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13 12:28:55

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篇1

关键词:项目监理部;规范化;管理

项目监理部是监理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监理合同之后,写作毕业论文为履行监理义务而在施工现场组建的、代表公司监督管理具体工程项目的职能机构。项目监理部由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必要时配备)、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以及文档管理人员(大中型工程应配备)组成。总监一般由公司任命,其他监理工作人员的数量、专业分工、岗位职责等由总监根据监理规范、合同要求、工程类别、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监理人员素质等确定。项目监理部成立后,在总监的组织下,以监理合同、施工合同、施工图纸、质量验收规范以及监理规范等为依据,围绕监理目标,监理部成员各司其责,协同开展各项监理工作。

一、目前监理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全面推行监理制度已有十五年时间,目前国家在监理公司资质管理、经营管理、监理人员执业资格考试、注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区监理市场的运行、监理公司的管理以及监理工作的规范化方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监理公司和监理注册人员的日益增多,监理市场的恶性竞争和非规范化管理状况也越来越严重。比如,一些监理公司为了节约监理成本,通过减少监理投入(如检测设备配备不足、减少现场监理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间)、降低监理服务质量(如缩减监理服务内容、派驻缺乏经验的年轻监理人员、减少检查次数)、放松管理(公司对监理人员不认真工作、向施工单位“吃、拿、卡、要”等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方式维持生存。再加上一些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监理工作可有可无,随意压低监理费用,把监理单位仅仅作为自己的质检部门等)和有些施工单位不配合(对监理方下达的通知不理不睬,甚至威胁监理工作人员)等因素,造成监理单位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监理公司以及项目监理部的工作开展十分困难,管理上也越来越不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和安全无法实施有效监控。这样的监理管理状况,反过来也加强了人们对监理工作重要性的忽视,造成了监理单位信誉下降和监理取费的日益降低,监理单位生存越发困难,与国际接轨更成为梦想。

为了改变上述恶性竞争所带来的不规范管理现象,笔者认为,除了不断完善国家建设方面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建筑市场的行政管理力度、增强监理公司规模和实力外,还应该大力加强项目监理部自身的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监理服务质量。本文就如何实施项目监理部的规范化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什么是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对每个被管理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进行合理设置,规定明确的工作标准、运行程序和规范制度,使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每项工作都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机制运行。规范化管理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项目监理部的规范化管理就是通过合理设置监理部的人员数量、专业分工、职位、职权和职责,规定明确的监理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把项目监理部各项监理活动全部纳入规范化管理,实现对监管活动的全程管理。

三、规范化管理的基本特点

规范化管理具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结构化特点。即管理系统是有内部结构的,其内部结构由若干层次和功能模块组成。规范化管理不仅要细化、深入到各层次和功能模块,并且要使各层次和功能模块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二是信息化特点。即利用电脑和网络把各项资源信息(包括活动、记录、成果、设备仪器等)数据化、集成化,便于资源共享和利用。信息化是规范化管理的基本手段和实现形式。三是标准化。即用统一规范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管理,使管理过程清晰、顺畅,便于专业化分工和数据化,提高工作效率,确立工作责任。四是制度化。即规范化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都必须按照制度运行,运行体系同时是一个完整的规则体系。

四、项目监理部怎样实施规范化管理

根据对上述规范化管理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结合项目监理部的具体监理工作,笔者认为,要实施项目监理部的规范化管理,就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组建结构合理、功能全面、务实高效的项目监理部。首先,要重视项目总监的选拔和任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项目总监受监理单位法人代表的授权,全权代表监理单位全面履行监理委托合同,主持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项目总监是监理单位在监理工程项目上设置的最高岗位职务,是项目监理部的直接领导,承担相应的行政管理责任,是公司的形象代表,是全体监理人员的表率。总监选得好,才能有效带动项目监理部开展规范化管理。因此,监理公司要选派责任心强、领导能力强、有合作精神、专业知识扎实、监理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和有良好工作作风的总监。其次,要合理配备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总监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公司实际情况,按照“持证上岗、结构合理、专业配套、数量合适、职责明确、精简高效”的原则进行配备。如果工程规模太大,还可考虑配备总监代表和专职文档管理人员。2、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包括监理管理制度和监理工作制度)。监理工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模式。监理工作制度化是有效开展监理工作的保障。

监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现场记录、人员交接、信息处理、文件管理、监理档案管理、考勤办法、监理用品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这些制度主要是规范项目监理部的人、财、物和管理方式。

监理工作制度是监理人员从事具体监理工作时应遵循的规定和要求。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系统、规范、可操作的工作制度,就需要深入研究项目监理部的监理工作内容。项目监理部的监理工作主要有:图纸会审,编制监理文件,监理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开工报告审批,分包单位资格审核,材料﹑设备及构配件检验,施工放线成果复合,工程变更审核和处理,试件见证取样,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质量技术签证,签发监理通知,施工进度控制,工程计量,投资控制,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索赔处理,召开监理工作会议,旁站监理,安全检查,编制监理月报,监理日志记录等。为了规范这些工作,每一项监理工作都应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如:文件﹑图纸审核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开工报告审批制度,材料﹑构配件检验及复验制度,设计变更审核制度,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施工进度监督及报告制度,投资监督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制度,监理日志和会议制度,收发文制度,审批制度,旁站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监理例会制度,月报制度等。

在制定制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集思广益;(2)与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相吻合;(3)要与具体工程内容、建设单位要求等匹配,具有应变性和灵活性;(4)不断调整和完善。

3、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制度出台后,项目监理部各职能部门、总监、专监以及监理员在执行中遇到问题时要做到一律先按制度执行。若认为制度不合理,可及时向总监反映,由总监考虑是否需要按规定程序进行修订。所有的制度都必须进行有效的督促检查,检查和考核是加强管理的措施和执行保证。因此,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查制度和考核制度。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和评价,找出项目监理部工作的不足和优秀经验,采用考核检查表进行标准程序检查和查阅有关记录等综合考核。当然,制度的执行也要考虑以人为本,讲究人性化管理,把原则性与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4、强化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规范化管理的核心。监理工作的目标来自于合同。通过对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的深入细致研究,可以明确监理工作目标、任务、内容、范围和步骤,同时对合同所约定的各方的权利、义务等有一个客观、全面、准确的理解和认识,为有效开展目标管理做好准备。同时,也为各项制度的制定提供合同依据。

5、制定各项监理工作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规范各项监理活动。《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对每一项监理工作都有宏观的控制性的原则和要求。项目监理部要根据这些原则和要求,结合监理公司规章制度和工程实际情况对每一项监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明确目标、内容、要求、实施步骤、参与人员等,并在公司的指导下制定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形成监理工作的流程图和标准体系,使整个监理过程程序化和标准化。

6、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监理工作信息化、网络化。信息化、网络化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目前,多数项目监理部都配备有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网络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监理资料、表格等都可通过电脑填写和汇总整理,项目各方网上联络、文件传输也比较方便,十分便于管理,特别是异地管理。有了信息化的硬件手段,各项监理工作更易实现规范化管理。

7、强化岗位职责,加强对项目监理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为了统一监理部工作人员的认识,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监理服务的质量和成效,总监可配合监理公司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监理专业知识、监理程序、监理技能、监理规范、验收规范、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对监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而且,按照公司的奖惩规定,定期对监理部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包括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等挂钩。通过这些措施,使监理部人员更加重视和实施规范化管理。

8、加强沟通,取得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支持和理解。在工程施工中,要使规范化管理能够真正得到有效实施,仅靠监理部自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监理公司的支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理解与配合。监理部要把规范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实施方案、具体措施等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充分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

9、加强监理部办公室形象、工作人员用语、着装的规范化。监理部办公室墙上要张贴公司资质等级证书、营业执照、监理部组织机构图、总监工作职责、专监工作职责、监理员工作职责、监理工作总程序、旁站监理部位表、材料和试件取样送检计划表、晴雨表等文件资料,办公室内干净整洁,桌椅、资料摆放整齐,文件归档规范,安全帽挂设整齐等。工作人员用语礼貌、文明、专业,着装统一、干净、整洁。这些方面的规范化可以提升公司的形象,展示公司的实力,增强公司的信誉,为公司以后承揽监理业务打下基础。

10、监理公司应加大检测设备、仪器的投入。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检测仪器、设备既是监理公司实力的体现,又是项目监理部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检测的需要,同时还是监理公司有能力履行监理义务的一种保证。检测仪器、设备可由监理公司统一管理,各项目监理部需用时可按公司规定借出使用。

总之,项目监理部的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监理公司和项目监理部的各个部门和每个员工,甚至会受到有关方面的阻力,但对企业的发展和工程项目的监理而言,规范化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积累和创新,充分发挥项目监理部的团队优势,力求在实现监理目标的同时,创造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一个和谐高效的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学海,程道亨.企业规范化管理问题思考.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4)

[2]李清立,田杰芳.建设工程监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管理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兰庭雁.浅谈项目监理内部管理.建设监理,2007(02)

规范化管理篇2

【关键词】教研组;规范化;管理;学习

我校前身是一所企业制学校,自1998年划属教育局管理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受企业的办学的影响,教研组在学校发展中,没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教研组管理亟待提高。并且我校地处偏远郊区,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思想比较保守,广大教师安于现状,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对待学校发展缺少主人翁精神,抑制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教研组的团队建设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也引进了大批新教师,目前一线任课教师30周岁以下的已达到60%,很多教师对教学常规工作还不能胜任,借助教研组规范化管理来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日显突出。

近一两年来学校的领导、及教研组长都有了新的调整,新领导、新组长都有积极的热情完善教研组管理,提高我校办学水平,教研组规范化管理具备了良好行动基础,同时,也将成为我校发展转折点、我校发展的契机。

一、教研组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1)教研组规范化管理是改变当前教研活动效益低下现状的需要。近年来,教研组建设被漠视或者异化,教研组织行政化、教研内容随意化、教研活动形式化、教研成果功利化。教研活动低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教研组规范化管理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基地,如果失去这一基地,也就失去了校本教研。

(3)教研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教研组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可以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研组建设,凝聚教师、带动教师、激励教师、提高教师,引领、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

(4)教研组规范化管理是学校实现规范化管理、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的发展离不开教研组,教研组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管理则必须上层次,有水平,规范化管理是实现教研组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规范化管理符合现代科学管理理念

规范化管理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企业管理,它不同于制度化管理,它是在管理过程中,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下属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而今,规范化管理已应用实践于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规范化管理则是作为一个组织的管理目标和要求,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逐步由一项单纯的管理分工发展演变为一门管理科学。“规”,是指规则、规程、规定,这种规定和规则对于事物型形状、结构等外在表现上的要求应该是整齐、对称、同一,并且要求规则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成员共同遵守;所谓“范”,是指界限、范围;所谓“规范”,是指标准、法式;所谓“化”,是指方向、趋势、体系。所谓教研组规范化管理就是科学民主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组人员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学术氛围浓厚。

三、管理体系和持续发展是教研组管理的两个核心内容

建立健全科学、完善、规范的教研组管理规程和评价体系。为了形成体系,学校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完善了制度,形成一套管理方案,完善《三高中教研组考核制度》、《三高中教师培训制度》、《三高中教师考核制度》、《三高中学生对教师测评制度》,拟定了《三高中课堂教学标准条例》、《三高中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和《三高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结合我校实际,对教研组原来的四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修整、实践、完善,并拟定三项新方案,建立健全科学、完善、规范的教研组管理规程和评价体系。

实现教研组规范化管理,即科学化、民主化、自动化、使教研组的每位教职工都能做到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教研组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高,所以要创新常规教学机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组织业务学习。②广泛开展好教研活动。③加强对训练、考试及评价研究。④加强并优化教研活动。⑤营造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

针对常规教学机制,要将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工作的时效性,推动教师业务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选择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作风正派、业务过硬、善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教学骨干担任教研组长。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训指导,调动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性。

规范化管理篇3

摘 要 现代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其财务管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加大对财务工作规范的管理力度,能够极为有效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核算质量以及市场经营管理水平,极大的避免了经济案件以及财务结算事故的发生。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绝大多数财务管理部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研究,并对财务会计工作应该财务的规范管理措施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其他财务部门研究管理工作过程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财会管理 规范化 业务学习 过程控制

引言

财务部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把质量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将财务工作规范化,通过相关的制度来明确职责、量化标准,并且把任务目标、知识目标、综合素质目标融入到对财会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从而最大的限度的促进财会工作人员自身对于工作的积极性、自律性,在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把质量管理的管理过程控制、绩效管理工作中的意识考核、规范管理工作中结果管理这几个板块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企业的管理工作能够

进一步的提升财务规划管理水平。

1.当前财会规范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财会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对业务进行深入的学习,并且在财会工作实际进行时候没有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即便有进行一部分的学习工作,但是也仅仅只是表面的形式上,对一些涉及到核心内容的规定操作没有准确把握,从而导致了在工作的过程中极易出错,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重大的失误。

1.2财会工作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对于该职位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将自己放在一个严格的标准之内,从而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过程中,没有一个良好的责任意识,对于工作没有充足的动力,没有严格、仔细的对业务进行操作,缺少对工作的热情,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1.3有些人员在规章制度执行中不能一如既往、认真坚持,不能按业务操作流程办理每一笔业务,存在事后补办的现象,存有检查前突击整改的情况,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改进和加强财会规范化管理的思路

2.1健全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质量考核监督机制。

在建立制度的过程过程中,必须要将每一项任务、责任都进行明确的分解,将每一个任务细化到个人身上,使得财会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尽到自身的职责;要将财会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处理融侨,使得各个部分在进行工作的过程汇总不仅能够分工明确,还能够拥有良好的团队意识,防止财务管理部分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极大的影响整个财务部门的内部凝聚力;严格将财务工作质量考核工作进行落实,使得整个财务管理部门树立一股积极严肃的风气,其考核的内容不仅仅是财务工作不出错,还包括了财会学习、财会交接、服务态度等等方面进行考核的制度。只有在进行财会工作的过程中,将每一项制度、规章都落实到位,把制度与每一个财会工作人员都联系起来,将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得财会管理工作、管理制度能够不断的进步。

2.2加强监督检查。

将财会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完全发挥出来,将财会管理部门负责人的监督权限以及工作职责明确下来,让监督部门重点对工作在一线的员工思想进行掌控,从而针对其思想进行组织纪律的管理,让员工能够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使得员工能够帮助监督部门领导处理相关的工作问题,认真做好每一项业务的调节工作和重大任务的审核工作,严格把守几大财务管理工作,将每一个财务关口的变动都做好详细的记录。深度的强化相关负责人员在财务工作的前、中后进行检查的工作,并且要定期的展开审查工作,如果发现了问题,就及时加以解决,将其进行改正。只有将财会监督工作变得日常化,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财会监督部门的职责,从而使得财会部门的各项制度都能够更好的在严格监督之下执行,最大限度的防止财会工作的失误以及违反相关制度、纪律的违规行为。

2.3加强学习,掌握规范化标准。因此,实现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熟练掌握规范化标准。财会人员要把学习规范化标准与学习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弄通标准与规章制度的内在联系,加强对问题的理解;把学习规范化标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找出差距,明确今后努力方向;把学习规范化标准与个人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克服惰性和旧习,建立严格按标准、规范化运作的工作程序。

3.以质量管理深化财会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财会规范化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绩效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的结合是我行一个创新点,也是推进规范化管理深化完善,适应改革与发展形势的需要,为此,财会部门以市分行组织实施的质量管理为契机,把总分行制定的财会规范化管理和实施的绩效管理相结合,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明确的岗位职责、量化的考核标准,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设定为数字化的任务目标、责任目标、素质品德目标和学识能力目标,与财会人员工资相联系定期考核兑现奖惩,充分调动了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把质量管理“过程控制”、绩效管理的“考核意识”与规范化管理的“结果管理”有机结合,以质量管理深化财会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财会规范化管理水平。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环境之下,财会部门必须要以的姿态来面对财会工作,要提高对财会工作的认知,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认真分析、研究新形势,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合理科学利用财会资源,强化财会管理规范,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与实俱进,迎接挑战,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珂.浅谈财会规范化管理.新西部(下半月).2009(05).

[2]牛红跃.抓财会规范化管理 促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农业发展与金融.2003(09).

规范化管理篇4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各项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全部档案的总和(包括计划统计、经营销售、物资供应、财务管理、劳动工资、安全卫生和党、政、工、团工作等各方面的资料)。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一个没有档案的企业就像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度,没有历史的国度迟早会消亡。没有档案的企业如何积累自己企业的历史、完善和总结企业的成功经验,一定是个难题。大量事实证明,档案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成长历程;能防患企业商业秘密外泄;是决策制订的参谋和帮手;是企业文化的活标本;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资料库;是员工成长的珍贵史料;是有力的法律武器。

2.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

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是实行企业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的基础,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是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体系越标准、越规范,它形成的各项记录资料就越真实有效;而它作为企业档案内容的信息来源也就更完善更有说明力,档案管理工作做起来也更科学更合理。反之,档案管理工作又是企业实行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的重要保证;档案资料作为企业各项活动的历史积累和真实记忆,科学、合理、规范的档案管理能快速、准确、及时地为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提供有力的凭据和参考价值,必要时还能起到指导作用。因此,规范化的企业档案管理与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离开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档案管理,企业的标准化生产管理就无据可依,无凭可证。而离开了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所谓的规范化档案管理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标准化生产管理及规范化档案管理的初步实践

3.1生产记录表格的规范针对企业当前生产管理现场各类记录表格杂乱无章的现象,笔者因持有标准化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且具有多年内审及基层技术管理经验,有幸被领导委以重任——在一个月内将各个部门正在使用的所有表格收集起来并加以整合优化。在此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本公司虽然也推行标准化质量、环境体系,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导致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同是一份“异常处理单”,三个部门就使用了三个不同版本的表格,更有甚者,同一部门使用的“xx生产统计表”现用的表格和以前的居然也不相同。为了将所有表格达到格式统一,笔者严格参照标准化体系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的具体要求,在与各个部门负责人协商、取得一致的基础上,以方便于生产管理为原则,对内容与生产脱节、多余的表格加以删除,对内容表述不详的表格加以完善,并将其按标准要求一一编号,并尽量做到一表多用,以减少版面印刷费且方便管理,仅直接使用于生产管理的表格就整合了52份。公司上下通过使用标准化格式的表格后,生产管理现场已然规范了许多。当然,生产管理的标准化不仅是记录表格的规范,还包括产品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监督等全过程制定并严格贯彻一系列相关标准,才能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可见,全面推行规范的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刻不容缓。3.2“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三高档案室的建立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一家新能源公司,因历史遗留问题,加之领导层更换交迭,企业至2011年11月前都没有建立档案库,许多珍贵的资料等到需要查找借鉴的时候才发现已无踪影(譬如大型设备出了故障,连一本说明书及操作手册都找寻不着,令维修人员无从下手,只得请厂家派技术人员前来维修),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整个公司办公区随处可见有用或无用的文件资料……以总公司为首的高层领导痛心之余,决定以本公司为“档案管理”的新试点成立档案室,而且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了约52平方米的档案密集柜库房及24平方米左右的档案管理办公室,同时还配置了专用电脑、打印/复印一体机、扫描仪、碎纸机等一系列档案管理的专用设备。软件方面:对档案室提出了“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的三高标准,并要求所有部门对档案管理人员给予工作上的全力支持与配合。笔者因为有着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而“临危受命”,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的前提下,又走访了某“人才市场档案馆”,学习其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随后编写出了适合本单位的《档案管理标准》、《档案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建设性档案管理文件及《档案移交接收清册》《档案查(借)阅审批表》等日常管理文件。仅至2011年底,便已成功接收科技档案共计506册;文书档案共计1969册;销售档案共计573份;财务档案共计249册;人事档案共计1437份;行政档案共计426册。且档案室自2012年四月初正式实行“档案借阅”制度以来,已先后为工程、研发、财务、人资、生产等提供了上百人次的档案借阅工作,对各类生产管理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源。本企业档案室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充分发挥出了其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由此看来,企业档案作为继承、保护与开发事业,对企业科技的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是企业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4.全面推行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笔者从事了多年的基层技术管理工作,对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流程、国际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规范、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了然于心。并深切感受到企业要发展、要壮大,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攻坚力量、雄厚的经济实力外,实行规范、标准化体系的企业管理是企业取得成功的法宝,而生产管理和档案管理既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因此,全面推行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刻不容缓。要想最终达成这一目标,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公司高层领导者应本着高度重视企业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和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为立场,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标准化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行使职能的充分权力,并制定相关激励机制,把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和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放在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上来,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便形成一股后进之力,推动标准化生产管理和规范化档案管理的进程。(2)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它既是长期工作,也是日常工作。因此,领导者应更新观念,将标准化体系执行人员从兼职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以便加大对全员标准化体系知识的培训宣传力度,使全体员工切实理解企业推进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的方向和决心。同时,企业标准化体系执行人员要将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的概念具体化、书面化、格式化,让每个员工触手可及、触目可望,并对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认真的策划,对实施的结果进行检验、分析和改进,通过评审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持续改进,真正做到生产现场的标准化管理。(3)企业的档案资料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档案管理又是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注重抓好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更新观念,力求创新,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魄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各主管部门应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的检查指导,以此带动整个企业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真正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要坚持与时俱进,除认真按国家《档案法》及已制订的有关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程序化操作外,还必须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适时实现计算机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将档案管理融采集、处理、存储和传播为一体,促进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以便提高档案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服务。(4)管理层适时监督、各部门负责人积极配合,做好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及规范化企业档案管理的反馈工作。标准化体系执行小组及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将日常生产管理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以便不断加以修正。

5.结束语

只有我们全民动员,切实将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和科学、规范化的档案管理落到实处,才能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们的企业也才会经久不衰,百年传承。

规范化管理篇5

1 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1 财务制度执行不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村级财务制度明文规定,账款要分离,会计出纳不能“一肩挑”。但有的村干部却置国家法律、村规民约于不顾,包揽了会计、出纳之职,直接经手现金的收支,买了东西开了票,回去告诉会计入了账。包办代管,一人说了算,会计成了“记账员”,出纳成了“票据保管员”,会计、出纳形同虚设。

1.2 财会人员队伍不稳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财会人员要相对稳定。但是,目前部分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指定,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出纳、会计也跟着换届,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业务水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致使一些业务生疏的老龄财会人员也“持证上岗”。

1.3 集体资金管理混乱收支失衡,支大于收,非生产性开支过大。有的村集体收入很少,甚至连正常的开支都难以维持,但村干部在花钱时,从不考虑这项支出是否必要,有钱就花,没钱再想办法。有的村村级集体经济条件虽然好些,但村干部只顾自己享受,用公款购置小汽车,给自己配备手机、安装家用电话;有的用公款吃喝玩乐,年招待费达几万元,甚至达到十几万元;有的以外出学习考察、调产增收为由,到处游山玩水,村民意见很大。

1.4 物资管理手续不全定期财务公开虽然在我国已实施多年,但在有些村,由于公开的内容不具体,比较空洞,群众犹如“雾里看花”,无法准确了解村集体资产的用途、去向,致使有的村部分财产虽然早已卖掉或报废,但账面没作任何处理,存在账有实无,账实严重不符的现象。

2 积极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

2.1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制度保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针对财务管理现状,从财务收支结算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会计核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财会人员与岗位职责等方面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要在两个新制度的基础上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以及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债权债务管理、集体资产台帐管理、票据管理、档案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会人员岗位职责、报账员岗位职责、会计人员管理,村组干部离任审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多项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作。

2.2 搞好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以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自觉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应以填写财务公开栏为主要形式张榜公布。财务公开栏应建在便于村民阅览的公共场所。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财务公开应当及时,并做到每季度或半年公布1次财务收支情况,年终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财务公开的账目要真实么开的内容要存档备查。每次公开后,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要及时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2.3 规范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1)明晰产权,摸清家底,建立集体资产台账。(2)搞好资本营运,确保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搞好资产经营。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效,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值,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开发,福利性资产重点抓保护。(3)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目前,村级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征地补偿费、“一事一议”资金等。

规范化管理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文化市场的日常管理与持续繁荣,深入开展对文化市场的整顿工作,规范文化市场经营行为,使整个文化市场依法经营、有序竞争、繁荣发展,为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建设实力、生态、文化、和谐新昔阳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工作目标和重点

工作目标:从规范文化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入手,切实加强各类文化经营场所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狠抓各项管理措施落实,严厉打击并有效遏制文化经营场所内、吸毒、、接纳未成年人及超时经营等违法违规现象。

工作重点:对现有的歌舞娱乐场所(包括宾馆、酒店内设的歌舞厅、KTV包厢、室)、网吧、卡拉OK、电子游戏、音像制品等文化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清查。重点解决好文化娱乐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无证经营问题,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行为问题和插接非法网络游戏等问题。

三、工作范围

1、网络文化市场。重点时段重点防范,重点地区重点巡查,重点网吧重点检查,进一步加大对网吧及网络游戏的管理工作力度,严格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文化部最新的《关于加大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通知》,建立网吧退出机制,落实入场登记制度,强化网吧对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的核对登记制度。坚持严管重罚,坚决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尤其是营业期间以外关闭门窗经营,接纳未成年人等非法行为,一经发现从严从重处罚,直至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网吧不达规定标准的限期整改,逾期不达标的暂缓或取消《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法人代表转让、买卖《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网吧,坚决予以制止,并不予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2、歌舞娱乐市场。加大对歌舞娱乐场所的硬件设施,消防安全合格证和娱乐场所播放曲目,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名簿的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娱乐场所管理,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在公共娱乐场所的发生,对全县各类歌舞厅、KTV包厢、游艺厅、室等各类娱乐场所(包括宾馆、酒店内设的包厢)要规定标准确定范围,核发《娱乐经营许可证》,未取得《娱乐经营许可证》仍然从事违法经营的,严格按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坚决取缔。

3、音像市场。严厉打击和查缴有、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非法音像制品和侵权盗版音像制品的零售出租活动,重点查缴简易包装的VCD光盘和压缩DVD光盘,对违规违法经营活动坚决予以打击,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部门予以依法处理。

4、演出市场。加强演出市场内容的监督和管理,坚决打击无证演出和农村大棚色情演出,确立演出经纪人制度。凡在我县境内演出的文艺表演团体,必须持“演出证”和演出节目资料到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申请备案,否则将按《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予以处罚。对未办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表演团体、场所,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持有关审核材料到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办理有关审核办证手续。

5、出版物、印刷市场。以旅游景点、学校周边、车站、宾馆、饭店为监管重点,坚决遏制街边摊点、早市、夜市无证经营出版物、游商兜售出版物尤其是兜售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色情等书刊。进一步规范我县印刷复制市场,查处无证无照印刷企业,从源头上遏制非法承印、承制盗版图书及伪造商标标识现象,对印刷企业不达标准的,限期予以整改,否则暂缓和不予年检换证,情节严重的取消《印刷经营许可证》。

6、广电管理。加强对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对擅自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擅自接收境外电视节目的,按照《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予以处罚。

7、体育市场。依据《晋中市经营性场所管理暂行规定》,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场所,按照审批规划予以审批、登记、备案,准予发给《山西省体育经营许可证》,对无证经营的、拒不执行《暂行规定》的,予以查处。认真解决无证经营、场所设在居民宿舍小区、经营时扰民、出现和变相、场所过多、过滥等的问题。关闭和取缔开设在党政机关、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幼儿园、青少年活动场所内以及学校周围200米范围内、居民住宅区(属商业用房的除外),危险化学品仓库周围200米范围内的活动场所。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由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会同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组成文化市场规范管理工作组,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具体协调此项工作。对无证经营的文化经营场所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工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和从事违法经营所使用的器材设备;消防安全条件达不到要求,经营场所不达规定标准的由文化、消防部门依法责令其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提请工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吊销其营业执照。

2、强化宣传。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建立必要的举报奖励制度,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抵制、打击文化经营场所违法经营活动的良好态势。

3、注重实效。根据我县文化市场的实际情况,坚持日常监督和治安防范管理相结合,做到“市场天天查,执法规范化”。对具体问题抓住源头,找准症结实施集中整治,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问题,发现一个整治一个,尤其是公共聚集性文化经营场所安全问题,网吧营业时间以外关闭门窗经营等问题,要严格落实信息反馈制,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

规范化管理篇7

这一点主要从档案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就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帮助档案管理人员明确工作任务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档案管理工作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单位寻求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是单位或部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是衡量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是企业或个人发展历程的记录,也是评价个人素养的依据。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既可以满足档案工作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可以为决策者在制定工作规划时提供详实的资料,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适合单位长期使用的发展规划。同时,档案也是决策者了解单位现阶段发展状况,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了解各人员的综合素质,改进发展规划,调整工作结构的重要依据。目前,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起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升单位形象以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经济市场的经营形式面临着严峻挑战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提升其社会功能和价值,完善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真实地反映单位的具体情况尤为重要。

2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时代的来临,档案管理作为一种传统化的工作,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造成大部分人都形成了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要的认知,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在了解度和认知度上存在误区;另一方面是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职业素养较低,在对档案管理这一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质,工作不认真、做事马虎,没有敬业精神的奉献精神,对待事情敷衍了事,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少,造成档案管理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需要单位领导者从根本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严格要求,强力清除影响档案管理工作进步的毒瘤,防止档案管理观念继续弱化。

3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主要方法

3.1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要想更好地规范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应该使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稳定可靠,这不但是档案管理工作法制化的要求,也是提升其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保证。虽然我国政府针对档案管理工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基础不动摇,也为档案管理在收集、整理和管理等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管理设施的不断优化以及档案种类的不断增多,档案管理的方法也需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要求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存有忧患意识,工作上有紧迫感,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加强法制教育,帮助管理人员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其工作行为的合法化。单位领导者应该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从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最大化地发挥档案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2制定出符合时展要求的档案管理方案现阶段属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络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这就为档案管理工作在新时代的继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如何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是管理人员现阶段的首要达成目标。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分析并归总出工作的特点,提高管理者的服务质量和知识储备量,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训,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取代传统的管理方案,以机器归整取代手工操作,提高档案利用率,实现其价值。但是,网络信息也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的管理、鉴定和保管等相关工作,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3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档案管理职能档案管理工作是为了国家和社会服务的一项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推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并且对于企业来讲,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档案来把握市场经济的基本活动规律和发展方向。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内容就是档案,而档案具有被利用的价值,这同时也是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价值,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做好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档案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因此,档案管理者应该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以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来完成对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等一系列工作,平时在工作中,要明确工作条理,掌握工作重点。例如,档案管理中最基本的编目、检索等工作,虽然只是档案管理的前奏,但如果完成的良好,则可以让后续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对于一些利用价值比较高的档案,应该复制、备份,且原件不得外借,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应该结合本单位实际的工作情况,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及时地改进,更正管理错处。

4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要求,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以科学合理的办法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能,不仅可以最大化地发挥档案管理的价值,提升其重要性,也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积极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目标,开拓新局面。

规范化管理篇8

【关键词】公证 信息化 实践

一、信息化的概念及公证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是科技生产力的一支先锋队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对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公证行业的信息化即为“公证信息化”,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及周边设施、软件、数据库和网络的充分应用,在公证业务办理中产生自动化效应和工作模式的变革,规范公证业务流程,控制和集成公证业务和管理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使公证业务、公证监管的过程和结果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二、公证信息化及公证管理规范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潮流的发展趋势,公证行业信息化已被提到公证行业建设的议程中,制定和实施公证行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是响应国家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重要部署,是推动公证工作法制化、制度化以及改善公证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扩大公证宣传的重要举措。目前,公证系统已经建立起一套依托中国公证网、独立数据库、自主设计开发管理软件三位一体的一级行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国公证协会在行业管理工作中始终将行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行业发展、提升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并将信息化作为新的管理要素引入到工作中,确立了以建立全国中心数据库、省二级中心、基层公证处为架构的三级行业信息化体系的发展目标。

传统的公证管理模式也在信息化进程里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由九十年代的手工受理案件,利用打字机打印公证文书的模式,其余的公证管理基本上全靠人手操作,既费时又无法避免出现错漏。如今,在基本上普及电脑的使用的前提下,公证业务软件的开发并投入使用,传统的人工模式已转化为自受理、起草、收费、审查、制证的全过程电脑化操作的工作模式,这大大的提高了公证的效率,同时也便于严格把好公证质量这一关。如今,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公证工作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信息化的在公证管理中重要作用

(一)提高办证效率、规范办证程序

传统工作模式上,从谈话笔录、公证文书的草拟都是人手办理,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错误。利用公证办证系统,从谈话笔录,权利义务告知等一系列操作均有电脑模板可供选择,公证人员只要选择正确公证事项,谈话笔录、公证书等相关文书经由电脑生成,公证人员只需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稍作修改,则能完成以往需耗时几天的工作,大大的缩短了办证的时间,提高了办证的效率。同时避免遗漏部分程序,也避免人为的不规范操作,同时对办证的每一个流程进行实时监督和控制。

(二)提高办证质量、降低执业风险

传统办案只靠公证员及工作人员的经验来判断,难免出错。例如利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可以对身份证进行真假鉴别,对黑名单人员自动判别,对当事人重复办证进行提醒。对于房产资料的核实,也能通过网络向房管部门进行即时查询,在办理遗嘱等重大财产处分的公证及保全证据进行拍照及实时全程摄像,使出现纠纷时有据可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并杜绝假证、错证的出现,提高了办证质量,有效地降低执业风险。

(三)提高服务水平、增强行业公信力

通过公证办证系统,大大缩短了出证的时间,像公证委托书、护照翻译等需求大的公证项目,能做到当天出具,减少了当事人的等待时间,满足了当事人的需求。在公证处网站上,提供各类公证事项的受理条件、程序、收费标准、相关表格的下载,为当事人申办公证提供了快捷的途径。另外,在网站上提供公证书有选择的查询甄别、抵押登记告示等,使得公证工作流程运作公开透明,方便了当事人的监督,也大大的增强了公证行业的公信力。

(四)提高公证人员素质

信息化时代的公证,公证人员须熟练计算机操作应用,信息化设备的应用促使公证人员进行知识的及时更新和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各种新型公证需求,如网页证据保全、电脑摇号现场监督等公证。此外,公证处对外网站可设立“行业信息”、“公证论坛”、“案例分析”等板块,及时反馈公证业内动态,为公证业内人士提供业务研讨,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从而促进办证人员提高业务素质。

(五)实现公证的科学管理

办证系统对公证业务的数据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输入数据库,公证管理部门通过公证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监控,可实时对公证处的办证现状及公证员的办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违反程序、违规收费等现象,实现实时动态监督,另一方面,可以对各公证处、公证员办证及收费项目、数量进行对比、分析,使公证管理层对公证业务的发展进行宏观掌控,及时发现社会生活的热点及公证业务发展的缺点、难点,这样不仅实现了对公证业务的科学管理,还为领导决策及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六)提高公证行业的社会形象、利于公证行业的长远发展

为公证行业树立的公信、公正的社会形象,展示公证的发展现状和公证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独特作用。明确公证的社会定位,使公证价值得到体现,公证行业必须端正职业态度,加强社会监督作用,规范办证流程,不断提高公证公信力及公证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这一切都依赖公证信息化的进一步加强并良好持续发展。

四、公证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在信息化的有机结构中,除了人的主导作用外,硬件、软件、数据库和网络是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有效利用,公证行业在信息化进程将更深入、公证行业的发展将更加蓬勃、生气盎然。 (一)硬件建设

信息化建设起码的条件,主要有电脑、服务器、电源、网关、网络以及必要的外设设备(如摄像头、扫描仪、身份证识别仪、指纹识别仪等)等。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可有效防止了当事人利用假身份证恶意办公证。办公大厅的液晶显示器可显示办证流程及发证信息。另外,信息化发展需建成综合信息数据库。依托管理网络平台,研发建设公证行业综合信息查询系统。

(二)软件建设

公证软件建设包括公证办证系统、公证管理系统两部分。公证办证系统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彻底改变了传统公证办理模式,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从个体化办公到网络化办公的质的飞跃。公证管理系统则在公证办证系统的基础上以数字化档案管理及公证档案查询系统为主要内容,通过办证数据的读取,对办证数量、种类进行有选择的罗列,对公证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管理系统同时对人员的管理,行业内部信息的传达等方面也囊括其中。

(三)局域网及电子网站建设

公证机构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有利于公证内部管理的进行,亦是公证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员的管理、资料的查询均在公证机构的内部完成,形成一个有机体。同时建立公证处的网站亦是公证信息化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自建网站,建立“在线咨询”、“在线预约”、“监督投诉”、 “在线查询”等栏目,更好的向社会宣传公证的工作,让社会更好了解公证的程序规范,同时预防不法分子用伪造、变造公证文书损害他们人身权、财产权。

(四)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接口的建立

在有了畅通的信息基础平台(内网,公证办证平台和公证管理平台)和各公证机构的电子商务网站(外网),还必须有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支撑。公证处要与房管、工商、银行等部门积极协调,利用现有的公证行业管理平台与其它行业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交换,丰富公证管理平台的功能,使之更好的为广大公证人员服务。例如与房管部门设立专线接口,就委托书公证、房产买卖公证、房产抵押公证、赠与公证的真伪提供专门的核查通道;又如涉台公证书副本的寄送登记及查询等亦可由公证处与公证员协会建立查询接口,即可保证查询内容的真实性,也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五、目前各省各市在公证处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及例子

目前,全国各省、市的公证处均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这与司法部、中国公证协会对公证信息化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

绥化市众信公证处建立了自己的电子档案系统,公证业务查询和视频监控系统;合肥市衡正公证处建立了公证软件办证系统,配备了先进的电脑硬件设施;青田县公证处建立了适应自身发展的小语种翻译系统、水印纸自动化管理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建设进程无不取得可观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公证处在社会上的形象。

六、目前公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展望

公证事业的发展要和构建和谐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它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是法律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窗口。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证业务的大量增加对公证机构办公条件、信息化水平以及管理规范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公证提倡一种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较好地把人的管理功能智能化。包括对人员的管理、对办证的管理和对相关事务的管理通过系统整合起来,实现智能管理。

目前,公证信息化建设尚有不足的地方。鉴于现实情况中各公证处之间情况差别较大,不宜规定使用统一的软件系统,但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使各公证处之间的数据能够兼容,方便下一步与全国统一公证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信息的共享与无缝传输,方便公证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与统计。同时,由于现在公证办证软件在各省市均由不同公司研发,多头研发导致信息数据不能兼容统一。建议将公证平台建设以设区的市为单位更加合理,公证信息平台建设在这一级,有利于促进同一地区公证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关规章制度和文件要求的贯彻落实,切实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成效。

上一篇:桂林山水作文范文 下一篇:民间传说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