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5:17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引进人才; 挖掘潜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39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69- 02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才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有人说,现代企业的管理主要比拼的就是人才的管理,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发展下去,就必须要牢牢抓住他的命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保障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将就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在这个管理体系下人的培养使用与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1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进行优化和重组,积极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为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确保企业之前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措施或者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目标战略;人员选募;绩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以及关系整理;以及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是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虽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理目标都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所讨论制订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目标的实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属员工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贯彻管理者指定的目标,那些被制订出来的计划都将属于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谓的“企业管理战略措施”也将变为一纸空谈。所以,当企业的人力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完善时,这个合格成熟的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灵活的企业组织观念,给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宽裕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保有自己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纷繁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构想和目标。

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认为,“人”是一种技术要素,其地位和机械设备、土地等要素一样,是并列平行的。这种观念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对于发展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在关于人力资源的观念打破了这种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样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个具有成长性以及建设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同时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进行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因为了这个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现在的人事管理改变了过去的陈旧陋习,不再认为员工只有在受到“监视”“控制”时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业会不断为员工创造各种有助于提升其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使其自身的劳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现代的人事管理理论一改过去老旧理论“竭泽而渔”“跑了再招”这些既浪费了人才,又使得滥用的职权破坏了士气这样的情况,而开始像爱护水资源、石油资源一样爱护起了人力资源。在现在的人力资源理念中,企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投入,使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对企业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双重提高。

2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的思路

那么,怎样在当今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开展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对内部员工人性化管理,促进竞争意识

如上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求发展。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倾听员工的呼声,才能真正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要完善企业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的人事机构应该首先调查那些可以促进员工产生工作积极性的动力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内容和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措施,用来激励员工的斗志和竞争意识;对于那些消极怠工、不肯付出的员工,则要出台惩罚措施,使竞争意识深入人心,使企业得到飞速发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针对人才做出吸引机制

要对企业的岗位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选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心服口服,不会对企业产生怨念,使企业环境成为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来,为公司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训机制

要对公司的人才进行培养。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十分频繁,如果企业不对员工进行培训,那么员工的知识能力可能就会迅速过时。所以,只有对员工进行培训,才能使企业不会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落伍。同时,培训机制也属于一种激励措施,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3 结 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人才培养使用与创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当今的复杂竞争中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 卢晓中.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 侯典牧. 人力资源经理[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 创新 研究性教学 能力

教育创新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和生命。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以来以传承性的教学方式为主,遏制了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课程构建模式,与继承性教学相对立,是课程论发展中合理部分的有机整合,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导性,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是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革新途径。

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创新意识的养成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改变对自身的认识,重新定位自我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学教师集教书育人与科学研发于一体,具有双重角色,有双重的创新要求。在教学中,大学教师必须发挥自身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的引导与督促作用,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创造能力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领悟研究性教学的精神实质,树立学术平等意识,共同参与意识,启迪思想,创新育人。在科研创新中,挖掘自身潜力,赋予创新时代性的内涵,以创新精神不断探索,锐意进取,实现教学与学术研究创新的统一。

同时,要注重创新精神养成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创新热情。创新情感是创新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一种探索、创造的活动,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需要从思想情感上,高度重视创新,投入极大热情。创新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创新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以创新精神指导创新实践。

建设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共同推动。外部环境是实施研究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中有硬件设施的必需,亦包含软环境的营造,二者相辅相成,有机交融。

1.育人环境创新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优良的育人环境。世界著名大学的发展,一般都拥有丰富的藏书,设备精良的实验室,先进的计算能力,大学出版中心及很好的人文环境。这些育人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保证。美国联邦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根据图书馆的馆藏,并参考图书馆的经费,列出了1988年的全国50个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其中有49个在研究型大学内[1]。丰富的图书馆藏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先进的实验室是衡量一所大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建设良好的教学实验基地、专业实习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人文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在实施研究性教学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赋有创新意识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创新能力培养。

2.制度创新

推动研究性教学,还必须考虑到现代教学实践的制度化特征,着眼于教学制度的变革与重建。否则,研究性教学的根基不稳,其行难远。[2]因此,必须建立灵活的教学制度,根据教学情况的发展变化,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制订相应的教学制度。特别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选课制度、学分制度与考试制度,都需要在发展中完善与创新。要不断扩大学生选课的自主性,使选课制度名符其实。以量化的形式巩固创新,改变学分分配比例,突出创新。建立开放式的考试制度,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束缚,淡化以分数为主的量化考核,建立相应的定性考核机制。建立弹性化的管理制度,有统有分,实行双向选择制度,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创新研究制度,增加学生参与的课题的科研经费供给,开放研究场所,提供必要的研究设备,并组织、配备专门人员进行督导,规范研究成果的表述,表彰优秀成果,以求共勉。完善适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学位制度,大力发展本硕连读的学位制度,使优秀的本科生,较早的接触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在研究中培养创新能力。建立三维一体的评介制度,以国际水准为主导,社会发展需要为维,促进个人发展为目的,进行评估。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表彰优秀成果,以激励促创新。

3.教学与科研对队伍建设创新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素养高、奉献和创新精神强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结构要呈现梯队性,实现老、中、青比例的协调发展,以期实现把老教授过硬的专业素养,中年教师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年轻教师的朝气与活力注入到教学与科研的一线。通过互动交流,实现相互促进,以提高整体的学术水平。发扬老教授、学者的奉献精神,以创新为纽带,促进教学与科研队伍的创新发展。不断引进优秀学者、教授、高科技人才,为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开拓视野,扩大影响,以其较高的学术威望促进本校的创新发展。发挥教学育人的功能,注重师德、师行、师言的示范效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端正教风,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科研实践,以教风促学风。

践行研究性教学,教育创新

1.理论研究创新

教育思想的革新是教育改革的先导。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处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之中,需要不断探究与创新。研究性教学的相关理论,是对国外教育经验的借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理论升华。它扬弃了“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狭隘内容,以唯物主义理论为基准,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体责任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实施研究性教学,更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需要精通研究性教学的相关理论,驾驭研究性教学的精神实质。因此,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理论研究创新,开展系统的学习与研究,不断地研究探索,革新教育思想,发挥教育思想的先导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完善,提炼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2.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研究性教学是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其教学目标的制订也是开放的,综合国际、国内、学科发展、个人发展的需要,指向未来。建设研究型大学,需要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接轨,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有国际指向,以国际人才标准,来制订人才培养的目标,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水平迈进。

同时,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承高深知识的教育活动,也是培养其各方面能力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必须根据人的发展需要及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研究性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工程,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既定的,亦是发展的变化的,需要不断更新,体现研究性教学的特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实现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否则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

3.教学内容革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研究性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需要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当今社会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解决。社会发展对宽口径、通识人才的需要,都指向专业课程设置综合化、交叉化。因此,必须改变教材、教案几十年不变的做法。大力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借助新兴学科的冲击,带动传统学科的转变,实现创新与发展。

课程是高等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兼顾个性发展,实现课程内容多样化。一门具体课程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有关技术的问题,还有许多历史性的、国际性、政治性的内容。创新教学内容,就必须挖掘这些潜在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学习相关内容,积极探索。

一所学校所出版的教材数量与质量是衡量其是否达到研究型大学的标准之一。教材的编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需要探索创新。拥有较高的教材编写能力,并在发展中不断更新,推出新的内容,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大学生的先决条件。

就创新自身而言,需要在教学中,传授基本的创造思维技巧,以及实施创新的基本技法。改变大学生单一的逻辑思维方式,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掌握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特性,开阔思维视野。

4.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研究性教学一大优势就是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它包括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实践的创新性、课外活动的开放性等等。其中,课堂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知识的传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中,仍不可能忽视课堂教学的作用。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教学方法的僵化、死板已经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开展研究性教学,要改变以往说教式的、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围绕问题的解决,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探索成才之路,实现自我发展与创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场所,是展示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学实验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发挥教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验教学,在教师督导的情况下,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完成实验报告,在进行学术交流的基础上自主总结,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培养。教学实验是一个过程,作为研究性教学的一部分,也具有全员性。良好的科研团队精神,可以聚积科研力量,使学生明白集体力量的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科研合作有积极作用。这种能力亦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5.实时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判断研究性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评价所反馈的内容,是研究生教学改进的依据。通过教学评价,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评价的评判包括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学业成绩来进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业成绩需要有新的理解,应扩大学业成绩的外延,将各种能够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成果,都作为评价内容,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进行评判。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更需要多元化的标准,从主体上讲可以包括专家的、知名学者、同行,更重要的还要包括学生,学生的满意程度是评价教师效绩的最好标准。从内容上来讲,应该包括课堂、课外、考试成绩等多方面。从效果上来讲,应该包括成绩、荣誉以及一些无形的精神内涵。同时,这种评价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实时的,在一阶段的任务完成之后,在一些重大问题出现之后,都需要进行评价,以找出问题,及时改正,或发扬光大,使研究性教学沿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从而真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弼成.国外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

[2]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辽宁教育研究,2005(6).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统一性

个性教育是以培养与发展受教育者有价值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志向和职业素质的教育。个性教育强调的是共性基础上个体的个性内容和个性价值。个性教育所需要的个性化教育的含义包括: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教育的个人化或个别化,教育应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也应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还要考虑个人的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等。

创新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其基础本义就包括了区别性、创新性。创新教育的目的与价值在于使民族与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创新教育怎样才能通过个性教育得到最好的体现与发展呢?两者又怎样统一于学校教育之中呢?笔者就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统一性进行如下分析,以期与教育界同仁共同探讨。

一、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现实制约性

个性品质和创造性品质是每一个现代人所追求的自我价值,也是现代社会鼓励培养与发展的个体素质。但在我国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个性与创造性受到束缚与制约是有目共睹的,个性与创造性的教育也是很难存在与发展的。

我国的各种社会因素也是在不断发展与调整的,但仍处于不成熟、不发达、不完全协调的状态,加上我国历史上的数百年的积贫状态和多年来的计划经济对教育的完全控制,导致教育一直依赖于社会体制的方方面面,教育本身可以说没有个性和创造性。没有个性与创造性的教育也就很难对受教育者施以个性与创造的教育,我国教育个性与创造性缺乏主要是以下三要素的制约。

(一)教育体制的制约

我国的教育体制对个性与创造性教育相对立的特征是其统一性,具体又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统一计划、统一大纲或者说课程改革后的统一课程标准;二是统一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统一的学制;三是统一全国高考和各地方的统一的中考,大小两根指挥棒一样的节奏、一样的方向、一样的内容;四是统一的教材,导致全国的学生念着同一样的课文、背同一样的名言警句,也可以说是同一样的营养结构,也就只能喂养出同一样的人。

我国多年来的教育目的也是过多地强调受教育者的共性与社会性,很少提到其个性创造性,甚至是反对个性教育。中小学师资的来源也是全国一个样,都是同一课程设置下的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产品,其雷同程度前所未有;再就是教育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型管理,致使各层次管理者都依赖于上级管理者拿出计划、方案和指示,没有红头文件,一般不会自作主张,这在很大程度上已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管理各层次的个性与创造性。

(二)传统文化的制约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道德文化一直是强调服从长辈、孝顺父母、强调遵循三纲、不能超越权威与上级,而真正能做到“和而不同”者又何其少也。政治文化中强调的是权力作用、权力的地位和权力的价值,1300年的科举制度,造成了教育就是政治的工具,教育为政治培养工具,教育的个性与创造性被完全抑制和剥夺了。教育文化中强调的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教育培养的士大夫是唯书、唯礼的没有个性与创造性的人。社会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鄙视工、商、匠,把这些行业视为下九流的社会观念,导致了教育目的纯粹是为了培养政治的维护者、巩固者,也就是预备官员。教育的理念也就是“三、百、千”,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核心内容“三纲五常”。如此教育只是一种奴化教育,是无个性与创造性的教育。

(三)传统价值观的制约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隐含的价值观对现代教育的影响非常深刻,如世俗观念体系中的中庸思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外圆内方”等对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个性与创造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不利于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体价值的追求,导致人人不敢为天下先,人人不敢独立特行。如此,也就没有了创造性。

中国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民族虚无主义价值观,导致改革开放中许多人崇洋媚外、崇尚金钱,教育中出现了一些照搬国外模式和经验,不讲条件不加选择地引进外国教材,盲目出洋留学,在事实上强化了虚无主义,也体现了教育个性创造性的缺乏。

二、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理论价值

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在我国的实际困难,主要是存在于人们对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认识不足,在理论上因为传统的左倾主义影响,总是将个性理解为个人主义,将个性的发展归之为个人价值的追求。因而,将统一性的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大社会价值。这样,对我国教育现状在个性教育方面的保守的突破,首要的是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理论价值的认识与肯定。

(一)个性教育意味着个性解放

中小学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最大弊病不是学生负担过重,也不是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而是学生个性与思想被抑制、扼杀。而个性教育要与应试教育的这一点针锋相对,不仅不能抑制,相反要对束缚个性的因素进行消除,对受教育者的个性给予最大限度的解放。

高等教育不管存在怎样的问题,在改革中已有了可喜的变化,如高校的完全学分制,就从很大程度上对学习者的个性进行了解放,让学生按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来自主选课;让学生按自己的评判标准来自主择师;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志向自主修业;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水平自定进度等,都是对学习者的个性与特点的尊重,也是教育中个性化的体现。

(二)个性教育就是个性发展

个性的解放只是手段,还不是目的,个性的发展才是个性教育的目的。但个性的解放才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当个性得到解放后,个性就有了发展的基础。个性教育也只是把个性解放当作基本前提,个性教育更主要的是将对个性的培育作为更重的目标内容。

(三)个性教育就是创造性的培育

创造性是人类最可贵的一种品质,是主体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能动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对于个体而言,创造性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条件,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个性教育在促使其个性发展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对创造性的激发、引导和培育,把创造性当作个性的核心品质来培养。个性教育如果放弃了创造性的培育,就势必导致个性教育走向误区。

(四)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人文精神的发展

反对整齐划一、统一要求的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其本质是对人的本质与差异的尊重,也是对人的选择与价值的尊重。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一反过去片面强调教育价值的社会本位思想,能明智地肯定个人价值,积极地发展个人的本质,这是在科学发展的同时对人文精神的发展。

三、实行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措施

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是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不断突破与发展的结果,因此,理论上的认识还只解决了指导思想与行为态度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与教育体制,从教育理念到教育现实的改造。

转贴于 (一)教育理念的改造

依据1995年的《教育法》,我国教育的目的是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的社会属性强调过多,而对人的个性强调是显然不足的。在教育的目的与价值等方面的理念上,需要进行改造与调整。

在教育的目的上,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强调个性,并不是自由放纵和无组织、无纪律、不负责任等,而是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扩大选择的自由和各自的特色。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要求具有鲜明的个性,善于独立思考,有主见、有韧性、有活力。

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就包括了人的个性的发展,个性化教育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需要,二战之后,日本在全面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根据国内民主改革的实际情况和教育中存在的划一性、死板性、闭塞性等问题,突出地提出了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和实行个性教育的原则,即发展个人能力,根据个人能力和个性给予受教育的机会,主张将这一原则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教育体制的改造

中国的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是以理解知识为基础,崇尚读书为手段,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的”。有人认为我国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而唯独没有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更谈不上发展个性与创造性的教育。也导致了中国在世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可以多次拿大奖,但就是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而美国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表现在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能力为手段,增长创造能力为根本,发展个性为目的。”这种教育的结果是: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力得到了发展,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美国就占近40%。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组织上,要给学生和教师最大限度的自由。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又极大地丰富着共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如果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集体的个性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那么,势必汇合成巨大的活力。因此,战后日本要求在教育中把重视个性原则作为最基本、最重要、贯穿一切的原则。当时,日本的文部大臣前田在194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新教育应当始终以个性的完成为目标,因此,必须尊重自由,打破划一的教育方法,由各教育机构和教师自由地开动脑筋创新路子。”

(三)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越来越富有竞争性。这种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水平,而人才又是知识经济中的第一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也就是创造性人才与创造速度与创造效率的竞争。而个性是创造之母,因此当今社会是一个需要个性才能发展的社会。

在我国,要转变现有学校教育升学的社会价值观,要将青少年一代的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要将青少年一代的个性与创造性的培养作为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与力量。

(四)个体自我意识的定位

现有的教育体制已导致了许多受教育者本身追求的不是实际教育影响与主体化的创造性价值,而是教育所带来的价值形式,如文凭、学历及其待遇。个性是人存在的本质,而人的本质是在任何空间与时间下都在不自觉地追求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总是在追求着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人类最大程度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因此,个体的个性化发展是符合人的本质的。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也就必须形成自己的个性。

四、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统一性

上述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在历史制约性、理论价值、实施上都是密切相关的。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不可分的,这是因为:

“个性”是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的合金,它鲜明直接地体现为人的独特性,而“独特”本身就会有“不同”、“差别”、“突破”、“超越”之意,表现出与创新相同与相似的目标和含义,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个性孕育创新,个性就是创新。

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统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体现出其必然性与现实性,其价值最终又不仅在于个体本质的形成,更在于个性品质对个体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改造与建设作用,从而使个体在社会实践与思维过程中具有强大的创新作用。

在创新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精神中的个性品质独立性的培养,创新必须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独立探索。“人云亦云”是不可能创新的。教育中必须尊重学习者在认知、兴趣、能力以及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必须承认这种差异,给学习者创造机会,给他们权利,让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去不断超越、突破和创新。

个性品质是创新与创造的基础,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与创造,个性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的条件,没有个性教育,创新教育也就不存在。

社会学家高夫(H.Gough)在研究人的个性与创造性之间关系的时候发现,个性化品质与个人的创造力成正相关的关系。

与创造力成正相关的个性化品质是:有能力的、聪明的、有信心的、自我中心的、幽默的、个人主义的、不拘礼节的、有洞察力的、理智的、兴趣广泛的、有发明精神的、有独创性的、沉思的、随机应变的、自信的等。而与创造力呈负相关的人的品质是:易受别人影响的、谨慎的、平凡的、保守的、抱怨的、老实的、兴趣狭窄的、有礼貌的、忠诚的、顺从的、多疑的等。

显然,高夫的研究就说明了个性在创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个性品质越强,创新性也就越强。从高夫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有助于创新能力的那些品质,有些属于天生的性格方面,有些显然是后天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结果;而其中大部分的品质,都是能够通过科学安排的训练来获得的。

个性的教育促使人的个性品质的不断完善,个性品质的完善又有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创造性实际上是创造力的表现。只有一定的创造力,社会个体才会具有一定的创新,创新才会给社会带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手段与新的技术,社会才会拥有更多的精神与物质财富。这样,个性教育是社会通过个体价值的最大实现而获得最大发展动力的重要手段。因而,个性教育其意义不仅利于受教育者个体,更会使我们的社会与民族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综上所述,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在教育实质、教育目的与教育效果上两者必然是统一的。

参考文献:

[1]胡甲刚等.当前我国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制约条件[J].煤炭高等教育,2001.

[2]赵恒德.要确立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J].教育科学,2001,(4).

[3]刘文霞.完整地理解个性[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4]欧岚.个性教育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J].四川三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5]廖嗣德.当代个性教育问题的几点探讨[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4).

[6]游祥国.高校个性教育初探[J].重庆师专学报,2001,(3).

[7]卢秋玲.转变理念:个性教育的关键[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8]刘文霞.个性教育的实质[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2001,(4).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创新教育 专业社团 艺术学院 作用 途径

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对高校创新体系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高校逐渐走向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的新路径,如何发挥专业社团的重要作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人才,赋予高校创新活力,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议题。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及与专业社团的关系

(一)创新和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要求,创新成为教育界的焦点议题,处于创新链条高端的高校,如何培养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开拓者与领跑者成为时代变革的必然选择与追求目标,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造就源于教育,创新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创新能力、开发创新型人力资源,成为全面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服务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

“创新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运用教育技术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贯穿在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之中,按照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建设要求与适应创新社会的需要,以培育和造就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进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基本价值导向,综合运用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优化教育资源,建设开放、动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行为实现的前提条件与动力机制是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挖掘,创新教育实施的关键是创新人格的塑造,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是创新教育的核心目标与价值追求。创新过程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思维过程中的高级属性形态,它有异于固有的思维与观念,通常具有批判性、求异性、随机性、特异性、认知性、多向性、形象性等特征。创新人格主要是具有创新技能素质与创新精神的人才特征,创新人格作为个体的人格发展要素,主要包括“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意志力、洞察力、敏锐度、事业心,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忍顽强的性格”。创新人格特征以世界观与价值观为核心,是创新活动的载体,大学时期作为创新人格特征的重要形成时期,创新活动决定着创新人格的培养与发展。

(二)专业社团在艺术学院创新教育方面的作用

艺术学院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通过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特色清晰、管理规范的校园文化体系,从而实现文化与创新育人,无疑对学院创新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专业社团作为贯彻素质教育的有效平台,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构建“一体两翼”式的校园文化工作格局,并一定程度上提升创新教育的层次空间与实践效果,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空延伸性。专业社团的存续是以一批学生毕业离校,另一批新生入学进行承接,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专业社团作为广阔的知识储备平台,覆盖渗透在学生大学的全过程,这是学生专业社团创新教育持续开展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专业社团的开放性、包容性、广泛性、自由性、类型众多等特点,使学生具有广阔的活动选择空间,通过多层次、横向交流,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内驱力调动创新积极性,并内化凝聚为锐意进取的专业社团文化。

2.自主开放性。专业社团属于大学中的学生自治组织,充分强调社团自主性与大学生主体意识,并未设置刚性约束,学生参加或退出专业社团都是基于个人兴趣自觉自愿进行选择,专业社团活动开展仅在大体方向上接受学校指导,完全自主策划、自主组织、自主实施、自主服务,这种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与个性特征的活动开展方式,将学生追求自我独立与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有机结合,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充分彰显创新教育个性化的要求。与此同时,专业社团活动内容的开放性,为学校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搭建沟通桥梁,在合作协同创新过程中使高校创新教育接受企业监督与评价,从而进一步在高校育人过程中推动创新教育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3.氛围激励性。专业社团作为创新教育载体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能使创新教育在空间上实现课外到课内的延伸、校外到校内的延续,并最终拓展至社会层面,为创新教育构建立体交叉的平台体系。在显性作用层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结构;在隐性作用层面,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性与驱动性。

4.活动实践性。由个体目标的高度聚集统一为纽带形成的专业社团,其活动从形式到内容均标新立异、丰富多彩,其强烈的实践性与趣味性、生动性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积极性,并在活动中互相取长补短、相互激励、锤炼品质、形成合力,充分激发个人的创造力与凝聚团队的智慧。

二、以艺术学院的专业社团为案例进行深度分析

艺术学院通常紧紧依托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努力培养适应传媒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求,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艺术创新人才,需一直重视创新教育,不断加强专业社团建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热情,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使隐性课堂功能显性化。目前,上海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有“菁英计划”“创意实践训练营”“知名系列五个一”“支点工作室”等专业社团。

(一)科学定位,宗旨明确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5

在科学技术发展演进的历程中,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科技创新的主体逐步由个体过渡到团体机构,由单一学科领域研究过渡到多学科领域交叉共同研究,主体间相互协作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所使用实验仪器等科学技术工具由简单逐步发展得更为复杂、精密,人类认识和获取自然界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所使用的思维方法不断演进,由感性直观逐步发展为包含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复杂性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对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文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表现出自身显著的特点,体现为多种属性的辩证统一。1.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任何一种科学技术创新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其他科学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离开这些,科技创新就可能成为无水之源、猜测臆断。同时,科学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文化资源基础上,对自然事物的规律进行的新探索和创新,正如波普尔所说:“理论是我们自己的发明物,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它们不是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165现代西方理论界中,库恩的“范式”理论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在分析科学发展演进时,都体现出科学技术发展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特性。

2.个体性与社会化统一:科技创新需要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与科学家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灵感等紧密相关,如牛顿的“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体现出科学创新中科学家自身的鲜明个体性特征。同时,科技创新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特别是随着当代科研领域的扩大与深化,科技的研发不仅需要科学家之间的紧密配合,也越来越需要多个科研机构、多个国家的政府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体现出社会化、全球化的特性。

3.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技创新是科学家认识和把握自然界客观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科技生产者在不断探寻未知、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始终探索着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时也遵循着科技创造生产自身发展演进的规律。当然,科学家进行科技创新不只是追求真理、认识世界,他们直接或间接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社会,提高人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实现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体现出科学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

二、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历程

1.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科技思想的同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先后提出一系列科学判断和重要思想,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将科学技术作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条件,提出:“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86邓小平强调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把高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在这一时期先后推出“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发展战略举措,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跨越。

2.江主席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观点。以江主席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500,坚持将增强科技观念、推动科技发展作为大事来抓。在1995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将创新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3.胡锦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联系起来,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突出强调将科技进步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增强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4.提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继承了我党以往的科技创新思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求科研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三、当代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充分调动与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创新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取得了辉煌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发展的重要动力。

1·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和长足发展,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一大批前沿科技领域获得突破,科技实力大幅提升。随着我国科技研发体系的不断完善,以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性能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突破,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获得大幅跃升。二是科技基础领域研究获得较大发展。国家通过组织实施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措施,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使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2003年至2013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科技论文114.30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709.88万次,排在世界第5位。三是科技体制改革成果斐然。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原有封闭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过渡为以开放的市场机制来配置科技资源,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极大增强,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四是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不断涌现。据统计,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8]。随着政府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和社会化科技投入体系的建立,各类实验室、科研仪器和科技文献等科技基础条件逐步完备,“”“百千万人才工程”“杰出青年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先后实施,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结构日趋合理。五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从1993年颁布实施《科技进步法》开始,由各项科技政策法规组成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同时,科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国家间科技合作框架,初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正是在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任务。

2.当代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现实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但同时我们应看到,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还不算高,还不是一个科技强国,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世界各国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更趋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基础继续领跑于世界科技变革浪潮,且继续针对我国实施“技术壁垒”政策。由于我国科技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时间相对较晚,仍处于后发追赶状态,因此,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面对发达国家科技占优势的压力,且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存在着被继续拉大的可能。另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科技发展状况来分析,我国公众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素养依然偏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和前沿研究还比较薄弱,不同地区、行业间科技创新水平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水平偏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亟需提高,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市场转化机制、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与科技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科研机构条块分割现象仍然存在,科学研究的功利化、行政化现象仍然存在,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质量有待提升、经费管理使用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优秀人力资源仍显不足,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需要进一步激发。

四、加快推进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现实分析

着力增强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的目标与要求。要落实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我们应当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系统、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和扩大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继续努力。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是解决我国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应当是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自身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且能够实现科技与经济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邓小平同志曾说:“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108改革科技体制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出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在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塑造良好人才环境、优化人才比例结构和提高其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同时,科技体制改革应当不断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相应的科研机构转企改制,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再次,要加强科技管理体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理顺科技创新中的各种关系,强化政府宏观决策和科研机构、企业的内部管理。另外,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引进竞争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对民生的推动作用。

2.优化科技创新体系。一国的科技创新系统从动态过程来看,主要包括科技的创造、推广、转化和普及等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完善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就要求“建立科技创新机制、科技推广机制、科技专利保护机制和科技教育普及机制。”310与此同时,要从系统整体出发,协调处理好一系列矛盾关系:要统筹基础领域研究与前沿科技突破,合理安排资金投入,既要重视对基础研究的积累,又要勇于在关键性应用技术上有所突破;要统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装备平台建设,既突出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要加快科技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统筹科技创新与现实生产力发展,在组织形态上不断创新,形成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骨干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要统筹高科技领域研发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既要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又要注重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加快我国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型。

3.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是推动科技发展进步最深厚的社会土壤。科技创新文化以创新价值理念为核心,在全社会塑造倡导科技创新的环境氛围,形成鼓励创新的价值导向。培育科技创新文化,要着力培育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的价值观念,大力提倡求真求实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其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倡开放合作的创新价值观,引导社会尊重个性创造价值,整合个体与团队的创新能力。同时,应逐步确立有助于科技创新的各项制度机制,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要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既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奖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又要营造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允许和保障科技创新的失败;要着力构建科学的科技工作考评机制,制定相关法规政策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既要形成科研经费投入保障等物质环境,也要创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尊重创新的软环境。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6

2016学习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把创新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和关键,体现了我们党统揽全局抓关键、与时俱进促发展的广阔视野,对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创新发展体现了当今世界潮流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看,当今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创新格局同步调整,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和重塑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各国纷纷推出新的国家创新战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努力巩固和强化创新领导地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加快向创新发展阶段迈进,积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我国已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过去主要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驱动的发展模式出现了动力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不好、不可持续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新常态下,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实现我国经济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创新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内涵。发展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懈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永恒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涵。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坚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提出了有关创新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在创新引领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立足发展新要求提出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从创新的范围看,由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和经济学范畴中的创新,扩展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将创新贯穿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看,创新发展是首要的基本理念,对实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从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看,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与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创新发展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新思路。坚持创新发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党执政兴国思路的拓展和升华,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引发广泛深刻变革。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为我国全面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实现由追赶型发展向引领型发展的转变,将推动我国在事关国家战略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发展制高点,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掌握竞争主导权。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过去长时期形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改变主要跟踪学习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实现发展理念和思路的新跃升。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新的生产力,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坚持创新发展,构建发展新体制,将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用人机制,培育公平、开放、透明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形成各类创新主体有序协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创新源泉竞相涌流的生动局面,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16学习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2)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党提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更关乎未来发展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着力补齐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突出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严峻,实现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实现绿色发展,就是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导向,在促进物质生产和财富积累的同时,在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和再生全过程中,坚持低消耗、低排放,把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刚性约束,作为发展的物理边界。显然,绿色发展本质上体现以人为本,坚持绿色发展不仅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会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更进一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其收益将惠及全社会,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共享,是全体人民过上全面小康生活的重要体现。

绿色发展注重处理好发展与环境关系,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绿色发展就是认可自然的价值。发展离不开绿色,只有认知并坚持绿色发展,发展才是有质量的和可持续的。同时,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只有通过发展,不断积累起强大的物质财富和技术能力,我们才能不断加强市场投入和技术创新,才有可能提高效率、减少排放、治理污染,最终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坚持绿色发展,体现了绿色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彰显了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念。

树立并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关键是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绿色发展是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生态保护是绿色发展的基本要素,涉及生产和消费的各个方面,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工程投入一类的微观市场运作,也需要从规划、体制、机制等方面宏观把握。在产能过剩、投资和外需空间变小的情况下,实现绿色发展显然不能简单追求高速度,而是要依靠合理均衡地配置资源。同时,要以重新修订环保法等制度创新为契机,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绿色水平。

2016学习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3)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协调发展理念着眼于全面,强调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旨在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力求通过补齐短板化解突出矛盾,在攻坚克难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平衡性,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协调因素集中显现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快速、粗放的经济增长,使我国发展产生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例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尽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尽管总体快速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不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且整个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一些地方简单追求GDP,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人民群众意见很大;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失衡,尽管经济在发展,但有不少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产业结构亟待升级;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协调,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不诚信、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协调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动态过程。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追赶型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每一次平衡都会使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规模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继而又打破现有的平衡结构,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再一次平衡。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平衡的倾斜度不能太大,不平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抓住合理的节点及时校正,实现协调发展,这是一国治理经济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协调之策则在于补齐短板。补齐不协调中的短板,不仅可以形成平衡结构,而且会使经济发展之桶容量更大,经济发展才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实现协调发展,既可以拓展发展空间,又可以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这样才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深化。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7

2016学习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把创新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和关键,体现了我们党统揽全局抓关键、与时俱进促发展的广阔视野,对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创新发展体现了当今世界潮流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看,当今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创新格局同步调整,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和重塑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各国纷纷推出新的国家创新战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努力巩固和强化创新领导地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加快向创新发展阶段迈进,积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我国已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过去主要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驱动的发展模式出现了动力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不好、不可持续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新常态下,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实现我国经济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创新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内涵。发展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懈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永恒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涵。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志坚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以来,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提出了有关创新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在创新引领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立足发展新要求提出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从创新的范围看,由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和经济学范畴中的创新,扩展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将创新贯穿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看,创新发展是首要的基本理念,对实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从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看,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与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创新发展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新思路。坚持创新发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党执政兴国思路的拓展和升华,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引发广泛深刻变革。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为我国全面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实现由追赶型发展向引领型发展的转变,将推动我国在事关国家战略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发展制高点,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掌握竞争主导权。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过去长时期形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改变主要跟踪学习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实现发展理念和思路的新跃升。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新的生产力,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坚持创新发展,构建发展新体制,将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用人机制,培育公平、开放、透明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形成各类创新主体有序协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创新源泉竞相涌流的生动局面,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16学习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2)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党提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更关乎未来发展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着力补齐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突出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严峻,实现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实现绿色发展,就是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导向,在促进物质生产和财富积累的同时,在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和再生全过程中,坚持低消耗、低排放,把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刚性约束,作为发展的物理边界。显然,绿色发展本质上体现以人为本,坚持绿色发展不仅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会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更进一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其收益将惠及全社会,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共享,是全体人民过上全面小康生活的重要体现。

绿色发展注重处理好发展与环境关系,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绿色发展就是认可自然的价值。发展离不开绿色,只有认知并坚持绿色发展,发展才是有质量的和可持续的。同时,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只有通过发展,不断积累起强大的物质财富和技术能力,我们才能不断加强市场投入和技术创新,才有可能提高效率、减少排放、治理污染,最终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坚持绿色发展,体现了绿色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彰显了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念。

树立并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关键是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绿色发展是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生态保护是绿色发展的基本要素,涉及生产和消费的各个方面,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工程投入一类的微观市场运作,也需要从规划、体制、机制等方面宏观把握。在产能过剩、投资和外需空间变小的情况下,实现绿色发展显然不能简单追求高速度,而是要依靠合理均衡地配置资源。同时,要以重新修订环保法等制度创新为契机,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绿色水平。

2016学习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3)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协调发展理念着眼于全面,强调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旨在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力求通过补齐短板化解突出矛盾,在攻坚克难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平衡性,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协调因素集中显现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快速、粗放的经济增长,使我国发展产生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例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尽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尽管总体快速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不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且整个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一些地方简单追求GDP,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人民群众意见很大;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失衡,尽管经济在发展,但有不少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产业结构亟待升级;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协调,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不诚信、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协调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动态过程。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追赶型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每一次平衡都会使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规模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继而又打破现有的平衡结构,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再一次平衡。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平衡的倾斜度不能太大,不平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抓住合理的节点及时校正,实现协调发展,这是一国治理经济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协调之策则在于补齐短板。补齐不协调中的短板,不仅可以形成平衡结构,而且会使经济发展之桶容量更大,经济发展才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实现协调发展,既可以拓展发展空间,又可以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这样才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深化。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创新;建筑设计;设计理念;

1.建筑设计概述

建筑设计一般是指在施工建造一个建筑之前,由设计者按照建设的任务,设计出一系列的方案。这些方案包括图纸,文件等。建筑设计可以使施工过程在预定的时间和预算内顺利进行,使建筑物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社会的期望。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前,应该考虑到施工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前拟定好方法,避免问题的发生。

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就是指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就是将虚拟技术应用于对城市的规划和对建筑的设计,广义的设计则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建筑设计的本质取决于建筑设计的形式、功能以及创造性。其作用是要解决建筑施工,以及使用中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与周围资源的协调配合,建筑的美观与否,建筑利用价值的高低,建筑的结构构成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做到以最少的投资,达到最大的利益,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建筑自身的价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建筑设计可以使建筑具有美观的外形、欣赏性,并合理规划建筑的用途,提高其利用率,以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

建筑设计在我国的应用中比较侧重于技术方面,建筑传统的设计主要是总结经验、规范依据,建筑现代设计则是重点强调分析预测信号以及创造性的互相配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也成了重中之重。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建筑的环保功能以及科技化利用 现代的技术,不仅仅是要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还要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可持续循环利用的意义,因此,建筑设计创新理念的不断发展,就开始日趋重要。在建筑设计中,增强创新意识与理念,就可以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和进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建筑设计创新理念的要求

2.1建筑设计创新必须向智能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逐步提高,建筑设计创新的智能化发展可以通过高科技的监控设备,将信息资源优化组合,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安全的生活空间。如今智能建筑的设计充分应用了智能化创新。在智能建筑中 ,人们可以在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的环境中生活,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2建筑的创新必须与环境相协调

建筑设计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产

物,一个城市的建筑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具有整体性,与建筑周围的环境,场所息息相关。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尊重环境的整体性与多样性,在建筑创新设计过程中与周围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可以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建筑创新设计与环境相协调就是将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相结合,做到建筑整体的统一与协调,建筑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并融为一体。

2.3建筑设计必须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提出,现代建筑也开始朝着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化。建筑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的本身,它也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生态发展方向。在现代建筑创新设计中,应注加大对生态建设的关注,关注节能与耗能资源的比较,在建筑设计中做到声讨的可持续发展。

3.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策略

3.1做到知识理念的创新

在当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之中,设计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设计是一种集合知识的过程。注重突出的创作思维活动,想要做到建筑设计的创新,首先要在知识理论方面做到创新。知识理论属于一种创作,构思 ,分析的方法论,建筑创造计要想不断提升质量,做到知识理论上的创新必须借鉴大量的国外宝贵经验,对国际先进的知识理论进行借鉴,并不断推动建筑创作向前发展,争取追赶和超过国际的先进水平。

3.2具备创新设计理念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引用创造性思维,是提升建筑物创意水平的重要方式。建筑的创新与否直接反映在建筑的设计理念上,建筑设计属于创造性的活动,建筑的创新要求影响了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具有创新设计的理念。调动和激发设计师的设计动机是保障现代建筑设计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在进行建筑设计做到建筑与城市自然环境整体融合,在结构、技术等方面表现的创新,城市外观的美观性,在使用功能上达到以人为本的需求。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符合建筑设计形态与生态环境之间产生了和谐统一的科学规律。

3.3设计环保型建筑形态

当今社会,人类过度索取地球资源,导致环境生态系统严重失调这样的形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设计过程与策略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建筑现代化设计则是重点强调模式化的进程。生态是指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设计环保型建筑应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环保型建筑是设计人员应当具有的社会积极态度,环保型建筑不仅需要对建筑本身进行合理规划,还要对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保型建筑势必随着不断进步的人类技术观念的发展而拥有更加宽广的发展前景。

4.结束语

拥有创新的理念,在建筑设计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设计者来说实现理念的创新,并积极运用于建筑设计中是其设计的动力。只有不断尝试,大胆的创新,才能设计出伟大的建筑作品,并被大众所认同。在建筑设计的行业中,创新理念是必不可少的,更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将会在未来发挥其更好的优势,在社会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魏源.浅析建筑设计创新方法[J].四川建材,2008,(2).

上一篇: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招商证券时期的市场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