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风险及其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1 02:07:38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外汇风险;体系;工具;对策

外汇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未预料到的汇率变动或其他原因而使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遭受损失的风险。外汇风险的类型主要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说,交易风险主要指银行同客户或者同业在外汇交易过程中相互兑换外币,因汇率的变动,致使商业银行发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折算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中某些外汇资金项目金额变动的可能性,影响银行财务报告结果,对银行价值的变动尤其是上市银行估值产生重大影响。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汇率非预期变动引起商业银行未来现金流量变化的可能性。

一、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研究回顾

自从1994年全球金融衍生工具研究组提出了VaR风险管理方法之后,许多学者开始利用这种工具来度量外汇风险。J.P.Morganl994年出版了Risk Metrics风险管理系统的第一版,这个系统主要被用于处理市场风险。1995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提出了VaR方法的详细技术内容。国外一些著名大学进行了大量对以VaR概念为中心和以数理统计为基本方法的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方法和计算软件的研究,金融机构越来越广泛地将VaR方法应用在金融风险管理之中,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Howton.和Steve.B.Perfec研究利用资产组合讨论美国银行外汇风险头寸。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进行外汇资产选择,可以大大减少外汇风险。产生于预期汇率波动的实际外汇资产收益平均为正数,但是产生于利率超额波动的收益一般为负数;尽管总的资产组合收益为正数,但是如果经过风险调整之后,银行的收益是相对较差的;然而,相对于用大量资金弥补外汇风险亏损的央行而言,“典型银行”的外汇活动亏损或失败的风险几乎为零。FrootK.A.S.Scharfstein and J.C.Stein通过采用标准的全面风险管理方法.讨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进程,旨在从企业的角度分析、衡量和管理外汇风险存在的局限性。AlmimTu和luKarasoy从银行的经营环境、外汇管理制度安排、客户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银行以及银行控股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已经在银行外汇风险度量、外汇风险规避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其先进成熟的外汇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提供了借鉴。从国外研究成果来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国外银行不断丰富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产品,其已成为主要的汇率风险管理方式,具有更高的时效性、成本优势和更大的灵活性。在国外关于外汇风险管理研究文献中,VaR(风险价值)作为一种风险测量的定量分析工具,近年来被国际金融领域认可并广泛应用于各种金融风险测量。

值得反思的是:这些研究均建立在银行的资产负债保持很好的流动性的基础之上。近年来,国外金融机构因流动性泛滥而进行高杠杆运营,最终导致金融危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共同作用而引起流动性危机,结构化金融产品损失惨重。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反思VaR等量化风险工具的应用时效和局限性。此外,结构化衍生金融产品在提供避险功能的同时,也因其过度创新而难以估值,其风险复杂性高、隐蔽性强、计量难度大,给外汇风险管理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国学者大多是从外汇风险管理狭义的汇率角度展开研究,即从汇率及汇率风险的一般原理出发,分析汇率风险的形成、分类、如何识别以及汇率风险对企业、银行的影响等。在借鉴国际经验方面,大多是在系统阐述外汇风险相关概念和防范原则的基础上,直接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的汇率管理技术和风险分析工具作实证研究。例如:通过对VaR模型的计算原理及方法的分析,研究VaR模型在商业银行汇率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问题。而由于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汇率制度环境以及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等与国外银行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选择地加以应用,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自由化与金融全球化的风潮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形成一个密不可分并且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伴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级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各国间的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以及外汇市场上的频繁交易必然会导致货币间的汇率剧烈波动。

自2005年7月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新的安排,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的波动浮动扩大,变动频率加快,升值趋势明显,持有大量外汇敞口头寸的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更加显性化、日常化,外汇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最主要的风险,这也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外汇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外汇风险管理模式不够科学和职责分工不够清晰,且在落实风险计量、限额、报告路线等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例如,很多银行尽管从国际上引入了Kendor+Panaroma等标准化的风险计量系统,能够计算VaR值,但VaR值并没有被整合到银行日常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如设置交易员限额和产品限额等。此外,在交易系统、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建设方面仍不够完善,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体系,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的电子化水平不高。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多实行由分行和支行将外汇敞口上报到总行,由总行统一进行头寸的抛补的方式。这导致分支行缺乏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增加了风险的不可控性。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商业银行对于外汇事前风险控制工作显得较为薄弱,风险管理部门未能总揽全部外汇业务风险管理工作,对于分散在各部门的风险管理未能起到检察和监督作用,防范外汇业务的风险制度不能有效结合。因此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只能建立在事后监督上,而对事前和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得很少。

(二)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不够完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国外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程序有非常详细的规定,对每种外币的具体交易产品,列出了同意开展交易的产品清单,对特定的外汇产品还限定了交易的证券种类。国内商业银行在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的专业性、准确性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政策程序没有覆盖到各分支机构和各项产品、业务,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往往过于原则,不易执行也没有真正被执行。

(三)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不够合理

在汇率存在较大波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负债的头寸配比及币种搭配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抵抗风险能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能超过85%,也就是说央行认为商业银行的外汇存贷比超过85%这个限度就是外汇资产负债不匹配。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一直高居不下,外汇贷款的期限结构也不尽合理,使得外汇资产和负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四)外汇风险的计量能力和管理工具有待改进

我国目前有些银行甚至至今都不能准确算出本行所承担的单一货币的敞口头寸和所有外币的总敞口头寸很多银行尽管从国际上引入了Kendor+Panaroma等标准化的风险计量系统,能够计算VaR值,但致命的缺陷是VaR值并没有被整合到银行日常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如设置交易员限额和产品限额等。外汇衍生工具方面我国主要采用远期外汇交易进行风险的对冲。国内的银行开发衍生产品能力较差,没有针对本国实际开发的针对性产品,一般只是简单的借用国外银行已经开发的工具,因此,风险管理工具的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五)商业银行内控制度有待加强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总、分行制度,尽管外汇业务是集中在国际业务部门操作,但外汇资产和负债是存在于银行的多个部门的。国际业务部门无法控制辖属支行和其他部门资产负债敞口限额,从而外汇风险就会在银行内部积聚起来。其次是外汇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在于国内银行缺乏良好的培训机制并且并没有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无法培养高素质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

四、外汇风险管理不足成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全社会尚未建立信用体系。2.外部监督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善,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3.缺乏成熟的外汇交易市场,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力度过大,方式简单。不仅影响到人民币汇率水平,而且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外汇展宽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日益增大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缺乏必要的货币调节工具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便开始调整各商业银行结售汇周转寸头限额。而结售汇头寸限额的加大又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4.同业竞争不规范,同业工会缺乏有效的制约。银行受自身利益的驱动,违规办结售汇,擅自为企业开立外汇账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做法孕育起来的巨大风险和损害是可想而知的。

(二)内部原因

1.风险管理认识问题。不能正确地看待风险,认为风险管理是阻碍业务发展的,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管理中经常出现“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不正常现象,没有形成制度化管理。2.风险管理理念问题。风险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理念方面还不能满足业务的发展,风险变化的需要。3.风险管理方法问题。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缺乏,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4.风险管理体系问题。风险管理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也迫使中国政府不得不动员大量宝贵的资源来填补漏洞。5.信息技术差距。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银行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无法准确地掌握风险敞口,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也为风险管理方法的量化添加了困难。

五、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积极提高外汇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念

银行机构应全面评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本行外汇业务和外汇风险的影响, 切实认识到汇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转变重经营,轻风险管理的理念,全面、科学和及时评估外汇头寸的风险。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将重视外汇风险作为加强执行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其他工作人员认真执行本行外汇风险战略。同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要熟悉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掌握本行的外汇风险敞口头寸,确保外汇业务发展战略与本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资本充足水平相适应。

(二)改进外汇资产负债配对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买卖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两点:一是经营对企业、个人的外汇买卖业务而形成的风险;二是外汇资产与负债不平衡需要买卖调控形成的风险。对于前一种买卖风险的管理是通过头寸管理实现,对于后一种买卖风险则应通过外汇资产负债的配对管理实现,配对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对外汇资产、负债时间、币别、利率、结构的配对,从而尽量减少由于经营外汇存贷款业务、投资业务等需要进行的外汇买卖,以避免外汇风险。

(三)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

各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确定自己的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树立员工的风险意识,协助国际业务部门做好外汇交易头寸的限额控制。其次从国外引入一流管理人才,同时对行内员工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培训,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和业绩考核系统。

(四)提高外汇风险计量、压力测试等技术管理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外汇风险识别、计量、检测、控制体系,建立风险价值模型(VaR)体系、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体系以及模型返回检验体系。并准确计算本行的外汇风险敞口头寸,包括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单币种敞口头寸和总敞口头寸。风险价值往往不能涵盖那些可能引起巨大亏损的情景,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要对现有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进行重新评估与创新,以帮助商业银行识别和管理极端情况下仍有可能发生的市场变化下的损益状况。

(五)建立健全风险偏好形成机制,科学构建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外汇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垂直化、专业化管理以及联动制衡、权责利匹配的原则和要求,确保外汇业务发展战略与本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资本充足水平相适应。

1.建立统一的外汇风险偏好

2.积极推进外汇业务风险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建立集中、垂直的外汇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二是建立健全外汇风险条线的管理机制。

三是建立健全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平行作业的机制。

3.将风险意识贯穿于外汇业务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张东升.应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加强汇率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2]卜素.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4

[3]罗宇明,任永平.外汇期权在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6

[4]周晓娇.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与控制[J].中南政法大学新华保险学院,2010(7)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外汇风险 防范 管理

在1937年布霄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于是各国的汇率波动频繁。因此,各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会遇到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的不规则变动而引起国家、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个人等的资产遭受损失。外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指由于汇率的变化和外国政府采取管制等原因所导致的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的损失。本文分析的外汇风险是狭义的外汇风险,仅指由于汇率变化给外汇持有者和外汇交易者所带来的损失。

一、外汇风险的相关理论

(一)外汇风险的分类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同时各自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而会引起本币和外币的市场供求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汇率的变动。外汇风险根据其表现可以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以及储备风险这四种。

交易风险是指在以外币为基础货币的国际贸易中当交易到结算期时,山于汇率波动造成了以本币为标准的价值衡量发生变动;折算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造成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金项目的金额浮动。它仅仅只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并不是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整体报告成果;经营风险是指企业预测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引起的企业的产品、服务等的成本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得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无法预测;储备风险是指把外汇作为一种资产储备起来,同时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引起该资产价值的波动。商业银行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会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因此.在现如今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储备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尤其值得重视的。

(二)外汇风险的构成及其管理原理

外汇风险是由本币、外币和时间三个因素构成的,这三个因素构成了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因为,在一定的时期内,本币和外币存在相互折算的比率。一般来说,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外汇风险也就越高。

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由三个方面构成:

(1)积极地消除或避免引起外汇风险的货币因素或者时间因素

(2)科学合理地调整货币或时间因素的基本框架;

(3)为了抵消外汇风险可以使用期货交易中的套期保值,针对存在外汇实行一个与之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上三个原理是外汇风险管理方法实施的基本依据,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外汇风险管理的同时还要重视外汇风险的防范,通过外汇风险的防范使得企业的外汇损失达到最小,从而努力实现企业短期收益的最大化。外汇风险的防范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在一定的管理成本范围内,通过防范使得汇率变动给本币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只有这样的防范措施才是有效的、可行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则在各行业的推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市场和汇率机制的改革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从而使得现如今的汇率制度越来越灵活,外汇交易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更加严重。

1 商业银行的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都在加大

新的汇率机制下,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即以交易为目的而持有的将外币作为基准货币按照外币来计价和结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币的市值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我国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也会随着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化。因此,将交易账户和银行的外汇风险合起来就构成了商业银行要面临的外汇风险。

2 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所面一临的外汇风险加大,提高了银行受外汇损失的概率

我国汇率机制的改革不仅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等账户,同时还可能通过影响银行的客户的外汇资产,从而进一步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的波动比较频繁而且波动的幅度较大,凼此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客户来说其外汇资产的风险也在随之增加,盈利状况难以估计,导致其向商业银行的偿债的能力减弱,进一步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提高。此外还是影响到商业银行资金的整体运转能力。

3 外汇衍生产品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在不断加大

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需要银行具备良好的定价能力,同时还要能够有

效地管理这些外汇衍生产品的风险,这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交易期限不在受管制,同时银行还可以进行自主报价等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银行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发展,但是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相关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现状

1 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董事会作为最高的管理决策层,它承担着外汇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从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的措施、相关政策以及外汇管理的具体程序,到这些战略规章制度的审批实施董事会都必须要积极地参与,充分的了解外汇风险。只有这样董事会才能够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进行管理决策。而现实中很多的银行高管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不足,无法对本行的外汇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这种情况下,董事会难以发挥其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决策职能。

2 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还需规范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专业化水平较低,与国际专业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首先要制定专业化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规范外汇风险管理的程序,要积极的将这些规章制度付诸于实践。在实际的外汇风险管理中有效的执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战略战术。

3 外汇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较弱

外汇风险如果无法有效地进行衡量,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跟国际上的同类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衡量外汇风险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所采用的外汇风险衡量标准和方法较落后,早在上世纪10-80年代使用的外汇风险敞口这一风险计量工具,如今在我国才刚刚开始使用。同时,外汇风险的监控能力也很弱。这些方面的能力都限制了商业银行对外汇风险的有效管理,只有从源头上改进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以及监控方法才能进一步有效的实施外汇风险管理。

4 外汇风险的内部控制也需要进一步强化

在我国有些商业银行至今未建立专门负责外汇风险管理和监控的独立部门,大多数是由其审计部门同时兼职负责。而内部审汁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体系没有全面、科学合理的认识,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一方面影响了审计的准确度,同时也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效果不太显著。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技术性很强,如果不是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一般的工作人员很难以发现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巾的潜在外汇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计量的。因此,在实际巾内部审计部门几乎没有人员同时具备专业的外汇风险审计能力。

四、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的措施

汇率制度的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是一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儿点建议:

1 商业银行的高层管人员要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高层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除了中行以外,其他的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时间较短。由于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管制较多,在实际中对于外汇风险的管理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中没有执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从产权制度、监管制度等机制着手,强化高管人员和外汇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还需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相关程序。

2 逐步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程序,使外汇风险管理有章可循

尽快制定自上而下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报告反馈政策与程序,做到权责分明、组织结构清晰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强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程序有系统的了解,保证各种外汇风险的及时发现和识别以及计量等,进一步的制定外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3 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

由于汇率的变化时难以预测的,所以有必要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来确保市场信息的传达,保证相关数据及时、准确、安全的输送到银行,为银行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综上所述,浮动利率的实施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利弊都有,我国的商业银行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积极的应对这一变化才能更加有效地立足于市场,也才能够进一步的实施走出国门的战略。

参考文献

[1]何飞平,新汇率制度下的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j],商业时代。2006年20期

[2]刘杰,浅谈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与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1期

[3]白淑云,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商业银行外汇风险防范对策[j],北方经济,2008年4期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 外汇风险 防范 管理

在1937年布霄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于是各国的汇率波动频繁。因此,各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会遇到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的不规则变动而引起国家、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个人等的资产遭受损失。外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指由于汇率的变化和外国政府采取管制等原因所导致的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的损失。本文分析的外汇风险是狭义的外汇风险,仅指由于汇率变化给外汇持有者和外汇交易者所带来的损失。

一、外汇风险的相关理论

(一)外汇风险的分类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同时各自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而会引起本币和外币的市场供求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汇率的变动。外汇风险根据其表现可以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以及储备风险这四种。

交易风险是指在以外币为基础货币的国际贸易中当交易到结算期时,山于汇率波动造成了以本币为标准的价值衡量发生变动;折算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造成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金项目的金额浮动。它仅仅只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并不是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整体报告成果;经营风险是指企业预测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引起的企业的产品、服务等的成本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得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无法预测;储备风险是指把外汇作为一种资产储备起来,同时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引起该资产价值的波动。商业银行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会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因此.在现如今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储备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尤其值得重视的。

(二)外汇风险的构成及其管理原理

外汇风险是由本币、外币和时间三个因素构成的,这三个因素构成了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因为,在一定的时期内,本币和外币存在相互折算的比率。一般来说,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外汇风险也就越高。

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由三个方面构成:

(1)积极地消除或避免引起外汇风险的货币因素或者时间因素

(2)科学合理地调整货币或时间因素的基本框架;

(3)为了抵消外汇风险可以使用期货交易中的套期保值,针对存在外汇实行一个与之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上三个原理是外汇风险管理方法实施的基本依据,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外汇风险管理的同时还要重视外汇风险的防范,通过外汇风险的防范使得企业的外汇损失达到最小,从而努力实现企业短期收益的最大化。外汇风险的防范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在一定的管理成本范围内,通过防范使得汇率变动给本币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只有这样的防范措施才是有效的、可行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则在各行业的推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市场和汇率机制的改革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从而使得现如今的汇率制度越来越灵活,外汇交易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更加严重。

1 商业银行的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都在加大

新的汇率机制下,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即以交易为目的而持有的将外币作为基准货币按照外币来计价和结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币的市值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我国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也会随着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化。因此,将交易账户和银行的外汇风险合起来就构成了商业银行要面临的外汇风险。

2 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所面一临的外汇风险加大,提高了银行受外汇损失的概率

我国汇率机制的改革不仅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等账户,同时还可能通过影响银行的客户的外汇资产,从而进一步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的波动比较频繁而且波动的幅度较大,凼此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客户来说其外汇资产的风险也在随之增加,盈利状况难以估计,导致其向商业银行的偿债的能力减弱,进一步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提高。此外还是影响到商业银行资金的整体运转能力。

3 外汇衍生产品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在不断加大

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需要银行具备良好的定价能力,同时还要能够有

[1] [2] [3] 

效地管理这些外汇衍生产品的风险,这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交易期限不在受管制,同时银行还可以进行自主报价等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银行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发展,但是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相关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现状

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董事会作为最高的管理决策层,它承担着外汇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从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的措施、相关政策以及外汇管理的具体程序,到这些战略规章制度的审批实施董事会都必须要积极地参与,充分的了解外汇风险。只有这样董事会才能够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进行管理决策。而现实中很多的银行高管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不足,无法对本行的外汇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这种情况下,董事会难以发挥其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决策职能。

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还需规范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专业化水平较低,与国际专业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首先要制定专业化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规范外汇风险管理的程序,要积极的将这些规章制度付诸于实践。在实际的外汇风险管理中有效的执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战略战术。

外汇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较弱

外汇风险如果无法有效地进行衡量,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跟国际上的同类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衡量外汇风险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所采用的外汇风险衡量标准和方法较落后,早在上世纪-年代使用的外汇风险敞口这一风险计量工具,如今在我国才刚刚开始使用。同时,外汇风险的监控能力也很弱。这些方面的能力都限制了商业银行对外汇风险的有效管理,只有从源头上改进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以及监控方法才能进一步有效的实施外汇风险管理。

外汇风险的内部控制也需要进一步强化

在我国有些商业银行至今未建立专门负责外汇风险管理和监控的独立部门,大多数是由其审计部门同时兼职负责。而内部审汁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体系没有全面、科学合理的认识,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一方面影响了审计的准确度,同时也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效果不太显著。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技术性很强,如果不是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一般的工作人员很难以发现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巾的潜在外汇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计量的。因此,在实际巾内部审计部门几乎没有人员同时具备专业的外汇风险审计能力。

四、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的措施

汇率制度的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是一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儿点建议:

商业银行的高层管人员要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高层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除了中行以外,其他的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时间较短。由于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管制较多,在实际中对于外汇风险的管理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中没有执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从产权制度、监管制度等机制着手,强化高管人员和外汇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还需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相关程序。

逐步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程序,使外汇风险管理有章可循

尽快制定自上而下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报告反馈政策与程序,做到权责分明、组织结构清晰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强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程序有系统的了解,保证各种外汇风险的及时发现和识别以及计量等,进一步的制定外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

由于汇率的变化时难以预测的,所以有必要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来确保市场信息的传达,保证相关数据及时、准确、安全的输送到银行,为银行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篇4

一、外汇风险的相关概念

(一)外汇风险的概念及种类

1.外汇风险的概念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定》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于是各国的货币汇率频繁变动,并且经常进行大幅变动。例如,从1980年到1985年,美元对西方十余种主要货币的实际汇率平均上升了60%,而在随后的两年里几乎又跌回到原值;日元在上世纪90年代曾多次对美元汇率产生大幅度的涨跌,使西方经济险象环生。正因如此,各国在国际经济交易中会产生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又称为外汇市场风险,是市场风险中一种重要的风险。它是由引发市场风险的因子——汇率出现不利的变动而使国家、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的资产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外汇风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化以及交易者到期违约和外国政府实行外汇管制等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外汇风险仅指由于汇率的变化而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2.外汇风险的种类

根据其主要表现可以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和储备风险。

(1)交易风险

即以外币计价的经济交易在到期结算时,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该交易以本币衡量的价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

(2)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也称会计风险、转换风险、评价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资金项目金额变动的可能性。它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和收益,并不是实际交割时的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的报告结果。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导致企业产品成本、价格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企业未来经营收益增减的不确定性。例如,我国某集团公司在美国有一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组织生产,产品以美元计价销售。突然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这就会给子公司的经济绩效带来潜在的风险。

(4)储备风险

储备风险是指外汇作为储备资产,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下跌或上升的可能性。每个国家或企业为平衡国际收支或国际支付都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构成尤为重要。对于由汇率变动所引起的外汇储备损失称为储备风险。在一般情况下,外汇储备中的货币品种应适当分散,保持多元化,根据汇率变动和支付需要随时调整结构,将风险减小到最低限度。

(二)外汇风险的构成和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1.外汇风险的基本构成因素

外汇风险的构成因素有三个——本币、外币和时间,这构成了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在确定的时间内,本币和外币存在折算比率,因此会有风险。从一般意义上说,一笔应收外汇或应付外汇账款的时间对汇率风险的大小具有直接影响,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汇率风险也就相对较大。

2.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1)消除构成外汇风险的货币因素或时间因素。

(2)合理调整货币因素或时间因素的结构。

(3)套期保值操作:针对存在的外汇敞口,实行反向交易,构成一项方向相反的货币流动,可以全部或部分抵销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3.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主要目标

(1)短期收益最大化

力求短期收益最大而忽视长期的经营结果。

(2)外汇损失最小化

其着眼点在于尽量减少外汇损失。一般来说,这类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小,宁愿维持较低的收益率,也不愿冒可能产生损失的风险。

4.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

在一定管理成本情况下,使汇率变动对本币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小化。只有从减少外汇风险损失中得到的收益大于为减少风险所采取措施的成本费用时,防范风险的措施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可行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及管理现状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可将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现状和差距归结为: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外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外汇风险的内控有待加强。

(一)我国外汇风险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与自由兑换进程的加快,2005年,我国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交易市场和汇率形成机制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5月,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启动;7月,汇率形成机制调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8月,远期结售汇范围扩大,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向灵活汇率制度的转变,外汇交易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必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将更加日常化和显性化。

1.商业银行的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同时加大

新汇率机制下,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即因交易目的而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结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币)市值,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波动而变动。同时,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例如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同业外币拆借、投资性外币债券等,也会随着汇率的升值和贬值而产生盈亏。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外汇风险加起来,便构成了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

2.商业银行的客户面临的外汇风险加大,增大了商业银行受损的可能性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仅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资金头寸,还会通过影响其客户的外汇财务状况,间接地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汇率波动的频度和幅度提高后,从事国际贸易的客户经营账户的外汇风险增加,其财务状况将随着汇率波动而盈亏不定,从而影响客户的偿债能力,进而使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加大。

3.外汇衍生产品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增加

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要求银行有很好的定价能力,并且能够很好地管理衍生产品的风险,这对商业银行是非常大的挑战。随着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范围扩大,交易期限限制放开,同时允许银行自主报价,并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这些措施在促进银行外汇衍生品交易发展的同时,也使银行面临的相关风险增加。在提供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时,银行的定价和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其盈利能力,体现着银行的竞争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现状和差距

1.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董事会承担着外汇风险的最终管理责任。负责审批外汇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负责确定本行的外汇风险容忍度。为了有效履行这些职责,董事和高级管理层必须对外汇风险有充分了解。然而,目前不少商业银行的董事乃至高级管理人员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缺乏对外汇风险的基本了解。有些银行明明外币敞口为多头,竟然误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本行有利。更普遍的问题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不掌握(也没有意识去掌握)本行的外汇风险敞口头寸,说不清本行的外汇风险水平和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设定风险限额只能是一种奢谈。这样的董事会恐怕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很难发挥出定调子的职能。

2.外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大部分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离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例如,从政策和程序覆盖的分支机构和产品条线看,我国很多银行的政策和程序并没有完全覆盖商业银行的各个分支机构、产品条线以及银行的表内、表外业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很多制度只是印在纸上,在实际中实施不力,甚至根本无人执行。

3.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外汇风险无法计量,就无法管理,更做不到有效管理。与国外同类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外汇风险计量上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外汇风险敞口在国外是20世纪70-80年代所普遍使用的风险计量工具,而我国银行才刚刚开始尝试计算风险敞口,有些银行甚至至今都不能准确算出本行所承担的单一货币的敞口头寸和所有外币的总敞口头寸。很多银行尽管从国际上引入了kendor+panaroma等标准化的风险计量系统,能够计算var值,但致命的缺陷是var值并没有被整合到银行日常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如设置交易员限额和产品限额等。而且,风险的监测、控制能力比风险计量还要弱得多。

4.外汇风险的内控有待加强

有些银行尚未建立与外汇业务经营部门相互独立的外汇风险(或市场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内部审计对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的审计内容不够全面,没有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法。关键问题是,国内银行缺乏真正熟悉外汇业务和外汇风险的内审人员。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薪酬不具备竞争力,很多银行即使在交易前台也缺乏合格的外汇交易员,这些人很难被配置到内控部门;另一方面是由于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有较强的技术性,没有专业的内审人员,很难发现银行外汇业务中的潜在风险点。因此在现实中,内审部门几乎无人具备开展针对外汇风险审计的能力,而且,大多数银行都没有进行过针对外汇风险(市场风险)的外部审计。

三、加强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建议

外汇体制特别是汇率制度的改革,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外汇风险管理要求。笔者借鉴国际上商业银行的外汇管理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银行高管层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除了作为我国外汇专业银行的中行以外,其他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时间最长不过20年左右,而且由于人民币长期以来盯住美元,中央银行吸收了全部汇率波动的风险,商业银行只是在理论上存在着外汇风险管理的需求,在现实中一直把信用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绝大部分还为国家或政府所有或控制,尚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为一些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内部控制提供了机会。他们会在利益和业绩的驱动下,不顾风险、超越制度从事外汇产品交易。因此,商业银行应从产权制度、监管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入手,强化高级管理人员和外汇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外汇风险意识。

(二)完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应制定自上而下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授权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报告政策与程序,做到组织合理、权限清晰、责任明确;新产品、新业务的内部审批程序应当包括由相关部门,如业务经营部门、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结算部门等对其操作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审核和认可;要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知识、能够对包括外汇风险在内的市场风险进行审计的队伍,加强内部审计检查,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执行,及时防范和化解外汇风险。

(三)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由于各种原因,国内银行风险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程度不高,即便涌现一些优秀人才,也会因激励不够或是工作环境不理想而大量流失。而人才资源是服务业的核心资源,商业银行要建立系统的培训制度、有竞争力的薪酬管理制度和升迁制度,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放在战略的高度。

(四)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由于风险管理所需大量的业务信息缺失,银行无法对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这将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实施。尽管近年来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有了很大的成效,但离优化的风险管理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还要大力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及时和安全,并根据需要对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改进和更新。管理信息系统应当能够支持对市场风险的计量及其所实施的事后检验和压力测试,并能监测市场风险限额的遵守情况和提供市场风险报告的有关内容。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相应的对账程序,确保不同部门和产品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并确保向市场风险计量系统输入准确的价格和业务数据。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篇5

关键词: 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指外贸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由于汇率的变化,所遭受的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性。自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不再保持,人民币与美元和其他货币汇率不断的拉大,因此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也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的防范外汇风险,保证企业预期的利润的实现,成为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

一、汇率变化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汇率的变化,对外贸企业来说是最敏感的。利润和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汇率的把握上。以美元为计价收入的出口产品,在外汇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影响,结汇金额会大幅度增加,利润额也会增长,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为以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资金。相对而言,人民币贬值,就会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进口商品在价格上失去了优势。

人民币一旦升值,也会对外贸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首先,人民币升值,出口商品的收入就会减少,要保证利润率,企业只能依靠提高产品在国外的销售价格,销售价格一旦提高就会减少销量,就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其次,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对国外产品的购买能力增强。会导致进口商品的增加。国内对某种进口商品一旦增加会导致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结果是生产减少,失业增加。所以汇率变化对外贸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必须加强在汇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外汇风险的管理。

二、外贸企业外汇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外汇风险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汇率管制政策,人民币和外币的汇率相对稳定,大部分企业都以美元结算,无需考虑汇率波动的问题。这就使企业对汇率稳定形成了依赖心理,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较为淡薄,对汇率风险以及由此引起的潜在风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外汇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对外汇风险管理的认识总体不高。由于企业规避风险意识淡薄,导致外汇风险管理经验少,对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应用知识了解较少,缺乏抗拒风险的能力,无法对未来汇率走势形成合理判断,许多潜在外汇风险没有引起重视。

3.企业不能很好的把握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防范和规避外汇风险。由于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认识的不足,一方面把金融衍生工具作为专门的炒汇工具,而不能妥善利用其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又对金融衍生品存在的危险性过度夸大,而不敢利用其进行防范。

4.企业缺乏专业的外汇管理人才。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许多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职能只能有非专业人员代为履行,知识结构的不同,使他们不具备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形势、进行外汇汇率预测及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规避的能力,在处理外汇风险专业问题上感到力不从心,无法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出发,利用有效的手段对外汇风险做出有效地防范。

三、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措施

1.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变化基本取决于外汇市场上各种货币的供求关系。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形势下,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非常广泛。不但一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经济发展趋势、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国际上的突发事件,会影响某个国家的货币需求。而且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国际收支情况也会对外汇汇率变化产生影响,大大增加了汇率变化的复杂性。而汇率风险与汇率意外变动的幅度大小成正比。在此情况下,就对外汇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在全面掌握企业外币收支的情况下,不仅要准确及时的预测汇率变化趋势,还要准确预测意外汇率波动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并在意外汇率波动之前准备好最佳应对策略。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汇率管理;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由于汇率转变而得到不符合预期的收益或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是银行汇率风险。现阶段汇率的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但有时也会有额外的收益。我国商业银行对汇率进行风险管理不是在于获取额外的收益,而是减少因汇率波动而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提高银行管理体系的稳健性。我国汇率机制不断完善,但外汇市场并不成熟,随着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程度逐渐减小,汇率的波动幅度也将加大并趋于日常化,我国商业银行因汇率频繁波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必将增加。因此,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现状分析

我国市场经济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央行对商业银行人民币汇率的干预程度逐渐减小,银行汇率体制也面临着改革的挑战,在汇率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也出现持续波动。虽然政府在调控汇率波动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汇率波动导致的商业银行经济损失也不容忽视。具体的从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发生了较大波动,如:2005年7月21日,央行实行了“浮动汇率制”。这种“以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整、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改变了以往的单一盯住美元,使美元兑换人民币的官方汇率由8.27变为8.11,人民币涨幅约为2.1%;2007年1月11日,美元兑换人民币突破到7.80元;2007年5月21日,央行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范围调整到0.3%~0.5%;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中间价获得较大突破,为7.00;2008年中期到2010年6月,爆发经济危机后,央行将人民币重心放在美元上;2010年6月10日,央行决定重新实施浮动汇率制;2012年4月14日,央行5年来首次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浮动范围由2007年的0.3%~0.5%调整至0.5%~1%。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汇率波动范围较大,由此带来的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也日趋增加,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水平紧迫而必要。

2.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现状

2.1管理原则

商业银行在进行汇率风险管理时,会有一系列的管理方法供其选择,在对这些方法进行选择时汇率风险管理原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同时该原则也会指导央行如何发展外汇相关业务。具体来说就是:1、成本最低化原则。成本最低化就是银行在预防和管理汇率风险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使用的工具通过成本-收益分析使汇率风险管理成本降低到最小,银行获取的效益达到最大。2、规避风险原则。商业银行在进行汇率风险管理时通过使用金融工具,可以达到规避汇率风险,资产保值甚至是增值的目的。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应秉持着严谨的态度,预防或是杜绝一些激进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措施的使用。3、灵活变通原则。商业银行在做外汇业务时,应该平衡规避风险和达成交易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只顾规避风险而不考虑业务是否能达成,也不能只考虑业务的达成而不顾为此要承担多大的风险,只有找到一个平衡点、灵活变通才能获得较大的收益。

2.2风险管理流程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而顺畅地进行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具体如下:1.识别风险。通过客观分析一些汇率风险来确定影响汇率风险的因素,并通过控制汇率风险影响因素进而达到对汇率风险进行提前识别的目的。风险辨别可以分成两个过程:一是对汇率风险进行了解;二是对汇率风险进行分析。2.计量风险。商业银行对风险的计量是汇率分析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前面的风险识别首先对风险有一个定性的分析和判断后就需要应用一些数学方法,通过风险计量指标定量的对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来进行计算。目前使用的汇率风险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VaR法和敞口分析法。3.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根据风险识别和计量的结果基于相关风险指标来对未来风险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然后对未来风险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做进一步估算。4.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条件并且使用适当的工具来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抵消和转移,达到最大化控制风险的目的。风险控制是汇率风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2.3管理现状

我国从2005年以来开始使用浮动汇率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商业银行在汇率风险管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以中国银行为例来进行相关说明:中国银行在2006年至2009年的外汇敞口比例比较大,最高时达114%。针对如此高的敞口比例,中国银行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比例,如:采用外汇期权交易协议,在境外通过上市来募集外汇资本,之后通过交易外汇衍生品来降低外汇敞口比例。与此同时,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对汇率风险实施进一步控制,避免了承受过大的汇率风险。随着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我国外汇市场化尚未完全成熟的客观环境下,对于一些较大的汇率风险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规避。同时由于浮动汇率制度的实行时间不长,我国商业银行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仍需不断积累经验。

3.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不可小觑,尤其对于一些个别银行风险还十分严重。比如中行2006年到2008年我国外汇敞口比例较大,在100%左右。我国商业银行汇率管理无论从内部管理技术和工具以及管理经验还是外部汇率市场化的程度来讲,都与国际商业银行有较大差距,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3.1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风险先行”理念渗透不足。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不深刻,采取的业务优先、业绩绩效优先、事后管理、事后补救的方式是不科学的;二是我国商业银行对汇率风险识别、计量和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对汇率风险识别、计量和管理方面能力不足与我国在早期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有很大关系,我国对汇率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和完善空间;三是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内部控制能力仍需提高。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尚缺少对汇率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专业性部门、内部审查系统和专业人员;四是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专业人员较为缺乏。我国尚没有专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教育培训机构,也使得我国汇率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进程变得缓慢。3.2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对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影响主要是外汇市场尚不完善。

4.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对策探讨

对于前面提到的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将提出两条主要的应对措施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4.1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理念

目前,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理念只是在风险管理部门得以加强,并没有在整个银行内部,因此汇率管理理念应该广泛普及并渗透到每个银行员工之中。银行内部应该经常组织员工参加汇率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引进国际上相对成熟的汇率风险管理知识和理念,结合银行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吸收并加以运用。商业银行的高级风险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国外先进风险测算和管理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并将其普及给广大员工,适时对员工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予以考察和测验,对表现突出的员工予以奖励,对还不熟悉的员工予以监督。同时还要熟悉外汇业务,根据银行自身的经营情况合理管理外汇敞口比例。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者应该对国内外经济宏观运行的趋势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风险管理政策,对推动本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2充分完善我国的外汇市场

完善我国的外汇市场,除了需要扩大市场外汇交易规模、实现交易品种多样化、扩大交易主体、完善市场调节机制等,还需要发展市商制度。市商在外汇市场规模的扩大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市商作为一种媒介,使得交易主体在外汇市场内外的沟通更加顺畅。我国的外汇市场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流动性较差,因此市商作为一种可以增加外汇市场流动性的“剂”不可或缺。市商重要的职责之一是根据其掌握的外汇买卖双方的信息来对市场进行报价,同时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可以减少对市场的操纵,进而提高市场的效率和规范性。我们应努力提高我国外汇市场做市商的质量,完善做市商制度,促进我国外汇市场的成熟和逐渐完善。

5结束语

总之,有效提高汇率风险管理的水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相信经过一番努力,随着汇率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外汇市场的日趋成熟,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会建立起完善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预防外汇市场带来的风险,从而保证我国银行业能够健康、持续、繁荣和稳健发展。

作者:李小欧 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开发中心

参考文献:

[1]邓雄.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2]钱汇聚.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篇7

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新政的潜在影响

在这次改革之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2000—2011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动除了2005年7月21日以外,均在1%以内。2005年7月21日汇改之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极小。7月21日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有所浮动,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恶化时期。此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再次收窄,直至2010年6月19日汇率的再次改革。2010年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又开始放大,但是总体而言,人民币浮动幅度依然控制在一个很狭小的范围内。相对于其他自由浮动货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较低。例如,世界两种主要国际货币美元与欧元的汇率,自1999年开始,就处于完全自由浮动之中。其中2009年3月19日,欧元兑美元曾经接近5%的日波动率。

2012年4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的扩大,将带来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增大。一方面,人民币波动空间加大后,在中国经济的强力增长之下,人民币中长期依然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当然,短期的震荡整理在所难免,但是长期趋势会升值。这点,与日元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趋势很相似。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扩大,还将带来人民币汇率可预见性的不确定性。在狭小浮动幅度下,人民币可变动的区间可以预见;浮动幅度扩大后,这种预见性大大降低。上述两种情况,都将导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风险的放大。对于外向型中资企业而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扩大带来的潜在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关于各种风险敞口的分析,详见Wang(2009)的分析)。

——交易风险(Transaction Risk)。外向型企业从事原材料进出口、产成品进出口等业务导致的对外应收、应付款项,以及投资收益、外债偿付等款项因汇率波动而导致的损失,即为外向型企业的外币风险。

——转换风险,又称为会计报表风险(Translation Risk)。在海外拥有分支机构的跨国公司或者外向型企业,在提供合并会计报表时,因需要把海外资产负债等项目以统一的本币表示,即把外币表示的分支机构报表合并为本币表示的综合报表,因汇率波动而导致的风险。

——经济风险(Economic Risk)。由于汇率变动导致企业未来运营现金流的现在值发生不利变动,譬如未来收入与支出会因汇率波动出现重大变化。原因是,本币汇率波动,将导致外向型企业海外原材料成本及产品的竞争力发生改变,从而对企业财务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总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改革,是把过去国家——通过外汇管理局及人民银行进行的汇率风险管理向外向型企业及金融体系进行的战略转移(理论上讲,自2007年开始中国企业可以完全自主决定是否保留外汇,而无须强制性结售汇,因而就需要积极管理外汇风险。但是,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极为稳定而中央银行也确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任务非常简单,即把外汇自愿售给银行,而银行则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转售给需要维持汇率稳定的中央银行。最终,中国对外经贸的大量外汇依然积聚于官方外汇储备,从而国家依然承担着本应该由企业与个人负责的外汇风险)。这是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的理性选择。

二、人民币汇率新制度下的积极外汇风险管理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由浮动的时代即将来临,中国外向型企业需要积极正视这一变化,积极管理各种外汇风险。针对上述潜在影响,外向型企业至少需要从“战术适应式”与“战略进取式”两个方面管理外汇风险。

“战术适应式”管理方法,是指面对既定的外汇风险,采取包括远期等在内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进行风险对冲。“战略进取式”法,则是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研发的角度出发,提高企业的中长期核心独特价值,从而积极管理、消除外汇风险。前者,是管理交易风险与折算风险的常规方法,后者是应对经济风险的终极手段。

就“战术适应式”法而言,又可按照对冲风险的不同,分为“精确式”与“模糊式”。“精确式”是针对交易风险而言的。因为交易风险就其经济含义而言已经确确实实存在,如企业3个月后有一笔300万美元的出口收入,或者6个月后有一笔100万美元的外债利息支付。这时,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外汇衍生品工具予以对冲,以期达到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模糊式”指的是折算风险与经济风险的管理策略。因为这两类外汇风险,相对于交易风险而言,虽然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下必然存在,但是具体的风险敞口却存在相对不确定性。所以,对于这类风险,企业应该采取模糊的策略,对外汇风险进行对冲。

无论是精确式,还是模糊式,企业可以利用的外汇风险管理手段无外乎是远期、期货、期权这类的外汇工具。譬如,远期类外汇交易工具主要用于交易风险的对冲管理,而期权类则更充分地用于折算风险或经济风险的对冲管理。

由于折算风险与经济风险并没有明确的外汇敞口数量,它们的管理较少使用远期类外汇工具。譬如折算风险,可以使用资产负债对冲策略,以确保企业的外汇资产与外汇负债规模与时间纬度保持大致的平衡。这样,外汇折算风险自然而然就予以对冲掉。

就“战略进取式”法而言,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策略积极主动管理经济风险。大体外向型企业可以采取的策略有:生产战略,使生产成本有效防备外汇风险;市场营销战略,充分利用市场、价格等机制管理外汇风险;财务战略,从企业资本的获取到盈余的投资,都充分考虑外汇风险冲击;最后是研发战略,企业研发投入的足够以及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应对经济风险的最可靠根基。事实上,“战略进取式”的各种方法,根本问题是企业在主营业务中是否具有重要影响力或者行业垄断。如果有这种市场影响力或垄断实力,那么企业就拥有了掌控产品定价、市场营销的主导权,从而也就更容易消除汇率波动带来的经济风险。从现实情况而言,中国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在近年有所提高,但依然大大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为26名,这大致反映了中资企业的全球竞争情况)。增加中资外向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有效管理汇率风险的根本之策。

总之,通过上述战术与战略的运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的扩大乃至人民币汇率的完全市场化所带来的各种外汇风险,都可以控制在企业承受的范围之内。

三、中资外向型企业有效外汇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前提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的扩大后,中资外向型企业加强外汇风险管理还需要有两个前提。一个为客观前提,另一个为主观前提。缺乏这两个前提,中资外向型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将存在严重掣肘(虽然不满足客观条件,中资企业可以通过外国银行、金融市场等管理外汇风险,但就成本效益而言,显然不如中国金融市场拥有这个客观条件好)。

相对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以及银行体系本身的发展,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的衍生品发展依然严重滞后。一方面,这是中国金融体系还处在发展改革的攻坚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人民币汇率较长一段时期以来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有关。前者,是对中国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及金融业与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的制度障碍;后者,是指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一种逆向选择:由于汇率稳定,外汇风险处于低水平,从而企业没有激励管理运用外汇风险。所以,为了给中资企业提供外汇避险工具,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尤其是衍生品市场。如何发展中国本土的外汇衍生品市场,需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银行业等多方合作。政府需要出台促进外汇衍生品的制度政策,对外汇衍生品交易采取特别的税收措施;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充分调研,辅助银行业等外汇交易机构科学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外汇衍生品种;银行业在内的金融部门需要借助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好机遇,重点培育人民币的外汇衍生品市场。

上述是客观前提,中资外向型企业方面的主观转变也很重要。习惯了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中资企业,不可避免地对于人民币走向自由浮动所带来的外汇风险估计不足。现在,人民币汇率的自由浮动将不再遥远。正视人民币汇率的风险,应该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对外经贸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中资外向型企业需要在企业最高管理层建立外汇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在企业内制定外汇风险管理指引。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外汇风险管理执行小组,专门负责企业全局范围内的外汇风险管理。这里有必要提及的是,虽然企业可以依赖商业银行及投资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服务,但是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外汇风险管理更需要企业的近距离投入。企业自身充分投入外汇风险管理,就能及时准确把握汇率波动情况,以及汇率波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最终,把外汇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常态化工作,以最低的管理成本,实现最大的管理效益。

上述主客观前提条件的满足,必然能为中国本土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扫除汇率风险的屏障,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Wang,Peijie,2009,Foreign Exchange and Global Finance,New York: Springer.

[2] World Economic Forum,2011,The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2010- 2011,Geneva.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篇8

[关键词]汇率风险,外汇资产,外汇业务,偿付能力,资金运用

目前保险业有超过100亿美元的外汇资产,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海外上市融资,外汇保单业务收入,少量外资、合资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和外汇运营资金,以及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中吸收的外资股份等,其中以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三大公司的海外融资为主。自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保险公司外汇资产面临严重的汇率风险。至2005年末,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了2.5%,由此造成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和中国平安13.6亿元人民币的汇兑损失。在人民币预期升值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尽快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各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特别是保险公司海外投资政策的放开,对保险公司的汇率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保险公司汇率风险的类型及特点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涉外业务中因汇率波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汇率风险通常是由于汇率波动的时间差、地区差以及币种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造成的。汇率变动带给保险公司的风险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其中,交易风险是指以外汇计价成交的交易因汇率波动而引起收益或亏损的可能性;折算风险是指公司为了编制财务报表,将以外汇表示的资产和负债换算成本币表示的资产和负债时所面临的风险,它会影响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开财务报表的结果;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导致公司未来经营收益增减的不确定性。

以上三类外汇风险的不同特点,见表1。

由于持有外汇负债、存在对外支付需求以及经营外汇相关业务的要求等方面的考虑,保险公司需持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同时,由于保险公司所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数量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既包括编制财务报表时面临的折算风险、汇兑交易时面临的交易风险,也包括潜在不确定性导致的经济风险。

二、汇率风险对保险公司造成的潜在影响

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汇率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外汇资产和负债、外汇业务、偿付能力以及投融资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形成潜在威胁。

(一)在外汇资产和负债方面

汇率变动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外币净敞口是在资产方还是在负债方,主要体现为外币资产和负债不匹配带来的重估风险。

一方面,保险公司所持有的外汇资本金会因为汇率的变动而影响其实际价值。人民币升值会给持有美元资产的保险公司带来负的财富效应,导致以本币计算的外汇资本金缩水。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的预测,2006年人民币可能升值3%-4%,摩根士坦利则认为,到2006年底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将达到7.5。分析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见图1)发现,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人民币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而且这一趋势将持续较长时期。如果不采取汇率风险防范措施,保险业现在所持有的外汇资产将遭受更大损失。

另一方面,对外汇负债来说,保险公司的外汇负债主要是应付外汇赔款。人民币升值将使保险公司在支付等额的外币赔款时所对应的人民币实际价值降低。

总之,如果外币资产多于外币负债,净敞口在资产方,人民币升值虽然会导致外币资产和负债在折算成人民币时都有所减少,但资产减少的更多,从而对保险公司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外币净敞口在负债方,人民币升值则会带来正面影响。

(二)在外汇业务方面

汇率变化对保险公司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影响外币保单的实际人民币收入。外币保单与国内一般保单最大的差异,是外币保单是以外币定价。保户用外币缴纳保险费,保险公司在给付满期金或理赔金时,也依保户指定的外币支付。人民币升值将使保险公司外币保单的实际人民币收入下降。

2.影响保险公司的再保经营。由于保险公司的直保业务通常是用人民币计价,如果在再保业务中再保摊回赔款以美元计价,那么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再保实际摊回赔款的人民币价值将会下降,保险公司所承担的实际自负赔款额度上升,从而增加了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风险。

3.影响保险外汇业务需求。长期持有外币资产的民众在汇率风险意识提高后,会主动寻求规避汇率风险和分散投资风险的措施,从而大大增加对长期型的外币保单,如外汇储蓄类保险(外币的教育金保险)、外币投资类保险等投资理财性质的保险产品的需求,这将为保险公司拓展保险业务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尽管当前外汇保险业务范围,仅限于人身意外险和财产险等短期险种,不包括投资理财性质的保险产品和长期寿险,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境内居民购买外汇人身保险的限制将会逐步放宽,境内保险公司将逐渐可以经营长期型外币保单、甚至是投资理财类外币保单业务。

(三)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方面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影响公司经营的最重要因素。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资本金、准备金和公积金、业务规模及保险费率。除此之外,保险资金的运用、再保险业务等情况也会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

人民币升值会引起保险公司外汇资本金的实际人民币价值贬值,也会给公司的业务经营带来重大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在外汇资金投资方面,由于政策的限制,中资保险公司不能进行外汇衍生品交易,这使得保险公司无法利用金融衍生产品作为对冲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在保险外汇资金投资收益不高的情况下,如果未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所获得的投资收益将无法弥补汇率变动所带来的损失,也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带来一定影响。

(四)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

汇率变动也会对国际商业资本的进入产生影响。从积极因素看,对于已进人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其利润汇出因人民币升值而实实在在地获得增加,其所获得的人民币收益的国际购买力也得到了提高,汇兑收益将促进已进入外资的扩张。在此示范效应下,如果海外预期人民币继续升值,将有利于增强我国保险公司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的谈判地位;

从消极方面看,初始资本门槛提高将对新资本的进入产生抑制作用。一国货币升值后,就会使该国成为更昂贵的投资地。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五)在海外并购方面

海外并购是我国保险公司实现国际化的主要途径。汇率变动会影响国内保险企业的并购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企业的对外投资能力。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时,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兑换的外币数量就会相应增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国保险企业的海外扩张欲望。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后,保险公司外债本息还付压力减小,可以在外国向当地金融机构贷款,适时进行海外并购。

三、保险公司汇率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随着国家外汇政策的逐步开放,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和投资领域也在逐步扩大,这对保险公司汇率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公司应增强紧迫感,学习运用先进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尽快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一)树立汇率风险防范意识

长期以来,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保持相对稳定,这使得一些保险公司的汇率风险意识较弱,把为防范汇率风险所付出的成本看作是额外负担。现在随着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的逐渐增大,各保险公司必须要增强汇率风险意识。保险公司必须要在公司内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意识,培育公司统一的风险管理文化,依靠最高管理者到基层员工各个层次的相互配合,把风险管理贯穿到业务的每个环节。

(二)完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更加系统、有效地管理汇率风险,保险公司要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关系清晰的组织体系,制定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为汇率风险的有效控制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激励经营管理人员不断提升汇率风险的管理水平。要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和检查制度,明确各岗位的义务和职责,并通过风险管理部门、合规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促进汇率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加强保险外汇资金运用管理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加强保险外汇资金的运用管理,提高保险外汇资金的经营效率等途径,减弱甚至抵消汇率浮动带来的损失。

1.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加强外汇资金的资产负债管理是加强外汇资金运用管理的前提。保险公司应在充分考虑外汇资产和负债特征的基础上,制定外汇资金投资策略,使不同的外汇资产和负债在数额、期限、性质、成本收益上相匹配,以便有效控制汇率风险。

2.扩大保险外汇资金运用规模

某保险集团公司海外投资收益率扣除汇兑损失后,依然高于国内投资,从一个侧面说明扩大保险外汇资金的运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汇率损失。因此,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应共同努力,扩大外汇资金运用规模,实现外汇资金有效益的流动,以收益冲抵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

3.提高保险外汇资金投资绩效

即使在人民币存在预期升值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投资渠道、提高保险外汇资金的投资绩效依然有可能抵消汇兑损失的影响。根据《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保险公司的外汇资金可投资于银行存款、外国债券、银行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以及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股票等投资工具。但目前,保险外汇资金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境内银行存款,投资品种比较单一,收益局限性较大。因此,保险公司应拓展外汇资金的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组合,以提高外汇资金的投资收益,减弱汇率风险的消极影响。

4.充分利用专业投资管理公司

根据规定,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应该实行托管制,并委托境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境外专业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同时,由于各保险公司单独进行外汇资金投资的成本较高,因此可以选择委托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的方式,通过外汇资金投资专业化来提高投资绩效、降低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

(四)使用金融产品交易

管理汇率风险是保险公司面临的严峻挑战,这有赖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完善,尤其是外汇衍生品的丰富。对远期、掉期业务等金融工具的有效使用有助于保险公司防范汇率风险。由于目前市场上缺乏人民币汇率衍生工具,所以,通过资金管理的方式,即资产负债方式来管理汇率风险比较适合保险公司。保险监管机构应逐步放宽避险工具的使用,切实做好对冲方面的制度安排,并取消对保险资金投资金融衍生品部分限制,以便保险公司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

(五)合理配置外汇资产币种

由于外汇市场上,各外汇对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情况不一样,为分散外汇波动风险,可以考虑对外汇资产的币种及相应的持有量进行调整,使一币种外汇资产升值所带来的影响与另一币种外汇资产贬值所带来的影响产生抵消效应,从而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汇率风险,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例如,在当前时期内,根据汇率走势,可以适当减少美元资产持有量、增加欧元资产持有量。但是,由于各外币之间以及外币与人民币之间存在多重关系,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增多、也更加复杂,所面临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因此,现阶段不宜过多进行外币间的对冲。

(六)逐步加大外汇支付力度

上一篇:企业税务纳税筹划范文 下一篇: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