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美文范文

时间:2023-10-15 16:32:03

空间美文

空间美文篇1

1、在爱的世界里,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

2、我从不喜欢让别人看见我的眼泪,我宁可让别人觉得我快乐的没心没肺,也不愿让自己看起来委屈可怜。

3、无论怎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越是没人爱,就越是要爱自己。

4、一切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一切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

5、有的人你看了一辈子却忽视了一辈子,有的人你只看了一眼却影响了你的一生,有的人热情的为你而快乐却被你冷落,有的人让你拥有短暂的快乐却得到你思绪的连锁,有的人一相情愿了N年却被你拒绝了N年,有的人一个无心的表情却成了永恒的思念,这就是人生。

6、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变得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

7、有烟火的生活,才叫滋润。有争吵的日子,才叫别扭。有牵挂的思念,才叫恋爱。有谦让的岁月,才叫婚姻。

9、因为你,我的一切从此办的有意义,连呼吸都想和你一起形影不离。

10、女人会记得让她笑的男人,男人会记得让他哭的女人,可是女人总是留在让她哭的男人身边,男人却留在让他笑的女人身边。

11、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还有,血染江山的画,也抵不过你眉间,一滴朱砂。

12、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13、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没有什么可执着;一百年前,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本没有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14、无法厮守终生的爱情,不过是人在长途旅程中,来去匆匆的转机站,无论停留多久,()始终要离去坐另一班机。

15、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此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16、落花无意,流水无情,两两交错,生生永不相见,寡欢!

17、我再也不愿意,为了你的笑脸,我变成爱情的小丑,这个爱情小丑,在你的世界里,怎么只有都已没有,你走吧你走吧,把所有情感都带走,你别回头。

18、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19、不要因为寂寞爱错人,更不要因为爱错人而寂寞一生,尝试信任才能得到幸福。缘分是本书,翻的不经意会错过,读的太认真会泪流。

20、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在痛苦中挣扎、沦陷、寸步不离。一次再一次得抵达那些悲伤得极点、然后辗转、重复。最后,还是没有一个彻底明了得完结。就这样延续着…… 回忆已成诗,落笔两行泪,感叹世间情,独赏月圆缺。剑锋芒,情丝殇。红尘自古多凄凉。自彷徨,独心伤,素人天琊,无尽思量。狂!狂!狂! 路的距离不代表心的距离,少有电话不代表少有牵挂,不常见面更不代表没有思念,忙碌的岁月也要珍惜这份关怀。

21、“执子之手,与子谐老”。当初是誓言,后来是责任,再后来是习惯。

22、一瞬间,冻结了一切,那感觉像被风带走了知觉,什么都不念。记忆里,荒凉了一片,那代表相思赖等待的季节,明知桥不见,却仍尝寂寞滋味。

23、我愿菩提树下细数百年轮回、愿忘川河中独守千年等待…却不愿见你两行清泪,肝肠寸断…… 这一生的最爱,在下一世连一点痕迹也不会留下。爱着的人啊,好好握着她的手,下辈子,你的身边就不再是她了。到了来生,你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爱过谁? 做个女人一定要经的起谎言,受的起敷衍,忍的住欺骗,忘的了承诺,放下一切后用微笑来伪装自己,宁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别相信男人那张嘴。

24、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补偿,有些东西永远无法补偿。

26、沧桑碍道之愤怒、苍凉暧昧之绝望。冥冥皆定。

空间美文篇2

【关键词】语文;诗歌

大学毕业求职中,一次试讲坚定了我从事文学教育的信心。那天来试听的学生是临时由教务处从各班召集来的,他们的专业各有不同,年级也不同。我要试讲的是《庄子·秋水》这篇课文,当时我没有先介绍庄子及其文学创作的背景、特点,也没有长篇大论分析这篇课文的文字语法,上来就大声地美美地背了一遍,这时教室里变得格外安静,学生们问我有没有更加充满想象,富有诗意的文章,为了给学生营造学习语文的氛围,我又选择背了《庄子·逍遥游》,看到更多学生眼中充满期待,我便又讲了几个庄子的典故,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很快试讲结束的时间就到了,离开时,再看一眼这试讲的课堂,就更确信上好语文课,必须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纯美的境界来。审美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交流与对话中涵咏情感之美,体悟精神之美,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1】

后来,我有幸成为大学中文教研室的一员,从那时开始,我便特别关注如何营造语文教育的纯美空间。我先是去听课,听本系资深教师们都是怎样驾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法,更多的时候我喜欢听语文课,愿意将自己置身于文本所描绘的世界,在那个时空里思考。纯美的语文教学空间,可以使人萌发美好的理想,表现善良的人性。语文教学生态论认为,环境与语文教学交互作用形成语文能力,所以我倡导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纯美的教育生态系统,让他们的情感流,意识脉在文本与现实中间自由穿梭。

由于全校几乎所有专业都开设公共选修课《大学语文》,所以差不多每个学期,我都有机会通过《大学语文》的课堂,和文本、和学生、和自己有心灵的邂逅。

笔者所在的学校一直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却不断在更新。以第3版《大学语文》为例,打开课本,首先形式上的风格和格调的提升与变化让人顿生耳目一新之感,再仔细研读目录篇目来分析《大学语文》完整的体系,还是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的。【2】本文以这一版《大学语文》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部分为例,谈一谈在教学中营造纯美空间,改善语文教学生态环境的一些探索。

二、探索课例

1、王维《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首小诗描绘初冬时节山中景色。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 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象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人行空翠之中,就象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 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

在引领学生体悟《山中》这首诗的意境的时候,针对上课班级是艺术设计班,学生们都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本人让他们自由创意这首诗的意境,真正体会王维山水田园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学生们热情极高,马上带领我来到他们的专业画室,一个个摩拳擦掌,我发现有的学生正在仔细阅读文本,有的在观察课本中关于这首诗的插图,有的已经开始在画纸、画布上勾勒这首诗的意境了。安静而认真地坐在画室的角落,看着一幅幅风格各异的画作一气呵成或者是时断时续的创作,我期待学生可以从这样的活动中领略诗歌的意境美。虽然我没有用语言去渲染,面对这些对色彩有特殊敏感的学生,这样的做法反而更加能够将他们的想象和心灵的统一起来。下课的时候,学生们争相展示自己的作品给我,有的是铅笔白描,有的是色彩水粉,有的是写意泼墨,还有的画出了结构图,打算在电脑中进行精心的设计。学生们对于这节语文课流露出的感情和美学的趣味比其他的时候要更加浓烈一些。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和对诗歌之美的一种认同。

2、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住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一首苏轼甘守寂寞,却不自弃的信念之作。

2008年讲授这首诗的时候,正在流行有一首创作歌曲,来自歌手周传雄,名叫《寂寞沙洲冷》,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播放了这首歌曲,很多的学生不由跟着唱起来,还有一些学生不知道老师要做什么,矜持地观望着,我又放了第二遍,并且请他们仔细留意歌词,要求他们听完之后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候学生们都非常的积极认真,有的还用笔记录下来歌词和心得。听过之后,很多的学生都说出这是表达寂寞的歌曲,并且联系歌词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讲了很多情绪和选择寂寞以及被寂寞选择的心情,当快要下课的时候,我才让他们打开课本阅读这首诗,学生们明白即使流行歌曲的创作也没有能离开古典诗歌肥沃的土壤孕育,有的学生还主动把歌词和诗歌文本本身进行了对比,同时对这首诗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下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不仅轻松地背会了这首诗,还学会了一首歌曲。他们认为无论是从听觉还是感觉上,这首诗都给他们的想象提供了朦胧丰富的广阔空间。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要求受教育者主动研究,大胆创新,形成自觉积累、自由感悟、自我发现的良性学习机制。语文教育是一个栽培生命的过程,是为每一个生命的未来发展奠基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容纳的场所。【3】

语文课堂要营造出一种纯美的空间:质朴浓郁的文化气息,不失情趣的典雅品位,厚重深沉的意蕴内涵,通过《大学语文》教育落实人文素养,也就有了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林忠港.认知与审美——阅读教学的两种取向[J].语文学习,2010,(2).

【2】白彩霞. 《大学语文》的中学“定势”与大学“期待” [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穆秀颖. 大视野成就大语文[J].北京教育,2010,(5).

金晓霞(1980-),女,甘肃兰州人,兰州教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和研究。

空间美文篇3

关键词:文学 电视 散文 传播媒介 传承 拓展

电视散文出现的历史并不长远,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精美的画面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仿佛将观众带到了真实的情境当中,而电视散文正是借助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优势弥补了文学散文单一、刻板的形式,凭借电视屏幕观赏实现诗歌散文抒情写意意境的电视文学样式。可以说它的出现不仅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成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为散文开创了一番新的领域。

电视散文审美意境的超越与提升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达意境,意境乃是思想与描写对象的高度统一,当作者将自身的思想感情与画面、声音融为一体时,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幅用文字表达的精美画面呈现了出来,这样的散文如同幽兰一般散发出动人的麝香。在电视散文中,特殊的传播媒介在观众和作品之间架设起了一道神奇的桥梁,观众不仅可看可听,而且使之具有了更加宽广的想象空间,电视散文可以使观众在鉴赏中对特定的情感感受状态表现的更直接、更快速、也更充分。因为电视散文可以直接用感情的色彩、情感的旋律、情感的画面创造出一个感情丰富的艺术世界。观众在欣赏电视散文的过程中容易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思想感情和情感的双重交流。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方,而是通过画面、声音、字幕的完美结合置身于美文的故事情境当中,运用所听、所见、所感描绘出自己对于描述对象的具体感受。

电视散文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不仅仅是硬生生的文字,更是生动的画面与美妙音乐的同步实现,这是过去的平面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也有助于观众更直观的感受散文的内涵和意境。在这种直观的画面中,观众可以达到雅俗共赏、见仁见智的审美效果,从电视散文的欣赏过程中获取不同层面的艺术享受和陶冶。

电视散文表现形式的丰富与创新

图像画面、声音音乐、字幕和诗文吟颂是构成电视散文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首先。图像画面是电视诗歌散文形成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图像画面就不能称为电视诗歌散文,电视本质的体现是文学的联想性在画面中得到栩栩如生的浮现,好的电视诗歌散文的确会挖掘文字的内涵、文学的韵味、意向的确定性,丰富文学文本的表现力。其次,音乐音响是电视自身独特的表现,它熏染文本表达的色彩、表现文本空间幻化变迁、突出心理意蕴的节奏、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无形纽带、将情感的旋律模式化,从某种角度看,音乐音响更能深入的暗示点化文学的缜密内涵,发挥电视散文的抒情达意的特点。第三,字幕以及旁白的出现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电视散文样式被赋予了文学联想空间,汉字所赋予人们的天然美感和吟颂所牵连文学的体味享受在这里成为文体的标识,意义重大。这三种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整体,而电视诗歌散文的样式创新性就在于三者的水融。这种艺术的混合无疑是高明的、充满想象力的,并且在长时间内将被大众所欢迎和接受。电视诗歌散文以其别出心裁、新颖独特的变幻形式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转换和过渡。

电视散文节奏与韵律美的突破与发展

空间美文篇4

关键词:隐逸 审美 艺术空间

中国现代隐逸文学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概念尚未厘定,创作实践却蔚为大观的一种文学形态。对于有着隐逸倾向的文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为自己的审美观写作。他们的“隐逸人格”,普遍有着疏离主流文学阵营的倾向,以一种出世的姿态坚守自己的纯艺术追求。这种人格精神使他们在文学创作时向内转,回归田园,回归内心。[1]这种向内转的姿态,有利于审美观照,因此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在审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不但创造出多维审美之境,更开拓了艺术审美空间。

美学家张竞生曾在《美的人生观》里把艺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除了音乐、绘画、文学这些传统的艺术门类之外,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均可成为艺术。他说:“艺术可分为‘人生艺术’与‘纯粹艺术’二种。凡一切人类的生活:如各种工作、说话、做事、交媾、打架等等皆是一种艺术。若看人生观是美的,则一切关于人生的事情皆是一种艺术化了。”[2]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对艺术审美空间的开拓也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一、对“纯粹艺术”空间的开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士”的要求是很高的。文人、士大夫充当着社会精英的角色。他们不但要知书达礼,拥有文学上的造诣和政治上的谋略,还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文学与音乐、书画艺术一直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唐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让我们领略到了“无声胜有声”的音乐境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魏晋名士嵇康临刑之前,赋琴一曲,从此使《广陵散》成为天下绝唱。古代文人不仅乐意投身于音乐审美实践,对书法绘画也是非常热衷。魏晋的王羲之、宗炳,唐代的张旭、怀素、王维,宋代的苏、黄、米、蔡,明代的祝允明、文征明,清代的郑板桥等都是书法或绘画上的名家。

中国现代隐逸作家虽未能像古代一些隐士那样成为“通才”,但他们所具有的隐逸人格倾向和作品中的隐逸精神依然对传统艺术境界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除了对音乐、书法、绘画等领域的影响外,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对纯粹艺术空间的开拓还表现在对农业文明和旅游业文明的影响上。

中国现代隐逸文学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是“隐于自然”。“自然”的物质表现无非是田园和山水。中国古代用于表示归隐的常常是“解甲归田”“弃官归田”“遁迹山林”“放浪江湖”“啸傲湖山”等词汇,文人士大夫们在现实中受挫以后,最先想到的避难所也是山水田园。雄伟壮阔的名山大川、凄清僻静的深山幽谷、奇妙万状的悬岩隧洞、生动活泼的花鸟虫鱼、美丽动听的神话传说、历史悠久的古物文迹、千姿百态的风土人情,是隐逸文人津津乐道的对象。被隐逸文人精心描绘过的地方,就成为现实读者心心念念的理想乐土。如同古代隐士一样,现代作家也都有隐藏在自己心中的一片圣土,他们的隐居地、游历地等承载着他们毕生的心血与追求,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他们以此为素材构造出的审美世界也因此成为农业、旅游业、书画业的发展资源。沈从文的“湘西系列”、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汪曾祺的“高邮系列”、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李锐的“吕梁山系列”、朱晓平的“桑树坪系列”等莫不如此。

沈从文的小说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新美妙,充满人情美、人性美的“湘西”世界。湘西的风物成就了沈从文,同时又因沈从文的大力抒写名扬于世。古朴的凤凰小城和周边的古街小镇成了人们追思传统记忆的神秘之地。沈从文在《湘西》中写道:“一切风景静美而略带忧郁,随意割切一段,勾勒纸上,就可成一绝好宋人画本。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生命另一形式的表现,即人与自然契合,彼此不分的表现,在这里可以和感官接触。一个人若沉得住气,在这种情境里,会觉得自己即或不能将全人格融化,至少乐于暂时忘了一切浮世的营扰。”沈从文将他魂牵梦萦的故土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歌。读者难以拒绝这样的文字,平平淡淡之中,那份美丽与神秘已浸入肌骨,无怪乎在他的影响之下,名不见经传的边城小镇凤凰成了现在的旅游胜地。

贾平凹的散文和小说也让我们加深了对“商州”的理解。贾平凹的作品以商州为题的就有《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合称《商州三录》;还有小说《商州》《商州世事》,散文集《商州散记》等。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是迷人的,他把传说、历史、风土人情融入到了商州的山水中。再加上贾平凹不仅是作家,还是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也便带有了书画的味道。他把商州描写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连台湾的流浪作家三毛都不由的心向往之,提笔给素未谋面的贾平凹写信。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给商州带来的影响恐怕只有商州人才能深刻体会。正如同沈从文成就了“湘西”一样,说贾平凹成就了商州也不为过。

二、对“人生艺术”空间的开拓

中国现代隐逸文人大多曾远渡重洋,接受过西方(包括日本)文化的熏陶。西方的物质文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渴望将这种物质文明与东方悠闲的生活节奏结合起来,就像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的,要设法“溶合这两种文化——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和现代的工艺文明——使它们成为一种可以实行的人生哲学”[3]。因此,较之古代的隐士来说,现代文人即使“隐逸”,也多了一些积极的色彩。

“隐逸派”主将周作人提倡唯美主义的人生观。他在《生活之艺术》一文中提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的生活。”他拒绝将文学变为传统意义的载道工具,不承认牺牲个性来迎合社会潮流是文学应尽的义务,所以,他努力保持文学的自在性。周作人将艺术视为个人情思的表现,是个体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他的人生艺术化的文学观念转化到他的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中去,使他的为人为文都带有了隐逸之气。他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命,以艺术家的心态去感受生活,就如张竞生把“一切人类的生活”看作艺术一样,周作人也强调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他谈“北京的茶食”、“南方的野菜”,谈“茶”、谈“酒”、谈“草木鱼虫”、谈“乌蓬船”,在日常琐屑的叙述中,咀嚼着生活的滋味。衣食住行、风土人物、掌故轶事,都是他谈论的话题。在他看来,“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只有“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才能见出人生的真谛。艺术化的生活是对残缺人生的修补,所以周作人在《喝茶》中倡导“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4]。这种唯美主义的文艺思想影响很大。朱自清、俞平伯据此提出了“刹那主义”的人生观,专注于唯美的瞬间感受。俞平伯说:“生活的每一刹那有那一刹那的趣味,或也可不含哲学地说,对我都有一种意义和价值。我的责任便在实现这意义和价值,满足这个趣味,使我这一刹那的生活舒服。至于这刹那以前的种种,我是追不回来,可以无庸过问;这刹那以后还未到来,我也不必多费心思去筹虑。……我现在是只管一步步走,最重要的是眼前的一步。”[5]俞平伯这种“刹那的趣味”,有着传统审美观的影子,也有现代享乐观的色彩。周作人在《希腊的馀光》中认为希腊文明的精神特点是“现世主义”和“爱美精神”,恐怕可以作为俞平伯等人“刹那主义”观的最好注脚。

美学家宗白华也是人生艺术化的积极提倡者。他说:“积极地把我们人生的生活,当作一个高尚优美的艺术品似的创造,使他理想化,美化”。[6]宗白华几十年如一日地出入于世界各地艺术馆和博物馆,对雕刻、建筑、绘画、出土文物、风景名胜等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倾注了极大热情。他把现实人生当作艺术,用他的“散步美学”构建起他的艺术体系。这种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化生存”“审美化生存”。他的“散步美学”充满了自由精神,把庄禅境界、魏晋风度等传统自由主义和西方的生命美学有机结合起来,成就了人生的艺术。

隐逸文人最注重审美的表达,对纯粹艺术与人生艺术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痴迷,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对自然之境、闲适之境、趣味之境和道禅之境的追求与把握,创造出艺术审美世界,开拓了艺术审美空间,对人类文化史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贡献。

(本文为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隐逸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51093】和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经典美文与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研究”子课题项目【立项编号:0506043400170】的研究成果。)

注释:

[1]许海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隐逸派”》,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版,第53页。

[2]张竞生:《美的人生观》,选自《张竞生文集》上卷,江中孝编,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第72-73页。

[3]张岚:《论中国新文学“闲适”散文的成因与流变》,学术界,1998年,第6期。

[4]周作人:《喝茶》,选自《周作人自选文集·雨天的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5]俞平伯:《读〈毁灭〉》,选自《俞平伯散文》下册,乐齐,范桥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6]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空间美文篇5

从创造与个性共生中确立课程文化进行“解构与重组”

“解构与重组”是“创造与个性共生”的巴蜀美术课程文化发展。因课程而课堂、因课程文化而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制定美术教学策略的思维起点。

巴蜀美术教学改革从课堂中来,从如何适宜、发展和挖掘孩子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的角度,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将视角聚焦在课堂、聚焦在学生,力求从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以教学的实践与发展进行课堂教材的内容解构、重组和课堂文化的打造。因此,以学生为根本,以课堂为立柱强调课程标准的导向性、选择性,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

因生而活的巴蜀美术课堂

巴蜀美术律动课堂的核心强调的是尊重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找准学习起点,重组课堂教学结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精心设计能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环节,让学生愉快、主动、有效地学。获得生(学生)、本(教材)、教(教师)的和谐共振,促进知识的链接和融合、丰富和延展,营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灵动课堂,达到知行统一、顿悟成长之完美的艺术境界、共生的和谐状态,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行为素养、思维素养、情感素养,真正践行素质教育。

案例:《百变团花》

上课开始,教师首先联系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的关于团花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自己尝试着剪出一朵团花,但由于个体差异,导致作品风格、特色、质量差异也很大,有不少孩子的团花都剪散了。学生和老师一起收集了部分这样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并鼓励他们多观察、多思考,一起共同分析找原因。孩子们很快找出答案:是中心点没有找到。于是教师抓住这个重点进行示范并鼓励学生以中心点为依据,寻找折纸的规律,创造出其他的折法,再来剪团花。这次,教师欣喜地发现有的孩子们不仅没有剪散,而且团花的外形也很丰富:有的像三叶草,有的像五角星,有的像雪花……于是,教师又把这些作品贴上了黑板。对比孩子们前后两次剪的团花,知识重难点被学生主动发现并得到解决,同时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教师把以往出现在课堂开始的欣赏环节放到了这里,出示了一些经典的团花作品,让学生和自己第二次剪的团花去进行比较,看看还有哪些不足。孩子们很快便发现了自己剪的花纹单一、排列稀疏、不够精致。教师鼓励学生再一次设计花纹,再剪。这一次,孩子们的作品更为精彩,有的作品上画了花草,有的作品上画了动物……孩子们越剪越好,觉得很有成就感,教师第三次把他们作品贴在黑板上,同学们都忍不住发出了“哇!”的赞叹。

这一由开始的不会做——会做——做得漂亮的美术学习过程,生动地阐述了布卢姆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就不成为艺术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一个生动的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将预设的目标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部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在师生互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美术律动教育就是通过尊重儿童、研磨儿童、发现儿童的真实需要,以共同经历、彼此滋养为途径,使儿童获得灵动发展的活动。简言之,“因生而动,美美与共”的教育就是律动教育。

空间美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空间;情感;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241-02

追求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其中,美是人们生存方式的内在要素和具体展现,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创造的能满足人们积极情感需要的文化价值。人们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活动构成了审美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正是在审美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发现和创造使自身的生存方式得以提升和优化的积极要素,为人们追求真和善营造美的空间。审美的这一特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是相一致的,审美空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场所。因此,建构审美空间,开展审美活动,发挥审美功能,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有益尝试,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动力。

一、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维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从对人的精神文化存在状况的实践改造和提升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其实现过程来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知、意、情上追求真、善、美从而使自身得以不断完善,即在追求真理的认识、善良的意志和审美的情感。其中,对美的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题中之意,培育人的审美的情感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成审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人们的审美能力,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和激情,增强主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的凝聚力,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奠定坚实基础”[2]。

从美的本质和特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在引导人们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过程中积极彰显人的主体性以及幸福感、快乐感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以及对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情感的塑造来促进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引导和审美塑造的统一。美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维度,审美活动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重要线索,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可谓是一种“美化”的过程,所谓“美化”就是以教育和引导人的方式来“美化”人的生存状态、“美化”人的思想观念、“美化”人的行为规范。正是如此,构建审美空间,开展审美体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空间建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与审美体验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审美活动来说,都是特定空间中的人类实践过程,需要积极利用和改造各种空间要素来形成美的活动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就在这种活动空间中构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良性以及审美主体间性互动关系的“美化”的体验。之所以说是体验,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并非一般的知识性、理论性的价值引导,而是更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功能使各种美的因素融入教育实践过程从而使人们对其感知、感觉、感受。“体验则是情感的活动,是主客合一的活动,所以人们通常‘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来解释体验。这意味着它只有将自己置身于对象,化对象为自己、自己为对象,把对象的感觉当作自己的感觉,使人感到他自己与对象是同一的时候,才会进入体验的境界。”[3]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体验,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愉悦性对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从这一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就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中的主体情感体验活动。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文化空间,是富于美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在实践改造物质空间的基础上改造人的精神空间。”[4]这意味着高校可以从实践改造审美的物质空间来“美化”大学生的生存状态、“美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美化”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同时鉴于审美活动所特有的情感性、主体性、自由性,高校可以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审美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通过审美体验来感知、感觉、感受所要接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达到寓教于美和寓教于乐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空间中的审美体验所发挥的正是一种潜移默化、凝神聚气、怡情养性的隐性教育功能。审美空间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体验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审美体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的情感性认知和领会,有助于使大学生在“美化”了的社会活动空间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正是如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本质特征来看,审美空间不仅是对物质性、外在性的审美环境、场所、要素的反映,更重要的是通过物质性、外在性的审美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转化为精神性、内在性的主体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这实质上也是审美之为审美的特点所在,通过审美体验活动把外在美与内在美沟通起来,既激活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结构中的审美动力和审美情感,又通过审美动力和审美情感使外在美不断渗透到主体意识结构之中,从而实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相互建构。这实质上就是对大学生的精神空间、精神世界进行审美化的影响和构建,是空间教育法在审美层面上的具体运用,其“根本任务就在于通过利用、延伸和拓宽上述各种维度的社会物质空间来不断地传授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从而改造大学生的精神空间,使之为更多健康先进的思想价值观念所丰富和填充,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5]。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空间的建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是实践基础上的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为了让审美主体在审美体验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需要通过多个路径进行建构。

第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理念。高校应积极从美、审美、审美空间的视角和维度来思考和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审美活动结合起来,以审美体验的方式来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和形式,用审美理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的理论先导。这种审美理念的实质体现了“教育将被视为师生间和谐人际关系及课堂、学校等环境的诗意氛围的创造。教育内容的传递或内化效率也将因其审美性而得到空前的提高。”[6]树立审美理念的核心在于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美、寓教于乐。

第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研究。在审美理念的指导下,综合美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索大学生与审美、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的内在关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基本特点、规律、内容、方法等,总结构建审美空间的具体实践经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基本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第三,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在凸显人的主体性,使人在主体性的交往和体验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需要构建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关系以及大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关系,即形成审美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超越单一主体论的教育观念,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为此,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其价值引导作用,又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的自我建构。”[7]审美的主体间性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共同参与审美空间的构建、体验和互动。其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审美空间构建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大学生是审美空间构建的参与者及其享用者。

第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结构。审美结构是审美空间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形式。从人的情感心理维度上看,审美空间“蕴含着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个方面,两者结构性地生成审美空间这样一个审美事实和诗性现象”[8]。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由自然的审美空间、生活的审美空间、技术化的审美空间、艺术的审美空间所构成。其中,自然的审美空间是指原生态的客观世界的空间美态;生活的审美空间是指日常化的社会活动的空间美态;技术的审美空间是指工业化的产品制造的空间美态;艺术的审美空间是指形象化的意识形态的空间美态。从具体构成要素看,审美空间是优美的文字、图像、音乐、形象体、文化品以及活动场所和活动过程的综合运用,使得空间“空而不空”,美在其中,更是意在其中。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实质上就是让大学生置于多样化的审美结构之中接受结构化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审美是人们美化自身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人美化自身、促进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要积极按照“美”的规律和“审美”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在审美空间中的审美体验能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大学生在美的情感和环境中更易于和更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更好地“美化”自己的生存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

[2]周芳.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3]王元骧.美:让人快乐、幸福[J].学术月刊,2010(4).

[4]卢文忠.发展与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论探究[J].时代教育,2015(17).

[5]卢文忠,钟文苑.空间教育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J].高教学刊,2016(1).

[6]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8.

[7]冯媛媛.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三个维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空间美文篇7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

1 从城市的功能分区上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格局

由城市政府创建的供市民们使用和享受的非赢利的开放的公共空间,居民可以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户外活动,这种空间就是我们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

1.1 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应该注重美学元素

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1]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识一般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开始的:文雅的市民、繁华的街道、洁净的道路、新颖的建筑、开阔的广场、常青的绿地……等等,它能使人记忆犹新,并由此产生对一座城市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良好美丽的城市应该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的,应该注重公共空间的系统布局,它们在形态上可以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

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尊重历史,延续文脉,注重公共空间的个性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与自然、环境、地貌、风土习俗相协调的各种因素,运用设计形式、色彩、光影、材质等综合手段来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空间设计的创造包括特定的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公共空间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纪念物或标志物的主题定位、地铺材料、图案特征以及植物的地域性等。

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应该首先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审美、行为及文化等的需求,达到舒适、安全、愉悦的目的。同时,还要考虑道路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空间的开放性,打破“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还空间于公众。

1.2 应体现公共空间美育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的最终定位是要构成其功能价值的,是服务于人类的,满足人类需求的。人们通过审美视觉去感知整个城市和城市建筑,激发想象与创意、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沟通人与空间的联系,构建物质与人类的亲合关系。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赋予美学行为能够极大地提升公共空间的心理审美功能,使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作为“通道”或“广场”的物理形式存在,更成为人们心理的归宿、情感的“价值凹地”,令公共空间变成美轮美奂、有精神意义的“场所”。

“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借助城市公共空间扩大人际交往空间,构筑文化氛围,构建社会和谐。

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功能。按照美的形式规律来塑造城市公共空间,是以审美教育完善人格为基础的。提高人们审美素质的教育目标,不紧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是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实现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城市公共空间,譬如公园、广场、绿地、建筑小品、雕塑等审美个体,均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性,审美教育可以借助这些元素作为审美媒介,由城市政府向大众施加审美影响,净化市民的性情和心灵,塑造美好的人格,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

2 从建筑的视觉效果上展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定位

2.1 利用城市景观营造美的视觉

“凝神于景、心入于景”,心灵与城市公共空间融为一体,内心中永存城市公共空间迷人绚烂的美景,在欣赏享受中得到启迪、珍惜,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

2.2 利用色彩烘托美的氛围

色彩是城市公共空间审美定位的一个重点,具有视觉美、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选择公共空间色彩时,设计师应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等对人们心里的影响和色彩本身相长相消的因素。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必须适应人们的心理、社会环境、公共空间特点、置于其中的建筑形式等,可以合理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而言,在温暖的地区,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这样可以给人以凉爽舒适的感觉;而对于寒冷的地区,则宜采用暖色调,或在中性色系中加入暖色,增强空间的温和感。园林、广场的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公园、景区建筑的色调应令人感受到宁静安逸,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给人营造出强烈的美感氛围。

2.3 利用城市建筑彰显美的个性

建筑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也是城市内涵的精华。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的要求。根据建筑所具有的凝固的、不可移动的这一特性,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特别是对城市公共场所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符合城市性质、城市文化、城市特点及市民公共的心理要求,要结合地理、地貌和环境氛围,彰显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独特个性。

2.4 利用景观资源显示美的境界

自然景观资源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好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该利用的绿地不可放弃、该保留的水面不得破坏、该保护的山体不得挖掘、该保留的林地不得砍伐……同时,对自然景观资源要大胆运用 “借景”手法进行科学利用和加工创新,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一种更加广阔深远的建筑艺术氛围,显示美的境界。

2.5 利用建筑造型创造美的效果

“建筑是为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创制的艺术”[2]。建筑的造型与城市公共环境的整合,既反映在形象、光色、材质、尺寸、方位等表面的各形式要素上,又体现在性格、主题、情调、内容、审美观念等深层次诸要素方面。建筑造型成功的整合关系还在于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互动,要求建筑参与其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组织、空间划分和对环境尺度的调节。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当今越来越多人更加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凸显其美学行为和美育功能,构建“以人为本”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公共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城市规划[OL].

[2]朱蓉.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3]蔡琦,曾婷婷.寒地户外公共环境无障碍设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416-416.

[4]周之灿,彭重华.老年人户外休憩空间规划设计初探[J].南方园艺,2009(2):37-38.

空间美文篇8

关键词:华裔女性;空间政治;认同;反抗;谭恩美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145-03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研究早已形成了多元化格局,研究角度涉及到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后殖民、叙事学甚至生态批评。引起笔者深入关注的是谭恩美作品中的空间,作者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定位,故事时间有跨度,地理空间转换频繁,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空间,表现出叙事、想象、文化多重空间结构的并置与演绎。更出彩的是她改变了空间的静态存在,把虚构的空间分成列斐伏尔视图的空间三元组,小说中的人物行为活动不再是被动的,因为有着文化和精神的依附,创造了动态的空间,形成突出的政治环境。谭恩美的作品多以华裔女性为主体,作品的空间背景设在20世纪初的中国,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封建革命、民主革命和战争不断,有着发达的经济,宽松的政治环境的美国就是安宁自由,有梦想就能实现的象征,成了人们移民的首选之地。谭恩美作品的“华裔女性”主要指的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逃离旧社会思想束缚,带着完美梦想,寻找自我地位而赴美的大陆女性以及她们在美国诞生的女儿们。在当时人们的眼里,美国相当于先进、现代,而中国则代表着落后、传统,截然不同的空间关系里充斥着意识形态的斗争和权力关系的纠缠。空间是政治的,所以存在空间政治。居于美国/中国、西方势力/本土传统等二元空间夹缝的华裔女性,作为一个边缘群落突显在文学创作的边缘叙述中。美国实际上是一个隐含着国族、阶级性别、地域等意识形态范畴的文化空间。谭恩美对华裔女性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表达了以华裔女性作为立场的空间政治学,重点反映了美国的时代背景下空间政治和权力关系。在作者关于华裔女性的叙事实际也隐藏了个体在其中空间位置的思索和立场。

一、族裔空间的冲突,认同重建自我

谭恩美是一个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华裔女性身份的认同在另一个层面上说明谭恩美对于性别认同与国族认同间的悖论的警觉, 一个国家内部对于女性性别观念的认知往往在全球的文化政治中成为一个欲望的对象, 那些用于对抗的女性也许就是西方世界补充那些缺乏物资的文化想象。谭恩美的几部作品或者因为迎合西方读者,都探讨了宿主文化中的母女关系,大多以家为载体,以母女冲突夫妻矛盾为表征,探讨华裔女性两代人在美国空间背景的主流文化中的边缘化处境。空间的结构关系客观地域的形式、观念形态和社会意义的复杂综合体,充斥着差异政治和身份政治,正像列斐弗尔说的“权力到处都是,它无所不在,充满、遍布于空间”。谭恩美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了华裔女性的日常生活,而且注重于女性怎样在一个狭小的密闭空间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地位的思考。

在这个家园环境的母女关系之间谭恩美主要营造了两个空间范畴,一个是以母亲为镜像的旧中国的生活空间,另外一个是以美国出生的女儿为镜像的美国的生活空间。一个看似第三世界女性的形象:贫穷、没有文化、受到传统束缚的、家庭取向的、没有权利意识的、信奉宗教的、软弱无能的等等,与之相对立的则是受过教育的、具有权利意识的、认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现代的西方女性的形象幻象。这也是当时华裔女性的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深受封建落后思想影响的以夫为刚的意识形态趋向为基础的女性,另外一个就是华裔女性关于自主融入美国社会的现代化生活当中的美好愿望。在小小的家园环境下母女的冲突却实际上映射了两个空间的冲突,两种文化的冲突。移民后的母亲们身上依然背负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如忠孝观念,家庭利益和自我尊严超过个人满足,自我牺牲以及含蓄的表达方式等,而女儿们则是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一代,有着民主、自由、平等、个人主义,外露的母爱表达方式等美国观念。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差异化的价值观念导致两代的冲突不断,碰撞不断。作为美国移民的母亲们尤其是生于美国的女儿,她们在西方文化熏陶下长大,对西方的一切趋之若鹜,对中国的一切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她们认为自己是美国人,极力想摆脱她们的中国身份。《喜福会》的丽娜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想使自己看起来更像欧洲人。吴精美自小不承认自己有中国特征。还有《灵感女孩》的奥利维亚,她们都拒绝说汉语,不喜欢东方文化,在交友、学习、婚姻等各方面都与母亲对立而行。母亲与女儿的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一种图解式的家庭空间政治,可以让家长实现对家庭的控制愿望,母亲能够体现出自己作为家庭中权力控制者的主动性,而出生在美国的女儿都是体现出一种愿望的需求,努力寻求对自身主体权利的合理扩张。

然而,美国主流社会根本就不会将他们当作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不对等的认同使母亲们尤其是美国生长的女儿们受到了欺辱。母亲们终于打破沉寂,《喜福会》中的顾莹莹、苏安美等四位母亲,《接骨师的女儿》中的茹灵,《灶神之妻》的珍珠母亲,她们回忆她们刻骨铭心的经历,说出“故事中的故事”,帮助女儿找回自信,重建自我,改变或摆脱自身在婚姻爱情等方面的困境或窘境。

谭恩美在小说中反映了华裔女性的空间性身份认同, 于是在家庭这个狭小空间里,母亲其实是一种“民族寓言”的形象,女儿们的欲望叙事真实反映了一个美国的社会空间政治,母亲就是美国主流上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凭空的想象,从表面看她可能是一个母亲,在地域空间上她就是中国。如此,中国与美国两个地域之间进行了跨时空的交流对话,文本中封建的故土、动荡的战争、自我的美国等多重叙事空间的交错并置,在母亲的故事中,华裔女儿探寻移民先辈的艰难足迹,挖掘被压制的历史,寻求历史皈依感,更重要的是借助对祖辈的历史追忆,她们完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寻找到文化身份的依托,对抗白人主流文化的殖民压迫。

萨义德在《东方学》中作为前现代或者传统的典型空间,中国往往在美国的印象中是“贫穷”、“愚笨”和“不发达”。华裔女性处于中美二元空间裂隙的尴尬处境,是一个漂浮的能指,在美国空间的权力挤压下不断被边缘化,在从封建社会发展变化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被空间位置的“被呈现”和“主体暧昧”所束缚,并且,这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美国主流的生活在设定中国想象的之间存在着相对错乱的联系。作为华裔女作家的谭恩美半自传式地虚构和想象中国形象,书写华裔家族兴衰和情感经历,改变华人一直以来被呈现,被书写的状况。谭恩美的小说中看似以母亲为标志的长辈权力和女儿的反抗贯穿始终,是以尊重个体为前提而进行的母女长辈与晚辈的平权冲突,然而,细细品读,读者会发现在母亲个人命运的故事里包含着旧中国传统文化和资本主义美国社会受到冲击的思想。谭恩美通过故事中的故事投射了一种政治。小说中所塑造的母亲们并不是西方女性主义者视野中的如此软弱、没有权利意识、甘愿受压迫的“第三世界妇女”,谭恩美以自我的思想总结了华裔女性的自尊、自爱价值,这些虽然生活在底层的女性没有一个不具有和龚林达一样缜密的心思、灵敏的观察力和自觉力,从匍匐在男权中心下生活到学会呐喊,明辨是非,挣脱压迫,把握自我命运的蜕变。她们远渡重洋的距离,毅然决然的说不,鲜明地彰显了母亲打破男权中心的禁锢,追求平等,渴望自由,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精神渴求。并且出生在美国的女儿们也未成为自信的,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西方女性,纵使她们认为美国白人的历史、文化甚至语言优越于自己的母亲言行所象征的中国文化,一再试图与母文化决裂,建构自己美国文化身份,却依然百般挫折,迷失于婚姻,委屈于男权之下,被主流文化边缘化。谭恩美的华裔女性文学其实表达了一种强势文化下反思的精神,深入检视和反思了中国封建体制的传统弊端和现代危机。母女之间以尊重个体为前提的平权冲突,是有意为培育与民主观念奠定基础,而在婚姻关系中通过抗争来争取自己的利益时,也在以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中重建自我、民族的认同。谭恩美或者是想通过不同于强势文学中的文本写作,在主流文学市场上争夺一席之地,但同时也为改变西方对华裔女性的偏见和抵制西方文化渗透,体现了华裔女性自我解放、追求独立、平等、自由的意识提供了反抗的积极言说。

二、性别、种族的空间束缚,觉醒言说反抗

谭恩美或者受后殖民女性主义的影响,结合种族和性别两种视角,以华裔女性这样一个文化群体的特殊性话题来弥补西方世界对第三世界的文化想象,同时,自身的自由在男权制与殖民主义话语建构的华裔女性他者对束缚的反抗中获得认同。

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说,任何由社会生产出来的空间都是由空间的实践、表征空间、空间表面的特征构成的。谭恩美小说空间同样呈现了种族空间秩序和性别空间秩序的规划。谭恩美小说里的主角都是女人:《喜福会》中做了员外家童养媳的林达,嫁了富家花心少爷的莺莺,受辱后被迫做了大户人家四姨太的女儿安美,战争动乱中因病被迫舍弃双胞胎女婴的素云,《接骨师之女》中有着制墨世家背景的经历了国仇家难伤痛的茹灵,《灶神之妻》中出生富家,幼年丧母,婚姻不幸,经历战乱的温妮,以及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们。几部作品中的女人都是出身或生活在地位低下、没有自我的生存空间里,不论是母亲回忆故事中的旧中国,还是移民后的现代美国,都是一个边缘――中心、弱势女性――强势男权的空间形式,或者根本就是一个由性别、阶级差别构成的空间模型。

小说里旧中国的空间背景中,男性是传统家庭的主宰者,权力至高而不可违背,母亲们即使只是圈制在家这个小空间内,但却没有任何权利,她们是男人的私属品,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被要求必须服从男性。通过母亲们的回忆,说故事,谭恩美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她的美国移民母亲的身份认同,回忆中的黄太太、老祖宗、吴青、少爷、舅舅等表现的是旧的中国除去了自我幻想的形象,而母亲的母亲、母亲、美国生长的女儿则是反映了地缘空间的差异化。在美国,小说中高贵白人区与唐人街华人社区的对立以及男女性别对立等空间结构秩序建立了主体与他者二元对立,得以实现种族和性别主义意识形态。女儿们纵然生长在美国,即使和白人女性一样,嫁给了白人丈夫,却身处隐匿的男权社会和种族社会的压制下,虽然内心有着充沛的生命力,却在精神上受到压抑,无从自由发展。母亲与女儿处在了男权和种族压迫的双重空间,母亲们和女儿们在旧中国和美国面临的生存困境,不仅仅受到主流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和国族内部传统对女性的束缚,而且受到美国社会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压迫。移民后虽生活在美国,母亲和女儿们只是游走于郊区之中,小说用流畅的手笔书写了华裔女性处于无助的边缘处境。

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阶层空间的分割也是一个文化秩序的产物。美国是谭恩美小说中华裔女性心中潜藏的梦想,意味着幻想、希望、偶尔的满足。美国作为公共政治空间背景的代表,反映了西方文化对华裔思想、生活的无形操控和强大影响,在这个符号空间里,一样弥散着空间政治与意识形态斗争。《喜福会》中丽娜和丈夫阴暗、倾斜的房子就是这种状态的空间写照。在华裔女性的生活世界,新旧性别、种族压迫力量影响下的西化空间和受封建权制和尊卑观念控制的本土空间共同存在,在连接起过去和当下的同时,也构成了共谋性的权力体系并产生了无所不在的社会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体制性的强制力量规范并驯服身处其中的个体。小说《喜福会》、《接骨师之女》、《灶神之妻》、《灵感女孩》中,女儿们讲述在美国主流环境中生活的艰辛、和美籍丈夫情感的坎坷,影射出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占有/屈从关系。这时,母亲终于打破沉默,主动言说,让女儿们意识到自我身份的不完整,认识到她们应该正视血脉中带有挥之不去的中国烙印,女儿们正视自己曾经逃避的中国性,挽救了濒临危机的婚姻与事业。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反封建斗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等实践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在经济上和思想上的解放。谭恩美显然意识到阶层分化的空间调整给女性追求思想的解放和自身的独立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她的小说以实现底层女性的痛苦与觉醒为一个起点。母女在本土权力空间中的被动隶属地位也是华裔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语境及现实语境中的屈从地位的映射,母亲们过去在中国的反抗和女儿们在婚姻关系中的觉醒,不仅指弱势个体对中国男权主义、封建观念的挑战也包含着华裔民族身份的重建以抵制西方文化霸权渗透的现实政治策略,而这两者的共同出发点就是对美国华裔后代的混杂性权利体制和依附性文化观念的批判和否定。

三、结论

在以华裔女性为中心的阶级意识形态的空间想象中,谭恩美将华裔女性的所处的边缘世界塑构成两个截然对立的模型:废墟和乌托邦。旧中国,是母亲们有着国仇家难,受欺辱受压迫的地方,是他们抛弃一切想要离开的废墟;而美国则成了母亲的救赎之地,华裔的乌托邦,为了摆脱处境,找到自我,她们自觉地选择不惜背井离乡,远渡海洋,想在那儿一切重新开始,让自己的孩子过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希望在那儿没有人会歧视她,没有痛苦,这仿佛是华裔女性的集体无意识。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美国的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得到改善,但是种族主义的根深蒂固是美国人仍然难以接受她们,美国社会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和民族歧视。作为美国移民的母亲们尤其是生于美国的女儿,在离开中国后就不会在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只是他们内心也难以真正融入美国社会,这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两栖人”。像美国白人一样平等自由地生活在美国成了华裔女性精神上的乌托邦式的想象。女儿们陷入困境后的觉醒和反抗似乎是母亲们昔日在中国反抗压制的一次文字循环,曾经失望的废墟,却经过女儿们正视和认同后成了觉醒和反抗的希望源泉。我们从谭恩美的作品中获得了反抗、颠覆的精神内涵,它们反映了一个觉醒中的华裔女性特殊群体的空间政治,和谐、平等、自由是她们的空间追求。谭恩美的华裔女性形象就是一个当代华裔女作家对于她们最初的身份以及空间的历史性认同,通过虚构的“自我”,书写着自我,实现主流文化中真正的自我。

参考文献:

〔1〕Entrikin,J.Nicholas et Berdoulay, Vincent.The Pyrenees as place: Lefebvre as guide[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5,(2) vol. 29.

〔2〕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爱德华・索亚,陆扬等译.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像地方的旅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9.

〔4〕罗钢,裴亚莉.种族、性别与文本的政治――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理论与批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5〕秦丽霞.谭恩美小说中的空间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3

〔6〕孙娜.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谭恩美的三部作品[D].河北师范大学,2012.

〔7〕谭恩美.喜福会[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8〕谭恩美.灶神之妻[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9〕谭恩美.灵感女孩[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10〕谭恩美.接骨师的女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1〕邹赞.空间政治、边缘叙述与现代化的中国想象――察析农民工题材电影的文化症候[J].社会科学家,2010,(2).

上一篇:企业规章制度范本范文 下一篇:以父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