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件范文

时间:2023-10-27 19:55:18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课件篇1

高中化学课程非常抽象,学生理解非常费力。教师纷纷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来使化学课程由抽象变得具体,由复杂变得简单。多媒体教学确实能够把微观的世界变得宏观,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事物的构成及转化,从现象进行分析探究,进而了解事物的本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深受教师的欢迎,因为它能方便地插入各种媒体信息。但是对于理科教师,尤其是化学教师而言,那些复杂的分子式、化学反应式让教师头疼,编辑这些内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教学中又经常用到不能避开,因此说,图形、分子式、化学反应式的编制是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输入化学公式

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化学教师经常要添加化学公式,能够比较迅速地输入化学公式的软件比较多,有树懒神算之化学方程式、化学之窗chemwindow、新化学画版2.1、化学金牌等。笔者以化学金牌为例,介绍如何输入图1所示化学公式。

1)从网上下载安装“化学金牌”软件;

2)双击化学金牌图标,运行该软件,打开其使用界面,会发现该软件使用界面与word极为相似,只不过是在word窗口的上面和下面多出了输入化学公式的工具,单击“加载项”,打开其选项卡;

3)编辑氯苯,单击相应的苯符号,再单击氯元素符号,移动到适当位置;

4)编辑水分子,输本文由收集整理入+h,输入2和o,注意要在+前后各输入1个空格,以分隔连接的化学式;

5)输入箭头线,选择“绘图工具”下的“格式”选项,设置其格式宽度为4 cm;

6)添加反应条件,打开“加载项”选项卡,单击“元素”按钮,选中ca+,拖动图文框到适当位置,继续输入其他符号;

7)编辑生成物,输入反应式后面的内容,并调整到适当位置;

8)组合反应式,全部选中化学反应式,选择“绘图工具”下的“格式”选项,组合该反应式,复制该反应式,打开powerpoint软件,粘贴到适当位置。

2 添加化学知识结构图

在上复习巩固课的时候,教师总是喜欢将课本上的知识制成结构图,以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本学科的知识系统,便于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在做题的时候也能够迅速地找到知识点进行分析,快速地找到化解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快速解答出问题。图2是铁原子与铁离子的转化结构图,制作这样的结构图应用powerpoint能够轻松地做到。

1)创建带箭头的直线,单击“开始”选项卡,单击“形状”下的下拉按钮,在“线条”工具中选择带单向箭头的直线,在所需位置拖拽出带箭头的直线;

2)创建组合图形,再按照上面的方法拖拽出另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注意拖拽的方向与第一条相反,并且调整它们的位置相称;

3)组合,选中两条直线,单击“排列”下的下拉按钮,选中组合选项,将两条直线组合在一起;

4)设置形状格式,选中组合图形,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形状格式”,选择“线条颜色”选项,选中实线前的单选按钮,单击“颜色”的下拉按钮,选中“黑色”,单击“线型”选项卡,在“宽度”后面输入2.25磅,单击“关闭”,完成形状格式的设置;

5)选中组合图形,复制两遍,并且调整它们的方向成正三角形;

6)输入文字,单击“插入”选项卡,选择横排文本框,在幻灯片的相应位置拖拽,输入“fe”,设置字体为36磅,与此类似,分别创建两个文本框,并分别输入文字“fe2+”“fe3+”,分别选中“2+”和“3+”,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字体”,在

转贴于

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单击“效果”选项中的“上标”前的复选框,完成对其上标的设置;

7)调整位置,调整文本框的位置到正三角形的三个角上;

8)组合图形,将所有直线和文本框全部选中,单击“排列”的下拉按钮,选中“组合”命令,将所有图形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形,这样一来,无论图形复制到哪里,都不会产生丢失部件的现象。

3 添加化学图形

在化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化学教师总是遇到图形、图像的问题,除了用传统的扫描手段获取,学会对基本图形的编辑和整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制作基本图形,教师可以使用powerpoint中的绘图工具来制作;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就要使用专门的绘图软件制作了。当然要想获得理想的制图效果,往往要综合几种软件的特长来制作。

图3是高中化学中的“石墨晶体结构俯视图”。在制作这幅图的时候,笔者先使用powerpoint来做,制作六边形非常容易,但是缺点是不能拆分现成的图形,制作的圆的立体效果也不突出,整体来看总是不规范。于是笔者利用flash制作出非常规范的六边形和圆。在制作圆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将高光偏移到右上角,利用“填充变形工具”就轻松地做到了。笔者在将圆和六边形对接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总是透过圆看到六边形,就是说圆不能覆盖住下面的图形,将圆放置到第二图层也不行。后来将这两幅图放到powerpoint中对接,又发现一个问题:圆的图片带有白色的背景,就是放到photoshop中也没能成功去掉,可能是制图功夫不到家吧。最后,笔者综合两种软件制成这个图,效果不是太好,但是也基本上表达出了课题的意思。

4 添加化学图表

图表的特点就是能够非常清晰地表示出事物的大小、多少,部分与整体的比例关系等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图表,能够一目了然地比较出不同事物的量的大小或者是一种事物的发展态势。图表根据其特点分为条形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面积图、圆环图、雷达图、气泡图、股价图,其中最常见的是前三种。笔者以图4所示“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三维饼图为例,介绍如何添加饼图。

1)选择“插入”选项卡,选择图表,powerpoint自动打开excel工作表窗口,要求用户打开相应的工作表以便选择数据源;

2)打开相应的数据表,选中数据源,如果数据不连续,注意要同时按住“ctrl”键,选中不连续的数据;

3)设置图表样式,右击图表,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图表区格式”选项,在弹出的“设置图表区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填充”选项,选中“纯色填充”,在“填充颜色”的下拉按钮中选择“白色,背景1,深色5%”,即可完成对于图表区背景色的填充。

制作折线图与条形图表与制作饼图相似,只不过是在第一步时选择的图表类型不同而已。

教师除了要能够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元素,还要灵活使用多种软件编辑制作课件时所需的素材,这些素材除了从网络上下载分门别类保存到自己的素材库中,更重要的是能够自己制作。这样做一是自己制作出的素材更加符合自己的实际需要,而且能够随着题目要求加以改变;二是更能够锻炼出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实用技巧,以便提高制作课件的速度与质量。

高中化学课件篇2

【关键词】实验教学环境教育绿色化学污水处理

化学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化学课堂教学更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阵地,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最直观有效的途径。

化学实验会使用到许多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也会排放出有害气体,产生污水,对实验后的化学物质进行处理和尽量减少有害气体、污水的排放是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高中化学新课程将“通过实验学化学”作为线索,新增了很多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强调化学实验教学同时也肩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任。经实践摸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理念。绿色化学是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化学,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个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其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5个“R”上,即减量(Reduction)、重复使用(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Regeneration)、拒用(Rejection)。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落实“绿色化学”的理念呢?

第一,减量——药品减量、洗涤用水减量。减少排污首先要把握两个“减量”。(一)减少药品使用量。化学实验所用药品的量以能达到实验效果的最少量为最佳,即应大力推广“微型实验”。现行教材中给定的药品用量大多数是偏多的,减量势在必行。如苏教版(以下所举例均为苏教版)化学必修1第51页活动与探究[实验4]“向一只烧杯中加入50mL0.5mol/L碳酸钠溶液”,改为“向一只50mL烧杯中加入30mL0.5mol/L碳酸钠溶液”;必修1第53页活动与探究实验“50mL0.1mol/L盐酸、醋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改为30mL,效果同样明显。对于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使用的试管绝大多数都可改用10mL、5mL的小试管。(二)减少洗涤用水量。长期以来,人们以水为净,洗得越净越好,很少考虑洗脏了多少水,污染了多少水。化学实验完毕,所用玻璃仪器都要洗净以备下次再用,往往没有将反应器中的药液倒尽就用水冲洗,这样大量的化学药品随水一起冲走,增加了用水量。为减少洗涤用水量,将试管中的药液先倒净后再水洗,洗分初洗和清洗,初洗用最少量的水,洗涤后的水收集处理,不直接进入下水道排放。这样不仅节约用水,进入下水道的化学药品量也大大减少,也达到了减少污染水源的目的。

第二,重复使用。现实生活中许多物质可以回收利用,如我国金属产品三分之一以上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化学实验取用的药品也可以重复使用,如:化学必修2第30至31页活动与探究[实验1]和[实验2]分别取出5mL12%、4%的过氧化氢做对比实验,[实验3]的实验完全可以利用前两实验的药品而不用再取药品。其次,初洗用水可以重复使用,多支试管用一盆水洗,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也进一步减少了用水量。

第三,回收利用。化学实验完毕的很多药品可以回收利用,如化学必修1第68页活动与探究实验中的浓硝酸、浓硫酸,第19页、46页萃取后的四氯化碳;化学必修2第30页活动与探究[实验2]用过的MnO2,第35页活动与探究[实验2]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反应后的固体都可回收再供其它实验使用。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也减少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的排放。

第四,拒用。对一些会对学生造成损害的实验物质应该“拒用”,这里的拒用不是放弃不做该实验,而是通过研究改进实验方案(研究改进实验方案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良好的实验效果),减少对环境有害物的产生,或者是对有害物质进行处理以达到减少对环境伤害的目的。如化学必修2第44页观察与思考实验电解饱和氯化铜溶液,该实验要验证电解池两极电解的产物,阴极产生红色的铜,现象很明显,但阳极产生的氯气黄绿色观察不明显且产生的氯气对人体有害,通过研究把阳极进行改进:用一支下端截去的小试管套住阳极,试管口用导气管把电解产生的气体导出检验后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这样既能在小试管中观察产生的气体颜色又能把对环境有害物进行处理;另外,高中化学新课程苏教版安排的有些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并不适宜学生做,譬如必修1第42至43页活动与探究[实验1]和[实验4]学生直接使用氯气等实验、必修2第63页活动与探究[实验1、2]就应该改为观察与思考实验。

二、化学实验过程中努力做到有害气体“零排放”。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产生Cl2、SO2、NO2、NO、CO等对环境有害气体,实验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探究还是教师演示都必须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不直接排放。第一,设计联合装置,使反应在全封闭和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如必修1第42页观察与思考实验设计联合装置,按照制取Cl2除HCl(饱和食盐水)干燥(浓硫酸)漂白实验(干有色纸)漂白实验(湿有色纸)收集Cl2集气瓶尾气吸收(氢氧化钠溶液)设计联合装置使实验在封闭体系中进行;再如第88页SO2性质,按照制取SO2漂白实验(品红溶液)性质实验(氯化钡溶液)性质实验(滴有H2O2氯化钡溶液)尾气吸收(氢氧化钠溶液);第100页NO2、NO制取与性质设计如下图的联合装置进行,能有效防止有毒气体NO2、NO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第二,化学实验中还应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如必修1第92页观察与思考[实验3]中的铜片改用可抽动的螺旋状的铜丝,当实验结束时向上抽动铜丝,使其离开浓硫酸,防止继续反应生成SO2。

通过设计联合装置,不仅能防止有害气体排放,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掌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设计联合装置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中明确规定: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化学实验室的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便沿着一条条暗管排入江河,无形中造成更多水体污染。学校作为培养未来接班人的殿堂,一边大力宣讲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号召广大学生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另一边又在不自觉地污染着环境,确实存在自相矛盾、处境尴尬的事实。学校应从自身践行保护环境,对教育学生更具说服力。与其领着学生走出校门走马观花参观工厂的污水处理情况,不如引导学生亲自参入污水处理的实践行动。进一步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体现重视探究性学习培养探究的能力的态度。

学校实验室污水处理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能得到很好地落实。首先减少污水的产生。实验前各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准备好废物收集装置和盛初洗用水装置,在实验完成后督促落实废物收集,负责仪器初洗。第二,引导学生对污水进行处理。初洗污水全年段收集后,引导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分析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讨论研究净化方案。如必修1第66页活动与探究[实验1、2]实验后的污水中含有Al3+对水质有害,引导学生研究除去的方案并组织实施。污水排放前组织学生进行检验,达到排放要求后再进行排放,收集到废物可以转交给有关化工厂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创造经济效益。

高中化学课件篇3

关键词:软件工程;工程化案例;评价体系;教学模式

软件工程作为国内外各高校转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本身在系统化、体系化等方面的集成度较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同时,软件工程作为实践性较高的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面对瞬息万变的软件工程人才市场的社会需求,传统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因此,为保证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软件工程人才市场的需求,必须建立一个科学规范,有效可行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新模式。

一、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现如今,教育部大力提倡“减时提效”[1],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探讨学科课程如何在减少教学课时量的情况下,提高其教学质量,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的调研,作为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软件工程课程,笔者认为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现阶段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现今,高校在实施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多通过课堂理论讲述强化学生对重要原理和知识点的掌握,依靠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模式下,学生易产生日益严重的厌学情绪,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提升。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迫切需要打破传统,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亟待提升

仅靠课堂幻灯片讲述软件工程课程的传统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化、工程化的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普遍使用,但相当部分教师仍停留在照搬照读的形式,需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认知和熟练度。

(三)课程教学中工程化案例环节薄弱

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化、工程化的教学要求需要丰富易懂的工程化案例来辅助教学,加快学生对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今主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材努力增加工程化实际案例在教学中的比重,但力度仍不够。探索将工程案例软件虚拟化亟待解决,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相关的理论和技巧,不断提升其实践能力。(四)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对于该课程,多数高校偏重理论教学的考核,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侧重于理论,动手实践普遍较弱。

二、软件工程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

经过对国内软件工程行业市场需求的深入调研,参照我国软件工程学会颁布的相关软件工程课程指南[3],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实践经验,从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精化工程化案例、细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结合阜阳师范学院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软件工程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教授为主,辅以教材或课件,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对课程的兴趣很难提高。为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其学习效果,笔者分别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调整和改革。1.理论教学改变以往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教学模式[4],采用多媒体课件+MOOC的混合模式进行理论教学。不仅在多媒体课件中强化了课程相关理论和知识点产生背景的导入,而且对系统化的抽象内容以较多的动画的形式展示,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容易,学习兴趣普遍提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同时进行MOOC制作,并通过微信等平台与学生共享,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复习。2.实践教学传统实践教学依靠实验课,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实验任务,这种模式下,对于完成软件工程中的系统化任务,学生普遍反映难度大,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为此,笔者设计并采用了“虚拟软件项目开发组”模式,即笔者将所在学院的校企合作企业的软件项目实训平台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按兴趣爱好进行自由分组(每组4—8人)选题,然后,每位学生可按自己在组内的角色,相互配合完成项目组的各项软件开发活动。

(二)精化工程化案例

工程化案例是软件工程课程诠释相关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的关键[5]。现今常见的教材中多数根据理论内容选择不同的案例进行部分介绍,这种片段式的案例虽能满足特定章节的教学需求,却不利于学生对软件项目设计全局观的培养。工程化案例在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过程熟悉原则学生作为工程化案例的使用主体,设计的工程化案例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其过程熟悉,进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软件工程相关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实施上。2.阶段全面原则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各阶段产生的相关规格说明书等)应在工程化案例中都得以体现,以便学生更具体地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课程相关原理和方法的应用。3.难易适中原则由于在校学生一般都没有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经验,在设计工程化案例时,其规模不易过大,系统模块一般控制在5—8个,以便学生迅速适应并进入软件项目角色扮演上。笔者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遵照上述原则,分别以学生选课系统和ATM系统作为教学过程使用的结构化开发和面向对象开发的典型工程化案例,由此展开软件生命周期各核心阶段的教学,并对各阶段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及解决方法、工具和步骤进行详细分析,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细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传统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主要依据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成绩等硬性因素,忽视了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自我评价、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等软性因素。由于软件项目的实施是渐进式的,笔者提出一种渐进式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即在软件项目开发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个阶段中,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度、出勤率等方面进行考查,而且让学生软件项目实践教学中进行组内的项目实施进度、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等方面进行互评,最后结合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该模式各阶段的评价内涵明确,不但反映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而且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兴趣都得到极大的提升。表1中比例是指各环节评价内容评价分数((最高100分)在总成绩(百分制)的最大百分比。

三、结语

高中化学课件篇4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优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卢森林(1960-),男,江西高安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吴丽华(1963-),女,江西上高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JXJG-10-85-2)的研究成果,主持人:卢森林。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2-0067-03

运动生物化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也是运动人体科学的组成部分,是体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要求运动生物化学教师要从分子层面讲授运动人体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掌握这一理论并运用到体育锻炼与竞技体育的实践中去。

当前,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来优化课堂教学。先进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的引入,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首先,表现在教师不必再为在黑板上推导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和反应机理的困难而操心,其次,也不必再为在黑板上绘制各种物质反应的分子结构简图而伤脑筋,而这些工作往往是教师很难在黑板上顺利完成的教学工作步骤和程序。与此同时,大量精品运动生物化学课件的涌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现代化的气息,汇聚视频、动漫、图文等现代技术手段为一体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的应用将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1]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屏幕一一展现出来。同学们关心的国家或世界上的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成就根据需要便于穿插其中,这样,课堂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激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动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一方面课堂信息量大,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由于运动生物化学知识难度大既抽象、复杂又难以理解。面对生物学知识相对较差的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能正常跟进课堂教学进度的难度大大增加。有些学生可能课堂上听到了,可课后就忘记了,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云里雾里听不懂,根本就谈不上掌握课堂所授知识。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和学生的教学主体性难以体现,师生间的互动形式将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些不足之处,探索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优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是每个运动生物化学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运用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势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各大学体育本科教育专业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推出运动生物化学精品课件,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需要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教学课件。因为,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是设计者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选择使用的运动生物化学教材进行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精品课件,最大限度地将各大学之间的教学资源实现了远程共享;各高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也以最快的速度交流并加以推广使用。最终凝聚了集体智慧的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实现中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精品运动生物化学课件的涌现不仅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而且非常方便运动生物化学教师择优使用。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归根结底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中提出的关于运动生物化学相关的概念和知识原理,扎扎实实地学好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已经真实地显示了存在的优越性并成为教师不二选择,从目前来看,优秀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

(一)表现形式丰富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设计者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调动视频技术、动漫设计技术、工艺美术技术、文字处理技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和多种表现手段来将运动生物化学教材中的多种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物质在人体运动训练时发生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于分子层面的变化充分表现出来。比如在第二章有关糖的代谢过程中,根据无氧状态下发生的无氧酵解中的无氧酵解的过程简图中可归纳为4个阶段,包括12步(或13步)连续的化学反应,其过程复杂。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后,其中全部的化学反应可先在课件中将糖酵解过程简图用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通过屏幕生动地直接显示出来,为什么缺乏锻炼身体的人突然加大运动会肌肉酸痛的原因,就是糖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产生的糖的酵解产生乳酸造成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讲解,既方便了教师上课,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信息含量巨大

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所含的知识信息量非常巨大,在多媒体教室一节课短短40分钟内可以把一堂课中的教学内容,从公式推导、人体在运动中发生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具体过程,从分子层面进行放大式的演示,能把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做到并无法想象的抽象的概念放大后直观地、形象地演示出来,根据需要也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大跨度地运用视频技术展示运动生物化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取得的最新科技成就。

(三)便于知识的拓展和精炼

基于现代多媒体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教师可以轻易突破时空界限大跨度地在课堂教学中介绍出运动生物化学的产生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又能及时反映出当前世界上本课程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发展前沿及发展前景。例如,教师在讲授运动与适应的分子调控这一章时内容涉及到人们普遍关心的基因与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什么是基因?什么是基因组?什么是人类基组计划?这些问题在这里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同学们介绍,如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楚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认识自我。运动生物化学得到有效拓展和延伸,大量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就能源源本本地展示出来,经过有关专家的精心设计,大量相关运动生物化学知识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很容易做到海选,授课知识得到精炼。这既能激起学生对科学未的憧憬,关注生命,关心人类本身的研究的科技进展,又势必造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倾向。

(四)化复杂为简便,化抽象为直观

张蕴琨等主编的运动生物化学教材第121页表述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关系图引自冯美云《运动生物化学》[2],如果不采用多媒体课件,要教师在黑板上将该图画出来一般不太可能。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就能方便地将该图表现出来,而且运用多媒体技术,进一步可以将其变化过程动态化,每个反应变化过程都能生动地表现出来: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过程(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不是彼此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的;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还可以通过一些共同中间产物以及共同的代谢途径(如三羧酸循环等)连成一个整体。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能轻松地将上述衍生变化过程通过放像仪向学生展示并讲解比较容易向学生阐述清楚其发生变化的演示过程,学生既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同时又能及时消化有关课堂所授的相关知识。

(五)课件中适当的视频材料介入将课堂教学变得十分鲜活

在讲到中老年人常患的疾病如高血脂症、肥胖、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时,适时插入相关病人的病状及变化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觉到生活离我们并不远,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事例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的课堂教学效果。以事实说话,不仅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肥胖症、糖尿病、骨质疏松证、痛风在教学课件上利用视频这一技术手段充分客观地反映这些病人的症状以及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视频技术还要反映长期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预防由于精神和躯体的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衰老,而且可以延缓正常的生理性衰老。合理的体育锻炼还可以对许多常见慢性疾病如高血脂症、肥胖、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措施

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技术成功地引入课堂教学,能优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要保证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技术成功地引入课堂教学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刻苦学习,自觉将先进的多媒体机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运动生物化学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多媒体应用技术,要求教师们要不断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并掌握这些技术,积极学习并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高校要加强教师在岗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能的培训力度,实施多方位、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是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专业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

(二)深入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第一线,精心挑选运动生物化学精品教学课件

目前使用的运动生物化学教材体系中,知识结构较为注重对原理和理论的介绍,据调研得知当前使用的运动生物化学教材对文字叙述和公式的演示的内容比重大,同样大多数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基本上是教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文档式展示,导致课件内容单调、枯燥,感觉不到现代科学气息,这样做显然是不可取的,对教学也不会有什么帮助。这就对课堂教学课件的研究者提出了要求:必须深入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第一线,既要熟悉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过程,精心分析教材每章每节,然后调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图像、动漫、制图、音频[3]融入教学课件中,才能出与实践内容和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精品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课件才能优化课堂教学。

(三)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课件也要随着跟进,才能更好地优化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作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的多媒体技术也在不断跟进,目的在于更好地优化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课件设计者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设计思想与教学思路需要不断更新,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在改进多媒体课件之前,一定要学习最新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最新科学成就。利用当前使用效果最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注入更先进,功能更强大的信息技术,比如“云计算”技术,制作出课堂教学更好用的教学课件,优化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

2.不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理论上如何成功,在课件设计时刻注意不能脱离学生,要以学生为本,要让学生真正学到教材所要的知识才是最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方法应该灵活机动,一切都要视课堂教学需要而更换,再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设计好的、强有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中很给力,才能更好地优化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

3.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全国各高校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及高校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实现了共享,大量的精品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课件可供教师挑选。尽管如此,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的开发研究一刻也不能放松,要通过教师对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完善,要源源不断地制作性能更加优良的课件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

时代要求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这样,才能面对大量的课件信息,从中挑选适合本人教学需要的课件,从而优化自己的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

其实,不断更新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手段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优化课堂教学。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是否真正优化了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是否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是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提高学生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严金慧.应用网络课程优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学[J].体育科学研究,2009(10):90-92.

[2]张蕴琨,丁树哲.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高中化学课件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教改 能力目标

一、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趋深入,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财政部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制定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即到2010年,力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

广东省对会计从业人员资格审定时要求除具有免试条件外,必须取得省级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或珠算五级证书。在国家和广东省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的深化,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结合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性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

二、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完善措施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已经在戴仕弘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教改项目。会计电算课程完成了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根据会计电算化的能力目标建立项目训练体系,并在实际教学中开始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软件方面,我院已与广东用友软件有限公司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广东用友软件有限公司给我院赠送了价值116万元的U861ERP软件,并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为更进一步提升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水平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软件和师资基础。

高职高课程改革任职而道远,作为一所高职高专院校,既要比中职类院校更重视能力本位的教学思路,又要比本科教学更重视就业导向的办学理念,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方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尚需要完善的方面。

1.弱化会计电算化的考证,加强会计电算化在就业实践性的应用

对于高职院校考证能够体现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证明,也是学生就业的一个敲门砖,但我们所开的课程并不是考证培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考证的意义而忽视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培养目标。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与培训,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维护能力,能借助现有计算机系统熟练的掌握相关应用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做好会计数据收集、存储、加工和传输等工作,并且能够为会计软件的升级换代提供相关的专业意见。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品牌是比较多,学会使用一、两个财务软件并不是电算化会计教学的主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原理都是相通的,用发展的眼光看会计电算化课程,是让会计电算化课程能够做到一通百通,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实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能力型”教育的高职教育目标。

教学内容面向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际应用,弱化考证概念。考证理念可以作为推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推动器,但不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全部,更不能将高职高专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变成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培训课程。

2.弥补教材不足,完善面向就业领域的项目设计

目前,在用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材是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委会编写的初级会计电算化教材,内容没有根据2006年新公布的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更新,内容陈旧,作为考证教材尚可,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课程就有点不足了。

由于教材偏重于考证内容,内容与实际公司中常用的基本模块和功能相差甚远。例如,在教材中重点内容是建账、基础设置、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六大模块,而进销存模块、账表的查询、反记账、反结账、自动转账业务却没有任何介绍。这些内容恰恰是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中经常使用操作的基本技能。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却没有得到任何培养。

为了弥补教材不足,没有针对性的弱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补充教材,完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材内容。补充教材的内容主要根据学生就业后使用较多的模块和较常用的功能。相关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广州城建职业就业指导中心的分析数据获取。

3.改善教学软件不足,建议采用网络版教学软件或增加实用性较强的电算化模块

目前的教学软件注意是会计电算化考证使用的附带光盘软件,而且是单机版软件,其稳定性和实用性都不足。一方面,开始使用电算化软件的企业都采用的是网络版的电算化软件,因此,软件与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脱节;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模块与实际企业主要采用的模块脱节。在实际企业中进销存模块即销售模块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项模块,一般企业在购买总账模块后就会买到销售模块,但对于工资模块和固定资产模块很少购买,但是对于销售模块的内容由于没有相应的软件进行配套而忽略的这方面技能的培养。在学院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新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增加网络版教学软件的应用,同时增加进销存模块。

三、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的建议

1.深化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以项目任务教学模式实现良性互动

深化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继续完善以项目任务教学模式,实现良性互动的教学效果。在建立能力本位的项目时,每个项目可以形成一个单项能力点,也可以将单项能力点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核算体系的综合能力的训练。每一大节课都有相应的任务项目需要完成,并且进行评分,通过任务项目驱动,实现能力目标。同时针对学生就业的行业,补充不同行业的会计电算化能力本位的教学项目,完善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改革。

2.增加网络版教学软件,开展会计岗位教学模式,实现仿真实务教学

在学院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新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增加网络版教学软件的应用,同时增加进销存模块。在实训课程的阶段,能够实现公司工作环境下的全真仿真实训,可以实现不同会计岗位角色的实训,通过轮岗的方式更好的实现会计电算化体现能力目标的整体课程设计和单元设计的相关项目。

3.扩大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资源,建立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网络交流平台

在网络中建立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平台,由该课程的骨干教师进行维护。平台包括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各模块的能力训练项目,会计电算化考试信息,学生有问有答等内容。建立会计电算化网络交流平台,一方面,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教学资源可以达到共享和积累。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课程要求操作性较强,学生如果在课外训练时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交流平台得到及时解答,如果问题具有共性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4.基础会计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课程及实训相结合

基础会计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会计核算体系方面具有相通性,在教学中可以实现二者的转换。在课程项目资源方面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共享,在相同项目资源的基础上分别通过基础会计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两种模式完成,对基础会计的核算体系更加清晰。合理地将手工核算的方式与方法运用到电算化项目中,要通过系统全面分析与设计,让学生在项目教学中感受两种会计数据处理方式的转化,进一步掌握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操作方法,并且实现了手工会计核算向电算化会计核算方式的转化。为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顺利地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从而最大限度缩短学生上岗的适应期。

5.以就业为导向,将会计电算化课程所学技能引入到后续课程中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不仅限于一学期能力的培养,鉴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毕业面向的工作岗位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会计岗位,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情况较多,因此,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深华,引入到毕业设计课程及毕业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以突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办学特色。

首先,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计划筹建财务咨询公司,在校内创业园中办公,向当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注册,财务咨询公司所以工作人员均由学生担任,并由具有丰富会计工作经验的“双师素质”老师担任场外指导工作,主要对校内经营单位,校外周边经营单位的外帐进行记账和财务咨询工作。在记账方面,采用手工会计账务处理与会计电算化软件账务处理双管齐下,扩大会计基础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实践方法的应用,使学生能都对手工会计核算与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的区别与联系有了一个更感性的认识,更能突出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其次,将毕业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学习任务与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实现会计电算化课程与高职高专后续课程相相结合。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设计已经突破原有的一份调查报告或会计类小论文的形式,将就业导向的思想贯穿到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中,综合的考察高职高专毕业生对会计账务的处理能力。对一家中小型企业一个月的真实经营业务进行建账、核算、记账、结账、出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实践操作,全面体现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毕业生在实际会计账务处理方面的能力。在账务处理所采用的工具方面,不拘一格,手工记账法与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并用,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延伸到毕业设计课程中,更好的实现了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将毕业生进入企业开展工作的排他性影响降到最低。使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总理在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召开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座谈会上强调,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2010年9月13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培养适应地区发展的需要的人才,增加学生就业能力,更坚定了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方向,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实施的过程和效果看,已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邢菁,浅谈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王莹,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3]李丰乾,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探究[J],会计之友2008(5)

高中化学课件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分析化学 教学

[作者简介]周晓霞(1979- ),女,河北景县人,衡水学院应用化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河北 衡水 05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衡水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课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和考核形式的改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201207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14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该技术采用文本、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段,用计算机来实现教育教学,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并能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关于测定物质的质和量的科学,是人们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形态、含量和结构等信息的方法论,并成为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分支①,是高等院校化学、药学、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分析化学的教学中,提高分析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内容。

在分析化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在增大课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弥补不足,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探讨的内容。

一、多媒体技术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1.多媒体技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一张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下,只能靠语言表达给学生讲授知识,学生对于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往往产生厌倦的情绪,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且现行高校教材内容更注重理论性,有关与现实生活相贴近的应用内容涉及的很少。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图文并茂等特点,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如在绪论中为说明分析化学的重要性,引入了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分析化学手段可以检测头发中的微量元素,而这些元素的含量与某些疾病有关;利用分析化学手段查明了曾发生在日本的痛痛病和水俣病的原因,是铅、砷等有害元素过量所致;在天体科学中利用分析化学检测手段分析月球岩石的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其结果可以应用于进一步了解太阳系及月亮的形成。图画、视频、文字加上老师的讲解,使学生立即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在以后各章中均可以引入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贴近生活的分析化学的应用实例,以及科学前沿、最新仪器等,弥补教材的不足②。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使学生意识到学好分析化学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多媒体技术增大了课容量,丰富了教学内容。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老师只要轻轻点击事先精心做好的课件,即可将课件上的教学内容、例题、练习、总结等呈现给学生,无需像传统教学那样,老师只能将这些内容逐一写在黑板上,耗费时间多,信息量少,课堂节奏缓慢,学生只能学到有限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使分析化学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③,而多媒体技术恰巧能够解决这一矛盾。分析化学中包括很多公式以及推导,例如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公式、滴定曲线各阶段pH(pM)的计算公式、Et等,传统教学中需要大量板书,最后得出公式,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推导过程直接写在课件上,让学生明确推导过程即可,最后用鲜明的颜色标出得出的公式,剩余的时间可以加大练习或是适当讲解其他内容④,从而增大了课容量。

3.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酸碱滴定法”中,分析化学理论课以及实验课教学目标中均要求学生掌握酸碱滴定曲线。教材中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个点来计算并绘制酸碱滴定曲线,而实验课上学生很难将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完全测定出来。应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统筹安排一节课的整体内容,教师不会把所需的表格和酸碱滴定曲线全部画在黑板上,没有参照,教师的讲解就会变得模糊,学生难以理解。这时可以调用预先设置好的酸碱滴定模拟实验,通过观看动画,学生直观、深入地理解了滴定过程pH值的测定,以及滴定曲线的绘制。⑤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形象化,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深刻,学习效果佳。

二、多媒体技术在分析化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课容量过大,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多媒体技术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确实能够增大课容量,但是若是一味地追求授课速度快、课容量大的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忆过多的知识点就像走马观灯一样,只是把课件简单地在头脑中浏览一遍,并不能深入理解和记忆,学习效果不佳,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分析化学中涉及的公式以及相应的推导较多,学生能达到灵活运用这些公式是需要时间进行理解和练习的,如果制作的课件内容过多,学生来不及消化,就被迫接受新的知识,长此以往,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调整课容量,避免上述由于使用多媒体技术不当而出现的新问题。

2.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在多媒体技术辅助分析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课件的制作水平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要求的是课件内容多少适当;可以充分利用其声音、动画等各种表现手段,使原本难以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在课件形式和字体上,要求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可适当配以能刺激学生感官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防止思维不集中。但是在实际中教师大多没有经过培训,有的教师只是把教材内容原原本本搬进课件,上课时一页一页翻,只顾自己念,这违背了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的最初理念,只是达到了利用机器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肯定差。相反有的老师精心制作了课件,但是无论是内容是还是形式都过于花哨,学生只是被形式所吸引,并不能真正地理解教学内容。

3.一味追求多媒体技术,忽略传统教学的应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时只是一直在翻事先做好的课件,而学生并不能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记忆,甚至交头接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将精力主要放在课件的播放上,没有及时观察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忽略了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不能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最终影响教师技能的锻炼和提高,使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学习效率低。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效果极差,甚至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弥补不足,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1.有效控制教学节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有张有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分析化学知识点多。公式、推导及相应的计算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深入理解各知识点并学会应用,做到重点难点明确,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综合考虑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的基础等,精心制作课件,力求重点突出、教学容量和教学节奏得当。对于内容较多,教学大纲只是要求“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适当加快授课速度或是留作课后自学的内容;对于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需要教师结合板书,进行精讲细讲,适当放慢速度,并给学生留有消化吸收的时间。

2.加强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迅猛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在不断拓展知识面的同时,还具有驾驭多媒体的能力,根据需要制作出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的课件。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稍差,即使制作出课件,但是应用于课堂效果较差,讲完一节课后,学生反映,被主次不分的课件弄得头晕脑胀,记住的内容少之又少,学习效率低下。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制作出重点突出(重点内容可用其他颜色、字号较大的字体引起学生注意)、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背景高雅、字体清晰、放映方式和谐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真正做到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于教学,课件的共享性和交互性促进了分析化学教学环节的优化⑥,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注意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技术在实践教学中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上面已经提及,若应用不当反而会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述、表情、肢体语言、板书等在教学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反馈信息的重要方式,是不可能被多媒体技术完全代替的。不论是多媒体教学还是传统教学,都是一种授课方式,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师生,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分析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发挥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使二者达到完美的结合。教师在课堂上一手拿粉笔,一手拿翻页器,边讲边翻页,重点难点需要板书时,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既不需要教师再花费大量时间写板书,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及时掌握知识点,和教师有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

总之,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分析化学教学,可以增大课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弥补不足,加强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有效控制教学节奏,注意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重视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合理解决,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其功能优势,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注释]

①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分析化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②姚慧,王书菊,何玲玲.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利与弊[J].广州化工,2011(21):197.

③汪波,胡澄文.《分析化学》多媒体交互式教学课件的研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0.

④张萍.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分析化学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27):447.

⑤叶艳青,邵剑龙,杨敏.分析化学实验多媒体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414.

高中化学课件篇7

【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化学 教学活动 问题 对策

前言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新课程标准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行为的最新标准。然而,在教学的新时期,许多教育工作者不能对自己的教学思想进行积极的转变,也不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地调整。在众多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之下,许多高效的化学教学方法被开发与应用起来。但是,在当代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当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阻碍作用。因此,笔者选择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1、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做出了重要的指示,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高中化学教学中缺少美育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成效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但是,许多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之时,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如果学生的学习感受被考虑,学习兴趣被照顾,那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得到书号的解决。但是,在许多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看来,化学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学科,没有任何的美感,更没有活力可言。其实,每一门科学都是丰富且多彩的,化学教学中也有许多精彩之处可言。化学中的一百多种元素,可以组合而成各种各样的物质,从而构成我们多资多彩的世界。但是,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许多教师将这些东西作为基本的化学专业知识,让学生进行机械的记忆,使得学生对于化学学习没有任何兴趣,化学课堂更是一潭死水。美育在高中化学中的缺失高中学生的化学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1.2多媒体课件使用不当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科学技术成果不断走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多媒体课件也因此成为许多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许多教师也都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多媒体课地多教师为了件在促进教学成效的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些问题。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之时,许多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向多媒体课件当中加入许多夺目的图片和音乐等等。这样的设计往往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又会使得课堂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学生在学习之时,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这些与化学学习无关的事物之上,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力度就会明显下降。另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会使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更加程序化。这样一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者作用就得不到体现,学习的力度在学生的心中也会大打折扣。

2、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对策分析

面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下面,我们就来对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对策进行分析:

(1)加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美育作用

化学虽然是一门科学学科,但也极具有美感,有着化学独特的美感。教师在进行教学之时,也要多多考虑到化学的美感与化学教学的美感,在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之时,更要引导学生发现化学的美。教师要在课堂之上,将化学知识与学生切实可感的生活进行,使学生可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十分多,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在讲解化学知识之时,可以引导学生转换学生的角度,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化学知识。另外,在教学学习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将实验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欣赏与领悟到化学的美。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师最好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展示一个直观与生动的化学世界,接近学生与化学世界的距离。

比如在讲解《物质的分类》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简单的语言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对物质的分类进行领悟。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语言进行课堂的导入:物质是构成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重要元素,不同的物质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物质的分类可以使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更有规律,更加整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就是物质的分类。这样的导入,可能使学生意识到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发现化学的美。这样的高中化学课堂,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成效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2)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使用,对于化学教学成效的提高有重要作用。高中化学教师在利于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之时,要考虑到学生与课堂氛围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在进行课件的制作之时,要加入音乐与视频或者图片,加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使化学课堂具有一个较好的课堂气氛。但是,在进行这些内容的设置之时,一定要将化学知识作为重要的内容,不得本末倒置。第二,多媒体课件的大小一定要做到精简,使学生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只是化学学习中的一小部分,不是学习的全部。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不得过于复杂,否则会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使多媒体课件服务于高中化学教学成效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从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解决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当代高中化学教师认识到新课标的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房红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

[2]. 杨桂祥.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的教学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5)

高中化学课件篇8

关键词:软件工程;工程化案例;评价体系;教学模式

软件工程作为国内外各高校转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本身在系统化、体系化等方面的集成度较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同时,软件工程作为实践性较高的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面对瞬息万变的软件工程人才市场的社会需求,传统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因此,为保证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软件工程人才市场的需求,必须建立一个科学规范,有效可行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新模式。

一、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现如今,教育部大力提倡“减时提效”[1],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探讨学科课程如何在减少教学课时量的情况下,提高其教学质量,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的调研,作为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软件工程课程,笔者认为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现阶段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现今,高校在实施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多通过课堂理论讲述强化学生对重要原理和知识点的掌握,依靠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模式下,学生易产生日益严重的厌学情绪,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提升。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迫切需要打破传统,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亟待提升

仅靠课堂幻灯片讲述软件工程课程的传统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化、工程化的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普遍使用,但相当部分教师仍停留在照搬照读的形式,需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认知和熟练度。

(三)课程教学中工程化案例环节薄弱

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化、工程化的教学要求需要丰富易懂的工程化案例来辅助教学,加快学生对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今主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材努力增加工程化实际案例在教学中的比重,但力度仍不够。探索将工程案例软件虚拟化亟待解决,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相关的理论和技巧,不断提升其实践能力。(四)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对于该课程,多数高校偏重理论教学的考核,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侧重于理论,动手实践普遍较弱。

二、软件工程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

经过对国内软件工程行业市场需求的深入调研,参照我国软件工程学会颁布的相关软件工程课程指南[3],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实践经验,从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精化工程化案例、细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结合阜阳师范学院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软件工程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教授为主,辅以教材或课件,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对课程的兴趣很难提高。为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其学习效果,笔者分别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调整和改革。1.理论教学改变以往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教学模式[4],采用多媒体课件+MOOC的混合模式进行理论教学。不仅在多媒体课件中强化了课程相关理论和知识点产生背景的导入,而且对系统化的抽象内容以较多的动画的形式展示,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容易,学习兴趣普遍提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同时进行MOOC制作,并通过微信等平台与学生共享,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复习。2.实践教学传统实践教学依靠实验课,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实验任务,这种模式下,对于完成软件工程中的系统化任务,学生普遍反映难度大,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为此,笔者设计并采用了“虚拟软件项目开发组”模式,即笔者将所在学院的校企合作企业的软件项目实训平台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按兴趣爱好进行自由分组(每组4—8人)选题,然后,每位学生可按自己在组内的角色,相互配合完成项目组的各项软件开发活动。

(二)精化工程化案例

工程化案例是软件工程课程诠释相关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的关键[5]。现今常见的教材中多数根据理论内容选择不同的案例进行部分介绍,这种片段式的案例虽能满足特定章节的教学需求,却不利于学生对软件项目设计全局观的培养。工程化案例在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过程熟悉原则学生作为工程化案例的使用主体,设计的工程化案例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其过程熟悉,进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软件工程相关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实施上。2.阶段全面原则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各阶段产生的相关规格说明书等)应在工程化案例中都得以体现,以便学生更具体地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课程相关原理和方法的应用。3.难易适中原则由于在校学生一般都没有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经验,在设计工程化案例时,其规模不易过大,系统模块一般控制在5—8个,以便学生迅速适应并进入软件项目角色扮演上。笔者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遵照上述原则,分别以学生选课系统和ATM系统作为教学过程使用的结构化开发和面向对象开发的典型工程化案例,由此展开软件生命周期各核心阶段的教学,并对各阶段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及解决方法、工具和步骤进行详细分析,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细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传统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主要依据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成绩等硬性因素,忽视了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自我评价、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等软性因素。由于软件项目的实施是渐进式的,笔者提出一种渐进式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即在软件项目开发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个阶段中,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度、出勤率等方面进行考查,而且让学生软件项目实践教学中进行组内的项目实施进度、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等方面进行互评,最后结合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该模式各阶段的评价内涵明确,不但反映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而且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兴趣都得到极大的提升。表1中比例是指各环节评价内容评价分数((最高100分)在总成绩(百分制)的最大百分比。

三、结语

上述软件工程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经教学实践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阶段案例跟进、课程考核全面细化的模式,学生普遍反映更易理解和掌握课程中较抽象的理论和技术,对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实施细节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知识结构陈旧化、学生独立思考空间有待进一步提升等,这些是以后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74-101.

[2]贺祖斌,杨树喆,何茂勋.地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4(8).

[3]陈云芳,孙丽娟.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4]秦放,何丹丹,曾维佳.案例驱动与项目导向结合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3(9).

[5]董宗然.应用型院校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5(3).

上一篇:蓝天工程范文 下一篇:小数点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