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9-17 10:12:01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1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1)美术教育的概念: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是有生命和情感的,它可以作为幼儿的“第二语言”,幼师基于幼儿教育的特点、原则,结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和教育规律,以各种美术活动来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美术创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审美鉴赏能力。[1]

(2)美术教育的特点:①培养目标:幼儿美术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画家,而是通过这种幼儿比较喜欢的益智活动,传授他们学习方法和灌输一些基础的价值观,丰富其感性经验和审美认知。[2]②判断标准: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不是看孩子是否画得逼真,而是通过幼儿的画,来窥探其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情况。③成长环境:幼儿的美术表达能力深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幼师可以通过美术了解幼儿的内心,及时与家长沟通,为幼儿成长携手共创优良环境。④牵引性:美术教育综合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锻炼其表达能力、感悟能力、计算测量能力、观察能力等,它可以将自信、快乐、健康灌输到孩子的综合能力当中,为后续的学习、生活的素质教育打好基础。

二、美术教育渗透素质教育的方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幼儿开展美术教育是为了让其成为开启孩子思想、情感、能力宝库的钥匙,所以要基于孩子自觉、自愿、自发的基础之上,因此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是先决条件。第一,幼师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视觉和思考角度,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绘画方法、色彩搭配来激发其作画兴趣;第二,就是要“寓教于玩”,从脑生理功能开发来看,大脑左半球是记忆、语言、计算、书写、逻辑推理等智力活动的控制中枢,右半球是视觉、知觉、身体协调、情感等神经心理功能的控制中枢。幼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孩子的认知经验积累,充分开发孩子的各项智力水平。

(2)模仿只是方式,创新才是目的。幼儿美术教育的重心不是技能的传授,而是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依据“泛灵论”的儿童心理特点,幼师组织美术教育时,应该尽可能地少设框架、模式或要求,让孩子们尽量在无拘无束、相对自由的氛围下作画,要让幼儿的画作完全是其自由想象,主观情绪的反应结果,多鼓励、少要求,开发幼儿敢想、敢画的创造能力和追求新奇特意的冒险精神和求异精神,让幼儿个性和身心发展顺应自然天性。

(3)让美术教育完善幼儿的道德品质。美术创作活动和美术的表达形式往往可以体现创造者对人、事、物的主观判断和认同。因此美术教育的实质是为幼师引领幼儿人格发展和价值判断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幼师在组织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让画作体现孩子的心理及心理感受,还应该注意传达积极、乐观的正能量,让艺术的熏陶完善幼儿人格,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2

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美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的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到19 56年。这一时期所召开的有关会议,所颁发的有关文件等,都是提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 发展的教育”。第二个时期是1986年至今。其中的第一个主要标志是1986年国务院制定的《七五计划》中明确 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贯彻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 第二个主要标志是1993年制定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美育所做的专门论述。但直到现在,在教育 方针的表述中,都一直没有包含“美”或“美育”一词。不过,应当看到,今天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与1957年毛 泽东同志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对我国教育方针所作的第一次权威表述是有很 大不同的。这里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当年的表述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 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而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的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很明显,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与培养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二者仅从字义上讲就不一样:“德育、智育、体育”是就学校全面发展教育 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言的,这里没有提美育,也就意味着美育不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造成的严重后 果,这之后的教育实践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而“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中的“德、智、体”这是就个体 素质结构而言的,而不是就教育的组成部分或教育途径和内容而言的,因此这样的提法本身应该说丝毫也没有 排斥美育,也就是说,教育方针中没有“美”字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中就不存在或不提倡美育了。具体讲,美 育同德育、智育、体育甚至劳动教育一样,同样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并在培养全 面发展型人才这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更何况“德、智、体等”中的“等”字还把个体的审美素质包含在 内。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虽然并没有“美”字,但无论是中央领导的有关讲话还是政府制定 的教育法规和文件大都包含了美育的内容,美育在这几年依然受到一定重视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 ,只要我们能对教育方针的理解是科学的、正确的和全面的,教育方针中加没加上“美”字对美育来说并不是 决定性的。当然,如果能加上去,那么美育就会更加名正言顺、一目了然,能避免许多误解,这对学校美育事 业的发展必然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教育方针表述中的“德、智、体”与“德育、智育、体育”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并不等同。建 国初期的有关规定到同志对教育方针的界定,在语言表述上并不严谨,犯了偷换概念的毛病,把属于学 校全面发展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德育、智育、体育等同于了个体身心发展素质的德、智、体。这一问题,在19 86年重新确立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后,应该说已经得到了解决。近十多年来,无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有 关讲话,还是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文件,都是从培养个体素质的角度提“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德智体等方面 全面发展”或“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而再没有出现过“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之类 的表述。(当然,提“德智体全面发展”一时不用“等”,一时又用“等”,一时又用“等诸方面”,也表明 在这一问题上认识不一致,表述不规范。重视美育的人用“等”,不重视美育的人不用“等”,谈美育时用“ 等”,不谈美育时不用“等”,“等”字几乎就成了美的代名词。)

现在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是与《宪法》关于教育的规定 一致的,《宪法》的规定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进一步 证明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是“品德、智力、体质”意义上的“德、智、体”,而不是“德育、智育、 体育”的简称。那么,究竟可不可以把教育方针中所表述的“德、智、体”理解为是“德育、智育、体育”呢 ?应该说不可以。下面将要谈到这个问题。

二、关于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 才,以及与学校开设的各学科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1.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关系。上面已经谈 到,二者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不可等同。除此之外,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们之间是手段与目 标的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 、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手段和途径 ,而且这种教育必须是整体的和全方位的,即只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 ,甚至三个方面,都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四方面教育与德、智、体、美四方面素质之间并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相对对应的关系,这也 就是我们不能把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美理解为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简称的根本原因之一,即我 们不能理解为德育只培养德的素质,智育只培养智的素质,而美育只培养美的素质。而应该这样去理解,德育 主要是培养德的素质,但同时也兼顾培养着智、体、美等素质,依此类推,美育,不仅主要培养美的素质,它 还兼顾培养着德、智、体这三方面的素质(在这方面学者们已有诸多论证)。这样的话,就算教育方针中没有 “美”字,就算人们不怎么关注美的素质,美育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依照这一理解,我们就应该强调一点:培 养学生美的素质也并不是美育独自负责的事情,德育、智育、体育同样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这一点,往往被 我们忽视了,却又恰恰本应由我们美育工作者自己大胆地提出来的。

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学校各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实施涉及到包括

教 学工作在内的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环节,但是它们最主要、最有效的实施途径还是教学,而课程是学校 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托,因此,也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教学方面的主要媒介和具体实 施。可见,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任务,德、智、体、美诸育则是课程设置的 主要依据。具体说,为了实施德育,学校教育设置了德育方面的课程,如思想品德课;为了实施美育,便设置 了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因此,各学科课程与德、智、体、美诸育是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但这种对应关 系同样不是绝对的,因为,所有课程都承担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任务,如属于美育课程的音乐与美术 等艺术课,不仅承担着美育的任务,也同样力所能及地肩负着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一些任务,这也是我们 经常强调的,同样的道理,除艺术课程之外的学校其他课程也应该力所能及地承担部分美育的任务,对于这一 点,恐怕不仅是其他课程想都没想过,而且美育工作者自己也很少想到过。这就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一种不 平等地位,正是这种不平等地位的存在,才导致了人们把美育等同于了艺术教育,甚至等同于了艺术教育中的 音乐、美术课程,也才导致人们片面地认为艺术课程不仅是为美育服务的,理所应当也是为其他几育服务的, 而反过来艺术课程之外的其他各科课程则堂而皇之是无须为美育服务的,如此,美育的唯一所属就是音乐和美 术课了,这便是目前美育的最大悲哀所在。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窘迫,美育工作者自身要承担部分责任,以 往我们强调美育和艺术教育对其他几育的奉献太多而索取太少,以至于美育和艺术教育主体地位容易丧失,容 易被人瞧不起。

弄清楚了上述两种关系,理解学校所设课程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关系就简单了,二者同样也 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所有不同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音乐 、美术等艺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美的素质,同时兼顾培养德、智、体的素质,而其他非艺术课程主要培养德、 智、体的素质,但也应兼顾培养美的素质。即只有各门课程既分工又协作,课程设置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 型人才才能实现。

综上所述:其一,美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与其他方面教育平等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 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素质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二,培养学生美的素质的任务虽然主要依靠的是美育 ,但美育不应也不可能负担起全部的责任,德育、智育、体育等同样必须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同理,培养学生 美的素质的任务不仅仅是包括音乐、美术课程在内的艺术教育的责任,同样也是学校所有其他课程的责任;其 三,美育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应承担起美育的任务。总之,我们要 树立的这种美育观是一种大的美育观或较为宽泛的美育观,美育工作者更要树立这种美育观,其他的所有教育 工作者更要树立这种美育观,因为只有这样,美育才有可能真正被人们重视。

三、关于美育的界定与具体实施问题

1.关于美育的界定问题

界定美育首先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吸取各方面的精华,给美育做一个相对科学和完善的界定。其次还要 敢于跳出美育的自我圈子,站在全面发展教育的高度来审视美育。对此,界定美育的性质,既要突出美育的特 殊性,又要考虑教育的普遍性;界定美育的任务和目的,既要突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又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整 体素质;界定美育的内容与途径,既要强调艺术教育,又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既要突出教学工作,又要关 照学校的其他方面工作,总之,我们给美育所做的界定,应该在强调美育自身特点、确保美育主体地位不动摇 的前提下,要特别明确地给人们传达一个这样的信息,即美育是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学科共 同的事情,美育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关于美育的具体实施问题

第一,依靠艺术教育主渠道,确保艺术教育的美育属性。

虽然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但艺术教育始终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美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维系于 艺术教育。

说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主要原因还是上面我们所强调的美育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学校教 育齐抓共管的事情。而在许多人看来,美育不等同于艺术教育的主要理由是美不仅有艺术美,还有现实美、科 学美等,因而从内容上讲,艺术教育没有包揽美的全部内容。不能说这种观点完全没有道理,但至少可以说其 理由缺乏说服力。因为一方面,就美的内容而言,艺术美除了艺术形式本身的美之外,艺术内容之美实际上就 是现实美的高度提炼和集中,因而不能说通过艺术教育,学生领略不到现实美,恰恰相反,人们尤其是学生对 现实美的领略往往大多是通过欣赏艺术来实现的。另一方面,持这种观点的人所关注的是美,而不是美育,较 少考虑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学生欣赏现实美、科学美较多地还是在校园里、课堂上、书本中,对于学 生来说,除了通过艺术教育欣赏到现实美、科学美之外,还可通过其他学科乃至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来欣赏现 实美和科学美。

不过,这些方方面面也是有主次之分的,对于美育来说,艺术教育是专职,其他方面是兼职。如果美育专 职者艺术教育自己都搞不好,那么在美育还并不太受重视的今天,把美育的希望寄托在美育的兼职者身上是不 现实的。因此可以说,艺术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美育的成败,艺术教育搞不好,美育必然不会有成效。这就 要求艺术教育一定要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完成好美育交给它的任务。如果艺术教育只顾帮其他方面(如 德育、智育)的忙而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艺术教育就不再姓“美”,不再是美育了,美育也就徒有虚 名。因此,搞好美育的关键问题是确保艺术教育的美育属性。

第二,建立完整而开放的学校美育体系

要根据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目标,遵循青少年学生审美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地整 体规划各教育阶段美育的基本任务、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

要根据学校美育工作的特点,建立美育工作管理体制,把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 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主动承担起美育的任务, 自觉地把美育渗透到各自的工作中,发挥各自的审美育人作用。包括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各类学科课程 同美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创建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美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要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学校美育要 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家庭、社会合作,动员、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维护学校美育工作及其成果 。

第三,加强学校美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美育教师队伍。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3

一、美育与音乐教育的共通性

将音乐教育归属于美育的范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育与音乐教育存在着许多共通性,下面列举其中四点简要说明。

(一)情感性

美育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性。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③美育作用于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情”字。其实,“美学”“美育”概念的提出,主要涉及的就是人的感性认识和情感教育领域。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鲍姆嘉通主张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去研究人的感性认识问题,于是创立了“美学”。德国启蒙运动的美学家席勒则将美学理论应用于教育,认为要使人从感性的人上升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于是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开辟了一个新的协调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形象化情感教育领域—游戏冲动,亦即美育。从美学史和教育史的角度来看,在西方从柏拉图到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从孔子、孟子到苏轼、朱熹,虽然没有直接谈到美育的性质问题,但都认为美和艺术可以陶情养性,直接诉诸于人的情感。我国近代的教育家梁启超、王国维则明确提出“情感教育”和“心育”论的主张。情感性也是音乐所具有的典型特征,音乐表达着一定的情感,突出情感性是音乐教育所强调的。“音乐教育处处离不开情绪唤醒、主观感受与体验,离不开情感层面及其活动。它的一切活动,核心在于情。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情感教育。”④

(二)形象性

美育的形象性是指美育所使用的工具、手段和方式,不是抽象的理论和道德的说教,而是具体可感、生动鲜明的形象。在美育中,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借助于具体生动的事物(如自然山水、艺术作品等),诉诸人们的听觉、视觉所引起的一系列的审美心理变化。当然,这个过程也包含着真、善、知识等理性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已融合在美的形象之中并化为美的感性形象体系。所以说,美育不是用概念体系去引导教育对象作抽象的思考和判断,而是用美的感性形象体系的展现来引导人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从而达到“怡情养性”的目的。众所周知,音乐总是以一定鲜明生动的形象为基础内容的,形象性是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流动的音响,它是创造性的、非自然性的,是抽象的、非语义性的,是模糊的、非对立性的,是表情的、非确定性的。因此,音乐要通过音乐语言高低抑扬的旋律变化,轻重缓急的节奏安排,以及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变化,塑造独特的音乐形象。”⑤

(三)愉悦性

所谓美的愉悦性是指美育依靠美的事物(包括艺术)的感染力,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愉悦,并在愉悦的美的享受中使情感得到净化,心灵得到升华的一种特征,即人们常说的“寓教于乐”。如人们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阅读好的小说,游览大好河山等所产生的愉悦心情。由于音乐的审美活动具有愉悦的心理效应,因此,“寓教于乐”是音乐教育特征之一。在音乐教育中,愉悦性可以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那些优美的旋律以特有的艺术魄力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这种‘快乐式’的教学赋予音乐教育强大的生命力,如果引导得当,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悦耳’升华到更高层次,从而更好地感受、领悟音乐的内涵,获得更高境界的审美自由。”⑥

(四)普遍性

美育的普遍性指美育所具有的多种多样,丰富生动,可以不择时间、地点、对象和条件而普遍实施的特点。美育的普遍性表明了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点。由于音乐具有审美的功能,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就是要以审美为核心,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美,无论什么类型的音乐课都是如此。正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言:“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⑦

二、美育与素质教育及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人的素质是一个系统整体。何为素质教育,目前国内教育界对其内涵所指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在众多的研究中,更多的学者倾向于从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即发展层次对“素质”进行界定,将素质的构成分为三类:生理性素质(包括生理特征和生理机能特征等)、心理性素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和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以及社会文化性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等),这样把素质分类与素质发展水平一致起来。这种分法早已为许多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所认可,并且运用于实际研究中。例如,在心理学领域,苏联心理学家阿•尼•列昂节夫认为人们很容易从“生物水平”“心理水平”“社会水平”来对人进行研究,“这些水平的存在,就提出了使心理水平与生物水平、社会水平联系起来的内部关系”。⑧这三个方面的素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协同构成人的素质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素质是以人(个体、群体)先天的自然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传统)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和质量水平。它既指人的身心发展潜能,也指社会文化因素在人身心结构中的积淀与内化。美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美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审美素质,主要包括审美能力素质和审美境界即审美精神素质的教育,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欣赏、创造、评判能力,提高审美境界,走向一种审美的超越和自由、创造的人生。由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因此,美育中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这种音乐教育在作用于素质教育时往往遵循这样的思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以此通向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即培养审美素质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审美素质的培养可以通向其他素质的教育,也就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而达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既然音乐审美素质能力的培养是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那么音乐教育的性质、目标、内容等必然都要围绕音乐审美这一“核心”进行。在音乐教育性质方面,“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它具有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它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⑨音乐教育的功能同样也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审美功能决定了音乐其他功能的实现。对于音乐教育的价值定位基于同样的逻辑思路。“只有实现了审美价值前提下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同理,只有实现了审美价值前提下的艺术课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课程。因此,我们在探讨音乐课程的价值时,就没有必要将其作为课程价值中的某一条例列出来,与其他方面价值相提并论。”⑩可见,创造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都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都是审美价值派生的。既然音乐教育的性质、功能、价值都定位在审美方面,那么,音乐教育的目标理所当然也是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人。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都有一个目标,即育人。但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于所有的审美因素,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⑪当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目标确定后,选择美的音乐作品是音乐教育内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内容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⑫在这里,能够唤起美感的音乐作品(歌曲和乐曲)是音乐审美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音乐作品的选择要体现在音乐的精品美、思想内涵美、现实生活美等方面。从这个标准出发,音乐教学所选内容应属于富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美的中外音乐艺术精品。

三、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及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毋庸置疑,音乐教育对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都将产生特定的作用。在生理素质方面,身体行为在音乐中广泛存在,为了产生声音,人们要学会灵活运用身体中的手指、嘴、肺、横膈膜等,这便是身体行为。在歌唱中,声音就要由喉头与肺来产生,在乐器演奏中,乐器的演奏技术也会涉及身体行为。既然身体行为存在于音乐行为中,那么,音乐及其教育必然会对人的身体素质产生作用。研究表明,音乐作用于人的听觉、视觉、动觉会影响人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呼吸、血液循环、肌肉的张弛等。在心理素质方面,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作用于人的心理而实现其价值的,如振奋、松弛、理智、悦人、认识、想象等。在社会文化素质方面,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个体存在的“母体”。通过音乐教育我们可以了解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内容。实际上,“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只能说明可以通过音乐教育达到美育的目的,但不能说明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美育来设定,音乐教育并非仅仅具有美育的功能,它还有其他的非审美功能。这些非审美功能涉及人生的诸多方面,如科学的、伦理的、政治的等,它可以对受教育者的心灵发生影响和作用,这些非审美功能的效用也是容易理解的,如给人以理想,给人以教谕,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等。审美素质能力的培养不能涵盖音乐教育的全部,还有其他非审美素质的培养。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的性质始终是审美与非审美的融合统一,音乐教育不能只讲审美而排除非审美的内容,音乐教育既能实现学校美育的部分功能,又有不属于美育任务的教化、认识功能,既是美育内容的一部分,又非“美育”一词所能涵盖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种交叉融合的关系,不能画等号。如果以美育来规范、界定音乐教育,必然会遮蔽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价值的存在。因此,从素质教育角度来审视音乐教育,其内涵不仅包含美育的内容,亦包含美育之外的内容,而这又带来了音乐教育的性质、内容、目标等方面的变化。首先,从性质来看,因为音乐教育是一种人类音乐文化得以保存、传递、延续、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所以社会文化素质培养是音乐教育的重心和导向。音乐中的乐谱、乐器,音乐的观念、音乐表演、音乐审美心理、风俗等都体现了文化的特性,都包含了人的因素。音乐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传承功能将作用于人并形成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在这里,社会文化素质包含了审美素质,审美素质的培养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形成并成为社会文化素质的一部分。因此,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的性质可以理解为: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通过“音声、概念、行为”来理解音乐所承载的人类社会文化,以此提高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并作用和影响于人的生理性素质和心理性素质,从而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从教育目标来看,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都是以“育人”作为培养目标,但“育人”的内涵十分丰富,在这个方面,二者存在着不同。前者着重审美活动的教育,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境界,提高受教育者审美素质,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后者是以社会文化素质教育(包含审美素质)为导向,通过音乐对人进行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在这里,我们可以以“社会文化素质”为导向去“联通”其他素质。究其原因有三:第一,这是由素质的结构所决定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受到社会的文化影响而发展,因为不论人们从事何种职业,承担何种社会角色,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有效地感受和理解生活、参与社会生活,都必须具备所处的社会文化所要求的基本道德、智能、情感素质。在素质分类的“要素说”中,实际上也是按照社会文化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和规范建立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二,可以超越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中,仅以审美素质作为核心进行素质教育的狭隘性。因为社会文化素质包含审美素质,即审美素质是社会文化素质的一部分,以社会文化素质为导向的音乐教育必定包含了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这必将拓展音乐教育的内涵。第三,音乐自身体现着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因为音乐是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一部分。通过音乐,人们可以理解社会、政治、经济、语言、宗教等人类行为及其所反映出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因此,“要想了解一个文化和社会的模式怎样通过人类组织起来的音响形式而体现出来,就必须掌握这种音乐在其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相应证据。”⑬所以说,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目标是通过音乐去了解、认知音乐中所蕴含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并将这些富有人文知识、人文意义、人文精神的内涵内化于个体的行为中,从而影响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后,在音乐教育的内容方面,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与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其内容、范围也不尽相同。前者主要是选择“美”的音乐作品来唤起、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后者是以培养人的素质为目的的多元化音乐内容选择,因为音乐自身就是一个复合体,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认为音乐存在着十种功能:情绪表现、审美欣赏、娱乐、交流、符号象征、身体反应、强化对社会的遵守、树立社会机构和宗教仪式的权威、为文化的延续和稳定服务、促进社会的凝聚。音乐中所蕴含的这些功能是审美所无法涵盖的,审美只是其中的一个功能。美育的内容无法涵盖音乐教育的全部,以美育内容替代音乐教育内容将会遮蔽音乐自身的功能和价值,而使得音乐教育附属于美育,带来音乐教育内容选择的狭隘性,这与当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相悖离。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因此,在音乐教育的内容选择方面,要根据音乐的功能与人的素质的关系进行选择,而非仅仅选择“美”的音乐作品。社会上有丰富多彩的体现人类社会文化的音乐,所以说,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内容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是以人们的生活世界为基础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综合性的世界,也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包含了人的各个方面素质的内容。当今的教育学研究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这其实也是素质教育转型下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音乐教育的内容选择是一种关乎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它所选择的内容亦包含了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容,如伦理道德的、社会规范的、文化传统的等等,这无疑将会超越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仅仅关注审美素质方面的内容,从而丰富和拓展音乐教育的内容。

结语

将音乐教育纳入美育的范畴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有效性”,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及其践行,教育的“核心素养”又被当今教育界所提出和实施。在当今教育发展趋势下,仅仅将音乐教育视为“审美教育”已无法适应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及其音乐教育哲学发展的需要,如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批判,以及当今“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构建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等问题,对仅仅将音乐教育视为美育来说是无法解答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跳出仅仅将音乐教育视为美育组成部分的藩篱,而走向一种真正以素质教育本体与音乐教育本体相融合的教育发展之路,这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应然诉求。

作者:刘小红 单位:江苏盐城师范学院

注释

①②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③转引自顾建华、张占国主编《美学与美育词典》,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④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⑤同注④。

⑥同注④,第24页。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⑧〔苏〕阿•尼•列昂节夫著、李沂等译《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75页。

⑨同注④,第15页。

⑩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⑪同注⑦,第10—11页。

⑫同注⑦,第16页。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4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美术教育 关系 存在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

素质教育,是指国家强制的、平等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学校教育活动,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而注重培养学生智力为知的素质,气质为情的素质,性格为意的素质,能力为技的素质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美术教育是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适应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

(一)功能和价值

美术教育的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其作为工具而言的使用价值,二是其作为修养而言的本质价值。学校美术教育的功能表现有:

1.文化功能,包含艺术知识的获得、艺术鉴赏力培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2.创作功能,通过美术技能和创作的练习,丰富其想象力,体验制作和创造的意义。

3.生活功能,提高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增强用视觉交流与沟通的可能性。

(二)审美创作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培养审美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充分发挥审美创造力的前提条件。只有心理获得极大的自由,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独特性。

其次,启发学生进行再创造。美术作品是画家运用美术这一媒件,表达自身体验,感受生活所升华的情感、认识、思想、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的创造性产物。美术接受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与心智的活动,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美术接受,去感受、理解、阐述美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美,同时去体验艺术家的情感、气质、思想和审美价值,使艺术修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接受,把学生领进一个特定艺术境界中,在美术欣赏中引出联想,加强审美意识,激发思想情感的波澜和对美术作品的重新审视,进而获取、填补或创造新的形象。

三、美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全面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面临新的转型,美术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将美术教育的实用价值和本质价值相统一,在完善美术教育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强化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同美术教育相比,美术素质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基础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美术素质教育向学生传授的是基础的美术“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是审美基础,同时美术教育是全面的、结构优化的、层次递进的发展过程,具有系统性。

(二)主体性与适应性的统一

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各自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合作性。教师是主体表现在既要设计与决定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向学生进行美术文化与审美修养的传递,授业解惑,又要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在认识与提高美术文化与审美素养,对所学的知识真正理解与运用,实现教学互动。

(三)因材施教与以点带面的统一

学生自身素质各不相同,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所谓的以点带面,是指通过“判断”来选取典型,再通过“典型”对症下药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进而收到普遍的、全面性的教学效果。

四、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素质必然提出新的要求。以往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下,学校只片面地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忽视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与基本审美能力欠缺,更谈不上真正鉴赏艺术,树立真正的审美观。

(一)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作用

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道德文化修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人才的主要途径。美术教育是学校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育的基本途径。因此,在这一阶段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也说明了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以直观教育为最佳,而美术教育恰恰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并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教育对人的思想品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可以提高思想道德觉悟。

2.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教育已不再是仅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美术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等方面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已不再趋于形式,它更注重美的内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多讲解和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端正思想品质,提高识别生活中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的作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只有那些会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人,才会去描绘美,才能体验美,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而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它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具有独特意义。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的作用:美术中的记忆是形象记忆中的视觉记忆,是人们对事物形状的大小、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认识―保持―再现。这种记忆过程的训练,是对学生的后思维的训练,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记忆和思维表现,使眼、手、脑得到协调发展,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记忆能力,其智力也会得到有利的发展。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的作用:美术教育能增强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作品本身对生活的再现,更重要的是它融会了艺术家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流露,是艺术家将生活中收集的素材有目的地取舍选择、提炼后的再现重组过程。

(二)素质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体现

素质教育模式是人类教育史上最先进、最科学、最理想的教育体系,而美术教育则突出其审美和素质的教育功能。如果说素质教育意味着知识的统一性和人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话,那么素质教育的落实就无法忽视学校的美术教育。

1.美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为人的基本教育,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人的各种潜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其内容比较广泛,它潜在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特别的地位和作用。

美育是情感心境和世界观的教育,也是纯自然的教育,发展美育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观,陶冶人的情操。美育是通过审美活动实施的教育,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美育是一种关于人的自我教育,是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丰富而崇高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和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素质教育既是人类教育改革自身的需要,又是人们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是人类教育史上最先进、最科学、最理想的教育体系。如果说素质教育意味着人知识的统一性和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话,那么素质教育的落实就不能忽视学校美术教育。我们需要更强的视觉形象阅读能力和更精致的审美眼光。充分实现美术教育的功能价值,将体现素质教育的巨大潜能,把人们从眼前的、功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眼光投向未来、投向世界。

五、美术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其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要,美术教育迅速发展。诸多因素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每年的高考中有越来越多的文化基础差的考生涌向美术专业,许多学生对美术不感兴趣,而是由于他们文化基础底子薄弱才报考美术专业,对于一些文化课本身相当好的爱好美术专业的学生,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导致大学美术专业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文化课底子薄、基础差的现象。

不同的美术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美术教育的实践,正确的观念会引导美术教育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而错误的观念就会引向误区,也正是由于上述观念的影响,在大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明显存在着重视技能素质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对待专业技能课与文化素质课的态度上看

重专业技能课而轻视文化素质课,大家总认为技能的学习训练是主体,甚至是全部,只要学好技能就学好美术,却没有考虑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文化课包括很重要的美术史和艺术概论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所以学生把功夫和精力都用在了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上,而文化课则及格了事。

(二)从课程的设置上看

人文科学即哲学、文学、艺术、美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对美术专业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学科知识的了解掌握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这些课程不可能都进入授课范围去讲授,但通过选修自学等途径去学习是完全可以的。

(三)从教学的效果上看

学生经过四年的在校学习,由于重技能训练轻文化素质教育,虽然技能的训练掌握有很大的提高,但文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无疑同培养全面的合格美术人才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参考文献:

[1]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桂林:桂林出版社,2007,VOL21,(3).

[2]黄吉淳.美术教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3][美]科汉,盖纳著.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8).

[4]素质教育读本[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5

摘 要:素质信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获取并运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之必要途径。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其次,对中美两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再次,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美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经验,提出促进我国大学生信息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比较研究

Abstract: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s the necessary way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obtain and us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Firstl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Secondly,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Chines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with Americans.Thirdl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Chines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Finally,this article give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hines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by learning the experience from America.

Key words: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comparative study

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潮流中,信息、知识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质作为终身学习和知识技术创新的必备条件,受到各国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关注。美国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发祥地,在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就。

1.信息素质的基本内涵

“信息素质”最早是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他指出:“信息素质”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能”;[1]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提出到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有关信息素质的含义,即“具备信息素质的人,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2]这一定义指出要具备信息素质就要拥有审时度势的眼光,具有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200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面向素质社会”的学术会议明确声明:信息素质是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截止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信息素质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2.中美大学生信息素质对比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质的培养在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很有必要。美国作为世界上信息素质的发祥地,其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相较于其他国家有着一定的优势。本文就我国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情况与美国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对比分析如下:

2.1教育体制方面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便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小学素质教育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中。与此同时,美国实施了一套完备的信息素质教育计划纲要,这份纲要的适用人群包括小学生、中学生、以及大学生。并且建立了完善的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设备,为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如,1996年,美国确定了“信息素质教育在普通教育计划中的作用框架”。佛罗里达大学由教学研究所共同设计了七个系列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其中四个系列的课程是对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另外三个系列是对高年级大学生开设的,并且将七个系列的课程制成多媒体课件,供学生上网具体操作。[3]在我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才从大学开始。然而,不少大学生依然不清楚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文献、获取信息。这足以见得我国信息素质教育起步晚,学生信息素质的意识和技能薄弱。

2.2教育方式方面

信息素质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开设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和嵌入其他课程等。中美两国在信息素质教育方式上各有不同。美国在早期便开设了信息素质教育课,并且于1996年确定了“信息素质教育在普通教育计划中的作用框架”。如,弗洛里达大学教学研究所和图书馆合作设置了七个相关的系列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有关资料显示,1995年,美国有28%的大学提供网上课程,到1998年已经猛增到60%。与此同时,美国在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中也嵌入其他课程。而我国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开设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开展相应的信息素质教育讲座等。相较于美国大学生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和灵活、开放、形象、个性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形式过于简单,内容过于肤浅,交互性、系统性也不够强。

2.3图书馆合作方面

在图书馆合作程度上我国与美国也存在一定差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合作项目就快速发展。许多大学图书馆之间开展了信息素质教育合作项目,并且致力于开发Web的在线素质教育课程。其中IILI则便是犹他州各大学在UALC的协调下,大学图书馆合作开发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指南的典范。同时,美国大学图书馆还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这种合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的合作,;另一种是图书馆与校内外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我国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合作程度比较低,而与其他机构或单位之间几乎没有合作。对于开展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合作,CALIS正在准备联合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发信息素质教育的统一平台,但目前也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4]

2.4师资力量方面

美国有专职教师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这些专职教师都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时间操作技巧。美国政府对信息素质教育师资质量的非常重视,它建议将教育技术投资中的30%用于师资培训。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对信息素质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如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相关的讲座、引进相关的信息资源等。但是,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缺乏专职教师;第二,教师的信息素质技能比较弱。目前,给大学生上信息素质教育课和对其进行实践操作指导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图书馆馆员。他们一方面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有限;另一方面,他们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中。

2.5资金投入方面

美国政府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投入比较多,以确保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据美国巴特利研究所估计,近十年,美国至少有2500亿至400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网络教育领域。除过政府的资助外,美国信息素质教育的项目资金来源还包括社团资助、公司资助、学校拨款等。但是,国内信息素质教育项目与国外不同,教育项目资金主要是由政府资助,如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教育,项目经费等,来源比较单一。[5]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美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教育合作、师资力量和资金投入五个方面。

3.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中美两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3.1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意识淡薄

从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从小就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而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生群体主要是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这个阶段,我们的学生就与美国学生拉开了距离。我们的大学生从小就缺乏信息素质意识。在大学,学校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恶补,使他们对信息素质教育进行了解。这种短时间内的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不稳定的,而且对信息知识的了解也是片面的、肤浅的。因此,我国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的反应、理解还只是处于一个初级的关注、认识阶段。学生对检索语言、检索符号、检索的相关工具的运用等还不熟悉,没有掌握相关的检索技巧,不具备相应的检索技能。

3.2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开设相关的文献检索课程,这种课程一般是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作为选修课,必然有些学生没有选这门课程,而且学生在心理上也会认为选修课就是可选可不选的课,这无形中就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而且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这种课程的课时少。与此同时,这种课的代课老师绝大多数是图书馆的馆员,常言道:“术业有专攻”。但是,馆员们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让馆员给学生代课,学生从心理上会觉得老师没有权威,也就影响了学生上课的兴趣和动力,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文献检索课的授课形式也主要是大堂课(一个教室容纳上百学生,甚至几百名学生),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形式的授课方式很难达到师生互动,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3信息素质教育的合作程度低

我国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比较少,即使图书馆之间有合作,也是为数比较少的几个高校图书馆进行合作,而且合作程度比较低。像前面所说的“对于开展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合作,CALIS正在准备联合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发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统一平台,但目前也还只是出于探索阶段。”而且目前我国大学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也比较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对师生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受到限制。尽管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扩充图书馆信息资源,但是毕竟“匹夫之勇”不如“众人拾柴火焰高”。

3.4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高校中担任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师基本上是图书馆馆员,基本没有专职、专业的信息课程教师。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代课的老师没有经过专业的信息素质培训,对信息课程的基本知识、相关技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掌握都不够;另一方面是这些所谓信息课程教师一面要做自己的工作,一面要给学生代课,这样身兼数职,难免会有顾及不周的地方。由于工作压力大,可能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这样必然会影响两边的工作。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将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5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相较于美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资金来源渠道的广泛程度而言,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项目资金来源较单一。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与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对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不相符。这将不利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水平还比较低,在其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4.提升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对策

通过对中美两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美国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发现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4.1提早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通过前面对中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对比分析,了解到美国从小就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而我国真正的信息素质教育是从大学才开始的。这造成我们学生对信息的敏锐度低、信息意识淡薄。从意识与行为的辩证关系来看,意识对行为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行为具有促进作用。而且长期形成的潜在的正确的意识必定能对行为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意识的形成并且内化为人的内在观念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意识培养,从小就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信息素质意识,为掌握相关的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4.2实现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统一

通过对中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对比分析,以及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剖析,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形式单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批判性地学习美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经验,实行开放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的信息教育。具体就是:首先,拓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渠道。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信息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实行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以此增加学生实践操作机会,提高操作技能,改变传统的大课堂授课带来的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现状。因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而且形式灵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其次,增加信息课程的课时;最后,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信息课程由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

4.3加强图书馆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之间合作程度低以及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合作较少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高校图书馆应该有包容兼蓄的意识和观念,在思想上接受“合作”;其次,其他机构也应积极与图书馆加强沟通交流,如院、系、教研室等可以加强与图书馆的联系,为高校间的合作积累一定的经验;再次,相关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引导和支持,增强高校图书馆的合作意识;最后,社会其他单位可以积极与高校图书馆加强联系,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为校企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

4.4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

针对目前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性、专职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首先,高校可以通过招聘相关信息专业的教师以弥补教师力量的不足;其次,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进一步强化教师对信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熟悉、深化和拓展;最后,学校可以通过高校图书馆合作的信息平台,促进高校间信息课程教师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让教师在这样开放、灵活、互动的交流平台中不断提升自己,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提高技能,从而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5拓宽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是实现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物质保障。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资金来源单一的情况,必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首先,确保政府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资助;其次,高校可以走出去,面向社会集资。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高校提供相应的技术和科研成果,企业投资一定的资金,来缓解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资金不足的情况;再次,高校自身要不断提升创造才能的能力,不断产出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并将其运用于生产,从而获取一定的资金,拓宽信息素质教育资金来源渠道;最后,高校可以通过联系校友、个人基金等形式来获取信息教育资金。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质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尽管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较于美国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批判性地学习其先进的信息素质教育成果,形成富有我国高校特色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体系。(作者单位:人文与经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Paul Zurkowski.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and priorities[J].U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974(5):115-119

[2] ALA.Presidential Commission Information Literacy:Fural Report[J].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2004(1):121-127

[3] 杜永美.美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经验启示[J].管理\制度(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0(10):93

[4] 桂秀梅.中美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比较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教育版),2008,8(4):379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6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有许多中小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加强了心理教育的探索,并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为什么要加强学校心理教育?怎样实施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基储原则、内容、途径、方法是什么?心理教育效果如何评价?等等,都需要具体深入地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探讨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是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近百年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历程,中小学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偏重于传授系统的知识;第二阶段,重视加强“双基”教学,培养智能;第三阶段,既重视“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又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

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和凯洛夫教育学,再到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的教育”、阿莫纳什维利等倡导的“合作教育学”、上海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等等,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这三个阶段的历程。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阶段。各国都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目的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首先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且特别强调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1972年,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偏重强调使整个人类的各民族掌握生存的技能和能力,因而提出“学会生存”的教育主题,到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又一致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关心科学。其实质是强调未来21世纪的人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成立了从事心理教育的专门组织,如日本中学里设“生活指导部”,台湾、香港的中小学普遍设立“辅导处”,制订有关心理教育的实施纲要并组织实施。人们对健康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正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或缺损,而是指完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学校的健康教育也由偏重于生理卫生教育而发展为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教育在内的全面健康教育。

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面向21世纪,在调整中小学培养目标时,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如日本强调学生现阶段应具有“宽广胸怀、健康体魄、丰富创造力”,具有“自律精神与公共精神”。1988年《美国的潜力---人》研究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应培养人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高度适应性;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识,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法国的教育目标中提出:“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的潜在能力,并能创造自己的未来。”澳大利亚未来教育委员会的埃利亚德博士认为:“21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首先是创造,应重视发展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应善于和别人搞好关系。”

与此同时,对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国际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如1989年1月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合作召开了“亚太地区小学生情感教育研究会”,会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内容、方法,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品质:理解情理、体谅他人、互助合作的精神;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有责任心、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困难,能自控、自信、自爱。

二、心理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也可以进一 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分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社会文化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因此,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在学生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教育影响使学生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品质,人们通常把学校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但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还应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即心理教育)。当然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1.心理教育与德育

德育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在目前实施的《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心理品质的目标要求。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里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基础---体格;人格的价值---品格;人格的特征---性格。

由此可见,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一定也具有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和心理机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2.心理教育与智育

智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智育的首要任务。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 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结果。因此,智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都能提高学习效果,提高认知结构水平。而认知结构则是衡量智力水平的标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3.心理教育与美育、劳动教育

学生的审美活动伴随着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审美个性和审美能力。劳动教育是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及劳动习惯的培养。美育和劳动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学生一定心理水平基础上,通过心理的内化和外化活动来进行,并且整个教育过程始终渗透着心理品质的培养,如激趣、陶冶情感、锻炼意志以及塑造个性。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可以为美育和劳动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美育和劳动教育效果;还可以增强美育和劳动教育渗透心理教育的目的性,发挥其心理教育的功能。

4.心理教育与体育

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胳肌肉运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情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卫生综合保剑心理素质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体育活动,尤其是竞技性体育活动别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

体育对心理教育的作用也已被教育工作者所认识。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放松紧张心理,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通过运动中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速度知觉的训练提高观察力;通过技巧动作的训练培养注意力;通过长跑运动培养意志的坚韧性;通过球类运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及团结协作的心理品质,等等。

总之,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素质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心理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的能动性,开发心理潜能,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心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当前中小学生素质现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心理素质欠佳,而且心理素质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心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对3000名学龄儿童的抽样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占20%多(而有生理问题的仅占1.3%)。即使被称为学之骄子的重点中学的学生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问题。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上海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中属心理不健康或不够健康者占25%。近些年,升入大学的学生中因承受不了学习、生活、感情上的挫折,或因人际关系不和谐、孤独、忧郁而导致失眠症、偏头痛症、人格异常甚至自杀者的比例有所上升。据有关资料表明,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人数占休学、退学人数的64.4%。

众所周知,“后进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难题。许多研究认为:绝大部分“后进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绝大部分的学生在社交、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适应性水平明显较低,对社会和环境适应不良,社会技能和学习技能落后。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意志薄弱,性格偏执等,这些心理问题抑制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导致学习困难和情绪消极。

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但就教育因素而言,不能不说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思想及其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学生的素质发展走向片面或畸形,片面的知识传授、机械的技能训练等智育活动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并以牺牲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中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德育、审美、劳动教育,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

所谓的重视智育,也只不过是重视升学考试学科的知识传授,强化那些直接影响考试分数的能力因素,比如抽象逻辑的思维力、比较机械的记忆力和“纸上谈兵式”的解题能力,对形象性、直觉的智力因素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比较薄弱。这种教育脱离了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中,各种矛盾冲击着学生还不健全不成熟的心理,常常引起他们的心理困惑、冲突和挫折,在无力克服的情况下,脆弱的心理承受力一 旦被压垮,便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举措。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7

关键词:地质矿产;中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衔接通过对用人单位深入广泛的调研,我们逐渐明确,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外,地质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同样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是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发挥着关键甚至决定性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河北地质职工大学是一所兼有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地质类职业院校,如何实现中高职阶段素质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使素质教育在不同培养阶段实现常态化和连续化,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提升素质教育的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高职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分析

为准确了解师生对我校素质教育及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为中高职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衔接研究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本课题进行广泛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师生意见。课题组对我校中职和高职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设计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保证具有较高的信度水平。中职学生问卷采取发放纸质调查问卷的方式,现场发放,现场回收,人工统计结果。高职学生问卷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线上调查的方式统计数据。开展调查之前,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整个调查过程有序进行,统计结果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可信度。1.对中职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分析中职学生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94份,回收问卷及有效问卷为294份。研究结果如下:(1)学生对我校中职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从图1可以看出,仅有28%的学生对我校中职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表示“满意”,有54%的学生持“一般”的态度,有18%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2)学生认为我校中职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图2数据显示:有51%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时数偏多,缺乏学习兴趣”;有41%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单调,素质教育课程门类较少”;有41%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未体现地质职业特色”;有24%的学生认为“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34%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未考虑学生需求”。(3)中职学生希望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从图3可以看出,中职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应多样化,强调实践性,增设丰富有趣的素质课程,让学生爱上课堂,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以后顺利进入高职打下良好基础,实现中职打基础,高职育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2.对高职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分析高职学生调查共计有302人参与线上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学生对我校高职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从图4可以看出,仅有24%的学生对我校高职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表示“满意”,有67%的学生持“一般”的态度,有9%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其中,有54%的学生认为中高职阶段素质教育课程有机衔接不够,存在脱节、重复的问题,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上没有体现层次性和系统性。(2)学生认为我校高职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的设置比例不理想”;有26%的学生认为“达不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有39%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缺乏弹性,没有设置一定比例的选修课,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有13%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未体现地质职业特色”。(3)高职学生希望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从图6可以看出,学生希望能够在综合素质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因此,课程设置的目标不单纯是针对职业岗位,还必须扩展到着眼于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并且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地质矿产职业教育中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衔接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避免学段间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脱节、交叉、重复、错位,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课程设置要更具科学性、稳定性、规范性.

二、构建具有地质矿产职业特色的中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总体原则是把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出发点,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并充分体现和渗透地质职业特色的基础上,打破以往中高职阶段各自设课、各成系统的教育形式,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框架,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有效衔接,整体设计,分层递进,实现素质教育从中职到高职的全过程培养。根据《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技工院校数学课程标准》《技工院校英语课程标准》《技工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技工院校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中职阶段的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进行调整。除按规定开设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公共课外,适当增加适应中职学生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的素质教育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阶段的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宽厚的知识基础,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等文件的要求,在完成规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研究开设适应高职学生特点、志趣和职业发展需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形成渗透体现地质矿产职业特色的中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中高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心育系列衔接课程,实现中高职阶段素质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对学生道德教育、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和审美素养的多元育人功能,梯度提升教育效果(见下表).1.德育课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精神实质。中高职德育衔接课程承担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政治理论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重任。中职阶段的《德育》《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对接高职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德育教学的承续性、层次性。加强养成教育,通过设置军事课、文明礼仪(素养)课达到规范学生行为、养成文明习惯的教育目的。开设就业指导类课程,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分析提炼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全方位立体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使学生具有积极的职业态度和正确的做事方法,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地质后备军。2.智育课程依据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加强对中高职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衔接研究。基于学校专业特色,在中职阶段开设《地理》课程,为高职阶段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打好基础。高职阶段的《文学欣赏》课程旨在通过名作赏析,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质。3.体育课程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地质职业院校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经常在野外,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更高。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应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依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在中高职阶段开设体育必修课,在高职阶段开设多种类的体育选修课,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课教学要结合地质专业特点,渗透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4.美育课程美育是审美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指出,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根据《意见》要求,在中高职阶段开设美术、音乐、书法、摄影、舞蹈等一系列丰富优质的必修和选修美育课程,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5.心育课程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18岁之间,高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22岁之间,均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行为特征。在中高职阶段分别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三、中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运行效果

中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实现了教育目标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使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职业特色更加鲜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为其带来更强的职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地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8

一、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所谓“育人”,就是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其终极目标是人的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以“育人”为目标,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学与实践,而不只是知识的简单积累。

学校教育要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各种素质发展的要求,对教育任务、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等进行全面规划。这里的素质,不是指某种学识、某种业务、某种技术,而是人的身心中内在的品质因素。各种内在品质因素的综合,构成了人的整体素质或称综合素质。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使人的各种内在品质因素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

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拓宽知识,发展智慧,提高智力水平,发扬科学精神,把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更要加强人文教育。只有加强人文教育,才能使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理性的学习转为情感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人文教育是一种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教育、人化教育,它以人的精神完善为最高目标,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学生,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使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在人文教育中,美是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从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大凡有影响的教育都很重视美育。如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将音乐立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居第二位。孔子认为音乐是人的修养最后完成的标志。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又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西方后来在中世纪发展了“七艺”(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音乐、天文),音乐为第六,等等。

二、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美育,或称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的途径。”

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手段。通过美育,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其落脚点还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在于美化人类自身。人类自身的美化,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化,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美育的特殊功能,就在于使人的精神世界飞跃到一个更高更美的境界。通过美育,使人的感性和理性交融升华:使人的精神世界在理性的高度得到和谐统一,也就是人性的和谐统一,人性的完美。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它通过生动、’具体、可感的美的形象,激发和净化人的感情,以美导真,以美导善,潜移默化地起到作用。

美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术教育,而是一种人文教育,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这里所说的美育显然不是狭义的美育,而是宽泛的美育,简称为大美育,这种大美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觉、鉴赏、创新等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净化、美化人本身,建立美的情操和理想的观念,发展美的品格,形成完美的人格。一个人只有具备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才有可能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才有可能使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进入至高的人生境界。所以,美育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素质教育,也就是精神世界层次上的素质教育。育人,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终极目标就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美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完美人格,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这与教育。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所谓“全面发展的人”“理性的人”“审美的人”“高素质的人”等等,其实质都是一样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但也有密切的联系。从本质上说,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体现了真、善、美的关系。真、善、美三者是统一的。德、智。体,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只有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协调一致地发展,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任务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审美、创美实践活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想象和创造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真理观、伦理观一起,构成了人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具体地说,审美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美感、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审美判断和评价的原则体系,它直接指导和制约着人们的审美和创美实践,规定着人们审美、创美的方向。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培养青年一代具有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修养,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尺度”,才能使审美活动上升到自由、自觉,才能培养人格的完美。

2、提高审美能力

所谓审美能力是指人们感受、想象、鉴赏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中各种事物、现象、作品的审美价值所具备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鉴赏力。

审美感受力是人们审美、创美活动的出发点和基础。审美感受主要包括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两部分。审美感觉是人们通过器官对客观美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美感中最初级的感性印象。审美感觉在审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与客观外界的美发生直接的联系,并为审美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然而一般的美感却不是审美感觉所能完成的。因为多数美的事物,都不可能以某一种属性或与周围事物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存在着。因此,审美感受一般要进入高一级的审美知觉阶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以审美知觉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的美,审美知觉则是对美的事物的多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审美想象力是指人们在以往表象积累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表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重新再现客观事物的感性印象。审美想象是以记忆表象为基础的,而一切记忆表象又都是我们在观察和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过程中形成和保存下来的。人们头脑中是否储备了丰富和精确的记忆表象,直接关系到审美想象是否活跃。因此。首先要培养和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储备丰富而又生动的记忆表象,为活跃的想象力奠定基础。其次,审美想象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理性思维就是“无本之木”,想象就会停滞。因此,要发展审美想象力,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再次。发展审美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对艺术美的欣赏,因为艺术美是审美想象力最集中的表现。艺术美中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和生动的,所以说,欣赏艺术美是培养和发展审美想象力最好的途径。

审美鉴赏力指的是对美的事物的鉴别、欣赏的能力。在审美活动中,鉴别和欣赏两者密不可分。有鉴别才有欣赏。能欣赏才能鉴别。审美鉴别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事物和艺术美丑的辨析能力,二是对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特征、范畴(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和程度(比较美的、美的、最美的)的识别能力。美与丑总是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美是肯定性价值,丑是否定性价值。自然界中的丑一般表露于形式,社会生活中的丑主要在于它的内容,有时与伦理道德中的恶相联系。丑作为社会观念,受时代、阶级、民族的制约。艺术中的丑是生活丑的反映,它是生活丑典型化的结果。艺术家把现实中的丑能动地转化为艺术形式。使丑具有了审美价值。它可以使人对丑产生由衷的反感,笑着与丑告别,并从中获得美感享受。美丑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紧靠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从,黑暗与光明相共。”因此需要加强审美修养,通过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不断提高分辨美丑的能力,以免美丑不分或以丑为美、以美为丑。

3、培养创美能力

所谓创美能力,指的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和美化自身的能力。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就是“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c2J所谓“任何一种的尺度”就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所谓“内在的尺度”就是人自身的尺度,即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与目的。培养和提高创美能力一般应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要认识和掌握物质对象的特性,包括它的性能、结构、形态等方面。二是要重视技巧的学习与运用。三是掌握形式美构成的基本法则,如对称和均衡、对比和调和、比例和尺度、节奏和韵律、重点和层次、多样和统一等。四是要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美的创造总是以“新”为前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上一篇:财务预算主要内容范文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目的及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