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应对范文

时间:2023-10-05 02:48:53

金融危机的应对

金融危机的应对篇1

【论文摘要】 发端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分析了造成这场金融危机的原因,探讨了其影响和危害,提出了一些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一、造成这场金融危机的原因 

 

1.美国“低储蓄、高消费”模式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关键原因 

长期以来,美国 经济 一直具有高负债、低储蓄的特征。特别是近几年来,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和低利率的借贷成本,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对房价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也促使银行千方百计向信用度极低的借贷者推销住房贷款,与此同时,美国大量居民还可以利用住房抵押贷款再融资来获得更多贷款。从2001年至2005年的四年中,美国自有住房者每年从出售房屋、房屋净值贷款,抵押贷款再融资等套现活动中平均提取了近1万亿美元的“收益”,作为他们日常消费开支。美国的储蓄率为负数,欠债的人多如牛毛,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不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金融衍生品泛滥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另一重要原因 

所谓金融衍生品,指的是美国的大批放贷机构在中介机构的协助下,把数量众多的次级住房贷款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这样一来,不仅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了,而且这种证券既可以在国内金融市场不断交易,还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不断流通。也就把住房抵押贷款问题由局部问题变成全局问题、由地区问题变成全国问题,以致全球问题。 

3.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失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长期以来,美国奉行自由市场经济,过于相信市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能力。在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片面强调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轻视国家干预在经济和社会 发展 进程中的重要性,也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首先,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金融机构遭受巨额损失,股价惨跌,直接对股市大盘造成冲击。受危机影响,去年7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去年9月,世界最大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公司寻求政府保护;紧接着,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均遭到重创,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这标志着去年开始的次贷危机终于将美国拖入自1929年以来罕见的严重金融危机。 

其次,国际主要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从美国纽约到英国伦敦,从法国巴黎到德国法兰克福再到日本东京,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股市动荡不已,总体是持续下跌势头。到去年9月份,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逐步升级为全面的金融危机,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股市遭到更大压力、频频出现暴跌。 

再次,这场金融危机已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受出口需求减少信贷紧缩等不利因素影响,2008年亚洲经济增长率预计为6%,低于2007年的7.5%,而2009年这一数字将大幅降至4.9%。被视为“富国俱乐部”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最新数据表明,2008年第三季度,该组织成员国的经济7年来首次出现0.1%的负增长。预计2008年第四季度为负1.4%,其中美国为负2.8%,欧元区和日本为负1%。据此,发达国家的经济已全面进入衰退。因此,已有学者将这次金融危机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相提并论。

三、国际社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策略 

 

面对席卷全球的这场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很难有哪个国家能在这种情况下独善其身,互相携手才能将其带来的风险降到最小程度。正如胡锦涛主席2008年10月24日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指出的那样:“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 

1.携手抵御危机成为世界各国共识 

首先,美国于去年9月底,提出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制定的最大规模金融救援行动。10月3日,众议院通过这一方案,布什总统迅速签署了这一方案; 

10月12日,欧元区15国领导人在巴黎召开有史以来的首次首脑会议,并通过了一项联合应对金融危机的行动计划,德、法和英国等国根据这一计划,随即纷纷出台了各自救市举措;10月之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的措施日渐清晰,一场世纪大救援全面展开,从西方7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汇聚美国华盛顿,11月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2008年会召开;1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到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以及2008年亚太经济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从主要经济体数次联手降息,到各国相继出台刺激经济、稳定金融市场举措等等。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应对举措。 

其次,11月22日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就重振经济信心,保持本地区长期增长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主张,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四个招数”。 

“第一招”,承诺要保持密切协作,采取全面行动应对当前危机。 

“第二招”,坚决反对保护主义,支持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制。 

“第三招”,重申“茂物目标”,加快区域 经济 一体化建设。 

“第四招”,认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 金融 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的成果,支持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改革。 

2.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金融危机的应对篇2

编者按:吕克.莱文(Luc Laeven)是世界银行金融机构政策部门高级金融经济学家。本文摘自于作者新著――《系统金融风险:遏制与解决》(Systemic Financial Crises: Containment and Resolution)。作者认为,实施有效的遏制与解决危机的策略面临许多困难。即使是最好的政策,执行结果也要看危机的本质以及各国金融机构的状况。重要的是要有银行财务状况的完整的信息、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的方案以及对财政方面的利弊得失的清醒的预期。

金融机构危机为政策制定者们提出了异常严峻的挑战。这种危机通常是出人意料地发生,演变速度很快,如果不能迅速果断地解决,则会危及整个经济体系。世界银行保留了过去30年里大量的、全面的关于银行业危机的数据。数据表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银行业危机的频率和破坏程度都在增加,极端的例子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新近的案例有土耳其、阿根廷和多米尼加等。

这些国家的银行危机所导致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一部分损失由股东和存款人承担,但大部分都得由政府承担。尽管还难以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初步计算,过去25年中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所造成的财务成本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这一数额超过了自二战以来的国际发展援助的总和。

区分危机的遏制阶段和解决阶段很重要。在遏制危机阶段,往往能吸引很多的注意力。在这一阶段,银行倒闭,紧急流动性贷款激增,利率攀高,汇率压力大。中央银行往往认为稳定压倒一切,于是随意地把贷款放给那些流动性差,甚至是注定要破产的银行。关闭这样的银行要拖很长的时间,即使是破产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更有甚者,关闭程序也有很多的缺陷。一项成功的干预政策从一开始就要有关于银行财务状况的完整信息,以及明确的时机选择。然而在实践中这些要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

在遏制危机阶段,政策必须着眼于解决银行和其他非金融公司的问题,以便将整个社会成本降到最低,重建机构的偿付体系,保障银行业日后的安全与稳健经营。各国通常会运用组合型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的成败与否取决于其司法、监管以及其他政府机构的效率。在财务重组中,无法指望一个效率低下的经济政策制定者能够取得像许多发达国家那样的成功。他们应先设计出相应的决策机制。尽管一些复杂的市场化机制有理论上的吸引力,那些鼓励快速解决债务余额、减少政府干预的简单的解决方案仍是最有效的。

在解决危机阶段的持续期内,政府往往保持对问题银行的控制权以及所有权,注资额往往也是非常巨大的。许多政府已经感觉到了在进行适当的财务重组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约束,夯实银行的财务根基是重中之重,做不到这点,银行将会做出不计后果的事情来。

危机的深度以及经济复苏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现有机构的质量。特定机构改革对于建立一个能够抵御危机或者脱离危机的环境至关重要。例如,一些国家破产和重组制度缺乏,信息披露和会计条例不完善,股东和债权人的权利要求不详尽,这些都是需要改革的重点。

关于破产法和破产程序的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在解决危机阶段,为了支持重组或者让问题银行顺利退出,还需要强有力的、但是相对灵活的程序。

允许外资银行的进入正逐渐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机构改革的方法之一。许多外资银行是在危机结束或者改革后进来,扮演当地受损银行康复师的角色,帮助一国摆脱金融危机。最为重要的,外资银行通过竞争来带动本地银行业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在一国重组本地银行中发挥间接的作用。

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抓住机会利用金融危机来促进机构的改革,这往往是既得利益以及政治家短视的结果。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陷入银行业危机的日本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日本银行业重组的进程非常缓慢,银行的问题反过来又加重了日本经济的困难。

金融危机的应对篇3

 

金融危机不是新生事物,自十七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主要有: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至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现代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在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中,金融无时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金融化”。银行、保险、股市、汇市等在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风险,而金融创新、经济金融化又将各类金融风险叠加、放大,一旦出现局部动荡,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出现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涵义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资本外逃、股市暴跌、偿债困难、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并且金融危机越来越以混合形式呈现出来。

 

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往往正值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时期,国内普遍过度投资,信贷快速增长,金融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整个经济社会就会遭受重创。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剧增,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区域内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缩减,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出现停滞、倒退。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更加悲观,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是二者有区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与“消费”和“生产”相对应。“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金融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其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又有联系。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通常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消费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止,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当这种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出现时,生产过程就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导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据测算,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游资,这些游资又被称为“热钱”,是在市场上流动迅速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基于纯粹投机盈利的目的,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就会以各种形式入境,通常会进入易于产生泡沫的经济领域,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二)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过于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弱化时,这些国家为了保持增长速度,转而通过举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内在的经济发展乏力,还债能力不足,经济泡沫导致银行贷款的坏账剧增,不良资产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三)“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

 

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可以提高一国经济的开放度,也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生产成本会提高,成本优势逐渐降低,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众多国家不约而同采用出口替展战略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恶性竞争乃至相互挤压;三是该战略也要与时俱进,尤其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必不可少,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无法长期保持竞争力,但许多国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迅速,商品、信息、服务、资本、技术在国际间频繁流动,金融活动也趋于全球化。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是自发性的,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也蕴含着高风险,蕴藏着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当国际信贷和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不可调和,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最薄弱的环节爆发。

 

三、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经济思维进行创新

 

一是建立最基本的社会福利框架,废除泛福利化体制。二是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三是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实业投资。

 

(二)积极扶持金融机构

 

一是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二是把妥善处理银行坏账,将银行的坏账打包、切割剥离。待银行复苏后再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则由政府出面埋单,将坏账清零。三是维护银行正常秩序,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出现挤兑现象时,及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帮助银行渡过难关,增加社会信心。四是解决“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仅要解决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更要解决经济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

 

(三)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是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扩大内需,培育市场主体,帮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渡过难关,降低税收,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促进对外贸易,由于从事进出口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通过增加出口退税,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提高出口竞争力。三是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

 

(四)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其间几经变迁,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后,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欧元、日元实力逐渐增强,但是美元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而从宏观上看,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积弊也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次贷危机、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也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重构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货币体系势在必行。中国应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加国际货币新体系的构建。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是美元、欧元、亚元(以人民币和日元为主的亚洲货币)三大世界主体货币三足鼎立的新体系。三大货币之间实行相对稳定的浮动汇率,各国货币与三大货币挂钩。

 

金融危机的应对篇4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形成原因;我国的应对策略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那么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呢?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发展转变。

宏观调控力度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金融机构推波助澜等问题也是造成全球性金融风波的重要原因。

我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到现在为止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只是下调,这次下调绝不是短期就可以过去的这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就很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中国的第二个影响是相关银行的损失。从媒体公布的有关资料和金融上市公司的有关年报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它不少银行购买了美国的“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公司的债券;第三个影响则是潜在的危险,因为我们持有的国际外汇储备对外公布的数字是18000多亿,其中美国国债大概5、6千亿的样子,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持有的美国债券实际上应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第四个影响则是由于国外资金流出导致的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剧。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资银行、老牌银行、大的投资中介商等重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像刚刚破产的雷曼兄弟已经有158年的历史。而全美500家银行中,到现在已经有117家面临破产。

二、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应采取的策略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保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资本市场,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就目前形势看,次贷危机对中国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但受国际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央行对此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7年3月起连续6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以期降低通货膨胀率。2008年中国应该继续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在治理通胀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寻找平衡。

要正确分析和认识美国资本市场对我国产业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制造业市场的影响,陈东琪副院长认为: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支持和保护措施。防止影响的深化带来制造业的过快下降。防止出现一个滑坡现象引起的就业下降以及企业大规模的亏损。当然更重要的是政府方面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快相关制度改革,包括新股发行制度、上市公司的分红再融资制度、市场的投资者管理制度、相关的政策信息披露制度等。在银行层面来讲,应该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要预见、了解监管银行重大的金融活动。

金融危机的应对篇5

论文摘要: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火车头的作用。然而2007年美国经济的表现不尽人意,次贷危机的爆发更是雪上加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渐明显,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与之相伴的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如何应对这种挑战,趋利避害是摆在中国金融界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那么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呢?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发展转变。 

宏观调控力度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金融机构推波助澜等问题也是造成全球性金融风波的重要原因。

我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到现在为止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只是下调,这次下调绝不是短期就可以过去的这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就很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中国的第二个影响是相关银行的损失。从媒体公布的有关资料和金融上市公司的有关年报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它不少银行购买了美国的“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公司的债券;第三个影响则是潜在的危险,因为我们持有的国际外汇储备对外公布的数字是18000多亿,其中美国国债大概5、6千亿的样子,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持有的美国债券实际上应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第四个影响则是由于国外资金流出导致的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剧。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资银行、老牌银行、大的投资中介商等重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像刚刚破产的雷曼兄弟已经有158年的历史。而全美500家银行中,到现在已经有117家面临破产。 

 

二、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应采取的策略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保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资本市场,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就目前形势看,次贷危机对中国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但受国际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央行对此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7年3月起连续6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以期降低通货膨胀率。2008年中国应该继续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在治理通胀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寻找平衡。 

要正确分析和认识美国资本市场对我国产业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制造业市场的影响,陈东琪副院长认为: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支持和保护措施。防止影响的深化带来制造业的过快下降。防止出现一个滑坡现象引起的就业下降以及企业大规模的亏损。当然更重要的是政府方面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快相关制度改革,包括新股发行制度、上市公司的分红再融资制度、市场的投资者管理制度、相关的政策信息披露制度等。在银行层面来讲,应该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要预见、了解监管银行重大的金融活动。 

金融危机的应对篇6

关键词:货币政策;金融危机;稳健;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5―0038―07

自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后,更成为熨平经济周期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方面日渐成熟。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新一轮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伴随着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加息举措,央行事实上已经传递了紧缩银根的信号,这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对货币政策进行大方向的调整,这可能预示着将从调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手,逐步退出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政策。本文从多个角度,对1997年和2008年以来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加以比较,并对2011年新一轮“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改进建议。

一、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经济环境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即使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也不断深化,金融市场的制度、结构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使得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环境与1997年相较存在巨大差异。

(一)国内因素

1.经济主体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不同

就中国的经济规模而言,在两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夕,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78973亿元,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65810.3亿元,为1997年的3.37倍;人均GDP从1997年的6420元,增加到2007年的20169元,家庭存款占GDP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59%增长到2007年的65%;在经历税制改革后,1997年财政收入为8651.14亿元,2007年则为51321.78亿元,增长了4.93倍,接近GDP增长速率的1.5倍。经济成果的积累充分说明,相对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到家庭,中国经济抵御危机的能力都在增强。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程度不同

1998年以来,以银行系统改革为代表,我国不断完善金融体系。首先,央行取消了商业银行贷款限额控制,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不良贷款,使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下降9.7%。其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恢复了准备金存款的支付和清算功能,增强了商业银行资金平衡、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形成新的贴现、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两次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逐步放开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公开交易国债的利率管制等。这些举措在降低金融风险的同时,促进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完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此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3.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性不同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相对落后,规模也十分有限,造成货币政策工具单一,基本只能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1998年以来,公开市场的债券交易恢复,债券市场逐渐活跃;同时大力整顿银行间拆借市场,增强了金融机构资金的灵活性;发展以实物贸易为背景的商业票据,增加票据的承兑主体,降低票据市场的风险,增强了央行再贴现对货币总量和经济结构调节的功能。这些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发展的举措,增强了金融机构活力,为货币政策运用提供了更加多样灵活的调控工具。

4.货币政策受体的敏感程度不同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银行体系中大部分不良贷款来自国有企业,这类企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低,这就使货币政策的力度在实施过程中被削弱。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使用效率高、增值能力强的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作为将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最终环节的企业,对于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繁荣,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形式更为多样,投资方式更为灵活,从而增强了居民消费与投资行为对货币政策变动的敏感程度。

(二)其他因素

1.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不同

亚洲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有限,受影响的国家主要是亚洲的新兴经济体,它们大多与中国一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关联程度较低。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源自美国,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遭重创,它们大多与我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从2000年的39%上升到了2008年的58.23%。不难看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更为深远,从外需的方面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动力。

2.人民币汇率变化不同

从汇率角度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承诺人民币坚决不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1997年的8.2898小幅升值到1998年的8.2791,此后直到2004年汇率基本不变。1997~2000年出口总额分别是1827.9亿美元、1837.09亿美元、1949.31亿美元、2492.03亿美元,可以看出亚洲金融危机后出口总额并未下降,而是在短时期的增长停滞后,1999~2000年又恢复了快速增长。

面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元大幅贬值,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甚高,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平均水平为7.60,2010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2,进入2011年则达到6.587。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4.5%。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大大削弱了我国出口竞争力,出口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直线下降。2009年,外贸出口下降了16%,而进口只降低了11%,顺差减少了1020亿美元,出口减少的损失比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更为严重。

二、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现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大幅回落、消费与投资低迷、国内外市场均呈有效需求不足的态势,宏观经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1997年到2002年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的扩张货币供应量,着重国内经济结构性调整,改革国有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因货币增长过快而积累在银行系统中的金融风险。亚洲金融危机对我

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时间较短,程度不深,1998年到2001年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7.8%、7.6%、8.4%和8.3%,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增长,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则保持平稳并小幅下降。1991年到199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7%,零售物价的平均增长率为6.2%,而广义货币和贷款的增长都在年均20%以上。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呈现上升的趋势,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横向比较,我国M2与GDP的比值处于高位,市场在温和的货币政策作用下保持了良好的流动性。

而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国内经济正面临通货膨胀风险,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至2008年6月间,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回收市场的流动性,以防止国内出现投资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直到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并在全球蔓延,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货币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向“适度宽松”。面对全球经济低迷的颓势,我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依然保持了9.2%的强劲增长,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2008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员比2008年净增910万人,国内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向上。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

我国经济在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均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平稳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同时通货膨胀的水平则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但应注意的是,与1997年宏观调控的效果有所不同,2009年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为投资拉动8.7%,消费拉动4.1%,出口拉动-3.7%。在出口大幅度衰退的同时,投资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下财政支出的大规模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200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5.7%,相比于1998年57.1%、1999年74.1%、2000年65.1%,明显偏低,同时这个水平也显著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从这一点来看,本轮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调整力度不够,“惠民”效果不佳,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扩张政策中大规模增加的投资推动,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能否像亚洲金融危机后那样实现长期稳定增长,能否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情况下也不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还有待时间检验。

三、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工具比较

(一)货币政策目标

1997年以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为“适度紧缩”,到1997年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为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试图实现“增加信贷和货币供应,扩大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货币政策在1998年到2002年间稳健中略显宽松。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实施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深,到2008年下半年,货币政策逐渐把重点转向对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底央行调整货币政策,从“适度紧缩”调整为“适度宽松”,表现激进,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保持市场信心,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调控工具与力度

受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多采用降低存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等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选择略为宽松的政策取向,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温和;2008年底货币政策则是从“适度紧缩”进入“适度宽松”,此番调整相比于1998年更为激进。例如,1998年我国连续三次降低存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而仅在2008年下半年的百日内央行就完成了五次降息、九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利率调整的频繁和幅度之大,都是出乎意料的。2008年底开始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使基础货币从2008年8月的11.76万亿元,上升到2009年9月的13.34万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13倍,到2010年底基础货币存量18.5万亿元,同比上涨了28.7%。广义货币M2在2008年底为47.52万亿元,2009年底为60.62万亿元,2010年底为72.6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19.7%。2009年底各项贷款余额为41.39万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25%;相比于2009年,2010年贷款的增速有所放缓,增速为19.9%。

如表1所示,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中比较密集的降低存贷款利率,都主要集中在危机发生后的一年内。降低利率除有效刺激投资以外,还向市场强烈地传递了宽松的政策信号。从降息的幅度来看,1998年开始的那轮调整幅度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而2008年开始的调整更倾向于高频率小幅度的微调。但这并不能说明2008年实施的货币政策更为温和,事实上从降息的频率和基础货币扩张的规模来看,2008年政策扩张的力度更强,但由于2008年新一轮降息开始时的利率水平不高,因此利率的下行空间不大,在执行了四次降息后,定期存款的利率已处于20年来最低点,活期存款的利率也低于2002年的最低点。

从表2来看,我国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次数和幅度,都比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更显剧烈。这同传统金融理论的结论差异较大,存款准备金率以乘数作用于货币总量,对于基础货币的扩张和收缩作用均十分剧烈,应属谨慎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而我国自1998年完成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就成为货币政策制定当局惯用的主要工具,尤其是在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期间,运用更为频繁,2003年至2008年间的20次调整,有18次是2006年以后进行的(在2007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后,就先后运用过10次)。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与我国宏观经济有扩张要求时更为倚重积极财政政策有关,积极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各种基建项目达到拉动经济的目的,为配合财政政策而实行的信贷扩张往往期限较长,市场对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更为敏感,调升贷款利率以控制市场中的信贷额增加,将会给企业造成相当沉重的财务负担,因此为避免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时出现“硬着陆”,央行更多选择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实现紧缩性政策目标。

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我国应对两次金融危机中均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大体相似的,短期内均立足于通过政府投资扩张迅速刺激经济回升,而长期目标则都着眼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两次积极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推进税费改革、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运用预算、税收、投资等手段活跃经济,实现经济总量扩张,从而促使经济重回稳步增长的轨道。

在财税工具的具体选择方面,两个时期的财政

政策则有所差异。1998年主要集中在增发国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外贸出口三个方面,刺激经济恢复的意图直接且明确。2008年,除发挥投资、税收、收入分配、财政贴息、转移支付等政策组合优势以外,另一重点则放在“增值税全面转型”等税制改革上,这说明现阶段宏观政策的制定更为侧重于短期经济恢复与长期合理发展的统筹考虑。

在1998-1999年间,政府共发行长期国债21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在本轮金融危机期间,中央政府除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外,并在很短时间内系统地推出了规模高达4万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对比两个时期的财政政策不难看出,本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更强劲,这与同期货币政策的力度也是相适应的,因为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辅以扩张的货币政策才不致推高利率,使私人消费和投资出现“挤出效应”,从而保证经济恢复增长的目标能够尽快实现。

表3所反映的是1997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情况,从1998―2009年,积极财政政策占了四分之三的时间,而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的仅有7年,这说明在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更多依赖于积极财政政策。由于货币政策在多个层面都表现出非对称效应,例如在时间层面,经济衰退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弱于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区域层面,金融发达地区货币政策效果强于金融欠发达地区;产业层面,货币政策对有形资本比重大的行业作用较弱等,针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有限,第一、二产业比重大等特点,选择以财政政策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角,货币政策辅助的政策配合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此外,现阶段经济转轨时期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而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能力较财政政策略显逊色。但应注意的是,过多的依赖于积极财政政策刺激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增加、政府信用危机、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多种负面效应。事实上,2010年出现在众多欧盟国家的债务危机,促使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在2011年开始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财政赤字,恢复政府信用。与2011年美国积极财政政策不同,欧洲国家的宏观政策旨在管理财政平衡,也是“经济二次衰退”与“信用危机”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抉择。

五、总结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基础货币持续增长。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超出实体经济增长的货币供给总会传导给价格,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经验显示,从货币供给较快增长到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可能需要1年左右时间。2009年货币供给的大幅度增长引致2010年的CPI高位运行,这是经济对扩张性政策刺激的正常反应,且这种情形的惯性作用在2011年仍将显现。面对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预期,央行从2010年底开始实行新一轮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在短期内相继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9.5%的历史高点)等系列调控工具组合,货币政策趋于紧缩的态势已然明朗。就长期而言,可以从健全资产和货币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提高央行独立性等方面,优化更有利于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经济环境。从短期来看,笔者认为针对新一轮稳健而偏紧的货币政策,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加以谋划:

1.根据IS-LM模型分析,当采取“一松一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时,宽松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新的均衡点可以出现在原均衡点的右上方,即可以实现利率上升,同时是国民经济总产出不变或增加的政策效果。为配合偏紧的货币政策实现银根紧缩、抑制通胀的目标,积极财政政策要保持调控的方向不变,但力度应逐步减弱,从货币需求的源头降低对流动性的要求,增强货币政策回收流动性的效果。

2.当前的通胀预期除了有国内需求拉动的作用外,也有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特点,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更有效,对成本推动型通胀的作用则相对有限,因此在实施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应辅以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多重政策工具,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就业水平,减弱成本推进型通胀的压力。

3.由于我国经济转型的过渡期略显漫长,经济结构性调整也成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之一。从GDP贡献率来看,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仍不够协调,以消费为代表的内需增长依然十分脆弱;从产业结构来看,低技术含量的产业仍占主导;从发展方式上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转变尚未完成;从收入分配来看,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依然巨大。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之下存在着严重的结构问题,而这可能会成为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后掣肘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央行通过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等,以鼓励居民进行实物资产消费,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信贷资金的合理流向,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等方式,让货币政策更多的参与经济结构调整,将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4.2011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2011年1月广义货币M2为73.39万亿元,同比上升了17.3%,环比上升了1.1%,2010年M2月平均增长率为1.36%,意味着M2的增速将下降,市场利率将逐步上升。与此同时,虽然众多新兴经济体纷纷采取紧缩政策以抑制大规模通胀,但美国仍然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1月初,美国“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将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6000亿美元回购长期国债。未来美国将继续保持低利率水平,以刺激消费投资,所以在新一轮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中,要防止因中美宏观政策走向不同,使中美利率倒挂,导致国外热钱涌入,削弱紧缩银根的政策力度。

5.随着中国近30年的高速发展,国内居民手中掌握的财富不断增长,2009年底居民储蓄存款为260771.7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3.37倍。面对2010年高位的CPI数据,在市场的投资、消费热情不减,股市表现低迷的情况下,成交额创历史新高,2011年初在我国各地甚至出现居民抢购黄金的现象,究其原因,在高通胀预期下,国民害怕财富缩水因而更倾向于金融投资,希望通过资本增值来抵消通胀对财富的侵蚀。这种消费和投资需求会加快国内货币的流通速度,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有削弱作用,故在货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应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的影响。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向市场传递紧缩信号,劝导居民理性消费、投资。

参考文献:

[1]许光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和政策取向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

[2]刘颂根,后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10,(10).

[3]谢平,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J],金融研究,2004,(8).

金融危机的应对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039-03

中国2006年颁布并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使用的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采用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及应用进行了相应的规定,然而,由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突然降临,使得原本被认为是颇具先进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被指责为是加剧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金融界有关人士极力反对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英法德意等国于2008年9月联合出台的四项金融援助计划中,采纳了金融界人士的建议,其中包括敦促改变现行的“按市计价(即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公允价值计量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思考。

一、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及影响

1.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发展成全面金融危机,影响了实体经济,给2008―2009年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在此次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中,公允价值计量饱受指责。

一些损失惨重的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计量计量方法作出猛烈抨击,他们认为:在危机中,按公允价值对资产支持证券、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抵押债务债券等次贷产品进行计量,导致确认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巨额损失,账面价值大幅缩水,进而引起大规模恐慌,使得后果不断恶化。公允价值夸大了危机的损失,放大了危机的广度、深度。公允价值并不能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尽管目前证券的市场价值不断下降,但金融机构仍然持有优质资产的并不能反映其长期价值或真实价值,公允价值难以确定,计量结果往往不可靠。

而会计界认为,完全是按满足投资者需求而采用公允价值的,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透明,几乎以实时的方式高效让投资者了解次贷危机的动态、规模、影响。公允价值计量代表未来计量方向,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这场争论中,导致政治因素介入,要求修改准则。在政界和金融界的强大压力下,会计界虽然仍继续坚持公允价值计量规则,但也不得不改变一向强硬的不妥协立场。为此,各国政府积极应对,纷纷出台了一些应急办法,以减缓危机带来的金融资产账面大幅缩水的局面,其中就包括修改“公允价值”的计价规则。

2.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在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宣布可以从2008年7月1日起追溯调整新会计准则。各国修改会计准则行动可谓争先恐后,以此来保护自身的资产安全。我们看一下美国从金融危机发生到现在对公允价值计量有三次大的修改:

一是2008年9月30日,美国《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即对于不具备市值计价条件的企业来说,可以采用自己的模型和假设参数来估算。

二是2008年12月30日,SEC根据金融救援法案的要求向国会提交了“钉住市场(Mark to market)会计研究报告”。该份报告向国会提出了八条建议:(1)SFAS No.157应该改进而不是暂停;(2)现存的公允价值和钉住市场的要求不应该被暂停;(3)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不建议暂停,更多的计量技术应该被运用到公允价值计量实践中;(4)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应该被重新修改;(5)对良好判断的运用实施进一步指导;(6)会计准则的构建应该继续满足投资者的需求;(7)应建立额外的正式措施来介绍现存会计准则的运作;(8)满足简化投资性金融资产会计的需求。

三是2009年11月在FASB官网上公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要求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修订了公允价值分主题820-10,为公允价值第一层级(Level 1)和第二层级(Level 2)的转入转出提出新的披露要求。报告实体应当披露Level 1和Level 2的重大转入转出的金额,以及转换的原因。而在调节使用重要的不可观察的参数计量公允价值(Level 3)的情况中,报告实体应当列报关于购买、出售、发行以及结算的信息,这些信息应以总额而非净额的形式提供。

其他国家也不同的对公允价值的修改,各国虽有差异,但其核心都是为了避免企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以及降低由于账面价值下降而被收购的可能。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趋势

随着SEC报告的出炉,关于公允价值计量何去何从的辩论暂时告一段落,“公允价值仍将‘计量’未来”成为当前的主流论调,人们开始把更多的精力转向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修改和完善之中,这无疑是当前最务实的选择。

理论界认为虽然本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备受争议,但金融危机与会计准则并没有必然关系,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次金融危机中,正是由于公允价值的运用,才使得金融风险得到了充分的暴露。基本上可以预言,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计量的推进步伐不会停止或延缓,反而会加快。公允价值计量更加及时、充分、准确地反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有利于更好地评估保险市场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化解行业风险。我们应当坚持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不断完善其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也应与国际一致,坚持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完善。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中国存在的必要性

1.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满足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中国会计准则将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放在财务报告目标的首位,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同时会计信息既包括过去的信息,又包括现在的信息,更应该包括将来的信息。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是资产、负债的现行市场价格,更有利于决策,因而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

2.公允价值的应用能更好地履行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那么会计是如何履行反映职能的呢?这就需要借助文字说明和数字描述,其中的数字描述就是指的会计计量。由于事物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中,经济事实也是这样,那么会计对于经济事实的计量理应是动态的。这就客观上要求会计计量必然要经历初始计量阶段后续计量阶段,公允价值不仅可以用于初始计量,而且也可以用于后续计量,因而能够很好得履行会计职能。

3.公允价值计量更能反映收益和资产的定义。经济学中的收益概念通常被称为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概念认为,收益是随着未来服务的现值的增加而同时产生的,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不可分,资产应依据企业使用这些资产所带来的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计量,而收益则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现值变动的结果。显然依据经济收益概念,对资产和负债就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相应的,资产的定义也应采用“未来经济利益说”,即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的或能加以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4.公允价值更应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后续计量。计量目的具有层次性。计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相关和可靠,而计量的直接目的则是计量什么,即计量的是公允价值、历史成本还是使用价值等。在传统的计量模式下,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的目的是不同的,初始计量的目的实际上是计量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后续计量的目的可能是资产的使用价值、也可能是摊余价值等。但计量目的不应当因为市场价格有失公允、需要估计而改变,若能采用预期现金流量和现值计量技术合理估计公允价值,使得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直接目的一致,将使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可比性。

5.公允价值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目前的企业收益计算是通过收入与相应的成本、费用配比计算出来的。众所周知,现行企业计算收益的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的,而计算收益的成本、费用,则是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很明显,这两者之间的差额(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另一部分则是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但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却不加区分,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如企业计算收益的成本、费用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则这种现象就可得到很好的解决。

6.公允价值计量是中国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风险加大,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特别是金融创新,目前已产生了数量众多、特征各异的衍生金融工具。如 “期货”(Futures)、“期权”(Options)、“远期合约”(Forwards Contracts)等等。这些衍生金融工具只产生合约的权利或义务,而交易和事项尚未发生,为了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在会计上也要求对其进行确认、计量。由于其没有历史成本,传统会计对此无能为力,而采用公允价值属性计量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公允价值是理智双方在无干扰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同意就会有一个价值。因此,会计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按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权利、义务进行计量、反映,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7.公允价值是风险管理的需要。风险管理能否做到有效、谨慎,对资产价值判断至关重要。实质上,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资产被低估时买进,在资产被高估时卖出是没有风险的。风险管理与价格信息紧密相连,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各方面的价格信息,包括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等。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面向现在和未来,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预防或发现风险。公允价值主要是面向财务报告的,公允价值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程度取决于公允价值所包含风险信息的程度。因此,准确、可靠、包含全部风险的公允价值是今后公允价值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风险管理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客观要求。

四、金融危机环境下对中国应用公允价值应用的启示

此次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的争论,对于正在全面推行新会计准则的中国来说,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和上市公

司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成熟度方面都远不如美国和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实体性企业所拥有的金融类产品及其衍生品的比例还很低,另外新准则还只有在上市公司实施,还没有全面推行,因此,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所能够形成的波及面还相当有限。但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国外大部分国家针对这次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相应的修改。中国对公允价值的争论较少,影响也不大,但中国应从这次争论得到启示,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范于未然。

1.结合中国的经济、市场状况谨慎地推出公允价值准则使用范围 。中国会计准则主要规定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但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或应用指南仍然缺失。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反映在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在金融工具计量中运用公允价值仍存在不小的困难。因此,为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建议财政部考虑专门就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制定中国的会计准则(或应用指南)。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或应用指南)中予以明确有利于具体实务操作的规范要求,如制定关于如何采用现值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的操作指南,在指南中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例如,在对某一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时,准则中应明确规定什么情况下使用现值,什么情况下以使用现值为首选;对于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选择以及折现方法的选择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操作指南制定得越详细越能为在市场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为应用公允价值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2.针对不同的市场情况,适当引入公允价值。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没能及时改变会计计量属性,采用与当时市场环境相适应的计量属性,导致了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因此,中国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应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例如,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可能导致资产价值的虚增,从而加速经济发展,在经济本身具有泡沫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泡沫。或在经济委靡的情况下,又有可能发生像美国金融危机这样的情况。因此,有关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对公允价值适度引入的规定,将公允价值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

3.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价格是最为客观,可靠程度最高的,也是最简便的公允价值的来源,所以应当努力培育各级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客观、直接。

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要求在没有发达的交易市场情况下,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获取未来现金流量的相关数据,而通过对企业或者资产过去的现金流加以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在存在发达的交易市场的情况下,将市场价格等信息加以汇集,可以便于企业确定相关的公允价值,有利于审计人员、相关监管部门考察企业的公允价值是否合理、恰当。因此应该建立信息库,储存市场信息数据。

4.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度。金融衍生品具有高风险性,要求金融监管机构进行严格监管,保证金融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随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深入,国内金融机构产品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新的衍生金融产品亦层出不穷。然而,在中国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的同时,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度方面却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相关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多。因此,为不断改进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建议财政部积极跟踪IASB和FASB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最新进展,及时修订中国的第37号准则《金融工具列报》。同时,建议中国银监会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或借鉴外国银行监管机构的做法,专门制定衍生金融工具最佳披露实践或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

5.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诚信是阻断人们采取不当行为的防火墙,如果市场缺乏这层保护屏障,即使这个市场有最优秀的会计师,最完美的会计制度,最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及最成熟的资本市场,也无法阻挡造假事情的发生。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正确的做法,是加强诚信教育,防范道德危机的发生。会计准则毕竟只是一个生产会计信息的技术规范,它解决的是“该如何办”的问题。对会计准则的恶意误用属于准则实施中“人”的问题,从大的方面讲是上市公司治理生态的问题,不能归咎于准则本身。对于实施中“人”的问题,只有通过加强监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投资者甄别会计信息能力等系统工程来解决。

五、结论

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金融危机不是因为采用公允价值造成的,恰恰是公允价值计量如实地进行反应。各国在遵循其科学内涵的基础完善公允价值计量,从而建立有效机制,以调整非正常、非有效市场下确定公允价值的操作方式。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完善是为了经济更快地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对废除公允价值计量。从公允价值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中国采用公允价值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具有现实的需要。中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进行了规定,比较适合中国国情,但中国应从外国公允价值计量中吸取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完善公允价值准则(或指南),严格规定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加强市场经济中各类市场建设,进行严格监管,加强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素质,才能保证公允价值的质量,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更好地为相关使用者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于永生. IASB与FASB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趋同的困难和挑战[J].财经论丛,2008,(3).

[2]翁斌.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08,(24).

[3]马钢锋.金融危机对中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J].中国外资,2009,(6):195.

[4]胡筱蓓.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J].商业会计,2009,(1).

金融危机的应对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外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7-0064-06 收稿日期:2009-04-2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进出口下降、失业率上升、居民消费支出下滑、股市大幅度下跌等现象。而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10月的“世界经济前景”报告,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前景暗淡,增长率仅达为3%,且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不会超过0.5%。2009年全球经济濒临衰退,情况严重堪称数十年来之最。面对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严峻的经济形势,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刺激经济复苏。本文拟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主要国家刺激经济的各种政策展开研究,为我国下一步的政策抉择提供参考。

一、主要发达国家恢复经济的政策分析

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是最先感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且受影响程度最深的国家,它们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政策力度也是最大的,值得分析和借鉴。

(一)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美国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始发地,受到的冲击最大,大量金融机构纷纷宣布破产倒闭,一些重要产业如汽车等也纷纷寻求政府援助。特别是从最重要的经济数据GDP来看,2008年美国GDP仅增长1.3%,是200]年以来的最低增长幅度,其中2008年第四季度GDP负增长3.8%,是自1982年以来第一季度负增长6.4%以来的最差表现。与此同时,从最能反映出经济增长前景和消费者信心的股票市场来看,美国股市持续回落,2008年纽约股市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40.6%,而在历史上此前仅有1931年的市场跌幅(47.1%)超过目前水平。为阻止“自由落体”式经济下滑势头,美国政府实施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 财政政策。为刺激经济,美国的财政政策在减税、增加开支等方面都不遗余力。具体来说,美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型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紧急注入资金。美国政府在2008年10月14日宣布了总额高达2500亿美元的银行业注资计划,半数用于对美国9大银行优先股的购买,其中向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公司分别注资250亿美元;向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分别注资200亿美元;向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分别注资100亿美元。此外,由于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分别收购了美联银行和美林公司,政府再向这两家银行分别注资50亿美元。

(2)减税计划。美国前任总统布什在职期间就把大规模减税作为其经济政策的核心之一,并宣布推出总额达1450亿美元惠及近1.3亿美国人的全国短期退税计划。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又推动美国国会通过了168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计划。减税计划旨在把更多的财富让渡于民,以促进民众消费能力与福利水平的提升,同时减少企业的压力,以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3)增加政府支出。奥巴马上台后不久,就积极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刺激经济政策,并提议由政府提供不定量巨额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失业补助等各方面的救济。虽然增加政府支出的措施使得美国的债务数额愈加庞大,有可能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美国两大政党对此也存在比较大的分歧,但2009年3月11号美国国会依然批准了4100亿美元的支出法案。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美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使用得更加频繁的政策工具,不仅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被广泛地使用,甚至包括一些创新型的货币工具。

(1)降息。降息是美政府最常使用的货币政策手段。从2008年9月19日美国第一次降息以来,半年时间内美联储先后6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由原来的5.25%下降到2.25%,下调幅度达到了57%,而贴现利率与联邦基金利率的调整由之前的基本同步即100个基点的利差缩小为50个(雷鸣,2008)。2008年年底,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大幅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至0.25%。迄今为止,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不变。如果接下来美国的经济并不见起色,接近零的利率显然没有多少下调空间了(段霞,2008)。

(2)购买债券以及推出新型金融衍生品。购买债券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向市场进行注资。另外,为了缓解金融市场流动性短缺的压力,美联储于2008年12月建立了贷款拍卖机制,向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目前已通过6次拍卖活动,共向金融机构提供了1600亿美元资金。2009年3月11日,美联储推出了创新的“定期证券借贷机制”(TSLF),用美国国债置换金融机构手中的高风险房贷抵押证券,再次向金融系统提供2000亿美元资金。3月14日美联储决定通过摩根大通公司向贝尔斯登注资,以缓解其流动性资金短缺的困境,这也是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美联储首次向非商业银行提供应急资金。3月18日,美联储进一步宣布将购买3000亿美元政府债券,同时再购买相关房产抵押债券7500亿美元,这使其2009年以来购买的相关债券额达到了1.25万亿美元。

美国政府希望藉此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其国内经济有所好转,但是依照美国经济数据,经济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GDP负增长0.3%,第四季度GDP负增长3.8%;2009年美国商会表示,美国失业率会继续升高同时GDP会大幅下滑,商会主席兼CEO多诺霍(ThomasDonohue)预计2009年第一季度美国GDP下滑幅度将超过3%,失业率将升至8.5%-9%。

美国刺激经济的各种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与政府经济政策的侧重点有很大关系,在整个经济计划中,政府把扶持重点放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信贷市场上,尽管不断的资金投入和准备金率的调整让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宽松了很多,但是金融危机下美国民众的消费信心、企业的投资信心以及借贷信心远远不够,货币政策的资金并没有进入实际的消费和投资领域,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经济自然见不到起色(陈宝森,2008)。同时,在美国花巨额救助各企业的时候,并不能保证是不是还会出现类似于“AIG奖金风波”事件。

(二)英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英国是除美国以外遭受金融危机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1月23日公布的数据,2008年英国GDP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下滑0.6%。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下滑1.5%,连续几个季度的负增长标志着英国经济正式进入衰退期。基于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英国政府紧随美国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以

刺激其经济复苏。

1 增加政府支出。众所周知,英国以发达的银行业闻名于世,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英国的银行业受到极大的牵连,所以对银行业的救助也成为政府的头号大事。2008年10月13日英国政府宣布控股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英国两大商业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芦龙军,2008)。随后,英国政府承诺用500亿英镑救助银行等金融机构。但是,简单地对银行业实施救济并不能对经济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因为提高民众的信心以及减少人民的生活压力也同样重要,因此,同年11月24日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向议会提交了总额最高可达20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包括投入数十亿英镑用于道路、学校、住宅等项目,以提振建筑业;计划出售国家气象局、陆地测量部、林业委员会等拥有的政府资产:呼吁抵押贷款发放者推迟收回丧失赎回权的住宅等等。

2 减税。在上述200亿英镑的政府救助中,一项核心内容就是减税。其中,减少商品销售增值税被放在了首位,12月25日,增值税从17.5%下调至15%,持续时间为一至两年。这项政策的出台给当时萎靡不振的经济以明显的刺激,据调查显示,圣诞节期间,英国民众的消费欲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3 降息及增发货币。2008年11月和12月英格兰银行连续大幅降息,基准利率被调为2%。进入2009年,降息的步伐进一步加快,2009年3月5日,英国央行决定将其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0.5%,成为1694年央行创立以来的最低水平,常规来说,英国的基准利率已经没有多少下调空间了。正因为如此,英国央行同时宣布未来3个月中购买750亿英镑(约合1050亿美元)的资产,以缓解经济衰退恶化的形势。

金融海啸来临之前,英国经历了短暂的通货膨胀,2008年9月份英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5.2%,其经济政策主要是抑制通胀,可是当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竭力挽救衰退的经济成为其政策的重点。危机前,英国政府财政支出远远大于财政收入,所以在挽救经济的过程中,一直靠借钱来救济的行为大大挤压了减税、补贴等财税政策的实施空间。尽管英国GDP下滑趋势有所减弱,英国的经济政策似乎并没有多少反弹空间(陈文仙,2008)。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媒体讲话中也直言不讳英国经济政策的失败。

(三)日本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相对欧美发达国家,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金融市场的影响不算太大。但由于日本是一个严重依赖进出口贸易的国家,且以美国及一些欧洲发达国家为其主要的出口国,因而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美欧经济衰退很快就在日本经济中反映出来,日本出口明显下滑,一些知名企业如丰田、索尼、本田、东芝、松下等收益锐减。更为严峻的是,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同时,日元的相对升值直接抬高了日本产品的海外售价,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进而侵蚀日本出口商的利润。因此,在日本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如何应对日元升值的压力成为其最主要的现实问题(刘军红,2008)。

1 财政政策。2008年10月日本首相公布了总额达26.9万亿日元(约合273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该方案包括向日本所有家庭发放现金补助,为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降低失业保险费用缴纳标准,削减高速通行费,减税和鼓励企业增加雇员等内容。这些计划旨在减少经济增长的外需依存,扩大国内需求,从而改变脆弱的发展模式。2009年3月,日本政府又起草了规模达10万亿日元的新经济刺激计划。

2 货币政策。尽管日本金融业并没有受大的影响,但是为了配合其他发达国家的救市方案,2008年9月16日,日本银行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提供2,5兆日元的流动性支持,主要用于缓解地方银行等资金供应者的压力。随后,日本银行又通过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国内银行机构提供美元资金。这项措施解决了国内机构中已经出现的美元枯竭问题,缓解了包括东京市场在内的美元短期市场的紧张压力。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日本一直采取中性的货币政策,而日本银行在2008年10月31日首次将基准利率降低至0.3%的举措显示了日本货币政策的无奈。

尽管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以避免经济持续恶化,日本经济依然持续下滑,2008年第四季度日本的GDP增长率为-12.7%,所以如何实现内需和外需的平衡,增强抗击经济危机的能力成为日本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政策分析

总体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远不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那样严重,却也不容忽视,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出口增长率的下降。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经济政策围绕着三个主题:刺激出口、扩大内需和灾区重建。

(一)刺激出口刺激出口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出口退税率的调整:2008年11月12日中央政府宣布提高3770类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一周后纺织品也加入到退税率上调的行列;在连续四次上调后,2009年4月起,纺织、轻工、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电子信息产品6个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将再次被上调,有望至17%。不断上调的出口退税率极大减轻了出口企业的压力,有利于恢复出口企业的信心。

(二)扩大内需内需不足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扩大内需的重要性突显出来,相关政策的力度也越来越大。2008年下半年,中国财政部提议今后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推进税制改革,用减税、退税或抵免方式减轻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并于2008年年底提交了保底1500亿的增值税减税计划。和减税措施相配合,2008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10项措施,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用于基础设施和灾后重建等。同时,为了提高居民信心和消费水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补贴和消费优惠政策,如“家电、汽车下乡”。为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扶持其发展,中央财政部下达了10亿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补助资金。

(三)货币政策2008年上半年,央行五次调高利率,八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货币政策方向被迫发生改变,由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减少企业投资成本。增强消费者信心(焦瑾璞,2008)。2008年1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大幅减息,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从6.66%下调了108基点至5.58%,而1年期存款利率也削减108基点,从3.60%降至2.52%。

(四)携手国际社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家间的政策协调显得尤其必要。中国政府也尽一切可能使本国采取的政策更好地与国际社会相协调。在2009年间两次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和G20峰会上,中国相继提出了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观点和投资援助计划。在G20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向IMF注资400亿美元的计划。而不久前,中国赴欧采购团还与英、德、俄等国达成了一系列的经济协议。这些举措无不显示了中国对国际联手对付金融危机的重大决心。

三、中外经济政策的比较分析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为了恢复经济增长,各国采取的经济政策主要以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点:第一,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减税计划放在了首位。第二,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是另一项传统而又强有力的财政手段。第三,为筹措资金,所有国家都纷纷发行国债。第四,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如调整利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都成为广泛使用的政策手段。

相对于外国发达国家,中国经济政策因国情不同而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政府投资方向主要为实体经济由于各国所受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同以及各国国情的不同,各国的救助计划各有侧重点。相对于实体经济,美国和英国花费了更多的资金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抢救上,这是因为次贷危机最先便是在美国的金融市场发生的,而英国则是由于银行业是整个国家的命脉产业。相对而言,中国的侧重点则主要放在了实体经济上,这是因为中国经济战略将扩大内需视为关键,以此弥补出口下降对经济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同时,在2008年经历大雪灾和四川大地震后,中国实体经济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刺激出口成了重中之重(李稻葵,2008)。

(二)货币政策由紧变松从2007-2008年上半年,为了抑制经济过热而导致的通货膨胀,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一直处于偏紧的状态。2008年下半年,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的货币政策适时地由紧缩向宽松转变。预计2009年中国会持续放松货币政策,降低信贷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相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动,英国和美国一直采取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始终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三)对农业的扶持成为关键英、美等国的金融市场比较发达,对虚拟经济的刺激是其首要内容,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80%以上的人口为农民,在全球经济疲软的情况下,由于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贸易进口迅速下滑,中国的出口迅速下滑,在大力刺激出口的同时,中国政府更注重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层成为实施刺激政策的主要目标,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改进农村基础设施,“家电下乡活动”等一系列政策无不说明中国经济政策的重点。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是不多见的。

(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对话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受影响最深的是美欧等发达国家,迫使这些国家将其政策重点放在整理本国经济上,这种国际环境相对来说为中国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中国也藉此扩大了同外国的对话合作。除了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外,中国政府代表团近期对亚非5国进行了国事访问,签署了不同的协议。并且和俄罗斯签定了未来20年中国的石油输入计划。从这些国事动向可以看出,中国未来的合作重点是发展中国家。自从2008年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而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国际资金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资金不断向发达国家回流(张巍柏,2008)。在这个机遇与危机并重的时期,中国利用手中的资源取得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地位。

四、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初步评估

在采取多种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下,中国经济已开始有好转的迹象,进一步的向好也值得期待。但须注意的是,目前的一些政策措施并非尽善尽美,实际上还有许多值得调整和改进的地方。

(一)出口扶持力度仍显不足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是出口。为了解决出口疲软的难题,中国花费了大量资金和力度用于国内市场的扶持,以期在增大国内需求的同时,鼓励企业更多的产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促进经济的增长。可是,作为一个贸易依存度极高的世界经济大国,同其他国进行贸易是不可避免的。在国内一些发达城市如上海、广州等,很多中小企业对出口的依存度极高,金融危机使得这些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尽管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对刺激出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相对于政府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农业等方面的扶持上,中国对出口的扶持力度还非常欠缺。

(二)扩大内需计划效果仍不明显,企业产品升级受到限制在中国扩大内需的计划当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家电下乡活动”。政府期望通过补贴的方式来激活农民的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把这个占全国人民大多数人群的消费市场扩大。可是,在农民的纯收入中外出务工占的比例比较大――25%以上,金融危机下工厂的裁员和倒闭使得农民工的收人大幅减少。所以,尽管政府给予销售折扣,鼓励企业生产价格低、性能比价高、适用于这一目标群的电子产品,农民收入的短期增长乏力却抑制了家电需求的短期爆发。短时间内,“家电下乡活动”所产生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另一方面,出口疲软,政府鼓励适合农民群众的家电产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李俊江,2009)。

(三)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央行采取不断下调基准贷款利率等措施,希望藉此减少企业的贷款成本,从而鼓励企业扩大产品产出。但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各个商业银行在资金的投放对象选择上慎之又慎。对大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它们本身并不具备强烈的抗风险能力,所以能从银行获得的资金相对于其需求仍然非常有限。将资金从金融系统真正导入到实体经济之中,急需新的融资渠道。

(四)政府刺激经济政策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道德风险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进行援助的过程中,不少纳税人的钱流入被援助机构如AIG高管腰包等丑闻,引起民众的普遍不满,并使政府采取进一步行动面临较为困难的局面。中国4万亿的投资包括了基础设施的修建、灾区的重建以及补贴的发放等方面。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如何在制度上约束政策实施中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五、改进中国经济政策效果的对策

针对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现行经济政策存在的缺陷,中国应充分利用好本国的资源优势和现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扶持在继续挖掘国内消费增长潜力的同时,加大对出口型企业的扶持,进一步提高纺织轻工行业的鼓励类产品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完善鼓励出口的各项法律法规,重点扶持自主品牌产品与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在继续实行类似“家电下乡活动”的同时,协调好与企业产品技术升级之间的矛盾,提高我

国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增加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好在融资和技术升级上的困难。

(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有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灾后重建和西部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将重点放在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及社区医疗等薄弱环及弱势群体的支出。为更多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消费水平,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规范金融体系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尽管我国货币流动性局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政府应继续实施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较低的借贷利息,引导资金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和国债项目配套倾斜,发挥货币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金融市场而言,应抓住现在国际环境下存在的机遇,加快金融体系规范化步伐,提高人民群众的投资信心,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吴敬琏,2009)。

(四)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拉动内需有着突出的作用。吸取美国次贷的教训,在个人贷款买房的问题上,应该规范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重树个人信用观念,加大对个人收入的监管力度,提高个人信用材料的真实性,降低信用风险。而在住房供给问题上,政府应对保障性住房进行投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各金融机构也应对房地产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保证对普通住宅和经济适用房等房地产项目的正常贷款,稳定房地产的投资规模(李连勇,2008)。

(五)将外汇适时转换成战略性资源资产作为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应该更多地把握资金流动的方向,投资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资产,而不是任由资金向发达国家回流。与俄罗斯20年石油输出的签定只是一个开始。应抓紧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机遇将外汇货币资产更多地转换为战略性资源资产,加强同能源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外汇货币资产更多地转换为实物资产。

(六)在国际上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在G20峰会中,中国承诺向IMF注资,展现了一个负责的大国形象,提升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话语权。中国应把握好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机遇。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积极调整好国际经济格局,把由向发达国家倾斜的世界经济格局转变为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公平的经济格局,同时改革现有的国际经济体制,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新秩序中的发言权。

注释:

①国际商务部网站2008年10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整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测》。

②金羊网2008年12月16日:《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濒临衰退》。

③2008年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

④《中国证券报》2008年10月15日:《美政府出台救市新计划2500亿美元注资银行》。

⑤美国自救网,新浪财经专题汇总《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⑥英国和日本主要经济政策来源于新浪财经全球联手抗击金融危机网。

⑦中国08年上半年的主要目标是缓解通货膨胀,下半年的主要目标是挽救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主要的经济政策都是跟踪中财网的政策动向专栏以及新华财经网。

参考文献

陈宝森,2008次贷危机阴云下的美国经济世界态势[J]世界态势(3).

陈文仙,2008―12,金融危机使英国经济陷入困境[EB/OL],新华网.

段霞,20081次贷危机下美货币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8).

焦瑾璞,2008.2008-2009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与展望[J],CF40视点,

雷鸣,2008,美国次贷危机与日本泡沫危机的比较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1).

李稻葵,2008―03―08,次贷危机的重大战略机遇[N],新财富.

李俊江,2009,金融海啸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新长征(1).

李连勇,2008,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12).

刘军红,2008,美国次贷危机下的日本经济走向[J],亚非纵横(2).

芦龙军,2008.10,金融危机推动两大银行联姻[EB/LE]新华网.

吴敬琏,2009,金融海啸与中国经济[J],亚太经济(1).

上一篇:解决空气污染的办法范文 下一篇:道路工程施工安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