所提倡。他极力主张建立城市中心,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都享受城市生活的益处。城乡一体化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主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然而,这其中也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渠道不畅。拓宽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渠道,可用引导、鼓励的经济办法、思想教育的政治工作方法与规范要求的社会管理办法。当然,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做好必要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工作。(2)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意识不强。鉴于我国城市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方面应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切入点。总的原则和要求是: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尽快形成既有分工又有联系的城乡地域分工和经济体系,打破或避免出现城乡发展相互脱节或分割的局面。

此外,某些地区在农村超前投资建设档次高、占地多和利用率低的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在某些地区的实践就是简单的城乡一样化。工业化尚未达到相应水平就超前发展城市化,必然落入发展陷阱,带来农村衰落和城市停滞双重困境。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也非简单地改变户籍制度,脱离就业结构现状去变农民为市民。

(二)以农村为主体的乡城一体化

以农村为主体的乡城一体化观点源自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他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倡导“用乡城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农村由于其工业化程度不高,自然环境污染相对较少,比较宜居,因此田园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但在我国的城乡统筹现实中,与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理想大相径庭。首先,我国乡城一体化主要出现在以农产品为主的地区,城市的工业化完全依托于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对于这样的乡城一体化将成为低水平的城乡融合,不利于长期发展,并且形成的城乡融合结构不够稳固。其次,我国近年来在某些地区出现的“非转农”现象较为突出。其原因并非致力于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为了谋求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宅基地补偿。这并不是真正的乡城一体,而仅仅是钻政策的空隙,谋求私利的方式。最后,乡城一体容易很快进入发展瓶颈,由于产业单一,不利于产业升级,从而不能实现更高层面的经济增长。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现有理论

(一)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是由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hman)提出的,该学说解释了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并把经济相对发达的“北方”的增长将对经济欠发达的“南方”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而使经济相对发达的“北方”占据优势。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最终涓滴效应会大于极化效应,即北方的发展将会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

城市和乡村作为构成区域的基本地域单元,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其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由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具有比较优势而先于乡村发展起来,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而乡村则成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城乡内部结构及外部发展条件的不同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配地位,不断地从腹地――乡村地区获取一切有利于其发展的各种要素和资源,从而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乡村的发展受到压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种极化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造成的城乡经济差距过大的后果。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如何正确审视并指导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改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城乡经济发展必须面对和解答的问题。所以,正确运用这一学说对于解决城乡经济发展失衡这一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梯度推移学说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梯度推移说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梯度推移学说认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他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具有决定作用。城乡经济系统内,城乡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将直接导致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由于我国特殊的发展背景和历史,导致区域经济中城乡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比例极不协调,城乡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总体水平不高。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要素流动日趋自由,要素更替日趋频繁。借鉴梯度转移理论,对于改善不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的不断创新和更替,盘活城乡经济,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中心――理论

中心――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Fried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理论较具代表性。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中心与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依靠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方面的优势而从获取剩余价值,对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中心与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弗里德曼对中心与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出现,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通过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更加巩固了中心的有利地位,相比之下,的发展将处于不利地位。

某一区域经济系统中,在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相对恒定的条件下,城市和乡村经济子系统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势必对区域内有限的资源察赋展开激烈的竞争。在资源和要素趋于高投资收益和机会的诱导及历史时期实施的城市优先发展战略的作用下,导致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城市经济率先发展起来成为“中心”,乡村经济则成为落后的“”地区,形成了城乡经济不平等的发展格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不平等的发展格局将逐步得到改善。以中心――理论为指导,对造成城乡经济发展不平等的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找出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症结所在,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扭转城乡发展不平等格局的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

四、探索我国城乡平衡融合新模式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结合现有的有关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本文认为城乡统筹发展应该走一条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道路。

从历史和动态的观点来看,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是紧密相连、相互依赖的。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也不尽相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城市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不断地从周围乡村腹地获取各种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支持和补充。而到了经济发展的中高级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相对饱和,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它开始关注并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注入新的能量,在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支持。因此,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割裂城乡经济的发展而要把城乡经济纳入到城乡系统内,城乡系统本身的“强相互作用”功能将会不断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以相互依赖理论为指导,从城乡关联的角度出发,使城乡发展融合到互补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关联网络中,充分发挥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和乡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充分实现城乡诸要素的有序流动,协调城乡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才能彻底地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

进一步地,结合我国现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需要进一步强化以下六个方面:(一)突出城乡各自比较优势,加快产业链延伸步伐;(二)改进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三)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四)拓广农民融资渠道,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形式;(五)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合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六)开拓视野,做好区域间产业对接。

参考文献:

杨晓娜. 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5.

黄恒. 我国西部服务业发展对城乡协调影响的实证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9.

胡国远.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博士论文,2007.

邸加萍.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区域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2008.

张建国. 城乡统筹 跨越发展 [J]. 群众, 2004(12): 49-50.

孙洁. 城乡统筹: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支点[J].甘肃理论学刊, 2004(02):73-76.

王平. 城乡统筹―― 2004年:中国农民的春天[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05):15.

领导决策信息编辑部.城乡统筹的东营“三四四”样本可能在全国推广[J].领导决策信息,2005(42):25.

曾业松. 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J].当代思潮,2004(03):4~9.

赖明.城乡统筹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J]. 建设科技,2003(12):30~32.

城乡统筹一体化转移发展一体化.领导决策信息,2003(07):27.

王瑾.城镇化建设对城乡统筹的促进机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03):38~39,112.

四川劳动保障编辑部.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统筹 [J] .四川劳动保障,2004(08):13.

丁国华.村庄建设与城乡统筹――江苏村庄如何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04):100~125.

徐福英,马波.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1):16~19.

曲亮,郝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05):371~374.

中国人民银行永丰县支行调查组.金融应在加快城乡统筹方面有所作为――对江西省永丰县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金融,2004(03):55~56.

李和森.论“社会保障”概念―― 兼论对实践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4(02):105~107.

张德元.论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与“城乡统一”[J].调研世界, 2004(02):29~31,44.

西部大开发编辑部.破解“三农”难题城乡统筹[J].西部大开发,2003(06):24.

黄保亮.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N].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6):53~55.

李宪建.以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N].福州党校学报, 2005(02):34~38.

杨双,朱玉芹,徐晓红.增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能力.突出解决“三农”问题[N].中国农学通报,2005(01):326~331.

毛昕,刘鹏.重在城乡统筹“制度统筹”[J].桂海论丛,2004(06):17~19.

上一篇:天津武清打造“中国北方历史文化古城”的发展... 下一篇:以创业型城市拓宽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