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27 16:20:44

职业素养培训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培训师;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竞争格局的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逐渐转向了人才竞争。各企业高度重视员工教育培训和人才开发,将人才强企战略写入了企业发展战略中,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具备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不可替代的特点,获得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最根本的途径是企业内部人才的开发培养。培训师作为培训主体在人才开发培养过程中担负着主导作用,是其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因此培训师自身职业素养的高低对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企业培训师面对的是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如何能够提高培训师自身职业素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教育者,是企业培训师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职业素养的界定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道德是核心,是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的综合,它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忠于企业、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保持实事求是的职业作风和以培训对象为中心的理念等;职业技能是基石,它可以通过专业的培训学习获得并通过在实践中历练升华提高,它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职业行为是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忠于企业就会具备主人翁意识,主动将企业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工作认真负责、到位,以更高的效率把事情做好;职业意识决定着个人是否设置职业目标,能否以积极主动地态度完成工作任务,是否遵纪守法,能否主动学习以适应企业发展。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企业培训师的职业素养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企业愈发重视人才培养和开发,企业培训基地相继建立,企业大学也屡见不鲜。随之发展起来的企业培训师队伍初具规模,但培训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职业素养仍需提升。

(一)职业道德方面。各企业重视企业培训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建设,开展职业道德塑造讲座,引导培训师学习中国共产党理论,研究国家政策导向,使得培训师作为企业培训的引导者能够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师德、教风潜移默化的引导培训学员。但是,职业道德的塑造任重而道远,提升空间尚存,不能松懈。

(二)职业技能方面。职业技能参差不齐,仍需锤炼。在课程开发方面,自主开发课程较少,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导致课程虽实用但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在培训技巧方面,企业培训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但在授课技巧、方式方法上缺乏经验,影响了培训效果。

(三)职业行榉矫妗F笠蹬嘌凳Σ⒎亲ㄖ埃是由企业员工兼职,这就意味着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肩负起培训师职责。由于企业激励机制并不健全,培训师薪酬待遇不能激励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培训工作,这势必影响培训成效。

(四)职业意识方面。企业缺乏资源共享平台,不便于培训师之间资源分享交流,增加了开发课程的成本和时间;企业缺乏培训品牌的建立意识,对培训课程和培训师队伍缺乏品牌规划,因而难以形成企业的品牌向外部推广。这些缺失导致了

四、如何提高企业培训师的职业素养

(一)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塑造,首先“三观”要端正,即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上进心,不以功利的态度对待工作;树立服务意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成败。其次,遵章守纪,正确认识个人的社会角色。只有认清自我才能将组织文化融入工作,激发出更出色的职业行为。

(二)树立积极的职业意识。职业意识的树立最重要的是培养浓厚的职业兴趣,首先,对职业有全方位的认知。新员工应知晓岗位要求、明确岗位职责,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角色转换,对工作做到得心应手可增强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提升职业兴趣,树立更高远的职业目标。其次,职业选择应因人而异,不可好高骛远。选择与自身特点相符的职业,不但能够使自身职场魅力与自身特点相得益彰,更有可能将职业转化为终生的事业。

(三)锤炼扎实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完成工作的保障,职业技能的发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运用,历经考验方能纯熟。社会在发展,企业在进步,身在职场,学无止境,员工只有充分认清自我,知晓自身特长和短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博学广知,才能取得长足进步。

五、结语

企业培训师队伍的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培训师是培训的源头,其职业素养的高低影响培训成效,进而影响企业人才质量,最终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职业素养是培训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优秀职业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是在摒弃浮躁,在持续不断的实践中锻造的。只有持续不断地提高自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才能在优秀企业培训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为企业发展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予.也谈职场中人的职业素养[J].现代商业,2009(6):120-121.

[2]戴洪德.企业培训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现代企业教育,2001(1):35.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IT职业素养 企业培训模式 就业竞争力

1.将企业培训模式引入IT职业素养课的背景

企业培训是一种职业化培训,许多优秀的企业更是把企业培训放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一名员工应该是企业人、职业人、专业人三位一体的综合。职业化培训就是在工作之初对新员工的态度、行为、方法等进行引导和培训,以提高其基本职业素养,使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便于管理、快速提升绩效。现在许多企业对求职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高校开设了职业素养课,对转变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使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我校首先在计算机专业开设了IT职业素养课,开设时间也比较早,但前几轮的IT职业素养教学也和其他高职院校一样,能认识到企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但尚未形成较为有效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实际上,目的性指向性不强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是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

2.将企业培训模式引入IT职业素养课的必要性

企业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稳定人才的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企业培训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投资方向,企业员工也把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培训作为衡量企业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学生对企业的现状了解很少,缺乏真正的职场意识和观念,也使得企业很难在短时期内发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所有潜能,不得不花较长的时间来做企业培训,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压力。为使高职学生能正确的面对职场、尽快适应职场生涯,成为合格的职场人才,只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开设职业素养课是不能满足企业对所需人才要求的。将企业培训模式引入IT职业素养教学中,能使学生在校期间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企业运作流程等,消除对企业的陌生感和对就业的畏惧心理,为顺利就业、就好业铺平道路。

3.将企业培训模式引入IT职业素养课的方法和手段

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真正认识职业特点,了解行业形势,从而掌握工作标准,应依据不同职业标准,构建相应的教学方案,引入企业培训模式。在计算机专业将职业素养这门课定位在IT职业素养,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定企业培训模式引入的方法和手段。

3.1将企业培训内容融入IT职业素养课的始终

企业培训的基本内容为心态培训、技能培训和知识培训,其中知识和技能培训是企业员工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心态培训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和关键,在三种培训中以心态培训为主。心态能影响人对外界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影响人的敬业精神和人生信念,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心态培训就是要使员工树立积极的心态。通过案例让学生体会到心态培训、技能培训和知识培训的必要性以及三者的关系,体会到积极心态的重要作用。行为学家认为,态度行为结果环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积极的态度导致良性的循环,消极的态度则导致恶性的循环。将企业培训内容融入IT职业素养课的始终,能很好地提高IT职业素养课的有效性。

3.2聘请企业家和企业培训师开设讲座

聘请企业家和企业培训师开设讲座,如江西众和集团总经理于小林《走向职场》;江西创新科技总经理徐志忠《企业腾飞的文化》;联想集团湘赣总监黄沙《IT的销售与销售管理》;江西鸿运汽车公司销售总监刘健《比亚迪的人才战略》等。让学生聆听来自不同企业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成长与成功之路,与企业家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人才结构、当今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以及目前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一系列的专家和企业家的讲座带来的是当今企业的文化、人才战略和职业人的成功之路,大多数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社会人才的流向趋势是:人才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资本走,资本跟着利润走,有了一个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比较正确的认识。

3.3将企业培训模式引入课堂

在IT职业素养课教学中,只介绍书本中的理论与案例学生很难感受到职业素养的行业标准,不能真体会企业的要求。通过引入多个企业的培训模式,使高职院学生深深感受到职业能力通常与个人的工作成败直接相关,为达成某一项目或问题的目标,有效利用现实工具,运用硬件、软件、网络及其他设备,沟通、协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围绕着职业素养课程的展开,在IT职业素养课中引入了比亚迪汽车公司、联想集团、海尔集团以及江西众和集团的培训模式。依据素质模型要求,挖掘不曾表露的潜力,重拾自信,全面提升高职学生在未来职场的职业竞争力。应用教练法突破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倾听自身内心的呼唤,重塑发展方向。从职业化观念、职业化态度到职业竞争力,采用教练法和情绪管理,让每一学生感到焕然一新,积极配合企业培训模式的引入和演练。企业培训的过程中多数采用评价、讲授、敏感性训练、相互作用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游戏等方式,通过深入其中增强学生信心,让每一位接受企业培训模式的学生都能达到或改善敬业心、事业心、职业愿景、心智改善、专业度、技能环、职业目标和职业习惯。

3.4通过到企业参观和培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以培养提高职业观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前让学生了解如何参与职场的锤炼,强化学生的综合实战和实践能力,了解职业生涯和职场动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执行力。用企业培训真实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在教师带领下去企业观摩,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旁听和观看企业的运营全过程。由企业管理人员介绍解企业的运作模式,走访一些企业的销售部、售后部、物流等部门。通过参观,让学生了解企业商的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学习一线的职业技能,以及销售人员、服务人员在销售或服务过程中展现的专业营销技能。组织部分学生赴企业参加培训,直击职场,亲身体验企业培训的模式和要求,体验企业培训在实战中的价值所在。通过企业参观和参加企业培训,与课堂情景模拟的培训方式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3.5借鉴企业案例,采用模拟职场演练

借鉴企业的一些真实案例运用在课堂上,进行不同形式的模拟演练,通过精编源自企业培训的模拟演练计划,以职场实际为出发点对模拟演练进行适当控制,实现模拟演练与职场真正的统一。避免传统教学中所采用的实例的不相关性。由于在职业素养课初期就以模拟演练为导向展开教学,模拟演练直接关系着教学过程,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对模拟演练的计划和项目选择至关重要。授课项目应来源于企业,授课教师从企业得到项目资料,以教材为基础对项目进行逐层分解找出项目中与教材每一章吻合的知识点,对项目进行适当控制,实现模拟演练与教材的统一,避免选择的模拟演练完全脱离教材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中以“企业培训导向”为中心,模仿企业实际培训流程,教学中营造企业培训氛围,为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与企业接轨,尽量以企业工作模式来进行教学。比如在模拟演练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四到五名学生组建一个团队,学生转变为公司职员,分别担任项目经理、销售人员、程序员、售后服务人员等角色。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团队中担任一个角色,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模拟演练,每个学生完成自己所担任岗位应该完成的任务。模拟演练过程的每一步按企业工作模式要求学生书写相应文档,设置的模拟演练有:职场礼仪演练;销售洽谈演练;晨夕会模拟;新产品会设计与实施模拟;广宣计划讨论;模拟营销任务分组竞赛;模拟电话营销;60秒自我推销等。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企业培训的氛围和相应的流程。

4. 企业培训模式引入IT职业素养课的效果

4.1 拓宽了教师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企业培训模式引入IT职业素养课,聘请企业家和企业培训师开设讲座,到企业观摩,加强了校企交流,拓宽了教师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气氛空前活跃,学生系统地掌握职业人相关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从高职生转变为职业人,为成为企业最适合最需要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专业的市场适应性。

4.2 优化了教学模式,改革了考核方式

以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以企业培训模式为依托,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力度,充分体现“足够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的原则,逐步建立起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训环节和过程考核,设计了项目考核、综合考核、答辩式考核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做到“概念理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突出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

4.3 强化了综合实战和实践能力

以教材为基础,借鉴企业的一些相关的真实案例运用在课堂上,进行不同形式的模拟演练,避免传统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与职场实际的不相关性,将职业观念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及职业素质,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正确面对职场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执行力,强化了学生的综合实战和实践能力。

4.4全方位认知职场,有效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IT职业素养课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入企业培训模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较全面地认知职场,充分了解企业的社会使命,职业人是如何与企业休戚相关,同呼吸共命运,养成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创造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自信心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淑谦、赵继新.大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研究[J].管理观察,2012(3).

[2]付晓容.浅谈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15).

[3]张彦喆、耿晓棠.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J].北方经贸,2009第11期.

作者简介:

欧亚湘(1961-),(主持省级教改课题《企业培训模式在职业素养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于2011.12结题),男,民族:汉,籍贯:湖南,工作单位: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学历:本科,职务:教师,职称:副教授。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3篇

1.实训教学中规范操作流程

在实训教学中,指导教师按行业标准不断规范学生的操作流程、操作细节,让学生逐步改善行为习惯,规范做事,使其达到行业标准。具体操作如下:(1)实训前:学生必须统一穿工作服,女生戴工作帽,不许穿拖鞋、凉鞋。每天上班前教师要进行安全教育、考勤(相当于企业开例会),重点强调安全规范、检查着装、布置任务。其间不许讲话、吃零食、迟到,病事假按学生守则规定程序请假。这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规范行为。每时每刻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防患于未然。(2)实训中:指导教师严格按操作规程规范集中演示,测量姿势标准,工具、量具摆放整齐,要以身示范,从自身的一言一行做起。学生认真听讲,细心观察。尤其在初始阶段,教师要采用规范化、步骤化的教学方法,把实训过程分为几个步骤进行。学生的操作规范情况,教师要逐一检查并给予指导。根据教师当天布置的课题任务,学生首先对照加工图纸,去领材料、刀具、工具、量具(去仓库或班组长处),并分别安放在床台工具柜上,其次检查机床是否完好等做一切加工准备工作。机床启动后只允许一人操作,另一人站在尾架旁观察(切不可站在旋转工件的对面),有的学生上机前对各种操作规范以及测量姿势、工量具摆放很清楚,可是一旦操作起来,往往就专注于切削加工,对一些规范就不注意了,所以学生之间要相互提醒。加工完毕,零件要进行自检、互检、终检。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就习惯于规范操作、正确摆放物件及在头脑中树立质量意识和相互帮助精神。(3)实训后:实训结束后的“清扫”“整理”要按企业的6S管理的相关内容执行。清扫:每位学生实训结束后要清扫所属机床、工具柜、托盘铁屑和相应的实训场所。清扫要落实到责任区域和负责人,并且要有清扫基准,作为规范。机床和量具清扫后要保养,机床传动部位要按规定加油,,游标卡尺、千分尺表面用布擦拭干净,在金属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放在专用的量具盒内。整理:将加工件与毛坯分别堆放在指定区域,将无用的废品回收到指定的框内统一处理,绿色通道上严禁堆放任何杂物,保持畅通。工量具归放在床台工具柜相应的抽屉里。将机床尾架、拖板、刀架统一移到回定位置,工具柜标号与机床标号一一对应,有序摆放整齐,卡盘扳手与刀架扳手摆放在工具柜上层,以便其他班次的学生使用。总结:下班前,全班要集中,指导教师对当天的实训情况进行总结。对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表扬,对偷懒怕动、拈轻怕重的学生要多加督促。对加工不合格的零件存在的问题要让学生先思考、讨论,最后教师现场指点解决。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让学生明白实训结束的工作流程,而不是只重加工工件,加工结束就自己上交零件,教师评定成绩完事,根本不知道要打扫机床、整理环境。要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重视环境卫生。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在职业素养的培养上,应从卫生小事与细微之处着手,于细微之处见品行。

2.实训教学注重过程考核的细化

实训教学中的职业素养考核做到细化、量化,学生执行起来清晰明了,知道做什么,怎么做,目的性非常明确。笔者将根据平时的技能考核细则做成下表。联系通过实训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卫生意识等职业素养,但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不断完善与提升的过程。实训教学只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环节,在学校里还要通过各分院、系部、班级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作者:徐金凤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职业素养;实训教学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这个时代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许多新兴行业的成长。软件的服务外包产业就是依靠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发展的,虽然这种产业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是相关方面工作人员的能力却没有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尤其是职业素养的教育。作为影响个体顺利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优化职业技能的关键因素,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

一、学生所需的核心职业素养

职业知识:职业礼仪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职业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抗压耐挫能力、实践执行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职业情感和态度:谦虚务实、吃苦耐劳、责任心、进取心、忠诚度。现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校企合作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独立培养、社会培训机构和认证机构培养。无锡-IBM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是无锡新区政府、IBM公司、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三方组建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2007年至今已经招收培训近5000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二、职业素养教育面对的问题

1.学员认识不足

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往往容易偏颇职业活动的某一方要素或知识技能,而实际上,职业活动是一个整体的范畴,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有其自身的文化和逻辑样式。

2.职业培养环境的缺失

学校职业教育局限于职业活动诠释的单一性和真实职业活动的缺失,这始终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困境。从最初的重视显性理论知识到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与提倡“零距离上岗”,职业院校的教育规划中始终没有职业素养的培养空间。

3.校方和企业相对独立

目前许多院校都是进行独立的人才培育。刚进入企业会出现感到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无法很好地投入工作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校方和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合作,界限划分太过清晰。

三、基地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做法

1.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员认识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适时对学员进行就业指导。平时注重加强职业素养教育,促使学生尽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缩短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差距。除了企业的培训,在学校中也要通过老师的教育来提升学生的认识,所以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和老师进行沟通,从而更好地认识到提升综合能力的必要性。

2.营造模拟职业氛围

基地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理论课时与本科四年总课时相当,应实施项目化实训、公司化运营,真实模拟职场氛围,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始终,对学生实施绩效考核,职业素养量化成考核指标。

对于职业素养的培育,教育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培训中要将学习和实践的距离拉近,提倡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打造出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培养环境。

3.加强校企合作

基地聘请的师资都是一些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讲师,并且选择一些成功的服务外包项目作为案例进行教学,根据企业的规范开展一些相关的工程项目培训,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具体化地学习。基地还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团队精神,这样才能为以后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除了相关的理论和技能学习,还增加一些实训的课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充分地了解外包服务的工作流程,达到以学带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的目标,强调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软件外包服务行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其主要的培训机构也要加快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且要积极地对当前的教育进行思考和探索。本文对软件服务外包培训中职业素养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有效促进高素质人才教育的发展,提升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会,鲁艳霞,林 波.基于能力的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2(16).

[2]邢 恺.复合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08):18―20.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5篇

教师培训、企业培训同属于雇员的职业教育范畴。教师培训的目的和任务与企业培训所倡导的“促进雇员学习和改进绩效”理念基本相同。教师培训师是根据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和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管理、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思想及现实问题解决的需要,在教师教育和培训机构中接受过长期的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培训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和培训理念从事学校教师和管理者的培训教学、管理和相关咨询活动,并通过考核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培训工作者。教师培训师依然承担的是老师的角色,就像一名园艺工程师,通过对于受训者(教师、管理者)的修剪和培养,让受训者像美丽的花草树木一样以最美姿态呈现给世人,服务于社会。因此,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培训师需要在各级各类培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素养,使教师以良好的职业技能教书育人,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教师培训师是教育活动的领航人,是教育工作者职业能力提高的导师。教师培训师的根本使命是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整体素质。如果教师是一列承载教学活动飞速前行的火车,那么教师培训师就是这列火车的车头,引导着火车前行的方向,为火车的顺利运行提供动力。教师培训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对受培训的教师们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培训师的一句人生感悟、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所启发的人生哲理和教育理念,将可能影响受训者一生,可能改变他的教育理念、教学思维、教学方法以及职业道德。试想一下,你的生活中最敬重的一个人,在你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影响最大的人,他带给你什么样的变化?他对你的人生之路起着怎样的影响?这个人一定是你人生的领航者。作为一名教师培训师,首先要认识到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紧密结合现代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注意搜集、整理、学习和掌握各种培训资源,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深入思考,勇于创新培训模式,提高自身的培训能力。同时,教师培训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努力学习先进师培活动的经验和方法,善于总结经验,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做好评价反馈工作,不断地改进优化师培工作,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

二、教师培训师的职业素养

长期以来,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教师缺乏、教师素质与教育水平较低,教育发展缓慢。截至目前,我国教师培训师队伍建设也相应地较慢,职业素养良莠不齐。由于缺少对“教师培训师”的职业资格认定,一般多用“教师培训者”指代从事教师培训的专业人员。在教师培训中,由高等学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中小学校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实践一线的老师承担着培训工作。然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培训师应该具备以下的职业素养。

(一)拥有高超教学能力的教师培训师

作为承担课堂教师、学校管理者培训的教师,必须具备比普通教师更高的教学能力。教师培训师,讲授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线老师和管理者,只有培训师拥有更高的教学能力才能完成对于培训对象的引导、培训和提高。为了实现教师培训中教学的高标准,教师培训师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多种多样的培训教学方法(如专家讲解与沟通、案例分析与拓展、观摩学习、组织小组讨论与辩论、合作式专题讨论与换位思考、评课式教学等),还要深入了解教师和干部特有的经历和体验,掌握他们的学习意识、观念、态度和学习目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条件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另外,教师培训师要掌握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教学技能,利用现代科技的便利、网络的延伸、信息的普及,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即时交流与沟通,碰到新问题和新情况可以共同讨论研究,让不同思维方式相互碰撞出火花,大幅度地延伸教与学中互动的方式、空间和时间,遇到问题能够及时沟通、讨论和解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合作、发展与共享”的理念。同时也要掌握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知识和新手段,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教学培训能力,把培训时的教学行为与时代特征高效地结合起来,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和控制能力。教师培训师要提供与培训内容紧密相关的参考资料,提供巩固学习成果和拓展学习视野的信息资料,和大家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让教师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通过交流、分析、讨论、总结、创新与尝试,使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帮助受训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具备新颖培训理念的教师培训师

教师培训师需要致力于分析、研究、创新和开发培训项目,关注培训内容,深谙培训方略,有能力创新培训模式。现代教师培训涵盖了教育教学、心理学、系统理论哲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培训要着眼于帮助教师和管理者提升职业能力,体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尽管培训的对象是一线工作的教师和管理者,但是依旧是学习者,是需要通过培训和学习来弥补和提高自身的不足。培训的本质是教师的学习。因此,培训师必须把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教与学的方方面面紧紧围绕教师的需求,使教师在学习活动中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教学能力的匮乏和管理水-平的落后,意识到通过培训来提升自己的迫切性,认识到参加培训是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主要渠道。另外,要树立“充分交流”的理念。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同时各个国家教育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迫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人类社会最新的优秀成果和创新理念,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和技能融合与共同发展。培训师需要主动地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帮助教师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使得教师能够全面地分析所获得的信息资源,主动和其他教师交流知识、技能和观点,分享自身的研究结果与经验教训,使得一线工作的教师和管理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视为每个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强调培训学习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的学习,为了促进个人职业能力提高,适应事业发展而学习。

(三)身负精深的专业知识的教师培训师

教师培训师面对的不再是知识结构正在构建的未成年人,而是一个从业者或雇员,是在教学第一线、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熟悉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培训的内容是提高受训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等,这样就要求教师培训师具备更为开阔的教育视野、渊博的专业知识、非凡的课堂教学掌控能力和持续不断的学习毅力,才能够优化知识结构,才能够称职地完成教师培训活动。以数字、网络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平等地获取知识的手段、方法更为便捷,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资料与信息。作为培训的主体,要求培训师必须持续学习,不断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具有崭新的科学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基础,才有可能分析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问题,有能力思考解决问题,实现教师培训的目的。教师培训师要掌握基本的教育原理、方法和手段,还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等,能够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更新,实现知识、技能、态度、行为的统一。教师培训师要求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纯熟的专业技能,深刻把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其发生发展过程及相应的认知策略,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具体而言,培训师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本专业及相应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深刻了解教师教学、教育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另外,对学科中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实践问题、优秀经验和关注焦点有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把握问题的重点,及时探寻问题根源,获取问题的答案,形成自己的观点。根据时展变化的需求,培训师要不断地进行理论推演,同时有勇气实践新技巧、新方法,有效地计划和设定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确保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注”、“深入”和“新颖”。

(四)具备一定的专家咨询职责和能力的教师培训师

教师培训师面对的另一个学习者是学校管理干部。学校教育不仅包括课堂教学中专业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在学校教育中身体的磨练、性格的熏陶、品德的培养和职业的引导等方方面面。而学校的管理者,不仅负责正常教学活动的管理,引导学生的成长,而且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方面,更是关系着一个学校的未来发展走向。因此,学校管理干部的培训,首先需要为学校管理者树立教育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新问题会不断涌现,需要不断研究、解决和创新的理念,培养管理者面对学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深入思考、积极解决的能力,培养管理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管理相结合的能力,顺应时代的发展,引导学校教育中教与学的主体———学生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推进。其次,教师培训师需要与学校的管理者实现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学校教育中深层次的问题,将培训的内容与教师工作相关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咨询指导紧密相连,为学校组织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咨询,将培训学校管理者的目标与学校教育中指导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帮助开发教师校本培训项目,协助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为学校人力资源发展提供其他专业指导和帮助等。

(五)具有实践科研能力的教师培训师

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视野的拓展,可以依赖教师培训师提供的资料、课程和培训。同时,面对飞速发展的教育与教学,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那么如何保持教师培训师的专业知识提升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呢?作为教师的培训者,承担的责任和面临的困难更大,培训师需要具有敏锐地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深入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培训中为一线教师提供解决的方法和手段,直至帮助一线教师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培训师不仅要随时注意搜集、整理各种培训资源,理解各国的培训理念,掌握有效的培训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培训师要具有良好的科研实践能力。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不断发展,新问题更是不断涌现。如果教师培训师只能做已有培训知识的传声筒,不能根据实际问题,具体分析,积极实践,勇于创新,那么此类教师培训师也会被不断发展的教育和教学所淘汰。时代快速进步,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培训教师从教书匠型教师成长为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这一转变需要以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为中介和转接体,通过研究实践的历练,促进科研型培训师的成长和发展。研究是深入学习、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既要注重自己学科专业的不断深入学习、积极探讨、动态评价和问题分析,又要重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第一手的教育教学实践资料,对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深刻反思、总结、探索、创新,同时还要重视培训教师的教育科研方法性知识。教师培训师的科研实践要紧密与一线教育和教学相结合,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开拓自身的眼界,树立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观念,努力培养自身的科研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自己拥有优异的职业素养,满足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总结

面对繁重的培训任务和严格的规范要求,迫切需要培养具备优异职业素养的教师培训师。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培训师队伍,运用新颖的教学理念引导一线的教师面对教育教学的发展,使用精深的专业知识帮助教师解决新问题、新困难,为教学管理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咨询意见和解决途径,借助较强的科研实践能力去分析问题,并且创新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实施教师培训工作,培训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和管理者的从业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使他们以良好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教书育人,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6篇

先做人,后做事,一个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一个员工要有个人发展,也离不开企业这块平台,良好的品质和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事的基础。所以,职业素养是每个员工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员工好的职业素养,将是我公司整体风貌的展现。简单而言,职业素养是员工对自身工作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体现,一个优秀员工应该具备十大职业素养包括:敬业、主动、责任、执行、品格、绩效、协作、智慧、形象、发展。

一、敬业:只有你善待岗位,岗位才能善待你。

什么是敬业?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如果一个人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甚至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他就已经具有敬业精神了。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敬业精神,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更难以担当大任。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才能长久,才能卓越,对待工作不是一般努力就可以,而是虔诚,不是尽力而为,而应全力以赴。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责无旁贷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都应该为工作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二、主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人才不是一个具有专业知识,埋头苦干的人,而是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思考的人。在公司,一个合格的员工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他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和思考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并且认真地规划它,然后全力以赴地完成!所以说,公司的壮大是离不开我们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要尽力贡献我们的力量,发挥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机会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主动运用我们的大脑,让好点子如泉水般涌出,我们便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坐标。

三、责任:会担当才会有大发展。

在职场中,责任感和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往往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越敢于承担,越有大的发展。对于一流的员工来说,工作永远没有打折卡,因为他们知道,对工作打折,也就是对自己的前途和发展打折没有任何一个单位,会将重担交给一个工作上不认真负责、处处偷工减料的人。同时,一个一流的员工,还是一个优秀的责任承担者:一旦出现问题,不找借口、不推诿责任,而是主动承担,并懂得反思,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这也是一流员工应该具备的良好品格,敢于担当的人,才能真正挑起大梁,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四、执行:保证完成任务。

执行力是所有企业都非常看重的能力,这也和每一个职业人士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想保证完成任务,就要做到四个到位,也就是心态到位,姿态到位,行动到位,方法到位。这四个到位很好理解,却并不容易做到。

心态到位,才能在思想上认真投入,心无旁骛的专心一志将事情做成。而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就是石头见了也会点头的。姿态到位,就是为了达到目标,要有百折不挠、穷尽一切可能的信心和勇气。行动到位,也就是为了达到目标,要付诸怎样的实际行动,如量化自己的工作,比如今天必须要完成多少稿件,要打多少个电话,访问几个客户技巧到位,就是要有方法,运用智慧,使工作能够高效完成。

五、品格: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就是说小的胜利要靠我们的智慧去争取,而大的胜利和发展,则必须依靠我们的品德。纵观那些杰出的成功人士,或许他们成功的过程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优秀的品德。在职场中,凭着一些小聪明或者是小谋术,或许能够取得一时的成绩,但要想获得真正大的发展,则必须以德服人。

六、绩效:不重苦劳重功劳。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人工作勤勤恳恳,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干得比任何人都多都努力,但却总是在原地踏步,提升发展的机会似乎总也轮不到他们。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答案是,苦劳重要,功劳更重要,否则,所有的苦就是白辛苦,是没有效益的苦。老黄牛只有插上绩效的翅膀,给单位创造出真正的效益,那么才能只有这样,才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七、 协作:在团队中实现最好的自我。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独行侠的时代早已过去,团队精神已越来越被企业和个人所重视。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只是一个人优秀,而不是大多数人优秀甚至是人人优秀,那么这个企业不要说做大做强,连起码的生存都会有危机。同样的道理,如果如果一个人只想着自己的发展,而不想着团队的整体发展,至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整个团队的利益,那么这个团队就是一盘散沙。而团队没有发展,那么个人的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只有将自己真正融入团队,那么才能实现最好的自我。

八、智慧:有想法更要有办法。

要想成为一流的员工、获得最快的发展,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做智慧型员工,不是简单地用手,而是用脑、用心去做事。加一点智慧的佐料 工作的汤就会鲜起来。

同样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产生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如果方法选对了,那么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而有想法更有办法的员工,自然也是单位最器重的。

九、形象:你就是单位的品牌。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形象,而这样的品牌和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靠员工树立起来的。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别人眼中对这个企业的印象。

十、发展:与单位需求挂钩,才会一日千里。

总的来说,企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企业中的个人。一个企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工作;一个员工的发展也不能离开企业而存在。而作为员工来说想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先着力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个人发展的基础上,而企业发展了,反过来也会促成个人的发展。付出必有收获,公司发展了,效益提高了,带给我们的也会是更多更好的薪资福利待遇,也带给员工更大的安定性。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81-02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高位发展,已经进入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而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近些年,高学历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逐渐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新教师(入职3年内)在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师职业发展”为核心的职业素养方面存在不少冲突与困惑。为此,我们开展本次调研工作,以期为我国未来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的有效培训与提升提供科学的指导。

一、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的现状调研

1.调研对象与方法。本调研以“S市教育局职教处处长,S市5所高职院校(人事处长、新任教师和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调查问卷165份,实际回收161份,回收率为97.5%;实地访(座)谈S市教育局职教处领导和5所S市高职院校(人事部门负责人、新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20人次。

2.调研内容。(1)S市5所高职院校近3年新进教师的“基本情况、适岗情况、教育教学情况等。(2)从政府职能部门、高职院校人事部门、新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四个维度出发,了解“新进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有哪些问题?”对“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的需求期待吗?(3)本次调研以高职院校新进教师的职业素养为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模块(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提升、教师职业发展)、八个维度(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信息素养、科研能力、职业规划)。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新进教师的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2.适岗情况。

3.教育教学情况。

(二)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需求期待

(三)总体分析与结论

从高职院校新教师的基本情况、适岗情况、教育教学情况和政府职能部门、高职院校人事部门、新教师和学生四个角度对“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需求期待”的调研和数据汇总分析。

1.高职院校的新教师特征分析。①新进教师女性占比高。近3年新进教师中,女性教师占总数的63%,男性教师只占总人数的37%。②新教师中“师范生专业出身或有师范生学习经历”的占比较低。近三年新进教师中,师范专业或有师范学习经历的教师占总数的7%,非师范的教师却占总人数的93%。③新教师中有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总人数比重较低。

2.高职院校新教师教学、适岗情况分析。①教学基本功较弱。有30%的新教师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很熟悉,有12%的新教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训目标非常了解,有16%的新教师会经常反思教学情况。②入岗职业成就感偏低。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存在一个适应期,尤其在入岗前3年,新教师都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64%的高职院校新教师对入岗后职业成就感觉一般,缺乏职业归属感。

3.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的需求期待分析。①“四个主体”对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需求期望最高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其次是新教师职业认知归属感、职业未来发展规划的内容培训。②高职院校新教师刚入职以进入教学岗位为主,而大部分教师非师范专业出生,普遍缺乏基本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四个主体”对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需求度较高。③“四个主体”对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的“科研能力、信息素养”需求期望最低。

三、思考与建议

基于“江苏省S市5所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现状与培训需求调研”。87%的调研对象认为,举办“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是必要的,既可以弥补岗前培训的不足,又可以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那么,究竟如何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呢?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新教师师德教育,是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合格的高职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针对当前对新教师师德提升的迫切需求,在“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的实施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师德教育,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事业体会和忠于职教、热爱岗位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新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热情与创造力,培养他们勇于奉献的高尚思想品德和业精于勤、勤于进取的职业道德。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夯实教学基本功。调查结果表明,93%的新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知识匮乏,对所教课程体系不够熟悉,对学科内容的把握容易失偏,对于“怎么教学、怎么评价学生、如何开发课程”认识模糊。另外,大部分新教师是高校硕士毕业后就走上教学讲台(75%的新教师无工作经历),使得他们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较好的完成自我角色的转换。因此,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要着重“教育理念”、“教学理论”、“教学能力”、“教学情感”四大学习模块的叠加,加强新教师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提升。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教师职业发展。一般来说,近三年入职的新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对职业岗位和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但是调查结果却表明,64%的高职院校新教师对入岗后职业成就感觉一般,缺乏职业归属感,更多地是把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当作就业的“避难所、中转站”。因此,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重视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

4.完善职业素养培训的考核机制。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发展理论”,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成长是分阶段的,而且培训考核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决定培训目标的实现。因此,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员与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业考核相结合、即时与后续评价相结合,建立新教师档案,重视新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宇岑.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提升[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66-68.

[2]王向红,丁金昌.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素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168-173.

[3]王春生,赵大梅.高职院校新教师入职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7-19.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8篇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依据电力企业多年的人力资源从业经验与理论学习的积累,结合现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新型的教育培训与评价体系。此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按步骤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培训与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经历多个环节,从开始的数据信息的搜集到培训与评价指标、权重与标准等设计,再到构建初步粗粒度的结构模型,最终到教育培训与评价体系的明确,这一系列过程均是统一的、相互关联的。

教育培训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考虑到电力企业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教育培训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需要系统化、结构化、流程化的设计思路,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能够有效地指导教育培训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保证体系构建过程中每个细节步骤的正常进行。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教育培训和评价指标与权重的设计

教育培训与评价指标以及权重的设计工作是关系到培训与评价体系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指标与权重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将对电力企业的教育培训与评价结果产生深远的信度与效度影响。

指标设计

(1)工作步骤。

依据统一的、完善的指标设计理念,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教育培训与评价指标的设计工作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步骤一:明确教育绩效标准。此标准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进行绩效测试的一种重要工具,可借助或使用教育工作分析以及专家小组讨论法进行确定。针对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教育工作分析法主要是明确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特征、职责、任务、内容等数据信息,从而构成教育工作文件或者教育绩效标准等。专家小组讨论法又称为头脑风暴法,专家主要由电力企业的资深专家学者、技术骨干、人力培训机构管理人员等构成,对电力企业教育培训与评价工作进行详细讨论,从而形成结论。其中由于现有电力企业教育绩效标准尚未统一化,使用专家小组讨论法显得很有必要。

步骤二:选取样本。电力企业中不同任职岗位拥有不同的员工数量,选择抽样法对拟定的教育绩效标准进行分析,将其员工类型划分成绩效优秀组与绩效一般组,且随机选定两组不同数量的员工作为样本[8]。

步骤三:搜集数据信息。关于搜集数据信息方面,现有方法主要包括行为事件访谈法、数据信息分析法、直接观察法、专家小组讨论法、问卷调查法、360°培训评价法等。各个方法都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其中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最为常用。

(2)设计结果。

经过指标设计的三项工作步骤之后,理论上能够对教育培训与评价指标进行科学化、合理化设计。依据现有的研究理论成果,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教育培训与评价的一级指标设定为多种类型,其中一级指标可再划分多个二级指标,如下:

1)基础理论知识。此类型适用于电力企业各个岗位的所有员工,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才选取要求。以电力企业为例,基础理论知识下可以设置电力基础文化、生产经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财务知识等二级指标。

2)专业技术能力。在电力企业中,各个部门中不同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可将岗位信息划分为几个类型,如顶层决策型、行政管理型、市场推广型、创新研发型、物流采购型、后勤保障型、生产经营型等。依据不同类别,可对岗位专业技术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设置二级指标。以行政管理类岗位为例,对应的二级指标可包括行政管理知识、电力企业文化、商务关系知识、法务知识、公文编撰知识、公共管理知识、团队合作与冲突管理知识等。

3)综合通用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级别的岗位员工,应具备相应的综合通用能力,岗位层次级别可设定成基层、中层、高层三个层次。综合通用能力是对同一层次级别的岗位所需各项技巧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以电力企业高层岗位为例,对应的二级指标可包括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凝聚能力、沟通能力、开拓能力、自主能力等。

权重设计

在选定了科学的、合理的教育培训与评价指标之后,依照指标设计出相对应的权重显得非常必要。此处结合层次分析法(AHP),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信息。

AHP法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够通过数量关系形式化表示人为主观决策与判断的分析工具,可以将复杂的、困难的问题进行层次化、科学化拆分处理,使得分析结果具有说服性与合理性。

依据AHP法理论原理,结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可将权重设计划分为以下几个处理步骤:

(1)构建层次关系。正如指标设计中描述,将教育培训与评价指标划分为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综合通用能力组成。

假定将其三类一级指标设定为X1、X2、X3,则权重依次是w1、w2、w3,可知:

(1)

二级指标依次设定为Y1m、Y2n、Y3k,其中m,n,k均是自然数,如表1所示。

表1 指标设定符号对应表

若二级指标的权重设定为wij,其中i=1,2,3;j=1,2,...,max(m,n,k),那么:

(2)

(2)确定标度值。标度是在确定层次关系时各个权重因子之间的适度参数,即tij=wi/wj,如表2所示。

表2 标度指标与描述对应表

标度值 描述(重要程度)

1 i因子与j因子同等重要

3 i因子与j因子稍微重要

5 i因子与j因子比较重要

7 i因子与j因子非常重要

9 i因子与j因子特别重要

2,4,6,8 是上述判断之间的中间状态对应的标度值

倒数 假设对比j因子与i因子,获取判断值是tji=1/tij,tii=1

(3)建立判断矩阵。对比同一层次指标的权重信息,利用结果建立判断矩阵P,如下:

(4)计算最大特征根。通过判断矩阵P可计算出最大特征根,计算过程如下:

1)对判断矩阵P进行列规范化,可知:

(3)

2)计算一级指标权重wi的列规范化结果,可知:

(4)

3)再次对上述结果列规范化,计算得出权重第i类一级指标的权重信息wi,有:

(5)

4)最终得到最大特征根,可知:

(6)

(5)一致性检验。此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操作流程:

1)计算一致性指标CI,可知:

(7)

2)查询RI值,如表3所示。

表3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阶数n 1 2 3 4 5 6 7 8

RI 0 0 0.32 0.88 1.07 1.23 1.34 1.37

3)计算一致性比率CR,可知:

(8)

4)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当CR小于0.1时,说明判断矩阵P的一致性较好;当CR大于等于0.1时,说明判断矩阵P的一致性不佳,应对其进行相应修改。

通过以上处理步骤,可以获取每个指标相对应的权重信息。一级指标权重wi与二级指标权重wij对教育培训与评价体系尤为重要,所以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获取科学合理化权重信息显得十分必要。

教育培训与评价标准的设计

为了保证教育培训与评价标准设计的全面完善与科学合理,从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从专业领域素质与非专业领域素质两种类型进行教育培训与评价标准的设计工作。教育培训与评价标准可划分成六个等级,依次是5分(说明“深度精通”)、4分(说明“比较精通”)、3分(说明“正常运用”)、2分(说明“熟悉理解”)、1分(说明“简单了解”)、0分(说明“无”)。如表4、表5所示。

表4 专业领域素质培训与评价标准对比表

等级 标准描述

0 完全不具备相关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与能力

1 通过短时间的培训与速成可简略地了解某一专业领域的相关初步原理与基础特征

2 已经拥有某一专业领域的一定水平理论知识与能力,具备某一专业领域内的工作能力

3 通过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工作获取了专业知识与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专业成果,能够与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

4 通过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工作获取了大量专业知识与能力,并取得了最佳的专业成果

5 某一专业领域内的专家、高级管理人员或项目领导人

由于电力企业中部门类别、岗位数量等较为庞大,在进行教育培训与评价标准设计工作时,一定要符合深入性、统一性、可度量性等要求,保证标准设计工作的科学、合理化进行。

体系的效度验证与方案确定

为了保证教育培训与评价体系具有一定高度的准确度,对其进行效度验证是非常必要的。结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教育培训与评价体系的检验方法与工具主要包括重复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回归分析法等。这里将以问卷调查法为示例,对所构建的教育培训与评价体系进行效度验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形式转换。将电力企业岗位教育能力转换成调查问卷形式展现出来。具体而言,将能够反映电力企业岗位教育能力的指标数据抽象转换成具体的、可关注的事件行为因子,依次罗列出来,并构成调查问卷,如表6所示。

表6 调查问卷示例

事件行为因子 等级标准

从不(0) 偶尔(1) 一般(2) 经常(3)

科学管理时间、保证工作计划按时完成

具有岗位责任感,对个人行为、决策敢于担当

具有较强的意外或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

合计

(2)问卷调查。从绩效优秀组与一般组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岗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在明确或清楚相关调查情况与注意事项的前提下,为了保证其问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匿名性、保密性、公平性以及真实性等,委托第三方调研机构进行工作。

(3)分类统计。对已调研完成的问卷调查进行分类统计,研究与分析电力企业岗位教育能力与绩效工作方面的关联程度,也可称为协同程度。与此同时,也从统计结果中分析出绩效优秀组与一般组之间的一般性差异,并以此作为评判教育培训与评价指标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的条件。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职业素养;综合素质; 技能竞赛; 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138-03

How to Make the Students Have the Skills and Quality of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Quality in the Training of the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CAO Chun-nan(Qiongtai Teachers College, Haikou 5711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number of apparel design graduat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social effective demand has no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f the recruitment unit is difficult to recruit graduates. These qualities, awareness level, including order, cooperation and respect for consciousness, from the technical capabilities, including the practice of garment design and customization capabilities, innovative apparel design and customization capabilities, etc.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comprehensive quality; skill competition; garment design customization capabilityv

Internet :.cn

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来说,是一个补充和激励的机制。事实上,很多专业课程理论的学习对学生灌输过多,学生一直在被动的接受,没能把学校的学习和将来的职业挂钩,只把课本当作概念来学,自己思考的空间太小,没有自主地去完成一件事情的体会,就没有渴望学习的动力,更不可能把知识变成一种意识和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通过比赛,可以使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整合并运用,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服装设计与工艺的技能竞赛是展现学生专业技能素质最直接的平台,它展现出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实体现,服装设计定制工包括服装理论、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立裁、服装工艺等诸多方面,技能竞赛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学生本专业的综合素质。由开始技能的比拼,到理念、创新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合作及表现技法综合的比拼,不仅巩固知识,磨练意志,更开阔了眼界。参赛的同学们还可以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培训和比赛过程中充分的认识自己,客观分析当今人才需求环境的前提下,重新定位自己,树立科学地学习目标,做出未来就业岗位和方向的正确选择,为了日后在选择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个过程不是个独立的程序,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同协作,实现“三方共赢”,链接这三方关系的纽带就是――职业技能竞赛。

一、竞赛文化引领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导向式教育

“竞争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在校开始,打造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生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提升社会的适应性,实现职业技能竞赛学习过程上与企业竞争就业工作中的无缝对接。在此当中我们要强化实践服装设计定制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大学校以培养职业技能能力和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为本的教育特征: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力量,教师成为教与学的辅助力量。一方面,把竞赛带到课堂之外,通过模拟练习职业技能竞赛练习题,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不断践行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念,以此作为教学环节的延伸和补充;另外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大量的加强实践课程环节,特别是职业实践和技能环节的特训和练习,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方式融入到教学,把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与个性发展,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职教改革理念,已经渗透到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高职毕业生,将是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也是企业未来创新的主导力量,因此不仅要有适度的职业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的实际操作能力更是服装专业学生谋生就业的根本,全国性的竞赛活动,更是对服装专业教学的引领促进,倡导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专业教师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鞭策学生操作技能。全国高职高专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检验和评价高职高专办学成果,是直接主导各项办学中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化改革,推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能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服装专业人才的制度保障。

二、个性化培养推动全面素质教育

职业技能竞赛这项活动是个性发展的大舞台,个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个性化培养目标是培养个性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好学生来参加比赛。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要对尖子生进行更深程度的培训;高职高专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制度推行在实际过程中同时包含了全面基础性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训两个方面。

以琼台师专美术系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开展基础素质教育的同时,系部采取以项目虚拟教学(课堂)项目车间实训(校内)企业顶岗实习(校外)的“三段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度融合,建立生产现场型教学平台,成立校内实训车间、校企创意生产基地、校外企业实践教学基地。授课过程采用项目虚题拟做、实题拟做、实题实做、实题跟做等形式,通过项目跟进,将专业教学融入实际生产过程,参照企业生产标准,制定教学的质量标准,项目实施过程中融入师生与企业员工角色的互换,培养学生较强的服装专业基本功、专业操作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训练、专业综合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实训实践等,充分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推进服装设计与工艺职业技能竞赛、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技能证书辅导、考证等环节的个性化培养。

利用技能竞赛这个平台,还可以使各地选手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增强交流、沟通,学生可以通过竞赛,找准自己的定位,使自己在以后的就业中找到对口专业的某一方向工作;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检省自身教学的水平,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校与校之间通过竞赛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企业对校企合作办学和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地热情很高;通过技能竞赛这个平台所使学校和就业单位取得大量地联系,探讨比赛相关制度,制定详细的校企合作协议,在校企合作的相关模式下把企业的资源引进学校,让同学们通过实验教学、实训车间、校办工厂等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去,把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服装专业学生的重点,这样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指导教师的团队合作培育学生的高技能素养

指导教师团队的成员把学生们学习的过程、职业技能赛事活动的过程与学生们个性化的专业技能发展、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的技能鉴定和就业职位的个性统一起来,尽量的做到能够完善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系统的制定实践技能的培训过程,在基础知识的理论教学环节课时上适当的调整,给予实践教学环节一部分时间;指导教师团队根据每个学生学习的专业方向特长和技术能力的个性特点,该同学就业方向的兴趣爱好以及同学们对未来就业发展的愿望来指导每一个学生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让同学们通过自身条件来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选择就业方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解决工作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超高的服装设计定制工技术能力;指导老师团队要帮助同学们提高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从校赛、省赛到国赛,获得的经验是后期学习、工作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也将伴随着学生终身成长,最终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培养的实践进行研究,合理的制度配给也是改革推行的必要因素。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期末问卷调查中问道“你对在校学习哪个方面最不满意”,其中选择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占了四分之一,这说明学生在入校前并不知道自己喜欢的行业,进校后对课程更是提不起兴趣;新生教育就应该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让同学们在学习态度、专业认知、知识技能这三个方面来提高。同时,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实际,规划职业未来,尽早对今后求职方向进行定位。选择实践操作不够的占四分之一,这项本身在于教学课时的不够和学习实践教学场地所影响的结果;选择教学质量不高的占四分之一,这说明新的职业岗位导向教师配备上没有跟上;在选择人才市场建设与管理混乱的、选择学校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力度不够的、选择自己在就业中的表现不佳的、选择其他的占了四分之一,这些数据说明了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给实训基地的拓展提供便利,让学生能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实训和与社会工作的接触中提高实际工作中的服装设计定制工能力,在实践实训环节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就业观点。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学校在学生求职择业的指导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点、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鼓励他们务实择业调整就业期望值;在新生报道的时候积极的把专业就业导向讲给同学们,让大家知道在校期间几年都要做什么、学什么、怎么做,同时大二、大三期间将技能竞赛项目内容融入到学校制度中,提高学生参赛积极性;在最后一年的教学中,做好毕业设计的指导、答辩、实习等工作。

传统的教学观念、早期硬件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和导致同学们的少实践、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很多学校主管领导都认为教学改革步伐不能太快,否则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学校的前途和命运;教学改革中还不能区分文科、数理化的教学模式和实践型专业教学模式的不同性,还不能适应在专业教学中应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授课环节。事实在我国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观点还是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辅助,这样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在教学中实践教师的比例严重不足,这样就严重影响实践教学、实训车间等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企业看重的是同学们的专业动手能力和岗位综合素质。这些要求让同学们明白了要想成功就业就要求同学们能够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重视实践教学,实训车间工作的环节,把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实践教学活动、学校社团活动、各等级职业技能竞赛等各个方面,通过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方面来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素养。同学们最好主动走出校园、教室、课桌到企业、车间当中去,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就业形势,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的竞聘企业的岗位,这样能够成功就业、高质量就业,能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学校是人才枢纽的传送带,学校中的校园招聘会、校企合作、老师通过自身社会关系的大力推荐在毕业生就业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我们提倡企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可以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的方式,这样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来培养同学们的专业素质;企业也可以与学校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见习、实习的实际操作工作平台,又可以通过见习、实习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岗位培训和筛选,第一时间发掘好的苗子,成功为企业培养他们急需的优秀人才。无论是学校还是人才招聘市场、各政府有关执行部门,都应该大力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的规范和管理,应该积极建立和完善更大就业市场服务体系,使就业更加的规范化,开发更多的就业市场渠道。

总的来讲,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技能,需要学生、高校及社会三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有效。通过技能竞赛这一平台使同学们把专业知识、就业知识、创业知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融入到比赛中,并学习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激发创业热情;拓展高职高专生就业渠道,鼓励高职高专生树立新型就业理念。职业技能竞赛可以加强高职高专院校的社会影响力、社会认同度,检验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实力、人才培养水平、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服装设计专业近年来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多次在校赛、省赛、国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并从竞赛中不断分析总结经验,进而改革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架,大力推动与海南省各大中小服装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有效促进与海南省服装设计协会合作,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开展和深度培训对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企业推送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

项目来源:本论文系2014年度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从职业技能竞赛谈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tky201420。本论文系2015年度全国纺织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从职业技能大赛谈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成果,项目编号ZWH-15004。

参考文献:

[1] 陈曙平,孙敏.浅谈高职服装设计职业技能竞赛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3(4).

[2] 蒋红枫.论技能竞赛在技能培训中的作用[J].职业,2009(23).

[3] 乔璐.浅析职业技能竞赛促进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职业素养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传统的“分配制”就业模式被打破,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非常大,就业形势严峻。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不但需要追求就业率,而且还要考虑就业质量和终身的职业发展,故职业指导显得日益重要。职业指导作为新兴的、极为复杂、具有较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工作,为求职者就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指导。在职业指导过程中,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成为职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因素,是实现人职匹配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分析职业指导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并探讨提高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途径。

2职业指导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从事某职业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与其他它职业相比,职业指导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会更高。职业指导从业人员应具备包括坚定的职业意识、良好的道德素养、专业的知识素养、较高的能力素养等职业素养。

2.1坚定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的重心。各种职业从业人员从事之前需充分科学地认识该职业,具备坚定的职业意识。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要求从业人员以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认真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故必须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职业指导工作较为复杂和繁忙,从业人员长期面对这些工作难免会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要有积极的心态;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要求工作认真负责并具有主人翁意识,把不同求职者的需求视为己事,树立为人服务的强烈责任感意识;任何职业都需与时俱进,面对职业市场的瞬息万变,职业指导从业人员需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时刻站在时代的前端。

2.2良好的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灵魂。职业指导从业人员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引导服务对象拥有积极的“三观”和求职态度;职业指导需与各种人打交道,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是职业指导人员职业道德的根本出发点;职业指导需收集、共享和利用信息,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从业人员需具客观真实的职业道德。

2.3专业的知识素养

职业指导属于多学科、多层次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不但需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咨询学等知识,而且还要熟悉职业指导的理论知识,能帮助求职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发职业潜能。面对性格迥异的咨询者,职业指导人员需先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和需求,再利用心理咨询和指导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能够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知识;从业人员的管理学和咨询学的知识背景,有利于其更好地根据咨询者的情况进行职业的规划和指导。

2.4较高的能力素养

除了拥有一定的知识素养,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还需具备一定的基本能力即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职业指导实践能力。职业指导需与人直接打交道,因此从业人员需有较好的口头、文字、数据计算、非言语等表达能力,与人交往,以诚待人、善解人意;职业指导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需面对复杂的现象和错杂的信息,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能分析、处理纷乱的信息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从中了解职业市场的变化、求职行为和心理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提高工作的有效性;职业指导实践性强,从业人员应有较高的的实践能力即职业介绍和咨询能力、职业测试和解释能力、调查统计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

3 提高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途径

3.1加强学习,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意识和道德素养

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的重心,道德素养是职业素养的灵魂。职业指导从业人员需不断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职业意识和道德素养。通过多种途径,熟悉并掌握职业指导的理论,努力提高职业意识、敬业精神和道德水平。以求职咨询者为中心,树立服务意识,客观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想法,减少自己的主观偏见,在体谅他们的困难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专业的角度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服务。

3.2多方重视,建立完善^续教育和培训制度

职业指导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职业性,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首先构建并完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为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条件。职业指导从业人员可进行坚持岗前培训、骨干培训、专题培训、日常培训、自我学习和集中学习、中长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培训。此外,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离不开社会实践,应通过深入社会和生产的一线,进行企事业单位的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3.3多举并措,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养成

职业指导具有多样性、前瞻性的特点,工作中需面对复杂的现象和错杂的信息如政策信息、市场信息、个人信息等多方信息,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预测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环节。故首先需提高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预测的能力。其次,提高从业人员的测评能力,利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对咨询者的能力水平、行为特征和个人需求等进行系统的测评,更有利于从业人员科学地指导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三是建立完善对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考评机制,科学评价职业指导工作成效,促进职业指导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自我强化和职业养成。

参考文献:

[1]阮春峰, 韩玉洁.试论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J].文教资料, 2013(2):135-136.

[2]刘鹏, 薛建鹏.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J].成人教育, 2013, 33(1):107-108.

作者简介:

劳莉萍(1971-),女,硕士研究生,广西百色职业学院高级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

上一篇:美术教育教学范文 下一篇:安全管理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