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02 17:29:43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模型;设计;实践

随着建筑行业的深入发展,协同工作模型已广泛应用到各个建筑设计环节,其在整体规划设计、住宅设计、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建筑设计的水平和效率,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虽然协同工作模型已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但是我国尚未形成系统而完善的模型设计理论,从而限制了协同工作模型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深入发展。

1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模型内涵与模型类型

(1)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模型内涵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为了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完整的呈现出来,往往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工作模型来实现,设计师通过这个工作模型可以更加直观的查看自己的设计内容,从而提升设计方案的三维效果,使设计师从中获得更多的设计灵感。协同工作模型可以为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内部成员之间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从而提升设计效果,达到设计目的。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模型与其他工作模型相比在内容方面更加丰富,其将流程模型、虚拟模型、资源管理模型等多个模型种类集合起来,使建筑设计方案得到更加立体的呈现。通过协同工作模型,无法在二维空间上展示的建筑结构可以在模型构造的三维空间上得到展示,设计师可以以此为参考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使设计师更好的掌握空间关系。总之,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模型是通过一个虚拟的模型平台将整体空间关系展现出来,同时体现建筑设计的艺术效果和建筑功能。(2)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模型类型工作模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常规的分类标准,即应用目的可以将工作模型分为设计模型和表现模型两大类。设计模型是在平面设计图及其他设计资料的基础上所制造出来的模型,主要作用是辅助设计师在整体上掌握建筑结构关系,设计模型并不会呈现出详细的建筑细节,而表现模型则恰好相反。表现模型重点呈现的是建筑细节,包括建筑的美观性和形象性,表现模型设计对制作的精准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表现模型所表达的正是完整的建筑形态和功能。

2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模型设计原则及流程

(1)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模型设计原则。协同工作模型的设计应当严格遵循以下原则:①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筑设计虽然只占建筑周期的10%甚至更少,但是建筑设计的影响却贯穿于建筑周期的90%甚至更多时间里,因此,建筑协同设计工作模型要体现建筑全生命周期,达到提高建筑效果,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建筑成本的目的。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使协同工作模型得到更长久的应用。②群体决策原则。协同工作模型的重点和核心在于“协同”两字,这也是协同工作模型与其他工作模型相比的优势所在。协同工作模型应当为全员参与、群体决策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工作平台,并能合理解决设计人员之间的意见分歧,化异质性为协同性。③满足客户需求。协同工作模型除需为设计师提供设计帮助外,还可以向客户展现设计方案,因此,协同工作模型所呈现出的效果要能满足客户的观看需求。此外,在受到客户的设计委托后,设计师应当能够借助协同工作模型更加便捷的完成设计任务。(2)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模型设计流程。在协同工作模型设计过程中应当按照构建组织模型构建过程模型构建信息平台的流程开展设计工作。①构建组织模型。构建组织模型的目的在于建立合理有序的组织结构,从而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构建组织模型时要始终考虑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利用现有的设计资源消除组织之间的障碍,提高各部门沟通协作的效率,提高设计效果。组织模型的构建一般采用“矩阵法”,也就是将职能部门和项目管理机构按照矩阵的方式组织结合起来,结合之后的组织结构以工程项目为对象,各职能部门内部的人员能够随时抽调,由结合后的组织结构统一管理和调配,待工程项目完结后各职能部门的人员再复位或到其他的工程项目组织机构中工作。②构建过程模型。组织结构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过程重构模型的设计,在协同工作模型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在过程模型构建过程中应当运用过程重构的理论方法。过程重构需要依次经过建筑策划、设计问题研讨、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监理等几个环节。③构建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是信息交流的媒介,一般采用视觉图形语言,补充以语言文字。为了保证信息交流的顺畅性,在构建信息平台时最重要的就是数字化建模,这也是决定协同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不仅可以借助Web提供组织模型和过程重构模型的支撑环境,而且还可以借助Interanet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

3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模型的实践应用——以某大学图书馆方案设计为例

某大学在校址扩建中拟对图书馆进行重新设计,并在图书馆方案设计中引入协同工作模型,该工作模型将方案设计的工作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包含在服务器内的核心文件和建筑资料,第二个层次是具体的工作分区,第三个层次是每个成员被分配得到的本机工作。在该模型的协调下,每个团队成员都有各自明确的权限和角色划分,而且在登陆工作平台时需要按照各自的角色分配和权限登陆相应的项目。设计团队成员被分为五种角色:管理员可以下发文件实现文件共享,为其他成员登陆创造便利;团队负责人负责整体协调工作;成员可拷贝共享的文件并在自己的主机上进行设计操作;批注者可以增加设计元素或要求其他成员进行修改;观察者只能在登陆后共享文件但不能进行任何操作包括修改。在登陆工程前,每个设计者都需要选定一个擅长的工作区,相互之间不能重叠,项目工作区分工方法有很多种,鉴于该校图书馆的设计要求,协同工作模型拟采用划分楼层的方法区分各个工作区,如1层的中文阅览室为工作区A,2层的外文阅览室为工作区B,3层的专业阅览室为工作区C,诸如此类。在发送文件、接收文件或修改时,各个工作区的设计者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确保团队文件的实时更新,任何成员发送到服务器的修改文件不能自动更新,而且其他成员也无法修改这些文件,只能进行接收或其他操作。协同工作模型在图书馆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为设计团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的精准度,保证图书馆建设项目在既定的工期内完成。结语协同工作模型在某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方案设计中的实践效果充分体现了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势,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当积极提升模型设计的创新水平,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舟双 单位: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篇2

关键词:建筑节能;民用建筑;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施工项目的增多,因建筑而引起的能源消耗也在逐渐增大。在如今以低耗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建筑节能施工尤为重要,特别是民用建筑工程的节能。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民用建筑在近年里出现,为了降低民用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所以有必要对民用建筑工程进行节能管理,全面实施对民用建筑节能施工的监督管理。

1 准备阶段的监督

1.1 设计文件

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的依据性文件包括: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标准、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法律法规及规章、规范性文件。

设计单位编制的建筑节能施工设计文件是确立建筑节能质量的基础文件,当建筑节能设计文件经图审合格之后就具备了法定效力,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施工图、引用的标准图集,以及经过合法程序出具的设计图变更文件等。在建筑节能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供应、工艺改变、建设单位要求等原因,常常需要对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文件提出修改和变更,设计变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质量监督环节。

1.2 节能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编制的节能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包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节能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编制的节能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是建筑节能施工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对设计单位编制的建筑节能施工设计文件的一次再深化,施工单位编制的节能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质量高低也会对节能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监督和审批节能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该注意控制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包含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并且要有针对性、统领性,能为专项节能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2)施工单位应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编制建筑节能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节能专项施工方案需要与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相符合,并且还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经过报批和审批程序。

3)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和节能专项施工方案在实施之前,项目部需专门组织对相关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并形成交底记录。

4)发生设计变更及施工方法的变更需及时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核和报批。

1.3 节能施工监理文件

监理单位编制的建筑节能施工监理文件包括:单位工程监理大纲或监理规划、建筑节能专项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单位组织编制的监理大纲或监理规划是建筑节能施工监理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对设计单位编制的建筑节能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单位编制的节能专项施工方案的一次质量管理细化;监理单位编制的节能施工质量监理方案能对节能施工质量起到控制作用。

1.4 对设计和施工的创新管理

在建筑节能工程中提倡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这是建筑节能发展方向,无论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还是材料设备供应单位都应该积极支持,并在节能工程施工中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因此,对节能工程施工中进行创新需要持积极和慎重的态度,创新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在施工中实际应用需要严格执行评审、鉴定、备案等程序,完善相关手续之后再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施工单位对所采用的新的施工工艺还需要进行评价,并制定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

2 对材料和设备的控制

2.1 材料与设备检验程序

进入施工现场用于建筑节能工程的材料和设备需要履行检查验收程序,经相关监督方(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的验收确认,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并纳入工程技术档案之中。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实施的抽样复验和见证取样送检,需要把握这两个环节:一是检验批数量和检验项目要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防止批量不足或检验项目短缺;二是严格控制先施工后复验的情况。由于一些材料检验周期较长,因此,对于这类材料的复验需及早送检,以免现场出现待工情况或者复试结果未出来就进行现场大面积施工的情况。

2.2 材料与设备进场质量控制要点

对进入施工现场用于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材料和设备,检查和验收需要注意控制以下几个环节:

1)材料进场前的控制。选择材料时,对候选建筑节能材料严格按相关标准审核其出厂合格证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的型式检验报告(该报告为厂家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有效期为2年),凡报告检测项目不全或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予选用。

2)材料进场时的控制。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其主要内容包括: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应有型式检验报告、进口材料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出入境商品检验;对材料实物检查验收内容包括:材料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检查合格之后,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对材料复验项目现场抽样,见证委托送检,检测合格且检测项目齐全后方可使用。

3)注意对有禁限要求材料的把关,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与淘汰的材料和设备;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建筑节能工程使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和阻燃处理。

3 施工过程的控制

3.1 现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人员培训

1)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第A.0.1条要求,施工现场需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分包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进行人员培训、技术交底及施工技术标准配备等一系列工作。

2)设计单位要与施工单位进行相互沟通。施工图纸的会审与技术交底是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建筑节能施工意图和关键环节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释义和沟通理解的。

3)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对具体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班组和具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3.2 施工过程重点环节的把关

1)重视样板试验工作。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对于采用相同建筑节能设计的房间和构造做法,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间或样板件,经有关各方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样板实验需要花费一点时间,但非常必要,每个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环节和气候条件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环境和条件进行材料试配和工艺安排,以试验数据说话,调整施工参数;同时还应该认真听取和征求设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样板引路,取得成功经验之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施工,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

2)节能施工需要合理进行工期安排。正确处理好工期、质量、成本的关系,保证建筑节能各层的工艺间歇(特别是保温层施工前要尽量达到墙体干燥),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应注意控制,节能保温材料不宜在雨雪天气中露天施工。

3)施工难点的控制。在建筑节能施工中,对冷桥部位的处理一直是一个施工难点,特别是对于南方雨水丰富地区,矛盾尤为突出。例如,对建筑节能外墙保温的保温板系统施工,大面积部位的厚度和做法一般能够得到重视和保证,但对于外窗周边、飘窗顶底板、架空层顶板、敞开式楼梯间墙体等部位,常常是出现遗漏和不做的现象,这类问题在近期进行的部、省、市的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中较普遍存在。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施工麻烦,忽略了对对冷桥部位的保温隔热处理;另一方面是在南方地区确实存在这些保温节点容易出现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

围护结构冷桥部位的保温构造设置是为了阻止热量过多散失,《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32/J19-2006第5.1.3条中规定:“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热断桥和保温措施”;第5.1.4条规定:“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温处理。”因此,对保温和防渗这两个难点问题,在质量控制上需要把握孰重孰轻,在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进行细化,处理的原则有:一是在严格执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保温与渗水的关系分析,在设计方案上进行综合考虑;二是要细化建筑节能节点的设计深度,在设计图纸中明确标明冷桥部位处理的做法和区域;三是做好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要将工程实物冷桥部位施工形成专项处理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通病防治施工措施,加以防范。

表1 验收内容、参验人员以及质量验收合格条件

4 质量验收

4.1 质量验收的划分

建筑节能工程是单位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将一个单位工程划分为9个分部工程,而在后颁布实施的《规范》第3.4.1条规定:建筑节能工程为单位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因此,可以认为,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的第10个分部工程。

建筑节能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较大时,可以将其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节能分项或检验批无法划分时可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协商进行。

4.2 验收程序及要求

1)验收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节能工程验收程序

2)工程验收

根据《规范》第15章的内容,建筑节能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进行验收,具体的验收内容、参验人员以及质量验收合格条件将按《规范》的相关条款的内容进行归纳,形成表1,以方便对照查阅。

4.3 节能施工资料的整理与汇集

1)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应单独填写验收记录,节能验收资料应单独组卷。

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资料需及时收集与整理。根据所在省、市建设主管部分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竣工资料内容,统一使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竣工资料。建筑节能施工管理资料应单独组卷,与工程实物同步;杜绝后补或造假,避免不同步。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运行阶段高耗能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提高既有建筑的运行水平,大力推广节能改造已成为建设部门面临的重要工作。当前,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建筑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并在质量监督实践中得到逐步规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俊礼.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的监督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8).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篇3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实施策划;思路及要点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detail the main body of the tall building implementation planning ideas, the planning of the key point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planning related standards and precautions for construction plann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principle.

Key words: Tall building; Implementation planning; Ideas and key points

中图分类号:TU9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路线

高层建筑施工前必须首先深入分析工程特点,明确好项目的施工技术要点,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路线。工程对象不同,施工技术路线也各有差异,但是基本原则是相同的:突出塔楼、流水作业、机械化施工、总承包管理。

1.1突出塔楼

超高层建筑的显著特点是:投资大、工期长、工期成本高。因此必须突出工期保证措施,采取有力措施来缩短工期。在整个工程中,塔楼的施工工期无疑起举足轻重的控制作用,因此,缩短工期关键也就是缩短塔楼的施工工期。缩短建设工期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特别应重在施工前期。施工前期以结构施工为主,牵涉面小、投入少,缩短工期相对影响面也比较小,成本比较低。因此在施工组织中必须突出塔楼,将塔楼结构施工摆在突出位置。

1.2流水作业

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面狭小,必须自下而上逐层施工,这是其不利的一面,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优点,即可以利用垂直向上的特点,充分利用每一个楼层空间,通过有序组织,使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紧密衔接,实现空间立体交叉流水作业。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建设工期。

1.3机械化施工

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面狭小、高空作业条件差,施工进度要求高,因此必须有效利用当今科技进步成果,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施工。采用机械化施工可以减少现场作业量,特别是高空作业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工厂化先期制作的积极作用,提高施工质量。

1.4总承包管理

超高层建筑功能繁多,系统复杂,参与承建的单位多且来自五湖四海,只有强化总承包管理才能将他们有序组织起来,实现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的全面管理和控制,确保业主的项目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总承包管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入施工中后期,各个分包队伍都进入交叉施工状态,各种矛盾陆续暴露,需要总承包及时协调解决,协调工作量非常巨大,因此必须强化总承包管理,才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联宇工程超高层建筑施工组织

超高层建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施工周期长、组织难度大,只有加强统筹规划,才能确保超高层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加强超高层建筑施工统筹规划的有效手段是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为完成超高层建筑施工任务创造必要的生产条件,制订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所作的规划设计,它是指导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的基本技术经济文件。超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根本任务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约束条件下,根据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从人力、资金、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五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超高层建筑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施工,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目标顺利实现。

施工组织设计也是施工项目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施工资源组织的重要依据,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增强总承包管理的系统性。超高层建筑功能繁多,系统复杂,施工过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总承包单位就可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复杂的施工活动就有了统一的行动指南。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增强总承包管理的预见性。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风险大。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总承包单位就可以提前掌握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利情况,从而预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消除施工中的隐患。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增强总承包管理的协调性。由于超高层建筑施工涉及的单位和人员众多,协调工作量大,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总承包单位就可以密切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和经济、前方和后方的关系,协调施工中各单位、各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行动。总之,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总承包单位可以显著提高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因此,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超高层建筑施工准备阶段中各项工作的核心,在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1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

超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活动,必须随着工程建设展开而逐步深化。超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大纲)、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2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要求

作为一份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2.2.1工程概况

包括本建设工程的性质、内容、建设地点、建设总期限、建设面积、分批交付生产或使用的期限、施工条件、地质气象条件、资源条件、建设单位的要求等。通过深入分析工程特点和难点,明确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

2.2.2施工总体部署

施工总体部署是对整个建设项目全局作出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主要解决影响建设项目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根据工程特点,优化人力、资金、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等配置,合理划分施工区域,正确安排施工顺序,拟定施工技术路线。

2.2.3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反映的是各项施工活动在时间上的安排,要采用先进的计划理论和计算方法,综合平衡进度,使工期、成本、资源等通过优化调整达到既定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人力和时间安排计划和施工准备计划。

2.2.4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是施工方案和进度在空间上的全面安排,它把投入的各项资源、材料、构件、机械、运输、工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场地及各种临时工程设施合理地布置在施工现场,使整个现场能有组织地进行文明施工。超高层建筑施工平面布置重点就是构建高效的垂直运输体系,并随施工进程实现垂直运输体系的有序转换。

2.2.5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根据施工总体部署确立的技术路线,制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如工程测量、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机电工程、幕墙工程等施工技术方案。

2.2.6总承包管理方案

根据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明确总承包管理目标、原则、组织和岗位职责,建立总承包管理的程序和标准。

2.3施工组织设计重点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篇4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饰施工;装饰管理

引 言

建筑装饰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强、施工复杂、涉及范围广泛的工程。建筑装饰的工作程序十分的复杂,在进行实际的施工前都会先初定设计图稿,按照图稿来进行每一步细致的装饰施工。建筑装饰的施工过程就像加工一件工艺品,稍有差池就会毁掉整体的美感。因此,在建筑装饰施工中要先做好组织与管理的工作,做到每一步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做到精细加工达到完美的装饰效果。

1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

1.1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的重要性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是施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必须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建筑装饰施工的组织设计是完善设计步骤和沟通设计方案的主要渠道,为了达到装饰设计标准,需要通过多方的审核,组织设计就是这一审核的过程。简化了多个部门的层层监管,直接通过施工组织进行管控。施工组织设计贯穿于整个建筑装饰施工中,从最初的施工准备到最后项目的完工都不能脱离组织设计的管控。施工组织工作对各项施工准备环节起到引导作用,为编制施工预算以及施工计划做出具体依据。施工组织的管理能帮助项目有序的进行,减少工作中产生的误差。全面的了解和熟悉工程的具体流程,及时的做出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方案。

1.2 建筑装饰施工的组织流程

建筑装饰施工需要制定一套有序的组织流程方案,根据方案促进各个项目高效的完成。装饰施工的组织流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统筹安排:委托方与承包商签订好施工合同后,施工承包商需要对项目进行了解、分析后制定规划方案。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案进行任务的分配,人员的调动管理等环节。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先对项目有全面的了解,不要漏掉一个。做到每一方案计划都能心中有数,清楚每一个施工环节,找到施工方案与建筑装饰要求的契合点,制定出优秀的施工方案。对最后制定出来的施工方案,进行上级审核报批,方案通过后再进行具体的实施工作。

施工准备:施工进行前组织设计人员要对装饰施工有一个方向定位。通过对建筑设计图的了解,结合工程的完工时间、施工量制定方案,为不久后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施工准备要做到对准备工作的安排一一到位,包括了解施工现场,建筑材料、人员分配等各个方面,做到妥善安排管理,保证施工工作万无一失。

工程验收:工程验收的质量标准非常高,因此,在验收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重关卡。而且根据监测部门专业性的不同,分工也有所不同。工程的验收主要有两大程序,分项工程的验收和竣工工程的验收。分项工程的验收先由建设部门和设计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各个环节设计是否合格有无质量问题。监测没有结果再进行最后的竣工验收工作,确保没有质量和技术问题后,由建筑单位和设计机构共同向相关部门申请工程竣工。

2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2.1 抹灰施工技术

抹灰层一般由三层构成,分别是底层、中层、罩层。在抹灰施工的实际操作中,抹灰的厚度要适中,不能太厚,因为如果抹灰太厚。在给建筑物顶层抹灰前,一定要先对顶棚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再开始展开抹灰施工。

2.2 涂饰施工技术

涂饰就是将建筑涂料涂在建筑物的表面上,用来保护和装饰建筑物的工艺。打底涂刷需要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分别是:先上后下、由里向外、先左后右,涂刷时,要保持涂刷均匀,避免出现遗漏或过多的现象。涂饰涂料的工艺主要包括六中方式,即喷、刷、抹、滚、弹、刮。

2.3 墙体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装饰施工最重要的步骤是墙体施工。为了满足建筑节能的需求,墙体砌体一般使用自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在对保温砂浆进行施工时,首先,要保证基层质检合格,其次,要保证屋面的防水层已经全部完成,再次,要保证与墙体相连的管线施工、隔窗和门窗框不会使保温层破坏。

2.4 门窗施工技术

在进行外墙装饰施工的过程中,它的关键环节是玻璃扇和门窗框的密闭性以及传热系数。为了确保建筑门窗与装饰的设计要求相符合,在进行安装时主要应用避免门窗变形的方法,并且,需要对门窗框的位置进行检查,以及对内外朝向进行检查。

2.5 电路灯具施工技术

利用低压配电电源进行照明,照明是利用相来进行分色。首先剥去导线前端的绝缘体,再将线芯插入到盘圈内压实,固定。

3 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3.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制定可行的施工计划和进度表,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准备。①对施工管理人员要确定其人数并进行职能的分配,组织项目人员掌握图纸的内容,并与营业部的人员商议材料的用量并做现场勘察。②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企业各尽其职,营业部下发施工材料,项目部则根据材料表核对各项目的材料用量,修改完善后返还营业部交给预算人员。项目部还要制定采购人员购买材料回来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工程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③施工机械的准备与检修,装饰工程所需要的施工器材有手动工具和电动工具,项目部必须根据机械名称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机械能在施工中正常运行。④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施工环境、施工所需要的水电情况,还有材料堆放处。还要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勘察后记录在《交接备忘录》中。

3.2 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管理

首先要对图纸进行详细的会审工作,尽可能避免图纸上的错漏问题,同时,要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具体的实力情况,制定出总的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以及工序。在整个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中,一般情况是将《工程做法表》(见表1)结合建筑图集整理后下发,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在细节管理上下足功夫。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以便加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在建立和不断完善的工程建设信息网络过程中,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络技术,可以及时捕捉工程所需要的信息,在网上可以检测并搜索到更多的设备和材料生产企业,了解更多更全的企业产品以及产品的价格,促使工程造价能够被合理的确定下来并且有效地控制。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两个市场,在网络漫游中实现对外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取长补短,及时了解国内外有关建筑装饰的学术会议,了解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最新动向,吸取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经验,这也正是使传统的静态造价控制转向现代的动态造价控制的关键所在。

3.3 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队伍的管理

由于现在市场上建筑装饰企业增多,但这些企业是否能够符合建筑装饰市场的要求,能否完成相关标准,无人知晓。所以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要严格把控建筑装饰施工队伍的审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装饰工程的质量以及有效控制工程施工造价的保证。对于那些技术力量薄弱、素质差的应坚决予以否定。针对目前建筑装饰施工队伍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应对申报将要成立的装饰施工队伍严格要求,才能使建筑装饰施工队伍的规模和质量与现在的建筑装饰市场的要求相适应,甚至得到提高。②企业必须正确引导装饰施工队伍的经营行为,对于那些哄抬标价或者压低标价的要取消其在一定时期内的投标资格,而对于那些漫天要价、高估冒算的要降低其技术资格等级;对那些严重违法乱纪的要吊销其营业执照,给予严惩。③对做得好的建筑装饰施工队伍颁发《施工企业取费资格证》,施行凭证取费,赏罚分明。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装饰施工工序众多,施工细节繁琐,给施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只有完善各个小环节,才能达到预期的建筑装饰工程的效果。建筑装饰施工的组织与管理,就是协调整个建筑装饰施工的具体措施。组织与管理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建筑装饰施工起到协调管理的作用。通过组织协调管理的过程,使施工计划有序的完成,达到工期的同时也能及时做好质量的管理,保证建筑装饰施工的质量,提升建筑装饰施工队伍的形象。因此,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应该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促进建筑装饰完善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保证装饰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乌峻岭.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8).

[2]侯崇光.关于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

[3]李文娟.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篇5

关键词:建筑产品;交底;预控

一、前 言

如何做好预控,是监理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结合建筑产品的特点,我认为做好交底工作是监理做好预控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交底,简单地讲就是交待某事物的底细。具体到建筑产品上来讲,我认为不光有交待,另外还有交流沟通的意思。建筑产品是一个综合、复杂、庞大的产品,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很难对所有有关问题都非常清楚。监理部门通过对施工企业的交底,可以使其他建设各方能了解监理的操作程序、工作方法、控制要点等内容,同时,通过交流沟通使建筑物内在的、隐含的东西更加透明,以利于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加以管理和控制。

二、 建筑产品的特点

建筑产品本身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产品,具有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庞大的特点。

1、建筑产品是固定的

由于建筑物的基础都要和土地直接发生联系,因而建筑物在建造中和建成后是不能移动的,这就决定了建筑生产的流动性,与建筑物有联系的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都必须围绕着它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移动,不同的工种在同一建筑物上作业,不可避免在施工中产生一些矛盾,使得建筑施工的管理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作,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组织好施工资源,科学地组织施工,才能控制好工程质量。

2、建筑物具有多样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施工技术进步,生产、工作、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建筑物的建筑外型、结构设计、内部设施呈多样化,加上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建筑物与建筑物的差异相当大。建筑物的多样性决定了各种专业施工队伍的应运而生,因此,对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对专业队伍的管理,在质量控制中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

3、建筑物的体积通常较庞大

建筑物体积庞大,使得建筑物不具备在室内生产的条件,露天作业受到风、雨、雪、温度等的影响,因此,在特殊条件下施工,如何保证工程质量,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可行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三、组织实施好第一次监理交底

1、 按《监理规范》的要求提示施工企业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做的具体准备工作。其中现场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工程的总进度、施工组织设计、各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的选择与控制等作为主要方面来要求;

2、 提出对原材料进场的基本控制要求。严格按现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执行,对质量控制要求特别严格的如水泥安定性等的质量控制要求重点交底,确保工程原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 提出监理工作程序的控制要求。围绕“严格规范、白纸黑字”的管理原则,明确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组织单位、组织人员,参加单位、参加人员和验收程序,强调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明确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的相同与不同,杜绝把监理日常巡视当验收。这样,使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验收按部就班,进展有序,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4、 提出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要求。由安全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工程临时用电用水、基坑支护、塔吊、施工电梯、脚手架、模板的施工方案等安全技术措施进行阐述,要求施工企业编制专项方案。

5、 工程监理、技术等资料的报验、归档要求。由熟悉工程资料报验、归档要求的专职监理人员对承办企业进行交底。确保工程技术资料能及时整理归档。

四、认真参与、组织设计交底。

按《监理规范》的要求在设计交底前,熟悉图纸,能够充分领会设计意图,有利于在以后的监理过程中准确把握施工重点、要点。

五、组织参与施工企业的技术交底。

施工企业的交底一般分三级,分别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各专业工长、各专业工长对各专业施工班组长、各专业施工班组长对具体施工人员。目前,技术交底制度在许多施工企业不能贯彻到底,部分企业甚至形同虚设,即使有也往往不能落到实处,这容易形成现场管理脱节,项目部的管理要求不能贯彻到最基层,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六、对新规范、新标准,重点、难点进行专项交底。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应用,国家、省、行业的新规范、新标准不断推出,现实要求作为第一线的监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并且要求现学现用。对于发现的新东西,监理应及时组织对施工企业进行交底,使建筑工程质量能满足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在实际工程监理过程中,我们曾发现箍筋弯钩平直长度以前只要求≧10d,现在要求要同时≧75㎜,其实就是要求ф6的箍筋弯钩平直长度要≧75㎜,而不是原来的60㎜,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虽然有的是细小问题,但能体现出规范、标准的不断推陈出新。按《福建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的精神,要求施工单位针对悬挑外架进行专家论证。另外,对重要的质量保证体系内容如检验批的划分、试块、试件的留置等,监理组都要进行专项交底,通过交底,帮助施工企业理清质量保证体系控制思路,使质量保证体系系统、有序地落实执行。

七、对专业施工队伍进行专项交底。

建筑物的多样性决定了各种专业施工队伍不断涌现,目前,各种专业队伍如钢结构、幕墙、节能、网架、门窗、防水、桩基础、中央空调等层出不穷,专业技术水平良莠不齐,而现在的建筑工程或多或少基本都能碰到这样的队伍,如何来规范要求这些队伍的施工,成为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关键问题。我们一直坚持对分包专业队伍进行技术交底的制度,我们自己或邀请公司专家把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施工技术等的要求向其明确,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八、对同类工程质量通病向施工企业进行交底。

监理人员不同于和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他的接触面、接触范围相对较窄,而监理人员遇到的工程无论从数量、类型上都要多于前者,他有条件把同类工程的质量情况作出整理、总结,从而了解同类工程容易产生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在后续的监理工作中遇到相同类型的工程时,把此类工程质量通病向施工企业做一交底,这样不仅能避免许多工程质量通病的出现,也容易在施工企业中树立威信,使现场监理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人员应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工程项目监理制作为国家工程领域大力推广的四项制度之一,工程监理人员在工程质量的管理、验收、评定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按《标准》的指导思想去管理好工程,尤其是如何管理好工程质量,是每一位监理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九、结束语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篇6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 指导性文件 优化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的规划性文件,是指导现场施工与技术管理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建筑施工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同时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它提出工程施工中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现场管理、各项生产要管理的目标及技术组织措施。它即解决施工技术问题,指导施工全过程,同时又要考虑到经济效果。科学合理的编制、实施与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是高质量、低成本、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力保证措施。

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成为工程管理的核心,提高施工技术的质量成为了施工企业的重中之重。而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降低成本、降低消耗、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工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成本、信誉好坏均与组织与管理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加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以加强施工企业的科学管理意识,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组织管理措施,在施工企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规划、指导建筑建筑工程投标、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和施工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进行的有效保证。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组织、规划和指挥、协调、控制的作用。

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特定条件,拟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组织措施,可以保证拟建工程按照预定的工期完成,可以在开工前了解到所需资源的数量及其使用的先后顺序,可以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布置。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应从施工全局出发,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符合国家或合同要求,统筹安排施工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合理的布置现场,确保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二、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要结合工程对象的实际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优化,预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1、重视现场勘察和准备工作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一定要注重现场勘察,只有通过详细的现场勘察,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周边环境条件、地上地下管线情况,现场水电供应情况,才能使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从而使施工组织设计将指导施工的作用完全发挥。

编制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前应做好相关的详细调查,包括:核对设计文件,补充调查资料;通过计算工程量合理部署施工力量,并确定劳动力、机械、材料、构件等的需要量和供应方案;安排施工顺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月或每季度工、料、机的需用量;确定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机具,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制定各项保证措施。

各项准备工作应该是充分调查现场后,经过在场人员讨论确实可行后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这样施工组织设计才具有实际意义并能有效指导施工。

2、通过工程概况描述,突出施工部署关键工序

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项目特点的描述,说明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项目规模、结构形式、专业设计概况以及建设期限、质量要求等。在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说明项目建设地点的气候及变化情况;施工区域的地形;相邻的地上、地下构筑物及地上地下管线的情况;施工现场供水、供电、供热等情况。这些情况在后期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起到预防、警示某些不可预见危险性因素的作用,将有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事前消除。还应说明施工项目的建设、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情况;施工单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供应配备情况,如果有分包单位还应说明分包单位的信誉和能力情况。所以施工组织设计在对工程概况进行介绍时必须抓住关键内容,在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筑用途、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建筑高度、设计概况、质量安全目标、环境目标、施工工期、场地特点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内容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程序的设计也就是施工作业指导文件,她是施工方案的核心,是针对工程项目中包含的重要的、技术复杂的、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施工的工程编制的方案,编制时要根据工程的特点,找出主要的项目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施工方法,以解决关键问题。它包括施工的准备工作、机械配备、材料的质量要求、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参数和安全施工措施等。通过具体详细的操作流程及施工方法,直接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作业指导及技术参考,以及质量监督,其内容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强,是工程施工的技术依据。

通过对各分项工程工序的指导和步骤的规划,实现了施工步骤的条理性和操作性,对保证质量、优化工期、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折哦更要的作用,解决了各分项在时间上的先后和搭接问题,以达到保证质量、安全施工、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间、争取时间的目的。

4、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是施工组织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目标能否实现,它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树立和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工程管理原则,即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进度。

施工进度计划有两种形式:横道图及网络计划图。横道图即以横线表示施工进度。这种图绘图较简单,运用广泛,比较容易看懂计划编制的意图,但是没有经过严谨的进度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另一种是网络计划图,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绘制网络计划图,这种方式对工序的逻辑关系表达的较直观清楚。

通过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绘制总体计划网络图、横道图,对工程的施工顺序、各项目的持续时间及项目之间的搭接关系、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及总工期做出安排。

(1)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可以在工作中对施工质量、安全进行指导,并跟随进行质量及安全、文明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2)根据进度计划要求,可以编制季、月、旬施工进度计划,并在实施中对照检查,指导施工,完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工程进度。

(3)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制订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成品半成品购置计划、资金等各种资源保证措施,科学组织,均衡生产,确保计划任务按期完成。

施工进度计划在编制过程中要重点注意以下内容:①施工项目的划分是否合理、周全。②施工顺序是否合理。③工期是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④劳动力消耗是否均衡、主要工种工人是否连续施工。④主要机械、设备、材料等的利用是否均衡。

5、工程项目流水作业

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有三种基本的操作方式,分别是依次作业、平行作业和流水作业。当出现工作面不能充分提供、或是建设项目工期紧张的情况时,流水施工就体现出它的优势的一面,它是建立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工作面和工作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的进行,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的效果。流水作业是组织项目施工最有效的科学方法之一,将拟建工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作业段,在竖向上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层,再给每个作业过程配以相应的专业队伍,并按照一定的作业顺序依次连续地投入到各作业段,完成各自的任务,从而保证拟建工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节奏、连续均衡地进行下去,直到全部完成作业任务。

通过对施工作业流程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成本、节约能耗、保护环境、保证安全生产等。

6、施工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是指导现场施工部署的主要依据。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通过施工平面图的设计,(1)可以实现有序的、文明的施工,节约土地,减少临时设施费;(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3) 划分施工区域和场地,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4)可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等。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注意:①施工平面图所表达内容应全面、完善,标注要准确;②固定式垂直运输设施位置布局合理;③现场运输道路的设计应合理,要充分考虑到人员和车辆的流线,同时要考虑是否满足消防的要求,是否方便堆卸材料,是否考虑了道路排水等等。④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及水、电、气、热等的设置。

7、文明施工方案的编制

加强文明施工,认真搞好施工现场规划,是场内布置整齐、紧凑有序;认真考虑优化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保护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施工现场内的建筑垃圾、废水、废油、废弃包装物等应有确认的堆放点和处理措施;临时设施尽可能自成一体,以减少和外界的相互干扰。施工中优先考虑五牌一图、安全指示、交通指示、夜间安全指示等,合理组织施工运输流线和社会交通流量,确保既有路网交通基本不受施工影响。

总之,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的总体规划,随着建筑国际化进场的加快和不断细化的专业分工,以及建筑行业的竞争加剧,施工方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监督和控制,确保项目的施工有序,依据最优方案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篇7

1.1项目的场地环境分析

建筑项目的场地环境是方案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排除建筑场地环境的不利因素,巧妙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是方案设计完善、充分、合理的重要前提,也是设计师的专业设计能力的一个体现。建筑环境的场地分析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建筑场地内部环境:此处的内部环境要求涉及到建筑场地内是否有需要保护的植被、文物、建筑等,主要是指建筑场地的用地范围,包含城市规划的红线及退线要求、场地地形高程等。对建筑场地内部环境的充分考虑将直接影响到方案设计与平面图生成的质量。

2)地理环境的分析:建筑场地的地理环境与方案设计过程中的通风采光、日照间距、平面关系、结构形式等设计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某项目地理环境的主导风向为北偏西,那么建筑项目设计的主要通风区域应该是西北方向通风,若设计成垂直与主导风向,则在建筑项目的完工后,其通风问题就会成为影响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3)区位环境分析:为了全面考虑到方案设计的合理性,需要对场地的区位环境进行综合的分析。对场地区位环境的分析应当考虑到建筑场地周边房地建筑的分布情况和城市设施安排以及城市地区规划因素等。

4)建筑场地交通环境:交通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重要基础,为了建筑项目于外界的交流,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合理的组织周边的人流、车流情况,安排好动静分区,根据实际的集散情况与建筑的性质,有针对性进行的合理的总平面图布局,以保证建筑的合理交通要求。

1.2项目功能分析与功能分区

建筑项目的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其方案设计的平面图生成应当充分考虑到项目的功能并根据其功能和结构进行功能分区。根据使用者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活动情况和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以及各区使用的频繁程度,可以对建筑项目先做出初步的功能判断,然后根据做出的初步判断进行图面操作,以形成在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气泡图。气泡图是一种对建筑功能关系的简化,是一种通行的使用手段。明确建筑项目的功能性质后,要实现进一步的方案设计与平面图生成,需要根据建筑项目的空间属性以及功能关系,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功能分区的主要目的是对建筑项目的各种空间进行有效的功能设计,使各空间之间合理联系又不会产生互相的干扰,以促进建筑项目使用的人性化和方便性。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根据建筑空间的主辅、内外等性质进行合理分类,并结合它们的各种功能及其功能联系进行初步的功能分区,完成意识中的大概平面图设计。

1.3项目的交通流线组织

在人流与使用量比较大的公共建筑中,其内部功能多而复杂,为了避免建筑内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干扰,交通流线组织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平面图设计手段。比如,在某大型酒店的前台接待区的设计中,如若忽略了水平交通与垂直交通交汇作用下的流线组织,则会导致在酒店建筑使用时,已入住客人常与等候电梯的顾客产生交通流线的互相,影响酒店的使用形象。为了避免交通流线在投入使用时产生的相互干扰,在具体的设计中我们应当注意到对不同性质与功能的交通流线进行合理的区分,针对建筑的功能特点,把项目的交通流线进行合理组织规划,为使用者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的交通环境。同时在设计时应当注意要分区设置人流与物流,将流量较大的区域设计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附近,流量较小的区域则要远离其主要出入口,这样就能形成较为合理的交通流行组织,达到方便交通与流通便利的目的。平面图中交通流线的设计应该符合建筑项目功能对其使用程序的要求,尽量缩短交通流线长度与方便性吗,力求流线设计的简洁明快。另外,在建筑平面图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室内外交通流线的相互联系以及城市宏观交通与建筑项目内部交通的合理联系问题。建筑的方案设计与平面图设计中,若没有保证与城市交通的有效联系,该设计无疑是低质量的。

2面向方案设计的建筑平面图的生成

建筑设计中最有意蕴和最有活力的阶段是方案设计,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亦是一种对建筑平面图问题的求解过程。把方案设计的过程进行不同性质的抽象分层,是实现建筑平面图设计中的进行问题求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建筑方案设计中,SAR理论可作为这一种抽象分层的理论依据。在SAR理论的指导下,建筑方案设计的层次性实现了设计表达的层次性。这种分层理论下的方案设计表达,方便了设计者在不同阶段能够参与不同的设计活动,以更好的实现建筑平面图的生成。最后,面向方案设计的平面图生成应当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平面图的生成符合设计师的设计和描述习惯;第二,其设计支持设计者对设计方案进行不同层次的半自动修改,对各抽象层次进行约束或维护。面向方案设计的建筑项目的平面图生成,是在对项目的功能需要和场地环境要求充分掌握后,建立初步的设计方案与大概的平面图;再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交通流线的合理组织;在最后生成完善的建筑平面图时,结合SAR理论中的抽象分层思想,完成高技术含量的设计。另外,在建筑设计中,方案设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生成良好的平面设计图。

建筑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篇8

1.1目的

为了保护市区(以下简称本区)建筑工地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在发生建筑工地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施工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健全机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依法规范,职责明确。反应及时,措施可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工程建筑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区辖区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等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施工生产过程中各类突发建筑工地安全事故。

1.5分类分级

根据建筑工地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将事故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事故等四个级别:

(1)特别重大(Ⅰ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Ⅱ级)事故:是指造成10人~30人死亡,或者50人~100人重伤,或者5000万元~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Ⅲ级)事故:是指造成3人~10人死亡。或者10~50人重伤,或者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Ⅳ级)事故:是指造成1人~3人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在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全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建设局,由区建设局副局长主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总指挥:分管副区长

副总指挥:建设局局长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区建设局、区委外宣办、区安监局、区交通局、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发改委、区监察局、区民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电信局、区气象局、公安分局、技监分局、质监分局、环保分局、药监分局、供电分局等

2.2应急职责

2.2.1应急指挥部

制定本区应对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指挥协调与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的应急联动行动;向应急领导小组、区政府和市应急办报告应急救援情况。

2.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负责收集分析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相关信息,组织开展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监控和预防工作;负责与上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联系工作,及时上报现场应急处置进展情况;协调和调动相关成员单位应对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开展相应应急工作。

2.2.2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区建设局

负责收集分析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相关信息,参与组织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应急处置及应急救援行动。

区外宣办

负责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新闻和新闻报道工作。

区安监局

指导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处理工作;组织建筑工地的定期检查;组织开展建筑工地安全施工宣传教育。

区交通局

负责保障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现场区域交通道路畅通,必要时可实行临时通管制措施;协调有关部门作好抢险救援车辆有序通行并协助组织疏散人员和物资;组织配合建筑工地安全事故抢险物资、器材的运输。

区卫生局

组织开展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治、救护,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人员抢救情况。

区财政局

负责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的资金保障及管理,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区人事局

做好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善后处置有关工作。负责处置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中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奖惩工作。

区发改委

负责重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项目计划的协调安排,协调有关方面落实项目资金。

区监察局

监督检查处置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各单位和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及工作效能等情况,依法追究对事故的防范、发生、处置有失职、渎职等情形的单位和个人的行政责任。

区民政局

协调有关部门对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中受灾施工人员及周围群众开展临时性生活救助,协调做好死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负责组织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中受伤人员保险理赔相关工作。

区电信局

负责协调相关通信部门保障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畅通;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快速修复损坏的通讯设施,及时恢复通信畅通。

区气象局

提供雨情、水情等灾情预报;为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工作的安排提供决策保障。

公安分局

负责组织本区建筑工地突发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查处工作;参与本区建筑工地突发事故的救援抢险行动。

技监分局

负责协调处置建筑工地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突发事件。

质监分局

负责组织协调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工作;定期检查建筑工地特种设备及相关设施的安全状况。

环保分局

负责建筑施工工地及周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实时报告;组织污染源的排查,对事故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物等有害物质的处置提出建议,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供电分局

负责协调相关电力部门保证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电力供应;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快速修复损坏的供、配电设施,及时恢复正常供电。

药监分局

组织协调建筑工地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负责收集、处理建筑工地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信息,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预警信息包括建筑工地施工突发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机关等。主要途径有电视台、广播、各类公共显示屏、短信息、互联网、内部有线和无线通信手段等。

3.2预警级别

根据建筑工地施工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将事故预警信息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来表示。

3.3预警和解除

预警信息由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和解除,并报市应急办备案。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程序

4.1.1Ⅳ级响应行动

一般(Ⅳ级)事故应急响应:本区范围内发生一般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首先报告建设局,并按照应急处置方案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建设局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指派相关管理人员前往事发现场调查,并报告区应急办。建设局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分析研判,认为必要时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建议启动本预案。领导小组依据建设局报告的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决定启动本预案时,由建设局牵头,成立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全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1.2Ⅲ响应行动

较大(Ⅲ级)事故应急响应:本区或邻近区域发生较大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首先报告建设局,并按照应急处置方案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建设局立即报告区应急办,由区应急办上报市应急办,由市应急办组织应急处置工作。与此同时区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预案,由建设局牵头,成立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在市政府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参与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1.3Ⅱ级响应行动

重大(Ⅱ级)事故应急响应:本区或邻近区域发生重大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首先报告建设局,并按照应急处置方案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建设局立即报告区应急办,由区应急办上报市应急办和省应急办,请求启动省级相关应急预案。与此同时区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预案,由建设局牵头,成立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在上级政府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参与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1.4Ⅰ级响应行动

特别重大(Ⅰ级)事故应急响应:本区或邻近区域发生特别重大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首先报告建设局,并按照应急处置方案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建设局立即报告区应急办,由区应急办上报市应急办、省应急办及国务院应急办,请求启动部级相关应急预案。与此同时区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预案,由建设局牵头,成立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在上级政府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参与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2.3事发单位

(1)事发单位要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组织抢救受伤或被困的人员。

(2)事发单位要随时将事故处置情况报告区应急办和建设局。

4.3成立应急工作小组

应急指挥部可根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组织成立以下应急工作小组:

4.3.1抢险救援组

由事发单位和建设局有关人员组成。依照专家组制定的抢险救援方案,组织抢险力量实施抢险救援。

4.3.2安全警戒组

由公安分局和区交通局等部门组成。组织人力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4.3.3专家咨询组

由建设局邀请有关专家根据建筑工地事故现场情况对事故应急救援和防范次生灾害提出技术措施,制定抢险救援方案,为建筑工地事故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3.4信息组

由区委外宣办负责组织收集相关信息,按照指挥部指令,实事求是、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正确引导的原则以新闻会和听证会的形式对外信息。

4.3.5医疗救护组

由区卫生局和120急救中心有关人员组成。及时组织医疗卫生救援,迅速展开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送入就近医院进行治疗。

4.3.6事故调查组

由区安监局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取证,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同时积极配合国家、省市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工作。

4.3.7善后处理组

由财政局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确定伤亡人员的赔偿标准,确保伤亡人员得到及时赔付。协调事故单位通知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抚等项善后处置工作。

4.4安全防护

(1)抢救方案可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迅速调集汽车吊、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及人员、车辆迅速投入抢险及抢救伤员行动,并及时调查现场情况,如有施工人员失踪,立即判明方位,紧急安排技术专家根据工程特点、事故类别,制定抢救方案,同时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必要时请求武警、消防部门协助抢险,请公安部门配合,疏散围观人群,维持现场秩序。

(2)及时与市120急救中心和附近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在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行动中,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在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4.5扩大应急

根据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事态发展,若事故严重程度超出本区应急处置能力,需要区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参与应急处置时,区应急办应立即向市应急办或邻近区县应急主管部门报告请求紧急支援。

4.6新闻

区委外宣办负责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新闻和新闻报道工作。

4.7应急结束

当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业已完成,伤员已得到妥善救治,事故现场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已经消除,由应急指挥部应急结束的指令。

5后期处置

5.1应急恢复

现场应急救援行动完成后,由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和事发单位人员进行建筑工地事故现场清理工作,撤除警戒装置和人员,为恢复生产和施工做好准备。

5.2善后处置

区民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物价局等单位会同事故单位开展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等事项。应尽快消除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伤人员及其亲属,维护本区社会秩序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

5.3保险

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结束后,区财政局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监督相关保险机构及时受理受灾企业和人员的保险理赔工作。

5.4调查总结

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行动结束后,由区安监局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顾问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将调查评估报告报送区应急办。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现场调查结果;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等结论性意见;事故处理结果或初步处理意见;事故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应对措施等内容。

6应急保障

6.1通信保障

建立健全本区应急通信网,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确保通信畅通。确保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应急队伍成员通讯畅通,确保与省、市应急办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

6.2资金保障

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要求按期足额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专户存储;必须按照要求提取安全专项措施费用;必须依法为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并支付保险费,保证救援资金和对伤亡人员的经济补偿。

6.3医疗保障

由区卫生局牵头,本区各主要医院配合,对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提供医疗救护的相关医疗人员、医疗设备、药品和医疗设备等。

6.4交通运输保障

由公安分局和区交通局负责救援队伍和疏散人员的运输工作,确保抢险队伍、车辆、器材及时到位。

6.5宣传、培训和演习

区建设局、区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应组织加强对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知识宣传和培训,不断提高本区建筑施工人员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区应建立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制度。建设局应组织各成员单位通过桌面(模拟)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等形式,及时发现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附则

7.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建设局负责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或更新。

7.2奖励与责任

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对在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上一篇:书店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地理学科质量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