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创意美术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03 22:11:34

大艺术创意美术教育

大艺术创意美术教育篇1

论文摘要: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分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为例,浅析学校进行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与影响,通过艺术教育与实践融洽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达到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总目标。

谈到艺术教育,笔者认为首先是指学校艺术教育,学校艺术教育通常是指通过有关音、体、美等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知识和氛围的传授与引导,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对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部署。各高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陆续将艺术教育纳入了教学计划,开设了艺术教育类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如果对这些艺术教育通过相关课程设置来进行普及的话,那么它只是狭义的纯艺术学科教育,而真正需要艺术教育发挥作用的话,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艺术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艺术教育与实践才能相辅相成。

一、艺术教育与实践相统一的条件与载体

由于笔者视野有限,文中谈及的艺术教育与实践都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为例。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作为一个单独的校区,承担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载体是分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大学生艺术中心本着“以艺育人”的宗旨,从单纯的技术技巧教育中走出来,力求提高艺术教育的美育性能,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在实践中努力开辟丰富多彩的具有展示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大型活动精品化、中型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力争创建先进的主流的校园文化。我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提高到普及;由个别艺术尖子人才带向全体学生;由艺术比赛的喜人结果和成绩到艺术活动的育人树人;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到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从各方面延伸了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涵。

二、高校开展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基本原则

笔者认为,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围绕这个方针和目标,高校开展艺术教育要坚持“三个结合”的原则: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公共教育的高校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首先是为了塑造人,要使每一个学生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一般来说,这是“普及”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按照“学校抓提高,院系抓普及”的工作方针,两者紧密结合,推进艺术教育从广度向深度发展。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艺术教育要与学校的第一课堂、第三课堂相结合,以保证艺术教育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必须有丰富、活泼的课外、校外活动的配合和补充,因为作为一种公共课,进入课内的艺术教育课程无论是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大部分的教学训练活动还要在课外进行。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普及化、科学化。

(三)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艺术教育包括学习与实践,前者旨在提高“功能性素质”,后者旨在优化“人格性素质”。从“功能性素质”上升到“人格性素质”就必须要通过实践。“实践高于理论”,没有艺术的实践,特别是没有艺术的情感体验,便无法深刻领会艺术的精神,无法使学生通过艺术知识、技艺的升华,达到鉴赏美、创造美的目的,也就失去了艺术教育的意义。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一定要遵循“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特别要注意加强实践环节,重在提高“人格性素质”。

三、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的作用

笔者担任大学生艺术中心指导老师以后,亲自参与到红山学院的艺术教育与实践之中,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这种作用与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审美作用

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所以会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并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和谐的状态。”通过艺术教育与实践,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因此艺术教育应该具有培养审美能力、打造审美境界和陶冶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和方法的作用,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辅德作用

艺术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达到完善和谐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对于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首先是因为艺术是美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启迪人、感染人的巨大力量。同时,艺术这种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它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目的。因此艺术教育应该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感化教育作用以及辅助德育作用。

(三)艺术教育与实践的益智作用

培养大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是全面发展中“智”的要求,而艺术教育对“智”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欣赏的同时,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从而获得广博的知识。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因此,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对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人才是极为有益的。

(四)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创新作用

艺术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力是经过独特的艺术思维活动塑造形成的,艺术的这种独特性,决定着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具有极其有益的促进功能。通过艺术教育与实践,既能让学生的脑功能和思维功能协调发展,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直觉、灵感、想象、创造等创造性思维。可见,以独特性和求异性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思维,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是能够被很好地加以激发和培养的。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是艺术教育与实践的重要作用。

总之,艺术教育具有多功能的辐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她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形成艺术文化素质,还可充分发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培育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学校艺术教育应该通过开展多种途径的艺术实践活动,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学校素质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达到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47,355.

[2]张国宏.学校艺术教育的功能.中国校长,2007(6).

[3]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5.

大艺术创意美术教育篇2

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体育教学成为促进艺术院校大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从艺术院校专业学习的角度来讲,体育学习和锻炼能够促进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体育作为人身体美和意识审美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体育运动和美学艺术两者之间既是相互联系,也是相互促进的。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塑造良好的身体。个体审美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增强个体的精神风貌。因此,在艺术院校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将会帮助艺术院校大学生专业素质实现

二、艺术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意义

1.艺术院校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美能力的发展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审美素质培养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情感的抒发提供途径,帮助学生克服生活和学习中产生的压力,释放自我,缓解因为情感问题带来的心理矛盾,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体育教学过程中,审美素质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既是审美的主体,也是审美活动的对象。所以,审美素质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教学来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造美的能力,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美育和艺术院校的教学相通的,在塑造学生个体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过程中,发挥着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作用。体育实施过程中的美育,将理性思维和身体的感官刺激,渗透到个体的感中,帮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更能够创新。

2.艺术院校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美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艺术类院校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作为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在艺术类院校专业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锻炼和塑造。体育教师要加强对艺术美学规律的认识,提升体育学习对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有效性。使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运动技能练习的过程中,逐渐的锻炼审美和创造美的技巧。大学生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区别,审美能力更偏向与感性的体验。因此,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因为体育运动技术的不固定性和瞬时性,给大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想象空间,这对艺术类院校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3.艺术类院校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创造美的艺术在艺术类院校体育教学和练习的过程中,体育器材、体育服饰、体育音乐旋律等各个构成内容,都在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学元素,体育运动员的形体美、力量美、表情美等,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因此,体育所具有的美誉功能是明显的,美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调节人体的各个器官,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水平。与此同时,健壮的体魄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反过来会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帮助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发挥出更大的学习潜力。提高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创造美和展现美的能力。

三、艺术类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1.体育教师要提升教学魅力艺术类院校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需要从各个方面予以教育,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提升动作讲解是的语言美、提升动作示范时的示范美。审美能力是所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艺术院校类大学生顺利完成各种行为的必备素质。体育作为人类实践形态的行为艺术,体育审美素质的提升同样需要体育审美能力的发展。体育审美能力也是通过体育美学知识表现出来的。体育美学知识转化为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需要教师系统的对学生的审美素质进行培养。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实践体育美、展现体育美的自觉性,提高艺术类院校学生创新的能力。

2.提升体育审美能力在专业学习中的迁移在艺术类院校的教育实施过程中,良好的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人体美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坐立行卧的过程中,保持恰当的身体姿势,从而防止身体脊柱发生弯曲变形等现象,保证人体的各个部分能够匀称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壮的体格。美育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激发和丰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个体体验,帮助学生激活自身的创造能力,高度发达的美学敏感度来实现的。美育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日常思维和实践的创造提供了源泉。在体育运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运动要克服自身的很多极限,给学生创造丰富的想象力,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3.激发和培养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潜能,全面的调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创造意识。美育关系到学生人格的每个方面,审美素质的提升具有系统性。美育的全面性既是美育发展规律的全面性,也是学生不同审美能力不断提升的全面性。审美素质在提高学生个性审美发展时,内含着对个体心理素质和意识形态的全面发展促进。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体育审美素质的提升表现出的是对学生情感意志的身体实践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体验身体美、意志美和协作美。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塑造学生完整的个性和优秀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体育搭台,发展艺术类大学生专业素质的能力在艺术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运动会等,在体育比赛等过程中,我们可以全方位的欣赏体育运动员得精彩表现,对观众来讲这种身体创造的美,是吸引参与到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向学生展示各种运动美,引导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体育锻炼来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加强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实施,既是促进学生心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体育展现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身体美、力量美、运动美,教师要充分和全面运用体育教学中美的展现,引导学生向往美、发现美、创造美。体育教学中美育既是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的手段。

四、结语

大艺术创意美术教育篇3

关键词:审美教育;公共艺术教育;开拓创新

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高校是培养学生创意性思维、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也应围绕“培养创造性人才”这个目标进行。21世纪是网络化时代,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科技兴国”的战略任务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那么正处在教育改革中的高等院校如何面对变化的形势和时展的要求呢?必须结合国家新颁布的《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中提出的要实行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进行大力改革。

一、国内外公共艺术教育状况

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几乎都设有公共艺术学科,以美国为例,美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推行全面综合艺术教育思想,《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大纲》中这样写着:“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就像呼吸时没有空气一样,这样的社会和民族迟早会消亡的”1998年,美国盖蒂艺术中心在“98北京美术教育研讨会”上,大力倡导全面综合性艺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给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有很大的启发。他们强调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影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为全面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环境,美国大学的艺术系为非艺术学科的学生开出很多选修课,比如:钢琴课、舞蹈课、美术史、艺术设计、工艺美术等,而艺术院系又规定学生选若干的学科和自然社会科学、历史等课程,使学生的学习获得全面发展。另外,战后日本的美术教育受盟国及美国的影响,以自由主义教育为指导理念,日本第一次将艺术列为必修课,重视艺术教育的系统性,注重学生情操的陶冶和创造力的培养,办学层次发展到大学以上,教学中采用艺术教育规定课程,普通综合性大学均可招生培训。九十年代,美国推行全面综合艺术教育思想,日本紧随其后,配合适应1998年教育改革中“培养生存能力”的目标设立了艺术综合性学习,期望能通过各领域统合的学习,使学生成为社会的人,以及和自然协调、能和他人和谐相处的人,当他们进入社会后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生存,能够独立思考,进行探索和创造。

回顾我国的艺术教育,近现代艺术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突破性发展,总的来说,我国有一批有识之士、长期以来热情关心艺术教育事业的学者,在广泛的领域对艺术教育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不断开拓创新,支持和推动着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成果显著。但总体来说,我国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状况与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主要是人们在观念上对艺术教育持比较保守的观点,长期以来,从中学到大学都是“重理科轻文科”,“重文科轻艺术”,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功能规律等认识不足,导致艺术教育比较滞后,虽然现在许多大学陆续有了艺术系和艺术课程,但大多数是缺乏系统性,有些出于营利的目的,在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后做出调整而产生的艺术专业,与公共艺术教育关系不大,即使有一定的艺术课程安排,但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很不完善,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就更加滞后,这显然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这种情况在普通大学较普遍,但在重点大学情况已有一定的改善,比如清华大学每年都投入几十万元的经费进行艺术教育投资,本科生在四年内,学生必须选修一门以上的艺术课程,否则原则上不予毕业,这说明了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已经受到一定的重视,教育状况也有所改善,这就为其它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树立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1.公共艺术教育是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围绕“育人”这一主题,把培育人才置于艺术教育建设的中心,营造一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艺术氛围,使学校的一切有益活动、一切改革都围绕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核心,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战略也必须随时展而发展,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面临国际之间的竞争,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及时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这种形势下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使之适应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公共艺术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现代意义的艺术教育要求学生用心体会人类艺术文化的精华,并运用艺术教育使之在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柳斌同志强调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众所周知, 艺术教育具有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智育功能、情育功能等功能,艺术作品对人们的思想和道德具有教育作用,例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指出:艺术可以“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还可以“监戒贤愚,怡悦情性。”艺术作品和教材中无不充满着德育教化的内容,优秀的作品可以有效促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觉悟等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如《国际歌》、《黄河大合唱》、《我爱你中国》、《命运交响曲》等歌曲或交响乐,美术作品中如《自由领导人民》、《格尔尼卡》、《江山如此多娇》、《父亲 》等作品通过社会性历史性题材来表达人与人,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使学生通过作品体会到人生的悲欢苦乐,了解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艺术家们的创造精神和执着追求的毅力,所以,接受艺术教育能使学生不容易成为一个“片面”的、视野狭窄的人,相反会使学生获得人生意义的全面体验,塑造自我,完善人格和灵魂,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格丰厚的人。

3.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科学家们研究证实,艺术学习和训练有利于开发智力和发展创造才能,尤其是美术和音乐的学习和训练,在开发人类大脑和脑潜能方面有显著的功效。艺术教学可以对人脑在音乐、图形、立体空间等能力方面进行较直接的锻炼,从思维的互补关系看,由于艺术创作的自由性、开放性、想象性、更直接地锻炼了创造性思维,可以弥补一般智育思维的封闭性、狭隘性,这种训练是启迪心智必不可少的,通过艺术创造所培养出来的想象力,是诸多科学所不可比的。现代科学已证明,只有通过同步地开发左右脑,共同并重参与,才能完成实际意义上的创造性活动。所以适当的艺术教育是必须的,它可以提高智育的效率和质量,也是提高智育的根本途径,也就是说美育的艺术训练过程对人的创造性思维、想象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启迪心智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也曾说:“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说明了音乐对人的智慧是有激发作用的。音乐各方面的技能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各种乐器的训练可以同时促进手、眼、脑的协调性和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育,有效促进智力的发展。

4.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开拓视野、提高审美素质。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通过艺术的学习和训练使人获得精神上和人格上的升华,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促进完善人格的发展。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有位美学家曾说:“美育是心灵的体操”。 学习艺术的目的不是最终成为艺术家,而是与人们追求精神享受、意识形态的发展,提高审美品味有密切联系,一旦它介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生命享受之中,就会使每个受过艺术熏陶、艺术教育的人生充满非同一般的意义。艺术教学中的美育过程还有助于促进个人社会情感的发展和完善,因为美的典型和美的境界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精神的凝聚,有利于养成高品位、高素质的个性心理品质,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

5.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发展个性充实完善人格。艺术教学中的美育训练过程还有利于促进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充实完善人格。这是由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挫折性与艰难性,不断考验着每个人的毅力、不断进取的决心和不断创造的能力,各种困难和挫折有利于人们养成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习惯。人们在追求艺术美的丰富性、多元化、创新性和多样性等方面所努力达到的成功感,增强了人们对自己的自信心和创作成功的满足感。

总之,音乐和美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每个学生能否全面发展的关键。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必须接受全面的艺术教育,让自己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品味,才能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人格、素质等获得全面的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不仅仅是艺术学校的学生要加强审美教育,全体大学生都必须接受艺术熏陶,加快公共艺术教育的步伐,才能使全面推广素质教育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因此,高校要从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高度和学生面临社会竞争的实际出发,大力提倡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切实可行地加强和完善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措施,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加强大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全面的提高和拓展。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必将与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一起获得蓬勃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179-181.

[2]张小鹭.日本美术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211-215.

大艺术创意美术教育篇4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美育;创新思维

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完善人格塑造、实现自身美化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的使命在于开发人的智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它能使人在健康、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基础上成长。同时,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性情得到陶冶,促进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美育调节、构建健全的人格心理、形成活跃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艺术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功能首先在于培养人的情感态度,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使人怀着一颗积极的、友善的心灵去对待一切事物。“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美国在其《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提出,艺术是认识人类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学科,艺术教育(包括舞蹈、音乐、戏剧、视觉艺术四门学科)列入高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其标准正式通过立法程序。我国于2002年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至此,学校艺术教育开始步入依法治教的轨道。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成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钱伟长就曾经说过,“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当今时代,艺术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如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言:“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深入高校的今天,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智力的全面开发中发挥特殊功效。“艺术教育涉及到全面素质教育,就某一层面的素质教育而言,艺术教育可能远不如德、智、体、劳那样突出、确定、深刻、有力,但就全面素质而言,德、智、体、劳又不及艺术教育那样广泛、整和、融通而富有韵致。”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智力开发主要指大脑智力功能的开发训练。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思维必然包括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并且必然是开阔性的思维。艺术教育中活跃、开阔、机敏的思维能力训练,可以很好地开发大学生的智力。艺术教育对人的想象力的培养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及的,它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将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想、此岸与彼岸、自我与对象都融为一体。同时,“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课程、艺术欣赏、艺术创造在感受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操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塑造完美的心灵。”

二、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一种美育理论的主旨,就是论证和证明如何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尤其是通过学校教育,去开发年轻人的艺术感觉。”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通过对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审美的方式达到人的自我完善。卡巴列夫斯基认为,“美育的根本意义和最终目的在于对人进行思想和道德的教育,而艺术是实现这一目的最有力、最出色的工具,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不会有那么一本教科书能如真正的、伟大的艺术那样,对人的灵魂、内心和意识产生那么巨大的作用。”可以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美育也正是通过艺术教育这个载体不断提高人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树立人的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一个受教育者真正接受了艺术教育,他就会获得感受、鉴赏、理解艺术的能力,伴随着对艺术的感受与理解,人的情感中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一面就会在精神层面上得到强化,这是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特殊功能。目前,普通高校大多开设艺术类课程,用以强化学生了解艺术、欣赏艺术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学、历史、宗教、美术、戏剧等知识,培养他们感受和鉴赏艺术的能力。如很多院校在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的同时,还积极打造大学生艺术团和学生社团,通过音乐艺术素质的提升,塑造学生知、情、意的有效统一,成为学校学生审美教育的直接途径。同时还积极探索艺术教育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运用各种生动、具体、可感知的美的形象,来激发和净化人的感情,以美导真、以美导善,使学生的人格、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成为高雅艺术的传播者、艺术教育的享受者和校园文化的推动者。如梁启超所言,“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艺术教育的过程本身往往能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产生对人生、对自然美的感觉,以这种对美的特殊感觉辨别事物的过程称之为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时刻左右我们的行为,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通常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理想,从而更理性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融合。艺术教育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其落脚点还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可见,艺术教育从本质上是从审美的角度塑造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提高生活的情趣,注重生命的价值。以审美态度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珍爱生命、关怀他人、善待自己;以审美态度对待自然和社会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使人的精神世界飞跃到一个更高更美的境界。

三、艺术教育是培养健全心理的重要环节

艺术教育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这是由艺术的特有品质决定的。因为“真”是艺术的生命,“善”是艺术的品格,“美”是艺术的特质。真正的艺术品总是渗透着艺术家对事物、对他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真知灼见,因而,通过对艺术的感受鉴赏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世界。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世界观的确立、方法论的形成和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发生在这一阶段。艺术教育恰恰是实现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人际交往与经验交流,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连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通过艺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调控情绪,缓解心理压力。适度的心理压力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不安、忧郁、冷漠等。如能有效利用艺术对心理压力的缓解作用,就可以帮助大学生合理调控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弗洛伊德在他的《诗人和白日梦的关系中》曾指出,人在现实中始终处于不满足与受压抑状态,形成一种自我的焦虑,要摆脱这种焦虑,就要寻找替代性或补偿性满足,于是艺术便起到了“幻想与白日梦”的作用。“艺术的本质就是个人幻想的感性显现,是个人欲望、情感的变相满足,是自我的被压抑的各种能量和欲望的升华,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美国音乐疗法专家的研究表明,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不同,对人体可产生兴奋、镇静和降压等不同作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可以引绪波动,从而对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艺术正是调控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的极佳手段。通过艺术教育还可以使人的不良情绪在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中得到宣泄和升华。多种多样的艺术欣赏和创造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情感体验,增强对人类生活本质的洞察、感悟、理解,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成自己健康美好的观念和道德情操,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丰富情感,释放心理压力,减轻心理疲劳,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

四、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途径

21世纪是创新型人才的世纪。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创新性人格,是与高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艺术的核心理念是创造,它通过各类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沟通和联系,调动多种感官和感觉,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充分表达情感、表现自我、展示潜能,使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种创新能力与一般逻辑思维能力不同,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一种顿悟,带有鲜明的个性。艺术教育可以开拓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以各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为基础,具有独创性的、产生新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活动。它的精髓在于是非逻辑思维能力,即新思想、新事物、新假设产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联想、直觉、灵感等功能,而艺术教育正是培养和发展这些非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和主要手段。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发现,科学起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艺术起源于逻辑思维,终于形象思维。科学家从事发明创造,无疑以逻辑思维为主,若缺乏形象思维的熏陶,必然会影响想象力的发挥,艺术中的形象思维无疑给科学家的想象力、洞察力注入了新的生命。艺术教育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则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因为审美的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审美过程需要想像和创造,想像和创造是审美思维最基本的品质。形象思维可以突破某些条件的约束,是对思维的解放。这种解放能积极引导学生的参与,以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潜力,给他们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使之进行各种创造实践,最终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实践证明艺术的创造性劳动造就了辉煌灿烂的艺术世界,更是激发人的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欣赏了解艺术的创造性,是对人创造力意识的启示与呼唤。艺术教育也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摹写,认识感悟它们的空间层次与方位,提高对形象特征的想像力和理解力,在想像力的发展中进行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一再强调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他把两者比作一个铜板的两面。事实上,很多有成就的科学家,在文学艺术上也都有很深的造诣,如达芬﹒奇、爱因斯坦、杨振宁、钱学森、李四光等。艺术教育能够为个体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解读空间和超脱狭隘功利的意念世界和驰骋个性的自由王国。艺术教育是在提高审美的同时完善个人文化品格的生命教育,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在高校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艺术教育绝对化、工具化,要避免艺术教育的功利化、狭隘化,应注意把艺术教育和其他专业教育进行相互的交融、渗透、合作,使艺术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振伟 单位: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豪伟.论艺术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160.

[2]赵晓梅.高校艺术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0,(2):136-137.

[3]文嫚.21世纪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5):126-127.

[4]李华民.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10):8-9.

[5]张新词,杨朗,翟居怀.高校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取向[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0,(6):28-30.

大艺术创意美术教育篇5

关键词:审美 审艺 审艺教育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审美教育一直占据着我国美术教育的主导位置,甚至是艺术教育的主导位置。更有甚者,一些艺术教育者就直接用审美教育替代了艺术教育,这是造成当前艺术作品雷同、手法近似的重要原因。人们长期欣赏、品评、创造着各种优美、秀美、壮美的艺术作品,久而久之却造成了审美的疲劳与麻木。

审艺学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玖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丰富了艺术学的学科内涵,同时也为当前美术教育提供了学理资源和宏观导向。在美术施教活动中,渗透审艺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审艺思维,对学生认知、品评、鉴赏、创作艺术作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审美与审艺

沃尔夫冈・韦尔施指出:“感性的精神化、它的提炼和高尚化才属于审美。”①因此,美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提炼和升华,这种提炼和升华就形成了造型、色彩、线条、意境的典型性和范本性。而随后,人们在认知、品评、鉴赏、创造艺术作品时就以这种美的范本作为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则不是美的作品,甚至是错误的画法。因此,具备“审美”的美术作品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形象的唯美性。例如,西方的古典油画、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油画依然是当前绘画教育的主导方向。准确的比例透视、均衡的构图、具有节奏韵律感的造型是评价这类绘画的必然标准。且大众也较容易识别、品鉴,画得像就是画得好的,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形成了美术就是画画、画画就是画像的荒诞观念。其二,意境的优美性。具有“审美”素质的艺术作品表现的主题往往是高尚的或是优雅的、浪漫的或是抒情的,主题“不积极”或者杂乱、无序的美术作品似乎都与审美无关。其三,表现技法的程式化。无论是西方油画中准确的比例、解剖,还是东方中国画的“五笔七墨”,都规范着画家的作画法度。很多画家花了毕生精力练就了高超的绘画技术,却始终不能够画出具有突破性的艺术作品。

审艺的提出极大丰富和拓展了审美的维度。具有审美的作品依然属于审艺的范畴,而具有审艺的作品却未必有审美的特点。审艺把人们的视点重新带回了艺术本体身上,无论这件作品是美的还是丑的,也可能是“画法不正确”的,它们都在审艺的观照范围之内。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只要艺术家用创造性的思维与手法有效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具备人文关怀,这件作品都具有自身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审艺将尊重每一位艺术家所独创的艺术作品。

二、加强审艺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审艺教育将重塑人们的审美观。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美术教育都是在“真善美”的指引下进行的,所以我们更容易接纳和喜爱优美漂亮的美术作品,而对一些支离的、粗糙的、怪异的、荒诞的美术作品却难以理解和认知,对一些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甚至不愿意承认。一些人对后现代艺术,例如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波普艺术等,认为只是国外的荒诞做法,不能理解其价值和意义。即使当前的一些专业美术院校,也把艺术分为正统和非正统的道路,而大部分人则愿意从事正统的艺术道路,藐视非正统的艺术创作者。而如果在我们从小的美术教育中,就用审艺观去渗透和引导学生审视、观照、认知、感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用一种非功利的、非二维对立的心境去体味艺术作品,相信他们就能够对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更加包容、理解、尊重。

其次,加强审艺教育将会使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更加多元化。历史上没有哪个时期像今天这样,信息、文化、思想的交流碰撞发生得如此便捷与频繁,东方的与西方的、历史的与当代的、经典的与大众的相互交融衍生。这是一个多元、多样的时代,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文化碎裂的时代,因为人们再也不像以前对主流文化完全尊崇,而更愿意根据自身的喜好与价值取向去选择自身的文化归属,所以我们很难再用一种或者两种绝对的标准去衡量、判定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像以前的那种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二元对立的审美标准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的文化语境,一些艺术作品可能就是一种私人的情感宣泄,或者即兴表现,其外在形式上可能完全是夸张、变形、抽象、怪诞的,已经不能用金、银、铜奖去简单衡量它。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审艺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和评价它,如果从小的美术教育是在审艺的渗透和感染下成长起来的,那我们就不会对这些不同样式的艺术作品简单地分出好与坏,对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艺术样式会采用不同的评价眼光去审视和判明,而随之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也就会更加多元与宽容。

最后,加强审艺教育将有助于艺术家创造出更多个性独特的艺术作品。造成当前艺术作品雷同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审美标准化、程式化。按照已经受到公认的审美经验去进行创作,很容易创作出受大众喜爱、市场青睐、展馆欢迎的艺术作品,然而其产生的后果却是观众的审美疲劳和艺术家的个性丧失,以及艺术本体前进道路的阻塞。而如果带着审艺的心态去进行艺术创作,我们的审美功利性将逐渐消失,我们再也不会去揣测评委的审美标准和市场的审美取向,我们会放下包袱用一种无功利的、艺术本体心态去尽情地表现和抒发,因为没有哪一种审美会比另一种审美更加高级和优越,只要是出自艺术本体的艺术创作。因此,经受过审艺教育的艺术家将会更加自由和开放,更加活跃和本真,当然也就会创作出更多风格各异、个性独立的艺术作品。

加强审艺教育并不是用审艺教育去替代审美教育,用审艺教育去排斥审美教育。因为审美包含在审艺的范畴之内,加强审艺教育意味着用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多元的标准去认知、感受、体悟、品评、创作艺术作品,而不至于将那些“画法错误”“不优美”的艺术作品草率地扼杀在审美的标准之中。相信,在这样的艺术语境中,我们将会看到更多个性突出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我们也将会更加包容、尊重和理解不同风格面貌的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

注释:

①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8.

参考文献:

[1]梁玖.审艺学[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2]李倍雷.审美、非审美、审丑并存之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9:452.

大艺术创意美术教育篇6

关键词: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价值定位 改革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飞速发展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是以不断增长的教育要求为导向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共识,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承载着崇高的文化使命,统摄着大学生人生之意义、道德之完善、生存之价值及心灵归宿的精神文本,理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这一形式的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生存空间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教育的整体目标才能最终实现。然而,当我们置身教育大发展的宏观环境中客观地看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时,不难发现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仍然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在明确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定位后,探讨其改革发展趋势,不仅对培养和造就完整的、具有创造性的、全面文化心理结构的大学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战略意义。

1.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

法国著名史学家丹纳(1828―1893)认为,[1]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本质,即主要特征、显著属性、重要观点、主要状态。艺术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使人类摆脱动物性,开始一种高级的生活――关心人自身和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无任何功利目的地静观默想。公共艺术(Public Art)泛指在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造型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即通过艺术知识的讲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着重对人们进行的情操教育,是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渗透,优化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心灵,发展人的创新思维,培养人的感知性,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2]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就是指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其主要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以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形式展开。公共艺术教育和专业的艺术教育是有区别的。公共艺术教育不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它是在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的前提下,以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艺术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己任的素质教育。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和谐健康的审美观,提高人的感知力,激发人的创新思维。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是传统概念中的智育所不可替代的。艺术创造中的主动性、自创精神和求异思维,直觉的敏锐性以及内在的理性逻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因此,许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开设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书法、影视、篆刻、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课程,对大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运用模糊性与主观性的思维探索、理解、接受新事物,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创作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以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依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可以定位为: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2.1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1897―1896)认为[3]:艺术是人类创造出的对具体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它能引起我们精神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它通过一定的形式深深地启示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心灵的幽韵。“艺术是心灵的体操”,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可以在艺术的感染、熏陶下得到矫正。艺术具有情感宣泄的功能,人的多种本能和欲望由于受到社会道德、宗教、世俗信仰以及纪律等因素的制约,更多是处在压制的状态。显然,艺术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使他们保持饱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心理医疗的实践也证明,艺术对于治疗某些心理性疾病,如精神分裂、抑郁等有特殊疗效。

大学生处在思想、心理变化最为重要的时期,其压抑的心理能量可以通过音乐等艺术的形式得到宣泄,在艺术世界中得到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满足,并把他们本能的欲望升华为社会所允许、可接受的文明形式,把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感性和理性统一起来,使人的情感和心灵得到净化,实现对人性的改造。显然,通过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良好、健康的心理。

2.2促进大学生个性价值的实现。

在艺术创作和表现这类外化的建立美的活动中,其中有审美心理活动的参与;在艺术的鉴赏和评价这类审美体验过程中,也有内化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美感对人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在艺术创作中综合运用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及言语艺术等,从而提升自已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可见,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注重人体感官与自我情感不断走向身心协调,并能将抽象思维有机结合,使人脑能协调发展能自觉地将道德品质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内美升华,促进道德境界的健康发展。

艺术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历来都是以人的“主体创造活动”探寻生命意义的,其所显现的形象、精神、情感、思维与审美等具有很强烈的个性取向,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的独特性,为学生的个性价值实现另辟了途径。

2.3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公共艺术教育涉及的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在联想、想象,甚至幻想的基础上无拘无束地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艺术本身就是人创造的产物,艺术美的魅力就在于能扩展人的心理空间,大大激活人的创造性心理活动,表现为创造的行动,而公共艺术教育正为培养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公共艺术教育鼓励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勇于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追求个人独特的风格与色彩,以及在施行技术时的构思和表现方法上突破技术的极限。

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各种艺术媒介,使全体学生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达到一种美的境界。而感受和领悟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发挥想象力的过程,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是一种顿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教师通过营造一种平等、开放、自由的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促使大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感情,以使其思维的独立性、变通性、流动性得以尊重。

2.4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艺术内容、审美情趣和创新源泉,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要内容。我国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经根据艺术的审美本质与对象及其物态化的程度,将艺术分为实用艺术、表情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等。种种艺术,都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与表现形式。校园文化是艺术作品的概括,以及艺术思想的升华。正是有了这种类繁多的艺术门类,才使得校园文化在色调上显得多姿多彩,在内容上显得充实饱满,在表现上显得青春美感,在气息上显得充满活力、蓬勃向上。也只有这样的校园,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支持,吸引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参与,体现出和谐的氛围。

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3.1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大加强,很多大学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公共艺术课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公共艺术课程普遍存在着课程不被重视、缺乏设计、杂乱无章、质量不高等现象。具体表现为设置随意性大,设置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除了本专业以外基本都把它们列入选修课的范围,并且对于课程的名称及其相关内容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都是各校自行其是,而有些高校的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的配置不够合理。很多专业课不只涉及本专业的范畴,还会和其他的艺术种类有着一些必然的联系;有相当一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公共艺术课程,却并没有真正实施,因为其在经费投入、必要的教学条件和课程设置上都还远远没有到位所致;在课程层次上,公共艺术课没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忽略了课程内涵的提升和实践的延伸。这样的现状无形中造成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畸形发展。

3.2法律不健全、培养模式功利化。

为了体现教育的民主性,保障每一个学生接受公共艺术教育的权利,应开设多门艺术类选修课配合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现在国内很多高校明确规定大学生必须完成艺术类选修课的学分,用相关规定要求学生参与,以达到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普及性艺术教育的效果。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学校艺术教育的法规文件①,应该说,教育部系列规程要求的颁布对各高校具体实施艺术教育提出了法规保障和政令要求。但是由于各种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督导机制的缺失,各省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甚至有的高校至今对教育部的文件仍然拒不执行。

当今教育的市场化、功利化、大众化趋势,使得艺术教育无法确保在自身功能、本体规律上运行延伸,从而失去了其理应担当的文化意义和现实责任。其后果是基础教育只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培养;急功近利的培养模式使大学生艺术素质普遍滞后,艺术知识与创新能力严重地“贫血”,艺术审美鉴赏力浅薄低弱等。这导致高校学生与艺术的情感疏远,主体精神审美情感的欠缺与个性审美取向的迷离,价值标准与生活品质的不和谐,这些结果客观上直接制约着大学生综合心智、健全人格的形成。

3.3评价体系单一化。

目前,高校在设立的公共艺术选修课中理论性偏多,与学生今后工作学习联系紧密实用性更强的艺术类选修课较少,评价体系不合理,任课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学生存在混学分的倾向。这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减弱了教师教学的激情。

4.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

4.1理顺“审美感知”与“艺术创新”的辩证关系。

国家教育部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地阐述了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差,智商不低,但他们对艺术的了解,几乎是“空白”。为此,应使他们对各类艺术的载体、形式,以及各类艺术的历史、源流、特性有大概的了解,知道各类艺术之间的共性和特性,从而使他们在把握艺术外部形式的同时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通过感悟、想象,对艺术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从感性到理性、从浅层次到深层次,达到一个更高的审美境界。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对美的创造能力。创造即创新,是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唯有“创新”才能激活。艺术教育要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活跃思维,要引导他们联想、思考、探索,把他们打造成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完整人格的新一代。艺术教育对建立人的全面文化心理结构,培养和造就完整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5]

4.2设置交跨的公共艺术课程。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6]美国当代著名音乐艺术教育家(Bennet Reimer)贝内特・雷肤说:“以若干人文艺术学科的结盟是对艺术境界的最好说明,也是进入艺术境界的最佳途径。”[7]可见,实施学科交跨具有广阔的前景,尤其对公共艺术学科。西方的很多大学早已实现了学科交叉,尤其艺术课程实行学科综合,跨系、跨专业选修学分更为普遍。我国很多教育专家也纷纷发表己见,提倡学科交跨机制,这样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互补融合,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渗透科学的方法和精神,将各自的单一目标融合到总目标中来,达到教育的完整性要求。显然,开发、设置、实施高校艺术课程的综合与学科交跨,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我们应大胆地探索开办“艺术与教育”、“艺术与健身”、“艺术与心理”等各类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艺术素质与其他素质的融合,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8]

对于艺术类专业,可采取与姊妹艺术相互交叉或与非艺术学科相链接等多种教育形式。如音乐、美术专业的学生可相互交叉选择一门基础课或有代表性的专业课,让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的共性和不同的表现手法,使他们懂得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不仅体现在各门艺术之间的艺艺相同,更重要的是把这个相互通达的艺术整体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等紧密联系起来,以拓展想象空间,加深对艺术的理解与诊释。[9]在课程层次上,公共艺术课应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充分发挥其在知识传授、思维训练、人格陶冶等不同层面的作用。注重课程内涵的提升和实践的延伸,不仅能够弥补各自学科的缺陷,而且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刚开始进行艺术普及教育时,学校应开设赏析类课程,但随着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我们开始把赏析课向两头延伸,即向上往美育、艺术理论方向延伸,提升课程的深度和内涵;向下往艺术实践和技巧课延伸,让学生亲身参与艺术活动。

4.3组建各种大学生艺术社团。

在高等学校加强艺术教育,不但要开设艺术选修课,让大学生掌握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要积极组建大学生艺术团等文艺社团,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以歌咏比赛、舞蹈比赛、器乐比赛、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提高成员的艺术素质,活跃校园文化。但在高校开展学生艺术社团活动,应该把握本校的艺术教育的定位,在基层艺术活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再通过它的示范和宣传作用,促进大学生艺术活动的普及,绝对不能以社团活动代替艺术课程;不能将课外艺术活动作为单纯知识技能训练的场所,而应该在保护并不断提高学生艺术兴趣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艺术知识技能的训练。

4.4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关法规建设。

大学生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综合的艺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使他们的艺术能力和个人素养得到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加强和完善艺术教育政策法规建设,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高校的艺术教育不是教育的“附属品”,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各种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管理。为了确保高校艺术教育的顺利推进,高校也要转变以往僵化的思想观念,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艺术教育法规,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认识美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使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高校还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02)》提出的要求,并结合本校的实际,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4.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从辩证法看,和谐既表现矛盾的同一性,同时也体现矛盾的差异性。学生年龄结构有差异,兴趣爱好有差异,个性价值取向有区别,所来自的地区文化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他们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接受程度不同,评价方式也应该不同。但是差异性中也存在同一性,那就是对自身价值与个性展现的尊重。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要讲究“和而不同”,在大同中存小异,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多元归于一体,一体包涵多元,让多种评价方式共同存在。在具体操作中要克服专业化倾向,以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开阔、是否有创新,教师知识是否渊博,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水平评价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又要对学校的教学决策进行评价,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五、结语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高校的深入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以其特有的艺术教育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将其作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并确保其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得到发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汲取现代教育理论的新成就,综合现代教育模式研究的精华,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的特点和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在传统教育模式上突破、创新,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把艺术的学习型课程转变为研究型与实践型紧密结合的新型艺术教育模式。

注释:

①教育部2002年7月颁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一栏里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要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开设包括音乐艺术在内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作出了法制性规定。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1.

[2]苏玲,曾艳,贺才琼.深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9-101.

[3]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4.

[4]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5]黄小明.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J].艺术百家,2004,(1):116.

[6]李政道,杨振宁.学术报告厅――科学之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2.

[7]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297.

[8]田世英.对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82.

大艺术创意美术教育篇7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3.6

一、美术教学首先要感知美术

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和“空间艺术”。

中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所以,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美术教师要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先进的方向发展。

二、美术教育生活化

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要调动学生自觉地把学习美术纳入到追求高品质生活所需要的范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一定艺术素质的美术爱好者。

要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的发展本位”的飞跃。例如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美术课,在上课时,伴随着音、形、声、色的出现,学生们兴高采烈,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这些精彩片段无论在构图、色彩运用、动态造型、摄影技巧等方面都是唯美的典范,感染力极强,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感受美术独有的艺术魅力。我还特地把动画片中学生最喜欢、最熟悉的形象放大,让学生领略漫画、卡通画的艺术共性。在开放、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兴趣盎然,一边积极地和我共同欣赏作品,一边分析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创作技巧。

三、提高美术欣赏在教学中的地位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艺术的欣赏,便没有艺术教育。因为艺术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首先作用于人的情感,从而改变人的思想,进而影响社会。但艺术及艺术教育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往往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贯穿这个过程始终离不开艺术欣赏。

美术教育作为我国初等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里所提出的“美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和“全面发展”,明确了美术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性质、任务,是艺术素养的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因此,中学美术教育应强调艺术素养的提高,而美术欣赏则是美术教育中对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提高审判能力最有效和最重要的途径。

在中学美术教育加强美术欣赏,符合教育的规律,符合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也符合现行的《美术课程标准》精神及要求,更适合于解决当前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且在本质上落实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从而达到现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表现生活,激活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

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教师要积极为他们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帮助他们克服在活动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从内心深处激活求知、渴望长进的愿望。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展示符合教学要求、视觉形象美、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启发他们深层次地理解作品。无需大量的说教,学生就自然地受到了美术教育的熏陶。

美术教育不仅要注重成果,更应注重实践过程。比如通过“变废为宝”的手工艺品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废品,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加工创造。学生都感受到了制作过程中的甜与苦,更乐于观察、乐于思考、参与创造。这时只要稍加诱导,便能促使学生理解“变废为宝”对节约资源、美化环境的重大意义,自然而然地鞭笞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丑恶行为,进而养成注意节俭、珍惜劳动成果、参与环境保护的习惯。

五、激励学生创新

美术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审美感受和评价,通过展示学生作品,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自我分析和思考。让学生参与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和树立自信心等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艺术贵在创新,可以说没有创造就不是艺术。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最好途径之一,要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引导创新。在每次的作业展示,既要展出画面很完美的作品,又要展出某一方面处理得比较好的作品,更要选出许多有个性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欣赏那些与众不同、颇有新意的作品。对于能超越自我、略有新意的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正是在这种崇尚创新的评价标准的引导下,学生变得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深信,学生在这种自由、平等、开放的交流互动中定能擦亮一双双慧眼,张扬一种种个性,放飞一颗颗心灵。

六、精选学生优秀美术作品,美化校园

学生美术作品是取之不尽的,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布置校园环境,营造艺术校园文化氛围。在美术教学中,我会精选一些优秀学生作品,进行装裱,挂在走廊、大厅、办公室内等。这些作品是从每个年级的学生中挑选出来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能激发学生对各种艺术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学生最大的兴趣就是欣赏自己的得意之作,缓解学习压力。学生艺术作品随处可见,并及时更换,他们从中感到自己劳动被尊重,得到师生的关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作品资源,让它服务于美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校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增光添色,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闫同林.美术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3).

大艺术创意美术教育篇8

[关键词] 高校 公共艺术 素质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工具理性的教育是与素质教育的发展初衷相违背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如果没有受过艺术的教育,那是不完整的校园生活,他的人生将会失去很多的色彩。因此,我们的大学校园必须建立开放的、让大学生展现自我的公共艺术教育育体系,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引导学生审美意向良性发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人创造的产物,艺术的美其魅力就在于能扩展人的心理空间,大大激活人的深入性思维。而艺术又能培养人们对完美的追求,对丰富多彩、面貌迥异的统一体的追求,这势必会激发起一种思维性的整合,继而表现为思维的优化,同时有关研究证明,信息的新奇相异比信息的繁多、相同更有益于促进入的思维,提高人的智力。艺术教育的媒介――艺术作品,恰恰是这样一种信息源。因为艺术艺术的创作最忌雷同,最重创新。因此,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大脑思维的健康和健全,对于启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锻炼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是具有独特作用的。

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培养人的良好的审美意向。培养良好的审美意向,实际就是训练人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不同形态的心理过程中,以艺术现象作为它的特定反映对象,通过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特别是充分发挥人的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一种内心的感受,即对艺术艺术的理解与体会,并逐渐达到完美的境界。在这个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公共艺术教育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发展人的形象思维。人对艺术的感受,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一种抽象思维。它是在没有景物、没有画面、没有图像,甚至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仅凭听觉,仅凭声音、旋律、色彩等形象形式的表现来进行内心感受的。

公共艺术教育就是要善于将大脑皮层中的这些细胞唤醒,使人脑中的这些记忆复苏,然后不再通过直观形象,而在倾听艺术的过程中再现这一形象,从中寻求一种内心的感受,因此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学生身心、情绪,语言等方面的变化,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反应和情感的变化,积极启发学生的情感,以德化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激发学生投入公共艺术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在与各种艺术语言的对话中,促进和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造就学生多方面的优秀思维品格。

二、彰显自身人文化意涵,推动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发展

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引导人们了解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情作用,还要引导人们认识和体会艺术艺术深刻的思想和道德力量,以发展人的高尚的感情、高雅的审美情趣、完美的人格。例如,人民艺术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教师要向学生讲述这是一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作品。它以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背景,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象征,通过一系列创作手法的运用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歌颂了我们伟大可爱的祖国,我们勤劳勇敢的人民,我们中华民族不甘外辱,不甘屈服,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它以昂扬激越的对比,气吞山河的音响,排山倒海的合唱,汇成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呐喊。当我们翻开半个世纪前的那页历史,我们能不为作品中那深刻的思想性,富有时代特色的形式美和火一般的激情所深深激荡吗?我们能不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崛起而心同震荡吗?公共艺术教育教育的功效就在于它并非通过道德说教,而是完全以艺术自身的美的魅力,让大学生们在典型的特定艺术形象的陶冶下,以不同的心理尺度欣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受艺术的基调,从中把握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艺术价值,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深刻而稳定的优良品质。

三、带动关联学科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无论是对艺术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还是对艺术作品艺术风格的认识;也不论是对艺术创作手法的剖析,还是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把握,都需要借助其它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和理论。可以说,艺术教育的过程,同时就是一个与其它学科知识广泛接触了解的过程,是一个大文化传播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得以同时孕育其中。例如,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大学生们共同探讨关于艺术风格的话题。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由于其历史阶段发展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不同,文化传统习俗的不同,均有其特定的文化性格,固定的审美方式,传统的心理定势。这一切必然深深影响着包括各种艺术的发展,必然在艺术发展中留下强烈的印记。铸成其稳定坚韧的品格,形成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诸如东南欧民族艺术的热情奔放,非洲土著民族艺术的彪悍粗犷,东南亚民族艺术的婉约典雅,都无不与各自民族的社会文化氛围息息相关。话题至此,教师可继续深入另一方面,研究艺术风格历来重视艺术家个人因素的作用。当然,不同社会的、时代的、历史的、文化的因素必然深深影响到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但这些影响最终还是要通过艺术家自身的审美习惯和文化心理个性起作用。例如在音乐学科中,如果不深入探究这点,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同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贝多芬的艺术风格是意浮义露,情感深厚,曲势浩荡,横无际涯,震撼环字;而莫扎特的艺术风格则是深沉含蓄,清新如小溪流水,呢喃细语,抚慰心灵。也无法解释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什么会同时产生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和勋伯格的现代乐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话题使大学生们不仅了解艺术的艺术风格,同时还要了解艺术家的成长背景等个人因素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相信好学的大学生们肯定会进一步主动探讨艺术作品的内涵、风格和价值,则势必涉及到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的知识.所以说,为了了解艺术艺术的风格,艺术教育只有将社会学、文学、美学、民俗学等丰富的知识引进艺术天地,与此同时也让我们把真实、美好、博大、开阔、睿智、深邃等优良品质植入了大学生们的心中.也正是人们在对社会学、美学、文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知识的了解过程中,在丰富的学识与智慧的沃土中,使我们大学生们的艺术素质得到了提高,文化修养得到了提高,同时更是造就了他们多方面的优秀品格。

四、突出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特色,促进学生创新素质提升

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活动中,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情感、充分的想象和个体独特的表现语言,他们在活动中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法则和内容,而且是在深化创造性认知特征的过程中滋养自己独特的内心潜质。我们应积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技能,使教师进人学生互动的角色中,引导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将文学、舞蹈、美术、英语等文化艺术中的共同审美因素,融会于艺术教学之中加以贯通,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发展大学生的欣赏能力与道德意识,促使学生在艺术综合教育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欣赏、学习、创造与表现的过程中,激发自身智能因子的活跃,充分感受艺术教学的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的益智魅力。

同时,在艺术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寓教于乐,以鲜活有趣的艺术教学为手段,使大学生的审美感知经验不断地从零碎的向整体的方向聚合,使肢体的律动体验不断地从分散的向综合的的转化,以逐渐形成大学生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和创造的活动,获得美的感受、智的启迪和技的体验。通过经常性地培养大学生这种参与意识,使他们正确树立和突出大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欢乐的艺术氛围。有效地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性、表现力和想象力,使他们的思维在轻松偷快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得以发展。所以说,大学生是非常具有创新潜能的群体,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加以正确引导,就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创新艺术教育成为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新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其主导作用是教师,而他们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导演,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及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以达到创新精神在课堂中的有效培养。因为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会使学生感觉到同他在一起、昕他讲课会增见识、解难题,这样就会专心的听他的教诲和接受他所讲的道理。反之,就谈不上对学生的吸引的教学效果了。例如,在艺术欣赏教学课堂,可以通过欣赏艺术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创造性活动是通过欣赏过程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艺术想象和个性特征的即兴进行,教师可采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己见,以达共识。同时艺术创作教学还可以培养其发散思维。如为音乐中的即兴创作、美术中的生活临摹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来感受艺术和表现艺术。通过创作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丰富学生的联想力,并且使其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描写事物的特征,养成发散性的思维疗式。还有就是歌唱教学,同样具有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艺术唱歌也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还有器乐的教学,也可以协调教育,以促进人脑机能,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训练方法。

总之,古往今来难以计数的优秀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人类最有代表性的深刻哲学道理,最美好的理想和最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能够有效促进人的创新思维,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进一步开发大学生的智力与技能,能够促进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培养,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因此必须依据学情,科学有效地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中医药基本特点范文 下一篇:农业的发展阶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