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05:42:14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论文质量;认识;管理;文档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180-01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将学习、实践和创新相结合的过程,是对英语专业学生4年所学英语知识和言语技能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于学校来说,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可以说,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因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分析。1、就业的冲击。目前人才交流市场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冲击最大。而面对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在第7学期就开始找上作,正常的教学、学习秩序受到干扰,学生的主要精力开始偏离,学习成绩下降。第8学期一开学应是本科学生开始进入毕业论文的关键时刻,也是整个大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也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高峰期。择业的巨大压力使得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上,因此求职择业对学生在校学习和人才培养的冲击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2、规章制度不健全。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没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无要求更无检查;缺乏对毕业论文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机制。3、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教师从拟定毕业论文题目到毕业论文写作结束,其精力投入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英语专业教研室的教师已经承担了大量、繁重的教学任务,其他时间还要用于科学研究和自我充实。精力和体力的原因,使部分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较少、精力不够。4、学生重视不够。由于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很少考虑毕业论得如何,学生由此认为毕业论文对就业的影响不大,忙于择业又没有更多的精力顾及,因而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有的学生认为工作已经落实,毕业论文成绩无关紧要,应付了事,东拼西凑,甚至抄袭而成,论文质量可想可知。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1、提高认识。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认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要通过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和教育,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教育功能,认识到: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配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讲,毕业论文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它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培养探求真理精神,提高学生科研与工程训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责任感、使命感和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2、加大管理力度,制定和完善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各类规范。遵循教育规律,建立和完善毕业论文的规范化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和根本保证。针对毕业论文工作有完整的工作规范和系统的管理制度,有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标准。先后完善了《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程序及进程安排》、《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规范》,制定了《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职责及相关规定》。3、在教师方面,选拔对工作高度负责、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任指导教师,并对指导工作有具体、规范的要求。《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职责及相关规定》对选题、指导、定期检查、评分、答辩、总结等各环都明确的规定。要求论文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严格按照《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检查表》、《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评价表》、《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中的评分要素,逐项逐条地对学生的论文和答辩情况进行评分,在对论文质量和答辩过程中,对学生论文中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衡量后,给出论文答辩成绩。4、毕业论文后期文档应该科学、规范管理。对于毕业论文的后期文档管理工作,建议由专人负责制。包括收集答辩过程中的一手资料,按照答辩名单和顺序,收缴毕业论文设计,包括打印版和电子版,并按年级和班级归类成论文设计集,并要附有编号和目录、页码,刻成光盘长期保管。对于被评为优秀的论文,可汇编优秀论文集,起示范作用。并将这些资料和往届毕业论文分类保存,以便后面的复查和借阅。

结论:总之,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整个英语本科教学体系中综合性最强的一个环节,与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密不可分,它使学生通过在整个大学本科教育期间的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训练,从而获得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技能和素质。它需要学生在整个大学教育期间的知识积累和言语技能训练,需要指导教师的资深引导,也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因此,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与论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密不可分的。院系应该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研究问题,有效实施教学管理的改革,确保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家新.高等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2,18(2):43-44.

[2]吴宝贵.高等学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不容忽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2(2):129-131.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英语专业 学年论文 写作特点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的逐年提高,作为大学生的初步学术训练,在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开设学年论文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学年论文虽然在英美国家大学早已是常规科目,但在我国毕竟才刚刚起步,所以,对于这门课程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本课程的性质、特点等,尚不十分明确,有必要作一番深入的探究,从而使这门课更加富有建设意义。

先来看看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学年论文的性质,这其中包括论文题材范围、论题的选择、篇幅的大小等问题。众所周知,我国英语专业的归属,按教育部颁布的通用教学大纲,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因此,它所研究的范围,应该是外国语言文学。更加确切地说,应该是英语国家的文学文本,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说,不仅仅是文学,还可以是对文化、翻译和语言学的研究,这种范围的考虑,基本和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是一致的。

方向虽然一致,但是论文的字数、题目却有较大的不同。考虑到做学年论文的学生还处于大三阶段,他们的语言与知识与毕业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应该将题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字数也不宜过多,一般1000字左右较为适宜。此外,论文所选的研究对象不能太复杂,一般只选择一篇英语短篇小说、一首短诗、一个翻译问题或一个语言文化问题进行讨论问题。从研究的角度来看,研究的话题选择一般也不能非常复杂和深入,而是对于一种对课程中所涉及的某个问题作较为仔细的分析而已。例如,不能写“论《警察与赞美诗》的艺术创新”,而最好写“论《警察与赞美诗》的幽默特点”,不能写“论《雪夜林边人独立》的哲理深度”,而最好写“论《雪夜林边人独立》的作者的踌躇”,等等。

目前,中外一些研究者对于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有的研究者认为:“论文的题目不宜太大,论述的问题不求过深,篇幅也不宜太长。”(杜兴梅,06:8)对此董华等人也持同样的看法(董华,2000:6)。有外国的学者指出:“主题论文(这里即指‘学年论文’――笔者按)通常作为一门课程的主要部分,用论文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完成。它不要求学生用课程以外的研究资料,实验室的实验结果,问卷分析。它与正式的研究论文有所不同。它通常只是一种要求学生进行有创意性思考或评价性训练的论文。以英语课程的主题论文为例,它可能要求学生对一篇课文,一篇短篇小说的写作进行仔细研究,或者仅仅是对一些课外阅读的总结。(The thesis paper is usually a paper assigned as a major part of the course requirement.If it does not require the use of outside sources,laboratory experimentation,or questionnaire analysis,then it does not a research paper.It is,then,generally a paper that may require a student to do some original thinking or evaluation.In English,for instance,it might be the close study of a text or the writing of a short story or simply a summary of some outside reading.)(德蒂鲍尔姆:6:2005)”

以上是确定了学年论文的性质,紧接着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作为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学年论文,究竟有什么特点呢?虽然在一些外国写作教科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较为明确的关于学年论文的写作指导、步骤分析、专题研究、理论探讨,等等,但那毕竟是为英美学生而作的,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英美学生的语言表述、背景文化知识而量身定做的,如果将其照搬到我国的英语专业课堂肯定行不通。所以,应该结合中国学生的写作特点来考虑问题。那么,中国学生的写作特点有哪些内在因素呢?

笔者认为,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方式问题。当学生下笔做任何一篇文章(其中当然包括学年论文)的时候,他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从总的思路出发该怎么写。根据笔者对学生的观察,中国学生总是喜欢先从各个方面去讨论问题,然后再在文章的末尾(多是最后一段)进行归纳总结,在思维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归纳法”。这体现在篇章结构上,就是不在文章的开头摆出文章的主题句而在文章的结尾营造主题句。笔者曾布置学生做一篇题为“论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的幽默特点”的文章,发现80%的学生在文章最后出现主题。国内外英语研究者对此都有所研究,如Matalene(1995),Scollon(1991),Connor(1996)和胡文仲等人都证实,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在文章的开头是蜻蜓点水,一直在外面团团转,迟迟不肯进入主题,观点要到结尾才明朗。王希墨等(1993:63)也对此作了量化的研究。陈建平(2001)对中国大学生的作文的语篇模式的调查结果更加强有力地证明了学生作文的惯用思维模式,如下表所示:

中国学生在写学年论文的另一个思维特点是缺乏方法,或称为模式单一。根据林燕平(2006)等在其专著《英美文学教育研究》的研究,中国大学生用英语欣赏、撰写英语论文时,至少应该掌握四个方面的研究方法:一是作家研究系统,包括如精神分析研究法、原型分析研究法等方法;二是作品研究系统,包括形式主义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结构主义研究法等;三是读者研究系统,包括解释学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四是社会历史研究系统。这些方法显然是搞文学研究所必须的,正如杨自俭(24:1994)所指出的:“方法论的水平是人的理论思维能力的体现,因此应把方法论建设的过程当作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过程,不应只当作单纯学习研究方法来看待。”然而,中国大学生写文章之前对上述方法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提起笔来根本谈不上什么方法,只是抒发随意所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些学生也知道一些社会历史研究系统的知识,但运用起来总是以这个方法的皮毛做文章,即机械呆板地用所谓的社会变化来剖析作品人物。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也可以说是贫乏,因此,大学生的小论文不能够称为论文,这样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学年论文是对于大学生进行初步学术训练的这个重要目的。

中国学生在写学年论文还有一个特点,即不懂得应该引用本行业的业内人士,如专家教授、文学研究者、文学批评家等的研究成果,他们往往以为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是非常错误的。毛荣贵(1997:23)的研究证实:“许多中国学生的文章充满了陈词滥调和陈旧的引语,中国学校还在教这一套,在美国人看来,这是非常可怕的习惯。(Many Chinese students fill their essays with so many clichés and shopworn quotes that I am beginning to think that the patterns of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essays are still taught in Chinese schools.To the American reader,this habit is atrocious!)”有的学生即使引用了业内人士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英特网上下载后却往往不加以注明,即不懂得通过以论文注释的格式来表明自己文章的出处来源,以为像中国人引用孔子、孟子、唐诗宋词那样,不注明人家也自然明白。这种做法,其实也从本质上同做论文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因为做论文是在搞科学研究,不注明文献的来源出处,往小了说说是在否定自己的科研过程和论文的学术性,往大了讲是一种不道德的剽窃行为。

总之,由于上述学年论文的性质和中国学生做论文的这些特点,高校教师应该在制定教学大纲、编撰教材和确定教学方法的时候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地教授学生,而不是一味照搬英美学年论文那一套,或对于学生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从而避免降低教学效率,不能真正实现英美文化教育的重要目的的失误。

参考文献:

[1]杜兴梅.学术论文写作.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2]德蒂鲍尔姆.怎样写主题论文.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

[3]董华.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

[3]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林燕平.英美文学教育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杨自俭.英汉语比较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以市场为导向,课程设置

近年来,在金融危机的经济背景下,由于高校扩招和专业设置趋同等原因,英语类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成为“失业最严重的专业之一”。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更加严峻。鉴于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尤其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办学理念已深人人心,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笔者结合所在高职高专学院的教学改革,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按照《大纲》要求,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3)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课程,即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拓宽专业途径,强化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培养。

(三)课程设置。为使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商务活动的操作能力,并适应市场的需求,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笔者所在学院实行了实践教学“1321”的教学模式,即每一个学年分为3个学期,除2个学期的理论教学之外,还增加1个学期的实践教学(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共4周),第一学年的实践教学为“模拟商务情景”,第二学年为“虚拟公司”,第三学年为“毕业实习”。

(1)“模拟商务情景”安排在学生完成英语语言的框架教学后。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围绕英语技能系统知识训练的主线,并要求实施因材施教,共包含了十个英语情景:初次见面问候,介绍工作;公司介绍,工作经验;工作地点环境介绍,电话留言;日常工作,常见工作问题;工作计划;公务旅游;交易会和销售;产品介绍;公司与工厂未来趋势;享受公务旅游,内容安排从易到难。

(2)“虚拟公司”实践教学以市场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契机,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模拟真实的工作、业务环境,向学生提供较浓的职业氛围,以利于强化他们的英语表达、用语能力和基本的商务技巧。“虚拟公司”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各种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外贸能力和职业素质。

(3)学生在毕业前可通过假期和毕业实践期间参与毕业实习。学生必须在与英语专业相关领域的企业进行四周的实习,要求每周记录工作心得,并提交实结。此外,还要求只有参加了毕业实习的学生才能进入到毕业论文的撰写阶段,并得到毕业证书。

二、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建设策略

(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模块

(1)市场商务与英语相结合,英语为主。要求学生学习英语精读、听力,口语、翻译、英语阅读等英语课程,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结合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国际贸易、外贸英语洽谈、外贸单证实务等知识。

(2)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突出技能。要求学生在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其他实用技能,努力做到知识技能化,技能证书化,证书多样化。组织学生参加四、六级英语统考,省计算机统考,实用英语和省计算机考试通过率近百分之百。

(3)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重在教育。认真落实教管结合、重在教育的实用方针。鼓励本系教师严格教学要求,加强家校合作,对有问题的学生重在教育和转化,鼓励学生自我管理,结合实际,让学生自行管理早读和夜自修,开展各种课外教学活动,如英语角和文学社,搞好系风、教风、学风建设。

(4)采用以专业社团为依托的学生技能训练模式

专业学生社团是系部与企业通过订立合作协议的方式合作共建的,协议规定了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社团的名字一般以企业的名字来命名,社团的运作由学院和企业双方各出一个人来负责日常工作,社团成员由校方和企业通过招聘的形式挑选。

(二)完善教学资源与设施配套建设,实现课程网络化

(1)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在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培养,通过课程设计、校外实训基地、课程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基本工作技能:商务英语的业务操作能力与运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与网络应用能力等。

(2)整合教育人力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本土教师和外籍教师的作用。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本土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除年轻教师学历进修外,抓好在职教师的在职进修。充分利用兼职教师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教育,使他们成为成功的跨越语言文化的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教育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创建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语言输入载体形式多样化,利用声、光、电、影、形、色等多种元素的功能,实现视听说英语全接触,弥补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突出英语教学的直观性、交互性、高效性和因材施教性。

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及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突出英语专业的开放性、示范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为社会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职业能力、会动手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胡织女.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与方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71—73.

[3]孙建奎,宫钦言.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 00-1 40.

[4]吴敏,魏利达.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35):48-49. ’

收件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天河路36号郑州经贸职业学院A410办公室

收件人:胡巧玲

电话:13303860718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一、外语必修制度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1、中国外语教育有700多年的历史,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并没有必修性的特点

有证可考的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教育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的1289年。之后,有明朝的“四夷馆”,清朝于1727年设立的“俄罗斯文馆”,1862年创立的京师同文馆等。在以上500多年的历史时期,外语教育仅在个别学校开展,谈不上必修。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学校课程标准》,1922年南京政府颁布了《中学英语课标准》,都是将英语仅仅规定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中小学以外则无任何规定。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外语(俄语)也仅列为中学必修课程,在中学以外则没有外语方面的任何要求,只是根据需要在大学开设了俄语等外语专业。1966年以后的期间,中学外语教学也遭受了破坏,更谈不上必修。

2、现行外语必修制度的产生过程

①1978年6月6日,教育部下发《关于1978年高等学校和中专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考外语科目。当时规定外语科目成绩虽然暂不记分、仅作参考,但从此外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1979年5月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1979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报考重点院校的,外语考试成绩按10%算分,报考一般院校则不算分。1980年4月24日,教育部下发《关于1980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逐年提高外语成绩在高考成绩中的记分比例:1980年30%、1981年50%、1982年70%,1983年起按100%计入总分。随后,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将外语列为必考科目。

②从1979年开始,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在高校逐步设立,大学外语专业的学生也被要求学习第二外语。

③1987年、1989年国家教委先后推行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考试,当时还只是部分高校自愿参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有一些高校将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士硕士学位挂钩。

④20世纪90年代,“外语热”进一步从学校蔓延到社会,其标志是人事部门规定将中级以上职称晋升也与职称外语考试挂钩。自1999年开始,职称外语考试实施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制度。

3、中国外语必修制度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及其特殊历史任务

1954年,中国把英语、法语等外语科目基本砍掉改学俄语,因为当时中国和前苏联关系很好。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前苏联的关系的恶化,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并与英、日、法、德等语种国家有了密切交往,原来培养的俄语人才显得过剩,而英语、日语、法语、德语等外语翻译人才紧缺,以致于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建设,甚至直接影响到国家外交工作。所以,大量培养英语等外语人才被当作当时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正如1979年11月17日在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国家计委、外交部、教育部《关于全国外语人员普查结果和做好调整、使用工作的报告》中所指出的:“目前,中国外语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四化建设的要求。今年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毕业生3597人,而社会各方面需要的则为7921人,相差近一倍。”

由此可见,中国的外语必修制度是在中国外语人才奇缺、以致于影响到中国当时外交工作正常开展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任务,有其历史合理性。

4、外语必修制度的特殊历史背景已经不存在,其所肩负的特殊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外语必修制度不一定永远是合理的。现在,中国外语人才的供需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至2001年止,全国有400多个高等学校开设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在校生超过15万人,而且还在继续增加。现实中,社会上已经有许多外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选择一些跟外语完全无关的行业。另外,中国也已经成为翻译大国,中国翻译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04年上半年,中国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约6万人,翻译从业人员保守估计达50万人,而有关抽样调查显示该数字可能达到100万人。所以,20多年前中国外语必修制度设立时的特殊历史背景已经不存在,其原来所肩负的特殊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二、外语必修制度的弊端已经很严重

1、消耗了国民太多的时间、精力

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底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学外语?这虽然难以精确统计,但我们不能否认,外语学习确实花了国民很多时间精力。

《21世纪人才报》有记者在2003年曾做了一个调查,有4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把一半的学习时间用在了英语学习上,还有21%的学生表示学习英语所用的时间占其学习时间的一半以上。

中央电视台“时空调查”的一项调查发现,有29.7%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将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甚至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有54.48%的学生经常利用其他课程的时间准备四六级考试,有43.7%的人为应付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过校外辅导班。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曾在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中做过一个“你在大学期间,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有多少”的调查,回答“占几乎全部时间”者占了19%,回答“占大部分时间”的有56%,回答“正常学习时间”的16%,回答“很少”的只有9%。也就是说,75%左右的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外语学习上了。

一些大学教授自嘲地说:“我的学生现在都学外语去了,没有时间来学我教的专业”。一些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有着同样的烦恼,希望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实现一些专业创新的时候却总有一个犹豫:“自己的学生不过英语六级的话就拿不到硕士学位,我的专业还是给英语让路”。

2、外语学习收效不明显,得不偿失

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外语,效果如何?1996年6月,李岚清副总理在一次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曾尖锐指出:“我们的普通外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学到大学二年级,花那么长的时间,从一个普通大学毕业出来,既不能看,又不能听,也不能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李副总理

所说的这“三不”,道出了目前中国普通大学毕业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实况。

多数大学毕业生实际达到,的外语水平确实十分有限。就是在已经取得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的学生中,能够比较流畅地阅读英语原文现代报刊,或能够比较流利地进行英语对话的人还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实际掌握的英语除了应付毕业考试、入学考试、证书考试以外,几乎派不上其他用场。从中国派出的留学生情况来看,他们的考试分数虽高于东南亚地区的华裔学生,但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却大为逊色,尤其是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差。新华网有记者作了一个“如果你已经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你的英语水平通过考试取得了什么效果”的调查,结果是“水平有很大提高、能熟练自由使用”的为17%,而“应试能力有提高、但实际听说等水平提高很小”的占到59%。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已经过了英语四级的本科毕业生在做毕业论文时,论文的英文摘要竟然是请外语专业的人帮忙翻译,或是使用电脑翻译软件进行翻译。有的高校要求论文引用外文的文献资料,一些学生采取的办法让人吃惊:首先从《参考消息》等报刊里找一些别人已经翻译成中文的文献资料,然后再请人翻译成英文拿去对付老师。

3、严重阻碍、扭曲专业人才发展。破坏人才生态系统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而人才的形成由于受天赋、兴趣、环境、经历等方面的影响,也是多元的,是各有特点的。这种多元人才之间的相互补充,适应着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构成生气勃勃的人才生态系统。要保护人才生态系统,必须保护人才发展方向的多元性。中国的外语必修制度,抑制了人才的多元化发展,阻碍、扭曲了专业人才发展,破坏了人才生态系统。

一是外语学习占用了大量专业学习时间,影响了专业学习效果,也降低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造成学生综合能力的欠缺,甚至拉大了中国专业人才与国外的差距,因为国外大学并不强制学生学习外语,国外大学毕业生学习专业的时间比中国大学生要多好几年。

二是外语考试使一些专业人才失去了专业发展的机会。比如一个报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由于外语差,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介绍,历年美术学院的专业课程考试前3名者往往都因外语差一些而被拒之门外;相反,专业水平平庸、外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所以有一些硕士研究生导师曾经说;“许多专业很好的学生因为外语差而被挡在门外,而一些专业一般的学生却因为外语好一点就进来了”。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中国,只要你外语好,你肯定能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只要你外语不好,你肯定考不上!”笔者曾经对100名硕士考试落榜生进行调查,结果有95人是因为外语被卡住。在这种状况下,因为外语考试而失去专业发展机会的专业人才有多少,可想而知。

三是外语考试使一些专业人才改变了专业发展方向。比如一些有法律、经济类专业特长的本科生,由于外语差一点,丧失了竞争力,只好转向自己不爱好的、冷门的、竞争不激烈的专业;有些专业很好的本科生,由于外语差一点,只好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转而调剂到外语可以降分的西部一些普通高校。就是一些英语专业比较好的人才,由于第二外语差一点,只好改变方向去考中文、历史等非英语专业。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许多优秀专业人才因为外语加入竞争指标而失去竞争优势,被迫改变专业发展方向,也使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并没有招收到最优秀的专业人才。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竟然连续四年招不到一名专业好的硕士研究生。笔者在广西一所高校的80名硕士研究生当中进行调查发现,有59名是因为外语考试而改变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或学校。

四是阻碍了中国边疆民族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生活在中国广阔边疆地区的居民,由于他们和邻国居民长期友好往来,有不少还和邻国同属于一个民族,所以有得天独厚的学习外语所必须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掌握邻国语言也就轻而易举。比如在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存在京族、壮族、傣族等跨国民族,他们的民族语言本身就和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等外语完全相同或非常相近,所以京族人、壮族人、傣族人本身就是“天然外语人才”,如果能够再进行一些经济、管理、旅游、营销等方面的专业训练,他们就是难得的综合性国际人才。但是,在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的要求下,他们却不得不学习对他们来说用途不大的英语,而实际上学英语恰恰是他们的弱项。所以,许多京族人、壮族人、傣族人或者因为学英语困难而荒废学业,或者因花费大量时间学英语而荒废其他专业,后果是阻碍了边疆民族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

4、使中国教育进一步陷入应试教育深渊

学会一门外语,应该学会用外语来听、说、读、写,而不是通过死记单词、琢磨语法、研究考试技巧来对付考试。但是,在中学,由于受高考的影响,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训练考试,研究题型,琢磨考试技巧。进人大学后,没有了高考压力,本应该是接受素质教育,强调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也应该尽快补上因高考而耽误的外语听说技能。可是接踵而至的四六级考试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使学生从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开始,再次陷入“听讲一死记一应考”的怪圈,大学、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外语教学也被迫再次循着“单词――语法――考试技巧”的老路走,进一步陷入应试教育深渊。

5、影响汉语学习,有损中华文化传承,甚至有损华人尊严

2005年2月底,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呼吁:不能重外语而轻母语,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及组成部分,其应用水平体现和直接影响着民族的教育、文化和素质。笔者认为,中国目前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已经很严重,已经影响了汉语的学习,损害了中华文化的传承,甚至到了有损华人尊严的地步。

本来,汉语是联合国的五种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且全球“汉语热”正持续升温,包括美英日韩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理应是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一种语言。可是在中国,国民对汉语却表现出一种严峻的冷漠,人们只会为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而自鸣得意,却毫不在意母语表达上的辞不达意,人们为托福满分而欢呼,却对母语的错别字连篇无动于衷。甚至在一些大学里,中文专业学生过不了英语四级考试就拿不到学位,可写不出锦绣文章却没人计较。目前,中国国民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仅约53%,就是15-29岁年龄段的比例也仅70%,“大专及以上”人群也只有87%。这毫无疑问是一大悲剧。

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同时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母语的衰落必将深刻地影响到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保护民族文化,法国、日本等不少国家正在抑制外语以保护民族文化。然而在中国,母语却在外语热中衰落,这意味着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国民族文化处于一种尴尬的危险境地。中华民族的强盛必须是中华文化的强盛,中华文化的强盛必须是中华母语的强盛。余光中的提醒不无意义:“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造成以上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外语必修制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外语必修制度下,一个中国人学不好外语,那么考大学、读硕士博士、拿学位、评中级以上职称等全都实现不了;但学不好中文却影响不大,因为一个中文只有中学水平的人可以走“函授大学-考硕士-读博士”的道路,拿学位、评职称等也没有问题。这必然使国民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外语学习当中,造成重外语轻母语的后果。

6、形成了深厚的外语考试利益链,甚至诱发了违法犯罪和道德丧失

目前,中国每年1000多万人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1000多万人参加初中升高中外语考试,约1000万人参加高考外语考试,超过100万人参加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超过100万人参加职称外语考试,还有成千上万的小学生、中学生的外语课程考试……这已经使外语考试成为一个产业。从考试组织部门的考试报名费,到培训班的辅导费,出版社、书店的书目费等,都多得让人难以统计。外语考试已经成为这些利益集团的赚钱工具,吞噬了国民大量财富。

中国外语考试还带来不同寻常的泄题、作弊等违法犯罪和道德丧失现象。2002年6月在重庆、2003年9月在北京、2004年6月在广西等都发生了严重的四六级考试泄题违法犯罪案件,而“”更是非常普遍,已经成为利益链上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围绕考试而发生的泄题、作弊等违法犯罪和道德丧失现象难免时有发生,但围绕外语考试所发生的违法犯罪和道德丧失现象是如此严重,这确实不同寻常。其主要原因是外语考试被人为地赋予太重要的内涵,它关乎大学、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关乎能否拿到学位,关乎能否晋升职称等,这是其他任何考试都没有的重要附加值,必然迫使一些人去冒风险。

7、阻碍了中国外语教育的区域多元化发展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现年23岁的小伙子郭文波身高1.82米,戴一副眼镜,面容清瘦。站在众人面前,你会发现他言语不多,很内敛,甚至带有一丝腼腆,一点儿也不像一个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精英大学生。

1986年10月,郭文波出生在河南省辉县市常村乡一个偏僻的山村――燕窝村。虽说整个家庭条件不太好,但父母和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想让孩子出人头地,成为一个佼佼者。

从郭文波7岁那年开始,父母毅然把他送到县城里读书。孩子倒也争气,2000年8月,14岁的郭文波以优异成绩考入辉县市一中。由于年龄小,体质弱,郭文波患病是一件最常见的事情,父母很着急也很无奈,常常去学校接孩子到医院打点滴。郭文波非常要强,每次出外看病治疗,他不想占用学习时间,想方设法利用课前饭后的时间,坚持不请假。所以高中三年,许多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他是带病上课。时任郭文波高三班主任赵清虎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郭文波这孩子,心态特别好,精神状态一直很好,无论考试成绩好坏,他都不灰心,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有毅力不放弃,而且能自我调整心态,是一个最让人放心的孩子。”整个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严谨有序、竞争拼搏的氛围让郭文波脱颖而出,他逐渐养成了积极从容的学习态度。

2003年7月,郭文波又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英语系。

走进古都西安,成为一名天之骄子。郭文波一直找寻自己的“人生亮点”。大学二年级时,郭文波对英语口语交际产生了极大兴趣。积极参与英语口语社交活动,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专业组一等奖,并参加了由全国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夏令营。

大学生活,郭文波如鱼得水。但是,郭文波并不满足。

多次参加“模联”大会表现突出

2005年,郭文波加入了西北工业大学模拟联合国团队。从2006年开始,他凭借出色的英语能力和优异的组织能力,一直担任西北工业大学模拟联合国团队副主席,同时还担任着校级模拟联合国会议的主席以及秘书长职务。

这里,我们有必要重点介绍一下什么是“模拟联合国”。

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各国代表,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代表们遵循大会规则,在会议主席团的主持下,通过演讲阐述“自己国家”的观点、“自己国家”的利益,进行辩论、游说,他们与友好的国家沟通协作,解决冲突;他们讨论决议草案,促进国际合作:他们在“联合国”的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模拟联合国活动源自美国,在美国发展得最为成熟。经过60多年发展,模拟联合国活动现在已经风靡全世界,形式多样,规模不一。美国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则是美国本土最为国际化的模拟联合国大会,该大会由全美大学生联合会主办。从1946年发展至今,会议规模达3500人,其中有一半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大会最具特色的是其会场选择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这使得代表们身临其境,更加真实地感受各国外交官的工作环境。

模拟联合国对青年学生的吸引不仅在于其别具风格的形式,更在于其真实的对于联合国规则的模拟。在模拟联合国大会当中,参会学生将会根据特定的会议规则对某一议题进行演讲、辩论、磋商,形成书面文件,寻找解决方案。模拟联合国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项活动才进入中国,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2001年是模拟联合国正式在中国扎根的关键时期,北京大学、北京外交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这三所高校成为最早在中国开展模拟联合国活动的高校。从2002年开始,三所高校开始陆续派出团队参加国际的模拟联合国会议。

郭文波所在的学校是三所高校之一,加上他的英语专业及爱好,所以,完全融入大学生活的郭文波时时充满激情,小伙子的眼光死死瞄上了“模联”。加入大学的“模联”团队后,郭文波很快脱颖而出。

“舞台”上的郭文波,常常以中国、美国、英国等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外交官身分”,就世界当前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按照联合国会议的规则,不仅用英语进行陈述性演讲及辩论性演讲,并且积极的与同盟国进行磋商,签署决议案。

西北工业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参与纽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的高校。2006年4月10日-16日,郭文波等9名同学代表西北工业大学,参加每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纽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此次大会上,郭文波所在的团队合作一致,严谨认真,在240只代表队、三千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表现赢得了“最佳代表队奖”,并获得团队国际二等奖,为学校也为中国争得了荣誉。返校后,郭文波还作了出国报告会,以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同学,让更多的同学放眼全球了解世界。

2006年10月,郭文波等5名队员代表西北工业大学参加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外交学院承办的“2006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此次大会得到了时任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的关注,郭文波所在团队代表埃及和泰国,分别在3个委员会讨论了气候变暖、削减贫穷和反腐败等国际热点问题,并获得了“最佳立场文件奖”。

受邀参加奥巴马就职典礼

2007年7月,郭文波大学毕业,为了更好地深造,他选择了留在西北工业大学英语系攻读硕士学位。努力学习的同时,郭文波更是“业务”繁忙,从2007年开始,他还担任了西安市一家精英口译公司“口译学会”的执行会长。

2007年10月1日,郭文波还应邀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作为学生代表,就“模联”大会有关工作进行指导,和师生们进行经验交流。此次,因为北海学院本学期要举办一次重大“模联”活动,西北工业大学“模联”是国内高校非常著名的团体,多次参加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并取得不俗成绩,有着丰富的举办经验和实力,因此北海学院向西北工业大学发出邀请函,诚邀西北工大模联团体为该院学生进行指导。西北工业大学于是派出了郭文波和张扬两位优秀学生代表进行指导活动。当天,郭文波在北海学院做了精彩的演讲,介绍了个人参加“模联”的经历以及经验交流,还展示了西北工业大学“模联”的机构组成和培训计划以及严谨作风等。可以说,为该院即将举办的“模拟联合国”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交流的平台。

2008年1月,郭文波作为领队赴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东南亚地区国际模拟联合国会议,获得“最佳立场文件奖”。成绩可以说一项接着一项,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在2008年11月,纽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主办方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首次在美国境外举办纽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西安分会,共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家的44所高等院校的200多名学生代表参加,郭文波是本次会议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 者,他担任四个委员会之一的气候变化特别委员会的会场主席。其间,他因表现出色,受到大会官方的表扬和认可,并被邀请参加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的一系列活动,成为全球受邀的50多名学生之一。

2008年12月下旬,郭文波收到了美国国会寄来的邀请函。

仿佛在一夜之间,郭文波受邀参加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同学惊奇惊叹,更有同学充满疑问:一个在读研究生,为何能幸运成为全球受邀的50多个学生之一?他又是走进古都西安,成为一名天之骄子。郭文渡一直找寻自己的“人生亮点”。大学二年级时,郭文液对英语口语交际产生了极大兴趣,积极参与英语口语社交活动,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专业组一等奖,并参加了由全国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夏令营。

如何看待这次美国之行呢?

2009年1月7日,郭文波回河南辉县老家探亲。之前他还和妈妈商量,关于参加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的消息,什么人都不要说,包括亲戚同学,他只想安静地休息几天,但还是不小心“走漏”了风声。面对采访,郭文波的回答很是平淡,他说:“我觉得没什么,能应邀参加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以前从没想到过,算是一个惊喜。但作为一名学生,以后的路还要靠自己走,这件事真的没什么可骄傲的,也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

谈及自己的学业,郭文波说,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是《李白诗歌英译过程中的文化遗失》,下一步要动笔的硕士论文是《翻译改写理论对跨文化传播(论语)的启示》。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我始终认为中国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示和传播,我始终坚持为了中西方的互容互通、互相理解而奉献我的力量,在今天,要为明天做好准备,这是我的人生追求……”

2009年1月7日中午,河南新乡火车站,郭文波在父母的陪伴下,登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1月8日上午,郭文波从北京乘坐飞机飞赴美国。郭文波说,能和全球其他几十名大学生一起参加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感到非常兴奋。

1月20日,郭文波如愿参加了美国新一届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接下来,郭文波还参观白宫、国会山、世界银行、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以及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等政府机构和组织。鉴于郭文波在“新纪元领导力”研修项目中的积极参与和突出表现,郭文波得到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新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学院特别为他提供的课题研修实习项目,随后三个月时间,郭文波跟从该学院教授从事题为“奥巴马新政下的对华政策”的课题研究。

如今,郭文波已返校,对于此次的美国之行,郭文波说,当时,在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使馆时,我曾与中国驻美参赞邵峥先生交流了我在美国的学习和实习计划,争取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又是能力经验的积累。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2.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新旧评估方案比较研究盛正发,SHENGZheng-Fa

3.跨国高等教育属性研究——基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框架张建林,郑春芳,ZHANGJian-lin,ZHENGChun-fang

4.完善我国博士研究生选拔机制的若干思考吴照云,李春根,邹秀清,WUZhao-yun,LIChun-gen,ZOUXiu-qing

5.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基于我国高校的调查数据万晓文,WANXiao-wen

6.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集群效应探讨朱开悉,ZHUKai-xi

7.以从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刘建勇,朱学义,朱亮峰,LIUJian-yong,ZHUXue-yi,ZHULiang-feng

8.试论网络教学中的过程控制张铁铸,ZHANGTie-zhu

9.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途径研究——基于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视角童绍玉,李秀寨,刘荣,TONGShao-yu,LIXiu-zhai,LIURong

10.商科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赵珊珊,ZHAOShan-shan

11.大学生咨询、信任与友谊关系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王炳成,李洪伟,WANGBing-cheng,LIHong-wei

12.从校园文化建设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匡和平,KUANGHe-ping

13.儒家孝道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启迪刘晓春,王岩,LIUXiao-chun,WANGYan

14.高校青年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管理邵雅利,傅晓华,SHAOYa-li,FUXiao-hua

15.高校教学竞赛的理论与实践姚琳,YAOLin

16.论学校不得法定解除教师聘用合同的条件设定林雪卿,LINXue-qing

17.基于相关性分析的铝工业生产能耗寻优娄小芳,邹逢兴,LOUXiao-fang,ZOUFeng-xing

18.煤炭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苗敬毅,MIAOJing-yi

19.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实现途径志,宁亚东,ZHUDe-zhi,NINGYa-dong

1.评价视域影响下的隐性契约研究——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例李少华,李汉邦,LIShao-hua,LIHan-bang

2.大学毕业生起薪决定因素研究——来自某工业园区IT企业薪酬调查的证据巫强,WUQiang

3.基于知识链理论的创新教育李建中,LIJian-zhong

4.高等教育管理如何应对"独二代"挑战刘芳,LIUFang

5.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中国化研究徐美娜,XUMei-na

6.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杨翠芬,YANGCui-fen

7.基于价值链的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研究张晓芳,ZHANGXiao-fang

8.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姚晓民,翟志华,YAOXiao-min,ZHAIZhi-hua

9.经管类本科生"现代商务理念"养成研究任平泉,张圣恩,RENPing-quan,ZHANGShen-en

10.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关于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杨勇,YANGYong

11.西方文学对外语学习者思辨缺席症的诊疗作用段国重,DUANGuo-zhong

12.英汉句式组合差异与汉式英语句贾永华,JIAYong-hua

13.大学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策略贾广芬,JIAGuang-fen

14.英语听力教学研究述评李娜,LINa

1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需要厘清的关系王志峰,WANGZhi-feng

16.高校教师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郝玉柱,HAOYu-zhu

17.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探讨李雅丽,LIYa-li

18.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意识调查分析王阳,WANGYang

19.高校新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赵璞,ZHAOPu

20.我国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策略研究李岫辉,LIXiu-hui

21.复杂性系统下的人才激励杜刚,坚喜斌,陈玲,DUGang,JIANXi-bin,CHENLing

22.基于创业过程的创业政策研究尚泉泉,SHANGQuan-quan

23.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演变及评价张子珍,ZHANGZi-zhen

24.中国综合门户网站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冯晓棠,FENGXiao-tang

1.教育水平视角下的收入差距王云多,WANGYun-duo

2.儒家理想人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卫朝,武星亮,LIWei-chao,WUXing-liang

3.政府教育投资经济贡献评价及对策研究李红波,LIHong-bo

4.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几点思考霍再强,顾凯平,HUOZai-qiang,GUKai-ping

5.经管类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周天芸,ZHOUTian-yun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育思想研究徐秋慧,XUQiu-hui

7.会计本科教育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某财经院校会计学专业本科生的调查研究毕秀玲,BIXiu-ling

8.后现代教学过程观与ERP仿真教学模式创新——以管理类专业为例张香兰,ZHANGXiang-lan

9.西方教育思想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启示——基于新体育课程的视角原军,YUANJun

10.篇分析与英语阅读教学张君棠,ZHANGJun-tang

11.外语学习网站设计中的交互行为分析曾佑军,齐志,崔晓晖,ZENGYou-jan,QIZhi,CUIXiao-hui

12.从中西方文化交流看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图式尹波,何木英,YINBo,HEMu-ying

13.图书馆功能的时代特征刍议郭燕,GUOYan

14.高校师生关系嬗突的社会学透视王效仿,WANGXiao-fang

15.高校学生评教与教师选择制度——基于"以足投票"理论的分析周继良,ZHOUJi-liang

16.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对现代企业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孙平生,卜春梅,SUNPing-sheng,BUChun-mei

17.浅议高校教育改革唐睿明,王棣华,TANGRui-ming,WANGDi-hua

18.先秦货殖"取予"思想及其商业经营价值薛良贵,吕庆华,XUELiang-gui,LVQing-hua

19.流程银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马芝蓓,MAZhi-bei

20."三圈理论"视野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段宇波,赵怡,DUANYu-bo,ZHAOYi

21.基于品牌价值提升的企业捐赠机理及策略郑丽华,ZHENGLi-hua

1.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根基与脉络肖丹,赵万祥,XIAODan,ZHAOWan-xiang

2.中国城市化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经验分析张松林,ZHANGSong-lin

3.基于效率工资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偏向研究殷世钦,YINShi-qin

4.中澳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比较分析——基于境外消费的视角李冬梅,LIDong-mei

5.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三十年的回溯与思考李莹,LIYing

6.法经济学定量分析的回顾与探索——一个模糊数学与灰色理论分析维度曹飞,CAOFei

7.高校旅游管理专业"3+1"教学模式探讨周柳华,张慧霞,ZHOULiu-hua,ZHANGHui-xia

8.关于实施竞争性教学方案的思考毕世宏,赵寿江,BIShi-hong,ZHAOShou-jiang

9.论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李青,LIQing

10.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思考陈彩凤,CHENCai-feng

11.新体育课程与大学生社会支持能力的构建张凯飞,韩旭,ZHANGKai-fei,HANXu

12.关于国家奖助学金公平分配的思考陈发师,CHENFa-shi

13.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学习方法谭建立,TANJian-li

14.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培育孔佳,KONGJia

15.加强学科建设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油晓峰,YOUXiao-feng

16.大学生物质责任心问卷的编制及调查赵兴奎,张大均,刘宗发,ZHAOXing-kui,ZHANGDa-jun,LIUZong-fa

17.我国博士生教育体制改革探讨巴红静,BAHong-jing

18.大学毕业生自愿不就业问题浅析郝玉柱,HAOYu-zhu

19.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郑淑蓉,ZHENGShu-rong

20.助学贷款逾期还贷的银行对策分析黄亚雄,贺正楚,HUANGYa-xiong,HEZheng-chu

21.煤炭企业应急管理研究祁迪,QIDi

1.政府教育投资对私人教育投资的引导效应分析——基于我国政府1978~2008年教育财政支出的实证研究孙敏,SUNMin

2.我国高校负债问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基于138项科研成果的分析马焕灵,陈大兴,MAHuan-ling,CHENDa-xing

3.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政府责任文忠长,WENZhong-chang

4.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战略取向于凤银,吕福军,YUFeng-yin,LVFu-jun

5.地区间农村小学教育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模型——基于财政能力和财政需求的视角刘亮,胡德仁,LIULiang,HUDe-ren

6.晋商诚信教育与信任倾向的实证考察张亚兰,张银龙,ZHANGYa-lan,ZHANGYin-long

7.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及路径选择侯铁虎,杨志勇,HOUTie-hu,YANGZhi-yong

8.建国以来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何华宇,HEHua-yu

9.会计本科生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吴秋生,杨瑞平,WUQiu-sheng,YANGRui-ping

10.开设会计案例教学专题的构想张皓,ZHANGHao

11.从市场营销的发展看宏观营销学的演进费鸿萍,王嘉慧,FEIHong-ping,WANGJia-hui

1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陈俊梁,陈瑜,CHENJun-liang,CHENYu

13.口译课学生错误分析及口译教学定位李红宇,LIHong-yu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李国运,日信证券公司的领导成员之一,分管经纪业务、信息技术和客户资金存管三大部门。五个月前,他是长城证券营销管理总部总经理。但在复兴门商业街见到的李国运,却和驰骋在在商场上的战士形象不符。书生意气、不疾不徐,颇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

热衷书法,喜欢古书。他说,这些是能让自己平和的秘诀。而实际上,这位会计学博士的人生经历同样精彩。

勤奋,戴上真正的博士帽

能够戴上真正的博士帽,是李国运的一个梦想。

“或许是喜欢看书,包括参考消息等。从小,我就被同学和老师叫做‘李博士’。”通往博士之路,他走得坚定从容。

作为一名会计学子,李国运一开始对会计学并没有很深的认识。早先是懵懵懂懂进入这个学科,后来发现是一个很好的“谋生手段”,继而才发现是经济与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987年,大学毕业后,李国运在湖北荆州某银行平稳地度过7年时间。上个世纪90年代初,银行的待遇很高,很多人的工资只有三五百元,而银行员工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了1500元左右。“但是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因为看看周围人,觉得自己的前程到头了,最多是个科长,一辈子难道就这样了?不愿意一直从事这种简单机械的重复工作。” 而且,在银行期间,他深刻地体会到会计学的重要,由于有会计学的专业背景,所写出的调查报告分量就大不一样。这更坚定了李国运继续深造的决心――研究生的新目标,本想继续留在银行系统的他,因为上司的一句“银行不需要研究生,只要高中生就够了”,让年轻的李国运离开得义无反顾。

不破不立。之后,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中南财经大学郭道扬教授的硕士研究生。“郭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这种严格对我的学业大有裨益。”李国运的毕业论文《公共会计师职业与会计公司的发展》尚未答辩,其主要章节就被中国经济出版社以《以史为镜: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史》的书名出版,后来又成为录入到《会计大典》中惟一入选的硕士论文。做学问得到了基本认可,老师认为我有一定潜力。”回想起来,李国运笑着说。

硕士毕业后,李国运正式踏上证券之旅。

2001年,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李国运打算报考郭道扬教授的博士。

那时候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心中总是有梦未圆。那么,萦绕心头的是什么呢?

“李博士”,不是为了虚名,只是觉得有事情没有做完。但是,命运好像故意在和他开玩笑,通往博士的路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如愿,第二年,我考得很好,总分会计学院第一,英语85分,全校第二名,第一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这也符合李国运“把事情做好”的一贯原则。郭老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要求他必须回武汉上课。于是,为了心中的博士梦,李国运从北京回到了武汉。“我几乎不逃课,是个很好的学生。”李国运笑着说。

作为国际知名的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对博士生的培养方式与众不同,在入学前,博士生论文提纲已经上交,入学后,就要收集资料,也就是说,博士论文是用三年甚至四年时间完成的。这种方式也让论文质量得到保证。李国运的这篇题为《资本市场与会计演化关系史研究》的博士论文也为他的博士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他陆续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武大《经济评论》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资料文章。

“在武汉读博士时候,正是证券市场低迷的时候,所以我有大把时间用来学习。”厚积薄发,武汉大学博士后期间成为李国运学术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两年左右,他共在武汉大学认定的权威期刊3篇,核心期刊5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博士后。

敬业,将事业做到最好

11年的证券行业经历,我喜欢这份职业。

会计不仅对工作有帮助,还会让人的思想发生变化。“我很多观点和思维模式的形成都受益于会计。”在长城证券工作时候,时任营销管理总部总经理的他,首创月度、季度经营分析会议制度,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分析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让每一个人都能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努力的方向。

李国运认为,财务出身最大的优点就是风险意识和成本意识比较高,每开展一项业务,你都要进行风险评估,要明白风险点何在,是否可控,也要进行成本测算,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因为,证券市场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也是一个周期性行业,不适当的时侯过于扩张会折戟沉沙,所以每一个行动都要经过财务分析才可以。

对于证券行业,李国运情有独钟,他认为这是一个有前途的富有挑战性的、前沿性的行业。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单纯的行业,只要把事情干好,让自己做得足够优秀,就会有人来找你。在李国运身上,就是最好的验证。2005年,长城证券遇到领导班子大变更,董事长、总裁、分管副总裁,他一个也不认识,但领导却从他的工作业绩认识了他,将他从武汉营业部总经理直接任命为公司经纪业务管理总部(营销管理总部)总经理。原因是他将武汉营业部从湖北市场第43名带到了前4名,从公司的后2名进入前2名之列。当然,也只有李国运知道,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和遇到的困难,绝非只言片语能概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有梦想、有理想、有热情的年轻人,都可以来这个行业闯荡。

每个硬币都有两面。无疑,这也是一个诱惑很大的行业,一夜之间可以成为千万富翁,但也有不少人成为阶下囚。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是要时时放在心上的。

对于事业,李国运十分赞同日本三洋公司前总裁井植薰的观点:“如果你只想8个小时为公司服务,那么你可以成为一名员工。如果你有12个小时为公司服务,那么你能够成为中层经理。如果有16到24小时能想到公司,你可以成为高管。如果你没有得到这些职位,那么会有人让你实现。”

没有明枪暗箭,可绝对刀光剑影。在11年的时光中,李国运打了很多“不可能胜利的胜仗”,但他笑言,那很多是不能变成铅字的故事。

李国运把自己在证券业的成绩归功于两个字:敬业。风险意识要强,“敢为天下后”也是李国运借鉴步步高老总段永平的名言。“做第二个,风险最低。”“这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这个行业,很难了解一种全新产品在市场上会不会受欢迎,而推一个新产品需要资金以及风险很大。对于市场要充分观察,不怕别人抢先做,而一旦做出判断,我们能在最快时间上马。日本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能够超过欧美,采用的就是这种办法。”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第二个,好吃没毒,那就多吃一点了。

趋同,统一会计标准建设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是会计界的盛事。此前,会计出身的李国运也曾就会计标准发表相关言论。

在李国运看来,会计标准的全球大一统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它至少应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即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阶段、几个著名的国际性会计标准共存阶段,和会计标准全球大一统阶段。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过程、每一条款的协调过程都是一个多重博弈的过程,

统一会计标准的建设不仅涉及到国际惯例、国内法律制度体系和现行做法之间的衔接问题,也涉及到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协调问题,还涉及到会计标准的理论研究、制定、执行和检查之间的关系问题。

其一,正确处理国内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协调的关系。国际化不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单向接轨,而应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协调。我国在会计标准建设方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国际先进理论与实务,借鉴包括国际会计准则(IAS)、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和其他国家的制度。

其二,正确处理原有体系和新的框架之间的关系。一个高质量的会计标准除了具有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外,还必须具有可检索性和可执行性。然而无论是IAS,还是GAAP都存在分枝过细、各自为政、体系庞杂、缺乏协调、不易操作的缺憾。我国在进行会计标准建设时,除了保留原有体系的合理的部分外,会计标准建立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形成了一个架构科学、层次分明、协调统一、易于执行的会计标准体系。

其三,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会计标准必须建立在先进的会计理论基础之上,否则不仅无法反映交易与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且还会产生前后矛盾、宽严不一的弊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对此,西方国家曾经有过深刻的教训。我国制定会计标准以先进的会计理论为指导,避免了理论研究与标准制定的脱节。

其四,正确处理会计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效果之间的关系。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仅需要高质量的会计标准,更需要良好的执行效果。否则,再高质量的会计标准也很难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高现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严格外部审计监督,强化执行效果的检查,切实保障会计标准的执行效果。

快乐,将“书呆子”进行到底

被朋友誉为“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的李国运,自嘲是个“书呆子”,“但是我享受其中,也会将书呆子进行到底。”

和其他金融行业一样,证券市场也是一个浮躁的行业。与金钱打交道,心情难免会起起伏伏,如何让自己心平气和是很重要的事情。

“闲时,我会看一些古书,比如《二十四史》等。更让我醉心的是书法,从小学时开始,我就一直练习书法,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

李国运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每一年出一个东西留给自己。他是这样计划的,也是这样实施的。1990年,《汉语成语钢笔字帖》;1991年,楹联书法;1993年,《青少年书法报》头版专访;1995,《精编学生钢笔字帖》;1996年初,《签名的艺术》;1996,《财会人员专用钢笔字帖》,1998年,《签名艺术举要》。谁能想到,一直在会计学界和证券市场辛勤耕耘的李国运会是眼下流行的签名艺术理论的主要贡献者呢?他的两本分别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和中山大学出版社的近50万字的签名艺术专著曾启发了多少人的艺术灵感,但面对如今热闹的签名市场,李国运则置身世外,泰然处之。

写字让人心态平和,读史则让人跨越古今。“做证券,更多的是需要冷静。这时候,我习惯去打开另一扇世界的窗,吹吹冷风。”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多无奈,所以自己要学会超脱一些。自号“二超堂主”的李国运给我们独家解释了二超的基本含义:超越、超然。对于理想和事业,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地去追求,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我们也不要太功利,要有一种超然的心态。

功到自然成。2008年的5月,一家猎头公司的出现让李国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走上了一家综合类新锐证券公司的领导岗位。“北京的文化氛围不一样。无论是文化还是艺术,这都不是奢求而成为一种必须,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

我祝贺李国运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他谦虚地说,“我不是一个成功的人,恰恰相反,是一个很不成功的人。只有不为了某种利益而去做事的人才是成功的,我只能说我没有太虚度时光。”他说,他的梦想是拥有一定财富后,能悠闲的写写字、看看书。

放牛娃出身的李国运认为自己的幸福指数很高。说到将来,“不能担保自己以后也会做好,但会让自己做好每时每刻。”诚然,累计好了每一个现在,何愁不能成就一个更灿烂的明天。

和李国运道别时,已是天色渐晚。抬眼望去,这个城市笼罩在一片彩霞满天的美丽中。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他们就像机器猫,当你闷头无解的时候只要喊一声“爸爸!”或者“妈妈!”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披荆斩棘;

他们更是以理服人的高手,让你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沟通,关于责任、独立、爱和一切。

他们也会和你约着一起看同一部电影或者书籍,然后拉着你交流感想,让你学会怎样思考。

拥有学霸父母,你会有更大的概率发散思维,开拓眼界,更早更广泛地尝试和认识这个世界。

学霸父母,你值得拥有。

他们乐意自己的一生都是学生时代,

永远做真理最虔敬的学徒。

我的父母都是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爸爸是当年高考全省状元,妈妈是语文单科全省第一。

我在学生时代里一直各种被他们俩花式碾压。更痛苦的是我和爸妈吵架永远都吵不过,中文系的高材生吵架都吵得像小说或者文艺论文。

小时候我时常放话要至少在学习上超过我爸,我爸总会在旁边笑而不语。每次我不服他的时候他都会笑眯眯地说:“你不服我没问题啊,做得比我好就可以了啊。比如说考个全市状元之类的,对你来说不难吧。”

我的父母给我最深的之于“学霸”的体验从来都不局限于“一两件事”或者“某些成就”上。他们让我明白,真正担得起“学霸”二字的人应该是何种模样。

除却平日里对待工作和学术时近乎变态的严谨和对于一个良好习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什么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早起背单词这种小事简直如同家常便饭),他们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其实是――对待世界的谦逊。简单来讲,这里的“谦逊”即不因有所成就而自满,不因有所经历而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好为人师,不因时代更新过快而索性安于脚下固步自封,亦不会在与时俱进的学习中失却初心。永远好奇,永远乐于接受并且尊重新鲜事物,而又能不让潮流凌驾于自己的判断之上,这一点在我爸身上尤其明显。

我爸从事出版行业大概二十余年,由于出版社主要面向严肃文学,他日常的阅读大多也集中在这一方面。他看书品位很高,而且眼光很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极其敏锐的“沧海拾遗”的能力。他曾经看中过一位在当时相对而言比较默默无闻的外国女作家,很早地在国内引进了她的作品。后来这位女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就是这样一个对书的眼光和品味都极其独到甚至挑剔的人,在我给他推荐任何我喜欢的新书时,从来都会认真地看完,然后在百忙之中腾出半天把手头的稿子推到一边跟我进行讨论。有时候现在看起来特别傻白甜的东西,他都能准确地把握到我当时为什么会觉得它“好”。最初我喜欢一本书,常常词穷讲不出缘由,俗称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是我爸教会了我这一点。

无论外界评价如何,哪怕他看了开头就知道了结尾的东西,他都愿意去接受。这个其实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因为我从十三岁那个读书特别跟风的重度中二病的年纪开始给我爸推荐书,其中不乏当时很火的小四的书,穿越小说很火时的《步步惊心》等等。我曾好奇地问他,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这些年认真地看完每一本我推荐的东西。他说,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觉得这样才能真的对我的阅读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另一方面,他的确始终愿意去接触这些新生的文学或是了解他相对而言较为陌生的类型。

――“别人口中的好坏毕竟属于别人,我永远都希望能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和学习这些新鲜的东西。”他陪着我成长,他也在学习。

在读书方面我是很幸运的,因为给爸爸推荐我自己每个年龄段喜好的文字,并看到我喜欢的书被他郑重其事地对待时,那种紧张感和成就感本身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对阅读的热爱。而因为他潜在的引导和讨论之中的碰撞,我也慢慢地终于学会了如何阅读,形成了自己的阅读体系。这大概是我家的学霸教会我的最宝贵的一道题吧。

在我眼中那些真正的学霸学神们,远不是今日被有些人潜在地误读成“书呆子”或者“刷题机器”那般乏味的样子。他们永远不会满足于书本,不会止步于考试的高分,不会局限自己于某些碾压他人的成就或者以秀智商为乐趣。他们不会“舍得”让学生时代成为自己一生学习的黄金时代,更不会允许自己将高三或是考研的时期变成所谓知识的巅峰。如此方能无愧于“学霸”二字。

我家的这对儿学霸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挺平凡又平和的人。他们只是真的热爱学习,在驾驭知识之余亦敬畏知识,而不会把知识当作资本。他们对书本、学校之外的世界亦拥有永恒的求知欲望,探索的热情,以及敬重。所以我家的学霸都很容易自嗨,以至于经常因为沉浸在自己探索世界的乐趣中而过于废寝忘食了。

由于大学学古典文学的缘故,老爸对诗词歌赋这一类真是扎扎实实地爱不释手了三十年。直到现在,每到逢年过节或是我和妈妈生日的时候,都会认认真真坐在书桌前呆上小半天写贺诗或者贺词。这些年断断续续大概写了也有百余篇,从来没怎么发表过,他是真的只把这件事当作乐趣来做,且行且学且珍惜,在岁月的考试里孜孜不倦地打磨自己,锻炼文笔,做一个永远的优等生,爱其所学学其所爱。

我认为当他们踏出象牙塔那一刻,他们没有觉得那是他们学生时代的终结。他们乐意自己的一生都是学生时代,他们永远都是真理最虔敬的学徒。

特别想骄傲地讲的一件事――两位学霸是彼此的初恋。他们在对方的生命里身体力行地验证了那句话“见到她(他)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娶(嫁)了她(他)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嫁)她(他);也未想过要娶(嫁)别的人。”一如既往。相知相惜。我眼里的这对学霸夫妇,是彼此的知己、搭档,亦是爱人。即使在婚姻里,他们依然是优等生。

(Jeffczc)

因为两个特立独行的学霸父母,让我明白了

责任,独立,阅读,思考的重要性。

我的父母都是国内知名大学的教授。我父亲的方向是投资学和管理科学,母亲则专攻管理学。由于他们一直在教育这个领域学习和工作,因此,学霸这个属性大概是要伴随他俩终身了。

“我们家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书了”,我爸总是这么说。我在高一时搬过一次家,32个超级大的纸箱子,24个满满都是书,因为好多书都存着墨香,又年代久远令人怀念,本来搬家只需要2天,结果我们翻翻看看硬是磨蹭了一周。另外,由于现在我读大学不太常回家,我爸会在我的床头把他认为有意思的新书摞起来,我每个月回去都会把它们全读完,然后下个月再回来和我爸讨论。家里我们三个人每个人都有一个书柜,晒书成为了日常活动。我觉得自己早熟,多半也是因为看了很多东西,这点上面,完全是受我爸的影响。

在学习方面,我属于性子比较毛躁那类的。我爸妈给与了我一种奇怪的以“羞愧”为学习动力的影响。初高中放假的时候,我们家,大白天,安静得有鬼,他们两个,在各自书房,一呆就是一天。我说,我出去玩了。他们说,去吧;回来的时候,我说,我回来了,他们说,可以吃饭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看电视像是一个人在看,吃饭像是一个人吃,我本想和他们说一两个和同学玩耍得到的段子,看到他们两个聚精会神,超然独立,我就默默滚去学习了。

在家里,我们实行的民主制,具体体现在,大决策三人投票通过,劳务工作按体力平分。在饭桌上的辩论,我输了十几年,道理说不过,论据不充分,逻辑被打败,但是自己经过长年锻炼终于也变成了以理服人的高手;记事以来没被父母打过,每次犯错,就是花式思想教育,开始了,就根本停不下来,宁愿被打。

但是,因为两个特立独行的学霸父母,让我明白了责任,独立,阅读,思考的重要性。我同学都觉得,你爸妈不懂爱。我觉得恰恰相反,他们没直白地教我,却潜移默化地引导我如何去爱,个体不独立,何谈爱?

我最庆幸的是拥有学霸父母,让自己更早地发散思维,开拓眼界,也更早更广泛地尝试这个世界。小学的时候,常常我写着作业,爸爸下班回来经过奋笔疾书的我,看一眼:“你这是在干吗?”,年幼的我还不会翻白眼:“当然是写作业啊。” “这啥玩意儿,这不无用功嘛!你干点别的去,这别写了。” 有段时间不知道谁送了我一幅海报,画了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旗帜,我爸说你画画国旗呗,我觉得还挺好玩的,于是……没错,我现在认识一百多张国旗。

假期,跟妈妈回老人家里,也并不能安心。同样出于对作业的不满,妈妈鼓励我去把老人们的特长都挖掘一下。我便跟外婆学了刺绣勾花织毛衣,跟外公学了围棋小提琴,跟爷爷学了俄语,跟奶奶学了书法画画,然后凭借自身劣根性,一个都没坚持下来。

小学时,妈妈常对我说“别去上学了”――

“今天下雨,别去上学了吧。”,

“今天下雪了,别上学了。”,

“今天好晒,别上学了。”,

“刮这么大风,不要去上学了。”,

“天气这么好,出去玩吧别上学了。”

我个人感觉,学霸的家庭里容易出现放养的小孩,因为学霸父母们通常认为,你的生活那么简单,自己一定能处理好,也可能是因为我的父母更倾向远程控制。

从而我经过了被荷尔蒙和智商癌弄得乱糟糟的初中,又经历了差点一本无门的胆战心惊的高考,这期间,这对学霸对我的态度一直是 “只予支持,不予干涉”。大多是与父母之间的讨论,都由我的提问主动发起。学霸经过他们学生时代的打磨,更能懂得那句 “别人问了,你再答”。也验证了一句话:父母是学霸,有更大的概率可以取得更有效的沟通。

(宁 遥)

学霸之所以被称为学霸,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超出常人

多少,而是他们惊人的意志力和自律性。

我妈妈的“学霸”不是那种从小省里市里成绩都是第一第二的,而是回首她走过的人生,她都是在很认真自律地通过学习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家真正称得上“学霸”的应该是爸爸。爸爸是九十年代知名大学的本科生,而妈妈只是个漂亮的小护士,妈妈回忆说,她一开始喜欢爸爸就是因为爸爸聪明幽默,后来接触下来发现爸爸有责任感,做事踏实。当然这些美好的词汇都是从妈妈那充满崇拜的话语中听到的,因为爸爸在我两岁的时候就病逝了。

如果说这之前在他们的婚姻中妈妈一直扮演的是娇滴滴永远仰视丈夫的小媳妇,那在爸爸说完“照顾好女儿”之后,妈妈就激发出她作为一个母亲的全部本能。从我有记忆之后,生活里就只有妈妈,妈妈说她不放心别人照顾女儿,而且和爸爸生活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和谁在一起都不能超过这个幸福感。

说到这里还是没有说妈妈到底哪里“学霸”。这是因为在独立抚养我的十几年中,繁重的家庭负担让她无暇顾忌工作的升职,她都一直是个“小护士”。看起来她不只不学霸,而且越来越平庸。但她的工作水平是医院数一数二,考核考试总是第一。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妈妈的身体越来越支持不住护士繁重的工作,经常回来累得都站不起来。但她很少跟我抱怨,和我聊的大多是有趣的事情。

妈妈以前总说:等你长大了,我就可以去追求理想,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了,不过,现在我最想做的,是把你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在我初中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接触心理学,并有了兴趣。平时她很少看电视或者出去玩,而是开始学习心理学。她告诉我,一方面是兴趣,她更多的考虑是想要转行!转行面临的风险很大,更不要说是一个三四十岁,独自抚养孩子的女人。

心理学从业需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妈妈先了解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必备条件,买了教材,打听了培训班,最后不舍得花钱就开始自学了。

我认为学霸之所以被称为学霸,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超出常人多少,而是他们惊人的意志力和自律性。妈妈的自学正如她在爸爸走后要好好抚养我那么坚定,她并不给自己很多计划,但每天都会在工作之余坚持看一两个小时,高中我到了省会住校,她依旧每天看自己的书,给我打电话时会很开心的说,她到大学旁听心理学的课,还和一个老师做了朋友。

高中的我一直沉浸在紧张地学习生活中,其实很少关心妈妈,更很少关心她的学业。我高三的时候,妈妈来学校陪读,妈妈给我们一起租房子的几个同学一天做好三顿做饭,周末的时候坐公交车一个多小时去我高中所在城市的一所大学培训心理学。那一年,妈妈顺利拿到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而我也顺利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大学开学的第一周,也是妈妈新的工作的第一周。这个工作是她跑遍全城的心理咨询所自荐得来的。那时的她已经44岁,脸上的笑容却像一个刚得到第一份工作的毕业生。妈妈的同事建议她可以试着考考心理咨询师二级,毕竟三级的人多,拿了二级更有竞争力。我劝她不要考了,现在并没有生活压力。但是她犹如人生才刚刚开始一般充满热情,果断报名了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

整整十个月,每天超过10小时,妈妈都在备考。她依旧每天准时给我准备三餐,做家务,其他时间她都认真地看书和做题,她做饭的时候,让我念书给她听。这一次又是因为觉得培训班很贵,她选择自学。

十个月后,她又一次让大家震惊!连她的同事也开始对她刮目相看了。

现在的我在美国即将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而妈妈去年刚开始攻读心理学本科学位,学习英语。她不想被我养着,她要继续自己的事业,那么她就要有一个国际心理咨询师的资格,那么,她必须有一个心理学本科学位。

一切才刚刚开始。她兴奋地跟我说,我觉得我的人生好快乐,而且有越来越幸福的趋势!

学霸的人生,你永远不懂。 (丁 丁)

与其说他们聪明,不如说他们有智慧。

在我过去的十多年,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成绩普通,是好学校里面的小透明和路人甲。

但是做为一个带有强烈自尊心的狮子座,我一直觉得我该超越我的父亲和母亲,应该做得比他们更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并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知识,而是通过父辈和祖辈留下来的光辉获得关注。对于这一点,我感到无比内疚。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非常可悲的体验,做为家里面唯一一个学渣一般的存在。如果非要给自己一个解释,只能是我喜欢读书,但大多读的是考试不会考的书本,用于学习课内知识的时间少,成绩自然不高。

爸爸妈妈读书时的成绩都非常好,爸爸是被保送的,后来读了研究生。他在读书期间各种考证,做为一个金融类的学生,英语专业八级,精算师,司法考试什么的都不在话下。老妈第一个本科读临床医学,研究生却考的是中医,只花了一年便修完学分毕业了。后来在医院里工作觉得无聊就又去读了个本科,金融类的。

到了现在,由于他们都没有从事研究性工作,所以似乎和学霸这个词离得比较远。但是曾经的学霸还是具有学霸属性的,他们的学习能力特别强,适应能力也很强。我妈对国学很感兴趣,所以我是读《千字文》《朱子家训》之类长大的,小时候和妈妈一起背过《淮南子》,我现在早就不记得了,我妈还能很流利地背出来。

他们俩的英语都很好,小时候爸爸妈妈有些不愿意让我听到的对话就会用英文说。中学时候为了生物竞赛而学拉丁文,是我妈辅导我的。进入大学后学了半年德语,放假回家向爸妈炫耀。老爸很感兴趣就拿了基础德语学习书去看,几天后在我炫耀的时候指出了我的错误。

做为家里唯一一个学渣 小时候拿成绩单回去给他们看都是被鄙视,这种鄙视一直到高考结束,虽然高考成绩也得到了鄙视。记得有次生物考试某到题做错了,在思考的时候被老妈看到了,然后指出题目错了,一开始我还不信。后来回学校和老师讨论的时候发现真的是题目错了。

爸妈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爱好,都是自学成才的。爸爸说,他在大学的时候比较穷,吃不饱饭的时候他写了很多文章然后赚了不少稿费。妈妈则会好几种乐器。我爸经常说的话:人的一生唯有学习与运动最重要。

与其说他们聪明,不如说他们有智慧。他们能够将当学霸时候学到的知识和精神用到生活中,使得生活质量非常高,幸福感就更不用说了。

(灵 均)

他俩就像活着的百科全书、能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我家有块占了半面墙的白板,用来给老爸老妈讨论物理问题,就像《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他们做的一样――我爸和我妈相互辩论、讲题,这叫学霸的爱情。

俩人都是大学物理教授,博导。老妈研究方向是凝聚态物理,常听到“霍尔推进器”、“等离子体鞘层”、“核聚变”等迷一样的名词。老爸属于学神,高考考入北大物理系,几年后为人师,先后从事建筑物理、地球物理、航天物理等教学工作,听他讲课如沐春风,引人入胜,目前老爸老妈携手承担科研项目。在我家这城市里很多物理老师都是我妈我爸的同学或者学生。当老师的特点就是能讲,普通话标准,普遍有咽炎。从小我就仰视着爸妈缜密的逻辑推理和快速学习能力,在碾压型教育中茁壮成长。

我们家里书多,尤其物理书多。小时候我的第一个玩具是卡西欧计算器;小学就捧着量子物理、笛卡尔坐标系、泊松方程瞎看,虽然当时咱啥也不懂,可是念出来仿佛比哈利波特的咒语还牛;现在也会看电磁学与电动力学、力学基础、太空物理学导论等等。选专业的时候每个了解我家庭的人都会怂恿我选物理。可惜我虽然初中当物理课代表、高中参加物理竞赛,但最后在大学选了个生物,几番周折最后准备进入金融界,人生真是阴差阳错。

一路长大,所有的数学物理作业和问题都能解决,感觉他俩就像机器猫,闷头无解的时候只要喊一声“爸爸!”或者“妈妈!”就能披荆斩棘,他俩就是我的数理补习班。不过,被学霸父母罩着,最主要的体验不是解题开心,而是有幸被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我是个特别爱玩的人,因为他俩的影响收敛许多。老妈做事及其认真,现在翻看她大学的笔记本就像印刷的一样,常批评我“草纸这么乱怎么能算对”;老爸是慈父,喜欢放任我自学。周围女孩子玩娃娃的年纪,我抓着老爸一起拆零件、研究飞机、搭模型、观察猫狗鸡鸭仓鼠,好像还挺酷的。我记得高考之前还会和老爸讨论黑洞、虫洞、坍缩的恒星,真是舒坦。

他俩就像活着的百科全书、能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永远也不会烦。

他俩对生活充满热情,老爸讲课经常和学生互动,热爱健身,追美剧看电影,最近在家里的阳台种菜,还做每天的生长记录,梦想是拥有自己的庄园。老妈勤劳能干,脾气有点急,对电子产品不敏感。饭桌上常常举行家庭辩论会,三方论坛,话语权自由,常常以老爸胜出而告终。俩教授就喜欢和我谈天说地,关爱学渣嘛。

(许盆儿)

作为一个极品学霸,没有人比老爹更懂应该如何教孩子学习。

我爸是某年高考某地区理科状元,小学时跳过级,大学嫌离家远没去清北,去了上海某名校。写一手好文章。本科时的毕业论文被大牛导师评论为几十年见过的最强本科生。大学毕业后曾经做过培训中学教师的志愿工作一年,教历史。

我学托福的时候没买书,家里什么书都有。20年前老爸申请出国念MBA,GMAT是那年分数最高的几人之一。

大学时每当与老爸聊起自己最近数学课又学了什么,他的反应都是"哦,这我学过,blablabla……" 后来才知道他的专业当时一半课都和数学系一起上,而他的成绩比数学系的还好,全系评三个奖学金,他是之一。

老爸在对我十几年的教育事业中干了如下几件事:1. 经常向我念叨读书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情。2.拒绝为我的课业提供一切额外帮助,禁止我参加任何课外班。小学时老妈让我去学奥数英语都被我爹叫停了。3. 极度反感题海战术。经常怂恿我不完成老师布置的部分作业。4. 常常向我传授学习方法,认为方法比做题重要。5. 鼓励我自学自己喜欢的东西。6. 喜欢向别人宣传自己的教育方法多么成功。饭后喝酒吹牛谈自己学生时代的光辉事迹。

所以我这些年来的体验就是:小学六年不知学为何物,专注于发展各种兴趣爱好。初中入学后的分班考试,数学做了不到三分之一,英语没有一篇阅读能看懂。初中时读书非常卖力但成绩并不拔尖。每当听老爸谈起他小时候学习多么轻松,我只有感叹自己怎么智商一点没遗传到老爸。虽然爸妈很少对我的成绩评头论足,我还是经常感到压力山大。

我爸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读书,升学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曾经觉得老爸跟其他同学的爸妈比起来,对于我的学习就是弃之不管。后来才明白,作为一个极品学霸,没有人比他更懂应该如何教孩子学习。他冒着我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成绩平平的风险,强迫我脱离能够依赖的多余的外界帮助,只是为了让我能在寻不到帮助的时候具备自己搞定问题的本领。

在读书这件事上,我很遗憾的确没有我爸一样天生的“学霸气质”,所以苦苦挣扎了许久都不得要领。由于高中时强人很多,我从不敢说自己有多学霸,但我非常自信的是自己具备比大多数同龄人都强的自学和钻研的能力,这让我至今深感受益匪浅。

上一篇:通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专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