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09 10:50:47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实验设计;情境创设;转换法;对比法;复习课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7-0050-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7.017

一、背景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著名化学界老前辈、化学史权威袁翰青说,学生不做实验是学不好化学的。戴安邦教授曾经指出:“搞化学实验,不管怎样增加,都不会过分。”这是他们在一生科学生涯中总结出来的精辟论断,同时也说明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所起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前进动力,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催化剂。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复习课中要围绕核心知识内容精选有关的实验内容,设计有科学探究意义的实验活动,应用化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内容。学生科学探究中怎样进行实验设计以及设计什么样的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是制约着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因素。

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标内容的一级主题,它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到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科学探究属于方法性内容、程序性知识,不能用准确的语言和符号来表达,长期以来没有作为狭义的知识出现,教材中也没有以文本形式体现,只是大量的具体探究实例。对于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在目前的纸笔测试中也无法全面的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评价,学生喜欢实验却缺乏科学探究的意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并借鉴学生平时反馈情况的基础上,笔者开设了一节科学探究中如何进行实验设计的复习课。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引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要素,点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实验的设计。通过回归教材、总结归纳、尝试设计实验等环节层层深入,提炼出常用实验设计的方法,使科学探究的内容和方法明朗化、显现化。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1)从学生分组实验中不同实验装置类似实验原理出发,激疑进而展开猜想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要素。(2)分析归纳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再次认识教材中的许多实验设计。为此,笔者一方面借助于分组实验,动手实践的切身体验,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了解常用实验设计方法的基础之上,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完成实验设计;另一方面又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自然、社会、生物等各个领域中的相关知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知识点的应用,努力折射出枯燥的实验设计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案例描述

1. 情景1

将班级学生分组,每六人一小组完成两个兴趣小实验。

实验1: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到锥形瓶中,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2:将小气球内的液体注入到软塑料瓶中,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3: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到集气瓶中,振荡,观察现象。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展示装置并描述装置发生的现象。

师:三套装置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它们的实验原理类似吗?

生:三套装置都是密闭的,由装置内压强减小引起装置中部分器材产生形变从而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师:哪些液体和气体能让装置产生这样的形变呢?

生:互相讨论后回答。(1)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2)水与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氯化氢气体;(3)水与氨气;(4)稀硫酸与氨气……

师:针对刚才老师的疑问,你们做出了猜想,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等。这就是一般进行科学探究的要素。

师:刚才同学们的实验装置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瓶内气体是二氧化碳。我们知道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无明显的实验现象,你能通过老师的实验设计明白其中的设计原理吗?(教师分步演示实验。见图2)

师:演示实验1、2、3步,此时能证明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吗?

生:可以,先让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加入固体氢氧化钠,通过塑料瓶的变瘪程度可以判断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师:象这种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让隐性实验显现化。这种实验设计的方法可以归纳为转换法。

师:要证明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发生,我们除了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伴随的明显现象外,还可以有什么方法呢?

生:检验是否有新的生成物。

师:演示实验4。

师:在设计实验验证化学反应能否发生时,不要忘记紧扣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后续实验检验有新的生成物或检验反应物消失(减少)也是途径之一。

学以致用:提供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让学生根据信息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分组汇报、评价实验方案、演示实验。

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材中哪些实验设计用到了转换法?实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生答:如分子运动看不见,可转换成可见的酚酞溶液的变红证明分子的运动,把微观粒子的运动宏观化。又如,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氧气的体积看不见也不易测量,可转换成水的体积进行观察,把间接的现象直观化。再如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无明显现象,可转化成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然后再加稀盐酸至红色突然褪去,证明酸和碱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等等。

2. 情景2

师:刚才同学们的分组实验中,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导致部分装置发生形变可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吗?

生: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所以仅通过密闭装置压强减小无法判断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

师:如何用这样的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呢?

生:将刚才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即可。

师:很好!对比法也是我们常用的实验设计法之一。设计对比实验时关键要弄清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中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分别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教材中哪些实验设计运用了这种方法?

生:互相讨论。

生答:⑴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⑵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⑶木炭、硫磺、铁丝等分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⑷探究燃烧的条件;⑸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等等

师: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比较典型的对比实验(见表3)。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引导纠错,深刻理解每个实验的目的及相同与不同的因素。

师:铁在潮湿的环境下会生锈,铜如果也置于潮湿的环境中是否也会生锈呢?

生:也会生锈,有铜绿生成。

学以致用:李明同学视力不好,戴了一副眼镜(铜制眼镜框),某日发现镜框上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学习知道,该物质是铜锈,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俗称铜绿)。

【提出问题】铜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假设猜想】根据铜绿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 、 、 共同作用的结果。 猜想的依据是 。

【设计与实验】

师:实物投影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学生一起评价各种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确定最佳实验方案。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科学探究不再茫然,对实验设计不再无助。实验设计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现实生活和今后的学习中要针对不同实验目的灵活运用多种实验设计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三、教学反思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潜能挖掘出来,课堂才会有生命力。本节课通过分组实验步步设疑、创新实验设计激发思维、身边熟悉的变化层层剖析使得整节课上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纷纷献计献策设计实验方案完善实验方案。

思维是课堂生成的前提和内核,启发学生进行思维不但可以是枯燥难解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更易达成教学目标。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学情,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需要和探索新的未知知识。

1. 注重情境创设,助推学生的认知行为

教学情境的功能不只是导课。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都具有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的作用,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着作用。本节课选着学生分组实验“密闭容器中液体和气体混合”的情境,在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出现,起到了三个作用:一是引入新课,激趣质疑;二是利用实验情境突出实验装置设计的巧妙性,引出了实验设计的方法――转换法;三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到另一种实验设计的方法――对比法。一组兴趣实验的情境创设串起整节课的主干知识,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形成感性认识,在剖析实验原理、归纳实验设计方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和改造,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最终促进学生理性认知的发展。

2. 改进实验设计,彰显实验的方法功能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科学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一个无明显现象的重要反应。从各类教参资料及近几年中考实验命题来看,设计该实验一般采用对比的方法或直接检验生成物的方法。笔者重新设计实验:在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倒入半瓶蒸馏水(在瓶口挂上装有片状氢氧化钠固体的塑料小药瓶)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倒置塑料瓶,让氢氧化钠与剩余的二氧化碳反应,观察现象;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观察现象。将该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对比分析,总结出两种常见实验设计方法,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认知难点。

优化整合的实验起到了构建新知、形成概念、运用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等多种功能。

3. 注重知识迁移,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将知识储存于大脑中,而是要将知识灵活运用于不同的实际情境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夯实“双基”,将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把科学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技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篇2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从“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中,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以及“我”和乌丽娜的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这一段。

教学重点 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丽江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

教学难点 透过文字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同学们,金色的读书年华,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珍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同学,还有同桌。在这些同学中,你和谁的友情最深,能简要地谈谈吗?(引领学生以难忘的友情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

2.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我”和乌丽娜怎么样?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从这件事中能体会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和学习生字的情况。

(1)初读课文,注意长句子的自然停顿,如: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

(2)学习生字,从音、形、义三方面指导。

①音: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如“酥”“诧”“捶”“宅”。

注意多音字“娜”。

②形:注意区分“宅——诧”的字形。

③义: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如果与课文理解紧密相关就留到后面随文学习。

4.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初步解决下面的问题: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古城丽江给“我”和乌丽娜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三、品读课文,解疑感悟

(一)回顾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

(二)从课文对“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的叙述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1.体会丽江的美。勾画出描写丽江的句子,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老师点拨以下几点:

(1)整体描写。

①扣住“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体会古城富有情趣的布局美。

②扣住“一千多年的历史”和“四方街的建筑特点”体会丽江城的古味。

(2)局部描写。

“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①“水”:水的特点是什么?

清亮:扣住“倒映着白墙灰瓦,还有那在水边浣洗……特别好看”理解。

活跃:扣住“流下来”“冒出来”“哗哗哗”“汩汩汩”“穿行”等词语理解。

②“桥”:桥的特点是什么?(林林总总)“林林总总”什么意思?(形容繁多)

桥林林总总体现在哪些方面?

数量多:354座。

样式多:石板桥、木板桥;石拱桥、木拱桥;单孔桥、双孔桥、多孔桥。

材料多:石头、木头。

雕刻丰富:有东巴象形文的吉祥语,有东巴神舞,还有各种鸟兽花木。

(3)总结过渡。

这“水”和“桥”给丽江带来了什么?又给“我”和乌丽娜带来了什么?

2.从具体词句中朗读体会“水”和“桥”给“我”和乌丽娜带来的快乐。

如“我们流连在水边,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

3.小结:丽江的“水”和“桥”给“我”和乌丽娜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从这快乐中也让我们体会到乌丽娜对美丽的丽江古城深深的热爱,这种热爱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找出具体词句朗读体会。

4.学到这里,你觉得乌丽娜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结:这样的孩子谁都喜欢,“我”更是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分别一年后的今天,当“我”看到《丽江古城》的邮票,决定给乌丽娜写封信,把邮票寄给她时,想一想,在信中“我”会对乌丽娜说些什么?

四、感悟表达,积累背诵

1.课文在叙事中写景,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的?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篇3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贯彻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有关精神,加大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加快教育教学内涵发展,有效地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决定举办此项活动。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优秀论文、学案、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的评选内容须紧紧围绕>:请记住我站域名/

(1)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案例中的事例必须具备真实性、亲历性典型性和问题性,反思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片断及反思、教学实录及反思、教育案例及反思、教育教学评价及反思和学校、班级管理案例及反思、教育教学科研论文等。

(2)学案的设计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体现学科特点,学案应包括:学习内容、学情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策略、教具、学习流程及教学反思等。

(3)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指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指导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包括学生的研究报告和教师的指导、总结。报告应是参评教师本人指导,基于学生亲历的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基础上完成的研究报告,应呈现此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课题的确定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结果与体会等内容;报告应主体明确、观点鲜明、有针对性、数据准确、文本规范、逻辑严谨、语言流畅。教师的指导与反思应呈现教师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研究结果的评析,对教学活动的反思。报送成果时需注明指导教师、课题组成员(学生)姓名及课题实施年级。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优秀论文、学案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以文字稿(一式三份)和电子稿(word2003)的形式上报学校教研室邮箱()。文字稿要求:统一用A4纸,必须有封皮(写有:学段、论文、教案/案例/学案题目,科类、姓名、单位),正文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厘米,标题小三号宋体,正文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1、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论文、学案、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设置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

2、参评教师于10月16日前把教学设计、案例、论文、学案、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交回学校教研室(过时视为自动放弃)。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篇4

一、备课方面:

总体上看,老师们在备课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来钻研教材,课前都考虑到学生的情况,采用了手写教案和电子教案相结合的方式,电子教案博众家之所长,手写教案真实有效,注重因材施教。大部分教案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环节清楚,并有自己的反思。其中**老师的教案实用、细致、针对性强;刘雪莹老师的教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环节的设计科学,教学后记详细,有一定的经验借鉴性;**老师的教学后记就如其人,是一个思考者,后记中融入了大量的思考,并且有一定的深度;**老师的教案也如其人,严谨、踏实,她的教案设计严谨,环环相扣,课后小记详尽;数学教师们备课态度较认真,教案详尽,课时数量充足;大多数教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所教班级实际,认真制定好新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语文老师每篇课文按课时备课,每课时根据学生实际定好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较清晰。全体数学教师能按规定备课,备课有超前意识;个别的教师的备课书写字迹清晰端正,设计合理,过程详细,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准确到位,体现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清楚,作业设计格式统一,练习层次分明,图文并茂,练习量适当,有详细的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及时、详细、深入、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感而发,单元检测分析表填写详细。备课优秀的教师有:**等。

个别教师没有按要求备详案,教案欠规范,计划、目标、重难点、课时、过程不清,课时数不足;有些教师的教案教学环节、结构不清,没有填好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等;个别教案的重难点全部一样,有的重难点过于随便,把握不准;教学过程没有练习也为数不少,数学课堂没练习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个别教师没有书写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或时有时没;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但教学的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对以后的教学无多大的帮助。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个别的教案的板书过于简单,只有课题或只写“例1”其它什么都没有;部分教师的教案后面完全没单元检测情况分析表;存在教学反思随便、乱写、不深入。

(二)作业情况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案编写 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39-01

1 学案的含义

学案就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学生基本水平、学生心理特征等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获取有用知识、充分发展学生特长、塑造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为重点,所进行的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学案的设计过程和学案的编写过程,即立足点和着眼点。

1.1 学案设计过程和学案编写过程的立足点是教师

这里的立足点是指学案教学的设计和编写工作是通过教师完成的,在编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设计和编写适用于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案。虽然立足点是教师指的是学案教学的设计和编写工作是通过教师完成的,但是学生也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因为学案教学的编写和设计要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知晓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在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案设计和编写工作。

1.2 学案设计过程和学案编写过程的着眼点是学生

学案教学和教案教学是有所区别的,教案教学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怎么教学,着眼点是教学,而学案教学强调的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案。学案教学让教学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通过确定学生如何学来确定教师如何教。学案教学中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课堂主体也是学生,教师在学案教学过程中起到的只是指导和引导教学的作用。

2 初中数学学案教学的编写原则

初中数学学案教学的编写要求教师要以创新的思维来审视教材,具有创造性的、灵活的运用教材,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获得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积极思考学习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过程中,要遵循如下原则。

2.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案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动把握者,使得教师在进行教案编写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特点的角度考虑问题,教案编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部分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学习,努力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还有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创新精神。

2.2 充分发挥学案教学的问题性

教师在学案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来自于课本,也要有一些拓展,既要有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的浅显问题,也要有需要仔细思考才可以回答的深奥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取所需,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所有的问题,充分发挥学案教学的问题性原则。

2.3 充分发挥学案教学的活动性

学案教学的设计既要有丰富的教学背景,也要有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同时还要设计出各种有创意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讨论问题和回答问题。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讨论、辩论、角色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内容

3.1 明确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学习目标

初中数学的学案教学的学习目标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设定既能培养学生素质,也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学习目标。笔者认为学案教学最理想的结果是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与教师得到共同的发展。

3.2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学习重难点

这里指的是在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等方面。

3.3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学习内容

这里指的是在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过程中要学习和探究的主要内容,如归纳教学知识、进行基础学习练习等。

3.4 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在初中数学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教学内容精讲点拨,针对较难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相应的答疑和指导,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内容归纳和总结。

3.5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课堂练习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课堂练习是在巩固课堂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给学生做的课堂练习。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练习题要从易到难。所设计的课堂练习还要有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3.6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反思拓展

反思是初中数学学案的重要部分,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要通过反思,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能自己调整学习的方法;二是通过反思,了解学习内容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连续,建构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三是通过反思某些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7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当堂检测

完成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后,教师要针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当堂测试,通过测试题让学生发现没有理解的教学内容,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学生自己了解学习的效果。

3.8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课后作业

初中数学的作业要有分层、分类的进行。有些作业是必须完成的,起到巩固学习效果的作用,有些作业是可以选做的,起到强化学习效果的作用,还有一些思考题,是起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

4 结语

初中数学的学案教学是通过学案的设计和编写,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的学习方案。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学案的安逸、学案教学编写原则和编写的内容,包括:明确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学习目标、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学习重难点、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学习内容、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课堂练习、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反思拓展、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当堂检测、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课后作业。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初中数学学案教学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善花.引导探索型教学模式的新尝试―― 学案[J].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6):20-21.

[2] 赵加琛,王成菊.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2(2):42-44.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篇6

作者简介:王海彦,37岁,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内蒙古毕拉河林业局中学副校长,内蒙古森工集团骨干教师,英语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承担英语教学工作。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员,《语文报》特约编辑,《学习报》特约编辑,《语文周报》特约编辑、大兴安岭林区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受林业局及以上表彰17次,有十多篇论文在自治区级及以上书、报刊上发表或论文评选中获奖。

最近读一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朋友应邀参加某公司职员应聘,公司把前来应聘的人员分三天三次用相同考题的试卷进行考核,朋友三次都以相同的答案相同的分值(99分)名列第一;而同来应聘的另一女孩,第一次以95分名列第二,第二次以98分名列第二,第三次也以99分的好成绩与朋友并列第一。这样这位女孩被公司录取,而朋友以三次高分被拒之门外。究其原因公司总经理道出了原委:朋友虽三次都高分,但三次答案一模一样,公司职员不单要有才华,更应懂的反思,善于反思,善于发现错漏的人才能有进步;公司之所以三次考核试卷一样,不仅仅考知识,也考反思能力。朋友听后,哑口无言。”

看了上面的故事,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不由的想起了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一些“佼佼者”,几十年如一日,连续几届学生都用同一种教法,同一本教案,几乎一成不变。这不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吗?

1.教师需要学习

教师现有的知识与技能远远不能紧跟时代形式,要想做一位领导信任、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在广大基层学校,大多数教师都是照搬现成的教案集、参考书而“编写”教案,甚至很多教师还是课后案、教后案,那些干净的优秀教案就是这样克隆出来的吧。这样的教案在教学上实质上起不到多大作用,只是一种教书的工具,或是应付上级检查的“遮羞布”。运用这样的教案做课显然不会作出一节好课,这样的教案是别人的思想,别人的设计,没有考虑自己学生的学情和现状,那就不适合自己的学生。优秀的教师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艺术。教案是具有明显独特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案不仅要有课前设想,课中实践修改,还有课后补充、反思等多个环节。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育教学艺术风格,设计的教案各不相同。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等多种理念,那么我们的教案也会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因此同一教师不同情况教案设计也会不同。

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教育形势在发展、变化,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在发展、变化,我们的教案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学生状况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然后经过不断的实践、补充、修改、反思等多个环节,才是真正的好教案!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补钙”,才能不断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通过学习实践,结合自身实际,或体验成功,或反思失败。新理念与追求,在运用过程中得到彰显与落实、实践与反思,交流与探究,互动与创新。我们与课改为友,与知识为友,用静心的学习来绘就自己比天空更为广阔的心灵。

教师要购买了一些教育名著、课改丛书等,认真阅读,写出读后感,研究教育教学和新课改。每日看新闻联播,知晓天下事;经常看专业刊物,专业知识经常学习,厚积薄发广博摄取。学然后知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读书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深感教师责任之重大,时刻有职业紧迫感。“勤奋学习,不懈思考,勇于实践”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功课。教师因此也应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教师要做到知与行统一,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以广博的爱心唤发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实践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

2.教师需要反思

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的内容,之后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实践、创新。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反思是思想的反刍,是对思维的思维。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一种习惯。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一个专家学者型教师。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设 计和指导自己的教学,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反思是一个酝酿、发现、创新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不断超越经验,创造性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

教学反思应做到既从理性层面审视实践,又从实践层面揣摩、体验理论的深奥。教师养成了理性思维的习惯,具有了理性思维的眼光,就可以从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中发掘出别人难以发现的闪光点,也就为自己的教学不断诸如新的活力,新的内容。课堂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具有对课堂的监控作用,能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在教学后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自我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反思就是要能够唤起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真实问题的关注。教师始终带着问题意识面对教育现象,使教师逐渐的具备了教育家的专业眼光,具备了研究者的素质和能力,也就会找到真正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意识,教师就会找到反思的触点,其反思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会更加深入,反思的效果会更明显。

要实现教师专业化,持续化发展,就必须大力倡导教师的反思实践,使每一位教师拥有这种思想、意识、能力、习惯,最终实现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自我反思是教师的一种研究方式。教师应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自我反思本质是一种理论家与实践者之间的对话,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在心灵上的沟通。自我反思应贯穿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是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教师双重角色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反思是自我发现、自我评价的过程,是整合自评与他评的结果,是全面认识主体教育活动的科学影响、人文影响与社会影响的结果。反思不仅是一种方法或态度,而且是一种文化,是在借鉴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认识基础上的创新努力;反思又是一种挑战、一种人格提升、一种全新的生命追求。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一体化;双管齐下;三步走

精彩的政治学科教学精品课以及教研课活动,让我对自己的政治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所借鉴、有所反思,农村中学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有哪些呢?

一、利用“教案、导学案一体化”展示设计理念和梳理教与学方式

“教案、导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个过程,从学生学习到教师教学,“教案、导学案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它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班级特点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例如,先按年级分学科、分课时分解给各个科任教师进行个人备课,然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查好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并由学科带头人把关定稿,形成教案、导学案。在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按导学案的要求,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成导学案所列练习题,课堂上学生展示导学案的完成情况。通过上述教学设计,教师引导学生改进,并且进一步纠错完成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学生留存导学案以备复习之用。教案、导学案的设计内容主要是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对概念的理解、知识准备、联系、相关链接、拓展、归纳小结等。思想品德课每天半张纸,习题每天半张纸,按需发放。

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借鉴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根据本校情况完善导学案,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教学案设计的有效性对我们提出了三种能力要求:一是教学设计中的“设计师”能力。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对教材中的素材深度开发,精选认知策略,精设反馈渠道,选好教法学法,用好教学手段。在抓“重点”、突“y点”、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教师要不断创新钻研。二是选择教育资源中,教师的“学习型”能力。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眼球,活到老学到老,在学校与社会切换点上学习新的东西,转换给学生使用,教师要不断学习。三是教师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具有“纽带”能力,学生需要什么,家长关心什么,我们怎样教育,在传递中关爱学生,构建桥梁中建立起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纽带作用,我们的教案、导学案不仅仅是一张纸,承载着我们的殷切希望。

二、通过“助”与“抓”双管齐下落实政治教与学的主体

要想达到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还要善于疏导,把学生的思路引入问题的关键,使学生的提问不断地由浅入深。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以适应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

采取月考制度,所考内容全部出导学案,促使学生重视导学案内容,熟练掌握导学案知识,保证让学好的学生考出好成绩,这是“抓”学生的体现。对成绩突出的学生电话通报给家长,让家长来鼓励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从而调动家长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抓好两头促中间,促使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增强团体意识。

三、采用“听、评、议”三步走逐步提高政治学科教学的专业水平

我们认真听取每一节课,评价每一堂课,进行课后反思,主要落实在备课组所有老师讨论本节课的心得体会,讨论成功与不完善的地方及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撰写课后反思,追求教学的天时、地利、人和。教学构思中的每一个想法、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每项教学策略,我们都要深入思考,这有利于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成为教学真正的主人。边教学边研究,将反思贯穿全过程;回顾自己的经历,注重对自身学习的反思;对已有认识发出质疑,用新的视角进行再思考;结合其他老师的教学优势及自己的不足进行反思。同时,作为农村中学政治教师应在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汲取新的知识、观念的过程中,教师善反思、勤笔记,注重积累,加强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一群普通的农村政治教师,没有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更没有去创造丰功伟绩。我们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培养合格的人,我们只是已经和正在做一项理所应当的事业,一项富有意义的事业,一项并不容易的事业,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

参考文献:

[1]范云通.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4).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教学

引言:

语文,不仅仅可以让人学识丰富,而且可以改变人的精神,涤荡人的灵魂,塑造人的修养,所以语文给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其他科目所无法比拟的。语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尤其是那些对于生命的感悟,对于生活的思索.正因为此,语文成了各个阶段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迅速形成的时期,求知欲强,对外界的环境也非常渴望,而语文中很多寓意深刻的篇章都可以对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很人的满足,而且语文有的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劳全而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多方而的原因使得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效率非常低,很多学生都是被迫走进课堂,整个课堂毫无生机可言,因此,创新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思路迫在眉睫。

一、创新课堂组织与设计方式,提倡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最主要的教学场所,是目前阶段教与学最为集中呈现的地方,因此课堂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的教学,都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块黑板,而且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能是处于被支配和被管理的地位。

一般来讲,学生是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完全服从教师。而伴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变,学生的思路也在改变,他们渴望自主,以及丰富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其实,课堂组织形式怎样才算有效?没有一个固定答案,是不是只有课堂安安静静,学生规规矩矩地听课才算有效?未必、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是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迅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组织形式,就是有效的。

例如:把班内的学生按照智力程度、学习爱好、性格差异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也可以按照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如写作兴趣小组、语法兴趣小组、占文兴趣小组、诗歌兴趣小组等。让同学们定期自己组织课堂,每小组组织一次,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初中学生又处于一个非常渴望被关注的年龄段,因此,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潜力一下子都会被发掘出来,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创新教案设计方式与思路,推动学生参与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是教学开展的基础,主要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不管什么类型的教案,针对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学生,因此要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很乐意学习,这是教案设计的难点所在。以往我们的教案都是按照人纲设计的,基木上是固定的模式,而且是自己设计,有的教师还不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教案。

其实,教案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教和学的过程更加有效地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教案的设计,让学生提出他们公认的最喜欢的案例,或者最喜欢的学习方式,然后整理和加精。这就好比教师提供毛坯房,学生们选择房子里而贴什么颜色的壁纸,当然什么颜色的壁纸都不影响居住功能,但是而对人家都喜欢的颜色必然会心情愉悦。因为与学生年龄差距比较人,教师难以了解学生们真正的心理,所以由学生民主推荐一些素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是习非常有效的。

三、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与方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对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一方面要潜心研究教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使教学目标的制定符合实际状况,尤其要针对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和理解分析能力方面的差异,体现分层目标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以这样的方式提高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要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具有立体性,有没有体现能力、知识、与情感三位一体的目标。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应性与全面性的反思, 有助于教师在卜一步的教学中确定更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思路。

四、教师要反思教学评价内容是否全面

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都是以测试的方式进行。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采用试卷分数这一单一的标准,然后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是不全面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认真反思教学评价的内容是否存在单一性的问题,不仅要从卷面分数这一量化标准对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更要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情感等进行综合分析,在语文能力方面,侧重朗读能力、普通话发音、汉字书写等语文基木功,对这些基木功进行评价时可以采取等级制的方式。

另外,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还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情感状态,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如何、投入程度如何,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兼顾的内容。通过全方位、科学的评价,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进一步优化评价模式。

五、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组织得是否科学

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过程是核心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回过头分析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还要坚持教师灌输的单向模式,是否在教W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上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研究。

另外,教师还要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存在形而上学的教改倾向,如合作学习小组作用发挥不够深入、存在形式主义、思考提纲设计不够科学合理、难度过低等,要对整个教学过程有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学手段运用得是否恰当、有效等方面展开分析,以便寻找到教学组织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下一步的教学设计中讲行弥补和优化。

结语:

上一篇:美丽乡村产业规划范文 下一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