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04 13:02:18

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

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篇1

 

1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工作分布在多个独立管理部门。由于机构管理范围、登记程序、管理平台等存在差异,始终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和体系。2014年12月,《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正式建立。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为一,提供“一站式”服务,这对于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便利公众,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云计算技术将成为整个平台建设的关键。只有基于“国土云”搭建平台管理体系,才能科学有效地实现对各级各类信息的分布式构建和统一管理。

 

2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特点

 

2.1 纵向树状结构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明确了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框架是一个涉及国家、省、市、县四级的自上而下的树状结构。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指导和监督下,由相关部门协同建立省、市、县三级分布式节点。平台建立在以往多种信息分散登记的基础上,形成对多种产权信息的整合与汇总;各节点的构建相对独立并保持数据完整性,通过层级的连接实现最终的统一汇总。平台建立后,将形成全国统一的不动产市场,并构建明晰的产权基础。

 

2.2 横向跨部门协同管理

 

在实现纵向层级管理的同时,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也需要实现横向上的跨部门协同管理,即“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和共享。

 

2.3 对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集成整合

 

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的建设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集成整合。鉴于我国已经实施建设的“金土工程”及“智慧国土”等项目,充分利用现有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成果,以土地数据为基础,以宗地统一编码为索引,集成扩展其他类型的不动产登记方式,从而整合目前分散在各部门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建成覆盖全国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最终建成标准统一、内容全面、全国一体、互联互通的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2.4 实时共享,动态监管

 

通过优化顶层设计以及数据交换接口等方式,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将实现各级、各部门、各类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的实时互通与共享,以消除“信息孤岛”。纵向上,各级登记信息将纳入统一的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的实时共享;横向上,不动产登记相关信息与住建、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审批信息、交易信息等实时互通共享。与此同时,平台将围绕业务服务和公众服务,对已有信息资源进行实时查询与分析,实现对不动产信息的动态监管。

 

2.5 标准统一化,平台多元化

 

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依照开放性的原则,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统一统计口径。与此同时,平台构建并不强调数据处理手段和GIS平台的统一,只强调充分的兼容性。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手段、方法、平台进行系统搭建,对已有系统充分利用整合,减少重复建设。

 

2.6 G2C服务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将实现面向公众的G2C服务平台。公众可以便捷地进行信息查询、网上办事等互动式交流。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将会大幅提高公众服务的访问速度,同时更好地达成信息安全保密与信息公开之间的平衡,为公众提供最有效、最安全的服务。

 

3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实现和关键操作

 

3.1 数据采集与建库

 

从数据采集的范围来看,此次登记的不动产涵盖了全国的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众多国土资源类型,而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房地产信息登记,且信息分散在多部门。而具体到数据采集的内容又涉及不动产的坐落、界址、空间界限、面积、用途等自然属性,以及不动产权利的主体、类型、内容、来源、期限、权利变化等社会经济属性。

 

在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土地条件及其他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各级不动产权籍数据库,并实现日常的更新、管理、维护、监测等操作,以及支持社会公共查询服务。

 

3.2 空间特征的自动提取和空间数据的自动采集

 

为保证数据更新与共享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数据采集通常是利用遥感数据,基于多特征(光谱特征、形状特征、干扰特征、区域地学特征等)自动提取空间信息,同时辅以GPS测量等实地测量手段,确保空间位置的准确性。

 

3.3 二维数据向三维数据的过渡

 

近年来,地理信息可视化表达和管理逐渐从二维模型过渡到三维模型。由于涉及诸多权利问题、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和土地立体利用的需要,传统的二维数据已不能满足。“作为三维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能够对各种空间对象进行有效空间操作;②实现复杂地学对象管理和处理;③能够对由各种空间对象表达形式表示的地学复杂对象进行有效的空间存取”。

 

3.4 时空一体化“一张图”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表达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可利用全国、各省、各地市数据通过拼接整合实现空间上的“一张图”显示,同时可以对不同时间的历史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可视化表达等操作。

 

3.5 云端数据和资源的管理与整合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核心是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的“四统一”。云端管理将实现对数据与资源的采集、处理、交换、共享和使用,具体功能则包括业务的分析与优化、数据流分析、各类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等,最终建立完整的支持不动产相关信息的图形管理、登记、交易、查询、分析、统计、预警预报及信息系统。

 

4 云计算在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围绕地理信息技术构建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大数据、云计算、高速网络等技术的支持,采用云架构设计,最终与“国土资源云”融合。

 

4.1 以云计算为基础,提供最优化的顶层设计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涉及多层级、多部门。而云计算在此间可以充分发挥其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等优势,通过集成整合和改进完善,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避免重复浪费,提升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

 

4.2 提供基础的软硬件服务和计算资源

 

随着不动产数据量的增长和访问量的增多,传统的数据中心模式已然不适应需求的发展。而基于云计算平台,用户可通过网络媒介获取相关的软件服务、硬件和计算资源,进而降低用户购置相关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成本投入。与此同时,通过虚拟化技术构建云计算中心,实现软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分配、部署、监控和备份,从而提升业务的响应速度、操作的便捷程度和可靠性、数据的安全性和服务的质量,同时有效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和运维压力。

 

4.3 为不动产信息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提供平台支持

 

不动产信息登记业务流程面向的对象是不特定的社会大众,因此,这是一项由政府相关部门为公众提供的社会化服务。而由此衍生出的税收、户籍、贷款、住房保障、城市规划、城镇建设等社会化管理,都将以不动产登记信息作为基础依据。平台的构建将有效地实现不动产登记流程中面向公众的信息、申请操作、信息查询等功能,即平台不仅针对部门与业务本身,更向社会及公众提供了一个信息服务的有效渠道。

 

5 结论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是一个以土地为核心,涉及国家、省、市、县四级,覆盖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五大不动产领域,最终实现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海岛等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的平台体系。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如此规模的体系构架,依托云计算技术进行构建与实施是其必然选择。首先,云计算的虚拟性和通用性,对实现已有系统和数据的统一与整合具有先天的优势,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次,云计算超强的计算能力、分布式管理、按需服务及动态调整的特点,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平衡了规模与成本之间的矛盾。再次,“国土云”的建设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好地实现了各级各部门平台的实时共享。最后,基于云服务提供的接口,可以最有效地实现政府与公众间的信息与查询访问,充分体现信息化在提升业务质量与效率方面的优越性。

 

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篇2

一、房屋交易管理与不动产(房屋)登记的关系

房屋交易管理指房屋交易管理和房屋产权管理

1.房屋交易管理。房屋交易是指房屋的转让、抵押和租赁。交易管理是对上述行为合法性的审查、确认和备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商品房的预售、现售,存量房的转让,政策性住房销售和上市,企业破产兼并和征收安置过程中的房屋转让、房屋抵押、在建工程抵押、房屋租赁等交易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以及为其配套服务的合同备案、楼盘表的建立、资金监管、房屋面积预测绘、实际测绘、档案资料的管理和利用等。

2.房屋产权管理。房屋产权即房屋的所有权、抵押权和用益物权。房屋产权管理按照中编办和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界定,应是房屋产权管理中除记载于登记簿、核发权属证明以外的动态管理及产权产籍档案资料的管理。

3.不动产登记中的房屋登记,是指将房屋的自然状况、权利状况以及其他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核发权属证书或权利证明的行为。

4.房屋交易管理与房屋登记是房屋产权管理链条中紧密相连的两个环节。房屋所有权的登记公示是保障房屋交易安全的基础,房屋交易审核又是防范房屋转移登记风险的前提。没有房屋的转让过户就没有房屋的转移登记,房屋受让人申请房屋交易过户是为了房屋所有权登记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以保护自己对该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合法权益。交易管理和登记互为基础,互相支撑,密不可分。从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全国范围的总登记历程来看,是先有市场交易管理制度,后有房屋权属登记制度,由于当时交易机构和登记机构分设,申请人要跑两个部门,递交两份申请,“办证难”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原建设部于2000年推行产权交易一体化并于2005年在全国推行房屋交易登记规范化管理,要求房屋交易和登记机构一体化,经过10年不懈努力,全国基本实现了房屋交易与登记的业务整合,很多地方实现了办公系统合并,档案合并,一套资料申请,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发证,转移登记代行交易审核职能,方便快捷。

二、房产管理部门从事房屋交易和产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指房地产交易,包括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和房屋租赁。第三十七条规定,房屋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通过买卖、赠与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将其房地产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2.中央编办《关于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的通知》。

3.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屋交易管理衔接的指导意见》第二条第(一)项规定,各级房产管理部门要强化房屋转让、抵押、租赁、面积管理、房屋交易档案、房屋中介、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第三条第(一)项规定,房产管理部门要对新建商品房、二手房,以及保障性等政策性住房的交易活动进行监管,实时将依法办理的房屋转让、抵押等相关交易信息提供给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依据交易信息进行登记。第三条第(三)项规定,房屋登记簿等房屋登记资料由不动产登记机构管理,房产交易资料由房屋交易管理部门管理。第三条第(四)项规定,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各地要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切实做好房屋交易、不动产登记窗口服务。房屋交易和登记业务办理尽量在一个服务大厅,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规范化服务。为方便群众办事,对于能够通过实时互通共享取得的信息,不得要求群众重复提交。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第3.6、4.5、5.5条规定,房屋管理部门应及时将预售许可信息、买卖合同网签备案表信息、现售备案信息以及查封抵押和存量房转让信息、抵押信息以交易告知单的方式提供给不动产登记机构。

5.建设部2001年第96号令《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

6.建设部2001年第61号令《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

三、房屋登记和房屋交易管理有序衔接应坚持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1.坚决贯彻中央编办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屋交易管理衔接的指导意见》和《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等文件规定,确保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

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办证环节,方便企业和群众,降低交易登记成本。在一个办事大厅、一个服务窗口、“一站式”服务,凡是能信息实时互通共享的不能让申请人重复提交。

3.坚持为申请人服务的理念,不动产登记和交易管理部门要相互配合、信息共享,做到交易和登记程序简化、顺畅、安全。

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国土部门是各级不动产登记的主管部门,具体经办工作应结合当地实际,可采取委托或合署办公等形式确保不动产(房屋)登记工作按期开展

1.向当地政府充分阐述现房屋交易登记机构、人员、大厅、办公系统、档案管理以及楼盘表、面积测绘、合同备案的资源优势;说明房屋登记的复杂性和工作量;市级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整合后,房屋交易登记具体经办机构不宜拆分;国土局作为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管理机构,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方便群众,可全部委托现房屋交易登记中心或部分委托和合署办公的方式办理房屋登记。目前,国土部门不具备单独完成每年十多万件房屋登记工作的条件,被委托部门要自觉接受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并为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负责。如果一定要将现房屋交易登记工作拆分,是对原房屋交易登记一体化指导思想的倒退,不方便群众房屋交易登记申请,思想阻力大。人员划转、业务切割、衔接非常困难。难免会为房屋交易登记工作带来一定的混乱和波动,难以保证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建议如下:

第一,委托房屋交易登记中心受理、审核、登簿、发放房屋的不动产权证。登记主管部门进行培训,统一工作流程,统一办公系统,统一申请表格,统一所需要件,统一登记簿册,并对办件质量进行检查把关。

第二,现在运行的房屋交易登记信息办公系统非常成熟完善,已运转20余年,交易登记无缝衔接,且配有面积测绘、地理信息系统、预售、合同备案、资金监管、楼盘表、档案(数字化图像)查询、统计等子系统。建议房屋交易部门和不动产登记部门共同对现行的信息办公系统加以升级完善,在一个大的信息平台上办公。

第三,部分委托和合署办公。委托交易登记中心对房屋转移登记进行受理、审核和缮证、发证。不动产登记部门对审核结果进行审核确认,记载登记簿。两个机构在一个大厅、一个窗口合署办公。

2.房屋交易和房屋登记工作全部拆分时该如何衔接?

第一,将“房屋交易和登记中心”更名为“房屋产权交易管理中心”,其编制、级别不变。将原职责中的“房屋登记”变更为协助不动产登记部门抓好房屋登记工作。

第二,将房屋的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异议登记、更正登记、预告登记和存量房查封登记的受理、审核、登簿、发证职责整体移交不动产登记部门。

第三,将房屋转让登记科更名为房屋转让管理科。

第四,权属证书管理科改为房屋转让档案管理科。

第五,房屋转让登记受理科更名为房屋转让受理科。

第六,预告登记科改为房屋转让合同管理科。

第七,初始登记科改为新建房楼盘表管理科。

第八,成立科、质检科、信息科、政研室、工会办公室、督查室、房屋转让受理科等。

3.房产档案馆更名为不动产档案馆。交易部门、不动产登记部门所形成的档案资料统一由不动产档案馆管理、查询和利用。交易部门和不动产登记部门持单位介绍信可免费查阅档案资料。借阅、复印档案资料按档案馆的规定执行。目前,房屋交易登记资料合为一体建档,除电子登记簿外无法分割移交。

4.对现在的房屋交易登记信息办公系统进行改造完善,屏蔽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异议登记、更正登记、预告登记、存量房查封的受理、审核、登簿、缮证、收费、发证、统计等功能。将原来打印房屋所有权证(他项权证)环节改为打印“房屋转让(抵押)确认告知单”。

5.房屋交易和登记业务拆分后,应在房屋交易和登记两个子系统中间设置一个房屋交易登记信息共享平台,交易和登记的结果能及时写入共享平台,交易和登记工作人员能随时查阅已交易登记的数据和图像,实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

6.在现房屋交易登记服务办事大厅设立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和房屋转让登记综合服务窗口。不动产登记窗口负责受理房屋的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由不动产登记部门自行负责。房屋转让登记综合服务窗口由两个机构合署办公。申请人提交原件和复印件一次性申请,首先经房屋转让审核、打印房屋转让确认告知单后,转让程序完结,将原件和确认单存根扫描归档。由房屋转让审核人员将复印件和确认单转登记审核人员,进行审核、记载登记簿、缮证、发证。登记部门扫描、归档。

7.房屋转让工作流程。商品房转让:商品房预测绘-建立楼盘表-预售许可-合同网签备案-资金监管-缴纳房屋交易契税和房屋转让手续费-商品房转让申请-受理-审核-打印、发放房屋转让确认告知单-扫描、归档。存量房转让:合同网签-交易资金监管-缴纳交易契税、地税、住房维修资金和房屋交易手续费-配图补建楼盘表-房屋转让申请-受理-审核-打印发放房屋转让确认告知单-扫描归档。

五、在房屋交易管理与房屋登记拆分的情况下,要做到安全、方便、高效,交易管理部门和不动产登记部门的密切配合要靠制度规定做保障

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篇3

不动产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他法定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不动产包括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不动产登记档案是不动产登记部门在不动产权属调查、登记、转移、变更等工作中形成的真实记录。不动产登记档案、不动产登记簿及在不动产登记行为中产生的相关资料,构成了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

完整、准确、安全的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是审查和确定产权、保障所有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是反映城市房屋和土地现状的缩影,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管理和房地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土资源保护、地籍调查、住房保障、法院诉讼、国家税收、户籍管理、个人信用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二、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特点

(一)专业凭证性

不动产登记档案记载了不动产产权的归属和沿革,反映了不动产的权利状况,专业性要求高。如房屋面积的丈量、土地界限的认定、房地产平面图的测绘等,都必须由具有专业资质的部门出具报告。不动产权属状况的记录和管理都是唯一能够合法证明权利人与房屋土地之间权利关系的原始凭证,为实施产权管理和产权保障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二)复杂多样性

一是构成复杂多样,由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五大方面构成,涵盖了不动产登记的所有形式。二是形式复杂多样,传统纸质档案与现代电子档案相结合,原始档案资料以纸质为主,现代电子档案以图像文件为主。三是信息复杂多样,空间地理信息与属性综合信息相融合,既含有与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也包括权利属性、自然状况等基本信息。

(三)动态连续性

不动产登记中的房屋土地登记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交易剧增。从土地的划拨、流转,房屋的买卖、过户、继承,甚至是房屋的司法拍卖,一宗土地、一处房产的来龙去脉全部体现在不动产登记档案中,自始至终反映房屋产权的真实情况。在房地产市场中,产权转移在频繁中更替,甚至存在一次买卖的过户办理尚未完成而下一次的买卖转移已促成的现象。因此,具有动态常规性和连续必然性。

(四)流通增量性

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通过房地产市场交易的流通,不断扩大不动产登记信息的使用范围,促进区域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壮大,促进经济的发展。不动产交易的频繁,决定了不动产登记业务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不动产登记档案的不断扩容。永久保存的不动产登记档案,必然要求高质量的保存条件。

以上特点决定了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要有利于保障不动产登记档案的专业性,全面管理复杂多样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模式要适应于其动态连续性,保障不断增长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的保存和管理。

三、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不动产登记簿由不动产登记机构永久保存。不动产登记簿损毁、灭失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依据原有登记资料予以重建。由此可见,不动产登记档案是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原始依据,是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确定和建立至关重要。

不动产登记档案基本由两种介质构成,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因此,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涵盖虚拟管理与物理管理两个方面。

(一)不动产档案信息资源虚拟管理模式

虚拟管理是相对于物理管理模式而言的,是对不动产档案信息资源中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必须符合“四统一”中对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即应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在有关部门间依法依规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推动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系统,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应当汇集管理行政区划内的各类不动产档案信息数据资源,成为不动产登记档案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系统,并按管理层次和登记类别设置查询权限,统筹、协调对内、对外查询服务,维护交易安全,保障个人隐私,确保信息数据准确、完整和安全。

(二)不动产档案信息资源物理管理模式

即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实体管理,主要指纸质档案、权籍图册的管理。笔者认为,就目前全国各省市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的现状而言,馆藏档案、管理水平、库房条件、发展规模、人员管理状况不一,面对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问题,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符合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不动产登记档案专业性程度较高,按照统一管理的程度不同,可划分为高度集中式、相对集中式两种模式。

1.高度集中式

即实行不动产登记档案统一、集中管理,应建设不动产登记档案馆库,统一存储各类不动产登记实体档案,确保档案保管条件符合国家标准,对本行政区划内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登记结果和原始资料进行集中存放与保管。

高度集中式管理模式的优点是能够集中保管不动产登记档案,有利于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但其同时要求建设高标准的档案库房,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存放,而不同地区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增速和增量不同,难以预计。以无锡为例,目前无锡房地产档案馆藏房产档案约为240万卷,库房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密集架总容量约为1600立方米,日益增长的房产档案数量造成不小的库房建设压力。一方面是不断地丰富馆藏,另一方面要不断地优化馆藏。如果采用高度集中式管理模式,在不动产登记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需要科学合理建设库房甚至新建库房,相关方案的制定、审批、动工建设等手续需要一定的周期性,相关资金、人员也要及时到位。

2.相对集中式

即按照不动产类型对不动产登记档案进行相对集中保管,其中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和森林、林木等定着物应当与相应土地、海域登记档案相关联,可通过二维码、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

相对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可在现有库房管理条件基础上进行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不需要大规模的人财物调动,可以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的实践中逐渐摸索管理模式的适用性。缺点是库房管理存在局限性,仅就某一类型的不动产登记档案进行管理,分散的库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登记机构统一的前提下,分别存放保管的不动产登记档案易出纰漏,甚至造成档案资料遗漏、遗失。

无论是高度集中式还是相对集中式,都应当执行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实用化和科学化原则,建设符合标准的现代库房,建立高效、安全的管理模式,达到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具体来说,一是建立不动产登记档案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归档、鉴定与销毁、库房管理等,规范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二是采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不动产登记档案,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由档案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由数据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三是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完善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全面掌握档案专业知识、不动产登记业务知识及现代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张猛 滑丽 洪蕾.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调研与思考.中国档案.2015.4

2.王懿男 白玉.浅析构建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国土资源.2014.5

3.孙秀娟.浅谈怎样做好新时期房产档案工作.档案天地.2012.4

4.钟振科.房产档案数字化后的管理和资源利用.经营管理者.2012.4

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篇4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1号)对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再次提出要求:“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完善房地产统计基础数据”。随后,各省、自治区、市政府相继就该文件了实施细则。

但目前,在推动房产信息联网中存在以下问题。

1.人员不足,经费匮乏,机构缺失

《房屋登记办法》明确指出,房屋登记机构是指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负责房屋登记工作的机构。但具体从事房屋登记的业务部门五花八门,有房地产管理处、房屋管理局、房管中心、房管所、房屋产权产籍监理处、房产产权管理处、住房保障局,等等。从名称上可以看出各级政府对房屋登记机构都不够重视,而现代化房屋登记必须由多种信息技术(如MIS技术、WEB技术、GIS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融合与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相结合,其行业性、专门性、技术性等特征非常明显。从各地实践看,凡是信息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城市,绝大多数都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市级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协调机制,都有一支职责明确、人员专业、经费有保障的“团队”。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在全国1636个县中只有745个县建立了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大多数县级房屋登记机构没有采用信息系统进行房屋登记工作。由此可见,房产信息化投入少,信息化机构缺失、房产信息化技术人员匮乏是目前制约房产信息联网的关键所在。

2.历史疑难案例清理难度较大

不少城市房地产基础信息缺失很多,尤其是存量房数据,规模庞大、种类多样,其产权认定和登记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方面需要住建部对各地方进行技术、信息方面的协调帮助。历史疑难案例的清理与整合工作是房产信息联网一道绕不过的弯、抹不去的坎,房产信息联网的数据必须包括历史登记数据在内。启动房屋普查、房产档案数据清理整合应列为当前房产信息联网的重中之重。

3.信息安全问题

住房信息涉及大量个人隐私,必须制定一套明确的使用管理规则,在相关规则出台前,住房信息系统的联网和使用应慎之又慎。

4.信息系统规划问题

目前,各省、市都在进行自己的房屋登记信息系统与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之后再将自己的数据按一定的“标准”转化后向住建部上报,地级市、县级市也是如法炮制。这其中很多工作是相同的,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能否设立统一的登记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等是决策部门应认真考虑的问题。关于房产信息联网的人、财、物、技术路线等必须要有完善的规划与配套政策来推进。业务规范化、数据标准化、人员专业化是制约房产信息质量的关键要素,房产信息的质量、完整与数据更新的频率也需要好好规划。

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篇5

一、不动产登记信息概述

不动产登记信息狭义上应指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信息,广义上应指不动产登记资料所反映的信息(包括不动产登记簿等不动产登记结果记载的信息和不动产登记原始凭证所反映的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是具有依法、按需、保密利用(包括查询与复制)等特点的政府信息。

1.不动产登记信息应属于政务信息资源中的政府信息

其一,不动产登记信息是不动产登记机构经相关法律法规授权代表政府行使具体行政行为的核心成果;其二,不动产登记信息是各地各类不动产统一登记落实后,要一并纳入国家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物权信息;其三,不动产登记信息是不动产登记机构在履行登记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纸质或电子介质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尤其是不动产登记簿是由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据标准制作并依法管理、保存的,采用电子或纸质介质形式一并记载土地、海域以及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和森林、林木等定着物的自然状况、权利归属状况、权利限制情况、提示事项、其他相关事项的具有政府公信与推定效力的物权文件。

2.不动产登记信息又属于特定行政管理领域的特殊政府信息

不动产登记信息广泛利用于不动产登记、交易、征收、征用以及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司法协助、纪检监察、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等多方面。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在给国土资源部办公厅的函复中(国办公开办函〔2016〕206号)明确:“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以及户籍信息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询等,属于特定行政管理领域的业务查询事项,其法律依据、办理程序、法律后果等,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调整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存在根本性差别。当事人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申请这类业务查询的,告知其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二、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特性

1.共享对象有条件

不动产登记信息所具有的依法利用的特点决定其共享对象只能是相关业务和政务部门。《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的信息应当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十六条规定:“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交易机构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与交易信息互联共享机制,确保不动产登记与交易有序衔接。不动产交易机构应当将不动产交易信息及时提供给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登记机构完成登记后,应当将登记信息及时提供给不动产交易机构”。《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也要求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信息平台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也规定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可共享不动产登记信息。因此,除了国家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以及不动产交易机构首先要共享不动产登记信息外,其他可共享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单位只能是国家规定的相关政务部门。

2.共享范围有差别

不动产登记信息所具有的按需利用的特点决定其共享利用范围的差别对待。《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与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审批信息、交易信息等应当实时互通共享。不动产登记机构能够通过实时互通共享取得的信息,不得要求不动产登记申请人重复提交”。《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应当加强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因此,不动产登记机构是与国家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和不动产交易机构共享全部不动产登记信息,而与其他相关政务部门仅是共享部分有关的不动产登记信息。

3.共享利用有权限

不动产登记信息所具有的保密利用的特点决定其共享利用的权限控制。《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 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不动产登记信息保密;涉及国家秘密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十五条规定:“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采取措施保障不动产登记信息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不动产登记信息”。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对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利用不动产登记信息设置其相应权限,可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类利用权限。不动产交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拥有高级利用权限,可以利用全部不动产登记信息;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拥有中级利用权限,只可利用部分不动产登记信息;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拥有初级利用权限,仅可利用与其业务有关联的不动产登记信息。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均应对不动产登记信息承担保密责任并签署书面保密协议。

三、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管理

1.信息共享方式管理

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可采用系统对接、前置机、联机等方式。为安全保障起见,建议不动产登记机构先行搭建两级数据库服务器,一级数据库作为内部日常业务保存读取,二级数据库与一级数据库同步,然后编写各种接口通过专网对外向各共享部门实时加密推送不动产登记信息;同时,不动产登记机构应根据共享部T各自的信息需求或用途设置不同层级和范围的利用权限,即可把不动产登记信息存储于各个数据库表中,然后对各共享部门定义一系列角色,并给每个角色指派相应的利用权限,将授予相同权限的各共享部门用户集中到一个角色单元中,对其中一个角色授予或者废除权限均适用于该角色单元的任何用户,以方便地在数据库中管理利用权限;不动产登记机构应与各共享部门签订信息安全保障保密合同并保存各共享部门所有的信息利用痕迹,便于追责。另外,由于不动产登记机构与其信息共享部门间的信息化水平和应用环境或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应采用国家规定的兼容性较强、数据表达准确、结构化完整的信息共享技术标准与交换格式等。

2.信息共享安全管理

网络信息共享安全风险主要有:黑客入侵、病毒感染、硬件瘫痪、软件失控以及不动产登记机构及其信息共享部门的工作人员错误或违法违规操作等。

信息共享安全风险防范主要有:不动产登记机构及其信息共享部门应运用物理隔离网闸、合理的软硬件防火墙、先进的数字加密等高新技术手段阻止黑客入侵和病毒感染,并定期维护信息共享系统;着力做好数据库安全防护和后台保密加密防御工作,防患于未然,严防信息泄露与套取;尤其重要的是,不动产登记机构及其信息共享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信息安全保密意识与责任心,最大限度减少错误操作,严禁违规违法操作与有意无意泄密,遇到问题应立即与信息系统管理员沟通,共同协力填补漏洞与消除隐患,确保信息共享安全保密。

3.信息共享质量管理

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部门要正确、完整、实时理解不动产登记信息绝非易事,如漏看、误读、曲解、错定不动产登记信息,或将造成的不良后果与消极影响等难以估量。由此,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质量的优劣与否成为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管理的重中之重。因而,作为不动产登记共享信息的主管方和推送方,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的申请审核、办理流程、操作规范等相关配套制度,应与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部门共同建立健全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责任与协调工作机制,应指定内设部门或专职岗位负责向各共享部门提供不动产登记共享信息的快速解读、释疑、校对、查验、纠正、核准等服务,确保推送不动产登记共享信息的同一性、可用性、时效性、全面性、精准性。

四、结束语

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篇6

2019年进贤县不动产登记工作在市局及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按照部、省厅统一安排部署,优化办证流程,压缩办结时限,优化办证领域营商环境,实现服务效能双提升。现对一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基础工作开展情况

1、登记业务工作办理及完成情况。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共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17326件,其中办理首次登记5694件,一般转移登记1946件,变更登记161件,抵押登记5509件注销抵押登记3171件,更正登记53件,补换证登记113件,协助司法查解封登记713件。发放不动产权证书8370本,不动产登记证明5652张。为企业群众开具各种不动产查询证明706份,接待公检法纪检委等部门查询1500余次,查询记录6000余人次。

2、档案管理及房产登记纸质档案移交工作。一年来,在办理各类业务的过程中,共形成各类档案资料12600余卷,已入库保存10000余卷,对需要永久保管的不动产登记类档案,已采取线装方式装订成册4526卷,5年保管期的抵押档案编号入库5000卷。至2019年10月,通过登记造册,双方清点,房管部门的90000余份房产登记及抵押登记纸质档案已经分8个批次全部移交至不动产登记中心档案室。该项工作全面完成,为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查询业务提供了原始数据支撑。

(二)窗口建设工作情况

1、推进综合窗口建设,“一窗受理”取得实效。2017年11月底,我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不动产交易、登记“一窗受理”,不动产登记与房产交易合署办公,建立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人员物理集成,共同受理群众登记申请。2019年3月,税务窗口与交易登记窗口实现了合署办公。经部门间不断磨合,窗口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群众办证只需签一次字,填一张表,跑一个窗口。

2、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结时间。为全面落实国务院、省市“放管服”改革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通知要求,不动产登记中心不断优化有关流程、挖掘工作潜能、提升登记能力,自我加压,增效提速。目前,我县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一般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抵押登记压缩至2个工作日,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及异议登记即来即办。梳理登记权责,在办理抵押登记时不再扣押不动产权证;整合登记事项,精简收件材料。

3、不动产登记窗口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稳步推进,有力促进了我县不动产登记服务能力大提升。不动产登记中心聚焦群众办事“堵点”“痛点”,全面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取消二手房交易合同备案、房屋交易告知单等各种奇葩证明,实现减证便民。

4、实行错时延时服务,为特殊办证人提供“绿色通道”、“上门服务”等个性化服务措施。2019年上半年,不动产登记中心为提升服务形象持续发力,便民利民大提升。按全省统一部署,实行错时延时服务,打造24小时不打烊不动产登记窗口。针对重大重点项目、老、弱、孕等群体办证需求,窗口咨询人员将引导其通过“绿色通道”,加急加快办理;对身体残疾、行动不便或其他原因无法现场办事群众,在县城范围内的,安排专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三)“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及抵押登记向银行网点延伸工作情况。

1、“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开展情况。按照部及省厅要求,我县依托赣服通政务服务平台,部署建立不动产“网上登记中心”,构建网上办事大厅。限于人员、技术、经费等因素,我县“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相对滞后,目前仅开通了进贤县不动产登记门户网站,外网和内网尚未对接。

2、积极与有关银行沟通,将抵押登记业务延伸至银行网点。为使抵押贷款登记业务更加高效便捷、压缩办结时限,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决定选择邮政储蓄银行作为试点,将抵押登记前期有关工作向银行网点延伸,使群众办理抵押登记前期准备工作可直接在银行办好,极大提高办事效率。目前,有关工作协议已经签订,下一步将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尽早推动该项便民措施落到实处。

(四)制度完善及作风建设提升情况

根据省厅关于开展全省不动产登记效率窗口作风建设提升活动通知要求,不动产登记中心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提升措施、责任领导及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了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力度。

1、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筑牢廉能风险防火墙。我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党支部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将登记工作各个环节纳入廉政风险防控范围,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全面更新清理岗位职权,更新制作了每项业务流程图,优化内部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关键环节、关键岗位,扎紧制度笼子,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通过采取在发证系统设置超期办理预警、窗口人员“接办分离、收发分离”等措施,杜绝工作人员超期办件、办人情件、收取好处费办加急件的廉政风险。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带班领导巡查制,科室自查制。为加强不动产登记中心作风效能建设,树立服务窗口良好形象,建立健全了《不动产登记中心管理暂行规定》等作风建设规章制度,实行带班领导窗口值班制度,局领导、中心主任不定期对登记窗口进行巡查;中心所有干部职工签订作风效能建设承诺书,科室长履行本科室作风效能监督职责,每天自查作风效能建设,形成自查表报综合科备查。推进服务态度不优、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的解决;推进工作纪律散漫、随意脱岗问题的解决;推进登记指引不清楚、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解决。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2019年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上级及要求、企业群众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数据整合工作进展缓慢。完备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是所有登记业务的基础,按照省厅要求,所有市县需要在2019年前全面完成房产数据整合建库工作。目前我县数据整合仅完成全县房屋总量的71%左右,与兄弟县区相比进度较慢。进贤县数据整合单位对所有的房产登记档案全部重新扫面,建立了全面的电子档,纸质档案移交始终没有影响数据整合进度。影响数据整合进度的关键因素是房管测绘部门消极应付,我局与县住建局及房管局多次沟通协调,在县政府分管领导主导下也对接了多次,但县房管局下属的房屋测绘所始终没有积极配合提供进贤县房产登记详尽的分户图及楼盘表;存在协调一次,就提供一部分的情况。目前数据整合单位只能依照权籍调查部门实地调查的数据以及老房产证办理抵押、转移业务时一户一户整合,进展缓慢。因数据整合工作是有局相关行政科室监督指导,不动产的登记中心协助配合,需要局党组督促相关科室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数据整合,尽快全面整合到位。不动产登记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业务管理,规范登簿行为,确保新增登记数据准确无误,维护国家、生、市、县登记数据的同步性、一致性。优化不动产的登记信息系统,完成各类权籍数据的清理、关联挂接、补录补测和整合入库,建立健全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二是“一窗综合受理”、登记信息集成存在不足。1、我县在2017年11月整合房管交易与不动产登记建立了“不动产登记与交易综合服务窗口”,2018年7月将税务窗口整合到综合服务窗口。但限于数据共享、实时数据推送难于跟进,“一窗受理、并联审批”还停留在人员物理集成层面,数据集成不到位。造成这项工作滞后原因主要是按照进贤县机构改革方案职责已经划转,但人员很难划转到位。进贤县房屋交易所定编8人,但现有54人,且全部为自收自支人员,县政府不解决财政拨付工资,交易又无收费项目。上述人员划转我局,我局将无法解决工资经费。2、我局对登记信息集成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与房管、税务协调,但实际进展缓慢。由于进贤县房屋交易所目前没有经费来源,进贤县房产交易信息系统已经连续三年未向软件开发维护公司(南方数据软件公司)支付维护费,该公司据此拒绝协助开展与不动产数据库的登记信息集成。经与进贤县税务局协商不动产登记系统、交易交税金山系统信息集成,县税务局请示其市局,答复为县级不动产不能直接与县税务金山系统对接,要与市税务局金山系统对接,目前一直没有达成一直的集成方案。

三是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抵押登记延伸至银行网点进展慢。1、关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利用政府“一网通办”信息平台,对接“赣服通”等政务信息平台,拓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践应用范围,推动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需建立进贤县建立“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前期我局做了大量调研,参考兄弟区县做法,经测算,需要平台建设资金95万元。2018年11月15日,2019年4月18日分别请示报告县政府,要求拨付建设经费;2020年1月18日,县政府同意先行拨付40万元启动资金。2、关于抵押登记延伸服务。自2018年10月份以来,我局为推进延伸服务工作,先后与江西农商银行、江西银行、赣州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邮政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过沟通。一些金融机构往往以要增加经办人员、增加办公场所、增加办公经费及支行不能做决定、需要请示上级银行等为理由搪塞,对我局的主动对接推诿不决,一直处于观望状态。我局始终没有气馁,最终在2019年12月份与进贤邮政银行达成一致,延伸服务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加快推进抵押登记延伸至银行网点,在与邮政银行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再选择2-3家商业银行作为抵押登记网点,实现抵押登记就近办理。

三、2020年工作设想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压缩办证时限。按照“依法合规、便民高效”原则,认真梳理业务类型,科学合理设定不动产登记业务流程,改三审制为二审制,最终实现初审到登簿两个环节;进一步优化窗口设置、提高登记效率、保证登记质量,在保证登记质量的前提下,将一般不动产的登记由现在的5个工作日进一步压缩至4个工作日。

二是加快“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抵押登记延伸服务。目前,县政府已拨付40万启动资金,我局将尽快启动招投标程序,确定平台建设单位,争取在2020年11月底完成平台建设。进贤邮政银行作为进贤县首个抵押延伸服务合作金融机构,已经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已购置高拍仪等办公设备,装修了专门的工作大厅,3月底有望在邮政银行抵押延伸服务大厅受理登记业务。我局将总结与邮政银行成功合作的经验,年底前再选择2-3家金融机构合作,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理抵押登记。

三是推动不动产交易登记人员及信息共享集成。依据进贤县机构改革方案,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主动担当作为,强化属地责任,克服改革困难,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破解交易人员划转难题,建立基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一体化的交易、登记人员集成模式,将交易职责重新梳理,优化整合到不动产登记流程。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建立进贤县不动产交易登记信息系统,将不动产交易与登记整合到同一个系统;建立与税务金山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集成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互通共享,提高信息质量和利用效率。

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篇7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档案管理部门由原先的备受忽视到如今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此期间,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还有许多不妥之处,如档案管理工作内容还不够清晰,权限划分尚不明确,单位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尚未足以重视。本文将主要以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房屋登记薄为主线展开全文,以期能为推动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1、什么是房屋登记簿所谓房地产登记簿

房屋登记簿是指用来记载房屋基本情况、房屋权利状况以及其他应当登记事项的特定簿册,也是对个人或者集体房地产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凭证与依据。由此可以看出房屋登记簿所登记的内容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房屋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收集、审核,并通过验证的,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的。具体来说,房屋登记簿中基本状况部分主要包括房屋编号、房屋坐落、房屋所属建筑的层数、建筑面积、规划用途等与房屋相关的一切常规数据。所以,房屋登记簿对于规范房地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房地产档案管理中房屋登记簿的重要性

第一,可以通过房屋登记簿中的相关内容推定房屋在建造之初的基本情况。因为房屋登记簿可以非常真实、清晰地反应出房屋原始的真实状况。而且任何个体对房屋所具有的各项权益都在房屋登记簿上有明确的表述。换句话说,如果房屋登记簿上没有记载的话,那么其他一切凭证所证明的权益都是可以收到质疑的,除非相关权益的受益人具有同等法律效应的法律凭证。第二,房屋登记簿是建立客观、公正的房屋交易秩序的基础及依据。因为房屋如果发生转移的话,必须要在房屋登记簿上做登记。而一些变更、抵押、异义、预告等登记都会在房屋登记簿上,有动态的变化,并有详细的记录。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权利状况与现实的实际统一起来,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端。第三,房屋登记薄能够有效地维护相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一般来说,发生于房屋相关的民事纠纷的时候,相关部门都会依据房屋登记簿中的相关记载,快捷、准确、有效地核实房屋的真实信息。直接有效地保证了权利人和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3、房屋登记簿的建立程序

建立房屋登记簿应该遵循相应的程序。首先,需要进行物权的登记。物权的登记主要在对房屋登记簿的审核之后,我们将房屋所有权登记中所形成的所有登记的事项作为登记簿的最基本的要素,除了所有权之外的其他的权利的登记都要通过相关的审核后记录在房屋登记簿中。其次,是预告登记。预告登记主要分为两个种类,一个是期房的预告,另外一个是现房的预告。对期房的预告进行登记一般是在所有权的登记之前,而现房的抵押和转让的预告登记一般是可以直接进行记载的有关预告的事项。预告登记具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临时性,进行权属在登记的时候或者债权消失的时候,预告登记就会被注销,从而转化为真实的登记记录。所以,在房屋登记簿完全建立之前,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和科学地建立房屋登簿,有必要建立房屋的预登记簿。另外,只有当期房预告完全转变为现房预告的时候,才能进行现房登记簿的建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出现期房预告的登记和所有权预告的登记同时存在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可以通过查询号对两种登记进行连接,并且通过计算机的相关程序将期房预告的登记和所有权登记的情况进行全面反映。最后,还要进行一些其他的登记。像一些异议或者查封等方面的登记。这方面的登记程序比较简单,在受理之后,不需要通过审核就可以直接登记到房屋登记簿中。这些事项的登记,在房屋登记簿中形成后,能够限制房屋权利人对房屋的处置。另外,对于更正的登记会产生登记簿和权属证书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当有确凿证据说明房屋登记簿出现错误的时候,房屋登记簿的权利人不同意进行更改,或者不愿意提供需要更改的权属证书。而房屋登记簿的登记机构需要根据法律上的相关规定进行更改,从而出现了电子登记簿和权利人手里的权属证书不一致的现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以房屋电子登记簿为准。房屋登记簿的建立程序大致分为上述分析的三种,每种程序都需要进行详细操作,并且应该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房屋登记簿的建立。

3、房地产档案中房屋登记簿管理的策略

3.2房屋登记薄的安全管理

为了推进房屋登记簿工作的科学化发展,需要对其加强安全管理。首先,房屋登记机构加强对重要信息的登记和保存。并且应该在登记系统中建立严格的操作程序和保密程序,从而确保房屋登记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外泄。其次,对于登记的房屋信息应该实施备份,可以通过本地磁盘进行备份或者异地备份等等,从而防止信息丢失造成的严重损失。再次,应该加强对登录人员的身份识别管理,以防止重要的房屋信息被窃取,从而强化安全管理。

3.3推行审核验证查询制度,提升房地产登记薄信息准确性

推行审核验证查询制度对于方便公众对房地产登记薄的了解、知悉与查阅以及提升房地产登记薄信息准确性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推行这项举措的同时,也应注意保护房地产登记薄权利人的个人信息,权衡好公示与保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明确界定查阅主体;二是建立严格的网上和现场查询制度,由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查询信息并由登记部门进行审核,申请人权限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查询。

2.2房屋登记薄的动态管理

房屋登记的有关部门应该完善动态管理。所谓的动态管理是指当已经录入系统的房屋物权发生相关的变动的时候或者增添了其他的申请事项的时候,房屋登记系统里的登记簿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动。另外,当电子系统里的登记簿发生相应的变动的时候,纸质的房屋登记簿也应该发生相关的变动。对于加强房屋登记簿的动态管理还应该表现在对房屋登记簿的设置更加的智能化和科学化。像是一些房屋登记中的权利发生相关的变化后,就应该能够反映在房屋登记簿的系统上。

3.4推行正副本管理,保障房地产登记薄的安全

正副本管理即将房地产登记薄的正本和副本进行分别保管,从而确保房地产登记薄的安全。《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因而,一旦房地产登记薄发生意外的损毁或丢失时,登记机关应根据相应的房地产登记薄副本开展相关补办工作。这需要登记机关在需要进行房地产登记薄正本或副本补办、变更时严格按照原始信息及相关工作流程办事。

2.3 进行房屋登记薄的统一管理

应该加强房屋登记信息的统一管理。对于房屋电子登记簿信息的登记应该由有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由于房屋纸质的登记簿都是根据房屋电子登记簿建立的,房屋纸质的登记簿可以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但是房屋电子登记簿应该由统一的部门进行管理,一旦房屋纸质登记簿与房屋电子登记簿发生不一致的情况的时候,应该以房屋电子登记簿为准。

结束语

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篇8

关键词:房地产 登记档案 管理信息化 意义

一、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的特点

房地产登记档案是指房地产管理机构在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图像等不同形式的记录,是房地产物权登记的成果记载和原始凭证,它反映了房地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等情况,包括登记过程中产生的申请、审核、发证等原始资料,是房地产物权登记工作的真实记载和重要依据。

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政策性、专业性强

房地产登记档案是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对房地产物权从设立、变更、转让等全过程的记录,合法合规性是其首要特征。同时,登记档案信息要符合档案管理的相关专业特征和要求,内容上反映房地产权利状况和房地位置和面积大小,反映房地产权利状态的来龙去脉,因而又有很强的专业性。

2、动态性、时效性强

登记档案形成后,房地产权利和房地情况会随着产权人的变化、房屋的损坏倒塌以及房屋买卖、交换、继承、赠与等引起的房地产物权转移而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发展,房屋的拆除、翻改、扩建、土地分割、合并等变更又不可避免,因而房地产处于不断转移和变更之中,具有极强的动态性。为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档案登记信息必须及时有效地记录变更情况,从而确保房地产信息是动态的、真实的,使登记档案成为有效的可利用的“活”档案。

3、真实准确性强

登记档案是房地产物权状态的真实历史记录,这种记录必须与实际相符。记载的权利人、权利范围必须清楚,能在权利审核和排解权利纠纷中起凭证和参考作用。真实性是登记档案的生命,也是发挥档案现实效用的基础和前提。

二、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存在的

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数据失真、杂乱,准确性难以保证

真实准确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而房地产登记档案因为牵涉到房地产物权,关系公民的切身权益,也影响着公共管理水平和政府信用,其真实性更为重要。但我国当前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中数据不准确、信息过时、记录不完整、资料不清晰或档案管理无序等问题却较为严重。例如,由于两代个人身份证号码发生过调整,造成同一主体却有不同的身份证号码;或者以军官证、驾照、护照等其他证件代替身份证;姓名中的生僻字用代号代替等。

2、数据动态性差

数据更新严重滞后于实际权属变化,信息更新不及时,不仅影响登记档案的真实性,也严重影响其时效性。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地名、街道名等信息不断变化,房屋坐落名称的写法、称谓也在发生变化,如果房地产登记档案不及时更新,很容易造成地名冲突、房产冲突等。

3、信息化程度低

一些地区仍然以纸质档案记录为主,未能及时采用信息技术,不仅制约登记档案的录入与归档,也使得档案查询、管理效率很低,更为严重的是,难以实现数据联网和共享,无法在不同区域之间建立统一的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导致办公效率极低,也制约了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

4、电子影像资料不完整

目前的登记档案介质以纸质为主,较为单一化、平面化,而大批量集中数字化扫描很容易造成一些工作失误,在实体档案和数字档案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和协同。

上述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既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从客观方面来看,社会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制约着档案登记管理水平。从主观方面来看,档案管理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有待加强,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都有待提升。因此,要改善房地产档案登记管理现状,解决真实性差和动态性差、效率低、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实现高效、协同的信息化管理,就要加强档案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三、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信息化管理也是现代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管理也是提高房产档案管理利用效率重要途径之一。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房地产档案信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首先,做好已有房地产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和整理核查工作,再通过实施电脑化管理,将房产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其次,做好新旧档案信息之间的衔接与梳理,确保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是真实、准确、相互对应的。最后,实施信息化管理后所有的数据信息都进行电脑数据和实物之间的同步与对应核准。

2、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规范电子建档标准。加强对房产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制度,是房产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完善档案制度建设,做到职责分明、层层把关,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3、转变观念,超前档案管理,掌握房产档案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各类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缺乏超前管理的意识,导致各类业务和档案管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为了保证房产登记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档案人员将需要存档的各类房产资料建立了档案收件簿,了解各类业务工作存档的分类程序和流程,对哪些档案资料、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

4、加强对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信息化管理客观上对房产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房产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对从业人员要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升服务意识和职业精神。

5、做好信息安全工作。房地产档案信息涉及重要的个人信息,也是国家经济数据的重要来源,因而做好房地产档案登记信息的机密性,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先进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来开发和利用房地产档案信息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房地产档案管理以手工处理为主、效率低下、查询时间长、共享信息差、差错率明显等缺陷。其次,能极大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能力和利用效率,大大减少房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投入,缩短了大量事务的处理时限,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必将使房产档案管理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显著提高房产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再其次,能有效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提升行政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

在我国正在实施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新形势下,实施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首先,可以为物权确认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维护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翔实准确地记载房地产权利和房屋变更记录是审查并确认产权的重要依据。完备的、科学的产权产籍管理,是实施合法、规范的行政管理、物权管理的基础,为实施产权保护和维护个人权益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其次,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以明晰的产权归属为前提,因而房地产登记档案管理成为市场运行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拥有房屋所有权使权利人在法律保障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上,房产交易双方才会有安全感,房地产市场才能安全有序。

第三,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随着房产价值的上升,房地产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债务纠纷、房产纠纷、刑事案件等呈上升趋势,通过登记档案部门出具的物权证明能减少纠纷,避免国家、个人财产受损失,又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最后,可以为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更为真实准确的依据。房地产政策是否科学有效的基础源于完整准确的房地产市场信息,而房地产登记档案信息是房地产市场的基础资料。通过真实、有效的房地产档案信息统计与分析利用,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了解我国居民真实的房产情况,从而为制定和实施调控政策提供更有力可靠的支持。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上一篇: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范文 下一篇:高一语文教学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