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20 23:08:15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篇1

1.1脱钩理论模型脱钩(decoupling)本来是物理学领域的术语,用来表示具有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不再存在。CarterAP1966年将“脱钩”概念引入社会经济领域,之后被学术界应用到不同领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设计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DPSIR)”框架的脱钩指标并将其应用到环境方面,用来探讨经济绩效与环境恶化之间的关联性———打破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之间的联系。当涉及到污染排放问题时,脱钩即为打破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将脱钩分析方法具体运用到农业碳排放中,可描述为:当经济增长快于农业碳排放增长时,称之为“相对脱钩”;经济增长而农业碳排放增长停滞或增长为负时,称之为“绝对脱钩”。目前,脱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OECD脱钩指数法和Tapio脱钩弹性分析法两类。OECD指标模型:OECD指标用来描述环境压力(EP)与驱动力(DF)变化的关系,提出了脱钩指数与脱钩因子,反映驱动力(如经济增长)与压力(如碳排放)在同一时期的增长弹性的变化情况。从以上两种脱钩模型可见,OECD指标模型是指相关分析变量的总量,Tapio指标模型是用来描述相关变量的比值。比较两种模型,OECD指标模型对基期的选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易受基期选择的影响,而Tapio指标模型则较好地克服了这一缺陷。其次,Tapio指标模型综合了总量变化和相对量变化两类指标,不受量纲变化的影响,实质上是一种弹性分析。鉴于此,本文参考Tapio指标模型对甘肃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达式为。式中,e为脱钩弹性指数;%CO2为农业碳排放量的变化率;%ΔP为农业GDP变化率。依据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正负情况,参考杨璐嘉、张文斌[24]的研究成果,与OECD脱钩指数相比,Tapio脱钩指数更加全面,不但将脱钩状态划分为脱钩、负脱钩、连接三种状态,而且将经济增长与经济衰退等情形纳入其考虑范围。同时,为了解读脱钩弹性值的细微变化,Tapio脱钩弹性值在1.0左右的20%变化范围内浮动,以弹性值0、0.8、1.2为零界点进行了划分,进一步将脱钩、负脱钩、连接划分为扩长负脱钩、强负脱钩、弱负脱钩、弱脱钩、强脱钩、衰退脱钩、扩张连接、衰退连接8种状态,对弹性状态出现的各种可能值给出了合理的定位,这种划分有利于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出现的各种脱钩状态的原因进行深层次识别与分析[25],具体划分类型见表1.

1.2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所用数据来自1994—2012年《甘肃农村统计年鉴》,考虑到农业生产中林牧渔业碳汇的影响,为了使数据更具有合理性,文中农业GDP数据用当年年末种植业总产值代替;农业碳排放总量为计算所得。根据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农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①农业机械使用消耗柴油导致的碳排放;②化肥、农膜、农药等农用物资的生产和施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碳排放;③农业灌溉过程中使用电能或其他化石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④土地翻耕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本文依据《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方法,将其引用到农业碳排放领域,估算模型为。式中,C为农用地排放总量;Ct为第t年的碳排放总量;Eit为第t年第i种碳排放源的量;δi为第i种碳排放源的系数;i表示各碳排放源,分别是农用柴油、化肥、农膜、农药、有效灌溉、翻耕等6种。参考李波、王才军的研究成果,农用柴油的碳排放系数为0.5927kg/kg、化肥的碳排放系数为0.8956kg/kg、农药的碳排放系数为4.9341kg/kg、农膜的碳排放系数为5.18kg/kg、有效灌溉的碳排放系数为20.476kg/hm2、翻耕的碳排放系数为3.126kg/hm2。根据式(7),利用甘肃省1993—2011年农业投入的相关数据,可计算出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总量,进一步计算出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强度,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研究期内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从1993年的66.37万t增加到了2011年的207.92万t,增长了213.30%;化肥为最大的碳排放源,19年来累计碳排放量达到1167.82万t,年均增速为4.01%,农用柴油、农膜、农药、有效灌溉、翻耕累计碳排放量分别为228.37万t、709.07万t、196.46万t、40.43万t、22.41万t,年均增速分别为5.57%、10.82%、2.11%、0.65%、16.26%。农业仍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生产为主,农民的低碳农业意识不强,政策导向不明,在农业碳排放总量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强度也在不断增加,从1993年的182.40kg。hm2增加到了2011年的510.93kg/hm2,增长了280.11%。

2结果及分析

依据式(7)测算和式(6)得到甘肃省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见表3。1994—2011年甘肃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主要呈现弱脱钩、强负脱钩、扩张连接、扩长负脱钩、强脱钩5种状态(表3)。研究期内,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指标出现最多的是弱脱钩状态,共9次,占统计期数的50%;其次为强负脱钩和扩张连接,各出现了3次,占统计期数的16.67%;扩长负脱钩出现了2次,占统计期数的11.11%;最少的是强脱钩,出现了1次,占统计期数的5.56%。总体上,脱钩状态占统计期数的55.56%,说明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增长速度慢于农业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良好的态势。甘肃省的农业碳减排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与甘肃省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从图1、图2可见,甘肃省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周期性的“较理想状态—畸形状态—较理想状态”的“W”型变化。依据脱钩指标变化态势(图2),可将研究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994—1995年、1996—2002年、2003—2011年。第一阶段(1994—1995年)呈现“弱脱钩—弱脱钩”特征,脱钩弹性指数介于0—0.8,脱钩弹性指数分别为0.11、0.31,呈较理想的弱脱钩状态,即农业碳排放增长速度慢于农业GDP的增长速度。从表2可见,两年间农业碳排放总量仅为136.70万t,碳排放强度平均值仅186.27kg/hm2;农业GDP从1993年的99.14亿元增长到1994年的157.91亿元,增速为59.28%,农业GDP40%/hm2的增加值随着农业碳排量5.4%的值增加。原因主要是:①20世纪90年代初,甘肃省农业技术欠发达、农业生产力相对落后,农作物种植主要依赖人力和畜力,对农用机械和灌溉机械的使用相对较少,相应的农用柴油使用量较小,加之农药、化肥等农用资料投入意识相对较弱,碳排放总量不大。②该时段农村劳动力还未大规模向城镇转移,外出务工人员相对较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经济作物生产变卖所得,农业GDP得到了较快发展。第二阶段(1996—2002年)经历了“不可取状态—较理想状态—不可取状态”的W型变化过程,并出现了两个扩长负脱钩状态的高峰值,农业碳排放增长速度整体上快于农业GDP的增长速度。1996年为第一个高峰值,脱钩弹性值为1.32,农业GDP17.78%/hm2的增加值伴随着农业碳排量23.44%的值增加。

主要原因是,1996年甘肃省实施了科技推广服务活动和新农业管理措施的推广,农田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发展了一系列的基础工程,如地膜覆盖工程、带状种植农业种植工程等。此外,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户更倾向依靠农业机械以克服人力的不足,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对柴油、电力等能源的消耗,使农业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农民大多依靠种植农作物来维持家庭生活,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农民往往会加大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资料的投入力度。与1995年相比,该时段在农作物种植面积持平的情况下,农业GDP增长了14.05%,但仅农用薄膜的投入就增加了82.15%,农业碳排放增长了23.13%。2002年为第二个高峰,脱钩弹性指标达到6.17,农业GDP2.37%/hm2的增加值伴随着农业碳排量9.09%的值增加。主要原因是,农民负担过重,“三农”问题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务农转向城市务工,农民从事农作物种植的积极性下降。与2001年相比,导致1.06%的耕地闲置,农业经济增速放缓,增长速度仅为1.29%,但农业碳排放年均增速仍为12.85%。在此期间,1997年、1999年、2000年表现为强负脱钩状态,脱钩弹性值分别为-1.27、-0.56、-0.36。由图1可见,在农业GDP减少的同时农业碳排放总量仍在增长,1997年与1996年相比、1999年与1998年相比、2000年与1999年相比,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5.17%、-3.90%、-1.54%,而农业碳排放增速分别为6.59%、2.17%、0.56%,农业GDP在平均减少3.23%/hm2的情况下农业碳排放仍然增加了3.4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特大洪涝灾害和国家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公共财政涉农支出减少,农业公共设施投入停滞,加之农民从事农作物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作物生产总值下降。1998年脱钩弹性值为0.44,表现为弱脱钩状态,农业GDP12.91%/hm2的增加值伴随着农业碳排放5.58%的值增加。主要原因是,1998年新《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实施使耕地的数量得到了一定恢复,加之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倾斜,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一定提高,以致农业经济的增速为13.21%,而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增速仍停留在5.86%。第三阶段(2003—2011年)整体态势良好,农业碳排放增长速度呈递减态势,而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呈增长态势,经历了“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连接—弱脱钩—扩张连接”的“L”型变化趋势(图2)。其中,2003年脱钩弹性值为-0.08,表现为最理想的强脱钩状态,农业GDP8.07%/hm2的增加值伴随着农业碳排放0.21%的值增加。主要原因是,2003年1月《退耕还林条例》在全国的颁布实施,部分耕地变成了林地和草地,农膜、农药等农业生产物资投入相对减少,以及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套种、间种等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与2002年相比,农业GDP增加。

2004—2008年脱钩弹性值小于0.8,表现为弱脱钩状态,农业碳排放增长速度慢于农业GDP的增长速度,脱钩弹性值分别为0.21、0.45、0.27、0.61、0.34;农业平均GDP12.50%/hm2的增长值随着农业碳排量3.75%的值增长。主要原因是,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实施,“两减免,三补贴”惠农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提高;加上农业科技的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推进,农业GDP得到了较快增长,而循环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等种植模式的推广,使农业碳排放增长速度减缓。2009—2011年甘肃省经历了“扩张连接—弱脱钩—扩张连接”的由耦合到脱钩再到耦合的动态变化,脱钩弹性值分别为0.88、0.21、0.11。主要原因是,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农业低碳化管理之后,农业碳排放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技术进步、耕地的科学化管理虽然使农业经济总量得到了快速提高,但碳排放总量却居高不下。该段时间,甘肃省农业GDP平均增长率为9.65%,而农业碳排放的平均增长率为17.30%,农业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慢于农业碳排放的平均增长速度。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从农业碳排放总量与环比增速来看,农业投入导致显著的碳排放增长。农业碳排放总量1993—2011年平均增长率为6.67%,相应的碳排放强度也以年均6.01%的速度增长。其中,2003年农业碳排放增长率为-0.58%。化肥为其最大的碳排放源,研究期内累计碳排放量达到1167.82万t,年均增速为4.01%;农用柴油、农膜、农药、有效灌溉、翻耕累计碳排放量分别为228.37万t、709.07万t、196.46万t、40.43万t、22.41万t,年均增速分别为5.57%、10.82%、16.26%、2.11%、0.65%,增长速度最快的为农药、农膜和耕地。甘肃省农业生产仍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生产为主。1994—2011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与种植业总产值的关系主要表现为5种状态:弱脱钩、强负脱钩、扩张连接、扩长负脱钩与强脱钩,分别出现的期数为9、2、3、3、1,在统计期内分别占50%、11.11%、11.11%、16.67%与5.56%。研究期内,农业平均GDP12.67%/hm2的增加值随着农业碳排量6.00%的值增加。农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碳排放增长,但甘肃省仍处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爬坡”阶段,整体态势良好。2003年出现了强脱钩,说明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有可能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碳排放总量减少的良好状态,具备发展低碳农业的可行性。从脱钩弹性指标图中可见,总体上脱钩弹性曲线呈现“较理想状态—畸形状态—较理想状态”周期性的“W”型变化。畸形状态的出现说明,甘肃省农业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获取回报的生产方式有待改变,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农业生产效率还有待提高。

3.2建议农用薄膜、农药、农用柴油等的大量使用是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目前甘肃省仍处在经济发展的高能耗高投入和粗放型的农业作业阶段,为了发展经济,这种状态还将持续。但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民低碳意识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经济发展必然会减轻这种状况。进入“十二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经济增长仍是甘肃省面临的最主要任务,不仅要实现农业经济与碳排放上的脱钩,还要实现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生产效率上的脱钩,最终达到从相对脱钩向绝对脱钩转变。根据脱钩理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能源消耗会出现停滞或相对减少状态,使其在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开始转变,实现绝对意义上的脱钩,但要防止复钩的出现。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实现甘肃省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脱钩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低碳农业意识。首先要加强对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宣传,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变思想观念,培养他们的低碳意识;其次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一般情况下,农民的文化素质越高,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高,对低碳技术的需求意愿更强烈,有利于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②发展循环农业技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循环型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③推广低碳农业技术,提高农资利用效率。农业的低碳化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甘肃省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演进过程中,发展方式仍停留在高投入、高排放的粗放式经营状态。因此,重点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和农药开发技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④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农业生产对碳循环的影响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它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在确保粮食安全的条件下,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向以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转变。同时,应充分发挥各类土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不断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生产向低碳转型,以期达到既增加产值又减少碳排的目的。此外,积极寻求低碳制度的创新,通过建立低碳农业补偿机制、碳排放纳税机制等减少碳排放量。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篇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各个领域发展迅速,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将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创新、完善,并根据农业发展现状制定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产品保障力度的有效制度,并严格遵守该制度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然生态话环境,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性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 农业科技投入 农业经济增 动态关联性

近年来,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现有的农产品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加强对农业科技投资力度,扩大农业生产,加强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使用需求。

一、农业科技投入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持续关注着科技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在对二者之间关系判断过程中主要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操作,并对所投资物种的回报率进行全方面分析,找出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科技投资的回报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该投资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农业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力,提升农民家庭收入,转移农村劳动力,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二、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分析

要想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就应该根据农业发展现状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科技投资政策,做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并格遵守该政策开展各项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农业的转换工作,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一)研究方法

在动态经济学中,经济变量会随着因果关系的变化发生,当因果关系出现间隔状态时,那么其中变量关系的间隔现象就会处于一种减弱的状态,从而将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特点体现出来。在对二者关系实际分析过程中,为了保证所得结果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就可以通过PDA模型的形式进行分,只有这样才能将静态的经活动转变成动态经济活动,从而保证分析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如果PDL模型处于一种滞后状态,那么在对其实际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步骤进行操作:

1.首先,在对其分析过程中可以以较大的滞后期数为主进行全方面分析,并做好分析结果的处理工作。当参数结果的准确性达到指定标准时需要将其中的参数结果加入到对应的约束环境中,并对现有的模型进行分析,合理优化参数拟合优度与滞后期数之间的正比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分析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2.其次,当PDL模型构建完成之后,需要加强对农业经济投入的研究,通过Granger的因果方式进行监测,找出二者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处于一个动态的关联性状态,提升农业的回报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二)实证分析

在对农业科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动态关联性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形式进行操作,其中的单位根检验主要通过农业科技投入的变量顺序和农业的GDP顺序进行检验,并通过SC准则对检验出来的结果进行全方面分析,找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保农业经济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而Granger因果关系监测,将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4]。在实际监测过程中还可以通过LAGFP与LASTT对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全方面分析,得出农业科技投入主要以格兰杰原因为基础进行,增加农业经济5%回报率,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三、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是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重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水平逐渐提升,农业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的产量与质量,这对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林海,彭宇文.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性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12):87-93.

[2] 郭健,王栋,张良富.山东省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B关联关系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03):54-59.

[3] 张红辉,李伟.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机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11):149-151+159.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篇3

【关键词】黑龙江省;生态农业;对策分析

0.引言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部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农业的现代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现代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要素的总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农业生态环境从原始农业阶段开始,一直到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阶段,其整个演变趋势一直处于不断恶化之中,因此,改善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环境状况势在必行。深人分析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环境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探索出改善现代生态农业环境的对策,是实现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在现代农业领域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环境的现状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2008年,耕地面积1183.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6.5亿立方米,森林面积200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水资源总量462.2亿立方米,地表水天然年径流量341.9亿立方米(数据详见下表)。黑龙江省虽然资源丰富,但也同样存在着土壤黑龙江省虽然资源丰富,但也同样存在着土壤退化、沙化和森林资源减少等一系列的生态破坏问题。第一,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0%左右,其中耕地流失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5%左右,土壤质量下降。其次,森林质量下降,生态功能衰退。一方面,珍贵的树种减少,如红松、樟子松等;第二,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显著的天然林、混交林比例减少。第三,草原面积逐年减少,草原生产力不断下降。黑龙江省草地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两大平原地区。解放初全省有草原1066.7万公顷,目前已减少到433万公顷,仅为解放初期40.6%,平均每年减少12.4万公顷。闻名世界的松嫩草场,解放初期面积达336.7万公顷,到2003年为161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3.4万公顷。解放初期黑龙江省草原平均每公顷产干草22503750kg,目前正常年份每公顷产干草5251125kg,低者仅为300kg,差距之大显而易见。虽然黑龙江省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发达地区相比,科技含量及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产出不够。为有效利用生态优势,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全面推行现代化无公害生产方式。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环境改善的对策

目前,黑龙江省内各市县所属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产业专项发展规划,但规划水平不一,缺少市、县一级的统筹安排,资源整合不够。因此,有必要制定市、县级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引领全省各市、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快速健康发展。市、县级规划应该包括长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和近期目标,并确定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示范镇、示范园,相互促进,互相支持,提高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2.1深人贯彻现代生态农业环境的科学发展观

今后,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彻底抛弃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政绩观与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生产中务必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将城市与工业污染物就地无害化处理,切断城市与工业污染物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决不能以牺牲农业与农村的生态环境来换取城市与工业的一时繁荣;将保护和改善生态农业环境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与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2.2现代农业废弃物与生态农业环境承载力的平衡

提高现代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破坏,使它们尽可能的达到平衡状态。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短缺和匮乏是生态不安全的重要体现。因此对现有资源,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及废弃物的利用一定要合理规划,加资金等软硬件投人严重不足。据测算,全国仅污水治理一项如实施二级处理,需要300多亿元的巨大投资,如果把治理大气污染所需的资金计算在内,则需要千亿元以上的投人。

2.3完善现代生态农业补偿的法律政策

目前我国已经在退耕还林、保护性耕作等方面进行补偿试点示范,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于农民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增施有机肥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补偿政策,难以调动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因此,应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引导农民进行绿色生产,对于采取这些优良农业生产技术规范的农户进行补贴,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要完善生态农业补偿的保障制度,对于生态农业补偿原则、补偿的标准以及实施生态补偿的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等都需要在法律中进行明确定位,保障生态农业补偿的运行能够到位,防止出现角色缺位。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将用于生态农业补偿的财政资金和一些专用资金落实到实处。

2.4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现代生态农业系统

要科学分析生态农业系统资源组合的特点,要掌握相互作用变化的规律,选择最优的组合,发挥资源优化组合功能。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实际要求,建立各具特色、持续平衡的生态农业体系,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兼顾的前提下,提高综合效益,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要逐步对主要农业土地、水资源、森林、草地、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形成科学的监测管理系统,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资源增值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有限的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使可再生效益获得更多的增值。

3.结语

黑龙江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绿色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黑龙江省生态农业环境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生产活动安排不合理、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业度弃物的徐合利用效率,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欢策,建立全面平衡协调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系统,促进黑龙江省各地建设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路璐,胡胜德.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对策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3-15.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篇4

引言

目前生态农业旅游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同时在市场导向下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但尽管如此依然存在部分问题给生态农业旅游深入发展带来了影响。从长远角度来看生态农业旅游将是旅游行业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必然需要采取相关完善措施对整个生态农业旅游体系进行完善,进行针对性规划,以期农业生态旅游带来更为理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当前生态农业旅游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主要以观光、休闲为主,多数农业生态旅游都体现了“农家乐”特色,因此整体上来看我国大部分生态农业旅游都以观光为主。在农业生态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旅游与旅游产业也出现了融合态势,这种情况下使得农业生态旅游逐渐形成了一条具有一定覆盖面的产业链,在这种旅游模式导向下推动了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可创造一定利润或价值农业生态旅游促进了地区景点建设,而地区景点建设又推动了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产生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从生态农业旅游分布来看,多集中于某些区域,从侧面反映了生态农业旅游覆盖面并不平衡。

二、当前生态农业旅游问题分析

(一)政府调控有待完善

对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而言政府调控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现状来看政府调控工作显然有待完善。很多地区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很大程度上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是民间自发组建构成,这使得项目雷同情况严重,无法彰显生态农业旅游的特征化元素,因此无法吸引旅客。在基础建设上无法与旅游需求达成匹配,例如交通设施、公共设施等建设都不够到位使得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出现了阻滞。在政策制度方面还存在漏洞,另外在执行力方面力度还不够。

(二)市场竞争不够规范

尽管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发展已经有20年以上历史,但整体市场氛围并不乐观。首先生态农业旅游涵盖范围较大,不仅仅涉及到农业、同时还涉及到旅游、建设、水利等多方面。但是相关部门并未制定有效的政策进行管理,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紊乱。与此同时部分项目之间表现出了较为严重的矛盾,出现了不正当竞争,项目内容没有深度,过于肤浅。归根揭底还是因为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导致。

(三)产业缺乏特色

生态农业旅游呈现了独立性属性,因此应该突出其农业特色,将风格化元素、休闲化元素、以及乡土气息展现出来。但很多项目过分依赖于旅游景区效应,无法独立自主运营即不能生成特征性元素来吸引客户,也就是说无法生成具有特征性的产品,这也就导致客户源不够稳定,无法产出稳定效益。

三、完善生态农业旅游对策探讨

(一)加强政府调控作用

若要促进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必然需要强化政府调控作用,以政府作为引导对整个行业进行细致化、科学化规划从而促使行业发展。政府可吸引外来资金发展区域经济,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生态农业旅游获取足够的资源使自身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建立审批申报制度促使项目规划完善化,降低项目开发的随意性与满目性。扩大旅游宣传,借助各方媒体或媒介来吸引客户,做好宏观管理工作。对硬件设施及软环境进行完善,为生态农业旅游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及商业氛围。

(二)完善市场机制

为促使生态农业旅游能够保持健康的发展状态则需要对市场进行完善化管理,保持市场处于稳定运行态并保证市场秩序。以市场为依托给生态农业旅游创造发展机遇。市场的规范可以促使产业良性竞争,这对于产业整体前进将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生态农业旅游能够与其他产业相互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商业联盟,达到共赢目的。

(三)发掘产业亮点

发掘产业亮点将科学技术充分运用其中。生态农业旅游核心部分在于它的生态性,如果需要发掘出产业亮点就必然需要提升产业中的技术含量。例如可将新型生物工程材料应用于农业上或将新型种植技术引进至生态农庄等,使得生态农业旅游朝着产品化发展,以产品的形式向外界推广。通过打造具有特色的产品将产业中的亮点发掘出来,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四、结语

生态农业旅游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市场并深度发掘产业亮点从而促使产业链健全、健康发展,以此获取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篇5

范德普勒格将当下主流的农业模式归纳为小农农业、企业农业与公司农业,通过对这3种农业模式的介绍、描述与案例分析,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各个模式的特点与运作方式。通过与其他农业模式的对比与联系,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认为小农模式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不断发展。在以往的思潮中,韦伯和马克思等人都认为,小农家庭经营将被使用自由雇工的农业企业所取代,传统乡村社会将瓦解和消亡,然而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高度集中的运作方式其实存在许多隐患与弊端,无法满足生产者与消费者共享的价值观。作者的这一观点其实也与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中的观点不谋而合,第二次浪潮的高度集权终会被第三次浪潮的分散、短链化替代,不同于工业经济社会人们趋向于物化的情况,人们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性。

在著作的最后,作者提出了小农原则的概念,即“小农原则是一种解放性概念,是小农境地在未来的映射,它既由帝国引发,又是对帝国的一种回应”。实际上,小农原则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生态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三重运动,这些资本的重建作为小农农业赖以创立的主要资源。

书中提到在农业危机方面,小农原则包含了三个关键逆转:对自然的回归、地方和地区的自我规范替代远程控制以及食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三个方面,目前在我国的小农农业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本文就这三方面,对我国小农农业中小农原则的体现进行思考与讨论。

1 对自然的回归

在范德普勒格的定义中,小农农业模式是以生态资本的持久利用为基础的。这就必然要回归自然,在对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要尊重生物生命。自然如土地、动植物、水、生态循环等被用来创建一种资源库,人们通过劳动、知识、市场等资本对资源库进行补充。不同于企I农业与公司农业,小农农业的资源库更加尊重生命,更加生机勃勃。但其实在我国目前的观点与主张中,多数人更加支持“阻碍发展论”、“消亡论”、“农业内卷化”等理论,认为农业资本化会替代小农农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主张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开展了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行动。2002年农业部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向全国征集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最终经过反复筛选,确定了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较为常见的有北方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南方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和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其中“四位一体”模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这种模式也是北方地区的家庭生态系统模式,运用该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沼气发酵安全可靠。这种生态农业模式一般由家庭农场为单位运转,形成一种循环系统。

生态农业模式的推行有别于企业农业与公司农业一味追求利润而压榨自然资源,更加倾向于可持续发展。如今“可持续发展”在各个领域都被作为追求的目标,但是实际情况下大多数生产者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无法满足这个需求。生态农业模式正是以小规模模式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在具体实践中,我国生态农业仍面临着资源可持续技术缺乏等问题,但小农仍然是我国农业基本生产单位,也是构成生态农业发展系统的重要细胞单元,这一点是大规模农业无法实现的。

2 地方和地区的自我规范

发达国家的农业大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农民属于小农生产者。无论是农户之间通过联合与合作所建立的各种组织,还是工商企业组织等外部组织的进入,均不能完全替代家庭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小农经济并不意味着是和农业现代化背道而驰,恰恰相反,在一些学者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大规模化生产并不适应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始终要以小农为基础。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但是小农家庭农场进行商品生产的生产目标与资本主义企业截然不同,它的生产活动是以家庭为核心的,以满足家庭需求为目标。农业现代化归根结底是全体小农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其实质是在稳定农户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实现适度联合,以抵抗大市场风险。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政策强调以“农户经营为基础”,至今近90%的耕地和80%的粮食产量仍由农户家庭承包经营。

耿店村地处山东省茌平县贾寨乡腹地,是当地有名的“大棚村”,家家户户搞大棚,全村有310多个冬暖式大棚。冬暖棚以越冬栽培为主,品种主要以黄瓜、芸豆、尖椒、圆椒、樱桃、西红柿,茄子等蔬菜为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棚收入已达到3.5万元。当地的农业生产并没有被使用自由雇用劳动力的农业企业所替代,而是仍然以家庭经营为主体。整个村庄在村干部的帮扶领导下良好运转,在自我规范的过程中更加具有凝聚力与活力。通过市场化的农业经营,耿店村成立了一、六农贸市集市场、花生市场,完善了一系列生产销售链的活动。在耿店村村干部的组织与努力下,农户并不是作为孤立的、互不相干的经营个体而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紧密的共同体,在村集体的服务与支持下,创造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当前,小农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小规模与大市场之间的困境,在多类经营主体并存的情况下,小规模经营且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可能会出现单个农户无法与大市场衔接、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交易费用成本高等问题,构建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对于化解这一难题是一个有益的突破口,这一过程中少不了地方与地区的自我规范。

3 反对匿名市场体系,新的流动方式

现代食品生产是大工业化的,通过价格优势以规模效应取胜。匿名的全球性市场使生产者与消费者分割开来,终端销售市场完全是陌生人市场。在这种背景下,由于监管不力等多方面原因,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起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的食品问题中,最为普遍的事故是由非食用物质添加造成的,比如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物质。为了追求利益而添加有害物质这种行为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都是不会被原谅的,而匿名的市场体系也为生产者、销售者添加了一层有恃无恐的保护膜。在现代食品市场的匿名交易制度下,消费者需要透明的信息来做出正确的选择,便出现了新的流动方式,比如巢状市场等。

巢状市场兴起于欧洲农村发展的进程之中。在为了实现欧洲农村农业发展的背景下,重新配置农村资源,提倡农I的多功能性,体现并代表城镇和乡村、农业与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新关系。为了反抗“食品帝国”对于世界食物体系的控制,新的巢状市场的出现嵌入在新的制度体系之中,以公共池塘资源为基础,通过特定生产者生产出来的高质量农产品与特定的消费者直接联结。巢状市场的中间环节比较少,基本也都是由农民参与或掌控,因此这通常意味着他们会得到对于农民生产者来说的高价格,以及对于消费者的低价格。农产品生产者在巢状市场中能够获得比在一般市场中更多的农产品附加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也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与额外支付,生产链更加透明放心。

河北易县的手工红薯粉条的流通即可看作是巢状市场的雏形,它拥有相对固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二者之间是完全透明公开的。需要特定的生产者,其消费者也是亲戚或通过亲朋介绍而来,由于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而直接从生产者处购买。在我国巢状市场的发展下,易县桑岗村的生产销售链已初具规模。桑岗村农副产品生产小组组长张长春常通过网络形式在新浪博客上发表文章,与消费者交流沟通。在实际操作中也表示,由于缺少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在组织生产、包装、运输等方面还没有经验,小部分产品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猪肉过肥、包装不够规范等等。在2013年,当地的养羊专业户,针对猪肉太肥的问题,表示愿意为城市消费者放养1~2头猪,每天让猪和羊一起上山运动。据说这样的猪还是以吃粮食为主,所以肉不会特别瘦,但体重应该不会特别重,关键是猪的心情快乐。这种放养猪的价格要比圈养猪贵一些,也希望消费者几户一起包购。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和不断地学习,农户们对巢状市场的理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更清楚的认识。桑岗村农户们也在不断调整生产方式和组织过程,使巢状市场的运行更加顺利。

的确,这种新的流通方式在一开始会有很大的阻力,因为缺乏市场与经验,而且由于价格比大规模生产昂贵,所以难以快速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但相信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未来趋势的影响,巢状市场的前景会更加广阔。

从众多地方实践的结果来看,小农原则被不断映证。大众也逐渐认识到农业现代化的实质与农业发展的未来并不是掌握在“食品帝国”的手里,小农经济的重要性是无法被替代的。我国的小农农业也需要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找到适应自身的方式,无论是对农户自身还是为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原.市场经济中的小农农业和村庄:微观实践与理论意义[J].开放时代,2011,12:113-128.

[2] 陈航英.新型农业主体的兴起与“小农经济”处境的再思考―以皖南河镇为例[J].开放时代,2015,05:70-87+7.

[3] 张孝德,张文明.农业现代化的反思与中国小农经济生命力[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1-5+13.

[4] 宁夏.市场中求生:葛村小农的商品生产[D].中国农业大学,2015.

[5] 孙文华.小农分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差异与政策涵义[D].南京农业大学,2007.

[6] 赵佳,姜长云.兼业小农抑或家庭农场―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组织变迁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5,03:11-18+110.

[7] 叶敬忠,丁宝寅,王雯.独辟蹊径:自发型巢状市场与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12,10:4-12.

[8] 叶敬忠,王雯.巢状市场的兴起:对无限市场和现代农业的抵抗[J].贵州社会科学,2011,02:48-54.

[9] 陆继霞.替代性食物体系的特征与发展困境―以社区支持农业和巢状市场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6,04:158-162.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篇6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治理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246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经济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大自然正遭遇巨大的破坏,尤其是现代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尤为突出,这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自然生态的保护。

1 目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1.1 农村生活废水排放与固体废弃物增多

随着自来水在农村范围的普及,农民日常生活用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加,一些日常农业生产与生活废水都是直接排入到附近的农田与河流中,这给土地和水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固体材料的使用量增加,日常生活用品的直接丢弃与垃圾的天然堆放,对附近水质的影响也加重。

1.2 畜禽业发展造成的污染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肉类与蛋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使得农村畜禽业的发展迅速。很多农村在养殖畜禽上呈现分散状态,畜禽数量多、种类繁,圈养地点多且不定,并且畜禽生活粪便也是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大气污染与环境污染,还会引起地表水质的富营养化。而在一些养殖规模较大的乡村,这类问题更加突出,养殖场管理人员经常将粪便随意乱倒,畜禽废水直接排放,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导致环境恶化。

1.3 农业化肥使用与农药大量使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化肥的使用量也一直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化肥的实际利用率却不高,造成大量化肥流失并进入自然水中,使水环境受到污染,化肥的大量流失会使农田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进一步扩散到河流湖泊中,成为水体污染的主体。而在农药使用方面,随着农作物害虫抗药基因的增强,造成农药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农药的喷洒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农药的实际使用率却低于20%,大部分农药挥发到空气与土壤中,对当地水环境造成危害。

2 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2.1 农村生活污水与固体污染物的处理

对于人口较密集的农村群体,在生活废水与固体污染物的处理上可以采取集中处理的方法,通过构建类似城市排水系统的方法利用管网将污水收集起来,并建立设施完善的污水处理场,污水经过具体处理后,实现循环再利用或者保证水排放达到标准。而对于无法集中处理的农村,可以推广使用高效藻类塘技术与厌氧沼气池的技术,实现废水的集中处理,高效藻类塘处理能够净化大量富营养化水质;而厌氧沼气作为我国农村最经济、最有效的污染处理方法,能够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与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2.2 在农业生产中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对于农村大型畜禽养殖业生产而言,实现畜禽养殖的集约化发展与生态农业的建设,针对农村分散养殖的情况,推广生态养殖的理念,比如利用畜禽粪便为果树提供养料。对于大型养殖场,可以采用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大型畜禽养殖涉及到温度、光照等能源的使用,可以利用畜禽粪便再生能源的方式,为养殖场提供必须的能源,一方面降低了粪便对水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使资源、能源得到有效利用。

对于生态农业的建设,应提倡循环经济与农业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预防农业生产对水环境产生的危害,在实际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要合理使用有机化肥,尽可能使用生物肥料来替代有机肥料,提高化肥的使用率。在农业病害的防治上,通过生态平衡施肥与生态养殖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建立生态养殖系统,实现功能循环,比如在畜禽养殖农村,可以利用家禽农田放养的方式,对农业病害进行生态控制,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使农村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2.3 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措施

对于乡镇企业水污染的有效防治,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乡镇企业建设进行规划,合理布局并完善其污水处理功能,同时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中,要重视生产废水的污染治理工作,使企业污水排放始终达到标准。为此,可以参照以下设计思路:一是要对乡镇企业适度引导,使生产企业集中在同一工业园区,实现污水的统一处理与排放;二是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划的标准,加快乡镇企业技术更新速度与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采取针对性地解决措施,使乡镇生产废水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2.4 完善污水治理运行管理机制

农村污水治理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运行资金缺乏等问题,因此构建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是实现污水治理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也是避免污染处理设施闲置、无人管理的关键手段。实行统一的污水管理时,要以政府为指导力量,基层干部实现分村实施的方法,确保机制运行的有效性,考虑到目前农村经济状况,短期内污水处理资金仍然以政府补助为主,但可以对较大污染的处理实行收费制,确保污染处理经费的充足。

2.5 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还是农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造成的,因此相关乡镇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农民充分了解到水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对未来生活的影响,普及生态养殖、生态农业。这样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又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要重视水环境的污染处理与预防工作,改善当前农村水环境现状,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提升农民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构建并不断完善农村水环境管理体系,使农村水环境污染状况逐步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冯欣,师晓春.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05).

[2]许亚.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北京农业,2011(12).

[3]汪娟.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分析[J].科技视界,2015(05).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篇7

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旅游观光农业;罗田县

中图分类号:F327;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5-3816-05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agriculture in Luotian county of Hubei province was analyzed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mplex ecosystem and the tourism agricultur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Luotian county was constru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and agriculture in Luotian county was evaluat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agriculture in Luotian county had a good natural basis, bu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were not obvious, thus some suggestions on developing the tourism agriculture in Luotian county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mplex ecosystem; tourism agriculture; luotian county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农民致富提供多元化途径,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1],对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友好生态型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复合生态系统为旅游观光农业的实践注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活力[2],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实现在旅游活动开展的同时做到对环境的保护,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进一步推动旅游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1 复合生态系统与旅游观光农业

1.1 复合生态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马世骏等[4]在总结了整体、协调、循环、自生为核心的生态控制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通过有机复合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其中自然是经济、社会的基础;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和自然联系的中介。在复合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积极因素是人,同时也是最强烈的破坏因素。一方面,人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另一方面,人的能动作用又要受到客体的制约,其一切宏观性质的活动,都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5]。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不能以纯粹自我喜好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能对人的能动性滥加发挥。

1.2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旅游观光农业

旅游观光农业是指具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和观光旅游等功能的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田园自然和农艺人工风景为主,辅以人文景观的新型生态旅游业[6]。旅游观光农业既不是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也不是单纯的农业开发,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新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7]。旅游观光农业是将农民的生活、农业的生产、农村的生态结合于一体的产业,农民通过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吸引游客消费,带来经济收益,但同时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外来消费者的活动也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作用[8]。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应该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以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为前提,在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开发农业旅游资源,力求使自然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佳组合。

2 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罗田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北与安徽金寨县接壤。全县版图面积2 144 km2,是湖北省大别山试验区首批8个试点县之一,是全国闻名的板栗之乡、甜柿之乡、野生兰花之乡、蚕桑之乡、茯苓之乡。罗田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1%,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洗肺公园”和“天然氧吧”[9]。

罗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境内沟壑纵横,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以“天下大别山,美景在罗田”为主打品牌,通过板栗节、甜柿节、红叶节、吊锅节等一系列节会的举办,罗田县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罗田县也从昔日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县、地方小景,一跃成为人们印象深刻的大美之地、心驰神往的生态净土,已成为山水田园休闲的首选之地。2009年以来,罗田县旅游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1%,高于GDP年均增长速度15.3个百分点。旅游业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表1),已成为罗田县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罗田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禀赋独特,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良好。罗田县的旅游资源与气候、生态、文化、乡村组合程度高,分布极为密集,全域皆有风景,四季均有特色,是一个典型的旅游观光农业资源大县,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2011年以来,罗田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结合县域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2012年已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目前,全县共有旅游观光农业景区景点106处;旅游观光类农庄、农家乐800多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加工企业35家,开发产品200多个,并建有农产品加工园区,建立销售网点300多处,产品不仅满足本地游客的需求,而且有20多个品种远销县外及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地。目前,已建成天堂寨景区、薄刀峰景区、天堂湖湿地公园、罗九百里生态画廊、三里畈温泉小镇、瑞源农业生态观光园、罗田板栗公园、燕儿谷生态农庄等10大旅游观光农业精品景区。由于旅游观光市场的不断繁荣,已带动全县近10万农民在旅游观光农业发展中受益。

3 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现状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针对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现状,目前还没有专门进行深度和系统的评价研究。本研究在借鉴其他相关评价体系和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图1)。

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现状评价可以理解为多目标决策问题,而层次分析法正是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有效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使整个评价过程量化,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很好地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指标权重确定过程首先以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递阶层次结构;然后采用专家打分的形式,按照1~9标度方法构造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10],并进行一次性检验;最后得到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3.3 设定评价标准及等级

在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现状评价体系中,采用五级等级评语集{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差}作为评价等级。各等级标准采用百分制,优秀为≥90,良好为80~89,中等为70~79,一般为50~69,差为

3.4 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的计算采用综合评分方法,运用公式D=■WiDi,其中,设Wi为基本指标Ci相对评价目标的权重,Di为对应基本指标Ci的评分。Di采用等级评分,等级评分的评语集为(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差),对应评分集为(95,85,75,60,25)。依据评价标准对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综合评价得分为78.12,评价等级为中等。其中,自然系统得分为81.67,评价等级为良好;经济系统得分为75.81,评价等级为中等;社会系统得分为68.52,评价等级为一般。由此可见,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已具有较好的自然基础,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不明显。

4 建议

结合罗田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建议。

1)维护合理的自然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只要系统的目标之间具有协调性,总是趋向均衡位置,系统就是安全和可持续的,在不断的调整中螺旋上升地发展。自然子系统本身存在着非稳定性,社会、经济子系统对自然子系统的作用有可能是非理性的,因此人类时刻面临着灾害风险,而很多灾害是一种自然过程,有些人类可控,但更多的是人类无法控制的,有的甚至无法估计它的强度和频度,人类只能积极面对,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旅游观光农业的建设和经营以生态资源及农业资源为基础[11],当经营过程中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中心时,就有可能改变农村原有的生态景观,通过人工景观来提高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从而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恢复,带来环境和经济损失[12]。

因此,罗田县在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过程中,应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和保护好现有的大气、水体和植被等优势生态资源;增加日旅游设施容量,增强农事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农业景观质量,使旅游观光农业兼备生产与观光功能,成为能够提供见识农业生产的机会和欣赏田园风光的开放性农业。

2)保证经济系统的利润。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稳定的经济发展需要持续的自然资源供给、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不断的技术更新,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必须通过高效的社会组织、合理的社会政策,方能取得相应得经济效果[13]。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根本目的。但区域气候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状况、经营管理水平等都会影响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罗田县在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过程中,应遵循市场规律,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吸引资金,增强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建设力度,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增加游客数量、提高游客消费水平,在当地居民旅游获益水平的同时缩短项目投资回收期。

3)追求社会系统的效益。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经济振兴必然促进社会发展,增加积累,提高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当社会系统处在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时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14]。

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是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大批外来游客将最新的市场信息,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传递给农民,将促进农民不断解放思想,在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上逐步转变观念,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将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通过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罗田县的农业与旅游、工业与旅游、商业与旅游开始实现融合,产生了一些新的业态,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但仍需进一步引导人们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不断提升价值观念、文化和科技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诚信经营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增强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彭萍华.井冈山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现代园艺,2013(11):20-22.

[2] 王 波.绵竹市观光农业发展战略选择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3.

[3] 吕 君.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8.

[5] 耿 芳.基于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6] 胡休明.浅谈海南农垦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N].海南农垦报,2007-07-07(2).

[7] 朱镇斌.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经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鸡西大学学报,2013,13(3):62-64.

[8] 田晓珍,杨鸿佼,张法瑞.观光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46-247.

[9] 王立兵,雷 电,童伟民,等.全域旅游重塑罗田山水[N].湖北日报,2013-11-26(7).

[10] 张炳江.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11] 骆高远.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2] 陈春光.长春市净月开发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3.

[13] 徐 斌.无锡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篇8

1.1发展现状

江北区现有耕地约6700hm2,山林4000hm2,是宁波市老三区唯一被誉为“米袋子、菜篮子”的区。全区农业人口8.7万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2家。尽管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进展较快,但受传统种、养殖习惯影响,目前全区种植、养殖业仍呈现规模较小、数量较多的状况。2008年粮食复种考核面积6700hm2;葡萄、梨、柑橘、杨梅、西瓜等水果种植面积超过2000hm2,其中慈城产的白茶、微型盆景与洪塘产的葡萄、蜜梨等林特产品知名度较高;蔬菜种植面积近1333hm2,专业从事蔬菜种植和销售的专业户涉及全区19个村700多户;拥有各类畜禽养殖大户400多家,年产生猪6.5万头,存栏奶牛700多头,生产各类家禽200多万羽。2008年种养殖业产值达4.86亿元,是全区农民纯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主要特点

1.2.1常规农业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地区集中,规模户不断出现

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全区种养殖业逐渐向慈城的乍山、妙山和庄桥的费市片集中。仅慈城和庄桥的水稻种植面积就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平原水果和花卉苗木则主要集中在洪塘和慈城;养殖业也基本集中在了这些区域。随着城郊结合部一大批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小规模养殖场先后被关闭,规模化万头猪场也随之诞生,并配套建成了沼气池、有机肥料加工厂,使昔日废弃的排泄物得到综合利用。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负责人,逐步成为全区农业生产的骨干和领头人。

1.2.2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农业害虫非农药防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是现代生态农业的一大亮点。通过将杀虫灯、防虫网、性信息素、色板应用于蔬菜等作物害虫防控,改变了农民大量使用农药的种植习惯,是农业害虫防控技术的一大突破。另外,以大棚、滴灌技术为重点的设施农业,既增强了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提高了农业产出水平。与此同时,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涉农投入,一大批山、水、林、田及沟、渠、路、河道经过综合维修和整治,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抗灾能力大大提高。1

.2.3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休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全区规划建成了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其中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农业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达25家,其中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通过各项管理体系认证的有20家,其中ISO系列认证的有14家、HACCP认证的有5家。农业品牌化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有新突破,农产品品牌获得全国驰名商标1个,省、市著名商标12个;市级名牌称号14个;完成有机食品申报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定11个、无公害产地认定6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达到550hm2。与此同时,利用近郊和山水资源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都市农业园区、五星绿野农庄、三勤的白茶源、毛岙生态村、洪塘的万亩水果基地等农业企业,依托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开发出了系列休闲农业项目,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2江北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工作思路

2.1发展模式根据江北区发展规划和人多地少的现状,未来江北区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应以“促增收、求效益”为立足点,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

2.1.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生态农业模式一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通过设施改良改造、土壤地力提高及引进新品种,充分利用大棚设施种植高效率的经济作物,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二是开发冬季农业。积极利用冬闲田开发种植马铃薯、油菜等成本低、效益不错的经济作物,以及紫云英等冬季绿肥,或种植黑麦草从事畜禽和鱼类养殖,既可减少化肥用量,又可提高土壤地力;三是推广科学轮作与套种技术。如蔺草与晚稻相结合的免耕技术;利用果树冬天落叶季节,增加种植草梅、蔬菜,增加收入;四是探索低产田改良技术。如利用征用后土地的优质表良低产田,提高种植效益。

2.1.2农、林、牧、副、渔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规模养殖业的排泄物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宝贵资源”。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欠账很多,一是工业和生活污水对河道的污染;二是畜禽养殖排泄物未及时处理造成的污染;三是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所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因此,树立生态种养殖理念,通过建立生态农业园区等方法,开展立体、循环农业的示范园区建设,如稻鸭共育技术、稻田养鱼、茭白田套养甲鱼等。帮助农民更新观念,促进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和传统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此外,政府要加大涉农投入,如发展对大江大河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保障渔业资源生态循环和合理再生,改善水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双盈。

2.1.3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整合农耕文化底蕴和全区浓厚的人文历史、区位优势,通过深入挖潜,吸引更多的城里人来体验农耕文化、品农家菜、住农家屋,促进传统意义的农业逐步向旅游农业转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如都市农业园区开展的草莓采摘、耕地出租、果树认养、农家乐餐饮、田园住宿等模式,使农产品通过加工成为农家菜;让城市的居民参与劳动体验农耕乐;并让久居城市的人们充分享受农园风光;让城市的孩子了解悠久的农业历史和生产技术。农家乐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拉长,而且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给现代生态农业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带来的附加值远大于农业本身。

2.2工作思路

2.2.1规划为先,政策引导

农业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全区农业产业规划,确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区域、重点和导向,每年有重点安排资金和项目推进生态农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宣传、卫生、旅游部门则根据历史渊源和现状开展农家乐的包装推广,培训相关接待人员,不断提高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

2.2.2典型示范,科技支撑

生态农业的建设是项综合性课题,首先,应通过示范点的创建积累工作经验,旅游、科技、环保、卫生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特别是要围绕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民增强生态农业意识,并成为自觉的实践者,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和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最后,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及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加大科技、环保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2.2.3组织保障,重点突破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费用标准范文 下一篇:电气工程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