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范文

时间:2023-10-07 04:20:06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篇1

一、当前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也面临较大通货膨胀压力,稳定物价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任务

(一)从生产角度和需求走势看,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从生产走势看,当前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一季度至2009年一季经济增速呈逐季回落的走势,从11.3%回落至6.6%;2009年一季度至2010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呈逐季回升的走势,从6.6%回升至11.9%;2010年一季度至三季度,经济增速呈回落走势,从11.9%回落至9.6%;从2010年三季度起,经济增速呈稳定态势,连续三个季度增速基本持平。具体来看,2008年到现在,中国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4月份增速有所回落;受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速的影响,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在回落中趋于稳定;受购置税优惠和汽车下乡等政策取消、部分城市汽车和住房限购等措施的影响,汽车和居住类商品销售增幅明显下滑;2011年第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相比2010年四季度有所回落。2.从需求走势看,当前中国经济表现出平稳较快增长的特征。以支出法核算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表现出如下特征:2011年一季度,居民消费增速上升,政府消费增速也上升,导致最终消费增速上升;2011年一季度,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平稳较快增长,存货增加增速回升,从而资本形成总额平稳较快增长;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呈负增长,2010年贸易顺差下降6.4%,主要由于进出口价格变化差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转为增长20.8%。2011年一季度,贸易差额表现为逆差,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实际增速为-18.1%。汇总三大需求结果显示,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与从生产角度核算的经济增长结论相同。但是中国经济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二)通货膨胀压力较大,但同时也存在抑制通货膨胀的有利因素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CPI上涨率连续5个季度回落,从2008年一季度的8%回落到2009年二季度的-1.5%;从2009年三季度开始,CPI上涨率连续7个季度上升,从2009年二季度的-1.5%,上升到2011年一季度的5%。2011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其中,城市上涨5.2%,农村上涨5.8%。类商品价格同比全部上涨,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仍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其原因来自多方面。1.输入性通货膨胀因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为刺激经济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导致国际市场上粮食、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由于中国资源性产品的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受其影响,国内包括石油、有色金属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几乎全部上涨。2.国内成本推动因素。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农具、农药、化肥等价格迅速上涨,在成本推动下,国内农产品价格不断上移。人工、土地、环境保护等成本上涨对2011年工业品价格构成上行压力。3.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程和旺盛的投资需求。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中国采取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商业银行信贷迅速增加,社会融资规模剧增。2010年M2对GDP的增长率达180%。这导致中国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压力。但是,中国也存在“十二五”前期抑制通货膨胀的有利因素:连续7年主要农产品获得丰收构成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坚实的物质基础;主要工业品产能过剩有利于抑制价格持续大幅上行;汇率弹性的增强有利于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

(三)稳定物价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通货膨胀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加重了低收入群体的负担,扰乱了市场环境,不利于投资者的长期决策,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因此,要重视通货膨胀问题,把应对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具体措施包括:

1.需求管理方面,要调整当前的负利率政策,把负利率变为正利率,实行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微观管理,建立对低收入人群价格补贴机制,加快市场秩序的治理,防止各种游资利用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恐慌心理进行投机活动。2.供给管理方面,要做好进口工作,加大进口,增加国内稀缺产品进口;建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适度进行人民币升值,抵消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对特殊行业国际游资存在的新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保农业,保粮食,加大支农力度,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3.改善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改变货币政策“政出多门”的状况;约束和防止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带来的信贷倒逼。二、“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在新一轮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运行,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使经济走稳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态势表现出四个阶段的变化:由2007年的“高位偏快”,转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的“大幅下滑”,随后转向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恢复性大幅回升”,又进一步转向新一轮合理的“适度增长区间”。具体看,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将在新一轮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8%~10%)运行,由于2010年经济增长率达10.3%的较高水平,因此,经济增长继续加速上升的空间不大。中国经济运行已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的大幅下滑和其后大幅回升的“V”字型非常状态向适度增长的区间转换。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看,2011年重在稳定物价总水平,“稳物价”与“稳增长”是相辅相成的。为实现这一任务,宏观调控的政策组合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搭配。

三、市场导向型经济结构调整时代到来,中国面临经济转型和实现经济再平衡的艰巨任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以自有禀赋为基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循环,实现了制造业的高增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投资和出口,中国的高增长是以牺牲能源和环境为代价的。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导致资源的匮乏和通货膨胀的攀升。“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转型期,中国将面临从高速增长的赶超型经济向高质量、均衡发展经济的转型。如果转型能够成功,中国将向富裕国家迈进,将会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如果不能,中国会进入一个中等收入阶段的振荡期。

(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可持续增长面临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1)内需不足。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2)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需求;(3)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增长迟缓,居民收入内部差别在迅速扩大。居民幸福感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匹配;(4)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低。这些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不是短期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能解决的,而要依靠制度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制度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经济可持续增长中深层次结构问题的重要举措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必须要依靠制度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而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让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一般的要素投入量扩张转变到要素效率的提高,依靠技术的进步拉动经济增长。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使社会公众公平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福利。因此,应结合我国在本世纪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调整传统的通过扩大出口、扩大投资来实现规模扩张的做法,把保持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稳步增长、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作为更重要的发展目标,而出口、投资和GDP的增长应该服从于这个目标,即以较低的出口、投资和GDP的增长率,获得较高的消费增长率。制度创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调控,也应服务于这个目标。

(三)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将成为开启市场导向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但是收入结构、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却在持续加深。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居高不下,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相对缓慢。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政调控并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需求的动向,无法根据国际分工发展的规律来确定未来产业的定位,从而使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存在大规模的政府失灵问题。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将使市场化的结构性调整全面展开。中国低端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必将成为引领市场导向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契机,开启中国市场驱动型经济结构调整的新阶段。

1.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将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关系,改变工资上涨严重滞后于国民收入上涨的局面,使中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启动中国市场化的收入倍增变化,改变中国收入分配不公,提高国民的整体消费率,加速中国“收入———消费升级”的台阶效应的到来。工资形成机制变革将增加农民工进城的机会,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2.低端劳动力市场工资的上涨将对不同区域的生产成本带来不同的影响,从而使各种传统产业在区域成本差异的推动下,向中西部加速进行“梯度转移”,使东部流出产业升级的空间,同时克服以往行政化产业转移带来的各种问题。中国必将迎来在“加速性梯度转移”中实现“产业升级”的新时期。

3.工资水平的快速上涨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各种要素价格比,使市场主体自发进行要素替代,采取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促使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进步水平,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以往行政性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缺乏内在动力的弊端,开启市场化创新的新时期。

四、要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从“赶超经济”向“大国经济”迈进需要国家竞争战略的转变

(一)中国必须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中培养新的竞争优势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处在调整期,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已认识到经济失衡的严重性及进行结构转型的必要。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中国金融造成直接冲击,但由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渠道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世界经济周期具有协同性,即在特定的时间内,各国经济周期循环阶段在方向和波幅上表现出一致性。经济的全球化正在导致经济波动的全球化,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更为经济预期的全球同时化提供了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后,无论是强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化国家都在积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的出口增长不可能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增长速度,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被迫转变。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说是中国“赶超经济”的成功,但是其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基础已发生变化,中国必须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中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二)转变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建立国家竞争优势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总有效需求不足,无论扩大出口还是量化宽松,都是对外转嫁危机,而不是解决问题,全球化扩大了全球失衡,然而,发达国家以中国巨额顺差为理由,要求中国为此买单。假设中国顺差大幅减少,中国竞争对手的顺差大增,全球失衡依旧。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无法承受牺牲公平而追求效率的政治代价。包容性发展是当前主流趋势。中国在内外经济失衡与国际压力显著增大条件下,必须转变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建立国家竞争优势。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篇2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

金融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资源的数量及其配置效率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是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具体化。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愈高,越需要强大的金融做基础,金融的作用就愈强。区域金融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分配资金,其运作机制就是金融活动影响储蓄和投资,储蓄和投资影响资金流量结构,再影响生产要素的区域分配结构,最终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如果是区域金融体系较完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则对本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必然起到促进作用,进而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达到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区域金融理论不是区域与金融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区域与金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分析其产生、发展、运动的规律,探讨的核心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地域上的表现,或者说是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互生共长关系的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本的形成。一个区域若没有足够、持续的资本供给,既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能促使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区域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本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储蓄的规模和资本产出效率决定的。区域金融发展之所以能够增加储蓄规模,原因在于实际利率水平、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资产的多样化程度以及金融部门的效率和融资机制会影响到储蓄率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金融系统越发达、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提供的选择机会就越多,金融服务越便利周到,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欲望就越强,一些非生产性的或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就可以被吸引到生产性用途上来,储蓄率就会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就会加快。同时金融发展和健全的金融制度降低了信息和交易费用,从而影响到了储蓄水平、投资决策、技术创新以及长期经济增长速度,进而提高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在实际中,金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融资方式能将区域内、外企业和居民的盈余资金通过储蓄间接转化为投资或直接转化为投资而形成资本,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这也是金融的基本功能。

2、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资源配置。金融对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资本市场中,企业资产可通过证券化形式,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借助使用权的转让,引导企业资源从一个行业或企业转向利润率更高的行业和企业,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二是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增量资金来源。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增量资金投入,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为主的资本市场,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机制,可以根据资金的趋利性,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更多的投入到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三是拓宽产业结构存量调整空间。增量投入往往会受到资金来源的约束,而改变现有资源在不同产业间分布,能迅速实现存量结构调整。不同企业间的资产重组是存量调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操作方式,借助资本市场的虚拟化资产具有较高流动性的特点,可使资金向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间的流动与组合,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产存量调整所需的资金,可加快存量调整的步伐,拓展调整空间。总之,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并通过它实现资金配置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提高。

3、区域金融发展具有引致其它资源要素流动和聚集的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运行中是联系其它部门的纽带,它通过资金这种特殊资源的流动,起着引导和配置其它资源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流动,从而获得本地区稀缺的资源。例如,由于物随钱走,伴随着资金在区域内的流动,相应就会带来技术、信息等要素。同样劳动力资源要素的流动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哪里有资金有项目,劳动力就往那儿流动。

4、区域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首先,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区域分工是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而引起的产业活动在区域上的差异。金融通过区域性的信贷、区域性的资本市场及引进外资等手段,合理支持地区性优势产业的发展,并使各地区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部门,从而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形成。其次,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合理的区域分工是有效的区域合作的基础,没有区域的分工,就没有区域经济的协作,也就更没有区域间的开放。区域经济的协作要以统一的、开放的金融体系作为基本前提。一个按照经济区设立的中央银行分支行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政府行为对金融系统的直接干预,这样就提高了区域经济有效协作的可能性。随着区域性、全国性的资本市场的形成,资本市场本身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促使区域性主导产业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再次,科学的区域性金融投向能够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区域间“梯度”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它是产业生命周期在空间上的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形式,但“梯度”的差异不能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顺序的人为的出发点。落后地区可以在区域性金融政策的直接支持下,配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口支援等制度,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5、区域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无论是社会生产力体系中诸要素面貌的重大改变,还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抑或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和产品竞争力的迅速增强,均离不开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调查表明,科技投入缺乏是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金融发展过程客观上推动了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进程,从而一方面为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强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帮助科技成果迅速传播、普及,加速向现实生力的转化。

二、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

1、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及其效率。在现代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基本经济状况决定和支配着金融资源的供求及其平衡。国民经济运行对金融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规模扩大,而经济规模的扩大不但会引起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的相应增长,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金融产业的发展。从理论上讲,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在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会改善金融交易者包括金融资源供给者和金融资源需求者的交易地位,使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和融资者的满意程度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从而提高金融效率。同时,区域金融效率还要受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可以引起金融资源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改变融资结构,影响金融效率,而且还可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从而引起金融资源供给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金融效率。

2、区域金融创新环境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源分配规模不断扩大、金融需求不断多样化和金融效率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是金融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金融创新的程度客观上取决于金融创新环境,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环境作为区域创新环境体系中的一部分,必然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3、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影响到金融资源的跨区流动。比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制度安排,很明显,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才能随着货币信用体系的发展独立生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并在经济资源分配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直接造成金融资源的供求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如果是过度的区域差异,必然大大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沈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经济师》2006(4)

2、郝忠等: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J]《经济观察》2005(9)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篇3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在“十二五”规划愿景蓝图鼓舞下,按照市委确定的“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部署,以生态经济区为主战场,克服困难、奋力拼搏、狠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上半年全市GDP实现500.15亿元,同比增长13.2%。

(一)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15.47亿元,同比增长18.7%,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工业生产持续旺盛,1-6月份,原煤、水泥、汽车、纱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6.6%、31.2%、23.1%和18.2%。产业集聚步伐加快,1-6月,十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74.63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1.1%,新能源、绿色食品、节能电器、电子信息四大产业增速超50%。1-6月,全市已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46个,其中5亿元以上52个,10亿元以上17个,旭阳雷迪三期、九钢150万吨扩改、江铜铅锌冶炼等一批重特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二是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全市早稻播面100.4万亩,比去年增1.5万亩;棉花播面95万亩,比去年增3万亩;油菜播面181.4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菜籽平均亩产108公斤,总产19万吨以上,比上年增产一成左右。1-6月,全市生猪出栏122万头,同比增长14.5%;禽蛋产量3万吨,同比增长34%;肉类总产12.1万吨,同比增长15.2%。1-6月,全市水产品产量14.57万吨,其种水产产量4.6万吨,略有减产;全市上半年实现渔业增加值15.67亿元。

三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物流业发展若干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正式出台,进一步推动了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达7.06万标箱,同比增长29%;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方兴未艾;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1-6月,全市房地产竣工面积87.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5%,房地产销售面积117.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9%。旅游经济增势强劲,1-6月,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278.93万人次,增长42.9%,实现旅游总收入96.96亿元,增长43.16%。

(二)三大需求持续旺盛。

一是投资需求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9.1亿元,同比增长37.8%。投资呈现结构优效益好的特点,一、二、三产投资分别增长16.7%、31.7%和49.9%,以改建和技术改造为主的内涵效益型投资33.89亿元,同比增长67.7%,比全部投资增幅高29.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稳定在35%以上,表明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基础比较扎实。项目支撑投资增长作用明显。今年共有24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工程,占全省总数的12%,总投资达到905亿元;1-6月,全市新批外资项目83个,合同资金5.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引进省外资金5000万元以上合同项目102个,合同资金372.99亿元。

二是消费需求保持旺盛。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4.82亿元,同比增长17.0%,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企业支撑消费作用明显,近年,引进型知名零售企业和本土贸易企业实现双扩张,有力地推动了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市场发展,1-6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7.46亿元,同比增长30.02%,高于全市零售总额增速9.92个百分点。

三是外贸需求持续向好。1-6月,全市进出口总额15.36亿美元,增长109.8%,其中出口10.84亿美元,增长130%,总量已逼近去年全年水平。出口大户不断涌现,上半年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29家,共完成出口8.15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75.2%;民营经济对出口的贡献最大,共完成出口额7.9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72.7%。

(三)三大建设加快推进。

一是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六个一”机制地推动下,城市建设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6月,全市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37.05亿元,增长7.9%;房地产投资完成28.75亿元,增长44.1%。构建“大九江”格局的各项措施加快落实,规划区内农村违规建房整治活动全面启动。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同步推进,环湖三路、八里湖大桥、规划展示馆、十里大道改造、城市美化绿化等城市建设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1-6月,交通基础设施类投资完成42.75亿元,增长157.1%,水利类投资完成44.57亿元,增长26.8%。一批重大交通、能源和水利项目加快推进。九景衢铁路可研报告获国家批复;永武高速基本完工;长江二桥、电网改造、电厂四期、老爷庙风电、蛟滩河水利工程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都昌至星子高速、九江绕城高速等项目正在按省重大项目现场调度会要求抓紧做好前期工作。

三是民生工程建设持续加力。上半年,社保、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民生事业投入资金29.5亿元,民生工程主要指标实现“双过半”任务。全市新农村建设点“三清七改五普及”和“三绿一处理”工作有序推进,试点村和农村集镇的清洁工程加紧实施;新增城郊蔬菜基地3300亩,扩大农超对接,利用价格调节基金稳定蔬菜价格;针对旱灾造成渔民损失,已发放渔民生活补贴1158万元;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上半年兑现农机补贴2867万元,惠及1.86万农户。

(四)三大收入同步增长。

一是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1-6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81.09亿元,增长42.8%,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1.54亿元,增长42.7%,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目标任务的57.9%和60.4%,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预期目标。

二是企业收入快速增长。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0.48亿元,同比增长54.4%;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68.32亿元,同比增长40.6%,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

三是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6,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92元,增长16.1%,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45元,增长24.9%,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

(五)三大保障基本稳定。

一是要素供应相对趋紧。1-6月,全市发电量同比下降14.45%,工业用电量累计3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9%。进入夏季以来,居民生活用电猛增,日均空调用电负荷达40万千瓦左右,电力供应比较紧张。1-6月,全市港口吞吐量1925万吨,同比增长18%,公路货运吞吐量4026万吨,同比增长19%。

二是资金保障基本稳定。1-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02.18亿元,比年初增加119.08亿元,同比增长24.1%,人民币贷款余额719.68亿元,比年初增加86.91亿元,同比增长25.1%。1-6月,市发改委共争取上级各类扶持资金8.1亿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三是土地供应存在缺口。1-6月,市本级出让商业用地200.07亩,出让金额6.4亿元,远低于往年水平;各县(市、区)土地供应比较紧张,据统计,我市今年工业用地缺口预计在32000亩左右,很多项目面临用地难问题。

二、上半年计划执行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争得九江应有地位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的经济工作至关重要。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总体上是好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是高度关注投融资政策变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今年以来,央行三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紧缩信号明显,无论是企业融资还是城市建设融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国家已公布新的产业调整目录,将以更严的要求对某些项目实行限批,会影响一批项目上马建设。这些都对固定资产投资起到抑制作用,会影响经济正常运行和较快发展势头。

二是高度关注电力供应不足给经济运行和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进入夏季以来,持续高温天气导致居民生活用电猛增,7、8、9月缺电已成定局,目前,市发改委能源局、九江供电公司已启动有序用电预案,尽力保证居民生活、医院、学校、重点工程、重点企业等方面的用电,努力减少因电力供应不足对经济运行和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

三是高度关注建设条件刚性约束影响项目进度问题。当前和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投资仍然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项目建设仍然是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力量。而从目前来看,我市部分项目因受资金、规划、用地、拆迁等因素影响,导致无法按期开工,势必会影响项目进度。特别是有些国家投资项目不能按进度要求推进,将会影响到上级投资决策,也影响投资者信心。

四是高度关注物价持续较高影响经济运行和群众生活。1-6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2%,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2.7个百分点,比1-5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从目前来看,单月价格指数继续攀升,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仍有较强刚性,这将对市场稳定及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三、下半年工作建议

做好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应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逐一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围绕“保经济增长、保项目建设、保民生事业”的具体要求,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大经济发展要素供给的工作力度。一是加强融资保障。多种途径协调银行加强对重大产业化项目、中小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的贷款支持,引导非金融机构和社会闲散资金投资重点领域的建设项目,按照国家政策指向策划项目和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加大面向东部、外商的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和资本重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保持企业投资信心。做好债券融资工作,力争三季度发行20亿元城投债券。二是加强煤电油运保障。协调相关部门,加强煤电油运情况的监测分析,合理调配煤电油运资源,保障经济建设;继续争取省能源局、省电力公司支持,争取上级部门在安排用电指标方面对九江给予支持和倾斜;周密制定我市有序用电方案,使方案更加科学、可行,严格按照有序用电计划、方案执行。三是加强土地供给保障。加强土地资源整合,挖掘用地潜力,积极争取上级对九江用地指标支持,确保土地供应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二)加大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一是优化结构促减排。强化节能审查和审计,从项目审批和淘汰落后产能入手,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落户和生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经济理念。二是狠抓重点促减排。加强对全市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的监管,突出做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与重点耗能企业签定节能减排责任状,强化约束力。与此同时,深化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三是落实责任促减排。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细化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强化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考核,实行有奖有罚的鼓励约束机制。对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县(区)进行项目限批,对未按要求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采取约谈、实行惩罚性用电价格政策等办法进行告诫和惩罚。

(三)加大项目储备和建设的工作力度。一是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保证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能有序接替实施。建立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策划项目的机制,积极对接国家铁路、公路、水利、民生和重点产业发展项目政策,适时调整项目组成结构,确保重大项目申报审批及时有效。二是加快本级项目审批的进度。积极发挥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功能,加快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审批程序,采取并联审批、联席会议审批等方式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三是有效推进省、市重点项目按工期实施建设,保证新开工项目早开工、续建项目按工期推进、竣工项目按期完成并达产达效,确保提出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懈怠,高效能源、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化项目不拖延。加快推进神华、华锐风电、华电分布式能源、瑞马快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四)加大有效扩大消费的工作力度。一是保持热点消费。加强货源组织和市场秩序监管,确保汽车、家电、通讯等商品市场供应。二是挖掘新兴消费潜力。继续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农机补贴,完善农村商品销售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现代物流业向农村市场发展,鼓励城市知名贸易企业向农村市场延伸,切实扩大农村消费。大力发展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政服务等新型消费业态。三是稳定居民消费信心。加强日常消费品生产和市场供应,建立方便、快捷的商品流通、消费渠道,促进日常消费品市场繁荣和发展。拓展信息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引导日常消费趋向理性,形成合理消费预期。

(五)加大缓解价格上涨压力的工作力度。一是加大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强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储备基地建设,加大产销衔接力度,确保主要农产品市场稳定发展。二是加大对蔬菜基地、冷链设施、平价门店等三项建设的扶持力度,从产销环节支持蔬菜生产和供应。三是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加强对市场交易和价格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积极做好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价格政策的以及价格监测预警。四是建立群众收入增长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加强对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离退休职工、大学生等群体的价格上涨补贴,减轻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力求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价格上涨水平。

(六)加大民生保障的工作力度。一是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围绕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民生目标任务,引导和整合各类资金,确保全年民生投入不少于35亿元。按照“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和“财政性教育经费不少于GDP的4%”的要求,继续加大民生资金投入。二是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全力推进就业、医疗、低保等工作,扎实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1万人;确保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200元和85元,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提高到350元;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33.9万人,城镇中小学校学生参保率达95%以上,新农合统筹基金使用率达85%以上。三是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努力完成年初确定的建设8400套廉租房、1.1万套公租房,改造75万平米棚户区、990户农村危旧房任务,解决群众住房困难;加快城区主次干道改造,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新增一批停车场、公交车和线路,解决群众出行困难;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全年新增6000亩蔬菜基地,继续发挥好价格调节基金作用,稳定蔬菜价格,解决群众吃菜难问题。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篇4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供给导向

一、文献综述

自银行产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思考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King、Levine等从产业层面对经济和金融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健全的金融体系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帕特里克(1996)从“供给导向型”和“需求导向型”两个方面来辨析金融和经济的关系。他认为在金融水平较低的阶段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会起到支配作用,金融体系为那些急需资金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最初的资本,帮助企业启动起来,这个阶段处于“供给导向型”形式。而当经济发展逐渐成熟,由各部门对投融资的强烈需要而引起的对金融系统的需求成为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就是所谓的“需求导向型”模式。

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何风隽( 2005)对有关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来自不同方面的观点和争论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和总结。张旭军(2007)回顾了最近几年来国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发现了其中一些有失客观和全面的观点,指出了有待改进之处。

我国关于金融发展和金融增长的研究总的来说大概有以下三种论断。

第一,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长期增长存在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

第二,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促进关系。杨晓华(2005)通过研究证实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三,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如韩廷春(2001)建立了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资本市场的更大规模。

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水平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互相促进,还是单向因果,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经济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增加、劳动增加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我国充分利用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在世界经济的产业链中占得一席之地,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而今,人口红利已经慢慢减弱,如何发挥金融体系的作用,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M2/GDP代表我国的金融发展程度,用FD表示,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经济发展情况。样本选取1995年到2010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是世界银行。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证实在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为此,首先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查。本文选择ADF单位根检验法,GDP和FD都是不平稳序列,为了消除不稳定性的影响,对GDP和FD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为LNGDP和LNLNFD,再次对变换后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可见得到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

在得到平稳变量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通过格兰杰检验来验证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结果如表1所示,该结果显示了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下,第一个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LNLNFD是LNGDP的原因,而第二个假设成立,LNGDP不是LNLNFD的原因。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实证研究证明,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刺激了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并未成为驱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这说明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体系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体的货币化程度提高很快。金融发展通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刺激了经济的增长。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经济增长并未促进金融的发展。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深化的程度,争取形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

尽管金融发展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体现了重要作用,我国金融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融产品的结构不尽合理,层次不够丰富;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充分;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同步建立,存在真空地带;汇兑换自由化问题等。这些都是我国金融深化进程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实现金融的自由化。

(一)加大市场机制在金融市场的作用

政府应当减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尤其是给与利率和汇率机制更加灵活的空间,使得外汇市场和资金市场的供求更加直观地反映出来。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能够集聚社会闲散资金,为生产性活动筹资,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普通民众对理财的需求更高,而各企事业单位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些都会倒逼金融体系的发展。最近比较火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广大平民阶层提供了理财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大大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二)重视金融深化中的质量问题

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理论中比较重视金融体系量的扩张,对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关注度不够,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却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金融系统的整体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在我国金融深化的过程中应注意逐步确立良好的金融系统的架构,监管部门在减少行政干预的同时也不能对风险的防范掉以轻心;逐步改变以往政府兜底的局面,引入竞争,健全推出机制,全面提升金融系统运行效率,避免出现亚洲金融危机中的状况。

(三)使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程度相适应

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分割的,忽略金融监管的金融发展就像海市蜃楼一样根基不实,无法抵御来自外部或内部的风险,而金融监管过于严格繁琐,则会束缚金融的发展,同样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因此如何协调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的关系,是确保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重点。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催化剂,金融和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经济的发展深度和广度,决定着金融体系的规模和质量;金融通过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断彼此促进,相辅相成,这才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风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争论的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5(08).

[2]张旭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近期国内外文献综述[J].嘉兴学院学报,2007(01).

[3]李钊,李国平,王舒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基于两部门模型中国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06(04).

[4]杨晓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05(07).

[5]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研究[J].经济科学,2001(03).

[6]Patrick. H. 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i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1996(14).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篇5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约束条件,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增长的态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然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面临着资源、需求和人口等方面的约束条件。本文拟对上述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存在的约束条件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动力不足,而整个经济结构也需要更加合理化。其次,人口问题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约束条件。所以,如何有效地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有效控制人口也是当务之急。

(一) 经济增长遭遇资源瓶颈

中国经济在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同时,也再次遭遇资源瓶颈的阻击。不少专家认为,未来20年我国将面临十分严峻的资源问题。。[1] 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导致资源消耗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环境保护日盛的国际背景,都使我们面对的情况比发达国家曾经历的要复杂得多。

我国人均资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开采储量分别只有2.6万吨、1074立方米、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据估计,2020年我国石油缺口为2.5亿一2.7亿吨,煤炭缺口为10亿吨。[2]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日益增大,其他资源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资源瓶颈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资源量有限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另一个突出的矛盾是,在资源相对贫乏的背景下,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没有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模式。2002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为1.18吨标准煤/千美元GDP,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创造每千元GDP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我国前8位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其中吨钢综合能耗高15%到30%。[3]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支撑2003年GDP增长9.1%的能源和重点资源消耗量,包括15亿吨标准煤,8.2亿吨水泥和2.6亿吨钢材,分别占全世界的30%、33%、50%。[4]因此,切实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粗增长”模式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经济步人新一轮增长周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 需求不足

中国经济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己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然而,时下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由于出口贸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所以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虽然扩大内需一直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政策,但内需增长却十分有限。如何有效地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事关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内需不足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历史、文化、传统等非经济因素,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则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可持续增长的发展对策

(一) 解决资源瓶颈的对策

解决资源瓶颈问题的主要对策有开源节流以及科技进步。前者不少学者已经研究过,本文主要探讨通过科技进步解决资源瓶颈问题。

1、要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在能源、交通、机械、冶金、纺织、轻工、化工、建材、建筑以及农业等传统产业的应用,加强技术改造,实现产品升级和结构优化,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从而减少资源对经济的约束。

2、要积极推动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全过程,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以及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集成优化,提高企业应变力和竞争力。

3、要大力推进电子商务。重点实现外贸领域、信息产业领域的电子商务,积极推动钢铁、汽车、建筑、纺织等行业电子商务示范作用,促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

4、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技术改造要真正把节能降耗放在首位,要逐步做到节能技术改造资金与节能挂钩,要努力推广行之有效的节能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每年要选一批投资省、工期短、效益好、见效快的项目和技术措施,实行强制推行的办法走依法治国之路。

(二) 解决需求不足的对策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在中长期内坚持刺激需求的政策,二是深化改革,进行结构的优化调整。

1、扩大国内需求

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是中国从短缺经济向买方市场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方针政策,是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尤其在目前,出口需求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扩大内需显得特别重要。

(1) 内需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政策支出。在扩大投资需求中,通过政府的财政扩张,大力发展铁路、公路、环境保护和水利设施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基础设施落后,这种通过发展基础设施来启动投资的反周期财政政策是有效的,也具有长远意义。今后在财政上应继续支持国有银行的信贷发放,必要时鼓励非国有中小银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同时,着力创造规范、良好的宏观环境,调动投资者预期,增强投资信心。

(2) 扩大消费需求是今后扩大内需的重点。就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而言,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明显,但从社会再生产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的持久拉动力量,投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是消费需求的派生。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刺激消费需求。

首先,稳定消费者预期和转变消费观念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目前,中国正处于结构转轨时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改革正逐步推行,加之国有企业职工的大批下岗,导致居民消费预期不稳定,边际消费倾向下降。针对这种状况,应该加大再就业的力度,应通过体制改革使人们对未来看好。其次,从消费主体看,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已处于相对积累阶段,而农村居民应该成为近期消费需求的主力军。解决农民收人问题、优化农民消费结构是启动农村消费的唯一途径。

2、优化经济结构

中国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是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桎梏,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些结构转换的巨大空间,为中国经济持续性增长提供了潜能和动力。

(1) 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城市化,不仅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启动内需的关键一环,是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基础。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为城市化提供良好的制度空间。目前我国还存在不少不利于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从而加剧了城乡分离,延缓了城市化进程。其次,不同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城市化模式,不能盲目照搬,更不能搞“一刀切”城市化。城市化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提高农民的收人,创造巨大的农村市场。这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

(2) 加快产业重组,调整产业结构。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看,我国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进人相对停滞阶段,而第三产业比重偏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我国人均工业制成品占有量还很低,制造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空间,而且,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必然建立在工业化成熟到一定程度之后。所以,今后一段时间的调整方向应为第一产业比重稍有下降,适当增加对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投人,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二产业在大致保持现有比重基础上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从产业的重组看,组建大企业应主要借助市场,发挥资本的纽带作用;发展中小企业,不能一放了之,要建立各种服务机构,以“强强联合”为轴心,提高创新能力和组织化程度。对于工业结构内部的优化,主要是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要强化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改进,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3) 加快区域结构的转换。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扩大整个国内市场。国家应在政策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改良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沿海资金向中西部流动,并借助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现沿海制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的逐步转移。

三、结论

2 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新契机,同时也充满着困难和

挑战。但只要协调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人口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并有效地扩大内需,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急剧增长,中国经济必然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增长。

参考文献:

[l]吉利斯.波金斯.发展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38.

[2]朱堰徽,陈强.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理性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0 (02).

[3]张跃锋.能源危机及其对策[J].经济师,2002 (03).

[4]黄葱.高速发展再遇能源瓶颈[J].瞭望新闻周刊,2004 (09).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篇6

关键词:农村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5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都有了质的飞跃。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有必要立足于当前金融发展形势,改变农村金融现状,更快更好地推进相关农业经济的建设工程。

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以及发展过程

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金融主要推行的政策是传统的农村信贷补贴政策。其主要以政府干预为主要方式,主张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补贴的理论。还有1种理论就是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它完全否定了农村信贷补贴这种手段,认为只有采取金融市场的方式才能够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为适应我国当前发展的环境形势,不完全竞争理论应运而生,这种理论认为政府不起主导作用,而是通过引导和规范农村金融市场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其反对政府进行市场利率定价,支持政府采取相关政策辅助协调来保证其他银行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低息融资。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主要经过了4个时期。1979―1993年,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建立新的农村金融机构,1993―1996年这段时间,其方向主要是完善服务性的农村金融体系,而1997―2005年这段时间,则强调了对农村金融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提出要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能力,2006年―现在,实行的是农村金融改革,提出创新金融机构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1.2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农村金融改革关键期,虽然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农村的金融机构规模小、数量少、金融机制不健全、发展速度慢等问题。在现代化发展大环境下,流入第2和第3产业的贷款越来越多,而在农业方面的贷款额度都比较小,农业经济发展在基础上就没有其他产业牢固。目前,我国也正创立新型金融机构,比如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这些都能够称得上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典范。

2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分析

提到农村金融的发展,可能大家第1个都会想到农业贷款,但金融机构进行的农业贷款对农业的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作用不大。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2者之间的关系,其实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机制。虽然储蓄率的上升下降是极不稳定的,但不能够否认金融发展可以给储蓄率带来不小的影响,金融的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分散金融风险。有效地开发农村金融资源,可以促进农村储蓄率的提升,也给农业经济增长带来影响。

农业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多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金融储蓄向金融投资的转化率高低。目前有部分金融资源是不能够转换为投资的,他们多数都以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形式流入了金融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从分散的储蓄户那里吸收储蓄时带来交易成本,而金融机构为了能够让储蓄户放弃积蓄控制时会付出的信息成本。不能否定这种机构的存在,但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一定要让手续费用或者佣金费用得到降低,才能够极大地提高金融运作效率,让农村金融市场走向市场化的道路。农村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够改善农村金融规模以及结构,但农村的经济发展的确能够提高农村金融转化率。

3 搞好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建议

要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就要合理化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新媒体时代,合理应用网络化建设,把握农业经济实际状况和农业需要,从技术上确保金融机构效率的提高。也要加强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金融管理手段,进一步提升整个金融机构的效率。肯定以及重视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积极引导其与国有金融资源进行合作,促进经济结构和金融机构的合理化。继续合理建设与运营操作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推动全面农村金融机构与经济结构建设。

加快改革和创新的脚步,构建科学化干预政策和现代化金融体系。顺应形势发展,政府应该减弱其控制力,促进非正式金融资本融入到整个金融市场领域,以活化金融资本为主要目的进行适当性干预,实现现代化金融体系的构建。面对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现象,应该要完善农村金融机制,促进国有和民有资本的融合,保证其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4 结束语

要正确的认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与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对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予以高度的扶持,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篇7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教育 人力资源 发展经济学

经济增长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无论是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还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劳动力的素质以及劳动力素质所决定的科学技术竞争将逐步代替资源和资本竞争的时代,人力资源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现代社会以来日益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和提高是离不开教育的,因此,深入研究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像我国这样的人口数量众多、人口质量相对较低、人均资源量较少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高效、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要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基数大的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以此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所以必须注意到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的问题,要联系人口问题和教育问题进行分析。

一、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

人力资源一词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促进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源可具体体现在劳动者身上,是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这里主要是指劳动者的质量。人力资源就是潜藏在劳动者体内的劳动能力,将这种能力发挥出来就可以实现劳动生产力。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历史上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都与人力资源的利用开发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各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和状况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人力资源的积累有质量和数量两个层面,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始终占有优势地位是因为他们成功地实行了这两方面的积累。而人力资源作为特殊的经济资源,在经济发展中也同样有着特殊的开发利用价值。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重要的资源。首先,人力资源是可再生的经济资源,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进行培养和创造,从而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进而形成具有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能够成为最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经济资源;其次,人力资源素质层次的变化能够影响人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变化,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素质层次越高,其对精神的需求就越大。现代社会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健全的人力管理体制、先进的企业文化、优良的工作环境等,能够激发高素质劳动者的潜在智力和创造力的迸发,从而促进极好的经济效益的产生;最后,人力资源不仅仅是经济资源的开发者、产品的生产者,人的思想、观点、愿望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等意识形态都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农业经济要求劳动者还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事信息产业的劳动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智商,而且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储备也同样不可或缺;随着商业和服务业的兴起,劳动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心理素质成日益为企业看重的首要因素;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则要求劳动者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这必然使得高素质人才的缺口将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才短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很小,高级技术人才大量短缺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加大对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人力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已成为我国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教育在人力资源中的作用

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的作用及其在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人力资源的形成与增强,既要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更要加大对智力提升的投资,也就是在改善营养卫生条件的同时,增强并普及教育。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力资源发展的投资形式,可以视教育和其他物质投资一样进行投资—收益分析。尽管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受教育程度高者的收入不如受教育程度低者收入水平的情况,但这只是一些非常规大量出现的反常现象。一般而言,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是呈正相关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收入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实际上,教育与收入两者之间的真实关系并非是一条平滑的直线。不同阶段的教育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不同,收入最高的那些人绝大多数并不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受教育水平提高带动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结果就是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教育大都为官方教育,这就造成发展中国家教育的需求比供给的作用重要,这也充分体现出大力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能够增加个体和家庭收入,同时还可以改善单个家庭在医疗、教育、计划生育以及就业等多方面的态度和举措。尤其是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能更好地掌握公共医疗保健知识,并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使子女在医疗、受教育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帮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能够创造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力资源,从而达到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目的。

人口问题一直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难题,如何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并使之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现状和发展课题。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取决于人的作用发挥。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区域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是新时代能否占领经济市场制高点的决定因素,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水平,提高人力资本的创造力和生产能力是当务之急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教育在提升人力资本中的作用,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解决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篇8

[关键词]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总产出;就业增长率;

一、引言

世贸组织机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现在越来越演化成一种程序之争,在旷日持久的谈判中达成一种均衡。国际贸易政策向强化双边贸易关系倾斜在世贸组织解决争端的能力弱化时,另一类实惠的国际性合作机制开始快速发展,这就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在各国的发展中,国际贸易对决定各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能力,以及一国经济地位的强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商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国际间交易日趋增加,各国都力图从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这可从中国的发展中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利用“两种资源”和打开“两个市场”经济战略思想的指导。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积极打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并学会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使我国对外经贸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进出口总值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6207.7亿美元,增长了30倍。2002年我国外贸总量已位居世界第5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半。200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上升新台阶,大进大出的格局基本形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达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出口额4384亿美元,增长34.6%;进口额4128亿美元,增长39.9%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在GDP增长中稳稳占据着三驾马车之一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今天,可以说,在我国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能有效刺激国内需求,从而为进一步促进GDP稳定增长发挥积极作用。总之,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对外贸易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都充分发挥了“发动机”效应,这也是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对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基本上达成的共识。

但是,中国入世后所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并不宽松,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区域经济集团会发挥更大优势的国际市场。世界银行《2001年世界经济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大陆作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容量的扩张是有限的,特别是它无法满足旧经济行业的销售需求,也就是说中国大陆的传统市场马上就将陷入饱和状态。如果中国大陆与有关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或者某个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抑或某项专项市场的共同开发计划,那么中国产品在海外主要市场上的境遇就会大不相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启动,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顺利进展,以及中国—南非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节奏加快,从此中国步入“后WTO时代”。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继续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据WTO统计,到2002年底,全球有255个区域贸易协定(RTA),其中超过170个RTA已经实施。在所有RTA中双边FTA约占90%。至2003年4月底,WTO146个成员中绝大多数都参加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双边FTA。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全球新建立19个双边FTA,另有70多个双边或区域FTA正在谈判准备实施之中。WTO估计,按照目前的态势,到2005年底,全球RTA将到达300个。但是,相比而言,中国到目前为此,仍没有参加任何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显然与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为了保持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逐步建立要素自由流动,内外经济相互融合的开放性经济体制,我国除了继续通过参与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获取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和更多机会之外,还应当积极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本文将先从理论上分析双边贸易协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然后再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定量分析双边贸易协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了衡量双边贸易协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将使用总产出和就业增长率这两个指标来评价其影响。最后得出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非常积极作用的结论。

二、理论分析

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简写为FT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包括独立关税地区)根据WTO相关规则,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进行的地区性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则指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约方所形成的区域。签署FTA的实质就是双方根据各自的条件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减少政府对贸易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步扩大开放程度,将一种受保护的贸易体制转向自由的贸易体制。这几年FTA的范围也扩大了,不仅包括商品贸易市场的开放,而且还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

FTA对自由贸易与经济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指由于自由贸易区域内成员相互间取消关税和贸易数量限制措施之后,各成员间贸易增加所产生的直接影响;第二类是贸易自由化后,资源可以在区域内重新优化配置,进而提高经济活动效率,导致各成员经济增长加快的间接效用。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常用“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换效应”来描述第一类影响。贸易创造效应主要指区域内成员相互之间由于交易成本下降和贸易限制取消,导致本国的高成本产品被区域内其他成员低成本商品所代替以及本国的低成本商品在贸易限制取消后出口扩大,从而给区域内进出口双方带来更多贸易机会和经济利益。建立自由贸易区就可以减少相互之间的交易成本,增加贸易需求,使区域内各成员的产业分工更加合理,进而推动各成员经济增长。根据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Y=C+I+G+X-M ( Y代表总产出,C代表居民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我们知道,出口对总产出有正向作用,进口对总产出有负向作用。如果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则总产出将增加;如果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则总产出将减少。就业与总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总产出增加,就业率将上升;总产出减少,就业率将下降。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原有与区域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由于区域内交易成本的降低而可能被区域内成员之间的贸易所取代。这样区域内成员就可以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有利于提高区域内各成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增长潜力。

第二类影响主要包括“市场扩张效应”和“促进竞争效应”。市场扩张效应是指贸易规模扩大,使生产和流通产生规模效益,并带来产业集聚效果。促进竞争效应是指随着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将促进区域内垄断行业的竞争,提高生产率。根据C-D生产函数Y=AγKαLβ( K是资本存量,L是劳动力数量,A是技术水平),我们知道,技术水平提高,总产出将增加。假定用市场效率来代指技术水平,则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就可以促进区域内的竞争,提高市场效率,进而促进区域内各成员总产出的增长。

三、实证分析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就是使协议双方之间的贸易尽可能的自由化,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直接度量为关税的下降,非关税措施和其它贸易限制的减少。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名义关税和实际关税往往存在巨大差异,且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定量化存在困难,数据难以收集,因此许多经济学者用贸易自由化的结果来近似地表示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在本文中,我们采用进口渗透率(进口额与总产出的比值)和出口导向率(出口额与总产出的比值)作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后双边贸易自由化的衡量指标。

1、总产出的计量经济模型

研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总产出的影响,本文采用了Solow提出的含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此模型把技术进步要素作为一个变量,体现出其他要素质量的提高使得相同数量的要素投入量具有不同的产出效果。生产函数模型为:

Yt=AγtKαtLβt

(1)

式中,Yt为T期的总产量,Kt是T期的资本存量,Lt是T期使用的劳动力数量,参数α、β、γ分别是资本,劳动力与技术进步的产出弹性。At是T期的技术水平,是随时间变化的量,根据Romer(1986)、Lucas(1988)等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贸易开放主要通过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我们采用Hine和Wright(1998)创建的模型,即:

At=eλ(M/Y)ηt(X/Y)δt

(2)

式中M/Y为T期的进口渗透率,X/Y为T期的出口导向率,λ、η、δ为参数。

我们将(2)式代入(1)式,并对方程取对数,可推出总产出与进口渗透率,出口导向率,资本存量及劳动力数量的关系。据此可建立回归方程:

LnY=C(1)+C(2)Ln(M/Y)+C(3)Ln(X/Y)+C(4)LnK+C(5)LnL

(3)

2、 就业增长率的计量经济模型

上一篇: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范文 下一篇:分布式教学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