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治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5 23:10:42

社区工作治理措施

社区工作治理措施篇1

全区防控工作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和贯彻中央和北京市确定的“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全面预防、有效控制”的方针和原则,立足于“想到最困难,做到最圆满”,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切实落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四方责任”,狠抓“入境人员管理、医院、学校(托幼机构)、社区(家庭)”四个防控重点,强化“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以“阻止和减少二代病例、严防社区传播和暴发、加强医疗救治、充分应对疫情变化”为目标,配合抓好“沙河阅兵村”的疫病防控工作,坚持不懈地做好全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全区行政区域内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主要负责人对本辖区、系统及单位防控工作负有全面责任,要高度关注发展趋势和秋冬季可能出现的第二波冲击,切实提高对防控甲型H1N1流感重要性和长期性的认识,认真部署落实防控措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每个公民应当依法严格遵守各项防控措施。通过落实责任,确保全区社会和谐稳定,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强化和发展“联防联控”的长效机制,切实落实“四方责任”

(一)继续深化“联防联控”,建立应对疫情发展的长效防控机制

1.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健全领导指挥体系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健全以“*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为主体的领导指挥体系。明确和细化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制订和完善工作方案和应对预案,做到“行为规范”;建立工作协商、信息通报、督办检查等工作机制,做到“运转有效”。区卫生局作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挥好指挥、协调和督办的工作职能;各指挥部成员单位要积极参与会商,主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有效运转。

2.强化防控网络,健全预防控制体系

防控工作要按照“全面预防、有效控制”的原则,实施群防群控,在社会各个层面织密防控网络,确保防控工作不留死角。各相关部门要做好启动区级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准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关口前移”,做好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发挥疾病监测的前哨作用;社会各单位、团体和组织应当做好机构内部的宣传教育、病例发现和报告及人员的督促管理工作;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村(社区)等基层自治组织和群众的主体作用,组织动员村(社区)的力量,参与群防群治。

3.发挥医疗卫生机构作用,健全医疗救治体系

卫生系统要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加强医疗救治的各项工作。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强化救治力量,认真做好人员、技术、设备、药品的保障工作;区120分中心和急救站点要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做好流感样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转运转诊工作;感染性疾病科要提高针对发热病人的接诊、筛查、隔离、救治能力,增加人员力量和收治床位,做好院感控制工作,使群众放心就医;后备定点医院要加快建设和改造,做好启用的各项准备工作,区卫生局组建进驻后备医院的医疗队伍,并加强培训和演练。

4.层层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防控工作要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区政府与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与各村(社区),各职能主管部门与本行业、本系统单位均要签订防控工作责任书,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健全落实防控责任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关职能部门的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卫生、教育、民政、旅游、建设等职能部门负责对本行业、本系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对属地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督促村(社区)、未注册的民办学校、托幼机构,诊所、村卫生室、民办医院等医疗机构,社会旅馆和民俗旅游接待户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切实落实“四方责任”,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控工作

1.落实属地责任,健全辖区管理制度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防控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行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在区政府的统一指挥下,认真履行属地防控职责,建立健全职责明确、行为规范、运转有效的防控工作体系。做好人员、技术、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和应对预案,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实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确保防控工作不留死角。

2.落实部门责任,强化行业、系统管理

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的人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防控工作。各部门的防控工作实行主要负责人负责制。

区卫生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防控协调和监督执法工作。督促检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监测、预警、疫情报告和疫情防控工作;督促指导医疗机构开展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抓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规范建设管理,防止出现实验室突发事件;继续做好后备医院准备工作,抓好抗病毒药物、疫苗和防护用品的采购、储备,确保满足医疗救治需要;组织技术力量对各有关部门、单位开展的宣传教育和防控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口岸与社区信息互通、防控对接工作,将有关信息及时通报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最大限度掌握来自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的去向,切实加强对入境人员监测等工作。

区教委负责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防控工作的行业管理,部署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防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托幼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暴发。协助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全区教育系统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

区建委负责全区建筑工地、物业服务企业防控工作的行业管理。区动监局负责全区生猪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中防控工作的管理,督促有关责任人落实相应防护措施,加强对畜禽类动物流感病毒及其变异的跟踪监测工作。区林业局负责全区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工作。区外事办负责对在昌外籍、港澳人员群体开展防控知识的宣传,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归国人员和入境人员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区商务局、工商*分局等部门负责全区物资储备和生活必需品供应管理,保持市场秩序稳定。旅游、文化、交通、环境保护、国有资产管理、市政、民政、质监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行业、系统管理,做好全区范围内的防控工作。

3.强化单位责任,健全社会单元防控工作机制

全区行政区域内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其主要负责人负总责,严防甲型H1N1流感在本单位传播、暴发。建立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明确负责防控工作的具体责任人。保障防控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设施。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落实区卫生局和各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健康监测,督促从疫情发生国家或者地区回昌的人员自行居家观察7日。建立健全传染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风险管理制度。发现流感样病例及时报告,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本单位职工健康安全,工作安全,组织活动安全。

宾馆、饭店、旅店、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单位、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或者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应当落实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消毒、通风等防控措施;对进入公共场所、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进行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筑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生活居住场所的防控管理,落实防控措施,严格人员登记。

组织国际交流、会议和承办大型活动的单位对防控工作负总责。组织国际交流、会议,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必须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和应对预案,组织大型会议和活动要做好场所消毒,活动场地入口要设置体温监测设备。发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的人员,应当告知其有关规定,拒绝其进入活动场所,并就地及时通知医疗急救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4.依法规范个人防控行为,强化社会责任

每个公民都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协助、配合、服从区政府各部门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的防控工作,做好自我防护,依法接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从有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国家或地区回昌的人员,应当按照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自行居家观察7日,并遵守相关规定,配合居住地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管理,配合医务人员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家庭随访或者电话询问等工作。

短期入境的旅游者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旅行社等中方接待单位应当对短期入境旅游者的出行情况、接触人员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并告知其应当遵守的卫生规范。

甲型H1N1流感的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服从、配合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做好隔离治疗、排查工作。拒绝隔离治疗措施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可以由公安*分局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接受集中医学观察、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应当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登记和确认工作;配合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遵守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的卫生规范。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积极加强与被采取防控措施的人员所在单位的沟通工作,保障防控措施有效实施。

三、突出强化入境人员、社区、学校、医疗机构的防控工作,严防疫情暴发流行

区卫生局、公安*分局、区旅游局、区外事办、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社会各单位、团体、组织应当按照北京市对入境人员管理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入境人员筛查和健康监测。要利用多种渠道收集疫区来昌的入境人员信息,区卫生局要加强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反馈的入境人员信息;公安*分局要及时收集出入境管理信息,筛检出的境外来昌人员要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区卫生局;区旅游局要及时收集入境游组团社、涉外接待的宾馆饭店接待的入境商旅人员信息并通报区卫生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发动社区群众力量,摸查在社区居住的入境人员信息,及时通报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各单位、团体、组织应当及时向区卫生局通报本机构涉外活动和入境人员信息。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入境人员防控知识和措施的宣传教育,对来自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的入境人员,要严格实行居家7天的医学观察。区外事办要做好相关涉外事务的协调工作和语言服务工作。

各有关部门、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突出加强对社区防控工作的领导,完善应对预案和措施,加大社区防控力度。应当指导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归国人员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和健康状况的社区监测。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按照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部署积极做好防控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村民(居民)参与传染病防控活动;积极收集、报送相关信息;配合相关部门为居家医学观察和自行居家观察的人员做好服务保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配合下,做好社区防控措施的落实工作和对归国人员健康状况的社区监测。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根据有关卫生管理的规定和物业管理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健全防控措施,加大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卫生清洁力度。

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市、区有关部门关于学校卫生管理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规定,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格标准要求,开展晨午检,晨检要有体温测量记录。对缺课缺勤病因要追查询问,及时跟踪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加强日常健康巡视和检查。严格对出入校园外来人员的登记管理。开展集体活动应当符合防控工作要求;加强对学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市、区两级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和应对预案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发热门诊,建立、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在门诊大厅、住院部等重要场所入口设置体温监测设备。加强对医务人员防治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培训,提高病原检测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强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准确上报疫情信息,不得迟报、瞒报和漏报。确保消毒、隔离和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做好医务人员的防护,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规定处置、管理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严禁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

四、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防控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区政府将防控工作纳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职责绩效考核范围,实行责任追究制。各有关部门、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未按照规定履行传染病防治和保障职责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由区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因为未依法依规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而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各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履行防控责任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引起甲型H1N1流感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构成犯罪的,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甲型H1N1流感的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未落实防控责任,由区政府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社区工作治理措施篇2

[关键词]水土保持;意义;预防;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329-01

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1、水土保持的组成

目前水土保持由三大类措施组成: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1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水土保持耕作法。结合耕作,在坡耕地上修成有一定蓄水能力的临时性小地形,如区田、畦田、沟垄种植等。美国、苏联等国还广泛采用覆盖耕作、免法和少法等。此外,还有深耕、密植、间作套种、增施肥料、草田轮作等,都是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1.2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或称水土保持植物或生物措施。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大地植被,增大地表糙率,从而减轻雨滴对地面的打击,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减缓流速和削弱冲刷力。

1.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作用是通过修建各类工程改变小地形,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入渗,从而达到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根据所在位置和作用,可分坡面治理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护岸工程3大类。各类措施特别是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水土保持工作对发展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生产和建设,整治国土、治理江河、减少干旱和风沙灾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水土保持的意义

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源头和基础,是与水资源管理互为促进、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

水土保持是国土整治的根本。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免受外力侵蚀,既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内涵,也是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主要内容。从保护土地资源、减轻土壤退化的角度上讲,水土保持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内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平衡,而绝不可轻易地去破坏它。

水土保持不仅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基础,处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沿。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头号环境问题,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贫困的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争取继续生存、继续发展的权利,必须调整好人类、环境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调整好经济发展的模式。保持水土,根除灾害,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应该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

3、水土保持的预防和治理

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的精髓。预防水土流失就是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教育的手段,使人们在生产活动、开发建设中,尽量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更不能加剧水土流失。

主要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3.1 坚决禁止严重破坏水土资源的行为,如禁止毁林开荒等。

3.2 严格控制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并要求达到法定的条件,如实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审批制度等。

3.3 积极采取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如植树造林等,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

治理水土流失就是在已经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采取并合理配置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因害设防,综合整治,使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

针对新的水土流失的不断产生、水土流失危害日趋严重的现状,《水土保持法》规定了“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主要是为了控制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表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必然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引发人类生存与发展危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开发建设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为破坏生态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始终把预防监督放在水土保持工作的首位。

水土保持是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要求“各地一定要抓好这件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目前,我国已全面启动了跨世纪生态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已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

但是我们的水土保持意识有待提高、宏观治理力度不够。我国政府相继颁发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水保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宣传不够等原因,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水土保持工作技术性、综合性很强,涉及的面广,碰到的问题较多,往往对造成水土流失的条件、途径、后果及防治措施等,熟悉看法不一,给水土保持执法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治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各种措施综而不合,也是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治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搞工程的轻视坡面植被建设,搞林业的轻视沟道工程,大大降低了治理的综合效益。

所以必须坚持综合治理,以县为基本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的做法是成功的,应当加以肯定。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和有计划地封山育林育草,这一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未能取得突破。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既是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效实施造林种草的必要条件;凡是在半干旱区进行人工造林时必须强调以工程整地为前提;而在发展人工种草的同时,假如不将草纳入正式种植制度之中,并与发展畜牧业与饲草加工业相结合则很难持久下去。建议各地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治理规划,而不是单一的林草建设规划。

4、结束语

社区工作治理措施篇3

论文关键词:山洪灾害;规划;原则;对策

一、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原则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反映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研究和制定全国山洪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和对策措施.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我国山丘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原则。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山洪灾害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也给人类自身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加强管理,规范人类活动,制止对河流行洪场所的侵占,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改变耕作方式等措施,改善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土资源。

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规划要求着重开展责任制组织体系、监测预警、预案等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及时预警,提前组织危险地区群众转移;通过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重点保护对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要的工程保护措施。

③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各山洪灾害区的特点,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wWW.lw881.com做出全面的规划,并与改善生态与环境相结合,做到标本兼治。

④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要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部门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实现近期和远期规划防治目标。

⑤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点多面广,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防治措施应因地制宜。既要重视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山丘区的现实状况,尽量采用经济、实用的设施、设备和方式方法,广泛、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工作。

二、山洪灾害防治主要对策措施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历时短、范围小而散,但易造成人员伤亡。对山洪灾害威胁区内的人员和财产主要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既不合理也不经济。山洪灾害防治要立足于采取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御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

在研究山洪灾害分布、成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划分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措施。规划的主要对策措施有以下方面:

1.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落实责任制并编制预案、实施搬迁避让、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防灾管理等。

(1)加强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

山洪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决定了防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和承担防灾工作。规划要求在全社会加强山洪灾害风险宣传培训,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使山洪灾害防治成为山丘区各级政府、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2)开展山洪灾害普查

规划要求大力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工作。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灾害发生临界雨量的制定方法,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来源。根据临界雨量,通过分析,规划将降雨诱发的山洪灾害易发程度分为三级: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中国降雨诱发山洪灾害的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东北部、秦巴山地、湖南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淮河上游山区、南岭山地、太行山、燕山、辽东半岛、长白山、大小兴安岭、以及新疆的昆仑山、天山等地。但是,由于规划工作的局限性,大量的隐患点还没有被发现,同时由于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还可能造成一些新的隐患或灾害点出现。因此,需要不断加大普查力度,扩大普查范围,为防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建设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实时的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并及时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措施。监测系统包括气象、水文、滑坡、泥石流等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系统。规划新建自动气象站3886个,多普勒雷达站44个;新建自动雨量站8735个,水文站466个.人工简易观测站l2.5万个;布设泥石流专业监测站(点)1926个,滑坡专业监测站(点)2676个,泥石流、滑坡群测群防村组11880个。规划建设连接30955个监测站(点)的通信网络、1836个县级信息共享平台及警报传输通信设备、21193套乡镇警报传输通信设备.建设县级以上专业部门问网络互联,配置l2.5万套无线广播警报器以及锣、鼓、号等人工预警设备。开发气象、水文预报模型等。

(4)落实责任制并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建立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建立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的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在有山洪发生征兆和初发时就能做到快速、准确地通知可能受灾群众,并按照预案确定的路线和方法及时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规划明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特点.进行山洪灾害普查,划分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明确山洪灾害威胁范围与影响程度:建立山洪灾害防御领导、指挥及组织机构;确定避灾预警程序和临时转移人口的路线和地点;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制定救灾方案及救灾补偿措施等。

(5)实施搬迁避让

对处于山洪灾害危险区、生存条件恶劣、地势低洼而治理困难地方的居民规划拟采取永久搬迁的措施。要创造条件,政策引导,鼓励居住分散的居民结合移民建镇永久迁移。对移民新址、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须进行山洪灾害危害性评估.保障移民迁入安全地区,避免二次搬迁或造成新的山洪灾害。对难以治理的滑坡、难于防护的村镇,要求调整山洪易发区土地利用结构、村镇布局。在城镇及村镇建设、居民建房时应尽量避开灾害易发点。

(6)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与山洪灾害防治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是规范山丘区人类活动。保证山洪灾害防治措施顺利实施.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促进山丘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规划要求制定风险区控制政策法规,有效控制风险区人口增长、村镇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制定风险区管理政策法规,规范风险区日常防灾管理、山洪灾害地区城乡规划建设的管理,维护风险区防灾减灾设施功能,规范人类活动,有效减轻山洪灾害。

(7)加强防灾管理

山丘区资源无序开发、居民点选址不当、城镇不合理建设等人类活动往往加剧或导致山洪灾害的发生。规划要求加强防灾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社会生活、生产行为进行管理.以适应或规避山洪灾害风险。加强山洪易发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管理,对山洪易发区范围内的城镇、交通、厂矿及居民点等建设项目需进行防灾评估;加强河道、防灾设施的管理.以维护河道泄流能力,确保防灾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2.工程措施

对受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严重威胁的城镇、大型工矿企业或重要基础设施,通过经济技术比较,规划适当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保障重要防护对象的安全。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等。

1)山洪沟治理

对严重威胁村镇、县城、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大面积农田的山洪沟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山洪沟治理措施主要有护岸及堤防工程、沟道疏浚工程、排洪渠等。规划采取工程措施治理的山洪沟约18000条.需加固、新建护岸及堤防工程长度94710km.加固改造和新建排洪渠工程89650km,疏浚沟道8920km。

(2)泥石流沟治理

对保护对象重要、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沟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泥石流沟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排导工程、拦挡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蓄水工程等。规划治理的泥石流沟共2462条.需修建拦挡工程13457座、排导工程8546km、停淤工程1480座。

(3)滑坡治理

根据滑坡危险性分类.对威胁到集镇、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不稳定滑坡。考虑治理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滑坡治理的措施主要要有:排水、削坡、减重反压、抗滑挡墙、抗滑桩、锚固、抗滑键等。规划治理的滑坡1391个.需修建截排水沟398400m.挡土墙904.5万m.抗滑桩679.1万m,锚索34.7万m,削坡减载8350万m3.

(4)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对一旦溃坝将造成山洪灾害防治区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病险水库.在现有工程基础上,通过采取综合加固措施.消除病险.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使用。恢复和完善水库应有的防洪减灾功能.消除防洪隐患。本次规划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均为小型水库.共16521座,其中小(1)型水库2999座,小(2)型水库13522座。

(5)水土保持

社区工作治理措施篇4

一、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形成齐抓共建氛围。

大力开展基层平安建设活动。重点抓好平安社区(村)、平安校园、平安单位(企业)、平安家庭、平安铁道线等基层平安建设活动。把基层平安建设活动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治安问题、与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办好事实事相结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进行梳理,实现辖区恶性案件明显下降。XX年年全镇20村达到县级平安建设标准,其中××等8个村达到市级平安创建标准。

二、加强矛盾纠纷联动调处体系建设,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进一步完善情报信息预警网络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积极采取化解措施,争取工作主动权。

(一)认真落实“原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村(居)委会和有关单位把矛盾纠纷及时解决在基层。

(二)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亲自抓稳定,维护社会措施得力。及时化解、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在本地区无重大社会政治影响的群众性事件发生。

(三)高度重视隐蔽战斗争,积极配合治安部门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和邪教组织捣乱破坏活动,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衔接、安置和帮教,落实好各项帮教措施。

三、加强整体联动防范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实效。

深化“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实行多警联勤,提高见警率,不断提升技术防范水平,逐步把技防措施推广落实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家庭。

(一)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在巩固“整体治安防范工作”建设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单位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强化管理,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抓好以单位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强化管理,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抓好以单位内部的安全的保卫工作,强化管理,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抓好以民兵为骨干的社区、居委会,村社治安巡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全镇、村(居)委会、社、户的四级防范网络。

(二)进一步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积极配合政法部门,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以及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及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以及刑释、解教的重新犯罪,社区、村(居)委会,街道积极开展帮教失足青少年活动,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治安管理措施和办法。

(三)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工作,认真贯彻《四川省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大力表彰奖励和抚恤见义勇为人员,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参治意识,防范意识不断增强。

四、加强“严打”整治工作体系建设,及时解决突出治安问题。

(一)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主动进攻的高压态势,积极配合政法部门深化“打黑除恶”,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和抢劫、抢夺等各种犯罪,保持社会治安局势平稳,为地方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坚持经常排查和整治本地治安混乱地区的治安问题,积极配合政法部门对城乡结合部,繁荣地区,开发区,学校周边、企业周边以及铁路沿线的治安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三)及时上报本地的治安情况,积极配合政法部门扫除丑恶现象,辖区内干部职工无参与“六害”活动,违法犯罪活动明显减少,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一)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治保会,调解会,治安联防等配套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在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作用。

社区工作治理措施篇5

关键词:山洪灾害;规划;原则;对策

一、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原则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反映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研究和制定全国山洪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和对策措施.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我国山丘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原则。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山洪灾害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也给人类自身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加强管理,规范人类活动,制止对河流行洪场所的侵占,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改变耕作方式等措施,改善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土资源。

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规划要求着重开展责任制组织体系、监测预警、预案等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及时预警,提前组织危险地区群众转移;通过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重点保护对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要的工程保护措施。

③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各山洪灾害区的特点,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做出全面的规划,并与改善生态与环境相结合,做到标本兼治。

④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要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部门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实现近期和远期规划防治目标。

⑤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点多面广,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防治措施应因地制宜。既要重视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山丘区的现实状况,尽量采用经济、实用的设施、设备和方式方法,广泛、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工作。

二、山洪灾害防治主要对策措施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历时短、范围小而散,但易造成人员伤亡。对山洪灾害威胁区内的人员和财产主要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既不合理也不经济。山洪灾害防治要立足于采取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御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

在研究山洪灾害分布、成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划分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措施。规划的主要对策措施有以下方面:

1.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落实责任制并编制预案、实施搬迁避让、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防灾管理等。

(1)加强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

山洪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决定了防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和承担防灾工作。规划要求在全社会加强山洪灾害风险宣传培训,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使山洪灾害防治成为山丘区各级政府、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2)开展山洪灾害普查

规划要求大力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工作。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灾害发生临界雨量的制定方法,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来源。根据临界雨量,通过分析,规划将降雨诱发的山洪灾害易发程度分为三级: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中国降雨诱发山洪灾害的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东北部、秦巴山地、湖南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淮河上游山区、南岭山地、太行山、燕山、辽东半岛、长白山、大小兴安岭、以及新疆的昆仑山、天山等地。但是,由于规划工作的局限性,大量的隐患点还没有被发现,同时由于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还可能造成一些新的隐患或灾害点出现。因此,需要不断加大普查力度,扩大普查范围,为防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建设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实时的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并及时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措施。监测系统包括气象、水文、滑坡、泥石流等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系统。规划新建自动气象站3886个,多普勒雷达站44个;新建自动雨量站8735个,水文站466个.人工简易观测站l2.5万个;布设泥石流专业监测站(点)1926个,滑坡专业监测站(点)2676个,泥石流、滑坡群测群防村组11880个。规划建设连接30955个监测站(点)的通信网络、1836个县级信息共享平台及警报传输通信设备、21193套乡镇警报传输通信设备.建设县级以上专业部门问网络互联,配置l2.5万套无线广播警报器以及锣、鼓、号等人工预警设备。开发气象、水文预报模型等。

(4)落实责任制并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建立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建立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的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在有山洪发生征兆和初发时就能做到快速、准确地通知可能受灾群众,并按照预案确定的路线和方法及时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规划明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特点.进行山洪灾害普查,划分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明确山洪灾害威胁范围与影响程度:建立山洪灾害防御领导、指挥及组织机构;确定避灾预警程序和临时转移人口的路线和地点;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制定救灾方案及救灾补偿措施等。

(5)实施搬迁避让

对处于山洪灾害危险区、生存条件恶劣、地势低洼而治理困难地方的居民规划拟采取永久搬迁的措施。要创造条件,政策引导,鼓励居住分散的居民结合移民建镇永久迁移。对移民新址、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须进行山洪灾害危害性评估.保障移民迁入安全地区,避免二次搬迁或造成新的山洪灾害。对难以治理的滑坡、难于防护的村镇,要求调整山洪易发区土地利用结构、村镇布局。在城镇及村镇建设、居民建房时应尽量避开灾害易发点。

(6)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与山洪灾害防治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是规范山丘区人类活动。保证山洪灾害防治措施顺利实施.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促进山丘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规划要求制定风险区控制政策法规,有效控制风险区人口增长、村镇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制定风险区管理政策法规,规范风险区日常防灾管理、山洪灾害地区城乡规划建设的管理,维护风险区防灾减灾设施功能,规范人类活动,有效减轻山洪灾害。

(7)加强防灾管理

社区工作治理措施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关于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保一统筹”“七个到位”“六个必须”“六个坚持”以及“低风险区实施‘严防输入、严肃管控’策略”的工作要求,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确保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严防疫情输入、扩散和蔓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分类施策。根据区域风险等级、行业类别,遵照“三级四类”管控要求,采取差异化管控措施,有效提升全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精准性。

(二)坚持科学防控。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原则,实事求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得擅自升级管控措施,不搞简单化一关了之、一停了之。

(三)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全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由“应急管控”向“精准防控”转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确保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四、分区分级管理

按照当前全街道疫情实际情况和发展态势,以社区、小区为单元,根据居家隔离人员数量,分为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区域,进行差异化防控。

(一)低风险区域。辖区内无居家隔离管控人员。实施“严防输入、严肃管控”防控策略。

1.全面开展复工复产。辖区内各相关单位在保证防疫措施落实的前提下,无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接触史,无发热、乏力、咳嗽、腹泻等不适症状的人员可返岗工作。

2.全面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微信、短信、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将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督促公共场所进行清洁和通风;做好家庭开窗通风,日常清洁,个人自我保健防护;公布举报方式,鼓励引导经营业主、群众积极参与群防群控工作。

3.全面加强环境治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境卫生整治,严格对社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做好防疫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二)中风险区域。辖区内居家隔离管控人员不超过10人。在采取低风险区域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严控输入、严格管控”防控策略。

1.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各相关单位人员在非疑似病例、

没有密切接触史、外地返洮解除隔离的前提下可返岗工作。在做好个人防护、场所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实施有序复工复产。

2.全面开展街面巡查。严防人群聚集,鼓励实行相互减少接触的市场供应方式,认真做好人群聚集场所环境卫生消杀,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3.有序开展小区、平房区管理。对于物业服务能力

较强的封闭式小区,由物业公司负责管理,社区进行监督。

对于物业服务能力不强的小区,由包保部门、社区进行巡

逻管控。平房区由所在社区安排专人巡逻管控。

4.有序开展隔离管控。隔离人员由所在辖区主要领导、包保责任人、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实行“四对一”“一日两询问、两测温”等管控措施。

(三)较高风险区域。辖区内隔离管控人员超过10人。在采取中风险区域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严控输入、严防聚集、严厉管控”防控策略。

1.严格规范小区管理。对小区、平房区实施网格化

管理,包保单位工作人员采取24小时轮班轮岗的方式,严查出入人员证件。

2.严格规范巡查工作。组建以街道各站办所工作人员为主,居委会人员为辅的巡查队,每天对辖区进行24小时不

间断的巡逻检查,严控人员流动集聚,严防外来人员进入。

3.严格隔离管控。居家隔离人员实行包保部门和社区“点对点”双重管控,落实“四对一”“一日两询问、两测温”等管控措施。实行“三公示”制度,即被隔离人员家门口要张贴家庭情况公示单、所在楼门口要张贴整个单元的公示单、小区进出口要张贴小区内所有被隔离人员名单。要注意保护被隔离人员的隐私,敏感信息不准公开,便于广大群众监督监管、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社区、站办所、各相关单位要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继续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全面筑牢阻击疫情的严密防线,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二)压紧压实责任。各社区要落实属地责任,认真执行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措施。街道卫生管理站办所要加强疫情分析研判,及时评估风险,做好救治指导。街道派出所要统筹做好临街商铺的排查巡逻工作。

社区工作治理措施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政领导,部门牵头,协作配合,紧紧围绕当前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以“宣传教育、违法生育处理处罚、节育措施落实、流动人口、基层基础规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整治,进一步夯实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为促进全街道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任务

1、开展“宣传教育周”活动。由街道计生办牵头,结合宣讲(三送)活动从2月20日至2月28日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宣传周活动。

召开动员大会,集中思想,统筹安排,明确任务,迅速掀起浓厚宣传氛围。要紧紧结合“三送”及宣讲活动,充分利用上门上户、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先进事例,开展丰富多彩的人口文化活动,在街道形成计划生育综合整治活动的浓厚氛围。

2、开展违法生育处理综合整治。成立解放片计划生育综合整治小组,成员:计生办成员及各社区书记、主任。⑴集中征收社会抚养费,对违法生育的一律依法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对拒不缴纳的违法生育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⑵落实责任追究,对违法生育对象是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依法依纪从严惩处,对因工作失职、渎职,给人口计生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相关责任人,加大责任追究,处理到位率达100%。

3、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对节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清理清查,对尚未落实的要加强引导力度,全部落实安全、有效、适宜、长效的措施,对已落实的要严把落实及时率,确保及时率100%,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8%,当年生育二孩绝育率达100%。

4、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综合整治。自年3月1日起至年6月30日,做好清理清查工作,做到底子清、流向明、管理到位、档案规范,计生办指导各社区落实走访见面制度,完善管理服务,加强对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的查环查孕和见面工作,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确保流动人口合同签订率达100%,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98%,发证、建档、验证率均达99%以上。

5、开展基层基础管理综合整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清理出生瞒漏错报。在信息核查的基础上,对公安、卫生、民政信息及时核查,及时索要相关证明原件,准确核实对象户籍地及居住地,落实好上报信息。

(2)落实第二季度环孕检。5月份,全面开展第二季度环孕检工作,各社区干部要根据各自分片包干的责任区督促所有环孕检对象参加环孕检,并做好流动人口环孕检证明的收集。

(3)规范社区基础,建立全员责任制。①规范档案资料。做好年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②落实分片包干,建立全员责任制。所有社区干部要掌握所包片育龄妇女生育节育情况,做到情况“一口清”。

三、时间安排

这次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整治活动集中四个月的时间,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从年2月20日至28日。街道召开动员大会,各科室、各社区要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进行宣传发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张贴标语、广场咨询、宣传车等形式进行宣传,为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浓厚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从年3月1日至年6月30日。根据当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量化分解任务,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的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3、检查验收阶段。从年7月1日开始。在各社区进行自查的基础上,由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对社区综合整治活动进行考核验收。

四、措施要求

1、加强领导。整个整治活动由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调度协调,根据职责和任务,成立由计生办牵头的综合整治小组,各社区干部及三送、宣讲的干部同志按时参加活动,服从小组安排,迅速成立综合整治工作小组,确保各项整治活动顺利开展。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专职人员具体抓,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综合整治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2、加强协作。这次集中整治活动工作任务重、标准要求高,各社区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次综合整治活动中,做到统筹安排,加强协作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党政领导、部门参与、各司其责、经常协作”的工作运行机制。

社区工作治理措施篇8

一、指导思想2009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创建“社会治安安全单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届(提醒您:请根据实际修改)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社会治安安全单位”打造平安矿区、创建平安区队为重点,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全力维护企业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企业政治稳定。二、奋斗目标1、全矿治安形势稳定,杜绝政治案件、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火灾事故的发生,重点防范部位无盗窃案件的发生,要害部位无重大责任事故和破坏性事故发生。2、一般案件控制在万分之十四以下,协助破案率在70%以上;治安案件发案率控制在5‰以下,查处率在90%以上;职工犯罪率低于万分之三。3、深入开展“社会治安安全单位”,“打造平安矿区、创建平安区队”等创建活动,组织有序、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社会治安安全单位合格率在95%以上。4、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法制教育工作,杜绝集访和进京赴省上访,杜绝游行示威、停课停产事件发生。5、加强“三口”管理工作,特别是暂住人口的管理,登记率达100%,办证率达95%以上。6、加强后进帮教转化工作,帮教对象转好率在95%以上。7、加强民事纠纷调解工作,积极化解矛盾,杜绝民转刑案件发生。8、认真落实重特大案件查究制和国家、集体财产被盗责任赔偿制度。9、完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依法调解和处理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1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创建工作跨入市先进行列。三、重点工作及措施(一)把维护稳定摆在首位,坚持稳定压倒一切。1、广辟信息渠道,及时解决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不安定因素,对反馈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对有可能发生影响的问题,积极制定措施妥善解决。2、正确疏导矛盾,化解各种纠纷。积极疏导各类矛盾,化解消极因素,做到及早发现,正确疏导,将矛盾控制在基层,

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和防止集访事件的发生。3、做好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准备工作,树立超前意识,制定可行性预案,确保各类问题发现早、控制住、处理好。(二)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全面落实综治措施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斗争,对违法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打击力度,结合企业实际,强化工作措施,适时开展专项斗争和各项治理活动,确保治安秩序稳定。完善防范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可防性案件的发案率。深入发动群众,落实群防群治措施,提高自防自治能力,进一步落实人防、技防、设施防“三位一体”的防范措施,提高重点防范部位和要害场所的监控能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民主法制教育,引导职工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遵纪守法,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三)强化基础建设,开展系列创安活动,提高综合防控能力。1、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创建“社会治安安全单位”为重点的系列创安活动,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在实处,消除隐患、堵塞漏洞,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2、加强治安保卫工作规范化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全面落实责任。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强化管理措施,做好治安保卫基础防范工作。3、加强暂住人口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暂住人口管理水平。4、强化消防和爆炸物品管理,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领导,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主管部门切实负责,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切实把责任制落实好。加强消防工作,首先要开展消防法规和消防常识的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广大职工的消防意识和防灭火能力。其次要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消防安全检查活动,查找消防管理的薄弱环节,查找火险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在爆炸物品管理上,要坚持严管、严防、严查、严打的原则,从抓防范、夯基础、促管理入手,做好爆炸物品的管理工作。(四)广泛开展企地共建活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要重视和加强企地共建工作,积极参与和支持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联系,积极承担起应尽的治安责任,协助和配合地方做好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共保一方平安。(五)规范工作机制,建设高素质的保卫队伍。要规范企业治安管理体制,健全保卫工作制度,提高保卫人员素质,切实增强做好企业保卫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保卫队伍,确保矿

山治安稳定,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六)加强文明环境治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入矿佩带胸卡,自行车及其它各种车辆禁止乱停乱放。(七)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对存在或发生比较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尚不够一票否决的,根据综治委(2009)4号文件精神,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八)落实目标责任,进行目标考核。为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创建“社会治安安全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矿对各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责任制,并进行严格的目标考核,具体要求是:1、责任目标(1)把稳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做到、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机构健全,责任落实,坚持正常的工作制度。(2)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不稳定因素,把矛盾纠纷炖化在基层,超前做好和上访工作,对重大问题要超前做好预案,杜绝进京赴省上访。(3)积极开展系列创安活动,搞好学校的治安工作,加强对要害部位,易发案部位的工业物资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做到制度健全、防范措施落实,发现隐患限期整改,否则给予经济处罚。(4)加强单位内部治安管理,杜绝重大恶性案件,多发性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力争消灭一般案件和政治案件,确保无职工犯罪。(5)对职工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职工业余生活阵地,“黑、邪、黄、赌、毒”等问题得到控制。(6)建立有效的人口管理制度,暂住流动人口管理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刑释解教人员、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和后进青少年的帮教组织健全、措施落实。(7)认真落实重特大案件查纠制度和国家集体财产被盗责任赔偿制度。(8)强化消防管理,在消防安全管理上,杜绝隐患,各负其责,确保安全无事故。(9)完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依法调解和处理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10)加强文明环境创建工作,杜绝乱搭乱建、自行车、机动车乱停乱放,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入矿严格执行胸卡制度,确保文明创建工作健康发展。2、考核办法。按附表二的内容执行。3、奖罚:年终由综治委组织考核,得分在90分(含)以上的单位奖500元;得分在80分(含)~90分的不奖不罚;得分在80分以下的罚500元。4、对在综合治理与“创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功人员,矿将另行给予表彰和嘉奖。5、对工作不负责任,治安混乱,导致国家、集体财物被盗等各类案件的发生,除

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赔偿外,还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严重失职造成刑事案件或重大治安灾害事故者,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从严处理。2009年,我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创建“社会治安安全单位”工作任务繁重,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联系实际,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人保班,班保区,基层单位保矿,从而将整个矿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再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文 下一篇:图书管理系统的价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