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9-19 19:15:44

英语的重要性

英语的重要性篇1

听、读、说、写是英语学习中的四大基本技能,四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说是在听、读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且又为写打好基础。笔者以为从交际功能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四者中最难培养且又是极为重要的技能。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这项基本技能也如此,它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的形成需要坚实的基础,那就是听和读,它反过来又能帮助听、读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最初激发和培养的基本技能是听英语。首先,这是因为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他们此时具备较强的听力能力,具有较好的模仿和辨别能力,学生在一定的对话情景中非常直接地感触新语言或新旧交替的语言。其次,面对一定困难的语言材料,他们不由自主地发挥思辨能力,他们在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慢慢会形成句子结构、语气轻重、语调变化等方面的认识,为下一部“读”呈现雏形,当然更为“说”英语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听了英语语言材料后,往往形成一些初步的认识,还必须通过读来整理和强化。教学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常常把本节重要句型呈现出来,并且有的放矢地进行句型操练,这目的很明显,那边就是说,想通过这一步骤更系统、更规范、更全面地要求学生落实语言知识,培养发音能力,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听、读的基础训练,为说英语这一步骤作好辅垫。

有了听力这一步的初步认识,并且又有了读这一步的规范强化,通过半读半背的刻意训练,依照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他们此时应该有了很强烈的说英语的欲望。

所以教师此时更应该趁热打铁,立即创设或者让他们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情景交谈,落实说英语的技能。

笔者认为,读和说两者都是在发出声音练习语言,但是两者却有本质的区别,原因在于读这一技能还只是停留在基础的感性技能,它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讲得直接透明一点,读只是依样画葫芦式的语言感应,并没有或者说并不一定真正会运用语言进行口语交流,它只是局限在初浅的确位置,掌握到是一种很简单的基本功。然而,说表面上与读近乎一样,但是,它是在听与读的基础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真正的说英语,要求学生脱离文本以及相关的语言文字的帮助,能自主流利地运用本节课的新语言进行交流,是从听别人说到自己会说,从读英语课本上的范文到自己会发标准语音进行沟通,这是能力的大转折,是听、读的升华,又为以后的听、读的巩固和提高创造了良好的保障,且为写偷偷地打好基础。同样,说英语和背英语这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这一点与上述的观点大同小异,在此从略。

正因为说英语不仅是一次能力的迁移,而且是一次技能的建立和飞跃,它应当是一种比较重要并且很难落实的基本技能,体现在课堂中就是学生自主地或者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情景交流或者故事复述等,冰冻非一日之寒,说英语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培养起来,需要很长的过程。那么在很短的课堂中,如何落实说英语这一部分呢?

在此,笔者只想写出几点平时教学中的体会,仅供参考。

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说英语的重要性,并且说清说英语和读、背英语是有本质区别的,并且告诉他们只要通过科学的培养,说英语不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形成对说英语的认识和树立他们说英语的信心。

其次,在听、读之后,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并且作适当的语法点评。比如,新目标初三第十三单元第一课时中:Rockin’ restaurant & Blue

Lagoon restaurant 的比较中,在黑板上写出The red color makes me uncomfortable. The loud music makes me tense. The awful pictures makes me scared. The soft music makes me so relaxed. The light blue makes the food so ugly. The plants and the flowers makes the air so fresh.The gentle songs made me want to sleep yesterday. 并且告诉学生这些句子的句型是一样的,主要是动词make的用法以及它的语法特点。也就是make后面带人再带一个形容词或者动词原形。接着,再让学生仿照书本上的范例“半看书”进行交流,“半看书”指得是学生在说英语中,也就是在情景交谈中或者故事复述中必须合上书本,仅仅在说不下去的时候才可以打开书本或者看黑板上的句子。这样一来,他们在既有帮助又有一定难度的状况下可以发挥他们的模仿、理解和记忆能力。一般来说,对于那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很快掌握说英语的能力,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降低要求,允许他们打开书本,但必须自己尽量多说英语。在他们说英语进行交流中,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当中,及时配合和指点,帮助和鼓励,切莫过高要求,切不可东一指责西一批评,应该以支持和理解的态度面对他们,并作合理的要求。

最后,让学生脱离书本,及时合作,尽快选择合适的话题作大胆并且合理的发挥,在交流的内容上可以适当的增减,就上述课文中,叫学生自然地进行对话,发表自己对两个餐馆的看法。要求学生进入情景,达到忘我的境界,在练习语言时,要注意语气的强弱,语调的升降,表情的流露等,并且要求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学英语、说英语的快乐,体会合作鼓励的愉快,感受通过努力成功掌握说英语的喜悦。接着,可以让几组代表上来表演,对那些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课堂结束后,要求学生在课外也应该尽量多说相关的英语,更好地落实书本上的语言知识,要求他们应该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有条件的话,在学校可以成立一个记者俱乐部,要求他们用英语进行采访和交流,也可以观摩一些英语电影,让他们拓展视野。在节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编排剧本,达到真正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充分落实说英语这一基本技能。

听、读、说三者融为一体,同属口头英语,它们同时又为笔头英语写打好基础,而说又是写的关键基础,只有达到说的功力,写才能真正地发挥优势,不难想象,一个真正不会说英语的人,他写的能力也是欠佳的。

英语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学习环境 实践活动 教学形式 学法指导

陶行知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应把“教会学生学”作为己任,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一堂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工作中举足轻重的问题。我常根据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和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精心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得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笑话、一个故事,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营造一种轻松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直观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这样才能营造轻松的氛围。同时教师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等,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真正把静态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动态的语言交际中。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应认识到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并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用以下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玩”中“演”,将游戏带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且可以增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如在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2“Where’s the post office?”这一单元时,我把班级中的桌椅安排成多个十字街道示意图,然后请一部分学生扮演街道的不同地点,让另一部分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病人、服务员、医生、警察等,让他们自己设置情境,在表演中试着用“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这种问路的表示法,这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掌握得也较好。又如在教学where句型时,可先让一名学生看几件物品,然后走出教室,再请室内学生将之藏起,然后,让外面的学生进来,试着用“Where is the …?”询问,看谁能尽快找到东西在哪。

三、不断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英语歌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添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单元中,通过学生的对话了解到许多学生的生日。在学生生日那天,我会和同学们一起为他(她)唱“Happy birthday to you!”这首歌,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又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10 “Can you play the gitar?”这一单元中,在教乐器的种类时,可从网上找到不同种类的乐器,并分别找到相关音乐与学生一起欣赏,这样学生对于书本上的乐器种类便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学生在得到一种美的享受的同时,又巩固所学词汇和句型,还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画”。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它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能提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提高学生学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学效果也十分好。如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如何制作“chicken sandwich”步骤时,我采用了“画”这一教学手段,请两位学生上黑板分别画出“鸡肉三明治面包”的示意图,在画的过程中请其他学生述说每一个英语步骤,这样学生的知识掌握得较好。

四、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

高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认识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如要求他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或共同的东西。例如在学过去分词作状语时,教师可让学生接触这些句子:Seen from the hill, the town looks beautiful.Born and bred in the city, he found it inconvenient to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Given another chance, I will do it better.Dr Watson and I will spend the night locked in your room.The lady returned home, followed by Mr. Holmes and Dr. Watson.If bitten by a dog, you should go to the hospital.When asked to make a speech, he said he would be glad to do so.让学生总结句中过去分词的用法,通过归纳,学生会总结出:句中过去分词均作状语,并且可作时间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方式状语、伴随状语或用在连词后,这样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过去分词的用法要好得多。

总之,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让学生会学是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同样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要使学法指导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建忠.英语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关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0).

[2]邵黎钠.加强英语语言训练促进思维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1(18).

英语的重要性篇3

        一、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应该有一桶水,必须做到知识渊博,知识技能扎实过硬。不仅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有扎实的基础,还要广泛摄取社会、自然、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你的无所不知、津津乐道和幽默风趣由衷地佩服,并渴望上你的课。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多数学生只有喜欢这位教师,才会注意听他的课,注意力集中,思维也会活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老师无私的爱,师生平等对话基础上的。老师应该严而有度,而不是高高在上,应当关心爱护每一位同学,真心和他们交朋友,谈思想,这样他们才会真心喜欢你,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课堂效率才会很高。

        二、上课要有激情

        展示教师热情的一面,点燃学生的激情与学习的欲望。教师在上课时的热情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热情度。课堂上一定要有激情,学生有,老师更要有。一个人的激情是可以感染别人的,作为老师,要做到有激情,首先自身对生活得充满激情,那你在课堂上才能做到讲课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你才会感染你的学生。如果我们每天神采奕奕,精神百倍,对生活充满了热情,那我们在课堂上的这种表现也会感染每一个学生,让那些成天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学生陡然有了精神,奋发向上。反之,你那轻柔舒缓的语气就像在给学生唱催眠曲,使得学生只想睡觉。只有当课堂教学注入了教师生命的激情,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被激发出来,他们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认真备课

        教学有效性最大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深度和广度,只有精备课才能提高课程的有效性。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要让教学活动生活化、活动化、趣味化的人。所以教师的备课要全部围绕这个重点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同时又能走出教材,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来制定计划,要制定多种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当中去思考、去学习、去训练。 

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学生参与

        教学的有效性还有赖于学生的参与度。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全体同学能积极参与起来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对于同一项活动,程度好的同学一会就能完成,而程度差一点的同学却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不能灵活变动。时间一长就制约了一些同学的积极性,消磨了他们的自信心,以致最后失去学英语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组织权,给学生特别是程度稍差的同学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在小组安排时要注意好差搭配,以优带差,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五、善于观察

        课堂上我们不能只是埋头讲解知识和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还要不断地观察学生,看他们是否在专心听讲,是否能接受你所讲的内容。我们的眼睛不是停留在备课本或黑板上,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眼睛停留在学生的脸上,要读懂学生的表情。如果发现有的学生表现出似懂非懂的表情或困惑不解的神情,那我们就得讲慢点或更容易懂点或重讲一遍,或课后有针对性地辅导。

        六、下课前总结

        临下课前几分钟,要给学生或叫学生自己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有哪几个知识点。这样一来,记忆得到强化,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想办法补救。

        七、练习题不宜过多

        无论是备课还是作业,练习的布置都要求教师精心选题,是教师下题海,而不是学生下题海。教师精心选题还应做到不同题型选题,做到同一类题不要重复太多,或是随便拿到一套题就让学生做,挤去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或学习薄弱学科。如果搞题海战术,势必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性发展,不符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原则。定期的测试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学生在这一章节掌握得还不怎么好,那就先别考,等到给学生复习好了,做到胸有成竹了再考。这样考试的效果更好,特别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英语的重要性篇4

语境无论对于语言的学习研究还是人类实际的语言使用与理解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语言的使用与理解一定是发生在某种特定语境之下的。没有语境,交际中的具体意义就无法确定,更不用说“特殊交际意义”或者“言外之意”了,而后者正是人类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种“意义”。无论如何,我们可以说语境是语言学习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

目前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缺乏在语境中理解记忆词汇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语境中熟记单词,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英语教学情境中设置真实性,需要我们教师多考虑

在专家视频的讲座中,老师在给我们举例子谈英语教学语境设置真实性时,首先告诉我们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多去考虑如何更好地设置英语语境的真实性。我们在课上所表述或者做出的某一个动作可能会给人感觉是语境化的教学,但一定要有语意差,要有语意交流。不能单纯为了教学某个知识点在那里硬去套入某一个比较不合时宜或者有些生硬的语境。

我们在创设语境的真实性时,要多去考虑我们创设的语境不要是明知故问的,应该多去考虑我们创设的语境尽量给学生留下深刻一些的印象,应该多去考虑简单易行而且又符合英语的逻辑思维顺序。

以前在教学中,有时我总去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些英语的语境去教学一些知识点,但是我没有过多地去考虑我所创设的语境是否真实。以后在教学中我一定要多去注意反思,多去琢磨创设的语境一定要简便易行而又有可操作性。

英语是一种交际语言,重在交流,我们不能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学生只会答题可是到了真正的语境中却不会灵活驾驭语言,不会灵活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多去创设真实的语境在课上呈现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虚设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就学会了一些语句,这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我知道我自身就有很多不足,还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争取更好地去带着我的学生快乐轻松地学好英语!

二、在英语课堂上毫无疑问老师应尽量多用英语、少用母语

教师应多采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等创设语境;利用眼神、口形、手势和其它肢体语言帮助学习理解。其次,在课堂外也应尽量多用英语。譬如学生上下学路上打招呼、各科上下课的问候语、早操课间操的发号施令都可以用英语;还可以充分利用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小故事、小笑话等;也可以每个月举行一次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唱歌比赛等,学校的其它大型活动也应尽量让学生主持并运用双语。这些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听和说,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就像南方人学习普通话,若能到北方生活一段时间,接受地道的普通话的熏陶,胜过读书、学习几年。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学习英语是在汉语的氛围下进行的。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如我对七年级新生,一开始上课就用英语向他们问好、作自我介绍:Hello,boys and girls.I’m your English teacher.My name is Zhang Yan.You may call me Miss Zhang.Welcome to study English.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the battle.I wish you work hard at English and good luck.课堂用语也是用英语说的,例如:It’s time to start now.Open your books at page 2.Let’s listen to the tape now.Please read after me.当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时,我会说:Be quiet!根据学生读书、回答的完善程度,我会分别说Good/Very 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等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说这些话时,不必担心学生听不懂而影响教学进程,可借助明显的体态语言,必要时可用中文翻译,使学生明白。

三、语境化词汇教学的实施

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通过展示例句解释新词的用法,学生照本宣科,课后学生复习并做练习。这种以教师讲授单个词汇和例句为特征的词汇教学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通常做法。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效果甚微,根本谈不上对其用法的深层次的学习和掌握。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讲授单词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联系语境,唤醒他们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并掌握单词的意识。需要指出的是,在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中,一些教师也会结合课文中的例句和课后练习提供一些语境,但许多例句没有及时更新,没有把所学词汇和学生实际生活实践恰当地结合起来,进而导致学生们往往记住了词汇的一些意思,也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但他们却没有学会如何恰当地使用语言。如简单句“How is everything going?”和“How is everything going on with you?”,相信学了这两个句子的学生可以很轻易地懂得句子的含义,但如何准确地运用这两个句子与别人交流就不是简单的事了。教师如果在教授学生这两个简单句子时,附带告诉学生要掌握其使用的语境,那对于学生的合理使用所学语言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何种语境中方可使用某一个句式进行交际活动。

英语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语法教学;职专英语;重要性

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学生听说能力薄弱、语法知识掌握不全面、词汇记忆情况较差三个方面。语法作为语言学习中的三要素之一,需要得到教师与学生的充分重视,才能有效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现阶段,许多英语教师过分的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忽视了语法教学在职专英语中的重要性,这样不利于学生规范化语言表达。

一、职专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交际能力、听说能力进行了着重的培养,相应的降低了学生的英语语法教学时间。英语作为我国主要教学课程,在早期教师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词汇记忆量。随着英语教学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教师又逐步重视学生的语法学习。到目前,词汇与语法被教师摆在了英语学习的末位,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语言与表达能力。殊不知英语教学中语法与词汇才是构成交际语言与听说表达能力的基础,这样舍本逐末的行为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的。许多职专英语教师普遍认为,语法是应试教育中所重视的问题,现在是素质教育阶段,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职专英

语教师在进行英语知识学习的时候,在语法教学环节花费的课时较少,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就让学生多听录音、多读文章,培养学生的语感,却很少甚至是没有去分析文章的句式结构与句式特征,也不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中的语法错误进行纠正,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长远的发展与进步。

二、职专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教师年轻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随着职专英语教师的年龄层次逐渐走向年轻化,许多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语法与词汇的教学,被普遍认为走入了英语教学的误区,不重视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年轻的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着过分重视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忽视语法与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往往存在着词不达意、句式错误的情况。近几年,学生在语言表达的时候存在较大的口语错误。语法教学的缺失,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长远上制约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2.英语教师没有充分理解课程标准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不同程度的被很多英语教师曲解。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忽视语法与词汇知识的教育,这种舍本逐末的情况比比皆是。语法教育作为职专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学生只有掌握了全面的语法知识,辅之以一定的词汇基础,才能全面实现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语法教学在职专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充分认识职专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的学习就像在建设一栋高楼。如果要保证高楼的稳定可靠,必须保证地基的质量与建筑材料的质量。词汇就是英语学习这栋高楼的地基,语法就是这栋高楼的主要框架,只有保证词汇与语法的掌握,学生才能提升英语的掌握水平。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只是作为对英语学习效果的实际体现,就像对高楼进行装饰,是必不可少但是不是优先的目标。因此,学生只有依靠与完善的语法体系与充足的词汇基础,才能降低表达中的不规范问题,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1.职专英语学习中要保证语法学习的课时

学生进入职专阶段,学习压力逐渐加大,还背负着高考的重担。职专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集中在语数外或者是专业课上面,相应的课时数量有限,在有限的课时内如果降低了学生语法学习的课时,则会导致学生英语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情况。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休闲娱乐时间进行补充,课堂上主要还是需要进行语法与词汇知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句子的时态、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关系代词等,才能实现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2.语法学习是英语表达的基础

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的教学目标需要加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力度。提升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确实是需要得到职专英语教师的重视,但是语法作为英语表达的基础,也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由于中国语言表达方式与英语的表达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语法基础,那么学生就会存在较多的中式英文表达情况,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所以,职专英语教师需要落实语法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语

职专英语语法教学作为职专英语的重要教学部分,需要得到英语教师的充分重视,需要改变教学理念,不能仅仅将学生表达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要立足于语法教学与词汇掌握的基础,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提高。英语的教学是由词汇、语法与表达共同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舍本逐末,如果没有基于完善的语法掌握与词汇基础,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法实现。因此,针对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英语教师需要作出一定的观念转变才能够实现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聂洁英.新课程下“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8).

英语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英语口语 教学质量

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多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英语教育。但是,英语教育的结果却是很不理想,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更是不容乐观,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英语教学整体水平低下。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与外语水平等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英语教师以知识为本,特别注重讲解传授,还属于封闭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许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考试仍然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因此,大多数教师受“为应试而教”的影响,教学上重笔头,轻听说。把英语仅当作知识来传授,只重分数,忽视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缺乏口语练习的机会。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英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大打折扣。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低下的状况,就要改革当前的英语考试模式,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通过评价教育功能的发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理论依据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说有赖于听读,听说有助于读写,写又可以巩固听说和读。此外,教科书不只是要求学生单纯地、机械地重复语言,而是给学生提供机会结合实际运用语言,开展听说读写活动,以便把书中的词语、句型变成自己的语言机制的组成部分。这样,学生的语言技能才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运用自己有限的语言去应付无法预知的情况;才能通过听读来吸取信息,敢于开谈,传递信息,并通过听说来加速阅读,推动书面表达,交流信息。所以,无论从语言的发展、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还是从用语言交际所采取的形式来看,说的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都显得特别重要。

二、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必要性

英语口语测试是整个英语教学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测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正确的导向。二是,教学理论、教学改革影响测试理论与手段的更新,而测试手段和测试形式的变化与改革必将导致教学理论与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开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导向作用。英语口语测试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及其应试能力,而且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交际语言,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口语测试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中学英语教学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测试与评价的改革。如何进行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口语测试命题与评价,使测试的信度、效度、可行性得到最大的保证,还需要进一步的研讨。

三、初中英语口语测试题型以及形式

1.口试测试的题型

口语测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检测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检测其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口语测试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朗读、对话、角色扮演、图片描述、话题谈论、小组讨论或辩论。

2.口语测试的形式

(1)直接型口试

直接型口试以口语在真实语境中的使用为蓝本,通过考生的口头表达来考查其口语能力,具有较高的卷面效度。但是,直接型口试的评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考试过程很难统一标准,信度不高且耗时费力。

(2)半直接型口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辅助口语测试必然是今后语言测试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计算机辅助口试中,可控制的变量相对增加,考试的信度也可以得到保证。但计算机辅助口试中也存在一些弊端。

四、初中英语口语测试应试策略

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就是检测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检测其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其中包括对语音、语调、词汇、语速、语感、理解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应不断积累和储备,应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良好习惯。听说是语言运用的重要方面,听说训练直接关系到英语口试的成败。因此,平常的口语教学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强化语音语调,加大朗读训练

语音语调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发音是否准确、清晰,语调是否自然、流畅,学生朗读时能否恰当地运用意群断句,连读自然、正确。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多听录音或其它音像制品,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听单词辨音,也可以听一些连贯的词组,听短文、对话等,然后要一句一句地模仿。

2.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情景交流,增加语言输入

听和说作为语言交流的两个方面,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可分离的,没有一定的听说氛围,只靠闷头学习,很难在听说方面有所收获。因此,要有意识地、积极地营造英语学习环境,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应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训练,平时尽量让学生用英语参加课堂活动,用英语回答问题,用英语与同学进行交流。

英语课程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口语训练是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加强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外语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我国外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元素。英语口语考试改革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只有完善现行考试制度和改革现行考试模式,在中学阶段增加英语口语测试,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王景和:《英语教学名家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

[3]《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刘玉杰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 137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WTO的形成,国际间交流合作越来越广泛。英语已成为当今国际间所通用的流行性的语言。作为一门语言,学习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英语口语交际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对语法词汇的掌握,而忽略了口语能力的培养,导致目前学校教育所培养出的许多人在口语表达能力上远不如读写来得快。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把英语口语测试带入课堂,对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至关重要。

【关键词】英语口语 教学质量

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多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英语教育。但是,英语教育的结果却是很不理想,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更是不容乐观,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英语教学整体水平低下。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与外语水平等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英语教师以知识为本,特别注重讲解传授,还属于封闭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许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考试仍然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因此,大多数教师受“为应试而教”的影响,教学上重笔头,轻听说。把英语仅当作知识来传授,只重分数,忽视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缺乏口语练习的机会。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英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大打折扣。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低下的状况,就要改革当前的英语考试模式,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通过评价教育功能的发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理论依据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说有赖于听读,听说有助于读写,写又可以巩固听说和读。此外,教科书不只是要求学生单纯地、机械地重复语言,而是给学生提供机会结合实际运用语言,开展听说读写活动,以便把书中的词语、句型变成自己的语言机制的组成部分。这样,学生的语言技能才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运用自己有限的语言去应付无法预知的情况;才能通过听读来吸取信息,敢于开谈,传递信息,并通过听说来加速阅读,推动书面表达,交流信息。所以,无论从语言的发展、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还是从用语言交际所采取的形式来看,说的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都显得特别重要。

二、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必要性

英语口语测试是整个英语教学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测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正确的导向。二是,教学理论、教学改革影响测试理论与手段的更新,而测试手段和测试形式的变化与改革必将导致教学理论与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开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导向作用。英语口语测试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及其应试能力,而且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交际语言,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口语测试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中学英语教学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测试与评价的改革。如何进行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口语测试命题与评价,使测试的信度、效度、可行性得到最大的保证,还需要进一步的研讨。

三、初中英语口语测试题型以及形式

1.口试测试的题型

口语测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检测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检测其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口语测试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朗读、对话、角色扮演、图片描述、话题谈论、小组讨论或辩论。

2.口语测试的形式

(1)直接型口试

直接型口试以口语在真实语境中的使用为蓝本,通过考生的口头表达来考查其口语能力,具有较高的卷面效度。但是,直接型口试的评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考试过程很难统一标准,信度不高且耗时费力。

(2)半直接型口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辅助口语测试必然是今后语言测试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计算机辅助口试中,可控制的变量相对增加,考试的信度也可以得到保证。但计算机辅助口试中也存在一些弊端。

四、初中英语口语测试应试策略

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就是检测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检测其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其中包括对语音、语调、词汇、语速、语感、理解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应不断积累和储备,应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良好习惯。听说是语言运用的重要方面,听说训练直接关系到英语口试的成败。因此,平常的口语教学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强化语音语调,加大朗读训练

语音语调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发音是否准确、清晰,语调是否自然、流畅,学生朗读时能否恰当地运用意群断句,连读自然、正确。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多听录音或其它音像制品,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听单词辨音,也可以听一些连贯的词组,听短文、对话等,然后要一句一句地模仿。

2.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情景交流,增加语言输入

听和说作为语言交流的两个方面,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可分离的,没有一定的听说氛围,只靠闷头学习,很难在听说方面有所收获。因此,要有意识地、积极地营造英语学习环境,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应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训练,平时尽量让学生用英语参加课堂活动,用英语回答问题,用英语与同学进行交流。

英语课程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口语训练是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加强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外语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我国外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元素。英语口语考试改革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只有完善现行考试制度和改革现行考试模式,在中学阶段增加英语口语测试,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王景和:《英语教学名家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

英语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 英语语调 概念 重要性 策略

1.英语语调的概念及重要性

中国人常说“听话听声”,这句话很好地表达了语调的副语言学功能特性,即语调会对话语的整体性表达和理解产生影响。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肯尼斯・派克曾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关于英语语调含义的描述:“通常听着对讲话者态度的兴趣大于其对所讲的内容―即这个句子是微笑着说出来的还是以嘲笑的方式说出来的。如果一个人说出无礼的言语,但是脸上和其声音都显示出微笑,其话语听起来可以感觉到是称赞;但一个人说的是赞美的话,但用的是不敬的语调,结果就是轻蔑性的。”(Pike 1945:22)因此,语调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下面就从语调的概念入手,探讨语调的具体功能。

“语调”是超音段音系学术语,指英语口语的音高模式。语调包括重音、音调、节奏、停顿等韵律特征(Halliday 1967)。Holliday从信息论角度提出英语语调三重系统概念:调群切分、调核位置、音调(Halliday 1967)。调群切分涉及语调单位的组成,以停顿/无声段作为主要的边界标记;调核位置涉及最凸显音节体现的信息焦点,主要通过音高、音强、时长等声学特征实现;音调体现音高曲折变化,不仅表示句法结构,而且反映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下面具体谈谈语调三个方面与信息传递的关系。

1.1停顿位置

停顿位置不同会使听众产生不同理解,有时还可能产生信息歧义。一般来说,停顿在一个语调单位中有以下两个作用。

1.1.1强调

在句子“I went Beijing on Friday to visit a friend.”中,若无停顿,则是客观叙述一个事件。但若在句中插入一个或多个停顿,则加入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会给听者传递说话人有意强调某一部分的印象。例如:

①a. I went to Beijing on Friday || to visit a friend.

b. I went to Beijing || on Friday || to visit a friend.

在①a中,听者会感觉到说话人在强调去北京的目的不是游玩,而是探望朋友;在① b中,说者强调了去北京的时间和目的。

1.1.2区分句法结构

一般来说,书面语中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定语从句主要通过逗号区分,而在口语中只能通过停顿实现。例如:

②a. I went to the cinema with my brother who likes horror film.

b. I went to the cinema with my brother || who likes horror film.

②a中,定语从句与先行词之间没有停顿,句法上属于限制性定语从句;而② b中,定语从句与先行词间有停顿,句法上为非限定语从句。两句在语义上有本质区别:前者指“我”有不止一个兄弟,此处说的是喜欢看恐怖片那一位;后者表示“我”只有一个兄弟,从句内容是补充说明。

1.2调核位置

说话人在口语中通常采用音高强调重要信息。在一个语调单位中,最重要的信息往往在音高上最凸显,这就是Halliday所讲的调核。调核位置不同传达信息的焦点就不同。一般情况下,调核位于一个语调单位的最后一个实义词项上。但有时对比重音(以区分同一系统内的其他词)及新信息重音会成为最重要内容,此时,调核就会落于语调单位内的非末尾处。例如(大写黑体字为调核):

①a. TOM likes to play soccer.

b. Tom LIKES to play soccer.

c. Tom likes to PLAY soccer.

d. Tom likes to play SOCCER.

① a意为“汤姆爱踢足球(我说的是汤姆,而不是其他人)”;① b意为“汤姆爱踢足球(汤姆爱踢足球,而不是不爱)”;① c意为“汤姆爱踢足球(汤姆爱踢足球,而不是爱看足球比赛);① d意为“汤姆爱踢足球(汤姆爱踢足球,而不是爱打篮球)。

1.3调型

英语的调型变化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标志句子类型,表示说话人态度,还可以传递篇章含义。

1.3.1句法结构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with rise with fall

statements √

yes/no questions √

wh-questions √

question tags √ √

commands √

Interjections √

1.3.2语气和态度

升调总体来讲给听者的感觉是语气不够确定,未完待续;而降调通常给听者的感觉是语气肯定,信息完结。升调传达了不相信、揶揄、嘲讽等语气;而降调表达了完结、中立、冷漠等意思。

综上所述,语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相同的句子由于语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语调使用不当会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带来许多交流和理解上的障碍。然而,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悬殊,汉语习惯会给英语语调学习带来许多负迁移,这是中国学生英语语调学习的困难所在。汉语是声调语言,虽然也有句子语调,但语调趋于平稳,因此中国学生在读英语时就会读得语调过于平稳,缺乏“洋腔洋调”。再加上英语语调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领域,对于语调的细微差别及语调的形式和作用,即使是语言学家也无法达成共识。因此,英语语调学习一直是一个让中国英语教学者和学生困惑的问题,许多老师索性就采取了回避的策略。结果导致学生的语调知识十分匮乏,语调意识也十分薄弱,日常交际对话几乎清一色降调,就像背文章,没有明显的感彩。

因此,唤醒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调意识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语调的特征和作用,教师可以尝试使用以下教学策略传授学生语调知识,唤醒他们的语调意识。

2.英语语调的教学策略

2.1注意停顿的使用

应提醒学生在说话时注意停顿的使用。对于用词较简单的句子,可以延长暂停时间;如果想要强调某个词汇或短语,则可以在此设置停顿;对于较长的句子或复合句,建议学生可在句法分界线处予以停顿。开始阶段学生的停顿次数较多,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的流利程度会不断提高。

2.2注意训练学生的重音意识

英语是一种“以重音计时的”的语言,这是英语口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训练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提醒学生在英语口语和朗读中不应该把每个音节、每个字都吐得清清楚楚,而是应该注意达到重音之间时距相等的节奏效果,这是语言流畅、表达自如的基础。

2.3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语调意义

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语调意义,这种基本的语调意义是一切变异的基础。训练学生在真实口语交际中使用升降调传达意义,以及或褒或贬或中立的不同的情感态度,例如可以让他们就一句话通过语调的变化传达不同的含义和感彩。或者,对学生的真实交际对话在语调方面进行干预和评价。

同时,为了弥补没有真实口语环境的不足,教师应通过真实鲜活的交际语料唤起学生的语调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英文影视和英文歌曲这些很好的工具。如果学生有了语调意识,即使没有教师的陪伴,也可以通过自己感悟学习。

英语语调作为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一个灰色地带,虽然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者足够的重视,但没有得到足够的探索和利用。因此,在语调方面,还有许多的科研空间值得广大教师和学者探索和挖掘。如果有人愿意在这一领域有所付出,必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Intonation and Grammar in British English[M]. The Hague Mouton 1967.

英语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有效性

近几年英语教学在中国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不像我们的母语汉语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的英语教学只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依靠每天一节课的学习时间,但却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与外国人能基本用英语交流的水平。我们经常可以感觉到,课上热热闹闹,课后却没了痕迹,特别是我们英语老师,整个课堂上摇头晃脑,大汗淋漓。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追求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而有效性就是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如果忽视了这一个有效性,那就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如何把我们的有效教学观融入英语教学中以实现有效教学,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英语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感悟。

1转换观念,给学生合适的定位

我们无论是小班化还是大班化的教学,在教学中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多有裕基础的不平衡性,那么我们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来尊重这些多元智能呢?我们知道某一种教学方法只能适应于某些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学要针对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基础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内容和方式,鼓励学生运用独特的学习方式。即使上同样的教学内容,也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允许并鼓励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独特学习方式。这里体现了“如果学生不能按照我们所教的方式学的话,就让我以他们学习的方式来教。”我们虽然不简单地否定传统的旁观者知识观,但我们可以倾向于参与者知识观或建构主义知识观,尊重个人知识。教师要转变观念,我们在组织各个的教学环节时,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展开,要让学生很自然的增加知识、提高能力。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中,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有效的主动性

以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柏拉图说:“强迫学习的知识是不会保存的。”英语课作为一门语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掌握语言使用技巧要通过学习者亲身的感悟,决不能单凭教师的讲解去完成。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所关注、所谈论的热点话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创建一个让他们兴奋的课堂环境。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开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学生的课堂效率以及他们的主动性。所以在课的开始用英语歌曲、英语歌谣、小故事、游戏、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可以很快地把孩子们带入课堂的学习。例如,在我刚接任现在所教的初一(4)时,有这样一些学生,其他各科成绩非常优异,唯独英语差得让人无法面对,对他们、对老师和班级来说都是损失。是智力问题还是别的原因呢?经过仔细的观察,我发现他们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对自己缺乏信心。如何才能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我决定先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和设计一些有趣而又简单的教学活动,我有意识的让他们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对话操练中担当一些简单的角色;起先,他们有些不自在,不肯开口说,即使开口,也是用最省略的语言,我不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我相信只要多给他们创造机会,并毫不吝啬的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表扬,他们一定会感兴趣的。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中,因他们的加入让他们组获得了成功,组员的鼓掌和老师的表扬,我欣喜的发现他们的眼中有我所期盼的东西DD成功的喜悦感。自此,他们在课堂上开始变得主动了,回答问题积极了,完成作业认真了,也会问为什么了,成绩也明显的进步了。他们开始对英语感兴趣了,因为有了兴趣,他们不再排斥英语,反而他们开始热爱它了。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有效教学

课程资源是决定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我们的英语教学中都应做到不拘泥于课本,又承认课本是资源的形式,对于英语教学,只要它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开发此资源。例如,活用课件,有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最广泛、最易行的,除教材、练习之外,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英语报刊杂志。要求学生查找、阅读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人的英语水平订阅合适的英语报刊杂志,如《英语沙龙》《英语广场》等,做摘抄或剪报,学期末举行学习成果展览、交流活动,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信息收集整理、英语口笔头表达、交流能力。

4拓展提升,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的课堂模式对英语教师的素养及课堂管理监控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因此,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英语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教师要有全学科融合的知识储备,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对于这种多维、动态的课堂的监控能力,保证教学结构的严谨性和英语教学环节的紧凑性,实现英语课堂的快节奏、大容量、高容度的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时间,达到提高教学实效,解决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另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反思,多反思是一种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教学反思关键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只要坚持反思,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处于一种“反思――改进――提高”、“再反思――再改进――再提高”的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之中,就能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教学更有效,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利民.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和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7).

上一篇:森林运动会范文 下一篇:爷爷奶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