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时间:2023-09-19 14:11:13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篇1

全会提出的总体思路,切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完整表达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内在联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宏伟目标顺利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总抓手,必须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是打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基础的必由之路,必须作为基本方向长期坚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必须作为根本要求认真落实。

一个战略任务,一个基本方向,一个根本要求,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把握,牢牢抓住,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思路源于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这是被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了的真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仍然有必要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的认识,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描绘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凝聚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些目标任务,既鼓舞人心,又艰巨繁重,能不能实现好、完成好,关键在于全党同志,公文有约提供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全面把握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篇2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xx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需要通盘考虑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新阶段。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来看,中国社会向城乡交融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都已经成熟。因此,正视中国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新世纪发展中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我们富阳市高桥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高桥是富阳市的经济强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在全国2万多个乡镇中的排名也上升到223位。但从局部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我镇经济主要集中于320国道沿线和集镇周边,位于老新义的杜墓片、千家片、双浒片、坑西片等西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但成效不够明显。高桥镇通过建立工业功能区,促进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扶持开发农业,效益农业格局初显;通过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讲,三大产业调整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工业区整合步伐不快,产出效率不高,外向度低;效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势不突出;三产比重过低,商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资源分配不尽合理。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开展教育创强、东海明珠、全民健身、有线网三级改造等工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与城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力量比较单薄;农村卫生院普遍设备落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尚未建立长效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尚有距离。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实施康庄大道工程,高桦线、高泰线向西、北纵深推进,村级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通过电网改造,使农村实现了同电同价;通过实施“百千工程”,使农村面貌不断改观。但同城镇相比,大部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村庄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公交网络不完善,“出行难”依然存在;水、气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力不够强,无法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反弹琵琶,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反哺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只有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传统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制度,才能顺利推进城镇化,农民增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农村社会进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应当说,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要推进城镇化,首先就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根据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以及城乡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利用。就高桥而言,必须按照“东延、南联、西扩、北接”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一街二路八点”工程,加快集镇周边八个村的规划编制,全力打造“八星拱月”格局。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培植城镇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大力实施“百千工程”、“生态村”、“文明村”建设,开展村庄布局调整,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和空心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富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只有工业这个龙头发展起来了,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是高桥经济的重中之重,要根据高桥特色,促进工业功能区和特色块状经济的齐头并进。工业功能区块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服务的思路,加快改造、提升、整合和创新步伐,全力打造橡胶、通讯、轻纺、化工、机械五大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区块立足现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倾力培育“五大基地”, 即建立一个杭州蚕种基地、完善一个农业观光基地、扶持一个毛笔基地、发展一个弹簧基地、培植一个锅炉配件基地,以加快西北部农村的发展步伐。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云森农业观光园、千禧园艺场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延伸农村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逐步建立以集体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依托市场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还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公民权利;不仅要靠农业发展生产力,还要调动城市资源支援农业;不仅城市要成为先进社区,农村也要成为先进社区。在国民收入分配、要素资源配置、经济建设安排等方面都应当有利于发展农业、支持农民、富裕农村,应当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农民问题,关键是怎么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如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首先,要围绕城市消费热点,大力开拓城市市场。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引导他们自觉进入市场、瞄准市场需求发展市场需要的绿色无公害名优特产品。其次,要围绕“三农”消费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农民是全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但当前农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我们应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同时,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抓住拉动消费需求这个关键,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积极引导农民增强消费倾向,把农村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增加农村销售服务网点,建立健全农村市场营销体系。 (四)依托社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推进农村“三化”建设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的原则,才能在实践中把中央的有关“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落到实处,才能做到切实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农村问题,当前重点是在政治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优化整合农村各类社会事业资源,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调整学校布局,大力实施中学“二并一”和小学“六并一”工程。继续推进农村“东海明珠工程”和“五个一”工程,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有线广播电视升级改造。继续办好农民体育运动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加强农村卫生服务,构建新型城乡卫生网络。继续以创“文明乡镇”为载体,努力提升城乡文明水平。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篇3

关键词:农机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

随着我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农业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观念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农机化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与土地类型差异较大,可耕用的土地面积较少,而且分布零散;人口数量多,劳动力有大量的富余;水资源不足,有些地区甚至地下水资源也严重缺乏。各种因素都决定了我国的农机化道路与其他国家不同,必定会具有我国的自身特点。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工作全局

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的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形成协调一致、共促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局面。农机化作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其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因此,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农机化工作的正确思路,转化为领导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实际能力,以及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努力实现我国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二、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

把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及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的需求入手,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立足农业,发展农机,从而服务农村。这样才能抓住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组织好农机化生产,以满足广大农民对农机的需求。

三、坚持因地制宜,进行分类指导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实施差别化政策,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引领区域平衡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围绕农业优势产业布局,形成农机化发展的区域特色。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以着重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则发展中小型农业机械等。

四、坚持推进农机服务的产业化

农民是发展农机化的主体,在促进农机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做好培训、引导、服务等工作,鼓励和扶持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作业公司做“一站式服务”,打破一家一户的土地界限,开展跨区作业、规模生产、社会化服务,在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同时,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致富。

五、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机化发展道路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可耕用的土地较少,人口众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非常紧张,因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尤其重要。在提高单产的前提下,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农民收入的增加。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因此无论是农业还是农机业都要走节本增效的道路,大力推广节能型农业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我国农机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工作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

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大的支持力度,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化道路,坚持重点突破、协调推进的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普及应用,加大农机社会服务力度,坚持依法推进,依法监管,加快我国农机化步伐。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篇4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发展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决定》结合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的重要判断,从而突出了当前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首先是发展农业生产。而农业发展要以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基本方向。没有现代农业建设的扎实推进,没有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生产发展”就会落空。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只有农业现代化了,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大幅度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农民收入水平才能有较大提高。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我国人多地少,2.5亿农户在世界各国中是绝无仅有的;户均经营土地不足0.5公顷,也是世界各国中少见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注重集约利用土地和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科技进步作为根本出路,走出一条与我国的农业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以现代科学技术、农业物质技术装备、产业体系为支撑,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的支持保护作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篇5

关键词 生态农业;建设原则;基本思路;云南临沧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13-02

1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建设意义

1.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一种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即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主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该模式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发展生态农业,旨在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其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1-2]。生态农业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其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涉及农、林、牧、副、渔各种产业。

1.2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

生态农业的最明显特征是沿用“天人合一”的系统生态观,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科学规划,基于传统农业发展的优势,综合利用新型科技。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综合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农业重视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从高效环保的角度进行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营养物质的外流和环境污染,制造动植物协调共生的环境,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重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低耗、增值,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2生态农业建设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2.1生态农业建设的原则

一是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力,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二是时间演替合理配置原则。根据生物群落的生长所具有的时空特点和自然演替规律,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组织农业生产[4]。三是系统调控原则。通过土地的合理耕作、种养结合,调节控制农业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2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是从实际出发,基于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设计符合当地发展要求的生态模式。二是遵循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原则,优化、设计各项农业生态系统工程,对区域农业生产分区发展进行合理定位。三是科学调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实现集约化、产业化管理控制。四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要求优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双重效益。五是合理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实现农业清洁生产。

3临沧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临沧市是一个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大市,全市有23个少数民族,世居的少数民族有彝、佤、傣、拉祜、布朗、德昂、回、苗、白族等11个,共82.4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8%。全市有73%的人口在农村,80%的工业原料来自农业,有近40%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自第一产业。特殊的区位和自然资源,决定了临沧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结构仍以农业为主体。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特色,选准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逐渐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农民收入,走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很有必要[5]。

临沧市的山区范围较广大,具有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的特点。因此,在临沧市建设生态农业,应着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培育资源,优化生态,以农户建设为起点,以自然村为基础,以行政村为建设单元,以乡(镇)为建设重点,全面推进县域生态农业系统建设[6]。实行山、水、田、林、路、电统一规划,农、林、牧、副、渔产业合理安排,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由生态户建设逐渐发展建设为生态村,再由生态村发展成一个生态乡(镇)。通过不断发展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镇),最终完成临沧市区域内的生态农业建设。

3.1生态户建设

结合“三村建设”和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将生态农业的生态户建设融入到“三村建设”中。建设生态户,依照各户的实际发展和经营状况,结合建设标准进行实施,如户均1口沼气池、1个节柴灶、1个蓄水池、1个卫生厩,人均有667 m2基本农田、667 m2特色经济林果等。在生态户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村和户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地发展。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临沧市大多数农户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有利于沼液自流到菜地或农田的优势[7]。通过“三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积极发展生态户,在农户中建立“种植—养殖—加工—沼气”或“养殖—沼气—种植(果、菜)”等模式,以及适合地方特色的良性循环庭院生态经济系统。

3.2生态村建设

根据临沧市的发展特点,无论是山区还是半山区,当地生态村的设计和建设都应遵循农、林、牧、副协调发展,山区、半山区、坝区统一规划和分布实施的原则。在山腰区域,结合临沧市的泡核桃产业建设和高优茶园建设等农业产业开发项目的实施,开挖台地,培肥地力,积极栽种特色经济林果,建设果园立体栽培生态农业系统,如“果—粮、果—蔬、果—肥”间套种模式;在山顶区域,实施封山育林,栽种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用材林,绿化荒山,保护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良好的林、牧生态系统,实现林、牧协调发展。旱作农业区要改坡地为台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天然降雨的利用率[8]。在作物布局上,实行高杆作物与矮杆作物搭配、用地与养地作物轮作的立体生态栽培技术,建立旱作立体高效栽培的生态农业系统。在山脚或坝区,建设路渠配套的高产、稳产农田,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等项目实施农田建设。同时,在农户中狠抓生态户建设,建设“种植—养殖—加工—沼气”或“养殖—沼气—种植(果、菜)”良性循环的庭院生态经济系统;推广田埂或地埂农业、稻田养鱼技术等,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田生态系统。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村庄修建进村路渠配套的硬板路,建立农村垃圾处理场,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由此就形成了以自然村落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电、农户、村之间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3.3乡(镇)、县农业生态区域建设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篇6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提出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到底怎样才能抓好这件事?我认为要在三农里面寻根源,到三农之外寻出路。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解决问题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那么决定三农问题解决的焦点和核心也就是主要矛盾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人多地少”,我国人均耕地不足2亩。人均耕地这样少,达不到合理的经营规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很难产生高的效益。即使调整结构,大量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解决矛盾的最终办法是把更多的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找到了主要矛盾,要真正在思想上对三农问题重视起来,使我们作决策办事情都能处处想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农业稳固与农民富裕的关系、过去一个时期,我们经常讲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这本身没有错误。问题是在我们反复强调其农业重要性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经济的安全、粮食的风险,而对农民在这个前提下怎样增收的重要性考虑的少一些。不从农民的增收着眼而单纯考虑农业的稳固,导致很多政策和办法对农民的利益照顾不够。

第二、城市利益和农村利益的关系。城市利益和农村利益的矛盾在这几年我们的工作中一直客观存在。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时候考虑城市利益要多一些。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三农问题在三农之外,而不在三农自身。因此,必须树立统筹发展的观念,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跳出“三农”抓“三农”。

其一是要通过土地的流动让农民有转的积极性。必须让农民手中的土地在权益得到保护的情况下流动起来,使之产生最大的产出效益,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民搞规模经营,让另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从事二、三产业,这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二是要通过农业的工业化让农民有转的出路。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上一定要和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转移最大程度地结合起来,发挥出最大效益。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篇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使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国家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在农村人口约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4%,农业就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50%。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人均创造的GDP和非农产业人均创造的GDP由1990年的1:3.9,扩大到2001年的1:5.2。农民收入增长太慢,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1,如果考虑到社会福利、生产成本支出和实物估价等因素,实际差距可能为5倍~6倍。从1997年~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7年没有超过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目前,全国农村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近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温饱状态。农村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邮电等状况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农民、农业、农村的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发达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可能建立在落后的第一产业基础之上。农民的消费水平上不去,形不成旺盛的国内需求,市场得不到开拓,这是我国现阶段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三农”问题还可能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响全社会的安定。因此,“三农”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矛盾方面,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三农”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的过渡形态,这是历史的原因。同时,我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快速推进工业化,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城乡分割政策、人民公社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这种过渡形态,延缓了社会转型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摆脱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走优先发展工业的道路,这是我们总结近百年落后挨打的历史和苏联迅速强大的经验后所得出的结论。走这样 一条道路,首先遇到的是资金积累问题。在西方国家对我国封锁的情况下,我们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除去当时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援助的一部分外,主要靠内部积累,而内部积累只能是由农业一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形式提供。这条工业化道路注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要不断地向农业、农村、农民索取。这条工业化道路,一方面使我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初步建立起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是以损害农业的发展为代价的,它挤占了用于农业的资金,压缩了农民的消费,阻止了农民向工业领域的转移,造成了农村大量的隐性失业,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日益明显。

我国过去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升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固定化。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阻碍了劳动力流动,阻碍了市场化。城乡分割的升学和就业制度,使得城市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大大高于农村,降低了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也使城市就业者的工作岗位、生活条件、工资待遇优越于农民。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农民难以获得社会保险待遇,不能为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所吸收,不能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总之,客观的历史原因,新中国建立后发展模式和各种政策的选择造成了我国特征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彻底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

(一)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在1957年~1978年的21年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40.3%降到28.1%降低12.2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从15.4%提高到17.9%,只提高2.5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加快和政策放宽,城市化进程加快,2002年城市化水平上升到39.1%。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大约低10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相比大约低20个百分点,大体相当于英国1850年、美国1910年、日本1950年的水平。城市化是工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如果长期落后于工业化,就会严重制约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阻碍工业现代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影响到就业的容量,农村人口就不可能转移出来,“三农“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以前我们往往想通过农村农业自身的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历史证明这不是一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道路。必须通过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道路来解决“三农”问题。城市化绝不是简单地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居,而是几亿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这种根本性的社会转型,将使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承担能力较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只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

首先要稳定和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建立农产品价格水准基金及农产品储备制度,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要用好用足WT0农业协议条款,提高农业补贴。有关资料显不,欧盟农民收入的35%来自农业政策的补贴,美国农民收入的21%来自于政府补贴。我国目前对农业补贴每年不足40亿美元,不到农业生产总值的2%,大大低于西方国家的水平。根据我国加入WT0的协议,我国对农业的补贴可以达到农业总产值的8.5%,剩余空间很大。加大对农业的补贴,这是国内农民的呼声,也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在提高对农业补贴的同时,还必须改变补贴办法,将补贴流通环节变为补贴生产环节,向农民收入直接补贴,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和好处,体现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农民收入的政策导向。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篇8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在建过初就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农业。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O年代初至5O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产权的明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和目标。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构想。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现这一构想的“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由此初步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改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出发,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2O世纪6O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调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指出,经过2O年到25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被中断。

第三阶段:20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扩充,增加了农业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以及小城镇建设等。8O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农业现代化实验区和示范点,更加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实践。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刻。跨人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唧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学界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

[论文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刻。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提出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在建过初就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农业。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O年代初至5O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产权的明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和目标。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构想。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现这一构想的“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由此初步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改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出发,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2O世纪6O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调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指出,经过2O年到25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被中断。

第三阶段:20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扩充,增加了农业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以及小城镇建设等。8O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农业现代化实验区和示范点,更加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实践。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刻。跨人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唧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学界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

(二)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在存在特定人口转移障碍的背景下,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广大农村依托传统集市和行政中心,参照现代城市先进的经济、社会标准,发展中小城镇,从而使农村富裕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隔离的户籍政策,“工人”和“农民”成为一种身份,而不仅是职业的差别,“城里人”和“乡下人”壁垒分明。这种二元社会结构极大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格局和人口分布发生了积极变化,城乡差别日益缩小,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不断涌现。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任务。

80年代初,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了发展小城镇来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道路,即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除了让现有的大中城市根据可能的条件容纳一部分人口外,作为主要的流向,引导向小城镇集聚,复兴原有的小城镇,促使新的小城镇崛起。由于小城镇特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反哺效应、联接效应及融合效应,它不仅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农村现代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首先,依靠办在小城镇的乡镇工业对农业进行补偿,实行“以工补农”的微观调节,可以调动农民积极性和稳定农业。第二,小城镇可以为农业提供现代的物质技术基础。农业现代化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来武装农业。小城镇工业的发展可以为农业提供农用机械、农用化学品和农业能源等现代物质基础,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品投入的有效增长,还将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速度。农业先进技术装备要在农村推广使用,需要树立典型、进行维修、提供配件、燃料等服务工作,而小城镇拥有这些功能,有效地推进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物质装备在农业中的使用。第三,小城镇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力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农村土地的集中经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供条件。小城镇及其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农业作为第一产业,首先为小城镇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完成原始积累;而小城镇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可“反哺”农业,为农业增长提供资本积累,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小城镇还能为农业发展作出市场贡献。在工农产品交换中,工业对农产品的大量吸纳和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都对农业发展具有促进和引导作用。目前,拆除影响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度壁垒和政策约束(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实施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是发展小城镇和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三)农业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将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将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进步,传统的高耗、低效型的生产结构将被新兴的低耗、高效的生产结构所替代。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高效益化。农业信息化将带来农业资源信息的共享,提高农业资源信息的利用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上一篇:德育与劳动教育的关系范文 下一篇:经营绩效的评价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