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策略范文

时间:2023-10-10 21:22:00

股票投资策略

股票投资策略篇1

    很明显,股票市场跌宕起伏,股价波动频繁,投资者常面临巨大的股票投资风险。在股票投资中,不管是具有老资历的股民还是新股民,都不可能做到每次买卖股票都会盈利,而且这其中的亏损或者盈利都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推移甚至会出现转换。但是股票投资老手与新手不同点在于,当发现自己购买股票失误,出现亏损时,会及时卖出,避免自己被套牢,实现停损,进而将损失停滞在最小值上;但新手往往会寄希望于股票价格的重新上涨,往往看着价格进一步下跌却迟迟不肯出手卖掉,只有在价格着实涨不回来时,才忍痛将股票做空,但此时往往已遭受巨大的损失。在股票交易中存在着一个浅显易懂的“鳄鱼原则”,交易员在正式进入股票市场前,都会积极训练这一交易法则。这一法则的产生于鳄鱼的吞食方式:鳄鱼咬住猎物之后,猎物越是挣扎,则对鳄鱼来讲越有利,其捕获的也越多。可以假想在被鳄鱼咬住脚之后,你会试图挣扎,如果用手去试图解脱脚,则手和脚都会被鳄鱼咬住,此时越是挣扎反抗,则被咬住的也越多。所以此时的方法就是牺牲一只脚,唯有如此才能生存下来。这一法则在股票市场中有着广泛运用,即所说的停损策略。用市场语言来转述,就是讲:当明白已经投资失误,产生损失时,应当避免进行更多的操作或者找理由借口,而应当赶快了解并出场,避免更大的损失发生。作为股票投资技巧,部分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会灵活运用这一策略,因而也就只有部分人能在股票市场中站稳脚跟。打个比方,对投资者而言,停损常意味着发生亏损,及时地进行停损操作可以停止进一步损失,避免亏损扩大化,如同一把快刀,虽然会流血,但可以确保生存,并实现化被动为主动,在后续市场中重新寻找机会。在购入股票时,投资者一般都是经过了谨慎的选择,仔细分析之后才确认购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所买入的股票,购买者一般都较有信心,但市场瞬息万变,一旦该股票价格出现下跌,购买者常会期望落空。正所谓“谁都会收回利润,但要学会停止损失还仍需时日”,意思是讲,按照高于购买价卖出股票就会获得收益,这一点无论新手老手都能做到,但是如果你购入股票之后,出现价格下降时,及时寻找合理价位将其卖出,避免进一步损失,就不是每个股民所能做到的了。辩证地看待盈利和损失,明白盈利之上有更大的盈利,同样地,损失下面也有更大的损失。常是一念之差,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这需要投资者灵活把握停损,当机立断,避免进一步的损失发生。正如投资家索罗斯讲的那样,“如果在市场投资中,你的投资已经被市场证明是错的了,那此时最好的选择便是以退为进,此时尤其要学会保存实力,以此来确保生存,切不可铤而走险,因为外界因素的感染或者个人意气用事而误导自己在市场中的交易活动。”由此可见,设置停损点,学会停损策略意义的重要性。在股票市场上,要学会风险管控,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计划,在股票投资中应当去创建一条停损线,如果触碰到这条线,应当尽快撤离。投资者应当明确自己的亏损点,知道自己在建立头寸之前愿意输掉多少,并乐于兑现,而不能像垒金字塔一样去不断添加资金。

    二、停损策略的应用

    股民通过合理设置停损点,就可以避免出现无限亏损的情况,将亏损限定于有限范围中,进而实现亏损最小化。一般而言,停损点的设置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固定比例法,另外一种是股票价位参考法。第一种方法是指通过设置总资金的百分比额度来划定停损空间,第二种则是按照股票的价位情况来决定股票的做多或做空,相比较第一种方法,这一种方法更具有技术上的限制条件。在设置停损点时,要观察并找出近期股票价格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并将其作为设置停损点的重要参考。例如某新股刚刚上市,股民跟进之后,该股股票价格出现下跌而不是上涨的情况下,设定合理科学的停损点,对于投资者尤其是做短线、波段投资的股民而言,意义重大。假设已经买入股票,价格下跌已突破该股近段时间的最低值,就应当重点考虑如何将该股砍仓出逃;同样如果是将该股出仓之后,该股后期经过调整,行情又慢慢上扬,则股民在之前的突破前面最高值卖出的基础上,会产生踏空,此时也需要进行停损操作,只不过,与前面的停损卖出不同,此时应当是停损买入。总的来说,如果是多头,在设置停损点时,尽量将其设为低于最近时间最低值的数值;而对于空头,在设置停损点时,应尽量将其设置为高于最近时间最高值的数值。所进行的停损操作应在股价创新低后去进行,而进行的追买停损,则是在股价创新高之后去进行。“倾巢之下没有完卵”,股民在进行停损操作时,应密切关注股市大环境大背景,观察大的形势之后在考虑停损操作。毕竟个股与大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动关系,相互影响。如果大盘形成了大头部,投资者此时应当即可将股票分批卖出,以此来回避风险,因为此时波段调整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相反的,如果股票行情在低迷长时间段之后,萧条萎靡,大多数投资者都已失去信心时,如果再按照停损策略做空该股,则不太合适,往往会出现一卖出,该股就会上涨的情况,此时应当抛弃“股票跌破支撑价位,应当卖出停损”策略。

    三、结语

股票投资策略篇2

【关键词】股票;主成份分析();回归分析();投资策略

自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时间,沪市A股已经达到了900多只,如何在茫茫股海中选择股票一直都是广大股民最为关心的问题,那些成长性好、营运效率高的股票总能让投资者取得不菲的投资收益。本文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五大权重板块的龙头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力图找出股价涨跌的影响因素,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参考,以避免盲目投资。

1.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

1.1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把一些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变量进行线性变换和压缩,得到几个互不相关但却能反映原有指标绝大部分信息的主成分,并且按其贡献率为权数构造一个综合评价函数,从而可以对各个体进行综合评价。

1.2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研究随机变量中解释变量(自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一元线性回归是研究一个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是研究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事实上,一种现象常常是与多个因素相联系的,由多个自变量的最优组合共同来预测或估计因变量,比只用一个自变量进行预测或估计更有效,更符合实际,因此多元线性回归比一元线性回归的实用意义更大。

2.样本及指标的选取

2.1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为了尽可能准确的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房地产、有色、煤炭、钢铁五大权重板块的共25家龙头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这些公司股票流通盘大,不易作而造成财务指标的失真,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个股走势都与所处行业总体行情相吻合,它们的市场表现也比较真实的反映出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另外,在样本选择中,本文慎重剔除掉了ST股票,力求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准确。

本文所有数据来自于上市公司资讯网与东方财富网公布的各公司2009年年报,上市公司所有财务指标均来源于和讯网。

2.2 财务指标的选取

2.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客观性: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客观现实,能够正确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水平。

公开性:指标选取以经过注册会计师或者有关监管机构审计、审核过的公开披露的信息为依据,普通投资者能够公开获取、公平共享。

全面性: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全面反映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各项要素,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综合指标与单项指标都要做到有机结合。

规范性: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尽力做到指标简化、规范等要求,确保评价过程的准确无误。

2.2.2 指标的选取

研究股票的投资价值,探寻股票的投资策略,应从分析股票的财务指标着手。本文指标的选取以客观性、全面性、可操作性为准则,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制的《财务成本管理》为依据,选取了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的共计10个指标作为研究自变量,并没有选取股本扩张能力相关指标是因为样本选取的均为各行业龙头企业,其股本结构已经比较合理;选取了反映公司股价波动的股价年度涨跌幅作为研究的因变量。没有选取股价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各行业股价基数大小不一,且有些企业因合股或转送股的原因,股价波动过于明显,因此选取年度涨跌幅则可以有效的减少误差。

(1)盈利能力指标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成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它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盈利水平,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选取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评价指标。

(2)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考察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和风险,有助于对企业未来收益进行预测。本文选取产权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作为评价指标。

(3)营运能力指标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有关指标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它表明了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营运能力的强弱对企业盈利的持续增长和偿债能力的不断提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选取净资产周转率(10)和总资产周转率()作为评价指标。

(4)成长能力指标

成长能力是是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和未来价值的源泉,也是公司股票能否升值的关键。本文选取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净利润增长率()作为评价指标。

3.实证分析

3.1 主成分分析

3.1.1 验证主成分分析必要性

先对待分析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无量纲化带来的影响,然后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检验和球形检验,通过表1可以看出检验的值为0.551,大于0.5。说明了研究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印证了主成分分析的必要性。

3.1.2 确定主成份的个数

通过总方差解释表(表2)可以看出前3个主要特征值大于1,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3个因子能够解释原有的10个指标的76.77%的信息,表明这3个主因子基本上能够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的信息,丢失信息较少,用它们来代替原有指标变量进行研究分析是可行的。

3.1.3 主成分分析的线性组合

从因子载荷矩阵表(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F1包括了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与净利润增长率(),并且载荷较大,前两个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后两个则体现了企业成长壮大的能力,因此我们将第一公因子命名为成长及盈利因子;第二主因子F2在净资产周转率(10)、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上有着较大的载荷,这几项都体现了公司的资产管理及获得利润的能力,我们称第二主因子为营运获利能力;第三主因子F3在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上载荷较大,我们称之为偿债因子。

各主成份得分函数为:

3.1.4 计算主成份得分并排序

为了进一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以主因子特征值贡献率为权重来计算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综合得分(表4)。

其中为所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综合得分,()为上市公司的各个主因子得分。

3.1.5 实证分析

通过表4可以看出,在成长及盈利因子方面,煤炭业行表现一只独秀。五只煤炭股中有四只位列前六名,充分说明了09年煤炭行业取得的巨大的效益优势。煤炭价格上涨是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获得优良业绩的最主要的原因,2009年经济复苏明显加快导致工业用煤紧张,加之冬季取暖需求增加和国际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共同决定了煤炭行业的良好形势。而2010年,在国家鼓励煤炭进口、限制煤炭出口的政策导向下,伴随着整合后的山西煤矿产能的不断释放,煤炭行业仍将保持总体宽松格局,煤炭股也将在未来有着较好的表现。

在营运获利因子方面,金融业与地产业联袂强势,尤其是银行业与房地产业走势几乎步调一致,这是由银行业与房地产业的高度相关性决定的。我国的房地产金融缺乏创新,目前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主要是依靠银行的支持,土地储备、楼盘开发、消费者按揭….各项业务贷款都离不开银行间接融资。2009年,房地产市场火爆依旧,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状况良好,获利丰厚。而这也促使银行的各项贷款能够有效收回,促进了银行业的健康营运。2010年,针对房价过快增长的局面,国家连续出台各项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大力调控,此举很可能会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一定影响,也会间接影响到银行业的营运能力,因此投资者应慎重选择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相关股票。

在偿债因子方面,金融业优势明显,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位列三甲。三家国有大型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资产规模和业务水平,偿债能力得到了充足的保障。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像西部矿业、陆家嘴、紫金矿业等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其偿债能力往往不容乐观,投资者在选股时应慎重考虑。

总体来看,得益于国家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2009年住房需求依旧旺盛,整个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良好,而股市的重新走高,也与房地产市场一道,成为促进金融业走势上扬的重要力量;煤炭板块表现差强人意,龙头企业国阳新能和潞安环能更是盈利丰厚;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化工、火电、建材等行业煤炭需求量增加,煤炭业还会继续良好走势;钢铁行业与有色金属行业排名靠后,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出口收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加之企业兼并重组障碍重重,使得企业提高竞争力困难重重,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明显。

3.2 回归分析

3.2.1 拟合分析

表5给出的是逐步回归的各种模型的拟合情况,最终模型(模型2)的方和达到0.8以上,即模型解释了总变异的绝大部分,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不错。

3.2.2 线性模型的建立

表6包含的是进入模型的变量,主要描述模型的参数估计值,以及每个变量的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和共线性检验。结果模型中所有变量系数的检验值都接近或小于0.01.说明这些变量对最终模型的贡献率都是显著的。可以得到线性相关模型:

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是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表明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对于股票价格的走势起着决定的作用。

3.2.3 预测效果

以构造的线性相关模型为基础,利用SPSS软件执行时间序列作图,得出了预测的股价涨跌与实际股价涨跌图(图7)。通过图7可以看出,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较高,说明了股价波动与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之间的线性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4.总结

通过对沪市5大权重板块25家上市龙头公司进行的主成份与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投资者在选股投资时首先要选择盈利高且价值仍被低估的行业进行投资,例如煤炭行业;其次,在对行业内部上市公司进行选择时,应尽量选择营运良好、成长性高的公司进行投资。值得一提的是:受制于上市公司行业众多,本文只是对几个权重板块的部分代表性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研究数据有限,其结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罗学强,刘丽杰.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在基金重仓股评中的应用[J].财经视线,2009(5).

[2]张俊瑞,贾宗武,孙玉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因子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学报,2004,11(6).

[3]张蕾.股票价格及投资价值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5,3.

[4]梁苓.主成分分析法在煤炭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7).

[5]王一平.上市公司财务实力定量评价方法探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框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26(1).

[6]江雪娇,孙涛,吴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钢铁业股票价格研究[J].供求月刊,2010(393).

[7]刘千,刘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票价格与其财务信息相关性研究[J].商业经济,2010(346).

[8]王学仁,王松桂.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

[9]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软件从入门到精通[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汪顺伟(1986―),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证投资。

沈西林(1964―),男,四川邻水人,管理学博士,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管理科学、工业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与教学工作。

股票投资策略篇3

一、股票期权投资组合的概述

股票期权投资组合在规避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收益,有着重要意义。期权可以帮助我们用于控制投资风险。股票期权投资组合具体包括保护性看跌期权,抛补看涨期权二种投资组合策略。

(一)保护性看跌期权

保护性看跌期权是指购买一股股票,同时购入一股该股票的看跌期权。当股票下跌时,持有的股票发生损失,买入持有的看跌期权处于实状态值可以行权,取得收益,弥补股票下跌发生的损失,进行对冲。当股票上涨时,持有的股票取得收益,持有的看跌期权处于虚值状态不行权,只是损失购买期权时的成本。

(二)抛补看涨期权

抛补看涨期权是指投资者购买一股股票,同时出售一股该股票的看涨期权。当股票上涨时,多头如果处于实值状态时会行权,空头需要以低的执行价格卖给行权人股票,这时,持有卖出看涨期权的空头会发生损失,但是,空头持有的以前购入的股票,则可以进行对冲,规避期权所带来的损失;当股票下跌时,如果空头处于虚值状态则不会行权,空头可以赚取期权的价格收入。

二、运用套期保值原理,计算期权的价值

如何建立股票期权的投资组合,取决于期权的估值,用期权的价格与期权的价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建立一种股票期权投资组合,以达到规避风险,实现收益的目的。期权的价格可以从交易市场得到,而确定期权的价值,则是建立股票期权投资组合的关键。以下以看涨期权为例,运用套期保值原理,来分析股票期权投资组合策略。

假设A 公司的股票现在的市价为30 元,并有1 股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期权到期时间是6个月,执行价格为31.25元,无风险市场利率为6%。根据套期保值原理,按照以下步骤计算出期权价值:

(一)计算股价上行乘数和下行乘数,

计算股价上行乘数和下行乘数,需使用以下公式:

其中:u --- 股价上行乘数;d—股价下行乘数;e —自然常数,约等于2.7183;t—以年表示的时间长度,根据题意t=1/2=0.5;δ—标的资产连续复利报酬率的标准差,采用标准差δ=0.4068。

通过计算可知,6 个月以后股价有两种可能,上升33.33%或者降低25%。

(二)计算6个月以后的股票价格

计算6个月以后的股票价格,需运用以下公式:

Su= S0×u ;Sd= S0×d

其中:S0—当前股票价格;Su—6 个月上升后股价;

Sd—6个月下降后股价

S0 = 30元,

Su= S0×u=30×1.3333=40元

Sd= S0×d=30×0.75=22.50元

(三)计算6个月以后的期权价格

计算6个月以后的期权到期价值,需运用以下公式:

Cu= Su-x;Cd= Sd-x

其中:C0—期权现行价值;Cu—6个月股价上行的期权到期日价值;Cd—6个月股价下行的期权到期日价值;

x—期权执行价格

Cu=40-31.25=8.75元

Cd=22.5-31.25=-8.75元

(四)计算套期保值比率(即购买股票的数量)

计算套期保值比率,需运用以下公式:

H =(Cu-Cd)/(Su-Sd)

其中:H—套期保值比率;

H =(8.75-0)/(40-22.5)=0.5(股)

(五)计算购买股票支出所需要发生的支出和借款本金

1.计算购买股票支出

购买股票支出=股票现价×购买股票股数

= 30×0.5=15(元)

2.计算购买股票所需要发生的借款额

计算购买股票所需发生的借款额,需运用以下公式:

借款本金=(到期日下行股价×购买股票股数- 股价下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1+无风险利率r)

其中:i为市场无风险利率,假设i为同期市场国债利率6%

借款本金=(22.5 × 0.5 - 0)÷1.03=10.92(元)或:

借款本金=(到期日上行股价×购买股票股数- 股价上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1+无风险利率r)=(40× 0.5-8.75)÷1.03=10.92(元)

(六)计算期权的价值

期权价值=购买股票支出-借款本金

= 15-10.92=4.08(元)

三、建立股票期权投资组合的策略分析

根据以上计算的期权价值,分别以下几种情况加以论证。

(一)如果期权价格大于期权价值

假设期权价格为6元,可以建这样一个股票期权投资组合,该组合为:以30 元的价格购买0.5股股票,发生15元支出;以4.08元的价格卖出一股看涨期权,取得4.08元收入,同时以6%的年利率借入10.92 元,这个股票期权投资组合,将会给投资者带来投资收益。

1.当六个月后,股价上行至40 元时,投资者卖出持有的0.5 股股票,取得20 元,而购入股票时的成本为15元,盈利5元;持有一股的卖出看涨期权,得到期权价格收入6元。而多头持有的看涨期权由于处于实值状态将会行权,需补多头差价8.75 元(40-31.25=8.75 元);借入10.92 元本金,支付半年的利息0.33 元(10.92X3%=0.33元)。该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5+6-8.75-0.33=1.92(元)2.当六个月后,股价下行至22.50 元时,投资者卖出持有的0.5 股股票,取得11.25 元,而购入股票时的成本为15 元,亏损3.75 元;持有一股的卖出看涨期权,得到期权价格收入6元。而多头持有的看涨期权由于处于虚值状态将不会行权;借入10.92 元本金,支付半年的利息0.33 元。该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3.75+6-0.33=1.92(元)

(二)如果期权价格等于期权价值

假设期权价格为4.08 元,建立上述一个股票期权投资组合,双方投资者将不盈不亏。

1.当六个月后,股价上行至40 元时,投资者卖出持有的0.5 股股票,取得20 元,而购入股票时的成本为15元,盈利5元;持有一股的卖出看涨期权,得到期权价格收入4.08元。而多头持有的看涨期权由于处于实值状态将会行权,需补多头差价8.75元;借入10.92元本金,支付半年的利息0.33元。该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5+4.08-8.75-0.33=0(元)

2.当六个月后,股价下行至22.50元时,投资者卖出持有的0.5股股票,取得11.25元,而购入股票时的成本为15元,亏损3.75元;持有一股的卖出看涨期权,得到期权价格收入4.08元。而多头持有的看涨期权由于处于虚值状态将不会行权;借入10.92元本金,支付半年的利息0.33元。该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3.75+4.08-0.33=0(元)

(三)如果期权价格小于期权价值

假设期权价格为3元,如果建立上述一个股票期权投资组合时,该股票期权投资组合的投资者将会发生亏损。

1.当六个月后,股价上行至40 元时,投资者卖出持有的0.5 股股票,取得20 元,而购入股票时的成本为15元,盈利5元;持有一股的卖出看涨期权,得到期权价格收入3元。而多头持有的看涨期权由于处于实值状态将会行权,需补多头差价8.75元;借入10.92元本金,支付半年的利息0.33元。该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5+3-8.75-0.33=-1.08(元)

2.当六个月后,股价下行至22.50 元时,投资者卖出持有的0.5股股票,取得11.25元,而购入股票时的成本为15元,亏损3.75元;持有一股的卖出看涨期权,得到期权价格收入3元。而多头持有的看涨期权由于处于虚值状态将不会行权;借入10.92元本金,支付半年的利息0.33元。该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3.75+3-0.33=-1.08(元)

四、结论

近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各种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而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有效工具,其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其他金融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已经受到广大投资者广泛重视。

股票投资策略篇4

近年来,证券市场中的惯性与反转现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所谓惯性现象,是指过去的赢 (输)家组合持续成为赢(输)家组合,而反转现象是指过去的赢 (输)家组合成为未来的输(赢)家组合。惯性交易策略是以股票过去的表现作为买卖判断的基础,即买入近来的强势股,卖出近来的弱势股;而反转策略则卖出近来的强势股,买入近来的弱势股。一般认为,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股票价格对过去或公开的信息发生具有规律性反应。惯性与反转现象的发现,被视为“市场异象”。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这些能给投资者带来超常收益的规律性现象是对传统资本市场理论,特别是“有效市场假说”(emh)的极大挑战,冲击着当代金融理论的基石。从投资实践的角度看,把握资产价格的这些规律性变动,可以给投资者带来超常收益,增加获利空间。关于惯性与反转现象以及相应投资策略的研究,无疑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主要建立在国外市场发达的交易机制和成熟的投资环境基础之上。本文以中国偏股型封闭式基金和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行为为研究对象,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因为基金的投资决策是市场发展趋势的方向标;二是从1998年3月中国发行第一支基金至今,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总规模达5008.2亿元,沪深两市上市的封闭式基金共有54家,开放式基金102家,发行基金单位6551.13亿份,基金资产净值 1050亿元,可见中国基金业取得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和投资理念,发展壮大投资基金,而且有利于推动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和金融体制的健全完善。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根据中国证监会1999年3月10日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准则第五号 {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指引)》的规定,基金管理人应该在每个季度的公告截至日后15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整的投资组合公告,并经基金托管人复核后予以公告。基金公告的内容包括按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10名股票明细,即股票名称、数量、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本文将上述的前10名股票定义为“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并以其作为研究样本,样本以一个季度为间隔,时间跨度从1999年3月31日至 2006年3月31日。为使样本数目尽可能达到统计检验中大样本数目的经验要求,本文选择了投资组合公告在5年以上的偏股型封闭式基金,共49支;投资组合公告在两年半以上的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共24支,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天软数据库、深圳国泰君安数据库(csmar)和金融界网站(http://),采用matlab和microfit统计软件。

(二)模型定义

本文根据gtm模型,做出如下改进:

首先,gtm模型对惯性反转现象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先对整个市场的股票按照某一标志,如超常收益率进行排序,选择高低两端的股票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并分析这两种组合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超常收益率情况。本文认为,由于资产价格对不同的信息将发生不同的反应,并且不同的资产其价格对同类信息也将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选择了24支开放式基金和49支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以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为样本,基于这些股票过去一段时期相对于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进行分组,分别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之所以选择上证综合指数,一是因为其作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衡量中国证券市场表现的权威统计指标,是一个包括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上证综合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债券指数、基金指数等的指数系列;二是因为基金持股的偏好受到行为、心理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以上证综合指数来构筑赢家、输家组合,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科学、统一的分析参照系。

其次,gtm模型并没有区分基金在买卖股票时所采用的交易策略的差异性,比如:投资组合中的某只股票的权重变化为负值,有可能是因为相对于通过持仓调整而将权重维持在当前水平的投资策略而言,投入到该支股票的新资金所占比例较小。然而,本文希望测量的是增加的交易量本身,而不是由价格变动或由新股票进入、退出所引发的权重变化带来的惯性估计值的改变。

如图1(以股票进退投资组合和市值为研究对象)和图2(以股票进退基金投资组合的支数为研究对象)所示,中国基金进出股票相当频繁,持股仍以中短期为主。因此,本文将基金买卖股票的行为分为三类:完全退出、新进去和持仓调整。分别考虑有股票进入或退出时对基金投资组合的影响,并检验未来一段时期超额收益的变化趋势和惯性反转的程度。这样一来,权重变化在有新资金进入(退出)的情况下总是正值(负值),并且,在没有惯性(或反转)交易的零假设下,每一个组成部分的惯性值应趋近于零。

综合以上内容,本文提出用以检测基金投资策略的衡量指标的模型为:

其中,t表示股票j在基金投资组合中出现的次数;n表示基金投资组合中所考察的股票支数,因本文以基金投资组合中前10位的重仓股为研究样本,所以 n的最大取值为10;rj,t-k为股票j在t—k期间的收益率,按照复利方式根据股票的日收益率计算出股票的季度收益率:表示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j的权重,pjt表示t季度股票j的季末价格,hjt表明t季度投资组合中股票j的股数。

本文采用复数表示惯性估计值m,其中实部为

用来衡量基金在考察期内所采取的投资策略的综合效果。当rj,t-k>rm,t-k时,即股票i在t—k期的收益率大于同期的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若wj,t>wj,t-1即基金增加股票j的持有市值比例,则m>0,表明基金采取追涨的惯性策略;当rj,t-k<rm,t-k时,若wj,t<wj,t-1,则m>0,表明基金采取了杀跌的惯性策略。表明基金采取了卖高的反转策略;当rj,t-k<rm,t-k时,若wj,t<wj,t-1,则m<0表明基金采取了买低的反转策略。总之,m衡量的是基金在考察期内所采取的投资策略的综合效果,如果m>0,表明基金采取的是追涨杀跌的惯性策略;如果m<0,表明基金采取的是买低卖高的反转策略。虚部数值的变化可将基金交易行为区分为新进入、完全退出和持仓调整三类。imm(i)>0,表明本期增持了股票j;imm(i)<0,表明本期减持了股票j;imm(i)=0,表明本期股票,j退出基金的投资组合;imm(i) =∞,表明新股票i进入该基金的投资组合。1表示对基金投资组合权重变化进行检验的时间跨度,当1等于1时,是对连续季度的投资权重变化进行检验;当1等于2或4时,检验的时间间隔分别为6个月或1年。本文对1分别取1、2、4时的惯性值 m进行检验。k表示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是根据本季度或前k季度的股票价格波动所做的反映。当k=o时,m值反映基金经理基于本季度股票收益率所采取的交易策略;当k=1时,m值衡量的是基金经理根据上一季度股票收益率所采取的交易策略。

三、实证结果分析

grinblatt,titman和wermers (1995)用gt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时,采用的是t—统计检验,本文考虑到每个季度的估计值不一定独立,采用fama-macbeth方法,对各个季度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基金持股比例、收益率和m值的统计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实证结果表明,全体股票、新进入股票这两列m值,其均值和中位数,不论是t—检验还是符号检验,都大于零,表明基金投资行为的惯性交易倾向显著。基金在有新进入股票时的m值,无论是均值还是中位数,都远远大于全体股票、退出股票的相应度量值,这表明基金在买入股票时,追涨现象十分显著;在只考虑完全退出股票时,m的均值和中位数都为负,即存在反转交易行为,这表明基金在卖出股票时,高卖的现象十分显著。

表3为基金持仓调整时的 m值,本文将它作为衡量基金投资综合效果的参照。从表3中可见,对于持仓调整策略而言,虽然其惯性估计值的均值和中位数都非常小,但均为正值。例如,对于一个季度(k=1,l=1)的滞后回报,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均值分别为0.2116和0.1974,中位数分别为0.2066和 0.1574。以封闭式基金为例, 0.2116表明机构投资者在季度末持有的股票在该季度的回报率仅比上个季度开始时持有股票的相应回报率高0.2个百分点。这和grinblatt,titman和 wermers(1995)0.3个百分点的惯性估计值非常接近。随着滞后期的拉长,均值的估计值上升,而中数却仍然很小。此外,所有m估计值的分布都是偏斜的,中位数比均值小。在持仓调整的情况下,所有m值的滞后平均惯性估计值都为正数,并且在统计上显著,虽然显著值非常小。可见,不论以本季度股票回报率的变动(k=0)还是以上一季度股票回报率(l=1)作为决策依据,基金明显倾向于采取追涨的惯性投资策略。 

从投资的综合效果来看,当 k=0时,m值的均值大多大于 k=1时的均值。可见,绝大部分基金管理人倾向根据本季度股票收益率的变动同向调整持股结构,即采取追涨的惯性投资策略。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属于资金推动型的幼稚市场,当大盘开始启动后,个股存在着较大的上涨惯性;当大盘开始下跌,无论是绩优股、成长股还是垃圾股都同步下跌,基金只有采取趋势投资策略顺势、借势、甚至造势,才能赚取超额利润。二是中国基金业绩评价标准粗糙。目前,对于多种风格、不同风险收益目标的基金,各基金管理公司都采用基金净值对基金绩效进行评价。由于基金经理采用同一股票研究分析平台,又为了获取市场认同,在业绩上不输给同业,不得不采取谋求短期盈利的行为,导致选股和投资决策雷同和基金投资风格趋同。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偏股型证券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基金是否存在收益的惯性反转现象。实证结果表明:在交易策略上,证券投资基金整体采用惯性交易策略,但倾向于买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尤其是收益率高于同期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股票;不倾向于卖出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即采用高买高卖的策略。m值在考虑有新股票进退时,显著大于其他各种情况,这表明基金经理在选择新股进入投资组合时倾向追涨。并且选择股票时偏好收益率高于上证综合指数的股票。m值在考虑股票完全退出的情况下,所有的m值均为负值,说明基金在进行投资组合调整时,都倾向采用完全退出并投资新股的策略。可见在偏股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基金投资跟风、同质现象依旧存在。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增加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数量;另一方面也应使基金的投资风格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通过对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m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开放式基金m值的均值和中位数均大于封闭式基金,说明开放式基金从投资策略上而言,更倾向于采用惯性投资策略。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决策随时申购或赎回。由于这种申购或赎回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基金公司为了应付这种赎回,相比封闭式基金,短期业绩考核的压力更大,因此有更强烈的动机采用追涨的惯性投资策略。

股票投资策略篇5

近年来,证券市场中的惯性与反转现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所谓惯性现象,是指过去的赢(输)家组合持续成为赢(输)家组合,而反转现象是指过去的赢(输)家组合成为未来的输(赢)家组合。惯易策略是以股票过去的表现作为买卖判断的基础,即买入近来的强势股,卖出近来的弱势股;而反转策略则卖出近来的强势股,买入近来的弱势股。一般认为,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股票价格对过去或公开的信息发生具有规律性反应。惯性与反转现象的发现,被视为“市场异象”。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这些能给投资者带来超常收益的规律性现象是对传统资本市场理论,特别是“有效市场假说”(EMH)的极大挑战,冲击着当代金融理论的基石。从投资实践的角度看,把握资产价格的这些规律性变动,可以给投资者带来超常收益,增加获利空间。关于惯性与反转现象以及相应投资策略的研究,无疑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主要建立在国外市场发达的交易机制和成熟的投资环境基础之上。本文以中国偏股型封闭式基金和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行为为研究对象,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因为基金的投资决策是市场发展趋势的方向标;二是从1998年3月中国发行第一支基金至今,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总规模达5008.2亿元,沪深两市上市的封闭式基金共有54家,开放式基金102家,发行基金单位6551.13亿份,基金资产净值1050亿元,可见中国基金业取得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和投资理念,发展壮大投资基金,而且有利于推动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和金融体制的健全完善。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根据中国证监会1999年3月10日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准则第五号{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指引)》的规定,基金管理人应该在每个季度的公告截至日后15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整的投资组合公告,并经基金托管人复核后予以公告。基金公告的内容包括按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10名股票明细,即股票名称、数量、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本文将上述的前10名股票定义为“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并以其作为研究样本,样本以一个季度为间隔,时间跨度从1999年3月31日至2006年3月31日。为使样本数目尽可能达到统计检验中大样本数目的经验要求,本文选择了投资组合公告在5年以上的偏股型封闭式基金,共49支;投资组合公告在两年半以上的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共24支,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天软数据库、深圳国泰君安数据库(CSMAR)和金融界网站(http://),采用MATLAB和MICROFIT统计软件。

(二)模型定义

本文根据GTM模型,做出如下改进:

首先,GTM模型对惯性反转现象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先对整个市场的股票按照某一标志,如超常收益率进行排序,选择高低两端的股票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并分析这两种组合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超常收益率情况。本文认为,由于资产价格对不同的信息将发生不同的反应,并且不同的资产其价格对同类信息也将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选择了24支开放式基金和49支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以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为样本,基于这些股票过去一段时期相对于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进行分组,分别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之所以选择上证综合指数,一是因为其作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衡量中国证券市场表现的权威统计指标,是一个包括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上证综合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债券指数、基金指数等的指数系列;二是因为基金持股的偏好受到行为、心理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以上证综合指数来构筑赢家、输家组合,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科学、统一的分析参照系。

其次,GTM模型并没有区分基金在买卖股票时所采用的交易策略的差异性,比如:投资组合中的某只股票的权重变化为负值,有可能是因为相对于通过持仓调整而将权重维持在当前水平的投资策略而言,投入到该支股票的新资金所占比例较小。然而,本文希望测量的是增加的交易量本身,而不是由价格变动或由新股票进入、退出所引发的权重变化带来的惯性估计值的改变。

如图1(以股票进退投资组合和市值为研究对象)和图2(以股票进退基金投资组合的支数为研究对象)所示,中国基金进出股票相当频繁,持股仍以中短期为主。因此,本文将基金买卖股票的行为分为三类:完全退出、新进去和持仓调整。分别考虑有股票进入或退出时对基金投资组合的影响,并检验未来一段时期超额收益的变化趋势和惯性反转的程度。这样一来,权重变化在有新资金进入(退出)的情况下总是正值(负值),并且,在没有惯性(或反转)交易的零假设下,每一个组成部分的惯性值应趋近于零。

其中,T表示股票j在基金投资组合中出现的次数;N表示基金投资组合中所考察的股票支数,因本文以基金投资组合中前10位的重仓股为研究样本,所以N的最大取值为10;Rj,t-k为股票j在t—k期间的收益率,按照复利方式根据股票的日收益率计算出股票的季度收益率:

用来衡量基金在考察期内所采取的投资策略的综合效果。当Rj,t-k>Rm,t-k时,即股票i在t—k期的收益率大于同期的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若wj,t>wj,t-1即基金增加股票j的持有市值比例,则M>0,表明基金采取追涨的惯性策略;当Rj,t-k<Rm,t-k时,若wj,t<wj,t-1,则M>0,表明基金采取了杀跌的惯性策略。表明基金采取了卖高的反转策略;当Rj,t-k<Rm,t-k时,若wj,t<wj,t-1,则M<0表明基金采取了买低的反转策略。总之,M衡量的是基金在考察期内所采取的投资策略的综合效果,如果M>0,表明基金采取的是追涨杀跌的惯性策略;如果M<0,表明基金采取的是买低卖高的反转策略。虚部数值的变化可将基金交易行为区分为新进入、完全退出和持仓调整三类。ImM(i)>0,表明本期增持了股票j;ImM(i)<0,表明本期减持了股票j;ImM(i)=0,表明本期股票,j退出基金的投资组合;ImM(i)=∞,表明新股票i进入该基金的投资组合。1表示对基金投资组合权重变化进行检验的时间跨度,当1等于1时,是对连续季度的投资权重变化进行检验;当1等于2或4时,检验的时间间隔分别为6个月或1年。本文对1分别取1、2、4时的惯性值M进行检验。k表示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是根据本季度或前k季度的股票价格波动所做的反映。当k=O时,M值反映基金经理基于本季度股票收益率所采取的交易策略;当k=1时,M值衡量的是基金经理根据上一季度股票收益率所采取的交易策略。

三、实证结果分析

Grinblatt,Titman和Wermers(1995)用GT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时,采用的是t—统计检验,本文考虑到每个季度的估计值不一定独立,采用Fama-MacBeth方法,对各个季度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基金持股比例、收益率和M值的统计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实证结果表明,全体股票、新进入股票这两列M值,其均值和中位数,不论是t—检验还是符号检验,都大于零,表明基金投资行为的惯易倾向显著。基金在有新进入股票时的M值,无论是均值还是中位数,都远远大于全体股票、退出股票的相应度量值,这表明基金在买入股票时,追涨现象十分显著;在只考虑完全退出股票时,M的均值和中位数都为负,即存在反转交易行为,这表明基金在卖出股票时,高卖的现象十分显著。

表3为基金持仓调整时的M值,本文将它作为衡量基金投资综合效果的参照。从表3中可见,对于持仓调整策略而言,虽然其惯性估计值的均值和中位数都非常小,但均为正值。例如,对于一个季度(k=1,l=1)的滞后回报,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均值分别为0.2116和0.1974,中位数分别为0.2066和0.1574。以封闭式基金为例,0.2116表明机构投资者在季度末持有的股票在该季度的回报率仅比上个季度开始时持有股票的相应回报率高0.2个百分点。这和Grinblatt,Titman和Wermers(1995)0.3个百分点的惯性估计值非常接近。随着滞后期的拉长,均值的估计值上升,而中数却仍然很小。此外,所有M估计值的分布都是偏斜的,中位数比均值小。在持仓调整的情况下,所有M值的滞后平均惯性估计值都为正数,并且在统计上显著,虽然显著值非常小。可见,不论以本季度股票回报率的变动(k=0)还是以上一季度股票回报率(L=1)作为决策依据,基金明显倾向于采取追涨的惯性投资策略。

从投资的综合效果来看,当k=0时,M值的均值大多大于k=1时的均值。可见,绝大部分基金管理人倾向根据本季度股票收益率的变动同向调整持股结构,即采取追涨的惯性投资策略。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属于资金推动型的幼稚市场,当大盘开始启动后,个股存在着较大的上涨惯性;当大盘开始下跌,无论是绩优股、成长股还是垃圾股都同步下跌,基金只有采取趋势投资策略顺势、借势、甚至造势,才能赚取超额利润。二是中国基金业绩评价标准粗糙。目前,对于多种风格、不同风险收益目标的基金,各基金管理公司都采用基金净值对基金绩效进行评价。由于基金经理采用同一股票研究分析平台,又为了获取市场认同,在业绩上不输给同业,不得不采取谋求短期盈利的行为,导致选股和投资决策雷同和基金投资风格趋同。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偏股型证券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基金是否存在收益的惯性反转现象。实证结果表明:在交易策略上,证券投资基金整体采用惯易策略,但倾向于买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尤其是收益率高于同期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股票;不倾向于卖出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即采用高买高卖的策略。M值在考虑有新股票进退时,显著大于其他各种情况,这表明基金经理在选择新股进入投资组合时倾向追涨。并且选择股票时偏好收益率高于上证综合指数的股票。M值在考虑股票完全退出的情况下,所有的M值均为负值,说明基金在进行投资组合调整时,都倾向采用完全退出并投资新股的策略。可见在偏股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基金投资跟风、同质现象依旧存在。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增加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数量;另一方面也应使基金的投资风格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通过对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M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开放式基金M值的均值和中位数均大于封闭式基金,说明开放式基金从投资策略上而言,更倾向于采用惯性投资策略。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决策随时申购或赎回。由于这种申购或赎回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基金公司为了应付这种赎回,相比封闭式基金,短期业绩考核的压力更大,因此有更强烈的动机采用追涨的惯性投资策略。

股票投资策略篇6

一、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决策模型

大量的事实证明,投资者的行为方式及其深层次的心理特征对投资活动的结果具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在研究复杂的金融市场时,我们必须考虑人类自身行为所具有的复杂多变性特点。在借鉴行为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投资活动当事人的心理因素为基础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对应于现资理论的假设,行为金融理论给出自己的理论假设:(1)人是有限理性的;(2)非完全市场的存在;(3)投资者的投资具有群体行为特征。行为金融理论基础主要有:(1)期望理论(ProspectTheory1979);(2)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3)行为金融资产组合理论(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1999)。在此基础之上构造的行为金融投资决策模型有:(1)BSV模型与DHS模型;(2)统一理论模型(UnifiedTheoryModel);(3)羊群效应模型。

二、行为金融对投资者行为的实证研究结论

1.过度自信。人的心理中往往有过分高估自己能力和知识的倾向,表现为投资决策中过分相信自身的判断和决策,而忽视了客观情况变化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由上交所组织完成的《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指出,我国股市6500万投资者中无业者占较大比例,有理由相信这些无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人,由于无事可做,也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就想到股市赚钱,由此可见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之严重程度。

2.抛锚性错误。人们在对某件商品的价值进行判断时,通常需要一定的信息锚作为判断的参照标准。同样,投资者对于证券价格的变动预测也需要一定信息作为参照的锚。抛锚性往往导致投资者对新的、正面的信息反应不足。我国投资者往往是利用类似行业、板块、股本大小、经营业绩等的股票价格来衡量其投资股票的价格的。但是锚并不能长时间一直保持准确性和有效性,即锚会使投资者判断出错。

3.羊群行为。股市中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由于受其他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其关键是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并对他的决策结果造成影响。我国股市中存在的大量“跟风”、“跟庄”、投资基金的投资组合类同等都是典型的“羊群行为”。孙培源(2002)通过构造股票收益率的横截面绝对偏离和市场收益率的非线性检验,实证了中国股市羊群效应的存在。

4.噪声交易。非理性投资者把与价值无关的信息认为是与价值有关,或者某些投资者人为地制造虚假信息,而其他投资者无法识别其真伪,这两种信息被认为是噪声,相应产生的交易称为噪声交易。我国股市近400%的年换手率中至少300%可以归因于噪声交易。施东晖(2001)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技术分析方法在上海股票市场被广泛使用,当某此技术信号显示“上升”或“下跌”趋势时,将引发大量的买卖行为,从而强化现有的股价趋势。

5.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过度反应是由DeBondt和Thaler(1985)最早发现的,他们发现投资者对于近期的好消息不是做出正确的贝叶斯反应,而是过度反应致使股票价格超过其内在价值。我国王永宏(2001)运用DT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现象证实了中国股市存在着明显的过度反应现象。反应不足是指投资者对自身的判断过度自信,或是一味依赖过去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的参照标准(犯抛锚性错误),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反应迟钝,丧失了获利的良好时机。我国股市中存在的“轮涨效应”就是一种“反应不足”。

6.处置效应。“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长时期持有套牢的股票而过早抛出赢利的股票的现象。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赵学军(2001)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与国外相比,我国投资者更加倾向于卖出盈利股票,继续持有亏损股票。我国股市的处置效应在年末相对增强,个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强于机构投资者。

7.动量效应。在一定持有期内,平均而言,如果某只股票或某些股票组合在前一段时期内涨幅较好,那么,下一段时期内,该股票或股票组合仍将有良好表现。通过对我国股市历年大盘及个股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无论是在大盘还是在个股上,我国股市都存在动量效应。大盘的动量效应以日为时间单位比较明显,而一些典型个股无论是以日、周还是以月为时间单位都非常显著。

8.过度恐惧与政策依赖性心理。当股市虚假消息满天飞、股市暴跌时,投资者不计成本的大量抛出股票,表现出十足的恐惧。在股市暴跌时,我国投资者往往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政府的救市政策上,这种对政策的依赖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9.遗憾。遗憾理论认为投资者为了回避曾经做出的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损失带来的尴尬,可能避免卖掉价格已下跌的股票。还有,即使决策结果相同,如果某种决策方式能减少投资者的后悔心理,对投资者而言,这种决策方式就优于其它决策方式。因此,投资者有从众心理,倾向于购买本周热门或受大家追涨的股票,因为当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可能降低其情绪反应或感觉。

10.暴富心理与心理。中小投资者短线频繁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快速致富。面值1元的股票炒到100多元还有人敢去追涨;公司亏损了几亿元,已经资不抵债还有人敢去接盘;ST现象是指那些被冠以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在特别处理消息公布后不跌反升的现象。明知上市公司巨额弄虚作假还有人敢去炒底,这些都充分暴露了我国投资者实足的赌性。

11.轮涨轮跃效应(补涨补跌效应)。在一次行情中,如果某些股票没有上涨(下跌),那么它们就具有补涨(补跌)的潜力。没涨的要无条件补涨,没跌要五条件补跌。长期以来我国股市个股轮番炒作就是一例。

12.小盘股、新股效应。我国股市对小盘股、新股独有情忠,逢小必炒、逢新必炒已是我国股市的惯例。我们统计分析发现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小盘股、新股的收益率显著高于大盘股和老股。但自2001年6月中国股市长期下跌及证券投资基金大量发行以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变。

三、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证券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意义在于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理性投资者的简单假设,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行为金融学的实践指导意义在于投资者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赢利目标。在美国证券市场上,目前有数家资产管理公司在实践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其中有的基于行为金融的共同基金取得了复合年收益率25%的良好投资业绩。考察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行为特点,我们总结出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策略:

1.针对过度反应的反向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2.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

3.成本平均策略。指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为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的策略。

4.时间分散化策略。指根据投资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重投资于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此比例逐步减少的投资策略。

5.小公司效应策略。小公司效应是指小盘股比大盘股的收益率高。Banz(1981)发现股票市值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减少的趋势。Siegl(1998)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小盘股比大盘股的年收益率高出4.7%,而且小公司效应大部分集中在1月份。根据小公司效应而采用的投资策略称为小公司效应策略。

6.组合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学认为,证券市场并不是有效的(一般指半强式有效,semlstrongefficient)。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证券组合投资理论中,“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不可能获得与其所承担风险不对称的额外收益”的提法在实践中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通过选择合适的组合投资策略,投资者将可能获得额外收益。

7.针对羊群行为的相反策略。由于市场中广泛存在的羊群行为,证券价格的过度反应将是不可避免的,以致出现“涨过了头”或者“跌过了头”。投资者可以利用可以预期的股市价格反转,采取相反投资策略(contrarianstrategy)来进行套利交易。中国的股票市场素有“政策市”之称。考察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走势,我们会发现在重要的顶部或底部区域,在消息面上总是伴随着一些重要的股市政策的出台。不同的投资者对政策的反应是不一的。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反应模式,投资基金可以制定相应的行为投资策略——相反投资策略,进行积极的波段操作。

8.购买并持有策略。个人和机构投资于股票应执行几种能帮助控制认识错误和心理障碍的安全措施。控制这些心理障碍的关键方法是所有类型的投资者都要实施一种严格的交易策略——“购买并持有”策略。投资者在为组合购进一只股票时,应详细地记录购买理由,而且要制订一定的标准以利于进行投资决策。长期采取“购买并持有”策略,通常业绩将超过高周转率的短期交易策略。

9.利用行为偏差。心理学和决策科学提出,在某种情形下,投资者并不是尽力使财富最大化,并且在某些情形下投资者还会在智力方面犯系统性判断错误,这些行为偏差将导致证券定价的错误,合理利用这些偏差将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行为型投资人则尽力寻找由于行为因素而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证券从而获取超额利润。可见,对人类行为偏差的正确把握是获取市场超额利润的来源之一。

10.ST投资策略。上市公司被宣布为特别处理,意味着公司陷入严重困境。但同时,ST公司也成为潜在的并购目标。考虑到壳资源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稀缺性,ST公司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作为一种投资策略,ST公司是可以被纳入证券投资组合之中的。

总之,行为金融理论寻求并确定投资者可能对新信息产生反应过度或反应迟钝而导致证券定价错误的市场情形。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的目标就是在大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前,投资那些定价错误的股票,并在股票价格正确定位之后抛出获利。

四、应用行为金融理论指导证券投资要注意的问题

行为金融学的科学性在于它始于公理并寻求建立在公理上的理论能解释金融市场的行为。它试图理解和预测心理决策过程的系统的金融市场意义。如上所说,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着普遍的运用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金融现象,而用行为金融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之,并由此导致了许多有价值的行为投资策略,但在具体运用这些投资策略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行为金融理论本身也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是:在大多数投资者尚未意识到错误时投资于某些证券,随后当大多数投资者意识到错误并投资于这些证券时卖出这些证券。一旦证券市场的绝对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同的策略,那么结果又会怎样?我们相信随着行为科学的深入研究、证券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会进一步发现更多的行为金融问题,并且一些已有的行为金融现象可能会淡化甚至消失。因此在应用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时,要防止教条化。

2.要切忌对国外现有行为投资策略的简单模仿。现有的行为金融理论主要是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产生的。我国证券市场同成熟的证券市场比较,还是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历史短、不规范。中国金融市场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共性与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运用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时,不是对国外现有行为投资策略的简单模仿,而应当掌握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行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应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特点的我们自己的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

3.行为投资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的深入及投资者结构的改善,我国金融市场行为金融现象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小公司效应现象就不如过去明显、庄股由于监管的加强从而动量效应也明显减弱。我们预言随着管理层对股市认识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的ST现象迟早会消失。

4.不同投资者需要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中,可以合理引导投资者的行为。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要通过教育来使其趋于理性化,提高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的运作效率。对于机构投资者,要提高其投资管理水平。投资者决策中的心理偏差是与生俱来,而这些认知偏差可以通过学习、训练等手段得到有效缓解,因此,不同投资者应该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只有呼吁所有各层次的投资者共同参与探讨我国行为金融问题,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才能在我国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阳建伟。蒋馥。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与实践[J].上海经济研究,2001,(4)。

[2]杨胜刚。金融噪声交易理论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J].经济学动态,2001,(5)。

[3]孙培源。基于CAPM的中国股市羊群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2,(2)。

[4]王永宏。中国股市“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1,(6)。

[5]施东晖。中国股市微观行为:理论与实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6]赵学军。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1,(7)。

股票投资策略篇7

现代金融理论由于忽略了对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模式的研究,造成了理论与实证的背离。行为金融理论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社会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证券市场的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建立了行为投资决策模型。在对证券市场的大量统计研究基础之上,行为金融理论家们已获得了关于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大量实证研究结论,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证券投资策略。因此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用行为金融理论深入探讨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策略,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研究已显得非常必要。

一、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决策模型

大量的事实证明,投资者的行为方式及其深层次的心理特征对投资活动的结果具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在研究复杂的金融市场时,我们必须考虑人类自身行为所具有的复杂多变性特点。在借鉴行为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投资活动当事人的心理因素为基础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对应于现资理论的假设,行为金融理论给出自己的理论假设:(1)人是有限理性的;(2)非完全市场的存在;(3)投资者的投资具有群体行为特征。行为金融理论基础主要有:(1)期望理论(Prospect Theory 1979);(2)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3)行为金融资产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1999)。在此基础之上构造的行为金融投资决策模型有:(1)BSV模型与DHS模型;(2)统一理论模型(Unified Theory Model);(3)羊群效应模型。

二、行为金融对投资者行为的实证研究结论

1.过度自信。人的心理中往往有过分高估自己能力和知识的倾向,表现为投资决策中过分相信自身的判断和决策,而忽视了客观情况变化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由上交所组织完成的《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指出,我国股市6500万投资者中无业者占较大比例,有理由相信这些无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人,由于无事可做,也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就想到股市赚钱,由此可见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之严重程度。

2.抛锚性错误。人们在对某件商品的价值进行判断时,通常需要一定的信息锚作为判断的参照标准。同样,投资者对于证券价格的变动预测也需要一定信息作为参照的锚。抛锚性往往导致投资者对新的、正面的信息反应不足。我国投资者往往是利用类似行业、板块、股本大小、经营业绩等的股票价格来衡量其投资股票的价格的。但是锚并不能长时间一直保持准确性和有效性,即锚会使投资者判断出错。

3.羊群行为。股市中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由于受其他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其关键是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并对他的决策结果造成影响。我国股市中存在的大量“跟风”、“跟庄”、投资基金的投资组合类同等都是典型的“羊群行为”。孙培源(2002)通过构造股票收益率的横截面绝对偏离和市场收益率的非线性检验,实证了中国股市羊群效应的存在。

4.噪声交易。非理性投资者把与价值无关的信息认为是与价值有关,或者某些投资者人为地制造虚假信息,而其他投资者无法识别其真伪,这两种信息被认为是噪声,相应产生的交易称为噪声交易。我国股市近400%的年换手率中至少300%可以归因于噪声交易。施东晖(2001)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技术分析方法在上海股票市场被广泛使用,当某此技术信号显示“上升”或“下跌”趋势时,将引发大量的买卖行为,从而强化现有的股价趋势。

5.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过度反应是由DeBondt和Thaler(1985)最早发现的,他们发现投资者对于近期的好消息不是做出正确的贝叶斯反应,而是过度反应致使股票价格超过其内在价值。我国王永宏(2001)运用DT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现象证实了中国股市存在着明显的过度反应现象。反应不足是指投资者对自身的判断过度自信,或是一味依赖过去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的参照标准(犯抛锚性错误),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反应迟钝,丧失了获利的良好时机。我国股市中存在的“轮涨效应”就是一种“反应不足”。

6.处置效应。“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长时期持有套牢的股票而过早抛出赢利的股票的现象。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赵学军(2001)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与国外相比,我国投资者更加倾向于卖出盈利股票,继续持有亏损股票。我国股市的处置效应在年末相对增强,个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强于机构投资者。

7.动量效应。在一定持有期内,平均而言,如果某只股票或某些股票组合在前一段时期内涨幅较好,那么,下一段时期内,该股票或股票组合仍将有良好表现。通过对我国股市历年大盘及个股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无论是在大盘还是在个股上,我国股市都存在动量效应。大盘的动量效应以日为时间单位比较明显,而一些典型个股无论是以日、周还是以月为时间单位都非常显着。

8.过度恐惧与政策依赖性心理。当股市虚假消息满天飞、股市暴跌时,投资者不计成本的大量抛出股票,表现出十足的恐惧。在股市暴跌时,我国投资者往往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政府的救市政策上,这种对政策的依赖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9.遗憾。遗憾理论认为投资者为了回避曾经做出的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损失带来的尴尬,可能避免卖掉价格已下跌的股票。还有,即使决策结果相同,如果某种决策方式能减少投资者的后悔心理,对投资者而言,这种决策方式就优于其它决策方式。因此,投资者有从众心理,倾向于购买本周热门或受大家追涨的股票,因为当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可能降低其情绪反应或感觉。

10.暴富心理与心理。中小投资者短线频繁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快速致富。面值1元的股票炒到100多元还有人敢去追涨;公司亏损了几亿元,已经资不抵债还有人敢去接盘;ST现象是指那些被冠以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在特别处理消息公布后不跌反升的现象。明知上市公司巨额弄虚作假还有人敢去炒底,这些都充分暴露了我国投资者实足的赌性。

11.轮涨轮跃效应(补涨补跌效应)。在一次行情中,如果某些股票没有上涨(下跌),那么它们就具有补涨(补跌)的潜力。没涨的要无条件补涨,没跌要五条件补跌。长期以来我国股市个股轮番炒作就是一例。

12.小盘股、新股效应。我国股市对小盘股、新股独有情忠,逢小必炒、逢新必炒已是我国股市的惯例。我们统计分析发现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小盘股、新股的收益率显着高于大盘股和老股。但自2001年6月中国股市长期下跌及证券投资基金大量发行以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变。

三、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证券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意义在于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理性投资者的简单假设,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行为金融学的实践指导意义在于投资者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赢利目标。在美国证券市场上,目前有数家资产管理公司在实践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其中有的基于行为金融的共同基金取得了复合年收益率25%的良好投资业绩。考察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行为特点,我们总结出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策略:

1.针对过度反应的反向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2.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

3.成本平均策略。指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为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的策略。

4.时间分散化策略。指根据投资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重投资于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此比例逐步减少的投资策略。

5.小公司效应策略。小公司效应是指小盘股比大盘股的收益率高。Banz(1981)发现股票市值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减少的趋势。Siegl(1998)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小盘股比大盘股的年收益率高出4.7%,而且小公司效应大部分集中在1月份。根据小公司效应而采用的投资策略称为小公司效应策略。

6.组合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学认为,证券市场并不是有效的(一般指半强式有效,semlstrong efficient)。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证券组合投资理论中,“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不可能获得与其所承担风险不对称的额外收益”的提法在实践中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通过选择合适的组合投资策略,投资者将可能获得额外收益。

7.针对羊群行为的相反策略。由于市场中广泛存在的羊群行为,证券价格的过度反应将是不可避免的,以致出现“涨过了头”或者“跌过了头”。投资者可以利用可以预期的股市价格反转,采取相反投资策略(contrarian strategy)来进行套利交易。中国的股票市场素有“政策市”之称。考察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走势,我们会发现在重要的顶部或底部区域,在消息面上总是伴随着一些重要的股市政策的出台。不同的投资者对政策的反应是不一的。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反应模式,投资基金可以制定相应的行为投资策略——相反投资策略,进行积极的波段操作。

8.购买并持有策略。个人和机构投资于股票应执行几种能帮助控制认识错误和心理障碍的安全措施。控制这些心理障碍的关键方法是所有类型的投资者都要实施一种严格的交易策略——“购买并持有”策略。投资者在为组合购进一只股票时,应详细地记录购买理由,而且要制订一定的标准以利于进行投资决策。长期采取“购买并持有”策略,通常业绩将超过高周转率的短期交易策略。

9.利用行为偏差。心理学和决策科学提出,在某种情形下,投资者并不是尽力使财富最大化,并且在某些情形下投资者还会在智力方面犯系统性判断错误,这些行为偏差将导致证券定价的错误,合理利用这些偏差将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行为型投资人则尽力寻找由于行为因素而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证券从而获取超额利润。可见,对人类行为偏差的正确把握是获取市场超额利润的来源之一。

10.ST投资策略。上市公司被宣布为特别处理,意味着公司陷入严重困境。但同时,ST公司也成为潜在的并购目标。考虑到壳资源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稀缺性,ST公司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作为一种投资策略,ST公司是可以被纳入证券投资组合之中的。

总之,行为金融理论寻求并确定投资者可能对新信息产生反应过度或反应迟钝而导致证券定价错误的市场情形。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的目标就是在大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前,投资那些定价错误的股票,并在股票价格正确定位之后抛出获利。

四、应用行为金融理论指导证券投资要注意的问题

行为金融学的科学性在于它始于公理并寻求建立在公理上的理论能解释金融市场的行为。它试图理解和预测心理决策过程的系统的金融市场意义。如上所说,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着普遍的运用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金融现象,而用行为金融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之,并由此导致了许多有价值的行为投资策略,但在具体运用这些投资策略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行为金融理论本身也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是:在大多数投资者尚未意识到错误时投资于某些证券,随后当大多数投资者意识到错误并投资于这些证券时卖出这些证券。一旦证券市场的绝对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同的策略,那么结果又会怎样?我们相信随着行为科学的深入研究、证券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会进一步发现更多的行为金融问题,并且一些已有的行为金融现象可能会淡化甚至消失。因此在应用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时,要防止教条化。

2.要切忌对国外现有行为投资策略的简单模仿。现有的行为金融理论主要是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产生的。我国证券市场同成熟的证券市场比较,还是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历史短、不规范。中国金融市场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共性与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运用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时,不是对国外现有行为投资策略的简单模仿,而应当掌握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行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应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特点的我们自己的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

3.行为投资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的深入及投资者结构的改善,我国金融市场行为金融现象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小公司效应现象就不如过去明显、庄股由于监管的加强从而动量效应也明显减弱。我们预言随着管理层对股市认识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的ST现象迟早会消失。

4.不同投资者需要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中,可以合理引导投资者的行为。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要通过教育来使其趋于理性化,提高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的运作效率。对于机构投资者,要提高其投资管理水平。投资者决策中的心理偏差是与生俱来,而这些认知偏差可以通过学习、训练等手段得到有效缓解,因此,不同投资者应该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只有呼吁所有各层次的投资者共同参与探讨我国行为金融问题,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才能在我国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 阳建伟。蒋馥。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与实践[J].上海经济研究,2001,(4)。

[2] 杨胜刚。金融噪声交易理论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J].经济学动态,2001,(5)。

[3] 孙培源。基于CAPM的中国股市羊群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2,(2)。

[4] 王永宏。中国股市“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1,(6)。

[5] 施东晖。中国股市微观行为:理论与实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6] 赵学军。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1,(7)。

股票投资策略篇8

主流金融理论假设股票市场完美有效,股票价格能无偏地反映公司内在价值,此时,最大化股东价值就等于最大化公司股票价格。但实际上资本市场并不完美,股东风险收益偏好不同,存在多样化的类别股东。特别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类型多样化,除了有发起人的非流通股与社会公众流通股之分,还有A股、B股及H股之分。现实中,不同类别股东的价值取向差异甚大。例如,同为流通股股东,境外投资者(H股、B股股东)相对A股投资者更偏好现金股利,非流通股股东分享不到资本收益,偏好现金红利;由于流通A股股东普遍短期投机偏好,以严重脱离公司基本面价值的高价格交易,从而偏好股票股利。

从用友软件(600588)高派现遭质疑,到招商银行(600036)可转换债券融资计划受抵制,一些业绩优良的公司合乎规定的红利政策和融资行为频频遭遇流通股股东的诟病,其实质反映的是不同类别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从这来看,不同股东利益之间有差异,“股东价值最大化”也要分别对待。

最大化哪类型股东价值

上市公司股东可以分为内部股东(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外部公众股东。不同类型的股东承担的风险、责任、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角色不同,风险偏好、价值取向及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即便同类的股东,价值取向也不尽同样,公司很难满足风险收益偏好不同的所有股东利益最大化,让哪类股东“价值最大化”通常都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决定。股票市场本身是各种价值理念和力量博弈及自由选择的场所,在股票市场投机盛行的环境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可以选择不同的业务发展(价值创造)策略和红利(价值分配)政策。

控股股东的一种选择是,坚持以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真实资本价值最大化为原则,从而配置资本,制定公司业务发展战略、投融资战略和价值分配策略,不迎合短期投机股东或分析师对投资题材的追捧和价值分配方式的要求,不在意股票市场对公司股票短期价格表现冷淡甚至负面反应,或者不切实际的乐观预期。这样,大股东需要构建一个与控股股东业务发展战略和价值取向一致的目标股东群,从而致力于目标股东价值最大化。A股市场上的佛山照明(000541)则是这类上市公司的代表。

控股股东还可以选择迎合股票市场短期投机偏好,制定业务发展策略和红利政策,从而实现公司股票短期收益最大化。A股市场上的新黄埔置业(600638)、嘉宝集团(600622)等公司则有这种倾向。这类上市公司表现为主动迎合股票市场短期投机交易偏好,采取高转增或送股的股利政策,资本配置行为呈现投机性和短期化,主业衰落,却总能引起A股市场短期积极反应。

不过,大多数控股股东会选择基于公司可持续发展和真实价值增长,通过博弈迎合股票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当市场认为某家上市公司拥有许多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项目,从而高估公司价值的趋势时,理性的控股股东清楚项目的实际状况,如果控股股东认为公司股价被过分高估,就可以利用投资者的过度热情增发股票,但不将募集资金投入到新项目中,而是保留现金或投资于资本市场上其他公平定价的证券,或者在投资者青睐的领域只投小部分募集资金。而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如果控股股东认为公司股票价格被市场不合理地低估,还可以回购股票。

控股股东还可以利用投资者的红利偏好制定红利政策。哈佛大学的学者Baker和Wurgler教授在2003年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对派发红利公司的兴趣及红利政策偏好时常变化,从而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历史上,有些公司一直分配现金红利或者股票红利,大多数公司管理者通常会迎合投资者偏好制定红利政策,目的在于获得股票溢价。即当投资者倾向于风险回避,对支付现金红利的股票给予溢价时,管理者就支伺现金红利,当投资者偏好股票红利,对股票红利股票给予溢价时,管理者就改为股票红利。

上述这些策略的中长期结果不同。实践表明,坚持以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真实资本价值最大化的原则来配置资本、制定业务发展战略和价值分配策略,尽管在股票市场短期投机盛行的环境下,股票价格波澜不惊,甚至低迷,但有助于构建一个与控股股东业务发展战略和价佰取向一致的目标股东群,纠正股票市场刘公司行为的误解和定价的叫显偏差,使公司股票价格始终能以与企业真实价佰相关的价格交易,减少公司股票的投机性,减少甚至消除控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在资本配置战略和价值分配政策方面的冲突,有助于公司的产品市场经营战略保持 贯性,形成股票市场评价与产品市场经营之间的良性互动。而随着其竞争地位日益强大,最终也受会到股票市场青睐。

股东选择公司,公司也可以选择股东

正如产品市场上需要细分客户,满足客户需求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需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也并非所有不同风格的投资者价值最大化。俗话说得好:“道不同,不相与谋”。公司不同的业务发展及融资战略、不同的红利分配政策会吸引拥有不同投资风格的外部流通股股东,反过来,不同投资风格的外部流通股股东也会影响公司投融资战略和红利政策风格。对于此,上市公司可以在进行股东细分之后,锁定自己的目标股东。

关注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增值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应该坚持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其中包括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商业模式、投融资计划和红利政策,并且向股票市场传达这一明确信号,增加透明度,以便外部投资者正确评价和选择,吸引和筛选出与控股股东价值取向一致的外部流通股股东;同时,使那些怀着短期预期或不现实预期的股东离开。

成熟市场上的很多上市公司正是通过明确业务发展战略、价值取向来淘汰那些与自己的经营和价值理念不一致的外部股东,从而建立一个与自身发展和价值理念一致的股东群。新兴行业的公司,例如微软公司(Microsoft)上市以来,一直不派发现金红利,高速成长吸引了偏好资本收益的增长型股东群,而一些传统产业或公用事业公司,则通过稳定成长和高现金股利政策,吸引了一批养老基金等偏好稳定的现金红利的投资者。

在短期投机力量主导的股票市场,往往投资者会对上市公司短期盈利形成评价压力,或者由于投资者过于乐观,定价过高,会对公司持续增长产生巨大压力,不利于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美国MomtorGroup的首席执行官Joseph Fuller和哈佛大学商学院Mmhael Jensen教授曾撰文指出,美国股票市场上盛行预期公司收益游戏(Expectations game),即股票分析师往往给公司设定比较乐观的增长预期,并迫使公司管理者努力实现分析师的预期。Fuller和Jensen呼吁,公司管理层不要害怕公司股票价格低。因为股票被市场高估并非好事,投资者脱离实际地高估公司股票价值,会对公司未来增长产生乐观要求或者压力,而这种增长要求脱离了公司实际能力,或者是公司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如果公司管理者迫于股票市场分析家的这种要求或压力,往往会采取损害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战略及资本配置行为,安然、北电网络等不少公司就是这样的典型。

在A股市场上,迎合股票市场短期投机偏好、采取短期和随机的业务发展策略及高股票股利政策的上市公司,往往不再致力于踏踏实实进行实业运作,提高经营效率,培育竞争能力,而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名义,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热衷于在外部随机寻找不相关的热点投资机会,轻率进行投机。

例如,1999年股票市场青睐于高科技概念时,上百家上市公司纷纷投资科技企业12000年投资网络,2001年又转向传媒。股票市场短期投机偏好和公司治理问题严重又激励和助长了这种短期资本配置行为。由于这类公司在投资机会获取方面高度不确定,并且缺乏把外生的投资机会转化为实际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的执行能力,导致频繁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一旦投资失败,则通过与大股东资产置换转移投资丧失。这些公司没有因投资扩张而集聚和增强主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主业竞争地位显著下降,甚至丧失,经营业绩逐年下降,从“实业运作―价值创造”型企业演变为没有竞争优势的多元化投资管理公司,或沦为ST,甚至被置换出股票市场。有些原本优秀的企业因此沦落。

不完美市场下的可行选择

理想状态下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在不完美的现实中面临很多问题。在短期投机的价值取向下,上市公司要坚持长期真实价值最大化并非易事。A股市场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与内部控股股东在价值创造、融资和价值分配策略上的分歧非常突出。近年来,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规范股票市场参与各方行为的政策法规,对股票市场发展和规范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等同于上市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例如,由流通股股东决定公司能否实施再融资计划,实际上会限制很多上市公司正常商业抉择,损害了非流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不利于上市公司持续发展。

有效实施股东价值最大化,需要改造股票市场本身和公司治理机制。

首先,对股票市场本身的改造更显重要。这需要改变短期投机价值取向主导的格局和上市公司构成,使投资者的价值取向多样化,形成价值取向不同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能够自由博弈的制度环境。

另外,还需解决中国股市长期存在的股权流通性分割的问题。最起码需要放松《公司法》中对股份类型及权利设置单一化的限制,允许一家公司存在多种类型的普通股,增加金融合约自由度。实际上,内部控股股东与外部公众投资者的分歧并不可怕,关键是正视差异和分歧,明确游戏规则,通过金融工具创新及合约设计找到分歧的解决方案。股票类型及其权利设置是投资者之间的事情。在成熟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创始人股东为保持股权集中和控制权,往往设置不同表决权股份(DualClass Share),形成一家公司多种股份格局。私募融资中,允许投资人之间根据利益和风险管理要求灵活设计合约,同类普通股股权所具有的收益分配权、表决权以及控制权、清算权的配置等可以与股份比例不一致,甚至可以分离,但设置不同情景下的条款,保护合理权益,限制风险。

上一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范文 下一篇:人事档案归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