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范文

时间:2023-12-03 20:18:48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1

关键词:金融;实体经济: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4-0019-05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实体经济始终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金融的经济核心地位判断源于其为经济服务的神经中枢作用。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其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毛克贞,王超,2011):反之,虚拟经济的运作则是直接以分配和交换的产生增值,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赵朋。2011)。纵观全球金融的发展进程,几乎历次金融危机都是由金融体系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所致:一旦國民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处置不当引发实体产业萎缩,虚拟经济就会缺乏发展根基进而诱发经济大衰退、金融危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金融支持对于实体经济发展不可或缺。

近几十年我國金融业的高度集聚快速发展得益于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一直存在。从某种程度上也掩盖了國民经济之本在于实体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这一本原。当前我國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平稳,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实体产业发展空心化问题突出,面对全球经济恢复发展不确定性以及國内经济转型中过剩产能调整压力不断增加的环境。防止产业出现空心化,本文由我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的原因,统筹强化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二、我國实体经济企稳回转基础不牢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國内经济进入转型期,虽然短期通胀的风险尚不明显,但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脱节,金融资本“脱实向虚”问题突出,实体经济的反弹基础并不牢固,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实体经济整体效益水平欠佳

國际金融危机以来,受到价格因素的下拉作用影响,國内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成本增加、费用增长、产能过剩、资金断裂等严峻挑战,造成企业利润下行,尤其是大部分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上的中小企业纷纷遭遇资金困境、订单荒、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的发展困境。一方面,实体经济产量及价值增速回落。2012年全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全年471种工业产品中有345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达到98.0%,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相对于金融产业盈利增速,实体经济利润增长缓慢。2012年全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578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5915亿元,同比增长11%;但相对于商业银行全年同比增长18.9%,累计1.24万亿元的净利润收入而言,实体经济盈利水平与增速并不理想。在资产泡沫快速膨胀和高通胀蔓延的双重作用下,实体企业的发展出现一定意义上的萎缩,形成产业空心化格局。

(二)生产要素减退引发产业空心

实体经济的发展是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技术、管理、企业融资能力等多种要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在资产泡沫和高通胀率的双重挤压。实体企业发展的要素流失,引发实体产业空心。一方面,由于资源瓶颈约束、用工成本增大,资源产品的价格节节攀升、劳动力选择机会日益增多,使企业的投入成本高涨,实体经济投资回落显著。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企业投资增长处于十年来的历史低位:第一产业投资增速比1-10月份回落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回落2.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产业雷同化、模仿化现象严重,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遭遇创新转型资源不足的发展困境,金融资本日益脱离实体产业,生产资本流出大于投入,实体经济整体表现较为平淡、实体企业在证券、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减弱,使得企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预期下降。

(三)虚拟经济挤占资本投向实体

持续紧缩的信贷政策经济环境下,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资金增量相对减少,原本稀缺的信贷资本使用成本进一步升高。实体经济资金供应紧张;本身处于议价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资金供给使得处于议价低位的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加难以在银行得到资金支持,造成民间金融成为相当部分企业的融资来源。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國“银子银行”的规模约在27.88万亿左右。占2012年GDP比重的53.68%;民间投资增速为27.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2%;大量“游资”和“热钱”游离实体经济充斥虚拟经济,金融资金大量从实体领域转向投资领域和投机领域。使虚拟经济的发展缺乏进一步拓展的根基;此外,一旦资金链断裂,则造成破产、跑路等危机事件引发系列的社会问题,进而可能蚕食实体经济,影响整个市场的运行。

(四)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现象渐现

近年来,在虚拟经济投资时限短、高回报率的特征诱导下,我國大量的实体企业纷纷离开实体经济市场,投向债券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高回报、高风险为特征的虚拟经济领域。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入以房地产、期货、贵金属为代表的虚拟市场,通过炒作、投机、市场运作等形式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脱实向虚”现象逐渐显现。虽然“脱实向虚”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作用所致。但却隐藏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以我國温州地区百强企业为例,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均涉足了房地产开发领域。更有甚者。实体经济企业将企业、项目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信贷资金,转而投资房地产、民间金融等虚拟行业。

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自全國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命题,各地也陆续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纳入金融产业框架内;但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自身存在固有的弱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和方式尚待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以及举措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亟需提高。

(一)实体利润空间缩小削弱支持动力

随着原材料、劳动力以及资金等成本的压力不断增大带来的企业利润空间缩小,部分实体企业不得已向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欠发达地区迁移,致使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畸形发展。在温州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制鞋业曾经有6000家之多,而当前数量跌至了2000家,部分强实力品牌企业已经在转移生产基地,影响当地金融资本投资方向与意愿。另一方面,由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有限、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企业缺少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动力,进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利益的驱动使得实体经济领域的资本流入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资本“脱实向虚”。从2006年开始,随着國内房价的快速上涨,房地产行业毛利率急剧上升,突破30%,近两年来更一直维持在35%以上:与此同时,制造业毛利率却持续下降,到2009年仅为18.7%,与房地产的毛利率差距扩大至18个百分点,促使金融资本脱离实体企业投向房产领域。

(二)虚拟经济高回报率诱导资金投入

虚拟经济的高收益、高回报诱导大量的金融资源流出实体经济,财务杠杆和高利贷的盛行催生经济活动中的投机性质的经济行为,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失衡,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信心不足,金融资本开始脱离实体经济进行行业内部自我投资增值,造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恶性循环。以房地产基金为例,据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共计94支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完成募集,相较于去年的67支增幅明显,相比之下新募房地产基金的金额的增幅则不那么显著,90支披露金额的房地产基金共计募资59.5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6%;可见,社会资本对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资本的预期收益远超出一般的心理预期。而此市场行为由虚拟经济高回报率所诱导,具体如图2。

(三)金融政策缺位导致金融支持不足

依据破窗理论,相关配套政策的缺失直接影响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整体功效的发挥。一方面,目前金融支持主要倾向于高端产业链条以及核心企业的金融需求,而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以及狭小市场的中小企业融资来源单一。影响金融支持作用的扩大:而且此类实体经济又具有一定风险,金融支持动力不足。同时,与金融支持相关财政政策改革、信用环境等也制约金融支持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尽管國家已出台多项推进金融支持策略,但部分地区信贷倾斜政策未有效落实,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政策缺少规范。另外。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正规金融支持不足导致民间闲散资金投资渠道不畅,高利贷盛行,引发有限的金融资本的逆向配置问题。

(四)金融体制制约实体经济融资能力

从信贷规模看,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进程中。金融体制制约实体经济融资能力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商业金融机构参与力度不足及民间资金未有效参与。由于自身基本信贷条件不足以及相关的信贷配套抵押、担保、信用评级等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面临从正规金融体系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结构单一等系列问题。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不畅,导致闲散于民间的资金难以有效合法的参与实体经济运营发展之中。资金价格双轨制条件下。大量游离于监管体系边缘的民间资本趋利流向高风险、高收益的虚拟经济。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与浪费。而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从融资结构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在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占据绝对高的比例,而國内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不发达,导致实体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间接融资,导致市场机制配置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弱化,而企业财务杠杆率过高,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之中,进而增大整个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与脆弱性。

(五)民众投资的风险偏好倾向于高收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國内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國内特殊的政治经济体制下,社会中依靠虚拟经济短期内的暴富行为普遍,民众对于“盈利”行为的追逐愈发强烈。经济生活中的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行为使得多数社会人在高额的资本投资回报面前忽视背后的高风险性本质。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民众的市场化意识、快速致富的意识也改变着诚实经营,合法守信的传统理念,浮躁心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蔓延。另一方面,中國的企业家精神正在逐步衰退,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而创新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我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业雷同、产品雷同、恶意竞争、模仿成风等怪象严重侵蚀着企业发展的根基,引发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的恶性循环。

四、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建议

在我國转型升级的重要攻坚时期,深度把握國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通过强化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成效考核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统筹,确保社会资金切实投入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增强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举措。

(一)强化金融市场机制

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是各种金融资产、各方市场参与者、各类交易方式和政府金融监管形式的综合体,其本身就是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相互适应与协调: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与实体经济的适应与协调。因为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并非中性,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一方面。从政策体制着手真正意义上放宽金融市场准入实现对内对外开放,不因权力集中度、经济实力、经济地位的差异而形成某种等级差别。从宏观调控人手。通过政策杠杆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立与國际接轨的规范化市场金融,借鉴國际金融市场体制改革的要点,新建一套既符合國情又适应國际环境的市场金融环境与金融体制。

(二)优化金融信贷政策

根据國家产业政策导向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优化调整现有的实体经济金融支持政策,提高信贷政策的适用性。围绕区域集聚性产业发展特色,根据实体经济发展实际,逐步出台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政策:在产业项目准入、客户准入、分类管理、资金定价、风险防控上实施差异化要求。同时根据资金经营周期性特点,加强资金账户监管。确保回笼资金及时归还,并做好贷后检查,提高风险预警前瞻性,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三)引导金融资源投向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一个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金融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的过程。因此,在商业化经营的原则下,不能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主体实施单一粗放对待。而应该择优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第一,坚持商业经营、风险可控的原则,强化客户准入条件和其他要求,采取联户营销,批量开发的策略,发挥平台金融服务优势,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以及区域集聚发展产业区。培育现代物流业,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科技新兴、能源产业。优先重点特定产业链条上的实体经济向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以期所支持的实体经济产业要能够带动上下游实体经济产业链条上大量中小企业企业成长壮大。第二,根据我國实体经济发展的地域非均衡性特点,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定位以及前景等。结合國家产业政策导向与梯度发展规划。在东部沿海地区,重点支持國家战略产业,做大金融支持总量:在东西部地区。重点支持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狭小市场以及产业末端中小企业发展实力。第三。建立中國金融资本投向的跟踪警示制度,可包括金融资本投向领域的跟踪、资金流量的定期监测、以及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状态警示等。在弄清金融资本投向的基础上。对资金的流量进行定期监测,以准确的把握金融资本量的流动情况,通过筛选和分析各种实体企业的运行状况,向社会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状态警示通告。

(四)加大金融产品创新

在金融总体布局、融资规模、融资结构中合理权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重和规模,适当支持实体经济通过股权、债权、金融衍生渠道融资。从商业银行看,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在做好原有金融产品推广适用工作的同时,还需要针对新兴产业主体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围绕实体经济群体所处的行业特点、市场特点,确定合理的服务价格和盈利空间,规范收费,立足于产品使用对象、贷款用途以及信贷额度等要素设计满足客户群体的一揽子信贷需求。从债券市场来看,为改善实体经济偏重于间接融资的状况,增加企业直接融资手段。应加速债券市场产品创新,设计适应特定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中企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从股票市场看。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经济活跃地区中有基础的行业引导企业走向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渠道,保持较高的扩容速度,满足有条件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衍生品市场看,于实体经济中大力推广我國已推出的利率衍生品、汇率衍生品、股票衍生品、权证、股指期货以及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并继续推进衍生品的品种和业务创新。推进基础资产金融化。

(五)规范民间金融发展

我國经济独特的资金“双轨制”定价体制下。由于中國银行业内部缺乏市场性和竞争性。加之政府部门对利率的严格监管。致使企业经营状况与银行业之间一定程度的脱节,造成了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利率水平差别数倍以上。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一方面就要继续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形成以SHIBOR为唯一基准利率下的市场定价机制,加快资金价格双轨制的并轨,进一步扩大存贷款利率的上下浮空间,给予银行机构更多的定价权,给予实体企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遵循市场经济最一般的价值规律,将银行信贷增长控制在适度水平上,保持一定比例的民间资金配置与实体经济利润相挂钩,制定联动性的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定价机制。引导资金供给主体实行差别化定价机制支持实体经济,根据实体经济所属的行业类别与利润空间实际,在一定范围内界定融资标准。

(六)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首先,完善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制度。设立促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低保证金,存入央行账户,一旦某一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大量脱离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出现由融资困难导致的经营困难,则没收保证金并按制度的要求追究金融机构责任。其次。变革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修订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贷款余额等纯经济指标考察银行效益的机制,建立促实体经济发展成效、银行资金投向、实体产业效益与银行利润双增长的多指标考核机制。再者,建立金融体系促实体经济发展的评价制度,按照考核、评价的结果对未按制度要求的金融行为给予相应惩戒,并及时向社会公示。

五、结束语

实体经济的稳企回转是國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國民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大量金融资本投向虚拟经济领域,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通过对國内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足、成效不佳主要源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自身存在固有的弱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政策以及举措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通过强化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成效考核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统筹,切实保证金融资本投入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增强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毛克贞,王超,金融危机:kC_N的反思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实体经济[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190—192。

[2]赵朋,从金融危机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价值决定[J],改革与开放,2011(02):67。

[3]陆岷峰,张惠,金融产业资本与实体经济利润合理分配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06):53—57。

[4]2012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_3%[EBIOL],网易一新闻,2013-1—18。

[5]2012年全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3%[EB/OL],國家统计局网站,2013-01—27。

[6]商务部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2012年中國实体经济发展报告[EB/OL],中國经济周刊,2012—12-19。

[7]康文峰,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引发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3(01):86—87。

[8]傅娟,温州产业空心化现状与对策探析[J],现代商业(区域经济),2011(08):39。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2

一、充分认识发展实体经济的重大意义

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源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同志和张德江同志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浙江代表团讨论时也都强调,浙江是靠实业富民、靠实业强省、靠实业发展起来的。这条路还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推动实体经济做优做强。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精辟、语重心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牢固树立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之基的理念,努力提升浙江实体经济的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回顾历史,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比全国平均高出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从47亿元增加到13500亿元,年均增长15.8%,比全国高出4.3个百分点。可以说,浙江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史,总体上是一部实体经济发展的历史,是一部靠实业富民、靠实业强省、靠实业走在前列的历史。得益于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在短短30年时间里,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从农业省份向工业大省、从基本温饱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富民强省为目标,是浙江发展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放手发展个私经济,积极培育专业市场,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聚的实体经济发展格局。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们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互动,促进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四大建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在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这些做法和经验,我们要认真总结,继承创新,切实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2.审视当前,许多企业偏离实体经济方向是浙江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运行出现较大波动的重要原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遭受巨大冲击,我省首当其冲。2009年一季度,工业负增长5.6%,列全国倒数第三;今年1—2月份,工业仅增长2.9%,列全国倒数第二。究其原因,有国际金融危机及国际市场的因素,也有政策变化的因素。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省内许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的大企业偏离主业和实体经济方向有关。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产业间巨大的比较利益差距和资本投机赢利暴富的诱惑,使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和人们越来越感到做实业太难,于是一些企业偏离主营轨道,更多地依靠金融投资和房地产等非主营投资来获利,社会资源越来越多地流向虚拟经济领域,资产金融化和资产价格泡沫化现象显现。

大量企业偏离实体经济方向,必然对一个地方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实践证明,缺乏实体经济基础的虚拟经济,是危机四伏的经济;虚拟经济离实体经济越远,泡沫越大,泡沫破灭后的灾难也越大。任何一个国家和地方,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实体经济,都难以保持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

3.展望未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浙江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水平、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未来10年,我省将进入巩固和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水平、迈向基本现代化的新阶段,人均生产总值将从10000美元提高到20000美元。在这个阶段,保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至关重要。从国际经验看,大部分人均GDP20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达的农业和工业,其农业劳动生产率(劳均附加值)都高于人均GDP(人均附加值),其工业人均附加值平均3倍于人均GDP。这表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迈向基本现代化乃至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实体经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其它经济形态无法替代的。

反观浙江,目前我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到人均GDP的二分之一,工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人均GDP的1.6倍,提升发展层次的任务很重。因此,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我省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全省上下特别是广大企业家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切实坚定勤劳创业的决心、创新引领的雄心、脚踏实地的耐心和实业致富的决心,努力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浙江实体经济的品质、档次和国际竞争力。

二、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的正确方向

实体经济涵盖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中的绝大部分产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坚持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实服务业这个大方向,切实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1.做优农业。农业是天然的实体经济,也是基础性的实体经济。农业的基础性不仅体现为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源泉,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同时体现为农业的现代化是工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基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不断下降,发达国家目前只占1—2%。因此,如何防止农业发展偏离实体经济方向,切实做优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做优农业,防止农业偏离实体经济方向,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生产事关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必须毫不放松抓好。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是我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要结合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力度,确保按期完成800万亩旱涝保收吨粮田的建设任务。同时,对种粮大户继续实施财政直接补贴政策,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努力保障粮食安全。

二要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菜篮子”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确保市场供应。要完善和落实“菜篮子”市长、县(市、区)长负责制,统筹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与供应。要加强基地建设,促进产量持续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要强化产销对接、质量监管和信息服务,保障“菜篮子”产品消费安全,促进“菜篮子”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三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根据我省气候、土壤、地理等特点,在大力扶持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的同时,扎实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特色的农林牧渔产业,使其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支柱。要遵循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农业规模经营,重点培育和形成一大批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使其成为浙江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要强化科技兴农,推进农科教紧密结合,加快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2.做强工业。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其产品技术含量、品质及其加工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乃至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从发展规律看,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后,工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大部分发达国家目前普遍在20%上下。从浙江实际情况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目前仍在45%左右。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工业的比重还会稳定在40%左右。即使今后下降到30%,也要坚持做强工业不动摇。要认真贯彻《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抓紧启动全省工业强县(市、区)建设试点工作,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浙江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迈进。

做强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在若干领域赢得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在重大科技突破基础之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要从浙江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突破,形成若干个新兴支柱产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形成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持续动力。

做强工业,必须加快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大型成套装备。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地方工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要充分发挥浙江的优势,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吸收相结合,加快建设若干各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积极培育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装备制造龙头骨干企业,着力提升系统和总成套能力,重点在重大成套设备、船舶、汽车、新能源关键设备、轨道交通及民用飞机配套设备、工程机械、环保设备等领域取得突破,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做强工业,必须适度发展钢铁、石化等临港重化工业,积极探索重化工业的高精尖特之路。重化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必须按照求高、求精的原则适度发展。要充分发挥我省优越的港口资源条件,积极研究开发和引进相关技术,瞄准高端产品,积极发展优特钢及深加工、炼化一体化项目及相关下游产品,努力在部分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同时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促进重化工业健康发展。

做强工业,必须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努力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我省具有较大的优势,绝不能放弃。要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双千工程”,积极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形成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3.做实服务业。服务业总体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些是经典的物质生产部门,如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有些虽然不完全属于实体经济范畴,但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金融业。强调做实服务业,是因为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服务业必然要成为我省经济的主体。同时,不少服务业在发展中常常容易形成泡沫。因此,在加快服务业发展中,防止服务业偏离实体经济方向,对未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至关重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但是,如果金融偏离实体经济方向,过度扩展、衍生膨胀,就会危及经济正常运行,并导致巨大的金融风险。近年来,我省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方面大量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另一方面大量的民间资本投资难、投机多。因此,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势在必行,同时必须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基本方向。要紧紧抓住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着力在民间融资规范、地方金融创新、信用体系建设、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等方面先行先试,带动全省金融改革和发展。

房地产业本身是实体经济,产业关联度高,拉动效应强。但近几年来,房地产业背离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的倾向比较严重,投资性、投机性购房占了相当比例,引发房价过快上涨。相当一批制造业企业在虚高利润的诱惑下,进入房地产业,导致主业弱化。这种情况必须加快改变。要认真贯彻中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鼓励企业合理定价,支持自住消费,扭转房地产业严重偏离实体经济方向的倾向,转变房地产业发展方式,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需求。

商贸流通是联结社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具有生产业和生活业的双重属性。从我省情况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总体是健康的,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要统筹抓好流通主体培育、流通方式创新、流通体制改革等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着力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推动我省商贸流通业健康发展。

三、切实抓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

发展实体经济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从当前我省经济运行形势看,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以抓实体、兴实体、强实体的实际成效,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1.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投资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直接手段,也是推进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扩大有效投资对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一要围绕实施“四大国家战略”扩大有效投资。“四大国家战略”来之不易,凝聚了浙江广大干部群众多年的期望,必须切实抓紧抓好。要认真谋划和实施一批对全省发展有示范引领作用、具有较强带动力和影响力的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把“四大国家战略”落到实处。二要围绕“四大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以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为切入点,推动大平台加快构筑、大产业加快形成、大企业加快发展。三要围绕改善民生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抓好教育、卫生等领域的项目建设,以及城镇保障房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项目建设。四要围绕文化强省建设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抓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支持各地规划建设一批有区域特色的文化综合体。五要围绕推进新型城市化扩大有效投资,着重抓好一批有利于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有利于改善农村面貌、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

2.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发展实体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当前,最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出口。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优化出口主体结构、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结构,大力推进境外贸易促进平台、出口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做好各类境内外展会参展工作,不断完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促进出口平稳增长、进口为我所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发展。同时,要积极扩大国内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营销网络,支持专业市场在外设立分市场,继续推进“浙江名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不断提高浙江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

3.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国内外科技合作,扎实做好杭州、宁波、嘉兴等部级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切实增强科技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青山湖科技城和未来科技城建设,充分发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中科院材料研究所和各大企业研发中心的作用,着力集聚和建设一批国内外一流的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专利申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4.切实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着力加强电源、电网建设,积极组织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能源保障。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的空间布局,合理利用低丘缓坡,统筹配置增量、存量、流量、用量,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加快组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加快地方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要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资源要素向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符合节能减排方向企业倾斜的配置机制,不断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3

[中图分类号]f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068-07

史文清(1954—),男,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江西南昌330046)

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

三是风险规避问题。

金融危机留下了很多后遗症,给经济运行带来新风险。当前主要有三个风险需要特别关注:第一个是市场风险。经济波动加大了大宗商品,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压力。目前,江西省铜、钢铁等重点产业都面临这个问题。第二个是地方债务风险。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集中财力物力,甚至举债刺激经济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外部监督和内部治理不到位,也会带来风险。第三个是产能过剩风险。近些年来,我国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等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风险。当前,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有重要意义。

(二)正确认识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对江西的影响

把握好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对于江西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研判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综合研究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既要看经济增长,还要看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状况。二是要统筹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既要看当前经济运行,还要研究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三是要分析经济发展质量。既要看总量规模,还要看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情况。总体上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继续领先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强劲,就业增长明显,物价涨幅在控制范围内,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经济运行呈现良好态势。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有着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如金融体系相对完好,金融资产风险较小,可以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地保障投资、消费等需求。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内生性的投资需求较强劲,消费结构升级较活跃,具备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现实基础。

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引发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消除;二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影响经济运行的一些突出矛盾亟待妥善解决。在这个大背景下加快江西发展,以下三个方面至关重要。一要培育经济增长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内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共同选择,也是最重要的“法宝”。从江西省来看,重点是培育壮大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真正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成为实现江西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还要重视承接产业转移问题。金融危机之后,产业转移呈现两大新趋势:一个是转移企业不仅是外企和民企,央企也加速扩张重组转移;另一个是由单个企业转移向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和配套转移转变。应针对新动向,推进招商引资理念和方式创新,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二要强化经济支撑点。区域、城市、县域是宏观经济在不同层面上的重要战略支撑。当前,要着力提升区域、城市、县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三要重视经济凝聚点。经济发展的凝聚点是文化,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生产力,是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赢”的载体。一方面,文化产业能直接拉动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文化交流,推动经贸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的积累不仅能转化为文化的遗存,留给后人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通过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输出,可以增强核心价值理念、传播意识形态。正所谓,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始终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把构筑价值体系、形成主流文化价值观作为经济发展的凝聚点,从更长的历史视角、更大的空间范围开发江西文化资源,以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等为载体,打造江西文化特有的金字招牌,这是一种集发展观、创新性、归属感为一体的科学发展理念。要努力实现政府和市场共同配置文化资源,推进文化的公益性建设、市场化开发、社会化运作,努力使文化资源有形化、文化事业具体化、文化产业社会化。

(三)正确认识上半年经济运行走势对全年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江西省经济的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可以概括为“三个好”:一是宏观经济运行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3.9个百分点。二是发展后势看好,全省工业基本实现了全行业增长,尤其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极大地增强了发展后劲。前五个月,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到1 072个,同比增加307个。三是人民生活改善好,各项民生工程取得了新的进展。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就业形势好,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设,人民群众切实从加快发展中获得了好处和实惠。

从这三个维度看江西省上半年经济,得出的结论就是发展势头良好,总量规模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当然,当前江西省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投资增幅回落,在国家信贷政策趋紧情况下建设开发资金供给偏紧,洪涝灾害对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等。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有效应对,保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完成。

二、立足大局,着眼长远,在重点突破中促进科学发展

面对复杂的局势和多变的形势,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总目标不动摇,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要求不动摇,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有机统一起来,既要敏锐把握当前宏观经济趋势,趋利避害,又要紧紧抓住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重点突破,加快江西科学发展。

第一,着力贯彻落实好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

当前,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的;第二类是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第三类是谋划长远发展的。既要把握原则性,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这是讲政治和全局观的体现,又要讲究灵活性,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具体操作上下工夫。比如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认真处理好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与民生产业的关系。一方面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积极作为,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公租房等投资建设力度,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着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江西省在激烈的国内区域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发挥优势,挖掘潜力,走有江西特色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要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开发与保护问题。统筹谋划生产力布局,既要考虑经济加快发展,更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二是资源整合问题。整合区域、产业、企业等各种资源,聚集生产要素,放大乘数效应,形成发展合力。三是辐射带动问题。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给予的先行先试政策,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辐射带动江西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

第三,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江西省确立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江西的特色和优势,顺应了当代经济发展趋势,符合低碳和生态经济要求。目前,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确定,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就是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一是明确推进思路。处理好壮大规模与提升层次、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形成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总体思路。二是狠抓推进重点。紧紧抓住人才引领、技术创新和资本推手等关键环节,破解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瓶颈。三是壮大推进载体。通过发展各类园区特别是构筑新兴产业基地,实现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第四,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重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把握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态势,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争创发展新优势。要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发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发展商贸、餐饮等提档升级的新型商业业态和社区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居民生活服务业,使传统服务业焕发生机与活力。

第五,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

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是整合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获取经济增长的动力。重点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应从三个层面着手。一要推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重点提升省会南昌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城市群,使之成为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要壮大县域经济。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新型工业化壮大县域工业,通过合作共建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城市郊区化特别是“城中村”改造也要予以关注。三要加快城镇建设。城镇化是今后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引擎之一,对全省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重点解决土地流转和农民工身份转换问题,在空间市民化的同时,实现完全市民化。要按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要求,努力探索绿色城镇化发展之路。

第六,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要素支撑。

一要破解土地瓶颈问题。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江西省土地指标的同时,用好用活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努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二要破解资金短缺问题。目前,地方各项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融资平台债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江西省要认真落实文件精神,把握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影响,努力保障建设资金供应。

第七,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当前看,要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技术原始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搭建技术研发、资源信息共享、企业孵化、技术交易和投融资平台;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从研发到应用的创新实践体系;构建“政金介”相协调的从课题立项到成果转化的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好这些体系,江西的区域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从长远看,要发展知识经济、打造学习型城市和知识型城市,这是本世纪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我们也要早做谋划。

第八,着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最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体现了人才观从“人才解放”、“第一资源”到“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战略转变,对我省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江西看,当前应重点从以下方面着力。一要创新人才理念。要从依靠人口数量和低成本劳动力的“人口红利”,上升为依靠人口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红利”。这是人力资源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时代提供给我们的又一次发展机遇。要引导人才把职位、职称作为追求目标转变到在基层、企业、科研一线创新创业作为价值取向,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二要加快江西发展急需的三个梯次人才的培养引进。第一个梯次是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包括高端科技开发人才、教学人才、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等,这是提升江西整体竞争力需要重点解决的大事之一。第二个梯次是培养引进造就一支宏大的企业家队伍,只有一大批企业家成长起来,我省产业规模才能壮大起来。第三个梯次是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等渠道,培养一支熟练技术工人队伍。三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职业教育力度,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结合”的方式延长教育产业链;采用理论学习、基地训练、岗位实践等形式,提高产业工人的专业技能;以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使用的本土化,供给的持续化为方向,努力形成专业技能型产业工人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协调、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体制和机制。四要优化和健全容才、励才的环境和政策。制定使人才受尊敬、有地位、得利益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并落实到位,人才就会“择木而栖”、汇聚江西。

第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事关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江西省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民生投入逐年加大,民生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也不断变化,民生问题将是一个长期需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当前,应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善民生。一是在进一步健全基本民生保障体系的同时,不断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提升保障水平。尤其是要重点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民生突出问题。二是在保持江西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同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三是在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落实好民生举措。重点是建设和完善民生社会保障网络和居民服务网络,通过完善社区功能,使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在政府的有效服务中得到妥善解决。

第十,着力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转型极为关键的时期。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关系江西全省的长远发展。一是把当前确定的一些发展重点转化为“十二五”发展重点。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二是谋划“十二五”时期江西省新的发展重点和增长点。比如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城乡一体化、扩大消费、深化改革、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三是当前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彻底的,要在“十二五”时期加大力度予以解决。比如,就经济发展而言,应处理好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gdp与财政收入的协调关系等;就社会发展而言,应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民生优先,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等。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科学发展观落实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发展。从哲学上讲,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也就是说,发展是特指事物由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由落后到先进的运动变化过程。当然,发展也有快、有慢,有片面的、有全面的,有不平衡的、有均衡的,有不协调的、有协调的,有一时的、也有持续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等各个方面的需要得到持续提高。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对发展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比如把发展等同于增长,把发展只视作经济发展,只见物,不见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的最终目的曲解为追求单一的经济目标、物质目标。认识和纠正这种错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的理论、系统的方法、求实的态度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观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上,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上理清问题,走出理论误区。只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彻底,在发展观问题上才能清醒和彻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主要目的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来理解把握好科学发展观。

首先,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虽然反对人本主义,但是重视人文精神,而且马克思主义明确认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标的人的活动而已。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文观念,改变了西方传统本体论模式,探究的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的“本体”,也就是隐藏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互动过程中的各种规律,而不是追求抽象本体。马克思有两句话: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前一句表现了历史观合目的性的方面,即历史是以人为本的;后一句话表现历史观合规律性的方面,它使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区别于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理解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不致产生误读。把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下来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现代诉求和现代体现,挖掘、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是向马克思的“复归”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准确解读。

其次,全面发展的观点,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规律说明事物处在矛盾体系当中,存在着一对对的矛盾。我们要看到矛盾对立双方,即看到两点,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一方处于主导方面,即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我们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坚持“两点论”,即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政治、精神三个文明全面发展。

再次,协调发展的观点,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系统的集合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某个或几个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保持内在各要素的均衡与协调发展。

最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坚持了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的观点。主体是“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人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本质―――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过程。不能漠视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一味向自然界索取,而注重可持续发展,把发展作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把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统一起来,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连续的、匀速的,保持一定后发力的发展。

由上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与、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也无所谓科学与否。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不离发展这个主题。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前提条件,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但使经济增长,也要实现其他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或者说实质,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

1、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展的社会环境,我们就能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式写进党的文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观的本质与根本要求,这是有深远意义的事情。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始终和各个方面,是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的关键所在。它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也是其内在的本质和不竭的动力。

在处理以人为本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要注意防止和纠正三种错误认识。一是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上是一致的。以人为本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目的,实现这个根本目的关键要靠发展。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二是只见物不见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始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有两个前提: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人的素质的极大提高,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应该围绕人的需要和自由全面发展来选择发展的内容和道路,并推动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趋向于更公平,更合理。三把人狭隘地理解为单个的“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始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观点,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也是我们对社会经济结构、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入认识。社会形态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重点论,经济发展、物质文明是不可动摇的重点。同时,又要坚持全面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都要发展。当然,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它必须追求一个综合的、协调的、全面的动态平衡。另外,从区域平衡发展来看,根据不同的国情,可以有选择性地优先发展某些区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地域重点,但从最终目的来看,是要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首先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其次,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做到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第三,做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切实解决好收入分配差别问题、城乡贫困问题、就业问题等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尊重规律,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5

关键词 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体育理论建设,任务

Abstract: Since the union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ake the Zhujiang Delta as representative's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ed area sports development's practice, has analyzed current the contradiction which the sports development faces to the socialism market transformation process, proposed the sports theory construction faces the duty and speeds up our country sports theory construction process certain measures.

key word: economy developed area; Sports development, sports theory construction, duty

前 言

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科技以及体育物质技术条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与前三十年相比较,向前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尤其是在经济先行一步的沿海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登上 了一个新台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探索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 基本特征和在全面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 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体育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使理论研究紧跟体育改革的社会实践,并提高理论对 实践指导作用的力度和实效性,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体育理论新体系。

1 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与发展中面临的

主要矛盾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体育发展为例,由于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给珠江三 角洲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体育事业的各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体育事业的外部 环境和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突破了传统的体育经费投入单一化形式,形成了政府、社会和个人多种投入方式以及财政、社会赞助和发 行等多元化渠道。

人们的健康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增强,温饱思健康,改变了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余暇体育人口增长迅速。

体育社团向实体方向转化,自主性和自我组织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社会化体育的基础。

城镇化带动了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朝着标准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成为区域现代化建设和文化特征的 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健身的社会需求和体育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改革和体育市场的蓬勃兴起,使体育经济 的活动领域和规模逐步扩大。

体育人才的引进由急功近利逐步趋向长远投资,形成引进人才的多层次结构。纵观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 展的踪迹,经济社会改革的不同阶段对体育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关系构成了不同时期体育 事业发展的矛盾,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体育事业运作中的政府行为与体育社会化不相适应的矛盾

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体制中,我国体育改革的总目标应该是建立起一个对体育事业发 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开放性体育体制,既要重视建立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更要重视形成依托社会办体育的运 作机制,如果社会办体育没有相对完整的自我运作机制,体育社会化是化不起来的,现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体 育发展中,缺乏推动体育社会化运作机制形成的实质性举措,对简政放权,充分调动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产生 制约影响。

1.2 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与整个社会体育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矛盾

《体育法》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将社会体育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体育发 展的必然趋势,为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各级体育职能部门的内部结 构和互作重点时至今日仍然反映出竞技体育的主导色彩,开展社会体育的职能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政策研究 都势单力簿,全民健身计划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各级政府体育职能部门首先要真正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为己 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要防止将全民健身当作一个球踢向社会。在强化宏观调控过程中,一 方面要探索竞技体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实现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分阶段性 过渡,另一方面要从内部机构调整和政策研究入手,实现体育真正面向全社会的重点转移。

1.3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市场规范化程度不相适应的矛盾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及其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行为的变化,刺激了 体育服务市场的迅猛发展,在珠江三角洲到处可见不同类型的康乐室、健身房、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中心正在逐 渐向社会开放,各类体育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也异常活跃。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责权界定不明确和缺乏相应的 规章制度,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和监管,使得目前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少数不法分子更是鱼目混珠 ,利用体育场所进行违法活动,影响了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1.4 体育事业发展与地区性体育立法不相适应的矛盾

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一个基层单位体育工作 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主要领导对待体育工作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发展体育事业仍然需要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如果把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单位体育工作的希 望寄托在某个领导对体育工作喜好程度上,就会不自觉地使体育事业发展滑入“人制”的轨道。在实现转制过 程中要依照《体育法》这一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大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地方体育立法的步伐,强 化各级领导的体育法制意识,并自觉依照体育法律法规,理顺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多种关系,促进体育领域内的 全面深化改革。

1.5体育事业发展要求与各类体育人才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随着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数量和质量 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体育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各级体委管理干部队伍素质 不高,据该地区7个城市的统计, 体育管理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8.5%,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干部 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或是专业知识陈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缺乏,目前从事体育经营管理的干部大多数来自体育行政系统,不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也不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处在珠江三角洲地的体育教师队伍 也极不稳定,这些情况表明,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各类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各类体育人才的素质,否则将 极大地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整体规模的发展。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理论建设面临的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今后15年的 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总的要求对在改革开放重要发展阶段的经济发达地区的 体育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这些地区体育事业运作机制的转变,使体育工作由单纯重规模、重投 入转为重质量、重实效指明了方向。

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表明,在实现上述转变过程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得到澄清, 中国体育理论建设在探索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基础上,要研究体育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 过程中出现的基本问题,为先行一步地区的体育事业新的飞跃作好理论储备,为中、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 重要的借鉴作用。当前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必须引起体育理论工作者的注意,这些的基本问题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协调发展中重点转移问题的研究

数十年来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现阶段仍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 生较大影响,但是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整体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特别是当前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正随着国 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而日益显示出重要地位,仍然将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已不 能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李鹏总理在八届三次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体育 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 为重点。”为体育理论界探索体育事业内部关系的转化指明了方向,当前要系统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与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群众体育作为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重点的环境特征和变化依据,研究群众体 育作为战略重点的转移机制,探索从观念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操作途径,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环境特征和有利 基础,研究加快重点转移过程中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拓宽竞技体育发展路子,率先在全国开创联合办队和发行体育的 先河,使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有了较大的改善,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转移和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 职能转变,竞技体育的改革面临严峻的形势,竞技体育的组织体制、竞赛体制和人才体制都需要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相适应,当前理论工作者要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变化特征,深入探索竞技体育普遍 发展规律和特殊要求,依靠地域优势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多元模式,为竞技体育的改 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工作者一道确保我国竞技体育在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稳步发展。

2.3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系统研究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庞大的民族体质建设工程如何运作,面临 着理论和实践上必须解决的一系?形侍狻S捎谌窠∩砑苹氖凳┦艿骄谩⑸缁嵋约疤逵诓慷嘁蛩?的制 约,必须重视全民健身计划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特别要从理论上研究和区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两者之间在目标、原则、运作方式和 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根本差异,运用系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全民健身的 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完善全民健身的新体系。

2.4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作为经济增建设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珠江三角洲的体育产业包括体育、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 育技术劳务和体育的物质产品等方便都迅速发展壮大。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面 临着速度和效益的矛盾,重发展、轻效益的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面临着培育与立法的矛盾,体育市场的管 理较为混乱。因此当前从理论上要研究在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体育经济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研究调整体育内部经济活动机制和提高体育事业经济效益的途径,研究体育市场的法制建设、政策实施和规 划制定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研究在管理上切实把提高效益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心的具体措施。

3 当前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快我国体育理论建设步伐的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理论工作者,深入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对体 育社会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理论研究和发展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 国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3.1.1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低, 体育理论的发展与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未能 从总体上紧跟体育实践的发展步伐,比较多的理论研究仍停留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总结阶段,未能 根据当前转制的迫切需要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发展对策措施。由于理论储备和指导不足,对包括全民健身计划实 施在内的体育社会实践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1.2从全国范围来看, 体育理论研究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协调。由于重应用、轻基础,使应用研究 本身缺乏发展推动力,在学科分化过程中结构不够严谨,交叉现象严重,有的学科分化后的基础不牢,缺乏形 成自身的科学基础体系,另一方面,在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的应用学科中,缺乏应用学科本身所必须具备的材 料,尤其一些新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搬硬套和空洞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体育理论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3.1.3体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力量投入还未能紧跟我国体育事业战略重点的转移,重竞技、轻群体, 重微观、轻宏观的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中比较严重,一些主要的体育科研机构基本上都还是 以为竞技体育服务为主,群众体育科研未受重视,体育经济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力,与当前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 方向不相适应。

3.1.4体育理论研究本身的质量有待提高。在搜集信息方面, 缺乏完善、准确,还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现象 ,对辗转引用的材料,特别是将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材料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实际进行比较时,缺乏认 真鉴别,研究结论未考虑对中、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借鉴作用,在研究组织形式方面缺乏多学科的协作攻 关,单兵作战的状况较为普遍,与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

3.2建议

3.2.1要重视科研选题促进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结合, 使体育理论研究始终紧扣体育实践面临的问题。

3.2.2实现研究重点的转移和研究力量与队伍的调整, 体育科研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 的科学研究为重点,加大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研究的投入。 3.2.3 要重视广泛吸引经济发达地区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方面,形成牢固的 基础,完善体育应用学科的体系,形成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3.2.4加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协作攻关。 建立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体育理论研究基地或中心,如全民 健身研究中心,竞技体育训练研究中心,实现人员流动,资源共享。

3.2.5重视体育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通过扩大培养硕士生、 博士生的规模,加快体育理论研究人才队伍 的建设。

参与文献

1 魏振兰.珠江三角洲体育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体育软科学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 4,1~20

2 何东民.顺德城乡居民生活变迁与体育发展相关系的社会学分析.体育交流软科学论文集.北京:人民 体育出版社,1994,83~92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6

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经济学基础、发展新理念和关于发展的方法论等问题,以便在经济领域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理念;关系;方法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经济学基础

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历史一定时期对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以及对社会实践科学认识的结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不例外,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总结国内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必须拥有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技术革命以来,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和危机,加剧了人们对发展问题的关注。二战以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世界经济史上最好历史时期。然而,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同类型的国家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极为关注由第三次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后果,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迫切发展的任务,而把经济增长等同为发展所产生的弊端和严重后果又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所有这些问题,都促使人们对发展问题予以深刻的关注。

世界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人类社会经过无数惨痛教训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互相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单纯就经济抓经济的观念已经落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有一席之地。必须善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系,充分发挥科技的带动作用和文化的支撑作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被时代所淘汰;以高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和清洁生产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趋势。发展必须拥有科学的发展观,正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2.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活力显著增强。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一句话,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2006年我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但是由于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我们人均占有的耕地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人均占有的淡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我们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10倍,单位产值的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半的河段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的代价很大。解决这些矛盾,迫切要求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3.从发展的需要看,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来引领。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的目标。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采取什么应对措施,是关系到我们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系统回答发展的主体、出发点、目标、方式、重点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源于改革开放的实际,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但认识发展规律不是我们党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实践,用于统领发展全局。

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新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执政党的规律认识的深化。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1.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战略。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它要求把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它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它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最后,科学发展观要求把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要内容,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布局更加完整。 转贴于

2.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上讲,处于先导地位的经济理念是实现从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的转变。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字之差,却反映出发展方式的内容与意义的深刻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排斥了片面的增长方式,更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有效的策略与措施。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是对产出总量而言,强调的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我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多年来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实践表明,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物质化”的发展转变到“人本化”的发展,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的指示:一是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这就是说,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内容,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现实的基础与支撑点。二是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④这“三大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3.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体现。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⑤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指的是以尽可能多的人为主体,在尽可能多的方面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的需求,这就要求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历史既是一部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发展史。人既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经济增长本身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目标,它必然是体现并服务于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解决好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当社会主体(一个社会、政党、阶级、团体、个人等)形成了或掌握了一定的发展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有关的社会发展现象,处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发展问题,自觉推动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从而发展观也就成为指导人们观察、思考、解决重大发展问题并自觉进行发展实践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观,也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标准和评价尺度,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从发展观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看,存在着两种发展观:一种是以物为中心,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这是经典的、传统的或旧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主要是指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它具有物本性、片面性、短视性、极端功利性等的特点。另一种是以人为中心,通过“物”的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这是科学的、先进的或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强调发展的辩证法,认为不能仅仅把经济、物质、生产力归结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要讲自然、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因素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制约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问题。

1.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是平衡与不平衡的统一。一般说来,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平衡到平衡,再从平衡到新的不平衡的过程。矛盾的不平衡原理表明,在事物发展中总是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运用这一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形成了“两点论”和“重点论”。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非主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目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收入分配之间,不仅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而且相对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因此,要正确处理平衡与不平衡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是贯穿于整个发展全过程的经济发展就是重点,而有些方面过去可能不是重点,但是随着发展进程的变化,其重要性日渐凸显出来,如果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可能会影响整体的发展,这也就成为了重点。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但并不是不要重点;要求平衡协调,但并不是搞平均主义。科学发展观,是从过去单纯追求某一方面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发展转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来,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

2.局部与全局的发展关系。局部与全局发展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个中央与地方、统筹与兼顾的关系问题。所谓统筹,就是要统一筹划、统一整合;所谓兼顾,就是在突出某一重点时要顾及到各个方面。统筹就是为了兼顾,统筹就是为了整合,统筹就是为了协调。一句话,统筹就是在我们这个近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就是要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没有这种强弱合理的平衡,社会就难以保持稳定,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因此,要统筹发展就要统筹不同群体的利益,既做到追求效益也要兼顾公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既不能因为局部的利益影响整体的利益,也不能因为整体的利益而不顾局部的利益。统筹兼顾,就是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站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合理安排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

3.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个发展与环境、当代与后代的关系问题。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就是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从当前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当地的基本情况出发,坚持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要当前开发,也要长远发展的原则。不能为了眼前利益,一味地搞“大工程”、“大项目”,更不能脱离实际劳民伤财。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一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创奇迹”;二是要合理利用资源,不能以破坏和浪费资源为代价;三是要生态平衡,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四是要着眼未来,不能剥夺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4.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必须合理划分政府和市场各自作用的范围,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转型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前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也大都同政府改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下,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失业压力,如何把贫富差距约束在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公众所期望的限度内,如何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严重差距,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越来越迫切要求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

5.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关系。由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不同,人类社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立足于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而生态文明则要求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基于对工业文明中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的反思。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采集、狩猎和农耕文明阶段,直到200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始席卷西方世界,工业文明迅速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文明形态。在为人类带来空前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建立在资源、能源大规模消耗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给工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今天繁华的世界,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但是现代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文明,而是应该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应该超越工业文明那种建立在资源扩张型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探索出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把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没有工业文明的推进,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工业文明不注意生态文明建设,势必导致资源、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对保障中国的长远发展和维持全球生态安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13.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23.

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参考文献

[1]程恩富,等.科学发展观与市场经济(笔谈)[J].江西社会科学,2007,(10).

[2]李文慧.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07,(11).

[3]傅伯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4]王清.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

[5]姚红星.对科学发展观统领作用的理解与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8).

[6]李荣山.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内涵[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6).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上世纪70年代后,股票、债券和各种金融创新产品等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并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如何在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同时,汲取东南亚和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经济活动总是由虚拟经济成分和实体经济成分组成。实体经济是指人类生产、服务、消费和流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等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是指在货币、证券、股票、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对脱离实质经济的一种经济活动,具有高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的特征。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经济范畴,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的产生源于实体经济发展内在的内需,同时也反作用于实体经济。但是,经济运行最有效的状态就是均衡。一旦虚拟经济落后于实体经济,市场将会出现“金融抑制”的后果,造成经济萎缩;反之,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或超前发展,则会产生虚拟经济将实体经济“挤出”市场的现象,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实例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成为了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主要表现在股市和房产市场的严重泡沫化。

(一)亚洲金融危机主要源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过度膨胀

股市市场价格剧烈震荡。东南亚国家采取的高利率、高汇率 “双高”政策,汇率被严重高估,吸引了大量外资以维持本国经济的高增长,刺激了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不断膨胀。金融危机前,泰国股指从150点升至1600点,马来西亚由700点涨到1200点,印度尼西亚由不到100点涨到600点,但金融危机爆发后,上述国家的股指出现了大幅下降,跌幅分别达80.66%、63.67%和32%。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急涨急跌”现象。金融危机前,日本、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商用土地价格大幅上涨,年均涨幅高达100%、40%和70%左右,而金融危机爆发后,上述国家价格分别较最高点下滑70%、54.5%和61.54%。泡沫经济破灭后,银行信贷资金难以收回,外资大量抽逃,亚洲各国金融运作陷入困境,金融危机在所难免。

(二)美国金融危机主要源于房地产和次贷及其衍生品市场过度膨胀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将大量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转移到拉美和东南亚地区,同时大力在本土发展金融业。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美联储的利率从2000年6月的6.54%快速下降到2003年7月的1%,创1954年8月以来的历史最低峰。这一举措直接导致房地产信贷急剧扩张,房价大幅上涨。而房价的节节攀升,极大刺激了次级抵押贷款以及基于次贷的抵押支持证券(MBS)、抵押债务债券(CDO)、信用违约合同(CDS)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需求。到危机爆发前,次级债市场的规模已达6.5万亿美元,日交易量超过2500亿美元,甚至比美国国债市场规模还大。过度投机盛行,孕育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直接诱发了金融危机。

三、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及预防

亚洲与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实虚经济的偏离,为防范危机,首先要分析我国现在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否存在偏离正常轨道的趋势。

(一)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经济货币化程度

经济的货币化指标等于广义货币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即M2/GDP。这个指数可以大致观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程度。如果比例过高则该国货币超发严重,有可能出现经济泡沫甚至金融危机。根据世界银行M2/GDP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增长较快,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12年的1.88,在34年间扩大了近6倍,创下历史高峰,居全球之首。这一数据说明当前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由于虚拟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负债,货币发行越多,国家的负债就越多,同时潜在的国家信用风险和通货膨胀压力就越大,以至于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也随之增大,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2.金融相关率

美国金融学家戈德史密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金融相关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 Ratio,FIR),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国民财富总值之比,该指标的合理区间在 1.5-2.0 左右。FIR是各国宏观调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重要指标。我国的金融相关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一直不稳定。1995 年到 2010 年间该比率增长不大,说明金融市场一直处于正常状态。但是在2007 年,该比率达到 3.3左右,随后一直在持续增长,到 2013 年已经接近于 7。这一指标说明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泡沫,并且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已经存在分离的趋势。

3.房地产市场

当前,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较快,2013年GDP增长率达7.7%, 2014年为7.4%, 2015年为6.9%,但主要依赖着房地产经济的拉动以及政府投资的增长。由于房地产业所需资金巨大,仅仅依靠房地产业的自有资金难以完成整个开发过程,因此开发商会利用金融市场进行直接或间接融资,这样的结果就是房地产业的虚拟性越来越明显。如果房地产业虚拟性占比越来越大,那房地产泡沫就会出现,一旦泡沫破灭,可能造成区域性危机甚至金融危机。

(二)对于防范我国金融危机的建议

1.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实虚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增长,建设合理的经济结构是重中之重。实体经济结构方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当前发展经济必须坚持的原则:一是加大对科技的重视与投入,发展科学技术;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虚拟经济结构方面,发展稳定的金融市场是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重心:一是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二是抑制房地产行业的虚拟经济规模。

2.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在各类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总是靠从事高风险的博弈来取得最大的利润,只靠资本市场的内部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注重提升监管水平,防范风险事件发生:一是加强立法,提高法律意识;二是改变传统监管方式,建立完善的检测系统,对各类金融产品进行实时检测。此外,建立和完善开放性的风险预警机制、监控体系,对预测经济波动的趋势,以及在风险出现时,制止风险的进一步恶化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二者的分离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分析亚洲与美国金融危机,对比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得出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存在背离迹象的结论,提出了相关的风险预防建议,希望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文倩.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角度的金融危机预警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5.

[2]杨小明.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6.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篇8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任务

1.农村集体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农村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党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客观需要;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重大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现实需要,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步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逐渐兴起,专业合作经济方兴未艾,集体资产总额和经济收入稳步增长。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对发展集体经济认识模糊,引导扶持不力;有的村集体经济缺乏新的发展途径,呈萎缩趋势;一部分村集体经济管理不善,资产流失、债务沉重;有些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经费短缺,村级组织开展活动困难。这种状况如果不尽快改变,将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更新思路,创新举措,千方百计加快发展。

3.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我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大胆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努力增加投入,加快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创新,结合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二、三产业,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重点,多渠道、多途径地加快发展,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效益提高、实力增强,逐步形成多元化、特色化的良好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是:争取到20*年,使30%以上的村集体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集体积累逐年增长;到2010年,全省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60%以上,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消除年可支配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薄弱村。

4.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切实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多样化的发展路子;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发展,转变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不同类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和生产经营自,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坚持依法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业务、依法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

二、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5.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提升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优势,加强民主管理,理顺分配关系,增强发展活力。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限,把农民劳动合作与社会资本、技术、管理合作结合起来,把土地、山林资源优势与商品开发结合起来,通过对传统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改造、新办经济实体,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盘活存量,引进增量,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引导村集体与基层农技组织、基层供销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发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专业中介组织,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

6.努力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探索发展途径。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采取创办集体企业、建设商品基地、开发优势资源、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城镇建设带动、招商引资带动、扶贫开发带动等多种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要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镇和城郊结合部、边境口岸、靠近公路沿线地区,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依法参与城镇建设和发展商贸业、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引资建造厂房、市场、商贸房和仓储设施等二、三产业载体,发展配套服务业。坝区,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建设蔬菜、花卉、畜牧、水产等特色商品基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山区、半山区,要通过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办生态农业和旅游园区、股份合作制林场、生态畜牧养殖小区,采取野生资源采集地有偿利用等办法,合理开发利用林化、竹藤、野生蔬菜和野生菌类等特色产品。边远、民族和贫困地区,要结合扶贫开发项目和资金扶持,通过建立服务组织、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劳务输出,不断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三、增加投入,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

7.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从20*年起3年内,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发展资金。20*年先安排2000万元,以后视财力情况逐年增加,重点扶持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专项发展资金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分配,划拨各州市,由县市区具体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制定全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运行情况的监管与检查。各州市、县市区财政每年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扶持当地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有关部门要整合资金资源,调整投入结构,将县域经济发展资金、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资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乡镇企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和项目投入适度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倾斜。

8.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级财政和交通、水利、科技、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要结合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投入力度,区别不同情况,逐年适度增加建设项目和经费,不断改善农村投资环境。要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按照“三个确保”和“由县建立专户,直接支付到村,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监督使用”的要求,实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封闭运行,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抵扣、截留、挪用,确保资金足额落实到位和村组工作正常运转。当前,要特别注重加大对财政转移支付兑现工作的督查力度。

9.提高金融信贷服务水平。要加大对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10%要用于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设在县域的分支机构要将当年新增存款的30%用于当地信贷投放。农村信用社要把扶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支持集体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和经济实体,各项支农贷款每年新增贷款余额的30%以上要投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并根据生产周期和信贷用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国债贴息资金、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外国政府贷款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用于发展。对有条件的农村集体企业,要积极引导、创造条件,支持其上市融资或发行企业债券。

四、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良好环境

10.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乡村不良债务。要全面清理乡村各种债权、债务和担保金额,对清理出的不良债务要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化解。对村集体因发展社会事业产生的债务,各级财政要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筹集一定数额的资金,有计划地分期偿还。改变忽视集体资产管理和部分资产闲置的现状,积极清收历史欠款,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把经营情况列入公开的范围,接受集体监督,确保管好、用好资产,防止流失并实现保值增值。兴办各种公益事业和企业要量力而行,村集体未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不得举债建设新项目、新办企业和经济实体,坚决制止新的不良债务产生。

11.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被确定为部级、省级的重点龙头企业,对其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的所得,并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行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对其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的农村集体企业和经济组织,在我省权限范围内,享受与非公有制企业同等的各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税务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凡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农村集体企业和经济组织,要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企业所得税减免申请,主管税务机关要及时按审批程序在规定时限内为其办理减免税手续。各级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收费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

12.合理开发资源性资产。允许村组在明晰土地资源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将合法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开展村与组之间、集体企业与农户之间、村组与外来企业之间等多种形式的经营合作。积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划整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允许用新增有效耕地折抵建设用地指标,对折抵建设用地指标自用有余部分,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优先给予有偿调剂,其收入全额返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四荒”资源有偿开发,以及依法经营集体水资源、山林资源、草山草场资源、矿藏资源,参与水利工程和林业工程建设。若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可以按批准征用地面积预留10%-15%,作为失地农民的安置用地,用于发展二、三产业。对无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县市区人民政府可在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规划区内为其安排部分项目建设用地。

13.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制保护。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发展和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的法规、规章。农业、国土资源、乡镇企业、工商、税务、司法、交通等政府职能部门和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要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指导和各项服务,在立项、办证、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特别要加强农村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规范农村执法行为。政府兴办道路、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项目,除依法批准的外,不得强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扶持村组兴办生产经营项目,不得要求村组提供配套资金或过多地举债建设。若行政执法部门对农村集体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的经营权及财产实施强制措施,必须严格依法进行。监察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查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行为;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平调或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集体资产,切实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检查,消除集体企业的事故隐患。

五、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

14.加大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划分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的职责,明确村委会出资所有权与村办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关系,实现集体资产收益与村组织收入分账管理。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原则,逐步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的现代产权制度。在产权构成上,既可以由劳动群众共有,也可以由劳动者按股份所有。在分配方式上,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强化资产管理和资本经营,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存量资产,在留出一定数量的社会保障资金后,可以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积极推进集体资产经营方式改革,打破产权封闭、区域封闭,实现开放式经营,积极推进高起点、大范围、宽领域的资产重组,优化集体资源配置。

15.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和完善积累机制。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对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山林、水面等的企业和个体,要及时按承包合同收缴其承包金。集体土地被征用所获得的土地补偿费等收入,除国家规定分配给农民的外,其他所得一律作为集体积累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公益福利事业,不得平分到户,分光吃净。要定期进行清产核资,建立健全集体资产民主管理制度。提倡村账乡代管、会计委托制、村会计集中办公制、村级财务电算化等多种形式的财务管理新办法。保持农村财会人员的相对稳定,对其加强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得为本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经济担保,不得将集体资金出借给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发展生产,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占当年可支配收益的比例和总量。按照因事设人的原则,减少村组享受补贴的干部人数,合理确定村干部报酬。

16.加强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特别是一些集体经济收支行为较多的村,要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对主要村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必须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建立民主理财制度,对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活动实行民主监督和管理。民主理财小组接受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的指导,有权审查集体的各项收支并否决不合理开支,有权检查监督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财务活动,有义务协助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对集体财务工作进行审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审计监督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以经常性审计、专项审计和干部离任审计为主,对乡村干部任职期间违反规定给集体造成损失,或群众反应强烈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题应进行重点审计;要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对侵占、挪用、挥霍、浪费、截留集体资金等涉案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并依法追究责任。

六、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17.加强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抓紧抓实。要建立领导干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帮扶责任制,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衡量县乡党政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县市区对乡镇、乡镇对村,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尽快确定一批集体经济薄弱村,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结对帮扶,由县乡选派干部到薄弱村任职,指导发展集体经济。明确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搞好情况和政策调研,加强督促检查。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职能,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指导服务。有关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有效服务,认真解决好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18.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选准发展路子。各县市区要认真分析每一个村的发展条件,把扶持的重点放在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上,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加快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中要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把发展重点放在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特色优势农产品为重点,以优质化、专用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观光业。从20*年起,各县市区每年至少要重点扶持10个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逐步建立起村级稳定的收入来源。

19.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积极把愿意为群众办事、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致富能人吸收到基层党组织中来,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建立村干部定期培训制度,重点抓好思想政治培训、政策法规培训、经营管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建立和完善县乡机关干部到村级组织任职制度,改善村级领导班子的年龄、文化、知识结构,提高村干部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能力,把村级领导班子建成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集体。

上一篇:资产证券化含义范文 下一篇:教职工健康教育培训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