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范文

时间:2023-09-21 23:08:09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篇1

2、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3、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4、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5、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6、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

7、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8、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9、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10、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11、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12、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象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13、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4、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15、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象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16、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如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17、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篇2

《桃姐》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嘉禾电影公司制片人、《桃姐》编剧兼制片人李恩霖是电影中少爷Roger的原型。桃姐自13岁起就进入李家,服侍李家几代人,对李恩霖尤为照顾。1980年,李恩霖父母和妹妹移民美国,留下他和桃姐在香港美孚居住。2003年,桃姐突然中风,无法继续操持家务。从医院回来,她便提出搬到老人院居住。常常往返各地的“空中飞人”李恩霖无法照顾桃姐,也只好答应。每次回香港,李恩霖便去老人院看望桃姐,久而久之,老人院里的人们都称其为桃姐的干儿子。

在老人院待了3年之后,桃姐去世。

李恩霖找来了许鞍华,为桃姐拍摄了一部电影。作为香港最有影响力的女导演,许鞍华的人和电影一样,都和生活贴得很近。2008年的《天水围的日与夜》,以近乎白描的方式,呈现了香港天水围社区一个单亲妈妈的日常生活,平凡而似乎刻板的日子里,有着生命的温情。电影获得了第二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等多项大奖。

《桃姐》和《天水围的日与夜》很相似,而这一次,它获得更热烈的反响。2011年9月在威尼斯电影节拿下最佳女主角,接着在台湾电影金马奖上包揽三项大奖,许鞍华也因《桃姐》荣膺“亚洲电影终身成就奖”,成为亚洲电影大奖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目前票房收入已超过了5000万。因为,这不只是桃姐和香港的故事――这是我们和身边老人的故事。

桃姐和我们

每天早晨,她准点出去买菜,你也许在睡觉,或在电脑前工作。

每天中午,她给你做好一荤一素一汤,饭菜可口,连酱油都是精心挑选的上等作料。看着你把食物悉数扫净,她又收拾好碗筷,自个儿端着碗在厨房里吃饭。

每次你出远门回来,看见自家的屋子灯火明亮,推开门打开冰箱,有你最想吃的食物。日子似乎像流水一样,平静,深远,绵绵不绝。

桃姐被香港人称为“妈姐”。1940年代至1950年代,大批广东女性进入香港谋生,成为香港中产阶级家庭的佣人。她们为了照顾别人的孩子,多半跟自己的家庭疏远,反而跟照顾的孩子特别亲近。

然而,电影《桃姐》不仅反映了“妈姐”的历史故事,更多呈现着我们与“她”的内在情感,看到桃姐,我们会想起那些与我们生命相联系的人,我们的父母、爷爷或奶奶,他们终有一天会老去。

有一天,她突然病倒,而且病得不轻。你才发现,原来她早已双鬓染霜,动作迟缓,皱纹和老年斑爬满了原本美丽的脸庞。“行将就木”这个词不经意间就蹦了出来,砸得心口生疼。

你还发现自己的生活一团乱麻。开始认真研读洗衣机的使用说明,读了许久仍不明白要不要放水、放多少水;你不得不把养了几年的宠物猫送到靠谱的朋友那里寄养,漂泊的工作注定了漂泊的生活,你第一次发现,自己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更别谈照顾一只与人亲近的动物。

更揪心的是,你意识到她有多重要,你发现自己的过往烙满了她的印记,深深浅浅,一时竟没办法消除。就连你小时候的朋友也在你面前提到她,用一种快乐而怀念的语调,勾起你深藏于心的遗憾。

你想起一句很俗套的话: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她如空气一般,抽离出你的生活后,留下了窒息感。

我们和身边的老人

古语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电影《桃姐》恰巧相反,变成“老人老以及吾之老”。戏外的李恩霖说,照顾桃姐,是一次实习。

戏中桃姐决计搬往老人院,在家里收拾东西。这是Roger第一次走进桃姐的房间,狭小的空间里放着一张单人床,靠墙上方是一排大木柜,下面一台旧式洗衣机。Roger帮她打开柜子,里面有年代久远的缝纫机、保温饭盒。Roger问是否扔掉,桃姐笑着摇摇头说,不扔了,留下吧。

她打开一个大箱子,细数一件一件“珍藏品”。有Roger外祖母年轻时的一家合照,还有桃姐和Roger童年时的合照,照片上的桃姐梳着长辫子,穿着白衣黑裤,还是一名面容姣好的年轻女子。桃姐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她拿起背过Roger的背带,他和妹妹的红色棉袄,还有薄薄的信封里装着的第一份工资……

Roger受桃姐照顾几十年,却从未真正走进桃姐的世界,去了解其经历和内心的丰富。他认为,以前桃姐照顾自己,现在自己照顾桃姐,正是一种生命的循环。上下有别的主仆之情,慢慢变成了相濡以沫的亲情。

远在美国的母亲与桃姐感情甚好,专门飞回国看望桃姐。戏中的Roger听到母亲咳嗽默默给母亲端了一杯茶。李恩霖说,照顾桃姐让他更关注母亲的健康。

明星刘德华是这部戏的男主角,扮演Roger。演完这出戏,刘德华出了一本桃姐拍摄日记《我的30个工作天》。书的封面上写着“送给相信世间有爱的人”。对刘德华来说,这也是一次特别的拍摄经历。戏就是在养老院拍的,里面很多场景都有养老院里的老人家,而演员的演出,也和自己在生活中一样。“30个工作天,犹如一个人两种生活过了一个月。”

拍完这出戏,刘德华很感慨,“一旦我们渐渐忘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许鞍华和母亲

看到《桃姐》剧本,导演许鞍华又找到了拍摄的感觉――她觉得自己既是受老人照顾的李恩霖,又是踏入老年期的桃姐。

自认“我只是一个典型的香港人”的许鞍华的确过着非常“香港”的生活。65岁的她一直单身,与80多岁的母亲住在香港租来的房子里。由于经常外出拍摄,许鞍华只能把母亲留在家里,雇女佣照顾老人。

在与母亲一起变老的日子里,她渐渐理解母亲,也理解了自己。

许鞍华的母亲是一个日本人,小时候的许鞍华一直以为母亲是东北人,不会讲粤语,又没读过书,不太认字,因为这些差异,两人的关系非常疏离。1990年,许鞍华以母亲为电影原型拍摄电影《客途秋恨》,讲述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女子葵子感激中国军官的救命之恩而以身相许。军官退伍后在香港工作,将妻女留在澳门老家。

因为语言不通、风俗相异,葵子和公婆、女儿在感情上疏远,十分孤独。女儿眼中的母亲,是个自私自利、只会打牌的女人。25年后,女儿从海外留学回到家中,父亲早已过世,留下妻女二人相依为命。

母亲在许鞍华的电影中,始终以各种形式出现,《女人四十》中的焦虑与琐碎,《天水围的日与夜》中的单亲妈妈和儿子的生活。甚至2009年,许鞍华去东北拍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她也在这块土地找到了童年对母亲的印象。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篇3

管理人员说,这是图书馆建立以来给予父母们的一份特权,同时还讲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有一位哈佛学生和女友一起来到图书馆,学生出示了自己持有的该图书馆的ID后,女朋友却被管理人员拦住了。学生央求道,女友只是想进去参观一下。管理人员笑着说,“没有ID,能够进去的只有哈佛师生的父母,这是规定。”这个规定源于这座图书馆承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有一个青年,从哈佛大学毕业5年后,在1912年随父母登上了泰坦尼克号,4月12日,这次行程让这个幸福的家庭梦断大西洋。危险来临时,青年让母亲登上了逃命的小舟,自己和父亲却留在了泰坦尼克号上。

在那生离死别的一刻,那条只能乘坐6人的小舟上面已有了5名妇女儿童。眼见泰坦尼克就要沉没,怕母亲不肯独自离去,青年同母亲走了几步,忽然想起,说:“妈妈,我忘带《弗朗西斯・培根散文集》了,我不能让这本我喜爱的书沉入海底!”

就这样,这位爱书如命的青年,为抢救一本书,最终和书一起沉入了海底。一同永远留在了北大西洋海底的还有他的父亲。

那颗舍弃自己的生命让母亲脱险的大爱之心,就如同大西洋一般,永远浩广地奔涌在人们心间;也像一部不朽之作,恒久地矗立于生命的丰碑之上。这位青年就是哈利・埃尔金斯・威德纳。

回到家中的母亲,决定将儿子的全部藏书捐献给哈佛大学,并捐出350万美元,建立一座以儿子命名的纪念图书馆,即威德纳纪念图书馆。它的正门是类似罗马式的一排立柱长廊,门前是20多级的台阶。当人们进入图书馆时,一级一级地向上,就像进行一种心灵上的登攀和升华。

在图书馆中厅的一角,人们可以找到那本《弗朗西斯・培根散文集》,此书是威德纳的母亲捐建该图书馆后,购买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在图书馆已经静静地躺了上百个年头了。书的下方写着一行字:“书与威德纳同在!”

近百年来,哈佛校园里,不见华丽服饰,不见浓妆异彩,更不见四下晃荡的人,只有匆匆而坚实地书写人生浩大篇章的脚步。英国一家电视台曾做过一个题为《凌晨4点半》的专题节目,内容记录了在一个普通的凌晨4点半,哈佛威德纳图书馆内,已经坐满了静静地看书、认真做笔记的哈佛学子。学子们通过认真读书,大胆创新,将一个个梦想变为了现实。即使在网络时代,哈佛也没有改变爱书如命的习惯。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因为威德纳对母亲的爱,威德纳图书馆让师生们的父母可以坐在图书馆和学生们一起阅读,让学子们品享着精神阳光,受到人间大爱之光的辉照,灵魂也就被镀亮,成为人间大爱的传播者,成为精神与物质大厦的缔造及创建者。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篇4

母亲坚持让他活了下来

1968年8月,郭世友出生在一个以打鱼为生的渔民家庭。孩子出世不久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不堪多子女重负的父亲建议,把这个注定要拖累父母的儿子交付给滔滔江水,母亲秦树华坚决不答应:“咋个下得起心嘛?毕竟他是一条命啊!”在母亲的坚持下,郭世友在母亲的怀抱里活了下来。为了给儿子治病,这对贫穷的渔民夫妻背着1岁的儿子到处求医,但终于无力回天,“到了他两三岁以后,我们知道治不好了,才放弃了治疗。”疾病造成的后遗症使郭世友成为一个高位截瘫的人:除了头部和左手能够活动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完全没有知觉,丧失了生活自理的功能。

实现对儿子生命的承诺

岁月不断流逝,郭世友在母亲的怀抱里一天天长大起来。他的哥哥姐姐们也相继长大并分别离开了父母独自成家,只有郭世友依然躺在母亲的怀抱里。1995年,郭世友的父亲去世后,67岁的母亲成为他唯一的依靠,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每天清晨,秦树华早早就起了床。这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手脚利落地收拾完屋子,给儿子洗脸、漱口,然后弯下腰,把90多斤重的儿子抱到门口的椅子上,再准备母子俩的早饭。

尽管照顾儿子已经让秦树华不堪重负,但这个坚韧的母亲还是利用他们居住的廉租房位于滨江路的优势,在自家门前摆设了一个茶摊。别人卖3元一杯的清茶,郭妈妈只卖1元一杯。“这样算下来,我们每月会有一两百元的收入。”

温暖的怀抱还能躺多久?

郭世友母子的生活一直都得到江阳区南城街道和三星街社区的关注。作为一个特殊的残疾人,郭世友一直都享受长期救济。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后,母子二人享受了总共260元的低保金,还有50元的特殊补贴。母子俩艰难的生活着,日子就在滨江路的小叶榕下一杯杯淡淡的清茶里一天一天地过去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郭世友在母亲的怀抱里度过了40年,这让邻居们感到惊奇,也感到震撼。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也随着母亲的满头白发摆在母子俩的面前:母亲毕竟已是80岁的老人了。在其他普通家庭里,这样的老人已经需要别人来照顾自己了。

母亲已经是垂暮的老人,她还能抱着40岁的儿子活多久呢?这个坚强母亲坚定地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不会抛下我的儿子!”

因为不忍放弃,因为母爱如山,郭妈妈为此付出了大半生的代价。

照顾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儿子的日子是难以言表的。但人们看到的郭妈妈并没有表现出满脸的愁容,母子俩贫困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衣衫褴褛、邋遢。除了街道、社区和残联的帮助和关爱,更重要的还是来源于母亲对生命的承诺:那是一条命啊!

为了这条命,母亲付出了自己大半生的心血。为了这条命,80岁的母亲成为儿子的全职保姆。40年如一日,14600个日日夜夜,秦树华用自己满头的华发向我们诠释了爱的含义,这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含义。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篇5

不幸的人,父母已远走,满怀的爱无处投递;幸运的人,父母健在,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本刊在 “情感”版组推出“我的父亲母亲”名人专栏,邀请各领域名家、名人,以他们饱蘸激情的笔触,书写感人至深的父母情。

如果你也有与父亲母亲难以忘怀的情感故事,欢迎来信来电,与大家分享至爱天伦。

(来信来电信息见本刊目录页。)

我的父亲母亲是地道的农民,但他们参加革命很早。母亲周振瑞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李连德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在战争年代都曾经历过出生入死,又都矢志不渝,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始终保持了质朴、坚韧、勤劳、忠厚的优秀品质,并以自身言行引领教导我们姐妹兄弟走好各自的人生之路。

遗憾的是,他们苦扒苦拽了一辈子,把我们姐妹兄弟都养育成人该享几天清福了,却积劳成疾在各自都不算高的年龄段先后去世。“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成了我们心中最深切的痛、永远的痛!每每想及于此,便不免唏嘘泪垂!

受家庭影响投身革命

母亲生长在河北省定县的清风店区刘早乡来合庄村,与我们的故乡望都县的南边界相邻。她身量不高,有些瘦弱,但却意志坚定,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透着灵气。她的大哥周振祥和二哥周振兵都是抗日志士。在他们的影响下,母亲十几岁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入了党,担任了村妇救会主任。

以后,母亲嫁到了望都县中韩庄乡北王疃村,依然保持了革命斗志,与当地的党组织建立联系,开拓了更大的工作活动范围,同时也将我父亲引上了革命道路,加入了党组织。当时正处于日寇在华北平原地区实行灭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和“五一大扫荡”的危急关头,我家便成为了抗日 “堡垒户”,家里的几间土坯房就成了抗日游击武装经常性的集聚点、联络站。为了保障安全,经过精心设计和开挖,我家土炕前煤火台下的火洞就变成了地道的进出口。

母亲因工作任务在身,不可避免地要经常晚上出门联系工作或开会,还要自带干粮。而这些活动又必须保密。久而久之,不免引起了一些有保守观念的乡亲们的指点议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不明就里的公婆的白眼和斥责。尽管后来老人知道了真相不再刁难,但也因总要搭米搭面、耽误农活还要跟着担惊受怕而频遭埋怨。

不久,灾祸果然降临到我家。有汉奸报信,说我们家有游击队在开会。那天我母亲正要到邻居家串门,实际上是外出望风。一群小鬼子突然将我家包围。母亲及时发出暗号,开会的同志迅速从地道转移。鬼子破门闯入我家,一顿乱搜烂砸,没有发现丝毫破绽。后在我母亲的机智应对和及时赶来的“保长”(实为八路军内线)说和下,一无所获的鬼子们才悻悻离去,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

雪中送炭共度难关

我的父亲李连德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干农活是一把好手。不论是耕耪锄耙、播种收割、浇园打坯还是铡草喂牲口,样样都干得熟巧。再加上勤劳,把家里地里总收拾得头头是道、利利索索。他还是个大孝子,对老人也伺候得熨熨帖帖。因为忠厚老实,也就深得地下党组织信任,对我母亲的工作自然也全力支持。不幸的是一次父亲外出,偏偏就遇上“鬼”被抓了壮丁。辗转腾挪十几天后,父亲才瞅准空子溜回来。怕再被抓就参加了八路军县大队。干了大半年,不料又患了眼病,被县大队长安排回村,连休养治疗带继续做地下工作,以后就再没出去。

后来闹、搞互助组、合作社再到,我的父母都是积极分子、工作骨干。他们分别历任互助组组长、合作社社长、生产队队长、会计、党小组长、妇女委员等职,对每任职务都认真负责,工作都干得有声有色。这期间先后生了我们姐妹兄弟六人。

在那穷乡僻壤要把一大群孩子拉扯大实在不易!在我正长身体的时候,恰逢1960~1962连续3年自然灾害,紧接着又是1963年百年未遇的大水灾。生活上的艰难拮据可由一个“饿”字概括。由于缺粮,人们把野菜、米糠、麦秸秆儿、红薯蔓儿、榆树钱儿甚至树皮都吃光了,很多人饿得走路打晃儿,甚至“打蹩脚”,自己把自己绊倒。在这种情况下,就为让这一大群孩子不至饿死,父亲母亲在饿着自己的同时又要付出多少辛劳才能做到。幸亏有好心的当家子长辈和亲戚不时接济些红薯干啦、糠饼子啦、旧衣服啦等等,还有就是我们家乡有大片大片的枣林,红枣为我们充了不少饥。也就在此时,为了重点保证我的学业不被耽误,父母忍痛让和我同时上学的二姐春焕中途辍学下地劳动,这才稍稍缓解了家中困难,也才促成了我从初小到高小、再到那年全乡仅我一人考入县中。当接到河北望都中学的入学通知书时,父母的脸上露出了多少年来难得一见的笑容。李家东才“独中金榜”这件事曾在家乡传为美谈,也着实为父母长了脸、争了光,但也因此留下了我对二姐一生一世都还不清的债!

当时帮我家度过难关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母亲的弟弟、我们的小舅周耀东解放后在北京找到了工作,他又把我大姐春彦(还有大姨姐杨清华)一起带到北京上学,后又都安排了工作。这就不仅减轻了家里负担,春彦姐工作和结婚后,还不时和姐夫孙久安把他们微薄工资中的一部分,经常寄来补贴家用。这在当时真是及时雨、雪中炭,解了许多燃眉之急。对此,我们这些弟弟妹妹们都终生感激不尽!

难忘父母舐犊深情

我到县中上学后,父母除了高兴,也把心更多地用到了我身上。县城离我们村20里地,我平时住校周末回家。因为当时口粮有限(一天9两),伙食费也低(每月仅5元4角),根本吃不饱。所以我每次回家,母亲都尽所能为我做点“差样儿的”,回校时还为我准备一兜干粮:红薯干、杂合面烙饼、糠饼子、炒面等。即使这样,上课时也常常饿得前心贴后心。再后来开始“”,再后来我当了兵。当我穿上军装离开家时,父母眼中都含着骄傲和幸福的泪花。再后来我从湖北的部队选调到北京,进了空政话剧团,直到今天成了一个别人眼中的“剧作家”“艺术家”。我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果,都离不开家乡水土和父亲母亲的哺育滋养,我也一时一刻都不会忘记以往的这些艰难、困顿和父母的舐犊深情。

我更不会忘记的是一次探家留在我心目中的那个画面:那天我提着行囊走近家门,隔着院墙看到一个佝偻着腰背端着一大盆泔水正走向猪圈的身影,仔细辨认,竟是母亲!母亲因常年劳顿,腰肌劳损,以往挺直的腰身已经直不起来了,而且还在继续负重劳作!我赶忙跑过去,接下泔水盆,揽住母亲。母亲高兴地笑,我的心却在哭!归队时我把母亲接到了北京。当时我正谈对象,未婚妻黄友萍和我一起陪她到医院瞧病,陪她参观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游览故宫、北海、颐和园,每次都是友萍挽着老人的胳膊过马路。弟弟东库这时也当了兵,也和我一道陪她游长城。仅此,母亲已是万分知足,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特别是友萍出身高干家庭,与我家是典型的门不当户不对,但她的朴素真纯、毫无骄娇二气出乎老人意外,两家家风相近也无隔膜,于是点头默许成就婚姻。这不仅了了父母的一桩大心事,也成了他们平生最高兴的一件事。

子欲孝而亲不待

再后来,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在我们兄弟姐妹的再三催劝下才答应再来北京治病。当时住在我团里的宿舍,大姐春彦也专程从深圳赶来陪护。不巧的是由我编剧兼做制片主任的一部电视剧《泪雨花红》开机,我不得不告别母亲随剧组前往兰州。走时我心里很矛盾,母亲虽也不舍,却又表现得十分通达。我看母亲当时状况还好,又有姐姐妹妹和弟弟在身边照料,以为应无大碍,于是咬牙忍泪走了。没想到这一走竟成永诀!当电视剧即将杀青时,我接到了“母病危,速回老家”的电报,于是赶紧准备回程。就在要走时,又接到了“母病见轻,不必急回”的电报,我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等我同剧组回到北京,准备立即赶往老家时,又突然接到了大姐的电话,说母亲的后事处理完了,他们都已经回到了北京,就在团里。这不啻为晴天霹雳,一下子把我打懵了。原来在我接到第一封电报的第二天,母亲便走了,临走还一直轻唤着我的名字。父亲和大姐知我赶不回来,又怕我着急,才决定发了第二封电报。当我得知此情,悲悔难抑,急忙骑车从外面往团里赶,一路上都止不住泪雨飘零!

母亲去世后,父亲便一个人在老家孤寂度日。幸亏大妹焕池、小妹焕乔都在邻村,离得不远,经常会去看望照料。远在深圳的大姐和在北京的我与弟弟才稍感心安。可是天不假年,父亲后来也得了重病。当他又是在我们的一再劝说下才来北京治病时,已是癌症晚期。医院要给他做手术,但要一大笔手术费。父亲知道后,竟自己悄悄收拾东西从医院跑了出来,怎么都劝不回去。我们深知,父亲是不想再给儿女增添负担,我们也只好寄希望用其他方式调节、治疗,来挽留老人生命。后经多方努力,辗转往来于北京和老家多次,千方百计减轻老人痛苦、延缓病情。但终是回天无力,父亲最后还是在我北京的家中溘然长逝!

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的父亲母亲,一生操劳,千辛万苦,付出很多,福报很少。但他们留给我们姐妹兄弟的,却很多很多……

写给父母的话

父爱如山 母爱如海

――致我逝去的父母

我的父亲母亲,您二老虽已仙逝,但音容常在,亲情永存。在我们姐妹兄弟心中,还永远是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父爱如山,教我们挺直脊梁;母爱如海,教我们厚德载物。二老给了我们生命,更要我们正直做人。 “不坑人,不害人,一老本实做好人。”

我们会永远牢记二老教诲,一生一世一老本实做正直人,做善良人,做有品德的人,做刻苦敬业的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父亲母亲,您二老走了,但不会走远,因为还一直回首眷顾着我们;父亲母亲,您二老走了,敬请放心,因为我们决不会让您们失望。虽说“子欲养而亲不待”已成为无法弥补的终身遗憾,但我们会把它转化为对后辈、对他人的爱加倍付奉。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篇6

1、勤劳聪慧。文章开头说:“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可见“勤劳”是母亲美德的闪光点。文中谈到“母亲是个好劳动”,“她身体高大结实”,除了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由于受母亲整日劳碌的影响,作者“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作者十分深情地回忆说:“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是使他学会生产劳动的最早的老师。作者这样归纳说:“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未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她以劳动为生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虽至晚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母亲聪明能干,“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那些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陋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了“有铜钱那样厚”的“家织布”,一套衣服可以有两三个孩子“接着穿还穿不烂”,可见,母亲不愧为一个勤俭持家的能手!

2、坚强不屈。在荒时暴月里,灾难降临到的家庭。1904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地加租子,由于阴谋未能得逞,“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作者沉痛地回忆说:“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剥削阶级的侵害面前,“母亲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鼓励作者去寻找新的生活。她这种刚毅、倔强、爱憎分明的品格,是劳动妇女优秀品德的集中体现,也给了向往革命的幼年时期的作者以良好的启示,作者回忆说:“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看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母亲真是一位坚强不屈的劳动妇女!

3、识大体、顾大局。母亲曾经以节衣缩食的办法供养作者去读书,想着靠他作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不受或少受“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在作者求学期间,尽管学费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负了二百多块钱的债,母亲仍然一直顽强地支持着他。后来,当作者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献身改造中国的进步事业时,又得到了母亲的“许多慰勉”。这足以表明,母亲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她支持作者走上了革命征途。再往后,随着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作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母亲更加积极地支持他。作者满怀激情地写到:“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她不愧为一位革命母亲,令我们钦佩!

4、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母亲在家庭极能任劳任怨,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从不打骂孩子,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在她的良好影响下,这个大家庭长幼伯叔妯娌之间,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赞扬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印象。”

总之,母亲作为一个劳动妇女,在她身上十分突出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刻苦耐劳的美德。作者对母亲的颂扬,就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品德和优良传统的颂扬。母亲,这个伟大形象永远闪耀着美的光芒!

回忆我的母亲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美:

首先是清新自然的基调美。高尔基曾经说过,在写作中,开头的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它如音乐中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回忆我的母亲》开门见山,用简洁明朗的开头给全篇定下了自然清新的基调: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质朴无华的语言,既交代了文章的写作缘起,又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一个十分清晰的总的枢纽。这个简洁明朗的开头,形成了一种质朴洗练的风格,揭示了作者作为无产阶级伟大革命家的宽广胸襟。文章思路畅达,线索清楚。先由家史写起,依次介绍了母亲多方面的事迹:“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及支持慰勉作者献身革命事业等等。全文用口语写成,没有那些令人头晕目眩的形容词,是无产阶级优良文风的体现。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出了母亲一生的经历,同时又兼顾了体现母亲崇高品德的几个方面。这么一来,恰当而又自然地突出了这位革命母亲的最大特点:热爱劳动,支持革命。读后,给人留下了经久不忘的印象。

其次,真挚动人的情感美。《回忆我的母亲》是一曲献给母亲的颂歌,作者抒发的是对母亲无限热爱的赤子之情,因此真挚动人。读这篇优秀散文,使我们看到作者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美丽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感受到作者那奔涌起伏的革命感情的波涛的冲击。作者曾质朴动人地说:“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作者深情地怀念母亲,是因为母亲始终如一地积极支持他投身革命。作为劳动人民的一员,母亲的这种支持,是有深远意义的。作者进一步阐述他的感受说:“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句满怀革命哲理的话,发人深省。作者深深地懂得:社会的财富,人类的历史,就是母亲这样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作者对母亲的热爱,就是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作者对母亲的颂扬,就是对劳动人民的颂扬。《回忆我的母亲》是一首质朴动人的交响乐章。作者恳挚地告诉我们:“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但是,作者是把他怀念母亲的深厚感情同热爱民族、热爱人民的革命感情交织起来,融为一体的。他十分坚定地表示:“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就不仅仅是母子之情了,作者把深挚的感情投向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我们伟大的党,真是撼人心魄!

第三,朴素无华的语言美。《回忆我的母亲》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但能深深打动读者,真是所谓“朴实见真情”。“我爱我母亲”、“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我应该感谢母亲”、“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语言朴素、亲切。这一声声倾吐,激情炙人,一声比一声感人。“母亲”,这是一个多么可亲可敬的称呼。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值得人人敬爱的母亲,所以作者怀念母亲的深情,处处感染着读者。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还把对母亲的感情和对整个阶级、对全体人民的感情融在一起。而这种深情也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的。

总之,《回忆我的母亲》不愧是母亲的颂歌,艺术的珍品。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篇7

著名耳鼻喉外科专家、院长闻讯赶来指挥抢救,经过5个多小时的手术,这个青年才从已经迈进了地狱的大门重回人间。

他是自杀。年逾古稀的母亲病故,当办丧事的家人忙碌了一天,人们异常困顿之时,为母亲守灵的他悄悄躲进了厕所,咬牙用藏在身上的菜刀猛砍自己的臂部和颈部。大约半小时后,有人上厕所,见到从门缝中淌出的鲜血,大惊失色,喊人合力破门而入,发现他已倒在血泊中。

究其自杀原因,却是他平时没有被人注意的严重“恋母症”导致了这起罕见的自杀殉母事件。

他叫马晓威。如果人们认为“恋母症”多见于青春期年龄段以下的孩子,而晓威则早就超过了而立之年。他已33岁,而且已经成为某大商场的一个业务成熟的出色营销员;如果认为“恋母症”的人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晓威却在母亲患了脑血栓的三年多时间里,对母亲的照料无微不至,自己还因此学会了注射、按摩、输氧。连邻居都说,他对母亲的细心比一个女孩都强;如果认为“恋母症”多发生于独生子女,而晓威则是母亲的三子,他还有哥哥和姐姐;如果认为“恋母症”多存在着母子多年在生活困苦中相依为命的感情成分,而晓威和母亲却不必为生活担忧,母亲拥有作为名医的丈夫遗留下的殷实家产,一套私宅拆迁时的货币补偿就得到百万余元,家里还藏有数量不少的古董字画。

恰恰是这些一般的认知掩盖了晓威的心理缺损,才造成了如此骇人听闻的心理畸变后果。

……

1984年,6岁的晚生子马晓威失去了父亲。那时,他还小,对总是早出晚归的父亲印象不深。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随着他在10多岁时哥哥、姐姐相继成家,随之哥哥又到加拿大留学,他对父亲的感受不是自己过早失去了父爱的悲哀,而是母亲在日感寂寞中对父亲的思念之苦。

有时,最容易被人们接受的人之常情也最容易给人的精神带来难以解脱的沉重压抑。母亲体弱,从生第一个孩子以后就再没有工作过,在身为名中医的丈夫的呵护下始终做一个经济上非常优裕的家庭妇女,包括“”期间,也没有经受过太大的生活动荡。温文尔雅的丈夫辞世,对她是最大的精神打击。这种封闭在只有母亲与儿子两个人的家庭空间中的思夫之情,始终影响着逐渐长大的晓威,使他觉得母亲很可怜,觉得自己生来也很可怜。

这种同命相怜的心理压抑使晓威从小就对母子之情特别敏感。母亲精心保留着丈夫的遗物,母亲不喜欢走出家门,在家里终日无所事事,便以整理这些东西打发日子。而躲在门外见母亲流泪的晓威,自己也会泪流满面。大哥决定出国留学,母亲本来完全同意,为筹集费用,母亲拿出家里的一对粉彩盖碗卖了6万元。本来,母亲是出于自愿,何况,与家里其他的古董相比,这对古瓷碗也不是父亲生前的格外珍爱之物。但是,母亲睹物伤情,大有丈夫去世才使自己困窘无奈出卖家产之感,大放号啕。晓威心疼母亲,不仅陪着大哭,还指责大哥不该让母亲伤心。大哥在百般劝解不能让母亲和弟弟情绪稳定下来的情况下,羞而生恼,为他们写下这笔钱作为借款,日后必定偿还和决不染指丝毫父亲遗产的字据,愤愤离家。而且,在出国以后他果然以年息百分之五偿还了这笔本来不该偿还的内债。

这场铸成母子兄弟感情裂痕的风波,从表面看是一场家庭经济纠纷,追究渊源,不能不说根本起因是母亲长期的封闭境遇使她已经发生的精神抑郁症,以及由此对晓威的精神心理发育形成的严重不良影响。不久前,在心理医生的疏导下,晓威和他的姐姐回忆以往许多母亲的心理不正常的表现。比如,姐姐带了儿子来看母亲,而母亲的喜悦非常短暂,对小外孙打扰了她的平静,对小外孙动用了家里的东西,乃至对家里多了几口人吃饭必然出现的凌乱,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她在吃完饭以后不容别人喘口气就催促收拾碗筷桌子的态度,造成女婿多年来只是在她生日和节日时带礼物登门探望,却谢绝留下吃饭,暗中也阻止妻子带儿子来见岳母。受到母亲病态心理严重影响的晓威,虽然表现程度不及母亲,但莫名的烦乱心情和母亲一样。而且,母亲因为来人打扰了她内心据守的病态平静表示不满时,晓威会觉得母亲有些过分,但内心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他去附和母亲的不满,甚至母亲因此和姐姐发生小小的争执时,他内心也会涌起莫名的冲动,不是平和地去劝解,而是帮母亲说话。

晓威的姐姐对心理医生说:“别人看我们家总是很平静,其实总发生这种鸡毛蒜皮的冲突。我有许多次是含泪离开娘家的。我看得出母亲和小弟特别不容人。我总以为小弟是存有怕我和他争家产之心。可是,他又常常背着母亲给我东西,给我东西也很大方。我从来没想到过他们的心理上有病,而且很严重。”晓威的同事也反映,他平时很随和,彬彬有礼。但这种随和只是不掺和别人的任何是非,和所有人保持等距离来往。他对母亲关心异常。一次,商场组织先进员工去北戴河旅游,晓威开始还兴高采烈的,可到了那里吃过午饭以后就怅然若失,闷闷不乐。挨到下午,说不放心母亲,就心烦意乱地赶车回了家。其实,家里已安排了姐姐来照顾母亲。平时,大家把晓威作为典型的“孝子”,大加赞赏。

晓威成人以后,母亲也关心他的婚姻大事,也托亲友为儿子介绍女朋友。但她总用挑剔的眼光看出对方和儿子“不般配”的细微之处。晓威对自己的恋爱却很淡漠,他不只是太在乎母亲的看法,他想到婚后要离开母亲,内心就有一种异常恐惧的失落感。

他的心里深处并不排斥异性。每天,和母亲看电视时,母子交流对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漂亮女孩的欣赏,是他们津津乐道的一贯主题。他们追踪某部电视剧或者某个节目,内心的目的就是欣赏其中的某个美女,乐此不疲。

心理医生从晓威透露的点点滴滴中发现,母亲心目中的儿子太完美了,已经完美到她所见过的天下女性都配不上儿子。尽管她也劝儿子谈婚论嫁,却是劝儿子屈从命运的安排。甚至,还表现出让儿子不要管母亲,做母亲的会为此付出牺牲的“悲壮”色彩。

这些,无疑是给晓威本来的恋母心理雪上加霜,使他认为自己结婚就是对母亲的伤害,是把母亲推进更可怜的境地。

不知不觉中,母子走进了一种不容易被觉察的移情别恋―――母亲通过电视中完美的女性完成着为儿子选择自己认为最满意的配偶这一心理体验;儿子也同样完成着既不会伤害母亲又使自己不会离开母亲的异性需求的心理宣泄。母子都从中得到了精神心理深层次的病态审美需求的满足。这种共同的愉悦感促使他们更不自觉地逃避着现实生活,更为同命相怜,更为互相依恋。

晓威的姐姐也证实了这一点。她说:“他们母子对看电视的投入已经到了不近人情的程度。为了没有第三个人和他们一起看电视,母亲会直接把我赶走;他们看电视时,连电话都拔掉;他们说起电视中的某个女性角色,那种关心,哪怕当时发生了地震也不会在意。”心理专家指出,从现象看,母子关心的是电视剧的剧情,关心的是剧中人物的命运,而从他们的心理潜质说,他们是在交流、发挥、宣泄母子之间难解难分的依恋,甚至是爱恋。

心理专家还指出,这个病例还有一点奇异之处,晓威的母亲从来不喜欢劳作,因而在生活上对晓威也没有包办一切的“溺爱”表现,反而是晓威在照料母亲。解释这一点,从晓威平时对古典的东西情有独钟的表现上可以找到原因。因为家境的优裕,尤其因为他有一个用父亲(包括也是名医的祖父)遗留下的红木家具、古玩字画、线装医书和碑帖等组成的生存环境,他接受了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一种古典的生活情趣。因此,他对母亲的依恋不是出自感受母亲在困苦中抚育他的艰辛,而是在无意识中产生了对母亲那种古典的异常美的欣赏。他被别人夸赞为“孝子”的那些表现,其实是他心灵深处作为男人对自己的意中“佳人”特别加以呵护的一种病态驱动。

孤儿寡母、孝道、看电视……恰恰是这些被人之常情掩盖的心理障碍,使晓威在母亲辞世以后,万念俱灰。用他说明自己自杀动机的一句话讲,“活下去没意思了”,才在头脑一片空白之时,所有的精神心理活动都集中于自杀冲动,酿成了一幕当代罕见的孝子殉母的血腥悲剧。

……

马晓威被抢救脱险了。对他进行“心理脱险”的治疗在他姐姐和其他亲友的督促帮助下仍然在进行中。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篇8

因为接受母亲的委托,她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2007年初春的一个下午,我轻轻叩响了家的大门。

一张张几时的照片在我面前翻过,那些是他与母亲相依相伴19年中最快乐的时刻;一封封在上海、梅山两地分离时母子之间的书信在我面前翻过,我看到一位母亲身处逆境,却教导孩子坚持追求生活的美好,勇敢地担负人生责任。这样的书信让我泪流满面。

我又走入了的博客“一个没有名字的空间”。我惊异地看到,年轻的他对人生进行的深刻思索。他说:“我总是有种莫名的使命感,我说不清楚这种使命感是什么,但我总能强烈地感受到它”;他还引用了一首诗:“想象,想象所有的人民平和安宁地活着!你会说我是梦想家,但并不是只有我一人,我希望有一天你会加入,这世界将生活如一体。人们之间手足情深,共同分享整个世界”。

我领悟到这绝非普通的诉讼。这是一个母亲以自己的名义,拿起法律的武器,如同她的孩子一样,追求和弘扬正义的诉讼!这是一个提出了经济赔偿请求,但那远非原告真正诉求的诉讼!母亲真正的希望是“维护正义,严惩凶手,警示社会,告慰英灵”,希望的精神得以永远传承;而我,将在庭审中讲述我所了解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的理由,帮助更多的人从内心理解的精神!

庭审那天,面对着庄严的法庭和残忍的凶手,理性告诉我正在履行律师的职责,但我的心告诉我,我是妈妈的眼睛,代替她到法庭上来看这场正义的审判;我也是她的耳朵,代替她来聆听检察官对凶手的控诉;我更是她的声音,代替她到法庭上,呼唤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呼唤人们对正义的坚信和追求。那一天,我是律师,更是母亲。

当听到凶手狡辩说“在打劫我”时,我无法保持律师应有的冷静,我愤怒地质问道:当你偷窃了别人的手机,仓皇逃跑,挺身而出;当他手无寸铁,赤手空拳,而你却将尖利的匕首直直刺入他的胸膛,有谁会认为他在打劫你?你这一刀结束了什么?难道你不知道吗?结束了一个年轻而优秀的生命,更是结束了一个母亲毕生的希望!虽然年轻,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敢作敢当,你呢?

法庭一片寂静……

上一篇:踏青的季节到了范文 下一篇:学雷锋的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