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范文

时间:2023-12-02 10:55:06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篇1

甘肃省农机管理条例最新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机管理,维护农业机械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农副产品加工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动力机械及其它作业机械。

第三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机管理、生产、销售、科研、教育、推广、维修、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增加对农机事业的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机管理工作。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有利于生产,方便群众的原则,做好各项农机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省有关农机管理的法律、法规;

(二)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和农机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负责农机化科研、推广、教育、维修、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四)负责农机安全监督管理;

(五)依法对农机产品质量进行检验鉴定;

(六)管理农机资金、救灾物资和国有资产;

(七)负责农业机械化统计和信息工作;

(八)开展农业机械化经济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六条 省林业、水利、水产、农垦等部门协同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系统的农机管理工作。

第二章 质量监督

第七条 农业机械产品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有明确的产品标识、使用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

禁止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国家明令淘汰的农机产品。

第八条 农业机械新产品(含省外、国外引进的产品),须经省级技术监督部门及其授权的农业机械检验机构鉴定,确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并符合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方可生产。

第九条 销售农业机械的单位和个人对已实行生产许可证和推广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应验明生产许可证和推广许可证。对所售产品质量必须负责,产品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确因产品质量问题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应负责赔偿。

第三章 科研、教育和推广

第十条 各级农机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必须面向农业生产实际,以研究和开发适应本省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技术和产品为重点,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农业机械化教育事业,加强大中专农业机械学校和农机技术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为农业机械化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负责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围绕社会需求开展其它专业技术培训。未经上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改变学校的性质和隶属关系。

第十二条 各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应参与制定本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计划,并负责实施,为农业生产提供农业机械化技术和信息服务。农业机械及其新技术,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其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方可推广。

对规定实行推广许可证的农业机械产品,推广前必须取得推广许可证。

第四章 经营和管理

第十三条 农业机械实行国家、集体、个人等多种经营形式。经营者依法自主经营,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向农业机械经营者违法集资、收费和摊派。对违法集资、收费和摊派,农业机械经营者有权拒绝。

第十四条 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时,当地人民政府及其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有权统一调集农业机械投入抢险救灾。

根据农时季节的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农业机械跨区域进行抢种抢收和农田基本建设。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大中型农业机械更新规划,并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补贴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更新。

县级以上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应按国家规定执行农业机械更新报废制度。

国家投资购置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其报废、变卖须经当地县级以上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 从事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或本省制定的作业质量标准;尚未制定标准的,按双方约定的质量标准作业。

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收费应按物价、农机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指导价格执行。

第五章 社会化服务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领导,健全和稳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劳动者兴办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第十八条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是国家设在基层的事业单位,具有管理、服务、经营职能。其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法律、法规;

(二)负责本乡(镇)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三)指导农业机械作业合同的签订,监督合同的履行;

(四)协助农机监理部门进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

(五)实施农业机械试验推广,向用户推荐优质适用的农业机械;

(六)负责本乡(镇)农业机械化统计。

第十九条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实行县乡(镇)双重领导。县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人员编制、人事以及业务工作的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农机管理服务站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未经县级以上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撤并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不得侵占其资产。

第二十条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应积极兴办为农业服务的农机供应、油料供应、农机维修、农机作业等服务性经济实体,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及时做好农机服务工作。

第二十一条 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凭县级以上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农业机械维修网点应按核定的维修等级、范围和有关标准开展维修服务,保证维修质量。

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维修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维修设备和检测器具实行定期检验。

第六章 安全监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农机监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驾驶、操作人员考核,核发牌证,安全检查,纠正违章和农机事故处理等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业务受上级农机监理部门的领导。

第二十三条 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实行牌证管理。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其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到县级以上农机监理部门办理报户登记手续,核发全国统一的牌证。

纳入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实行年度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其他需要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由省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本省安全生产的实际确定。

第二十四条 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其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农业机械化学校的技术培训,经农机监理部门考核合格,领取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可驾驶、操作农业机械。

对持有农业机械驾驶、操作证的人员,实行年度审验制度。未经审验或审验不合格的,不准继续驾驶、操作农业机械。

第二十五条 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异动、报废,须按规定到农机监理部门办理异动或注销手续。

第二十六条 严禁私自拼装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农用运输车,严禁擅自提高农业机械原设计转速和行驶速度。

第二十七条 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驾驶、操作,严格遵守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禁止拖拉机、农用运输车从事客运。

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要接受农机监理人员的监督检查,并有接受安全教育的义务。

第二十八条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上道路行驶时,其驾驶人员必须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接受公安交通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发生交通事故后由公安机关处理。

第二十九条 农业机械在省养公路以外的县乡道路、村镇、田间和场院作业现场发生的事故,由县级以上农机监理部门处理;造成人身伤亡的由农机监理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处理。需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发生农机事故后,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农机监理部门。

第三十一条 农机监理人员由省农机监理部门统一考核发证。在执行职务时,应当统一标志,持证上岗。

第三十二条 农机监理部门收取的农机监理费,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本省审定的项目、标准和使用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对责任者由其主管单位、工商行政、技术监督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收回国家投资,并处以投资5%至10%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县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农机监理部门视情节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也可并处暂扣农业机械,吊销、吊扣驾驶证、操作证,收回牌照。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对肇事者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由农机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罚。

第四十条 妨碍农机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农机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被处罚人对依照本条例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农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农机使用注意事项一看油

主要查看柴油、机油、齿轮油。如果是油刹车还要查看刹车油。这几种油不足应添加。

二看水

就是水箱中的冷却水,不足应添加。

三看眼和腿

眼睛就是拖拉机的照明灯、转向灯等是否完好有效。腿就是拖拉机的轮胎,主要乞压,轮毂螺栓的紧固等。

四看随车工具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篇2

当前,农民购置新机具的积极性高涨,农业机械进入了新的高速发展期。但随着农业机械拥有量的逐年增加,农业机械的安全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在当前情况下如何 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有效地保障农机的安全生产,是我们农机监理部门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

一、基层农机监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新的农业机械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状况,有望得到明显改善,为保障农业机械安全有序、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基层执法工作过程中,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执法依据不够充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了农机部门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实施登记、检验、办证等权利,明确了农机部门在农田、场院的检查权,但没有赋予农机部门独立的上道路监督检查的权力,导致对上道路行驶的农业机械不能实施有效监管,公安交警部门由于警力有限无力对拖拉机交通安全进行全程管理,致使在乡村道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无牌无证、黑车非驾等严重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助长了无牌无证脱检行为的发生。

2.“三率”增长亟待提高

以我县为例,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机保有量快速增加,但是,由于机手法律、安全意识淡薄、管理范围较大等种种原因,导致农机登记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较低。如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拖拉机注册登记数仅占拥有量的80%,拖拉机的检验率在60%左右,持证率为50%左右,为农机安全生产埋下重大隐患。

3.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法律观念淡薄,素质不高

由于农田作业机械开展作业的季节性比较强,且小型农机结构紧凑,重量轻,易学易操作,部分操作手根本不把学习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技术培训当回事,安全意识淡薄,不按正规操作规程作业,麻痹大意或野蛮作业、酒后驾驶操作等引发事故。

近几年,由于农机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一些农民买到机械以后,就开始作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教育,法制观念淡薄,驾驶技术低下,只知道干活,不知保养,不仅降低了机械的使用寿命,还易引发事故,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驾驶员素质,这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面临的一次重大任务。

4.农机对伍建设急需加强

在岗农机监理人员不足。以我县为例,县级农机监理所有十一人,乡镇有48人,现在多数不在岗,能坚持工作的不足20人,有的乡镇监理员调动频繁,往常没人干活,面对进村入户源头管理、安全检查、实地检验等工作,力不从心。另外,由于交通、通讯设备跟不上去,经费投入少,致使是农机监理工作无法正常运行。

二、对加强基层农机监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完善农机监理法规体系,坚持依法监管

完善农机安全监理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有效地加强对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农机监理机构的执法行为,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结合上位法,尽快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加快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基层农机监理部门的职能,增强执法约束力,为农机安全管理提供法制保障,将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农机安全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和持续改进,使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环境不断改善。

2.加强组织领导和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级政府应当对农机安全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领导,积极协调安监、公安等部门的力量,实行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措施,把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全力提高农机“三率”水平。同时要层层签新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把农机安全工作列入政绩考核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县、乡、村、营机户驾驶员五级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做到层层有抓、事事有人管,按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农机操作手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增强全民农机安全意识

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根据农机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协调农机监理站、农机推广站、农机校共同研究制订详细实用的技术培训计划,组织农机操作手学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掌握农业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熟悉农业机械的操作技术。要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向农机操作手宣传《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树立“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生命,安全是致富之本,事故是败家之源”的安全生产理念。要结合“安全生产百日”活动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五进”活动,创新宣传方式,不断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民、中小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4.强化农机安全监督检查,健全农机安全监管制度,净化农机安全环境

农机监理机关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据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违法处理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督促检查和执法监督力度。县级农机监理部门要做好执法人员的组织培训,按照农机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合理调度执法人员和车辆,重点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不检验、酒后驾驶、拼装(改装)农业机械等违法行为,协同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伪造农机牌证的犯罪活动,全力推动“三率”合理快速提高。

5.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篇3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农机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请记住我站域名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拥有量大幅增长,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这也必将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但是,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增加,农机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突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更加严峻。就拿我市说,农机交通事故能占整个交通事故的10%以上,另外,在农田、场院、机耕道路以及等级公路以外的乡村道路上发生的农机事故是屡见不鲜,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省人大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省政府下发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农机部门负责拖拉机管理和农机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地位,同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也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规章、文件,这就为各级农机部门抓好农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各级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农机安全生产,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就目前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弊端。

一是存在农机安全监理执法难的现象,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主要存在于拖拉机管理,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农机部门管理拖拉机的执法主体地位。但是,没有明确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行政执法主体地位,因目前各级农机监理机构担负着拖拉机监督管理的任务,而国家也没有出台农机监理行政法规,从而导致农机监理机构执法难、难于执法的现象产生。

二是由于农机监理机构的性质不明确、体制不顺,使各级农机监理机构体制五花八门,特别是区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虽说是事业单位,但大部分都是差额或自收自支单位,我市4个县级农机监理站,3个是差额、1个市自收自支,工资、经费难以保证,从而严重挫伤了农机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由此而影响农机监理业务的开展。

三是农机监理队伍人员不足、设施装备条件差,农机监理人员和装备与管理的对象比例严重失调,就拿我市四个区县来说,负责20余万台拖拉机和30多万台其他农业机械的管理,4个区县农机监理站仅有农机监理人员50人、13台农机监理工作用车,很难适应农机监理工作的需要,加之拖拉机和各类农业机械都分布在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给开展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很难完成所担负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任务;四是由于管理、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导致大批农机手安全生产常识、技术操作水平差,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遵纪守法、自觉服从管理,从而出现大量无牌行使、无证驾驶、违章违法作业现象,我市70%以上的机手没有接受正规培训,技术操作水平低下,这就为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诸多隐患。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抓好农机安全生产,预防和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就必须从体制、机制、源头上来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不适应的突出问题,才能有利于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为有效预防和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农机监理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

《道路交通安全法》只是把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执法主体管理职权授予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但没有明确农机监理机构是否是执法主体。我省出台的《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也只是明确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监督管理权由农业机械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各级政府又没有明确农机监理机构的性质和执法地位。但是,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行政许可必须由行政

机关实施,因此,农机监理机构无权行使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权,所以,要使农机监理机构担负起以拖拉机管理为主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重任,必须明确其性质和执法主体地位,理顺体制,为农机监理机构依法行政提供组织保证。二、进一步明确农机监理机构的行政许可范围

根据《道交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使本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职权”。就是说农机部门只有宣传教育、发牌发证、检验审验三项权利,而没有授予道路检查权、违章处罚权和事故处理权,只有许可发放权,只是行使拖拉机“车管所”的职能。却把拖拉机的违章处罚、事故处理的许可监督权交给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造成许可发放与许可监督的脱节。农机部门只准许发牌发证而没有监管处罚权,有责无权,这样使农机监理机构根本无法去履行职责,实施有效管理。这也不符合国家《立法》“权责一致”和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因此,为使农机监理机构做到“权责一致”,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应进一步明确农机监理机构办理农业机械登记、核发牌证、驾驶人考试发证、安全技术检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处理违法行为、处理农业机械事故的行政许可范围,为农机监理机构依法行政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三、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和装备建设

为适应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首先应理顺农机监理机构体制,健全并完善各级农机安全监管网络,特别是应加强区县、乡镇、村农机监理队伍建设,应按照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定岗定编,以解决基层农机监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对农机监理队伍的规范化培训教育,重点从业务职能、法律法规、规范执法行为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其业务素质、法律法规观念和执法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需要;三是加大对农机监理装备的投入力度,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要加大农机监理收费用于装备投入的比例,以增加和更新农机监理装备,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必备的物质装备和工作条件,为农机监理机构依法行政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四、进一步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

农业机械是广大农民重要的生产工具、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广大农民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相对低下,法律法规意识和观念淡薄,只知使用的重要性,不知安全的重要性,这是造成诸多农机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大对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一是要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技能教育,帮助农机手熟悉农机构造,掌握使用维护知识和简单故障排除的方法。同时要加强对农机手的考核工作,提高农机手的驾驶、操作技术,增强他们对复杂作业环境的应变能力,为农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要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帮助农机手认真学习掌握有关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认清违章操作的社会危害性和发生农机事故应负的法律责任,从而使他们提高守法的自觉性,自觉地为农机安全生产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力度

要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农机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认清当前农机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要针对农业机械作业特点,加强农业机械的源头管理,加大对拖拉机和农业机械的专项整治,做好农业机械的年度检验工作,确保投入生产的农业机械处于良好的安全生产状况;要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的检查力度,加强与公安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查处无牌无证、违法载人、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从源头上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遇有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农机事故的处理要坚持事故的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查清事故经过、原因和损失,认定事故性质,依法追究责任,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完善制度,为农机安全生产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篇4

长期以来,河北省农机监理基础薄弱,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管理“三率”(牌证率、检验率、驾驶证持证率)极低,农机安全隐患突出;二是农机事故统计报告工作弱化,事故统计采集数量不符合农机化快速发展规律;三是农机监理机构建设还有待于理顺加强,科技装备手段滞后。

二、2013年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为指引,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以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为目标,以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河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为主线,充分发挥信息宣传的引领作用,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农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业务规范和优质服务水平,抓好源头管理,为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将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落到实处开展行政权力运行全面清理,对清理出的行政权力通过采取岗位自查、科室互查、领导评查、部门联查、综合评定等方式,找准、找全每一项行政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类廉政风险点,分别制定风险防范措施,采取风险防范流程图规范、岗位风险警示牌提醒、动态预警提示告诫等手段,努力完善内控体系。

(二)抓好法规宣贯、财政投入及制度落实全面宣贯《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意见》,《河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农业部《农机事故处理办法》和《农机事故应急预案》,配合做好《河北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及后的宣贯;积极争取财政投入,保障农机监理工作经费,加强检测、考试等安全监理装备建设,提升监管能力;认真履职,加强监督,经常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严厉纠正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和问题,使规章制度真正成为职工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继续推行农机安全管理责任制继续推行农机安全管理责任制,分解下达全省农机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逐级签订农机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任务目标、工作责任与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四)创新宣教形式提升宣教效果不断创新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方法,充分利用本省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网资源,打造具有本省特点的集宣传教育、安全监管、服务农民于一体的信息平台,推进农机安全宣传信息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五)持续深化两个创建活动持续深化农业部部署的“平安农机”、“示范窗口”创建活动,推动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按照《河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要求,强化执法协作,提升安全检验效果。通过努力,进一步提升三率水平。

(六)加强监管促“三率”水平提升继续强化对补贴机具及享受惠农政策机具的监管力度,积极推动报废更新政策实施,积极开展免费实地检验试点,努力提升牌证“三率”水平。

(七)加强农机事故统计及应急处置加强农机事故统计、分析,发挥事故统计的基础作用,强化农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八)探索推广多种形式的农机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机保险制度,推广农机综合保险和政策补贴保险。

(九)抓好干部队伍建设针对本省农机监理系统人员变化频繁的特点,加强系统业务培训,提升队伍廉政文化建设水平。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篇5

20*****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区农机化工作始终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狠抓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推动了我区农机化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农机装备总量和农机作业水平有新的提高

预计到年底,全区农机原值达96.78亿元,农机总动力1591.73万千瓦,各类拖拉机拥有量50.27万台,增长2%、2.5%和2.5%,其它如畜牧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及农田基本建设机械都有一定的发展。全年完成实际机耕面积1494万亩,机收面积45.45万亩,增长1%、2%;完成机耕作业面积2800.2万亩,机械播种面积7.11万亩,机械植保面积60万亩,农机运输作业量97亿吨公里。

(二)农机化生产组织工作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各级农机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加强春耕、“双抢”、“三冬”农业生产关键季节农机化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广泛开展“万机闹春耕”、“万机战双夏”和跨区机收作业,提高农机生产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农机跨区作业迈出新步伐,加大跨区机收水稻作业的组织协调力度,积极培育农机作业市场,跨区机收水稻作业扩展到12个地(市)70个县(区),完成机械收割面积26.25万亩,其中跨区机收水稻7.04万亩,为农民节约水稻收割成本200多万元,为机手增加收入400多万元。

(三)“兴机富民”行动计划取得较好成绩

我区精心组织实施了“兴机富民”行动计划,加大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农机化重点项目、先进适用技术和农机化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兴机富民”行动计划取得较好成绩。广泛开展“农机化科技下乡”活动,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送到城乡,推广新机具2.98万台套,深受农民欢迎。“丰收计划”农机化项目进展顺利,项目区实施面积15.72万亩。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推广完成机械半机械化肥深施面积2*****0万亩,机械化节种面积74万亩,机械化节水面积61万亩,旱作机械化技术面积110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继续稳步推进,重点抓好农业部确定的粮食产地烘干项目建设,今年在兴安县建立了粮食烘干基地,总投资130万元,于6月份建成并展开烘干工作,为该县粮库烘干因水灾被浸泡的25吨粮食,烘干经济作物10多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精心组织实施了崇左、扶绥、邕宁、平果等4个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基地甘蔗生产从耕整地、开行、中耕培土、施肥、灌溉、植保、运输等环节均采用机械化技术,增产增效明显,使蔗区农民看到了机械化耕作的好处,激发了农民买机、用机的信心和希望,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四)“农机质量安全年”活动扎实有效,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加大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扎实开展“农机质量安全年”活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方面,一是抓好农机产品鉴定、质量检验工作。区农机鉴定站全年完成农机产品技术鉴定69项,推广鉴定15项。二是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我中心编制了《20*****年小型多功能拖拉机生产企业及其产品目录》和耕整机及微拖等四个企业标准,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并施行了《小型多功能拖拉机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标准》。各级农机部门根据这些标准开展了小型多功能拖拉机、耕整机、微型拖拉机专项检查,通报了专项检查结果,对存在问题的企业提出整改要求,注销了6家不合格小型多功能拖拉机生产企业的《产品目录》名单和5家微型耕整机生产企业的《技术鉴定证书》。三是开展了农机产品市场整顿和“打假”工作。配合全国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投诉“3.15统一大行动”,我区在容县举办了广西分会场活动,推进农机“打假”工作。全年共出动人员1752人(次),检查农机企业、经营点593家;在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配合下,共查处违法案件36件,查封没收假冒伪劣农机产品3345台件,涉案金额167.53万元。四是积极开展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投诉活动,全年共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16起,结案15起,结案率为93.8%,为农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56万元。

农机安全生产方面,我区把安全生产作为农机管理的重中之重,把防止群死群伤性重特大农机事故作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各种制度措施,扎实开展“农机质量安全年”活动。一是把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农机管理工作全局定位和总体部署,多次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全年或阶段性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和目标任务。二是根据机构改革情况及时调整和充实各级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逐级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强化目标管理。三是抓好“农机安全村”试点工作,全区120多个村委开展了试点工作,探索了新形势下适合广西实际的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新途径。四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技术检审、执法监控“三大防线”,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五是扎实开展“黑车非驾”专项整治活动,6月和10月集中力量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周”活动。同时,周密部署重点抓好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国庆”、*****前夕和春耕、“双抢”、“秋收”等重要节日期间及农忙季节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六是深入开展农机监理队伍准军事化建设和“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动,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实现了全年农机安全生产比较平稳的良好局面。到目前,全年发生农机事故164起,其中重特大农机事故37起,死亡49人,受伤人数161人,农机事故率、重伤率、死亡率均低于农业部规定的1.5‰的指标。

(五)农机化政策法规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为了确保农机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做到有法可依,工作有据,我们邀请人大及相关单位对广西农机化管理工作的现状和立法的可行性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广西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广西农机产品鉴定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小型多功能拖拉机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标准》、《开征燃油税对广西农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方面的法规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广西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已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一审,择机出台。《广西农机产品鉴定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已送自治区人民政府政策法规室审查,有望近期出台。《小型多功能拖拉机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标准》已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开征燃油税对广西农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已经课题研讨会及专家论证,完成课题研究,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燃油税改革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存在问题与不足

当然,我区农机化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政策法规建设滞后。例如农机产品鉴定、质量监督及“打假”等政策法规不健全,无法可依。二是农机安全生产存在薄弱环节。由于相关部门时常设置障碍,使政府赋予农机部门的“负责实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产品质量检验、鉴定和认证管理”的职责难以落实,县以下道路安全隐患严重,加之农机部门无上路检查权,执法工作十分被动。

二、20*****年农机化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20*****年,我区农机化工作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安全生产为主线,以示范基地(园区)建设为重点,以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为手段,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区农机化事业新局面。

2、主要目标任务

(1)农业机械装备总量。①农机原值达到1*****.39亿元,增长5.8%;②农机总动力达到1654.98万千瓦,增长4%;③各类拖拉机达52.28万台,增长4%。

(2)农业机械作业水平与效益。①机犁机耙作业面积

2856.15万亩,增长2%;②机械收割面积47.7万亩,增长5%;机械脱粒面积1853.4万亩;③农机总作业值110亿元,增长2%。

(3)拖拉机年检16.22万台,驾驶员年审15.08万人。

(4)农机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农机事故率、死亡率均低于1.5‰。

(二)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1、大力抓好农机化政策法规建设

继续做好《广西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广西农机产品鉴定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工作。为了应对入世给我国农业带来的挑战,努力提高农机使用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使用的效率和效益,迫切需要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为此拟着手对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调研、论证,争取出台一个管理办法。继续做好《开征燃油税对广西农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课题成果利用工作,为政府制定燃油税改革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2、大力抓农机安全生产

搞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赋予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农机安全生产要以防范重特大农机事故为重点,力争做到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少出,努力为农机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一是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安全生产是政府行为,是一把手工程,必须按中央要求和国务院规定,明确职责,明确责任,当前要着重抓好县、乡两级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充分调动县、乡两级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从源头上把好安全生产的关口。二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技术检审、执法监控“三大防线”工作落实。三要积极开展农机安全村建设,认真总结上年开展农机安全村示点的成功经验,并形成一套规章制度,在全区推开,使农机安全生产形成基层抓、抓基层的良好局面。四要深入开展“文明监理,优质示范窗口”活动,规范监理执法,提高服务意识。五要抓好全区农机安全监控网络项目建设。集调控指挥、信息交流、车辆检测检验和安全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从手段上解决安全生产落实问题。

(3)大力抓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窗口,是振兴农机富裕百姓的重要措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要在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方面有新的突破,一是要抓好经实践证明适合广西实际的小型农机具、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丰收计划”农机化项目、机械深耕深松技术、中低产田改造综合机械化技术等农机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在扩大实施面积,提高质量,增强实施效果上狠抓落实,真正使农民够用得上更多的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增加效益的农机化适用新技术新机具。二是要重点抓好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果蔬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组织实施工作。水稻生产机械技术推广工作,在巩固机械耕整地、机播机插、机械植保、机械脱粒已取得成效基础上,要在机收、烘干等机械化技术推广方面有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效。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要认真总结崇左、扶绥等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扩大示范推广面积。同时,抓紧研制、引进适合我区蔗区生产条件的深耕深松、开行、中耕培土、蔗叶还田、砍蔗等机具,抓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减轻蔗农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甘蔗增产、农民增收目标。果蔬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主要抓好水果生产机械化技术和果蔬保鲜机械化技术推广,选择果蔬生产重点县进行项目建设。三是精心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机化项目建设和农机化技术实施。积极参与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农机化技术实施和农机化项目建设要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提供农机装备和技术支撑,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机化项目精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大力抓好农机化示范基地(园区)建设

(1)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组织实施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是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意见》的重要举措。在继续抓好兴安县粮食产地烘干项目试点县和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实验示范园区田阳县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一要抓好水稻跨区机收示范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机收作业特别是跨区机收水稻作业,突破水稻收割环节机械化。二要抓好柳州地区、钦州市等4个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建立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样板,探索经验,推进我区水稻生产机械化。

(2)甘蔗生产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在继续抓好崇左、扶绥等已有的甘蔗生产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明年拟新建设3—4个示范基地,使全区5个甘蔗生产地市均有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基地要基本实现耕整地、开行、中耕、植保、灌溉、收获等生产环节机械化,实现亩增产1吨,亩节本增效300元的目标。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篇6

1.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

1.1部分农机驾驶员错误地认为在田间、场院、乡村道上驾驶、操作农业机械进行作业,不必办理有关手续,并且拒绝接受管理部门的管理。

1.2有的驾驶员为了挣钱而无视安全,擅自加高车厢或更换大的拖车,甚至想方设法提高车速,经常发生超载、超速行驶的现象;有的驾驶员致富心切,起早贪黑连轴转,经常发生疲劳现象。所以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驾驶员就不能及时处理。

1.3目前,很多驾驶员只会开车,而不懂如何对机车进行保养不能使机车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且对机车发生故障没有预见性有时会因为中途机件损坏、失灵而耽误行程或酿成事故。

2.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2.1农机安全监理部门一定要按照《条例》和《培训法》的要求,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培训,严把考核、发证与年审关,并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农机化作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农机安全生产作出应有贡献。

2.2对农民朋友还应该加强农机安全作业常识宣传,使他们能够知道农机安全常识,了解农机安全常识,在生产中遵守安全规章,以便消除因第三者过失造成的农机事故。无论是农机交通事故还是农田作业事故,第三者的过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更是如此。”从上述规定可知,《条例》既要求机动车驾驶员遵守,也要求每个公民遵守。对于农机从事农田作业,凡是参于作业人员和周围其他人员,都必须遵守农机安全作业规章,确保安全生产。

2.3加强宣传,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是我们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要多层次、多方位地向农民和机手宣传农机法律、法规,提高其操作、保养机车对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农机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要求驾驶操作人员养成作业前检查农机技术状况,特别是对影响作业安全的零部件检查的良好习惯,从而在农机本身的技术状况方面保证作业安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4监督检查是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加强农具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落实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遵守《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力保障。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应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农机交通安全进行检查,特别是对乡村道路农机交通安全的检查。目前,乡村道路的交通安全是一个盲区,交通管理职能部门把监管和整治的主要精力放在交通流量大的国道、省道、县道及城镇街道等交通要道上,无暇顾及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之有些农用机动车主的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安全意识差,他们趁有关部门疏于管理之机从事违章运输,甚至非法从事客运,从中牟利。于是无证行驶、违章载客、超载、人货混装等违章现象泛滥;加之乡村道路的路况环境使农机使运输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另外,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还应在农忙季节,集中精力对农机农田作业进行监管,全方位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2.5从事交通运输的车辆之间,车辆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比较易认定。但对于拖拉机违章载人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事故处理机关一般都认定驾驶员负全责。其实,这样划分事故责任是不客观的,更不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一些违章搭乘拖拉机者的行为。《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货运汽车挂车、拖拉机挂车、平板车、起重车、自动倾卸车和罐车不准载人”。根据这一规定,利用拖拉机载人的驾驶员和搭乘拖拉机的人员其行为都是违反《条例》的。概括起来,对农田作业农机事故的处理,应按照《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和其他有关规定,以责论处,以便教育广大农民朋友人人都要遵守安全规定,及时消除各种农机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2.6农机安全监理的重点应在乡村道路、场院、田间地头,对这些地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不留死角,使无牌、无证和未参加年检的农业机械无法行动。对这些经多次入户动员后,仍拒不办牌、办证和参加年检年审的农机户,通过法院强制执行,以增强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制性和严肃性。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篇7

关键词:农机;安全;农机监理

前言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是法律赋予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及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职责,是实现农机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证,我国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职责主要包括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牌证管理、安全检验、事故处理、应急管理、安全检查、安全宣传等。2019年,累计报告国家等级公路以外农机事故351起,死亡49人,受伤87人,直接经济损失569.4万元;因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225起,因无证驾驶引发的事故75起,因无牌行驶引发的事故52起,因未年检引发的事故75起,接报拖拉机肇事造成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1867起,致699人死亡、18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582.3万元[1]。拖拉机造成的交通事故中,56%的肇事拖拉机没有号牌,37%的拖拉机驾驶人没有驾驶证。当前,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微耕机脱管现象严重,农机监管“三率”普遍不高,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拖拉机无证驾驶、无牌行驶、未检验作业等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仍然存在。同时,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受重视程度不够高,存在农机安全监理职能弱化、装备匮乏、经费少、人员不足等问题。

1主要因素

1.1机构弱化、体制不全

机构性质不一,就云南省农机监理机构来说,全省有1个省级、16个州(市)及132个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其中省、州(市)两级及近一半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其余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因技术职称不同而出现同岗不同待遇的问题,致使事业身份的农机监理人员在政治待遇或经济待遇与参公人员都相差甚远,难免产生一种心理不平衡、工作懈怠的情绪。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我国农机化水平逐年提高,农机保有量大幅度增加,农机装备水平持续增长,受编制限制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人员编制偏少,年龄结构偏大,工作压力大,岗位人员与工作量不匹配的矛盾较为突出。经过多轮机构改革后,乡镇成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已不再设有专职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基层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出现缺管漏管现象。

1.2行政处罚难实施

农业机械除了农田作业、场院作业、农产品加工外,运输机组主要从事农产品的运输,按照《中华人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公安交警部门没有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的基础信息,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缺乏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管理信息的共享平台,制约了公安交警部门对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处罚[2],导致公安交警部门执法时无法准确及时的获取拖拉机登记及农机手驾驶证信息,证件的真伪性难以做出判断,导致执法积极性低,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畏难情绪;而农机部门没有上道路监管的权限,存在想管而管不了的情况。两部门多年来一直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但因部门工作配合积极性不高,执法过程中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违法行为到底由谁进行处罚而有争议,交警部门无法利用执法仪打印罚单,而农机部门因采用一般程序处罚时,执法程序繁琐,时间长,导致农机监管不愿执法。农机部门在田间场院开展农机检验检查时,发现违法行为只对农机手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而没进行处罚,难以约束农机手,对其实施行政处罚时,因处于田间地头作业,没有带本人证件,机手提供的个人信息真伪性难以核实,常常造成事后登记信息错误,处罚找不到人。农业机械动态监管的缺失,导致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三率”的严重下降和安全隐患增加。

1.3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受理不便

农业部令2018年第1号令《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管理规定》和农业部令2018年第2号令《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规定》,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的管理及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登记管理,其所属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承担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登记管理具体工作[3]。农机监理机构主要服务于农机手,农机手每办理一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业务都必须驾驶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到县(市)级农机监理机构办理,实在是不方便。以前农村,交通不便,车辆少,物资匮乏,所需物资大都需进城采购,开着拖拉机进行物资采购顺便也就把农业机械牌证业务给办理了。现如今,乡村建设发展越来越好,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高速发展带动了农村的繁荣,农村的交通方便了,乡村都开通城乡公交,买小汽车、摩托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让农机手用半天、甚至1天的时间开着拖拉机到辖区农机监理机构办理拖拉机的管理业务,农机手都表示拖拉机上路行驶慢、噪音大太、耽搁时间长、误事,都不愿意开着拖拉机进城办理业务。

1.4农机监理装备严重不足

2009年2月10日农业部关于印发《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规范》的通知,按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规范》要求农机监理机构需配置考试、检验、事故勘察处理、执法用车等装(设)备,目前来讲农机安全监理机构都具备了开展农机安全监理的基本条件,但在硬件装备上如检验、事故勘察处理、行政执法等装备设施仍然很欠缺。90%以上农机监理机构在开展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上几乎无检验设备,仅仅靠检验员眼看、耳听、手摸、鼻闻的传统方法判断机器性能,检验项目单一,没有办法有效出具具体的数据参数来说明农业机械的性能,检验遗留安全隐患大,没能起到有效排除安全隐患的作用,导致拖拉机驾驶员认为检与不检一个样,就是盖个章的事。在开展行政执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等各项农机监理工作中对照《拖拉机禁用与报废》GB_T16877-2008-T标准,针对达到使用年限,但在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有效功率或者动力输出轴功率、有效制动距离四个指标上农机监理机构没有具体设备测量,农机监理员难以判定该拖拉机是否执行禁用与报废。

1.5经费保障不足

2016年5月1日前,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有6项收费许可:拖拉机号牌(含号牌架、固定封装置)费、拖拉机行驶证费、拖拉机登记证费、拖拉机驾驶证费、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费、驾驶员考试费,收缴的规费扣除成本,剩余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分别上缴各级财政,各级财政再按照一定的比例返给监理部门用于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自2016年5月1日起,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扩大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的通知》(财税[2016]42号)文件规定,免征拖拉机号牌费、拖拉机行驶证费、拖拉机登记证费、拖拉机驾驶证费、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费,5项监理业务收费全部免征,仅剩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考试费1项。虽中央文件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妥善安排单位预算,保障工作正常开展,积极支持农机监理事业发展,但在2018年2月2日农业部通报农办机[2018]1号文件中全国未落实农机监理财政经费保障的县(市、区)仍然有568个。由于各地财政困难,农机监理机构只有人头经费,难以保障农机监理各项工作的开展,严重制约着农机安全监理事业的发展。

2提升农机监理工作的措施

2.1整建制划入农业综合执法机构

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是法律赋予农业机械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依法监理,强化执法监管,提高农机监理机构权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是一部为了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法规。建立健全了农业机械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操作、事故处理、监督管理等有关管理制度,构建了统一、完整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条例中明确实施《条例》的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4]。《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了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对农业机械及其操作人员的管理职责,这些法律法规职责要彻底的贯彻落实,只有将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整体归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才能更加彻底强化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与法律的实施主体一致,农机监理机构犹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车辆管理所,如只是将行政执法职能划转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农机监理机构职能更加弱化,导致交叉工作相互推诿,需两部门较强的团结协作才能较好地完成。

2.2强化执法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第三十六条除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针对拖拉机牌证管理不同违法情况给予200元~2000元罚款,驾驶证违法行为给予100元~500元罚款,对农机手违法事实进行较为有效的监管处罚罚款时必须采用一般程序。由于一般程序繁琐、案件办理时间长、信息核实不准确,导致农机执法人员不愿意执法,如农机执法参照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进行处罚时启用简易程序,可当场处罚,便能有效对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进行有效监督。同时改善执法服务措施,配备便携式移动执法终端,通过移动执法终端实时查询、录入和数据传输,完成农业机械违法处理、驾驶人违法记分及农业机械和驾驶证信息查询等功能,并现场打印处罚决定书和处罚告知书,实现随时随地执法的功能,不断提高农机安全执法工作能力,切实保障农机和农业生产安全[5-6]。

2.3牌证管理改革

将农机监理牌证业务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或由县(市)级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在乡镇设置农机监理派出机构,办理农机牌证业务,可有效提高农机手办理业务的便捷性。同时,针对拖拉机未达到《拖拉机禁用与报废》标准规定而长期投入使用的未注册登记、注册登记时无法提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合格证或进口证明、长期脱检未获得检验标识三种情况,可通过委托机动车社会化检验机构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检验合格后提供检验合格报告,可进行注册登记及参加年度检验并发放检验合格标识。

2.4扩宽检验方式

农机检验设备包括搓板式制动力试验台、转向盘转动量扭矩检测仪、踏板力计、制动距离检测仪、前照灯检测仪、声级计、柴油车烟度计、笔记本电脑、灯屏、打印机、软件系统、折叠式工作台、运载工具、备品备件、专用工具。针对目前监理机构设备紧缺,单位购买能力薄弱的情况,开展委托检验,把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安全技术检验职能委托给社会化机动车检验机构开展农机安全检验工作,可从根本上解决农机监理机构有职能无检查设备的问题,借助检查设备可有效排除隐患。

2.5加强经费支持

农机安全生产作为全国17个安全生产重点行业之一,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农民家庭及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各级财政加大农机监理经费投入,严格按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管理规范》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才能更好的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政安全。

3结论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篇8

一、宣传贯彻农机化法律法规。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和《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等部门规章。积极争取省政府尽快出台《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和贯彻落实国务院22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各市县要利用好当地人大检查法律规章贯彻落实情况的机会,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帮助解决落实好有关困难和问题。

二、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要在总结近几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情况,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严禁”要求,坚持“五项制度”,做到“八个不得”,严格程序,阳光操作;强化监管措施,加大监督力度,特别要加强对倒卖补贴指标、乱收费、搭车收费、非法套取购机补贴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发现问题,严厉查处,决不姑息。2012年,力争通过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771万千瓦,新增各类农业机械20万台(套)以上,新增农机总动力200万千瓦以上。

三、抓好重要农时和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生产。要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好“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的机械化生产工作。全面实施重要农时重点作物机械化生产进度统计报告制度,准确把握农机化生产动态,一旦发生灾害性天气,各级农机部门要快速反应,及时组织农机投入抗灾救灾。要重点加强水稻、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组织协调,扩大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和领域,保障农用柴油供应,推动跨区作业向跨区机耕、机插、机播等环节拓展,力争油菜机收等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抗旱排涝主力军作用的同时,做好抗旱排涝的农机物资储备和应急管理工作。

四、培育壮大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要深入开展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建设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运行机制、健全的财务制度、较大的服务规模、显著的综合效益的“五有”农机合作社。2012年,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500个,发展质量保持全国领先。

五、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中央要求,2012年,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要努力实现“两个全覆盖、一个衔接”,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人员工资水平与同级事业单位相衔接。农机部门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不断健全完善县乡两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网络。

六、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和技术。在33个水稻主产区和12个专用小麦主产区,重点推广水稻、小麦全程机械化技术,重点突破播栽机械化技术。大力推广秸秆切碎机、打捆机和粉碎还田机,最大限度遏制秸秆留茬过高和焚烧现象。在43个双低油菜主产区,重点推广油菜播栽、机收及秸秆还田综合机械化技术。在24个棉花主产区,重点推广棉花育苗、移栽、中耕施肥、喷药和拔秆等综合机械化技术。在蔬菜、茶叶、花卉、水果、食用菌、苎蔴等高效经济作物主产区,重点推广设施育苗、耕整覆膜、节水灌溉、修剪整形、采摘加工等机械化综合技术。在水产养殖、畜禽饲养区,重点推广清淤、投饵、保鲜、饲养、加工等机械化综合技术。2012年,全省水稻机械播栽面积要达到950万亩,其中机械插秧800万亩,油菜机播30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

七、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针对全省农机化专业人才少,青黄不接的状况,重点抓好农机化适用人才、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充实农机化队伍,提高农机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全行业队伍素质。要通过阳光工程培训,重点搞好农机手的操作技能培训、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农机推广和监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八、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要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机安全监管能力,夯实农机安全生产基础。要加大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保障机具安全技术状态。要积极争取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要学习借鉴外省经验,努力探索实行免费牌证管理和免费进行实地检验的路子,不断提高列管率。要花大力气抓好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大力宣传开展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开展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发生农机事故后获得损失救援补偿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建立农机安全风险防范和风险保障机制。农机事故发生率、死亡人数控制在省政府规定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压特大农机事故。

九、扶持农机工业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2号),支持本省农机科研单位和农机生产企业,研发生产农民急需的农机新产品。要按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切实加强农机生产、销售、维修管理及指导工作。要支持、引导农机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防止引进外省淘汰落后的农机产品进入我省,以减少对我省农机安全生产的威胁。

十、抓好农机化政务信息宣传工作。信息宣传作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机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农机研制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安全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幅提升。要做好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的改版工作,开展信息员培训管理工作,合理布局信息采取点,建立信息员考评制度,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各地要围绕农机购置补贴、机械插秧、油菜播收、跨区机械作业等重点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农机信息网,大力宣传农机化取得的新成效和好作法,充分展示农机化工作新亮点,为农机化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上一篇:防溺水主题班会范文 下一篇:优秀毕业生主要事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