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构建与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7 17:32:37

空间构建与设计

空间构建与设计篇1

[关键词]建筑;空间结构;优化;设计

建筑业的发展,促使了设计理念的改变。设计人员应针对建筑空间结构实施合理的设计,持续优化调整建筑空间结构,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实用、经济、美观、安全的目标。设计人员应不断分析并研究建筑空间结构设计的优化问题,促使建筑设计能够充分彰显人们的生活品质,并符合生活需求。

1我国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特征

1.1空间结构的架构材料多样化

在建筑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建筑中的架构材料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以往多是碳素钢作为基础材料,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开始用不锈钢与铝合金等新型架构材料。此类新型的建筑空间结构材料具备良好的装饰、防腐、承重等性能,因此有着十分广阔的运用前景,同时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这有利于加快我国建筑空间架构的发展步伐。

1.2空间结构形式比较

丰富建筑空间结构形式单一,就很难对所有建筑用途都适用,影响到建筑水平。具有比较丰富的空间结构形式的建筑,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又能体现出建筑物的水准与建筑风格。正因如此,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空间结构时已注重采用多样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形式,这种设计方法逐步变成当前建筑空间结构设计的潮流。

1.3受到外力的影响

由于我国可用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土地价格不断增加,房价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因此,在设计建筑空间结构时,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实用性、稳定性、成本、节能性、安全性、环保性以及整体的协调性等因素。建筑结构因此也产生较大变化。比如,目前在空间结构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地震、风力等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把建筑空间结构的动力问题视为建筑空间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

2建筑空间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内部空间个性化

建筑空间结构内部设计的完美与否主要是由业主的审美观念与个性化思维决定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审美观念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建筑结构设计要将不同发展阶段业主的要求纳入考虑范围,做到在充分利用建筑内部空间的同时,为业主预留一定的建筑内部空间,实施个性化设计与改造的空间,满足住户要求。

2.2建筑高层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建筑正朝着高层化的趋势发展。建筑业主除了居住这一目的,还希望通过建筑高层化设计来实现自己对于厨卫面积、采光、通风等基本要求。比如,低楼层住户怎样才能依靠结构设计接收到南向采光、怎样设计空中庭院使住户实现室内外自然景观的共享、怎样才能最方便地为建筑厨卫提供卫生防疫方面的工作等。

2.3经济环保性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我们应适当提升能源、土地以及材料等的利用率,在设计建筑结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重视资金和材料的节约。建筑结构设计也需紧跟步伐,高度关注环保。要坚持环保适用、安全经济的原则,准确把握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的整体概念设计。

3建筑空间结构设计和优化的措施

建筑企业在面对空间结构的特性与问题时,应采用如下应对策略,不断加大力度,针对建筑空间结构实施优化与设计,提升建筑空间结构的优化与设计水准,不断加强优化效果,如此才能在确保建筑使用安全的同时,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迅速、稳定地发展。

3.1优化空间结构设计理念

(1)中庭空间结构设计优化。目前,中庭空间结构模式在我国运用较为普遍,多出现于高级的高层建筑设计中。中庭空间结构模式具有彰显中央大厅气派、营造舒适休闲氛围、给人以轻松愉悦感受的作用。这种空间结构模式很受欢迎,由于工作紧张程度与环境因素的影响,现代职场人士偏爱于采用中庭空间结构模式,以缓解紧张情绪,同时通过喷泉、植物等的设置,创造出一个自然、宽松、舒适的环境。

(2)内核空间结构设计优化。内核空间模式把卫生间、电梯、设备房等集中在一起,彻底变革了传统设计中古板的空间结构布置与随意性。这种空间模式很巧妙地集中了建筑体的几何中心、重心与刚度中心,减少了建筑体的扭转矩与剪切应力,既提升了建筑体的刚度与强度,又增强了建筑体的抗震稳定性与安全性。然而,该模式对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逃生极为不利,因此逐渐被淘汰。

(3)底部空间结构设计优化。底部空间结构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空间结构设计模式,其多用于商业大厦。底部空间结构多运用地下结构对结构布局进行优化,不断拓展建筑体的空间。

(4)多核空间结构设计优化。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多核空间结构逐步确定并完善。该空间模式在空间布局上,尽可能地扩大建筑体底层的空间,为室内人员的活动提供方便;在结构上,该空间模式对增强建筑体的强度极为有利,可确保建筑体的稳定性;在采光方面,该结构模式能创造良好的采光效果,利于实现生态环保、节能的目标。

3.2建立建筑材料验收管理制度

质量好的建筑材料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良好的前提条件。为此,(1)要建立健全物资入库验收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做好材料入库管理工作;(2)要建设并健全原材料验收制度,验收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要求,有效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今,我国一些建筑在施工时由于材料管理制度只停留在表面上,且比较简略,不利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3.3确保建筑空间结构的施工安全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空间结构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均要用到脚手架,而且脚手架的负荷会随着安装时间的拉长持续增加。所以,作为施工人员,应在建筑空间结构施工过程中严格确保脚手架的刚度,避免脚手架由于变形出现下沉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到建筑空间结构的安装工作的开展。例如,在不断优化建筑空间结构设计的时候,设计者要对脚手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严把质量关,在使用脚手架前,务必要开展专业的试压测试工作,严格把控好脚手架的刚度问题,才能有效地防止建筑空间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进而为建筑空间结构安装的顺利与安全性作保障。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其应充分满足必要的消防需要,将防火涂料涂抹到建筑空间结构中的钢结构外表上,但必须注意涂料与涂料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并使用与底层相配套的防火涂料。

3.4加大力度管理结构的焊接工作

焊接工艺既是建筑空间结构架构中的关键构成要素,又是建筑空间的结构设计与优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际上,建筑空间结构设计要不断强化管理焊接工艺的力度。比方说,要求建筑企业针对焊接工人是否具备专业焊接技术、是否持证上岗进行严格检查等。在焊接重要部位或者实施大型焊接过程中,要率先开展焊接试验工作,确保工艺流程与焊接手段是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如此,才能确保焊接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与使用质量。

4结语

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作为建筑业的关键构成要素,为人们工作、休闲娱乐、生活以及学习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设计师应该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于红杰,张彦鸽.浅谈建筑结构优化[J].山西建筑,2007,(10).

[2]沈汝伟.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J].煤炭技术,2011,(4).

[3]卢强.浅谈高层建筑空间结构设计[J].建筑科学,2010,(34).

[4]杨海江.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与优化[J].煤炭技术,2012,31(21):127-128.

[5]王伟,白建平.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与优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1(15):163.

空间构建与设计篇2

[关键词]小型独立空间 灰空间 设计方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126-01

建筑的类型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现如今,一些新兴的材料和技术得到了高效地应用。人们只希望建筑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减少约束感,同时还梦想着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相连接,因此,人们积极地寻找“灰空间”。“灰空间”的应用除了满足人们心理要求之外,还可以对空间进行全面地改造和利用。

一、灰空间的概念分析

“灰空间”中的灰,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是一种色彩的指代,一般情况下,灰色呈现出的是一种中性,会给人带来一种沉稳的感觉。灰色是黑和白的结合体。第二主要是指一种过渡空间,主要起到连接两所空间的作用。在灰空间开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隐秘性。从整体上看属于半封闭、半室内和半开敞的形式。第三,“灰空间”概念还是从功能上来进行划分的。“灰空间”是人们精神寄托的一种建筑形式,是建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其和内部与外部空间相结合,不仅保证了建筑结构的独立性,还可以满足人们的整体需求。

二、小型独立空间建筑解析

所谓的小型就是指体积和结构不大的建筑空间类型,起重包括小型的设备、装置以及物品等等。具体来说,小型空间就是指建筑立面、道路以及植物等设备和物体围成的一种公共空间。这种空间类型和整体的空间详细,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都属于社会公共空间的范畴。另外,独立空间也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明晰。第一,从广义上看,独立空间就是指广泛的具有独立性质的空间类型。第二,从狭义的角度上看,可以代指功能统一的空间。可见,独立空间所指代的形式不同。最终,我们再来说一下建筑的概念。所谓的建筑主要是指建筑物以及构筑物。主要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利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法则。将“小型”、“独立空间”以及“建筑”等进行组合,会形成一个围合式或者是半围合式的独立性空间类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构筑物。

三、“灰空间”在小型独立空间建筑中的应用

在小型独立建筑空间中,如果设计人员应用到了“灰空间”建筑,必然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愉悦的。具体来说,在建筑空间中,“灰空间”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设计人员需要对“灰空间”的比重进行重新配置,保证室内和室外空间的配合达到一定的科学性,做到比例均衡。

2、 可以利用灰空间的特性来对小型独立空间建筑的不足和弊端进行弥补,同时还应该保证空间设计工作的高效性,这样才能够使得小型的独立空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感。

3、 在整个空间结构中,应用灰空间不仅可以提升整个空间结构的层次感,还可以提升建筑单体的整体协调性和统一性。

四、“灰空间”在小型独立空间建筑中国的设计手法分析

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小型独立空间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灰空间”的设计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手段。在各类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中,人们对空间构造的认识程度不够,所采用的设计方式也就存在着差异。一般来说,“灰空间”就是一种源自于生活的设计构造类型,不仅设计手法比较多,而且营造的空间感觉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在小型独立空间的设计中,采用“灰空间”的形式比较常见,具体方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在实际的空间设计中,选择减法来形成灰空间结构。这种方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是以去除建筑物顶层空间结构为主。在实际的建筑结构中,只要整体的建筑可以承受一定的荷载量,就可以去除多余的墙体和窗体,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整个建筑结构达到一定的通透性,还可以提升建筑空间的整体连续性。

2、在设计“灰空间”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切削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使建筑结构的造型变得丰富,同时还能够是丰富建筑的形式了,而在小型独立空间建筑中,“灰空间”通常会被用作是建筑的入口处,对于建筑内部空间和建筑外部空间的矛盾能够得到缓和,同时人们由室外进入室内的心理需求能够被满足,这样一来,建筑的“灰空间”就能够形成。

3、在实际设计建筑空间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用挖空的方式进行灰空间结构的构建。这种方法所构成的灰空间结构与使用减法所形成的灰空间机构存在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两者还是存在差异的,主要的区别在于使用范围上,减法手段的设计主要适用于形成大面积的灰空间结构,而在小型居住空间对于灰空间结构的需求通过挖空方法就能够实现。

4、在实际设计灰空间结构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加法手段进行设计,之所以称这种方法叫做加法,就是通过建筑多个空间的累加形成灰空间结构,其与减法方式所形成的灰空间结构是截然相反的。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几个或多个基本形状的几何形体连接和穿插在一起,各个几何形体相互组合共同作用形成建筑所需的灰空间结构。

五、灰空间在现代小型独立建筑中的运用

灰空间结构形式在满足是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能够带给人们强大的思考,因为其具有深层次的内涵,也就是其营造出的空间氛围,具有较好的场所感和领域感。内部空间给人们一种封闭的感觉,同时也给外部空间的不安全感,这也是长期以来灰空间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目前很多小区住宅都将低层架空用柱子支撑设有外墙,引入绿化、休息设施等,作为人们的公共活动空间。又比如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阳台,它将建筑物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直接沟通。人们可以在此种花养鱼,享受人生。亦可以在此近观远眺,与星月对话,同自然勾通,与天相感相悟。“灰空间”应是居住空间中最富有“自然气息”的一角,有的人想法设法去营造他,在屋顶上增加一个小小的空间,作为休闲娱乐、颐养精神的场所所在,以争取更多与自然联系的空间。但是,还是有许多人偏偏要将之封闭,以取得更多的“绝对空间”。

六、结语

综上所述,灰空间结构形式在现阶段的城市小型独立空间建筑中应用的较为广泛,有利于促进小型建筑结构形式的丰富美观,受到了建筑施工单位和居民的喜欢和欢迎。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灰色空间结构过程中,要立足于建筑的整体结构,同时还需要加强学习,从而改进和完善灰空间结构的设计形式和手法,因此,新的灰空间结构设计创意才会满足居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舒波.传承与分离――以建筑学专业两个毕业设计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03)

[2] 陈勇,华晨.建筑的地役权空间――由挑高阳台谈起[J].华中建筑.2015(06)

[3] 马云飞,高裕江.当代建筑中庭空间城市化形态发展研探[J].建筑与文化.2015(05)

[4] 段勇,范田田.比例和尺度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5(10)

空间构建与设计篇3

( 一) 对立体构成课程的认识

形态构成系列是传统建筑学设计基础训练课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中,立体构成课程对促进初学者思维方式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转变尤为重要。纵观当前各大建筑高校的形态训练课程,较有特色的有东南大学的空间营造实验式教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建构与操作系列等。从表面上看,有的突破了传统建筑学将立体构成作为单一课题进行训练的方式,而将其融入到整体形态训练和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之中。但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体系对基本形态设计能力和建筑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均比较坚持,将立体构成训练视为推动学生认知三维形体与空间、体验形态设计及塑造、表达设计方案及透视等的重要转折点。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中,立体构成课程被安排在平面构成课程之后、空间构成课程之前,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的发展有着深厚积淀,多年来始终尊重建筑学传统核心理念和传承建筑学基本素养教育,逐渐形成并延续了自身特色。除了强调形态构成三大系列之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还定期结合教学评价和反馈信息对课题组织、内容、成果要求和评价标准等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中积极利用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以及设备完善的专业模型试验室等资源。课程教学实行由年级主持统筹负责、课题组组长总体负责、课题组成员分项深化研究的模式。

( 二) 十年教学回顾

近十年来,课题组成员一直秉承及时总结、积极交流、统一思想、慎重调整的思路,不断优化与完善立体构成课程体系,将2010 年以前的教学总结为三个阶段: 传承、发展、突破。近五年来,基于对学生建筑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探求空间和建构体验的角度,逐项推进如下教学改革:

1. 时间设置

将建筑测绘作业提前至一年级( 上) 形态构成训练之前,将立体构成内容推后至一年级( 上) ,作为最后一个部分,强化基础能力训练的同时也为衔接空间构成内容预留了较充裕的时间。

2. 教学交流

自2012 年起至今,每年利用暑假时间,安排课题组骨干教师参加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的建筑学专业教师研修班,从教学和执业角度对该校的建构与操作系列课程进行学习和研讨,这极大地推动了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

3. 教学方案

在专业化和职业化导向下,对教学目标、内容及其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并提出各项具体改革措施。

4. 成果评价

以建筑类型学为基础,将评价标准和机制导向更客观、可描述、强调操作逻辑、偏重形式秩序的方向上来。

( 三) 对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的反思

首先,现行教育体制普遍忽视大学本科教育之前对学生人文和艺术素养的培育,使其在进入大学建筑学专业之前缺乏相应的基础,思维方式上一时难以从应试教育向设计专业学习的转化。其次,建筑学类型化教学的发展使传统构成系列课程的比重和时间,随着建筑设计训练课程的加强而被不断挤压,课题组成连贯性不强,造成学生对形态构成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够而带来形态设计手段上的贫乏。再者,在实际教学辅导中,由于教师对形态构成系列课程重点和针对性的理解不一致,加上受到个人形态素养差异性的影响,又缺乏统一而明晰的评价标准,往往造成教师辅导时重点不清,难以有效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建筑美学观。此外,受流行艺术和视觉美学影响,构成训练若不能坚持自己的核心要求和原则,则很容易流于工艺美术类的训练,沉迷于形式美学的追求。学生也难以认识到形态构成训练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联性,以致在形态和空间的鉴赏、分析和建构方面的能力较弱。

二、教学改革方案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初衷是从培养建筑学思维角度出发,引导低年级学生认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掌握形态设计的基本能力; 体验建筑设计本质建构行为的发生规律,并引导和激发其创造潜能。帮助学生有效建立初步、系统的建筑设计思维,培养设计专业的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和认知论,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并循序渐进地积累专业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建立系统性、设置关键点并预留拓展性,是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真正成为建筑学基础教学体系中重要环节的关键。在一年级教案设计形态构成系列中,有关立体构成的部分介绍了课程教学目的、作业要求、各阶段主要任务及其实施情况等( 一) 教学体系建构

1. 建立系统性

针对当前形态构成课题联动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在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强化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空间构成课程的联系,使之形成有机整体。引入建构概念并描述建构行为的发生机制,引导学生在一定操作规则下,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形态生成,再到改变空间属性,如加入色彩、质感、材料等,以及空间局部构造、建造工艺等,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形体空间建筑的生成逻辑。合理设置整体规则和阶段性任务,既强化每个课题的针对性,又形成建筑设计全局观。

2. 强化关键点

( 1) 运用理性规则。

加强构成操作过程理性规则和形式秩序性的引导。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在构成的单元体阶段应鼓励选择单一类型元素,如线材、板材、块材等,以取得在形态生成过程中的一致性;在生成方向选择上,鼓励使用更具有空间意味的减法法则,以有利于学生理解建筑空间生成逻辑。与加法不同,前者先将立体构成的空间限定在一个范围之内,如虚空的立方体,以更好地与空间构成衔接; 在形态生成操作规则上,宜尽量选择单一、理性、可逆的手法,以实现沿内在逻辑性生成造型而非不可逆的、漫无目的的自由式创作,并保持设计衍生的无限可能性。

( 2) 在形体之外表达空间。

通常在立体构成中首先被关注的是实体形态,而空间实质是立体构成形态中负形所指的部分,对理解建筑空间形成、演进和发展十分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拓扑思维能力。在从三维实体向空间认知的转变中,理解实体与空间相辅相成、互为图底关系是掌握空间造型能力的关键。立体构成训练是空间构成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中提前让学生具有理解空间的心理准备,对于后续构成课题的学习意义重大。

( 3) 强化类型化教学。

建筑类型学是理解、认识和运用建筑设计的基本逻辑体系和有效方法,有助于初学者迅速理解建筑学核心思想,并掌握形态设计技巧。在教学中可以预设一定的与建筑相关的原型,如从历史建筑中提炼出柱廊原型,可以转化为阵列线材和上下面材在立体构成中进行应用。又如从地域建筑原型中提炼出关于传统材料表皮肌理,同样可以转化为立构形体中小单元体规律性组合的形式并向空间造型自然转化。

3. 预留拓展性

教学改革计划中将形态构成系列课程整合成一个大题目,并进一步考虑结合一年级最后一个景观建筑小品设计题目来设置。远期则考虑形成贯穿一年级( 下) 和二年级( 上) 的跨年级设计题目。引导学生完整体验一次从概念逻辑生成到设计方法演化,再到建构技术行为这一建筑设计全过程的思维和操作方法,同时使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从形态构成更好地向建筑设计延续。

( 二) 教学核心要素: 空间与建构

回归建筑学认知和营建空间的本质,通过基本的建构行为实现空间、功能、形式和经济的一致性。

1.空间

空间是传统建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和要素,在建筑设计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一直是探讨和研究的重点,由此能引生出许多与建筑相关的要素、问题、技术和系统。教学中对于空间概念的传授,一方面依托专题讲座和专业阅读的形式,结合建筑设计案例和艺术史评析来建立系统的空间认知论和建筑形体观( 见表1) 。通过专题讲座深化学生对艺术史、艺术流派、建筑批评、绘画鉴赏等背景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人文艺术传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辅导方案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设计示范,帮助学生在形体塑造过程中感知并理解空间的形态特征,以及符合形式美原则之组合规律,学会从空间内部虚拟视角去观察、认识减法思维之下的形体关系,并引入透明性材料来阐释空间之间形成的透明性。此外,鼓励学生运用电热切割机等模型工具和手段,从大的有外部空间限定的整块材料入手,依据一定可描述和定义的规则,通过减法进行不同方向、深浅、宽窄、扭转、交错、掏空、贯通或不贯通等操作,得到预设形态之外理性、丰富的形体效果,为学生顺利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

2.建构

教学中引入建构这一概念,将建筑物的真实建造行为和过程融入形态训练课程之中。建构强调引导学生体验建筑设计方案从概念生成到设计发展、形体生成、空间组合、空间细化、材料区分、建造准备、细节设计、分层实施到制作模拟真实建筑物等比例模型,这一完整、复杂的全过程。立体构成是其中创造平面立体空间联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立设计概念操作逻辑形态演变之间理性关系的重要阶段,更是形态设计训练和建筑方案设计顺利衔接的关键。教案对建构规则进行了阐述: ( 1) 应将立体构成视为连续的设计训练中的一个环节,要求与前后环节衔接紧密。如鼓励从平面构成其中一个原型生成立体构成任意一个投影面或斜切面,但允许适当的可变性。( 2) 立体构成与真实建筑设计和建造之间应有合理的演化度,因此必须考虑形态的负形与生成具有适应容量、尺度、品质、连接性等功能性空间之间的对应性。( 3) 建构初体验的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期的操作规则要尽量单一、清晰、可逆,并充分利用形态类型的特征。如通过简单的折叠、翻转、打开、凹进、剪切、粘接等遵循一定的角度和尺寸的规则,对一张完整的矩形纸片进行操作而得到的形体及内部空间,或通过增加正反面或肌理等得到更为复杂的结果。( 4) 尝试限定生成立体形态的空间范围。如在10 10 30 mm 的虚空立方体之内可横放、竖放、侧放等,并要求正负形之间产生类似图底关系的可读性。( 5) 鼓励选取类型化单元生成立体形态,如箱体、板块、杆件、单元点等,凸显操作组合规则和生成逻辑,建立与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的联系性。并通过课题组教师对建构与操作题目进行试做的一系列作品,强化这一过程的体验

( 三) 课程任务书设计

1. 目标与原则

( 1) 突出建筑学特点。在立体构成形态要素的选择、分解、抽象与重组等过程中,强调建筑学审美逻辑和造型规律,从建筑学思维出发创造形态造型,加强逻辑性和秩序性。

( 2) 弱化材料和色彩的影响。在任务书中强调对于材料色彩和透明度的限制要求,如规定使用白色非反光材料,尽量弱化艺术性因素对于形态造型的影响。

( 3) 加强构成系列的整体性。形成立体构成上对平面构成、下对空间构成的理性承接关系。如规定必须从平面构成组合图形中选择一个作为立构的构思原型,但应加强允许可变性和评判标准的准确界定,立构对于空间造型的概念在空间构成课题中的延续等。

( 4) 提高准确分析建筑造型的能力。在课程基础作业练习中加入建筑体量构成分析,加深学生对建筑与构成之间理性关系和逻辑性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构成知识进行空间形体塑造的能力。

( 5) 增强图纸表达的基本功训练。要求以分析图形式描述构成作品从平面构成的组合图形出发演变成三维实体形态的构思过程。同时按比例和建筑制图规范要求绘制作品的三视图,以及相关建筑实例造型分析图纸。帮助学生掌握从分析、学习到运用、创作的学习方法。

( 6) 强化建筑模型制作能力。模型制作是建筑学专业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培养从空间思维到建构实现的系统能力非常重要。作为设计基础学习阶段第一个接触到模型制作的题目,应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模型观念和掌握操作方法,将好奇和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

2. 实施要点

( 1) 底板和空间限定要求。提供15cm 15cm的平面底板,形体高度应在5cm ~ 30cm 之间,利用指定材料,运用合理的构成方式创作三维立体造型,作品要符合形式美原则。

( 2) 与平面构成的延续性。以平面构成组合图形中的一个作为立体构成的生成基础( 任一投影面或截面符合均可) ,允许有适当变化。

( 3) 建构规则。鼓励单元体类型的单一性、操作规则的一致性、运用减法法则等理性原则,鼓励形态生成过程的步骤清晰而可逆。

3. 教改研究

课题组每年均会对教改情况进行充分讨论、总结和反思,并将共识体现在每一年的教案和教学任务指示书中。课题组立体构成课程教案设计也多次在全国评优中获奖。同时,课题组教师也积极思考和研究与教改相关的问题,自2008 年以来已在《华中建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教研论文多篇,引起了广泛反响。此外,2014 年以来笔者获得广东省省级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等多项基金支持,教改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景课题组计划编著一套面向建筑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构成系列教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构成知识和现象,也凸显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特色。此外,通过发表教研论文及时进行课程总结和教学理论研究,并将立体构成课程系列讲座立体构成与建筑造型构成艺术串讲等,建设成为培养建筑学思维的本科课堂教学示范课程。同时,对近年来学生的立体构成优秀作业及时进行展示、总结、评价和反思,研究其中的规律性因素,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体系中。

三、延续性思考

空间构建与设计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高位架空转换层、结构设计、城市化进程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relate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gave more suppor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hina'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tend to be the top, and diversification. As we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work have to face some in the structure form irregular but for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using the function requirement and the problem of high, which strongly high-rise building with high overhead conversion layers structure design concep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his article is to our country in high-rise building with high storey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stilt floor launches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high overhead conversion layers, the structure design, urbanization process

中图分类号: 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于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逐步趋于多样化和综合化。为了能够体现并满足这样的多样化、综合化建筑设计要求,就必须在高层建筑上下不同的结构体系连接层之间设置结构转换层。简单可以理解为,高层建筑在上下不同结构体系的层间设置一个可以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构造结构层,据建筑结构设计理念及原理来讲,高层建筑架空转换层是一种可以合理解决竖向结构的突变型转化和平面上的连续性变化的单元结构构造体系。以下主要针对高层建筑中带高位架空转换层的结构设计作详细谈论。

1高层建筑带高位架空转换层的特点及结构设计原理

1.1高层建筑带高位架空转换层的结构特点

高层建筑中某楼层的上部与下部因为平面层结构的使用功能有所不同,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构体系设计,则该楼层需设置为专门的转换结构层。目前,我国大部分高层建筑都会将不同楼层的使用功能划分的很清楚,这样一来必然对结构楼层内部的使用空间大小提出要求,往往通过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对中间层进行转换出来,转化结构层应运而生,这其中就包括有些高层建筑结构采用带高位架空转换结构层的设计内容。例如,某建筑物的结构高层部分为砌体墙结构而在底层部分则变为使用空间较大的框架结构,两种体系之间就设置这种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高位架空转换结构层即可良好解决两种体系结构之间的连接问题。笔者认为设置高位架空转换结构层所体现的优点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⑴高位架空转换结构层可将各种功用建筑单元空间集中布置并上下组合在一起,而在使用上更体系一种方便性与省时性,同时为居民提供更为优越的生活居住与工作环境,更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和高效率生活的需要;

⑵高位架空转换结构层主体理念是以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呈集中紧凑的建筑布置型式,可达到最高效率的建筑使用面积。同时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又可便于布置一种相对集中且紧凑有利于节约建设投资成本、减少能源浪费的给排水管道线路;

⑶高位架空转换结构层的采用又可减少高层建筑的设计占地面积,并节约各项的土地使用费用和增加城市的绿化建设面积。

1.2高层建筑带高位架空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原理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无法避免的问题是结构下部受力要比上部大。按照传统理论来讲,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必然会考虑到下部结构的刚度要大于上部结构,相应的处理措施则应该是通过增加下部墙体、柱网,减少上部结构的墙柱密度,很显然这样的处理办法不够现实,不具可操作性,由于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对于空间要求主要在下部结构空间,传统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念显然不再适用。因此,面对这一问题,设计人员就必须从常规的结构设计中采用逆向思维来解决,带高位架空转换层的理念创新便是例证。

图一带高位架空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刚度计算模型

(a)计算模型I—转换层下部结构(b)计算模型II—转换层上部结构

高层建筑带高位架空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原理笔者认为带高位架空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是受力复杂且不利于抗震的一种结构型式,为了能够保证设计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必需要综合抗震概念与试验研究两方面来进行结构设计。由于带高位架空架空转换层应用于上、下层结构的转换,作为一种刚度较大的转换平台结构,可将建筑上部结构的荷载有效且均匀地传递给下层结构,从而使得整个建筑结构体系能够从上到下变换不同的使用功能,并合理利用结构空间。转换层结构多设计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配筋等级较高,甚至应用到型钢作为配筋使用,还采用预应力张拉等办法来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2带高位架空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应用

2.1带高位架空转换层设计的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高层建筑逐步朝着多功能化和综合化用途发展。如某一高层建筑设计结构为筒状,沿着筒状竖向方向,高层内部结构设计作为生活居住所用,中层内部结构设计作为办公空间,而底层内部结构则设计作为餐饮娱乐空间,由此可见,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是统一作为一用的,必须要根据建筑使用的情况进行相关的使用面积和结构型式的规划设计,保证各个使用功能空间的开间面积充足。

我国高层建筑带高位架空转换层的应用结构型式很多,其中结构内部开建设计要求较大的情况且需要对结构的类型和轴线进行转化时可以采用如梁式转换层、桁架转换层、空腹桁架式转换层和箱板式转换层等,而当结构设计为筒状框架式且入口型式大的可以采用如梁式转换层、桁架式转换层、合柱式转换层、墙式转换层等。

空间构建与设计篇5

关键词:建构;场所;空间;形式

Abstract:The paper anylizes three pair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ce and tectonics, space and tectonics as well as form and tectonics,.This leads to a new way to design architecture with human experience.

Keywords:tectonics; place;space;form

建筑中的场所、空间与形式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建构的内涵,建筑则很难成为其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建筑师在未来的创作之路上以建构的视野去感知世界、思索建筑的真实性,无疑会充实建筑思维、把握本真的设计方向并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在建筑场所丧失、空间虚拟与形式失真的社会现象下,建筑师必须重新审视当代的价值体系与文化危机、反思建筑实践与设计过程、慎重推敲与研究建筑学体系内的场所、空间、形式与建构的关系,从而认清并把握建筑的发展趋向。

1场所与建构

场所是构建出来的。从建构的角度看,建筑与特定场址的连接方式是一种宏观建构的认知。近五百年来人类在塑造与环境的关系上表现出一种近似于野蛮的方式。那种对自然的控制欲以及对利益和利润的追求造出大量的“即时环境”(Instant Environment),即采用快速、大量、无地方性、标准化、统一规格生产和建造的[1]。从而场所的整体性认知不复存在。在中国近三十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平整土地、凿山、填海,机械的行列式住宅布局比比皆是,具有传统文脉的场所设计被逐渐淡化。标准化的机械性建造弱化了建构的内涵。霍尔的“锚固论”深刻地阐明了场所与建筑的关联性:“将建筑坚实地植根并锚固于建筑独特的场所中。”植根是植物有机体的特征,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产生不同的植物群系,一棵树与大地的关系是盘根错节的。如果仔细观察与分析树的成长过程,你会发现:其根系生动有机地“锚固”于土壤中并吸收其中的养分。树干与根系的连接方式是如此地天衣无缝,以保证树的健康生长。树叶接收太阳的光合作用而获得负熵。树的建构过程是自组织的,其结构体系与构造方式是有机的。人赖以生存的场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类具有天然的根属性与族群情结(图1-3),建筑师须在建构设计中反映人类历史与文化传承,精心地表现建筑与场所的连接方式,理解建筑和场所具有唇齿相依与不可分裂的联系,进而建立起一种内在的结构逻辑以及相应的建构方式,并在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上呈现场所精神。场所的建构不仅反映在建筑的层面,同样还必须考虑场址的地景。从物质层面上,场所是由具体的地景与建筑共同形成的。地景的组分与建筑的组分具有差异性,故建构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整体的建构思维必须首先建立起来,建筑师、景观师、生物学家、生态学家的协同合作,通常是场所建构成功的保证。彼此间的竞争与协同将会促进场所建构的升华,而各自为阵的设计与营造将会获得一个支离破碎的场所,其意义将会被削弱。场所与建筑的营建一方面要承继具有活力的优秀建构传统,同时又必须对场地建造、工艺和施工方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译释与更新。

2空间与建构

弗兰姆普顿在论述密斯时这样描述:“密斯的建筑生涯一直充满着矛盾,而时代的技术能量、先锋派美学和古典浪漫主义的建构传统则是矛盾冲突的要素……表明抽象空间与建构形式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2]”。密斯拥有建造的智慧但我们仍能深切地感受到空间艺术与建筑艺术之间的矛盾,这似乎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空间创造与建构形式确实存在自主性的难题,要达到空间与建构的完美结合并非易事。

空间设计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从静态空间到流动空间、从服侍空间到被服侍空间、从生活空间到虚拟空间、从封闭空间到开放空间,其它如森林空间、寂静空间、解构空间等等不一而是。艺术家、科学家、建筑师以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空间的感知。艺术家注重氛围与形而上的美学追求,科学家讲究空间的逻辑性思考以及可用性,建筑师对空间的思考不仅取决于空间的功能性并赋予空间的意义,同样还要探索空间的可建造性以及建造的合理性、科学性与诗性。进一步推演,建筑师对“建筑空间是怎样形成的”的问题必须不断地去追问并为之耗尽毕生的精力。

同样的立方体空间与围合界面,不同的建筑师所设计出来的成果却是天壤之别,主要体现在建筑师建构修养与协调空间与建构两者关系的驾驭能力以及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建筑中空间的服务对象是人,人通过感知与体验而获得对空间的认知。而空间的概念则呈现具体化的内容:如空间的温度与人体的适应性;空间带来的视觉和触觉的心理愉悦感;空间的避风遮雨性与抗震预设机制等等。如果从这样的切入点去营造空间,密斯难题则可以解决。密斯的症结是对抽象空间的刻意追求而忽略空间是为人服务的基本原则。将空间审美性与人对空间的各种体验与感知结合在一起,则为空间的建构找到了开启的钥匙。这样在确定建筑空间构思的基本框架后,精心地研究建造逻辑、确定材料的品质、设计优美的细部与节点从而使空间建造真正满足人的需求。

建构不仅使建筑空间从广延的空间中界定出来,同样使空间具有意义、成为人类生活方式的印记。真正的建构方式不仅营造物理性空间,同样塑造精神内涵。有效的建构方式使空间的实质内涵与广袤的宇宙神秘空间有机联系在一起,优秀的空间设计与诗意建造赋予建筑丰富的生命价值(图4-6)。

在未来建筑空间建构中,由于空间所承载的内容呈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趋势,其几何框架与结构体系将向更加有机的方向发展。同时,网络时代所导致的人类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对空间建构提出更新的要求。因此,空间建构将在不断的求知与实践中呈动态发展趋势。

3形式与建构

“在一个形式游戏和新先锋主义日益泛滥的时代,重新将建筑作为一种具有本质意义的艺术进行审视无疑十分有益。”

——哈里·弗·马尔戈雷夫

工业文明的兴起似乎使建筑形式与建构形式走向两极,前者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甚至到膨胀的地步,而后者则在不断被排挤、萎缩,甚至难以维持自身仅有的一点阵地。在商品社会中,人们对建筑符号的追求与向往似乎远远胜过建筑的内涵。如果用类似这样的词来形容当前建筑形式创造的误区一点也不夸张:标新立异、故弄玄虚、时尚效应、光彩夺目、昙花一现、哗众取宠、随波逐流。社会上的浮夸心态使得建筑的形式创造追求宏伟叙事,并呈现无根性特征,而丧失了形式的本真意义。评论家将城市评价为“一城千面”正是这种现象的缩影。建筑形式与建构文化脱节的问题在中国非常普遍,那种无视结构逻辑、忽略细部精确推敲、随意堆积材料做法的华丽外表丢掉建筑的真谛,从而呈现出某种“病态美”,导致生命力的衰竭。

笔者非常欣赏芬兰的现代建筑建构形式(图7-8),这个国家崇尚设计注重细部营造,文化内向与寂静,你很少见到浮夸的形式之风。相反,建筑师对建筑的每一个元素进行精心设计与建造,连门把手的材料与细部设计也不放过。建筑形式设计不是建筑师个性的张扬或追求“标志性”符号的产物,而是对生活方式进行精致设计与建造的外在体现。形式的生长与外在表现植根于环境中,形成于建构过程中。那种单一、不切实际的形式创造无疑脱离了建造的逻辑,注定是短暂与缺乏生命力的躯壳。研究传统建筑形式不仅注重形式本身的研究更应该注重形式生成的环境以及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建造工艺与生活方式。

在建筑形式的创造过程中,那种对结构体系连接方式与材料性能的无知,那种只知所谓创造性构思,而不知如何建构、如何与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合作的设计无疑是纸上谈兵。形式设计不能脱离环境,离不开结构与空间,更不能脱离建造工艺。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之所以在中国的各种设计竞赛中频频获奖,并不是通过浮夸的形式取胜,而是该公司承继了德国优秀的建造传统与建造逻辑。尽管笔者并不十分中意其理性的形式,但有一点是值得力荐的,那就是其外在形式与建构形式的统一。伊东丰雄与佐佐木睦郎合作的仙台媒体中心,十三根管状柱的新型结构体系不仅创造了轻盈流动的空间,同时运用了多种结构模式的复合叠加以分散危险系数,并有效地处理了应对抗震的结构方法,是对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一种结构回应[3]。这种基于当代先进结构技术的建构形式与建筑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伦佐·皮阿诺在芝贝欧文化中心的设计中,结合当地民俗形式,进行创造性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并创造生态效应。这种将民俗传承、气候适应性以及对材料的真实把握正是形式建构的本质所在。

4结语

建筑师不同于工程师,在于建筑师不仅知道制造逻辑,更知道如何诗意地建造;建筑师不同于雕塑家,因为建筑师掌握连接的艺术与空间的关联;建筑师不同于艺术家,因为建筑师在三维的空间中进行设计与建造;建筑师不同于材料师,因为建筑师知道如何将材料巧妙地组合并符合审美需求。建筑师应该是集大成者。在当代,建筑师不仅需知道如何设计,更重要的是掌握当代的建构方式与系统的组织建造,既要承继建构的传统又要对建造进行不断的演绎与深化,以全新的视野构建本真的生活场所。

参考文献

[1] [美]弗兰姆普顿,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163.

[2] 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57.

空间构建与设计篇6

关键词:音质设计;艺术性表现;主观评价

1. 建声设计艺术性表现中材料的媒介性

综合性体育馆是以视、听为主要使用功能的大型公共建筑。体育馆比赛大厅空间形式设计应与音质设计相配合,音质设计对观众厅空间的影响除在空间大小、平面形式等宏观的选择上,还影响和决定了大厅空间界面的形态。

建筑声学设计中声学材料(或结构)应用与表现是音质设计的物质基础,也是空间界面的物质存在。声学材料与结构除了具有声学性能外,通过本身具有的肌理、质地和色彩等视觉属性,也是实现大厅空间细部特征的有效工具。材料对设计意图的表达,来自于设计师对材料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赋予材料以理念,促进建筑视觉形象的表达。声学材料(或结构)通过不同的组合与加工方式,能够形成不同的审美体验。例如木材沉静、亲切的自然信息对空间温暖感的表达,体现了建筑与环境融合的心理需求;金属材料的多样化形态体现了当代建筑表皮注重人心理感受与高技术相平衡的思想等。

2. 声效空间中声学材料的表现方式

声效空间指的是用于观演活动的室内封闭空间,是具备建筑基本范畴(实用、坚固、美观)并兼有室内声场属性的空间。声效空间的空间界面形态传达出了音质设计的目的,这种目的决定了声效空间与其它空间的差异性,既有某种秩序的存在。声效空间的秩序来自于对空间形式的需求和良好音质的功能制约,是一种实用空间的物质性表达。

材料作为空间界面表现的载体,影响着空间的划分强度和品质的塑造。在空间界面的设计中,声学材料与构造是可以直接作用于受众的物质手段,具有其自身的媒介表现性。声学材料与构造的组合方式或表达方式决定了界面信息的传达方式,直接影响信息的传递效果。声效空间是由声效界面通过对功能、形式和材料的选择与回应来完成自身属性的。因此,从声学设计的角度理解,声效空间的艺术性表达关注于构成空间体量的声学材料与构造的表现方式,以及这种表现方式带给空间中人们的建筑体验;从建构的角度理解,空间的形式与音质要求相契合,是声效空间的艺术性由内而外的体现,是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也是声学发展的必需。

3. 声学材料的运用与艺术表现

当今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体现出更多理性的设计观念,重视和关注于建筑的细部和表皮,这些正是通过对材料表现的运用所表达的。

通过感受声学材料的构造方式和材料在细部中的体现,可以进一步理解界面在控制声音的过程中所担负的作用。声学设计中,声学材料同时展现自己的肌理、色彩、质地以及光环境等,空间形式的美感与这些相关元素的组合是否适当直接相关。声学材料的运用是多种材料和构造的综合运用,而不是通过单一材料的选择来进行的。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采用可折叠或可弯曲的建筑表皮形态对原有界面进行替换,使界面根据使用的不同需求进行形状的变化。

对于建筑内部使用空间来讲,进入建筑中的每个人都扮演着传播受众的角色,他们在直觉感知、行为体验的过程中,与建筑表皮所承载的信息发生相互作用,并作出反馈。在声学材料(或结构)的运用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材料表现与受众认知途径的搭接、以及受众解读的附着因素。声学设计作为体育馆设计的组成内容,声学材料(或结构)的选择与应用对设计意图的表达与受众心里的契合至关重要。

4. 分立与趋同——建声技术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

在体育建筑快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室内综合性体育馆,其建筑外部形象与内部空间都面临着更高、更综合的要求。室内环境的重要因素,听觉和音质感受与非声学参量(包括视觉、热舒适度)的相互影响逐渐成为建筑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1]。

基于近年来国内建筑(室内)设计与建筑声学设计的脱节,引发了本文对两者研究范畴的思考。从设计实践中不难看出,建筑师与声学工程师相互之间问题上的争执与矛盾,多是由于所持的技术价值观不同而造成的。事实上,设计的脱节不仅影响了功能的正常使用或缺乏美感的形式,同时也造成了设计上的遗憾和不必要的浪费。综合性体育馆声效空间的室内设计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的构思,然而实现的过程却依赖理性的技术,这是一种分立,主要体现在艺术表现与声学功能需求的关系之中。声学技术与美学的结合是具有观演功能建筑空间所特有的课题。建立在理性的技术基础之上并注入了感性的建筑思维的声学设计,在室内设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现出现代空间造型设计对音质设计的认同。

结论

技术与艺术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2]。在综合性体育馆建筑空间中,声学材料(或结构)以界面的形式及其自身质感、色彩等视觉属性来影响空间的性质。在声学材料(或结构)的应用方面,各种新型声学材料与复合材料的使用是体育馆比赛大厅音质改善和空间美感营造的基石。

音质设计在于使声学材料的声学理性在视觉上得以充分的表达,将自身的材料质感展示出来,体现表里一致的真实效果。良好的大厅声环境是建筑形式、音质设计的结合,也是材料特性与结构的形态表达。在追求声学逻辑合理性的同时也实现材料的美学价值。建筑声学材料与结构具有声学功能与视觉需求的双重属性,音质设计的艺术性表现能通过视觉传达信息,但其艺术性表现的意义不仅在于视觉形式本身,更重要的还包括了其所传达的情感。这是音质设计在达成声学功能之后,体现在形式之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硕贤,赵越.建筑声学的新进展与前沿课题[C].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南京,2004:195.

空间构建与设计篇7

关键词:音质设计;艺术性表现;主观评价

Abstract: the ultimate goal of timbre design is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audience.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uncertainty of the decision to the sound design is not only the product of reason, also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erceptual and the rational. Both the superiority of timbre design is to meet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acoustics,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the visual effect can get on the biggest audience identity.

Keywords: timbre design; Artistic performance; Subjectiv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 TU112.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声设计艺术性表现中材料的媒介性

综合性体育馆是以视、听为主要使用功能的大型公共建筑。体育馆比赛大厅空间形式设计应与音质设计相配合,音质设计对观众厅空间的影响除在空间大小、平面形式等宏观的选择上,还影响和决定了大厅空间界面的形态。

建筑声学设计中声学材料(或结构)应用与表现是音质设计的物质基础,也是空间界面的物质存在。声学材料与结构除了具有声学性能外,通过本身具有的肌理、质地和色彩等视觉属性,也是实现大厅空间细部特征的有效工具。材料对设计意图的表达,来自于设计师对材料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赋予材料以理念,促进建筑视觉形象的表达。声学材料(或结构)通过不同的组合与加工方式,能够形成不同的审美体验。例如木材沉静、亲切的自然信息对空间温暖感的表达,体现了建筑与环境融合的心理需求;金属材料的多样化形态体现了当代建筑表皮注重人心理感受与高技术相平衡的思想等。

2声效空间中声学材料的表现方式

声效空间指的是用于观演活动的室内封闭空间,是具备建筑基本范畴(实用、坚固、美观)并兼有室内声场属性的空间。声效空间的空间界面形态传达出了音质设计的目的,这种目的决定了声效空间与其它空间的差异性,既有某种秩序的存在。声效空间的秩序来自于对空间形式的需求和良好音质的功能制约,是一种实用空间的物质性表达。

材料作为空间界面表现的载体,影响着空间的划分强度和品质的塑造。在空间界面的设计中,声学材料与构造是可以直接作用于受众的物质手段,具有其自身的媒介表现性。声学材料与构造的组合方式或表达方式决定了界面信息的传达方式,直接影响信息的传递效果。声效空间是由声效界面通过对功能、形式和材料的选择与回应来完成自身属性的。因此,从声学设计的角度理解,声效空间的艺术性表达关注于构成空间体量的声学材料与构造的表现方式,以及这种表现方式带给空间中人们的建筑体验;从建构的角度理解,空间的形式与音质要求相契合,是声效空间的艺术性由内而外的体现,是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也是声学发展的必需。

3声学材料的运用与艺术表现

当今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体现出更多理性的设计观念,重视和关注于建筑的细部和表皮,这些正是通过对材料表现的运用所表达的。

通过感受声学材料的构造方式和材料在细部中的体现,可以进一步理解界面在控制声音的过程中所担负的作用。声学设计中,声学材料同时展现自己的肌理、色彩、质地以及光环境等,空间形式的美感与这些相关元素的组合是否适当直接相关。声学材料的运用是多种材料和构造的综合运用,而不是通过单一材料的选择来进行的。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采用可折叠或可弯曲的建筑表皮形态对原有界面进行替换,使界面根据使用的不同需求进行形状的变化。

对于建筑内部使用空间来讲,进入建筑中的每个人都扮演着传播受众的角色,他们在直觉感知、行为体验的过程中,与建筑表皮所承载的信息发生相互作用,并作出反馈。在声学材料(或结构)的运用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材料表现与受众认知途径的搭接、以及受众解读的附着因素。声学设计作为体育馆设计的组成内容,声学材料(或结构)的选择与应用对设计意图的表达与受众心里的契合至关重要。

4分立与趋同――建声技术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

在体育建筑快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室内综合性体育馆,其建筑外部形象与内部空间都面临着更高、更综合的要求。室内环境的重要因素,听觉和音质感受与非声学参量(包括视觉、热舒适度)的相互影响逐渐成为建筑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1]。

基于近年来国内建筑(室内)设计与建筑声学设计的脱节,引发了本文对两者研究范畴的思考。从设计实践中不难看出,建筑师与声学工程师相互之间问题上的争执与矛盾,多是由于所持的技术价值观不同而造成的。事实上,设计的脱节不仅影响了功能的正常使用或缺乏美感的形式,同时也造成了设计上的遗憾和不必要的浪费。综合性体育馆声效空间的室内设计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的构思,然而实现的过程却依赖理性的技术,这是一种分立,主要体现在艺术表现与声学功能需求的关系之中。声学技术与美学的结合是具有观演功能建筑空间所特有的课题。建立在理性的技术基础之上并注入了感性的建筑思维的声学设计,在室内设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现出现代空间造型设计对音质设计的认同。

结论

技术与艺术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2]。在综合性体育馆建筑空间中,声学材料(或结构)以界面的形式及其自身质感、色彩等视觉属性来影响空间的性质。在声学材料(或结构)的应用方面,各种新型声学材料与复合材料的使用是体育馆比赛大厅音质改善和空间美感营造的基石。

音质设计在于使声学材料的声学理性在视觉上得以充分的表达,将自身的材料质感展示出来,体现表里一致的真实效果。良好的大厅声环境是建筑形式、音质设计的结合,也是材料特性与结构的形态表达。在追求声学逻辑合理性的同时也实现材料的美学价值。建筑声学材料与结构具有声学功能与视觉需求的双重属性,音质设计的艺术性表现能通过视觉传达信息,但其艺术性表现的意义不仅在于视觉形式本身,更重要的还包括了其所传达的情感。这是音质设计在达成声学功能之后,体现在形式之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硕贤,赵越.建筑声学的新进展与前沿课题[C].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南京,2004:195.

空间构建与设计篇8

关键词: 大跨钢结构;优化设计;概念设计;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076-020 引言

大跨空间钢结构是最近三十多年来发展最快的结构形式,大跨度和超大跨度建筑物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状况已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我国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近年来也取得了比较迅猛的发展,但缺少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作者正是基于我国大跨空间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大跨空间钢结构的综合优化指标的探究。

根据现代设计法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大跨空间钢结构方案设计方案选优最重要的环节,作者受到土木工程结构“概念设计” [4][5][6]理论的启发,应用了“系统设计法”的思想,大胆尝试利用AHP模型构建了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的 “大跨空间钢结构方案选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力图从系统整体角度来综合评价大跨空间钢结构设计方案,然后,利用相关算法和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定量化计算,获得准确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而实现设计方案的选优。

1 大跨空间钢结构设计方案选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AHP模型

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即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充分体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有序层次,并根据对一定客观事实的判断,就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出表达每一层次的全部元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并通过各层次的分析导出对整个问题的分析[7]。

本指标的AHP模型共分四层:总目标层(A),分目标层(B),准则层(C)和基础指标层(D)。

A1大跨空间钢结构设计方案选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此评价体系以“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原则,结合我国大跨空间钢结构发展的现状,兼顾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对大跨空间钢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它是根据大跨空间钢结构设计的特点,优化设计的思维和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B1经济性:大跨结构和其他建筑一样,产品的投入,能源的消耗等伴随着它整个生命周期。所以经济是结构优化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保证结构在规定条件和设计使用年限内满足结构适用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入费用,能源消耗等经济指标。

B2先进性:大跨空间钢结构的先进性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建筑科技水平。它主要表现在:重视结构选型,择优选用与建筑所在地环境适应性好,能与建筑空间艺术形象高度融合且经济的结构形式;便于施工,满足大跨建筑适用性的要求等。

B3可靠性:应使所设计的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经济合理地满足下列要求:能承担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阶段的各种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防灾能力(尤其对于火灾和地震);在各种动荷载作用下,能保持必要的稳定性;在正常维护情况下,具有设计所要求的耐久性等。

C1全寿命费用:主要包括初始建设时期的一次性投入,使用期间的维护费用。大跨结构多为一次性造价较高。从近些年的工程实践看,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耐久性差等原因,造成大跨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不得不花费大量费用进行维护和改造。所以大跨结构的经济优化设计应当以全寿命费用为其优化目标,不光包括一次性造价,还应包括维护费用。

C2结构选型与布置:作为结构设计的首要内容,结构的选型和布置应当依据大跨结构的美观要求,建筑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情况,抗震设防烈度,荷载情况,结构的几何体形等进行确定,使选择的结构形式和布置尽量受力明确合理,荷载传递路线简洁直接,结构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并能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C3适用性:对于大跨空间钢结构,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大跨空间结构基本功能的要求,而且还要强调平面与空间的整体效果。

C4安全性:指大跨钢结构在正常施工和使用条件下,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仍能保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C5耐久性: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在设计基准期内正常维护情况下,满足安全及正常使用要求,主要从材料的耐久性能和维护方法考虑。

D1 一次性造价:指初始建设时期各项费用总称,主要包括设计费用,建材费用,施工费用等。选择施工复杂度小的方案可以缩短施工的工期和降低一次性造价,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D2 维护费用:指在大跨结构全寿命周期中,保证其正常的建筑功能的日常维护维修费用,可能的改造费用和可能出现的灾害损失及维修加固费用。

D3美学功能:它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由于大跨结构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大跨结构多为结构外露型建筑,所以结构美观不仅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而且要求结构的形式与建筑空间艺术形象能高度的融合。

D4几何体形:大跨结构主要是利用其几何形状来抵抗外力作用,所以几何体形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量选用几何形状与外荷载作用相适应,结构受力合理,传力直接并具有良好的连续性的结构。

D5使用功能:大跨结构首先应满足使用者的基本使用需求,另外还需要对于视觉效果,采光通风,照明音响效果,以及设备设施的配置与性能等进行考察,力求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最优化。

上一篇:如何记忆生物知识点范文 下一篇: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