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数据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02 17:02:21

不动产数据管理

不动产数据管理篇1

【关键词】广西 不动产登记信息化 总体框架 平台

在国务院要求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情况下,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登记系统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广西的不动产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和体系,相关的技术及框架问题还有待解决。

1 不动产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不动产登记风险日显。因为在属地管理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再由于土地、房产融资的影响,全国各地经常出现违规办理土地、房产登记的现象,不动产登记呈现出一定的风险。迫切要求建设不动产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不动产登记实行“主要依靠属地管理,间接实行垂直监管”,认真做好监督不动产登记工作。

不动产登记信息割据。广西开展土地登记和房产登记时主要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现象,不利于信息共享(分析土地、房产管理的整个周期可以发现,当前土地管理存在较大难度的是供地以后如果应用土地,房产管理存在的难度是管理不够规范,而做好不动产登记工作有利于掌握土地供地,房产销售以后的使用情况,再有,也有利于其他经济社会管理)。迫切需要建设不动产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保证不动产登记信息实现共享,使不动产登记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

2 不动产登记平台的总体框架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工作统筹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5〕16号)和《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土资信办发〔2015〕3号),2015年广西将以“国土资源云”建设为主,全面带动信息化建设,在实现不动产登记试点任务后,不断深化“一张图”建设和应用,构建完善的不动产登记平台的总体框架建设,具体如下:

2.1 基础设施层方面

基础设施服务层的构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共同组成数据存储服务与程序运行服务、网络安全传输服务,以上资源全部利用“云”管理平台集中在一起,实行动态管理。

在创建基础设施服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当前软硬件资源的作用,利用“池”化应用各种资源,同时结合“云”管理平台的应用将虚拟化资源展现在各级部门面前,主要资源类型有虚拟机、存储、负载均衡、虚拟网络等。

2.2 数据资源服务层方面

利用数据资源服务层可以实现各类不动产的数据化管理,由此产生信息资源目录检索工具,实现信息共享、查询、交换等各种功能,在数据资源方面有力支持各种不动产登记业务的顺利开展。

2.3 支撑平台服务层方面

支撑平台服务层主要是发挥中间件、基础构件、GIS平台、开发工具等的作用,结合数据资源服务层的应用,有力支持业务应用服务层的正常运行。主要内容涉及登记支撑服务、大数据挖据与分析服务、云GIS支撑服务。

2.4 业务应用服务层方面

业务应用服务层就是利用支撑平台服务层中的各种服务,达到业务应用服务的目的,发挥各级门户网站的作用,统一登记不动产信息,也可以实现查询各类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目的,登记信息可以在此实现共享。

3 不动产登记平台系统构成

3.1 “云”资源及安全管理平台及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整个基础平台中处于管理地位的“云”管理平台,主要职能就是合理配置、协调、管理、控制各种资源。主要内容有负责管理不同硬件的基础资源管理中心、负责协调各种业务应用服务的监控管理中心、对平台数据资源负责组织、分布、存储、备份的管理监控中心、权限一致的安全管理中心。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数据库,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数据库标准、数据库整合规范等文件作为统一依据,在数据方面实现收集、录入、转换、编制代码、编辑数据、处理数据、检查数据等各种职能,保证不动产基础数据实现一致性,统一建立数据库,统一对数据进行管理与维护等,在数据方面有力支持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顺利进行。为此,广西不断号召各市县积极推动市县乡“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健全数据整合,完善数据库,创新工作机制,重点做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及时更新建设用地审批数据、供地数据、地籍数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土地、房屋数据)等。

3.2 不动产权籍管理系统及登记信息管理系统

不动产权籍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平时测量与绘制不动产登记单元、收集各种不动产登记单元调查成果,处理业务不动产单元调查图形,处理不动产单元属性,制订不动产单元代码,制订住户分布表与楼盘信息表,同时检查完成转换后的不动产登记单元调查数据,制作各种统计报表,制作各种成果图件,在数据方面有力支持不动产登记的开展,同时与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和查询统计系统共同组合在一起。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不动产登记信息业务系统是应用统一的标准登记土地、房屋、林地、草原等内容,有利于国土、住建、农业、林业等都能利用相同的登记业务平台及时掌握不动产登记信息资源,有利于做好行政管理工作与做出正确决策。

在广西不动产登记信息业务系统建设中,主要内容有GIS业务和档案管理业务。系统主要负责管理不动产单元,共同管理不动产产权、权利人、不动产单元,依据空间地理位置实现统一管理不动产单元的目标,应用相同的工作流程和WEBGIS技术,分别管理工作库、历史库与现状库,由此完成了全面管理不动产登记流程业务。

3.3 不动产数据接入与上报系统

在广西不动产登记信息业务系统建设中,随时提供不动产登记数据,在平台中随时引入不动产登记部门的本地登记信息。在开展数据质量检查、数据加密、数据压缩、数据传输、日志记录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下,才能使进入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登记信息与不动产登记部门的登记信息相同。

3.4 不动产登记监管及分析系统和信息查询共享系统

在广西不动产登记信息业务系统建设中,要保证登记部门依据一定的规则开展业务办理工作,依据种类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业务检查标准,全面研究不同部门上交的登记申请、审核、登记、颁证等各种数据,进一步完善事后管理、改正错误等工作,节约行政纠正资金,做到安全交易,保证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

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共享系统,为有利于不动产管理部门与权利人随时查询各种不动产信息,要创建查询速度快、安全程度高、扩展性强的查询平台,提供各种各样的、24小时的、全面的、多层次的业务信息查询服务,为内部门户查询与统计打好基础。

3.5 制定不动产登记标准及规范

在广西不动产登记信息业务系统建设中,在制订标准规范方面主要内容有关于不动产登记信息汇交方面的、涉及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互联技术方面的、制订不动产登记数据管理制度、制订平台安全运维管理制度等。

总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致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做法是符合人们需求的,在技术层面有利于据此实现不动产登记制度,有利于实现交易安全与信息共享,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不动产登记业务,有利于实现职责部门的合理整合,有利于提高管理能力与治理标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合法产权达到惠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敬波.我国不动产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思考――以瑞典为借鉴[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5(05).

[2]况海涛,赵岱虹.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思路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6(02).

[3]郑少楠,杜震洪,曾志,张丰,刘仁义.面向不动产登记的异构信息资源整合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5(01).

作者单位

1.百色市国土资源信息测绘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533000

2.百色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533000

不动产数据管理篇2

一、制糖企业ERP甘蔗种植农务管理模块改进设计

(一)新农务管理系统框架图

传统的农务管理设计是以每个合同种植户为单位,数据量非常大。新设计以每个滴灌区为单位,一个滴灌区的面积相当于近百家农户的种植面积,因此系统的开户量减少了近百倍。新的ERP农务管理模块设计还可为每个滴灌区的种植成本预算、决算提供技术支持,细化了甘蔗种植的管理,为今后的农务管理技术改造指明了方向。

(二)甘蔗的种植管理

建立滴灌区后,糖厂可采用北方小麦专业化种植的成功管理模式,在农务管理系统中设立一个种植合同管理子模块,按市场经济规律,以合同方式将甘蔗的种植交由专业的种植队伍实施。子模块主要控制种植品种、种植质量和支付种植费用,不需要管理种植工人。专业种植还可为种植的机械化打下基础。

(三)甘蔗种植后的护理方案

采用先进的地埋式滴灌系统后,数据库的数据量将大大减少。滴灌区基本数据库的参数有:土地面积、种植品种、种植时间、预期砍收时间、交通等方面的数据;滴灌控制子模块包含滴灌时间、用水量、施肥量、施除虫剂量等数据;种植区的海拔、土壤肥力和气候等数据进入专家咨询子模块,通过专家咨询库控制滴灌的实施。

(四)甘蔗的砍收、运输管理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获得高产糖率的最佳时间是原料蔗砍收后在三天内入榨。糖厂榨季生产要取得最佳效益,在甘蔗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关键就是组织合理砍收,并把甘蔗从田地运输至蔗场的过程控制在最佳时间内。新农务管理系统设立了砍收合同管理子模块和运输调度子模块。农务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库的基础数据,结合成熟期的试砍估产,编制出每个滴灌区的砍收计划。根据砍收计划,制糖企业可像种植一样,以合同的方式将蔗田交由专业砍收队伍实施作业。

二、制糖企业ERP生产控制管理模块改进设计

(一)生产管理的目标

制糖企业的生产控制管理目标是:生产流程中物流达到最大化,设备满负荷均衡生产。为此,糖厂必须使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达到标准并且规范化,以保证产品产量的最大化,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合格、耗能最小。在生产控制管理中实施自动化是实现工艺参数达标的最佳手段。以数据库为中心,实施ERP的生产控制管理,可以实现上述目标,保证物流最大化。

本文的生产控制管理理念,建立在ERP物流控制的基础上,解决了因传统生产管理理念与IT构架不融合,制糖企业无法在生产控制管理环节全面实施ERP的问题。

(二)生产管理的内容

1、工艺控制

如果糖厂所有的工序都采用微机分别管理,不但投资大,管理复杂,资源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本文建议ERP工艺控制可分为三个阶段分步实施:第一步是建立全厂信息共享的集中数据库,实现工艺参数的全自动记录和显示,生成各种形式的统计图表,使生产现场和远程都能及时地了解生产情况。第二步是为生产自动化提供一个先进的平台,将已实施自动控制的技术与ERP整合,作为ERP子模块嵌入到系统中,提高自动控制的可靠性,实现集中控制和数据共享,并为后续即将实施的自动控制工序预留下接口。第三步是自动分析信息,帮助管理层决策,调整工艺指标,使生产过程优化。

2、产品质量控制

由于制糖企业整个生产过程都是连续的,不易跟踪产品质量和发现问题。系统对每个工序的在制品都要进行检验,在原材料阶段、包装阶段、库存阶段还要进行质量抽检。产成品批号按数据库编码规则编码存挡,方便反查,易于追究责任。

3、与供应链模块对接

依据产品标准划分等级,产品入库时,同时录入化验结果,系统自动判定等级。产品出库时,系统自动开出每批产品的质量检验单,限制不合格产品出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同时,根据数据库中生产控制的物料平衡、物料消耗等信息,编制采购计划,控制库存积压。

4、与财务模块链接

将生产过程的原料、辅料、能耗、产量、质量等信息通过数据库传递至财务管理子模块,自动测算、分析产品成本,使管理者及时了解生产成本动向。

(三)生产控制管理的框架设计

生产控制管理环节实施ERP,旨在对生产过程的信息进行搜集、处理、存储和利用,实时描述企业的生产状态,使各工序、各岗位的工艺指标和物流质量指标处于有效控制范围之内。

制糖企业生产控制管理子模块按照生产的流程来设计。通过把每个工序的工艺参数(温度、压力、PH值、水投加量、酸投加量、絮凝剂投加量、晶种投加量、液位、转速等)、投加的主、辅原料质量参数(浓度、温度、压力等)、主物流糖汁(或糖浆、或白砂糖)和被控后的质量参数(锤度、色值,PH值,灰份、二氧化硫含量等)集中收集到数据库中,在控制中心实时显示及超限报警,同时将有关数据反馈到自动控制子模块,实施自动控制。有关人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密码进入数据库,远程调取有关参数,实施有效管理。

改进后的ERP生产控制管理子模块集计量、监控、管理于一体,特点为:采用数据库集中管理各工序的生产参数;实时显示生产现场各子系统、各监控点参数的数据;显示主要监控点参数的变化趋势曲线图;对生产控制参数超限报警;通过Internet接入厂内服务器,可随时随地实时查看生产工况;可随时调取生产各个监控点参数的历史数据;如有需要可对生产数据进行打印;对系统参数的修改必须通过身份验证。

生产控制管理过程实施ERP控制后,如再增加视频监控器,在控制室内就可观看生产现场视频,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将进一步减少。

改进后的制糖ERP,数据流围绕制糖企业的物流(原料甘蔗物流、制糖生产过程物流和成品物流)和资金流,建立信息中心数据库,根据数据库里的基本数据,编制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

农务管理模块的ERP改进设计,建立在制糖企业以某种方式取得甘蔗种植土地经营权后,通过实行联片种植,采用计算机滴灌等先进的农业技术,从甘蔗种植源头开始抓管理。

生产控制管理模块的ERP改进设计,建立在更新管理理念,企业组织构架精简的基础上,制糖企业改造现有落后生产设备,增加信息化接口,以数据库为中心,实施生产工艺参数控制的规范化、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不动产数据管理篇3

关键词:RFID;IT整体运维;编码体系;数据中心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9-0279-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数据中心已成为各大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的环境设备(供配电、UPS、空调、消防、保安等)必须时时刻刻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一旦数据中心环境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对数据传输、存储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如事故严重又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损坏硬件设备,造成严重后果。

传统的数据中心管理已经难以满足电网企业数据中心对于信息化、智能化数据中心建设的要求。数量众多的数据中心、百万级数量的IT资产导致人手匮乏的运维管理部门在资产及资源管理和维护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找到这些实物资产、数据中心可用资源的管理有效途径,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维自动化,都是数据中心管理者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建设目标

本数据中心运维整体方案结合电力行业IT数据中心运维实际,围绕着“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好”和“绿色化”进行研究,具体目标如下:

数据中心整体运维数字化:利用RFID自动识别技术贯穿数据中心各资产及资源使用的每个关键环节,实现资产及资源自动识别、资产及资源信息自动采集、资产及资源状态实时侦听,并通过中间件将采集与处理的数据提供给监管平台,形成一个有效、准确地对资产及资源出入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监管、使用维护等管理的数字化平台。

数据中心整体运维智能化:引入物联网RFID定位与跟踪技术,实现资产状态信息自动识别、自动采集,并通过中间件将采集与处理的资产状态信息提供给监管平台,形成一个高效、准确地对资产自动巡检、自动告警、状态检修等管理的智能化平台。

数据中心整体运维服务化:融合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RFID技术,围绕数据中心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活动,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和手段,面向以用户为中心的 “定制化服务”和“服务型模式”,实现由“保姆式”运维服务方式向“管家式”运维服务方式转变。

数据中心整体运维绿色化:利用物联网RFID技术,结合数据中心动力环境系统,最大化地提高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可用性、高可靠性、高灵活性(配置与扩容)和高密度空间利用,最大限度地为广大用户降低运营成本,节能减耗,降低整体数据中心的总拥有成本,实现资产及资源优化和绿色循环利用。

2 设计思路

数据中心整体运维解决方案设计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框架和最佳实践,引入物联网RFID技术,充分吸收电厂KSS编码成果,继承数据中心现有运维管理方式成果,重点考虑面向数据中心的实际业务应用和数据中心资产及资源管理编码体系,根据数据中心资产信息、归属信息、IP地址、机柜编号、机柜内Unit编号等方面信息设计一套符合数据中心资产管理的编码体系。利用物联网RFID技术来解决目前数据中心无法将资产及资源准确定位与跟踪方面的不足,结合数据中心资产管理编码体系,将RFID技术完整的融合到数据中心资产及资源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和绿色化数据中心整体运维管理。

3 研究内容

3.1 技术路线

1)充分吸收电厂KSS编码成果,根据公司数据中心资产信息、归属信息、IP地址、机柜编号、机柜内Unit编号等方面信息设计一套符合数据中心资产管理的编码体系。

2)引入物联网RFID技术,研究基于RFID的数据中心资产追踪技术,实现数据中心资产精确定位和追踪。

3)研究基于RFID的数据中心自动巡检资产信息技术,实现数据中心资产信息自动化巡检。

4)研究基于RFID的数据中心环境监控技术,实现数据中心实时可视化监控,帮助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数据中心内资产及资源信息,乃至其内温湿度状态信息。

5)研究基于RFID的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新模式,实现由“保姆式”运维服务方式向“管家式”运维服务方式转变。

6)设计基于RFID技术的数据中心资产及资源出入及作业流程体系。

7)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框架和最佳实践,继承现有数据中心管理成果,设计一套科学的、适用的符合公司数据中心整体运维管理体系。

3.2 系统结构

依托数据中心运维最佳实践体系结构,结合公司数据中心运维现有管理方式,数据中心整体运维统一监管平台由采集控制层、通信层、业务层和应用层四部分组成。

1)数据采集层主要负责的就是利用RFID读写器、定位器、天线及其相应的软件系统对资产标签和人员标签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然后上传到业务层数据库中。

2)通信层主要说明的是采集控制层的采集程序是通过相应的局域网系统以及何种协议将采集回来的数据上传到业务层数据库中,支持TCP/IP、SNMP、SOCKET等多种接口协议。

3)业务层主要负责的是将采集层采集回来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共享平台、数据输出平台、定位追踪、门禁管理、资产管理等功能模块的业务规则进行分析与处理。

4)应用层实现表示层的展示与管理,通过WEB、移动终端等方式展现目前数据中心中的资产及资源信息。

4 结束语

数据中心整体运维解决方案创新性地引入RFID、移动终端对数据中心设备进行自动盘点核对,颠覆了传统方式,融入智能数据中心资产管理的理念,结合数据中心环境监控、数据中心运维管理,通过3D展示模式,达到对数据中心IT资产全覆盖和全面监控,并能有效跟踪和定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中心整体运维解决方案使得IT战略与企业战略相融合,提升企业IT管理水平,提高运维和巡检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运维巡检工作的使用方便性与准确性,为信息系统健康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洪波. 物联网: 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等十五部委. 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R], 2006.

不动产数据管理篇4

油田生成自动化工作的重点是完善油区井、站库和要害部位的监测和上位监控,重点解决单井抽油机及所属变压器电力对生产的影响,降低前线工作量,缓解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兼顾现有工艺和设备,节约生产成本。

关键词:油田生产 自动控制 生产指挥

一、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为适应新疆油田生产自动化加快发展的形势,进一步完善生产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建立本单位自动化技术支持队伍,加强自动化技术人员使用和培养,为自动化技术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生产单位健全了生产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职责和工作要求,按照精细化管理安排各项工作,切实保障生产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状况良好、运行正常、巡检维护规范、故障排除及时、备品备件满足需求、相关台帐和数据资料清楚。

通过汇总相关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完善公司内部编码、数据结构和技术管理规范,建立起油田生产自动化标准体系,以统一技术管理、技术交流和生产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规范自动化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建设实施。

克服现场地貌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等困难,建立了高速、稳定、安全、高覆盖的生产网络环境,实现了生产数据、设备状态的监测和监控,极大减轻了现场工作强度,保证了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安全隐患反馈的积极性和生产指挥的预见性。

二、自动化技术的现场需求

随着前线各站库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自动化系统应用方面的需求也日渐突出,新疆油田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对下属各二级单位生产自动化进行了规范和整合,构建了一个基于WEB的来源通畅、快捷、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平台,在满足生产管理部门的自动化应用需求的同时,也扩展了油田自动化数据应用的范围,加深了自动化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系统利用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把已转入关系型数据库的自动化数据通过网页,生产管理人员在后方也能实时了解现场生产情况,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的共享程度;应用已入库的自动化数据自动生成或者手工录入的数据与自动化数据相结合生成的站库生产报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生产报表的人工干预,保障了生产报表和运行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采集现场自动化数据进行预警,加强对自动化数据的应用,提高站库工作管理水平,减轻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三、生产自动化技术项目的应用及推广

由于油田生产自动化数据采集密度大,数据量大、数据库结构仍需改进,造成数据信息的查询速度慢、复杂关联信息查询、加工不能实现,大大影响了后期的综合分析应用。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必须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易于扩充、数据访问快、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优点,因此,自动化数据接入技术的进一步规范和统一、自动化数据库结构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成为后期自动化生层次应用的主要工作之一。

油田生产自动化系统经过多年开发,多个系统相互参杂,并且随着生产应用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各自动化信息需要集成加工满足实际功能,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尽快统一数据采集,规范数据结构,整合应用系统平台,实现系统集成。

用户界面是自动化系统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接口。由于不同用户对界面的要求不同,因而开发用户界面的工作量极大,用户界面成为计算机软件研制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当前INTERNET、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多媒体等技术也对用户界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图形用户界面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可以通过窗口和菜单进行操作,便于蓝图编程和快速编程、三维彩色立体动态图形显示、图形模拟、图形动态跟踪和仿真、不同方向的视图和局部显示比例缩放功能的实现。

科学计算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可用于高效处理自动化数据和解释数据,使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用文字和语言表达,而可以直接使用图形、图像、动画等可视信息。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环境技术相结合,可进一步拓宽了应用领域。这对缩短用户判断故障周期、提高自动化管理效率、降低设备运行故障率具有重要意义。

实时数据以列表或表格的形式展示,数据能够定时刷新,刷新频率可调,数据超过警戒值采用不同的颜色报警,能够提供高高限、高限、低限、低低限四种报警,使操作人员清晰明了地了解实际生产状态和设备运行状况,并收集实时获取的数据形成图表,针对每个监测点绘制一幅曲线图,现场用户可以通过曲线直观地观察到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关键参数变化趋势,更能通过近期、历史数据表了解站库各设备参数明细或阶段运行情况,为现场生产管理提供便利。

生产报表是油田生产运行赖以依据的数据处理报表,具有数据量大、更新速度快、算法繁琐等特点,由于算法中涉及现场生产数据,自动化技术采集、回传技术推广后不再依靠人工抄录,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报表系统自动携带每日的自动化数据项,录入人员只需录入当日质量流量计等非自动化数据项,即可由系统直接生成指定的标准报表并可转换成EXCLE格式或直接打印浏览。其他用户可根据授予权限通过浏览器直接在网上查看,指定权限用户可下载报表至本地,也可以直接在网上打印报表,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带来便利。

四、应用效果分析

生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了油田生产单位以往的数据处理、模式,带动了任务划分和组织结构的改进,是对油田生产单位现有设备和数据的重新梳理和规范,为今后精细自动化控制、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技术的推广减免了现场工作人员每日数据抄录、数据回传、设备巡检、报表录入、档案存放等工作量,人力、设备、办公空间等方面都节省了生产资源,进一步提高了又油田资产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由于标准化操作,多项工作不再依赖于少数员工完成,从而实现多岗单人操作完成,进一步节省人力资源。

各二级单位建立统一数据标准后,便于油田生产、安全,和设备运行数据的整体收集和管理,更有利于现场工作的独立和划分,更有利于上级单位、部门对工作的指挥和管理。

自动化采集、技术的推广,为油田生产自动化今后的发展和规划奠定的良好的基础和空间,为生产决策者能从第一时间全面了解公司生产、安全情况提供了一个实时、高效运转的数据平台,从而能更及时、全面地指导现场工作,从而使油田生产得到全面、快速、科学的发展。

五、结论

自动控制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油田生产设备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能力,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自动控制技术在新疆油田的应用表明,自动控制技术对于减员增效和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克拉玛依油田九1-九5区稠油热采技术论文》.

[2]《数字油田信息平台构架》.

不动产数据管理篇5

【关键词】 SMES 生产平衡 移动盈亏差量 应用提升

长岭分公司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生产执行系统)建设,采用中国石化SMES V3.0软件。MES通过对企业生产运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实时掌握企业的排产计划、运行管理、生产执行和生产统计等情况;集成各种生产数据,形成及时、准确、真实、清晰的企业信息;利用先进的统计分析、优化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来指导企业合理地配置资源、找出潜在的效益增长点或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生产计划;使企业获得的最大整体效益的生产信息管理平台。MES是企业信息集成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信息集成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生产活动与管理活动信息的桥梁,是炼化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关键。SMES在长岭分公司运用实现了对公司原油、原料的进厂管理,汽、煤、柴、以及其它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库存管理,与其它多个系统的有效接口集成,开发各种报表,均衡和细化了管理粒度,使业务流程更规范、生产执行更科学。

1 SMES理念与目标

1.1 MES理念

生产运营是企业核心价值链,也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业务主体,业务主体目标的实现需要生产执行提供保障,MES正是在生产执行层面管理意志的体现。中国石化MES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如下:

1.1.1 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MES的实施,规范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1.1.2 管理的重点是监控和预防

事前有计划、事中重监控、事后可分析。

1.1.3 规章制度的延伸

体现管理者的意志、变意念性约束为技术性约束、变事后检查为事中监督、多级权限管理为内控制度提供支撑。

1.1.4 实现企业生产的闭环管理,计划跟踪与反馈调整

提升管理效率:事务性工作下移、使管理者有更多时间进行管理和分析。实现班组数据电子化、操作流程规范化、操作信息网络化、管理监控实时化。

1.1.5 生产物流跟踪与平衡

生产计划执行与跟踪;以物流为中心,记录物流的“收、付、存”信息;实现装置缓存罐、缓存料仓的在制品管理;跟踪产品按照既定的规格生产,跟踪产品性质,并提供追述手段。

1.1.6 实现物流生产平衡和统计平衡

生产成本监控、产量和产率控制、公用工程监控、化工辅料监控、损耗管理监控。

1.2 长岭SMES建设目标

长岭分公司生产执行系统(MES)项目于2010年4月21日启动,并于2010年11月实现了与大炼油项目北区装置投产同步上线,2011年11月实现了与南区装置投产同步上线。2012年5月统计模块等所有模块上线运行。2012年8月16日通过了总部专家组的测试,10月18日通过总部验收。长岭分公司MES系统成功应用,对提高分公司生产管理水平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长岭MES建设实现以下目标:(1)建立以生产物流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管理信息平台;(2)规范公司生产业务流程,优化资源利用;(3)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展示与监视,实现调度日报、罐表和交接班的综合分析管理;(4)为统计板块提供优质数据,实现统计业务“日平衡、旬确认、月结算”;(5)为ERP系统提供生产数据;(6)实现对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新装置运行管理的同步支撑。

2 生产平衡

“生产调度”模块主要包括生产平衡数据准备、生产平衡、调度日报三个功能。生产平衡数据准备从生产装置获取装置投入产出数据和装置收付操作信息,解析形成装置投入产出侧线节点量和装置收付移动记录;从罐区获取储罐收拨存信息,解析形成储罐节点量和罐区收付移动记录;从进出厂班量、互供班量获取进出厂班量、互供班量,解析形成进出厂点、互供点节点量,为生产平衡作数据准备。

生产平衡数据准备基于解析结果,检查“物料移动”模块提供的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识别物料移动记录的缺失和错误,识别各节点量记录的缺失和超差,并及时进行补录或者修正。

生产平衡功能基于生产平衡数据准备后的物理节点量和物理移动关系,利用系统提供的统一规则库、算法库、工厂模型及模型求解器,自动完成节点拓扑模型动态生成和节点量平衡计算,达到炼化企业的调度级平衡,为生产调度提供数据支撑;提供平衡工具,实现生产平衡节点间移动关系和节点量的检查,通过生产平衡过程的人机交互,提高平衡效率,降低平衡周期。生产平衡是MES核心步骤之一,该阶段数据调整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生产平衡结果,直接关联生产装置侧线数据,并对装置收率的数值产生影响,同时也是调度早报数据源,生产平衡数据质量极大影响到调度早报数据质量,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推量计算规则,结合生产实际,在掌握物料实际流向的情况下,精细调整、科学平衡同一物料在关联区域数值,实现调度级物料平衡的提升。

调度日报基于生产平衡后的每班生产数据,结合手工录入调度日志等信息,按天进行汇总生成,满足企业调度日报管理需求。

生产装置的投入产出管理、罐区的收付存管理、原料(油)进厂管理、产成品出厂管理、互供管理,为生产平衡提供数据。

生产平衡为统计平衡提供数据,完成统计级物料平衡计算,实现“日平衡、旬确认、月结算”。

2.1 生产平衡业务流程图

2.2 生产平衡规则

为了做好MES生产平衡工作,结合长岭的实际情况和总部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了生产平衡规则,包括:罐存量基准规则:罐存量、罐量的不可调整;进出厂基准规则:设置为100%精度的进出厂点班量不可调整;互供基准规则:设置为100%精度的互供点班量不可调整;收方基准规则:对于没有定义准确度的场景,以收方计量为准。等等。

2.3 生产平衡步骤

根据我公司装置操作人员倒班方式,MES系统中生产调度管理的周期划分为每日三班,每班八小时(6:00-14:00,14:00-22:00,22:00-6:00),基层装置、罐区、进出厂量相应的设置为每日三班。每班班末点结束后半小时内,基层班组完成各自生产数据的MES在线检查提报,再由生产调度在每班结束后一个半小时内,通过MES生产平衡模块,将整班的全厂生产物流数据进行汇总,并应用预置的精度级别和计算规则,对当班的全厂生产物流数据进行推量计算。通过自动生成的移动场景图和提示信息,对这一班次的全厂数据,完成数据比对分析、异常检查处理等工作。实现了工厂级生产管理的可视化实时监控。调度早报统计时间为前一日22:00至当日22:00时,当日四点班完成生产平衡后转入调度日报编制。

MES数据流转流程为基层生产装置与罐区数据(包括进出厂班量)直接提交至生产调度,生产调度负责生产平衡操作与装置、罐区操作监管,负责搭建生产装置物料收付关系与装置指标管理,MES数据流转过程未设置生产平衡岗位,上述工作全部由值班调度负责完成操作。生产调度关键用户负责对物料模型、移动关系审核把关。

2.4 试运行期间问题解决

2010年11月22日,为了支撑油品质量升级南区装置开工,SMES生产板块在系统没有试运行和没有老MES系统并轨的情况下直接上线运行,2011年4月,基层装置与罐区基本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据提报,生产运行调度基本能够独立发现系统故障,指导基层用户整改错误操作,调度早报与罐表数据基本实现自动取数。情况基本稳定,达到预期效果。

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装置物料移动关系建立不完善,罐区动态与罐区数据不能及时提交至总调,移动解析无法通过,移动盈亏差量巨大,报表数据严重缺失、质量低下。(2)基层仪表数据偏差较大,操作人员提交数据较随意,基层数据质量低下。(3)关键用户与实施顾问磨合不够,基层关键用户对SMES认识不够深入,不能协助生产调度关键用户有效解决问题,对操作员缺乏指导能力,对关键用户与顾问的依赖性较大。(4)基层大量用户观念尚未转变,不能主动接受系统规则,存在推诿、抵触现象,生产调度工作开展难度大。

调度处与实施项目组提出了以下应对措施,解决了前期应用存在的问题。(1)不断梳理完善系统模型,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去除富余物料与配置,创造好的条件,约束基层操作,减少错误发生频率。(2)根据系统规则与基层操作习惯,重新编写生产装置操作指南,重点培训关键用户,提升基层数据质量。(3)检查校核装置侧线仪表数据,配置系数提高装置数据质量,同一物料选取精度较高的仪表或借用相关装置仪表替代。(4)加强关键用户培训与实施顾问加大支持力度,缩短系统在企业运行的磨合期。

3 应用提升

3.1 提升应用解决方案

(1)根据生产装置、罐区物料移动实际情况、分析判断生产平衡解析过程中存在的原因,在不违背系统运行规则的前提下,精简物料模型与生产方案,删除冗余动态,减少误操作的发生几率。如常减压装置取消生产方案选择,常一线组分根据实际产品流向建立移动关系,不仅提高了生产装置操作效率,也大幅减少了因信息沟通不及时造成的罐区动态建立错误,解析无法通过的问题。又如加氢装置原料涉及多套装置汽柴油,不再建立上游产品与下游原料一一对应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根据产品性质,减少收方装置侧线,针对油品性质合并建立统一进料线,如焦化柴油、催化柴油、常减压柴油全部汇集到加氢装置的原料柴油进线,该方法不仅清晰了物料移动关系,也减少了一一对应状态下的盈亏差量。

(2)健全物料移动模型,建立虚拟装置、新增汇流点彻底解决侧线数据缺失的情况,保证系统解析一次合格。虚拟装置是为了实现生产装置侧线实际运行状况,又充分的考虑系统解析不存在移动关系与数据缺失而建立的装置,该虚拟装置不用考虑装置收率。如催化装置烧焦,如果取消该侧线,那么装置产品收率无法达到100%,但是催化装置烧焦无装置或罐区接收,因此解析过程中因缺少接收方而会丢失,生产平衡后装置收率会因为缺少烧焦而无法达到100%,为此有必要在生产装置中建立一个“虚拟装置”或“虚拟罐”,并且建立与之关联的移动关系,有效解决因侧线确实而出现的收率降低问题。各企业因生产实际情况不同,物料移动关系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当罐区某一收油线组分较多时,罐区人员可能会因为不清楚装置物料流向而少建或错建移动关系导致装置侧线因无接收方而丢失,进而影响装置收率,汇流点的建立能够有效规避上述情况出现。

(3)加强与统计板块沟通交流,在不影响统计业务的前提下,删除部分物料罐,减少盈亏差量,提高装置数据质量。如系统中去除油港作业部水运柴油罐(非非公司业务)、油品处小品种出厂罐、焦化装置排水污油罐等,借用SMES操作平台,改由表格方式录入罐区数据,即减少了生产平衡中盈亏差量,又满足了统计业务需求。

(4)充分运用系统生产平衡规则,调整部分装置侧线仪表精度,确保单一装置收率与物料数据的质量,实现生产平衡后数据与装置校正确认值一致。如重整装置重芳烃侧线精度的修改(以装置仪表取数为准)就较好解决了装置收率波动大的问题;对于两条以上侧线产品同时进罐的业务流程,针对性考察上游装置侧线仪表误差率,再根据各条侧线偏差情况设置不同精度,最大限度实现目的侧线量在生产平衡推量计算过程中受控,在盈亏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确保部分精度高产品侧线摊薄数值变小,保证关键装置收率。再如轻污油装置的设置成功解决了轻污油罐罐量上涨与装置侧线数据、罐脱水、送水造成的罐量差异的问题。

(5)规范物料平衡方法。因装置高精度计量仪表少,因此统一以罐区变化量作为系统评判准则,长期跟踪仪表数与罐变化量差异,及时修正仪表系数,缩小仪表量与罐变化量差异。在装置物料平衡方面,保关键装置收率平稳,尤其是装置进料在仪表取数后的修正方式,即利用装置标定期间收集的数据调整侧线系数,实现后台配置,在仪表原始取数的同时进行修正计算,提高计量精确度,实现装置一次数据不调整或少调整。在物料品种方面,重点做好汽柴油与蜡渣油平衡,调整原则为抓大不放小,先轻油后重油。

(6)创新运用。根据调度早报平衡数据,IT人员开发了图像展示模块。实现了任意时间段对指定数据的查询及图形化展示。该功能的实现,为生产管理技术人员提供了查询历史数据、分析趋势提供了平台。

3.2 实施效果

3.2.1 实现数据和信息集成,为支撑其他业务系统应用奠定基础

MES实施前,企业主要通过不同的软件系统完成日常的生产业务处理,各业务之间没有统一的平台对企业生产数据进行交换,存在数据源不统一、数据不一致、部门之间协调工作量大等问题。通过MES实施,建立了企业核心数据库,统一了生产业务操作平台,统一了数据源,通过集成实时数据库和LIMS等专业系统,对公司生产数据进行统一集成、管理,同时为ERP、TBM、技术经济指标统计系统提供数据支撑,为下一步进一步完善计量信息、销售数据等基础信息奠定了基础。

3.2.2 实现了生产管理数据的在线一体化集成应用

MES系统实现了计量、计划、质量、调度、统计等数据的统一收集、校核与,取消了线下数据流转与管理,实现了生产管理数据的在线一体化集成应用,提升了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物料移动关系建立严格遵循物流走向,借助系统中的各项生产指标,使得班组操作信息与绩效信息有机整合,提高了岗位操作积极性。

3.2.3 实现生产管理过程的“可视化”、“数字化”

生产管理部门应用MES实现了生产过程全方位、全天候跟踪,可视化的物流跟踪能够及时掌握整个公司的生产情况,协调生产装置之间、罐区之间、装置与罐区之间的生产关系,通过厂内生产物流跟踪和移动超差报警,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生产管理过程的“可视化”、“数字化”。班组及操作人员通过对装置侧线产品、半成品、成品的组分性质和量的跟踪分析,积累操作经验,提出优化生产方案,培养了注重追求装置之间、装置内侧线、罐区计量等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的精细工作作风。过去许多业务的操作处理,不同的人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就千差万别,实用效果差,不利于知识转移。通过MES的实施和应用,对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并进行规范化和优化,保障了处理效果的一致性,加强了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升了管理水平。

2012年10月15日,调度在核查推量数据时,发现40万航煤加氢装置的收率低于控制指标,立即分析上下游相关数据,并与现场联系核查。经查为40万航煤加氢实际产量偏低,原因为40万航煤加氢装置由于设备原因发生产品质量波动,产品按柴油品种交罐区2小时左右,罐区没有航煤收油,导致产量减少,装置收率低。

轻污油来源广泛,除装置因生产波动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发生的交轻污油外,火炬水封罐、环保装置原料脱油等外送轻污油罐量无法准确计量,轻污油罐区脱水等致使轻污油罐区收入量与上游装置实际外排量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装置盈亏数据、装置收率发生波动,无法精确反映生产实际情况。调度关键用户经过反复分析,与计划部门共同研究后,充分利用系统模型可配置性,在系统内建立轻污油装置,直接与轻污油罐建立移动关系,消除由于轻污油产量和罐收量差异的干扰,提高数据精确度,更好的掌握和指导现场生产情况。

3.2.4 在线调度日报、调度罐表,提高调度工作效率

MES上线前,生产调度每日22:30开始调度日报数据汇总与平衡,00:30左右完成调度早报,用时2个小时;MES上线后,通过系统自动推量计算,总调人员22:30左右开始调度早报编制工作,一般在23:30即完成调度早报,时间缩短一半,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由于MES系统生产数据均为岗位实时在线提报,并通过全厂统一模型检验校核,可靠性和实时性得到提高。

提高生产罐表数据收集和的频度,提升了生产运行管理实时性。生产调度罐表由过去每日,变成了现在每班,相关报表的数据更新由过去24小时精细到现在的8小时,生产数据更加精准及时。

4 结语

中石化生产执行系统SMES在长岭分公司生产板块实施,涵盖了分公司35套生产装置、14个罐区(219个罐)、71个进出厂点,生产调度等生产管理部门应用MES实现了生产过程全方位、全天候跟踪,通过可视化的物流跟踪及时掌握整个公司的生产情况,协调生产装置之间、罐区之间、装置与罐区之间的生产关系,通过厂内生产物流跟踪和移动超差报警,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生产管理过程的“可视化”、“数字化”。生产数据依照统一的模型约束,从车间-调度-统计各个层面逐层审核提交,循环分析,做到每一层、每一条数据修改的有迹可循,为实现各个层面生产数据的一致性提供了保证,为生产与统计数出一门,量出一家提供保障。班组及操作人员通过对装置侧线产品、半成品、成品的组分性质和量的跟踪分析,积累操作经验,提出优化生产方案,培养了注重追求装置之间、装置内侧线、罐区计量等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的精细工作作风。生产平衡模块在解析装置校正、罐区、进出厂等操作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求解器实现物料平衡计算,实现了与总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集成。

参考文献:

[1]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管理部.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SMES推广及试点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

不动产数据管理篇6

关键词:智能管理 科技 油田 数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E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在最近的几年里,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在中国赢得了快速提升,中国的新疆油田是中国数字油田建设事业的领导者,现如今油田数字化建设已大致实现,正稳步向智能化油田发展。油气生产管理系统的最前端是单井生产管理,在智能化建设以及数字化建设上都有着极为关键的价值。含硫量高与农田散落分布等是克拉玛依油田绝大部分的井区具有的特征,因此造成值班的工作者对井区的检查与巡视不全面、不能够及时解决故障、人员中毒、电机烧毁等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油田的生产受其干扰,然而要想高效的解决好这些问题离不开数字化单井的建设。

企业想要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是关键至关重要的,可以快速将市场的情况作出反应,大大减少对成本控制,才能够在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凶猛的社会里要赢取有力的位置。怎么样才可以实现这三点,需要跟随着现如今的社会的脚步并且还需要发展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息息相关,这一事实无须质疑,现如今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做到了数字化管理以及企业电子化,要让油田企业可以有更加好的前景,节约人力资源且提高生产效益,油田企业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1系统概述

必须严厉实行油田公司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实现以数字化最基本的功能作为前提,形成三级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以及资源共同享用的运用机制,达到“信息共享、分散控制、同一平台、多级监视”,达到提高过程控制一级加强安全管理,使劳动生产的效率有所提升与节省人力资源的工作要求。

1.1系统构成

油田数字化系统的组成,按照功能上可以分成中端数据处理、后端平台管理、前端数据采集。

2油田数字化管理特点

2.1油田数字化管理应该具有合理确定检测点数据

若要确保石油企业的稳定及能够安全生产,还有对油田项目的进程的掌控,在油田的数字化管理建设中,需要根据原本油田目前的真实状况,与井场的生产工艺手法相联系,把降低建设的成本作为前提,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抉择、将数据检测点进行优化,将检测统一规划。

就油田增压点数字化设计这个例子来说,这个站点的生产与管理任务和所管辖的巡视、保护工作。密闭分流装置的连续液位、收球筒原油出口温度以及压力以及泵的入出口压力以及外输原油的温度等等作业时的真实数据,这些都是监测点检测数据时的关键。必须要立即处理作业时的数据与采集回的视频数据,要确保作业时的稳定与安全需要不断地在增压点内实施远程监控控制输油泵。以上是监测点需要做好的关键工作。

2.2油田数字化管理应该具有分析诊断特点

根据油田的安全环保为这个系统建设的前提与油田的数字化管理的发展息息相关,按照发展油田工艺路线将数字化建设进行升级与优化,最终实现成本最低这个目的。在油田的数字化监控设备的选择上,追求实用性,而不应该追求高端的数字化产品。绝大部分的设备都是没有放置在室内,若是运用高端设备,会致使后期的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遵循上面所讲述的原则,设计时油田数字化管理不可忽视的。第一把数据的采集实施二十四小时的监测采集,存储探究这些历史数据,构建数据软件中心,对这个作业数据实施比较高效的探究。把数据探究的结果实现企业共同享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数字管理系统,使数字化管理的作用展现的淋漓尽致。

2.3油田数字化管理应该促进管理流程创新特点

研究者时常会遇到的难题无疑就是石油项目生产力的协调性,只有让管理水平大大的提升才能够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大大的减少。运用最先进、最高级的模式来搭建油田数字化管理,在每一个工作区都必须以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基础,建立这个工作区域自身的组织构造,让它稳步发展,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让管理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又可以让工作的效率大大的提升,在最短的时间里处理好石油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3油田数字化管理设计技术

3.1油田数据采集技术

后期的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是在油田的数字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模块。通过传感器与测量仪表等等开展设备的采集,这是油田的对数据的采集工作。若要避开人工采集的弊端可以通过机械化采集处理来实现,让数据的准时性与可靠性大大增强了。

利用温度变送器采集到的原油温度数据和通过其它测量仪器采集到的液面高度数据等等,这些都是在采集时最为关键的数据。

3.2数据识别技术

将采集完数据之后,通过这个数字管理化平台供应的功能还可以是第三方软件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在后期必须要做工作。通过这样来实现控制生产和安全生产的目的。示功图智能识别、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集油管线安全判断等等的信息都是这个数据的处理功能,不但可以利用文字去表达,也可以利用图像来进行较为直观的表述,在计算机数据应对上,这个数字化数据管理平台可能够及时地将采集到的数据用直方图或者是饼状图的形态展现,较为直白直观的警示相关的工作者,把作业的稳定与安全做到最好。在数据处理上不但可以对数据展开较为直白的表现外,而且还可以把最准确的数据当作基础,把真实的数据通过函数来表现,若是这个数据跟基准数据有很大的偏差,必须及时提示。就是通过这一原理来实现示功图智能识别的设计。第一数据传感器把抽油机的作业的参数传到数据的解决中心,利用计算机的计算,画出目前的示功图,其次把示功图跟标准图作比较且展开深入的探析,最终得出当前的工程情况,这样来警示相关的工作者必须高度认真、负责的进行操作,确保生产的安全与稳定性。

3.3智能管理技术

安装视频装置是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关键。站内和井场都设置视频装置,对路口的监控尤为重要,通过视频技术确保作业时厂内的安全与稳定,语音提示与在无人区实行外物闯入报警等等的功能是主要功能特点。在井区工作时无人值守的地方提供安全保障。为工作区的照明设施安装自动化掌控,把照明设施的自动化掌控能够省耗能也能确保在夜间作业的安全与稳定。

3.4远程控制技术

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息息相关,通过远程控制能够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小以及劳动生产的效率大大提升。能够远程掌控抽油机的启动和暂停是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的工作,远程调配不断地输油工业,实现自动投收球作业远程掌控抽油机的启动和暂停是通过视频技术的采集到当前工作环境的视频画面,在工作者查看真实的情形之后,在作业现场或者说是控制室实施的启动或者与是暂停的过程。从而保证油田的作业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若是当前所在的画面出现了异常现象,那么这个数字管理平台就会对工作者进行语音的提醒。

总之,必须根据真实的情况出发设立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科学、合理的通过采集数据设备资源,数字化管理的核心模块是软件,油田的发展与智能化的数字平台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4单井智能化

在二千零八年新疆油田最先在全世界设立“数字油田”之后,又发表“智能油田”的概念且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概念,造福了全球。数据分析深入、信息动态化以及信息运用的主动等等这些都是智能油田的特征。数字油田和智能油田拥有统一的建设目标,数字油田的高级阶段是智能油田。未来地面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进行完善与升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ARM技术与高精度的智能仪表的移动数据终端,处理数据采集的可靠与准时性问题。

(2)将数据技术的经验结合起来,研究出更加高级的数据探究管理系统从而构成专家知识库,故障预警与标准化建设这是核心功能所涵盖的内容。

5结语

将生产组织方式进行升级与优化;现场生产管理由传统的人工巡检与经验管理等等的非主动方式,向精确制导模式智能管理以及电子巡井等等,真正做到了生产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与智能化,使生产的组织方式得到了最大限度上的升级与优化,这是数字化升级配套带来的益处。油田开发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建,建立了前端生产数据的在线监测、与自动采集,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广泛使用,使技术的探析以及措施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准时性与无误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劳动力度下降了;进行数字化配套之后使岗位员工资料填报与巡检等等工作有所减少,然而员工在技术管理工作的时间和生产的运行探究工作上的能力却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的强度也大大减小了。

对井区进行反复的重点监测与井区的自动巡视和巡检这就是这个系统能够完成的重要功能;示功图和主管压力等等是包含在采集油井参数中的内容;定时的启抽以及自动进行间接抽,这是远程控制; 电机工作状况、抽油机运转状况与遥测系统工作情况等等是远程工况监测所包含的内容; 记录与视频监控; 遥测系统通信和故障报警失败,主机以及仪表故障,抽油机不能启动,电机空转,泵效低,抽油杆断杆,碰泵,油井井口压力变化不正常等等。系统拥有了单井数字化的关键内容,功能较为全面,较好地处理了单井自动化生产出现的不足,伴随着智能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油田单井生产管理越来越安全越来越高效这将是必然。

参考文献

[1]李清辉,曾颖,陈新发.数字油田建设与实践―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张凯,姚军,徐晖 ,等.油田智能生产管理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

不动产数据管理篇7

1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设计

1.1总体架构新疆油田采油二厂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分为三个子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

1.2数据采集与监控子系统即采用传感和控制技术构建的油田地面生产各环节生产运行参数自动采集、生产环境自动监测、物联网设备状态自动监测和生产过程远程控制的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对象主要包括:抽油井、计量间、注水井、配水间等。

1.2.1抽油井实现实时自动采集的回压、套压、载荷、位移、冲程、电参数等各项数据远程上传,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抽油机井远程启停控制。

1.2.2计量间计量间改造分为半自动计量间改造及全自动计量间改造;单站日产液量低于25吨或井数小于4口的采用半自动计量间改造方式,单站日产液量高于25吨或井数不低于4口的采用全自动计量间改造方式。半自动计量间改造只实现集油管汇和分离器的压力数据采集,单井采用功图量油。全自动计量间改造实现集油管汇压力、分离器压力、井液量、产量自动采集,数据远传,同时实现远程控制倒井、选井,自动量油。

1.2.3注水井和配水间注水井主要有两种:直连式注水(无配水间)井及有配水间的注水井,主要实现水井压力、配注水量数据实时采集、远传及注水量远程控制。直连式注水井:水井压力变送器及稳流控水装置直接装在井口,单独配置RTU;有配水间的注水井:监测和控制部分全部安装在配水间内,安装水井油压的压力变送器。一个配水间内水井共用一个RTU。

1.3数据传输子系统

1.3.1数据传输网络根据新疆油田采油二厂网络现状,充分依托现有光纤网络资源,同时对其进行补充完善,采用有线光纤传输网与无线传输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满足生产数据的传输应用。站库自动化数据及站内视频监控数据采用有线传输,单井、计量间、配水间采集的实时数据,井区视频监控数据采用无线传输。(如图1所示)由于生产现场井多,密集,且分布面广,根据单井采集功图、压力、电参数等信息量及视频监控系统所需带宽考虑,无线传输方式采用TD-LTE技术。TD-LTE优势:(1)建设1.8GTD-LTE专网,频段专用,可靠性、安全性高。(2)支持5MHz、10MHz、20MHz带宽,支持用户数多。(3)延时短,端到端延时≤5ms,更适合自动化控制、视频监控等实时性业务。(4)速率高,下行速率最大100Mbps,上行速率最大50Mb⁃ps,支持灵活的上/下行时隙分配,适合油田业务开展。(5)TD-LTE基站采用8通道天线,每通道功率可达12W,有效增加覆盖,节约基站、配套的数量,有效节约投资。

1.3.2数据传输安全设计油气生产物联网需要采取多种安全防护措施,从无线传输安全、生产专网安全、数据库安全及边界安全等多方面考虑,保护系统整体安全。主要采用以下安全防护措施。(1)单向隔离网闸:在生产网和办公网之间部署单向隔离网闸,保障生产网边界安全。(2)防火墙:部署在生产网交换机和无线传输链路之间,对数据进行过滤,防止利用无线通道入侵生产网。(3)数据库安全防护网关:部署在公司的关系数据库,保障关系数据库安全。(4)无线通信协议信道加密:通过无线专网自带的加密算法,抵御外网用户通过对生产网的恶意入侵和数据窃取。

1.4生产管理子系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综合处理与分析,提供生产实时监控、故障预警、远程计量、工况分析、设备管理等功能,达到生产操作自动化、生产运行可视化、管理决策系统化的目的。生产管理子系统采用先进的B/S架构,系统分为三层,即:客户访问层、应用服务层及数据存储层。(1)数据存储层:主要是对采集的元数据按一定的规则处理后存储。所存储的数据主要是以下四种类型:设备基本参数、设备状态、生产运行数据、监测分析数据等。(2)应用服务层主要包括油气生产监控管理组件、数据访问逻辑组件、服务接口等。油气生产监控管理组件主要包括流程管理、处理规则、流程控制等有关流程控制、管理等信息;数据访问逻辑组件主要提供统一认证、统一授权、质量控制等安全控制服务信息;服务接口是建立起以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为目标的数据服务,为应用提供专业数据信息。(3)客户访问层根据不同用户群采取不同可视化展示,主要采用图形化、报表、曲线等多种方式来满足各级用户应用需要。生产管理子系统部分界面展示如下图2所示。

2应用效果

目前,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已完成三次采油作业区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并在油田生产、管理中达到了以下效果:(1)提高油田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变以往人工巡检为电子巡检模式,解决资料手工录取工作量大、误差大、周期长、异常井发现滞后等问题。实现生产操作自动化、生产运行可视化、提高分析判断准确率,辅助决策下达到位,使油田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2)优化组织结构,全面提升油田生产管理综合能力。通过整合作业区生产流程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生产集中监控、运行集中管理、数据集中处理,平台应用共享,优化劳动组织模式,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油田生产管理综合能力。(3)辅助优化生产决策,实现科学决策与降本增效。通过实时监测、异常报警等功能及时发现生产异常情况,避免因异常发现较晚而造成对设备的损坏及产量损失;通过功图分析、工况分析等功能,制定合理工作制度、油井调开计划、清蜡计划等,能够节省修井、电耗、清蜡费用,实现降本增效。

3结语

新疆油田采油二厂通过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实现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简化、管理模式优化、生产过程智能化、油田开发精细化的目标;同时,达到了油气生产管理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测、由分级分析向协同处理发展、由经验管理向科学决策发展的转变的目的,为今后长期稳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不动产数据管理篇8

关键词:国有资产;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构成日益复杂,管理难度与日俱增。资产管理方式日新月盛,经历了从手工管理、单机系统管理、网络化系统管理的变化,如今,大数据的横行、数据共享的出现更是让管理模式踵事增华,本文就财务平台与国资平台的数据共享和对接管理进行讨论研究。

一、财务平台与国资平台对接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学校的资产管理者,统筹学校资产管理,业务通常包含了资产购置、资产入账、资产使用和资产查询四个方面,而资产购置与资产入账环节需置于有效的财务监督之下,与财务管理部门密切关联。

(一)资产购置

在高校内,资产的购置涉及预算编制、购置申请,前者在财务管理部门、后者在资产管理部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的普及与应用,这两个部门都有了日趋完善的管理系统,但不同部门间管理系统标准不统一,相互间自成体系,互不关联,导致数据信息差异。

目前,资产购置时,经办人员一般先到财务平台查询确认预算、然后到国资系统中申请购置。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物资购置完成后经费不足,无力支付的尴尬局面。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时间差导致,购置前查询预算充足,但申购过程中,财务平台预算发生变化,国资平台未及时获取更新,购置结束后才发现预算已超支;二是经费本不一致导致,经办人在查询时确认了财务平台上A经费本有预算,但在国资平台上申购时错填成了预算不足的B经费本。

这两类原因,本质上都是由于财务平台与国资平台上数据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在两平台间建立密切的藕合关系,进行动态互动,实现数据共享、同步,迫在眉捷。

跨平台间实现数据迁移,消息中间件是一个很好的工具,鉴于业务系统常常使用Oracle数据库存储数据,自身拥有完善消息传递机制的ActiveMQ消息中间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财务部门管理的各项目明细预算数据作为数据源信息,发送到ActiveMQ中间件,当某项目明细预算发生变动时,数据源上的触发器将数据变动信息通过JMSSender发送给ActiveMQ。然后目标数据库即国资平台关联的数据库,从数据源列表中订阅需要同步的同构数据,通过JMSReceiver接受来自ActiveMQ更新信息,实现同步。(见图1)

就资产购置而言,将与资产相关的财务预算信息与国资处共享,在国资平台上进行物资购置申请时,可以对关联项目的财务资金预审,预算满足需要,同时符合国资管理部门其他审核要求,则审核通过,并根据预扣机制,对采购资金进行冻结,保留经费额度,防止采购过程中资金被其他经济活动占用。冻结的“专款”保留,直至物资采购完成,资产入库并在财务报账完成生成凭证后,冻结的经费额度自动取消,转换为实际支出。

财务平台与国资平台的对接管理,让国资管理部门能严格按照项目资金情况对购置过程进行精细的财务预算控制,有效避免物资采购验收完成等待付款时才发现预算超支的情况发生,提高管理水平。

(二)资产入账

1.报销

物资设备购买完成后,通常会在资产管理部门打印固定资产卡片,然后到财务部门报销。如今财务相关的各类软件发展日益成熟,多数高校都引入了网上预约报销系统,将国资管理部门软件平台上的资产入库信息如购买的物资名称、型号、金额等,自动及时的传送到财务平台上的网上预约报销系统成为形势所需。利用前文所述同一套平台同步机制,即可达到同步数据的目的。资产入库信息进入财务网上预约系统后,完善相关负责人、管理单位签字盖章等手续。财务人员根据收到的材料,从后台核算软件调取具体内容,自动生成智能凭证,对该笔业务进行预处理。

财务平台与国资平台在此处的对接管理减少了两部门协同工作中资产信息的二次录入,既减轻了工作量,又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2.对账

资产管理部门关注资产、财务部门关注账务,但对于学校而言,二者皆重,且需达到账帐相符的要求。传统方式下,通常需要定期将来自两个独立系统的数据手工对比,时效慢,效率低,易出错,难以保证账帐相符。若将财务平台与国资平台对接管理,则可以在两系统间建立中间库,同时保存来自两部门的信息,再利用软件自动进行核对比较,及时,高效,准确率高。

使用中间库的模式通常会选择ETL (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工具来对数据进行抽取、交换和同步。ETL处理数据源时可根据时间戳和效验码先筛选目的数据,有效提高效率,且对平台和数据源的支持都相对较高。(见图2)

财务平台与国资平台的中间库对接管理中,国资部门完成入库手续时,将入库信息如物资名称、型号、金额、关联项目代码等信息传送至中间库,接下来财务部门报销做凭时,财务核算系统从中间库调取对应入库信息,做账后,凭证信息如科目、金额等返回中间库,两部门数据在系统进一步完成实时核对,达到账帐相符。

中间库自动对账系统代替传统手工对账模式,能极大提高对账效率,减少人员工作压力,有力的促进账帐相符。

二、面临的问题

高校财务一般都是物理隔绝的内网,然而平台对接势必涉及与其他平台的联通,系统安全管理的风险与压力必然大大增加,网络病毒、软件故障、操作失误等都极易导致财务信息的泄漏、被篡改。因此,提高安全技防水平事关重大,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系统在设计开发时应注重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避免病毒破坏或黑客攻击,另一方面还应加强日常防护,如:身份认证、通信安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病毒防范、权限管理、硬件防护、及时备份等。同时,对系统管理员专业的计算机维护经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资产管理除了房屋建筑、设备、软件、动植物,还涉及到低值易耗品,若管理部门对低值易耗品的申购、入库未纳入国资平台,那势必导致与财务平台数据不一致。对此,可先采取将低值易耗品独立出来,单独对账的方式,或批量导入国资平台,保持与财务平台一致。

三、结语

高校的国有资产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平台与国资平台的对接,有利于优化资产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管理水平,使资产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资产的使用涉及到各归口管理部门,如学院、部处、场馆、后勤等,将国资平台与协同部门间进一步建立对接,有机整合,对建立高校统一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平台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黄小敬.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J].学术论坛,2012(5):196-199.

[2]拾以婵.财务软件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财会学习,2015(8):160-161.

[3]王君德.大连医科大学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

[4]张亘铸.天翼高校资产管理平台的分析与设计[D].复旦大学,2011.

[5]周辉.高校国有资产风险预警系统探究[J].高校财务,2015(8):119-125.

上一篇:机电安装工程的工程范围范文 下一篇:化工企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