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03 01:50:26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重点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师生在互相交流协作中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基本处于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围绕课本开展教学,关注更多的是知识的分析、讲解、传授,一味将学生当做知识的灌注器,而忽视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真正主体地位。

教师设计的教案更多的是从教师自身“教”的角度出发,没有进一步考虑学生如何“学”。故而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没有科学而有效的衔接,致使两者事倍而功半。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应注意教案的设计。教案的设计应让学生自觉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教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师设计教案必须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因此,教案设计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案的设计必须是启发式的、讨论式的,教师应精讲内容,启发思维,巩固练习,讲评到位,及时总结。通过师生间的密切配合,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与学氛围,同时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案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新课改精神和学生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学生为教案设计主要服务对象,兼顾教学目标,把握重点、攻破难点,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使学习效果最大化。例如,采用主动性的学习方法:自学、讨论、练习、自我总结,而少采用被动性的学习方法,例如,听教师讲、看教师演示。

二、教案设计的主导性

教案设计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自我发挥和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尽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各自的创造性,进而增强学习的热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发挥自己潜能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学习的乐趣。

教案设计要多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动脑动手。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答问题。通过这些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实践能力。而这种目标的实现,更需在教师的教案设计中加以体现及加强,为学生向更好、更深层次迈进起到引领作用。

三、教案设计的层次性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因个体情况不同或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

在知识水平或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注意多方面考量,尽量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既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也能使较差学生找到入手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各有所获。同样,知识点学习完成后,配以适当的有梯度的习题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可以加强知识点的应用,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好的教案为学生和教师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教师的科学使用、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足以使好的教案得到真正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好的教案设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智慧的结晶,愿辛勤的付出,终能获得丰硕的收获。

教案设计范文第2篇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应结合学生知识水平。教师应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制定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需要的的教案,有效的促进教学与学生求知,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案不单纯是教师教学的方案,而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出发,其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目的是要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把课堂的主导交给学生,教师起到的是启发、引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美术教案时要充分了解学生,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融进整个教案,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编写教案时,遇到较抽象的理论课时,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就会考虑是否有必要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又极易理解的课题。”小学美术教案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也要考虑学生具备的理解能力、学习特点等,以避免把目标设定得过高或过低,在教具学具的准备方面也应根据学生的经济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用具。有利于编写出优质的教学案例,这样,“在设计案例时各个方面都考虑到学生,不仅有利于编写出优质的美术教案,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能够融洽相处,愉快学习。小学美术教案设计应符合学生素质培养需要。”现在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与美术欣赏能力,运用基本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最终使学生达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二、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关系

传统美术教学的教学设计往往取决于教师个人经验,优秀教师的成果大多建立于个人经验的教学艺术,这虽然十分重要,但毕竟因缺乏理性的指导和理论的归纳而难以推广。当代的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中的教学方法手段,应依据学生情况,尽可能把课程教学转化成学生较易理解又普遍喜爱的内容形式,确定课业类型,应根据课程类型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变,是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小组合作是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减轻学生压力,增强自信;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革新,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为进一步合作学习创造条件。构建与小组合作学习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形成与小组合作学习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美术课程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指标及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效果,此外还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

三、小学美术教案设计的要素

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编写优质教案,要求我们应尽量使自己编写的教案符合新课改中对小学生美育的各项要求。同时还要多研读一些优秀的小学美术教案,注意其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思路的阐述、教学活动的组织。其次,重视美术课程的整体设计。确定课业类型,根据课的类型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如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点、具有怎样的能力、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学习爱好等特点,通过分析,找到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过程。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美术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即让学生懂得什么知识、学会什么技能、完成什么作业。过程与方法目标,即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和先后顺序,如何使教学更有效。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即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要清楚地了解,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三维目标全面实现,所以,又应根据实际情况,宁缺毋滥,不必求全。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指教学知识的要点和要害所在,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确立最重要的教学重点,再依据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难点,第三,列出教具和学具。美术教学用具要针对性强、可操作,范画、板画、板书及现代媒体等设计布局要合理。教学反思,即教后心得体会,要及时总结、分析,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

四、小学美术教案设计的优化

第一,延伸教材与工具材料。小学生爱好美术,不仅因为可从习作中获取成就感,得到成功的体验,而且还因为能从工具和材料的运用中获得审美愉悦。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师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小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小学生兴趣的稳定性差,并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和情绪性,如果提供的知识是单一的,久而久之,会使他们感到厌倦、乏味,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改变与拓新教学内容与工具材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扩展学生思维空间。当代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整合现代的视听教育手段来进行教育活动,它具有形象化、生动性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特点,对于启迪学生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创造力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课前我们可以利用PPT、FLASH等软件,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制作自己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友好的人机对话环境中,在图文并茂、声影一体的呈现过程中,变抽象说教为形象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试之积极的设想、主动的思维,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扩宽他们的认知空间。”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网络资源丰富多彩,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大宝库,而且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美术学习的各个领域,如绘画、工艺、摄影、设计、雕塑、建筑等的相关资料可以在世界各地的美术网站中找到。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使我们尽可能多的接触到各类艺术形式,感受到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时网络中还有许多专业性的美术学 习网站可供老师学习。我们可以登录相关网站看看同行的教案,下载小学美术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能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扩宽我们的教学空间,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我们的美术教学内容,突破书本知识的限制,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还能开阔思路。在丰富资源环境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教案设计范文第3篇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应结合学生知识水平。教师应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制定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需要的的教案,有效的促进教学与学生求知,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案不单纯是教师教学的方案,而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出发,其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目的是要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把课堂的主导交给学生,教师起到的是启发、引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美术教案时要充分了解学生,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融进整个教案,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编写教案时,遇到较抽象的理论课时,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就会考虑是否有必要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又极易理解的课题。”小学美术教案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也要考虑学生具备的理解能力、学习特点等,以避免把目标设定得过高或过低,在教具学具的准备方面也应根据学生的经济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用具。有利于编写出优质的教学案例,这样,“在设计案例时各个方面都考虑到学生,不仅有利于编写出优质的美术教案,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能够融洽相处,愉快学习。小学美术教案设计应符合学生素质培养需要。”现在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与美术欣赏能力,运用基本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最终使学生达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二、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关系

传统美术教学的教学设计往往取决于教师个人经验,优秀教师的成果大多建立于个人经验的教学艺术,这虽然十分重要,但毕竟因缺乏理性的指导和理论的归纳而难以推广。当代的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中的教学方法手段,应依据学生情况,尽可能把课程教学转化成学生较易理解又普遍喜爱的内容形式,确定课业类型,应根据课程类型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变,是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小组合作是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减轻学生压力,增强自信;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革新,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为进一步合作学习创造条件。构建与小组合作学习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形成与小组合作学习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美术课程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指标及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效果,此外还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

三、小学美术教案设计的要素

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编写优质教案,要求我们应尽量使自己编写的教案符合新课改中对小学生美育的各项要求。同时还要多研读一些优秀的小学美术教案,注意其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思路的阐述、教学活动的组织。其次,重视美术课程的整体设计。确定课业类型,根据课的类型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如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点、具有怎样的能力、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学习爱好等特点,通过分析,找到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过程。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美术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即让学生懂得什么知识、学会什么技能、完成什么作业。过程与方法目标,即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和先后顺序,如何使教学更有效。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即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要清楚地了解,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三维目标全面实现,所以,又应根据实际情况,宁缺毋滥,不必求全。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指教学知识的要点和要害所在,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确立最重要的教学重点,再依据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难点,第三,列出教具和学具。美术教学用具要针对性强、可操作,范画、板画、板书及现代媒体等设计布局要合理。教学反思,即教后心得体会,要及时总结、分析,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

四、小学美术教案设计的优化

第一,延伸教材与工具材料。小学生爱好美术,不仅因为可从习作中获取成就感,得到成功的体验,而且还因为能从工具和材料的运用中获得审美愉悦。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师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小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小学生兴趣的稳定性差,并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和情绪性,如果提供的知识是单一的,久而久之,会使他们感到厌倦、乏味,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改变与拓新教学内容与工具材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扩展学生思维空间。当代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整合现代的视听教育手段来进行教育活动,它具有形象化、生动性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特点,对于启迪学生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创造力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课前我们可以利用PPT、FLASH等软件,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制作自己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友好的人机对话环境中,在图文并茂、声影一体的呈现过程中,变抽象说教为形象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试之积极的设想、主动的思维,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扩宽他们的认知空间。”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网络资源丰富多彩,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大宝库,而且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美术学习的各个领域,如绘画、工艺、摄影、设计、雕塑、建筑等的相关资料可以在世界各地的美术网站中找到。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使我们尽可能多的接触到各类艺术形式,感受到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时网络中还有许多专业性的美术学习网站可供老师学习。我们可以登录相关网站看看同行的教案,下载小学美术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能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扩宽我们的教学空间,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我们的美术教学内容,突破书本知识的限制,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还能开阔思路。在丰富资源环境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综上所述,构建一份优秀的小学美术教案,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符合课程标准和小学生年龄、心理发展实际,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情况,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明确具体,具有操作性的方案;第二,学习条件上要注意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资源的选择和处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充足,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第三,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在指导范围内和有效程度上,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根据反馈信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进程或学习难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起到激励性和启发性作用。第四,教学效果上要关注目标达成度: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关注学生灵活解决学习任务中的创造性;教师和学生的情绪体验,教师情绪饱满、学生兴趣高昂。本篇论文重点是围绕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优化与构建进行研究,分析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为构建创新性的优秀小学美术教学案例提供一个参考性的思路。

教案设计范文第4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我”的使命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做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做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与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负重,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吧。

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嫩芽( ) 霎时( ) 分歧( ) 拆散( )

三、配乐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听课文配乐朗读,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并回答下列问题:

1.散步的时间是

2.散步的地点是

3.一起去散步的人物有

4.他们在散步中发生了

5.在发生分歧时,“我”决定走 母亲决定走 最终走

四、合作探究

1.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庭?

2.如果你手中有一束鲜花,你最想送给文中的哪个人,请说说理由(喜欢同一人的,为一个小组,代表发言,其他人补充,目的在于分析人物形象)

3.怎样理解文末写道的:“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五、探究课文,品味语言

同学们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六、朗读课文,加深体会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着人性美、语言美的文章,这么优美的文章,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朗读一下?

(大屏幕显示朗读要求: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几方面)

1.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朗读基调:欢愉而深沉。

2.“我”的语气、语调应该怎样把握?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拓展延伸

1.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节目,而遥控就在你手中,你该怎么办?

2.在双休日或假期里,你都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或者现在你最想为他们做什么事?

八、再读再品课文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老师检查、指导。力求学生能发音准确,流利、有感情。

九、小结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懂得了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构建和美的家庭,创建和谐的社会。

教案设计范文第5篇

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3、初步学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

学法指导:

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是重点,但细菌的个体很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其形态结构,要注意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学习探究:

一、复习巩固

⑴你能说出病毒的形态结构吗?

⑵你们见过细菌吗?听说过细菌吗?能否描述出细菌的样子?

二、问题探析:

1、细菌的形态结构

认真阅读课本111页内容并观察课本图2.3--4,思考并回答问题:

⑴你能说出细菌的分布吗?

⑵细菌个体形态有、和形。

2、观察细菌的形态实验

阅读课本“观察酸奶中的乳酸菌”的实验内容,用显微镜认真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分析讨论问题:

⑴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为什么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对象?

⑵你观察到的细菌形态有哪几种?

⑶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有何异同?请填写下表:

比较

种类

不同点

共同点

细菌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三、知识归纳

细菌的形态结构

形态:细胞,个体十分微小,有、、三种形态

结构:细胞都有、、没有

有些细菌有、等特殊的结构

自我测评

1、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A.菌落B.细菌形态C.细菌体积D.细菌结构

2、细菌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

3、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鞭毛,生活在水中

B.都有荚膜,都能形成芽孢

C.肺炎双球菌是多细胞的生物体

D.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中的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4、下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三种细菌,其中的()是球形,()是杆形,()是螺旋形。

5、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例如能引发咽喉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呈__,大

肠杆菌呈__,小螺菌呈__。

拓展探究转换高倍物镜时,为什么要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扳动物镜?

附:自我测评答案

1、B2、D3、D4、BCA

教案设计范文第6篇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设计理念

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地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挪移 伶伶俐俐?徘徊?裸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学习重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

3、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4、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一、谈话法导入:

师:人的一生有多少天?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

你对时光匆匆有什么感受?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转眼就没有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究竟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注意读好标注拼音的词语,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是啊,告诉我们日子怎么一去不复返呢?

教师指导问号的读法。

大家看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你能不能试着来读一读。

三、默读课文,交流感受。

默读课文,边读边随着作者的描写,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

(学生默读课文)

你想象到了什么?说说自己读文章以后的感受。

(学生交流感受)

四、自由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边读边想象就有了这么真实的感受。对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对文中的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

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懂文中的每句话、每个词、每个标点符号。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五、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揣摩朗读。

出示要求:

1、懂的地方通过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

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设计如何读才能把这些句子读好。

3、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小组内互相交流。

六、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你们小组画了哪些句子?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流逝。

同学们讲出自己的一些和时间有关系的故事。

(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

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除了想象作者当时的心情,还要加进我们自己的感受。下面同学们再读一读?。

(指名读,老师指导朗读)

举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这一段话应该怎样读呢?(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指导朗读)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的适时恰当的评价。)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想象到了什么?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哪里?特别之处在哪里?

引导学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体会句式的运用)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3.匆?匆

惋惜

无奈一去不复返

教案设计范文第7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3个偏旁“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4、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读好问句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具的准备

1.准备好六种小动物的卡片、头饰、尾巴图;

2.学生的学案(给动物加上尾巴的图),生字卡片;

3.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趣味揭题,导入

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特别的比赛,想请咱们的同学参加当小裁判,你们想去吗?那么,它们要比什么呢?让老师来告诉你们(板书:比尾巴)。(指名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中识字

1、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呢?先听老师读读课文。(师范读课文)

2、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有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汇报,教师随学生汇报随机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图片、名称及生字。)

3、黑板上有一些字是红色的,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看看这些字,你你最想先学哪个字?(根据学生说的字,按照学生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

4、你的方法很好,谁还有其他方法?

5、同学们想的办法真棒!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其他生字,同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记得快?(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及时点拨,并及时指导新偏旁:矢、八、鸟。)

(三)、指导朗读和写字

1、(装做听小动物说话的样子)刚才小动物告诉老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把生字记住了。小动物还说:谁能根据这些生字把这些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再说一说呢?(学生自由汇报)

2、课文是怎么问的,又是怎么答的呢?谁能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节?

(指名读,指导问句的朗读方法,再指名读)

3、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想给每一个同学的机会,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读一读,谁读的好,就请谁为大家表演。(学生练读,指名读)

4、看到同学们这么起劲,老师也想参加,你们欢迎吗?

5、(装做小动物的说话)刚才,小动物们又夸奖同学们啦!它们说,咱们班的同学不但生字学得快,而且课文也读得好,不过,不知道你们生字写得怎么样,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把生字写好吗?

6、请同学们看书后生字表,有几个生字是需要我们写的?你们能读一读吗?(生读)

(1)这三个字里都有一个笔画,也是一个新笔画:(撇折)

(2)指导书空(师逐个指导生字,先书空,再指导书写)

7、小动物对同学们写的字非常满意,他们想请你们参加一个游戏:安尾巴。(把六种小动物的身子与尾巴的分割图片分别发给12名学生,其它学生朗读课文,当读到“谁的尾巴长”时,拿猴子的图片的学生上台,拼成一个整体,其他以此类推。)请拿着动物尾巴的同学向前走一步,同学们看一看,拼一拼,评一评,谁的尾巴最好看!

8、我们完成了小裁判的任务,让我们和小动物说再见,回到课堂中来吧!

(四)、思维拓展

1、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2、除了你们说得这些,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种小动物。同学们可以看看《人与自然》这个栏目,或是到动物园中去看一看,然后把你看到的告诉给同学和老师。

点评:在本课教学中,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并且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一样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代替整体划一的理解和指导,整个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

教案设计范文第8篇

1.知识目标

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掌握发生全反射的条件。理解临界角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公式确定光从介质射入真空(空气)时的临界角。

2.能力目标

能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能解决有关问题,能运用全反射知识分析和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了解光的全反射在光导纤维中的应用。

3.德育目标

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些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了解我国光纤技术的进展,以及光导纤维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和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理解全反射现象和临界角的意义。

2.教学难点

能利用全反射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内容〗

1.由实验引入新课课题

演示I:将光亮铁球出示给学生看,在阳光下很刺眼,将光亮铁球夹在试管夹上,放在点燃蜡烛上熏黑,将试管夹和铁球置于烛焰的内焰进行熏制,一定要全部熏黑,再让学生观察。然后将熏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现象出现了,放入水中的铁球变得比在阳光下更亮,呈现了银白色。好奇的学生误以为是水泡掉了铁球上的黑色物,我就用夹子把铁球从水中取出,让学生看到铁球还是黑色,我再次将铁球放入水中,出现的现象和前面一样,铁球仍然是银白色,学生又好奇,又疑惑不解,这时我说:要想把这个问题弄明白,通过我们今天对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新的知识――全反射现象。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引入的效果很好。

接着,我介绍了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有意注意。

复习提问:折射率的概念。

由提问介绍光疏和光密介质,并强调两点注意的问题。

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相比较,我们把折射率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

(1)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的。

(2)介质的疏密与介质的密度的区别:

不能认为光密介质的密度一定大于光疏介质的密度。

例如:酒精的折射率是1.36,水的折射率是1.33。

酒精对水来说是光密介质,但酒精的密度比水小。

2.引导学生分析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分析得出全反射现象,并通过实验给出全反射概念。

师生一起分析:当一束光从光密介质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会随之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角会先增大到接近90º,当入射角再增大,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演示II:将半圆柱透镜的半圆一侧靠近激光光源一侧,使直平面垂直光源与圆柱透镜中心的连线,打开激光器的开关,一束激光垂直于半圆柱透镜的直平面入射,让学生观察光从半圆柱透镜射出时的光线的偏折情况。此时入射角为0º,折射角亦为0º,即沿直线透出,当入射角增大一些时,此时,会有微弱的反射光线和较强的折射光线,同时可观察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逐渐增大,反射光线就越来越强,而折射光线越来越弱,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º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就叫做全反射现象。

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线越来越强,折射光线越来越弱,当折射角增大到90º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3.给出临界角的概念,并让学生推出光由介质n进入真空时的临界角公式。

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用符号C表示。

4.由学生总结出全反射的条件

(1)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2)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5.全反射现象的解释及全反射的应用

(1)对课前小实验的解释。

(2)光导纤维

1870年,英国科学家丁达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股水流从玻璃器的侧壁细口自由流出,以一束细光束沿水平方向从开口处的正对面射入中。丁达尔发现,细水流不是穿出这股水流射向空气,而是顺从地沿着水弯弯曲曲地传播。

演示实验说明:

1)定义:是利用全反射规律而使光沿着弯曲途径传播的光学元件。

2)原理:全反射的原理。

3)原料:直径只有几微米到一百微米的特制玻璃丝。

4)结构: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

5)解释: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光传播时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6.资 料

(1)世界上第一条光缆是1997年由美国MCI公司实现的,1998年中国就做出来了。

(2)中国的光纤之父是赵梓森院士。

(3)中国的光通信是与世界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也是最有希望的一个领域。

(4)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

7.例 题

在水中的鱼看来,水面上和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顶角约97.6°的倒立圆锥里,为什么?

8.课堂练习

(1)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B、光线一定要发生偏折。

C、光线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光的速度要减少。

D、光线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 质,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2)关于全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发生全反射时仍有折射光线,只是折射光线非常弱。

B、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一定会发生全反射。

C、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能不发生全反射。

D、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可能发生全反射。

(3)光线从折射率为 的介质中射向空气,如果入射角60°,下列各图光路中可能的是(C)。

(4)某种介质对空气的临界角是45°,则光线从空气进入该介质时,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速度之比为(A)。

A、 ∶1B、1∶ C、1∶1D、2∶1

9.课堂小结

(1)全反射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光学现象之一,产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

1)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2)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这两个条件都是必要条件,两个条件都满足就组成了发生全反射的充要条件。

(2)全反射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在解释时要注意满足注意临界角的概念的条件。

评:本节课作为示范课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全面准确,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教案设计范文第9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

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1台、砝码1盒。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课本第一、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中长度的测量、简单的运动的初步知识,从第七章质量和密度至第十四章功,研究的都是物理学中力学的内容。今天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

(板书:一、质量)

二、讲新课

1.质量

(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

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重量的单位

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重量时,常用哪些单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

(板书:2.单位:吨,千克、克、毫克)

出示:1分米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1千克。

请学生看课本图7-l“国际千克原器”。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

(板书:1吨=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

读出“大头针的质量、苹果的质量、鲸的质量”。

教师示范,学生完成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2)。

(板书:大头针的质量=8.0×10-5千克=8.0×10-5×103克=8.0×10-2克=80毫克。)

请四位学生上黑板每人完成该练习的一个问题。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

讲解:日常生活中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货物的质量。请学生看课本图7-2“常见的测质量的器具”。

提问:谁能说出每种工具的主要优点?

台秤、案秤使用方便;杆秤携带方便;电子秤能自动显示质量的价格。

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与工厂化验室常用天平称质量。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学习托盘天平的用法。

(a)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学生将讲台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7-3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托盘天平的实物说明托盘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①零刻线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托盘天平,然后汇报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C)托盘天平的调节

讲解: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调节,先把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

(板书:托盘天平的调节)

①由常见跷跷板的道理知道,指针偏左,右边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

②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

③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

(d)天平的使用

让全班阅读课本天平的使用方法部分。

提问:如何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一个铁块的质量?

(板书:天平的使用)

师生讨论后归纳: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铁块放左盘,砝码放右盘;

向天平盘加砝码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

铁块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数相加;

测量结束后,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

(3)介绍物理天平

(a)物理天平的构造

讲解:实验室也常用物理天平称质量。引导学生看课本图7-4,对照讲台上物理天平的实物,说出物理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物理天平的构造)

(b)物理天平的调节

教师边讲边演示:物理天平使用前要先调节底板上的底脚螺钉,让重垂线的小锤尖端跟底板上小锥体的尖端正对,使底板水平;然后再调节横梁上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物理天平的使用

讲解:观察物理天平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及用调好的物理天平称质量方法与托盘天平相同。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看课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项。

三、布置作业

教案设计范文第10篇

知识和能力:

1.学习心理描写及其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2.品位小说情节,鉴赏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

3.培养想像力,发展创造力,续写小说。

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鉴赏、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虚荣的危害;挖掘小说的主旨。

教学的重点、难点:

评价玛蒂尔德这一人物;探究隐藏于悲剧后面的根源;培养小说鉴赏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问题的另一方面,凡是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暧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今天我们来学习《项链》。在这篇小说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二、感知小说:学生自由阅读小说,感知小说内容。

三、情节品味

1.哪位同学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这篇小说的结局?

明确:佛莱思节夫人,点名玛蒂尔德所借的钻石项链是假的。

2.这个结局,出乎大家意料吗?

(1)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怎样一步步向前推进的?

贪慕虚荣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十年艰辛项链是假

3.这个情节合乎情理吗?

教师导语:前文有三处暗示项链是假的:(1)借时,女友很大方;(2)还是,女友竟未打开;(3)买时,老板的话说明并非原配卖出。

4.这种结尾的艺术魅力是什么?

明确:文似看山不喜平,波澜起伏的情节,言已尽,意无穷,强烈讽刺了爱慕虚荣。

四、描写与欣赏

1.学生自由阅读自己认为心理描写最为成功的一段,并分析探讨成功成功的原因。

2.教师举例点拨:《项链》的心理描写细腻、深刻。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就是其性格发展的过程。

(1)“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生”,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她生活在把女子当作花瓶、的社会,是那个社会对她的毒害。

(2)“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表现她:自觉颇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进上流社会的资本的虚荣心。它预示了玛蒂尔德悲剧的必然性。

(3)“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苦生活了。……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写出了女主人公性格:善良、诚实、坚韧。这一点过去常常被忽视。

(4)“她要上前去跟佛莱思节夫人说话吗?……为什么不呢?”写出了女主人公已经远离了虚幻的遐想,心态平和、自豪,心理已经成熟了。

五、精彩回顾

本节课的要点为:

1.精妙的情节构思,言已尽,意无穷,强烈的讽刺了爱慕虚荣。

2.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既是心理变化过程,也是性格发展的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情节构思精妙的表现是什么?

2.心理描写最精妙的地方是什么?

二、人物探究

玛蒂尔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1.教师用课件出示有关材料

“诚实守信”观。有借必还,当寻觅无果时,她和丈夫毅然决然决定赔偿。

“勤劳坚强”观。玛蒂尔德勇敢面对生活的不幸,通过劳动赔偿可怕的债务。

“纯洁高尚”观。晚会上,玛蒂尔德高雅迷人,连部长也注意她了。这应该是她利用美貌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然而,她没有出卖灵魂和自己,纯洁高尚。

“热爱生活”观。遇天大的挫折,没有悲观厌世,而是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2.教师点拨

三、悲剧感悟

爱梦想 借项链 丢项链 赔项链 项链是假的

批判(爱慕虚荣)讽刺 同情 赞扬(坚强诚信) 强烈讽刺

导致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认为?

教师提示:其悲剧是必然的,既是她性格决定的,更是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判,同时,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推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更重要的是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

四、拓展创新

请你合理想像一下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后的情况,200字左右。

教师提示:想像要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

板书设计

项 链

爱梦想借项链丢项链 赔项链项链是假的

上一篇: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英语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