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收获和感受范文

时间:2023-09-20 18:02:27

工作中的收获和感受

工作中的收获和感受篇1

记得刚迈入奇瑞的大门时候,心情是那么的激动,可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礼,留在心中的只有茫然,我不知道这陌生的一切,能带给我怎样的人生。这时是领导的叮咛安抚了我,同事们的目光鼓励了我。

令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让我坚定的走到了现在。

焊装车间的生产时繁杂和辛苦的,我学的是汽车检测专业,可以说与焊接毫不相干。许多东西我都要从头开始学起,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记得在刚进公司培训的时候,领导教导我们,要摆正心态,要干一行爱一行。我的师傅也曾对我说过,遇到困难我们要去战胜它,别人能做好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呢?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就这样我开始认真对待我的工作,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不好就练,就是这种方法是我快速的适应了焊装车间一线的生活。让我从跟不上线速,进步到能够保证生产,然后到现在的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提前几个小时干完产量。有了时间后我开始为自己定制新的计划。比如要学会班组所有的工位,这样就能在班组有困难的时候,尽一点自己的力量。现在这个目标我已实现大半,在以后的时间我会更加的努力,争取早日完成这个目标。

由于刚进班组的时候,我师傅就教了我很多,再加上班组的氛围比较好,很团结。所以我也养成了争为班组做点事的习惯,比如打扫班组的卫生,为公共工位的工装设备做保养、更换电极帽,去不合格区修理班组不合格件,下班后关闭每台设备电源等。

当我为之付出努力之后,我发现原来在焊装也可以这么开心愉快的工作。虽然在这里有时会很累,但它却可以给我带来充实。看着自己焊接出的件被装到车身上流出焊装,心中就不免有一种成就感。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车间公司的各项活动。我参加了车间组织的演讲比赛、厂部的演讲比赛、车间的焊接工比武、公司的焊接工比武、公司的安全知识竞赛等。并获得车间演讲比赛二等奖、厂部演讲比赛第八名、车间焊接工比武第九名、公司级安全知识竞赛三等奖。其实我的这些成就都离不开车间人事专员李工的教导,是他在我迷茫的时候点醒了我,是他在我失败后,给我一次又一次的机会重拾信心。每次想到这里心中总是暖暖的,充满了对他对奇瑞的感激,也让我对未来多了些期盼与信心。新晨

回首往日,我觉得可以用几个词来形容我心中的感受,个便是收获。是的,我只作了我应该做的,却收获了太多东西。在我有限付出的同时,我收获了成果,收获了成长,收获了大家的信任,收获了围绕在身边的浓浓的温情。这是奇瑞公司所给予我的,也是激励我迅速成长的源泉。

在这九个月里,我感受到奇瑞人的工作热情,看到了同事们努力拼搏的身影,我很骄傲我也是他们之中的一员。在这里,我从一名不谙世事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各种滋味只有自己体会。

工作中的收获和感受篇2

[关键词]技术应用型 大学生 志愿服务 世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87-08

[作者简介]宋洁,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上海20024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上海世博会是历届世博会中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一届,仅在世博园区内,共有13批次79965名园区志愿者上岗,服务总量超过1千万小时,服务人次超过4.6亿。上海世博会已经成为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编制“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情况,探讨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途径和有效策略,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后世博”时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推动“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首先对学生进行访谈和开放性问卷调查,要求写出自己服务上海世博会的真实收获,然后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补充和归纳整理,同时在综合分析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Wilson和Musick等人的研究,拟定出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志愿服务收获的初测问卷题项,形成了封闭式“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学生调查问卷。借助SPSS10.0统计软件,先对抽样小范围计算每个分量表(维度)的a系数,即计算每个单项与其所在的分量表(维度)总分的相关,用以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删除相关系数低的题目,同时结合对问卷编制效度题的检验,经过反复筛选,最后形成“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学生问卷,共32题,主要包括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社会利他、利益实惠、名声荣誉、自我发展、情感体验等5个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问卷由填选题构成,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五点分方法,分别赋值为5、4、3、2、1,5表示非常赞同,1表示非常不赞同,分数越高,说明表现越积极,即1、2表示否定态度(简称不赞同),3表示中性态度(简称中性),4、5表示肯定态度(简称赞同)。若某项目平均值是3,则表示对该项目持中性态度;若平均值小于3,表示对该项目持否定态度;若平均值大于3,表示对该项目持肯定态度。

由于研究的需要以及地域与实践时间等原因,抽样选择上海的本科高校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结合访谈和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学生问卷350份,回收有效卷291份,有效回收率为83.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问卷数据统计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填选题采用频数分析法。

(一)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采用同质性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来测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程度,运用SPSS10.0进行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得出总问卷的a系数为0.86。说明问卷的信度符合教学测量的要求。问卷通过编制效度题(测谎题)来探测问卷的效度。测谎题2题,不计分,如果被测者均答错,则该问卷视为无效。

(二)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社会利他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在社会利他方面,大学生世博志愿者普遍认为他们的服务使人们的观博行为更加舒适便捷,在志愿服务中帮助了弱势群体,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曾在园区服务的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小张,其父亲的突然离世给原本不宽裕的家庭重重一击,可当世博志愿任务来临时,小张毅然放下了手头的兼职,全心地投入到了服务世博的行列中。小张自信地表示:“父亲见我如此倾尽心力地服务世博,为学校、为上海、为国家争光,会欣慰的!我的人生曾经遭遇最黯淡的时光,但我将为我的生命重新点燃光亮!”这种利他的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能够使大学生们在帮助弱势群体,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同时,获得自身价值的提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内心的高尚感使得大学生们的志愿服务目标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强大,追求更加崇高。

(三)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利益实惠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在利益实惠方面,大部分大学生世博志愿者认为,参与世博志愿服务使自己有机会与各世博场馆零距离接触,并换得了许多珍贵的世博徽章,获得了素质拓展学分。一定的物质激励和学分奖励作为大学生世博志愿服务收获之一,使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作为必不可少的激励手段激发着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

(四)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名声荣誉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在名声荣誉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为成为世博志愿者而感到自豪,为获得老师、同学以及游客的肯定和赞许而感到光荣。在大部分大学生眼里,“世博志愿者”的称号,无论其服务对象是什么,无论其服务岗位在哪里,他们具有的共同称号使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具有清晰的身份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种身份认同是不会消失的,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志愿服务收获之一,使志愿者在“后世博”时代能够出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五)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自我发展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从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自我发展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可以从知识与素养、能力、人际、心理四个维度来揭示。其中知识与素养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最显著,心理方面的收获相对低些,但这四个维度的平均值均远大于中性水平,说明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自我发展方面具有普遍的志愿服务收获体验。

在知识与素养维度方面,89%的志愿者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86.9%的志愿者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了自己的道德行为。知识与素养的提升是大学生公民素质提升的标志之一,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必备的主体条件。在人际维度方面,84.9%的志愿者结交了更多的朋友;85.9%的志愿者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增加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社会认识。多交朋友、丰富社会经验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升的内容之一,已经在大学生的世博志愿服务中初见成效,必将在“后世博”时代激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志愿服务中锻炼自己、结交朋友、实现价值。在能力维度方面,82.1%的志愿者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85.9%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掌握信息的能力;86.2%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观察能力;85.3%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84.5%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1.1%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创新能力;85.6%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86.6%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组织能力;88.7%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大部分大学生世博志愿者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使自己的综合能力获得了提升,全面社会应用能力和国际对话意识也得到了拓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在心理维度方面,87.6%的志愿者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培养了自己积极的意志品质;86.6%的志愿者认为培养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83.5%的志愿者认为提高了就业自信心;80.8%的志愿者认为完善了自己的性格;81.1%的志愿者认为自己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良好的心理素养、主动的心理调适意识、积极的意志品质,是大学生作为世博志愿者必须具备的,也是其在世博志愿服务中逐步完善的重要内容,作为其世博志愿服务的重要收获内容之一,推动着大学生在“后世博”时代更广泛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更全面地构建自己健康的身心素质。

(六)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情感体验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在情感体验方面,大部分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世博志愿服务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认为在世博志愿服务中被需要的感觉非常好,认为参加世博志愿服务的收获大于付出。曾在生命阳光馆服务的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小汪,虽有双手残疾,但表示只要看到游客会心的一笑,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是值得的。这种情感方面的体验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激活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能在尝试性体验中求得真知、求得真情,这种非智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潜在价值,使大学生能够以愉悦的态度、高涨的热情和宽阔的胸怀,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中。

(七)不同服务岗位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

图2描绘了大学生世博园区志愿者和城市站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从两条曲线的走势差异来看,不同服务岗位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不大。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Independent-samplest test)。统计表5中表明大学生世博园区志愿者和城市站点志愿者各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都不显著。Sig.值均>0.05,即P>0.05。所以从统计数值也反映了不同服务岗位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不存在太大落差,志愿服务收获相当。

(八)不同性别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

在利益实惠、名声荣誉、社会利他方面,男生的平均值要略高于女生,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男生受外来动机的推动获得的收获体验更加强烈,适当的外部激励、更多的社会价值取向比内在动机更加有效,外部强化更加激发着其志愿服务活动。在情感体验和自我发展方面,男生显然没有女生的平均值高,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女生相对于男生往往更注重内在的感受,更希望获取精神生活的满足和自我发展的肯定,如图3。

统计表6中表明男女学生世博志愿者各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都不显著。Sig.值均>0.05,即P>0.05。所以从统计数值也反映了男女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不存在太大落差,志愿服务收获相当。

(九)不同学科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

从两条曲线的走势差异来看,理工科和文科学生的志愿服务收获确实存在某些差异。在社会利他、自我发展、情感体验方面,理工科学生的平均值要略高于文科学生,我们认为这跟理工科学生相比于文科学生社会性知识相对少些有关,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理工科学生的社会接触和社会性活动也相对要少些,因而在世博志愿服务中的收获更加直观、更加强烈。而在利益实惠和名声荣誉方面,不同学科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差异表现不大,如图4。

统计表7中,表明理工科和文科学生世博志愿者各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都不显著。Sig.值均>0.05,即P>0.05。所以从统计数值也反映了不同学科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不存在太大落差,志愿服务收获相当。

(十)不同出生年份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

总体上,90后大学生的平均值要略高于80后大学生,这也是让我们感到比较幸喜的。说明在90后逐步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学生后,志愿服务的推动和普及更具有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图5。

统计表8中表明,80后和90后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各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差异都不显著。Sig.值均>0.05,即P>0.05。所以从统计数值也反映了不同出生年份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不存在太大落差,志愿服务收获相当。

三、调查结论与启示

(一)客观条件的外部激励强化,促进技术应用型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颇丰

在我们的访谈中,许多大学生世博志愿者表示世博局、学校、社会对志愿服务工作十分重视,不仅有体贴的关怀问候,还有周到的消暑降温用品,更有志愿者生日时的慰问礼物。适当的外部强化能激发学习工作的兴趣和动力,并促进成就动机,克服障碍。无论是电视媒体播放的志愿者公益宣传片,还是报刊媒体报道的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都得到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这种自上而下人人关心志愿者的社会氛围,以及人人尊重志愿者、给予志愿者一定社会地位的舆论环境,促成大学生们圆满地完成世博志愿服务工作,提高了志愿者服务效能,培育了“海宝心一代”志愿者文化。

(二)技术应用型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各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内涵表现不一

1.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在社会利他方面的志愿服务收获最为显著

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志愿服务收获可以从社会利他、利益实惠、名声荣誉、自我发展、情感体验五个方面来揭示。各项内容均处于中性水平之上,说明大学生世博志愿者具有普遍的志愿服务收获感受。顺序依次为:社会利他、自我发展、情感体验、名声荣誉、利益实惠。大学生世博志愿者能够把社会利他作为志愿服务的最高追求与收获,而且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注重自我发展,在获得名声荣誉、利益实惠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最大满足。可以说,从物质利益到精神层面,从自我发展到社会利他,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收获是比较全面成熟的,实现了利己与利他的统一,经济与情感的融合,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一致。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收获体验的多元化,又体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目标的崇高化。

2.不同服务岗位、性别、学科、出生年份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收获存在非显著性差异

男女学生性别角色、文科和理工科学科差别、80后和90后不同出生年份差异、园区和城市站点服务岗位不同,引起了大学生世博者志愿服务收获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因此,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时,要秉持性别、学科、年龄、岗位平衡的原则,充分利用各自的性别优势、学科优势、年龄优势和服务岗位优势,发挥各自的角色特长,关注其志愿服务行为的变化发展,合理定位,实现风格式的成长,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创造男女学生、文科和理工科学生、80后和90后学生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

(三)技术应用型大学生世博志愿者主体内部因素激发着其志愿服务行为,推动其获得全面的志愿服务收获

技术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面向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大学生要耐得住寂寞、吃得起苦,这和志愿者精神是很吻合的。在我们的访谈中,有大学生表达了这样的想法:“服务世博、奉献世博,是我成长道路上难得的佳遇,也是我成长为合格公民的必要条件。”在世博志愿服务中,技术应用型大学生们把世博志愿服务作为锻炼自己并为社会服务的机会,作为自身发展并展示才华的机遇,努力争取并充分服务好世博,在志愿服务中取得了全面的收获。以某高校为例,从报名的几千名大学生中通过层层选拨,最终确定一千多名注册志愿者,可见大学生对世博会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情和期盼。当然在“后世博”时代,我们要维持并保护好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大力弘扬世博志愿精神,宣传世博志愿者典型,激发更多的大学生成为志愿者。同时创造更多的条件,进一步开发志愿服务新领域、新项目,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

四、推动“后世博”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客观层面

制定和完善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要把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成功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认真总结不断研究。大胆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创新,开展“后世博”系列活动。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志愿者权益保护、奖励激励等机制,探索建立志愿服务项目资助机制。形成共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合力,加强对志愿者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组织网络,齐心协力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畅通政策落实渠道,强化监督与评估,让各项政策切实普及大学生。要加强考核通报、督促检查、回访调研,让志愿者们体会到来自政府的支持和温暖,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和肯定。

(二)内涵层面

首先,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工程。要通过课外素质拓展学分或社会实践学分等形式,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供学生选择,或由学生自发组织相关活动经认定后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现代公民素养。获得志愿服务学分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帮困助残、助学助弱、支教扶贫、科技推广、义务献血、环境保护、心理咨询、法律维权、社区义工,以及“科学商店”等形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同时把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或研究及获奖情况纳入学校推优评优、就业推荐等各方面。从人才培养角度探讨志愿服务工作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和作用,使大学生成长为恪守公共道德,传播社会文明,具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现代公民。

其次,舆论引导,正面宣传,扩大典型示范作用,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一是精神传播,注重宣传志愿精神的深刻内涵,宣传志愿服务的文化价值。二是典型带动,以媒体宣传、经验交流等方式强化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增强各类先进典型的荣誉感和号召力,以榜样的力量增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三是志愿知识普及,以论坛、讲座、读本等多种形式,在大学生中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四是志愿理论、志愿文化研究成果宣传,整合研究力量,形成研究团队,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理论分析等,为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最后,抢占网络阵地,发挥网络平台的志愿服务功能。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无限放大的活动空间。支持微博“打拐”、提供求助资源、分享考研经验、安慰失意网友、维护网络秩序、举办论坛活动、支持募捐信息、跟帖环保行为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体现。在网络上,大学生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观察员,也能够在网络志愿服务中扩大交往范围和社会接触面,实现自身能力和精神追求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生主体内部层面

在访谈中,有学生对世博志愿服务发出这样的感叹:“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看来已经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必须因势利导,加以强化。

第一,建立志愿服务的责任文化。责任是出于对公平和正义的期盼,是出于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维持,更是出于心灵深处的一种渴求。在世博志愿服务中,大学生们能够勇挑责任,通过自身努力,确保了志愿服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后世博”时代,大学生在主观层面要把志愿服务热情转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坚定的意志品格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在志愿服务中不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勇于担当公益责任。

第二,构建志愿服务的奉献意识。在访谈中,不少世博志愿者重返校园后,积极寻找新的服务方向,应聘班主任助理、参加社会实践团、西部支教、续写亚运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已成为其难以割舍的“习惯”,内化为一种值得敬佩的生活方式。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奉献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更是一种无私的爱心,收获的是幸福,是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更是自己生命的一种延长。

工作中的收获和感受篇3

孙建兴 孙福昆 谢松青 丁家相 许建寿 叶礼旺 裴春元

黄明兴 宁志鹏 唐春和 叶少华 游义斌 游文 赵雄

李仁武 李德福 徐峰 连小华 王清霞 蔡涛 杨华华

林建鸣 谢朝秋 刘忠礼 周勇 邱芙蓉 叶元锋 游伍信

翁书杰 谢朝华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孙建兴

1952年出生。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8年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为陕西科技大学)陶瓷专业,工程硕士,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鉴赏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陶瓷分会副会长,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南平市建窑陶瓷研究所”所长,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

从事陶瓷艺术创作40年,先后开发出黑釉、黄(红、蓝、金、银)兔毫、异毫、亳变、国宝油滴、金(银、虹彩)油滴、虹彩(金缕、白点)鹧鸪斑、铁锈斑、黄天目、蓼冷汁、灰被、金(银)彩文字、木叶、玳瑁、柿红、虹彩、窑变、曜变天目等系列作品。作品瓷胎似铁,釉色古朴典雅,釉面斑纹自然形成,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给人以质朴的美感,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作品深得业内和海内外收藏家以及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和好评。

荣获奖项:

1979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1980年参加研制《建窑兔毫釉》成功,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为项目主要人员之一。“恢复宋代建窑兔毫釉产品”获轻工部四等奖(为项目主要人员之一。“兔毫纹建盏”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获国家专利十余项。

作品分别获国际陶艺学会大会学术交流优秀作品奖,部级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等。

1993年“鹧鸪斑建盏”经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兔毫盏”获福建省轻工业厅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全省陶瓷创新大奖赛创作设计三等奖;1995年“仿宋天目建盏研究”获福建省南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仿宋制品经中科院、福建省科技等有关部门及专家小组鉴定:“银兔亳天目建盏”,“油滴天目建盏”评为国内领先水平,“木叶天目建盏”评为国际领先水平,“虹彩天目建盏”评为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仿宋系列建盏”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在第十三届日本抹茶茶碗竞赛中“油滴天目茶碗”被入选,“曜变天目茶碗”获得奖励奖;2004年“建盏”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2007年“油滴天目龙虎茶具”获首届福建省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中获得金奖;2008年在首届中国“海丝杯”美术陶瓷作品展评中,“曜变天目茶碗”获得金奖,“油滴天目茶具”获得银奖;“曜变天目茶碗”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2008年第43届国际陶艺大会学术交流优秀作品奖,建盏“金油滴、银油滴、兔毫”获此展览“和谐奖”优秀奖;茶碗(曜变天目)、茶碗(金兔毫)、茶碗(窑变)、茶碗(银兔毫)、茶碗(铁锈斑)、茶碗(鹧鸪斑)、茶碗(油滴木叶)、茶碗(油滴)、茶碗(金彩文字天目)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2009年在第二届福建省陶瓷艺术与创新设计评比中,“油滴天目茶具”获得铜奖;在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中,“曜变天目茶碗”获得金奖;“曜变天目茶碗”荣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作品“对洗”荣获银奖、作品“曜变系列建盏”荣获铜奖;2011年在第六届福建省工艺美术“争艳杯”大赛中,“曜变、油滴、兔毫系列建盏”获得铜奖;“兔毫、油滴、金柿红冼”在第六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中获得银奖。

作品收藏:

“仿宋建G兔毫天目茶碗”、“仿宋建窑油滴天目茶碗”、“油滴天目龙虎茶具”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曜变天目茶碗”、“油滴天目茶碗”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曜变天目盏”、“金彩文字天目盏”、“木叶茶盏”、“鹧鸪斑茶盏”、“金兔毫盏”、“油滴龙虎茶具”被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收藏;“兔毫天目茶碗”、“金柿红茶碗”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2002年《仿宋建窑油滴天目盏》、《仿宋建窑兔毫天目盏》、《油滴天目龙虎茶具》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兔毫盏”、“油滴盏”被汝州市汝瓷博物馆收藏“金、银兔毫天目茶碗”、“金、银油滴天目茶碗”、“曜变天目茶碗”被湖南省醴陵市博物馆收藏

1992年以来,参加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参与写作发表《大型御用建盏》、《从稀珍残片研究结果论国宝油滴建盏的特质》、《银蓝色兔毫与乳白色木叶的结构》、《清代德化青花瓷的研究》等论文;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第13卷第3-4期上《供御鹧鸪斑建盏的新发现――黑点鹧鸪斑》;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会1996年年会(福建文博)发表《建盏古今谈》论文(写作组主要成员);在(ISAC)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上数十篇。2005年受邀于韩国参加“世界陶瓷双年展”――国际柴烧窑演**营,进行幻灯片作品解说,讲演《中国传统窑炉的历史研究以及当代传统窑炉的结构和特点》。在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上,:《虹彩天目建盏分相釉瓷的研究》、《类曜变天目的研究》、《宋元南平茶洋窑灰被天目茶碗工艺探讨》、《宋代南平建窑曜变(星)建盏天目茶碗的研制》等论文;在中国陶艺家杂志上发表《宋代御用茶器-建窑建盏》(写作组成员排名第一)

参加展览:

1999年《陶瓷技术创新项目系列》列为建国50年福建省科教成就展优秀项目参加展出;2003年“曜变天目茶碗”人选中国唐山第二届全国陶瓷艺术展;2008年“油滴对瓶”、“木叶柿天目茶具”入选第十一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

2009年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孙建兴天目茶碗展”;2010年建盏作品入选上海世博会福建省馆,制作的10只建盏系列小盏作品参加“一千零一个茶杯”世界巡回展;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成功举办“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成果展”。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孙福昆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陶瓷工业协会副会长,工艺美术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窑建盏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获得者,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建阳区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南平市建阳区芦花坪建盏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生于陶瓷世家,从小酷爱陶瓷制作工艺,从事建盏研发20余年。

其作品“兔毫盏“2013年10月获得第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银奖;

2014年5月“兔毫盏”“蛇皮纹盏”分别获得第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博览会银奖和铜奖;

2014年10月“油滴盏(鹧鸪斑)”获得第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金奖;

2015年3月“柴烧柿红兔毫盏”“柴烧兔毫盏”分别获得北京第三十一届国际礼品及工艺品展览会工艺美术金奖和银奖;

2016年3月“玫瑰金油滴”荣获第14届全国(大连)工艺品博览会优秀工艺美术作品金奖:

2016年3月“撇口油滴盏”在第51届全国(南京)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

2016年4月“油滴盏”获得中国(莆田)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6年5月“油滴盏”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莆田)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16年8月“撇口油滴K”“柴烧兔毫盏”获得南平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优秀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

龙窑柴烧作品于2015年十月被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收藏。

油滴盏两件作品于2016年5月被南平博物馆收藏。

金兔毫盏、银兔盏盏两件作品于2016年4月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链接:

孙福昆创建的南平市建阳区芦花坪建盏有限公司,被建阳区列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集建盏研发,生产,推广为一体的企业。主要产品有各类油滴,鹧鸪斑及金毫,银毫,蓝毫等多种釉色,制作的器型精美独特,深受广大建盏爱好者的喜爱,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谢松青

1978年5月出生于水吉镇后井村建窑建盏古窑址地。建窑建盏非物质文化遗产(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陶瓷工艺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建阳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建盏协会鉴定咨询委员会担任建盏鉴定师、宋代建盏收藏家。

艺术历程:

1995年7月,在建阳市水吉后井村开始收藏和研烧建盏;2006年5月―2014年6月,在水吉新街烧制建盏工作室当学徒,后成为师傅工;2006年5月起向唐兴忠(建阳瓷厂柴烧制老师傅,池中村人)、张闽喜(建窑建盏烧制老师傅)、卢国华(建盏油滴烧制老师傅)等建盏烧制师傅拜师学艺,从事建窑建盏的制作与研究。在烧制建盏期间还不断到景德镇、德化、龙泉等地向各地陶瓷大师们学习。2012年起积极参加全国建盏文化交流活动。2013年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展览建窑建盏,并与华豫之门杨实老师交流建窑建盏现代仿制和宋代建盏的区别特征。2016年8月参加国家文化部中国非遗文化遗产传承人第三期福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培训、研修班。

作品技艺特点:

作品采用后井村建窑遗址原矿土、矿釉、草木灰,遵照几位师傅的指导,按照宋代建窑烧制工艺烧制而成!釉面斑点分布均匀,玻化效果好,底色青黑,可与宋代建窑鹧鸪斑盏相蓖美!

作品获奖概况:

2015年1月;建盏作品荣获福建省建阳市建窑建盏上海协会举办首届上海虹桥古玩城展示会荣获《传承奖金奖》;2015年10月建盏协会工艺作品大赛获得铜奖;2016年4月首届建阳建窑建盏养盏大赛获得金奖;2016年9月首届华夏工匠评选委员会授予谢松青先生为华夏工匠建窑建盏工艺名师称号;2016年由南平市经信委、南平市商务局、厦门报业传媒集团、闽北日报、授予谢松青(建窑建盏十佳工匠)荣誉称号;2016年9)q份由南平经信委、南平工艺美术协会授予谢松青《建盏大师工作室》,并由政府财政局颁发5万元津贴;2016年10月,作品在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专家委员会评审中获得十大名窑金奖。

2014年12月,建盏被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建阳》选为指定礼品;2015年由建阳建窑建盏协会授予第一批建阳建盏地理位置证明商标使用权;2015年11月,谢松青春盏建窑单位由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建阳侨联联系点,对国外侨胞宣传建窑建盏文化;2016年3月谢松青春盏建窑单位被南平市商务局、闽北日报、南平市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促进中心,被建阳区城镇工业联合会评为南平市工艺美术行业推荐品牌;2016年由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授予谢松青春盏建窑工作室为副会长单位;2016年获得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实习基地,培养、传承和宣传建窑建盏文化。

2016年以来,《闽北日报》《建阳报》《浙江日报美术报》《美术报》《中国美术学院》等新闻媒体多次采访、宣传报道谢松青的事迹。

作品被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2014年8月,建窑银油滴盏被建阳市博物馆收藏;2016年5月油滴作品被南平市博物馆收藏;2016年9月,仿古银油滴作品被厦门博物馆收藏;2016年3月,油滴盏作为礼品由福建旗袍协会赠予南非总统和总统第一夫人;2016年6月,油滴钵盏由建阳区政府、南平市建阳区侨联作为礼品赠予马来西亚槟城建阳公会惠存;2016年7月,油滴盏作品由南平商贸局作为礼品赠予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收藏。

宋代建盏收藏品:

2014年5月,福建省建阳市建盏协会出版会刊第3期专版报道《大宋御

》藏家谢松青;2014年藏品“供御”款大盏人选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建阳》栏目并播出;2014年12月,20多件宋代建盏藏品和现代烧制建盏图片入选建阳出版的图书《建窑建盏》。

建窑工艺师――丁家相

丁家相,1976年生,福建建阳人,美术专科,建窑工艺美术师,民俗协会副会长,从事宋代建盏收藏研究多年,对建盏的胎体、斑纹、器型有着独道的理解,仿古与创新不断尝试,烧制的建盏深受业界人士和建盏爱好者的认可,作品在多个展会上亮相并荣获多个金奖。

建窑工艺师――许建寿

建窑遗址边民,长期从事建盏收藏与研究,十年前开始涉足建盏烧制领域。在泥与火的交融中,一直寻找那温润的老味,直到柴烧龙窑的到来。柴烧建盏的研究和烧制,在不断的烧制中,终于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烧出特有的柴烧建盏。

柴烧柿红建盏:

宋代建窑有一类盏,未发生窑变,没有形成兔毫、油滴一类的结晶,非常朴素的以单一釉色示人。多见的有黑釉、青釉、和柿红釉。柿红釉盏在日本被称为“灰被天目”,也被当成一个名贵品种。柴烧柿红是和宋代工艺一致,味道相同,是难得学习和了解宋代柿红老盏的观摩品。

柴烧油滴建盏:

柴烧油滴建盏受到窑温和还原气氛的制约,烧成范围就更窄,得完美品更难。宋代的油滴盏也是寥寥可数,可见难度多大。得一柴烧油滴建盏靠的不单单是技术,更多的是缘分,让我们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柴烧油滴建盏。

柴烧金银兔毫建盏:

金银兔毫建盏烧制不易,烧成温度控制窄,y得一件完美品。柴烧古工艺的金银兔毫更是难上加难。在不断的研究和实验中,终得柴烧金银兔亳的烧成方法。柴烧金银兔毫的兔毫分列层层叠叠,从内到外,不同的颜色过度,才有了柴烧建盏的独特神韵,那一根根的金银兔毫,让我们在现代社会,感受到那一点点的宋韵。

建窑工艺师――叶礼旺

1965年8月出生,汉族,初中文化。出生于陶瓷世家,爷爷和父亲辈当时在水吉镇南山村半岭有自己的柴烧陶瓷工厂。本人1982年12月进建阳市瓷厂工作,25年中以烧瓷技术为主。1991年在水吉镇山下自己创办建盏工作室柴烧建盏,2013年11月创办叶礼旺建盏工作室。

有了30多年的陶瓷研究技术,叶礼旺注重建盏的器形,特别是手拉坯技术一次成型(盏的里外不动刀,只修底足),传承传统工艺生坯上釉(建盏窑址没有速烧瓷片),坚持原矿釉和草木灰配方,突出建盏铁胎,兔毫的釉色饱满,毫纹沉底,润油条达,层次立体感强,釉泪动人,烧制出的金兔毫、银毫在建盏界倍受关注,有“美毫王”之称。

叶礼旺的建盏传承了宋代生坯上釉,地方原矿釉和草木灰尘配釉的传统工艺,兔亳盏毫丝立体,条达有金毫、青毫、绿亳、银毫、蓝毫各放异彩(与草木灰配釉,坚持传统工艺是分不开的),其作品铁胎独特,干口有度,釉面油润,与宋代兔亳盏极为相似。

2016年3月叶礼旺的作品在河南开封举办的第一届开封市宋盏文化研究选拔赛中荣获“金奖”,并授予“优秀宋盏制作”称号。能够在宋代国都现代的开封市被授予此等荣誉,这不仅是对工艺作品的肯定,也是一种文化的归属,其意义非凡。

2015年10月叶礼旺的作品在南平市建阳区首届建窑建盏作品大赛

(工艺传承)中荣获“金奖”;2016年8月在南平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优秀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荣获“金奖”。以上是在建盏发源地首届作品竞赛,参赛作品之多,竞争程度的激烈可想而知。其作品被南平市博物馆永久收藏,此等荣誉是众多姣姣者中出类拔萃的。

2015年11月在中国(北京)国际文创产品交易会,叶礼旺的作品荣获工艺美术华表奖“金奖”;不仅如此,他的作品在上海、深圳、厦门等地都得到了不同的奖项。叶礼旺建盏是用实力打拼出来的,其作品在建盏界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2017年5月同时荣第九届福建省工艺美术“争艳杯”银奖和铜奖。

制作建盏的过程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以大度之心待大气之器,亦是完美。

叶礼旺受爷爷和父亲的5位兄弟的传承,父亲5兄弟原是南平市政和县人,后来5兄弟跟着爸爸到建阳水吉镇南山村、半岭(现在后井窑址进去5公里)建起了瓷厂,做生活用白瓷碗,家中雇有砍柴、种稻、种菜工人,一年只能做4大龙窑的碗,维持一家的生计,后来一大家庭就与建阳瓷厂合作成了建阳瓷厂的工人。叶礼旺爸爸早逝,他在17周岁就接爸爸的班离开了学校。当时刚初中毕业,成了瓷厂的国营工人,烧成工是他的主要工种,也做过模具工人。就这样一直做到建阳瓷厂解体,不愧是三代传承。

要做出与建盏极为相似的作品是不容易的,早在1990年刚结婚,叶礼旺就在建阳水吉营山头做起了建盏,而且是柴烧建盏。当时釉石要去建阳边远处挖,坐班车,走山路,肩膀扛,一次一次的实验,一次一次的采釉,花去了三年多的时间,用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从办厂,制作机器、模具到劈柴烧窑,一条龙的生产都自己亲自作,当然顾不起工人,只因当时,柴烧温度达不到1300多度被迫停产。

在以后的岁月里,虽然是下岗工人,受爸爸的影响,时常研究爸爸的工作笔记。爸爸是优秀工人,经常去德化、景德镇学习,至今还保存着爸爸的学习笔记。由于是建盏世家,深受影响,叶礼旺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建盏更是由衷地喜欢,成家后他与聪明的妻子一起办厂,虽然失败过一次,也总结了不少的经验。2013年又重新崛起,调整思路,在还没几人做建盏的路上,要一点一点地实验出来实属不易,全凭一次一次的实践所得。只走传统工艺之路,草木灰的配釉,虽然难而不稳定,但也是是可以把控的,发源地建阳首届的建盏“金奖”,南平首届的建盏“金奖”就可以证明,并且龙窑柴烧的作品也是兔毫极品。

建窑工艺师――裴春元

1971年出生。20世纪90年代,行走于大江南北,搜罗各式陶瓷制作技艺,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明清,从古朴典雅的青铜器具到意蕴悠远的文人字画,他畅游其间,颇有收获,而最令他倾心的还是那变化万千的陶瓷器皿。他先后学习陶瓷制作,辗转龙泉、景德镇等著名陶瓷产地,手艺便在这学习中日趋成熟。

1986年-2001年,先后到过龙泉青瓷大师张绍斌、民间绝技艺人梁贵禄学烧青白瓷;2002年开始对建盏由衷热爱,酝酿创办建盏研究室;2007年至今,创办了建阳区陶源建盏工作室,进行独立的创作与经营;2013年―2014年,在创办研究室的基础上,经常跟随陈大鹏和卢国伟学习建盏烧制技艺;2015年至今,从事建盏油滴精品的研发,将自己制作的油滴盏定名为“鹧鸪斑”。

2007年3月作品“高仿建盏银兔毫”被建阳市博物馆收藏;2008年5月作品“仿古兔亳碗”被建阳市博物馆收藏;2012;g12月作品“兔毫建盏碗”被南平市博物馆收藏;2013年7月作品“建阳油滴束口盏”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获铜奖;2013年作品建盏(鹧鸪斑碗)被选送为建盏代表参加中国海峡陶艺博览会;2013年作品建盏(银兔毫碗)被新加坡火凤凰艺术馆收藏;2013年11月15日,参加建阳市首批(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座谈会.2014年5月作品“建盏鹧鸪斑”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莆田)工艺品博览会上获优秀作品评比银奖;2014年5月作品“银毫天目盏”获“2014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2015年1月作品“建窑银油滴”在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举办的2015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巧夺天工金马奖”中获金奖;2015年首届建窑建盏作品大赛(传统金奖);2016年5月4日《玫瑰金彩斑盏》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评比中荣获(金奖);2016年5月1日《建窑建盏鹧鸪斑》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作品评比(金奖);2016年6月7日《彩虹斑撇口大碗》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国艺杯”金奖,金油滴“银奖”;2016年8月作品《彩斑鹧鸪斑》荣获南平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优秀作品奖(金奖)。

2015年5月14日福建省经济台摄制《寂寞恒心,盏望未来》节目;2016年福建省公共频道和建阳区电视台共同摄制《建盏 匠心》节目,为裴春元制作一期节目。

创烧建盏感言 裴春元

一花一世界,一盏一桃源。建窑黑釉瓷奇妙之处在于:建盏虽然也需借巧匠巧技,但它的花纹皆由瓷器烧制过程中天然形成,黑釉在炉火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幻化出”可遇不可求”的花纹,呈现出变化万千、绚丽多彩之态势。其花纹至今难以掌控,纹样无偶,举世无双,每块建盏的纹路都不可能相同,但每只建盏又都有各自本身的精彩。裴春元在G火中领略着宋人求朴归真的闲雅意境,追寻着心中的”桃花源”。经过多年的试验,所做仿古建盏形似神似宋盏,深得藏家喜爱。其所制建盏胎骨厚重,含铁量高,器型流畅,釉面温润,釉光澄澈,透出浓浓古韵。他尤其擅制鹧鸪斑盏,其斑点密致、斑纹清晰、斑块晶莹,深受建盏爱好者喜好。建盏釉面奇特的斑点是人工难以控制的,它像宇宙的星空,精美绝伦。正因为美丽,所以努力地追求。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研究,了解建盏的历史知识,了解建盏的烧制全过程。20多年来,饱受研制的艰辛也有成功的快乐,终于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实验结果和不断地学习让我知道:釉料的化学组成是影响油滴釉效果的内在因素,决定了油滴斑的产生和色泽,釉厚适中才会有较好的釉面效果。

经过潜心学习,我了解了油滴釉是气泡在釉面上未爆破和未完全平复之间析镜面氧化铁微晶薄层所致。油滴斑以原来气泡为中心发育成一朵氧化铁雪花状的晶花。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建盏的烧制技艺,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烧制中我坚持手工拉坯,能生产多种器形的建盏。主要生产研制有撇口、敛口、束口、敞口的油滴建盏。作品底色黝黑,油滴分布均匀,有很强的颗粒感。盏的釉面光滑,玻化层度很高。

经过了几千窑的实验而成的,才掌握了一系列的工艺。同时,我不断地提高拉坯技艺,力求器形上的多变和创新,符合现代审美又有实用性、多样性。研究烧制出外观没有缺陷,又具有美好斑纹的建盏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从事陶瓷工艺的艺人们不懈的追求。于是,我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制作的建盏取得了业内人士和建盏爱好者的好评,这也是我对建盏创作始终保持着满腔热情的原动力。

因为自己一直都是从事陶瓷专业,所以有较扎实的功底,再通过后期的学习,不断地吸收和借鉴陶瓷行业的经验,甚至学习青瓷、青白瓷等创作经验,所以打下了坚实的审美基础,对陶瓷之美有较强的感悟能力,对建盏的胎骨、釉色和器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

建窑工艺师――黄明兴

黄明兴,从事建盏研究16年,国家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华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品牌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建盏传承人;中华建盏陶瓷工艺大师。分别荣获第八届海峡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中华工艺精品金奖、最佳传承奖;第十届海峡博览会金奖;第十届中国工艺品博览会金兔毫金奖;2016年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宁波展鹧鸪斑、金兔毫精品金奖;2017年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金奖、大会指定用盏。

建窑工艺师――宁志鹏

建盏原产地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人,从小耳濡目染对建盏千年文化充满好奇与痴迷。师承建盏民间工艺大师谢朝华,对建盏的胎体、斑纹有独特的理解,追求古朴,擅长烧制乌金釉与大油滴斑纹,且泛蓝斑效果好,深受广大建盏爱好者肯定,其落款“宁志鹏制”。

建窑工艺师――唐春和

1969年出生,从小爱玩泥巴。家住建阳水吉建盏古镇,2014年着手建盏研究,从拉坯开始研究古建盏的坯体,而后研究建盏的烧制。产品多种多样,有鹧鸪斑、银油滴、兔毫盏等各种各样的作品,深得广大客户的喜爱。2017年他着手研究“跳刀”技法,通过物理的方法改变釉水的流动方向通过改变建盏结晶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动感花纹,终于烧制出自己独特的建盏纹饰。

建盏“跳刀”

“跳刀”是中国陶瓷特有的一种装饰方法,点缀了陶瓷的各种风韵和艺术的魅力。黑底银纹是建盏独特风格,它形成色彩明显的对比,赋予建盏特殊的艺术风格。跳刀纹路精美,有序,独具匠心,色彩斑斓绚丽,完美跳出了千年文化的艺术精髓,结晶纹路干变万化形成独一无二的“蚯蚓纹”“云彩纹”“孔雀羽毛纹”,好似一副生动的美丽的图画。它随性、自然,以清纯、大气的本性,为人们传达出特殊的形式美感。它是吸纳自然能量的一种瓷器,讴歌了生命与自然的完美,也绽放出自然科学与艺术之花的奇香。使用这种物理方法工艺制作,既可以品茶,又可以欣赏,养眼养心,还可以体验匠人的美的艺术传达,一举多得的产品,让人感受到建盏一盏一境界,一盏一乾坤的艺术魅力。

建窑工艺师――叶少华

1979年生,陶瓷工艺师,2002年起开始烧制建盏。一个传统的制盏艺人,自幼在父辈们的熏陶下喜欢上了建盏,经过十四的实践,对建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思维、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代表作品有“彩金鹧鸪斑,制盏所用泥料,都是采自建阳水吉的正宗铁胎泥料。

作品介绍:

《彩金鹧鸪斑》色相沉稳,精光内敛,温润如玉,在不同光线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色泽,美轮美奂。

一只质朴、典雅的“建盏”,就是充分利用了釉料的材质,把固有的、潜在的美表现出来,它所给予人们的不仅是大自然和宇宙的壮观美,还有视觉和触觉所不能觉察到的,一种靠心灵才能感受到的美。

建窑工艺师――游义斌

2014年5月3日开始潜心研究建盏工艺,是建盏界的一位成熟的工艺师。其烧制的油滴盏,胎土纯正,器型圆润,斑纹饱满,斑点大,形状呈卵形,清晰度高,疏密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质感;色泽蓝中带银,十分优雅,温润晶莹,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其作品深得广大爱好者的收藏和把玩,

建窑工艺师――游文

1991年生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于2014年6月28日,始初入建盏工艺行列,创立了文韬建盏陶瓷坊,是建盏界的一位细心沉淀的青年工艺师。其烧制的蓝光油滴盏,器型多样,晶体清晰,立体感强,花色多变,清晰度高,错落有致,具有很强的质感,色泽幽兰透亮,十分优雅,温润晶莹。盏形丰富,时而古朴厚重,时而轻巧方便,将典型的时尚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织其中,水乳相融,其作品深得全国各地盏友的喜爱。

建盏之蓝光油滴

“油滴”一词来源于日本,于日本应永年间《禅林小歌》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历史绵延,岁月融合,将技艺之精粹源远流长。蓝光油滴有其独有的底色,蓝色的浩淼,加之不均匀的斑点,呈现出如宇宙般的浩瀚c广袤,给人无限想向空间。那有如沸腾的油滴一般、呈点状分布的结晶斑纹与不同的光线相搭配,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美感。那充满美妙的镜面感带给人视觉的冲击、心灵的慰藉。而蓝色呈现出的金属光泽展现出神秘和高雅的魅蓝神秘。蓝色、斑点在质感与层次感的相交之下,呈现出不同于普通陶瓷的美感。在茶香浓郁的氛围中,这种美感显得更加锦上添花。俗话说“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手持蓝光油滴感悟时光沉淀,携一缕茶香,冥想宇宙之悠然,凝香唯美一瞬间。

建窑工艺师――赵雄

1989年出生于福建省建阳区建窑建盏遗址水吉古镇,自幼受建盏工匠及前辈影响,从小酷爱建盏,2010年学校毕业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建盏工作室。2015年担任建阳区建窑建盏协会理事,同年建盏作品荣获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6作品《耀变茶树盏》被建阳区博物馆收藏,同年〈精品油滴盏〉被建阳博物馆和南平地区博物馆收藏。

建窑工艺师――李仁武

1974年出生于建盏之乡―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从小受环境熏陶,酷爱建盏文化。为了弘扬传承建窑建盏文化,希望将失传已久的建窑建盏制作工艺发扬光大。经过多年的学习及研究工作,先后自主研发出一系列建窑建盏产品,其中金兔毫、银兔毫、油滴、鹧鸪斑最具有代表性。其作品工艺精湛,曾多次在全国性的文化(建窑建盏)艺术展览会上展出,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厚爱,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与好评。其制作的建盏,在学术研究及收藏界中,具有很高的文化与经济价值。

建窑工艺师――李德福

出生于1975年10月,普通农民家庭。1992年-1994年,就读毕业于将口职业高中;1994年-1999年经营茶叶销售,业余时间喜爱把玩品鉴建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烧制和鉴别知识;

1999-2010年,在销售建盏与茶叶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有针对性地学习建盏烧制技艺;2009年3i式拜邹云源为师;2010年,成立《晨曦贸易有限公司》,销售茶叶的同时,开始以烧制建盏为主业;2012年,正式建立自己的建盏制作厂房,集制作、研发和销售一体化;2014年,注册自己持有的建盏商标“岩盏”,在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支持下,特别成立“南平市建阳区岩盏建盏陶瓷研究所”,担任所长,专注于建盏制作、研发与销售。2015年01月,担任建阳建盏协会常务理事。2015年12月,担任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常务理事(闽北委员会会长)。

个人成就

2015年08月15日,在厦门非遗国际休闲旅游博览会上,荣获“百年建盏手艺民间传承大师”称号;2015年11月27日,《中华工商时报》刊登:本人所制的“岩盏”牌建盏入选“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指定产品;2016年09月02日,传统金油滴对盏被厦门博物馆专门收藏。2016年09月24日,在厦门国际旅游博览会的“华厦工匠论坛”上,荣获“华厦‘岩盏’建盏工艺名师”称号。

2017.5.13德福岩盏作品传统仿宋银油滴获厦门华厦工匠论坛的“华厦名品”荣誉称号。2017.5.18德福岩盏作品“传统仿宋金油滴”被山西博物院收藏。

技艺特点

建窑建盏作为黑瓷代表,中国宋代名瓷之一,本人主要生产兔豪、油滴、鹧鸪斑,烧制建窑建盏的铀矿石以石英为主,也有长石,含铁量高,带有少量粘土,淘冼出的矿釉颜色呈红,紫色,属铁钙系结晶釉;在1300度以上的还原焰中,釉层流动,把铁质拖带成各种形状,冷却后从析出赤铁矿小晶体,在黑色釉面上开成兔毫样、油滴、鹧鸪斑等斑纹,成为建盏的行色元素。

建窑工艺师――徐峰

福建省陶瓷工艺师一级,福建省品牌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从小喜爱建盏,经过多年研究学习建盏文化,其作品胎骨似铁,善于烧制油滴,釉彩中透着蓝光,深受广大建盏藏友们喜爱并收藏。从事建盏制作研发十余年,其作品《炫彩油滴》在2015年中国(北京)国际文创产品交易会中荣获工艺美术“华表奖”金奖;2016年在第一届开封市宋盏文化研究选拔赛中荣获金奖,并授予“优秀宋盏制作”称号;2017年莆田争艳杯大赛中荣获银奖。2016年8月在南平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优秀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展中,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陶瓷作品《龙鳞甲》荣获银奖、铜奖。

建窑工艺师――连小华

1972年12月出生于水吉镇后井村建窑建盏窑址地。1991年入伍~1994退伍;1995年~1997年务农;2015年8月担任后井村建盏之乡・村主任。

1998年―2013年拜阙梅娇老师门下学习陶艺建盏,从此与陶艺建盏这行业结下不解渊源,在阙梅娇大师的工作室中学习拉胚,上釉,烧制的管控。这其中的门道太深,很多感觉难以描述,都是十几年如一日不间断地烧制学习,只要能静心沉浸在这个行业,与师傅一起工作,每日还可以聆听到师傅的偶然心得,那可是很有启发的经验之谈啊!

童年时经常和小伙伴上山砍柴,有时在草丛里玩耍时,经常能捡到建盏黑瓷片,仔细观察瓷片上的油滴含蓄而美丽。自小长于建窑遗址,耳濡目染,听着关于建盏的美丽传说,年幼的时候常常幻想着有朝一日,家乡重回宋代那时,建盏能工巧匠云集,烧盏的龙窑火光映天。

建窑工艺师――王清霞

女,福建建阳人。从小就对艺术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早年喜欢中国的古代艺术,被先辈的那种工匠精神所感染,喜欢上古玩,收集了许多唐宋明清的屏风、雕件、字画等。后又迷上了建窑建盏,对宋代建窑古窑址的标本情有独钟,收藏了许多建盏的标本器型和斑纹作标本。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十年前,又开始用电窑烧制建盏。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在已能熟练地烧制出兔毫盏、鹧鸪斑盏、龟裂纹盏、油滴盏、乌金釉盏等建盏斑纹。作品被国内的许多资深玩家所爱好和收藏。

近年来多次参加各种陶瓷文化、艺术博览会,屡获奖项。2014年研发的鹧鸪斑盏和“星耀天宇”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华表奖和金奖”。该件作品是作者历经十年的反反复复的上百次研发、烧制出来的精品。另外,为了恢复宋代点茶技艺,烧制了一种新器型――盏托。通过查阅大量的史书和资料,为了在斗茶、点茶中表示对贵宾的尊重,也为了体现宋代点茶的“高大上”,本人2015年率先研究、烧制了建盏的盏托。在敬献点茶时,将建盏置于盏托上,然后恭敬地为贵宾奉上一盏茶,以示时贵宾的尊重。作品问世以来,供不应求,为点茶新添了一款茶器。几年来,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在空余时间里,本人参加了多个培训班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去年年底,还参加了入社部门组织的考试,获得了福建省人社厅颁发的福建省陶瓷工艺师技师考试,并顺利通过了考试,2017年初获得了陶瓷工艺师技师(国家职业二级)。近期,多个作品被各级博物馆、博物院收藏,说明本人的作品获得了有关部门的认可。

2015年5月作品“鹧鸪斑茶盏”获建阳区首届建窑、建盏作品大赛银奖;2015年11月作品“鹧鸪斑钵碗”获中国美术协会“华表奖”金奖;2016年10月作品“宇宙之星”获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十大名窑”金奖;2017年5月作品“银河之星”获第九届福建省工艺美术“争艳杯”大赛金奖。

2017年5月作品建窑“银河之星”被西安博物院永久收藏。

建窑工艺师――蔡涛

蔡涛,男,汉族,1987年生,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人,福建省手工艺协会、建阳区建盏协会、南平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祖辈毕生致力于制茶、研茶及茶具事业,从小便耳濡目染与建盏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致力于油滴斑纹的研究,对建盏事业积极,热爱,坚持传承为主、创新为辅,烧制作品多样化,不拘一格,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福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培训班首批结业学员。曾被中国首届华夏工匠精神论坛中被组委会授予“华夏建盏工艺名匠”称号;荣获第十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2016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2017年第13届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等荣誉。

建窑工艺师――杨华华

古韵氤氲,匠人传承。杨华华一杨华建盏陶瓷研究所创始人,1978年出生,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人。自幼钻研古盏之魅;2008年师从叶礼旺师傅,研习建盏之精髓;2012年传承师者制盏精髓,纳艺术之灵气始建杨华建盏陶瓷研究所,潜心建盏陶瓷,释放古韵生姿,钻研建盏,立足建盏,以古文化为依托,展现技艺背后的文化品涵。

与古韵为伴,携技艺绵延,升华技艺,进获得诸多赞誉。所作曜变茶沫釉盏于2016年6月17日摘得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协会《中艺杯》优秀美术作品评比金奖;所作束口茶沫釉盏于2017~5月1日第十二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优秀作品中荣获银奖;所作窑变茶沫釉盏于2017年5月1日荣获第九届福建工艺美术“争艳杯”铜奖。其所在研究所被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认定为会员单位;其个人被评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建窑建盏协会会员。

数十载潜心钻研,其深钻茶沫釉盏领域,锻造锤炼匠人本领,参透艺术制作之本职,将作为中国传统的温颜色釉品种之一的茶沫釉进行深度研究,挖掘层次,传承古法,以心为伴,缔造只只经典。其所作束口茶沫釉盏传承北宋建盏兴起之初意,展现建盏的经典器型,琉璃岁月,穿越时空,将古瓷经典之姿重现当下,釉泪生樱古朴敦实。其建盏油滴黑亮如漆的釉上井井有条地镶嵌着大小不一的结晶状银色圆斑,闪耀着金属的光泽,犹如滴落水中的油滴,时聚时散,悬浮水面;又好像迢迢银汉,繁星遍撒。其以质朴之心在素朴的黑釉上烧制出精美绝伦的斑纹。

其所作窑变茶沫釉盏,以富于变化之属性,再其手中愈加美轮美奂,为追求超高技艺,其不断锤炼心性了然,重现华丽繁景,在寻中国式抽象之美,感悟其作品中超时代之艺术审美意境。其所作曜变茶沫釉被视为建盏珍稀之品。为释放其精髓,坚守福建故土,体味传承之气,以精湛技艺缔造纤细纹理,冲击视觉,温柔手感。路漫修远,传承不断。杨华华以杨华建盏陶瓷研究所为创作原点,不断汲取艺术之灵气,建盏之精华,以传承为旨归,展现匠人工艺,进发古韵之魄,傲然立于福建,涤荡技艺,以件件珍品建盏定义自身成就!

建窑工艺师――林建鸣

1976年生,福建建阳水吉人,从事建盏烧制新生代工艺师。其祖辈世代从事陶瓷烧制,自小受家庭熏陶,潜心研制建盏数年。他的作品三维玻化立体感强,以孔雀蓝油滴、金兔亳为主打作品,深受建盏爱好者和盏友们喜爱。

作品描述:

金兔毫建盏:撇口,口径13厘米,高4厘米。金兔毫盏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因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盏色贵有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层次感超强,实在美不胜美!

石榴纹建盏:口径12.5厘米,高5厘米。本款作品为林建鸣师傅的代表之作,传递千年建盏的古窑烧制技艺;纯手工拉坯施釉,大气灵秀;秉承石榴纹的精髓和神韵,非常珍贵和唯美;斑纹饱满丰润、大韵其美,落于晶体之中,片片金斑徐徐而出,犹如石榴晶透欲滴,娇媚如春,释放千年建盏的唯美传说。对于爱盏的人而言,遇见石榴纹,犹如遇见梦中的天使,奇缘之美,喜盏而悦。其价值之珍贵非常可期待!

建窑工艺师――谢朝秋

1974年出生,2012年向舅舅熊忠贵学习烧制建盏,在舅舅的指导下和自己的多次尝试和潜心地研究下,烧出了广大建盏爱好者青睐的产品,并多次获奖。其烧制的建盏油滴层次感强,晶体清晰,分布均匀,色泽光亮,结晶强,晶体园,犹如一个个小星星分布在宇宙中,一眼看去让人进入无限的遐想中。产品自然,脱俗,呈现静谧之美,胜似名贵的幽兰,与茶的精神内涵相结合相得益彰。

建窑工艺师――刘忠礼

男,出生于1966年12月,自幼生活在建盏文化浓郁的水吉镇玉瑶村,1984年退伍返乡后曾在玉瑶村附近瓷厂工作学习烧制瓷器,1997年第一次接触到建盏的复古烧制技艺并于2013年正式开始独立烧制建盏至今,目前每年烧制建盏5-8万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立志让全世界都认识到我们建盏的文化、让建盏文化融入全球。

获奖情况:

2015年南平市建阳区建盏协会会员2016年福建省美术工艺协会会员2015年(绿油滴大盏)获南平市工艺美术作品展――铜奖。

建窑工艺师――周勇

1987年出生,是一个知识青年。2015年开始着手建盏研究,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实验,终于研究出全包釉的建盏烧制方法,改变了古代建盏的烧制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建盏烧制技术。烧出来的建盏保留了原有的盏的器型,改造了建盏半包釉的传统,让建盏更上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塑造了建盏的完美。他的作品深得广大建盏爱好者的喜好和收藏。

建窑工艺师――邱芙蓉

邱芙蓉,男,成长于建盏之乡福建建阳水吉镇南山,建盏烧制技艺传承人、福建省建阳古艺建盏陶瓷有限公司法人。从小喜爱陶艺,16岁开始随父亲学习并参与建盏制作,熟悉建盏制作过程中的拉胚、修胚,建盏釉水调配、烧制工艺,技术娴熟,工艺既恪守古法又独特精美。

为弘扬传统文化,创办福建省建阳古艺建盏陶瓷有限公司,长期着力于部级非物质遗产建盏制作工艺的传承,发扬。制作的作品简洁雅致,尽现神韵,更为通达人性,空灵悠远,富有禅静之美,釉色犹如星辰般璀璨神秘,斑纹有立体感,层次感,并有明显的金属感,色彩随着光线强弱而变化,内敛而奢华。

曾获得众多艺术奖项,作品遍布全国,多项作品被博物馆收藏。

紫金油滴系列

一抹摄人心魂的紫,初见便不能割舍,三维立体感超强的晶体,加之粗犷且炫彩的斑纹,析晶彻底,在内敛的空间释放如宇宙般浩渺的自由。

夕阳花雨

许以时光,许以打磨,沉淀在夕阳里的,如花似雨。

建窑工艺师――叶元锋

叶元锋,民间工艺师。1979年出生于建盏之乡-水吉镇,从小对建盏耳濡目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建盏的喜爱不减反增。

在2011年,建盏烧制技艺被评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开始研究传统建窑建盏的烧制技艺。经过三年多的研究,于2015年6月份创办(盏缘建盏工作室)。在掌握了传统烧制建盏技艺基础上,融入现代陶瓷烧制技艺,成功烧制出“金缕鹧鸪斑”“银河”系列。继承建窑建盏的传统烧制技法结合现念,不断创新,再创千年建盏的辉煌。

建窑工艺师――游伍信

1994年生,福建建阳人,建窑工艺师,从小对建盏充满兴趣的,从事建盏创作设计,作品类目有“鹧鸪天目”“雪花油滴”等。其作品釉面斑纹天然形成,富于变幻。斑纹晶莹清晰,金属感与玻化感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浓郁的中国传统风格。

游伍信与鹧鸪盏建窑

建盏自元代湮灭以来,不仅工艺失传,特别是宋代古籍中记载的鹧鸪斑建盏也成了千古之谜。至今历时一千余年,有关鹧鸪斑的特征,古籍记载的鹧鸪斑建盏,其特征与建窑一带鹧鸪鸟特征类似。

鹧鸪斑天目,盏内外壁均布满黄色的鹧鸪斑点,形状如若鸟羽,层层林立叠放,过渡舒畅,收放自然,斑点大小从口沿至盏心,先是密麻小斑,再是如羽大斑,后又收缩为小斑。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都有很强的层次感,优雅、端庄,而不失内敛,如若“孔雀开屏”尽收一盏。必须说明的是,游伍信的鹧鸪之所以称“天目”,原因是它也属于黑釉,但与传统意义上的宋代鹧鸪有所区别,釉面上有一层玻化层,斑点色泽不一样,形成机理也不尺相同。在阳光下,釉面上的玻化感更为明显,有较强反光。斑点也更为鲜艳,斑点之间的界限也更加明了、清晰,视觉上的立体感也更为强烈。

建窑工艺师――翁书杰

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工艺师。2013年拜师邹云源学习建窑建盏烧制工艺;2015年创办水吉镇宇杰建盏陶瓷工作室至今;2015年在第一届开封市宋盏文化研究选拔赛荣获金奖,并授予”优秀宋盏制作人称号”;2016年5月福建省品牌文化发展研究会授予建阳市水吉镇宇杰建盏陶瓷工作室副会长单位。

翁书杰始终致力于研究传统天然原矿釉烧法,静心专研原矿釉建盏独特的还原烧机理。在天目釉与草木灰之间,凭借其无数次实验所掌握的温度曲线规律,烧制出精湛的、极具其个人风格的代表性作品:蓝麒麟盏、曜变蓝麒麟盏、星辰曜变油滴盏、玻化鹧鸪斑盏、彩金鹧鸪斑盏、满天星盏、乾坤油滴盏、茶叶末兔毫盏等,并多次获得奖励。

他坚持建盏首先应该是健康、安全、环保的茶器,其次才是高雅的艺术品。无论多美,使用安全对人体无害是首要前提。

建窑工艺师――谢朝华

1968年出生,户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建盏之乡,世界遗产中国建盏艺术创作中心民间建盏大师、建窑工艺师。他从小受表舅(建盏非遗传承人)的熏陶,耳濡目染,对烧制建盏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是一个充满创作激情的民间建瓷艺术大师。近年来全身心投入“曜变天目”盏的研究与烧制。2016年8月终于创烧成功曜变七彩虹建盏,攻克了“曜变天目”工艺的难关。现他创办了“世界遗产建盏创作中心”,他的作品曾经多次荣获金奖。第12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并且作品被陕西省西安博物馆收藏,得到了广大建盏专家的认可和赞同,他烧制的建盏深受业界人士和建盏爱好者的青睐。深得国内外人士的好评。

工作中的收获和感受篇4

论文关健词:薪酬管理 公平原则 激励功能

薪酬是企业(或组织)对它的员工给企业(或组织)所做的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时、技能、经验与创造所付给的相应的回报或答谢。其实质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或交换。从市场角度来看,薪酬是人力资源价值的市场形式.或称“人力资源价格”;从分配角度看,薪酬是企业对员工人力资本要素贡献的回报,一般称作“劳动报酬”。

企业薪酬通常有下列三部分组成:(1)工资;(2)奖励;(3)福利。另外,员工持股、股权激励、股票期权等的形式也在充实着企业的薪酬制度。

在现阶段,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也就是按贡献分配,其本身隐含着等价交换的内容。中央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对企业的薪酬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薪酬的功能实质上就是能吸引来、保留住和激励起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吸引、保留、激励三者是一致的,就是薪酬的激励功能,或者称为薪酬管理的目标——即吸引和留住组织需要的优秀员工,激发起员工的良好工作动机,提高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鼓励他们创造优秀绩效的热情。

一、合理健全的薪酬制度的要素

1.补偿性要求能够补偿员工恢复工作精力所必要的衣、食住、行费用,以及补偿员工为获得工作能力以及身体发育所先行付出的费用。

2.公平性企业员工对薪酬分配的公平感.也就是对薪酬发放是否公正的判断与认识,是设计薪酬制度和进行薪酬管理时的首要考虑,因为员工对企业薪酬分配是否公平的看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竞争性竞争性是指在社会上和人才竞争中.企业的薪酬标准要有吸引力,才足以战胜其他企业,招到所需人才。所需人才是否可以获得,要视本企业的财力。但要有竞争力,开价应该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4.激励性激励性是指要在内部各类、各级职务的薪酬水准上,适当拉开差距,真正体现按贡献分配的原则。

5.经济性即考虑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提高企业的薪酬水准,固然可以提高其竞争性和激励性,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人力成本的上升。因此薪酬制度不能不受经济性的制约。

6.合法性即企业的薪酬制度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法律。

7.方便性要求薪酬制度内容结构简明、计算方法简单和管理手续简便。

二、薪酬管理的公平性

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一个过程。在大部分人的眼中.薪酬既是对其过去工作努力的肯定和补偿,也是对他们以未来努力工作得到报酬的预期。因而,薪酬不仅仅是他的劳动所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其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了员工个人能力、品行和发展前景。

因此,薪酬的公平对员工的影响是巨大而又十分敏感的。薪酬管理中的公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内部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及其对员工的心理影响:

1.分配公平性的特征

(1)主观性只完全凭当事者主观判断,不存在统一的客观标准,与当事者的需要、动机、经历、个性、价值观等个人因素关联很大。

(2)相对性与别人的比较得出,通过纵向或横向的,自身不同状态间或人际的比较而产生。

(3)保健性指人们在对自己及参照者的收获与贡献之比作对照后得出的感受,或心安理得.或觉得吃亏了心中不满。

(4)扩散性与行为倾向性指若某人对某项分配产生了不平感,他便会气愤、焦虑、心理失衡、波及到他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的情绪和态度。不仅如此,他还会产生要去改变他认为不公平的根源意向。

(5)内部公平性与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指同一企业中不同职务所获薪酬应正比与各自的贡献。只要按贡献律,比值一致,便是公平。外部公平性是指统一行业或同一地区或等同规模的不同企业中类似职务的薪酬应当基本相同。因为员工的分配公平感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相互比较,还取决于同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比较。

(二)企业内部薪酬公平的特点

薪酬的内部公平,是指员工对自身工作在企业内部的相对价值认可。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员工将自己的付出、所得与企业内其他员工的付出、所得进行比较,进而判断自己所获薪酬是否具有内部公平性。当员工发现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其他员工的“收入——付出比”相同时,他就会获得薪酬的内部公平感;反之,则产生内部不公平的感受。

企业在薪酬管理中能否做到公平地对待所有员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研究表明.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关心薪酬差别的程度高于关心薪酬水平。从企业服务价值链的角度看,如果薪酬没有体现内部公平,员工满意度会降低,必然影响由员工向客户提供的、决定客户满意度的服务价值,进而影响客户的忠诚度。因此,在薪酬管理中,内部公平是管理者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1.薪酬的内部公平是员工的主观感受

作为员工的一种主观感受,内部公平具有明显的个性特色。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员工的公平观念不可能完全一致。员工是通过比较“收入——付出比”来判断企业的薪酬是否具有公平内部性的,但个人的收入和付出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对这二者应该如何衡量?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往往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多为员工的自我理解和判断,与个人密切相关。个体的多变性决定了员工的公平观念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二-员工对薪酬内部公平性的判断,也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此外,员工在判断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对有效付出和无效付出不加分辨,将无效付出纳入比较之中,并且存在高估、夸大自身付出、低估他人付出等倾向。

2.内部比较是产生不公平的方式

公平作为一种相对平衡的心理感受是通过衡量、比较产生的。员工对薪酬的内部公平感是通过内部比较获得的。在薪酬比较中,员工并不是仅仅将自己的收入与企业其他员工的收入进行比较,而是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他人进行比较。员工进行的不是简单的绝对收入比较,而是与个人付出紧密相关的复杂的相对收入比较.更多的体现的是个人的判断和分析结论

3.追求内部公平的员工要求的是基于过程公平的结果公平。

在判断薪酬是否具有内部公平性的时候,员工之所以关注自己和他人的付出,实际上是要求薪酬体现出彼此在劳动付出方面的差异性,追求收入和付出正相关。具体而言,薪酬应该体现出各种工作不同的价值含量,体现出各个员工不同的个人劳动生产率。

三、实现薪酬的内部公平方法与途径

基于薪酬内部公平性特点分析.实现公平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薪酬内部公平观的建设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宣传与薪酬制度公平一致的理念,帮助员工对公平的有正确认识。引导员工树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建立内部一致的薪酬公平观.避免由于不合理的公平标准引起的不合理的薪酬内部不公感。

通过规章制度、薪酬手册制定明确的薪酬标准,以此营造并强化内部一致的薪酬公平观.在公平观的建设和宣传中.企业应对“付出”与“有效付出”、“收入”与“部分收入”、“全部收入”等概念作明确地辨析,彤成统一的公平标准让员工明确:在工作中的一切努力是“付出”,但不等于“有效付出”。能够创造和提升企业价值的付出才是“有效付”.反之则为“无效付出”。薪酬鼓励的是“有效付出”

2.薪酬制度设计应体现员工劳动的多样性和能动性

(1)薪酬制度设计的出发点要体现公平,同工酬,不同工则不同酬在制定薪酬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员工劳动的多样性.公平确定企业内部各职位的相对价值。不同职位的薪酬水平的排列形式必须保持公平性和一致性,在薪酬水平等级的多少、不同薪酬水平之间级差的大小以及确定薪酬级差的标准等方面体现出公平。

(2)关注个人绩效,按绩分配。区别同一职位的胜任者、合格并和不合格者,将这些差异在薪酬制度中加以体现,确保员工的薪酬与其绩效一致。

3.强调薪酬制度的有效执行

制度的执行与制度的建设同等重要。公正的薪酬制度唯有获得有效地执行,方能实现“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在某种程度上讲,强调有效执行就是强调程序的公正。制度是基石,程序则是保障。公正的执行程序保障着公正的薪酬制度的真正实现。健全的考核制度和措施.能使员工普遍感到公平与公正.从而增强工作满意感。

4.做好职位评价工作

职位评价是根据各职位对企业经营目标的贡献,对企业中的各个职位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决定企业中各个职位相对价值的大小,从而确立一个合理、系统、稳定的工作结构,开发一个工作价值的等级制度.在此基础上确定各职位的薪酬级别和职位待遇。职位评价将企业内所有职务的工资都按同一贡献律定薪,使员工相信公司每个职位的价值都反映了该职位对公司的贡献。由于它对薪酬的基础作了明确、清晰地限定,避免了由于薪酬基础限定模糊引起的员工不信任和对偏袒、歧视的怀疑。员工对各职位间的价值差的接受性相对较高,对绝对薪酬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随之增强,易于获得薪酬的内部公平感。

5.有效的监督制度和沟通机制

引入督机制,保障薪酬制度的有效执行。可以通过上级、同级实施监督。比如核定员工绩效薪酬时,可以采取上级建议、隔级核定的方法。这样既可避免由于下级矛盾或过度亲密引起的过高或过低的判断;同时.隔级核定也使得管理者可以从更高层次审视该员工的绩效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减少有限视野下对组织整体薪酬内部平衡的忽视。管理者要建立沟通机制,搭建高效的沟通平台,通过访谈、调查等方式与员工进行积极地薪酬沟通,充分发挥员工的监督作用,保障公正的薪酬制度得以公正地执行。

四、努力保障薪酬激励效能的最大化

1.在薪酬构成上增强激励性因素

从薪酬构成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保健性因素和激励性因素。真正能调动员工工作热情的,是激励性因素。因而薪酬的体系,不仅包括基础工资、绩效工资、期权期股,还包括如何给员工提供人成长、工作成就感、良好的职业预期和满意度的激励成分薪酬内容。

2.重视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感受

企业薪酬设计应遵循“公平与公正”原则.特别是对内公平,不同部门之间或同一个部门不同人之间,薪酬水平必须反映岗位责任和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薪酬差别必须合理。企业内部薪酬的不合理.会造成不同部门之间以及相同部门个人之间权力与责任不对称,使部分员工_在比较中,有失公平感,造成心理的失衡。

3.通过绩效考核.实现内部公平

工作中的收获和感受篇5

认识篇

在学校我们学习了书本知识,对理论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掌握,但对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连,如何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在实践中并没有感性认识,于是学校安排我们进行生产实习,让我们直观的观察生产,让我们直观的感受理论在生产中的运用。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的新旧设备对比,更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了加工工艺的进步,工业技术的进步。

刚到洛阳,住宿环境并不好,但在游老师的动员下,我们积极克服困难,不让外在条件影响我们的实习,再苦再累也咬牙坚持,不缺席每一次出勤,培养了我们的吃苦精神,让我们更有韧劲。我相信,同学们的良好表现也让带队老师觉得付出是值得的,同时我也相信,我们的同学以后在任何岗位上都会发扬这种吃苦、好学精神,为企业为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收获篇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实习我们付出了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还感受到一拖企业文化,感受到企业员工做事的态度,对产品品质的执着。这些优秀品质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都会给我们很大帮助,会让我们学习、工作变得简单,顺利,高效。在学校里,我们对工艺只有理论认识,实习时,直观感受工艺,理论与实践结合,巩固了我们对理论的认识,另外直观感受生产现场,让我们了解产品由坯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虽然现在工厂自诩全自动化生产,但鉴于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技术仍与欧美日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真正实现全自动生产还很难,使得现场还有许多工人在进行简单、重复、单一的工作。帮助工厂真正实现自动化,努力改善工人环境,是我们机电学子将来的首要目标。我们定会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为工厂全面实现自动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工作中的收获和感受篇6

我们要感谢党对我们这些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关怀,因为有扶贫帮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这样的活动,才让我们有机会真正接触现实农村、真正感知老百姓的所盼所需所想。同时,我们也深知市农业局党委和局领导对我们工作组的厚望和信任,期待和关怀。要求我们年轻干部要深入山区农村,沉下身子当好入户调查的“潜水员”,努力做到不仅“身”要下,而且“心”要下,更要耐得住寂寞,把脚印“印”到每个农户家中。真正让我们年轻干部受锻炼,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让老百姓得实惠。

应届毕业进入机关,学生到干部身份的转换还在适应,广阔的农村张开怀抱迎接了我们,这是莫大的挑战与幸运!雨后泥泞的山村小路、让人提心吊胆的摇晃吊桥、每天往返10里多的山路让我们已经习惯。生活条件的艰辛、农村工作经验的不足、网络信息的不畅、语言交流的不通……进入角色之初的重重困难仍历历在目。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在市农业局党委的殷切期许下,在带队领导的细致关心下,个人困难在持续深入的走访中已成为“纸老虎”,丝丝快乐充溢心间。

这份乐来自于看到农民感激党的惠农政策时的微笑。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免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当向村民询问这些政策是否得到落实时,他们都不住的点头,表示对中央的政策很满意,也很感激。双湾村二组村民吴善堂更是伸出大拇指对我们说到:“真没想到,现在种地不要钱,而且还给补助,感谢政府、感谢党!”从这些感激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农民已经从党和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得到了实惠,我们想他们以后的生活也将会更加美好。

这份乐来自于受到村民的热情欢迎和真情感动。市农业局党委在“三万”活动动员会上就严肃了工作纪律,要求队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只帮忙,不添乱。在入户走访中,当我们介绍自己是市农业局“三万”工作组时,受到了每家每户的热情接待。有些村民为了表达对市农业局上门讲解政策、发放农业实用技术手册的感谢,强烈挽留队员们在自己家里用餐,甚至拿出自己绣制的鞋垫送给大家,虽然只能婉言谢绝,但是那份真情让我们深深感动。特别是从麻线村三组村民袁关华家走出时,他的爱人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那一刻我们真正明白,正是市农业局多年来秉承“求是、创新、敬业、为民”精神,在农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我们才能得到如此厚爱,我们以自己是市农业局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这份乐来自于与村民打成一片时的欢畅交流和无限信任。十堰山多地少,地薄多灾,务农收入不能满足全家人生活需要,大部分家庭都以外出打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在家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真正设身处地的与他们沟通,就很容易在情感上被他们接受。同样,村民也将我们这些队员看作知心朋友和亲人,敞开心扉,将家里的困难和对政策的建议如实向工作组娓娓道来。在这个双向互动、增进感情的过程中,我们真切感受到农民生活还很艰辛,只有沉下身子,了解农民所需、所盼,才能无愧他们的信任和期许。

这份乐来自于每日里自己在基层工作中受到的锻炼。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与农民打交道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进入“三万”活动之初紧张、忐忑。但在连续一个多月的入户走访中,从农民那里了解到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重点方向,从村干部那里学到了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从基层农技站那里了解了第一手资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亘古不变,所有自认为成绩的取得,都是在将“心”真正沉入村里,将“情”真正烙在村民身上获得的,而一点一滴的收获也正在逐渐积累,成为日后工作中的无价财富,为此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

工作中的收获和感受篇7

关键词:老年人 代际知识转移 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分类号:F270

1 引言

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口激增,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 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 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1]。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经济面临“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和“人口红利开始式微”的局面,同时中国人口红利将于2013至2015年前后消失。蔡P提出,在第一次人口红利式微乃至消失的背景下,有必要通过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口素质等来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以促进经济增长[2]。

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背景下,知识成为了社会生产的重要要素,将知识转变为人力资本是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之一。老年人在其生命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如经验、专业技能、社会关系和智慧等),如能使老年人的知识在代际之间传承下去,将能实现社会人力资本的积累、延续以及青年人力资本的开发,从而实现第一次人口红利与第二次人口红利的较好过渡,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关于代际知识转移(intergener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国内研究较为关注家族企业的代际知识转移(如窦军生等,2009)[3];国外研究更为关注高技术组织中的代际知识转移,集中指向如何通过代际知识转移解决老年员工退休造成的知识大量流失问题(如J. Liebowitz等,2007[4])。代际知识转移的现有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代际知识转移问题的描述性研究、代际间隐性知识转移研究、代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代际知识转移的方法和机制研究等方面[5]。已有文献关于企业中代际知识转移的研究以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较少,且缺少关于退休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实证研究[6]。本文将重点关注退休后的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代际知识转移问题,通过文献回顾、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回答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为促进老年人通过再就业、在线社区等方式将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2 文献综述

现有研究对代际知识转移的定义并不明确,这是因为已有研究对于代际关系的理解还不尽相同。比如有的研究强调家庭关系,如父母与子女;有的研究强调社会中的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间的关系[5],本文重点关注后者。“代”指的是出生在相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的集合,他们拥有共同的集体形象[7]。同一代人都经历了共同的社会事件以及外部影响,这些共同经历会帮助一代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且这种核心价值观在之后的生活中难以发生显著的改变[8]。一代的长度一般在20-25年之间,主要根据出生年份来描绘一代[8]。现有研究中,美国人群通常被划分为传统一代(Traditionalists,生于1946年前)、婴儿潮一代(Baby Boomer generation,生于1946-1964年)、X一代(Generation X,生于1965-1980年)、Y一代(Generation Y,生于1981-1994年)[9],由于该文献[9]发表时间较早,本文认为Y一代可改为生于1981年及以后。

关于中国人群“代”的划分也有较多说法。C P. Egri等(2004)将中国企业管理者划分为:共和国创立一代(生于1930-1950年)、社会主义巩固建设一代(生于1951-1960年)、一代(生于1961-1970年)、社会改革一代(生于1971-1975年)[10];王聪颖等(2012)在此基础上将我国现有在职的企业员工划分为以下3代:社会主义巩固建设一代(1950-1965年出生)、一代(1966-1978年出生)、改革开放一代(1979年以后出生)[11]。

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以将我国人群划分为五代:共和国创立一代(1949年前出生)、社会主义巩固建设一代(1949-1965年出生)、一代(1966-1978年出生)、改革开放一代(1979-2000年出生)、新生代(2001年后出生);第一代人群属于激情/奉献型,第二代属于严谨/谨慎型,第三代属于实干/实用型,第四代属于困惑/挣扎型,第五代属于自我/现实型。在本文中,代际知识转移指的是共和国创立一代和社会主义巩固建设一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知识转移给一代和改革开放一代年轻人的行为。

代际知识转移的成功发生并不是理所当然的[12],在转移过程中,代际知识转移双方对于什么知识值得转移给下一代的认知可能不一致,这种认知不一致会影响转移效果[13]。目前已有很多关于个体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14-16],但针对代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

个别定量研究验证了年龄差异对知识转移的积极影响[17],即年龄相差越大,代际知识转移效果越好;也有定量研究验证了老年员工对年轻员工的认知、老年员工感知到的年轻员工对老年员工的认知以及老年员工的沟通模式适应性会对老年员工知识转移意愿产生影响[18];还有一些定量研究发现导师和学徒认知类型的一致性,会对他们之间的隐性知识转移效果产生积极影响[19]。

有些定性研究中提到,影响老年员工知识转移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包括:知识类型[20],老年员工对组织的情感和知识转移动机[20-21],年轻人知识重用的动机、年轻人对老年员工的态度[21]以及学习意愿和能力[22],转移双方的交流方式差异和知识价值认知差异[20]、信任[23-24],组织结构、文化[21,23,25]、领导支持[20-21]等。

3 研究框架

本文将选取与老年人相关的个体因素作为自变量,选择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作为因变量,来探索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问题。在上述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如表1所示的研究框架。

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背景、年收入)、身心状态(身体条件、心态、时尚性)和上网频率等变量分别在研究老年人行为的研究(如张硕等,2013[26])中经常出现。因此本文将选取上述变量作为本文的自变量来探索它们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外,知识转移双方对知识价值认知的差异[20]也会对老年人知识转移产生影响,而知识价值认知差异又是由转移方的知识价值认知和接收方的知识价值认知形成,因而知识价值认知差异可拆分为两个变量:年轻人对老年人知识价值的认知(年轻人感知的老年人知识有用性)和老年人对自己知识价值的认知(老年人感知的自己知识有用性)。由于本文的受访对象都是老年人,因而需要强调的是在本文中“年轻人感知的(老年人)知识有用性”是指“老年人所感知到的年轻人对老年人知识价值的认知”。此外,知识转移的动机或预期收获[20]也会对老年人知识转移产生影响,因此老年人感知的(代际知识转移)收获也是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选取上述认知方面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来探索它们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

4 研究方法

4.1 数据来源

为了回答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城镇老年人作为抽样总体,于2014年6月份对山东省济南市城镇老年人进行了走访调查,共发放问卷387份,回收了387份,剔除5份关键数据缺失的无效问卷、96份年龄在60岁以下的问卷,最后得到286份有效问卷(年龄全部在60岁及以上)。

济南市2013年统计年鉴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济南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家庭总收入为36 244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 570元、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0 032元[27],这些经济指标都略高于同期的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情况 (26 959元,24 565元,16 674元)[28],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济南市城镇居民能够代表我国中高收入水平居民的一般情况;另外,截至2012年底,济南市老年人达到391 522人,占全市人口的5.63%[27]。因此,我们认为研究济南市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2 变量定义

4.2.1 人口统计特征

本文对老年人的性别(1表示男,0表示女)、年龄(60-65岁=1,66-70岁=2,71-75岁=3,76-80岁=4,80岁以上=5)这些人口统计特征进行了调查。

4.2.2 社会经济地位

本文使用受教育程度(小学=1,初中=2,中专/高中=3,大专/本科=4,研究生及以上=5)和年收入(0-3万=1,3-5万=2,5-10万=3,10万以上=4)来测量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

4.2.3 身心状态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现在的生活是否需要有人照料?”来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条件,该问题采用李克特3级量表进行测量(1表示经常需要,2表示偶尔需要,3表示不需要)。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觉得相对于同龄人自己的心态是更年轻、差不多还是更保守?”来了解老年人的心态,该问题采用李克特3级量表进行测量(1表示更年轻,2表示差不多,3表示更保守)。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是否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来了解老年人的时尚性,该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来测量(1表示完全跟不上,5表示完全跟得上)。

4.2.4 上网频率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平常多长时间上一次网?”来了解老年人的上网频率,可供选择的项目包括:不上网,1个月或更长时间1次,1个星期1次,1个星期3-5次,每天至少1次,该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来测量(1表示不上网,5表示每天至少上一次网)。

4.2.5 认知因素

(1)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如何看待老一辈的知识价值?”来了解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该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来测量(1表示非常没有价值,5表示非常有价值)。

(2)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觉得自己是否掌握对社会及下一代仍然有用的知识?”来了解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该问题采用0、1变量进行测量(1表示是,0表示否)。

(3)老年人感知的收获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觉得向年轻人转移知识能否得到一些收获?”来了解老年人感知的收获,该问题采用0、1变量进行测量(1表示是,0表示否)。

4.2.6 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愿意向年轻人分享您的一些经验或知识么?”来了解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该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来测量(1表示完全不愿意,5表示非常愿意)。

4.3 数据分析

本文将采用SPSS 20.0对回收的286份有效问卷进行回归分析,在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

5 研究发现

5.1 描述性统计

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发现,样本的男女分布均匀(男性占52.4%),低龄的老年人居多(60-70岁的老年人占68.5%),高学历的老年人较少(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占20.9%),年收入在5万以下的居多(86.7%),样本中老年人的身体条件总体上比较好(不需要照料的占86%),大部分老年人表示心态比较年轻或和同龄人差不多(84.3%)。

如图1所示,虽然较少的老年人表示会上网(29.7%)、觉得年轻人对老年人知识有用性有高评价的老年人只有不到1/3(31.8%),但大多数老年人表示自己的知识是有用的(84.6%)、代际知识转移能够给自己带来收获(78.3%)、而且愿意转移知识给年轻人(62.9%)。显然,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些老年人的积极性和有用的知识。后文将会继续探索到底哪些因素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起到关键作用。

5.2 皮尔逊相关分析

为了尽量避免回归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在采用回归分析前,本文先对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各因素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部分结果见表2)。相关系数R的范围在-1到1之间,当R=1表示完全正相关,R=-1表示完全负相关,R=0表示不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的范围在0.3-0.5之间是低度相关,在0.5-0.8之间是显著相关,0.8以上是高度相关[29]。

根据皮尔逊相关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除性别和年龄外其他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显著,这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另外,数据显示所有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由于篇幅关系,此处省略具体的数值展示)都比较低(

5.3 回归分析

5.3.1 直接关系

为了了解人口统计特征、社会经济地位、身心状态、上网频率以及认知因素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本文首先选择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作为自变量、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作为因变量建立模型1;然后在模型1的基础上依次加入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背景、年收入,模型2)、身心状态(身体条件、心态、时尚性,模型3)、上网频率(模型4)、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模型5)、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模型6)这些自变量,建立了模型2、3、4、5、6(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通过回归系数的变化以及模型R2的变化可以得到各类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以及模型的解释力度,从而找到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关键因素。

(1)人口统计特征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模型1、2、3、4、5、6中,性别和年龄都没有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影响;且在模型1中F检验不显著(P>0.05),模型拟合度不好,R2只有0.8%。综上所述性别和年龄不能有效地对因变量做出解释。

(2)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模型2、3、4、5、6中,年收入都没有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影响,但教育背景在这5个模型中都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积极影响;在模型2中F检验显著(P

根据上述的数据分析可知,教育背景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已有研究也已经证明了教育水平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30]。据此,本文提出命题1:

命题1:教育背景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积极影响。

(3)身心状态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模型3、4、5、6中,心态和时尚性都没有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影响,但身体条件在这4个模型中都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消极影响;在模型3中F检验显著(P

根据上述的数据分析可知,身体条件越强的老年人向年轻人转移知识的意愿越弱。这可能是因为身体条件越好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越强[31],从知识保护的角度考虑可能不太愿意将有用知识转移出去[32]。据此,本文提出命题2:

命题2:身体条件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消极影响。

(4)上网频率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模型4、5中,上网频率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积极影响;模型4的 F检验显著(P

(5)认知因素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模型5中,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积极影响;在模型5中F检验显著(P

模型6中,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都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影响;在模型6中F检验显著(P

根据上述的数据分析可知,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能够较好地解释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当老年人觉得自己拥有对社会和下一代有用的知识、代际知识转移能够给自己带来收获,老年人更愿意向年轻人转移知识。这可能是因为,当老年人认为自己拥有有用知识时,才会觉得自己能够为年轻人提供有用知识,已有研究也表明了知识自我效能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前因[16];另外,当老年人认为代际知识转移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收获时,才会有动力为年轻人提供有用知识,已有研究也表明了内外动机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前因[16]。据此,本文提出命题3、4:

命题3:老年人感知的(自己)知识有用性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积极影响。

命题4:老年人感知的(代际知识转移)收获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积极影响。

5.3.2 中介关系

考虑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如果X通过影响变量M来影响Y,则称M为中介变 量[33],而要检验M是否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回归分析(如图2所示)。

若图2中的回归方程I、II中a、c显著,回归方程III中b显著而c’不显著,则M对X和Y之间的关系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若回归方程I、II中a、c显著,回归方程III中b显著、c’显著但绝对值减小,则M对X和Y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1)方程I

从模型5我们可以看出,教育背景、身体条件、上网频率、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这些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即方程I的c显著);

(2)方程III

从模型6我们可以看出,当加入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之后,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的回归系数显著(即方程III的b显著),教育背景、身体条件的回归系数显著但绝对值减小(即方程III的c’显著但绝对值减小),上网频率、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即方程III的c’不显著)。

综合模型5、6的结果我们认为,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可能对教育背景和身体条件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对上网频率和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3)方程II

为了进一步检验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收获的中介作用,我们还需要参照方程II建立自变量与中介变量间的回归方程:

首先,为了检验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是否为中介变量,我们选择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年收入、身体条件、心态、时尚性、上网频率、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作为自变量,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作为因变量建立二元逻辑回归模型7(回归结果见表5);

然后,为了检验老年人感知的收获是否为中介变量,我们选择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年收入、身体条件、心态、时尚性、上网频率、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作为自变量,老年人感知的收获作为因变量建立二元逻辑回归模型8(回归结果见表4)。

根据模型5、6、7、8,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发现:

第一,身体条件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之间的关系。

在模型7中,身体条件(B=-1.680,P

综合模型5、6、7,我们可以认为身体条件除了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的意愿具有直接消极影响,还会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的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的意愿产生间接消极影响。这可能是因为身体条件好的老年人越能紧跟时展(前述的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身体条件和时尚性具有正相关关系),知识更新换代的意识越强,越有可能觉得自己以前掌握的知识过时了,从而越不可能转移知识给年轻人。据此我们可以提出命题5、6:

命题5: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对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具有消极影响。

命题6:老年人的身体条件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的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消极影响。

第二,上网频率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之间的关系。

在模型8中,上网频率(B=0.319,P

综合模型5、6、8,我们可以认为上网频率完全通过老年人感知的收获的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间接消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经常上网的老年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比较高,因而更可能希望从年轻人身上学习电脑、互联网等知识,希望能够得到年轻人的帮助,而且已有研究也表明社会交往、学习新知识等是老年人上网的主要动机和行为;另外,经常上网的老年人也有更多的与年轻人交往的经验,更可能认识到和年轻人交往能够得到一些收获(如社会交往的乐趣、尊重、学习新的知识等),因此他们从事代际知识转移这种与年轻人交往的行为的意愿更强。据此我们可以提出命题7、8:

命题7:上网频率对老年人感知的收获具有积极影响。

命题8:上网频率通过老年人感知的收获的完全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之间的关系。

在模型7中,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B=1.226,P

综合模型5、6、7、8,我们可以认为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的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间接积极影响。一方面,老年人的行为和认知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若年轻人对老年人的知识价值评价不高,老年人的自我评价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转移知识给年轻人的意愿也会降低;另一方面,知识转移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知识转移方的收获大部分来自于接收方,只有接收方认为转移方的知识是有价值时,接收方才有可能为接收知识而付出报酬(经济、尊重、互惠等),因而当老年人感觉年轻人对老一辈知识价值具有较高评价时,老年人更可能认为向年轻人转移知识能够得到一些收获,从而更愿意向年轻人转移知识。已有研究也证明,老年员工感知到的年轻员工对老年员工的认知会对老年员工知识转移意愿产生影响[18]。据此我们可以提出命题9、10、11、12:

命题9:年轻人感知的(老年人)知识有用性对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具有积极影响。

命题10: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的完全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命题11: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对老年人感知的收获具有积极影响。

命题12: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通过老年人感知的收获的完全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5.3.3 影响因素模型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建立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参见图3)。教育背景、老年人感知的(自己)知识的有用性和感知的(代际知识转移)收获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直接积极影响;身体条件除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有直接的消极影响外,还会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这个中介消极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通过老年人感知的收获这个中介,上网频率会积极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这两个中介,年轻人感知的(老年人)知识有用性会积极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6 总结与展望

本文首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然后对山东省济南市城镇老年人进行走访调查,回收了286份有效问卷(年龄均在60岁及以上);最后,通过SPSS20.0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了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6.1 理论和实践启示

6.1.1 理论启示

首先,以往研究往往从空间维度研究母子公司间、不同组织间、组织内部之间的知识转移问题[5],本文主要关注的是时间维度的代际知识转移,本文的研究发现能够对既有研究进行补充。

其次,本文构建的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显示:①教育背景能够积极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在以往研究中教育背景往往作为控制变量;②身体条件一方面会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直接消极影响,另一方面还会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的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间接消极影响,以往研究中暂未发现关于这种关系的分析和验证;③上网频率也会通过老年人感知的收获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积极影响,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老年人采纳互联网等新技术的积极后果;④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但会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而以往研究更多关注知识接收方的个体因素对接收方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缺少关于接收方的个体因素对转移方意愿和行为作用的研究。

6.1.2 实践启示

本文构建的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能够为代际知识转移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如上网频率能够通过影响老年人感知的收获来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虽然目前济南市老年人上网率已达到29.7%,但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相关机构应该继续寻找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上网比例,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幸福感,还能够促进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会通过影响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来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因而社会应引导年轻人正确对待老年人的经验和知识,给予老年人的经验、知识应有的尊重和评价,从而提高老年人的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和行为,实现整个社会的知识传承。

6.2 不足与展望

虽然本文的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文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意愿的阶段,未来研究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老年人的意愿变为行动,并对代际知识转移行为的结果进行研究;第二,由于本文只选择了济南市的城镇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因而本文构建的影响因素模型的普适性略显不足,之后需要扩大调查范围,在全国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更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最后,未来还需要将本文选取的变量构念化,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本文提出的命题进行更深入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2] 蔡P.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 中国人口科学, 2009(1): 2-10.

[3] LIEBOWITZ J, AYYAVOO N, NGUYEN H, et al. Cross-generational knowledge flows in edge organizations[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07, 107(8): 1123-1153.

[4] 王馨,周丽霞,刘佳. 代际知识转移研究述评――一个新兴领域的现状和走向[J]. 情报科学, 2013(1): 142-147.

[5] 汪长玉,左美云. 退休员工知识保留的内容和方式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11): 10-17.

[6] STRAUSS W, HOWE N. The fourth turning: an American prophecy[M]. New York: Broadway Books, 1997.

[7] SCHEWE C D, MEREDITH G. Segmenting global markets by generational cohorts: determining motivations by age[J].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2004, 4(1): 51-63.

[8] LANCASTER L C, STILLMAN D. When generations collide: who they are, why they clash, how to solve the generational puzzle at work[M].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2003.

[9] EGRI C P, RALSTON D A. Generation cohorts and personal values: a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2): 210-220.

[10] 王聪颖,杨东涛. 员工代际差异对其工作场所乐趣与绩效关系的影响[J]. 管理学报, 2012(12): 1772-1778.

[11] JOSHI A, DENCKER J C, FRANZ G, et al. Unpacking generational identities in organiz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0, 35(3): 392-414.

[12] HARVEYJ.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memory with intergener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2, 16(3): 400-417.

[13] CUMMINGS J L, TENG B.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 20(1): 39-68.

[14] 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 27-43.

[15] BOCK G, ZMUD R W, KIM Y, et al.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 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ors, social-psychological forces,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J]. MIS quarterly, 2005: 87-111.

[16] NOETHEND. Knowledge transfer in teams and its role for the prevention of knowledge loss[D]. Bremen: Jacobs University, 2011.

[17] deBLOIS S. Older workers’ perspectives on age and aging: exploring the predictors of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knowledge transfer [D].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2013.

[18] LIN C, KAO M, CHANG K. Is more similar, better? Interacting effect of the cognitive-style congruency and tacitness of knowledge on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mentor-protégé dyad[J].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0, 13(4): 286-292.

[19] DELONG D W. Lost knowledge: Confronting the threat of an aging workforce[M]. Oxford: Oxford Un iversity Press, 2004.

[20] SLAGTER F. Knowledge management among the older workforc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7, 11(4): 82-96.

[21] WANG C, ZUO M, BO 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pre-retirees to younger employee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Beijing, 2014: 1-6.

[22] STEVENS R H. Managing human capital: how to use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transfer knowledge in today’s multi-generational workforce[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2010, 3(3): 77-83.

[23] MCNICHOLS D. Optimal knowledge transfer methods: a Generation X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0, 14(1): 24-37.

[24] MARKKULA V. Bridging the generational knowledge gap- three case studie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generational shift [D]. V?rterminen: Link?pings Universitet, 2013.

[25] 张硕,功陈. 中国城市老年人新媒体使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调查[J]. 南方人口, 2013(3): 64-72.

[26] 济南市统计局. 济南统计年鉴―2013[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3[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8] 陈晶璞,闫丽莎.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1(24): 132-134.

[29] 魏法杰, 邓婉君, 单伟. 员工隐性知识转移的网络结构和影响因素研究[J].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4(2): 65-70, 83

[30] PENGCHAROEN C, SHULTZ K S. The influences on bridge employment decis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10, 31(3): 322-336.

[31] SIMONIN B L. 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7): 595-623.

工作中的收获和感受篇8

〔论文关键词〕幸福;教师;原因;建议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股新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幸福感作为其主要研究领域也受到世人的关注,不仅心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的专家、学者在研究什么是幸福、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收获幸福,就连一些国家的政府职能部门也把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当作自己的执政目标。的确,幸福是人的终极生活目的,是每个人的必然诉求。然而,在众多研究中,我们却发现教师充满职业倦怠感,缺乏幸福感。在当下这种充满人性关怀的浓郁氛围中,教师却为何与幸福无缘呢?如何帮助教师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呢?

一、教师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探析

导致教师缺失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划分与探讨:(1)教师自身的因素,如教师的、受教育程度、人格因素、自身的反思与感悟、幸福观等。(2)教师自身以外的因素,如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与类型、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拥有财富的多少、社会关系等。心理学家们希望能像自然科学家研究物质世界一样,对教师幸福感也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把上述诸因素与幸福的关系逐一进行研究、探讨。不可否认,这种方法论下得到的相应结论与研究结果,对我们认识幸福及收获幸福有一定的帮助。但上述诸因素对教师幸福的影响作用到底是分散的、孤立的、静止的,还是动态、发展的、难以分离的,这些因素之间是否还存在着交互作用等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们。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与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与个人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由个人在其生活经历中形成的应对策略及心理机能决定。因此,立足教师本身,才能找到教师幸福感缺失的根本原因,才能寻求到帮助教师重构幸福感的最佳策略。

原因之一:教师缺乏对幸福的认识与感悟

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人言人殊的话题。所以,幸福感的获得取决于各人的幸福观。幸福观是一种理性的认识,它与个体的认知取向息息相关,通过个体的反思与感悟得以提炼与升华。而个体的认知取向受个体的生活实践制约,如果一个人懵懵懂懂地过日子,不对自己的生活实践加以反思,进行感悟,那他的幸福观可能就是直观的、感性的。南京师范大学赵凯博士在《组织行为学》的课堂上曾举过一个例子,他曾经问大约十个南京人“什么是工作?”“苦钱呗。”十之八九这样回答。由此可见一斑。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淑兰教授在党课上也曾经问过学员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当时,大家一下子都懵了,刚刚从黑色七月里走出来的学员们哪里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人调侃:“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有人脸红(可能是怕别人说假)地说:“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有人一脸严肃:“是为了个人的自我实现”,有人小声嘀咕:“是为了吃喝玩乐”……虽然,我早已忘记了王教授所给的答案,但她的这个提问却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不错,这就是反思,这就是提炼,这就是在感悟。当然,我们不知道拿这两个问题问我们的教师会得到何种结果。我们不想以己度人地去猜测。但如果继续追问教师们,什么是幸福呢?同样,答案可能不得而知。回答什么是“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生活实践,更需要教师有一颗敏锐的洞察之心,时刻对人生加以反思、提炼,获得感悟。幸福是对生活的感悟,它高于感知,是理性的思考与认识。幸福是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从对工作、生活、家庭、学生、学校这些生活的组成元素的同一认识中产生的完美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幸福更是一个过程,个体自身、他人,社会与自然是这个过程发生发展需要的土壤,幸福观念正是个体在与自身、他人、社会及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由模糊到清晰,到逐渐形成。有着良好的生活方式,有着强烈的教学欲望,才可能有积极的成功体验,消极的体验才会随之消失。

原因之二: 教师缺乏积极的体验

既然幸福是个体对生活深刻的、稳定的体验与感受,那么自然与个体日常生活的体验紧密相连,因此,幸福感的获得需要个体日常生活积极体验的积累,如果个体的日常生活为消极情绪体验充斥,那就很难有所谓的幸福感了。积极的体验需要教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需要教师有正确的看待问题的观念。

正确认识自我是获得积极体验的前提。“我”不仅是收获积极体验的主体,也是个体加以考量的客体,只有客观地认识自己,才有可能获得积极的体验,否则就会出现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有的教师常常认为老子天下第一,高人一等,殊不知却是夜郎自大,眼高手低,说的比做的多;也有的教师整天如同梦游一般,靠着经验教育教学,对教育教学也没有任何自己的见解,人云亦云,永远以别人的价值判断为准,认为自己参透世间一切,殊不知却是妄自菲薄,缺乏主见。

体验消极与积极常常不是由事物或事件决定的,而常常取决于我们看待事件的态度与信念,就像认知情绪abc理论所说,环境对个体来说,只是一个中性刺激,决定情绪的是你的认知与信念。

积极的情绪体验来源于教师成功的经历与感受。但在许多教师看来,教师这种职业缺少的恰恰就是成功,整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有什么成功可言呢?笔者认为,成功感来源于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把教师职业仅仅当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是很难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感、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只有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是自己一生的事业并为之奋斗,幸福感才会油然而生。

原因之三:教师缺乏收获幸福的途径

布莱希特在他《三个芬尼》的歌剧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只是在追逐幸福,殊不知,大家追逐幸福,而幸福却在追逐着你。的确,每个人都在终日忙忙碌碌地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但幸福在哪儿?笔者认为教师的幸福可以来自以下途径:(1)教育教学的过程。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有的教师仅仅把教育教学当作是工作与任务,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有的教师却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享受着和学生知识共享、情感交融的过程,他们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他们与课堂、与学生融为一体,一起进入人课合一的幸福境界。(2)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来源于学生的成功,同时也应该来源于自己的充实与发展。教育与教师专业化目前是一个热门话题。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个学生从进入师范大学那一天起,就开始在自己兴趣的指引下,在相关教育部门的帮助下,亦步亦趋地完成既定目标,顺利走上教师岗位,然后在实践中完成“新手教师—胜任教师—优秀教师—名教师”的转化与蜕变。然而,在我们国家,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机构与学校认为教师专业成长与自己无关或关系不大,发展应该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所以,不主动,也不关心;而一些教师自身又缺乏自我发展意识,缺乏发展的规划、方法与途径,存在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常常只有在上述机构的督促下才会机械地、被动地谋求自身的发展,很少有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所谓的职业规划。试想,这种有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思想的和尚怎么能是一个幸福的和尚呢?(3)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幸福,是因为爱和被爱。教师要想幸福,就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在爱中付出,在付出中收获,这样,付出就成了爱,就成了享受。因此,爱是动力,也是获得幸福体验的途径,爱与幸福融为一体。

原因之四:教师缺乏发现、创造、收获幸福的能力

幸福不是天上的馅饼,它不会按照随机的原则掉到一个人的头上。获得幸福,需要准备,更需要能力。幸福能力是教师发现、创造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貌似枯燥乏味的工作中,为什么有的教师能够精神焕发,保持青春与活力,而有的教师则牢骚满腹,脸上愁云密布呢?道理很简单,幸福的教师通常有一颗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善于宽容、善于发现与善于感恩的心。他们具备了从生活中汲取养料与快乐、收获幸福的能力。而有的教师则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他们还没有作好获得幸福的准备,常常跟着感觉走,容易受外在事件的影响,不会转变视角看待问题,他们体验到的是工作的枯燥、乏味、单调、缺乏竞争与激励,学生调皮捣蛋,工资低得可怜等教师职业所具有的“消极”特点,他们完全忽略了教师职业中固有的“积极”色彩。幸福能力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价值取向及胜任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前者要求教师提高对生命价值意义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的神圣性;后者则要求教师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当然,教师还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二、帮助教师重建幸福的几点建议

1.善于自我反思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就是“活得有意义”。怎样才能有意义,只有通过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找到幸福与意义的标准;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去评判当下的生活是否幸福。当然,幸福还是一个过程,回想过去的时候,它叫满足;面对现在的时候,它叫幸福;指向未来的时候,它叫乐观。只有反思,我们才能调整状态,形成幸福感,获得幸福能力,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2.提高积极心向

不可否认,人的幸福生活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的空想中,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物质是否是人幸福的全部,人的幸福感是否会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增强?一些渴望拥有丰富物质资料的人常说,如果他拥有了多少财富时,他就幸福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人们缺少的往往不是产生幸福的外在条件,而是缺乏看待问题的积极心向。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即使面对同样的物质条件,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主观感受是以个体的认识能力为基础,是受个体的认识观决定的。诚如有人所说:“人不是被动地体验事件和环境,相反,所有的生活实践都是‘认知过程’,是个体的分析与建构,预期与回忆,评价与解释过程,多样化的认知操作与动机过程对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心向是个体主动积极地把外部的信息与追求幸福的观念、信念联系起来的倾向性。的确,在教师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工资不高,压力太大,工作重复性太强,学生个性十足,等等。但是当教师具备了这种积极心向的时候,他就会想方设法赋予这些普通的或者消极的事件以积极意义:工资不高,但也不低,够自己的日常开销,还可以略有盈余;压力虽然太大,正好可以克服自己的惰性,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工作虽然重复,但当面对不同班级学生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孩子的可爱而充满诗意的灵动;学生个性十足是因为我们张扬了他们的个性,他们没有因为我们而丧失自我,等等。

真正幸福的人应该是一个生活的智者,他拥有积极地处理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他会积极地应对环境,在貌似没有出路的困境中寻找出路;他会把生活、人生、幸福、工作很好地融为一体,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享受幸福生活,在幸福生活中感受幸福时光。

3.学会“自我超越”

我们常说“超越”。可以超越现实,超越时空,超越历史,超越别人,其实,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当人摆脱自己固有的局限性的时候,幸福就在来到了他的身边。“自我超越”的人,会敏锐地察觉自己的无知、不足和成长极限,但这却绝不会动摇他们的自信;“自我超越”的人,能不断扩展与挖掘自身的潜力,以达到自己生命中真正心之所向;“自我超越”的人是善于创造的人,他面对的是自己的生活与生命,而不是所谓的俗务。自我超越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搞清楚什么对我们最重要,是挣钱,是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还是学生的积极变化?这就构成了一个美好“愿景”。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以便能更清楚地看清目前自己所处的真实环境,即“现况景象”。研究表明,当在超越目标的过程中,脑海中同时存在“现况景象”及美好“愿景”的时候,心中便会产生一种“创造性张力”,要把二者合而为一。我们说,当教师心中有了一个美好“愿景”的时候,当教师学会了自我超越的时候,不仅可以激发工作的动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体验到幸福感。

4.寻找幸福归属

马斯洛把归属与爱当作人的一种社会性需要,认为这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这种观点不是偶然,因为无论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需要一个归属。中国有落叶归根之说,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主演了一部电影叫《落叶归根》,其表达的思想与我们所要论证的问题不谋而合。因此,归属是人情感的寄托,是人工作与生活的坚强后盾,教师需要找到自己的归属,包括工作的归属、情感的归属、生活的归属。只有找到自己的归属,才能发现学生之美、工作之美、生活之美,才能让我们在美中幸福地生活。

上一篇:企业文化的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