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发展阶段范文

时间:2023-11-15 16:38:37

农业的发展阶段

农业的发展阶段篇1

我国许多县市是农业大县。农业大县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农业产业面积大,大农业面积一般在几十万亩以上;二是农民多,一般占总人口的70%以上人口为农民;三是从事大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四是农业产品数量多,粮多、猪多、棉多、菜多、林多、茶叶多。农业大县的优势是农业,要不要大力发展工业呢?能不能大力发展工业呢?发展什么工业呢?怎样发展工业呢?

工业有许多优势,一是比较效益高。旺旺食品所用大米加工后可以增值44倍;二是税收高。据对历史资源分析,我国每百元工业净产值提供的财政收入达45元左右,而农业只有2元左右。全国90年代以来,工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占的比重为40%左右,而农业只有4%,商业只有24%;三是有利于农民增收。浙江省去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15%,增加部分的85%来自二、三产业,来自第一产业的只有15%,在第一产业占的15%中,养殖业又占40%。四是可带动农业的发展,因为工业的许多原材料来自农业,并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五是大力发展工业有利于解决县域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因为农业劳动力已经饱和,且还有约几亿农业富裕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出路不在农业,而主要在工业和服务业。六是县域既是生产大场所,也是消费大群体。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工业已经成为各县域经济及其财税增长的主体。新型工业化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不仅直接壮大gdp总量,而且可根本上提高绝大数人口的收入,极大地刺激生产和生活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原来多数也是农业大县,它们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从产业层面看主要也是工业作的贡献。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产业结构是一产、二产、三产比例是11.8∶55.3∶32.9。一产占的比例只有11.8%,三产占比例为32.9%,二产占的比例最高达55.3%,最高的县(市)达77.7%。湖南县市之间经济发展的主要差别在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产值较高的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县、邵东县、醴陵市、耒阳市,就是因为大力发展工业,第二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高;相反,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产值较低的桂东县、古丈县,就是因为工业产值占的比重很低。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高度和该县工业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呈正相关关系,县域工业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决定该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高度。由此可见,农业大县完全有必要大力发展工业。

问题首先在于农业大县能不能大力发展工业,回答是十分肯定的。

首先,农业大县有大力发展工业的原材料资源,各种农、林、牧、副、渔产品非常丰富。大米、油料、棉花、大豆、蔬菜、木材、水产品、猪、牛、羊、马、鸡、鸭、鹅、蛋等,都是大力发展工业的宝贵的原材料。农业大县大力发展工业所需的电力、煤炭、淡水等资源现在多数县市也都有一定基础。

其次,农业大县有大力发展工业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一个农业大县一般有二三十万、几十万农村劳动力,其中可以转为工业的劳动力达50%左右。且这些劳动力价格低廉,一般一个从事工业的农业劳动力月工资才500-800元,每小时工资3.3元左右。

再次,农业大县有大力发展工业的必要的土地资源。我国土地总的说不算宽裕,但农村与城市比,农村发展工业用地还是有的,农业大县可以充分利用山地、丘陵、荒山荒坡,大力发展工业。

第四,农业大县有一定大力发展工业的技术资源。这些县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比较发达。一个县有几万甚至十几万在沿海的务工人员,他们中有一部份有一技之长,回乡后可以充当企业骨干力量。同时,加强各类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引进,大力发展工业所需管理与技术人材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第五,农业大县中有小部分人员己通过各种途径完成了原始积累,各个县市均有一定的民间资本,每个县市大约有上亿元的工业存量资产,有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的城乡居民银行存款。同时,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本。国家也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放宽对农村贷款额度,这些都有利于解决农业大县大力发展工业所需资金问题。

但农业大县大力发展工业关健在选准发展工业的路子。农业大县的优势必竞在农业,大力发展工业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完全离开这一实际情况去发展工业,农业大县经济发展也会走向歧途。一方面是农业大县的实际,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工业,这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创新经济发展思路:找到二者客观存在的结合部,这一结合部就是大力发展与农相关产业的工业,如农产品、林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的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大力发展这些产品的浅加工、二次加工、三次加工、多次加工,如玉米深加工、大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肉类深加工等等;大力发展为农村服务的生资、农药、农机、交通、运输、信息、金融、旅游服务业;大力发展与农相关的生物制药、中草药业、保健品业、家电业、房产业、建材业、煮饪业等。

农业大县在把发展工业放在第一位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必须走专业化协作之路,在各个县市按产品进行分工协作,同一产品有许多县市同时生产又规模都不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品种在县市进行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

农业大县大力发展与农相关工业有几个着力点:

一是增强“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意识,以工业的理念和方式发展工业型农业,实施“工业强县”或“加工强县”的发展战略。消除一切不利于工业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政策障碍。打破地方保护,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支持、保护与农相关工业的创业活动。

二是从各县市的优势与特色出发,确定几个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建立“一县一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体系。不同的县市有不同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化的基本点就在发挥各个县市的优势,放大各个县市的特色,这样的专业化就是有根基、有活力、有市场、有前途的专业化。切不可不管有没有优势,有没有特色,盲目搞专业化,这样的专业化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专业化,是万万不可搞的。

三是举全县之力培育特大型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以这样的企业大量收购和消化农民的农产品,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销售给国内外市场,实现农产品的高价值。有条件的县市也可以以农业、农村为基础,组建农、工、商,产、供、销联合公司。

四是为与农相关工业发展开创空间。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开放就是要把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水电价低廉及环境条件好等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承接大中城市或其它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农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础,延长产业链,培育规模经济。

五是增强农村工业化的后续力。工业化必须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政府必须尽快花大力气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网络建设,让农民尽快接触信息化,接受现代文明。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六是强力推动与农相关工业集群。县市可以分工合作,建立有本地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园区的生命力不在小而全、大而全、一般化,而在专而精、专中求全、专中求大、专中求优、专中求高、专中取胜。

农业的发展阶段篇2

俄罗斯人口2008年为1.4亿。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俄罗斯经济发展整体情况良好,已经摆脱了199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带动人民收入不断增加,刺激消费,并且促进农业不断发展。2008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外汇储备达到近435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800美元;通货膨胀率为13.9%;失业率为6.2%;出口为4760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木材及其制品、金属等;进口为3020亿美元,主要进口商品是汽车、机械设备、肉类、水果、消费品等。

与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时期相比,俄罗斯农业通过改革发生了巨大变化。俄罗斯已经从一个粮食净进口国成为一个净出口国。同时,由于国家取消了补贴,俄罗斯畜牧业,特别是养牛业大幅萎缩,因此从一个肉类自给国成为一个高值牛肉、猪肉和鸡肉进口大国,其中鸡肉进口40%来自美国。

俄罗斯土地辽阔,农业土地近2亿公顷,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但在原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农业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政府财政补贴几乎终止,经济改革变化多端,以及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供应和需求都受到严重的打击。1991~2001年间,农业生产总量下降了1/3,食品产量下降了1/2;1990~2006年间,牛存栏数量下降了60%。

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开始好转,年均增长率为6%~8%,但是农业生产增长率仅为1%~1.5%。2008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量的10.2%。进口食品在俄罗斯食品消费总量中约占37%,而在1990年仅占1.5%。20世纪70年代,俄罗斯人口饮食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十位,目前仅为第60位左右。全国约有4000万个家庭,即1.43亿总人口中有1亿多人在不同程度上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居民收入仅为城市居民的40%,导致农村人口逐年减少。

俄罗斯农场包括各类私有农场和公司农场。50%以上的食品产自平均面积为1英亩的“家庭自留地”,6%产自个体农民私有农场,40%产自由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场改组的公司农场。

随着使用先进技术、具有优良管理经验、资本雄厚的大型一体化农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00~2008年间,俄罗斯农业产量增长约38%;其中,禽肉产量增长322%,猪肉产量增长37%,但是牛肉产量却下降了29%。尽管如此,由于在管理、激励措施、新技术引进、市场联系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俄罗斯农业发展潜力仍未得到充分挖掘。

俄罗斯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油籽、甜菜等。

粮食产量大小麦质量较差

根据俄罗期联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11日的数据,2009年俄罗斯粮食总产量为9700万吨,比上年下降约10%。数据显示,去年俄小麦产量为6170万吨,比上年减少200万吨。其他粮食作物如大麦、燕麦、玉米、荞麦等产量均有所下降,但大米产量达到90.8万吨,比上年增加17万吨。另外,2009年俄罗斯粮食种植面积为475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80万公顷。此外,截至2009年12月1日,俄罗斯粮食储备为494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10万吨。

俄官方统计还显示,2008年俄罗斯粮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创纪录的1.08亿吨,比2007年增长32.6%。

俄罗斯国产小麦质量历来较差。根据俄罗斯国家粮食检验局的统计,2008年食用级小麦产量约占国产小麦总量的71%。国内面粉和面包加工业年均需要消费优质软麦1800万吨。

政府于2004年9月宣布实施一项新的国家小麦质量标准,根据谷朊含量将小麦分成各个等级。一级和二级小麦属于可生产通心粉和面条的高质小麦。由于国产高质小麦数量极少,国内面包加工商不得不依靠进口。三级小麦为标准的面包小麦。四级小麦通常视为饲用小麦,但是如果掺入质量较好的小麦,也可用于生产面包。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小麦面粉出口国之一。2008/2009年度,小麦出口为60万吨,高于上年度的55万吨。2008年,面粉总产量为1010万吨,比上年下降1.5%。俄罗斯面粉与粮食加工联盟拥有198个企业成员,这些企业面粉产量2008年约为800万吨,约占全国面粉总产量的85%。

粮食出口缓慢牲畜产品进口大幅增长

上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内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俄罗斯农业生产和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俄罗斯已经从一个世界主要牲畜产品生产国和粮食与油籽进口国,转变成一个主要牲畜产品进口国和粮食出口国。肉类产量1990年为1010万吨,2000年则大幅下降至440万吨;年均粮食产量1987~1990年间为1.03亿吨,2001~2008年间下降至8300万吨。然而,由于饲料需求迅速下降,俄罗斯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

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农产品进口增长迅速,2000年为70亿美元,2008年则上升至330亿美元。俄罗斯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2008年,主要进口农产品包括:肉类(占20%)、加工产品、水果和蔬菜。进口农产品主要来自欧盟、巴西和美国。

相比之下,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则比较缓慢,2000年为13亿美元,2008年则为约70亿美元。主要出口农产品是粮食(小麦和大麦)。2007年,出口粮食达到1660万吨,价值41亿美元。

导致俄罗斯农业进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2000~2008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7%,带动消费者收入水平和食品购买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卢布不断增值(目前已经大大高于1998年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低于国内产品;三是尽管农产品平均进口关税从2000年的10%增长至2008年的18%,但是与世界平均进口关税19%相比,俄罗斯农业贸易政策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仍然不是特别严格。

2008年秋天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近期内俄罗斯农业进口前景出现不确定性。从中短期来看,影响俄罗斯农业进口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态势;二是卢布兑换率变化;三是世界农产品价格变化;四是国内农业生产情况;五是国内农业政策。

由于俄罗斯国内经济预计将在1~2年内趋于稳定,而国内农业生产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大幅提高,因此,俄罗斯农业进口预计仍将继续保持不断增长势头。

新政策护航农业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经济逐年好转、俄罗斯政府对农业领域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增强。

2001年,俄罗斯通过了农业法,为创建农业土地市场和解决土地的所有权、购买、出售、出租等问题铺平了道路。同年,政府还通过立法简化了税收制度,并且降低了税率。

2005年,俄罗斯政府将卫生、教育、住房和农业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领域。2005~2007年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增长87%,达到57亿美元。政府明确表示,国家农业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牲畜业生产,以减少不断增加的肉类进口。

俄罗斯新农业法——《联邦农业发展法》于2007年1月11日颁布生效。新农业法将政府零散的农业措施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首次将农业政策纳入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之中。新农业法规定了农业发展的定义,规定了包括个人和法人团体在内的农产品生产者与其他个人、法人团体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政府农业政策的总体目标、原则、方向和措施,为在农业发展领域实施社会经济政策确立了法律基础。新农业法还规定,政府必须每5年制定一个农业发展和市场调节规划,以确定具体的配套措施和预算。

根据新农业法规定,俄罗斯政府于2007年7月颁布了《2008~2012年农业发展、农产品市场调节、农村发展规划》。该规划是自独立以来俄罗斯颁布的第一个农业发展5年规划。该规划提出以下目标:一是可持续性农村发展,其中包括扩大农村就业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二是改进俄罗斯农业的竞争力,其中包括加大财政支持、实现现代化和加快重点领域发展以替代进口;三是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其中包括土壤保护。2007~2012年期间,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4%,牲畜生产年均增长率为5%。

该规划规定,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各级政府将在2007~2012年期间共拨款11000亿卢布(约410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分别承担5513亿卢布和5443亿卢布。政府拨款资金的重点投入方向:一是可持续性农村发展;二是为发挥农业功能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发展重点农业领域;四是农业资金可持续性;五是加强农产品市场调节。

该规划要求,为了方便各类农业生产者获得贷款,要进一步发展俄罗斯农业银行及其支行网点;为了更新现有的农业机械,要创建鼓励私人投资的良好环境;为了降低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收入风险,要强化国家对农业作物的保险,将作物保险土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从2006年的18%提高至2012年的40%,政府为粮食、油籽、工业作物、饲料作物、土豆、蔬菜,以及多年生作物提供40%的作物保险费;为了减少进口,要将国产食品占国内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63%提高至2012年的70%,将进口肉类占国内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35%降低至2012年的25%;为了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增加生产者收入和促进粮食出口,要通过平衡生产与消费、提供农产品干预信息和支持粮食出口来实现粮食供求平衡;为了帮助农业生产者提高生产效率,要创建“国家农业信息系统”;在2009年以后将继续对进口肉类实施税率配额制度,废除税率配额制度中的国家分配,提高超配额税率。

2009年3月,俄罗斯总统宣布新成立一个联邦粮食公司,即“联合粮食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使命,是加强在国内市场上的购销能力,增加粮食出口,以及改造和修建粮食仓库和港口设施。

该公司将以目前管理粮食市场的联邦食品市场管理局为基础,联合国内19个地区31个粮食企业组建而成,其粮食储存能力将达到300万吨,并将控制国内粮食市场的50%以上。

农业的发展阶段篇3

关键词:内生增长;二元经济;工业反哺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4―0088―09

一、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争论

工业反哺农业是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一次根本性的战略调整。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二元经济的发展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早期,农业部门通过剩余农产品、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土地三种形式的资源流动实现对工业部门的无偿支持,在一定阶段后,工业部门把本部门的剩余无偿转移到农业部门,并通过相应政策措施实现两部门的均衡发展。

对于工业和农业相互关系的阶段划分、我国是否已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以及如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目前我国学者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看法。

1.关于工业农业相互关系的阶段划分,有三阶段论和两阶段论:

(1)三阶段论。冯海发认为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质是工业部门的剩余回流于农业,工业部门把自己的剩余无偿地转移到农业部门,对农业发展实施补贴。农业与工业相互关系的演化顺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支持工业阶段,第二阶段是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工业支持农业阶段。工业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就构成了经发展进入反哺农业阶段的理论标志。杜鹰认为从农业支持工业阶段到工业支持农业阶段,中间有一个相互交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既存在着农业对工业的支持,同时又存在着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必定有一个两大政策倾向同时存在的阶段,当然这个阶段是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农业支持工业逐步由强到弱,工业反哺农业逐步从弱到强,但是交替阶段肯定存在。而且这个阶段至少要有10-20年。

(2)两阶段论。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认为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关系只宜划分为以农补工和以工补农两大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始于工业化中期,并向工业化后期延续。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反哺农业可划分为转折期和大规模反哺期。转折期的反哺政策目标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中心,突出粮食安全地位;反哺力度不大、范围较小,形成点状支持,政策手段的中心为生产领域支持,兼用稳定价格和关税保护。大规模反哺期的政策目标以提高长效性的农业生产能力为主,兼顾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政策种类开始增多,力度加大、范围得到扩展,形成扇面支持;政策手段以土地等基础设施投入、农用生产资料补贴、信贷服务和价格支持为主。

2.关于我国目前是否进入反哺农业阶段,是否应该补贴农业,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1)认为我国目前总体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并且应该采取农业补贴政策。冯海发在1995年提出经过5-8年的发展后,我国将全面进入反哺农业阶段。朱四海、熊本国提出,中国目前总体上已进入以工补农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原因在于:第一,农业小部门化;第二,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第三,农业积累的历史贡献。立英、刘金祥指出,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在1995年前后就应开始,当前应主要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等方面下功夫。我国对农业的保护,不是一部分人补贴另一部分人,而是一个产业补贴另一个产业。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近80%,但是农业在经济结构中只占20%,用80%补贴20%是完全可能的。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02年就达到了10.2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是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共同发展的起点,60年前的美国、40年前的日本都曾站在这一起点上,完成了国家经济的腾飞。

(2)认为我国还没有达到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不主张采取农业补贴政策。林毅夫认为,中国还没有达到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而且增加农业补贴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意义不大,甚至可能造成农产品严重剩余和农民对农业补贴的高度依赖。如果为了达到粮食安全,给种粮的农民一些补偿是有效的,如果把财政转移支付作为提高农民收入,并且作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目前来讲是有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如果在农业上大面积地给予补贴,由财政补贴带来的好处,可能会被价格下降带来的绝大部分减收而抵消;其次,要补贴只有多数人补贴少数人,要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最后可能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最后可能导致增发货币,造成通货膨胀。按照林毅夫的观点,缩小城乡差距,最主要的就是减少农民,使其从农业劳动力转变成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将会从原来农产品的生产者,变成农产品的需求者,这样一方面是农产品供给减少,另一方面农产品需求增加,留在农村里面的农民收入就能提高。不过,林毅夫等人不主张“反哺农业”,并不意味着不注重解决“三农”问题,而是主张通过取消农业税费、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业科研支持、建立统一农产品市场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手段和方式来进行。

(3)认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农业农业关系的过渡期和调整期,但还没到大规模反哺期,也不应实行保护政策。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认为,目前我国已经跨过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期,正在逐步向大规模反哺期过渡,但到全面、大规模反哺期还有差距。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家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农业在GDP中的份额下降到15%以下,是我国进入现代增长以工补农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就业的比重1997年下降到50%以下,2003年为49.1%,标志着非农产业取代了农业成为就业的主体地位。杜鹰认为,中国到了一个调整工农两大产业关系的关键时期。在工业化达到相当水平以后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补贴农民,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或者说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第二,弥补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平衡城乡收入。蔡认为,实施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战略,并不意味着实行对农业的保护政策,而应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创造良好的劳动力流动的环境,建立有保障的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机制,增强农业基本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可持续性,提高农村的社会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和谐、平衡的城乡关系格局。

我们认为,在上述争论中,关于工业农业相互关系的阶段划分上并不存在根本上的对立,仅是提法上的差异,或者说是各有侧重点。无论是三阶段论还是二阶段论,学者在农业先支持工业,到一定阶段工业再支持农业上并无太大分歧,只是在中间是否存在过渡阶段或相互支持阶段尚存争议,在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上是达成共识的。

因此,争论的焦点在于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和政策,即我国是否已达到了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的阶

段,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是否存在工业支持农业的时机。从政策层面的争议来看,发达国家在反哺期采用的农业补贴政策和目前一些学者提出的农业支持政策孰优孰劣,仍然取决于对目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所处阶段的判断。

针对上述争论,本文通过建立工农业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化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来说明了工业和农业的相互依存关系。模型结论表明:一方面,增加对农业投入是保持我国经济均衡增长的重要条件,从而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决定了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处在工业反哺农业的初期,或者说是处在一个工业农业相互支持的阶段,尚未达到大规模的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因此,相关的农业支持政策比农业补贴政策更适用于现阶段二元经济结构转型。

二、工业和农业内生增长模型

在增长理论中,以索洛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是一元经济结构的增长模型,人均收入提高来自于人均资本的增加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卢卡斯等人的内生增长模型虽然解释了技术进步的来源,但与索洛模型一样,坚持劳动力增长是由人口增长外生决定的假定,仍然是一元经济框架,没有看到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经济行为的差异,这显然不符合二元经济的特征。刘易斯及其之后的二元经济模型在部分程度上刻画了二元经济的特征,表明了非农部分的劳动力增长不是外生的,劳动力由传统部分向现代非农部门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现象,但该模型缺陷在于:第一,仅说明了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贡献机制而没有说明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反哺机制;第二,只强调了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而没有说明农业技术进步的机制。陈宗胜等人建立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但该模型仅对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内生化,没有用内生增长理论分析工业部门,而将工业部门看作“索洛经济”,对工业部门的稳态增长分析是不符合现实的。

本文借鉴了陈宗胜模型的思想,重点从两部门同时内生化、技术来自“干中学”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同时对反映二元经济结构的指标如投入农业部门资本比例、工业部门劳动力比例、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产出比例进行动态化处理,建立了二元经济的动态增长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1.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本文各变量用下标1、2分别代表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

2.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四、结论

本文在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农业相互依存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技术进步、资本、产出的动态关系,解释了工业农业相互依存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提出了二元经济中部门均衡和整体均衡的条件。

就发展中国家来讲,进入工业化中期,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由于二元经济长期存在,工业生产率提高速度大大高于农业生产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工人收入大大高于农民收入,城乡差别甚大,因此,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仍是第一位的问题,仍要以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经济进步,还不能实施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以工业发展速度的减缓为代价来补贴农业,从而减缓整个经济发展进程。因为二元经济中工业农业是相互依存的,工业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业发展也需要农业收入水平提高来增加对工业品需求,因此需要增加对农业的支持,特别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业反哺农业是必需的。但是,还不能大规模反哺农业,不能以工业发展速度的减缓为代价。总之,我国目前应该实行“农业支持”政策,增加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哺农业,但还没有到大规模反哺农业时期,工业反哺农业不是挖工业补农业,是以工业的部分剩余支持农业,工业农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根据模型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农业与工业相互促进,才能实现二元经济均衡发展,为此需要加大对农业部门的投资,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持续技术进步;鼓励投资,加速资本形成,以吸收更多农村劳动力到现代工业部门就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为了顺利实现劳动力转移,需要保持两部门的整体均衡发展,而且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劳动力转移和加快资本积累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

为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应该采取农业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推广农业新技术,特别是在节约土地型的农业新技术方面加大开发和推广力度,如新型高产粮食品种;要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特点,提高农业的精耕细作程度,走农业集约化发展之路。以此推动农业的持续内生增长,这样才能在农业面积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保持农产品供求均衡和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为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土地资源。加大对农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对于一些紧缺和必需的岗位可由政府免费培训或给予补贴,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同时取消阻碍劳动力转移的不合理制度,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这对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均有重要的作用。

农业的发展阶段篇4

关键词:低碳;高碳;农村

一、引题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并且迅速发展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提倡可持续发展,在保持现有水平并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协调发展的形态。乡村是经济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大,经济迅速发展,引起农村内需扩大,生产生活资料需求增大,生产活动迅速增加,导致农村的碳排放迅速增加。为了减少农村的碳排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符合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增碳汇减碳排放,低碳经济在现代农村而言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相关概念及其内涵解读

低碳乡村的概念是在欧洲1924年提出来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概念,是低碳发展模式在乡村地域的主要表现形式,要求保证现在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科学规划、监督实施,提高农民的低碳意识,在乡村生产和农民生活过程中始终贯穿低碳节能、环保意识,采取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模式、减排增汇、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低碳乡村是低碳经济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和实现形式。

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我们说的碳汇主要包括森林碳汇、草地碳汇、耕地碳汇、海洋碳汇。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将CO2和:H20在各种光能的作用下转变为氧气和糖分。人类的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都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就起到固碳效果,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即碳汇。

森林是碳汇的主力军,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统计,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约25000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系统中的碳大约有1.15万亿吨,约占总碳汇量的46%。森林每生长一米生物量,可以吸收1.83吨CO2,碳汇功能很强大,所以森林碳汇是目前最为经济的碳汇手段。

农田碳汇、耕地固碳也是是重要的碳汇方式。大气中的CO2被农作物转化为化合物固定下来,耕地生产的粮食每年被消耗,固定的碳又释放到大气中,秸秆的一部分在农村被燃烧,只有作为农业有机肥的将CO2固定到土壤中,所以耕地固碳仅涉及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部分。

海洋碳汇是指一定时间周期内海洋储碳的能力或容量。海洋储碳的形式包括无机的、有机的、颗粒的、溶解的碳等各种形态。海洋中95%的有机碳是溶解有机碳(DOC),而其中95%又是生物不能利用的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目前世界大洋中RDOC的储碳量大约是6500亿吨,储碳周期约5000年,它们与大气CO2的碳量相当,其数量变动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海洋碳库是大气的50倍,陆地生态系统的20倍,现在全球大洋每年从大气吸收CO2约20亿吨,占全球每年CO2排放量的1/3左右。草原碳汇是另外一种重要的碳汇方式。依靠广袤的草原吸收大气中的CO2。

三、低碳农村的发展阶段

低碳农村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从传统的农村到低碳农村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在《经济成册的阶段》和《政治与增长阶段》两本著作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所著,在以上两本著作中根据社会政治制度、人的心理因素、产业主导部门、生产技术及组织方式四个方面,将低碳农村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发展的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根据罗斯托的这个标准和方式,我们选取社会经济基础、基层低碳意识、能源结构、碳排放情况、单位产值碳排放为六个指标,从静态指标和发展趋势两方面人手,均将低碳农村分为六个阶段。

(一)静态指标方面

1.传统农村阶段。在这个阶段传统社会经济结构较为落后;人们不知道低碳概念更没有低碳行为;完全使用生物质能源;碳排放极低;单位产值碳排放很低。

2.低碳认识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起步并且使得传统结构受到冲击-部分人知道低碳概念但是并没有低碳行为:能源结构仍然以生物能源为主,但是已经开始少量使用石化能源:碳排放很低:单位产值碳排放也比较低。

3.减排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有些结构问题露出端倪:人们熟悉低碳概念但是低碳行为还是较少,人们没有自觉低碳意识:科技发展,能源结构多样化,但是仍以生物能源为主;碳排放逐渐增多,较高:单位产值碳排放较高。

4.低碳起飞阶段。这个阶段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政府和人民群众都注意到结构问题严重:人们有了低碳意识,较多低碳行为:生物能源比重降低,石化能源逐渐增多变为主要能源,有少量的清洁能源出现:碳排放空前的高,达到峰值;单位产值碳排放极高。

5.低碳成熟阶段。本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增速减缓,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优化:低碳行为不断普及,延伸到生活和生产领域:使用石化能源比例不断降低,清洁能源开始占主体地位:碳排放较低:单位产值碳排放仍然较高。

6.低碳农村阶段。这个阶段是低碳农村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成熟并且结构合理;低碳观念深入人心,低碳行为普及到各个领域,低碳行为无处不在;完全使用清洁能源,低碳环保;碳排放很低;单位产值碳排放较低。

(二)发展趋势方面

1.低碳农村阶段。这个阶段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基层农民低碳意识没有变化:能源结构也没有变化:碳排放量增速非常缓慢:单位产值碳排放不变。

2.低碳认识阶段。该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基层低碳意识有所增加:生物质能源减少并且石化能源增多:碳排放量增速缓慢:单位产值碳排放不变或者稍有提高。

3.减排实施阶段。本阶段经济开始快速增长;基层低碳意识提高,低碳行为增多:生物质能源减少并且能源出现多样化:碳排放量增速较高:单位产值碳排放提高。

4.低碳起飞阶段。本阶段经济增速最快;人们的低碳行为逐步增多,增速加快;生物质能源慢慢减少,其他能源比重慢慢增加;碳排放增速很快;单位产值碳排放提高。

5.低碳成熟阶段。经济基础增速减缓,结构较合理,趋于优化:基础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增速很快:生物质能源占主要,清洁能源出现,但比例较低:碳排放量降低;单位产值碳排放降低。

6.低碳农村阶段。本阶段经济增速减缓平稳,结构合理:基层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完全普及:生物质能源逐渐退出,清洁能源占主体地位:碳排放量连续降低:单位产值碳排放降低。

四、广东省低碳农村发展现状

(一)关键指标情况

从广东农业现代化历程可以看出,广东农业发展基本上走的是“石油农业”的路子,即通过大量投入化肥、农药等石油制品来达到单位面积产量显著增长的目的。农业生产消耗的农药、化肥、农业机械无不与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有关,据统计(如下表4所示):广东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00年1764万千瓦,到2010年的2253万千瓦,10年间增加27.7%,增至到2013年的2498万千瓦,13年间增加41.6%:农业用电量从2000年405亿千瓦时,到2010年的1044亿千瓦时,10年间增加157.7%,上升至2013年的1235亿千瓦时。13年间增加204.9%:化肥使用量从2000年611吨,到2010年的740万吨,10年间增加219%,增加至2013年的776万吨,13年增加27.1%:农药使用量从2000年的8.47万吨,到2010年10万吨,10年增加18.1%,增至2013年的11万吨,13年增加了29.9%。化石能源消耗量增加,预示着石油农业的所占比例增大。这条“石油农业”的路子削弱了生物间有机质循环利用及有益生物的生存系统,造成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亟待向低碳经济转型。

(二)低碳,村发展水平评价得分

根据郝华勇2014年在《我国省域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实证研究》一文中构建的评价体系,从乡村能源结构、乡村生产结构、乡村空间结构、乡村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经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得分是0.2879,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排在前6位的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广西、天津等在总得分分别是0.5654、0.4811、0.4693、0.4502、0.4156、0.4118,从总分方面看,广东低碳水平与这六座城市相差甚远。

(三)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动态评价得分

吴贤荣、张俊彪等于2014年采用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对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进行动态测算,运用DEAP Version 2.1软件测算2000年、2005年、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效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Malmquist指数分解法,从时间序列维度进一步剖析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变化,将AMCPI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EFFCH)和技术进步指数(TECHCH),得出的结论说明广东省的农业碳排放排名第15位,居于全国中等水平,

综上所述,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的数据分析可以说明,广东省低碳农村发展正处于实施减排阶段,因此要分析优劣势和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向低碳起飞阶段迈进。

五、对广东发展低碳农村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指导,让农民全面了解低碳经济,开展低碳生活方式

建设低碳农村,与每个农民和农户密切相关。政府可以颁布一些法规政策、举办低碳经济讲座、加派宣传车加强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低碳经济,让农民更全面的了解低碳模式,让他们知道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是更经济环保、更安全健康、更时尚的生产生活方式。让农民逐渐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接受节能、环保的低碳消费观念,养成节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积极引导农民过低碳生活,切实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建设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引进低碳生产技术

实训农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的、实现向可持续农业技术顺利过渡的途径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低碳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的各个方面,加强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的生产和使用。要用科技支撑低碳农业发展,把低碳科技引入到农业实践中,加快低碳技术的扩散速度。

(三)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适时开发与利用生物质能源

农村能源建设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的新型能源,可以实现农村能源结构的优化、农村环境的美化,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适宜地区农村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能源技术。

(四)地方政府要有目的有步骤的规划,发挥低碳示范区的示范作用

农业的发展阶段篇5

1.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办学困境,未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萎缩状态,生源严重不足。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县镇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1852人,普通初中毕业生424158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12065人;村屯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91843人,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2543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6,4%,远低于城市27%的比例,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只能靠招收普通高中生和初中生维持生存,造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础设施落后。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校舍、图书资料都非常陈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其次,合格的专业教师紧缺,不少学校的专业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改任的,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特别少,因而学生的专业技能差。第三,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率低。第四,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增加了学生升入大学的机会,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原本处于弱势的职业技术学校雪上加霜。在这种办学条件下,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可能发挥为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2.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供小于求,未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无理想选择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0%,高校招生数量自1999年以来也快速增长。然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缓慢,作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中介,普通高中教育成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县镇普通初中生毕业生4241585人,普通高中招生1892528人;村屯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普通高中招生551471人,由此计算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仅为18.6%,远低于城市60%-70%的升学率。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但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种种缺陷以及其他原因,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二,复读。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九年的义务教育已经培养了学生的“离农”意识,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校扩招增加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读高中、上大学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复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本来就短缺的农村教育资源更加紧张,而且加重了复读生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第三,进入民办普通高中。农村民办普通高中数量少,教学质量与公立学校有很大差距,大部分读民办高中的学生期望值较低,仅仅为了获得高中学历。第四,放弃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中小部分回乡务农,大部分离乡打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这部分学生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给社会安全造成隐患。

3.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可缓解就业压力,积累人力资本

农村初中毕业生大多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回乡务农,或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已有1.5亿富余劳动力,城市也有大量下岗工人,如果创造条件让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可推迟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暂时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积累人力资本。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失业高峰期,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这既是解决失业的治标之策,也是提高未来劳动力竞争能力的治本之计。

4.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才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技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农村劳动力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左右。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业科技人员极为短缺,致使绝大部分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无法推广,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为粗放型,生产效率低,传统农业仍是主体。另一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由从事农业向从事其他产业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近年来,许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素质低,多从事临时性和随机性很强的职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欲望和其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那些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农村人口有较强的迁移欲望。由于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他们的迁移行为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育的功能。基于农村的劳动力现状,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实用人才,应是改变农村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的困难

1.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未受到政府的重视

从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来看,高中阶段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太低。1986—1998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以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高校大规模扩招上。农村的部分地区为了“普九”验收合格,已经负债累累,在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自然不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2.由于经济困难,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阶段教育的动力不足

尽管农村高中教育总量供小于求,但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教育动力不足,主要是由于以下的经济原因。首先,农民收入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人大幅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由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制度效应已逐渐减弱,农村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慢,有些地区由于地方财政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村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对普通高中的调查为例,在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52.1%、48.4%和50.6%的普通高中学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89.2%、82.9%和74.0%的普通高中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即使上了大学也交不起大学的费用,也就是说,在没有读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虑到大学费用过高而过早放弃了读高中这一选择。其次,农村教育投资风险大而收益小。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学习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很低,而高中收取的学杂费、资料费又较多,并且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回乡后一无所长,等于高额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所以说农民教育投资风险是很大的。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考上的是非重点院校或地方院校,毕业后去中小城市甚至乡镇,这意味着他们就业后的收入较低,农村高职学生就业后的收入更低,对这些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投资收益不高。农民收入敞薄且不稳定,因而在把有限的收入作为教育投资时会考虑风险及收益,经过权衡,必然选择风险小而收益大的项目,放弃对子女的高中教育投资。

3.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差

办学条件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农村高中办学条件虽有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要。第一,教师数量缺口较大、质量亟待提高。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年需补充高中教师24万人,而2001年仅补充了8.3万人,相当于应补充教师的1/3。显然,在全国范围内,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教师严重不足。在农村,由于待遇低,生活条件差,高中阶段教育教师更加短缺,农村中学不但难以引进优秀人才,而且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扩大的瓶颈。另外,高中阶段合格教师紧缺,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为70.7%,农村要低于这一比例。英语、数学、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课程的专任教师不仅短缺,而且学历合格率更低。第二,教学设施配备水平落后。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虽有较大提高,但职业高中达标率普遍偏低,其他如音乐、体育和美术设备配备达标学校比例都不高。第三,班额偏大,影响教学的正常运转。农村普通高中班额普遍超过60人,职业技术学校平均班额小于普通高中,但部分学校也存在班额过大的问题。

三、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对策

1.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

中国地域广大,不但城乡间发展不平衡,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可加快普及高中的速度,但要注意初中毕业生的质量;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如果生源质量能够保证,可考虑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

2.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

有了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才能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农村高中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收费标准,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来源。

3.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

我国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了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建议对农村贫困高中生实施类似的政策,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勤工俭学不太适用于学习紧张的普通高中生,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奖、贷、助、减、免”的资助政策也可以逐步在高中实施,其中助学贷款更为可行。通过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

4.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力提高教师素质

应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出发,建设高中师资队伍。在数量上,除了扩大本科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外,还应针对农村的实际,通过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的待遇等途径,吸引大学生来农村任教,防止教师流失。此外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社会各行业中招聘合格的人员,也可有效地缓解教师短缺的局面。在质量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本科生,另一方面,要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率。

5.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

在农村普通高中供给小于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应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首先,要努力办好公办普通高中,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这是扩大教育供给的主渠道。其次,大力发展民办普通高中,制定宽松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再次,探索“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办学形式,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

6.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

与农村普通高中供求状况相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供大于求,许多学校已经出现生源危机,建议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办特色专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其次,在教学上,抓住“质量是生命”不放松,狠抓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得到社会的信赖。再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就业有门,升学有路。

参考文献:

[1]崔民初.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3,(7).

[2]袁桂林.高中发展供需矛盾与农村高中发展潜力调查研究报告[R].当代教育科学.2003,(11).

[3]2001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李芙蓉.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与问题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摘要:根据我国农村教育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然而,一些人对发展农村高中教育不够重视,且农民家庭经济困难,办学条件差,以致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进度缓慢,因此,应多方面采取措施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

关键词: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农业的发展阶段篇6

一、引言

从本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在其社会和经济改革过程中,相继为其为数不多的农民建立起社会养老年金保险计划(以下简称农民年金保险计划),从而将农民全部纳入其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这些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保障制度的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社会养老年金保险最早是出现在城市,随后才逐渐扩展到农村。在农村,开始是农业雇佣劳动者,其后才扩展到全体农民。其间一般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如德国在1889年就建立了雇佣工人养老年金保险计划,直到1957年才扩大到全体农民;日本在1941年开办厚生年金保险,1959年建立国民年金保险,1971年才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美国在1935年开办职工养老年金保险,直到1981年仍有25%的农民及农业工人没有享受政府的养老保险保障,直到1990年才全面建立农民年金保险;加拿大从建立雇佣工社会养老保险计划到农民年金保险计划相隔了64年(见表1)。表1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时间及经济发展水平(附图{图})注:人均GDP,接美元现价计算。②a是1978年数据;b是1992年数据。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1981,1990,1991,1993年;《社会保障实务大全》,新华出版社。

事实表明,各国国情尽管不同,但建立农民年金保险计划都远远滞后于为城市的

雇员雇工建立的国民社会年金保险计划。其客观原因、规律性如何?对我国建立农民社会年金保险计划有些什么借鉴意义呢?

二、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挑战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很小,农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地位已显著降低。农村经济极不稳定,农村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农民收入普遍低下,生活日益贫困;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农村劳动力不足,农地无人耕种而撂荒,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加之,西方国家的居民一般家庭观念比较淡薄,往往也不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老年农民一般都依靠自己的土地、房屋等资产养老,但农业劳动力的老化进一步加剧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进而成为各国工业化发展的障碍。西德是最早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国家,在1957年,西德的农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产值份额仅为5.7%,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为13.7%,而工业产值份额却为54.5%,工业劳动力结构份额为47.3%。50年代的德国已是十分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农业的发展完全依靠工业剩余的支援。日本是1971年建立农民年金保险,当时日本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低,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0年代初的25.6%下降为8.0%,工农业产值的比例为9.2:1,农业劳动力人数由50年代初的50.9%下降为14.7%。农业生产增长率1951~1961年平均3.6%,1961~1970年平均3%,1971年比上年负增长6%。[1]丹麦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丹麦以生产粮食

为主,到60年代转而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构成中由60年代的14.0%下降到1976年的6.9%,农业的地位迅速下降。芬兰粮食生产到1968年才自给有余,但是到了70年代中期各种主要作物产量有所下降,如小麦由1976年的654千吨下降为1977年的295千吨,黑麦由178千吨下降为80千吨,燕麦由1573千吨下降为1023千吨,马

铃薯由948千吨下降为737千吨,甜菜由610千吨下降为560千吨。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也因此大受影响,1975年为0.6%,1976年为0.3%,1977年为0.4%。波兰政府也是70年代中期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其农业份额相对于其他各国高些,但也只有14.5%。由此看来,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农业问题比较突出,以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甚至严重负面影响。

2.人口状况的变化农业人口状况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很低。如日本当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为24.1%;丹麦1997年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为20%;芬兰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为40%;农业人口比重最大的是波兰,也只有42%。这表明各国在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其农业人口远远低于非农业人口,或者说,非农业人口已经超过了50%以上。虽说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明显下降,可是各国面临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而导致的农业人口绝对量的增加,以及农业人口的老化,为各国所担忧。根据人口经济理论所确立的人口增长模型(见图1),一个国家的人口要经历一个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型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型的转变过程,这对世界各国是普遍适用的。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与工业化发展以前的时期相对应,人口增长的第二阶段大致与工业化的初期相对应,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医疗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居民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从而引起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地下降,高出生率与低死亡率的并存使得人口增长率急剧上升;人口增长的第三阶段大致与工业化中期相对应,这一时期死亡率仍在下降,但下降的进度放慢,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妇女文化水平和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参与率的提高,以及生育观念的改变,使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要大于死亡率下降的幅度,从而使人口增长率逐渐降低,人口增长的第四阶段大致与工业化的后期相对应,这一时期出生率的下降步伐明显趋缓,而死亡率因趋于极限而难以下降,这样低出生率伴随着低死亡率,人口变动逐渐趋于稳定,且增长率趋于零。

(附图{图})图1人口增长与工业化对应关系模型图注:①发达国家指首批工业化国家,如英国、西德、美国、日本、加拿大等。②后起国家指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波兰等。<BR>人口增长阶段与工业化成长阶段的对应关系意味着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前期,经济发展一直都面临着人口高增长的压力。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往往在这一阶段形成,如果农业部门不能供给充足的剩余,则经济要成功地度过这一阶段是困难的。农业人口的高增长严重制约着农业剩余供给的增加。因此,摆脱这一人口陷井的根本办法,就要求尽可能快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积极地对农业人口的高出生率进行必要的社会控制,而社会控制的结果,使出生率急剧下降,由于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死亡率也急剧下降,这个在人口高出生率

时期出生并存活的人在过半个多世纪后成为白发老人,换句话说,在半个世纪后,将有一个老龄人口高峰期,这些老龄人口将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根据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时间看,正是在老年人口压力最大的时候(图1中的阴影部分)。3.经济发展的水平

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制度的背景是在农村面临着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情况下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尤其是像西德、日本等这些发达的国家,从它们工业化发展所走过的历程来看,当它们充足的吸纳了农业剩余而有了大量资本积累完全走上了工业化发展道路之后,农业的发展缓慢难以与工业的发展相协调,此时,需要以工业剩余

来补充农业。这一时期,由于工业高度发展,表现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高水平化,人均GDP很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国建立农民年金保险时除了斯里兰卡人均GDP只有386.9美元,波兰人均GDP为1822美元外,其他国家人均GDP都在2000美元以上。但是根据各国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看,只要人均GDP达1000美元(按1980年美元价计算),就实

现了工业化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即农业为工业提供剩余的使命结束。这一阶段美国用了80年时间,日本持续了40年时间。相反,韩国、台湾等后起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农业提供剩余持续时间要短得多。在农业为工业提供剩余使命结束后一段时期,常需几十年时间工农业要进行各自的积累,自我发展,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各国陆续建立工人年金保险制度,为保障工人的生活安全,老后有良好的经济保证。日本是在1941年建立工人年金保险的,而在30年之后的1971年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均GDP达3802美元(按当年美元现价计算),日本便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同年,日本建立了农民年金保险制度。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建立农民年金保险计划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所起的作用给农村居民提供了一种社会福利,而且是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保障措施的组成部分。

三、结论与思考

如果将各国工业化成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的话,则大致划分如下:第一阶段:经济起飞时期,工业的发展要完全依靠农业的支援,即以农养工阶段。若工农业的结构比例为6:4,农业劳动力份额不超过55%,人口城市化率不低于35%,人均GNP不少于1000美元(按1980年汇率计算),则经济发展进入下一个阶段。第二阶段: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工业化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剩余积累,农业和工业平等发展,即工农自养阶段。若工农业的结构比例为8:2,农业劳动力份额在30%以下,人口城市化率在50%以上,人均GNP在2000美元(按1980年汇率计算)以上,则

进入下一个阶段。第三阶段:工业化发展的成熟时期。工业化的发展完全依靠工业剩余积累,且农

业的发展需要工业支持,即以工养农阶段。前述分析表明,这些国家或地区建立农民年金保险计划大都是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时期,即工业化发展靠自身积累,且其剩余反哺农业时期。依世界各国的经验,在工业剩余反哺农业的初期,一般所采取的措施都是进行农业价格保护,进行农业投资,之后,才是进行农村社会保障。美国以工业剩余回流农业为内容的农业保护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日本是60年代初期,开始以工业剩余回流

农业进行农业保护的,同期建立了农业工人的养老年金保险,但直到71年才建立了农民年金保险。台湾省是在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农业保护的,但农民年金保险的建立是在90年代初开始的。根据以上资料和分析,我们对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其他经济指标粗略推断如下:(1)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15%以下;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以下。(2)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已下降到50%以下,且总人口增长处在人口增长的第Ⅲ阶段中后期(图1阴影部分)。

(3)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当年美元)。按照这一推断,那么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呢?是否具备建立农民社会年金保险制度的条件呢?(1)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目前农业在国民经济,全国公务员的共同天地各部门中的份额为20.6%,农业劳动力份额为52.9%(1995年统计数据)。(2)我国目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70.1%,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出生率由1990年的21.6%下降为1995年的17.12%,而死亡率由1990年的6.67%下降为1995年的6.5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10.55%,正处在人口增长的第三阶段中期。(3)我国在1995年人均GNP约为1000美元(按1979年的不变价计算)[2]。对照国外的经验,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还很低,还不具备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经济条件。统计表明,我国工业净产值首次超过农业净产值是在1971年

,这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体转向以工业为主体的临界点,当时农业净产值的结构份额为47%左右。经过约15年的过渡,到1985年,我国净产值的结构份额基本稳定在41%以下,农业劳动力占全国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60%,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36.6%,人均GNP按1980年汇率计算已接近600美元(若按人民币实际购买力计算人均DNP接近1000美元)。根据前述各项指标,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在80年代中期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工业与农业平等发展的阶段。当然,尽管我国工业化水平目前很低,可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那些工业化国家当时的水平。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的势头,1979—1991年GNP平均增长率达8.6%,人均GNP平均增长率为7.5%,1992年、1993年又分别创造了12.8%和13.4%的世界记录。而1965年到1990年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4%,根据有关预测资料1990年到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3%,按照该增长速度,中国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等于1990年的10倍,203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等于1990年的19倍。预计中国在2050年前后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万美元左右(以1990年美元汇价计算)。依发达国家经验,工业化中期一般所用时间较短,如美国用了30年,日本用了10年,台湾地区用了10年。那

么,我国依目前的发展速度要不了几年就会渡过这一阶段而跃入工业化成熟期或更高的阶段。如果经济确如所预测的速度发展,全国性的、真正的农民年金保险制度要到15—20年以后才能顺利地建立起来。不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很大,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相当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如苏南地区1993年人均GNP已达到1500美元(,全国公务员的共同天地按当年汇率折算),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只占7.7%,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为26.3%,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大体相当于日本60年代后期,台湾地区70年代后期,韩国80年代初期水平。因此,这些发达地区可以早一些开始建立农民年金保险制度。与目前学术界普遍的观点相比,我们在这里所得的结论显得不大协调,观点似乎有些保守。但任何制度变迁首先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尽管强制性制度

迁有其必要性,但也必须认真考察其成本和效果。参考文献:

1.李pèng@①:《农业剩余与工业化的资本积累》,西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

2.田伯平:“东亚发展模式与苏南现代化道路的比较”,《国外社会科学情况》

(南京),1995年第4期。

3.胡继晔:“中国人均GNP700美元,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清华大学学报》(

农业的发展阶段篇7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与“十五”时期、2006年的数据资料进行纵向比较,对2007年河北省农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内在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分析农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而为促进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业结构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增长

河北省农业发展面临着自然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双重约束,出现了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使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性目标,调整农业结构尤其重要(侯满平,2004)。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影响农业结构的因素很多,并随农业发展所处阶段的变化而改变,这些因素是农业结构变动的内在原因,它们使得河北省农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经济发展进程中农业份额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为了考察农业份额的变化,本文对1996-2007年河北省第一产业产值在本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与全国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进行了比较分析(见表1)。由此得知:虽然从1999年开始,河北省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呈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

此外,考察农业份额变化的另一指标是乡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比重的变化。表2显示,伴随着河北省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稳步增加,本省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比重却呈现出严格下降的变化趋势,由1999年的61.78%一直下降至2007年的49.99%,并且明显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近些年来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增长,特别是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正从传统的农林牧渔业转移到非农部门,直接造成了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传统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的人员比重偏低。据统计,从农村从业人员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来看,河北省也明显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上一直维持在50%左右(见表3)。现阶段河北省农村仍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据《中国农业年鉴2006》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5年年底,河北省乡村劳动力资源数共计3024.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数2805.9万人,实际剩余218.9万人,实际剩余率高达7.24%,近几年更有增长之势。

综上所述,工业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农业内部需求构成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和比较优势的转移,进而推动了经济发展进程中河北省农业结构的演变(周荣荣,2003)。伴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份额总体上正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农业增长与农业结构相互制约

考察农业结构演变离不开农业发展过程。总量增长与否及增长快慢取决于资源的配置是否有效,而结构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源配置的效果,因此从较长的农业发展过程看,农业增长与结构变动是互动演化和相互制约的。

河北省的农业增长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而农业结构的变动也相应地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考虑到数据收集及研究的可行性与时效性,本文分别从以下三个阶段进行考察:第一阶段为1996-2000年,即“九五”时期;第二阶段为2001-2005年,即“十五”时期;第三阶段为2006-2010年,即“十一五”时期。在每一个阶段,以历年农业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表示农业增长速度,以每一阶段的农业内部结构年均变动值表示农业结构变动幅度(牛若峰,1997)。具体做法是:分别以每年上一年的农业生产总值为基数,计算各个阶段中历年农业生产总值的同比增长速度如表4所示。

根据表4数据绘制图1,从图1中可以发现河北省农业生产总值的同比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走势基本相同。

本文再来分析河北省历年农业结构的变动情况,为此:先计算农、林、牧、渔业在该年农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上一年的增加值,再对上述增加值取绝对值,最后求其平均值,用以表示该年农业结构的变动幅度,数据整理结果如表5所示。值得一提的是,自2003年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以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应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但考虑到数据分析的统一性,表5中所有数据都是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之和、即不包括服务业产值的前提下计算得出的。

从表5可以描述河北省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如表6所示。

结合表4、表5和表6可知,一般在农业增长速度减缓的第二年农业结构的变动幅度开始增大,比如在1998年、2002年和2005年期间,农业增长较之前一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而在接下来的1999年、2003年和2006年,则伴随着农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调整完成后的2000年、2004年和2007年农业得到迅猛发展,之后增长减缓,进而又要进入下一个调整期。

为了从总体上考察前文提到的三个阶段的变动特征,本文计算各个阶段历年指标的平均值(见表7),表7显示:在第一阶段,农业增长缓慢,农业结构变动幅度较大;农业结构完成调整后进入第二阶段,农业增长迅速,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相对降低;第三阶段初期2006年农业出现负增长,完成该年农业结构调整后,2007年农业增长迅速。

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河北省农业结构随工业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所呈现出的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为:农业虽然仍占据主要地位,但农业份额所占比例在不断下降;农业结构变动的高峰期大多与农业增长减速时期相伴,这与经济高速增长之后进入结构调整时期的规律相吻合。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河北省农业结构变动幅度为1.91%,仅低于1996年,这与国家和政府的宏观政策紧密相关。河北省应该充分利用上述结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以实现全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满平.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6

2.周荣荣.WTO框架下的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J].经济学研究,2003(3)

3.牛若峰.中国农业的变革与发展[C].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李滢,1979年4月生人,女,汉族,研究生学历,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统计系讲师。

赵邦宏,1963年12月生人,男,汉族,博士生学历,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

农业的发展阶段篇8

所谓农业机械推广鉴定(以下简称“农业推广”),是指经由省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业鉴定机构来为农业机械的选择以及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持的活动。所提供的理论依据必须是经过科学试验、检测和考核通过的,能够经受得住考验和实际工作应用的。并且在农业机械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农业推广鉴定包括部级推广鉴定和省级推广鉴定。

2推广鉴定的发展

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农机鉴定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发展是强制鉴定阶段。由于处于计划体制之下,制度完善,监管有力,农机产品的总体质量是有保障的,能够满足当时的农业生产需要。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到2003年。这一阶段是农机试验鉴定的过渡阶段,是其由强制到无序发展的一个转型期。这一阶段的农机鉴定工作,有了文件的指导,在农牧渔业部的《农业机械鉴定工作条例(试行)》的指导下进行农机试验的鉴定。第三阶段是从2004年至今。这个阶段农机鉴定的法制建设越来越健全,为鉴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国家农业部了一系列的文件来对农机鉴定工作进行指导,加之各省市也相应建立和健全对农机鉴定的规定和管理办法。此阶段逐渐形成农机推广鉴定的法规体系。在第三阶段,农机鉴定坚持依法鉴定、促进农机化发展、维护广大农机用户权益、为农民选购农机提供信息的宗旨,巩固并突出了自身的特色。这样一来,农机推广工作会深受广大农民、企业和社会的一致认同,从而对农机推广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推广鉴定的作用和地位

3.1科学评价农机具的手段

农机质量识别专业性强,而大多数农民用户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往往不能识别机具质量的优劣。由于购买、使用质量低劣的农机具,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经济利益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机推广鉴定的诞生,为农民提供了一个简明的评价手段,许多农民在购买农机时,会查询有无农机推广鉴定证,一些省市在打假中,还将菱形鉴定证章作为识别依据。

3.2贯彻国家安全要求

为贯彻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农业部在《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加大了相关项目指标的权重,提升了相关项目的重要程度。如解决自走式收获机械的噪声太大,对驾员造驶成伤害和农机产品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标识不齐全等问题时,把噪音指标进行了强化并由原来的B类项提升到A类项。这就促使企业重视,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3.3引领农机技术发展,提高农机产品质量

农机推广鉴定考核产品的作业性能,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和生产条件及售后服务等项目,而且它独具的复检功能,让企业能验证改进结果,有助于解决产品关键性技术问题,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

3.4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

提高农机械水平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需求,适当地推广先进的农业产品,提高农业机械发展前景。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必须要经历试验鉴定这一个程序,可以说试验鉴定是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前提。以玉米收获机为例,玉米机械化收获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最薄弱的环节,2006年我省的玉米收获机乎是刚刚起步,在作业性能方面都达不到要求,更谈不上是否可靠、适用。农机鉴定机构每年都对众多企业生产的多种型号的玉米收获机进行鉴定,还经常开展可靠性、适用性跟踪试验。把试验鉴定的数据、结果及时向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汇报,使政府相关部门了解产品的信息,并把结果反馈给企业,使企业有目的的改进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鉴定,玉米收获机由以前的不能用”,发展到了现在的“能用”,现在正朝向“好用”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在农机的安全性能、作业性能、可靠性、适用性等方面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地监督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发展水平。促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大面应用的变革,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制度。

上一篇:大艺术创意美术教育范文 下一篇: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