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29 00:04:14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篇1

“无规矩不成方圆”,因而班级也应该有自身的管理制度,用以约束学生和教师的不正当行为,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主义感。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充当服务者的角色,鼓励和带动学生共同建立班级的创新制度。

(一)师生共同建立班级的班规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班级管理,不仅需要教师的参与,而且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以更好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思维、习惯养成的时期,自控能力较差,所以需要加以有效的管理以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大量实践表明,建立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思维和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班级管理制度的制订,需要有学生的参与。只有师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才能促进学生对管理制度更加信服和自觉遵守。首先,教师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拟订制度方案;其次,根据实际情况,以积极修改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最后,加强学生对班级管理制度有着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有利于班级管理制度的更好实施。

(二)班级管理中以服务学生为主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并不是单纯地为了管理而管理,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而管理。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使小学生心生畏惧,对教师形象的认知停留在教师高高在上的层面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进行,小学班级的管理更加注重对学生未来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作为服务者的角色,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提升学生对自身的认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班级管理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中,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评定学生等级的唯一标准,这种标准在新形势下,暴露出许多的缺点。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中需要建立客观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将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对自身有一定的认知,充分发挥班级管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对班级实行创新型的管理十分重要,不仅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使教育教学发挥良好的效果。但小学班级创新管理,需要师生共同创建,教师积极发挥服务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有效的创新型管理策略,为小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篇2

一、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从低年级开始就要让学生形成班级的概念,让他们清楚在班级中要遵守的制度和要做的各项努力,促使班级荣誉感形成。在低年级进行班级管理时,为了让学生增强班级的概念,班主任和学生要共同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让学生接近和参与班级管理,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自控能力,使他们以班级的整体利益为重。在高年级班级管理过程中,制定的班级奋斗目标要更详细、更全面,同时还要完善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把这种制度制作成表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更明确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要使班级管理逐步走上正轨,学生要增强对集体的理解和感受,把班级的集体荣誉当成自己的荣誉进行努力。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让他们主动对班级进行管理,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学习和纪律方面更严格地要求自己。班级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如早读、卫生、课间操等,班主任需要把每一方面的任务都进行细化,让专人进行管理,同时对每一项管理工作进行评分,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努力,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把全部的工作分配成一个个小的工作,更容易管理和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二、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管理能力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制定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这对班主任和学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制定班级目标时,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在制定班级目标时,班主任要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使他们发挥对班级的责任感,这种参与使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更高,对他们共同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能自觉遵守。除了制定班级各项管理制度,班主任还要让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要求他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遵守。由于班级目标是学生一起制定的,在学习和其他关系到班集体荣誉时,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要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管理中,调动他们对班级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还要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要建立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要和学生进行积极互动,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在课外的时间,班主任要和学生多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他们一起玩游戏,融入生活中。二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增强对班级的热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例如,在课外活动时间,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十五分钟跳橡皮筋”活动,每一个小组中都有跳橡皮筋水平较高的学生,通过在小组活动中的互帮互助,跳得好的学生对跳得不好的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不断进步。在每一次活动中,让两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比赛,通过比赛,促使学生更努力地提高跳橡皮筋的水平。实践证明:这样既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便于学生和教师管理。学校里的任何一次活动,班级都不放弃,积极参加,如学校开展的“走进大运河”,“感恩板报”评比,“体验日记”竞赛等活动,都发动全班学生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意见,达成共识,大家共同制订方案并认真执行。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效也好。三是要求全班学生加强日常管理形成轮值制度,每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班级管理工作不仅需要班主任投入相当大的精力,还需要从本班级学生中选出有责任感的小干部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在对班干部进行选拔时,为了体现民主性,可以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通过学生进行选举选出来的小干部,学生对他们有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更有效。学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使小干部对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了解得更清楚,然后把这些问题反馈给班主任,有效解决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他们进行民主选举时,有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班主任把学生选举出来的结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综合考虑,选出真正能胜任的小干部,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选出小干部后,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培养,使他们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突破路径

一、小W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困境

1. 管理模式单一

小学班主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采用监督管理的方式来督促学生的学习,其管理模式往往仅维持在一种模式上。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给学生的印象总是一成不变的,多为刻板、严肃的。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多采用整体性管理的方式,并没有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这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不到有效的发展。这种管理方式所存在的弊端不仅仅是对学生来说的,也使得教师感觉任务繁重,并且不能有效地对班级进行管理。虽然班主任会定期召开班级例会,在会上表彰优秀的学生,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学生在这种错误的思想引导下,只不过是一个执行任务的傀儡,学生的个性以及主体意识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2. 管理观念落后

小学生年纪尚且小,“三观”尚不成熟,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很多小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认为教育无需以学生为主体,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更加难以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遵循成人的学习模式,适应成人的思维模式,很容易抑制学生的个性,阻碍了他们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变成只会学习的机器,这与现行的素质教育理念是很不符合的。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突破路径

1. 根据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计划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缺乏成年人的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因此会有较多影响学习的因素。小学班主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影响学习的因素,尽量减少影响学生的不可控因素。班主任应深入了解小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规章制度,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班主任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因材施教,在实践中不断地对自己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打磨和修改,一定会看到其带来的效果。

2.改变管理观念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工作的管理中,不仅仅要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复杂的关系与矛盾,用自己的真心与学生相处,用真心感染学生。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采用鼓励、欣赏的态度,多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增进师生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但是在班级工作的管理中,如果一味地采用鼓励、欣赏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势必会起到反作用。所以,班主任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问题所在。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时,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找出原因,而不是横加指责。另外,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规则,小学生的叛逆心理没有中学生那么强,对制定的规则他们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会遵循规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增强自己的班级荣誉感和自信心,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中。如此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为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发挥“小团体”的作用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小团体”这一力量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从而有效地弥补管理模式单一这一缺陷。对班级“小团体”,班主任不应进行打压,而应该对这些“小团体”加以引导,让其起到带动作用,带动班级的和谐与稳定。

对“小团体”的思想工作,班主任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班主任应学会利用这些“小团体”中的“小领导”去下放自己的权利;第二,班主任应该让那些参与多个“小团体”的学生协助开展班级的管理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在班级工作中起到纽带的作用,最终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通过以上对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浅析,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以人为本”这一管理理念,不仅要改变管理理念,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顺应时展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丽萍,刘李平,陈向阳.优秀班主任素质现状分析――广西中小学百名优秀班主任素质现状调查报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章 燕.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干部落实班级自主管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8).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班级管理;立体化;多层次;小组

想要管好一个班,班主任需付出很多,不可能事事躬亲。一套班委设置肯定会耽误班干的学习时间,而且班干也会出现“困乏期”,导致班级管理效果不佳。实行多套班委,可能会出现某一套或某几套班委的管理效果不佳,甚至会导致班级班风、学风需要经过长时间才可以扭转。在听取很多优秀班主任的“学习兴趣小组”的报告后,尝试想把班级小组化,如何分组又成为一个难题,笔者请教了很多有经验的班主任和阅读有关成功班级管理的案例,想到把一些成功的管理结合一起。

一、常务班干是基础

这套班干部必须是业务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设置班长一人(负责协调班主任与班级、学校与班级的相关工作,即副班主任),学习委员一人,体育委员两人(一男一女方便体育工作的开展),生活委员两人(一人管账,一人管钱),宣传委员一人(负责班级的板报、班级文化建设等工作),纪律委员四人(这四个人的位置恰好能覆盖整个班级,便于小区域化的管理),劳动委员两人,各科设置总课代表一名。这套班干一般情况下不换,最好高中能持续三年,所以在挑选过程中,必须选择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

二、小组竞争制度促发展

受“兴趣小组”和“小班制”的影响,班级采取小组竞争制度,以我带的毕业班为例。结合我班人数,分为八个小组,每组七人或八人,在班级中寻找八个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让班上学生自行挑选小组长,并且小组以小组长的名字进行命名。每个小组构成一个“小班”,小组长负责组上学生的纪律、成绩、心理等所有工作,若组上不能解决的问题直接跟班长或班主任沟通,由班主任解决。每个小组除组长外,其他每一名同学担任两个职位:一个学科的“小科代表”和组内的“学习、劳动、生活、体育、纪律、宣传委员”,另一个负责各学科的作业检查和小组内各项常规活动的开展。

班级所有的事务都以小组为单位,采取组长牵连制,根据学生的心理,小组内每个人都承担着小组“荣”与“辱”,而且不希望把自己的过错推卸到组长身上,从而降低了班上的违纪,保证了班级风气。每个小组之间采取小组竞争制,每次月考之后进行一次评比,根据学生的月考总分、升降名次、平时常规的违纪和好人好事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积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名、奖惩,小组名次落后小组内就会寻找问题。

小组制度要能体现出以上的作用,必须注意几个问题,第一,组长必须选择有担当、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第二,每月的评比必须按时按质地完成,而且需要及时兑现奖惩措施,随时保证学生兴趣;第三,必须在实施初期,对各小组进行引导,引导他们认识他们是绑在一起的集体,引导小组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各小组如何开展活动。

三、细抓班级关键

班主任在小组制度实施后,班主任的管理负担就减轻了很多,此时,班主任就有时间对班级“关键”进行管理。我班的关键,无非就是“德育困难生”和“成绩学困生”。对于“德育困难生”,班主任采取一对一的管理,班主任需有“大爱”理念,善于从学生错误根源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困生”,可根据学生的薄弱学科组织兴趣小组,请科任教师作为辅导老师,同时班主任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对薄弱学科进行攻破;对于“学困生”来说,还可以采用学生对学生的“一对一辅导”,这样的“一对一辅导”实践证明:既有利于优秀同学的提升,也能促进“学困生”进步。班主任还需要利用好科任教师的优势,把一部分“有困难”而且特别喜欢某一科任老师的学生交给科任老师,让科任老师作为学生的第二班主任。

上面这些管理都是从某一角度入手,一个班级应恰当地把这些方法串联成一张网,形成一个立体式的班级管理。比如说,班级纪律方面,班上常务纪律委员对班上纪律进行整体管理,各小组内的组长、纪律委员为了小组荣誉也会维持纪律,何愁班风差?再比如说,“学困生”在小组内同学会给予帮助,“一帮一”师傅会给了帮助,科任教师会给予帮助,班主任有多余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何愁成绩无法提升?

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式管理,可以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减少常务班干部的任务,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事情做,也让班上的每一事情都有人管理,但是这些想法只停留在制定阶段,而不采取方法落实到位,只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

参考文献:

[1]成立平.实用班组建设与管理:班组长必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篇5

在进行小学班主任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更加安心地进行学习,就必须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内容的形成仅仅靠教师自己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教师应该“放权”给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管理班级、提升自己的权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关键词:

民主治班;自主管理;小学德育

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仅仅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让学生意识到争做班级中的一员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情,从而让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制度探讨制,让每个学生参与制度建设

长期以来,班级中的制度都是由学校或者教师制定的,作为班级中的重要成员,学生没有太大的发言权,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长期这样会削弱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渐渐产生自己是为老师、家长而学习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改变这一错误的想法,教师可以定期召开班级制度制定会议,让学生通过探讨共同制定出班级管理制度,从而让学生更自觉地遵守自己制定的制度。比如,某次学校组织春游,为了确保春游活动顺利地开展,教师组织大家一起开展了一次春游制度管理策划会议,先将班级学生分为5个小组,然后由小组成员自由探讨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制度才能确保整个春游活动既有趣又安全,经过探讨,每个小组给出了以下制度:“1.每个小组至少带一部手机;2.任何活动都以小组方式进行,不能单独行动;3.活动期间互相帮助,树立良好的集体形象;4.有福同享,有难同当;5.为小组出彩者受到奖励,反之受到惩罚。”大家制定出来的规矩,教师有权进行修改,但不宜改变过大,这样学生在参与春游活动时,由于是自己制定的规则,因此会更加自觉地遵守,从而保证整个活动顺利地开展。

二、班长轮换制,让每个学生承担管理责任

班长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是一个班级的领头人,更是一个班级的代表。然而长期以来班长都是固定的,一位班长一旦被确定下来,在不出错的前提下一般都会长期干下去,时间久了班长的思想意识就会有所放松,傲慢、焦躁的心理就会充斥班长内心;另一方面其他同学不能当班长,渐渐地也就打消了当班长的想法,降低学生的竞争意识,对学生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为此教师应该采用班长轮换制,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承担班级管理的责任,在担任班长的同时体会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形成更强的集体意识。比如,班级中有甲乙两位同学,甲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缺乏班级管理意识,当轮到他当班长的时候,头几天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管理班级,于是教师给他灌输了一些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并让他向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的乙同学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甲终于适应了班级管理。过了1个月后,轮到乙同学进行班级管理了,这位同学是一位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的学生,但平时贪玩,不喜欢学习,因此尽管班级管理较好,但无法服众,为此教师又让他与甲同学坐在一起,让甲同学给乙同学补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补课,学生乙的成绩得到很大提升,大家对他也更加信服,这就是班长轮换制的优势。

三、活动策划制,让每个学生精心组织活动

班级活动对于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天玩,他们喜欢通过一些游戏来充实自己的小学生活,因此通过各种趣味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然而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一直都是由教师策划的,学生只能当作参与者,这可能无法满足班级每个学生的意愿,为此教师可以将班级策划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制定活动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如,在一次“爱护花草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中,教师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4组,让学生自由探讨如何根据活动主题策划活动,于是小组成员进行活动内容的探讨,最终确定以下四套方案:“1.开展爱护花草的游戏;2.制作各种素材,在校园中进行张贴和宣传;3.带上袖标巡视校园,发现问题及时制止;4.开展修护花草的活动。”制定出4套方案后,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活动的探讨,由各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随后由班级同学投票选择活动方案,要求自己的小组成员不能选自己的方案,经过投票最终确定方案2为最终方案,于是方案2的小组成员成为整个策划的设计师和管理者,全体同学都应听从这个小组的要求来开展活动,最终该小组制定细致方案:“1组制定整体活动方案,并积极参与到整个班级活动实施之中;2组负责收集素材,设计制作相关宣传画册;3组和4组同学负责在校园中宣传,让更多的同学意识到爱护花草的重要性。”

总之,在进行小学班主任日常德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让学生明白树立班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为此班级学生必须从自我做起,努力为班级添砖加瓦。为此教师应该开展制度探讨制,让每个学生参与制度建设;开展班长轮换制,让每个学生承担管理责任;开展活动策划制,让每个学生精心组织活动。

作者:黄海群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旧县小学

参考文献:

[1]孙玉环.浅谈小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5-117.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学生发展;班级管理;探讨模式

班级是由一个个最初互不相识的松散个体,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带领下,转化为团结友爱、合作互助、追求进步的团体。在实际管理中,几个起点基本相同的平行班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差距,有的差距会很大。全员班干值周制班级管理模式对班级的纪律、班风、学风及学生的精神面貌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全员班干值周制班级管理模式的含义及意义

全员班干值周制班级管理是指在民主平等管理模式中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班干小组,每个小组中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角色全部配齐,轮流值周,管理班级,为班级服务。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让学生担任班干角色,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与管理之中。在班级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团结合作、学会管理与服从管理、学会统筹安排,树立为集体服务的思想。提高每个学生做人、做事能力,进而提高其努力学习、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使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天空。

二、全员班干值周制班级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

1.前期的准备工作――班主任的值周期与表率期

(1)了解学生,激励优秀生和中等生,赏识后进生。这个阶段是班主任最辛苦的时候,要深入到学生中间,要电话与家长沟通,要与科任老师交流,其目的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与特长,掌握第一手材料,便于安排学生担任适当的班干角色。知道全班学生当中适合当班长的学生都有哪些,适合当副班长的学生都有哪些,适合当学习委员的学生又有哪些,等等。这个阶段班主任就是班长,委任一些优秀学生担任临时班干协助自己工作,他们也将是第一任值周班干小组的骨干成员,担负着为值周管理开好头的重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个阶段也是学生的敏感期,学生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关注,班主任的一个眼神、一点偏爱有可能在班级起负面影响,尤其对“差生”影响更大。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管理好后进生等于管理好一个班级,激发了后进生的能量等于激发了班级的最大能量。因此在关爱激励优秀生和中等生的同时,一定要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去赏识后进生,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信任他们,赏识他们,充分利用这些闪光点激励后进生,改变后进生,为班级服务。

(2)建立规章制度,严格要求,量化管理。在班主任的值周期与表率期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制定班级集体的共同目标、生活作息制度、课堂纪律制度、清洁卫生制度、学习竞争与互助制度。采取个人积分、小组积分制把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小组每周的学习、纪律、卫生情况给予记分,每周一评,使以后的值周班干有章可循、有规可据,使班级管理工作量化、制度化。

2.班干人员配置与分工

前期准备工作就绪之后,根据前期掌握的资料及学生的能力,列出班长候选人,民主选出各小组班长,再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在各小组内进行合理分工,全员班干值周制班级管理模式就初具雏形了。

3.工作布置及小结与评价

这是整个全员班干值周管理工作的关键。利用每周的班会课,由当周值周班长小结班级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由班主任和其他小组班长按规章制度进行评分对工作与学习出色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够负责、学习不够努力的学生耐心教育,热情鼓励。接班的值周小组,则由该小组班长公布本小组值周的工作目标和做法,便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监督。

三、结束语

全员班干值周制班级管理模式的根本是面向全体学生,给予学生信任与鼓励,这是提升优秀生和转化后进生的强大动力,使优秀生更优,使后进生得到提高,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让班级成为全体学生发展的天空。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班级管理

1.前言

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而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际提出的现代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下的小学生管理模式契合主动培育型教育模式,不仅可提高学生主动积极性,而且能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发掘学生潜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班级管理充满着无限的智慧和特殊技巧,班主任在生本教育观念下对小学班级进行管理,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生本文化,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2.生本教育的概况分析

2.1生本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生本教育是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出发,来构建教育教学计划,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活动。生本教育特征为:小学生为主体地位,建立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全面依靠学生,发掘其潜力来实现班级管理;高度尊重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

2.2生本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传统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对小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学中只偏重其学科成绩、升学比例等,忽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生本教育模式则以小学生为主开展自主学习,强调其主动创造性,尊重个性发展,对小学生的进步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将评价转变为推进学生进步的力量,使小学生更积极更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3.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策略

3.1融入生本教育理念,加强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不管何种教育和管理,要激发学生的自觉行为,需要制度及要求能内化成学生的需求。生本教育理念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是种将自主意识和能力转变为自己主导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以此来实现理性自我成长的历程。因此,小学班主任要结合学校、班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其策略如下:

3.1.1师生共同参与,增强小学生主人翁意识

生本教育背景下班级管理理念的建立主要依据民主、科学作为基础,因此,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应采用师生共同商讨的方法实现,让学生在制度的建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确保制度的可行性。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小学生自我管控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且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班级责任感,益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展开。

3.1.2建立班干部队伍,增强小学班级管理力度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的产生可通过制定民主性的方法,全体同学民主选举,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行使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也能提升学生在班级中的责任感。除此之外,班干部的产生也可实行值日班干部轮换责任制,并拟定值日班干部在任职时要对必要的班级管理和负责内容进行记录,以此来评估优秀班级管理员,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责任感,而且还能有效促进班干部队伍的建立,使更多同学能够得到磨练的机会[2]。

3.1.3班级管理实现人人参与,调动小学生积极性

班级管理不仅仅只是班主任和班委的事情,也是每个班级成员的事情。老师在管理班级中不应事事躬行,而要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小学生的管理兴趣。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建立专项管理承包责任制,例如图书管理员、电化器具管理员、班费管理员等,并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让班级管理内化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实现制度表达学生心声的宗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学生在教育中受制约,在制约中受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鼓舞大家的热情,达到学生自我调节、管控、教育的目的。

3.2个性化评价推动小学生进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往班主任评价大多以成绩为主,而忽视了小学生人格和行为的健全,不益于学生全面发展。在生本教育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应将学生的整个学习发展过程作为评价的依据,及时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欣赏每个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个性的评价不仅能够成为鼓励学生进步的利器,也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小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关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3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三观,建立班级生本文化

[3]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优秀班级的重要支撑,有利于构建班级生本文化。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班主任积极弘扬崇高向上的思想风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准确把握班级文化的命脉,确立班级主导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使小学生在班集体中找到自豪感和归属感。优越的生本文化可以使每位学生乐于学习,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使其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进取心,让班级生本管理效率达到最大化。

4.结束语

总之,生本教育不仅顺应了时代和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也适应当代小学生的成长要求,是尊重个性、以人为本、充满关爱和宽容的管理模式。发挥生本教育的作用,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性,使小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意识和才学都得到长久的发展,这是当代人本教育伦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是实现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主任要结合实际运用生本教育科学的进行班级管理,顺应当代学生的成长趋势,促进小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琳.浅谈生本教育模式下的班级管理[J].基础教育研究,2006(08).

[2]朱春英,史小红.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实践研究——以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南路小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8).

[3]付玉凡,王升.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模式[J].新课程(下),2013(04).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篇8

一、小干部岗位建设与轮换

1.民主选举,自主决策

学生干部的产生方式是体现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于班级和学生而言,岗位意味着学生不论在班集体中担任何种职位,都应负起相应的责任,做好本职工作,为同学们服务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同学为建设班级服务。因此,采用民主选举班干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决策选出心目中的班干部,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的程序包括:公布岗位职责和要求、学生自愿申请、公开参选者信息、召开演讲竞选、无记名投票、干部适用、岗位轮换等。这种方式,给全体学生都提供了机会。学生通过良性的竞争,本身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

2.新增岗位,合理利用

在班级中设置一些小岗位,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和特长,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工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班集体的学习、生活中得到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途径。比如对于唱歌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让其担任文艺委员,组织学生进行唱歌比赛;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让其担任体育委员,组织并监督班级同学进行身体锻炼。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特长,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而为班级出力,使自己的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3.按时轮换,重视全员

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岗位轮换制,有利于学生在岗位的轮换中体验不同岗位的职责与苦乐,让学生在不同时期内担任不同的职位,承担不同的职责,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慢慢成长起来。另外,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如果采取定岗制,有些学生可能对班级工作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班集体的发展,而通过轮换机制,学生有了竞争的对手,有了坚持的动力,在自我与全员的督促下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二、班级责任分担,各司其职

1.细化制度,明确职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学生在进行自主管理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学校还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避免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时陷入无序的状态。学校在完善制度时既要有激励机制,又要有惩罚机制,并力争做到奖罚分明。对于自主管理搞得好的班级,学校应给予班主任和学生以适当的奖励,对于还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的班主任,应提出批评。当然,要有效地落实制度,还要有一定的监督机制,像班主任带领班委形成临时的检查小组、学校领导随时抽查和监督等,以督促学生采取更多的办法实施管理。

2.专人负责,分工合作

学生是班级发展的主体,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班主任要适度放权,对于学生有能力处理的事情,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学生,不能越俎代庖;对于那些应该由学生完成的任务,班主任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处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作为引导者,积极指引着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制订出岗位责任专人制,明确每个学生需要负责的部分,规定学生的职责范围,使班集体的每个学生都成为管理者,同时也都是检查监督者。每个学生在管理、监督别人的同时也会受到别人的管理与监督。从而将学生推上自主管理的舞台,张扬学生的主体性。

3.适度放权,责任承包

实践出真知,在班级事务的管理中,班主任要适度放权,让学生干部去处理问题。学生只有亲自处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通过思考以及别人的帮助最终解决问题,才能逐渐积累经验教训,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锻炼。并且在适度放权让学生自主管理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为同学服务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学生之后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小壁虎借尾巴故事范文 下一篇:企业网络策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