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9 12:10:0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状,金融支持

党的十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坚持以家庭承包制度为基础,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从业者收入为目标,依据市场需求从事专业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主要分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四类。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很难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如何改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金融支持的现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从微观角度了解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现状和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本文于2015年7―8月在西安市完成暑期社会实践课题的调研工作。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通过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43份,获得有效问卷230份,有效回收率为94.7%。

(一)人力资本特征。在被调查的主体中男性比重高,占总数的94.8%;而女性仅占总数的5.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中壮年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41―50岁,其中40岁以下的占20%,41―50岁的占48.7%,50岁以上的占31.3%。在受教育水平上,各主体大多数为高中学历,占比46.9%,初中学历以下的占36.5%,大专学历占15.3%,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1.3%。各主体的平均务农年限为8.14年,其中5―10年的占总数的37.4%,10年以上的占总数的47.4%,而5年以下的仅占总数的15.2%。

(二)土地经营及流转情况。西安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自有土地面积不多,但是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其土地经营规模得以扩大。在土地流转的调查中,通过流转获得的土地使用权,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资产,以被调查的专业合作社为例,每户通过流转获得的平均土地经营面积为507亩,占总面积的88.2%。在土地流转期限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流转期限较长,其中5年以下的占比32.7%,5―10年的占比38.7%,10年以上的占比28.6%。

(三)农业生产及培训情况。在被调查的主体中,从事种植业的占46.5%。从事养殖业的占44.8%,从事种养混合的占8.7%。各主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生产,占总数的77.4%,而非农业生产仅占总数的22.6%。同时,各主体生产积极性较高的占比54.4%,积极性非常低的仅占6.1%。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80.9%的主体表示有参加过,仅有19.1%的主体表示没有参加过。进一步调查表明,培训时间一般维持在一个月以内,占比61.8%。而在金融知识培训上,91.7%的主体表示没有参加过,仅有8.3%的主体表示参加过。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金融支持的原因分析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的缺陷。区别于粗放型的普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呈现出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特点。近年来,各主体对资金的需求特征有了新的变化,不仅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还需要购置和维护大型机械、设施大棚等固定资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在两个方面发生改变:一是资金需求金额增大。资金需求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占64.3%,其中30―50万的占31.7%,50―100万的占22.6%,100万以上的占10%;而30万以下的仅占35.7%,其中1―10万的比重最少,仅占7.4%。二是资金需求期限延长。资金需求在一年以上的占比66%,其中1―3年的占45.7%,3年以上的占20.3%,而期限在一年以下的所占比重较少,其中3个月以内的占3.5%,3―6个月的占12.2%,6个月―1年的占18.3%。上述结果表明,现有的金融支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体系下的融资需求,快速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亟需更有力的金融支持政策。

由于发展阶段和政策环境的影响,尽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发展态势较好,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一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实地调研中,部分主体缺少管理制度,章程设计不完善,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缺乏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标准,财务信息透明度低,无法接受成员的监督。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时无法提供完整的财务资料,导致不能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二是专业人才匮乏。我国农业专业人才数量有限,普遍农业经营者专业素养不高,人才的缺乏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地调研中,部分主体表示农业科技成果转换、农产品营销和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而这些环节中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

(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供给落后。由于市场上没有形成良好的信用评级制度,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而在政策上采取较高的准入门槛,从而导致当前的金融供给服务落后。根据调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主要面临三类问题:一是申请贷款困难。在被调查的主体中,高达86.4%的主体认为获得贷款不容易,其中8.6%的主体表示获得银行贷款非常困难,仅有5%的主体表示获得银行贷款较容易。二是贷款手续复杂。在实地访谈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反映银行的贷款手续繁琐,耗费的时间成本高,因而很多主体转而向亲朋好友借款或寻找民间高息借贷。三是抵押担保条件滞后。西安市的调查显示,虽然陕西省在逐步推进涉农抵押担保方式的创新工作,但是由于尚处在初级阶段,土地经营权抵押、大型农业机械抵押等新型抵质押担保方式并没有普及,现阶段仍以传统方式为主。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体现着金融服务的供给水平,而机构网点数量、ATM机和POS机等设施的数量分布是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在调查中,主要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金融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在访谈中发现,西安市部分主体所在地区仅有一家农村信用社网点,网点覆盖不足,限制了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二是金融机构服务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63.7%的主体表示对当地金融机构的服务不太满意,只有36.3%的主体表示比较满意。可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知识素养不足,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存在较大问题,客观上也影响了金融机构支农的有效性。

(三)政府扶持政策的落实受到制约。自2014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支农政策,逐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的建成和发展。但是由于支农政策层层下达,中间环节缺少紧凑性和调节性,导致政策落实效率不高。一是农业补贴政策不到位。在调研中发现,经营主体并没有拿到流转土地的补贴资金,实际中土地所有者得到了这部分补贴,违背了补贴原则。二是政府信贷担保机制薄弱。从被调查的主体来看,只有41.5%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时享受到政府的支农资金作为担保。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机制不健全,而政府的信贷担保机制又不足以承受现有的融资活动,进一步加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风险。

在从事农业生产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面临着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而农业保险作为对风险损失进行补偿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稳定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一是宣传力度不足。调研显示,各主体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较低,高达46.7%的被访者表示不知道有政策性农业保险,10.2%的被访者表示略有了解。二是覆盖范围较少。西安市的特色农业如苹果、猕猴桃等并没有覆盖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类主体面临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补偿,真正享受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数量较少。三是保费补贴较低。在实地访谈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反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并不能弥补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费补贴的费用尚不足以弥补生产成本。可见,政策性农业保险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其保障能力和赔付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对策建议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努力从自我规范做起,提高外部融资和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制定切合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完善组织结构体系,设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准则,努力向金融机构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二是提高自身的农业专业素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积极参加政府部门开展的技能培训,并多学习相关金融知识,重视政府部门颁布的农业政策,不断提高自身对相关农业政策的解读能力。三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积极引进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营销和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农业专业人才,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农业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涉农金融机构要构建金融支持的网络。一是涉农金融机构应立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特征,适当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利息,逐步开发和完善适合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融资方案。同时,逐步推进新型新型抵押担保方式的全面普及,探索开展农产品预期收入质押等创新业务。二是强化涉农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公司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多种金融支持的渠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三是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银行机构网点覆盖空白地区,增加服务网点数量,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ATM机、POS机的渗透程度。四是政策性银行应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各主体的支持力度,并对金融服务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以期形成自上而下的现代农业金融支持的三级网络。

(三)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支农政策环境。政府要切实发挥职能,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定标准,提高注册和审批的门槛,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发展的质量。在农业补贴政策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要严格遵循“谁种田,谁受益”的补贴原则,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真正享受到补贴资金,以此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政府要加强宣传推广的力度,增加保险品种,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能力,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风险。同时,要逐步增加保费补贴金额,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保的积极性。在监督和管理方面,政府可以建立征信平台,解决政府部门、涉农金融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不仅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乐芬、法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深层原因及化解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5(7):150―155.

[2]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课题组.关于金融服务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3(12):16―21.

[3]王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4(11):63―66.

[4]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16―2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构建 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021-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准点。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发展农业新模式,同时也是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经营体系中,既包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主体的农民,也包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农业生产和经营所提供的各种经营活动。因此,在农业经营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的解决种地问题。

一、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路径

1.夯实家庭承包经营基础

我国法律部门规定,在坚持原有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农民群众对其依法承包的土地享有基本的使用权、占有权和收益权,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地位和基础,同时还应该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在同一和分割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转变农户联合和合作的经营方式,在农业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在分割的层次上,家庭经营应向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

2.培育农业经营主体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提高家庭农业经营的集约化水平。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农业大户、家庭农场为着力点,大力培育多元化适度的经营主体。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应该扎实推进启动工作,鼓励农民群众大胆尝试,积极的探索,不断的积累经验,然后在农村地区全面的推广。加强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注重对农民的农业教育力度,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在农业经营过程中应该大力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和引导当地的农民群众、企业、大中专院校进行合作,创办现代大型的农村企业。

二、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根本动力

1.改革创新是动力

改革和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马克思说过,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之后,对生产力起着推动的作用。改革创新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动力源泉之一,对农村地区的土地经营制度进行改革,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的一场深刻而伟大的变革。这种改革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激发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想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应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群众全面增收为主要核心,立足我国农业实际的发展现状,顺应时展的规律,依靠科学技术和创新驱动,最终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努力做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能力强、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在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推广涉及农业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发展。政府部门要积极保障经营主体的各项利益,维护施工秩序,激发农业经营主体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还应发挥其主要职能,加强农村发展战略、规划和标定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政府部门在农业发展的中的公益性和社会监管的能力。

3.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坚决破除一切束缚农民生产的不合理机制和体系,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政府部门应该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充分发挥腾出足够的空间,以增强农村社会的创新活力。要做到放权到位、放权合理,把应该由市场承担的职能交给市场进行调控,积极推动政府办公部门其他职能不断的转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的完善和进步。

4.处理好政府部门和农民群众的关系

在发展农业经营体系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充分重视农民群众的意愿,切实保护好农民群众的各项利益不受侵害。其次,政府领导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走进农村,走进群众,充分了解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倾听农民群众的殷切盼望。基层的领导干部应该熟悉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了解农业,对各种农业作物的种类、习性、农业科技以及市场需求有着充分清楚的认识,提出相应建议及对策。

构建创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要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追求过度快速进行,允许不同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过渡性,从而扎实稳步的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高静.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致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对我国的启示[J]. 行政与法. 2010(11)

[2]崔东梅,孙福春.当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3]宋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0(06) [4]张俊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及对策浅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3)

[5]杨秀平,张昭.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J]. 农业展望. 2011(0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目标;培训方案;培训方式;培训效果

当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将实现中国梦贯穿始终。同时,在培训实施中要注意把握政策、熟悉下情、加强交流、注重效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要对培训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由于农民培训种类较多,培训目标不同,因而实施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是2006年由农业部、财政部组织实施,主要针对我国大量没有接受过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缺乏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民而开展的,目的是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增加收入;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在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其主要培训对象是种植、养殖、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村经纪人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培训目的是培养一批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根据2类培训出台背景分析,两者在培训对象、培训要求上存在明显差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是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并把农业生产作为终身职业,从技术型的农民转变成市场化的农民,因此更加注重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基层农广校在制订培训方案、选择培训对象时,要充分理解这种差异,有的放矢地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

二、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

(一)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区域经济是综合反映区域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掌握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特点是科学制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的前提。因此,应注重加强对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现状、布局、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要求在培训方案中予以体现,同时根据培训对象、产业特点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二)掌握区域农村的劳动力现状

充分掌握区域农村劳动力现状,如劳动力年龄、性别、素质结构与数量比例、务工务农比例、人员区域分布等基础数据,重点瞄准农业生产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养大户等培训人选,这群人具备成为职业农民的潜质,可以培养成为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端“职业农民”。

(三)掌握区域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以主导产业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地方发展,形成贸工农、农工商、产供销、农科教等一体化经营模式。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农业产业化。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规模化、市场化、一体化(产业链)、科技进步与农村社会发展5个方面评价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并对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三、要加强对培训形式的创新

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中国尚处于理论探索与实践试点阶段,且与传统的农民科技培训在培训对象和要求上存在着本质差别,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艰巨性,在因地制宜开展培训基础上,应合理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培训经验,实现培训形式的创新。

(一)借鉴先进国家培训理念

国外比较成熟的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分为东亚、西欧和北美3种。其中东亚模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这一地区共同的特点是人多地少、资源有限,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西欧模式以法、英、德国为代表,主要指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模式;北美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主要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点,构建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所以,应结合国情和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有选择地借鉴先进国家职业农民培训理念。

(二)借鉴发达地区培训形式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基本可分为“三类十一型”模式。其中,政府主导类包括政府工程型、院校培育型、远程教育型、创业扶持型和文化活动型;政企配合类包括园区依托型、推广服务型、科研项目型和科技示范型;市场运作类包括合作组织型、产业促进型。所以,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a业领域、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并实现由政府主导类模式向政企配合类模式转变,条件成熟的可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模式。

四、要确保培训实施效果

一是培训选时应根据农事、农闲或开展专项活动前后等,便于扩大培训范围。例如,农作物种植培训课选时应抓住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秋种前、开春后、小麦拔节期、果树幼果期等,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时段。

二是要善于利用地利,因地制宜,合理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和培训地点安排等。在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现状等基础上,围绕主导产业设置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常规的种植、养殖技术外,应开设农产品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经纪人实务等专业课程。在培训地点安排上,除常规的课堂集中教学外,还可将课堂搬到田头、地头、船头或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提高培训实效。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教育、共青团、妇联、财政、基层政府等部门,因此应善于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经费、人员、政策、物资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建立起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四是许多农民培训工作之所以变成“走过场”、“花架子”,其共同原因是培训工作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百姓。所以,一是要“走近”群众。采用送教下乡、教师进村等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二是要“求教”群众。甘当小学生,真心实意地拜群众为师,;三是要用群众语言。用农民耳熟能详的语言授课,使农民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避免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张雪峰.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7):49-5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湖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解决策略

一、湖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述

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湖南省具有较好的自然基础和政策培育环境。一方面,湖南省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发展已初具规模。截止2014年年底,全省部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7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556家,比上一年度增加146家;湖南农业专业合作社总数约达15000个,入社农户180万户,首批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湖南467家;家庭农场方面,2014年全省登记农场达到2907户。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是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强大产业基础。三是科技发展发到一定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在湖南省,袁隆平、官春云、方智远等多位工程院院士对杂交水稻、油菜、蔬菜遗传与培育等技术的研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化、专业化种养殖提供了科技支撑。先后建立了各类国家实验室、研究中心,其中“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9家单位作为国家“2011计划”的一部分,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四是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年底,湖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支持工商企业转型投资林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等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对家庭农场、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等进行财政补贴。产业结构调整导致资金、人才流动加速,将为湖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带来更多的机会。

二、湖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缺乏,融资困难。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至今两年不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处于创业阶段,一方面自有资金不足。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再加上而农产品价格波动和难以维持高水平,对盈利能力也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农机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大户的融资渠道狭窄。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抵押要求严格、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时间成本高,风险大等因素造成了农户贷款难、银行放贷难。

二是土地流转水平不高。传统农业经营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土地的分散化制约了农业生产实现规模效应。数据显示,湖南省2013年土地流转比例达到22.30%,可见长期以来的家户小农经营模式根深蒂固。除去“恋地情节”的因素,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了解不透彻,对流转后失去土地的担忧,以及随着土地流转市场日趋活跃,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制尚未建立,农户对长期流转价格不能把握。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欠缺。田间机耕道建设滞后、农田的不规则等因素对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造成困难,因此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形成障碍。此外,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水利条件也不可或缺,然而这些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回报周期长,有些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无法吸引主体经营者投资改善。国家针对大户的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又严重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配套的现象日益突出。

第四是科技水平与人才扶持的欠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存续对抵抗自然风险、自然灾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技术投入面临着严重的资金不足与经验不足。就人才扶持,一方面,绝大多数新生代从未将农民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多数新生代进城后不愿意再回农村种地,具有代际传递的效应,另一方面,农业经营主体的后继人才缺乏主要由于缺乏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吸引大学生投身农村投身农业的措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面临着人才短缺。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恶性循环的构建――基于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启示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恶性循环构建的理论基础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在1953年阐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贫困问题时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其中第一循环普遍表述为“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第二循环表述为“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见图1)。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纳克斯的这一理论最终将资本匮乏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学界争议的,但在笔者看来,将这一理论分析方法应用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研究却十分具有借鉴意义。原因在于:其一,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涉及多各方面,但是各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例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短缺的问题既反映了外部投资的不足又体现了农业自身的盈利能力不强,同时,较弱的盈利能力又透过生产效率的体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人力、科技投入的欠缺。其二,在分析农业经营主体的恶性循环过程中,介于农业主体经营者的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之间可以直接联系,故不引用类似纳克斯与储蓄相关的环节从而也避开了理论基础不完备的缺陷。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恶性循环

有了纳克斯相关理论作为基础,便可以结合湖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构建出类似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恶性循环”。(见图2)

一方面,就发展经营主体自身发展而言,经营者的低收入将导致自身对于经营主体的投资不足,使得经营主体在要素投入水平上表现得很低,而低水平的要素投入直接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从而进一步导致产出下降。农产品市场情况一般不会有较大的波动,于是产出的下降在一般会反过来导致经营者收入的降低。这就形成了第一个恶性循环,即 “经营者低收入―低要素投入―低生产率―低产出―经营者低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弱质性、产品生产环节简单、生产链短、产品附加值较低等特点的存在,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外来商业投资的吸引力十分低,从而从另一个方面降低了经营主体在要素扩张和优化方面的可能,于是经营主体的发展又陷入了从要素水平低到产量少的过程中,产量减少会使得产品的商业价值进一步降低,于是对商业投资的吸引力再次下降。这便是第二个恶性循环,即 “低商业回报―低外来投资引诱―低要素投入―低生产率―低实际产出―低商业回报”。

四、从打破贫困恶性循环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策略

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可能面临的恶性循环,我们应从以下方面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扩大要素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首先,政府可以为加大对生产大户、家庭农场的财政支持与政策补贴;加快农村信贷改革,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一定的补贴使得其运营成本下降从而达到降低银行涉农贷款的门槛、扩大农业资金支持的范围。在目前流转土地不能做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情况下,农业银行应助力于明确产权,建立相关的或者补充的政策,降低农业贷款的门槛,解决农民资金困难。

其次,针对土地流转的问题,可以成立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委员会,依托县级农业行政部门为土地流转提供政策指导、供求对接、公正鉴定等服务,以搭建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平台,规范土地流转市场。

最后,针对技术与科技要素,株洲县应根据其耕地情况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制定相应的政策,以科学地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政府应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的有关政策,加大机械化推广的力度;政府或者民间组织可以改变已有的和开发新型的田间管理技术和耕种收技术以配合株洲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此外也可组织与以农业高校紧密合作,通过多请专家、学者或相关技术人员指导农业生产,学习科学种粮、科学管理技术以达到提高产量和收入的目的。

(二)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机械使用

除了增加技术或其他要素投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在已有的技术投入和机械化水平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能极大促进机械化设施的可利用范围和利用率。修建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极大的正外部性,能使得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更多更大的规模优势,一定程度降低边际成本。因此政府应投资于农村的道路、水利建设或者通过补贴的形式号召生产大户、合作社自发组织建设和改善基础设施。

(三)发展科学技术,改善产出情况

一方面可以国家加大科研力度,培育良种,增加结实率,提高亩产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新型加工技术,如药物脱水技术可运用于种子烘干环节(此技术在北方已运用甚广),不仅成本不高,还可以减少初步加工过程中的损耗;再者可以建立以仓储服务为主的农业合作社,不仅可以弥补目前专业合作社在服务功能上的不齐全,提高多合作社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加强协调配合,更重要的是可以运用科学储粮的方法极大减少在仓储过程中的浪费。

(四)优化政府补贴,提高主体经营者收入

目前农业直补政策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当前农业直补是直补给农户,许多农户不种地却能领取补贴和租金。为此政府应当逐步推行改革,逐渐减少对农民的直接补助到完全取消直补,而慢慢将补助转移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者身上,此种方式有利于改善土地利用率,缓解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压力,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积极性。

(五)大品牌建设,提升商品价值

首先,生产主体应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建设产品品牌,提高商品价值。对于一些有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可以取得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等相关证书;其次,提高商品附加值是关键。为此,农业企业应该创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家庭农场可以在经营模式上有所创新,如一定程度地发展休闲农业、农家乐等等。

以上五个方面表明,只要从恶性循环的任何一个环节入手,都能把循环打开,把原本消极向下的循环转化为积极的循环。例如只要采取措施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源获得与要素获取上的成本,在不变的资金条件下,就会增大其他的要素投入,从而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产出加大、经营者收入增加;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将产生规模效应而更容易吸引外来投资。在经营者投资和外来投资的双重刺激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获得更多生产要素而实现良性循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程度与集约化生产将逐渐显现出来,机械化的步伐也将加快。

六、结论

通过分析,目前湖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尚处在较初级的阶段,其仍然面临众多瓶颈与缺陷,现阶段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占核心地位的资金支持的相对缺少让笔者尤为担心。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现阶段湖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蓬勃的生命力迅速发展。在国家与地方、政府与主体经营者齐心协力解决资金、土地、技术等问题的今天,全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刘志成.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乡村发现,2013(01).

[2]张运书.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信贷担保制度缺陷与创新[J].生态经济,2009(04).

[3]钱克明,彭延军.关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13(06).

[4]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

[5]冯高强.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6]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改革,2013(02).

*基金项目:2014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XCX1411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篇5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区已登记注册或登记备案管理的各类种养大户达1376户,其中种粮大户(30亩以上)140户,种菜大户(10亩以上)350余户,种油菜大户(30亩以上) 85户,养猪大户65户,家禽大户54户,其他大户23户;各类家庭农场35个,已登记注册或备案管理的21个,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占比51.2%,养殖业家庭农场占比29.6%,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占比19.2%;农民合作社228个,带动农户2.01万户;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5个,带动农户2万多户。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现状调查

(一)文化程度与受教育培训状况

1. 学历状况调查。从学历水平来看,被调查的四类主体负责人和成员中,拥有高中以下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43.0%和74.6%,拥有高中(含中专)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43.7%和24.3%,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3.3%和1.1%。龙头企业负责人的整体学历层次最高,家庭农场次之,主要集中在高中(含中专),合作社带头人再次,种养大户带头人学历最低,主要集中在初中;四类主体中成员的学历层次,主要在高中以下。

2. 教育培训经历。从所调查四类主体负责人和成员的教育培训经历来看,开班面授分别占81.5%和92.3%,参观考察分别占8.3%和6.6%,网络远程教育分别占6.1%和0.7%,其他方式的教育培训分别占4.1%和0.4%。总之,目前的农业经营主体职教形式还是以开班面授为主,自学为辅,配合各类远程教育形式进行。73.4%人员参加了由当地行政部门主办的或委托的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18.2%人员参加了由专业协会组织的培训,8.4%人员参加了由农业龙头企业组织的培训。

(二)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1. 愿意接受教育培训情况。在四类主体的负责人和成员中“是否愿意进一步接受教育培训”这一问题上,表示自己“愿意”参加培训的分别占93.5%和95.4%,态度不明确的分别占5.4%和2.9%,“不愿意”的分别占1.1%和1.7%。这说明,目前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愿意参加教育培训的需求十分强劲,同时也需要加强政策引导。

2. 参加教育培训目的。在四类主体的负责人和成员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为提高所经营产业收益的分别占81.7%和87.3%,实现自我价值分别占13.1%和10.6%,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分别占3.4%和1.2%,促进经营产业现代化的分别占1.8%、0.9%。调查发现,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受教育培训的目的是多重性的,多样化的,其中首要的目的是提高所经营产业的收益,在进行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如何帮助带头人达成这一目的应当是重点考虑的问题。

3. 教育培训形式要求。教育形式需求来看,四类主体负责人和成员中开班面授和实地操作分别占48.3%和55.2%,网络远程教育分别占23.1%和16.7%,自学辅导分别占19.4%和18.7%,其他形式的分别占9.2%和9.4%。调查中发现,四类主体负责人和成员希望面授讲座与实地操作结合起来,让知识更易接受,提高也更快;还有他们更希望一些不限定具体时间、地点,如网络远程教育、实践指导等培训形式。

4. 教育培训内容需求。对于培训内容,四类主体负责人和成员均提出了明确的需求。从整体情况上看,所从事农业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分别占83.3%和92.3%,市场营销知识分别占63.5%和52.4%,除此之外还有企业财务知识23.1%和18.2%,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常识23.6%和30.5%,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分别占35.7%和11.3%。调查结果显示,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和成员对所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兴趣最大,同时,对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也非常感兴趣,除此之外还有企业财务管理知识、政策法规、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将为负责人和成员成功经营其产业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也应成为教育过程中的必备教学内容。

(三)教育培训影响因素分析

1. 文化程度影响调查。被调查对象中对“一事一训”的要求随文化程度的增高呈下降的趋势,占20.6%;要求办班培训的占73.7%;要求学历培训的占5.7%。选择在本村参加培训,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不断下降;相反,选择在当地村社或乡镇、县城和其他城市参加培训,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不管文化程度高低,调查对象选择种植业培训内容总体顺序是粮食、蔬菜、水果、特种经济作物、棚室生产;养殖业培训顺序为猪、牛、鸡、特种养殖、羊等。但文化程度不同,选择的百分比有所不同,调查对象文化程度越高,选择培训内容的技术含量也越高,具体表现在棚室生产、特种养殖,文化程度高的调查对象选择的相对比例也就越高。

2. 经济收入影响调查。不同收入水平的被调查对象,都表示愿意在当地参加短期培训或“一事一训”,当收入升高到一定水平,参加短期培训的人数减少。新型经营主体年收入在5万~10万元的,希望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经营主体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被调查对象,对管理培训、综合培训、学历培训的需求越高。随着收入的升高,希望接受的教育培训层次越来越高。不管是何种经济收入水平,就目前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教育培训地点选择来看,顺序为当地村社或乡镇、县城和其他城市。

三、对策及建议

2013年以来,达川区农广校曾对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过教育培训,但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培训内容和方式等不足显得尤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此次调研,笔者对今后达川区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教育培训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参训氛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教育培训是一项复杂性、长效性、基础性的工作,应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教育培训纳入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各级有关党政部门协调管理的工作机制,明确岗位人员和职责,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和任务落实;争取各级财政设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专项,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规模;加强联合办学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重视和支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广泛宣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优势、作用和创业精神,提升社会影响力,营造有利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 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基础设施

由区农业教育培训中心牵头,整合林业、水产、畜牧等各部门的教育培训资源,遴选教师组建师资资源库;引进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专业教育人才,扩大兼职教师力量,组建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同时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完成网络远程教育等先进的培训教学设备的建设和购置,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随时参加学习,以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管理能力。

(三)更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

培训形式要将课堂教学与实训结合起来,基础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并组织专题讲座、研讨、经验交流、模拟操作、现场实习、实地考察等辅助教学。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农业经营管理实用技术方法、农业经营主体运作专项技能这四大模块,兼顾农业市场营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生态文明、生活修养和人际交往等人文知识,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的需求,科学确定教育培训主题,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和成员的多元化需要。在教育培训方式上,要在集中抓好理论课学习的同时,大力实施送教下乡,推进培训教师、媒体资源和人才培养“三进村”,把农民教育培训办到乡村、办到合作社、办到企业,方便学习。

(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后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以农业种养大户的培植为切入点,积极开展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户、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农产品经纪人、农业服务组织骨干等的各类人员培训。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全过程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培养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此外,要引入培养一批大中专毕业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改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文化结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

(五) 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培训意愿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篇6

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实施,面临着政府机构管理体制不顺、农民组织化缺乏的“双重两难”困境。在调查分析宁波市家庭农场初步实践与相关需求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提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政府角色定位应是支持政策的提供者、信息平台的构建者、技术人才的培育者、资源整合的中介者,以促进现代农业和家庭农场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角色;宁波家庭农场;调查分析

一、调查背景与问题提出

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颁布的九个“一号文件”都对“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体系。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政府主导与控制,自上而下政令传达与服从较多,服务性较弱的构建阶段;二是拥有模糊农业社会化服务概念,主要服务集中农业产中环节的发展与拓展阶段;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足集中显露和发展要求集中爆发的完善阶段。这也是当前我国所处阶段的基本特征。

显然,服务社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亟待推进。然而,李俏等认为,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正突出存在着政府机构管理体制不顺和农民组织化缺乏的“双重两难”困境。换句话说,政府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是否及如何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将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这也是“家庭农场”第一次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全国“五大模式”之一,宁波家庭农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必将成为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与抓手。为此,我们将以宁波地区家庭农场之初步实践探索为例,分析、探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政府角色定位及其发展变迁问题。

二、宁波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其需求调查

调查数据和2013年宁波市农业局相关报告显示,宁波家庭农场综合素质高,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良好。以宁波家庭农场发源地慈溪为例,目前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共有1030家,其中50亩以上的506家。据慈溪市农业局副局长段明权介绍,慈溪市65万亩耕地中有15万亩为家庭农场经营(约23%)。这些农场已发展成为慈溪市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并且经营效益都不错,每千亩耕地的平均年利润可以达到100万元左右。根据实地调研,宁波家庭农场总体发展与相关需求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农场经营规模适度,产业覆盖面较广2013年宁波全市年销售额在50—500万元的家庭农场有520家,占75.7%;种植类农场90%经营面积在50—500亩之间,基本涵盖了粮食、蔬菜、瓜果、畜禽等主导产业。

2.农场主以中老年为主,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宁波市农业生产缺乏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现有劳动力老龄化现象突出,大多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农民,且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也制约了农地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调研中还发现绝大多数由普通农民和专业大户转型而来的农场主们,并没有鼓励自己的子女继承家庭农场的强烈意愿。

3.专业合作社规模普遍较小,社会化服务供应不足据调查,平均每个合作社入股社员仅22个,无法有效对接市场,在市场中缺乏话语权;由于社会化服务供应不足,家庭农场有适当扩大规模增加雇工进而背离家庭经营精髓的意愿与压力;尤其是农地整理不到位,布局散乱,限制了机械化作业;昂贵设备等的租金占用了农民大量流动资金,一些处于试探阶段的家庭农场想适当扩大规模,却遭遇了资金短缺和融资难等方面问题。

4.受小农思想束缚,未善用国家和地方政策调查发现,尽管67%的家庭农场已在工商部门注册,但仍有33%的没有注册,说明部分家庭农场主的市场和法律意识仍不强,保持着原有的“各耕各田,从不报备”小农心态,小农思想不曾转型与改变。

5.农业市场培育和信息化建设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与普及迫切目前,宁波市农产品生产流通市场建设十分落后,销售渠道有限,一些果蔬生产基地缺乏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对接,缺乏便捷的信息服务网络,对农产品供求信息及价格行情的了解也十分有限。而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场主的经营风险,一旦亏损或出现销路不畅等方面问题,将严重打击农场主和现代农业发展。

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角色定位

宁波家庭农场取得了较大进展,对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求突出,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和引导。然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是多元的,如以农业协同组织为代表、广泛活跃于农村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日本农业社会化服务体,以物流为导向的荷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胡家浩等(2008年)发现,虽然中美两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和服务形式十分相似,但是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较注重产前和产中服务、忽视产后服务,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服务落后,农业科研机构发展不充分。为此,我们认为,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突出做好以下工作,努力加强和改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家庭农场又好又快发展。

1.支持政策的提供者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建设正处于规模适度扩大、产业覆盖面日益拓宽的关键时刻,但经营效率相对低下、贷款融资较困难、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方面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成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者。以贷款融资与家庭农场受灾保险为例,调查发现,多数的家庭农场主在融资的时候都会选择民间借贷或亲朋好友间进行借贷,而甚少选择银行贷款的形式。面对这种情况,政府不能只堵不疏,在积极落实银行的相关农业金融政策,如放宽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简化贷款程序等的同时,可以对农户广泛应用的民间信贷给予规范。将民间信贷实现五化:规模化、扩张化、多样化、公开化、规范化,严格控制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建立商业小额信贷公司,丰富公司贷款项目,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转化为银行,进行更大范围的融资。对家庭农场受灾保险而言,农业保险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专业化发展是趋势农业品种众多,优先纳入政府补贴的肯定是关系民生的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但是,随着宁波市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差异化发展,应顺应地区特性与发展现状,以农户需求为出发点,将相关水果和一些水产养殖品种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给予农业保险经营者以再保险补贴,并在财政支持下建立农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以分散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从而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2.信息平台的构建者宁波市农产品生产流通市场建设落后,销售渠道有限,一些果蔬生产基地缺乏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对接,缺乏便捷的信息服务网络,对农产品供求信息及价格行情的了解也有限。市场信息不对称,未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和正确引导,导致市场的盲目性、滞后性、冲动性等弊端暴露无遗,短暂的利益会引来大批农民的跟风,最终出现使市场供远大于求而使农产品不断跌价,甚至出现烂在地里的现象,而这一切后果的承担者就是农民,而家庭农场的大户更是受灾严重。因此,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重点,就是农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及时进行信息的交互,建立反应灵敏的市场机制。要理顺价格关系,使价格真正成为市场信号,直接反映市场运行状况,并对市场活动发挥内在的调节和制约作用。政府要成为农业信息平台的构建者,并将引导农民的任务落实到各村各镇,让农民正确顺应市场,种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农产品。

3.技术人才的培育者无论是从当代农民的诉求,还是发达农业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科技推广与应用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胡家浩等(2008)就建议政府应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引导科研、教育等部门进行农业技术研发。只有将研发成果应用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够给农民带来实惠。调查发现,多数农场主文化水平不高,对科技知识和政策了解较少,无法享受政策红利,所以政策知识宣传与普及也任重道远。政府要将普及农业政策知识的任务具体落实到各村村委,以要求每个登记的家庭农场农场主参加农业政策学习课、挨家挨户进行对话等形式切实地普及到每个农民。同时,借鉴宁波市经验,政府可鼓励大学生返乡建设家庭农场,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且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为大学生提供农业补助和家庭农场贷款担保。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创业,提高现代农业经营素质,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

4.资源整合的中介者作为市场的调控者,政府应成为要素资源整合的中介者,推动协调土地流转的专门部门和农业行业协会的建立。建立家庭农场的首要条件就是要由农户聚集、掌握适当规模的土地进行生产经营。可见,土地流转是发展家庭农场的关键。因此,政府可依据自愿、有偿原则,设立专门协调土地流转问题部门,帮助农场主和农民个体进行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的集中,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完善农业行业协会,使之成为介于政府和农业企业之间的组织,同时又处于农产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提供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等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使之成为农民、农场主们直接可以寻求帮助和服务的对象,承担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有序寻求利益和向政府要求扶持政策、补贴的角色。

四、结论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事业,与农业生产各部门紧密相联,与政府决策、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既要借鉴他国的经验,也要立足于本国实际。尤其是政府职能能否正确定位和适当转变,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和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政府引导和推动农民进入市场、适应市场、把握市场,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要求。尤其是要把握尊重市场规律这条底线,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有效发挥市场作用,最大程度地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激发农业生产经营活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俏,王建华.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政府角色:转型与优化[J].贵州社会科学,2013(1):109-113.

[2]胡家浩,张俊飚.中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比较[J].科技与经济,2008(4):44-46.

[3]岳正华,杨建利.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4):420-424.

[4]潘慧琳.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发展新道路———对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解读[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2):6-15.

[5]赵维清,边志瑾.浙江省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与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分析[J].农业经济,2012(7):37-39.

[6]伍开群.家庭农场的理论分析[J].经济纵横,2013(6):65-69.

[7]李雅莉.农业家庭农场优势的相关理论探讨[J].农业经济,2011(7):14-15.

[8]魏昭颖.家庭农场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分析———以扬州市江都区为例[J].江苏农村经济,2013(9):69-71.

[9]付兆刚.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3(2):262-263.

[10]殷秀萍,王洋,郭翔宇.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13(5):146-149.

[11]王浩.美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比较与借鉴[J].中州学刊,1999(2):22-25.

[12]丛晓娣,姚凤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现状综述[J].北方经济(综合版),2007(2):61-62.

[13]殷志扬,林德明,程培堽.苏州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供求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农户的视角[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12-1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新农村;新型农民;培养;调查

中图分类号:13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033-04

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地区的资源消耗十分严重,人均耕地面积0.48亩,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耕地需求量和供给量严重失衡。珠三角地区贫乏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地域空间及农民自身低下的科技水平,导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成为制约珠三角农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培养现代新型农民,推动珠三角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是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新型农民的培养,不仅影响到珠三角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水平,而且对全国的新农村建设也有示范作用。

一、调查方法

为全面、真实地掌握珠三角地区新型农民培养工作的现状,探寻农民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科学有效地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课题组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先后在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和肇庆市等9个市的20个县(区),32个镇(乡、街),65个村(居委会)的农民进行了调查。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为辅的随机调查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800份,回收1800份,有效问卷1764份,问卷有效率为98%,问卷分配及回收情况见表l。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科学技术使用、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经营及接受教育培训状况等,问卷的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简述题等多种类型。

二、调查结果

1 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

(1)性别及年龄构成。在调查对象中,男性劳动力占73.1%,女性劳动力占26.9%,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15—28岁、29—50岁、51-65岁分别占28.6%、60.1%和11.3%。说明年轻劳动力仍然是劳动力的主体,但随着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男性青年多外出打工,使得男、女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比例严重失衡,农业劳动力妇女化和老龄化的倾向日趋严重。

(2)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初中文化程度的、高中(含中专、职技校)文化程度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占28.2%、37.5%、24.6%和9.7%。可见,珠三角地区农民文化程度不算太高,这既影响了其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又阻碍了其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值得关注的是,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即文化程度越高的,其教育培训积极性也越大。

(3)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的农业为主(占52.69%),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25.79%、21.53%。在农业生产中,种植业与养殖业占七成左右,传统的农业产业仍然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以传统种植业所占比例较大,而在养殖业中水产养殖占有要重要地位,特种养殖业在不断壮大发展。在非农业生产中,制造业、建筑业、物流及餐饮服务业占据较大比例(见表2)。

2 农民的生产技能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民(80%以上)掌握或者基本掌握了与之农业生产相关的最为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对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则显得较为缺陷(见表3)。

(1)生产管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农民只重视农业生产环节,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家族式劳动为主,缺乏团体协作,重复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产品产出率低,不懂得如何控制管理(见表4),不能形成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经营能力情况。农民的市场经营状况如表5。调查结果显示,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初级成品,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低,经济附加值低。农民不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单一;忽视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和对市场的研判,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信息接收与反馈素质欠佳,市场意识薄弱,经营能力差。在农产品大丰收的同时,近60%的农民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3)农民教育培训现状。如何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农民接受技能教育培训的调查情况如表6。调查显示,农民最注重培训的是培训费用、培训的内容。在培训费用方面,最受欢迎的是“免费培训”,其次是“50元以内”,第三的是“50—100元”,三者共计占85.3%;在培训内容方面,“实用专业技能”培训占47.2%,“经营管理”培训占7.3%,“学历教育”的占7.0%,“综合知识”培训占11.3%,其他的占4.2%。

三、珠三角新型农民素质培养状况评价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新型农民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科技能力、经营管理及教育培训水平的实证调查可知,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经过各级政府的积极推进和农民群众积极自主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型农民的培养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 劳动力资源丰富。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调查发现,88.7%的新型农民处于15—50岁的劳动力黄金时期,是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新农村建设的人力源泉;但是农村年轻劳动力也在不断向城市转移。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充分发挥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大力吸引农民返乡创业,值得我们深思。

2 文化程度逐渐提高。新型农民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较高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智力保障。调查发现,珠三角地区70%以上的新型农民具有初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4.6%,大专及以上9.7%。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新农村持续发展的动力。可见,只有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民的文化素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3 农业生产技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是反映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新型农民靠传统经验已较好地掌握了传统农业的基本生产知识和技能,对农机耕作、科学灌溉等也有所涉足。总体看来,新型农民的生产技能在不断提高,但对于新品种、新工艺及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和应用推广,还不尽如人意。

4 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农业科学管理贯穿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收成,同时农产品的经营能力也是农民增收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74.6%的新型农民靠经验管理控制农业生产,6.6%的掌握了科学管理和精确控制技术;对于农产品的经营方式,新型农民已开始注重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市场信息,开始向多渠道现代化的经营模式转变,特别是网络经营模式初现,农民逐渐尝到了增产又增收的甜头。可见,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将逐渐现代化。

5 技能培训取得初步成效。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农民的科技素质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农科进万家”、“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农民培养工程的积极实施,珠三角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政府积极主动地推动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逐步形成;作为被培训主体的新型农民培训诉求开始得到重视;多元化的培训机构逐渐形成;等等。但实施农民教育培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严重的多重领导、条块分割、管理松散的问题。总体来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

四、关于新型农民培养的建议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从本质来说取决于农民的进步和发展,而农民的进步和发展又取决于农民培养。针对珠三角地区新型农民素质培养现状,总结及借鉴国内外农民培养的相关经验,应坚持以政府主导,创造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指导思想,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构建农民培养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新型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积极推进农村人口资源压力向人力资本优势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努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1 创新农民教育体制,提高新型农民文化素质。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民的培养。因此,必须创新现有的农民教育体制,全面提高其文化素质。第一,创建以基础教育为本,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为辅的新型农民教育体系。打造具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特色新型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第二,创新知识载体,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培育新型农民的通识教育意识。第三,以文化促创业。通过文化熏陶,开阔新型农民的知识视野,启发其将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进而实现自己的创业追求。

2 培育科技提升平台,促进新型农民科技进步。珠三角地区自然资源贫乏,土地资源过度消耗,严重挤压了农业发展的空间。新型农民只有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才能很好地运用新的农业技术,实现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转化。第一,积极培育一批适应农业生产需求,具有创新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和平台,让新型农民在实际的观摩体验交流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第二,整合农家书屋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科技知识库的作用,使书屋既成为农民的“知识加油站”,又成为农民的“信息交流站、产品推广站、技术应用站”。第三,开设“农家讲坛”,创建农业科技的传道、授业、解惑平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技能优势,传授农业致富技能;积极引进农业专家和学者,及时提供前沿的农业信息、农业技术和农业服务。

3 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新型农民增产增收。新型农民不仅要具备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更要有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变化的能力,利用市场供求关系指导农业生产,达到管理出效率、市场增收益的目的。第一,改变粗放生产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管理,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第二,积极整合报纸、电视及网络等多方农业信息资源,建立农产品信息和市场供求信息平台,培养新型农民敏锐的市场意识,按照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来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增产、增收。第三,建立绿色农产品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产业化的水平,培育新型农民的合作意识,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状;障碍因素;对策;陕西宝鸡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308-01

适度规模经营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在农业生产上,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下,土地、劳动力、设备、资金、经营管理等农业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农业规模经营很大程度上是土地规模经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家庭经营为主的条件下,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规模经营的物质基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规模经营的条件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产生了承包的耕地分散、经营规模太小、农业效益低下等问题。在目前形势下,应采取一定引导措施,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1-2]。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渭河穿区域而过,辖9个县3个区96个乡镇1 729个行政村,总人口37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70万人,占72.6%。2015年全市耕地总面积为29.67万hm2,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粮食种植面积33.2万hm2,总产为149.65万t。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粮食比较效益的持续走低,依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粮合作社、种粮企业等新型主体,通过土地流转、代耕、托管等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宝鸡市粮食产业提高种粮效益、增强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宝鸡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3-4]。

1 宝鸡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状

近年来,宝鸡市立足粮食生产实际,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粮食规模经营发展,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 主体类型多样但规模不大

初步形成了以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种粮企业为主的统一经营型和以代耕、托管公司和专业合作社为主的统一服务型。截至2015年底,全市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总数已达到1 649个,其中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1 578户1.06万hm2,占总面积的69%,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50个3 066.67 hm2,占总面积的20%;托管、代耕等服务机构12个1 533.33 hm2,占总面积的11%。全市规模化种粮面积总计1.52万hm2,仅占粮食生产总面积的4.5%,且41%的规模在3.33~6.67 hm2之间,规模化水平总体不高。

1.2 发展模式成熟但层次不齐

经过多年发展,全市粮食规模经营模式已逐渐成熟,机制不断完善,管理逐步规范。凤翔县汇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扶风富鑫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陕西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何乃洲、孟五长等11户农民先后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108个家庭农场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但目前仍有近1/2专业合作社仅限于统一供应农资等单一环节服务,在组织开展全程生产服务、打造优质品牌等方面发展滞后;家庭农场普遍生产结构单一,发展种养加结合的占比较小;规模化经营主体文化素质不高,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0%。

1.3 生产规模集中但效益不突出

规模化粮食经营主体由于耕种面积较大,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新优技术集成推广,力争实现规模效益最大化。据调查,全市规模种植41%集中在3.33~6.67 hm2,32%集中在6.67~33.33 hm2,27%集中在33.33 hm2以上,在正常年份规模生产纯收益能达到2 250~3 000元/hm2。与分散经营相比,川塬地区规模化经营能实现增收750~1 500元/hm2,山区由于耕作条件差,规模化后大多实行粗放生产,规模效益几乎为零,规模化效益得不到体现。加之规模经营者承受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较大,基本是丰年略有收益、平年持平经营、灾年亏本生产。

1.4 群众发展意愿强烈但扶持有限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农村外出务工劳力增多,农村“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在调查中,家中缺劳的生产农户中有90%的愿意将土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有80%的种粮大户有扩大经营规模的意向。但是,目前川塬土地流转费已达1.2万~1.5万元/hm2,山区达7 500~9 000元/hm2,流转费用整体偏高,在无任何政策扶持情况下新型经营主体很难接受。目前,70%以上新型经营主体都是在5年前签订的流转合同。虽然从2014年开始陕西省开始实施粮油家庭农场专项补贴项目,但从土地流转、机制创新等方面缺乏系统支持,造成虽各方具有强烈意愿,但重视支持力度不大,发展步伐缓慢。

2 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深入分析宝鸡市发展现状,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目前还面临以下障碍因素。

2.1 土地流转缓慢阻碍生产规模扩张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必须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前提。目前,由于宝鸡市部分农民害怕失地失权,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人耕种,流转意愿较低,加之流转费用居高不下,土地流转步伐缓慢,全市土地流转率仅为17.2%,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2.2 社会化服务滞后影响生产水平提高

全市社会化服务机构偏少,且不同程度存在运行不规范、内容单一、范围有限等问题,不能对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给予有效补充;许多技术和配套服务仍停留在较小面积的示范点,不能满足粮食经营主体系列化、全程化服务,影响了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

2.3 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规模效益提升

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承包的耕地一般地处偏远,农田灌溉、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据调查,85%的规模经营主体缺乏晒场、烘干设备及仓储设备,32%的规模经营主体农机具配套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粮食规模化发展。

2.4 生产资金不足抑制经营规模再扩大

粮食规模化经营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新型经营主体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农村信用社以3万~5万元的小额贷款为主,对新型主体支持有限,普遍存在贷款难、融资难。加之各级对新型经营主体扶持资金不足,对粮食规模化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3 提升宝鸡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对策

3.1 进行宣传引导,扩大社会影响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粮食规模经营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营造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积极性。

3.2 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经营模式

对因无力耕种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川道地区和城镇近郊,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多种方式,把土地流转给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或种粮企业,实行集中规模经营。在土地碎片化、生产粗放型、经营分散化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或暂不具备流转条件的山区和塬区,大力发展农资经销企业、农机服务队、托管公司、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机构进行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在省级现代粮食生产基地、高产创建项目区,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模式,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民互利共赢。

3.3 推广节本增效技术,提高生产效益

在新型主体小麦、玉米生产上,围绕着提质增效,推广应用优质抗逆品种和高产稳产技术,发展强筋小麦、专用玉米等优质专用粮食,有条件的也可以发展青贮玉米,满足工业生产、食品加工和畜牧饲料的不同需要;围绕节本增效,在增效技术、节本机具上挖潜力,加快推广应用精简化、高效化、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能;围绕加工转化增效,根据粮食企业生产需求,组织发展订单农业,实行标准化规模生产,提高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生产效益。

3.4 加强基础建设,加大政策扶持

建议有关部门整合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耕地质量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统一规划实施,集中连片改造,建成渠井管网齐备的高标准农田,使基础建设配备齐全,便于发展规模种植。制定出台规模经营主体解决附属设施用地相关政策。制定出台宝鸡市促进土地流转发展粮食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市县财政每年列支一定资金,对新型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补贴。进一步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将农业救灾资金、生产生活补贴资金转化为农业风险基金,解决粮食规模经营者后顾之忧。

4 参考文献

[1] 钱克明,彭廷军.我国农户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4(3):4-7.

[2] 陈海霞,王新迎,刘华周.江苏省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测算[J].江苏农业学报,2014(6):1506-1511.

[3] 郑渝,王大山,王克武,等.上海市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值得北京市借鉴[J].北京农业,2012(33):1-3.

上一篇:期货投资方案的特点范文 下一篇:采购管理数字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