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现代农业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5:47

新型现代农业

新型现代农业篇1

近日,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简称《方案》),提出50岁以下、初中学历的农民均可报名参加职业教育并获国家认可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此举可谓我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一项重大举措。那么,《方案》有哪些内容?有什么意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就《方案》的相关问题回答了农民日报记者提问。

问: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开展了许多工作。那么,此次《方案》是如何出台的?它的出台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留乡务农农民以妇女、中老年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占农民工总量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没种过地,也不愿回乡务农,今后“谁来种地”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及13亿人的饭碗。“让十几亿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是现代社会对我国农业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没有高度知识化的农民,就没有高度现代化的农业。

近年来,连续多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提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农业部也连续多年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工作。只有抓住那些有意愿、有能力务农的农民,对他们进行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的教育培训,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才能确保农业“后继有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011年,教育部、农业部等九个部门文件提出“农村职业教育要大力培养现代农业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创业人才和新型农民;农村成人教育要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农村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创业能力”。2012年,教育部与农业部联合立项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重大问题研究。而此次两部委联合印发《方案》就是在探索建立一种符合农业产业生产经营实际、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特点、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新型职业教育形式,它标志着中等职业教育率先向一线成年务农农民开放,是我国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方案》的出台,将对我国支持“三农”工作发展产生奠基意义的长远影响。

问:与现行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相比,此次出台的《方案》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思路上有哪些创新?

答:近年来,农业部、教育部及有关教育培训机构一直在探索面向务农农民的中等职业教育途径。2005年,农业部依托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以“就地就近、农学结合”方式培养职业农民;河北、山东等地中职学校探索走出校门、面向农民开展“送教下乡”农民职业教育,受到农民欢迎,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方案》就是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针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着力解决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专业教育与产业教育的融合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服务产业的原则。将农民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改革传统专业教育为现代产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岗位、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全面对接和深度融合,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坚持农学结合的原则。满足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经营岗位需求,强化重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做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教学安排与农时农事,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集中学习与生产实践等紧密结合。采用适合农学交替、半农半读学习方式的学分管理制度,把生产经营技能、职业资格等既有学习成果纳入学历教育学分认定。

三是坚持实用开放的原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实践实习跟踪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突出课程的可选择性和综合性,提供开放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实行弹性学制,为务农农民完成学业提供便利。

四是坚持方便农民的原则。顺应务农农民学习规律,适应农民居住分散、学习与生产兼顾的实际,主要采取“就地就近,送教下乡”等多种方式开展农民职业教育。

五是坚持科学规范的原则。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农业产业特点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经验,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规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方式,建立并完善以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为纽带的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体系,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问:《方案》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方案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农民能否按时完成方案中提出的各项要求?

答:《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基本学制、专业类别、课程设置、课时要求等几个方面。

从培养目标看,《方案》明确提出是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根据农业部的规划,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规模将达到1亿人。可以说,职业教育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

从基本学制看,《方案》提出实行弹性学制,有效学习年限为2~6年,总学时为2720学时,并允许学生采用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这充分考虑到了农民兼顾学习与生产的实际情况,对于乡村办班来说,有比较充足的时间用于生产实践,农民学生可以负担得起。

从专业选择来看,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农民生产经营实际需求,划分的五个专业类和每个专业类包含的若干专业方向,与学生从事的生产岗位是结合的,有关的学习内容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从课程设置看,公共基础课的设置紧密切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突出了实用性和针对性,减少了与生产经营和农民生活关系不大的理论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按产业和岗位设置,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交互结合,学科知识融入主干课程之中,按照生产环节实行模块化学习。允许根据产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生产生活实际适当调整或增开其它课程,通过开放、灵活、互通的课程设置,着力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能力素质复合性问题。

从课时要求看,完成2720学时、修满170学分即可毕业,是兼顾了教学质量和农民中职教育实际。考虑到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认可农民学生的学习培训经历、生产技能等,可以折抵学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实习、专业见习、技能实训、岗位实践等多种实践学习方式均纳入学时认可范围。

问:除了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农学结合,事实上,在其他环节上,《方案》也做出了很多突破性的规定。比如,将招生对象的年龄设置在了50岁以下,对参与学校提出了涉农10年以上的要求,提这些要求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答:方案在招生对象上放宽了年龄限制,提出“50岁以下”,着力解决在职和后继农民培养的持续性问题。根据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抽样调查显示,农业劳动力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占全部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75.9%,平均年龄接近50岁,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5岁以上。结合农业劳动力相应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管理的实际,我们认为,当前应重点招收年龄在50岁以下的农民完成学历教育;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支持和鼓励所有务农农民注册学习。

关于办学机构资质的问题,教育部、农业部充分考虑到农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必须符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和职业农民学习需求,保证农民职业教育质量和效果,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希望具备农业教育经验的教育机构来参与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故提出“办学机构应是具有连续10年以上的涉农专业办学资历”的具体要求。

同时,要求办学的学校具备相应的基层办学能力,能够进村、入社、到场,把教学班办到乡村、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村社区和家庭农场,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学习;具有相应专业及课程开发的能力;具有相应的农民教育培训经验和师资力量等。

问:全日制中职教育是纳入国家补助政策范围的,那么,此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中职教育是否也能纳入相关体系?对于《方案》国家是否有相应的财政经费支持和政策配套?

新型现代农业篇2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电视报道的一个重要选题,该题材报道的对象和报道内容,以及受众收看的价值取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三农”报道,使之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力,是摆在采编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村题材报道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广大农民朋友从新闻报道中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学到致富经验。在农村题材报道时,一定要选择好报道对象,要知道,农民是最烦空洞说教的,最信他们身边的人和事,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松花江与黑龙江夹角的平原地带,耕地面积325万亩,辖区内水面面积高,境内江河多,资源丰富,特别适合种植东北水稻。多年来,该地区上马了不少水稻加工厂,由于种植旱田的较多,种水稻成本高,农民种水稻的积极性一直不高,导致水稻少,满足不了水稻加工厂的需求。随着农业产业的调整,这种种植结构已经不适合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引导农民种植结构的调整,是政府和电视媒体该做的课题。

记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对搜集来的众多素材加以提炼,挑选真正意义上的典型,用典型来传递致富的窍门,用典型来剖析具体的疑惑,用典型来引领产业发展的方向。首先电视记者选择政府出台的《全市水田发展实施方案》作为宣传的切入点,然后跟踪县、区举办农业田间博览会、专家讲座,宣传开发水田的比较效益,随着干部和技术人员进村屯、到地头、坐炕头,与农民面对面的交流,谈经验、讲做法、论效益,进行算账对比,使农民真正感受到政府的良苦用心,使农民真正认识到种植水稻的高产出、高效益。

各级有关部门通过印发宣传手册、发送手机短信、举办电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召开座谈会等有效形式,深入集中宣传发展水田的好形势和好机遇,政府对种植水稻的补贴政策进行宣传,电视报道还多角度、多侧面报道绥滨县为调动农民开发水田,实施新打水田井每眼补贴1000元、新建标准化水稻育秧大棚每栋补贴1000元,对购置水稻插秧机等农机具给予重点补贴的消息。把金融部门,对水田户贷款的优惠政策宣传到位,从政策上扶持,为水田生产的顺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媒体用电视这种普及率高的方法宣传种植结构调整的政策,调动了农民开发水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串地难、打井难、任务落实难等各种问题迎刃而解,促进了水田开发工作顺利展。方法选对了,观众感觉真实可靠,农民朋友会心服口服,也就达到了宣传效果。

县、区农委、水务、农机、农技等部门人员组成水田生产宣传工作组,由部门主要领导带队,分别深入全市水稻乡镇、村屯,鼓励和引导农民增加水田种植面积,让每一个村屯都有一批水田开发能手,让每一户都有一个水田开发明白人,通过多层次、大范围的宣传发动。巧抓典型,正确引导,对搜集来的众多素材加以提炼,挑选真正意义上的典型,用典型来传递致富的窍门,用典型来剖析具体的疑惑,用典型来引领产业发展的方向。

电视策划抓住政策引导、典型说话的系列报道,使农民从“要”为“我要干”,使水田开发工作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为了培养现代新型水稻种植农民,实现发家致富的新路子,还选择典型为“样本”,把他们的致富经历和经验介绍、推荐给广大农民朋友,策划了一组“水稻种植大户农民样本”系列报道,先后推出了《念活致富经,拓宽小康路》、《扩大水稻种植,带来农业巨大变化》、《种水稻富了咱农家》、《综合场吹响了土地集结号》等一个个鲜活的新农民“样本”,形成一定声势,收到了良好效果。

由于电视进行了典型系列报道,让一个个生动典型说话,引导农民朋友认识了新形势、思考了新方法、寻找了新路子,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

对媒体而言,报道典型只完成了信息传播的一半任务,另一半任务就是要让典型发挥引领的作用,媒体还应承担起推广的职责。媒体策划了各部门强化指导,开展水田生产技术服务的报道。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技术培训到人”的要求,将制定的《水稻秋备土、秋作床技术意见》、《水稻大棚扣棚育苗技术意见》和《加强水稻育苗生产指导意见》等技术措施,通过电视图文形式在农田种植季节播出,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深入农户,开展水田技术指导。做到了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在指导和培训内容上,重点突出了水稻大棚育秧、水稻前氮后移优化施肥等技术,满足了农民需求。同时,全市实行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分片包扶责任制,制定了技术人员培训、调研、指导等考核目标,建立健全了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服务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指导落实到位。

由于典型宣传和指导的到位,水田面积增加的同时,水稻产量也随之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原料需求,使水稻加工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与种植旱田相比,水稻种植的扩大,新增加的83万亩水稻将使全市农民增收6.1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315元。通过扩大水田面积,带动了全市粮食产量的逐年提升,2010年达到20.5亿斤,比2009年增加6.2亿斤,2011年达到25亿斤,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力量。

新型现代农业篇3

亿万农民进城就业,广袤田野谁来耕耘?进入新世纪,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果不把农民培育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农民,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发展现代农业将成为一句空话。正如指出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新农村建设也谈不上,还会影响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这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指明了“谁来种地”问题的实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核心主体,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们能否奔小康,根本还在于要赋予老乡奔小康的能力,培育老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的重大基础工程大力推进,2013年在100个县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4年,财政部、农业部共同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300个县开展示范性培育,并选择14个市及陕西省、山西省整体推进,充分依托全国各级农广校组织完整、体系健全、覆盖面广、贴近基层、经验丰富的优势,加快探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培育方式和制度。围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育目标,积极构建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

强化教育培训服务,让务农职业化。按照“教育先行、培训常在”的理念,重点面向务农农民,分类、分层、分产业开展“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系统培训、经常性跟踪服务,并加大职业教育力度,今年农业部、教育部联合《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开启了中等职业教育向成年务农农民开放的教育新时代,加快农民走向职业化进程。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并重,从观念、理念、道德、技术、能力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农民素质,让农民会种地,让务农更职业。

构建公共基础平台,让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有舞台。建立和完善以全国农广校为主体的教育培训体系与培育网络,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平台;建立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分银行,促进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对接;加强以农广校为主体的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一体化建设,综合集成智慧农民云平台,开展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跟踪服务,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全程服务智慧平台;通过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站、微信、发展大会等,促进对话交流与联合联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促进平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诠释了未来农业农村的真实远景。中国农业现代化需要造就亿万职业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现代农业发展启动了强劲的新引擎。新引擎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拉长农业的短腿,补足农村的短板,不让农村掉队,让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建设美丽家园!

新型现代农业篇4

1.1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含义

农业科技通道的建设是指建设一条顺畅、高效的途径,使农业科技从科研机构研究成熟后,经过农业专家有针对性的采用,农技员将技术规程后,最终被广大农户接受并掌握这些技术,使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的整个过程建设。新型农业的科技通道建设不仅包括农技以最低成本顺畅的到达农户手里,而且还包括农技推广被农户掌握之后的一系列农技服务和农业知识的更新问题。

1.2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农业技术快速转变为现实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农业科技的迅速转化急需高效、便捷的科技通道。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成绩和速度,所以,农业科技通道的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农村面貌要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等等有关“三农”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技的力量,而农业科技要成为生产力,必须要为农牧民掌握,通过农牧民具体运用于生产过程中,取得农牧业发展的新成果。现在青海省农牧业亟需用现代先进的科技知识发展农业,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发展青海现代新型农业,用科技推动农业发展,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

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2.1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青海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启动了农业科技服务的建设工作。农业科技服务通道建设是指农业科技研发成功后,经过专家、农技人员推广到农牧民手中的顺向推广过程。目前,青海省通过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能够将农业科研院所针对农牧业发展需要研究的技术,经过专家和农技人员迅速推广农户手中,被农户掌握并用于生产实践,各补助项目县农技推广率达到95%以上,农业实现了大幅度增产,农民获得了收益,取得了成效。农业反馈通道建设有待建设。农业科技反馈通道是指农技被推广到农牧民手中,农户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并反馈到农技推广的相关部门,试图得到解决的过程。目前,青海各补助项目县还没有很好的建成这种反向的农技推广过程。农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牧民遇到的新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现象还普遍存在。评价通道建设还需要完善。评价通道是指对农业科技的评价和农技服务有员的评价途径。青海各补助项目县正在努力建设和完善由政府、农技管理机构和农牧民三方考核的评价机制,建设农技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

2.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和布局不合理,乡镇农技站所职能定位不明确,农技推广员管理体制不顺;激励保障机制缺乏弹性,人员编制不合理,不能激发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已有的绩效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第二,组织能力不得力。很多项目补助县还没有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存在人员人事管理与业务管理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出现多头领导,一些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农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对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引导,降低了工作效率。第三,人员队伍素质不高。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服务质量整体不强。总量不足的农业科技人员缺乏专业性的农业知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第四,技术、资金保障不到位。农牧民亟需的技术还没有形成或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硬件建设滞后,推广经费缺乏,服务手段落后,许多农技推广、科普工作无法开展,导致科技转化受到阻碍。第五,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渠道较少,很多农户不能及时得到科技知识和农技人员的指导。

3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问题的探索

3.1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目标

科技能被农牧民迅速掌握并运用于农业生产,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双向沟通,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能迅速反馈到相关部门并及时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产业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区域性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促进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3.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内容

技术创新是中心任务。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应该以围绕科技创新为中心,不断研究出新的适合农牧业生产需要的技术,解决农牧民遇到的技术难题。队伍是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核心。大力提升人员队伍素质,使之适合农技发展的需要,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因人员素质问题而使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受到阻碍。制度是农业科技通道的保障。建设好有关农业科技的制度,明确科技通道中的各主体职责,是农技通道建设的最根本保障。资金保障是根本前提。农业科技通道建设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参与,需要建立长期的有效机制,资金保障是建设科技通道的根本前提条件。

3.3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原则

经济高效原则。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要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建设低成本的结构简明的短距离科技通道,同时,这条科技通道还需要操作简便、易于监管的、高效顺畅的通道。双向互动原则。科技通道建设应的两个方向,包括自上往下推广,还包括自下往上反馈需求的通道建设,即“政府—专家—农技人员—农户(示范户、辐射户)”和反向的反馈通道,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发展。弹性原则。科技通道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农业科技传播的多元化主体,同时还要满足在具体条件下科技推广的灵活性,注重达到科技通道的目的,淡化中间的具体操作过程。创新原则。科技通道建设要注重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过程创新、技术创新等,以适应当地实际需要。

3.4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目标

建立以“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为主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首先,必须加强主管部门的组织领导。农业主管部门必须精心组织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加强对科技通道建设工作的领导,使之能够高效、低成本建成;其次,制度保障,明确产权,理顺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改革体制以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能,建立灵活的机制以激发相关人员在农技推广方面的积极性;再次,资金支持,确保专款专用;最后,人员队伍素质保证科技创新和高效的农技推广。

4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4.1加强制度建设

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受到多方行为的博弈,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明确各方人员职能,规范各方工作,才能保证科技通道的顺畅和适用,取得预期成果。

4.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

青海各地生态环境相差甚远,东部是农业区,青南地区则是纯牧业区,能够发展的产业各异,加水人员素质各异,各民族聚居在不同的地区,文化差异大,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建立当地人支持的农业科技通道。

4.3加大技术服务力度

为了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采取多种手段层层抓好技术的培训和指导。组织科技人员下乡,直接向农民传授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科技人员及农户的知识水平,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通过电视广播、演讲、印发科技手册等手段向农牧民介绍各种应用技术、推动生产技术科学化。

4.4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聘请专业对口的农业技术指导员,根据科技知识水平及能力大小,量才使用,合理安排项目,注重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强化科技人员的组织结构,开展全员性培训。

4.5强化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入户、研发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以集中开展与分散组织相结合。入户与农时相结合的科技培训、农业新成果试验示范等主要方式,整合资源,推动科技下乡,发展农牧业。

4.6建立多元化信息传播途径和教育服务方式

充分利用农技人员、当地政府、村委会、广播电视、农技服务热线12316及网络平台向农民宣讲农业科技知识,努力建设以科技示范户(土专家)、田间地头、观摩交流及科研机构的专家箅各产业专家为主要途径的综合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和教育服务方式,培训教育农牧民,从而获得农业科技知识。

新型现代农业篇5

1.培育职业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

“三农”问题中的农业问题,实质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三低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依靠科技,而决定农业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最主要因素是农业劳动者。职业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强,必然会加快技术扩散的速度和范围;同时,职业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持续旺盛需求,刺激农业新技术的研发,扩大了新技术供给。“三农”中的农民问题,主要是收入太低,导致大量高素质农民转移就业,造成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所以培育职业农民不但能解决“谁来种地”,还可以解决“种好地”的问题。“三化”问题中的农业和农民问题解决了,农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客观上要求培育合格的职业农民。

2.培育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

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传统农业是经验型农业,而现代农业是由现代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它的一个主要标志是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把产前组织、生产过程和产后服务有效组织起来,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这就要求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相适应,也就是要实现职业化。

3.培育职业农民是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

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过程是社会化大生产作用的结果。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就是农业高新技术被引进到农业生产之中,使农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专业,最终形成农业产业的专业化。实现这个过程的关键就是人才,就是职业农民。在很多农业发达国家,只有拿到一定农业学历或职业证书,才有资格去继承或经营农场。走社会化大生产道路的现代农业,同样亟需一大批职业农民。

4.培育职业农民顶层设计需先行

目前,我国职业农民培育已见雏形,但推进力度和速度明显跟不上形势的需求,加快职业农民培育,需先从顶层设计着手。

完善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体系。构建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法规体系、运行管理体系、技术支持和质量督导体系,从一开始就把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建立职业农民资格制度。规范职业农民的培训、考核、发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在建立健全对农业生产政策扶持体系的同时,加大对职业农产生产活动的扶持力度,推动更多农民参与职业化培训;强化农业职业教育。鼓励农业科研院校、中介机构成立各种形式的农业职业培训学校,创新适合培养职业农民的教学模式,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学历制”,培养一大批符合农业产业化要求的职业农民。

新型现代农业篇6

【关键词】农业技术;低碳;发展

目前,全民低碳,全社会低碳,低碳生活无处不在,而低碳农业即是低碳生活中的一种。时下,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应该注重发展低碳农业,从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的发展。

1.国内低碳农业发展所隐藏的问题

现阶段,低碳农业的发展已经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虽然从表面上看农业发展低碳确实有不错的成绩,但实质上,低碳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地去解决。具体有以下几点:

1.1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多

我国人口众多,消费的粮食量也很大。生产日常必不可少的粮食是我们长期必须坚持的工作,因为我们没有粮食就难以生存,更不能谈发展经济。但长期生产必然会产生副产品,而且副产品的数量也是庞大的。有数据显示,每年生产农产品所产生的副产品的量是非常大的,例如农作物秸秆,每年都会有大约7亿吨被生产。但是现阶段我国处理农作物秸秆等副产品的技术手段尚未完善,难以对每年数量如此庞大的副产品进行很好的处理。目前,我国对于农产品的副产品的处理方式就是焚烧和排放,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容易产生温室气体。由古到今,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一直是农业生产所采用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或者其它农药,使用化肥或者其它农药不仅对人们的健康有害,而且污染了环境。

1.2农业的生产方式较落后

现阶段,国内的水资源处于短缺的状态,而水又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一般情况下只有30%到40%,而新型的喷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还没能得到广泛使用。没有充沛的水资源,化肥自然成为发展农业的首选。有数据显示,现阶段全球有30%到60%的农作物产量的增加都依赖于化肥。化肥不仅会增加农作物的成本,而且会使农作物一时间难以吸收过多的养料,进而使大量的化肥流进河中,与原来河流的水融为一体,从而使河水受到严重的污染。

1.3农产品收益降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大部分就业人员的工资都有所提升。有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增长了9个百分点,这结果是除去物价对货币的影响而得出的。对于我国城镇私营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工资增长了14个百分点。而按每月工资来算,我国城镇非私营与私营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都超过了2000元。相比之下,农民靠农产品的收入就远远不如前两个工作的工资收入高。而且,现阶段我国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也逐渐减少,农民在耕地上耕种的收入远不如打工的收入高,这就会使得大量农民对耕种产生消极的心态。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慢慢降低,致使多数农民外出打工,在农业上的人力投入降低。

1.4缺少关于合理开发土地的制度

一直以来,生产粮食是我国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解决温饱问题,才能更深入地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所以我国一直重视对耕地的使用,尽量争取耕地的每一点价值,但这也没有使土地得到很好的保护。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过度使用耕地,而是应该建立合理的土地开发使用制度,在使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的同时,保护好土地。而这一点,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做到了而且有很好的成效,例如在美国,美国实行的是土地轮作制度。在土地轮作制度下,美国大约有20000个农场对豆科绿肥和覆盖作物进行轮作,一般情况下,豆科绿肥耕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0个百分点到50个百分点。而且美国很多的农场采用齿形或者是圆盘形的工具来进行耕作,这种耕种方式只是把土稍稍地混合,而与需把土进行大量翻转的壁形犁有较大的差别。

1.5缺少专业性、技术性、高素质的农业人员

众所周知,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人员主要有三种:一是从事对农业进行研究工作的人员;二是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研究的人员;三是对农业收成进行收集的人员。根据数据显示,像在美国等技术发展迅速的国家,大约每一万农村人口就会产生40多个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工作者,而在我国只有6名相关从业人员。我国缺少专业性、技术性、高素质的农业人员的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在农业方面的技术研究还不到位,一直未能追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这样就形成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创造率一直在发达国家之下,比发达国家低20%,甚至是超过20%。

2.建设低碳农业所能采取的措施

建设低碳农业,就要从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模式——粗放型入手,结合现代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而解决存在于农业生产当中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保护环境。因此,建设低碳农业所能采取的措施有如下几点:

2.1增加对低碳农业的宣传

政府部门可以使用不同的宣传方式,比如: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在高校举办相关低碳农业的讲座或者课程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很好地让人们认识到低碳农业的内容,明白低碳农业的意义,掌握实现低碳农业的具体手段,从而加强了人们低碳农业的意识和促使更多的人愿意从事低碳农业的工作。

2.2加强对低碳农业的研究和推广

从事低碳农业研究的工作人员可以加强对种子的研究,尤其是对能够抗病虫害的种子的研究。一般情况下,农民对农作物施肥用药是因为农作物低产或有病虫害。若农业研究人员可以研制出可以高产、防病虫害的种子,就可以使得化肥等农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数量逐渐减少,进而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3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

国家应该根据国内农业的具体情况,制作一个关于农业科技人员培养的策略,努力为以后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支拥有高素质、技术性、专业性的农业科技精英队伍。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设置了农业等相关的专业,为培养农业科技人员做了积极的准备,但是因为农业收入相比其他产业的收入要少一些,条件艰苦些,越来越多的农业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农业科技人员后备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投入和培养,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从而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从业积极性。

2.4制定土地的相关规章制度

针对我国的实际农业和耕地情况,制定关于我国土地开发和农业发展的相关规章制度,运用法律的形式实现低碳农业,进而做到保护土地、保护环境。国家可以在耕地较为成熟的地方实施耕地开发标准,对耕地农药和水资源的使用量进行规定。这样的耕地标准可以很好地节约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建设新型农业的目标。

总而言之,为发展低碳经济,农业要引进与低碳相关的先进的科技技术,培养技术性、专业性、高素质的农业科技精英,从而实现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建设现代新型农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莫文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及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10(07).

[2]王瑛.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J].发展,2010(07).

新型现代农业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协调 农业 集约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63-02

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统筹城市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擎,注重经济发展生态化的重要性,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平化、合理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够平等地享用城市化的教育、卫生、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等公用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工业技术装备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改革手段,运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推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新型城镇化本质就是“农转非”的过程,即人口与生活方式两种形式的转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享受城市生活,从而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条件。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人才和市场支持,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需求市场,同时新型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性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体现出如下三方面共性特征:

1.强调人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强调了人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的城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中国大多数农民到城镇定居,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再教育机会不断改善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即使是留在农村的人口,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度改革,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再就业,从而有更高的收入,享受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

2.突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体现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赢,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户籍制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改革途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偏见,切实将“三农”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影响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3.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不健康的扩张、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卫生等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居民关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合理有度地开发土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耕地和建设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共性问题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发展缓慢,乡镇一级污水处理厂尚未建设,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滞后,收集处理率不高。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单纯追求GDP,更多关注看得见、成效快、收益高的“短视工程”,而广大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建设方面,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现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严重不适应疏水、排水要求,再者用于农业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2.发展理念相对滞后。从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理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河北省第一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以钢铁、煤炭、建筑材料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产业发展的失衡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14-2015两年的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排名中,河北省连续两次有7个城市入选。农业发展理念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现代管理手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较少和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相对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和科技推广应用难度逐渐加大,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障碍。

3.创新驱动力不足。我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城镇化建设中交通阻塞、内涝成灾、环境污染、信息分享滞后等问题集中折射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技术发展滞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的配套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创新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有待于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基层农技服务队伍老龄化,农民在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有待于提升等方面。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三点建议

1.统筹谋划,强化基础工作的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稳健推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信息技术、土地资源规划、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等。各级政府应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谋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良好局面。在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进过程中,切实注重解决农民问题。一是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可通过合理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闲置的人力资源投身新型服务产业,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其谋生技能;二是切实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管理,消除城乡两种身份,提高居住在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人公意识,使其真正享受城镇化的各种待遇;三是改善政府的公关形象,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通过走基层、勤调研等形式掌握基层居民的民声所需,切实解决大众关注的基本问题,树立政府威信。

2.完善教育,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第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培训,不断拓宽各种类型培养渠道,开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使广大农民理解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农业以及新型职业的应用技巧,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对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相关政策措施,为其创业、再就业提供便利条件。要加强城乡协调谋划,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一是重点在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系统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分区分类管理,促进双方良性发展。优化城乡环境,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二是转变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实现城市建设的人口、经济和环境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三是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农业资源现象的查处力度。四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步伐,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凸显农业多功能特征。

3.深化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切实做好土地产权改革、土地流转、产权流转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明确城乡土地的产权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切实解决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中赔偿对象不明确、分配方式不公平等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推进新型城镇化须以产业为依托,产业聚集的建设用地也需要从农村的土地流转中获得。土地流转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要建立产权流转服务机构,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保障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合法、增值。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和新型技术集成推广应用速度,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农村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控制、规模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切实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课题名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30231)。本论文为课题研究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 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2] 杨迅周等.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1(12)

[3] 谭爱花.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1(9)

[4] 黄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识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

[5] 杨少垒.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

(作者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5)

(作者简介:严军花,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新型现代农业篇8

关 键 词: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 职业化农民 公共服务

作者简介:杜豹,河南邓州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现就职于基层政府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面对着人多地少的资源状况,如何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河南省九次党代会正式提出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对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国农业发展都意义深远。本文以豫西南L村为个案,对中原农业生产现状进行考察,进而对公共服务与农业现代化进行若干思考。

一、 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这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国外发达农业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经验。尽管农业经营规模有差异,但是细碎化经营的状况显然是无力承载农业现代化的。

经营方式上,现代农业是集约化农业,应当适度规模化经营。单家独户的小农经营面临着诸多困境,不利于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利于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也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小农经营更显得十分脆弱。尤其是在地形平坦、耕作便利的粮食主产区,应当适度推进规模化经营,扶持种粮大户、农业公司、合作社等。

生产方式上,现代农业追求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共同提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去,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数将会显著下降。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即单个农业劳动者的农业产出会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方是利用工业化发展成果来支持农业发展,如化肥、农药、良种、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这些现代要素进入农业,才能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显著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综合产出。

二、 L村农业生产现状考察

L村是笔者的家乡,在假期时间,笔者在该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对农业生产现状进行全面考察。

(一)基本情况

L村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距离县城大约25公里,全村共18个村民小组,520户,共约2450人,耕地面积3500亩。该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庄,人多地少,人均耕地1亩左右,以种植粮食为主,没有任何工业企业。当地地处南阳盆地西部,地势平坦,耕作便利。

村民外出务工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外出务工,以广东、山东、浙江、北京等地为主,工种较为多样。在村男劳动力也在附近做工,以建筑行业居多,砖厂、建筑队、装修队等。

第13小组是重点考察的自然村,也是全村整体情况的缩影。该组是单姓自然村,共194人,耕地264.84亩,人均1.37亩。在该村18个村民小组中,该组并无特殊之处,无任何企业,外出务工84人,占劳动力总数129人的65%。农民部分收入来自于外出或当地务工收入,农业收入在大多数农户家庭收入中比例达到70%以上。

1、种植结构:该村当前种植作物是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芝麻,并种植少量的甘薯、油菜等。地理气候决定,当地可以一年两熟,一般秋季种植冬小麦,收获后种植玉米、大豆、花生等秋粮作物。这一种植结构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也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该市是国家产粮大县并建有部级粮食储备库。

当地的种植结构曾经也发生过变化。上世纪末,政府号召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烟叶、辣椒等经济作物当年都曾大面积种植。政府甚至不顾实际条件要求村民种苹果树,结果没有一棵成才挂果,不久都恢复为大田作物。2000年后,村民大量外出务工,对种植结构也产生重要影响,村民纷纷放弃烟叶、辣椒等劳动投入较高的作物,改种小麦、玉米、花生等传统作物。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以种粮为主的种植结构更加稳固。

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在种植结构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大户更倾向于种植便于机械化操作的“懒庄稼”,如小麦、大豆,以获得规模效益。玉米和花生在收获时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而农忙时节,各家都忙于自家生产,大户不能以较低价格获得雇工,无法及时收获。

2、投入情况:

各家的具体投入情况略有差异,这是根据多家农户调查所得平均水平。各家在选取化肥、农药、种子时常根据自己经验或者亲友推荐购买,电视广告也逐渐成为村民选择的重要参考。近两年,农户通过村委会购买小麦种子,质量较高,今年发生旱灾,购买的种子普遍比农户自留种子更加耐旱,长势良好。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达到较高水平,大多数农活可以由机器实现,机械成本在总投入成本中占有较高比重,小麦和玉米分别达到29%和25%。目前耗费劳力较多的是花生和玉米的收获、喷施农药等少数生产环节。

3、2012年作物产量及收益:

上表所列产量和价格是根据农户平均水平得出。农户在选取秋粮作物种植结构时除要考虑收入外,还需考虑家庭劳动力状况。从经济收益看,种植花生要比玉米和黄豆效益高,但是花生收获仍需手工进行,每亩需要单个劳动力投入10天,因此各家种植面积大多在1亩到3亩之间,再多无法及时收获,种植大户也不例外。

照此计算,第13组一个四口之家,耕地(除去自留地和树林地)4.8亩,若种植冬小麦和玉米,全年务农收入约可达5827元。加上农业补贴每亩106元(粮食补贴18元,农资综合直补78元),农业收入共计约5933元。

(二)农业经营方式: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本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并定期根据人口变化进行调整。自此,家庭承包经营就是本村的最主要的经营方式。

本村村民外出务工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土地流转也开始较早。13组的土地流转开始于上世纪末,目前流转比例高,全组耕地264.84亩,流转111亩,流转比例到达42%。全组共44户,实际种地农户24户。从流转对象看,主要是组内流转,村外流转只有19亩,占流转面积的17%,且均系亲戚。目前,尚无企业等在本村或本组流转土地。为了应对物价上涨,土地流转价格采用实物地租形式,300斤小麦,约合270元。近十年来,土地流转价格一直没有变化。因为国家各项惠农补贴都是以户口为依据发给名义上的土地承包者,实际耕种者无法直接获益,反而要应对因农资价格上涨等导致种地成本上涨,租金上涨空间不大。

就土地经营规模看,本村目前的经营规模不大,全村最大经营规模不到50亩。13组最大的种植大户CYT家经营面积达到30亩,最少的只有1亩。

(三)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上,L村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而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

1、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过去曾说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但是我们是以世界40%的农民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而农业的发展一定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1)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该村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主要去往广东、浙江等地,尽管工资绝对量较低,但相对农业收入来说,务工收入已经比较客观。外出打工潮逐渐形成,不少青年人初中毕业就到南方打工,甚至因不满16岁还需要伪造身份证。当前,外出务工成为当地人主要生存方式,务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当地建筑业等行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的在村劳动力,他们利用农闲时间在周边做零工,获得非农收入。

(2)农业机械化迅速普及。当地是平原地区,便于机械化作业,因而农业机械化推进迅速。目前,农业生产的各个主要环节都已经实现机械化。以小麦为例,从耕地、播种、收割、运输等,都可以用机械来完成,大大节省了农业劳动力。过去收割小麦前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全村收割完成只需一周左右。农民的农业劳动时间相比以前大大减少。

正是得益于外出务工和当地务工机会的增多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当地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数大幅下降。以13组为例,全组共194人,劳动力129人,外出务工84人,实际务农人数43人,务农劳动力33%,人均耕作面积5.6亩。在村务农人员平时也多在村庄附近从事建筑等行业。可以看出,当地农业生产已经基本摆脱了“过密化”[2]生产状况,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人均农业产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

土地生产率指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是衡量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指标。同一地理位置的土地,土地生产率越高,则表明农业发展水平越高。然而调查发现该村的土地生产率变化不大,小麦单产从九十年代的600斤左右增长到当前的800斤左右,近几年没有明显提高,反而受自然灾害影响,产量波动较大。2010年冬春两季持续干旱,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其他秋粮作物也没有质的突破,产量徘徊不前。

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依赖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现代科技的应用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没有新的科技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根本改善,粮食生产将马上面临增长极限。

(1)农业科技水平滞后。

土地生产率提高的主要贡献者是化肥和农药,小麦和玉米的化肥使用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42%和54%。但是农民在使用化肥和农药方面缺少科学指导,只凭经验决策。农民一般通过电视广告或熟人介绍,选择使用某一品牌的产品,盲目性大,风险也比较大。不少农民认为化肥、农药使用量越多越好,反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害虫抗药性增加。由于缺少测土配方条件,农民无法有针对性地根据实际情况施肥。优质种苗等高科技服务也仅限于村委会每年提供的少量优质种子,服务范围十分有限。整体来看,当地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民还主要依靠自己和他人的经验进行生产,偶尔接受农资部门的推荐,盲目性比较大。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当地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以农田水利为例。村里共有机井45眼,2009年大旱,政府拨专款又打了10眼,村主任称仍无法满足需要。以13组为例,该村264亩耕地,只有5口井,平均每口井灌溉面积53亩,遇到旱灾时无法满足需要。九十年代,村里曾经兴修水利,在地下铺设灌溉管道,但因设计不够合理和管理不善,使用效果不好,被村民弃用。

该村目前的灌溉方式是村民自购灌溉设备抽水。灌溉设备也不断更新,经历了带式水泵,轴式水泵,电机水泵几个阶段。目前以电机泵为主,农户需要购买水泵、电线、塑料水管,花费千元左右。灌溉时,农户从家里接电线到水井边,用塑料卷管将水送到自己田地。灌溉成本,每亩大约需要10元左右。由于这种电机水泵价格相对便宜,使用方便,购买者较多。13组实际种地的24户中有9户购买有水泵,自给率达到37.5%,另还有几户有购买意愿。这种农户自给型的小水利弊端十分明显。以13组为例,2009年一口机井发生故障,大家因为无法达成共识与合作,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只能“靠天吃饭”。

因此,单家独户无法显著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比如大型水利建设、土地平整、农田道路建设等,这些涉农公共服务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 三、 新型城镇化:助力农业现代化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河南省提出要探索一条“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在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道路,带来了新机遇。新型城镇化将根本上改变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现状,在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后,既能增加可耕地面积,还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因而将是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良好契机。L村的新社区规划已编制完成,正在按部就班实施。

(一)适度集中居住,增加可耕地面积。在农村地区规划修建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后,首先是原有的宅基地、村庄空地可以进行复垦,变为良田,而新社区的多层住宅也节约了农民的住宅用地。这样,国家基本农田不但不会减少,还会有所增加,为工商业发展和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提供了充足土地。以新型农村社区开展较早的新乡市为例,新乡市新型社区建设累计完成建房面积2473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1万户,新乡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39.2%提高到42.89%,累计完成拆迁面积5.3万亩,复垦整理土地2.6万亩。[3]就L村来说,各个自然村内都存在大量闲置空地,一家农户占用多处宅基地的现象也比较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将全村合并为一个中心社区,沿干道居住,并对村庄占地实施复垦,必将增加大量可耕地。第13组,前期土地整治,已为全村增加30余亩耕地。

(二)加速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各个新型农村社区都具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社区附近通常也规划产业聚集区,帮助农民本地非农就业,将更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新型社区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也免除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更愿意将土地流转给大户种植。应当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完善公共服务,加速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改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

1、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要素,是任何经营方式都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因此,中原农业的现代化应当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如上文所述,L村的农业公共服务建设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要整合惠农资金,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显著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立公益性质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推广测土配方,指导农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化肥,提高有效性;推广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正确使用农药,提高科学性。培育和推广优质种子,改善农作物品质。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农田。有条件的地方尝试发展有机农业,推广无公害生产,创造农产品自主品牌。

2、培养职业化农民,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只要加大投入,合理规划,严格落实,即可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而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农民却不易大量产生。L村的化肥、农药使用率已经很高,但农民缺乏科学指导,具有很大盲目性;农田水利建设严重缺位,单家独户的小水利只能应对小的旱灾,在大型灾害面前束手无策;测土配方、农业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在L村更是闻所未闻。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生产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将现代生产要素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同时把握市场信息,科学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正如舒尔茨指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的思路是为农民提供更有生产性的高收益生产要素以及掌握新要素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实现农业现代化。[4]因此,农民培训十分必要,为农业劳动者提供针对性强的实用技术和管理技术。建立免费的农业科技示范体系,由示范户“以点带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经营更加集约化,应当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完整的科技推广体系,将新的要素引入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以中原农业发展来说,外出务工和当地非农就业显著改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土地生产率因为公共服务的缺位而徘徊不前。因此,要抓住新型城镇化的机遇,科学规划,正确引导,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培养现代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使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都显著改善,助力中原农业现代化。

注释:

[1] 本文的农业经营方式指农业生产的具体组织方式,包括家庭承包经营、合作经营、出租经营等多种方式。

[2]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12页。

[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土地2.6万亩.新乡新闻网.2012年7月21日。

[4]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3页。

参考文献

1、 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月

2、 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学术月刊,2006年7月。

3、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中华书局,1992年版。

上一篇:农业环境与发展范文 下一篇:电离辐射与防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