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诊疗常规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26 07:52:37

护理诊疗常规制度

护理诊疗常规制度篇1

1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1医疗器械的污染

口腔门诊拥有众多不同种类、形状复杂、较难清洗的医疗器械,通常与患者的口腔黏液、牙齿、血液以及唾液等进行直接接触;同时这些医疗器械价格一般较为昂贵,不能一次性使用,一般都需要清洗和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但由于口腔门诊的医疗器械结构较为复杂,常常在交接、空腔等部位残存着不易清洗的组织碎片,这些未能清洗干净的残留物极易造成医疗器械的污染,进而造成患者交叉感染[2]。此外,口腔门诊还存在一些手动牙科器具、牙科旋转器具、牙科注射器具、根管器具等,都是传染疾病的常见传播媒介。

1.2诊治环境的污染

口腔门诊医院的诊治环境是极易被忽略的感染危险因素。口腔门诊是集中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接待、诊断、治疗的综合性场所,众多口腔疾病患者在此环境下进行呼吸、吐出唾液;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高速旋转的机器会将带有病原菌的唾液、组织碎片以及血液甩出在空气中,极易造成治疗环境空气、地面以及物表的污染。有研究表明,口腔门诊空气合格率低于70.0%,治疗期间飞出的唾液、组织碎片以及其他液体是造成口腔门诊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3,4]。

1.3一次性医用辅料的污染

棉签、棉球、垫布、纱布以及纸巾等都是口腔门诊常用的一次性医用辅料,一般用来清理患者血液、唾液、止血等,这些与病原菌密切接触过的一次性辅料如果不能合理回收处理,极易传染病原菌,造成感染。除此之外,口腔门诊常见的一次性杯子、医用手套、镊子以及注射器在给患者和医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4医务人员交叉感染

口腔门诊的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患者的口腔病患部位、唾液以及血液等进行接触,如果不具备较强的无菌防护意识,未能及时对与病原菌接触部位进行清洗或者进行清洗时未按照规范进行,都会使医护人员成为交叉感染的传播源。

2控制感染的管理对策

2.1加强感染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

首先医院应该定期对全体医人员进行感染防护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对于口腔门诊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口腔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同时组织人员到上一级医院进行参观,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的意识。规范操作,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要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必要时穿防护服;治疗完成后及时摘取口罩、帽子和手套,做好手卫生,处理好一次性辅料。同时还应该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保证自身未受疾病传染或本身不是传染源,将自身从交叉感染中摘除[3]。

2.2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

制定“口腔门诊专业操作规范”、“口腔门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规范”、“口腔门诊一次性医用辅料回收管理制度”以及“口腔门诊防护感染相互监督管理制度”,要求口腔门诊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对医疗器械、一次性辅料等进行消毒处理[5]。①每次进行医疗器械消毒处理时都应保证至少2人在场进行操作,同时严格正确对过程进行记录。②对于结构复杂、接触病原菌的高危器械严格按照清洗-浸泡消毒-高压高温灭菌的流程进行。③在日常实践过程中,口腔门诊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对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探讨研究防护感染措施,不断改进现有操作规范。④建立健全相应的相互监督、赏罚分明的制度,做到大家相互监督、改进有赏、违反必惩。

2.3定期对诊治环境进行消毒

口腔门诊环境的污染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定期对诊治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是排除这一危险因素的主要方法。①地面清洁。定期打扫口腔门诊的地面,重点清除治疗时飞溅出来的血液、组织碎片以及灰尘,然后将新洁尔液喷洒在地面,仔细清洁门诊室内的每一处。②全面消毒。在对整个门诊进行清洁打扫后,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才能达到排除诊治环境污染的目的;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地面、物表;用紫外灯消毒照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min。③日常保持。对口腔门诊进行清洁和消毒的手段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医务人员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及时处理血迹,定期清洗门诊内的牙床、手柄、头托等。

2.4妥善处理一次性医疗辅料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对一次性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与患者黏液、血液或者组织碎片等有密切接触的棉签、棉球、手套等一次性医疗辅料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理和回收;对于注射器、探针以及手术刀片等尖锐器械应放置在专用利器盒内,按医疗废物处置。

2.5加强日常细菌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医院不仅要制定相关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规范和制度,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常见病原菌的日常检测,定期对口腔门诊的空气、医护人员手、消毒灭菌医疗器械、物体表面等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测,以确保现行的消毒管理规范措施能够达到目标效果。此外,对于用于口腔门诊的消毒灭菌液应定期更新,以避免适应性耐受菌的出现;同时还应记录紫外灯以及空气消毒机的工作时间,做好日常监测。

3总结

本文对我院口腔门诊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口腔门诊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多次使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处理操作不完善,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缺乏科学合理的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以及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等。针对上述因素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①加强感染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②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③注重日常环境维护,定期对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④加强日常细菌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改进消毒灭菌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武迎宏,陈致诚.口腔诊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8):912-914.

[2]秦红梅,周丽,赵文捷.口腔专科医院器械集中消毒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2070-2072.

[3]胡秀琴.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73-75.

[4]袁有兰.门诊口腔科的消毒管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138-139.

[5]王本利,常鲁山,马波.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质量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6):562-563.

护理诊疗常规制度篇2

所谓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是生命健康安全正遭受病魔侵害的病人。所以,倘若救治措施不能客观上起到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则必然由于病情发展而引起人体健康的更大损害,直至导致伤残、功能障碍和死亡结果。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这里的规章制度,是指与保障就诊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有关的诊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诊断、处方、麻醉、手术、输血、护理、化验、消毒、医嘱、查房等各个环节的规程、规则、守则、制度、职责要求,等等。医疗事故案件中常见的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有:错用药物、错治病人、错报输血、错报病情、擅离职守、交接班草率、当班失职等。诊疗护理常规,是指长期以来在诊疗护理实践中被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操作习惯与惯例。各项诊疗操作和护理,均有一定的操作规程的要求,这些规程是为了保障操作稳准,避免失误而制定的,在诊疗操作和护理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2)因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病人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或死亡的结果。危害结果的大小是衡量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和区分罪与非罪的客观标准,构成本罪在客观上必须要求发生了病人重伤或死亡的结果。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是指按照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六条所称的二级医疗事故和三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就诊人严重残疾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是造成就诊人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违章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指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取得行医资格,直接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医院医务人员及经批准的个体行医者。由于医务工作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导致人身伤亡的危险性,所以,国家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向来十分重视对行医者任职资格的考核,事实上只有具备一定医疗知识和技能,才能避免行医的特殊危险性,从而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既无医疗技能又未取得行医许可证的非法行医者,这些人不属于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主观上对病人伤亡存在重大业务过失。在这里,本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重大过失而不是一般过失,即从主观上过失程度之轻重来说,行为人主观上存在严重过失。临床医疗活动本身有特殊的导致人身伤亡的危险性,医务人员稍有不慎即会发生不幸后果,如果把一般过失行为确定为犯罪,于情理上有失公平、于法律上则有失于严苛。因此,本罪主观方面是指存在业务过失而不是普通过失。医务人员依照法律承担救死扶伤的职责,有义务对自己的医疗业务行为负责,即对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负责,而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实际是指其业务技术水平。

二、医疗事故罪辨析

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医疗事故案件时,关键在于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具体表现为区分以下界限。(1)医疗事故罪与医疗差错的界限。医疗差错,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虽有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但未给就诊人造成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的行为。医疗差错,从产生的原因区分,可以分为医疗责任差错和医疗技术差错。其中,医疗责任差错与医疗事故罪容易混淆,二者都表现为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不负责任,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的行为。区别在于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前者未造成就诊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后者则造成了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后果。对于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医疗差错的,不能以医疗事故罪论处。(2)医疗事故罪与医疗意外的界限。医疗意外,是指由于病情或者病人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它与医疗事故罪都可能发生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后果,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主观上有无过失。如果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损害,是因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常规造成的,则构成医疗事故罪,如上述后果是因医务人员难以预料或难以防范的因素所引起,由属于医疗意外,不能以犯罪论处。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罪中的疏忽大意过失颇为相似,二者不但都发生了严重后果,而且对严重后果的发生都没有预见。二者的区别在于,疏忽大意过失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医疗意外是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是难以预见而没有预见。

三、医疗事故的分类

鉴定标准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1.一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1)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2)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植物人状态;极重度智能障碍;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临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恢复,靠呼吸机维持;四肢瘫,肌力0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护理诊疗常规制度篇3

根据1997年刑法典第335条的规定,医疗事故罪, 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正确认定医疗事故罪的关键和正确妥当处理医疗事故罪案件的前提,是要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医疗事故罪的犯罪构成特征。本文拟对医疗事故罪的构成特征进行探讨。

一、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根据新刑法第335条的规定,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即医务人员。按照传统观念,医务人员即卫生技术人员,是指经过医药院校教育,或经各级卫生机构培养训练后从事医疗实践工作的人员。我国医务人员按其业务性质分为四类:其一,医疗防疫人员。包括从事中医、西医、卫生防疫、寄生虫、地方病防治、工业卫生、妇幼保健等医疗防疫工作人员。医疗防疫人员的技术职务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主管)医师、医师(住院医师)、医士(助产士)、卫生防疫员(妇幼保健员)。其二,药剂人员。包括从事中药、西药配剂、发放等工作的各级工作人员。药剂人员的技术职务为: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剂士、药剂员。其三,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的技术职务有: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护理员。其四,其他技术人员,包括从事检验、理疗、病理、口腔技工、同位素放射、营养、生物制品生产等各项医疗技术工作的人员。其技术职务有: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技士、见习员。

不仅公立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的上述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拥有合法执业执照开业的个体医务人员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医务人员是构成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这一点无论在医学界还是法学界均无异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医疗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能否构成医疗事故罪。医学界基于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因诊疗护理工作是群体性的活动,构成医疗事故的行为人,还应包括从事医疗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对医疗机构中除卫生技术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可以构成医疗事故罪的主体,不持异议。而法学界则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应把在医疗单位从事工作的人员统称为医务人员,他们都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因为在这个统一体中,各种人员尽管分工不同,但他们的目标是相同的,即都是为了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形式上看,诊疗护理工作是由诊疗护理人员进行的,但实际上,它离不开各个科室、各种人员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科室或人员不尽职责,都会影响到整个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医疗单位工作的各种人员所从事的都是诊疗护理工作,他们都是医务人员,都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注:参见侯国云著:《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3页。)有的学者认为,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医务人员的范围仅限于前述卫生技术人员。其他党政、财会、后勤人员等,均不能成为医疗事故的主体。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把从事医疗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包括于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行为人之中,这种扩张解释有轻纵这等人之嫌。因为刑法对医疗事故罪的惩治力度,是充分考虑到这种犯罪的特殊性的。党政干部或后勤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病人死亡或严重损害病人的身体健康,行为人如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则可构成玩忽职守罪,如系一般主体,可构成过失犯罪的主体。(注:参见梁华仁著:《论医疗事故罪》,载《法学前沿》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67—68页。)有的学者认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除前述卫生技术人员外,医疗单位中其他负有为保障公民的生命和健康权益而必须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由于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这种义务,以致造成就诊人身体健康严重受损或死亡的人员,也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这种观点实际上为党政、财会、后勤等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设置了限定性条件。即看该工作人员是否负有为保障公民生命和健康权利而必须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如有此种特定义务,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该义务,以致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就应以医疗事故罪追究刑事责任。(注:参见赵秉志主编:《新刑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01页。)

笔者认为,医疗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哪些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应从医疗机构的组成、职责范围、诊疗护理工作的特点、医疗事故罪的立法主旨等多方面加以分析。

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依其职能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卫生技术人员,他们在医疗机构内直接从事卫生保健任务,是完成医疗任务的基本力量;二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的基本任务是对医疗机构的建筑、装备、设施进行规划、选择、维修、监视和研制,以保证医疗机构中各种现代化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三是工勤人员,即在医疗机构中从事各项后勤服务的人员,如炊事员、清洁工等;四是行政管理人员。

从职责角度分析,第一类卫生技术人员,直接从事诊疗护理工作,直接担负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义务。第二类工程技术人员,不从事诊疗护理工作,其职责在于通过各种工程技术活动,保证医疗装备、设施的正常运行。第三类工勤人员,不从事诊疗护理工作,其职责在于为医务人员和就诊人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就医环境。第四类行政管理人员,因职务的不同,而肩负不同的职责。如:实行院长负责制后,院长是医疗机构的最高行政管理人员。其职责有:(1 )对本单位的行政、业务、总务工作享有最高决策权、指挥权,并应对决策的实施和效果承担责任。(2)对本单位的行政、业务拥有统一管理权。 在坚持以医疗卫生服务为中心工作的前提下,有权统筹本单位的各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工作计划,决定业务的内容和方式,推行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各种管理制度。(3)对本单位的人、财、 物和仪器设备享有统一调配权,可以决定本单位人员的招聘和解聘,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决定他们的工资升降和奖惩,在国家政策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还可以决定本单位财务收入的支配使用。(4 )必须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对职工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提案和质询,负责提出处理意见或解释意见。副院长在院长领导下,协助院长搞好对本单位行政业务工作的领导管理。业务副院长协助院长领导好本单位的医疗、护理、医技等科室的工作。其职责有:(1)督促、检查医疗制度、医护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具体执行情况,对违反规章的进行纠正和惩罚,或报告院长处理。(2)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科室,了解和检查各科室的业务开展情况,必要时亲自参加会诊、抢救工作。(3)负责组织本单位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学习,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4 )负责组织医药院校的临床教学实习工作和挂钩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工作。(5)负责落实、 检查本单位所担负的社会预防保健任务,组织和检查本单位的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行政副院长协助院长领导、管理本单位的行政、财务、总务工作。其职责为:(1)负责组织拟定本单位的各项行政制度,并经常督促、 检查执行情况。(2)负责督促财务、总务部门开展工作, 保证本单位医疗所需物资的正常供应。(3)负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4)负责审查预、决算,掌握财务收入开支、基建、维修以及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管理工作。(5)负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6)负责督促检查本单位工作人员的生活福利工作。(7 )负责督促检查全院的清洁卫生和环境绿化工作。等等。综上,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从职责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四类:第一,仅从事诊疗护理工作,直接负有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职责。如:卫生技术人员。第二,仅从事管理或其他技术、劳务,而不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不直接负有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义务,其职责在于为直接从事诊疗护理活动的人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及环境条件,如:医院的行政副院长、财务科长、总务科长、统计人员、图书管理人员、炊事员、清洁工等。第三,不直接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但直接负有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义务,如:救护车司机等。第四,既直接从事诊疗护理工作,直接负有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义务,又负有诸如管理等职责,如:医院的业务副院长,既可以参加会诊、抢救等工作,又有组织本单位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的职责。

从刑法医疗事故罪的立法主旨分析,现行刑法典第335条规定,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谓严重不负责任, 依医学界及法学界的通说,是指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医疗机构中的规章制度,从性质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与诊疗护理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急诊值班制度等。从广义上讲,诊疗护理常规,也属于这类制度。二、与诊疗护理工作无直接关系的规章制度,如:财会制度、伙食科卫生管理制度等。当我们将医疗事故罪与刑法中的其他责任事故犯罪,如:重大飞行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责任事故罪等相比,有一个反差,即这些罪在犯罪客观方面均表现为违反规章制度,犯罪形式是一样的,而在法定刑的立法上则存在着差别,医疗事故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 而其他责任事故罪的法定最高刑则为7年、10年有期徒刑或15年有期徒刑。 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立法者充分考虑了医疗卫生工作的特殊性。有的学者对这种特殊性作了说明:第一,现代科技所携带的危险源在医疗业务和其他业务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其他业务中,直接威胁公民安全的,是现代科技携带的危险源。例如:在交通运输业务中,汽车的高速度直接威胁着行人的安全。而在医疗业务中,直接威胁病人安全的不是现代技术,而是病人的疾病(现代医疗技术携带的危险源-如青霉素过敏-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病人的安全,但所占的比重极小)。其次,在其他业务中,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周围人员的安全成反比,即现代科技越发展,周围人员的安全系数越小。例如,汽车的速度越快,对行人的危险越大。但是在医疗业务中,现代科技的发展与病人的安全系数成正比,即现代医疗技术越发展,病人的安全越有保障。因此,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应对业务过失犯罪加重处罚的理论,不能适用医疗业务上的过失犯罪。第二,医疗事故是在人道主义的救死扶伤工作中发生的,医务人员在这种高尚的、人道的工作中也会出现失误,而且这种失误会给病人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从而构成医疗事故。刑法把造成严重后果的医疗事故规定为犯罪并给予刑事惩罚,这已昭示出法律对医疗事故的否定态度。但这种医疗事故毕竟是在人道主义的工作中发生的,其罪责轻于其他过失犯罪(注:参见侯国云著:《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4—515页。)。第三,诊疗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的肌体,各个病人及各种病症的特点各有不同,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第四,在医疗实践中医疗护理人员对疑难病症、新开展的手术、新药的应用,都有一个认识过程,医学科学的发展是在不断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也都是在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第五,诊疗护理工作是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是以医学科学技术为手段,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诊治牧民性强的病人,这就同时存在着成功与失败的可能,在认识分析病情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分析判断上的错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注:参见宋琳娜、刘振声著:《医疗责任事故中刑事责任的确定》,载《中华医学管理杂志》1989年卷第3期。) 上述特殊性,反映到规章制度这个层次,则主要体现在诊疗护理工作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诊疗护理常规之中,而医疗机构中与诊疗护理工作无直接关系的规章制度,如财会制度、总务制度等,尽管在条文上可能不一致,但在本质上与其他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区别,它不反映医务工作的特殊性。

从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从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侵害顺序分析,违反与诊疗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的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往往直接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的身体健康,继而损害了医务工作是以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为人民服务、治病救人的形象,败坏医院的名誉,破坏医疗机构的正常管理秩序。也就是说,侵犯就诊人的生命、健康权利是第一位的,而造成医疗机构正常管理秩序的破坏,则是前者的附属产物。而违反与诊疗护理工作无关的规章制度,它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医疗机构正常管理秩序的破坏,而这种正常管理秩序的破坏往往并不必然的导致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的身体健康,而是基于一定的条件,导致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损害后果的发生。如:某医院电工在工作期间擅离职守,在突发停电事故中,未能采取紧急补救措施,从而导致正在急诊手术室手术的数名病人死亡。本例中,某电工违反规章制度,擅离职守的行为,并不必然导致病员的死亡,它的直接后果是医院的正常用电秩序遭到破坏,只是基于急诊手术室正在有病人做手术这一条件,才导致了病员的死亡。也就是说,病员死亡是医院正常秩序被破坏的附属产物之一。这种情形与前述违反与诊疗护理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造成危害后果完全不同,而与其他事故犯罪的侵害情形则有相似之处。如:醉酒人在人迹罕见的道路上驾车,并不必然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首先造成的是道路交通秩序的破坏,只是基于该路段突然有行人横穿马路的条件,驾车人控制能力和意识能力有所削弱,才导致行人被撞死,交通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既然刑法对医疗事故罪的刑罚规定轻于其他责任事故罪的规定的原因在于诊疗护理工作的特殊性,那么能享受这种特惠的人员显然是与诊疗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有关的人员,而与诊疗护理工作有关的判断标准,并不在于行为人的职务,而是在于其职责。落实到行为方式上,只有那些违反了与诊疗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的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的,才能享受这项特惠政策,而违反了与诊疗护理工作无直接关系的规章制度的,则与诊疗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无关,与其他责任事故犯罪没有本质区别,不应享受这种特惠。从医疗机构组成人员及其职责以及可能违反的规章制度上划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医疗机构中从事与诊疗护理工作无直接关系的工程技术人员、工勤人员不能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第二,卫生技术人员是医疗事故罪的当然主体。

第三,行政管理人员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职责与诊疗护理工作无直接关系,如:财务人员、图书管理人员等,这些人不能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有的职责范围既包括与诊疗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又包括与诊疗护理工作无关系的内容,如:医院的业务副院长,对于这类人员能否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关键看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发生在行为人行使哪种职责时,如发生在履行与诊疗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的职责中,则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如:某医院肺结核病员甲、乙、丙,于某日上午9时许,在病房治疗室分别以5%葡萄糖液100ml加卡那霉素lg静脉注射(液体取自同一瓶内,0.5g 卡那霉素各取2支)。注射后约15分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 呕吐、寒战、发烧、腹泻等不良反应。经负责医师甲、住院医师乙检查,认为是热原反应。各给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口服消炎痛后,未再详细观察。12时值班医师丙接班后,仍按热原反应处理,分别给以5 %葡萄糖液60ml、维生素c50mg、维生素r[,6]50mg做静脉注射。13时,查病员甲体温40℃,血压74/40mmhg,给以口服保太松1片。行酒精擦浴降温。17时,病员甲病情加重,呼吸急促,口唇发紫,虽经住院医师乙给输液及呼吸兴奋剂、输氧等处理,但病情仍未好转,遂请科负责医师甲、主治医师丁及业务副院长等来协助治疗。副院长于18时听取汇报后,未作任何检查,即草率表示同意以上诊断和处理,并说病员甲可给点激素,病员乙和丙没啥事,即离去。晚21时许,护士向值班医师戊报告病员甲、乙、丙血压分别为60/20mmhg、50/30mmhg、60/20mmhg.医师认为是出现休克症状,但未作特殊处理。到次日凌晨4时,护士查氧气时, 发现病员甲口唇发紫,呼吸急促,血压50/20mmhg,脉博100次/分,即报告值班医师,方开始抢救,并请科负责医师甲及业务副院长前来指导。2小时后,副院长才到病房,病员甲已死亡。此时,病员乙血压测不到,病员丙血压40/0mmhg,又分别给予静脉输入10%葡萄糖液、红霉素、氢化可的松处理。病员乙终因病情危重,于次日凌晨3时死亡。 病员丙病情一直危重,经家属再三要求转入他院,抢救后脱险。本案中,卡那霉素临床可供肌肉注射,根据需要可用于静脉滴注,但直接静脉推注相对危险性大一些,一般不采用为妥。是否因卡那霉素或5 %葡萄糖液污染所致,因原药液未做进一步查证,尚难定论,但病员的直接死亡原因与注射液有关。当病员出现严重输液反应,尤其是3 名病员全部处于低血压休克状态,在长达6小时时间里, 有关医师未认真分析追踪低血压、休克原因,也未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此,有关医师都没有尽到职责。业务副院长接到三名病员危急情况报告后,本人只听汇报,不认真查看病人,对这样危重病员既不组织专门抢救班子,又不请上级医院专家会诊,实属失职,应对本事件负主要责任。该院负责医师甲、住院医师乙和戊,在病员出现休克后,竟然在长达6小时以上的时间里, 未及时采取抗休克措施,耽误了抢救措施,亦应对病员死亡的严重后果负主要责任。(注:参见刘振声主编:《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与处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年版,第572—573页。)本案中就业务副院长而言,负有履行认真检查、抢救病员的职责,而不认真履行职责,以致造成两名病员死亡的严重后果,应以医疗事故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如发生在履行与诊疗护理工作无直接关系的职责中,则不能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如:医院的业务副院长,长期疏于对医务人员的业务管理,造成医务人员普遍业务水平低下,医疗事故频繁发生,对该副院长不能以医疗事故罪追究刑事责任。

从义务角度讲,与诊疗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的人员均负有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义务,从这个角度对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进行概括,前述各种人员可以总结为卫生技术人员和除卫生技术人员以外,医疗机构中其他负有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益特定义务的人员。也就是说: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机构中其他负有为保障公民的生命和健康权益而必须实施某种特定行为的义务,由于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这种义务,以致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人员,是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二、医疗事故罪的主观方面

医疗事故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所谓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医疗事故罪的过失,既可以表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表现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一)医疗事故罪的疏忽大意的过失

医疗事故罪的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应当预见到自己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的行为,可能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如:1983年11月3日0时至8时, 某医院护士舒某在第一休养室婴儿室值班。2时30分许,舒见喂完奶的32床男婴(1983年10月30 日生)和25床女婴(1983年10月30日生)啼哭不止,便将这两名捆包住手脚的婴儿由仰卧姿式翻转至伏卧姿式,二婴儿均面部歪向左侧,其口唇、鼻翼有部分被压迫。3时15分左右,舒某巡视二婴儿时, 发现二婴儿已停止呼吸,经抢救无效死亡。此案中,舒某身为婴儿室的护理人员,应当预见到将婴儿翻至伏卧姿式,可能造成婴儿窒息而死的后果,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以致造成了婴儿窒息死亡的后果,是一个疏忽大意的过失。

医疗事故罪的疏忽大意过失有三个特点:

1.行为人(医务人员)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如案例中舒某将婴儿翻至伏卧姿式时,没有预见到可能因此造成婴儿窒息而死。

护理诊疗常规制度篇4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应用效果

小儿哮喘是以反复发作性喘鸣、呼吸困难、咳嗽为特征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急性期常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对患儿生命带来威胁[1],为了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相关病例给予急诊舒适护理模式,疗效颇为满意,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小儿急性哮喘患儿50例,随机分组后每组各有患儿25例。其中:常规模式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在3―14岁,平均年龄为5.63±2.16岁;病程在0.5―6年,平均病程为3.63±0.46年。舒适模式组男16例,女9例;年龄在3―15岁,平均年龄为5.56±2.35岁;病程在0.6―7年,平均病程为3.83±0.56年。所有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可比性高,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1.2 方法

常规模式组患儿给予急诊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包括疾病治疗基础护理等。

舒适模式组患儿给予急诊舒适护理模式,①情感护理。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建立起一定的相互信任度和亲密度。保持语言交流沟通,声音轻柔说话有耐心,时常哄抱、抚摸等亲密的肢体接触等,以更好配合护理工作。可以将一些患儿平时喜爱的玩具放置在病房中提高患儿配合度[2]。②环境护理。患儿身体机能和免疫力都相对较为薄弱,且对于自身症状和不适感也不能进行良好的信息表达传递,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更加细心的观察和耐心的呵护。确保医院环境的舒适,合理的控制好周围环境音量大小,避免音量太高引起患儿反感和不安,另外设置合理环境温度和湿度,确保环境卫生清洁,避免多重感染[3]。③饮食护理。多喝水,多使用易消化且高营养的食物,少食多餐,及时为患儿补充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必要时可进行静脉注射[4]。

对比护理效果和家长满意度、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

1.3 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3]:采用哮喘症候积分量表对患儿治疗前后哮喘症候进行评分。临床控制:症候积分下降幅度超过95%以上。显效:症候积分下降幅度在70―95%之间。有效:症候积分下降幅度在30―70%之间。无效:症候积分下降幅度低于30%或增加。总疗效为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行数据分析与整理,行t检验的住院天数、费用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卡方检验的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当P

2 结果

2.1治疗效果和家长满意度对比

舒适模式组治疗总疗效96.00%高于常规模式组72.00%,P

2.2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对比

舒适模式组患儿住院天数(4.81±1.93)d和医疗费用(1063.91±35.68)明显低于常规模式组住院天数(4.81±1.93)d和医疗费用(1063.91±35.68),P

3 讨论

了解小儿急性哮喘的产生原因,首先从反应支原体开始,支原体介于病毒与细菌间,是能够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其大小为200nm,没有细胞壁,仅有细胞膜[5]。支原体是动物多种疾病的致病体,目前被发现的已有8种类型,其中仅有肺炎支原体能确定会对人致病,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上的疾病。

在本研究中,常规模式组患儿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舒适模式组患儿给予急诊舒适护理模式,主要包括情感交流,改善患儿情绪,提高其配合度;给予环境舒适护理,提高患儿舒适度和自在度,并加强病房卫生,预防多重感染;通过饮食护理,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为其免疫力提高打下基础;通过雾化护理,注意观察患儿不良反应,以促进雾化效果的提高。结果显示,舒适模式组治疗总疗效96.00%高于常规模式组72.00%,舒适模式组患儿家长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常规模式组76.00%,且舒适模式组患儿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常规模式组。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疗效,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治疗费用,为患儿家长减轻医疗负担,且显著提高了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利于护理纠纷的避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秀霞.65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氧动力雾化吸入的舒适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L3-4.

[2]孙海荣.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6(3):150-151.

[3]陈绍静.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8(11):114-114,115.

[4]李新,魏荣.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护理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44-246.

护理诊疗常规制度篇5

中图分类号:D923.8;R749-019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0—6729(2013)005—0323—03

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这部孕育了27年的法律终于诞生。

全法七章八十五条,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为以下四点:

(1)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方针,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提高治疗、康复水平;

(2)切实保障精神障碍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其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严格设置非自愿住院治疗的条件和程序;

(3)服务与管理相结合,通过有效的救治救助服务和建立有序管理的制度,实现保护个人权益与维护公共安全之间的平衡;

(4)明确责任、综合施治,建立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分工合作的精神卫生工作机制。

1 生命健康权是精神障碍患者的最基本权益

通览各类媒体有关《精神卫生法》的报道和评论,普遍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三十条“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上炒作。包括个别主流媒体在内,其中不少的评论看似是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但实属片面的误读,背离了立法主旨,对民众产生误导。结果将是精神障碍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受到侵害,大量的严重精神障碍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益,没有生命健康权,其他权力均无从谈起。公民维护个人生命健康权一个最基本的途径便是通过疾病医疗来实现。但是,像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等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自己罹患精神障碍没有自知力。这些重性精神障碍的患者,有许多在疾病急性期不可能自己主动到医院就诊,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而是需要由他人协助就诊,才可能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针对这一特点,《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关爱,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提高精神障碍预防意识;发现家庭成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帮助其及时就诊,照顾其生活,做好看护管理。”第二十八条还规定,“除个人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外,疑似精神障碍者的近亲属可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此规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中,精神障碍者的家人对其照料的方式和作用会有所不同,但在确保或提醒精神障碍者接受治疗方面是一致的。特别是当精神障碍者不能独立完成治疗计划时,家人在制定和实施治疗计划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将这一内容作为精神卫生立法的要点列入《WHO精神卫生,人权与立法资源手册》(《WHO RESOURCE BOOK ON MENTAL HEALTH,HUMAN RIGHTS AND LEGISLA—TION》),为各国精神卫生立法提供参考。精神障碍者的亲属送患者就医是在尽家庭成员的义务,是亲情的具体体现。按照《精神卫生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精神障碍者的监护人应当妥善看护未住院治疗的患者,按照医嘱督促其按时服药、接受随访或者治疗。”第七十九条还规定,“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结论表明精神障碍者应当住院治疗而其监护人拒绝,致使患者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或者患者有其他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情形的,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 依法制订和完善精神障碍的诊疗程序

《精神卫生法》第三章以“切实保障精神障碍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其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严格设置非自愿住院治疗的条件和程序”的法制视角,用29项条款的篇幅,针对精神障碍者诊断和治疗的原则、条件、依据、救济措施等各个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明确了所有涉及精神障碍者诊断治疗的机构及其人员的职责。真可谓是面面俱到。对传统精神障碍的诊疗程序、技术规范以及行业习惯提出了一些挑战。这可以认为是我国精神障碍诊疗法制化进步的一个标志。对于本章部分内容虽然在法学界、精神医学界等专业学界存在着一些争议,但是《精神卫生法》已经我国最高权力机关表决通过,2013年5月1日实施。其严肃性、强制性毋庸置疑。所有从事精神障碍诊疗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均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依法行医的理念,转变以病为本的观念。抓住《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的契机,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法律规定,积极适应新的变化,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诊疗制度,使精神障碍诊疗法制化落实到实处。

目前正处在《精神卫生法》实施的初期阶段,依照该法及《侵权责任法》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国精神医学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此期间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组织、医疗机构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制定完善的诊疗规范和建立健全诊断异议复诊救济制度两个方面。

2.1诊疗规范

诊疗规范包括诊疗程序规范、诊疗技术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三个方面。其中重中之重是制定诊疗程序规范。法律上非常注重程序规范,只有程序公正,才能保证实体的公正。这与临床医生的传统习惯正相反。临床医生往往只注重具体技术措施,忽视程序规范。《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技术上虽没有过错,但有违法违规情形的,推定医疗机构承担过错责任。这里的违法违规情形所指的就是程序不合法。回顾近年来发生的所谓“被精神病”事件,医院败诉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收治程序不规范。

由于《精神卫生法》将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自愿诊断与非自愿诊断、院外居家与院内住院治疗、自愿住院与非自愿住院治疗分别予以规定。故在制定诊疗程序规范时也应随之分门别类做具体的规定。即:在门急诊诊疗阶段需根据患者是否初诊、急诊,非自行就诊、家属代诊以及是否本地患者等情形制定相应的接诊、告知、会诊、转诊、留观等诊疗程序规范。

《精神卫生法》对非自愿住院治疗的限制条件作了严格规定。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大多数重性精神障碍者住院治疗都是非自愿的。于是,医疗机构便处在一个法律规定与现实生活矛盾的尴尬境地。要摆脱这种处境,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制定、执行程序规范。要分别针对急诊与门诊转入住院、常规住院治疗与强制医疗、亲属送医与非亲属送医,医疗机构的客观条件等不同情形制定相应的接诊程序、告知程序、探视程序、出院程序等诊疗程序规范。

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除上述诊疗程序规范外,还应当建立健全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防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其中每一项具体措施都应当做到责任到人,行为到物。

为了适应《精神卫生法》的规定,诊疗技术规范不仅要包括传统的诊断标准、治疗指南、临床路径等内容,还应当包括病历资料的规范、证据保全等内容。适用空间也不应只局限在住院治疗患者的范围内,应当扩大至居家治疗和社区康复。

由于受我国传统生物一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有些医务人员缺少以人为本的理念,看病不看人。在精神医学临床工作中,只关注患者的病理性精神障碍,忽视其人格权、隐私权、通信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甚至违背医学伦理实施某些实验研究、不必要治疗。由此引起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因此,应当针对精神医学的特点,依法制定精神卫生从业人员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作用,严格限制有创性诊疗技术的临床准人条件。

2.2建立健全诊断异议复诊救济制度

《精神卫生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有异议,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和其监护人的救济权,但客观上会给医疗机构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此,所有从事精神卫生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都应当成立由多名高年资精神科执业医师组成的复诊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依法承担复诊工作。由于我国地区间医疗资源的配置、技术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法实施后,有可能出现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监护人为了复诊而千里迢迢集中流向大城市高级别医疗机构的现象。为此,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出台有关复诊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程序规范。同时会同国家物价、社保等部门,针对复诊、鉴定进行成本核算,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和付费机制。

本条第三款还规定“对再次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主委托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精神障碍医学鉴定”,本规定的目的,是以第三方鉴定的方式确定被鉴定人是否罹患精神障碍以及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提供更权威、更有公信力的依据,确保非自愿住院治疗措施不被滥用。理论上讲,此规定非常必要,但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的解释,“‘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鉴定机构’目前就是指经司法行政部门审核、登记,取得精神障碍鉴定执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目前我国依法取得精神障碍鉴定执业资质的鉴定机构,分为精神卫生专科医疗机构内设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其他独立的司法鉴定机构两大类。由于前文所述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原因,多数省份具有内设司法鉴定机构的精神卫生专科医疗机构只有少数几家,且其医疗和鉴定是重叠的。被鉴定方除了选择异地鉴定别无他选。

护理诊疗常规制度篇6

药店医保自查报告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完善医保管理责任体系

接到通知要求后,我院立即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自查领导小组,对照有关标准,查找不足,积极整改。我们知道基本医疗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提高职工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我院历来高度重视医疗保险工作,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健全管理制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定期对医师进行医保培训。医保工作年初有计划,定期总结医保工作,分析参保患者的医疗及费用情况。

二、规范管理,实现医保服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几年来,在市劳动局及市医保处的正确领导及指导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基本医疗保险转诊管理制度、住院流程、医疗保险工作制度、收费票据管理制度、门诊管理制度。设置“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栏”和“投诉箱”;编印基本医疗保险宣传资料;公布咨询与投诉电话3117050;热心为参保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妥善处理参保患者的投诉。在医院显要位置公布医保就医流程、方便参保患者就医购药;设立医保患者挂号、结算等专用窗口。简化流程,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参保职工就诊住院时严格进行身份识别,杜绝冒名就诊和冒名住院现象,制止挂名住院、分解住院。严格掌握病人收治、出入院及监护病房收治标准,贯彻因病施治原则,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无伪造、更改病历现象。积极配合医保经办机构对诊疗过程及医疗费用进行监督、审核并及时提供需要查阅的医疗档案及有关资料。严格执行有关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无自立项目收费或抬高收费标准。

加强医疗保险政策宣传,以科室为单位经常性组织学习了《xx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汇编》、《山东省基本医疗保险乙类药品支付目录》等文件,使每位医护人员更加熟悉目录,成为医保政策的宣传者、讲解者、执行者。医院设专人对门诊和住院病人实行电话回访,回访率81.4%,对服务质量满意率98%,受到了广大参保人的好评。

三、强化管理,为参保人员就医提供质量保证

一是严格执行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二是在强化核心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注重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持续改进。普遍健全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实行院、科、组三级医疗质量管理责任制,把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将检查、监督关口前移,深入到临床一线及时发现、解决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规范早交接班、主任查房及病例讨论等流程。重新规范了医师的处方权,经考核考试分别授予普通处方权、医保处方权、麻醉处方权、输血处方权。为加强手术安全风险控制,认真组织了手术资格准入考核考试,对参加手术人员进行了理论考试和手术观摩。三是员工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并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积极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服好务,同时加强人文知识和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增强自身的沟通技巧。四是把医疗文书当作控制医疗质量和防范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对住院病历进行评分,科主任审核初评,医院质控再次审核。同时积极开展病历质量检查和评比活动,病历质量和运行得到了有效监控,医疗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五是强化安全意识,医患关系日趋和谐。我院不断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质量责任意识,规范医疗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细致地向病人交待或解释病情。慎于术前,精于术中,严于术后。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病人就医。通过调整科室布局,增加服务窗口,简化就医环节,缩短病人等候时间。门诊大厅设立导医咨询台,配备饮水、电话、轮椅等服务设施。设立门诊总服务台为病人提供信息指导和就医服务,及时解决病人就诊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实行导医服务、陪诊服务和首诊负责制,规范服务用语,加强护理礼仪的培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加强妇科门诊的私密性,合理安排患者就诊,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充分保护患者的隐私,使得诊疗活动更加人性化、舒适化。重视细节服务,对来门诊就诊的陪人一天两次免费发放冷饮和热饮,中午就餐时间,为做治疗的患者和陪人免费发放面包。多年来一直实行住院病人免费发小米稀饭,对患者护理服务热心,护理细心,操作精心,解答耐心。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儿科护理专家组成的产后访视队,对出院的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健康宣教与指导,得到产妇及家属的高度赞扬。通过一系列的用心服务,客服部在定期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中,病人满意度一直在98%以上。

四、加强住院管理,规范了住院程序及收费结算

为了加强医疗保险工作规范化管理,使医疗保险各项政策规定得到全面落实,根据市医保部门的要求,病房采用了医疗保险参保病人专用绿色床头卡,病历盖医保专用章。经治医师均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强化病历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规范临床用药,经治医师要根据临床需要和医保政策规定,自觉使用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目录》内的药品。因病情确需使用《药品目录》外的自费药品,[特]定药品,“乙类”药品以及需自负部分费用的医用材料和有关自费项目,经治医师要向参保人讲明理由,并填写了“知情同意书”,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签字后附在住院病历上,目录外服务项目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控制在15%以下。。

五、严格执行省、市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

医疗费用是参保病人另一关注的焦点。我院坚持费用清单制度,每日费用发给病人,让病人签字后才能转给收费处,让参保人明明白白消费。

六、系统的维护及管理

医院重视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及时排除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障碍,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根据市医保处的要求由计算机技术专门管理人员负责,要求医保专用计算机严格按规定专机专用,遇有问题及时与医疗保险处联系,不能因程序发生问题而导致医疗费用不能结算问题的发生,保证参保人及时、快速的结算。

我们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出发点,努力做到建章立制规范化,服务理念人性化,医疗质量标准化,纠正行风自觉化,积极为参保人提供优质、高效、价廉的医疗服务和温馨的就医环境,受到了广大参保人的赞扬,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护理诊疗常规制度篇7

【关键词】 急诊输液;护理风险;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9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30-01

门诊输液有着用药多、用药杂的特点,输液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急诊输液又因其特殊性更应加以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确保输液的安全性,我们对急诊输液时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此制订了一套高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本研究对2011年6月-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60例急诊输液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6月-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60例急诊输液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80例患者中男5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5岁,实施临床护理。对照组80例患者中男5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7岁,实施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急诊时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输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具体临床护理措施如下:①输液前期护理。护理人员要以热情的态度细心询问患者的病情、过敏史,先简单为其制定输液方案。耐心为患者讲述有关输液的知识和输液时要注意的相关事项。认真检查输液用具和药品的质量,执行好“三查七对”制度[1]。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对其进行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其树立对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积极地配合治疗。②输液期间护理。输液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到一人一带一巾。选择好血管,操作时要沉稳,进针准确、快速,输液时要按时巡视并记录好患者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反应并解决。③输液后期护理。输液器只可使用一次,当为多位患者输液时要做到每次输液后都认真洗手。每2d对输液室内进行一次消毒。输液结束后要认真执行医嘱,记录好患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反应。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采用SAS与SDS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2],并采用本院自定的标准评估护理效果。①显效:治疗结束后输液效果明显,患者恢复正常,病情解除;②显效:治疗结束后收到输液效果,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治疗结束后输液效果轻微,患者病情未改善或者恶化。总有效率=有效+显效。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57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5%(p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AS、SD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下降,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详细结果,见表2。

3 讨论

对于急诊患者,在给予及时的输液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安全护理,以确保收到预期的疗效,降低急诊输液时出现风险的几率,提高护理质量[3]。在急诊输液时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输液用具与药物。即便是一次性的输液用具也有可能被污染,其污染几率和存储时间为正相关关系,一些用具在运输过程中即被污染。②操作不规范。一些护理人员不按照规定操作,注射器不消毒甚至多次使用。未做到认真消毒,不按照规定带口罩等现象也较多见。③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免疫能力与营养状况不同,对输液造成一定影响。

针对以上急诊输液时存在的护理风险,本研究制定了如下护理防范措施:①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患者提高更好的服务。②严格执行医嘱,熟练掌握药物配伍的禁忌,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③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本研究中,实施临床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

总的来说,实施临床护理能够降低急诊输液时出现风险的几率,可以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邵桂芳.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6):123-124.

[2] 李文.临床静脉输液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7):89-90.

护理诊疗常规制度篇8

关键词:门诊护理;问题;对策;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13-01

1存在的问题

1.1门诊病人多, 就诊环节多人群杂,病人流动性大、应诊时间短、候诊时间长, 易引起交叉感染。门诊病人是不同需求、不同病种、不同层次的群体, 给门诊护理工作及门诊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1.2门诊就诊普遍存在“三长一短”的现象。在自然流程的模式下, 形成门诊流程的三个高峰, 即挂号、就诊、检查高峰。检查过程繁琐, 病人就诊后如果医生开了几种检验单, 由于各种检查在不同的科室进行,需要到不同的检查科室去咨询预约, 有的检查不能在1 d 内完成, 需要多次来院检查。由于医院的位置布局, 导医服务的标志设计及安放位置与病人就诊知识之间的差距, 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往往靠询问和盲目寻找要去的诊室, 导致无效移动, 增加门诊病人流量, 浪费病人的时间。

病人就诊过程中等待时间过长, 易烦躁, 易导致医患矛盾。由于未按要求进行检查前的准备, 有的需要择日再来, 病人反复来院就诊, 极易产生不满心理, 为医患纠纷的发生埋下隐患。如果医务人员由于病人多而不耐烦, 出现应付现象, 不能保证服务质量, 会增加病人的抱怨, 病人投诉增多, 引起医患纠纷。

1.3门诊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相对落后。同时,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参差不齐。多年来形成的病人有求于医生、护士的观念仍然存在。特别是门诊护理人员往往是坐等病人, 主动欠缺, 也很少考虑门诊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感受及心理需求, 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4随着城镇医保范围的逐步扩大和门诊业务量的提高, 就诊病人的文化程度和层次差别较大。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差的病人, 特别是性格怪异的病人、被遗弃的病儿等, 都会给门诊护理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1.5门诊护理人员相对缺编, 经济收入偏低。门诊部护理组由注射室、输液室、治疗室、医疗配合、导医咨询等组成。由于门诊服务理念的转变和病人需求的提高, 使门诊护理人员的服务范围和服务量逐渐增大, 导致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或缺编。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和绩效分配后,重点倾斜的是病区和医生, 门诊护理人员的收入水平低于医院的平均水平, 导致大批门诊护理人员心理不平衡, 影响工作积极性。

2应采取的对策

2.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学习, 进行安全教育 通过岗位培训和护士例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学习医院的核心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门诊护士的法律意识,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对高风险环节, 制订应急预案, 严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我国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司法解释公布后, 病人的医疗维权意识空前增强, 加上现行的医疗体制、医保制度正面临新的形势, 很容易发生医疗纠纷, 这就需要教育门诊护理人员, 要了解和掌握《护士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药品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准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依法从事门诊护理服务, 切实把强化医疗安全和防范医疗纠纷放在工作的首位。

2.2改善诊疗环境, 提高门诊护理服务水平:门诊就诊环境的好坏、护理质量的高低, 会直接影响病人对医院的印象和感受, 同时也能体现出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进而影响病人、家属及朋友对医院的选择。因此, 门诊护理服务必须拓宽渠道、挖掘潜力, 在就诊的各个环节上尽可能为病人提供方便和良好的诊疗环境。导医护士要为就诊人员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分诊护士要做到一室一医一患, 尽量减少“三长一短”现象的发生。输液、抽血化验等护理性工作要打破常规, 合理调整工作流程、作息时间和工作模式, 提供无节假日、全天候服务及特色服务, 不断提高门诊护理服务水平。

2.3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作为护士长不仅要以身作则, 处处起表率作用, 做好本职工作, 而且要进行人性化管理,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 理解、关心、爱护护士, 为他们排忧解难。将门诊部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向分管领导汇报, 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改变其对门诊护理工作的看法, 增加门诊护士人数, 有机动护士, 使门诊护理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并能酌情考虑, 适当提高门诊护士的待遇, 减轻门诊护士的失落感, 使门诊护士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 投身于门诊护理工作, 提高门诊的护理质量,为医院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院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医院功能定位与依法行医、综合服务与专业发展、效能管理与绩效分配、人事制度与竞聘上岗等, 都对门诊护理服务的理念和管理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适应新的变化, 门诊护理人员应以医疗需求为导向, 把提升文化、学历和多学科知识作为当务之急。开通绿色通道, 以确保急、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门诊部要成立护理工作管理小组, 每周都要对各责任岗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护理质量检查, 特别是护士长要经常深入到护理第一线, 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 督促门诊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出色地完成任务。门诊护理服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协同性与独立性的特点。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服务的细化, 门诊护理服务的关键就是要掌握、理解就诊病人的心理变化和诊疗需求, 保证病人达到接受诊疗的最佳状态, 更好地塑造门诊护理服务形象, 努力实现门诊护理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和人性化, 不断提高门诊护理服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萍. 门诊管理工作重要性.《中华护理学会2007年“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2007年

上一篇:民宿标志设计范文 下一篇:文创市场调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