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的提升范文

时间:2023-09-28 17:19:59

职业素质的提升

职业素质的提升篇1

关键词:企业实习 职业素质

0 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一定位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谓“高素质”是对高职学生的总体要求,这一培养目标也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它不是仅凭学校单方面的培养所能造就的,必须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要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即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企业共同合作培养,有效的缩短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时间。

1 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衡量应聘者能力的主要标准和尺度。企业已不再单纯地用高学历、高分数的标准来衡量所用人员,而是用是否具有优良的人品、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来评价毕业生。那么什么是职业素质?具体来说,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一般来说,职业素质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职业知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职业知能是构成职业素质的首要因素,是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职业道德是衡量一个人工作态度的职业规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包括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热情服务等内容;职业精神是职业素质之魂,其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这四个方面。

职业素质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之上,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将来在事业方面的成就。所以教育部强调高职教育“要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 影响职业素质培养的因素

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还不能有效适应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认知不足

认知不足,阻滞了职业素质教育的开展。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缺乏起码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更谈不上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教师缺乏职业素质教育的能力。往往只注意培养,对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

2.2 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在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许多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的工作经历,没有切实的实践体验,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较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学生普遍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 网络调查

问卷星网站(省略)做了一份“大学生职业素质调查问卷”,其中“你认为自己最缺乏的职业素质是什么”中的统计如图一,“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中的统计如图二。

从图一中看,学生看重的是“沟通能力”、“演讲与口才”和“领导能力”,实际上企业更看重“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产生了学生与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别。说白了,学生看重的是“领导能力”,而企业看重的是你能不能“干”和如何“干”。

从图二中可以看出,选择“综合能力”排在了第一位,实际上就是看你的职业素质如何。这是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

4 企业实习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到企业去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企业实习是落实我院GPTC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类型。

正对五年制高职三年级学生的企业实习主要是认识实习。学生通过4周的企业实习,对企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企业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企业是如何管理和运转的,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是怎样的,它与学校有何不同。同时了解企业员工是如何工作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同时,通过企业实习,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校学习期间与企业岗位工作零距离接触,深刻认识社会,提升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

5 职业素质的提升

通过企业实习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5.1 通过企业实习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质

对企业而言,员工的品质决定了企业的“品质”。所谓“做事先做人,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德才兼备方成事”就是这个道理。通过企业实习,可使学生明白人品的重要性。很多企业把人品放在招聘员工素质的第一位。因为专业知识的欠缺可通过企业各种培训、深造机会来弥补,但人品不行就是很难弥补的。

5.2 通过企业实践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

学习成绩已经不是企业用人的唯一标准,但仍是企业衡量应聘者的一项无可替代的重要标准。通过企业实习,使学生认识到熟练掌握或精通某项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永远都是对高职生的基本要求。

5.3 通过企业实践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企业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个人成长更离不开团队成员的互相帮助和支持。通过企业实习,使学生明白只有将个人融入团队,自身发展才会有可能,才能更加顺利。这样学生会更加关注集体的荣誉,愿意为班集体做工多的事情。

5.4 通过企业实习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通过企业实习,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会碰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学生时代就要锻炼和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5.5 通过企业实习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之一。通过企业实习,使学生明白,企业希望的是把选择的“职业”当作你长期追求的“事业”,要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工作”和临时的落脚点。

5.6 通过企业实习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是否能够在艰苦或不利的环境中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通过企业实习,培养学生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自我个性意识能稳定发展,从而增强自我调节能力,能经受各种挫折和压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

6 结论

总之,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是由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和职业素质的内涵所决定的,因此,也是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企业实习,能够使学生在职业知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由于五年制学生是在学期期间进行的企业实习,学生实习后能够更加激发对学习的渴望,促使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以面对今后的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荆秋慧.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的目标与方法[J].《大学生就业》2005,(8).

[2]徐美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2005,(8).

[3]徐冬蓉. 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2007,(5).

[4]王雯.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5]伍大勇.大学生职业素养[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

职业素质的提升篇2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职业素质 有效性 提升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教学就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关乎到学生的能力素养,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能够稳定学校秩序,促进他们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小学作为学生教育的起点,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班主任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管理效率,健全学生的人格素养,就成为了教师和学校探讨的主要话题。本文就从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现状出发,简单阐述一下其在职业素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予以完善,从而做好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工作,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健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没有坚持从学生的实际诉求出发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期,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根据对班主任的喜好来进行学习。但是,大多数班主任没有注意到自身与学生的紧密联系,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坚持为学生服务,没有树立与学生良好沟通的职业素质,无法满足小学生的实际诉求。

第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

小学班主任老师是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他们管理班级的办法和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集体的学习质量。但是,据调查了解到很多小学班主任不重视班级管理,班级建设缺乏具体可行的制度体系,他们的管理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三,忽略了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性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阵地,只有具备优秀文化的集体,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有些小学班主任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班级文化和思想素质的重要作用,无法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不利于构建具有凝聚力的班级体。

二、小学班主任职业素质提升的有效对策

从上述文章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小学班主任自身职业素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想要保证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健全人才,就一定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提升他们的职业水平,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保证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是班级合理建设的核心。小学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联系最为紧密,教师要发挥这一优势,坚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与他们成为朋友,并在班级工作中做到从学生的实际诉求出发,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确保工作的有效性。

(二)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班主任教师是班集体的核心人物,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要能够起到带头作用。想要做好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提升职业素质,就一定要坚持良好形象的树立。

首先,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仪表形象。外在仪表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的仪表形象会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也是教师情感的外在表露。因此,教师要做到着装大方、举止优雅、神情端庄、态度和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形象和善。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主要工具,是表达内心想法的主要手段,它决定着师生之间能否平等交流。所以,小学班主任教师要保证自己语言的形象性,做到通俗易懂、语言简练。此外,教师的语言还要和善、平易近人,避免出现语言攻击的现象,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发挥语言的鼓舞功效。例如,当小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出现懊恼情绪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语言鼓励,对他们说“相信自己,你可以的”,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坚定他们的信念。

(三)重视思想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涵养,是引领学生前进的航向。想要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就要坚持思想的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树立奉献精神。对此,小学班主任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利用业余时间多进行进修,重视思想的引领作用。坚持弘扬主旋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校领导也要不断提升班主任教师的思想素质,组织开展教育讲座,并坚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扩展教师的眼界,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教学质量是小学班主任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在课堂授课中能够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实施教学,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多种活动方法进行授课,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小学班主任工作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想要切实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健全人才,小学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坚持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与学生多交流,并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奉献精神,从而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班主任。

参考文献:

[1]刘亚平.如何提升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J].科技创新导报,2013,29:218.

[2]邵海艳.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个人对策分析[J].文教资料,2012,35:110-111+134.

[3]俞莉.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4]何拴来.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实行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11,11:618-619.

职业素质的提升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职工素质;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职工素质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职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决定着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当前,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下,煤炭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打造和新型的富有凝聚力的职工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煤炭企业职工素质的紧迫性

首先,提高煤炭企业职工素质,是加快煤炭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煤炭作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实行着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僵化。虽然近几年煤炭企业通过改革加快了向市场迈进的步伐,但职工的整体素质未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影响了煤炭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单位不重视职工教育,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其次,提高煤炭企业职工素质是增强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职工队伍的竞争。在当前企业更加严重的竞争形势下,企业要获得发展,要做大做强自己的市场,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而一个优秀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恰恰是职工队伍本身。所以,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使煤炭企业成功地走向市场,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当前煤炭企业职工素质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职工从主流上看是政治坚定、思想健康、作风扎实,但在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仍然和煤炭企业的改革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是思想观念滞后。职工没有危机感,竞争意识淡薄,学习观念落后,少数职工缺乏理想,工作缺乏积极性;另一表现是业务素质薄弱,由于煤炭企业职工来源复杂,政策性分配的非煤专业毕业的子弟、复转军人等占很大比例,特别是在生产一线主要工种大多为农民轮换工,很多人缺乏煤炭生产知识,文化基础较差、起点低,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比较困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业务技能的全面提高,直接威胁到了煤炭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最后是安全素质低下,安全意识淡薄。很多职工在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对于违章的危害,虽然有所认识,但总是在思想上放松警惕,结果在工作中会出现违章现象,结果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威胁。

三、提高煤炭企业职工素质的途径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系统规划,做艰苦细致的工作。针对煤炭企业职工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必须开展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武装广人职工,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

1. 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更新观念,高度的主人翁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遵章守纪的模范行动,都来自于职工良好的思想素质。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经常不学习思想就会落伍,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开展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使职工能够充分认识到改革是企业发展的机遇,让职工关心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引导职工牢固改革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自我成才意识,并树立依靠自身能力参与竞争的新观念。要帮助职工树立好学上进、技术精湛的思想意识,打造学习型个人。此外,要将企业精神和宗旨化作全体职工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基础。在开展企业意识教育时,善于运用榜样力量教育职工,以先进模范人物作为榜样,将职工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强化职业培训

加强职业培训是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主要方法。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合企业实际的职业培训规划,并实现规划的长远和近期相结合,既要有领导人才的培养,又要有操作工人的培训,是一个全方位的培训规划;其次要认真落实好职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好各种岗位技能培训班,提高职工的业务知识水平,切实抓好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教育,要特别强调抓好基本功训练,对已掌握基本技能的职工抓提高性训练,通过学习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人赛、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在落实好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定期进行实际业务技能考核,并把考核成绩和职工的自身利益紧密结合。通过全员考核,增加职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提高职工的积极性,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点,更是实现质量标准化的关键。所以,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单位及职工安全生产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普及和增强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安全教育培训,应当充分利用班组安全活动,不定期召开安全会议,通过张贴安全生产宣传画、宣传标语及标志、安全文化知识竞赛或演讲等多种形式,来教育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观念,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向安全要效益。

四、小结

煤炭系统职工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只有这样,职工队伍才能体现出独有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面貌,企业拥有这么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江南.浅谈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方法与途径[J].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16(02): 219.

[2] 牛书秀,董晓伟. 现代化教育在煤矿区队职工培训中的应用[J]. 江西煤炭科技. 2011, 20(03): 134.

[3] 吴海林. 煤炭企业职工素质提升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 13(03): 67-68.

职业素质的提升篇4

(一)教育性和服务性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工作的服务性特征,强调的是以教育为主、管理为辅的工作理念,要求的是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高等教育为经济基础服务,学生工作为教学工作和办学目标服务,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确立服务性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属性,有利于辅导员思想认识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正确观念,把自己放在服务大学生发展的位置上,把大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作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本质,强调的是辅导员的思想认识、精神状态、工作法度和主线、工作核心和灵魂。

(二)直接性和基层性

辅导员是大学校园中“任课”时间最长、“任课”内容最多的老师,充当着桥梁和中介的角色。是学生和学生事务管理的纽带,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其工作对象就是自己面前的学生,工作内容就是与学生相关事务的管理和相关服务的提供。从学生事务和学生活动处理者和执行者方面看,辅导员更具有直接性的特点。从班委的选拔任命、班级活动的组织协调,知道学生宿舍的安排等等,无一不是在辅导员的直接参与、引导和调控下协调运转起来的。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建设

(一)过硬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辅导员工作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内容。辅导员本身就是学生政治上的向导、思想上的益友、道德上的楷模。因而其自身政治素质的高低对于工作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辅导员工作是一门艺术,需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既要有精湛的教育工作艺术,又要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更要有坚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负担起培养学生的重任。辅导员的政治素质要求一般包括:1、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辅导员应该拥有较高的政治文化水平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对社会主义相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能够运用系统、科学、扎实的马克思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来教育和引导学生。2、具备一定的思想觉悟。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辅导员的工作能力。理论要对实际发挥作用,还要看其运用能力。而理论运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辅导员自身思想觉悟问题。理论学习之后,只要充分发挥和吸收,并经过认真的思考,将理论上升为实际的指南,才能指导实践。认真学习基本的政治理论是提高辅导员政治素质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的积极思考和领悟其实质,是丰富的理论成为推动实践的动力,并学会用这些理论和政治鉴别能力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关键所在。3、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辅导员面对的是学生群体,在具体实践中更多的时候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树立标杆的作用来影响和带动学生,因而其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其自身修养、品德风范和工作作风就是一种直接有力的教育。

(二)较强的业务素质

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素养,主要指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知识,诸如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做到“广”;二是应当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相关的学科知识,辅助自己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掌握,做到“博”;三是应当学习与所在班级学生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以方便自己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专业学习方面的辅导工作,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做到“精”;四是应当跟进时代的发展,尽可能地掌握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诸如与学习兴趣爱好相关的文艺、体育、历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及校园BBS、网络Blog等相关互联网知识,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到“深”;五是辅导员注意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讲求知识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做到“活”,切忌生搬硬套,脱离实际。

(三)较好的心里素质

辅导员工作的繁冗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一个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诚实稳定的个性和坚忍不拔的品质的辅导员,更易影响和感染他人。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的时代、开放的时代、竞争的时代、变革的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随着形式的不断变化而发展,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不仅仅满足于做一名管理和服务人员,更要认真做好一名咨询员、学者型、专家型的专门人才。辅导员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辅导员不仅要了解什么是知识,而且要知道怎么传授知识,怎样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政策。即“传道”又“授道”又“解惑”。要抓住当前全党、全社会重视学生工作的有利时机,在素质、知识和能力三方面全面提高和充实自己,创造性地开展好工作,真正使自己成为学生工作的行家里手。

(四)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师德有更高的要求。辅导员之于学生,是政治上是旗帜,学业上是导师,情感上是朋友,品德上是典范。高校辅导员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相比其他职业道德,影响应该更深远更深刻。辅导员作为教师的一员,是教育的主要承担着之一,而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本身就具有深刻的伦理道德价值。

1、责任心。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树立责任意识,上对组织负责,下对学生负责。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是辅导员的思想信念和行为准则,既要意识到责任,又要敢于承担责任,在每一件事情的处理上体现自己对于责任心的态度和看法,真正起到为人师表、道德表率的作用。

2、奉献心。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及其工作的复杂和繁琐,决定了辅导员一般不会有所谓的“惊天动地”的成就。这是一个需要安心本职、脚踏实地、甘心奉献的辛苦而又神圣的职业。该职业希望通过本人的努力而对学生有所帮助、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所从事。而不欢迎功利心强,想通过工作获取名利的人。当代辅导员有两种价值取向:一是为师,一是为官。身为辅导员应多悟师经、少念官经。

3、上进心。辅导员不仅要教导自己的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追求,自身也要以同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大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相吻合,做到学无止境、勤而不辍,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强化新的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先强己,律人先律己。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学、为师和为人高度统一。

4、务实心。辅导员的道德和内容的要求之一是实务的工作作风。要求辅导员在具备创新意识的同时,更具有一种务实的态度,而不能有半点虚假。做到真诚而务实,坦诚而热情,乐观而积极。脚踏实地、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甘为人梯。要尽量做好服务员和管理员,重点做好咨询员,努力做个指导员。

从辅导员专业化角度看,辅导员专业道德本身也包含了对其标准的要求,是辅导员各项素质的综合表现。辅导员不仅仅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教育工作者,而且是对教育实践具有反思、批判和探究的专业研究者,是不断修业道德、接受继续教育的专业学习者。辅导员必须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具有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能充分调动积极性,不断开发各项素质潜能,并将各项能力素质统一到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

职业素质的提升篇5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技能;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225-0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对人们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对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多数技能型人才都是来自职业学校。然而当前我国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质量还不是很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并不能达到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所以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问题

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培育出越来越多的实用技能型的人才,这些学生不仅拥有专业技能素养,而且基本素质也很良好。然而,通过近几年来对一些高等职业学校的调查,发现每个学校都存在至少1/3的学生基本素质状况令人担忧的现象。良好的基本素质的养成是靠长期坚持的,而恶劣的基本素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因此,那些基本素质败坏的学生在校园内很快带坏了部分学生,不良之风很快形成了,这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他们的不良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缺乏道德意识和法制安全意识,行为、举止比较极端,对个人的整体形象不注重,不懂得去尊重他人,对自我约束能力差,经常违反班级班规;对自己的情绪不能很好地控制,遇事易冲动,动辄武力解决问题,不能和同学和平愉悦地相处;不体谅父母,随意挥霍父母的金钱,不依据自身家庭经济能力消费,过度痴迷于网络文化,特别是网络游戏,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学习上没有树立力所能及的目标,缺乏动力,导致学习成绩落后于几乎所有人;没有责任感,不管是对家庭还是对学习都没有自己应该做到哪种程度的责任感;意志力很薄弱,遇到困难自身无法承受,只会选择逃避。这种败坏的基本素质一旦根深蒂固,不管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是学习成绩的提高都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也不利于学校的教育管理。

二、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现状

首先,职业学校对技能培养的理解存在偏差。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学生修完所有课程,就能实现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对学生的理论灌输,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其次,职业学校尚未建立特色的职业教学体系,现有的职业教学模式与普通高校一致,单一枯燥,缺乏新意,与实际脱节。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主要偏重理论讲解,而且没有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式,课程安排不合理,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时间太短。这种教学模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失,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技能时缺乏系统性的安排,而且培养重点有所偏倚。职业学校虽然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训,但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时主要是以理论授课的方式,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提升。

三、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质量

1.提高学生的素质。

(1)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新生入学后,教师应立即引导他们阅读《学生手册》,并帮助新生了解相应的校纪校规,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办事,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引导,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要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细节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倡导学生讲文明、讲礼貌;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并提升其心理素质,使学生具备更加坚韧的品质,能在挫折中成长起来,勇敢地面对逆境,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意志,为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身份的转换提前做好准备。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改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的最早的一种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的质量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比较熟悉,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统一。学校可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从而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改善教育效果。此外,要对学生家长的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类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来制定具体的改善措施。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和农民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处理不当,所以学校应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与家长进行互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教师可以借助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并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以及如何正确地应对学生的成长问题,加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还可以定期地进行家访,增强对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另外还可将学生引入到沟通活动中,形成三者互动的形式,促进教师、家长和学生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有利于改善家庭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3)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职业学校在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基础学科的教育。只有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必须拥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优势,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职业学校必须认识到文化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际为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职业学校可将语数外以及计算机作为必修课程,并规定每个学生都要通过课程考核,若是达不到考核标准,可以利用补课来帮助学生通过考核;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篮球赛、足球赛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使学生劳逸结合,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沟通环境,使学生更容易表露自己内心的情感,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并及时的采取措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帮助。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进入企业中进行体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社会产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为日后学生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技能。

(1)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及时了解专业相关的最新信息,掌握新技能,并将这些新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其次,专业教师必须拥有优秀的实际操作技术,并持有中级以上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由此可见教师不但能够向学生有效地传递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能将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教给学生。然而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职业学校必须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2)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理论知识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所以职业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在培养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了解,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对专业技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操技术。实践能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因此,职业学校应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并提升自己的实操水平。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认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使学生理解每一个操作步骤的具体含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学校可举办一些专业技能大赛,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此外,学校应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操技能。

结语: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学校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英姿,邹丽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J].科技信息,2013,(19).

职业素质的提升篇6

>> 第二课堂建设对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的实践与探索 “第二课堂”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及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素质培养 第二课堂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 开展第二课堂培育学生职业素质的探索 第二课堂活动对大学生职业技能影响的探讨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策划 关于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浅论 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试论新常态下大学生第二课堂的管理与改革 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第二课堂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策略研究 以第二课堂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采用音乐第二课堂形式培养职业院校大学生文化素养 大学生第二课堂学生创新能力探索 第二课堂建设与大学生创业教育 大学生第二课堂,“践”行渐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14)22号,2014.

[3] 董睿.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3).

[4] 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07(1).

[5] 刘华利.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6] 李科利.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7] 郑全安.谈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教育探索, 2011(11).

[8] 张希玲.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职业素质的提升篇7

摘 要:在中职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传授给学生适应社会的经验,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中职语文教育正担负着提升学生就业素质的重任,本文就此话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 :中职语文 能力素养 就业

中职语文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也直接影响着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盘点现在语文教育的不足,主要有三点:一是语文教材的编排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不感兴趣 ;二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传统,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三是教育与就业联系不大,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就业技能与经验的缺乏。鉴于此,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希望增强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提高就业率。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方式

1.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格培养

语文学科是中职院校重要的教学学科,着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些对中职学生未来的就业有很大影响。相对于一般高中生,中职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比较多,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增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尽量让学生少走弯路。语文老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避免教育的盲目性,改变以往教育的枯燥与乏味。

2.教学与就业结合,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但是,中职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主,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易忽视的问题。在教学中,不应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得到心灵的感悟,从而更好地面对就业现状,培养积极的心态,促使学生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利于就业。

二、分析就业问题,知己知彼

1.了解专业,避免学非所用

在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中,学非所用的现象很严重。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毕业生的工作都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这就导致了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对将来的就业感到迷茫。所以,学校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情感,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专业技能,同时,学校也应充分了解就业市场,整改跟不上时代的专业,整合落后的专业,教师和学生积极配合,做到学以致用。

2.提高自身素质,才有就业保证

在学校,学生不要故步自封,多表达、多交流是很重要的。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应多下工夫,多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讲。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写作技能的培养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必须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要求,中职学生要能说会写。

3.多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

中职学生大多是十六七岁,缺乏社会经验,刚刚走出家门,很多事情都处于迷茫状态,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课堂上,我们是教师;在课外,我们应与学生做朋友,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同时,应该多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快毕业的学生,我们更多的是提供就业指导,学校可以联系相关单位或企业,给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这对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是很重要的。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才会有所感悟、有所体会,社会经验的积累更多地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

三、语文教育要跟上时代,才能促进就业

1.积极构建就业信息小组

很多中职院校没有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没有相应的教师和指导员,中职语文教师可以在这一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可以节约很多资源;二是可以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把就业融入语文学习中,联系具体实际,实事求是,教会学生更多知识,也让他们在学校得到更多的收获。这需要中职语文教师积极工作,组建就业信息小组,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分析解剖。

2.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素质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责任,一定要有使命感,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学生,超越物质,得到精神的满足。在热情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定期参加培训学习,提升自己,这是对我们中职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才会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具有信服力。

3.学生增强就业意识

中职学生一毕业就会面临就业问题,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偏小,就业意识普遍不强,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多向学生介绍就业知识,增加他们对就业的敏感度。同时,在学校,应指导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静下心来考虑自己的未来,学会为自己的未来买单。

四、小结

中职语文教学任重道远,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努力。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熏陶,还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承担责任,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职业素质的提升篇8

【关键词】中职 教师专业素质 校本培训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063-02

在加快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着力点。因此,不断被赋予新含义的校本培训又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了教师培训的主流。本文在实证分析教师培训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校本培训的改进及几个要注意的关系。

一、中职学校教师培训现状的实证分析―― 以广西某所中职学校为例

(一)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次调研工具主要是问卷调查与访谈,对象为学校的专任教师。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93份。问卷数据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下面表1的统计数据反映,95.7%教师的学历为本科及研究生,76.3%的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10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占总人数的50.5%。综合分析教师基本情况可以看出,教师有着本学科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底,但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居多,他们的教学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缺乏系统的教学技能训练。教师多数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职业岗位的实践经验。青年教师也不同程度地缺乏教学经验,需要提高自身教学技巧。

(三)学习培训及期望情况

(1)在“学习培训机会”方面,10.1%的教师认为较多,29.2%的教师认为正常,而40.5%的教师认为较少,20.2%的教师认为没有接受过培训。统计数据反映,教师的培训力度还有待加强。

(2)在“学习培训类型和方式”方面,60.2%为校本培训,6.7%为部级培训,15.5%为省区级培训,16.7%为行业学会等培训。此外,通过数据统计与访谈了解到,在培训方式上,以专家讲座,经验分享,教学与企业现场观摩等为主,涉及职业岗位的实践操作少。总体而言,目前教师学习培训渠道以校本培训为主,兼顾各类培训。形式上较依循旧例,创新不足,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3)在“学习培训动机”方面,分别设计了7个子项,选择比例分别为:“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57%)、“丰富知识面,增强竞争力”(46.2%)、“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41.5%)、“晋升职称要求”(21.5%)、“成为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18.3%)、“培养团队人脉关系”(16.1%)、“完成培训任务需要”(2.2%)。调研反映教师培训动机较明确,与自身专业发展较紧密结合。

(4)在“学习培训内容”方面,选择比例为“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技术”(38.7%)、“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36.6%)、“提高教学方法技能知识”(34.4%)、“教育教学新理念”(32.3%)、“岗位实践能力”(32.3%)、“教改科研方法知识”(26.9%)、“评价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25.8%)、其他(3.2%)。调研反映,教师培训期望多方面,但都围绕教学一线各要素,这与目前中职课堂教学现状息息相关。企业用工要求增强、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生个性多样化等因素,迫切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效果的方法与能力。

(5)在“学习培训效果”方面,20.1%的教师认为培训效果较好,而54.4%的教师认为培训效果一般,10%的教师认为培训无效果。从调研访谈反映,目前教师培训偏理论性,针对性不强,存在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培训的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提升中职教师专业素质校本培训的探析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促进校本培训的良性开展

校本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从机制和制度上加强与完善,确保校本培训的良性开展。既要完善组织架构,设立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如教师发展中心,加强顶层设计、落实过程管理和指导,又要完善教师校本培训制度。不仅要建立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参与培训的意识,而且还要建立约束机制,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同时,注重建立教师培训资料库,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也为教师对专业成长过程进行系统反思提供依据和工具,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二)搭建平台,融入各类培训内容,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完善为目的的专业成长与成熟的过程,它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主题内容,具有阶段性特点,且它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工作化特征。因此,学校要从学校和教师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平台,融入“全员培训提高”“新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提升”“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学名师培养”以及“教研、科研、课程开发为驱动的多元培训”等各类培训内容,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有机联动网络。

(三)丰富培训方法和形式,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丰富校本培训的方法和形式,使校本培训落到实处非常关键。一是校本培训应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实践性的特征,引入行动导向的培训理念,采取项目化、案例化、现场参观等具有“参与式”“体验式”特点的培训方法,融理论于实践中,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学中做,做中学”。二是可设置专家工作室、名师工作坊,立足教育教学第一线,通过导师的集中辅导、以老带新指导、沙龙对话、现场诊断等方式,使教师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以行促思,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三是校企联手,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和“培训+技术”等方式,建立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多元合作的培训体系,使教师更加准确地理解实际工作内容与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反馈教学。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培训、在线学习等方式,突破传统培训的时空局限,使教师可以采用同步和异步,实时或非实时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灵活地根据个人需要安排学习时间、选择课程和教师。

(四)注重校本培训人文内涵,增强教师的认同感

校本培训在更新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外,也要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重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注重人文精神熏陶,丰富校本培训的人文内涵,包括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同事及同行之间关系的内容。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校园环境。以此,让教师对“事业心是从教的前提”“责任感是为师的本分”“创造性是教师的生命”的内涵及意义达成共识,从而促进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增强对校本培训的认同感。

三、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一)学校与教师

校本培训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阵地的教学研究与互助交流融合在一起的培训活动。其核心思想是形成学校的特色和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与教师是两大主体,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发展,其中教师是关键,学校特色的形成直接取决于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与反思

对教师而言,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校本教育培训为主要模式,培训活动贴近教师职业生活,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项目开展研究,创设自我反思、同伴交流、专业支持的校本教育文化氛围,促使教师自我反思,教师自我反思是专业发展的内生力,是开展校本培训的最终目的,教师只有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校本培训的成果才能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动,校本培训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

(三)团队与个人

教师在工作中学习与研修是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之一,个人的学习研修离不开教师团队文化的土壤,团队成员间的互相学习与沟通―― 深入观察他人的学习研修过程和效果,反思自己的学习研修方式和方法,进而取长补短,习得学习研修策略,是促进学习研修成效的有效途径。个人研修旨在确保教师个体在研修中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特色;团队研修旨在搭建教师之间沟通的平台和建立交流的通道,形成合作共享的教师团队文化。个人研修与团队研修相结合既兼顾了教师的个性和主体性,又为教师团队合作提供了平台和通道。

总之,尽管校本培训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被赋予不一样的含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进步以及需要,校本培训所囊括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它不再仅是一种培训,而更主要的是培养、培植、培育,是培养教师自我反思习惯的基石,是培植教师团队文化的根基,是培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沃土。

【作者简介】许 毅(1963― ),男,南宁市人,汉族,高级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学,机械制造与加工;项小华(1972― ),女,福建连成县人,汉族,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学,电子商务网络营销。

上一篇:健全环境治理体系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预算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