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预防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1 17:21:14

高血压预防知识

高血压预防知识篇1

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喜欢“应酬”(餐馆)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导致的肥胖是高血压病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战胜高血压病,首先需要、也必须要从改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做起。

一,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及预防措施:(1)遗传因素。·高血压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都有高血压病史者,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为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两倍多。高血压病为多基因遗传,其遗传程度受环境等各种后天因素的影响而且变化较大。

(2)肥胖与超重。很多研究证明,体重与血压有明显的关系。超重及肥胖的人患高血压的危险性高于体重正常者。目前认为体质指数(BMI)是一个较好的评价体重是否正常的指标: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当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在18.5—20kg/m2时为稍瘦;

20-25kg/m2时为正常;

BMI>25kg/m2属体重过(超)重;

BMI在25-29.9kg/m2之间为预胖(临界)型肥胖;

体重指数>30kg/m2为肥胖。肥胖又分为三级:BMI在30—34.9kg/m2范围称为Ⅰ级肥胖;

BMI在35-39.9kg/m2范围称为Ⅱ级肥胖;

BMI≥40kg/m2为Ⅲ级肥胖。维持BMI在正常范围对抵抗疾病,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维持正常血压具有重要的作用。造成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相对过剩,就是说由于能量摄入多于消耗所引起。因此,增加体育活动,适当限食,维持理想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主要措施之一。

还有一些人体重并不太重,却大腹便便,形成腹部肥胖,就是俗称的橄榄形体型。这种体型的人患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体态匀称者。

(3)盐摄入过多。人们天天离不开的调味品,如食盐、酱油、黄酱、辣椒酱及咸菜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在体内分解为氯离子和纳离子。过多的钠进入机体,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同时,由于钠盐吸附水分,大量钠盐进入体同,在肾脏的保钠排钾功能作用下可导致水钠潴留。

调查发现,北方居民食盐摄入量平均高达13-17克/日,远远超过了WHO提出的6克/日的限量。因此,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食盐摄入量,对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极为重要。

以三口之家为例,食盐的消耗量应该控制在300-350克/月以下,酱油1~1.5瓶/月以下。由于咸菜、熟肉制品、豆制品等食物已经加入了较多的食盐,经常食用这些食品的人应适当减少食盐的消耗量。

(4)膳食结构不均衡。近十年来,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动物性食物、烹调油、鸡蛋的摄入量明显增加,而粗杂粮、豆类的摄入量明显降低,奶类的消耗量仍然很低。这种高热量、高脂肪、高钠、低钙、低钾的膳食结构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讲,每人每月烹调油的消耗量应控制在1.5斤内;

常吃鱼类、豆制品、粗杂粮(每周2-3次);

尽量选择多种食物,即可获得较为全面的营养。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于康教授更是给出了每天"3+2+1+1+1+1"的搭配餐单:3两主食、2两肉、1个鸡蛋、1杯奶、1斤蔬菜、1点油,这就能满足减肥每天所需的最低热量1200大卡。

(5)吸烟、酗酒。

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可引起全身组织缺氧,使动脉内膜损伤,并可引起血管痉挛,直接或间接引起高血压升高。大多数研究证明,饮酒与高血压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重度饮酒者(相当于每天饮65克酒精)高血压病发病率是不饮酒者的两倍。长期饮酒者体内的升压物质含量较多。同时酒精还能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增高,引起外周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因此,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压有积极意义。

二,正常血压值:血压对于身体非常重要,血压过高、过低都会出现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正常血压范围是: 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

最佳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均划定为高血压。

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和舒张压〈85mmHg。

正常高限:收缩压130~139mmHg和舒张压为85~89mmHg。

三,本市的高血压四大生活危险因素凌源地区还有四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酒杯子,过量饮酒对身体有害,可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脏病、脑出血发生率;

烟杆子,吸烟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吸烟者易患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肺癌、高血压;

盐罐子,适量的盐摄入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但过量(超过生理需要量)的盐摄入会导致不良的生理反应并引起某些疾病,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和胃癌。人均日用盐量限制在6克以内,少吃含盐的腌制品,如咸菜、咸肉、酱菜等;

少用含盐量高的酱、酱油;

炒菜时尽量少放盐;

可使用其它适量调味品(酸、辣、甜)等;

油坛子,农村仍然有大部分家庭使用动物油(猪油等)烹炸食物,增加了大量的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高脂肪的饮食会导致肥胖、冠心病、心脏病、心绞痛和中风。应选择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四,饮食保健已知发病因素中,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等方面的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合理的饮食营养,是防止高血压的重要部分,也是简单易推广的好办法,下面谈谈饮食方面的保健:

(一)限制钠盐。科学家们已证实钠离子(食盐的成分NaCl)与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所以控制食盐的摄入能防治高血压病,一般主张每日用盐控制在5克以下,最好是3克,即食物中有轻度咸味(俗称口味轻)即可。

如果有耳鸣、眩晕、浮肿的高血压病人,食盐应严格控制,每日限制在2克以下,或不用食盐,用10cc酱油代替(1汤匙为15cc)。

限制含钠多的食品,如腌熏食品(包括咸肉、咸鱼、咸菜、酱菜等)和味精含钠高的调料,及加碱或发酵粉、小苏打制成的面食、糕点等。

(二)选用优质的蛋白质食物。可适当吃些鱼(烹调方法:有清蒸鱼、红烧鱼、鱼汤、糖醋鱼、溜鱼片等)和大豆及其豆制品(如:豆腐、腐干、豆腐皮等)。

经动物实验证实,鱼类蛋白质含丰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影响血压的调节作用,使尿内钠排出量提高,能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可预防中风。同时鱼类的脂肪,含高级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能预防血栓形成。

大豆是植物蛋白质,对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虽无降压作用,但也有防止中风和降血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有人主张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动物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为好。

(三)多选用含钾、镁、碘和锌高的食物。因为这类微量元素,有降压和保护心脏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

含钾高的食物:柑橘、苹果、杏、红枣、葡萄、花椰菜、大豆、黑豆、菠菜、土豆等。家禽类、鱼和瘦肉含钾量也高。

含镁高的食物:各种干豆类及鲜豆、苋菜、桂圆、豆芽等。

含碘高的食物:海产品类、海带、紫菜等。

含锌高的食物:瘦牛肉、瘦猪肉、黄鱼、花生、荔枝等。其它谷类的原粮含锌也高,但含植酸高,要经发酵制作后,才可以吸收利用(象蒸玉米面馒头、蒸发糕、江米酒、芝麻酱等可以食用。)

另外要注意,每日要饮适量温开水(最好清晨喝一杯白开水),有调节血液黏度的作用,可以净化血液,又能通大便。同时应注意“平衡膳食”,即成酸或成碱的食物都应有(荤素搭配)。其次主食中最好粗细粮相结合。

饮食制度方面:要有规律性,食勿过饱,晚餐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不饮酒,不吸烟。心情要轻松愉快。

高血压预防知识篇2

【关键词】 高血压;农村人口;生活方式;干预性研究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接近于城市地区,分别为17%和21%,然而农村地区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则显著低于城市地区[1],尤其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居民不良生活方式较为普遍,如吸烟、酗酒、高盐膳食、缺乏锻炼等,致使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正是农村地区不健康生活生活习惯和行为广泛存在,致使高血压控制率较低,而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共存[2],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协同作用,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可以为控制血压提供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控制了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危险因素,对降低发生率是大有裨益的[3]。目前关于高血压流行特征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上,而关于对北方农村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干预的相关研究较少。针对这种现状,根据河北省防治研究中心部署,我们对保定诼洲市码头镇2008年管理的648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不良生活习惯与行为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然后对干预前后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涿洲市码头镇2008年1月高血压社区管理的患者648例,其中男312例,女336例;年龄均35岁以上,平均年龄42.5岁。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准备:采用卫生部设计的基层调查表调查,全部采用一级培训,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县区级工作人员、乡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合格率均要求达到100%。

1.2.2 调查内容:由经过培训的基层医生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血压、吸烟、饮酒、盐摄入量、体重指数、运动情况、肥胖、饮食情况等。客观记录各项内容,不得启发、诱导或加入任何主观意愿。县级督导员对每天完成的问卷进行核查,并抽取5%进行二次调查,符合率要达100%,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市级随机抽取3%再进行复核。1年后采用与基线调查相同的方法进行终点调查。

1.2.3 干预措施: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被调查患者进行全面体检,详细讲解高血压病与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告知患者改正不良生活行为在高血压病的治疗、预防中的重要性及对降低高血压患者合并急性心血管病的意义。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定期有计划的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如建立高血压患者专卡,作好随访及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认知能力制定每月随访次数,一般每月1~2次。可利用书写板,播放高血压防治录像报,乡村广播,设立高血压免费测量点,发放高血压防治指导手册和食盐消耗记录卡、血压测量卡、五项行为危险因素记录卡。村医定期入户检查记录、测量血压,指导规律用药,戒烟限酒、合理运动、合理使用低钠盐等,监督不良生活习惯改正。

1.2.4 体格检查:由经过培训的基层医生使用校正过的相应仪器为每个调查者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值。集中调查时,血压测量单独在一个房间,以保持环境安静。当两次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值相差超过6 mm hg(1 mm hg=0.133 kpa)时,测第3次血压。

1.2.5 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按照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sbp≥140 mm hg和(或)dbp≥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者诊断为高血压[4]。超重、肥胖诊断以2003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公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为标准:bmi≥24 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为中心性肥胖[5]。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比

较 干预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见表1。表1 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比较

2.2 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相关行为的变化

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吸烟率、饮酒率、食盐摄入量也有明显减少(p<0.01),合理运动、体重指数干预前后有明显改善(p<0.01)。见表2。表2 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相关行为变化情况

2.3 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

在调查的648例高血压患者中,干预前血压达标者67(10.34%);干预后有215(33.18%)。干预后的达标率显著高于干预前(χ2=97.94,p<0.01)。

3 讨论

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已经成为社区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了解较为贫乏,干预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同时不良生活行为显著改变,这表明社区健康教育是针对高血压人群的主要干预手段;通过系统培训的农村医务人员,向高血压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是开展农村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有效途径。因此农村地区要以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高血压预防知识知晓率着手,以干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为手段,逐步使高血压患者改变饮食习惯、放弃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的饮食营养、合理运动等生活方式,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1年来干预效果还表明,患者的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虽得到有效改善,但成效相对较弱,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还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农村经济状况、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饮食、酗酒、不运动等)、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低、自我保健意识差、文化和教育背景、就医不方便等因素有关。另外在农村地区,群众获取高血压知识的途径主要以电视报纸这类大众传媒为主,而群众最希望能以个别指导的方式从医务人员处获得健康知识,目前大多数群众只能从医生那里偶尔获得。这种健康教育服务供需的不平衡现状,要求我们的政府作为行为形成的促成因素,要为农村高血压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条件;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应与大众传媒密切合作,加强传播力度,使健康干预个性化,多样化[7]。除此之外,本次由于经费和干预力度有限,加之我们的干预随访活动还在进行中,1年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时间较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干预措施发挥应有的作用,相信随着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健康教育力度不断加强,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8,9]。

【参考文献】

1 wu y,huxley r,li 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data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2002.circulationm,2008,118:2679?2686.

2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260.

3 王琼力,张凡平.社区控制高血压五年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全科医学,2007,10:501?503.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主编.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著.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38.

6 赵晓军,吉俊敏,郭晓键.常州市近郊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重点人群特征探讨和干预方向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45?248.

7 雷英,张晓蕾.高血压患者社区复诊血压控制达标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519?1521.

8 沈洪瑞,马淑平,牛凯,等.河北省四县农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2008,30:224?227.

高血压预防知识篇3

关键词 高血压 综合防治 农牧团场社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320

资料与方法

2005~2008年对农三师农牧团场社区(包括农牧连队、团部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综合防治。对农牧连队社区卫生人员进行培训,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为主体的人群分类管理卫生人员队伍。在防治研究的农牧连队社区中,进行高血压随机抽样基线调查,包括危险因素、健康知识调查。在干预社区内进行高血压患者筛查,完成一般人群、高危人群、现患人群的登记注册。对确诊高血压及正常血压上限者实行综合干预。对本社区内基线调查中显示的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人群干预。定期抽样复查、随访。3年后进行中期评估。

干预内容:实施以健康教育和促进为主导,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的综合性干预措施。①非药干预: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健康宣传教育,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提高干预社区内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减少吸烟和酗酒、限盐、减肥、平衡膳食、调节良好的情绪和心态、保持适量运动的教育。②药物干预:对干预区内所有的高血压病人登记造册,进行血压分级、危险因素分层的统一管理。。③人群管理:健康人群,每年每人测量血压≥1次,接受健康教育≥1次。以接受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主动接受血压测量为主;高危人群,每6个月每人测量血压≥1次,接受健康教育≥1次。以非药物干预为主,掌握非药物干预的方法与技能,接受健康教育,加强对其危险因素的认识和改善;现患人群,每3个月每人测量血压≥1次,接受健康教育≥1次。Ⅰ、Ⅱ级高血压患者以非药物干预3~6个月,若无效再进行药物干预。Ⅲ级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与非药物干预相结合,使血压降至目标水平。

结 果

干预前后高血压患病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农牧连队社区职工中曾测血压情况,干预前后血压水平的变化,见表1。

经过4年干预,人群平均收缩压(SAP)下降了1.45mmHg;舒张压(DBP)下降了1.86mmHg,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SAP)下降了2.16mmHg;舒张压(DBP)下降了1.62mmHg,有统计学意义。

2006年高血压患者人数为2721人,知道自己患病的是1218(44.76%)人,其中服药人数为896人(32.93%),高血压患者控制人数198人(7.28%)。经过干预后,2008年高血压患者人数为264人,知道自己患病的是223(84.47%)人,其中服药人数为162人(61.36%),高血压患者控制人数114人(43.18%)。两组在患病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讨 论

本研究显示,经过4年的干预,在农牧团农牧连队、团部社区干预社区内,人群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生活知识知晓率达73%以上,78.5%的人认为测血压有必要,81.6%的人已测过血压,高血压患病率由27.57%降为21.85%,下降明显。

本结果显示,干预区高血压人群服药率提高了28.43%,达到61.36%;血压控制率提高了35.9%,达到43.18%。与此同时,在社区中对高危人群进行的干预措施也同样影响到了周围的一般人群和患者人群,许多血压正常者也养成了经常测量血压的习惯。

通过干预逐年降低了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和死亡,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平均每下降3mmHg,脑卒中的危险将下降32%,冠心病的危险将下降19%。本研究显示,4年综合干预后,干预区高血压者平均收缩压下降了2.16mmHg,舒张压下降了1.62mmHg。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均随着高血压综合防治措施的开展呈逐年下降,我国其他城市所进行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试验,也表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采取以社区为基础,针对血压正常人群、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持续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干预等三位一体的健康促进活动,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人群高血压水平,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杂志,2000,8(1):94-102.

2 郭或,李立明.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效果的荟萃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3):171-176.

高血压预防知识篇4

[关键词] 高血压;危险分层;社区综合防治;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6(b)-0128-04

Study on the hypertension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strategy on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Licheng community

LIN Ximing1 ZOU Rong2

1.Prerention and Control Department for Chronic Non-infectious Disease, Licheng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Zengche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Zengcheng 511300, China; 2.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Zengcheng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Zengcheng 51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s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methods to intervene the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Licheng community and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the prevention methods. Methods 364 cases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Licheng community were selecte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were divided, based on blood pressure.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intervened with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methods, including health educatio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nd regular follow-up. After treatment, blood pressure, cholesterol levels, hypertension knowledge, behavior change and changes of each risk stratification people were selec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18 months' intervention, blood pressures of patients decreased markedly,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 were (127.93±13.76), (70.24±9.67) mm Hg,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157.54±18.34), (85.54±12.05) mm Hg],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riglyceride and total cholesterol level were (1.49±0.29), (4.83±0.69) mmol/L,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2.43±0.29), (6.33±0.67) mmol/L],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Hypertension knowledge and behavior change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People rate of extremely dangerous layer and high dangerous layer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people rate of low dangerous layer and dangerous lay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blood pressure, cholesterol levels, and improve hypertension knowledge, behavior change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which is a feasibl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method.

[Key words] Hypertension; Risk stratification;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Efficacy

高血压是临床发病率很高的心脑血管性疾病,统计数据显示20%以上的成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高血压[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在疾病知识、治疗以及控制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2]。而农村人群更是低于城市人群,这主要是因为农村患者高血压知识和治疗意识不足造成的[3]。本研究对荔城社区管辖的农村高血压患者实施了综合防治,经18个月的观察,效果显著。本文收集荔城社区364例高血压患者,结合血压水平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临床采用综合防治策略进行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定期随访等。通过对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胆固醇指标、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行为改变,以及危险分层人数的变化进行对比,探讨了综合防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以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荔城社区居民中随机抽取364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32例,女132例;年龄35~75岁,平均(56.7±11.4)岁;文化:小学及以下49例;初中193例;高中79例;大学及以上43例。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患者符合WHO/ISH 1999年高血压诊断及分级标准,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90 mm 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失访和死亡患者。

1.3 危险分层

依据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高血压危险分层。危险因素:男>55岁,女>65岁;吸烟行为;总胆固醇水平>6.5 mmol/L;合并糖尿病;家族病史。靶器官损害:患者左心房肥大;蛋白尿>1.2 μmol/L;血肌酐>2.0 μmol/L;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脑血管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

危险分层:①低危险层,Ⅰ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无心血管危险因素。②中危险层,Ⅰ期高血压患者,临床伴有1~2个危险因素;Ⅱ期高血压患者,临床伴有0~2个危险因素。③高危险层,Ⅰ期或Ⅱ期高血压病患者,临床伴有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Ⅲ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无心血管危险因素。④极高危险层,Ⅲ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有1个及以上危险因素;临床有心血管或肾脏病患者。其中,Ⅰ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临床上无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表现。Ⅱ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厚或劳损、视网膜动脉狭窄、蛋白尿、血肌酐水平升高者。Ⅲ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心衰竭、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视网膜出血、水肿者。

1.4 干预方法

采用综合防治策略对患者进行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定期随访等。

①建立健康档案,在社区医院开设专科门诊,定时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并合理制订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饮食和运动的指导。②强化健康教育,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预防、治疗、预后以及护理等。③心理辅导,专业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改善患者的紧张、恐惧以及自卑等心理状态,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治疗。④行为干预,在治疗过程中制订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并督促患者戒掉烟、酒等,加强身体锻炼和体重的控制,调节生活节奏和态度,保持正常心态,保证足够睡眠。定时对患者血压进行监测,并调整和指导患者用药。⑤定期随访,极高危、高危组患者,每月随访1次;中危组患者,每2个月随访1次;低危组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

1.5 观察指标

对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胆固醇指标、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行为改变,以及危险分层人数的变化进行观察。其中:血压用血压测量仪进行测量;胆固醇指标检测,患者静脉取血,离心后用酶标仪进行检测;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行为,由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20个小项,每小项5分,主要就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行为进行调查。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

经18个月干预,患者血压水平显著性降低(P < 0.05)。见表1。

表1 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mm Hg,x±s,n = 364)

注:1 mm Hg=0.133 kPa

2.2 患者干预前后胆固醇水平变化

经18个月干预,预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显著性降低(P < 0.05)。见表2。

表2 患者干预前后胆固醇水平变化(mmol/L,x±s,n = 364)

2.3 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水平比较

以自行制订的高血压知识调查表对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进行了调查,发现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较干预前有显著性提高,结果见表3。本文研究发现干预前后患者对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心理与高血压的认识变化最大。

2.4 患者干预前后行为变化

经18个月的综合防治,患者相关不良行为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见表4。

表4 患者干预前后行为变化[n(%)]

2.5 患者治疗前后危险分层比较

对本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危险分层,经18个月的干预,对危险分层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见表5。极高危险层患者比例由干预前的47.3%显著性降低至干预后的24.5%;高危险层患者比例由干预前的28.0%显著性降低至干预后的23.4%;中危险层患者比例由干预前的19.8%显著性增加至干预后的29.4%;低危险层患者比例由干预前的4.9%显著性增加至干预后的22.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5 患者治疗前后危险分层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在临床上为我国发病率最高、最普遍的心血管性疾病,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血压人口已超过了2亿[4]。多数研究表明,患者高血压的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预后危险因子[5-7]。因此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能有效地减少心脑血管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利于降低患者家庭的负担以及提升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当前,我国高血压社区人群的高血压知识、治疗、预后护理等水平较为低下。而农村人群的相关水平又明显低于城市人口。这主要是因为农村患者高血压知识和治疗意识不足造成的。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临床处于高危状态,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8]。

临床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而不考虑患者心理、行为等因素,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9-10]。研究资料表明,社区综合防治能有效地对患者血压水平,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单位人群的综合防治,能有效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控制率,最终降低患者心血管病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1]。芬兰实施的“North Karelia Project”项,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了干预,经20年的努力,社区人群吸烟率从52%降至20%,胆固醇水平由7.1 mmol/L降低到5.8 mmol/L,血压水平由147/92 mmol/L降低至143/84 mmol/L[12]。美国实施了为期7年的“MRFIT”实验,对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的治疗和干预戒烟及脂肪摄入量,结果表明危险因素降低了10%,脑卒中的病死率也明显降低[13]。浙江省对三地区不同人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5年的综合干预,结果表明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的综合性干预措施的有效性[14]。本文对荔城农村地区35~75岁自然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进行为期1年半的社区综合干预。综合干预的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定期随访等。结果表明,不仅患者高血压水平、胆固醇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而且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行为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提升。

高血压防治的最终目标为降低患者心血管的危险,也就是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是,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的危险除了血压高低外,还包括了临床其他心血管的危险因素[15]。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并依据患者危险情况进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依据患者高血压水平以及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了分级。在社区综合防治中,对危险程度高的患者要进行了重点的关注,尤其是随访的程度。本研究表明,经18个月的干预,患者高血压心血管危险等级明显降低,也就是说危险因素显著减少。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防治,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胆固醇水平以及提升患者高血压知识和改善患者行为,并能显著降低患者危险因素和等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蔡理荣,陈兴亮,卢卫国.健康促进结合心理辅导对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的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20-122.

[2]徐夏良,卢俊,武宗导.农村高血压患者行为、认知、生活方式与防治模式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45-146.

[3]彭洒,顾铭,叶定村,等.社区规范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2,18(22):3878-3879.

[4]樊双义,来药水,李志方,等.北京城乡交接区居民高血压病及其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1, 8(24):118-120.

[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3.

[7]Ma H,Thabane L,Kaczorowski J,et al. Comparison of Bayesian and classical methods in the analysis of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a binaryoutcome:the Community Hypertension Assessment Trial [J]. BMC Medical Research,2009,9(1):37.

[8]宋敏,叶流,曾凡平.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5):124-126.

[9]李环.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社区治疗及随访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233-234.

[10]刘静,谢波.我国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3-15.

[11]赵英艺,姜喜,何文真,等.高血压社区管理现状及策略[J].内科,2012,7(5):557-559.

[12]王永幸,朱燕文,何佳.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防治路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14(7B):2290-2293.

[13]杨萍兰,朱莹,崔恒平.浅谈慢性病的管理体会[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3):80-82.

[14]吴瑜瑜.我国社区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J].当代医学,2010,16(25):24-25.

[15]马淑平.推行“高血压综合防治管理”的体会[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3(2):10-13.

(收稿日期:2014-02-27本文编辑:张瑜杰)

[基金项目] 广东省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Y2-00095)。

高血压预防知识篇5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社区;干预措施;健康指导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日趋增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也日趋增多,老年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高血压病发生脑血管意外危险性高,是老年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因而积极防治高血压病在当今全球人中老年化日趋严重情况下尤为重要[1],本文就老年人高血的社区管理,促进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区内慢性病档案中的12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确诊高血压病程在1年或1年以上,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60~80岁,均愿意接受社区综合干预治疗,每位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认知行为正常,伴有精神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不列为本次干预对象。

1.2方法 采取通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上门随访、门诊首诊测血压、一对一健康咨询、通信讯息平台、运动健身指导、坚持合理用药、健康教育讲座指导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以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危险因素、血压控制情况、健康行为控制情况等为主要内容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干预1年后进行评估对比。

1.3社区干预措施 ①健康宣教 通过健康知识宣教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知识讲座,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高血压的病因、症状、诱因、危险因素、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如何降低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并发症;②监测血压 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建立随访的血压检测表,通常,至少测量血压1~2次/月,在血压波动时,至少要测量1~2次/w。并将监测结果做好记录,有利于评价干预效果;③健康指导 指导老年患者掌握血压值的正常范围,教会患者检测血压的正常方法,一旦确认患有高血压时,必须定期看医生并遵照医嘱坚持合理用药,并了解药物的副反应。④行为干预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注意劳逸结合、控制体重、合理膳食结构、限盐、戒烟限酒、适量有氧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对于干预前、干预后血压血压进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以P

2结果

2.1社区干预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的比较 实施社区干预措施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值明显下降(P

2.2社区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分析 见表2。

3讨论

本次结果显示: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程度、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以及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100%的老年患者最关心自己的血压降至何种程度为最佳。2003年6月欧洲高血压指南中认为根据现有的证据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2],意味着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即血压140/90mmHg,目标血压应在140/90mmHg以下; 社区综合干预能纠正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误区 ,本文结果显示通过社区干预后,大部分老年患者能够认识到高血压病可以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3]。在治疗中改变了患者对药物的认识,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大部分的患者知道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增高,但仍有少数的患者患高血压病后没有戒烟,因此社区医生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来帮助患者认清疾病的危害性,调动其应对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社区综合干预是社区开展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措施,社区综合防治的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因此,我们将调查结果反馈到社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使他们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树.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1):879.

[2]黄燕芝.浅谈高血压病及其防治[J]. 中华临床医学月刊,2008 ,.8 18.:124.

高血压预防知识篇6

【关键词】 高血压;知识缺乏;不良生活方式;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其发病率较高,而且它也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1]。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占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2]。我科于2007年10月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课题进行的过程中,在联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血压知识和饮食方式的调查,实施有助于改变高血压患者知识缺乏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危险。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的对象标准:(1)年龄50~79岁;(2)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入选病例 241 例,男 148例,女 93 例。使用药物包括:(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剂(2)复方阿米洛利片(3)替米沙坦片(4)辛伐他汀片。

1.2方法

对入选病人药物联合治疗的同时进行高血压知识调查和饮食方式的调查。(1)用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或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降压治疗;对血总胆固醇水平正常偏高者随机分到他汀组或常规调脂组。(2)高血压知识和饮食方式调查。高血压知识调查内容:高血压概念、诊断标准、所导致的疾病;监测血压的意义;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意义等。饮食方式调查内容:每日的主食量、肉类、蔬菜、水果、食盐量;每周蛋类数量、吃煎炸食品次数;每月食油量;是否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参加体育锻炼等。调查结果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知识缺乏和有不良生活方式,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指导。

2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

2.1心理干预措施

血压升高与精神状态不佳有密切关系,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有焦虑、恐惧、怀疑、否认、愤怒、悲观等。 因为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障碍,使得高血压患者采用单纯降压治疗往往不能很好的起到降压的作用[3]。评估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根据知识水平的不同和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焦虑、情绪激动、紧张、膀胱过度充盈、室温过冷或过热、疼痛、昼夜变化等因素均可影响血压变化。对于容易情绪激动者,还应指导如何控制情绪的方法、自我调解,保持心情愉快,克服急躁情绪。帮助患者认识并正确面对高血压,让患者看到高血压只要坚持合理用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就能控制好的乐观的一面。

2.2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

评估患者对治疗意图的了解和配合情况,有目的地进行教育,让患者了解治疗的方案,药物剂量和服药的方法,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 科室成立高血压患者俱乐部,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选用适宜的方法,定期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的方法,特别要想患者宣传高血压病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强调生活调节在高血压病的治疗、预防中的重要性。

2.3高血压药物依从性的健康教育

评估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依从性,根据依从性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制定明确的服药时间表,提示患者预防漏服药物。对于依从性较高者,给予鼓励和肯定,并指出尚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依从性较低的患者要了解分析原因,讲解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必须坚持长期服用,不得随意停用或自行减量和不服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等。每次发放药物时,了解服药情况,定期以电话或门诊方式随访,督促患者坚持监测血压情况和定期复查生化常规,将检查结果及时报告医生,调整药物用量。

2.4饮食指导

将患者习惯食用的食品制成营养含量表,指导患者科学饮食,要定量,不暴饮暴食,合理膳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建议患者宜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蛋白的食物。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G,严重高血压患者控制在1-2G/D。保证充足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水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等,补充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肥胖者可适当食用有降脂作用的食物,食用油应选择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造成血管破裂。

2.5运动指导控制体重

对于肥胖型高血压,往往肥胖程度与血压升高呈平衡关系,此类高血压病人如果单纯依靠降压药物治疗,而不减体重,血压下降往往不理想,所以,这类病人除坚持降压治疗外,还应注意减肥。体育活动不仅可降压,还能除脂减肥,调节心理平衡,改善精神紧张状态。因此,鼓励高血压病人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养花、有趣的活动和适当的家务劳动。开始运动量宜小,以后逐渐增加,并且长期坚持,可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4]。

2.6不良嗜好饮酒和吸烟对血压有影响

吸烟可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对吸烟者要宣传吸烟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不利,要以坚强的意志戒烟。还可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吃戒烟糖帮助戒烟[5]。酒精可使血压短时间内快速上升,有血管破裂危险,禁饮烈性酒,饮酒不超过25ML/D为仪为宜。

3结果

在课题进行过程中,通过进行高血压知识调查和饮食方式的调查,评估患者的情况,给予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从心理干预、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高血压药物依从性的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改变不良嗜好等,使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通过联合药物降压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实施,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4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健康教育,使入选患者很好地了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药物知识及预防知识,懂得改善生活方式与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及行为的后果,有效地控制了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危险。

参考文献

[1]贺雪梅,肖业高.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3C):13-14.

[2]2009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摘要.

[3]由淑萍,代亚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护理干预研究.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9):109-111.

[4]王惠兰,黄忠碧,周锡平,等.运动高血压及运动指导[J].现代护理,2006,12(1):37.

高血压预防知识篇7

方法:选择2009年2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在治疗中积极加强护理干预,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综合行为干预与建立自我管理模式。

结果: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胆固醇值都有明显下降(P

结论:当前老年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护理干预能在降压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不合理行为,提高健康水平。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人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31-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老年化趋势的深入,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1]。血压持久升高可有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这就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2]。根据现代健康教育学理论,良好的知识,可以促进形成正确的信念,并能进一步指导有利于健康的行为[3]。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促进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知、信、行改变,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最终达到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症状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2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入选标准: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联盟公布的《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年龄≥60岁;无严重并发症与精神疾病。男102例,女98例;年龄60-95岁,平均年龄69.52±9.15岁;病程1-22年,平均病程6.36±0.23年。

1.2护理方法。本文在护理干预中,严格贯彻高血压三级预防的有机结合,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管理质量。①建立健康档案:对每位患者进行健康档案建立,内容包括基本个人情况,生活行为状况、心理状态,初步进行分级管理。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和饮食运动治疗方案,以后的病情和治疗变化均记录入档。与患者及其患者家庭沟通交流建立联系互动机制。②综合行为干预:主要采用个体面对面咨询指导方式,有时召开小型座谈会,并适当利用传媒手段,使干预措施更加有效。加强对正常血压范围、经常测量血压的重要性和如何判断血压是否正常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根据血压记录调整控制方案,通过非药物治疗达到降低血压。科学的指导他们合理膳食,降低食盐摄入;建议戒烟戒酒;进行一定负荷的体力劳动或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以及限制超重和避免肥胖。③建立自我管理模式:对患者发放高血压自我管理手册,主要内容包括每日定期血压测量记录表格,每日服药种类剂量提示表格,社区及医院随诊记录,日常生活方式改变记录等,同时积极随访与询问,保证患者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

1.3观察指标。观察本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胆固醇变化情况。同时对本组患者的吸烟、饮酒行为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分析。使用SPSS10.0数据库进行分析,相关结果指标采用t检验,P

2结果

经过观察,护理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胆固醇值都有明显下降(P

3讨论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成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全球分布广泛,目前全世界患高血压的患者达十亿,而我国约1.6亿[4]。针对高血压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严峻性,很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控制高血压的治疗和护理模式,目的都是为了寻求一种最佳的干预方法,来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前人调查发现,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高血压重视不够,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对疾病的危害性缺乏认识,未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同时高血压本身的发生发展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同时也是导致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害因素[6]。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在开展高血压的社区防治时,加强高血压基础、病因、临床症状知识等内容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护理干预通过影响人的知识、态度来改变人的行为,促进人的合理行为态度,消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7]。本文结果显示,经过观察,护理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胆固醇值都有明显下降(P

总之,当前老年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护理干预能在降压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不合理行为,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苏中.北京方庄社区高血压患病率与管理现况的调查[J].中国慢性病控制与预防,2009,7(3):136

[2]李立明.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问题[J].中国慢性病控制与预防,2008,2(6):246-248

[3]蔡建伟.浅谈音乐疗法与身心康复[J].中国民间疗法,2010,11(8):47

[4]曹佳宁.轻度高血压(临界高血压)240例7年预后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2010,10(3):610

[5]高京红.步行锻炼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J].现代康复,2010,4(2):268

[6]耿贯一.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J].中国慢性病控制与预防,2012,2(1):58-61

高血压预防知识篇8

【关键词】 高血压;中医;预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1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2-02

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目前治疗高血压已从单纯降压转变为保护或预防靶器官、逆转或降低靶器官损害的治疗。归属中医“眩晕”、“头痛”病等范畴;中医的观点认为主要由情志内伤、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肾阴虚、气血两亏以及心火上升等阴阳失调引起的[1]。治疗则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通过进补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调,调整机体的平衡,降低血压。同时树立未病的中医观念与辨证施治原则相结合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就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作用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中医科门诊24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120例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另120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进行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措施(观察组)。其中男118例,女122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6.2±3.6)岁。临床诊断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础指标分组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方法 两组患者依据个体差异给与临床中常用的阿米洛利、可乐定、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硝普钠等不同降压药物,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3种降压药物降压,对于轻微的高血压患者,只需一种常规抗压药物[2]。

1.2.2 中医保健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其具体措施有:①中医养生饮食指导:树立中医药食同源,饮食保健的意识。向患者宣教知道饮食对治疗高血压的重要作用。如对已确诊患者要指导其遵医嘱、合理选择药物与中医保健相结合的思想,控制钠盐的摄入,降低心肾负担,饮食粗细、荤素、蔬菜与米面等主食合理搭配,少食动物脂肪、内脏及黄油等含高胆固醇高的食物,多食芹菜、土豆、山芋等降压作用好的蔬菜;同时根据临床症状(头晕、健忘、失眠、神疲乏力等气血亏虚症)选用白术6g,黄芪9g,党参9g,当归6g,熟地黄6g、炙甘草6g等水煎服;对于带有刺激、辛辣性,易伤人体津液的食品,高血压患者均以不吃为宜,饮食与中药相结合对降压功效更好。②中医养生运动方式教育:中医认为昼为阳,夜为阴,阴阳相合其实就是昼夜交替的运动变化,因而人体也应该与之相适应。中医保健知道高血压患者根据自身年龄、体质与四季天气、昼夜的交替变化,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清晨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及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免疫力,保持稳定的血压,但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天长日久的运动理念;③中医理论的阴阳调和:中医阴阳理论具有普遍性、相关性及相对性,因此,中医保健指导要对高血压患者树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中医保健意识,高血压疾病如阴阳随时都在变化运动中,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保持养生观念,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才是治疗的关键,也就是中医保健治疗的根本;④中医治未病的心理辅导: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警惕防治并发症出现,也就是中医理论中的治未病观点。所以中医保健指导要明确告诉患者按时服药、坚持运动、增强抗疾病的信心,对患者及家属灌输高血压治疗及预防并发症出现的相关知识,预防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因素及综合防治措施。保持合理的体重,通过适量运动,消耗体内过剩的能量,同时提高血浆中如前列腺素等血管扩张激素水平,进一步达到降压的目的,也起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的作用,达到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观念[3]。

1.3 评估指标 血压监测指标变化、对中医预防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药物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进行相关统计指标分析,对比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两组降压临床效果中对比分析,见表1。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对中医保健知识的接受及知晓率、药物依从性(减少药物种类)及临床控制血压的稳定及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3 讨论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不再是单纯地控制血压,而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要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出现,降低药物依从性,弥补现代医学中单一药物治疗及控制高血压不足的现状。所以,采取中医预防保健指导或针对性的中医药保健知识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对高血压的控制疗效起到积极作用。本资料显示,通过中医预防保健指导,高血压患者对中医保健知识、高血压的饮食结构、运动观念及血压控制有效率均有显著提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适时地进行中医预防保健指导,提高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及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促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理念,从而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永炎.中医内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117-118.

[2] 朱宁,李长育.高血压病的个性化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7):1349-1351.

上一篇: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下一篇:个人自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