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时间:2023-09-28 17:19:50

一体化可行性篇1

关键词: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战略支点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2-0167-05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增强国际分工的协作程度和提高世界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一国和世界经济增长与整体福利上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经济资源跨国界的流动和配置日益增强,各国经济间相互开放和融合的程度大大加深。由于各国在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达到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还需要较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加强合作,建立共同的商品贸易市场和生产要素贸易市场或是两者兼备的综合性贸易市场,实现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并协调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相对区域外国家更加优惠的贸易、投资政策,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组织或国家集团。

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是南下北上、贯穿东西的枢纽,战略资源十分丰富。它是中国通往欧洲和世界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在中国和欧洲的政治经济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分工的大潮中,中国和中亚各国的合作将对西部大开发起到事关成败的关键作用。近年,我国与中亚五国开展了以能源为重点的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尤其是在“上合组织”的框架下对深化双方经济合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为这一地区的经济自由化勾画了令人憧憬的远景。然而,由于中亚国家自身的安全环境、复杂的民族关系和地缘文化以及大国在中亚地区的博弈关系,导致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的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双方经济合作持续有效的提升和拓展,进而影响我国的战略利益。经济利益与经济安全是一国对外关系的核心,也是构筑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能不能与中亚国家形成经济一体化的格局,直接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稳定和长期繁荣,制约我国崛起。当前,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关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在大棋局中实现能源战略的转移――如何有效从中亚地区获取油气资源,对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影响经济一体化的因素缺乏深入的分析。本文试图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加快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

建立中国―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的政治社会稳定以及中国周边国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自由贸易可以增进一国和世界的整体福利,而保护贸易则降低了国际分工的协作程度和世界资源的利用率,使一国和世界整体的福利遭受损失。那么,该如何消除贸易壁垒而实现自由贸易呢?在现实的国际经济中,由各国采取单独行动往往很困难,只有各国达成共识并采取一致性行动,才能产生效率。但是,从理论上说,国家越多,达成合作结果就越困难。实践中,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主要是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的:一是以关贸总协定(以及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多变贸易体制;二是以优惠贸易协定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和促进国际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2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中亚中国经济一体化将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各省市发展的瓶颈。也是目前西部城市摆脱经济发展单纯依赖东南沿海城市的破题点。将是形成“东西互动”的重要一环。将促进西部城市调整经济布局、人口布局和文化布局,有助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并促使中国经济迅速战略升级,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步骤。

3 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促进中国周边国际环境的稳定

经济决定政治、安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要想构筑安定有序的周边国际环境就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我国奉行的是“和谐周边”战略和睦邻、友邻和富邻的方针,任何外交战略的实施都不能是悬空性的幻象,而是有夯实的物质基础。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对加强双方的经贸、投资、金融以及政治安全的密切交往至关重要,能够积极推动消除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进而实现我国的“边疆战略”。

4 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对于中国将来的能源获取

中亚地区油气储量非常丰富,而我国则是能源需求大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因而双方经济互补性较强。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影响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持久和坚挺性的因素在增加,如世界上其他强国和地区大国都在极力争夺中亚的油气资源开采权,如果光靠能源合作,不加强经济领域的其他合作,其结果是能源合作的基础较为脆弱,影响我国的能源战略。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可以打造能源获取的物质平台,经济的相互交融性产生的互利、互信为能源贸易创造良好经济环境。

二、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1 中国与中亚各国为推进经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协议安排

建交之后,中国与中亚国家以双边的形式签订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有关经济和技术合作、交通运输、贸易等协定和协议,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如1992年至1995年间,中国先后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五国签署了涉及公民往来、航空、陆路和铁路交通、中方向对方提供贷款、经贸技术合作、口岸开放、国际铁路运输、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等文本。值得关注的是1994年4月,随同时任总理访问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企业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谈判,签订了一系列经贸协定和经贸意向书。

2 货物与投资贸易不断加强

如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外经部“国际关系外贸公司”达成协议,商定从乌进口棉花和棉短绒,还将建立合资纸浆加工厂。合作领域涉及轻工、建筑安装、化肥、电子产品、钢铁、矿产等部门,已经由宏观框架进入到具体的合同签约与履行阶段,双边经贸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同哈方有关部门签订了8项合作协议、2个合同和20多个意向书,其中涉及的_个重要领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这一时期的经济贸易方式以国家贸易、边境贸易、地方贸易、旅游购物等方式。

3 举办合资公司

1995年以后,中亚国家进入较为稳定的时期,各国经济开始复苏。我国与中亚各国经贸合作开始向纵深发展,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中国以在中亚国家注册公司的方式,进行直接投资,企业形式以合作经营为主。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中国在中亚注册的合资公司有一千家左右,到了2007年中国公司仅在奥什一地注册的公司达2000家。中国石油公司是进军中亚北上西进的开拓者。

4 能源贸易扎实有效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我国谋求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中亚国家能源出口战略是多元化地体现了国家间的利益互补。“2005年12月哈中石油管道一期工程竣工”,2006年5月25日全长962.2公里西起哈国的阿塔苏,东至中国新疆阿拉山口的石油管道开通,开始商业输油;“2007年8月18日哈中又签署了哈中石油管道二期工程协议,该工程建成后,哈国里海的石油将横跨哈整个领土直接输送到中国”翻。中乌石油合作也一直在进行,目前,我国石油公司已经成功获得乌兹别克斯坦咸海水域油气勘探和在乌陆上五个区两个油气的合作开发项目。中土油气合作于2006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签署了从2009年起每年向中国出口300亿方天然气的30年的长期合同,天然气管道于2009年前建成。

5 边贸自由区和基础设施合作向纵深发展

2004年中吉贸易达6亿美元,2005年达到9亿美元,2006年中方援助兴建吉南方水泥厂。同时双方的公路、铁路建设正在进行,配合第二欧亚大陆桥,形成两条战略通道,将中国中亚连在一起,使得货物顺畅流动。中哈两国还计划建设横跨中哈的东西光缆,加强信息畅通,为贸易合作提供平台。.2005年7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阿斯塔纳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中称,双方将加快落实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建设并尽快投入运行。根据中哈两国政府签署的协定,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面积为4.63平方公里,其中,哈方1.2平方公里,中方3.43平方公里,经由专门通道连为一体。合作中心作为建立在中哈霍尔果斯口岸的跨境经济合作区,将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实行“更加自由开放”的政策,重点发展商务洽谈、商品展销、仓储运输、宾馆饭店、商业服务设施、金融服务、举办区域性国际经贸会议等。

6 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功能逐步突显

上合组织于2001年6月成立,该组织的成立为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有力条件。该组织于2007年召开了论坛,虽然论坛备忘录只是提出了一个意向,距实际启动尚远,但在更成熟和高级的合作形式――上合组织中,以法律条文形式通过了相关发展纲要,即《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纲要》规划,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的初啼其实已经鸣响,上海合作组织正从初创阶段转入开展全面务实合作的新阶段,打算在未来20年的时间内实现成员国之间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为多方勾画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总的看来,建交15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就。据中方统计,199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仅为5.27亿美元,而2006年,已提高到120.57亿美元,年增长38.1%,创历史最高水平。近年来,在中国对中亚五国双边贸易中,机电类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比例不断增大,商品结构得到了优化和改善。

三、影响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利条件

中国与中亚五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比邻邦国,发展经济是中亚各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中亚一中国经济共同体的建设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但由于诸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缓慢,且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会与我们期望的方向背道而驰。这是我们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点所必须思考并积极予以解决的问题。影响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的因素主要是:

1 大国博弈关系

由于中亚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原先对该地区并没有多大兴趣的国家,如今也纷至沓来,极力想在中亚插入一脚,并想方设法站稳脚跟,扩大影响,呈现大国逐鹿中亚的缤纷局面。大国对中亚的能源争夺和经济渗透,必定对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一是美国的中亚政策对我国与中亚的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是潜在的,又是深远的。众所周知,9・11事件之后,美国仿佛天赐良机般地将自己的军事力量安插在中亚的乌、吉、塔三国,并建立了6个军事基地,实现了自己的战略安全转移,打造并控制了“亚欧东西走廊”。2003年4月,美国提出了“新中亚战略”,采取多元政治策略,目的是压制俄罗斯,制约中国,打击以伊朗为代表的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同时又积极对中亚各国进行政治渗透,甚至可能培植自己的势力,近几年发生在一些国家的“”就是例证。这些都会造成中国一中亚经济一体化空间的挤压。在经济上,美国利用其资金、技术优势积极争夺中亚能源的开采主导权,“推行了一套对抗俄罗斯、抑制伊朗和围堵中国的现实主义的‘大中亚路线”’,鼓励其国内资金雄厚的超级跨国石油公司到中亚开采油气,这些公司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惜投入大量的资金获取油气的开采和运输权,如“巴库―第比例斯―杰伊汉”管线成为世界上最长、直达西方的输油线,为美国从里海获取稳定的石油提供保障。2006年5月,美国向哈萨克斯坦施压,让哈在管道方向上,作出“正确”选择,挤压中哈能源合作。同时美国还与中亚开展其他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我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是中亚一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构成,甚至是核心,如果我国的中亚能源战略受到严重威胁,中国―中亚经济共同体将很难成就。

二是日本在中亚的能源诉求日益强烈,以确保其能源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为此,日本2003年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开启了中亚国家的能源和其他商品市场,2004年日本正式启动了中亚+日本的外长会谈机制,以此“先促进中亚地区区域合作及民主化进程,然后构建稳定的能源通道,最终排挤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并提出了雄心勃勃的“丝绸之路能源计划”,以配合美国牵制俄中的影响。日本在进行能源围堵的同时,还靠其优质的科技产品占领中亚市场,加强与中亚的经济关系。此外,日本还借助其大量的经济援助,以期说服中亚国家改变与相关国家的经济政策。这些对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是负面的。

三是印度北进中亚的战略已经取得成效,除能源需求外,印度与中亚的合作力争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如在医药、生物及IT技术领域的合作进展深入,印度的生物制药、信息技术产品已经稳稳的占领中亚市场。长期以来印度与中亚因前苏联的原因与中亚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在经济结构、技术规范方面有很大的一致性,这些都是印度与中亚开展经

贸合作的优势条件,而中亚―南亚一体化前景为中亚国家所期待和向往,这种一体化能在扩大商品、能源和服务流通方面创造无穷的机会。印度近年来在战略上配合美国暗中与中国争夺和较量,把中国当作其潜在的最大对手,再加上中印边界问题悬而未决,双方在中亚的竞争大于合作,我国与中亚经济一体化的难度加大。

2 中亚国家的安全环境、民族关系及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再加上地区大国的暗中操纵,使得这一地区的形势更为复杂。社会、经济、政治不稳定造成地区动荡不安。中亚国家民族众多,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中亚国家内部存在较大矛盾,撕裂社会。在安全环境上。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内部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以及走私、贩毒、武装闹事在这一地区泛滥”;“外患是国际恐怖主义。中亚近邻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高加索,远接阿拉伯和中东地区,是受国际恐怖主义渗透和威胁最严重的地区”,安全形势的不稳定导致这一地区的经济形势比较脆弱。在我国西北的新疆境外的恐怖主义与极少数境内的恐怖主义勾结,如东突势力,危害西北部的经济环境,以爆炸纵火的手段进行目标攻击,对参与经济贸易的一些技术人员、公司员工、政府人员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破坏,阻挠经济的发展。

3 中亚国家的经济体制不健全

中亚国家的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不高,经济结构单一。中亚国家在前苏联治理下形成的经济结构上的专业化比较突出。“该地区工业总产值的60%是原料和半成品生产部门创造的,65%的工业潜力集中在中亚五国的5%的区域上,分布不平衡……经济上依赖俄罗斯”。这种单一可能会转化成为较强的互补性,当然,这需要较好的协调与引导。双方经济体制上的不对称是影响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消极因素。中亚国家独立后政治体制采取的是家族式的治理体制,往往是依靠地区强有力的权威人物的才干进行统治,并非真正的民主式。经济方式上,“大多是小农耕作式的落后模式与中国的体制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方有自卑感生怕在经济一体化中失去民族独立性”。政策不够稳定,缺乏连续性,造成经济合作的变数太多。市场下的结关、结汇等环节较慢,影响合作的信心。目前,中国向中亚五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鞋帽等;自中亚五国主要进口钢材、铜及铜材、铝及铝材、原油等。由此看出,双方的经济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4 民间互信度低

20世纪中苏交恶时期,处在苏联范围内的中亚各国虽然与中国比邻,但却长期处于敌视状态,发生战争。苏联曾策反中国新疆塔城几万民众越境逃往哈萨克斯坦就是例证。长期的意识形态的宣传都是处在敌对和非真实的状况中,双方经济和文化交往几乎停止。民间很少相互了解真相,更不用说互信。有一次笔者和朋友收看中亚一些国家“”时的电视节目,当朋友看到哈萨克斯坦的民众长相与我们很相像时,发出惊呼“太像我们的兄弟了!”由此足以看出,我国民众对中亚民众的了解非常匮乏。中亚国家的民众对我国的了解也是很少的“目前除了官方交往和高层往来外,两国民间交往与其他地区相比,流量不大,相互还是陌生的,中亚地区国家的许多民众还不知道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甚至认为中国民众生活依旧,还不如他们”,相互了解的不足,同样延缓着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5 缺乏强有力的主导机构

纵贯世界上现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都是在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或国家的牵头下产生的。目前,我国的经济影响力还有待加强。另外,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可能是源于上海合作组织本身的影响力较弱的原因。不得不提的是中亚国家的多元务实外交的战略决策也是影响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的因素,因为其经济政策往往受到平衡力量的外交政策的影响。

四、构建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的思路

经济学家理查德・利普塞(Riehard Lipsey)根据生产要素流动程度的级别,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六种等级递增的状态: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商品自由流动)、关税同盟(统一对外关税)、共同市场、经济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经济学家彼得・罗布森(Peter Robson)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五种形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从中国与中亚的客观情况及其关系看,这一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又是可行的、重要的。首先从中亚国家看,这些国家独立后,都不想完全依赖于苏联遗产最大继承者俄罗斯,各个国家获得经济独立的愿望十分强烈,但由于中亚国家特殊的内陆地理位置的因素,其必须与外界交往,来促进经济发展,寻求安全保障。中亚国家间已经建立起相应的经济共同体,为中国―中亚经济共同体的嫁接起到很好的平台作用。1994年哈、乌、吉成立中亚经济联盟,1998年哈乌吉塔成立中亚经济共同体,2000年,哈、吉、塔、俄、白俄成立欧亚经济共同体,2003年,哈、俄、乌、白俄统一空间协定。中国与中亚在历史、地域和现实方面均占有合作优势。要想突破前述因素的制约,应当从以下两个层面人手:

第一个层面是一体化的技术线路:

(一)借鉴中国与东盟“10+1”的合作模式,建立中国一中亚对话机制,可以尝试“1+5”的样式,通过双方政府层面和民间的交流推动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及投资贸易的发展,增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1+5”的方式对接中亚已经存在的经济共同体和统一空间协定等不同形式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二)通过梯级形式逐步建立经济一体化。从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过程看,经历了一个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可以走由货物贸易-特惠关税区-边境自由贸易区试验区-自由贸易区-再推动其他高级的一体化形式。这种梯级式的发展道路是由双方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与中亚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一体化类型不同于发达国家之间的一体化类型,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的类型是“南南型”的,与“南北型”的有差异。

第二个层面是一体化的具体实施线路:

(一)增强双方的凝聚力,找准共同目标。中亚国家面临的任务较多、较杂,发展目标不是十分明确,总是想利用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丰富的战略资源,在大国间游走,寻求平衡,以期获取生存独立性和有利的经济利益。各个国家的想法不一致,导致合作意向确定下来后,容易发生变化,实际合作难以进行。双边应当以油气合作为中心,以边贸为契合带,以点带面,即以输油气管道沿线向周边辐射,带动周边其他产业的合作,带动人流和物资流及信息流的广泛流动,以此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交汇处。在合作模式上,可以以双边重点突破为纽带。

(二)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构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使之

形成具有凝聚价值的经济圈。20世纪后期,欧亚大陆桥贯通,使沉寂多年的丝绸之路又焕发生机重新纳入到欧亚人们的视野。沿途国家的人民对丝绸之路充满了新的期待,说明人们有共同的利益。中亚段的丝绸之路是重要的能源区,与我国的西北比邻,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要重振丝绸之路的往日雄风,让新丝绸之路以能源带动其他商品的流通,带动建筑、旅游、文化、制造等产业的发展,成为沿线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达致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的更紧密联系。

(三)以积极姿态参与同其他国家在中亚的竞争与合作。由于中亚的外交特色,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独掌中亚外经贸控制权。中亚不会倒向任何一个大国的怀抱。所以,要充分利用大国间的竞争,开展相应的合作,在合作与竞争中寻找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有效性。可以尝试以中俄及中印为一定阶段、区域和领域的合作伙伴。无论竞争多么激烈,都必须将我们与中亚的合作定位为我们的战略基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在合作中一定要帮助合作国搞发展,治理贫困,打好经济合作的基础。同时,规范我们的投资主体,坚决摒弃那些影响国家信誉的任何私利行为,树立形象,增强合作能力。重新定位西北的战略地位,变传统的大后方为战略前沿或进军中亚的桥头堡,以此将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与加强中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各种形式的经济联盟等)形成对接。

(四)充分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功能,为双方经济合作营造良好安全环境和经济协调环境。上海合作组织从创立至今,已经初步显示合作成效,特别是在反恐合作、沟通机制、解决历史遗留边界问题等重要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合作前景乐观。在经贸方面,着重推动了双方的能源合作,为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当前应进一步强化上合组织成员国沟通与合作机制,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实现经济一体化构筑良好软环境。

(五)加强民间交往,增强民众的互信度。一是充分利用我国西北一些民族与中亚国家民族同源的历史优势,增大民间交流量;二是通过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广泛交流增强互信;三是通过一些民间组织的交流,增进双方沟通。非政府组织往往具有政府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形式多样灵活。如2007年12月成立的中亚友好协会,就是很好的形式。

结语

一体化可行性篇2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特点;可行性分析

机电一体化属于一机械与电子交叉的学科。主要有,机械制造,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很多方面的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已经逐步走进了生产生活。同时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一体化设备和一般的电子或者机械设备不同,设备本身具有可靠性。以往的诊断故障的方式很难确定故障的位置,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诊断故障所在。

一、 机械与电子设备的关系

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机械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综合体,设备构成与设计运用了多种技术。结合系统的功能利用多种技术实现系统的优化组合。在合理布局功能等方面要进行优化组合。在低耗能的情况下使系统达到最优的效果。机电一体化设备属于机械综合体,在概念上和机械设备电气化是存在区别的。设备是由机械与动力系统构成,是一个单元的执行组成部分。其中构成的系统包括机、电、光、磁等,大多数设备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机械设备属于动作的执行者,电子设备属于动作的控制者,两者的关系与大脑和身体的关系一样,体现了电子技术的先进性,实现了各种原件的现代化发展[1]。

二、 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特点

机电一体化设备是由机械与电子设备构成,分析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特点需要结合出机械与电子设备存在故障的特点。针对机械设备存在故障主要表现在机械设备运行的动态过程,不同时间测试的数据不同,运行中也存在很多不可靠的数据。从机械设备的系统出发,机械设备存在故障具有连续性、突发性以及间歇性的特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很难把它集中在某个点上。很多故障的产生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关于电子设备故障的表现具有突发蔽性的特点。

结合机械与电子设备故障的特点,总结机电一体化设备存在故障的特点。除了具有机械设备以及电子设备具有的特点,还增加了一些转移性特点,集成性和交叉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机械设备在机电一体化中属于动作的执行者,出现故障主要表现在机械部件没有按照要求执行动作。这种现象是由于机械设备存在故障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电子设备不能发出有效指令,导致设备的运行不到位,或者发出了错误的指令,造成机械设备工作失误,导致设备不能进行正常运行[2]。

例如,常用的NP型复印机属于机电一体化设备,如果输纸皮带与驱动长期接触,出现打滑,输纸的速度就低于正常的速度,没有到达指定位置,出现卡纸现象。从表面上分析,发生卡纸的现象是由于上下定位错误。但是经过一定的系统性分析,还发现具有短暂停顿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通过肉眼观察是很难找出故障的位置,最有效的方式是将输送带翻转,使驱动与毛边接触,增加动力摩擦,重新开机以后故障就会消失。归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机械膜磨损导致传送带的速度过慢,属于一种机械化设备故障的转移。另外一种信号打印机设备在重复装纸以后,出现纸张不到位的现象,检查打印机的驱动设备,并没有发现一些卡死的现象,通过分析是由于打印机的纸路传感器出现问题导致的[3]。检查发现传感器表面存在灰尘,清理之后故障消失,体现了机电设备一体化的故障具有传感性和敏感性。

三、机电一体化设备常见故障分类

从机电一体化设备特点出发,把故障的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按照故障有无指标分类主要是指示性故障和无指示性故障两种。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自我诊断的功能,发现故障可以自动诊断,指示灯或者显示屏中都会出现一些警告的信息。第二,按照有无破坏性分为破坏性故障和非破坏性故障。破坏性故障维修诊断的时候不能运行。对于非破坏性故障,需要找出故障的原因。第三,按照系统性或自然性的划分,分为系统性和偶然性的了两种,系统性的故障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出现故障。偶然性是指设备在运行中设备的局部结构出现松动等现象[3]。

四、 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的诊断方法

结合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存在的特点,总结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的诊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系统性分析,分析设备的各个功能模块,结合组图的功能以及组合的环境,进行故障分析。分析过程还需要结合发生故障的环境。另外,结合故障发生的形式以及逻辑关系总结故障根源。第二,诊断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还有拓扑网络分析法,自行诊断分析法,温度检测诊断法等。但是最常用的方法从机械结构出发,利用肉眼诊断表面的现象。一般来说这种诊断方式适合出现变形的故障。第三,对执行以及控制部件进行检查,分析故障所在的源头,重点分析零部件出现的问题。如果确认零部件不存在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检查零部件接口之间是否存在问题。找出故障的所在地。

五、机电一体化设备可行性与可靠性分析

机电一体化设备采用了现代化的综合性设计方式,体现了高端的设计水准。如果利用传统的方式分析故障,很难定位故障。诊断机电设备一体化的故障涵盖了数学理论以及概率等方面的内容。很多先进的诊断方式,都已经应用与评价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中,质量好坏也是评价设备的依据。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很强的自动化功能,系统中集中了大量的电子器件,系统的可靠性相对也很高,因此在应用中具有很强可靠性,分析其功能需要合理地确定系统的特点。

在使用设备的时候,要综合分析设备的情况,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注意使用过程中不能超负荷的运转,检测设备的运行环境,注意一些易碎的部件要及时的更换,提高设备的配置等,这些都是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正常运行的根本。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需要在设计设备的时候应用性能好的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要中断运转,利用诊断的方式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对排除故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利用多方面的技术,处理故障部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要运用先进的装置控制机电一体化设备,避免出现错误和故障,从源头出发,总结故障的根本点,使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设备是大型企事业单位都会应用到的设备,承担的工作很复杂,几乎没有可以替代的设备。因此在应用中要不断的加强故障检查,及早的排除故障,对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秋香.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维修特点及可靠性分析[J].机电息,2012,(6):59-59,61.

[2] 谢书法.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及可靠性分析[J].电子机械工程,2007,23(4):60-64.

一体化可行性篇3

关键词:能耗,一体化理念,政府,企业

一、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研究背景

太阳能与建筑曾经是两个相去甚远的话题,但今天,太阳能建筑被业界认为是将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太阳能应用最具发展潜力的实用领域,不仅对节约能源有很大的贡献,也有助于建筑设计及技术的提高,使其成为人类社会新型能源开发利用的里程碑。国外的光伏建筑是从示范到推广,从屋顶光伏到建筑集成,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德国和日本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方面,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设计经验和技术。

1.1国外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利用

美国是世界上能耗最大的国家,美国国会通过了诸多鼓励新能源利用的法律文件。不论是太阳能建筑的研究、设计优化,还是材料、房屋部件结构的产品到开发、应用,以及真正形成商业运作的房地产开发,美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日本政府大力扶持太阳能发电型住宅,并采取了各种补贴措施来鼓励国民使用太阳能。德国建筑学家成功设计了一种向日葵式的旋转房屋,充分利用太阳能,不仅保证房屋的日常供热和用电,而且能将光储存起来,供阴雨天和夜晚使用。

1.2 国内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利用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在我国主要集中于光热领域与光电领域。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过程中,同时也带动了玻璃、金属、保温等各种材料和设备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一个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兴产业。我国自主创新的真空管热管技术,技术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年产量超过1600万平方米,占世界真空管热水器市场的90%以上。同时真空管热水器以其优良的性能,出口亚洲、欧洲、非洲等几十个国家。

用于供电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建筑的结合起步较晚,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落后很多。为加快推进我国太阳能光电建筑的应用,财政部会同住房和城乡结合部于2009年3月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及《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光电新政”旨在通过财政补助支持开展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解决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设计及施工能力不足、相关应用技术标准缺乏、与建筑实现构件化的太阳能光电组件生产能力薄弱等问题,从而启动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市场,带动太阳能光电产业的发展。

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应用障碍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下,政府、建筑商和购房者是三者分离的。政府认为建筑业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解决群众住房问题,而且在实践中,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只有在太阳能热水器领域比较成熟,大量建设节能建筑不利于短时间内解决目前国内住房建筑紧张的现状。建筑商也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希望用最少的投资尽可能多地建造建筑,将太阳能应用到建筑中会增加成本与售价进而影响销售,因而在实际过程中很少会按照节能标准进行建筑。购房者对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缺乏相应的理念,不太能接受高成本的太阳能住房,而且对于此类建筑中最终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尚不肯定。

从技术层面出发,建筑行业和太阳能产业界之间缺乏相互配合,以往建筑行业基本没有参与过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与施工,对太阳能利用的原理、设计方法不够了解,缺乏必要的基础设计参数,对其节能意义认识不足。太阳能产业界只考虑太阳能设备的结构和性能,没有考虑将太阳能设备作为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建筑结构相结合,不能与建筑结构从整体性上相协调,外观与造型难以适应现代建筑的要求。

此外,我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中还存在许多理念普及方面的问题:一是全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到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二是缺乏可操作的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节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三是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四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

三、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相关策略

本人在研究中曾针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问题做过社会调查。在受访的100位无锡市民中,80%的市民看好太阳能产业与建筑产业结合的前景,30%的消费者不清楚太阳能产品的环保理念。调查的100位市民其收入水平依次可以分为2000以下、2000-3000、3000-5000、5000以上四个层面,从调查结果来看,收入低的市民对太阳能环保意识还不够高,收入高的市民虽然环保节能意识比较高,但是选择使用太阳能产品的比例却不大。如果克服各种诸如技术、性能等障碍后,消费者愿意选择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普及更深层次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理念,一方面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太阳能环保意识,另一方面使高收入人群从更深层次理解太阳能产品的效能,从而加速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进程。

本文将该理念分为三类:健康节能理念、至简理念、时尚理念。该理念的深化需各方面出力引导,政府、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健康节能理念升位

众多太阳能企业应将打造健康太阳能产品作为企业创新的主攻方向。太阳能企业通过研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树立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健康形象,从而深化广大的消费者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理念的理解。

政府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太阳能纳入建筑设计规划,加大太阳能结构形式与建筑物适应性的研究力度。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不少有关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对采用太阳能利用系统新技术、新产品的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项目给予可供操作的鼓励政策。此外,政府加大宣传国家能源政策,加强宣传、教育与引导使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进行一体化的好处深入人心。

4.2至简理念升位

企业应渗透“至简”这种生活理念,使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悟到生活真谛,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不仅只是简单,而是“简约而不简单”。因此企业应加大科研力度,研发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简约的需求,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最终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

政府应加大对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的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建设太阳能建筑的积极性,生产至简产品,为太阳能至简理念贯彻落实到实践中提供物质基础。政府在给予财政补贴的过程中使太阳能光电及光热开发利用企业得到物质鼓励及支持,坚定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理念。

4.3时尚理念升位

由于太阳能企业的快速发展,各太阳能企业已从产品品质竞争、价格竞争过度到品牌竞争。因此,企业坚持树立品牌概念,深入了解消费者行为,寻找驱动消费行为的时尚力量和元素。用品牌智慧打造时尚理念,用时尚力量推动品牌进步,将时尚元素注入太阳能产品,推动消费者为时尚理念买单,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在无形中加强理念引导,加大对时尚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宣传,引导消费者的太阳能时尚理念,利用各种宣传日,制作相关太阳能环保的小册子和宣传图片,在市区等人流量大的地区进行宣传,举行公益活动,增强人们的节能时尚理念。

一体化可行性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 平面设计 一体化教学

所谓的一体化教学是将工艺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集于一体,或以课题形式进行专业实习课教学的一种模式。其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的内容合二为一组成模块施教,而不是在某一门专业理论授完后再进入动手实操的阶段。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理论课与实习课人为划分时间段的方法,采用在实习教室边讲理论边让学生动手实操的方法,或是在几节理论课后即让学生进入实训,实现理论课与实习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在师资队伍上,授课老师均是既有理论课资格又有实习课教师资格,既能完成理论又能完成实习任务的“双师型”教师。

一、广告设计专业相关课程应用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人才观念的转变,高新科技的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从原来单一的从理论起点开始到实际的岗位平台再进行操作的训练,逐步转为综合技能型和科技智能型。

一体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广告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开发培养。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增强设计与制作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参与社会实践,为以后的实际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师可以探索出适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提高的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

实现与社会及相关行业的对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借助案例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按照专业机构的操作流程对在校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掌握广告设计及制作流程,实现与相关行业的有效对接。

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利用案例驱动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教师与学生有效提高、专业与行业的自然衔接,按照专业机构的操作流程对在校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掌握广告设计及制作流程。

二、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

第一,创建及开发广告设计专业的典型案例,通过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深入学校和企业开展调研,对我国广告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理清广告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探讨技工院校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二,设计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构建“学、产、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及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学生在新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专业技能快速提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广告设计专业的一体化特色教学

1.项目驱动法

将实际及虚拟的案例渗透到实践教学当中。可以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和企业联系,企业中相对可行的项目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完成,这样,一是可以让学生能真正学到专业技能;二是用企业的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很好的触动,学生也会从以往的不愿学、不想学转变为乐意学、积极学。另外,注重各种广告设计竞赛与专业教学的整体性。通过设计比赛,加强学生日后对平面设计的学习兴趣,增添对设计的认识,从获奖作品的认识与对比中获得更多启发。

2.方向引导法

学生进入项目制作,教师进行方向性指导。教师传授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这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而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从教师做起,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采取各种形式,将实践的场地搬到课堂中来。

3.实践专家访谈法

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就其职业发展历程中从事过的,对其个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作岗位、部门和其他具体的工作范围进行解剖,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

一体化教学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强调的是学校加企业的形式,是企业到学校中来,学生到企业中训练,最终再回到学校,同时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促进具有经济效益的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王桂超.浅谈一体化教学.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1.

[2]陈德润.广告设计专业模块式教学设计探析.教育与职业,2006.14.

[3]邓剑凤.再谈一体化教学.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优秀论文集,2009.

一体化可行性篇5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一体化 可行性 突破口

一、我国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1.理论的奠基

(1)国际通行理论。首先,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马恩在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中提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并且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交换工种,所有人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的这一经典论述为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按国际通行的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应具有公平性和普遍性,这就要求建立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国民普遍享受社会保障。虽然社会保障的不同缴费额度决定了享受水平存在差异,但是不能因此否认全体社会成员应该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

(2)我国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研究

随着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弊端的日益显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甚至社会发展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不同的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了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也进一步印证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可行性。

鲁全认为:当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存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非衔接性”等问题。我们应该坚持“反哺是建设城乡统筹社保制度的基本策略、项目统筹是城乡统筹社保制度的核心和明确政府责任是城乡统筹社保制度的关键”这一基本思路,“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城乡统一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为农村居民建立非缴费型的年金制度,建立流动人口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分别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福利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刘晓红认为:应该“通过对农村居民的分化和剥离,以改善和优化农村居民社会保障预期为导向,将建设和实施科学、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首要任务,最终实现城乡统一的、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2.政策保证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对此做出具体规划: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要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立的2009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包含推进制度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提高社会保障待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工作重点。提出了包括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具体工作目标。

3.实践经验的借鉴

首先是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的借鉴。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迅速,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很多国家甚至建立起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根据我国的目前国情,这为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

其次是我国试点地区成功经验的借鉴。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己经具备了财力、物力并且已经在这一方而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东部地区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中取得了很大成绩,许多地区都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面广泛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这些都为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我国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的突破口

首先,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一。

生存权是公民最基础的人权内容,而且为公民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目标。从1993年开始我国在城市地区开始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7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各地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促进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普及。在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对农村地区也提出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各地区制定本地区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将救助对象确立为四类:一家庭成员均无劳动能力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无劳动能力户。二家庭劳动能力严重残疾,生活确实困难者。三家庭劳动能力因长年疾病确有困难者。四家庭主要成员因病、灾害死亡而子女均不到劳动年龄,生活特别困难者。从1997年开始,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有条件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日益扩大,这为建立城乡统一的生活保障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统一。

1993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决定》中提出,要把“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基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城镇职工新型医疗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并确立了“低水平、广覆盖、统账结合、多层次的职工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从1999年开始,中国逐步在城镇地区建立新型医疗制度。200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基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和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品流通“三改并举,同步推进”的决策,全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快。

农村医疗制度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医药合作社起步,经历了从50年代到70年代逐步发展过程,到80年代达到顶峰。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合作医疗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唯一典范”,曾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推荐。之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合作医疗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在全国实行的合作医疗逐步消失。目前广大农村正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确定从2003年下半年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678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2.4亿多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国农业人口的26.6%,参合率达75%。

2007年3月2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其中确立了明确的改革发的总体展目标: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国家行列;到2010年在全国普遍建立比较规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民看病就医问题;到2010年在全国城市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这为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2]鲁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08,(10).

[3]刘晓红.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一体化可行性篇6

关键词:性客体化;客体化理论;女性自我客体化;内化:社会比较

分类号:B849:C91

“我看上去怎样?”或许这是很多女性有意无意间挥之不去的念头。从古至今,在很多文化中,女性的身体都是处于一种被评价和观看的境况中,如同一件没有生命力的物体或装饰品。如中国古代对女性小脚的赏玩,19世纪欧洲对女性束腰的追捧,女性的价值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她们的这些身体部位是否满足当时的标准。这种现象作为男权社会下的产物,一直鲜有关注,直到20世纪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人们才开始关注社会文化对女性身体的这种不平等待遇。90年代初,Bartky(1990)提出了性客体化(sexual objectifieation)的概念,指女性的身体、身体部分或脱离了她本人,沦为纯粹的工具或被视为能够代表女性个体本身。即当被性客体化,女性会被视为身体,而其身体存在的价值仅仅是为了取悦他人和供他人使用。女权主义者指出性客体化作为一种性别压迫,会对女性的身心产生危害。心理学观点认为,性客体化会影响女性的自我知觉和行为,使得女性化身为一个观察者来看待自己,关注可观察到的身体属性,将自己的身体当作一个基于外表被观看和评价的客体(Fredrickson&Robe,s,1997),进而对女性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如进食障碍、抑郁、障碍、物质滥用等(cair&Szymanski,2011;Tiggemann&Williams,2012)。当今社会,性别问题仍然突出,性客体化视角对于解读女性自我及其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1、性客体化的表现形式

1.1 媒体性客体化

性客体化最常见的表现是通过大众媒体对女性的身体展现(Fredrickson,Roberts,Noll,Quinn,&Twenge,1998)。诸如杂志(Hatton&Trautner,2011),电视(Aubrey,2006)、音乐视频(Frisbya&Aubrey,2012)等,这些媒体就常常聚焦于女性的身体或身体部位,忽视女性的个性,将女性视为被观赏的客体。广告是一个集中体现。例如。Hall和Crum(1994)发现在啤酒广告中表现出对女性的身体主义倾向,镜头更关注女性的身体部位而非脸,而且女性常常以穿着泳装形式出现,更大程度的暴露她们的身体。王春梅(2005)通过对化妆品广告的分析,也发现女性完整的形象常常被一双眼睛、一条、一个红唇所取代。这些广告以女性的部分肢体代替完整的女性形象,将女性等同为性客体或装饰品。不同类型的媒体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Vandenbosch&Eggermont,2012),如音乐视频主要强调对身体视觉化的呈现,如穿着性的服装,并表现出性姿势,诱使男性凝视她们的身体(Ffisbya&Aubrey,2012),而杂志通常会“教”读者如何根据当前理想美修改自己的外观,如一个杂志的封面标题是“52步让你的臀部更翘”(Aubrey,2010)。但实际上,这些不同并不是绝对的,在很多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媒体性客体化女性的方式是类似的。

1.2 人际性客体化

人际性客体化主要是指在实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性客体化,如吹口哨,打量或注视女性的身体、性评论等(Fredrickson&Roberts,1997)。对于女性,生活中的人际性客体化是司空.见惯的。例如,有研究对美国大学生的日记进行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报道更多性客体化经历,女性平均每周经历1 38次性客体化评论和行为,而男性则仅为0.35次(Swim,Hyers,Cohen,&Ferguson,2001)。随后的研究发现性客体化经历在其他女性群体中同样是常见的,女同性恋和女异性恋报告了类似水平的性客体化经历(Engeln-Maddox,Miller,&Doyle,2011;Hill&Fischer,2008)。对于这些人际性客体化经历,Fredrickson和Roberts(1997)特别指出客体化注视是人际性客体化的一种最隐秘和主要的表现形式,它是对一个人身体的视觉观察。通常男性更多是注视者,女性更多作为性客体化目标,而且这种注视往往不可控的。除了上述性客体化的普遍形式,不少女性还会遭到性骚扰、等犯,这些可视为性客体化的极端形式。

1.3 隐秘的性客体化环境

除了以上性客体化形式,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很多隐秘的性客体化环境。例如,健身中心,其周围有许多潜在的性客体化特征,如全身镜,展示理想身体的媒体(如,海报、音乐视频),暴露的衣服,男性的目光(Greenleaef 2005;Prichard&Tiggemann,2008)。同样,对于一些重视外观或瘦的体育类型,如芭蕾、体操、游泳、跳水、健美操等,也会传递着性客体化的信息(Harrison&Fredrickson,2003;Tiggemann&Slater,2001)。此外,在一些文化中也存在着被社会认可和鼓励的性客体化女性的形式,如选美比赛、拉拉队、鸡尾酒服务员、艳舞表演等(Moffitt&Szymanski,2011)。对此,Szymanski,Moffitt和Cart(2011)总结了传统的性别角色、男性主导的环境、女性缺乏权力、关注女性的身体、对男性客体化目光认可等性客体化环境标准。

可以说,生活中的性客体化无处不在,而且日趋多样,越演越烈。Hatton和Trautner(2011)通过对40多年的《滚石》杂志封面的内容分析,指出女性被过度性感化,大众媒体对呈现女人昧的可接受方式在不断缩小。不仅有男性对女性的性客体化,女性同样会性客体化女性(strelan&Hargreaves,2005),而且男性也被日益性客体化,虽然男性的性客体环境的标准及经历可能与女性有所不同(szymanski et a1.,2011)。

2、女性自我客体化及其心理机制

2.1 客体化理论与证据

对于生活中这些随处可见的性客体化,虽然一些女权主义者很早就指出其会对女性的身心产生危害,但并未进行进一步探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更好理解性客体化文化对女性造成的影响,Fredrickson和Roberts(997)提出了客体化理论(objectification theory),认为由于生活在性客体化的环境中,会使女性内化一个第三人称(观察者)的视角来看待身体自我,关注可观察到的身体属性(如“我看上去怎么样?”),而不是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关注不可观察到的身体属性(如“我能做什么?”、“我感觉怎么样?”),将自己的身体当作基于外表评价的客体,称为自我客体化(self-objectification)。这种观察者的视角会要求女性长期“监视”或者监控她们的身体,即身体监控(body surveillance)。自我客体化或持续的身体监控,理论上会导致女性消极的心理或主观经验,如身体羞耻、焦虑、减少最佳动机状态(心流)和降低内部身体状态意识(如饥饿、性唤起),进而可能积累和导致某些心理疾病,如进食障碍、抑郁、障碍(图1)。

客体化理论提出以后,已有不少研究结果支持或部分支持客体化模型,发现无论是女性自我报告的性客体化经历(carr,2011;Hill&Fischer,2008),还是通过观看性客体化媒体(Aubrey,2007;Aubrey,Henson,Hopper,&Smith,2009;Harper&Tiggemann,2008)均会促进女性的自我客体化,进而与女性的进食障碍(Augustus-Horvath&Tylka,2009;Calogero,2009)、抑郁(Peat&Muehlenkamp,2011)、障碍(Lustig,2012;Tiggemann&Williams,2012)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自我客体化与更广泛心理结构有关,例如,糟糕的认知表现(Gay&Castano,2010;Quinn,Kallen,Twenge,&Fredrickson,2006)、低自尊(Mercurio&Landry,2008)、身体不满意(Lindner,Tantleff-Dunn,&Jentsch,2012)、低主观幸福感(Breines,Crocker,&Gareia,2008)、消极的月经态度(Robens,2004)、消极的母乳喂养态度(Johnston-Robledo&Fred,2008)、积极的整容态度(Calogero,Pina,Park,&Rahemtulla,2010)、物质滥用(Call,2011)、改善外观的运动动机(Prichard&Tiggemann,2008)以及更少的社交(Saguy,Quinn,Dovidio,&Pratto,2010)等。不难看出,性客体化通过诱发女性的自我客体化,进而给女性的心理和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2.2 女性自我客体化的心理机制

对于性客体化环境如何使女性采取这种视角看待自我的具体发生过程或作用机制,迄今还未见专门的细致探讨。可以认为,自我客体化作为一种对身体自我的认知方式,与身体意象当有相通之处,在针对环境或文化影响身体自我的过程中,二者可能有着类似的心理机制,例如内化和社会比较。

2.2.1 内化

根据身体意象的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价值观会影响个体的价值观与行为,并对个体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被他人看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同伴和媒体是社会文化的主要来源,三者传递的社会文化压力会通过外貌比较和理想瘦内化对身体意象产生影响(陈红,2010;Thompson,Heinberg,Almbe,&Tantleff-Dunn,1999)。同样,对于性客体化的环境或文化,其强调女性的身体外观和文化吸引力标准,也会影响女性看待自我的方式。类似的,有研究指出包含性客体化内容的媒体随处可见,但不是所有的女性都会受影响,需要将媒体呈现的理想瘦形象内化。进而才能对女性的自我客体化产生影响(Aubrey,2006)。即女性在接触性客体化的信息后,要通过将理想美或重视外观的价值观进行内化,进而才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观,并以外观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形成自我客体化。例如,Morry和Staska(2001)的调查发现,社会理想美内化在阅读美容杂志预测女性的自我客体化中起中介作用。同样,Vandenbosch和Eggermont(2012)对美国少女的调查发现,媒体性客体化和理想美内化直接相关,理想美内化在媒体性客体化与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监控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Vandenbosch等指出自我客体化的过程应开始于“理想美内化”,即以社会规范的尺寸和外表作为他或她自己的尺寸和外观的标准,这些标准反过来决定了哪些可观察到的身体属性是重要的,以及这些身体属性如何评估,进而才能自我客体化。赵方(2011)的实验结果也支持此观点,通过让女大学生观看性客体化的媒体,发现会引起女性自我客体化水平升高,外表观念内化在其中起中介作用,高外表内化的女性比低外表内化的女性在自我客体化水平上更易受到媒体的影响。

2.2.2 社会比较

Festinger(1954)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具有评估自身能力和观点的需求或驱力,但由于很多时候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进行社会性评价的绝对标准,人们必须通过将自己的状态和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才能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同样,对于身体意象社会比较理论,是指个体通过将自己的身体或外观和他人的身体或外观进行比较,并形成自我评价的过程(张林,周盈英,2011)。那么面对性客体化的环境,女性是否也会激起身体比较,进而形成自我客体化?一些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例如,Tylka和Sabik(2010)在客体化理论框架下结合社会比较和自尊对进食障碍进行研究,发现身体比较调节身体监控与进食障碍的关系,指出身体监控可能促使女性与其他女性的身体比较,专注于自己外表的女性更可能注意其他女性的外观以及它与自己比较起来如何。同样,Lindner等(2012)的研究发现自我客体化、客体化他人和社会比较均与身体不满意和进食障碍有关,认为自我客体化和客体化他人与社会比较可能是相同过程的两个部分。即在自我客体化和客体化他人的“客体化循环”中可能存在着一个外观比较的过程。自我客体化的过程可能激起女性与他人进行比较,以此来得出自己是否“合格”。同样,比较的过程中也可能激起对自己和他人的客体化。不难看出,由于多是相关研究,对于自我客体化与社会比较,二者的因果关系目前并不清楚。

2.2.3 其他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者从其他的角度来阐述性客体化与自我客体化之间的作用机制,虽然目前还缺乏实证证明,但能为我们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视角。例如,Morry和Staska(2001)从社会学习的角度,认为女性生活在一个性客体化环境中,并且这个环境传递出性客体化能给女性带来价值或奖赏,那么女性就会学习这种性客体化的视角,进而参与到对自己身体的客体化中。而Strelan和Hargreaves(2005)通过对澳大利亚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女性的自我客体化程度与客体化其他女性正相关,认为自我客体化与客体化其他女性存在一个“客体化循环”,即自我客体化的女性更可能客体化他人。同样客体化他人的做法可能导致女性增加自我客体化。那么就有可能是女性在接触性客体化环境中,先习得了客体化他人,进而导致对自我的客体化。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两个观点类似于内化,都是通过对性客体化行为的内化进而导致自我客体化。近期,Moradi(2010)指出自我客体化可能并不是直接测量的单一构造。它可能是一个过程,由性客观化经历促进,并表现为文化吸引力标准内化和身体监控,进而与更大的焦虑、身体耻辱、心流减少、内部身体意识缺乏相关。

总之,性客体化作为一种环境或文化现象。对女性的影响更多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很难判定女性究竟在什么时候形成了这种视角看待自我。此外,也不能忽视女性的个人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会受到性客体化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女性面对这种环境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和处理策略(Fredrickson&Roberets,1997)。

3、女性何以更易被性客体化?

客体化理论认为,当被性客体化时,女性会被视为取悦或供他人使用的身体或身体部分的集合,相比女性,男性很少被性客体化(Fredrickson&Roberts,1997)。Strelan和Hargreaves(2005)的研究也指出女性会遭受更多性客体化,不仅男性会性客体化女性,女性同样会性客体化女性。对此,一些研究者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解释。Gervais,Vescio,Forster,Maass和Suitner(2012)让83名美国男女大学生随机观看一张从头到膝盖穿着衣服的人物图片,经过短暂的停顿,屏幕上出现两张图片:一张没有修改的原始图片,另一张是对性身体部位进行略微修改的原始图片,让他们指出哪张图片是刚才见过的,两张图片以整个身体或身体部位的形式呈现,结果发现女性的性身体部位单独呈现时更容易被识别,而男性的性身体部位以整个身体呈现时更容易识别。这表明无论男女,看到男性更多是整体加工,而看到女性则更多是局部加工。这可能意味着,相比男性,女性的身体会被降低为性身体部位,而非人。类似的,Bernard,Gervais,Allen,Campomizzi和Klein(2012)结合人与物体识别的研究提出了性别身体倒置假说,并进行了检验,发现性感女性的身体倒置时会和正立时一样容易识别(像客体识别),而性感男性的身体在正立时要比倒置时更好识别(同人类识别)。即无论男女,看到性感女性,都将其视作物体,而看性感男性时,却视为人。这种对男女身体的认知差异为女性更容易被性客体化提供了解释。

事实上,这种将女性视为物的认知差异在其他研究也得到了证明。例如,Gervais,Vescio和Allen(2012)通过让大学生观看一些男女图片,然后对图片中的人物进行身体脸配对,结果发现,无论男女,对于女性身体脸配对的错误率要高于男性,表明女性更多被视为物体,因而比男性更容易被类似身材的其他女性替代或互换。此外,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当个体被性客观化,就意味着被否认人性,被视为缺乏有关人类的精神状态和道德状态的品格(Loughnan et al.,2010)。Heflick,Goldenberg,Cooper和Puvia(2011)的研究发现,无论男女,当聚焦于女性的外观时,会诱导对女性的客体化,认为其有更少的能力、热情和道德,而关注男性的外观,却不会影响人们对男性的感知。还有研究发现,当女性的外貌被关注时,人们会用更少的人性词汇来描述她们,将她们更多视为客体而非人(Heflick&Goldenberg,2009;Loughnan et a1.,2010;Rudman&Mescher,2012)。

除此之外,近些年也涌现出一些新的解释,如从威胁(Goldenberg&Robe,s,2011)、权力(Gruenfeld,Inesi,Magee,&Galinsky,2008)、主观不确定性(Landau,Sullivan,Keefer,Rothschild,&Osman,2012)角度来探讨客体化的原因。例如,Gmenfeld等(2008)发现在权力条件下,接近一个社会目标,更多受目标的有用性驱动,而不是目标的人类属性品质,即拥有高权力会更多客体化他人,将让他人视为工具。这一结果能够解释男性为什么更多性客体化女性,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男性往往比女性占有更多的权力与资源,但是却不能解释女性为什么也性客体化女性。最近,Landau等(2012)认为无论是应对权力时工具化他人、还是在应对威胁时非人性化他人,都是自己对成功与他人互动能力不确定性的反应,即人们越是渴望与他人有积极的关系,但同时对自己有效地理解和控制他人的能力感到不确定,他们就越有可能通过淡化目标的主观属性(如技能、爱好)和关注具体属性(如身材、性感)来弥补这种不确定性。但Landau等的观点同样不能解释女性为何会性客体化女性,因为根据Vaes,Paladino和Puvia(2011)的研究,女性是为了与性感的女性保持距离而客体化她们,并非想与她们建立积极的关系。综上所述,这些解释多针对某些场景的客体化或性客体化的某些表现形式,并不能完全广泛地解释性客体化,需要后续研究作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4、问题与展望

性客体化女性身体的文化由来已久,但直到Fredrickson和Robe,s(1997)提出客体化理论,研究者们才开始关注性客体化对女性心理的深刻影响。可以看出,十几年来客体化理论已经得到了大量的验证与扩展,但由于客体化理论的初衷是针对西方年轻白人女性,对于其他群体或文化可能存在片面之处。例如,对于非洲裔美国女性,除了一般的身体监控外,还包括肤色监控(Buchanan,Fischer,Tokar,&Yoder,2008)。而且对于女性,更高的自我客体化与追求瘦的身体有关,但对于男性,更高的自我客体化分数与追求更强壮的身体有关(Oehloe Musher-Eizenman,Neufeld,&Hauser,2009)。此外,除了性客体化经历,一些研究发现边际身份态度(Moradi&Rottenstein,2007)、异性恋主义(Haines et a1.,2008)等同样与客体化变量相关,进而影响女性的心理健康。为此,一些研究者对客体化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改,例如,Moradi(2010)将不同群体的特点以及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到客体化模型,Szymanski等(2011)认为性客体化经历与女性的心理健康风险存在直接的途径。但是就目前来说,这些修改还未得到足够的证明。未来在探讨性客体化与女性自我客体化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第一,已有的研究对象主要限于年轻女性,应扩大研究群体。事实上,除了年轻女性,其他群体如老年女性、男性、同性恋者等也会遭受性客体化的影响(Aubrey,2006;Augustus-Horvath&Tylka,2009;Engeln-Maddox et a1.,2011;Wiseman&Moradi,2010)。因此,未来研究不仅要考虑不同年龄和社会背景的女性,也要加强对男性、同性恋群体的探讨。此外,也要考虑到被试的特点,如人格、女权主义态度、民族身份、性别角色等,这些特点可能在性客体化或自我客体化的影响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对于同性恋群体,在性活动中扮演被动角色的个体(zheng,L.,Hart,&Zheng,Y.,2012),可能更容易遭受性客体化的影响。

第二,改变研究方法单一的现状,运用脑科学等多种指标。现有研究主要是采用自我报告式的测量,或从一些行为指标上进行探讨,未来可借助脑科学方法,更深入地探讨男女对性客体化的认知差异以及性客体化对女性影响。例如,Cikara,Eberhardt和Fiske(2011)发现对于性别歧视的男性,性感女性的图片会引起与精神状态属性有关脑区活动的减少,如内侧前额叶皮层、颞极等。那么这一结果是否可以扩展到一般男女对性客体化女性的去人性化或物化上呢?同样,近期Riva和Gaudio(2012)发现神经性厌食者可能被锁定在身体的非自我中心(观察者视角)的负面记忆。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自我客体化对女性进食障碍的影响,为自我客体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

第三,通过纵向研究设计,探索干预措施。迄今少有研究探讨自我客体化的干预,但开始涉及一些可能的保护因素,例如运动(Slater&Tiggemarm,2012)、高自尊(Mischner,vail Schie,Wigboldus,van Baaren,&Engels,2013;Thagersen-Ntoumani,Ntoumanis,Cumming,Bartholomew,&Pearce,2011)、身体功能的欣赏(Rubin&Steinberg,2011)、低认知闭合需要(calogero&Jost,2011)等。由于这些研究多是横断研究,这些因素是否能够抵制或改变自我客体化还有待纵向研究检验,进而形成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

一体化可行性篇7

[关键字]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状况

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功能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赋予产品的终极开发目标,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智能化机电一体化产品,其多样性技术主体包括逻辑模糊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智能工程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系统等。其中逻辑模糊控制技术属于人工智能范畴,基于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模仿进行不精确信息的展示。目前,该系统在各个应用服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列车启停系统中应用该技术便会有效消除惯性作用,令人们在乘车途中始终保持稳定运行状态而不至于产生前仰后合不稳现象。专家系统则是针对不解问题的软件智能系统,其丰富知识经验通过计算机技术形成了可被处理或接受的符号形式,基于专家推理与控制方式策略,在该领域聚集后便可突破仅能由专家解决的系列问题,进而上升至专家水平。诚然,该专家系统具有基于智能化的一定局限性,现行局部领域中去取得了成功应用效果,例如融入专家加工系统于数控机床中便可显著提升其系统智能化水平。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系统具有较高非线性复杂性、自适应力、高容错能力、自我组织与计算能力,可实现基于模拟或数字形式的并行处理,并较为接近神经网络进行工作。该技术系统广泛适用于需同时对多方条件因素进行模糊不精确的信息处理。当前该技术在聚类、分类语音及音素识别中获得了可喜成绩。例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汉语声调识别、识别手写字符、车牌照识别、指纹认证等。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人工神经网络系统技术还会在视觉与声觉方面实现突破,制造出机电一体化多功能产品。

1、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人格化、集成化与绿色化发展

机电一体化对生命机体的模仿、注重与人们活动相关联的产品令其体现出人格化发展特征,基于产品使用的最终对象为人,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应主体考虑如何赋予产品人特有的情感性、智能性与人性化,因此其需要在造型、色彩等层面上下功夫,力求产品艺术性,例如家用机器人的诞生便是人机一体化的体现。机电一体化的集成化包含两层含义,不仅代表电子与机械的融合,而是尽最大可能令他类先进技术领域包含于其中,同时引入工程系统技术对机电一体化进行应用开发系统的指导。现代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应集成电学、光学、机械、声学等生物化学多学科技术,深挖其征参量进而正确进行耦合关系处理,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丰富的集成性。绿色化理念是对资源效率及环境影响的综合考虑,其制造目标主体面向产品的制造、设计、运输、包装、使用及报废处理整体生命发展周期,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全面激发资源利用率,切实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进而打造优势绿色制造业全面发展模式。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科学应用

为有效提升机电产品综合优质性能,充分满足制造零件高精度与高效率、形状复杂性、生产低噪声、少阻力、高强度、长寿命等现实需求,产品设计形状、空间构造、刑面等体现了较为复杂特性,因此进一步令机电一体化技术必须向着高性能、系统化、智能化、微型化与轻量化方向发展。其主体应用领域则包含数控机床、集成计算机制造、工业机器人与柔性制造等。

2、1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领域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技术及机床中的应用发展令其功能、结构、控制精度与操作实现了迅速提升,具体体现为采用多处理器、多总线构建模块化、总线式与紧凑型结构。在设计层面则凸显了开放性,即令硬件功能模块与体系结构包含了兼容性、层次性、适应性结构标准,较大限度提升了用户综合使用效益。该领域还引入了WOP技术令其凸显智能化发展,系统面向车间多维度加工与编程技术过程提供了动态仿真环境,科学引入了模糊控制与在线诊断等高效智能机制。同时基于模块化思想我们可应用大容量存储器及软件进一步丰富数控功能,强化系统控制效能。为实现多通道、多过程控制,我们可令一台机床在同一时间控制多种机床、多台设备并独立完成多个加工任务,集成检测道具破损、搬运物料与机械手控制于系统服务运行中。基于信息化网络时代我们可充分激发系统网络多级功能,强化系统组合及复杂化创建加工系统综合能力。另外我们还可利用单片机与单板构成控制机,引入专业模板或芯片构建紧凑结构数控装置。

2、2柔性制造与集成计算机制造系统的科学应用

柔性制造是系统的计算机化,我们可主体应用数控机床、计算机、料盘、机器人、自动化仓库与搬运小车构建系统,令其可实时、随机、按量依据装配部门要求基于生产能力范畴进行工件加工制造,较为适用于小型、中型批量、多品种、更改设计频繁变化的零散型批量零件生产。集成计算机制造系统应用实现并非就个分散现有系统进行的简单组合,而应基于全局角度进行最优化的动态性组合,令原有部门界限合理打破,并基于制造进行信息流与物流的控制,实现由产品开发、决策、准备生产、实验产品到经营管理的统筹化结合。就企业层面来讲其集成度提升可令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并最大化激发各自潜力。

2、3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工业机器人开发应用

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代机器人具有示教再现特征,即只能依据示教重复开展运动,缺乏对作业对象及周围工作环境的灵活适应性。该领域机器人第二代引入了先进性传感元件,可对其操作对象及作业服务环境进行简单信息的获取,并基于处理计算、分析能力展开一定水平的判断,进行针对相关动作的控制反馈,并凸显了低级水平的智能化。第三代该领域机器人则全面现实了智能化特征,通过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我们可令其富含多重感知功能,可自主开展复杂思维逻辑运算、决策与判断,进而独立运行服务与作业环境中,体现了现代化、科技化应用服务价值。

3、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历经多年的探究完善中逐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概念体系,并基于集成电路与计算机技术的大规模迅猛发展令其机电结合形式更为灵活、内容丰富多样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基于其优势功能我们只有深入探寻、创新发展、综合利用,才能全面激发其价值化能效,拓宽高新技术领域,研发出真正高端、适应人们丰富需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参考文献]

[1]蒋学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创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7 (6).

一体化可行性篇8

论文摘要:结构化理论作为一种分析理论,在分析行为体和结构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生成性关系时有着独特的见地。运用结构化理论的视角可以清晰地看到功能主义范式在分析欧洲一体化时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构化理论为欧洲一体化理论的建构注人新的动力,并拓展研究思路。

从上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联营的诞生算起,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已经跨越了50多个年头。伴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关系学界也孕育而生了众多试图对一体化这一新兴现象进行解释或描述的理论。但是,无论是从理论的系统性还是其影响力上来说,功能主义被认为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理论。特别是哈斯所创立的新功能主义被认为是解释一体化的权威版本。闭功能主义范式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并且在因果关系的逻辑上能够自圆其说。但是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其理论的疲态暴露无遗。从经济领域扩张到政治领域的“功能外溢”并没有伴随着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而发生。欧盟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发展并未呈现出均衡的状态。究其主要原因,功能主义仍然沿用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理性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将行为体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把社会性的互动物化为单纯的利益交换。这样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其理论不能恰当地处理行为体与结构的关系。而结构化理论则尝试跳出理性主义对行为体和结构的分析框架,重新诊释行为体和结构的作用与关系,这一点对欧洲一体化理论的构建是十分有意义的。教师

    一、功能主义范式的缺陷及其背后原因

    功能主义范式的主要贡献者米特兰尼和哈斯为该种范式设计了国际组织—中心行为体的分析单位以及“学习一外溢一忠诚转移”的解释模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功能主义范式内部也存在着新旧功能主义的区别。米特兰尼的功能主义与哈斯的新功能主义相比较,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范式建立在自由主义视角之上,而后者则是突出了现实主义的色彩。米特兰尼认为利益本身的性质就意味着趋同和和谐,而哈斯则认为不同行为体所追求的利益自身并不存在这种特点,他认为利益会产生分配冲突与矛盾;米特兰尼认为行为体会自然地倾向于合作,而哈斯则认为合作只能通过“学习”来实现,既具有功能性的国际组织依靠其领导者的才能,在与其他功能性组织的交往之中会不断地学习,重新调整自我利益.简言之,哈斯认为行为体需要“学习”的内容在米特兰尼那里成为了行为体早已掌握了的知识。但是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就在于它们都只关注行为体的外在行为,既行为体的表现,而且都呈现出一种理性主义的分析框架。行为体根据对成本收益的预期从而做出选择,功能上的互补使得合作的行为可以实现深化,从而实现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外溢”.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原本国际政治的中心行为体—民族国家的权威性将受到质疑,国际组织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和需求的满足感会取代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从而产生“效忠转移”.功能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分析一体化这种国际政治现象的时候,跳出了传统的国家中心视角,而是以功能性国际组织为单位的分析。但是功能主义范式的这种行为体导向的分析框架存在一些深刻的问题。教师

首先,功能主义的行为体导向的分析框架实际上脱离了具体的社会实践,所有的社会活动在功能主义者的眼中仅仅只是机械主义的行为,并且孤立于社会实践之外。行为体在互动和交往中发生的变化只是单纯的外在行为模式的变化,交往的性质并不会发生改变。因为行为体是不存在偏好,其认知的能力也仅仅是最低级的。在对一体化的解释中,缺乏意向性的行为体在做出行为的改变之时,并没有使得行为的性质发生改变。换言之,一体化的进程和发展仅仅是国家和其他国际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发生了转变,一体化并没有改变其行为的性质,一体化这种形式只是国家在争夺利益过程中,彼此接受的一种非斗争性的利益分配模式。总之,在功能主义范式中行为体的社会能动性,即对社会结构的反思性特征并不存在,行为体能动的社会实践物化为外在的功能性行为。

    其次,功能主义范式预设了个体行为体优先于体系的本体论视角。即只关注了国际组织和其行为的作用,而忽视了结构的性质及其作用。在完整的阐述行为体作用时,忽略结构性特征显然是不妥的,因为社会结构的性质是通过行为体的实践而显现出来。换言之,行为体的实践作用的结果由社会结果这个媒介展现出来。对社会结构的忽视必然不能充分地说明行为体的能力和作用,社会体系的构成应该是由该系统内的一切元素共同建构起来的。结构的一切元素:行为体、实践、技术、领土等都不能独立地在体系中来对其进行定义。社会体系中各种关系的形成是一种内生性的关系,行为体之间是一种内部关联的关系,这组关系的存在是行为体之间建构的一组生成性关系,缺少了任何一方的主体认知,这组关系都将不复存在。所以说这组关系不可简化为任意元素的特性或者是它们之间的互动。功能主义范式实际上是把欧洲一体化简化为行为体的功能性交往,这种功能性的交往是发生在社会结构之外的。换言之,该范式剥离了国际政治的结构性特征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联。功能主义范式试图通过对行为体互动的说明来解释体系结构的变化,然而却预定了行为体与结构相分离的解释,这之间存在的悖论恐怕是难以逾越的。那么,哈斯的“效忠转移”在多程度上能够经受理论检验就值得商榷了。

    二、一体化的动因与实质—行为体、结构的作用与关系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结构化理论并不是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它只是一种分析式理论,但是它可能会成为某种国际关系理论的超理论。之所以选择结构化理论来对一体化进行理论分析,一是因为结构化理论十分关注人类行为者认知能力所持有的反思性特征。这在分析行为体的能动作用时十分重要。二是因为结构化理论避免了行为体或结构的优先性,把行为体和结构放在一个共同决定和相互建构的位置。教师

    在对行为体的能动作用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找出理性主义视角下的行为体缺失了其能动性的原因。理性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预设了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的先验。该观点源自霍布斯的“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战争”的信条。人类可以通过建立国家的方式解决无政府状态中的人人为战的困境。但是,在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中,由于不存在一个超越所有国家的政治权威,国家的需求不能得到自上而下的保证,所以国家的生存和利益需求要么是通过斗争要么是通过彼此间的妥协和合作来实现。很明显,在这里无政府状态的逻辑依然得到了延续。那么欧洲一体化的出现,无非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各国对于避免战争和冲突做出的一种临时的历史性妥协,一体化行为仅是民族国家追求各自利益从而选择的一种实现其目的的途径,一体化不过只是政治现实主义的另一个代名词,国家只是改变了它们的行为,而不是身份和利益。理性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家的需求是国家本身所固有的,它们来自于国家内部的物质状况和功能需要。理性主义把行为体的利益和身份假定为给定的、外生性的;并且只关注行为体的行为如何产生后果。那么在行为体的交往中,只是其行为方式发生了改变,而行为的意义和目的却一成不变,所以行为体的社会能动性必然被简化成了一种机械似的反应。

    通过结构化理论范式的指导,可以重新审视为了生存和个人利益而进行的“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战争”这一先验。这里,理性主义显然把个人和国家的需求视为生存和利益,并且这一点是一直延续下来的。其实,国家的需求和利益并非是外生的,而是内嵌于国际政治的规范之中。行为体间的“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战争”只是镶嵌在“认知的斗争”之中,换言之,“认知的斗争”才是为了生存和利益斗争的实质。

    作为社会人的人类,其社会性不再单纯地表现为作为高等动物所具有的基本的自然欲望,比如说饮食、睡眠、繁殖后代等。人的这种社会性就体现在自我的社会价值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可。人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存在:他自己的自我价值和身份意识与其他人赋予他的价值密切相连。这样,人类在交往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满足,还有对自我和他人身份和价值的认同。那么交往改变的不单单是外在行为方式,改变的可能是个体的社会身份和其主体性。更重要的一点是,“认知的斗争”使得整个人类社会体系长期处在一种“稳定不平衡的认知”体系结构之下,这是因为双方的认知并不需要处在一个对等的认知水平,认知依然能够发生,由于一方的认知需求不能被满,该体系的稳定性就会一直处在认知需求的冲击之一,这同时也成为了体系变化的动力。

    “认知的斗争”表现了行为体能动性的两个方面。教师

    首先,认知的过程使得认知双方的主体性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即在认知的斗争中,行为体的身份和认同会产生变化。如果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视为一段认知的斗争历史,那么欧洲一体化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缩影。在欧洲各国不断地交往形成的这个社会体系之中,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霍布斯似的国家的体系到洛克似的国家的社会,并逐渐走向康德似的安全共同体。双方的主体性和身份也由最初的“敌人”发展到“对手”并逐渐向着“朋友”转化。行为体的能动性在这场认知的斗争中就表现为行为体在不断地调整认知对象的范围和认知的深度。行为体自我的规范性限制对于他者的认知来说,也是其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者不再是一个纯粹的 “他者”,而是自我的一部分。正因如此,行为体能动地对社会规范做出相应的反应时,国际政治的结构才会发生转变。欧盟的成立不仅意味着这一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的形成,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传统的民族国家认同的边界正逐渐被一个涵盖范围更广的区域性认同所替代的这一趋势。这种认同的程度不断地加深和扩张,逐渐从以民族国家为单位转而向个人层次的认同发展。

其次,行为体的能动性体现在认知的过程中行为体所具有多重身份这一特点。在当代的世界中,虽然民族国家和国家认同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个人仍然可以保留多维度的忠诚。因为个体的人具有多重身份,对个体人的身份认同,可以从他的国籍出发,也可以是通过他的宗教、文化、或者是血缘关系。这些身份有的时候会发生交叉,有的时候会产生冲突,但这并不妨碍主体间认同的进行。认知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约化为寻求共同点,程度较低的认知可以视为是寻求主体间的共性,而深度的认知则是强调其主体的特殊性。认同过程中所展现的主体间差异的特殊性很好地诊释了行为体的能动性。行为体在认知过程中的能动性表现为在对身份的认同和选择时呈现出一种多元性。以欧盟成员的身份为例,欧洲地区性的组织(欧盟、欧洲法院)已经开始着手处理关于公民身份和成员身份的一些细节问题,并开始提出公民身份新的规范,同时修订关于国民身份的理解。1993年11月1日,欧盟条约(TEU)就确立了欧盟成员身份的政治法律基础并且赋予其成员相应的权利。按照条约的规定,拥有欧盟成员国身份的公民,同时也就具有了欧盟成员的身份。但随着欧盟的不断扩展,为欧洲公民带来了新的身份和认同的同时,又为新欧洲带来了新的成员。面对这些同自己身份相同的欧洲人时,传统的西欧民众则又开始担心大规模移民潮对就业、医疗、教育、资源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使得西欧国家的民众对新成员抱有一定程度的质疑和不信任。如前所述,整个认知的结构处在一种不平衡之中,而身份的多元性正是这种不平衡性的一面透镜。认知使得差异性、排外性、不等性成为合乎情理的事情。行为体的认知过程,既是行为体能动作用的后果,又是行为体能动性的体现。教师

    在处理完行为体能动性的问题之后,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行为体与结构之间的生成性关系。结构化理论中“结构的二重性”这一概念的运用能够避免在理论分析时所带有的优先本体论倾向,同时避免行为体导向和结构导向的出现。从结构二重性的观点来看,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对于它们反复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结构并不是外在之物,而是内在于人的活动,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之中。这说明行为体具体的社会实践需要通过结构的特征来展现,而同时行为体实践的结果又反过来体现了结构的作用。所有的社会行为以社会结构为先决条件,反之亦然。行为体的行为之所以是社会性的,是因为存在可以被利用的社会结构,只有通过行为体的行为,结构才能被生产出来。结构构成了整个体系的特性,但是它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一种限制的作用。结构是由行为体或施动者的能动性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成性的规则,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时空维度,结构只能被视为是一种虚拟的秩序,结构的作用也就不能得到体现。由此可见,结构化理论的重点就在与如何展示这样一种实践的过程。这些实践由组成真正能影响政治、经济、社会事件的施动者,通过各种交织在一起跨越了国家边界、组织的分野关系网来实现。有的学者称之为“实践共同体”,并且认为无论是结构化理论还是认知的演变,其核心内容都是发生并且通过具体的实践。关注这样一种施动过程,或者说社会能动过程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结构化理论对一体化的解读

    结构化理论对重新思考一体化理论路径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行为体与结构的相互建构,互为前提;二是结构的特征展现于横跨时空维度的社会体系之中。只有在具体情境中的作为主体的人运用各种知识完成的活动中获得了具体体现,结构才能得以存在,正是通过这些活动,结构被再生产为根植于在时空跨度中的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

    首先,行为体与结构相互为前提.结构的转化是以行为体的实践作为媒介的,就一体化而言,它不仅仅是一种国际政治现象.更为深刻的是它是一种社会结构转化的标志。国家试图建立超民族国家边界的努力使国际政治的传统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霍布斯似的国家体系的结构性特征在行为体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一种变化的趋势。这种结构性的转变突现在新的认同和身份的逐渐确立之中。欧盟的发展并不呈现出一种直线型的渐进方式,在接纳新成员的问题上总会出现一系列的波折与争议(比方说土耳其申请人盟问题)。但是一体化这种社会模式的出现,已经开始削弱了传统国际政治的霍布斯文化。欧盟在处理与周边地区国家的关系时,不可能直接接纳其身份,但欧盟的运作机制实际上是在逐渐地认同后来者的身份。欧盟已经发展了一个欧盟睦邻政策,这个政策力求避免在扩大的欧盟与其邻国之间出现新的界限,试图为这些邻国提供机会,使它们通过广泛的政治、安全、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参与一些欧盟的活动。可以看出,社会的结构特征正是通过这样行为的具体实践才得以展示的,并且行为体的能动性使得该种结构的特性获得转化的动力。因为人类施动者的能力与存在于社会体系中的结构性内容有着必然的关联,他们不能与人类社会相分离。教师

    其次,结构的特性彰显于横跨时空维度的社会体系之中。社会系统的时空维度交织在一起,它们共同体现出附着于其之上的结构特性,时空维度不能够人为地割裂而加以分别对待。如前所述,人类社会的认知结构处在一个不平衡的状态之中,认知双方的特殊性并不总被认知方所认可,也正是这种认知的不对等性产生了体系运作的动力。欧盟组织扩大的出现预示着这样一种体系内部的认知过程逐渐地完善。自我身份逐渐地获得完全的实现,他者身份被排除在体系之外。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认知的斗争”的结束?如果将时空维度割裂开来,单以空间维度作为标准,在特定区域内的主体间身份的差异性已经消除,认知也已经完成。但是,从时间维度上来说,历史相对于今天具有认知的对象—他者这一身份,过去的身份与目前的身份之间的差异性对比仍然构成了认知的不对等性。从实质上说,历史的这一他者身份实际上并不具有主体性,但是在“认知的斗争”这一过程中,历史的他者身份从功能上充当了认知对象这一角色。一体化的进程不仅在空间维度上体现了认知的斗争(比方说欧盟地理范围的扩张,开始接受非传统西欧国家,如东南欧的一些国家);在时间维度上,今天的欧洲相对于半个世纪前的欧洲,其在世人面前所展现的身份也大相径庭。曾经被冠以国际政治中经典均势格局之名的欧洲,正逐、渐凝成一个超越单一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单元。

    四、结论

上一篇: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范文 下一篇:路桥工程预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