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30 01:34:08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篇1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审机构 经济责任 审计 问题 对策

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当中,事业单位承担着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对于事业单位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帮助,但是,在事业单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无法充分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的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内审机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本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事业单位内审机构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内审机构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内审机构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从而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促使他们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促进事业单位获得更好的发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现象,对领导干部的行为进行规范,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防止出现违法违规的现象;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能力,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促使事业单位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总之,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一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高事业单位发展的水平。

(二)目前事业单位内审机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内审机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部分单位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审计工作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于表面现象严重,难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部分单位对经济责任审计缺乏健全有效的评价机制。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审机构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一)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审计工作的责任,提高认知

首先,事业单位一定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单位工作人员认识到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事业单位一定要充分发挥单位一把手的影响力,建立以单位一把手为核心的内审工作制度,从而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中,提高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同时,单位的领导人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切实认识到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最后,上级主管部门要将单位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作为对单位领导人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明确审计工作的责任,促使单位的领导人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对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要想提高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一定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首先,建立完善的审计人员准入制度,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从而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组建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同时,事业单位还要逐步完善晋升制度和激励式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而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审计人才进入自己单位工作。其次,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防止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最后,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考核,在单位内部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上岗机制,从而促使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培训活动,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要坚持有效性的原则,综合利用多种审计方式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积极意义,促进事业单位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一定要坚持有效性原则,综合利用多种审计方式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和独立性,保证审计部门可以独立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其次,事业单位一定要将任前、任中以及离任之后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加大对任前、任中的审计力度,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时效性。另外,事业单位要特别加强对任中的审计,并逐渐提高任中审计所占的比重,并根据单位管理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同时,对于即将要晋升的干部一定要加强任前审计,从而帮助组织部门选择加强对干部的考核,并且还要注意将单位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机关相互协作,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从而加强对单位领导干部的监督,将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最后,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机制和反馈机制,从而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应用,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各种的积极作用。

(四)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要想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就要加强对审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认真分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然后选择各具专长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并明确各岗位以及人员的具体职责,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才能。其次,为了保证审计证据的质量,审计人员一定要做好二级复核工作,同时还要对审计取证方法、范围和责任进行明确和规定,以保证取证行为的规范性,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另外,在提高审计证据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重要审计事项的取证。对于审计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事项来确定,审计人员和审计组长需要对自己提取的审计证据负责。最后,要认真编制审计报告,加强对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保证审计报告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五)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机制

首先,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细则,保证各项审计工作都可以落到实处。其次,根据国家要求以及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对每一个指标都要尽量做到清晰明了,并且要注意将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从而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后,在对审计工作考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事实就是的原则,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的监督,防止出现的现象,推动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因此,事业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促进事业单位社会职能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汪宁.事业单位内审机构应如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J].现代商业,2011,(17):231

[2]徐根平.探索内审机构开展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新思路[J].中国科技博览,2011,(33):589-590

[3]刘瑾.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对本部门所属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J].会计师,2013,(16):41-42,43

[4]赵红梅.内审中的内部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之我见[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9):216-217

[5]胡波.浅析央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与管理策略方案[J].经济视野,2012,(7):137-138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篇2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内容方法;评价处罚

中图分类号:F23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1(b)-176-0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应运而生,尤其在党的十以后,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把经济责任审计列入日程,它是新经济环境下,加强领导干部洁身自律,廉政认真,克己奉公的最大举措。而伴随着经济发展与之不断前进的我国高等教育,也以势不可挡的劲头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当中,国家加大了教育投资力度的同时,又容许多渠道融资教育经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此时,做为监督和检查之于服务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愈发重要。

1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经济责任审计最初根源于厂长离职审计,并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并积累了相关经验,建立了相应规章,形成了初步的模式。就我国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来看,也主要是依托于原有的《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通知精神,并结合各地区实情,依照中法办[1999]20号文件中的两个“暂行规定”和审办发[2000]21号文件的两个“暂行规定实施细则”进行审计工作。虽然在近二三十年间,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在工作和审计的过程中也突显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原有的审计模式已经很难跟上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就我国特殊的国情来看,南北发展不平衡,东西发展不同步,各地区的审计方法、程序、内容、评价方式也不尽相同。经济不同,与之而来的教育也各不相同,我国各地区的高等教育也是各种各样,各自为政。各高校也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也都相应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责任审计工作,同时也出台了不同的审计制度和规章,初步形成了审计办法和规定。据调查,各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通过授权进行的,而执行审计的部门也以各校的组织部门和财务部门联合居多,但是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审计也以离职审计为主,有很多的高校并没有开展届中审计。而实行的经济责任审计也主要是财经法纪审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审计,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等,虽然各高校的审计内容和报告如出一辙,但是其审计具体内容和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就需要认真思量了,这不仅增加了审计工作开展的困难,也加大了审计评价的风险。

2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2.1离任审计较多

目前来看,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以离任审计为主要的形式,在职审计相对较少,而离任审计也是先离后审,先审后离的模式也不多,先离后审的现象是与我国特有的干部选拔和任用模式有关,通常来说,只有当审计的责任人离任或是调任了之后,有关部门才向审计部门委托经济责任审计。这种先离后审的模式,不仅给经济责任审计造成了阻碍,也使审计的结果人浮于事,失去本来审计的意义和目的。

2.2审计效果不佳

由于大部门的审计都以离任审计为主,就导致审计的效果不佳,工作质量不高,其结果就更不严谨和确定。这种审计往往是相关部门上报离调任责任人,再由其组织部门下达审计委托,而后才是审计部门收集资料,入驻审计。而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校内部干部集中调整和调离任后,组织部门才统一向内部的审计部门提交审计委托,并且要求其内部的审计部门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其经济责任审计,这样的程序就使审计部门不能主动制订出工作计划,只能被动地接受审计项目,审计不全面,不细致,更不用提工作质量和审计效果了。

2.3评价随意性多

由于我国目前的现状,上述段旨中已经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其不足,没有一个统一的审计规章,没有一个相对科学和客观的审计条款或制度,当面对错综复杂的审计委托时,就更显得无地放失。与此同时,审计工作人员处理千头万绪的审计项目时,往往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标准,使他们通常会从自己工作的经验和主观进行判断,自由裁量随意性就较大,其客观性、正确性和公正性就相对较弱。

2.4报告利用性差

就我国当前的高校经济责任,其审计成果报告普遍缺少针对性,专业语言又泛滥,结论往往模糊不清,模棱两可,这就使组织部门对其产生的报告和结果无从下手,更不用谈如何利用了。而先离后审的模式,干部已经任命完毕,审计的结果对于其任命与否不具有权威性,也起不到什么决定性作用,使经济责任审计更多流于形式,影响了审计的实效性和威慑性,降低了审计的必要性,也影响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3经济责任审计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五个:第一,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重要性原则以及谨慎性原则。依法审计主要是指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审计工作应该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和原则进行开展,它也是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对各项审计最基本的要求和约束。第二,客观公正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审计工作要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要真正地做到客观公正,就需要在审计的过程中着重于证据的充分性、真实性,并对要审计的资料和经济责任人进行反复核对,较准。同时,就要着重于审计的独立性,尤其是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立场的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要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正确,以《审计法》为准绳,保证审计的客观公正性。第三,重要性原则,经济责任的审计一般时效性较长,审计工作量较大,审计资料较多,在审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把着眼点放置于影响因子较大的重要问题和重要事项上来。经济责任审计人,在高校来说,一般都是学校的各层领导,更应首先立足于重点问题和环节,仔细、认真、多层面,多角度地审核每一个疑点和问题。第四,谨慎性原则,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较为特殊和重要,所以对这类审计客体,更需要审计工作人员把握好谨慎原则,分清本人和他人的责任,划清工作、渎职和失职之间的界线,统一标准,透明过程,昭示结果。第五,实事求是原则,从字面的意思上来看,就是要对审计的问题如实地反映,绝不隐瞒,绝不姑息,绝不夸大,绝不回避的四个绝不原则,做到审计到位,审计清晰,审计无误,审计准确。以国家法律为准绳,以各地区不同实际情况为变通,既做到审计清查,又要兼顾各单位的不同,实事求是地清算审计结果。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也是针对于各级领导人员在任期间的财政、收支、效益的审计,其目的主要是评价各级领导的经济责任、工作业绩、在任作为等,为国家和人民做好对于各层领导的监督和管理,并对监管机关提供相应的评价总结和任用依据。

4经济责任审计程序

通常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与其他审计的程序不尽相同。其全过程如图1所示。

5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构建

5.1健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目前,我国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亟待解决和确立的就是统一合理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往的审计制度只规定了相关离调任审计的相关内容和程序,为了建立相对健全的全过程经济责任审计,就要首先从规章制度入手,从原则上明确任前,任中、离任和调任的审计模式和有针对性的内容,为开展审计工作铺平道路,为其顺利进行做保障。对于任前审计,要着重对于敏感和重要岗位的选用和调任干部的审计,任中则应该侧重于群众反响较大和民意调查问题较多的干部,离任审计则把着眼点放在正常的人事变调,根据组织部门的委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5.2制定完备的经济责任考核体系

制定完备的经济责任审计考核体系,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主观影响因子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左右,让主观臆断和随意性彻底剥离,为此各大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客观、科学、规范的评价考核体系。就高校现在的人事格局来看,主要分为三大部门,即教学院系、行政管理、学校相关经济实体这三部分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和量化体系,将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使考核体系更能体现出不同的审计层面。5.3确立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职能经济责任审计不是普通的审计,把工作的重点放置于财务收支,而是侧重于在离调任干部的绩效审计,在任其间的作为调查,群众反映和民意调查,通过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在有形和无形中就可以给干部以督促和推动力,使他们在任其间更为合理地调动资金和配置资源。

5.4利用相关经济责任审计资源

对于一些保密性不强、时间相对较仓促的内部审计项目,相关高校组织部门也可以把此类项目委托给外部的审计机构,开展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与此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也应该不断增加工作人员相对数量,提升审计人员工作能力,提高对于人员审计素质的全面培养,以便更好地协调内部审计的配置和时间的安排。

6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6.1扩展经济责任审计职能

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审计职能主要是指对审计对象的监督、评价,但在近几年来,审计长刘家义提出了全新的审计理论——免疫系统审计,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原有的职能基础上,更为强调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预防职能。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加强审计监督,强化任前、任中审计,落实离任、调任审计的必要性,从而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离任审计模式,以审计促正气,以审计督新风,让一切问题防患于未然,避免了传统审计马后炮效应,拓展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层面和角度。

6.2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效率

经济责任审计,在原有内部提交审计,组织部门委托审计,审计部门安排的程序模式为基础,还新增了以自然年为单位,从每年的年初,内部审计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特殊情况,依照审联会的委托,客观、科学地制订出本年度的审计计划,将财政收支审计、预算审计、专项专款资金审计,责任作为绩效审计,与任中、调离任审计结合起来,避免一些无谓的重复审计项目,不仅节省了审计成本和时间,而且还在一定的情况下,合理配置了审计资源,也使在任干部的审计结果和评价报告,以资料的形式直接应用于其离调任审计,提高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6.3强化经济责任审计

结果这种全新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不仅拘泥于离调任的审计,而且也把在任审计纳入到了干部的审核中来,进一步强化了审计结果的时效性和利用率,同时加强了对在任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也敦促了干部廉政自律,时时自醒,强化了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意识,弥补了考核审核体系的缺失,给组织部门选拔干部提供了最为客观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审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易娜.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J].广西审计,2002(02).

[3]秦剑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及其评价内容[J].交通财会,2002(03).

[4]樊孝根.浅谈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2(01).

[5]岳丽娜.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和建议[J].哈尔滨审计,2001(02).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篇3

【关键词】经济责任;绩效;审计

今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作出了有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定,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方向。经济责任审计结合绩效审计使得廉政文化根植于广大领导干部的内心深处,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约束力,从根源上让官员们规范自己的行为。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结合的缘由

1.受托责任观的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一般审计,“在现代民主社会中,经济责任审计是受人民委托对有关管理者承担的公共受托责任进行的经济监督的行为”。公共责任的主体是民意代议机构和政府及其具体公共资产管理者,其范围是公共资产领域,内容包括事项责任和报告责任。①

绩效审计的产生根源于有限的国家经济资源不能满足公共支出不断的膨胀,因此,通过绩效审计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符合“委托”理论的。

两者都产生于受托责任经济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但究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安全。作为承载着民众期望,代表着社会利益,规制着市场经济,这两种审计的结合将发挥深远的意义。

2.国家民主政治的需要

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发展是审计发展的必然,它们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紧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是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的法制越来越健全,民主观念印入人们心中。民主法制进程的加速使得人们介入社会民主政治生活的意愿越来越强,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多。因此,群众对政府监督、对政府和国企管理人员权利制约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3.高效廉洁政府的必要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是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作出评价的同时,对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经济责任作出评价。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11月7日了《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实施办法》称,中央企业各级领导人员造成国有资产特别重大损失,或者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的,终身不得担任中央企业领导职务。这使得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贯彻实行廉政文化建设做出了实质性的举措。

而绩效审计的范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大类:财政性资金(或称公共资金)支出、国有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目前在公共资金的使用上存在着不重视经济效益,甚至严重浪费的现象,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使政府的效能下降,并为某些腐败分子提供了方便。尽快开展绩效审计,有利于监督政府工作的效益,有利于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

其实,两种审计都有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作出评价的内容。总的来说,经济责任是由政府各部门、各机关和各单位分担的,而各部门、各单位所分担的经济责任又是由在这些政府机关供职的工作人员所具体承担和完成的,因此可以说是这些工作人员是政府进行经济活动的承载者和实际履行人。两者都是为了有效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从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完善我国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措施

1.提升法制建设

2010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说到,应当关注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情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遵守有关廉洁从政(从业)规定情况等。这个规定相对于之前审计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拓展,除了原有的财务收支传统性审计,还融入了经济性与效率性的绩效审计的内容。

由于经济责任绩效审计自身的特点其牵动着相当重要的个人、集团以及人民的利益,如果没有审计规范,既无法明确审计责任,又不利于审计事业的发展。

2.加强问责制度

两办《规定》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要有结果通报、责任追究,信息要公开。其实很多问题只要信息公开了,问题就迎刃而解,甚至就不会发生;如果信息不公开,不仅查出来的问题不好解决,有些问题可能还会接着发生。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就是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再加上被审计人任职期间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根据现有《规定》,“无过”已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政府官员还会因未达到应有的绩效水平而被追究责任。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过程中必须重视绩效责任。

3.提高人员素质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人员素质和结构不尽合理。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审计人员在面对各级领导干部时具备坚持独立原则、依法办事、无私无畏的精神,并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审计内容、目标和服务领域日趋复杂多样,对审计人员本身的素质例如专业化和复合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在的审计人员有的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督职能的发挥,在加大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同时,应不断向审计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对让审计人员的素质也与时俱进。对现有审计人员也进行培训,以提高审计人员的效率水平,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建立一支与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相匹配的审计队伍。这对审计结果的公正有效性有很大的提升。

总之来说,经济责任审计的被审计对象是被查经济责任的载体,被审查的个人与经济责任是一个整体,无法完完全全剥离开来,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在对“人”管理活动有效性增加同时也提高了财政活动的绩效,最终,在建立高效廉政政府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对于现阶段的我国都是新兴审计,所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事物上都还没成熟,所以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中国特色的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道路依据。

注释:

①吴秋生.政府审计职责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3.

参考文献

[1]毛玉,李江涛,于维辕.刍论完善我国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J].财会月刊,2011(05).

[2]张庆龙,王欣,李宏艳.政府审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尹平,刘世林.政府经济责任审计[M].四川:西南财经出版社,2009.

[4]蔡春,刘学华.绩效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篇4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问题 方法

一、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作为一种受托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受到委托人委托后对委托人所承担的义务。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内容包含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社会与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与健全性、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与合规性、财经法规执行情况、个人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情况等。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是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企业及其他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它是国家赋予审计部门的一项神圣而重要的审计责任,它的顺利实施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公共预算管理等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评价、鉴证和监督三项职能,它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它可以用来调节国家机器规范各权力主体,发挥着制衡功能。具体来说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警示教育党内和政府官员,督促其高效、勤政与廉洁。依据对某特定受托者进行审计后的审计结果,对其进行相应的奖惩,以持续优化领导干部职能与价值;第二,优化企事业单位与政权机构的有关职能,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计量受托责任,使受托者与委托者间成立互相信任的关系;第三,经济责任审计通过规范审计,有效地控制了受托者资源财产管理权,并促使提升权力使用规范度,形成强有力的经济权力制约机制,这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最根本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在企业的试点阶段、在机关事业单位推广阶段、全面创新阶段。其中,试点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厂长(经理)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随着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以来,企业自的扩大进一步加剧了国家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部分领导人员虚报成绩、,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应运而生,此后离任审计的程序、法律与范围等逐步得以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性也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二是承包经营阶段的经济责任审计。1987年六届人大会议根据经营权与所有权相离的原则,重点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上,国家以合同的形式将国有企业的财产使用权与经营权承包下去,承包者得到一定的经济利益并承担企业的经济责任,为促使承包者依法办事,正确行使职权,审计署了有关规定以进一步规范了承包经营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及重点。

在经济责任审计在机关事业单位的推广阶段,随着国企改革持续推进,承包经营经济责任审计逐步转向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先后印发了有关暂行规定,对审计经费、对象等做出了规定,标志着我国正式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创新阶段,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审计对象有所扩展,“五部委”明确要求自2001年起逐步开展县级以上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二是经济责任审计专职机构建设逐步完善,通过内部调整或增加编制等方式,县级审计机关设立了经济责任审计专职机构;三是审计模式不断完善,审计模式较为灵活,许多地方采取了任中审计,将监督关卡前置,还有些地方实施了任前审计;四是制定了详尽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在对两办两个《暂行规定》进行修缮的基础上于2010年10月联合颁布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步入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轨道,也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审计规定》的颁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措施,它对促进领导干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干部管理与监督、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言意义十分重大,同时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长足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二、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国家审计署刘家义认为审计监督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动民主政治的手段,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具有揭示、预防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但目前来看,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尚存在以下问题。

1、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存在不足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各地发展不甚平衡,这源于各地发展水平与对审计的重视程度存在差距,经济责任审计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对审计的误解或思想上的误区。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只是走走形式,反正领导干部升迁或调任已成既定事实,组织的决定不会因审计结果而动摇,况且被审计对象比较特殊等。这些思想上认识的不足直接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顺利而深入的开展,审计质量随之较为低下,审计程序也较不规范,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审计。

2、审计程序缺乏规范性

正确鉴定并请多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本质目的,审计结果应当成为领导干部选拔和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审查经济责任后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任用或辞退。为切实发挥审计效用,应当未经审计不得离任,但从目前来看许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发生在其离退休、免职、届满及调动之时,不符合有关规定,错误地执行了先离任后审计,使经济责任审计失去了意义。审计程序规范性不足直接降低了审计的监督职能,审计机关进退两难。如果审计发现大问题则可以改变被审计对象的去留,如果只是一般性问题则较难变动审计前已作的人事变动决定,这样造成的风险之一就是平庸之辈得到提拔或重用,拉低了领导干部整体水平。

3、审计内容与方法存在诸多缺陷

一方面,审计内容较为泛泛,重点不突出。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没有抓住重点,部分审计小组只是对领导干部所管辖范围内的边角部分进行审计,而对民众和社会较为关心的政府投资、市场准入等权力流向关键环节只是简单带过,有的甚至未加以深入调查。

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的技术与方法没有针对性,偏重于传统的离任后审计,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其三年的述职报告避重就轻,对其任期内的些放政绩尽量放大,模糊了公众视线。进行审计时局限于与领导干部层开展对话,忽略了也应与群众代表、被审计单位中层干部进行对话,审计目的性不甚明确。此外,任期内审计占比较小且没有做到全过程审计,部分资历平庸的领导干部得到提拔或重用。

三、新形势下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关对策

作为我国国家审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守纪守法尽职尽责的作用巨大。具体来说,新形势下应当创新立意,从以下方面着手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化发展。

1、审计内容要抓住重点

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也产生相应变化。依目前情况来看,应当着力推动建设民主政治,强化权力制约及监督,集中注意力,重点抓住以下五项审计内容:一是审计因决策不当所造成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问题;二是考查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相应社会经济的运行与发展状况;三是合理评判“三公支出”的规范性及财政支出综合绩效,实现审计对财政资金的动态监管与跟踪监管;四是重点关注市场准入、土地出让及政府投资等权力流转关键部分,使审计工作全面围绕各领导干部权力的流转而展开;五是严查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如有违纪则严肃加以处理。

2、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技术与方法要有针对性,具体可包含以下方面:第一,以开展审计座谈会的形式,与群众代表、被审计单位中层干部及领导层成员分别进行座谈,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被审计对象在重大经济决策、遵守廉政与财经纪律等方面的实现情况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实际实施审计活动时能够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第二,离任审计必须与任期内审计相互结合,其中任期内审计要做到全过程审计,占比至少不能低于70%,不能出现部分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不明确的前提下职位得到提升的现象。

3、突破审计深度与广度强化科学化管理

必须在经济责任审计深度与广度上有所突破,并切实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最大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益。具体来说:首先,应当进一步实施任期内轮审、分类管理审计对象且重点突出的管理办法,任中审计占比要相应增加,各有关领导干部可同步进行审计,各主要领导干部须在任期内轮审一番,切实做好审计计划创新管理;其次,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财政决算审计等与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有机结合,树立经济责任全局思路,统一进行规划,在具体操作与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方法。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审计项目管理,进行协同审计,实现一次进点分别报告,完成审计的无缝对接,大大提升绩效责任审计工作效率。同时要大力转换审计成果,切实发挥经责审计的综合效用;最后,进一步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从审计的立项、实施、报告、处理、惩罚、整改、成果利用等各核心环节控制审计质量,利用绩效考评机制使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具体落实。

4、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纪问题完善干部选拔机制

一方面,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一旦发现被审计对象或其他有关人员存在违反廉洁自律原则或未严格遵守财经法规、由于渎职或自身失职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等此类问题,必须作成移送处理书,及时将被审计领导干部移交司法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处理,后者按规定的立法程序立案调查,成立专班进行严肃处理,调查结果一出来就要及时将其反馈至审计机关。

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合理确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如可依据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使工作成绩较为突出、能够切实有效履行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得到提拔,以此牢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对于所在单位存在严重的违反财经法规问题、不正确履行或不履行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则要摒弃任用,不能予以重用或加以提拔。

5、坚持审计“两手抓”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润

经济责任审计要本着“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基本方针,在审计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一要关注重大的制度性缺陷、体制及其他管理漏洞,大力推进体制制度创新和民主法治建设;二要切实发挥审计在加强廉政建设、惩治腐败方面的积极作用,勇于查处和揭露违法违规问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务必牢牢把握审计的根本目标,即全心全意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必须要放在“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上。充分明确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的首要任务,在现阶段,务必使经济责任审计做到充分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山西省审计厅:开展市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审计,2012(23).

[2] 李勇库: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J].中国审计,2012(23).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篇5

关键词:加强 经济审计 经济责任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政治体制以及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的的社会生活中,中央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也在逐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一部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相关部门工作公开性和透明性的加强,也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强化作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有利于本部门的领导干部加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也有利于其树立良好的模范作用。笔者从怎样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来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建设进行论述。

一、加强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实施

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法律保障,是建设经济责任审计快速发展的基本途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障,在一定意义上讲,不仅可以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规范,也对审计中风险的预防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强有关政策性法律法规的实施,提升相关法规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提高单位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高度重视。虽然我国在《审计法》和《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提出了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但在其工作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了营造一种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工件环境,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关部门认为,一方面可以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制定一系列的实施细则和实施意见,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法定审计工作的重要实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有关原则的规定,结合其自身发展状况,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制定、修改与完善,把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干部考核的必经程序,加强有关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的重视。

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性,为了更好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这就需要建立一支政策性水平较高,业务技术水平精湛和综合能力分析较强的专业性的高素质人才的审计队伍建设,并注重后续人才的重点培养,拓宽培训渠道,并严格根据《审计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实施。由于审计工作的严肃性以及工作的特殊性,而且,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就需要相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在审计实务相对强大的发达国家,在此方面,按照不同的审计类型,成立了不同类型的的职业审计协会,并实施了审计师注册制度。笔者认为,适当的建立注册经济责任审计师考试制度,一方面可以选拔更为优秀的经济责任审计师,另一层面有刻意整合社会的审计资源,从而整体上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素质。因此,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成立经济责任审计师,通过重点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注重审计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的不断更新,来加强对有关政策性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研究,培养一批既掌握经济责任审计相关专业管理知识及核心审计技术,又能熟练应用各类信息化技术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审计人才,增强其自身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坚持依法审计的精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廉洁自律,缓解繁重的审计任务与审计人员资源的紧缺,对于预防和惩治腐败,积极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在我国,虽然理论界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从整体效果上来说,成效不太显著,针对我国目前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也尚未全面构建,由于其法律法规政策存在滞后性,强有力组织保证的缺乏性,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制约性。无论是从经济责任审计的需求和目标来看,还是从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发展需求出发,都需要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具体的、健全有效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经济责任审计分为不同的部门,各部门性质不同,预期相对应的经济责任也不尽相同,这就使的在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时也不尽相同。但是可以通过不同的审计基础,寻找不同责任和各个单位性质之间的共性,来构建一个从整体上可以与各单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对各单位制定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标准体系,对不同单位部门的领导干部进行统一的、严格的、科学化的审计评价,在针对特定部门领导干部在关键等细节之处进行处理,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在审计工作人员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科学有效的进行。

四、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来促进审计的权限

通过采取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式来加强审计的权限。一般而言,领导在任职期间,承担的责任往往多于离职期间,但是在任职期间的工作,可能对于经济责任的审计仅仅限于一般的市场经济活动,在对市场经济活动的责任进行审计评价时,也只分为主管负责和直接负责两种,为此,我们应该根据严格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进行评价,还要通过对审计工作的公正性来对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评价,也不能照搬过去陈旧的审计模式,对于审计工作中审计对象的述职报告和任职期间的工作总结,一定要保持严谨、公正的审计态度,这样才能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序科学化的进行,让政府转变其自身的工作职能,做到审计评价工作与内容的一致性。

五、结束语

在党中央召开的十中,着重强调了关于建立完善的责任审计制度,特别是对审计工作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出了重点概括,本文通过对工作中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通过有效的法规政策和相关理论知识,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保障审计工作的有效合理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依法审计建设工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刘爱红.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问题讨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篇6

【关键词】经济责任 审计模式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发展

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与经营成果进行量化与评价,这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改善企业管理运行、提高企业经济性效益与经营性成果,在提高国有资本与资产的运行效率,优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加强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方面将会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有益于全方位、系统化地考核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审计在明确国有企业领导人权利与义务,加强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任期内的责任义务、重大决策、业绩和个人廉洁等情况给予系统化评价,也为科学、全面地考核领导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有利于促进反腐倡廉

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有效监督领导干部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腐败或违法违规现象和行为。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了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的制约与监督,揭露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现行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模式

1.离任审计。是指在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时,对其整个任职期间所承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审查、鉴证和总体评价活动。即审计人员在被审计领导干部已退、调离或提升的情况下,运用综合系统的审计方法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中的财务责任、管理责任和法纪责任进行审计。

2.任中审计。是指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所承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查、鉴证和总体评价活动。相对于离任审计而言,任中审计最大的特点就是被审计领导干部依旧在现任职位,并未有离职等职位变动情况。

(二)现行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

1.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一是审计过程流于形式。在干部已经任命的情况下再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形成了事实上的走过场。首先,在经济责任审计尚未进行的情况下,被审计对象就已经任命到新的职位中,给人“走过场”和“马后炮”的感觉。其次,由于干部任命已经下达,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结论无论好坏,对考核升迁并没有任何影响,除非是在审计中发现此领导干部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一般性的问题,则形成得过且过的现象。二是被审计单位配合度低。审计是一项双活动,不仅仅是审计单位的独角戏,更需要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还需要当事人的配合。在离任审计中,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已退、已调离或已提升,想配合审计工作也很难。现任领导则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新官不翻旧账。因此往往会出现被审单位不积极配合现象,被审单位人员互相扯皮、推诿,致使审计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无法充分取得审计证据,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影响了审计质量与审计结果。

2.任中审计存在的问题。一是审计独立性受到威胁。一方面,任中审计往往会触及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直接利益,被审计领导干部会抱有抵触心理,可能会运用自己的权力而影响审计独立性。另一方面,对于被审单位员工来说,被审领导干部依然具有很高的权威和决策力,在此情况下,往往出现畏惧被审领导干部权威而不敢说出实情,另外被审计领导人完全可以要求员工配合自己而影响审计证据的获取,任中审计中领导权威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的独立性。

三、干部任免中的经济责任审计新模式

(一)新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提出

针对上述先审后离和任中审计两种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笔者提出一种新型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即“先离任―口头任免―再审计―正式任免”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即党委组织部门对即将调任的领导干部先进行口头宣布上任,等待审计结束后,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再正式书面任命。

(二)新模式与现行两种模式相比的优点

1.提高审计权威。在“先离―口头任免―再审―正式任免”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中,审计结果成为被审计领导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审计结果,任免依据就不存在,就没办法对领导干部进行正式任免。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干部任免中不可或缺的程序之一,审计权威性提高,审计的作用得以凸显,审计过程得以重视,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形式主义与马后炮现象。

2.被审计单位配合度提高。在“先离―口头任免―再审―正式任免”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中,如果没有审计结果,就没办法对领导干部进行正式任免。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就会一直在临时的岗位上工作,临时岗位的工作并不是长久之计,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也会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另外,被审计单位的现任领导人为了了解上任领导干部以前的工作具体内容及相应的业绩,会让被审单位积极配合审计工作,有了被审单位相关人员的配合,审计人员便容易取得审计证据,审计质量与效果也更加明显。

(三)新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新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可能面临的问题。一是审计任务重。首先,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整个任期进行审查,时间跨度很长,需要审计项目繁多,加重了审计任务。其次每年被调离、提升或退休的领导干部数不胜数,在“先离―口头任免―再审―正式任免”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中,审计结果成为被审计领导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那么每位职位变动的领导干部都需接受审计,审计对象太多,审计任务变重。二是审计人员缺乏。一方面,政府审计人员的编制很少,负责经济责任审计的编制更少,致经济责任审计部门人手不够,基本审计任务难以完成,何况扩大审计范围深入审计,这就影响了离任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果。

2.对新经责审计模式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是对于审计任务重的问题,不管是以前的先离后审模式和任中审计模式,还是笔者所提的新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对审计对象的全覆盖审计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审计部门应该抓住重点对象,深入审计,每年选取数个有代表性或者随机抽取需要审计领导干部进行重点审计。二是面对审计人员缺乏的问题,最根本的应该改善国家审计人员编制问题,增加经济责任审计相应岗位的编制,其次,国家审计应该打破地域、级别、部门等限制,实行联合审计,审计署、审计厅和地方审计局以及不同审计部门之间可以互相借调审计人员,另外也可以聘请中介服务和其他相关专家协助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篇7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进行审计监督、作出审计评价的活动。它是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的重要环节,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制度保证,对新时期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开展工作中应把握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能够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所启迪。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之所以存在较多困难,主要是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可依据的法规不健全,审计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欠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价标准不统一;对干部使用的部署与审计项目计划的确定在衔接上有一定差异,形成“马后炮”而失去审计的实际意义;审计机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不适应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审计工作的专门化和审计质量。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都存在哪些问题呢?首先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分工没有明确规定,带来财务审批权限不明,从而审计部门无法划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无从着手,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失去意义;其次,财务会计管理方面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造成费用支出失去控制,年终结算出现赤字,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难以保证;再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既弱化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又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难度,影响组织部门对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及时了解。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正确认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我们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前提。这些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违规引税、违规代开税务发票,费用开支过大、控制不严,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自我纳税意识不强,票据管理不规范,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借款手续不完备,财务人员不严格执行《会计法》等相关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等,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诸多表现形式要有正确的认识。

从问题的表现形式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错综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权利运作不规范,难以实施监督。二是意识淡薄,妨碍监督。三是机制不健全,弱化监督。四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职责划分缺乏明确的规定。五是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六是领导干部财经知识欠缺,过多考虑小集体利益。

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可以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首先,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制约的有效机制,要明确党政领导职责,对权力进行适当的分解。其次,抓好对资金使用权的监督,要对领导干部参与经济活动有严格具体的规定,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并建立健全严格的制度和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第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体制,使重大经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第四,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第五,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规,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第六,加强领导干部任职期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及时查清问题,及时纠正错误。第七,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建立相应组织机构,以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专业性。

开展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从严治党,强化干部监督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需要。我们要积极探索和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干部实行有效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到既规范经济行为又激发工作干劲的效果。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篇8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国有矿山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原则、工作程序、审计重点,以及实际操作方法。

关键词:

国有矿山;经济责任审计;实践

当前,我国经济受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影响,步入到增速明显放缓的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态势。金属矿山企业经济工作也从追求规模速度的粗放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增长。与此同时,国有金属矿山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在实践中与以往有所不同,既要符合《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比照执行《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贯彻落实上级集团的相关规定,又要结合当前现实经济环境,在审计对象、计划、内容、评价、界定以及结果运用等方面统一安排、规范运作。2015年,陕西有色冶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按照相关规定要求,结合新常态经济形势,根据企业领导人员工作变动实际情况,吸纳会计事务所专业人员参与,对两家权属矿山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内部离任审计,探索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工作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类似企业开展相应业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际案例。

1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和作用

陕西有色冶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陕西省冶金矿山公司,自成立以来,实行“母子公司、双层经营”的二级法人管理体制。据企业实际和发展需要,设立6个矿山及冶炼权属企业,每个权属企业均独立经营,并在近年来取得良好的业绩。这些企业的负责人是独立经营工作的核心,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对象。尤其是矿山企业负责人,他们肩负着多项责任,一是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二是要对矿山后续发展负责,三是要对地处偏远山区的矿山员工负责。因此,对他们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1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有效加强干部队伍的监督和管理,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实行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将权利关进制度笼子里的具体措施,防止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失职、越权、滥权,促进国企负责人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治企。同时,也有利于客观公正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1]。经济责任审计不但增加了干部选拔环节,还提高了干部选拔工作的透明度。

1.2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大多数矿山企业地处偏僻山区,条件艰苦。甘愿扎根山区、具有奉献精神的管理人才难能可贵。因此,从中选拔任用称职的领导干部是矿山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同时,国有金属矿山企业领导干部是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者,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客观评价企业领导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并公正评价其功过,干部管理部门可以把审计结果作为对矿山企业领导考核、任免、奖惩的依据。经济责任审计既可以提升矿山企业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还能强化其决策能力。审计结论是国有矿山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财务收支及有关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客观反映,审计结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能够帮助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决策能力。从源头上阻止弄虚作假,促进国有金属矿山企业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经济责任审计也是矿山企业领导干部的普遍诉求:获得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国有矿山企业一般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者负责制,企业领导人员作为矿区多方利益的协调者,难免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者和经营者,难免成为各方关注的中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通过上级机关会同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其是非功过做出经济责任界定,澄清本人不应该承负的经济责任。这种客观评价是对组织、对个人、对历史的一种交代,也给群众一个交代,给干部一个说法,给组织一个明白。同时,上级机关会同第三方审计机构所给出的审计结果,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性,在程序上具有严密性,在实施中具有严谨性,在结论上具有客观性,也使企业负责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及矿山企业职工信服,消除误会,化解分歧。继任者还能通过审计结论,了解本单位财务状况,摸清资产家底,汲取前任的经验教训,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1]。

2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原则

在2015年对两家矿山企业负责人离任审计工作中,我们制定了五项工作指导原则。

2.1提高质量原则在审计项目的确定上树立精品意识,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加强质量管理,在揭露和反映问题的同时,提出从机制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2积极稳妥原则正确认识离任审计工作的作用,从实际出发,扎实有效地工作,妥善处理好积极和稳妥的辩证统一关系。既要避免片面强调积极,急于求成、越权越位、大包大揽的思想,还需克服一味强调稳妥,履职不到位、工作不主动,消极对待。

2.3防范风险原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和其他工作相同,都具有一定风险。风险不仅涉及审计部门自身,实际工作当中还常常因审计意见不当,引发用人风险,并由此给矿山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有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才能使审计工作起到设防作用,才能真正树立权威[2]。

2.4审计回避原则审计人员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自行回避:一是与被审计矿山负责人或主管人员之间有亲戚关系,二是与被审计矿山有经济利益关系,三是与被审计矿山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正常工作。

2.5两清三定原则两清:一是清查存在的问题,二是澄清不存在的问题。三定:一是被审计领导干部直接责任的界定,二是被审计领导干部主管责任的界定,三是被审计领导干部管理责任的界定[3]。

3严格遵循审计工作程序

在本次离任审计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上级股东单位《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所设定的程序和条例,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具体步骤如下:一是编制审计计划,二是开展审前调查,三是下达审计通知,四是制定审计方案,五是成立审计工作组,六是组织实施,七是交换意见,八是出具审计报告,九是下达审计决定。根据干部管理部门对离任审计工作的要求,编制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的时间、范围、对象、内容、方法与组织形式等。在审计实施一周前,通知被审计的矿山企业做好接受审计的有关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内容:一是提供相关资料;二是对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作出书面承诺。在制定审计方案时,我们除了规定目标、范围、重点等项内容外,还对延伸审计和其他审计事项进行了明确。在成立工作小组时,我们不但组织了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还吸纳了会计事务所专业人员参加,组长由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总会计师担任。审计过程中与其他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沟通,充分听取纪检监察部门、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和有关单位的意见。现场审计结束后,及时编写审计报告初稿,并与被审计矿山企业离任领导及接任领导交换意见。交换意见后,出具审计报告,并向上级机关冶矿集团提交,经冶矿集团党政联席会研究、讨论,最终下达了审计决定,圆满完成了本次审计任务。

4结合矿山实际,强化审计重点

本次审计中,我们在严格执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上级单位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矿山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对重点审计内容进行了完善和丰富。

4.1在企业负责人主要业绩方面为客观公正评价矿山企业责任人任职期间工作业绩和取得的实效,着重开展了发展战略规划审计、改革改制工作审计、生产经营成果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审计。

4.2在企业基本财务状况方面为真实反映矿山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各年度财务状况,以及企业负责人为改善财务状况所做的努力和达到的效果,着重开展了审计前后基本财务数据的变化及原因审计、任期内各年度财务报表项目的变化及原因审计、任期内资产状况审计、任期内财务效益状况审计。

4.3在经营成果真实性方面为全面真实反映任职期间的经营成果,划清经济责任界限,使接任者清楚企业的经营状况,着重开展了不良资产及潜亏因素认定审计、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审计、资产质量状况审计、债权长期挂账审计、长期股权投资潜在损失审计。

4.4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面为了防范法律风险,杜绝舞弊现象,促进廉政建设,使接任者轻松上岗,着重开展了记账凭证签字手续审计、大额现金收支情况审计、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审计。

4.5在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方面为促进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着重开展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计、材料管理制度情况审计、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计。上述审计内容有效涵盖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达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

5充分利用外部专家服务

利用外部专家的目的是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金属矿山企业与一般工业企业不同,有其特殊的工作特点,为做出客观的审计结论,审计人员必须收集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如果没有具备从事矿山领域财务和审计工作经验的外部专家协助,审计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对管理层的正确决策造成影响。本次审计中,我们邀请了本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会计事务所专家参与,保证了审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审计目标。

6结语

应该看到,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合规、高效的运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用好这一工具将对我国现阶段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加强国有企业干部队伍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意义重大,为国有金属矿山企业生产经营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有效保障,为企业防范风险、促进内控、强化治理建立基础,为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驾护航。

通参考文献

[1]宁月茹.经济责任审计研究[M].长沙: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2]鲍国明,刘力云现.代内部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3]张勇.经济责任向导审计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

上一篇:高中数学学习办法范文 下一篇:产品交互设计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