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环评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01 00:31:45

建设工程环评报告

建设工程环评报告篇1

第一条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指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建设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第四条工业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五条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米许采取措施,治理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条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取得相当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

第七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按照下列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

(一)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并公布。

第八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

(四)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五)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但是,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包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办理营业执照前包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十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环境影响报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由建设单位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60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30日内、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15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一)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三)国务院审批的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建设项目造成跨行政区环境影响,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共同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建设项目方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应当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原审批机关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10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逾期未通知的,视为审核同意。

第十三条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

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已经颁发资格证书的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名单,应当定期予以分布。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可以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任何行政机关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有关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第三章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并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在环境保护篇章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第十九条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

第二十条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同时进行。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第二十一条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分期验收。

第二十二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

第二十三条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报批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

(二)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未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建设项目方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的。

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同意,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恢复原状,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试生产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同时投入试运行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超过3个月,建设单位未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弄虚作假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吊销资格证书,并处所收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建设工程环评报告篇2

在项目前期筹划或立项阶段,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议书等相关资料,经现场勘察,就项目可行性和选址的合理性提出环境保护初步意见。

二、环评备案

实行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登记备案制度,建设单位与其委托的环评单位开展环评工作前,须到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环评工作备案时须提供以下情况,一是项目背景情况;二是项目建设位置情况。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环评登记备案时,应审核环评单位的行业资质。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确定环评报告的类别,并根据有关规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环评工作需要编报环评大纲、工作方案或直接编写环评报告。

三、环评大纲(工作方案)的审批

对受理的环评大纲,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项目环评工作复杂程度,确定委托技术评估部门进行评估,主持召开专家会议审查后进行审批或直接审批。对受理的环评工作方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项目环评工作情况复杂程度,确定主持召开专家会议审查后审批或直接审批。

四、环评报告审查

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除环境影响较小的高新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外,其余项目均需经环境技术评估部门进行技术评估,具体应按照以下原则确定环评报告的审查形式:

(一)技术评估的项目。

以下项目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环境技术评估部门进行技术评估,形成评估意见后审批。一是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工业、矿山、水利项目。二是位于环境敏感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

(二)会议审查项目。

以下项目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召开专家和有关部门参加的会议,形成会议评审意见后审批。一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其它项目。二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工业类项目。三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矿山、农业、林业开发项目,畜禽养殖项目,交通、水利项目。

(三)直接审批的项目。

除了经技术评估和会议审查的其余项目。

五、环评报告审批

(一)审批原则。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地发展规划和清洁生产要求,项目选址合理,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可行,实现达标排放,符合总量控制要求,公众支持。

(二)审批要点。

1、对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原则意见。

2、项目建设应做好的环境保护工作(审批重点)。

3、提示建设单位项目建成后应履行申请试生产(或试运行)和竣工环保验收程序。

4、明确施工期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监督检查的责任。

六、试生产批准

建设项目试生产批准主要是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检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中环保措施及其审批意见的落实情况,保证“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

(一)试生产的申请。

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在具备试生产或正式投入运行条件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应及时向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

(二)试生产的办理。

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试生产申请文件收到之日起30日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区别不同情况,应以复函或许可证形式告知企业是否准许投入试生产或投入运行,并提出相应环保要求。

(三)试生产的时限。

投入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自批准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对试生产3个月确不具备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经建设单位提出延期验收申请,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批准后建设单位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七、竣工环保验收

建设单位三个月内经试生产后环保设施达到稳定运行,应到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环保部门受理后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进行验收监测。

(一)验收材料的准备。

1、建设单位向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以文件形式提出的验收申请。

2、建设单位环境保护执行情况报告(建设单位编写)。

3、填写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请报告(表)。

4、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或调查报告(表)由验收监测或调查部门编写。

(二)验收时限要求。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收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

(三)验收会议的组织。

1、验收组织单位: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建设工程环评报告篇3

目前,我国风电项目实行核准制。2013年5月以前,风电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或省发展和改革部门核准。2013年5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19号)的文件,企业投资风电项目的核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下放到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经核准的风电项目风电开发企业在项目施工时,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我国风电项目建设从规划、项目前期设计和核准,到施工图设计和项目实施的运行流程见下图。

2陆上风电项目建设主要的环境影响

陆上风电项目建设,特别是山区风电场项目建设主要的(也是直接的)环境影响是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如果在动植物物种丰富地区,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问题,主要源于进场及场内道路、风机基础和平台、升压站、送出线路占地的影响。山区风电场一般植被覆盖较好,交通条件较差,建筑材料及设备的运送往往需要修建较长的运输公路。由于风机叶片较长(约50m),进场及场内主要运输道路宽度一般不低于5m,道路转弯半径一般不低于35m(采用特种车辆运输时道路转弯半径可降低至25m左右)。以山区风电项目常见的50MW风电装机(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为例,项目总占地约50hm2,新建道路占地约30hm2占项目总占地的60%。风机平台建设需满足风机叶片、轮毂吊装要求,风机平台及送出线路施工占地约10hm2,占项目总占地的20%。我国南方山区风电场植被条件好,动植物和自然景观丰富,在风电场场区或周边区域很有可能分布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部分分布有高山湿地、鸟类迁徙通道等特殊生境,或者施工影响区域分布有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古(大)树等。对于这些风电项目建设,除关注常规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影响外,还要特别关注对这些特殊敏感区、敏感对象的影响。某些风电场风机点位或升压站距离居民较近,对于这些风电项目,运行期的噪声和电磁影响评价也是一个重点。

3风电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规划阶段

风电项目建设规划阶段主要的环境管理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前,国家层面的风电规划属于指导性规划,一般只提出全国或某个区域在规划水平年的风电装机规模,不涉及具体的建设项目,也不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各省(市、区)编制的风电规划属于能源专项规划,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559号,2009年8月)要求,应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然而,目前各地区一般按照《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5月)或《近海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试行)》(FD005-2008)要求,编制环境影响篇章,基本上未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有些规划报告在环境影响篇章中对项目选址的环境制约因素分析不到位,导致部分项目选点没有很好的避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环境敏感区,从而一开始就埋下了生态破坏的“种子”。

3.2可行性研究阶段

风电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的环境管理是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同步开展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论证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一些大型风电场项目,有些地区要求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风电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依据《风电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该办法第十五条要求编写环境影响评价篇章,但篇章编制要求简单,对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分析未做明确要求。风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依据《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该办法第十六条要求编写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篇章,但篇章编制要求简单,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中的环保、水保措施设计的衔接关系未予明确。对于风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的编制,目前我国行业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行业规范。行业规范出台后,将有利用评价单位抓住风电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突出重点,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3.3微观选址阶段

风电场微观选址是对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进行现场确认的关键阶段。实际上,随着现场调查的深入,本阶段可能发现上一阶段未调查到的环境敏感点,如珍稀物种、古(大)树、少量居民点、用地和坟地等。对于这些分布范围较小的敏感点,通过机位的微观调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对这些敏感点的环境影响。但由于本阶段缺乏环境保护专业机构的监督,设计单位往往只考虑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如何降低工程造价,忽略了对这些环境敏感点的保护,最终确定的不合理的风机布置给后期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困难。

3.4施工图设计阶段

风电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环境管理主要在开展主体工程设计的同时,同步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目前,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滞后,甚至没有开展同等深度的设计。

3.5施工和运行阶段

风电建设项目施工和运行阶段的环境管理主要监督相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并进行专项验收。目前,大多数地区要求风电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同步开展环境监理和水土保持监理。但一些建设单位对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监理、水土保持监理不够重视,迫于环保、水保专项验收压力被动开展监理,常常出现监理工作滞后或流于形式等问题。

4加强风电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的建议

加强风电项目建设环境管理关键是如何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1加强“同时设计”管理

各省(市、区)编制风电规划,应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在规划报告报送审批前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征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同时,建议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参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致总纲》(HJ130-2014),修编《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明确风电规划报告中环境影响评价篇章的编写重点和要求。根据国家简化前置审批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风电项目核准建议取消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同时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参考《海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FD007-2011),编制《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细化陆上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篇章编制要求。目前,能源行业主管部门正在编制风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规范。笔者认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依据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开展同等深度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措施上有优化(或变更)的需要补充说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投资必须纳入工程投资概算,并保证专款专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核准的必要文件,项目核准单位应明确项目开发企业申报核准项目时,必须附环境保护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意见。在开展风电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时,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与主体工程同步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设计依据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意见的要求进行复核。

4.2加强“同时施工”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监理和水保监理工作。建议环境监理在微观选址阶段就开始介入,并贯穿微观选址、施工图设计及工程施工全过程。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及批复中的监测计划,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风电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将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环境监理监测落实情况定期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在风电场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如出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重大变更,应当编制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变更文件。

4.3加强“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管理

在工程试运行前,建设单位应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自查工作,全面检查工程各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在项目整体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及时开展工程竣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验收工作。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调查报告和水土保持技术评估报告。严格环保执法监督。风电项目运行期,建设单位应采取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正常、稳定运行。风电项目施工过程中未严格落实“三同时”管理制度,由此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由环境保护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项目核准机关可对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进行专项巡查,发现相关问题及时移交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处理。其他单位和个人可将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举报。

5小结

风电目前是我国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3大能源。积极发展风电这一清洁能源我国是调整能源结构的主要方向。根据国家风电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2亿kW。风电建设项目是生态影响型项目,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环境制约因素少的风电项目会越来越少。在现行国家对新能源的鼓励政策下,只有合理选址,落实风电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才能在开发风能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同时,防止风电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建设工程环评报告篇4

[论文摘要]在实践基础上,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程序进行阐述,并指出验收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手段,是保证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并有效运行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国务院第253号[199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局环监字[1991]088号《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若干规定》及[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及竣工验收的有关要求,总的来说,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主要工作程序为:业务委托现场勘查方案编写及审核签订合同现场监测报告编写及审核报告报出。

一、现场勘察

现场勘察工作包括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即生产设施)的勘察和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及措施的勘察和检查,是检查建设项目是否能够开展验收监测、确定验收监测范围和制定验收监测方案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验收监测环境保护管理检查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监测方案的编写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验收监测方案的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方案是对一个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环评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和环保设施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测的计划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前言部分:一般是简述建设项目和验收监测任务的由来,建设项目的历史沿革,工程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的时间,委托单位,负责验收监测的单位,现场踏勘的时间等等。

2. 验收监测的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法规、办法、技术规定;与本建设项目有关的环保技术文件;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项目有关的批复意见;建设项目方有关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自检报告及委托验收监测的委托书。

3. 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概况;建设项目工程的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情况、生产的原辅材料,主要污染源,环保设施的情况。并交代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和建议,以及各级主管部门对环评报告书批复要点及审查意见。

4.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和监测内容:评价标准应列出国家或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环评当时适用的和现行的)。监测内容应按照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分类,全面简要地说明监测因子、频次、监测点位布设情况,附示意图,采样、监测分析方法,验收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等,能有监测点位照片附上更好。

5. 环境管理检查:项目建设初期、建设期间和试生产阶段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情况;环保设施、竣工及运行情况;潜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情况;工业固(液)体废物处置和回收利用情况;生态恢复、绿化建设及植被保护情况;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保护办法落实情况;施工期、运行期扰民现象调查;环保组织机构及规章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1]。

(二)编制验收监测方案需注意的问题:1. 建设项目实际建成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复和初步设计是否一致,有什么差异都应在验收监测方案中列表对照说明。2. 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要选择正确。3. 验收监测因子和频次选择合理。4. 环境管理检查内容要反映项目特性,筛选出主要环境因子,确定调查重点。

三、签订合同关于合同经费问题。

我们应该根据收费标准和所测项目核定收费明细,签订监测合同。

四、现场监测及注意的问题

(一)现场监测情况

监测职能科室项目负责人应明确怎么监测,包括出发前定员、联系车辆、安排仪器与实验室准备,把握现场监测情况及人员安排,及时向业务室项目负责人反映产生的可疑数据。

(二) 现场监测时需注意的问题:1. 现场采样期间应经常查看工况是否正常。另外,在写报告时需要的资料在现场要及时收集,包括工艺情况、设备运转情况、环保处理设施设计参数及运转参数、环保处理设施清单、环境保护管理内容资料、文件档案齐全检查等内容。2. 有关敏感点监测时要讲策略,不要因为测试引起新的纠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3. 监测职能科室现场发现问题,可以直接补测;监测结果出来后发现问题,业务室项目负责人应分清是本站责任还是企业责任后安排补测,如是企业责任,应收取一定监测费。

五、报告中编写的内容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验收监测报告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和环保验收工作的需要进行编制。前言、验收监测依据、建设项目工程概况、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意见及其批复的要求和验收监测评价标准的部分的编写应在监测方案的基础上,加入需要补充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监测期间工况分析:主要交代在监测期间该厂的生产是否正常运行,生产负荷有否达到竣工验收监测要求。

(二)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介绍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执行情况和结果。

(三)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验收监测结果,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废气量、年排放量等以及无组织排放监测值,厂区周围环境特别是敏感区环境质量的监测值等。根据验收监测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对各种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四)环境管理检查:根据验收监测方案检查内容,逐条进行说明。

(五)编写监测报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建设项目实际建成与初步设计、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复是否一致,有什么差异都应在验收监测报告中说明;2.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及其应用要合理;3.验收监测结果的评价准确;4.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核算;5.环境管理检查结果详细、公正;6.发现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建议。

六、报告报出

报告完成后应及时制作报告的多媒体演示讲稿,并准备好验收相关材料。建设项目验收后要及时建档,然后移交科室档案管理员。

总之,随着环境管理的深化和加强,我们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技术,需要不断完善有关标准和管理规定。但总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客观公正的反应企业环境污染状况,有利于“三同时”制度执行,有利于控制污染,有利于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确保新建项目不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1:75~80.

建设工程环评报告篇5

第一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第三条编制本法第九条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规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条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条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条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款所列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按照本法第七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条依照本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条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第十一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编制机关应当认真考虑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第十二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在报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审批机关审查;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十三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参加前款规定的审查小组的专家,应当从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审批中未采纳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的,应当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

第十五条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发现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六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建设单位可以简化。

第十九条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后,颁发资质证书,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评价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的资质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已取得资质证书的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的名单,应当予以公布。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

第二十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

第二十一条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建设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第二十二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办理。

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六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三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十五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三)由国务院审批的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的不良环境影响,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第二十七条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第二十八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查清原因、查明责任。对属于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编制不实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属于审批部门工作人员失职、渎职,对依法不应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予以批准的,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规划编制机关违反本法规定,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规划审批机关对依法应当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而未编写的规划草案,依法应当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而未附送的专项规划草案,违法予以批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有前两款所列违法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二条建设项目依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未评价,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依法批准,审批部门擅自批准该项目建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由授予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负责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审批中收取费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退还;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违法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要求对本辖区的县级人民政府编制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法第二章的规定制定。

第三十七条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依照本法的原则制定。

建设工程环评报告篇6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石油;石化

《环境影响评价》课是环境类专业的重要骨干课程,兼具环境技术基础及专业课的特色。这门课程的教学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程的课堂内容讲授;二是为课程配套一段连续时间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是课堂知识的具体综合应用,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一般是环境类专业学生必须修学的内容[1]。笔者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多年,是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制度施行以来第一批通过考试获得资格的人员。执教于石油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所从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多和石油主流专业相关。石油大学培养的环境工程类学生的就业方向也偏于石油行业,所以我们课程实践环节教学的内容设计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特点。通过指导多届学生的环评课程设计,逐渐摸索到了自认为比较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在这里略作介绍,借杂志平台广布,提供同道借鉴,并藉此获取同仁的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以下通过几个方面展开表述。

1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特点

环境这一概念的内含的广阔性,决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复杂性。这样复杂性的表现是环境评价的方法几乎可以说涵盖了人类所能积累的各种理论和技术的总和。这样的复杂性决定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性质特点。哲学意义上的环境,是指围绕着中心事务的一切客观存在。语言学上的环境概念,外延很小,而内含很丰富。站在高层位讨论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环境的概念决定了环境学科从属所有课程的性质特点。环境法层面,为了表示具体的保护对象,将环境划分了14个具体的方面[2]。看上去很精确,但是这样的分割有利于管控的同时,也狭隘化了环境概念内含的本身,往往容易顾一点而不及其余。环境本身一定是个有机的整体,具体划分类别的环境之间很多表现的是相关关系,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是建立在明了因果关系的基础上,从因的层面控制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环境含义的广阔性又导致了人们去寻找事物的因果联系非常困难。这样带来的问题是环境评价类课程内容随着法规政策的变化而不时调整,否则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式,这是环评课程不同于环境专业其他课程的特点之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是为了评估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可能影响而诞生,这种技术需要回答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可能采取的措施,最终回答某种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环境可行性。不至于在没有预估的情形下,这种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严重超过了环境承受能力。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发展[3]。基于这样的性质,所有一切人类的现有理论、技术成就都可以利用到环境评价过程中来,这样的性质决定了环境评价技术课程内容的极大广阔性。环境评价课程中的技术内容适应环境分类而设计,但是现实中的环境是按环境的哲学层面含义来运行的,所以要求环境评价技术是无限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时刻都在变化。从环评技术引入中国开始,中国的环评发展史也是一部反复多变调整史,是各路技术专家智慧汇集交流、碰撞提升环评水平的历史。环评技术的复杂化并不必然带来环境污染控制的高效化,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环评技术层面的评价和最终控制好环境质量,不是单一的因果推定关系那么简单。这也是环评课内容所具有的特色之一。不断提高的环境质量要求,给环评的预评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各种先进技术融合,导致环评课程内容的多方面,多层次。所以学生学起来也觉得内容丰富,知识面广阔,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对环评课程有一定难度。还有环评课程课堂内容学的好,距离完成一门较好质量的环评报告还有相当距离。这也是环评课程所具特色之一。环评课程内容繁杂,要求学生具有各方面扎实的基础知识。而编制环评报告则需要学生具备快速学习理解、灵活运用、高度综合、排版、绘图、计算等各方面能力,才能成就一个好的环评编制人员,这对于在校生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很多同学还是感到有难度的。这样的情形对于课程设计题材、内容、格式的拟定是不能不考虑的现实情况。以上分析讨论环评课程性质特点,其要旨在于指出环境的复杂决定了环评的复杂,环评技术提升是一个自适应自调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快速发展成熟的过程。但环评技术本身带有滞后科技技术进步的特点,这一点需要让学生明白,不得不在此说明。

2环评课程设计要训练的能力

实践性课程内容,重在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环评课程设计也不例外。多年环评课程执教经验总结下来,进入环评课程设计阶段练习的学生应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2.1查阅资料、识别、快速学习理解汇总能力;任何一个项目环评评价一般都要涉及到这些资料: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国家、地方及企业相关规划;环境保护行业规范;设计标准及技术规范;项目资料等。作为在校阶段的大学生,要完成一个项目环评的编制,需要在短时间内,查阅上述所涉及的资料,还要注意识别甄选资料的有效性,还需快速找到并理解、领会资料中和项目相关的内容,并综合应用到报告编制过程中。这个能力需要多案例的锻炼才能成功,一次性的课程设计,是提供学生提升这方面能力的基本训练。建设项目种类的多样性,还要求编制人员,快速学习各种工艺过程原理及工艺环节的能力。如果在进入课程设计前有过类似课程知识储备,进入工艺分析还比较顺利,否则学习工艺,理解工艺内容是相当费精力的过程。石油大学的学生侧重于石油开发、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知识的学习,所以案例选择需结合这样的特点来选定。2.2排版设计、编辑处理资料能力;一本环评报告的形成,排版设计、编辑处理资料是非常重要的。排版反映内容的条理及清晰程度,各种资料如何很好地有机组合,表达编制者的意图,编者的编辑处理资料能力是基础能力。一般进入环评课程设计阶段的学生,处在大三阶段,真正系统编辑整理一本环评报告内容的同学并不多。所以环评课程设计必然提供了同学锻炼这方面能力的机会。2.3口头汇报表达能力;环评报告不仅文字、图表内容要表达好,在审查阶段,PPT汇报稿的汇总,口头表述明白报告的关键节点内容,回应各方面专家对报告书内容的质询,也是编制人员要面对的必然过程。课程设计训练也需考虑到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2.4常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能力;环评报告的文字表现组成中图、表是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环评人员最好有良好的地图、工艺图的绘制处理能力。常用的位图及矢量图软件也是需要掌握的。起码应掌握photoshop、autoCAD、coreldRAW等软件的使用。环评报告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及处理后数据的图示表达,所以常用数据处理软件也是环评人员需要掌握的,进入课程设计阶段的大学生最起码要熟悉Office办公软件中Excel等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这是必须成就的基本能力。2.5综合汇总能力;报告书编制是建设项目的资料,建设地的环境资料,各种法律法规,污染控制措施等按照环评导则的条目要求进行高度的有机整合,最终回答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一个环评人员必须成就一番资料汇总能力。具体表现为,目录设计、图表设计、说明内容的有序条理等。这是环评课程设计必然的能力锻炼之一。环评课程设计的方案拟定一定要围绕以上能力的培养来展开,从过程计划、设计题材、编制要求等各方面充分体现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

3环评课程设计方案的设计

3.1环评案例素材选择原则;合理地选择环评课程设计方案的素材是保证环评课程设计实践训练效果的基础。通过环评课程设计,让同学们进一步消化课堂课程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灵活运用,为将来承担环评方面的工作打好基础。环评课程设计方案的素材选择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和《环评法》的有关规定,起码要从大类别选择及具体的编制内容选择两方面考虑。按照自国家环保部2015年6月1日起颁布施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4],依照“术业有专攻”的基本原则,石油类高等院校环境专业学生适宜的选择类别应从“F石油、天然气”,“L石化、化工”大类中选择项目,这样的项目对同学们能力训练更有针对性,更能适合行业特色的要求。“石油、石化类”项目相对比较复杂,如果训练同学适应此类项目的环评报告编制,将来有机会编制其他类别项目也比较容易上手。按照《环评法》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包括:(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5]。这是环评课程设计内容选择的根本依据。以上7条也是报告书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作为在校生的环评课程设计内容,可以考虑作为学生环评实践训练的内容,仔细推敲下来,实际只有(2)、(3)、(4)条可选。3.2选题内容选项;环评课程设计的学时安排及对学生环评实践的要求,环评课程设计阶段还不能让学生从事一个完整报告书的编制。一是时间安排不允许,二是学生知识面及经验决定在环评课程设计阶段直接编制完整报告书,可能造成夹生饭现象,造成学生进步不能循序渐进,或者因报告书内容的繁杂,造成学生对环评信心不足,对教学效果不利。环评课程设计的选题只能抽取报告书的关键内容进行小环节的精确训练[6]。针对一般环评教材的内容,依据以上环评法的基本内容要求,参考多年积累的环评报告案例,对于石油、石化类为选题的环评课程设计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题。(1)工程分析;(2)污染源现状调查;(3)工程建设造成环境要素的质量变化趋势预测分析;(4)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5)环境风险评价等几个方面,也可以选择比较典型的涵盖训练要点的“小型环境影响报告表”让同学进行编制。以上几种类型选题中,(2)污染源调查,只能提供学生现成的污染源数据,让他们进行处理,所受训练不够全面;(3)环境要素的质量预测,需在工程污染源数据准确全面,现状质量清楚的基础上,采用预测模式进行预测计算。如果让同学自己编制预测计算程序,两周时间难以完成,同学编程能力差别很大,难以有效完成训练目的。现实中环境预测方面都是环保主管部门认可的成熟软件进行预测,编制人员只需输入相关数据即可得到结果,即便编制人员对预测软件的内核机制不清楚,只要按说明操作,也能很好使用,达成目的。这样的选题在环评课程设计使用,对同学能力成长不够全面。(4)污控措施的论证,在环评课程开设时,相关专业课程同学们还没有全部学习,让他们从事这样的内容编制,也是不适当的。(5)环境风险评价涉及风险源辨识,可能事故风险后果预测,应急方案提出。这个是个相对独立的选题,内容类似环境要素预测,让同学受到的锻炼不够全面。也是不够理想的选题。比较下来,(1)工程分析专题内容包括工程工艺原理、工艺流程、物料平衡、水平衡、三废排放分析,还有附属工程内容等多方面,作为选题内容选择弹性大,覆盖面广,对上述所说环评能力训练照顾面全。是比较适合作为环评课程设计的选题,只不过不同的工艺差别较大。作为石油大学学生的环评课程设计选题,一般以石油开发、石油化工类工程作为选题对象,题材广泛,主体工程及辅助工程设计工艺内容较广,对学生能力培养比较全面。这也是我们多年指导课程设计的经验所感。3.3具体案例格式及编制要求;那么如何具体确定课程设计的体裁样式,才更利于课程设计的实施呢?可行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形式可供参考。(1)案例式体裁:具体的报告书为素材,抽取其中关键内容,编成题案,提出编制要求,让学生根据题案结合导则,自行设计课程设计的目录,工程分析专题的图表,编制内容序列等。(2)可研报告为底本的体裁:提供一个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素材,提供参考报告书样式,提出编制要求让同学根据导则进行报告编制。(3)填空式报告体裁:根据一份环保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备案报告书,抽取其中编制要点内容,提出每个编制要点的编制要求,让同学按顺序,编制完善报告书的留白内容。作为石油化工类项目基本要点包括:①平面图合理性分析及污控措施标注。②循环水平衡分析。③初期雨水及事故池容积确定。④物料平衡图绘制。⑤水平衡图完善。⑥污染节点图分析污染环节污染物类型。⑦锅炉设施污染排放估算。⑧无组织排放源强估算。⑨三本账表格设计及数据完善。根据要点的设定,在报告书的不同位置设置相应的编制环节,按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一般设置近20个左右的编制环节工作量已经相当饱满。以上3种题材格式曾经都做过尝试,以下把实际应用情况做汇总说明:方式(1),给同学留出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但是同学进入状态慢,领会掌握环评编制过程不快。实际训练效果不够理想。方式(2),给同学更大的发挥空间,同学们更是觉得无从下手,即便学习较好的同学,也很难适应这种方式。说实在的,现实中这种方式是熟练的环评编制人员才能适应的一种方式,用来作为教学选项不合适。方式(3),是采用一份通过严格审批的正式报告书为蓝本,抽取部分关心要点内容,在空白处写上编制要求,让同学像做填空题式地补充抽取的内容。只要抽取适当,格式设置合适,让同学们做这样的课程设计,很容易上手,因为采用的报考书总体框架已经限定了,同学有章可循,既能领略一本报告书框架概貌,又能根据所学课堂知识,力所能及地补充报告书留白的内容。多年指导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比较适合在校大学生环评课程设计训练的题材格式方式。以下是从提供学生课程设计的素材中主要编制环节的示例,可以从中具体看出3种方式题材格式的样式。示例1(有关循环水部分):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W1)。本项目装置循环冷却系统新鲜水用量约为200m3/d。编制环节4:根据循环水系统新鲜水用量查阅有关规范估算循环冷却水排污及风吹损失(参阅国家标准《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参阅其他环评报告资料)。示例2(有关雨水计算部分):初期雨水(W6)。初期雨水一般指雨水排放15min时厂区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量。计算主要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进行。编制环节5:查阅有关资料,计算厂区初期雨水产生量(查找东营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汇水面积(取储罐区、装置区、装卸区总面积,为2.11hm2)。示例3(有关锅炉烟气计算):导热油炉烟气(G2)。本项目所需热源现由1台供热量600万大卡的导热油炉提供,以生物质及精馏工序不凝气为燃料,其中生物质年消耗量为10400t/a、精馏工序不凝气182.12t/a。编制环节10:查阅有关排放系数计算依据分析计算项目采用生物质燃料,不凝气燃料的燃烧污染物排放量(包括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设计表格表示导热油炉的烟气产生排放情况。示例4(有关浮顶罐无组织排放):内浮顶罐大呼吸排放计算公式。编制环节13:查阅《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计算内浮顶罐大呼吸无组织排放量,列出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表示在合适的表格中。示例5(有关污染物排放汇格式):本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编制环节19:根据前述数据,汇总给出全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表,设计表格内容包括:项目(废气、废水、固废)、污染物、产生量、治理措施、排放量、达标情况等。3.4专题报告编制基本要求;正式提交环保主管部门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各编制单位在满足国家地方规范标准要求的情况下,还都有自己本单位详细的作业手册,手册规定编制报告书的各部分具体要求,这些规定对于报告书成品质量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作为训练学生的课程设计案例,也应该做一些编制要求,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普适性的要求。(1)排版要求:封面内容、目录格式设计、标题、表格、字体大小、字、行间距等。(2)编制内容要求,目录内容设计,主要参考资料获取渠道及选用原则。(3)环评人员基本素质要求。3.5课程设计计划安排及实施;课程设计过程计划分列表1各项,并对应说明各环节所起到的功能。计划内容及安排次序,考虑到学生能力培养的相应要求(见表1)。

4环评课程设计的评分

如何拟定评分方案,反映同学的真实水平,合情合理地对同学们的工作成果给以评定,是需要合理设计评分体系的。评分体系合适,一方面反映同学的水平,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评分反馈真实的教学效果,对于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及方式有利[7]。我校教务处的教学规定,要求课程设计以百分制给同学评分,对于一份环评报告式的作业给出百分制的评分,是需要分出很细致的档次的。这样的评分方式在实际操作中是有一定难度的。通过多届指导课程设计的摸索,设计了评分体系(见表2),自以为能较好反映教学效果。平时成绩和报告书成绩各占50%的比例,平时成绩中课堂讨论时的表现以老师感觉评分,占平时成绩的80%,学生自己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表现自评占20%。每次课堂讨论的内容都要相应评分,最好合计平时成绩。然后和最终提交报告的批阅成绩一并核算每个同学总的课程设计总得分。指导多届课程设计的效果表明,这样的评分体系对于百分制评分的要求,还是比较合适的。判分结果和同学日常学习情况有较好的吻合性。

5学生学习课程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

多届指导课程设计的经历,感受到参与环评课程设计阶段的学生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在这里列出来以便同仁或同学借鉴。同学们普遍需要注意提升以下几方面能力。(1)工程内容的快速理解能力;理解工艺内容,看懂工艺流程,读懂各种参数及期间的联系。应该通过多读案例报告,有机会到现场多接触实际工程,有利于快速提高工程理解能力。(2)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日常多看多用,广博的知识面是提升这方面能力的基础。(3)计算机办公软件的熟练应用;同学们日常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很多,但是利用办公软件完整表现一份报告书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在课程设计阶段排版,编程计算等能力不全面。(4)口语表述报告内容能力。有不少同学缺乏大众面前讲话的能力,汇报编制内容时条理性不好,语言乏词,表情紧张。日常创造机会多在大众前锻炼说话能力。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方面只有多去锻炼,才能真正提升。比较积极层面的经验是同学们之间广泛交流,也就是同学之间的互助互学,分享资料及经验,对提升教学效果助力不小于老师的辅导,应大力提倡。6结语工程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基本要素就是在明白工程原理的前提下,对实际工程内容进行不断实践,只有在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工程能力。所以工程实践教学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同学有机会重复-重复-再重复。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的环评报告编制人员,没有几年的时间和几个实际报告的编表1环评课程设计计划安排及说明表2环评课程设计评分体制说明课程设计进程功能说明启动动员讲座讲解课程设计的目的,建设项目环评特点,工程特征及环境要素,环评要做的工作,环评人员素质,本课程要锻炼的能力任务布置分组布置具体的课程设计选题内容,做必要的讲解说明课堂现场讨论多次两周时间内至少安排3次全员参与的课堂讨论。要求每个同学上台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及完成情况、已完成工作的介绍、下一步计划、存在问题,这个环节重在锻炼同学口头表达能力。鼓励有专长的同学上台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如编程软件使用,排版软件使用技巧等,这样实际效果很好课程QQ流无限次为课程设计建立专门的QQ群,以便分享资料,随时交流。这个方式不限时间、地点,公共交流和个别交流都比较方便重点内容教师专题辅导讲座针对编制要点中相对突出的难点部分,指导教师开设专门专题辅导讲座报告提交按规定时间提交完成的报告书评分项目权重分配计分说明平时考核50%课堂发言表现(师评80%)每个同学发言表述自己查阅资料,对资料文献的理解应用,各编制环节如何展开编制,编制工作进度,存在问题,遇到难题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等。发言时思路,口词表达清楚等评分平时工作情况(自评20%)同学对自己工作的情况评分,考查同学自明的程度,诚信的态度报告书批阅50%报告书分排版,编制环节内容分配计分。总体排版占10分(包括封面设计,目录内容及结构设计,标题格式,表格格式,图件规范,字、行间距合适等);各编制环节根据难易程度给出具体评分,合计占90分制历练,是难以成就的。学校阶段的教育过程,如何在学生阶段为将来的工作岗位储备好知识及技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学生知识面及能力的锻炼环节和方式,是教师的基本责任,也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我们将一直努力下去。

参考文献

[1]张震斌,周立岱.辽宁工业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109-1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二条[Z].

[3]战友,李立欣.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1(8):78-80.

[4]国家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2015年6月1日起颁布施行):“F石油、天然气”,“L石化、化工”大类[Z].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三章第十七条[Z].

[6]徐颂.地方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广东化工,2016,43(18):225-226.

[7]王敏,买文宁.“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4):116-117.

建设工程环评报告篇7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教学模式 任务教学法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51-01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主干专业课之一,而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是相关专业学生较好的就业方向之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重点讲述水、气、声、固、土壤、生态、区域开发等的环境影响评价,探讨各开发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并结合当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规范,提出减缓或消除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1]。课程内容较多,理论及实用性皆强。在课程结束后,一般都要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技能,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其今后从事相关环评工作奠定基础。本文针对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课程设计题目设置、案例分析法及任务教学法的应用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1 课程设计题目的设定

如何让学生从课程设计中学到有用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又符合《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的条件,切实可行,是课程设计题目设置的最根本原则。一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一般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若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则一般需要两至三个月的时间,甚至更长。《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最多只有两周的时间,时间短。同时,受各种条件的限值,学生很少能够到现场进行踏勘,实施环境监测的可能性较小。如果设置的课程设计的题目过大过深的话,学生无法切身参与其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文字整理或参考其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字复制粘贴上。因此,课程设计的题目应该立足于学校内已经学校周围的建设项目上,可以房屋建筑或房地产建筑项目为主。此类项目特色鲜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容易识别。另外,由于是校内或校周围的建设项目,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在某此课程设计中,笔者以校内宿舍楼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为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让学生对其产生的环境影响现场勘查与分析,对其产生的噪声污染利用声级计现场监测。该设计题目的设置,学生参与积极性很强,积极讨论制订监测计划,分工明确,分析合理全面,课程设计较为圆满完成,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2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课程设计中应用

通常认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理论教学中,如在讲单项环评如水环评、大气环评时,都会讲解个相关案例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其后续应用能力的形成。但在后续的课程设计中,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仍较为欠缺,系统设计能力不强。这主要由于在课堂中所讲述的案例多为实际环评项目中单项环评部分的内容,针对一项目系统案例分析几乎没有。即使学生对单项环评内容较为熟悉,拿到一课程设计题目后,仍感觉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进行。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最好一开始针对某一环境影响评价实际案例,仔细讲解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从总则一直系统讲解到结论与建议。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会系统掌握环评规律,学会一些在环评报告书(表)中常用术语及用语。对课程设计如何开展及进行会有综合的掌握与把握。通过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在课程设计开始阶段,通过一个上午对某一实际案例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讲解,对学生开始课程设计帮助很大,学生课程设计内容的展开与完成效果较未采用案例教学有明显的提高。

3 任务教学法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任务教学就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内容,以学生为主题确定课程设计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任务,合理制定实施任务的计划与步骤,并采用相应手段去实现任务,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任务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目前高校教学中。任务教学主要分为下面三个步骤:前任务、任务阶段、和后任务,前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关注和兴趣,了解任务的细节和相关知识背景;任务阶段则是核心,主要是学生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完成任务要求;而后任务阶段则是学生根据前面完成情况,进行相应总结,实现自己能力的提升[2~4]。

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中,以校园内宿舍楼建设项目为例,前任务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熟悉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科技的要求。任务阶段则对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细化,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筛选评价重点,将任务分解至个人,如谁负责进行工程分析,谁负责进行噪声监测,谁负责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谁负责进行报告书编制等等。然后根据计划开展相应活动,进行成果总结,并编制相应环境影响报告表。后任务阶段则是学生对其工作进行后梳理,归纳总结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获得的有益经验,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为其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4 结语

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教学课程的有益而必须的补充,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在提高学生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应用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课程设计题目的设置、案例教学与任务教学的有效应用等方面的实施,可显著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的实施效果。经课程设计锻炼后,部分毕业学生反馈,他们在课程设计中学到的技能非常的实用,能在很短的时间适应所从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新刚,陈海丰,陈芳艳.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1(25):25-26.

[2]徐明.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1(25):27-28.

[3]令狐蓉.关联理论与任务教学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1):116-117.

建设工程环评报告篇8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问题;对策

1环境影响评价现状分析

1.1环境影响评价普遍存在滞后现象

环境影响评价是预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研究。而在现实中很大一部分建设项目,特别是为数众多的中小型建设项目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在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是先评后建,而是边建边评,有的甚至是先建后评,个别的根本就不评。

1.2环评队伍素质不高,环评质量差

环评单位存在技术力量薄弱,环评人员专业素质差,不能胜任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特别是一些乙级评价单位,问题就更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降低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意义。

1.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长期拖延,收费偏高

一些环评单位自持唯我持证的老大思想,认为与建设单位签了合同就是煮熟的鸭子,不及时开展环评工作,迫使有的建设项目投资到位、土建开始,环境影响报告书还未编制,使环境影响评价在工程可行性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降低,环评的目的更是打了折扣。在收费上却是狮子大开口,严重影响了建设单位进行环评的积极性。

2解决对策与措施

2.1广泛开展环评法宣传教育,充分认识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也就是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的相互制约关系的过程,在认识,掌握自然状况和社会状况的基础,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产业产品结构的科学调整提供可能和机遇,国内外的实践都充分说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经济发展中没有充分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这一重要手段,以保证经济发展的科学合理布局,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而达到既发展经济又不影响破坏环境的目的。

2.2加强环评队伍建设,提高环评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部门应严格环评单位的资格审查,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单位一律不予审批,严格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证书的考试和发放。对已获得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要制定考核办法,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对限期不整改,确又不能胜任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持证单位,坚决吊销资格证书,对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

2.3把环境影响评价纳入总量控制轨道,突出浓度与总量同时评价

实践证明,把总量控制内容引入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而且大大提高了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性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科学性,通过总量分析,可以明确区域允许的纳污量和评价项目的允许最大排污量,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只采用单位浓度评价,已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应采取措施尽快推行浓度、总量双重评价制度,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污染防治措施,这不仅克服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目标相脱节的状况,增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且也有效提高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质量。

2.4公众参与要落到实处

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已正式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广泛听取利害关系人或利害团体的意见和要求,使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尽可能多的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特别是能够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利益,尽量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来减轻或防止对环境的影响和侵害。应遵循“依法行政”的法治原则,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程序,严格落到实处。为此各级环保局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公众参与制度的执行。

2.5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

上一篇:急诊病人的护理范文 下一篇:管理合同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