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保险公司感悟范文

时间:2023-03-19 20:06:04

进入保险公司感悟

进入保险公司感悟范文第1篇

滑雪可以增强体魄,挑战自我。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滑雪,是在瑞士东部阿尔卑斯山脉的达沃斯。一年一度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不仅云集了全球著名企业和政界的领导人,同时也不乏滑雪好手。

那是1995年2月,当时我还是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副司长,随同前总理朱镕基赴瑞士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第一次在这个滑雪胜地见到了世界一流的滑雪场,那种场景无可比拟。

可惜当时只是扛着滑雪板拍照留影,由于会务工作,没有时间去尝试,不过看着别人风驰电掣的样子,我确实顿生羡慕。我是在冰雪之城哈尔滨长大的,从小就喜欢雪,而滑雪是一种驾驭,是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最好方式之一。

这个遗憾时隔6年之后,终于有了弥补的机会,巧合的是这个机会又是因为中国的达沃斯经济论坛。2001年,中国企业家论坛在黑龙江亚布力举行,我此时是以华泰保险董事长身份参会,迫不及待地在亚布力滑雪场开始了我真正的处女秀。仅仅在缓坡上练习几个回合之后,我就跳过初级道,直接上中级滑道实现当年梦想。登上滑雪道是不能后退的,就像上了十米跳台,是一定要跳下来的,结果我在风驰电掣的感觉中摔下了滑道。

虽然当时我摔得很惨,几乎是被抬着回来的,但是估计没有多少人能料到,此后我多次在亚布力滑雪场拿下企业家业余滑雪比赛的第一名。

照理说第一次滑雪就“伤亡惨重”,一般人都会产生心理阴影,进而感到恐惧。我却因为那摔倒前的3分钟迷上了速度的,又因为摔倒后的重伤加深了对控制力的理解。同许多人一样,我喜欢打高尔夫球,称之为“绿色鸦片”,但滑雪对我来说是“白色鸦片”,带给我更多的刺激。此后,我和朋友们先后去了新西兰、法国、瑞士、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滑雪胜地体验滑雪。

我喜欢冒险,是滑雪场摔跤

最多的人,因为我总是选择那些有挑战性的滑道,不喜欢在一条滑道上来来回回打转。滑雪与我从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副司长职位上辞职下海,并创办华泰财产保险公司有着共通之处,基因里的冒险精神是一样的,总是想找点新的刺激,即使到了别人认为该求稳的年龄也不会停下来。

初学滑雪时,没有控制滑行速度,以至于教练眼看我摔得飞起来时,都只能爱莫能助。这完全不是一种理性的速度,后来我发现滑雪讲究的并不全是快,而是一种控制力,速度和激情都体现在控制力当中,这才是艺术。比如滑雪最先学的是如何摔倒,如何转弯,如何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刹车,而不是如何加速。

在跌倒中,我对速度的理解有了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变化,我发现滑雪和商业有着某种相通。

规范即是捷径

一个企业上快车道并不难,但是如果不会刹车,不会转弯,风险就很大。控制速度对滑雪来说非常关键,对做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道理。正是在这种商业顿悟之下,我的滑雪技术和企业一样都在快速发展。仅仅用两年时间,我就可以自如地在各类雪道急速的回转中轻盈地摆动身体,急速而下;同样,华泰保险也以8%以上的年资本回报率,在中国保险界独领。华泰保险公司坚持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代表着一种理性经营的方向。

滑雪现在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不论工作多忙,冬天都要抽出时间去滑雪。很多人觉得企业家是把运动当成了社交,但我不是这样,我喜欢一心一意地享受运动的乐趣。学习滑雪的过程中,一定要请教练,掌握规范动作。规范是许多人长期经验的总结。规范即是一种捷径。有人喜欢凭着自己的感觉走,观察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其实他进步得并不快,因为动作不规范。所以专业化和规范化就是捷径,这对企业和滑雪来说是通用的。

滑雪和办企业有相通之处,但也不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滑雪主要对自己负责,办企业则要对股东和员工负责,我不能拿华泰冒险。所以,滑雪的时候更自我,更冒险,更接近我真实的个性。

控制力=速度

我在年轻时就横渡过松花江,并且穿短衣短裤跑过哈尔滨的“三九”天。在生活、在行动中思索,在运动中感悟,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我提出并带领公司领导团队去滑雪,是想让他们分享我的滑雪感悟,这些感悟和一个企业的成长有关。

首先要学会如何摔倒。从山上向下滑,靠自由垂落的方式,人会感觉“快为美”,速度越快,越舒服、越刺激。但这个时候学会摔倒,才不致有危险。其次要学会转弯,控制好速度。

控制力等于速度,这是我对滑雪最深刻的感悟。就是说,在滑雪过程中,谁的控制力最好、最强,谁就滑得最快。为什么?因为有把握,不失控,敢加速。

此外,滑雪高手在滑雪时,尤其是在滑野雪时,还需要判断环境,审时度势。如何判断?在既没有刹车能力也没有转弯能力的时候,最好不要急速发展。否则,一旦进入快速道,就很危险。一个企业的成长,一定不能以快为主,不能一个劲儿地追求速度。

世界各国保险公司倒闭的原因,排列第一位的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第二位的是投资失败;第三位的是多元化经营。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破产的大多数原因是由于无法弄清控制力与速度的平衡关系。我相信,一个企业要成为百年老店,靠的绝对不是扩张的速度,而是稳进的效益和持之以恒的诚信。“做大做强”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美好愿景,是需要一定条件才能实现的,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做到的。企业脱离“市场环境”和“自身能力”这两个关键因素,盲目的“做大做强”,就可能进入“危险时速”,掉进“失败”的陷阱。

进入保险公司感悟范文第2篇

友邦保险中国攻略》

作者:赵守兵,刘平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1 9 9 2年,美国国际集团(A I G)旗下的企 业――友邦保险悄然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滩头阵 地――上海,从而一举改变了中国保险市场的格 局。目前友邦保险已经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中蓬 勃发展,并成为很多保险公司效仿的对象。“别 的公司能模仿A I G的事,却不能模仿A I G如何思 考。”这是AIG内部流传甚广的一句话。通过全方 位地解读友邦保险,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一家在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营业务的跨国巨头的思维方 式的确与众不同。

《黄伟庆传: 来自香港的一代保险宗师》

作者:徐朱琴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多桀的命运迫使他颠沛流离来到香港。 凭着真诚、用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从一 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成为美国友邦保险有 限公司成功区的卓越领袖,创建了拥有2000 多名营业员、年收保费数亿元的惊人业绩。 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改变了人们对寿险的观 念,开拓了全新的保险营销体系,推动了寿 险业在香港的发展。他就是美国友邦保险推 崇的保险泰斗――美国友邦保险公司香港行 政区域总监黄伟庆。本书记载了他保险事业的成功之路,相信会为 神圣的人寿保险事业作出贡献的或正启步走向寿险保坛的保险人带 去一份希望、启迪与天空,而本书所承传的精神对任何行业的从业 者都会有成功的启迪与感悟。

《“忽悠” ――营销人都是故事大王》

作者:吴燕妮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为什么殚精竭虑,你的营销工作依然举 步维艰?为什么百般努力,你的销售目标依 然难以达成?原因是你的观念与方法阻碍了 你前进的步伐!

颠覆传统营销理念,突破销售停滞之 道。本书列举了上百个让你拍案惊奇的营销 成功案例,5种终级营销战术,炮制并讲出 吸引顾客故事的方法与技巧,告诉你世界级 营销大师的营销理念与方法,从而让你了解 顾客的真正需求,用新的营销思维思考、解决现实问题。 做营销要会讲“故事”,只要你遵循本书的理念与方法,想不 赚钱都挺难!

《兵行诡道:如何做好保险营销企划》

作者:洪兴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公司层面的市场营销策划 和团队层面的营销策划两大类。同时,为了 提升企划人员的专业工作水平,本书还系统 地选编了有关企划人员基本素质修养的小资 料,以供读者学习参考。本书以人物访谈的 形式表现市场营销策划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使行文更加轻松活泼,不仅见事(做什么和 怎么做),而且见人(思想、感情、性格、品 味、风格等等)。

《寻金探宝人脉资源拓展33招》

作者:洪兴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作者集8年的保险营销经验,同时 又总结了其他伙伴的经验,呕心沥血,纂写 了这部经验之作。

进入保险公司感悟范文第3篇

凭借多年在海外成功经营的经验,友邦在经营过程中对预期风险进行了有效的控制。1996年以前银行利率较高时,公司考虑到利率市场不可能长期维持高水平,采用了较保守的预定利率,从而顺利地度过了利率巨幅波动给保险经营带来的困难。在过去的十年中,友邦的发展也正是遵循了一个“稳”字,没有片面强调市场份额而推出不适合中国国情和保险原则的产品,而是从保护保险资源和保户利益出发,循序渐进地开发产品,先推出传统保障型险种,再推广投资型险种,始终保持均速稳定的发展。

作为一家进入中国市场多年的跨国企业,去年没有被评为2004中国最具影响力跨国企业,那么,今年,友邦能否成为2005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呢?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美国国际集团副董事长、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谢仕荣先生。

《华人世界》:2004年,由第一财经、第一财经日报、中智公司、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面对在中国的跨国企业进行的“最具影响力跨国企业”评选活动,共有20家跨国企业当选。今年是第二届评选活动,并且将在1月9日揭晓获奖企业,友邦作为一家跨国企业,今年是否对当选“2005最具影响力跨国企业”有信心?

谢仕荣:我在保险行业工作多年,又是广东人,对于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有感受。众所周知,友邦保险发源于中国上海,并且在1992年成为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可以说,友邦为中国大陆专业化保险市场的建立作出了许多贡献。而今,友邦保险在中国经营业务即将步入第14个年头,我对友邦在公众眼里的影响力评价很有信心。但是,无论此次能否当选,友邦保险都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将国外先进的保险理念和保险产品引进国内市场,为本地客户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并通过稳健、长效的经营理念继续在中国拓展我们的业务和影响力。

《华人世界》:1931年,友邦扎根上海,按照这个来算,友邦已经在中国有了75年的历史。和其他的外资同行相比,友邦在中国这半个多世纪的经验,是一笔财富。友邦是如何运用这笔经验财富?这些经验对友邦在中国的发展是否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谢仕荣:的确,作为一家起源于中国,并且在改革开放后成为第一家回到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对中国一直有很深厚的感情,对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中国市场的情况也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这对于友邦在中国发展业务、开发产品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由于公司在过去13年中的诚信经营和专业服务,友邦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信任,这也是我们多年积累的宝贵财富。

《华人世界》: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对于友邦保险来说,人才的专业度和忠诚度尤为重要。友邦是如何面对保险业人才流动性大的问题?

谢仕荣:友邦保险一贯十分注重本土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市场要取得长足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自1992年以来,友邦保险的人队伍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目前,我们在国内八个城市的人人数已经超过两万名。友邦保险对于人的培训全面而细致,我们不仅有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课程,更为人提供终身培训的机会,让他们了解最新的金融保险咨询,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我;同时,公司也十分重视与人的交流,通过充分的沟通和激励机制让人了解到保险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公司在业务和管理两方面都给予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以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友邦的人都十分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因此对公司也具有很高的忠诚度。

《华人世界》:任何一个跨国企业对于他寻求发展的本土社会都会有所贡献。请您谈谈友邦在中国作了怎样的贡献?

谢仕荣:友邦保险自从重回中国市场以来,不断地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在中国市场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内容更是涵盖了人才培养、客户服务、产品设计、运作系统等促进保险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此我们深感自豪。在人才培训方面,友邦十分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在中国,友邦全力推行一个名为Leadership Pipeline Program (领袖培训计划),重点针对培训全公司顶尖的百分之十五的员工,为他们度身定制长远的发展计划,包括提供全方位的在职培训,委派往海外工作实习,拓宽员工视野。在中国,我们更特别推出一年的密集式培养计划,提供各样领袖培训。在过去三年,国内的员工享有平均3.42天的培训机会。 对人培训方面,我们将一个名为业务人员管理专才发展计划(Agency executive development program)带到中国,集中培育有潜质成为领导阶层的人。除此之外,友邦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也一直不遗余力。自1994年以来,友邦保险先后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及北京大学四所国内著名大学合作,共同成立了精算中心,帮助学生们参加北美精算协会的专业考试,加快中国寿险业的发展。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友邦也是积极参与,2001年,友邦保险获得由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及总后卫生部共同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此外,友邦保险亦积极参与减灾扶弱事业,在安徽资助建立了友邦春蕾小学,设立奖学金,并鼓励员工和人常年向小学捐款,捐赠文教用品。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友邦保险各地分支公司向全国各地红十字会或相关救援机构捐款超过60万元人民币。2004年2月,友邦保险被《环球企业家》杂志联合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评为2003年度“最佳企业公民”,并位列11家获评公司的首位。

《华人世界》:目前友邦在中国的状态是“八块责任田”,从长远发展来看,友邦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谢仕荣:目前,友邦保险在中国的八家分支公司每年都以稳健的态势增长。今年1月至10月,友邦保险在国内的保费收入约占在华外资保险公司的17.2%,占全国保费收入的1.7%。友邦保险的业务增长速度为39%,远远超过中国寿险业同期12.3%的增长速度。友邦保险目前在中国的八家分公司模式,有利也有弊,我们会在国家政策和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与国内监管机构紧密合作,稳健、适时地拓展我们的寿险业务。

《华人世界》:与中资保险公司相比,您认为友邦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不足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谢仕荣:中资保险公司在建设网点,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方面有优势;而外资企业由于大多在国外成熟的保险市场运作多年,在经验和开发能力上也许更胜一筹,但总体来说,外资保险公司与中资保险公司各有所长,中国保险市场要取得发展,就需要双方取长补短,通力合作,才能将市场做大、做强。

《华人世界》: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入乡随俗”,友邦对于中国市场是否有特定的策略?又是如何推广这些策略的呢?

谢仕荣:由于友邦保险与中国有着数十年的渊源,故而我们对这个市场以及客户的特点和需求一直都很关注,也比较了解,并且在改革开放之后很快地选择回到这里,我们称之为“回老家”,这是友邦保险不同与其他外资公司的地方,也是我们的优势。

当然,我们在回到中国市场后,也十分注重公司的本土化,其中就包括本土化人才的培养,中国第一批保险人,国内第一位获北美寿险协会授予证书的寿险管理师和第一位获北美精算学会授予证书的精算师都是友邦培养出来的,除此以外,我们在产品开发,客户服务项目方面都力争将国际先进经验和当地需求相结合,设计出适合本土市场的特色产品和服务。2004年,友邦保险在国内推出了“源自中国”大型品牌形象宣传,再一次彰显了我们的中国身份,并引以为豪。

《华人世界》:您于1961年就在香港加入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并在友邦工作至今,四十多年的保险事业,带给您人生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进入保险公司感悟范文第4篇

周小异现在是广电日生保险公司的培训总监,曾经是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的最优秀的营销员之一。对于她13年的从业经历,周小异娓娓道来,语气很平静,但谁都明白只身闯荡日本保险界背后的坎坷与辛酸。从一名普通的留日学生到一个家庭主妇,从普通的保险营销员到公司的优秀保险营销员,从美国百万圆桌协会会员奖到今天以培训总监的名义回到中国,周小异一步步走近梦想。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保险是她一生热爱的事业。

小女子初涉保险界

“去日本的时候,我对日文几乎一窍不通,就是一股热情而已。”这样大胆的举动实在无法和眼前瘦弱的周小异联系起来。对于记者表示出的惊讶,她说:“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非常闭塞,我当时在小学做体育老师,年轻人嘛,很希望能走出国门看看,所以就下定决心去日本深造。其实从着手申请学校到最后的签证不过几个月时间。”

临行前,父亲送了她一张往返日本的机票,嘱咐她如果无法适应日本的生活,就立刻回来。就这样,怀揣着一张机票和一堆希望,周小异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并暗暗发誓决不做逃兵。

在日本,周小异接触了很多在当时的中国闻所未闻的东西,包括保险。“结婚以后,我开始管理家庭的账目。那时候发现我先生每个月工资单上有80万日元的收入,但是拿回来的却只有60万日元。”她始终不得其解,甚至满腹狐疑地做了种种猜测。直到后来她丈夫解释说,那20万日圆是用来缴付所得税、社会保险以及各种商业保险的――这大概也是周小异第一次听说商业保险。保险费居然要占据家庭收入的近四分之一,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对她而言保险又凭添了一份神秘感。

很巧,在得到一个朋友的推荐后,周小异参加了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的面试。这是日,本最大的保险公司。“我花了两个月复习专业知识,而后参加保险资格考试。结果以97分的高分被日生保险录取。”周小异没有过多地描述复习的艰辛,只是说,她和保险有缘分。

这种简单的信念和热诚一路支撑着她前行。在外人看来,一个中国女人,在日本除了丈夫孩子以外举目无亲,没有社会关系,连最起码的语言沟通能力都有障碍,保险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我决定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我想我就笨鸟先飞吧,只能从人们认为可能性最低的陌生拜访开始。”周小异说。

一切源于陌生拜访

“陌生拜访”几乎可以和“不可能”划上等号。在培训中,老师也是这么教导周小异的。“不过在日本没有人际关系,我只能从陌生拜访开始,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例外。”周小异说,她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每天拜访100户人家。但是最初往往敲了100家的门,能够开门和她说几句话的也就那么两三家。

“没有想到,就在第一个月将近尾声的时候,我签了第一笔保单。”周小异忆及过往,仍不减兴奋。当时她去了一栋公寓进行陌生拜访。公寓是日本政府出资建造的,其中住有战争时期日本人遗留在中国的孤儿,也就是所谓的残留孤儿,他们大多会说中文。那户人家从东北搬到日本不久,全家人没有买过任何商业保险,在日本社会中几乎可以用“不同寻常”来形容。“我当时把背得滚瓜烂熟的保险产品以及保险理念介绍给他们,我想是我的专业精神和诚恳的态度感动了他们,这为我赢来了珍贵的第一份保单,真的意义非同寻常。”

这之后,由于地铁里的一次偶然相遇,周小异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客户。“当时我边上坐了个年轻的,手里抱着婴儿。因为小孩子不停地哭闹而手足无措。我就对她说,你抱孩子的手势有点问题,然后比划着告诉她应该这么抱,婴儿就终止了哭声。”在拉家常式的闲谈中,周小异和这位日本建立了友谊。出于对她的信任,这个孩子的保险就委托周小异了。

陌生拜访有没有窍门?周小异解释说,她以为一个优秀的营销员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一是保险的专业知识,包括保险、人寿、财险、股票信息、期货、宏观经济等等各方面的知识;二是道德和信誉;三是技术,也就是与顾客见面的一种表现和态度,说话的语气和技巧。“我比较愿意听顾客讲诉,虚心听完顾客问的每句话,然后就问,问得越多越好,再根据他们所讲的内容在心里为他们设计合理的保单,让顾客满意。”――这也许就是诀窍,但周小异不希望称之为“诀窍”,因为她是用心的。

大起大落的人生

周小异很喜欢说“奋斗”这个词,这也许是她在日本保险界闯荡后最深的感悟。“我是中国人,我要在那里开拓我自己的事业,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很庆幸,我成功了。”周小异这次回上海工作可谓荣归故里。她现在是日生保险和广电集团合资保险公司广电日生的日方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对她寄予厚望。

翻看周小异的简历,有点让人不能置信。她一个人的业绩相当于20个日本保险人的平均业绩,要知道,一个中国人能在日本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多么不容易。从1991年进入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她多次获得优秀营销员奖,国际继续率奖,并创下了年销售保额3亿元人民币的奇迹。2002年,她以优秀的业绩获得了美国百万圆桌协会(MDRT)会员奖。MDRT是一个要求很高的组织,不仅要求营销员有非凡的业绩,还要有一个很好的继续率。MDRT一直将全球会员人数维持在18000名至23000名之间,代表了全球最顶尖的6%的寿险从业人员。

进入保险公司感悟范文第5篇

孙智是热爱大自然的人,二十多岁时,经常喜欢登山、探险。有一次,为探险深山中的岩洞,从悬崖上摔下,险些伤了性命。他曾考察楚文化的发源河流——沮河,逆流溯源,写下《大河寻源》的磅礴诗篇。正因为他对大自然热爱到近乎痴迷,所以当他一接触赏石这门自然艺术之后,便表现出非凡的激情和能懂石语的通灵。从1989年开始爱上赏石后,只要一有空余时间,他就会寻觅在长江岸边,跋涉在大山沟壑,俯身于浅浅溪流。宜昌境内共有99条溪河,有石头的溪河几乎都有他的足迹。他在觅石的过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慷慨赐予。他常说,寻觅奇石,不是在于是否获得它,而是在寻觅奇石的时候,享受着那种期待、探寻、发现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可以让人忘却日常生活的琐屑、困顿以及行走的劳累。在这样的享受中,有时候不知不觉在长江的石滩上一走就是五六个小时。他把寻觅奇石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作为走进自然,让人的身心得到陶冶的修养。正因为这样,孙智的藏石几乎都是他自己到大自然中“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缘石”。他送给一位石友的斋号为“石禅斋”,其由来是,庙里的和尚为了修炼去种地,名为“参农禅”,寻觅奇石就是在“参石禅”,取“石禅斋”,就是通过欣赏石头陶冶性情。

孙智的赏石具有独特的风格,这与他艺术的多方修养是分不开的。他少年时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曾自学绘画,在部队经常为战友画像,团里举办幻灯比赛,他画的幻灯获得第一名。他曾报考湖北美院,专业课考试通过,因当年招的是陶艺造型,而他想学国画,最后只好放弃。他平时也喜欢练练书法。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他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为了更好地探索赏石艺术,他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赏石文化的书籍,甚至去研究西方工艺美术史、雕塑艺术等相关艺术。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以及他对赏石文化的深入研究,使他的赏石风格更注重自然、禅意、神韵、雅致、文气,具耐赏性。他将自己居室命名为“天石斋”,就是表明自己矢志追求的赏石境界是奇石的天然美,也表明为人要有石头坚韧、天真、实在的秉性。

孙智的赏石因为其丰富的艺术修养而具有鲜明的风格。他认为,赏石是对石头本真的欣赏,在欣赏中去感悟石头本质的美,不能一味地追求赏石的名贵和珍奇。他说,一个家庭的几案上置一小盆,即使盆里只有一茎小草,也会给人的视觉带来美,家里摆石头也是一个道理。所以说,他的赏石不完全是跟着市场走,而是跟着自然美的导向走。他有幸在三峡工程建设的一线工作,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时,亿万年的长江江底第一次在朗朗日光下示人,他慧眼独具,立即到长江江底中寻找有观赏价值的石头。每天中午别人睡午觉了,他却顶着烈日、踏着乱石泥沙、冒着浮尘,在江底寻找石头。我们可以从他刚出版的《三峡工程江底观赏石》一书中看到他的远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这部赏石专著是对中国赏石文化的贡献。因为谁还有机会进入三峡江底的世界呢?孙智还收藏了大量的三峡玛瑙石。前面讲到,宜昌市在古代就是盛产玛瑙、赏玩玛瑙的地方,可现在却少有人欣赏。当很多人在为一块石头能卖几千、甚至几万元的画面石而努力忙碌的时候,孙智却孤独地在山上、江河中收集玛瑙石。二十多年过去了,孙智的玛瑙石已堆满了两车库。宜昌赏石界的朋友为此给他一个封号——“三峡玛瑙大王”。三峡玛瑙雕件以其质地油润、表皮宝气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有人从河南南阳请来雕工专门雕刻玛瑙。当人们蓦然回首看到玛瑙石的价值时,才不得不佩服孙智独到的鉴赏力。

有人说丧志,而孙智却说,赏石可以立志、励志、成志。跋山涉水觅奇石,可以锻炼人坚韧的意志;赏石的形成,要经过不少磨难,在这个过程中,石头坚强、勇敢的品性,石头在长久的磨难中造就的美,可以给人不少感悟和精神动力。孙智在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工作,十分繁忙,曾先后担任中国人保财险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三峡坝区支公司经理、宜昌市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现任中国人保财险公司湖北省分公司办公室主任。1994年,他出版了《保险推销学》(25万字),该书经湖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评奖委员会评审,荣获湖北省经济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被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评定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被有关大学、中专和保险公司选为教材。2001年,他又出版《工程保险》(18万字)、《三峡工程保险实践》(13万字),并得到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的赏识而亲自为作者题词。2009年,他又推出47万字的《三峡工程保险探索与实践》专著。200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授予“十佳展业服务明星”、百名“展业服务明星”和“优秀员工”称号;2004年被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授予第二届全国“十大保险明星”和“保险之星”称号。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他专业素养的体现,是他工作的环境给了他机遇。但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清新高雅的生活方式和石之精神的陶冶促使他高扬着事业的风帆。

进入保险公司感悟范文第6篇

今年是她加入保险业的第十三个年头,共计服务客户500余人次。她2000年十月入司,首月转正;2002年~20013年,任业务主任、销售经理、兼职讲师,期间多次获百强理财顾问;2002年~2013年,获张家界、海南、厦门、北京、云南游;2010-2011年,二次入围荆楚英雄会,获分公司十佳展业明星、青山营销服务部个人保费冠军;2012年入围分公司五星级明星会员、总公司二星级星光会员;2013年获分公司钻石级明星会员、总公司三星级星光会员,获湖北分公司十五周年功勋员工奖并入围分公司“司庆盛典”。

行销感悟: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位朋友。

武胜 张利平

十年来她坚持以“专业至上、信守承诺”,“买保险买全险买对保险”的理念服务客户,赢得许多客户的信任和尊重。连续八年她都入围了总公司最高荣誉世纪圣典、连续四年被授予湖北省优秀保险人称号,并在湖北日报、武汉晨报上荣誉刊登。此外,她还是楚天圣典会长;二开率在湖北分公司排名第一。截止2013年11月,个人业务突破标保100万,再次荣获寿险理赔零投诉美誉!

行销感悟:专业至上,信守承诺,客户利益,永远第一。

武胜 杨雄英

她坚持泰康人寿“从摇蓝到天堂”的经营理念来服务客户,至今已成为1000多个客户的保险理财专家。她始终认为保险是一种大爱的表现,当每个家庭面临万劫不复的灾难时,保险能解决财务危机,让这个家庭获重获人生的快乐。

行销感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保险会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须品,我会把这种大爱传递给千家万户。

武胜 王全胜

1998年入司至今,15年悄然过去,十五年保险生涯的苦与乐成为他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和难忘的回忆。从业以来,他获得公司荣誉奖励无数。人寿保险的意义是工作的最大动力,在公司十五周年庆之际,他借此感谢近千名客户支持与信任,感谢公司给予舞台与培养,他会努力做得更好!

行销感悟:坚持做一件事就是成功!坚守就是对客户的信任与责任!

汉南 廖美玲

2000年7月她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国际贸易与金融专业,在2010年1月加盟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她敢想肯干的态度让她在新人中脱颖而出。2010年服务部新人王、区域营销十杰、分公司最佳新人;2011年服务部营销冠军、区域营销冠军、武汉本部楚天圣典、分公司荆楚英雄、总公司泰康杯、湖北省保险业金牌人、钻石级明星会员,三星级泰康之星,分公司优秀兼职讲师;国际注册财务顾问师协会(IARFC)会员(RFC)。

人生格言:真诚做人,认真做事!

中南 祝浩

2002年加盟泰康,当月转正,3个月晋升业务主任,次年晋升高级业务经理。2002年至今每年荣获“精英人”称号;多次入围公司各项旅游奖励;2012年、2013年入围泰康最高荣誉“世纪圣典”;2012年入围MDRT圆桌会议。

座右铭:真诚待人,诚信做事,兢兢业业地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武胜 张彦芳

坚持泰康人寿“从摇蓝到天堂”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服务高端客户,为60多位企业家提供家庭理财规划,合计标准保费1500余万。服务对象从中小企业主到上市企业董事长不等,在企业家内形成较好的服务口碑。于此同时,她还带领40多人的团队,让更多人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行销感悟:诚信经营,让每个家庭拥有“爱家之约”。

黄陂 刘兰芳

2005年加盟泰康人寿湖北分公司(时称武汉分公司),从事寿险行业8年,现任泰康人寿湖北分公司武汉本部正式业代。8年来多次获得优秀员工奖。2008年荣获武汉本部优秀员工;2010年参加总公司人民大会堂举办十周年庆典;2012年荣获武汉本部优秀员工;2013年荣获郊县个人前十强;2013年荣获泰康十五周年功勋员工奖。

座右铭:相信、听话、照做,就能成功!

江北收展 刘乾

刘乾进入寿险行业半年时间,“服务促成新契约,用心经营老客户”一度成为他的口头禅,在3个月的事业低迷期中他迷茫过、困惑过、怀疑过,但是经历了挣扎还是坚持了下来。作为新人,在专职单中做出“幸福有约”不能说空前绝后,但是对于很多人绝对是一注强心剂!他还在学习,还在进步!相信他将会更专业、更优秀!

座右铭:服务促成新契约,用心经营老客户

江北收展 何松泉

2012年2月何松泉才入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用热情真诚的服务感染了每个客户。2012年获得本部“新人王”称号;2012年7月入围“泰康之星”参加第九届中国保险精英圆桌大会,同年还参加公司在武汉大学举办的《武大寻根,缔造辉煌》的高手培训,2013年在团队中率先销售20万养老社区大单,获得养老社区“销售先锋”奖,同时入围湖北分公司十五周年司庆盛典!

座佑铭:热情、真诚服务每一个客户,把客户当朋友当亲人!不断学习,勇攀寿险事业高峰!

江北收展 陈丹华

陈丹华2013年6月入司,当月转正,目前业绩22万,虽然从事保险行业时间不长,但是在经过6月份成为正式收展员,9月份晋升资深收展员后,10月份入围嵩山幸福天使、长江论坛,并且入围4季度明星会员。

格言: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

武胜 文桃梅

选择了保险,就是选择了未来的生活,在文桃梅保险生涯中的第2个10年里,她将一如既往地热爱保险工作,把它当作我的终身事业。

行销感悟:感谢泰康,感谢我身边的每一个朋友,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你们……

宝丰 张艳梅

张艳梅在2003年10月加盟泰康人寿,现任高级业务主管。十年来她曾多次入围荆楚英雄会、世纪盛典、百万圆桌会;以出色的业绩入围明星协会钻石会员、泰康十五周年庆功勋员工等!

行销感悟:以“感恩泰康、感恩客户、感恩团队、感恩朋友”的理念,立志将最好的服务献给客户!

武胜 易阳

易阳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2003年11月从电力系统辞职加盟泰康人寿湖北分公司。目前是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国家高级企业培训师、国家中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中级寿险规划师、泰康人寿总公司优秀兼职讲师。曾接受《第一生活》专访、任《长江商报》特约理财顾问、“钱生钱”网站特约理财顾问、大楚网特约理财顾、长江经济广播电台特约嘉宾、全国理财师大赛华东地区第7名、连续三年获得世界华人寿险大会铜龙奖;目前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经济学研究生。

行销感悟:希望以自己的知识无限地回馈所有的客户和朋友们,和大家一起携手到老!

宝丰 朱静

朱静,泰康十五年庆功勋员工。2004年11月份加盟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多次荣获公司件数王称号!从业九年来,始终秉承“一切以客户利益为中心” “不断完善客户服务”“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的理念,为客户提供专业、规范的寿险服务。

座右铭:珍惜依赖,不负重托,尽心尽力,尽责尽义。

青山 邓爱珍

邓爱珍2004年入司,是武汉本部储备经理班第一期学员。入行9年来,共计服务客户360人。2005年1月受聘为兼职讲师;2006年“金九银十”金牌销售精英奖;2005――2007年被评为优秀业务员,多次入围湖北分公司荆楚英雄会,董事长荣誉餐;2006年获服务品质国际认证证书。多次被评为百强理财顾问、五星级明星会员;2010年、2011年获服务部业务十佳;2013年业绩突出,入围湖北泰康十五年功勋员工。

行销感悟:天道酬勤,业道酬专,人道酬善!

中南 洪静

洪静1999年进入保险业,2004年加盟泰康,现任营业部经理。2004-2012年连续入围高峰会、湖北分公司钻石明星会员;获美国国际寿险协会颁发的国际品质认证IQA奖;2013年全省“绿通卡”销售竞赛中获“绿通王”称号;2013年3月通过CIAM(特许寿险营业部经理)资格认证;泰康人寿优秀兼职讲师,三星级兼讲。

行销感悟:以诚信为准绳,以客户为核心,以服务为桥梁,打造个人保险业信誉与品牌!

江北收展 李静

作为湖北分公司收展金牌精英寿险顾问,李静连续五年保持精英级明星会员称号,年年入围湖北荆楚英雄称号,从总公司泰康之星星光会至今保持总公司泰康之星会员,现4星级星光会会员,入围总公司世纪圣典最高荣誉且年年获得行业内多次旅游奖项。

行销感悟:我可以“等待”,但意外、疾病、波折、年老以及子女的成长,资金的配置都不能“等待”。让财富与健康因有我合理建议让您人生更加精彩!

中南

2002年马小燕加盟泰康人寿,现任高级业务主任,优秀兼职讲师,目前拥有一千多位客户,因诚信、专业、热情深受客户好评,并多次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旅游奖励。2009年荣获寿险理财明星称号、十佳业务明星,个人事迹刊登武汉晚报;2013年参加华人寿险大会。

座右铭:真诚待人、用心做事

中南

刘利1998年10月加盟泰康人寿湖北分公司,历任业务员、见习业务主任、业务主任 、高级业务主任、业务经理、业务总监,先后参加过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和在大连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华人寿险大会,并入围历届的世纪圣典,获优秀个人和团队精英奖。现任寿险湖北分公司明星协会副会长,金牌明星会员。武汉大学商学院保险研究专业硕士,获保监会核发全国第一批保险经纪人资格证书。

进入保险公司感悟范文第7篇

陈东升的远大理想让他至今满怀激情。只不过他的激情是掩藏在他温文尔雅的外表下。

1988年,当陈东升参考《财富》500强的排序方法,首创“中国500家最大企业”评价的时候,他还没想到过,有朝一日他所领导的企业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这样一个排行榜。2004年、2005年、2006年泰康人寿连续三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不仅如此,2007年1月27日,泰康人寿还荣获最受信赖的寿险公司称号。陈东升就是泰康人寿的董事长兼CEO。但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显然并非他的目标,他在不同场合都强调他要带领泰康进入“世界500强”。

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对陈东升的梦想表示怀疑。从1996年创建泰康起,他用了11年的时间,把泰康从0带到867.20亿元的总资产(截至2006年底)。他敢于宣称,“(在中国)我们是唯一可以公开讲(自己是)资产没有一分钱呆账或者坏账的寿险公司。”并且连续保持三位数的增长速度,成为业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

陈东升的远大理想让他至今满怀激情。只不过他的激情是掩藏在他温文尔雅的外表下。他像大部分成功的企业家一样,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所以,当在泰康山东分公司的贵宾室里,在他接受记者的采访中,我会感觉到他的疲惫,但他显然已经习以为常。那个在中学时代就喜欢翻阅《参考消息》的湖北天门的少年,把这种每天阅读的习惯保持了几十年,压力再大,也从未改变。不管有没有应酬或者会议,不管早晚,他每天回到家中都会拿出一个小时来翻阅他订阅的大量报刊杂志,以财经类居多。他会把感兴趣的文章剪下,在第二天早上上班在车上的半个小时仔细阅读。他拥有财富,但他必须承担压力和社会责任,并且少有个人时间和空间,“上帝对人总是公平的。”他说。

陈东升有着比大部分企业家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在谈到他的经历时,他会在某个瞬间回到他“一生最美妙的时光中”去,那是他在武汉大学求学的四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那时侯他觉得人生最大的梦想,是在武大当个教授,有一艘小艇,“在月光下荡漾在东湖的湖心”。许多年后,他距离这个梦想已经越来越远,但这,却不可替代地成为他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陈东升自我评价是一个书生气的人,他也强调自己的这种书生气在他的经历中、在商海中不断被磨砺,但本色未改。

在那天的采访中,陈东升被真正吸引的话题,是关于艺术的。这似乎是一个与保险毫不相关的话题,但如果你知道他是当今中国最大的拍卖公司嘉德拍卖的创始人、并至今担任董事长的话,那你对此就不会有丝毫惊讶了。当我提到嘉德的时候,他立刻陷入其中。“5000年中国的文化都经你手……”他眼中流露出的光彩显示出他对艺术的热爱。“当你站在一幅作品前,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作品的时候,不管它的作者是山人还是宋徽宗,这个人仿佛仍然存在并且鲜活地站在你面前,不管它已经存在500年或者1000年或者更久远,那一刻,已经没有了历史和时间,时间和空间被浓缩成一个点,你就在那个时空交叉点上和古人交流……”,“太愉快了,太美妙了……”当沉浸其中时,面对记者他几乎在喃喃自语。

一个可以让自己的精神肆意徜徉的艺术品的世界,这就是陈东升的精神世界。艺术的熏陶以及他对艺术的感悟,让他身上显现出更多的儒雅之气。他说在自己老了的时候,也许会回到嘉德,因为“那是一个可以放置精神的地方”,但现在,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他选择了泰康。“我在今天的位置上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你解决了16万人的就业,对1000多万个家庭承担责任,精神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的事业和人生追求。

陈东升是一个对“事业”有着独到见解的人。他在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过:“在我还没有创办企业的时候,大概在1992、1993年,我看到过一个在深圳的同学,做股票,有2000多万的身价,相当于今天的2-3个亿吧,但他身边只有七八个人,我觉得,他虽然有钱,但他没有事业,他对社会没有贡献、没有影响。当时我还认识一个民营企业家在深圳办工厂,他从湖北天门老家带去了200多号人,浩浩荡荡,他的钱虽不如我的那个同学多,但他有企业,有四五百号人,他对社会的贡献也更大。通过他们两个我得出一个结论:有钱不等于有事业,有事业一定不会缺钱。所以我坚定要做事业,做事业就是要把一个企业做好,解决庞大的就业,成为一个品牌,对社会有贡献,这样才能体现个人的价值。”

今天,他正是抱着这样一种“坚定要做事业”的信念,领导着这样一个16万多员工、860多亿资产的企业,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陈东升访谈:把能量蓄积下来

1 中国要强盛就必须有世界级的企业

《保险家》:您在1 9 8 8年任《管理世界》杂志副总编辑时,就参考美国《财富》500强的排序方法,首创“中国500家最大企业”评价,在企业界影响深远;现在又领导泰康以进入“世界500强”作为企业的目标,在您身上似乎存在一种浓厚的“500强情结”?

陈东升:当年我在研究“世界500强”的时候就发现,每个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与其国家的整体实力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我坚信一个国家的强盛就必定会表现为企业的强盛,中国要强盛,就必须有世界级的企业。我那次进行“中国500家最大企业”评价是中国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对企业进行评级,“国际惯例”从此也成为一个流行语。有时一个词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说从那时侯起,500强就成为我的一个梦想,一种信念。

《保险家》:您在2 0 0 4年被美国《财富》中文版评为“年度中国商人”,您在接受其采访时,说实现“世界500强”的目标所需要的时间是15年,现在是否还这样认为?

陈东升:是,1 5年是一个大概的时间段,但并非没有根据,泰康依现在的方向走下去,按照行业规律和它的发展速度,会在10―15年的时间内达到世界500强企业的规模,乐观一些是10年,保守一些是15年。这基于两个判断,一个是有机会,这一点是对保险行业的判断,这个行业是高成长性的,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我现在一直在经营嘉德,我就不会这样提;另一个是有信心,中国正在向一个消费型社会发展,政府现在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其实是一个从“先富”到“共富”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结果,就是“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他们追求体面的职业、稳定的收入、美满的家庭、健康的体魄、充足的闲暇和周游世界,将成为这个消费型社会的主体。

《保险家》:在消费特征上,您曾经就“中产阶级”提出过“新新三样”的概念?

陈东升:对。“老三样”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新三样”是彩电、冰箱和洗衣机;而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中国已经出现“新新三样”,即汽车、住房和保险,保险在未来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泰康人寿的客户定位于中国的中产人群,并倡导一种新生活理念。

2 不为上市而上市利润达到10亿元是个指标

《保险家》:您曾经宣称“泰康是中国唯一敢于公开说自己没有呆、坏账的寿险公司”?

陈东升:这是一句公正话,也是一个得罪人的宣言(笑),我有必要做一个。应该说在1993年以前成立的金融公司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与企业机制有关,但在1992年允许成立股份制公司之后,很多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决和遏制,只要把握好就不应该出现类似呆、坏账问题,从1996年泰康成立开始,我们就坚持“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之路,我们的宣言只证明我们在发展中把握得比较好。

《保险家》: 您刚才提到了“ 国际化”,该做何解?

陈东升:我所提倡的“国际化”并不是通常人们理解的把生意做到国外去,而是在标准、体系和公司规范上与国际接轨,使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保险家》:您在2002年的时候曾经组织自己的管理团队进入北大国际MBA班学习,这是否也是您追求国际化、规范化管理的一个举措?

陈东升:对,不仅仅那一批,至今我们已经举办了很多期MBA、EMBA学习,并且会一直搞下去,这已经成为泰康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保险家》:现在是否有所受益?

陈东升:当然。现在在我们的管理团队中就形成了泰康特有的话语体系,就是“泰康文化+保险知识+MBA管理即专业化管理知识”,我的观点是,保险公司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金融公司,它还应该是和自来水公司一样是一个公共服务行业,所以这个行业需要的是高素质、高责任感、高专业化的人才,而我们的这些培训对于塑造这样一支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人才战略一直是我们泰康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现在外资保险公司大批进入中国,他们第一个盯着要挖人的就是我们泰康(笑)。前些年,保险公司开始成立时,人寿被称为保险公司的黄埔军校,后来股份制公司并起,平安又被称为股份制保险公司的黄埔军校,现在我们很害怕泰康会成为外资保险公司的黄埔军校(笑)。

《保险家》: 监管部门评价泰康人寿“找准了中大型金融服务集团的定位”,泰康人寿下一步是否考虑上市?

陈东升:我们把2007年定位于“人力资源年”,泰康人寿今年工作第一位的是干部建设、梯队建设。甚至我也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了,要确保泰康人寿无论谁来当家都能持续健康地发展。我们希望泰康人寿在最好的阶段上市,比如利润达到10个亿是一个指标。泰康人寿已连续四年保持盈利,2006的泰康人寿实现税后利润4.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21%。

《保险家》:也就是说泰康人寿利润再翻一番才可能达到你们的上市指标。除了利润,你认为让投资者认可保险公司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

陈东升:股东组成的董事会,他们考核我们的核心价值,第一是总保费,第二是内含价值,第三是税后利润。而我们在业务管理中则会关注公司的资产结构、内涵价值、偿付能力水平和经济资本水平;内涵价值水平是保险公司上市股价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泰康人寿在业务结构上注重增加内涵价值高的资产,比如我们大力发展个险业务,关注保费总量、人力指标、内涵价值的协调发展。我们也是在保险企业里全面引进经济资本的风险管理,并引进经济资本参与业务战略规划的。

我一向的观点就是“ 不为上市而上市”,现在还是这个观点。上市的目的是什么?一是缺钱,二是要把企业变成公众企业,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公司。我们一直在按照一个现代化公司的标准来发展企业,在中国的金融业第一个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第一个引进外资等等,都在向一个国际化的现代化的公司靠拢。

《保险家》:泰康人寿与同时成立的其他保险公司相比,抓住了哪些机会?

陈东升:泰康人寿十年前率先进入保险市场,我们抓住了低成本扩张的机会。随后泰康人寿坚持稳健经营和专业化的发展,没有进行多元化发展,目前我们仍是一家专业的人寿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是现代保险业的生命线,保险资金的负债性质决定了资产配置,我们抵挡了多元投资的诱惑和带来的风险性,我们认为一个在债券市场做得成功的保险公司才是明智的,所以泰康人寿投资债券的比例相对较高,从已实现投资收益加上账面浮盈收益看,泰康人寿投资水平一直在业内名列前茅。

泰康人寿在不同发展时期推出不同市场营销观念,今年泰康人寿已转变观念,准备拓展西部地区和农村市场,2006年末、2007年初,我们在内蒙古、甘肃、贵州三家分公司相继开业,表明对西部地区的保险机遇充满信心。

3 赢利后要把能量蓄积下来

《保险家》:从1996年到今年,泰康人寿正好走过了11年。860亿资产,1300万客户,这两个庞大的数字,换成谁都很受用。

陈东升:在金融企业里,这样的规模还只能算“小弟弟”级别。资本短缺是每一个金融家永久的痛。金融企业是做钱生意的,没有大本钱做不了大生意,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偿付能力是前提,其意义相当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假设一家保险公司做到10000亿的规模,他就必须对应至少400亿的资本,否则偿付能力就有问题。

《保险家》:连续几年,您不断地说服泰康人寿的股东,虽然赢利,但先别分红。

陈东升:我想把能量蓄积下来。没有办法,做企业,就是一个“不归路”的游戏。不过,现在握在股东们手中的股份,显然越来越值钱,谁都愿意和我一起把这个游戏“玩”下去。

4平均保费含量合理最重要

《保险家》: 炒股的人都知道“ 市盈率”。听说您对市盈率有一个自己的理解?

陈东升: 我的理解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如果一个上市公司有20倍的市盈率,你愿意买它的股票,这就意味着,你先把它20年的赢利“买”回来了。市盈率越高,只要你愿意持有,就说明你对这个企业的未来越有信心。但对企业来说,越高的市盈率,应该意味着越沉重的压力。如果是50倍市盈率,企业就要为投资者打50年的工。所以,我在泰康人寿已经提出的一个概念就是做“资本节约型”公司。我认为这是一个综合效率的概念――人家一个月卖两张保单,你才卖一张,可是你卖的这一张是3000元保费,人家两张加起来才2000元,那么你的保单成本就比别人低,“件均”保费含量就更合理。

还不止这些,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管理能力都对“资本节约”有重大意义。其实保险公司风险最大的并不在偿付,而是在投资这一块。如果投资水平不高,再怎么“节约”都无济于事。而我手下的投资团队,确实也对得起我的这个理论,多年来泰康的投资回报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5用六个职业解决就业问题

《保险家》:有时候,一些保险公司的头面人物动不动爱把“提高营销员地位”挂在嘴上,您好像对此一直很客观?

陈东升:不一定要把保险营销员定位得太高,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西方社会刚有保险

那会儿,营销员也像卖萝卜白菜一样卖保险,卖到一定阶段“卡”住了,熟人都卖完了,他却不知道怎么服务陌生人。但现在,美国社会判断中产阶级的标准之一,就是有没有“6个人”为他服务,其中一个就是保险人,成功的保险人已经成为一个高收入群体。

除了保险人,我说的“6个人”还包括律师、会计师、医师、汽车销售人和房屋销售人。10年后,这6个职业会成为中国就业量最大的职业。换句话说,怎么解决就业问题,国家要让这6个职业的从业人数扩大化。所以,如果你有朋友担心以后就业难,让他赶快挑这几个职业来做吧(笑)。

6 商业是一个了不起的学科

《保险家》:一个比较私人的问题,如果有一天您不再从事保险行业,您会选择做什么呢?

陈东升:教书,或者社会公益事业。《保险家》:回到你大学时代的梦想中去?

陈东升:(笑)其实我现在对商业有许多思考,我觉得商业是一个了不起的学科,它应该和哲学和文学等等学科一样重要。

事实上真正的商业开始于3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之后,此前,在世界历史的范围内都只有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等家,独独没有企业家。

从这个角度我们去看待现代文明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经济发展史,而经济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企业史,企业的历史就是一部企业家史,这部企业家史的核心就是企业家精神,而这个精神的核心呢?就是创新精神。我经常会做这样一些思考,并希望与人分享,所以我希望站到讲台上去(笑)。

陈东升自述:

时代造就了92派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企业家

我觉得与时展相对应,企业家也有不同的类型。中国经济改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逐步开放市场,社会中出现了一股下海浪潮。在第一批“下海”的人中,有一些是通常被人所说的“出身不好”的,过去叫“地、富、反、坏”,有的是劳改释放,有的是犯过错误,也有一些是无业游民,这些人由于生活所迫,处于社会的底层,决定了他们的冒险精神和做事的胆量。他们从南到北倒买倒卖,这些人里开始产生了第一批万元户。他们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最大的贡献之一是搞活了流通,而且大部分人也是在流通领域赚到了钱;同时这些人致富后,树立了成功者的样本,也开始改变社会、人们的观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价格改革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枢纽,价格改革带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双轨制,于是出现寻租现象,这个时期有一批高干子弟或有丰富社会核心资源的人“下海”,造就了又一批富人。这批人有些有关系、有门路。因此可以说这批人是靠体制的转型来获得财富。

1 9 9 2年邓小平南巡后,活跃的青年群体当中有一些人开始经商,我把他们叫“92派”。1992年体改委出台了《股份公司暂行条例》、《有限责任公司暂行条例》,这是中国企业发生真正变革的转折点。这两个文件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在人们很少纪念它,但我记得它,因为我是最敏感的,是这两个条例的受益者。当年想创立企业可是不知道资本从哪儿来,有了这两个文件后,就可以去募集资金,可以去依据一种商业模式来寻找投资人来投资。嘉德、泰康,都是在这两个暂行条例后成立的。对这两个文件我记忆深刻,当时天天把它们揣在怀里,办嘉德时,我要起草公司的章程、治理结构,基本上是按那两个文件来起草的。所以,从1992年开始在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企业的创新。

我把1992年开始创业的企业家们分为南北两派,南方派企业家大多以房地产起家,靠圈地运动,走综合化、多元化的道路,基本上是什么赚钱投资什么。北方派的企业家更多的是寻找一个行业的空白点,迅速创造行业的先锋企业,然后带动行业的发展。有人说,北方派基本上是靠制度发展带动一个好的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像今天田源的中国国际期货公司是期货业的领导者,我当年创立的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是中国拍卖业的领导者。它们率先在行业里走专业化的道路,是这个行业的先驱。

在1997、1998年,西方的高科技革命浪潮、网络经济的热潮掀起了第四次经商浪潮,出现了人们常说的海归派,海归派对中国企业最大的贡献是,他们把新的企业家价值和精神用一种制度来保证。有了“创始人”和“期权”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张朝阳、丁磊成为干干净净、白手起家的财富英雄。他们没有所谓的原罪。

社会上一直对企业家有一种“ 原罪”说,但事实并非都如此。从1992年企业制度规范条例出台后出现的企业家和海归派应该不存在“原罪”二字,为什么过去的很多企业家有原罪现在没有了呢?这就是一个制度演变的过程,当年企业家的原罪是因为没有相应的企业家的制度,没有企业家价值的评估制度,到了第四代企业家的时候,有了创始人的概念,有了期权的概念,这就解决了企业家的价值问题,解决了如何承认企业家对企业的贡献问题。

今天,不管是靠胆子的,靠老子的,靠脑子的,海归派,都开始走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道路,如果不具备这三点,就无法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尤其是要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你不是这个行业的前五位,未来的生存就要受到严峻挑战。规模也成了今天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不和国际接轨,就无法打赢在家门口的这场国际化的竞争。

92派产生和思想转变的社会与文化基础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的好孩子、邓小平的好学生,的好战士。我们成长在三个时代,青少年时代受革命的教育,激情、激进,大我的意识很强。为什么说是邓小平的好学生呢?我们是在改革开放后上大学,参加工作后赶上中国改革最波澜壮阔的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种文化制造了一种很强的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具有这种神圣的历史责任感成了这一代人极鲜明的特征。所以这一代人的思想可以用范仲淹的两句话来概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大学毕业分到外贸部经济研究所工作,当时湖北有一个学术刊物叫《青年论坛》,我被委任为青年论坛北京记者站站长。那时我骑着一辆女式小自行车,穿梭于北大、人大、清华、中央党校、北师大之间,经常凌晨三四点钟回到宿舍,很累但乐呵呵的。这些工作都是业余做,一分钱报酬都没有,甚至连公共汽车费都不报销,完全无私地工作和奉献,就觉得能为国家为社会做事情就很好。现在的人是很难理解这些的。

所以说“92派”是很特殊的一代人,这批人,经历过激情革命的红色年代,经历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激动人心的改革洗礼,从过去那种极左的思想一下子转到改革开放的思想,有痛苦有失落。邓小平南巡后经历了思想转型,觉得要实业救国,经济救国,有很多人开始投身创办新型企业的浪潮中。正是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积淀造就了“92制度派”。

我为什么会办企业

上大学时,我最崇尚的职业是科学家和教授,第二是企业家,对政治家是最看不上的。现在倒过来了(笑),我觉得对一个男人来讲,政治抱负应该是第一位的。做不了政治应该做企业。因为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需要非常多的素质,需要非常多的约束力,要把各种能掌控的因素、不能掌控的因素进行调和。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比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所需要的特质更高,它成功的概率也更低,更不容易。学者的生活相对要简单得多,因为他可以掌控自己。我认为我自己的这种思想转变,其实也代表了这样一个时代的发展过程。

我办企业还有两个因素,动力是来自于评比中国500强企业。

过去在外贸部经济所做研究时,是在发达国家研究室,有一种很强的优越感。在这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外文期刊,像《财富》、《商业周刊》、美国的外交季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年报、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还有每天国际上各类通讯社的消息,等等,那是一个丰富的营养库,所以我才知道有世界500强、《时代》封面人物。这些对我影响很大。后来到《管理世界》当副总编,是出于一种很纯朴的考虑,那时还不到三十岁,有快成长的想法。现在看,有些投机,到杂志社根本没想长干,觉得它是个跳板。但是到《管理世界》的经历的确改变了我的一生。当时我对编辑们说,《管理世界》应该办出特色,像《财富》有500强,《时代》有时代人物,我们《管理世界》能不能搞个什么东西?于是就决定搞中国500家企业评比。就是这样一个动议,后来我们在中国第一家推出500家的企业评价。中国企业500家评比一举获得巨大成功,《管理世界》杂志也获得了成功,成为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媒体。

当时我把中国500家与世界500家进行对比,很惊讶地发现一个现象:世界经济强国的排序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的排序有高度的吻合。就是说美国是头号强国,世界500强企业中它的公司一定是最多的;日本是第二号经济强国,在500强里它的企业也是第二多;德国第三号,它就第三多。这个发现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当时记得语录里有一句“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想,要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拥有一大批世界性的跨国公司。这是我真正的改变。

于是开始有很强烈的愿望,有朝一日自己创办企业,如果能办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那才是我人生的最高梦想。

第二个因素,缘于一个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正确的判断:对于创业者来说,凭借关系可以获得一个进入市场比较高的起点,但是进入市场后一定要学习西方企业走市场的道路,不能把企业的发展依靠、维系在和政府的关系上,靠政府的资源来挣钱,这条路会越走越窄。我在1993年说的一句话,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引用,就是“利用计划经济的余威,抢占市场经济的滩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利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人脉关系、社会资源关系获得一个好的起点,但是要清楚地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走市场经济的路子。嘉德就是这样的路子,泰康也是这样的例子。

(本文原载于《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保险家启示录

1.作为一个优秀的保险家,必须能够敏锐、准确地把握时代脉博和社会发展趋势,以从大环境的变化中寻找公司发展的良机,并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客户群,在细分市场过程中确立竞争优势。

陈东升早在1992年就有过一句后来广为人知的名言:“美国今天火的,就是明天中国火的。”所以他下海成立了一个拍卖公司和一个保险公司,事实证明了他的眼光。而他以自己的判断,从一开始他就将泰康的客户群定位于“白领工薪阶层”即后来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泰康抓住了这个日益庞大的正在成为一个消费型社会主体的人群,他们对社会发展的敏锐洞察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做强,然后追求做大

尽管泰康人寿不是国内的巨无霸,但她所具备的竞争力却是最强的,是同行不可忽视的手,因为他们是业内最健康最有潜力的公司。

陈东升在1996年泰康人寿创办之初就提出“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之路。他发现多元化经营成功的企业很少,而专业化经营成功则比比皆是,世界的发展趋势也是分工越来越细。“而且,中国企业早晚有一天也要学会规范经营,与其将来被迫去规范,不如一开始就规范。”因为“把握得很好”,所以,他才敢于宣称“泰康是中国惟一敢于公开说自己没有呆、坏账的寿险公司”。这从泰康的发展轨迹中不难看出,其实在2000年之前,泰康的发展并不快,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在之后较长的时间里没有再批准成立新的保险公司,而且对这些新保险公司开设分支机构也作了限制。有的保险公司为了实现增长,出现了很多违反反监管规定的问题,而泰康人寿则坚持不为所动。因此,2000年之前其增长并不快。作为规范化经营的另一个明证是,在中国寿险业中,泰康人寿一直保持着客户投诉率最低。

尽管他们一直没有放弃追求(做大),但他们首先选择了做强。恰恰是他们的“稳健”和“规范化”让他们具备了一个能够追求更大规范的良好的平台。这正好印证了经济学家郎咸平的一句话: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领袖,记住两句话:第一,过去的成功经验即使放弃,也不可复制到未来;第二,未来的成功必须放弃做大做强的理念,要一步一个脚印,并精益求精。

3.追求国际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入世后各个领域的逐步放开,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的步伐加快,而中国的保险公司也正在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中国的保险公司对国际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但中国保险公司的“国际化”并非仅仅是一句口号。

陈东升对“ 国际化” 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所提倡的“国际化”并不是通常人们理解的把生意做到国外去,而是在标准、体系和公司规范上与国际接轨,使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4.注重技术

也许你并不是一个“技术决定论者”,但技术却无可抵挡地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技术运用上,泰康COPY全球一流的寿险管理软件。技术平台成为泰康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最有力的保障。

5.为什么不去模仿

我们的保险家都太在乎创新了,这没什么不对,但他们却往往忽略了“模仿”。

“最好的创新就是率先模仿”,这是陈东升最著名的一句话。泰康的营销体制来自东南亚等地,而信息技术、精算、管理、财务和投资等内务方面则向欧美学习,精算师和财务总监是在全球招聘的,中文版寿险管理软件则是COPY的。业界对泰康的评价是“一间会搭便车的公司”。

在陈东升看来这是一个时代浓缩的一个理论,是一个后进国家在向先进国家过渡时期保险企业的后发优势理论。“我们就是要找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做标杆来进行模仿,尽快地让中国的企业接近世界水平。”陈东升道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模仿并不简单,模仿的过

程甚至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为你必须把别人的经验和模式本土化,以适应中国的经济环境。事实上,陈东升倡导的“国际化”未尝不是一种模仿。

6.作为一个保险家,你是否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和精神追求?

如果你以“太忙”、“工作压力太大”为借口,给出了一个否定的回答的话,那现在就是你应该好好反思一下的时候了。一个保险家忙到很难顾家,并且永远都是他的下属在围着他转的话,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这会让你陷入一种非理性的生活状态中,并且身体会变得糟糕起来。

陈东升在这方面十分丰富,艺术的纽带给了他一个异常丰富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和众多朋友自由交谈,这也成为他作为一个保险家气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成功保险家十大必备特质

一、严正的道德感

如果保险家的价值观不明确,保险公司的价值观也会摇摆不定。这不至于造成营运危机,但除非公司顾意付出高昂的成本,否则无法网罗一流的员工。因为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在自己无法认同的企业工作。

二、勇于做困难的决定

许多的决策,必须在资讯不足的情况下做出。领导人经常要面对各种利害冲突,在无法掌握充分事实的情况下,做出决定。不忍造成别人痛苦、害怕树敌、需要充分证据才能做决定的人,不适合担任保险公司领导人。

三、思想明晰、能掌握重点

这是做困难决策的必备条件。领导庞大的保险公司、在时间的压力下处理复杂多面的问题,是心智的重大挑战。必须要能从复杂的情况中,解析出关键要点,才能规划出有效的策略。在时间压力及众说纷纭的混乱中,保险家必须能专注在真正重要的议题上,对于无法达成的事项也要务实地放弃。

四、“野心”

最好的保险家,是“帝国”建造者,他们要创造可以留传后世的基业。这不是自大的个人野心,而是对卓越的狂热及永无止境的追求。这是优秀领导人不可或缺的条件。

五、有效的沟通技巧

这是一项相当新的要求,由于媒体、分析师、股东、客户、环保团体等外界因素,对保险公司营运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保险家必须能够具有说服力,但并不代表每件事都要和盘托出。要激励众多的员工,必须能提出清楚的目标,激励员工共同追求。如果无法赢得员工的信任,建立自己的诚信,就无法达到这样的目标。

六、知人善用

由于人力资本越来越重要,所以保险家必须有识人之明。保险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决定谁最适合哪个位子。和大部分的高层工作一样,这同时需要直觉与经验。

七、为公司储备未来领导人

要学习领导的艺术,再伟大的书,都比不上一位好老师。所以高效率的保险家不但知人善用,更是好老师,能将自己的技能,传授给身边的人,并鼓励其他的人也教导同事。不管在组织的哪个层级,这都是培养领导人的最好方法。

八、自信

培养人才,意味着必须和一群优秀的人才共事,还要引导、激励他们。会忌妒属下的保险家,无法博取属下的忠诚。自信使人能够承认自己的弱点,并寻求协助,而不会过度防御,自觉不如人。成功的保险家必须能说:“我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些什么”,而不会失去同事的尊敬。

九、适应能力

在事情不顺利的时候,仍能保持活力与弹性。保险家不只要能察觉市场、民意、政治风向的变化,还要能迅速找出应对之道,不被自己过去的信念所局限。

十、魅力

MBA课程不会教你如何培养魅力,但成功人士几乎都拥有这项特质。这有时需要一点运气,但运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人物档案

陈东升: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出生年月:1957年12月27日

籍贯:湖北天门

学历:武汉大学经济学系,经济学博士

■个人经历

1983年7月至1988年就职于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发达国家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1988年至1993年5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副局级)、中国500家大型企业评价协会副会长;

1990年担任《1979年以来中国十年改革开放成果评述》副主编,成功组织主办“中国工业四十年成就展”;

1993年5月至1996年8月任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6年8月至今任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泰康人寿

泰康,我国夏商时代一个皇帝的年号,取“国泰民康”之意。

■精彩语录

要站到一万米的高空看这个世界,身处到一百年的时空观察这个世界,这样才能有远见与坚持。

一个企业的成长,三年决定生死,五年打下基础,八年站稳脚跟,十年小有品牌,二十年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做企业就是要做事业,不是单纯做生意,只有做事业的人才能有做百年老店的想法。

■成功宝典

进入保险公司感悟范文第8篇

近日,记者专访了新华保险南阳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窦峰,以下是这次访谈的主要内容。

成长的脉络――在不断的挑战中成就自我

1994年,窦峰从南阳理工学院生化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制药厂工作,四年后,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他毅然辞去了收入丰厚的工作,应聘到某人寿保险公司做一名业务员。对于众人的不解,窦峰很坦然,他说想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平台。然而现实并非坦途。对于一个刚刚入行的大学生来说,推销保险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但善于思考的他认为:“客户不是不需要保险,而是对保险不理解,对目前这种急功近利的推销模式不理解,销售要想做好首先要从真诚服务做起。”怀着这样的服务理念,他以真诚周到的服务打动了无数客户。没过多久,窦峰的业绩连连攀升,迅速跃居到公司的前几名。

2002年,多家寿险公司相继入驻南阳,都曾向窦峰伸出了橄榄枝。但经过一番仔细考察后,窦峰最终选择了新华人寿。他称自己是被新华人寿那无与伦比的优势所吸引:一是公司打造“立信于心,尽责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强调诚信经营,履行责任。二是新华人寿的产品与市场上诸多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不是按现金价值分红,而是采用保额分红,并以复利的形式递增,能带给客户更多的实惠。三是新华人寿是全国四大寿险公司之一,当时特别需要管理干部。因此这次选择意味着窦峰从个人营销向管理干部转型的一次选择。

2004年年底,时任新华人寿宛城营销服务部区经理的窦峰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放弃两三万元的月收入,以内勤经理的身份筹备邓州营销服务部,重新打拼。经过一番紧张的筹备,2004年10月,邓州营销服务部顺利开业,开业时人力就达600余人,并且连续4个月在全国新华系统内业绩排名第一。2005年2月,因业绩优异,他被破格提拔为新华保险南阳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同年9月,又被委以重任,只身前往新华保险漯河中心支公司任总经理。在新华保险漯河中支任职总经理的两年多时间里,窦峰运筹帷幄,一举将漯河中支在只有三个机构的情况下从全省新华系统的倒数第一名提升至前六名,各项绩效指标均实现了质的跨越。

接任新华保险南阳中心支公司总经理,是在2008年的4月初。上任伊始,窦峰就提出了“居安思危,与时俱进”“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营销思路,告诫全体员工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提出的口号“南阳中支是个大机构,但不是一个强机构,要想做大做强必须上下一心,围绕强机构数据开展工作”做成板面挂在了各个营业区的职场内,用来提醒大家戒骄戒躁,努力拼搏。这样的做法一开始并不被员工理解,在大家看来,南阳新华历经五年多的发展,各项数据在系统内名列前茅,很多地方让人为之自豪,但是,当大家在强烈的忧患意识的感召下,奋力拼搏,争分夺秒地工作,当南阳新华再次刷新了一项项纪录,当看到凸显公司核心价值的个人业务标准保费月均平台较去年增长100余万元,当地市场占比由原来的4.04%增长到8.52%,整整翻了一番时,员工们由衷地敬佩这位审时度势、指挥若定的领航人。

人生的感悟――感恩生命,拥抱生活

面对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记者试图探究新华保险南阳中心支公司这位领航人成功背后的奥妙。谈起自己从业来所走过的路程,他总结出这样一个成功的公式:成功=选准道路努力拼搏+面对困难锲而不舍+拥有感恩之心具有包容之道+面对诱惑不为所动。

一是选准道路,努力拼搏。选准道路是年轻人择业成功的基础,目前年轻人择业有一种误区,大都喜欢安逸稳定的工作,而这样的工作注定会对能力的提升有所折扣,未来的市场是能力竞争的市场,因此年轻人择业要选择那些发展潜力大、挑战性强的工作,一旦选准,再苦、再累、再难也要去努力拼搏。而我国保险行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其发展潜力巨大,并且该行业的挑战性又强,保险人才尤其是优秀的保险人才却严重不足,这些都将为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

二是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好的职业,困难肯定多,面对困难要知难而上,这是成功的必备态度。

三是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要有包容之道。浮躁是目前这个行业的通病,小有成绩忘乎所以,没有了感恩,没有了包容,这两点缺失将会导致失去和谐的环境,使自己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感恩使人低调、不浮躁,而包容无论对管理者还是对普通员工来说都能够赢得人心。

四是面对诱惑,不为所动。在一个地方小有成功后,接下来的诱惑就会越来越多,这时要明确自己选择的初衷。不少人因为禁不住高薪水、高地位的诱惑而“背叛”自己初始的选择,这种“背叛”成者寥寥败者多多。选择时收入和地位不是重要的,能力能得到不断提升才是至关重要的。

期许未来――让更多的老百姓拥有新华人寿最好的产品

2009年,新华人寿南阳中支的战略目标是:深化管理打造优质服务,让更多的老百姓拥有新华人寿最好的产品。窦峰认为,作为一名保险公司的带头人,就要考虑把老百姓最需要的产品、最需要的服务带给他们,这是一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所必须担负起的责任。对于如何实现未来的目标规划,他有着自己清晰的思路。

一是加大培训的力度,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通过严格的选才,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销售队伍的专业技能,要求全员通过保险人考证。把“客户至上”放在第一位,在保险产品的销售中严禁误导客户。

二是严格遵守“为客户寻找赔付理由”的理赔宗旨,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理赔服务。

三是强化服务理念,保险不是卖出去的,而是要通过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的,售前服务重要,售后服务更重要,售前服务是让不了解公司的客户了解公司,售后服务却是要让客户信任公司,这才是公司长久健康发展的基石。

四是搞好人才的梯队建设。保险业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公司会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将最优秀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迅速建立人才的第二梯队。

进入保险公司感悟范文第9篇

自从退出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职位后,柳传志就一直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之内。

“我是从做制造业一路摸索走过来的,因此对于制造业的很多东西的把握都比较准。但现在,我做的是专业投资和战略股东,很多是互联网,非传统产业,我愿意更相信年轻人的判断力。在的投资公司里,我希望是强势的CEO,弱势的董事长。我只有花时间想透以后,有十足把握的时候才发言来辅助他们的决策”。柳传志如是说。

走国际化道路的联想集团经历了并购IBMPC以后,正在艰难地“借船出海”,扮演着一个“拓荒者”的角色。并购之前,柳传志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担任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并购之后,杨元庆接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则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而柳传志从挑选了这个接班人开始,柳传志始终是杨元庆坚强的后盾。

淡出联想集团,柳传志离开了20年为之奋斗的企业一线。他从企业家涉足资本界,转而成为联想控股总裁,旗下五家公司――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先后完成了联想系的构图,一个羽翼丰满的联想新版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一切,也让人们看到柳传志已经从一个实业家,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投资家。在他心目中,联想版图的未来,他已经勾勒在心。

点评:柳传志曾表示退休后要做一个快乐的老头。

蔡雪晴:优势在于执行

年销售额1.5亿元的科宝不是一个大企业,但在刚兴起的橱柜行业,它占据了老大位置。科宝年轻的女掌门人蔡雪晴快人快语,做起事来雷厉风行。

从公司的白领,到回家和父兄一起干企业,两者的角色转换很大,但最初雪晴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1996年以后,公司的发展很迅速,当销售额到8000万元左右的时候,管理已经跟不上市场开拓,与业务不相匹配。当时面临着“强行起飞”还是“停下来整顿管理”的两难选择。一方面,业务在增长,一方面你看到库存管理不完善,票据管理混乱,产品丢失,后期安装跟不上,服务不到位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又力不从心,不知如何下手。这也是她后来去英国留学的主要原因。

在英国学习MBA理论知识的时候,蔡雪晴明白了规范化经营规模化公司该如何操作,对管理有了一些感悟。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建人力资源系统。根据业务规模进行职位及资质职位体系梳理。

这些年来,蔡雪晴已经能够驾驭企业管理。蔡雪晴说,通过掌握的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看到在公司产生的效果和积极的影响,是她的乐趣。科宝准备在两年内完成股份制改造,然后上市。面对这个宏大的目标,蔡雪晴正在一步步地接近。

点评:从管理的痛苦中到找到乐趣。

李东生:如果能重来TCL会做得更好

“任何一家成功的电子企业都是全球化的,没有哪一家可以偏安一隅就能成功。”李东生说,TCL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不是国际化本身带来的,而是企业自身问题在国际化过程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在企业的发展中迟早是必须要解决的,“既然国际化的道路是正确的,就要坚持走下去,不能自己把自己打倒”。这位全球最大彩电企业的缔造者,看起来已经走出了逆境的困扰,

过去20多年,从电话、彩电到手机,TCL一路高速成长,顺风顺水。李东生在最有自信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业务上的大挫折,原因,是TCL多媒体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后的连年巨亏。而且这个挫折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能力,打击当然巨大。

李东生的梦想是将TCL做成一家“受人尊敬和最具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先企业”。并购汤姆逊以后,TCL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全球彩电业霸主和全球手机业第七强。虽然并购法国汤姆逊提前圆了TCL全球彩电霸主之梦,但它不仅不能给公司带来任何帮助,反而成了压在其肩上的一个债务包袱。

沉重的教训告诉李东生,如果可以重来,一定要有对并购业务进行重新规划。不要指望通过修修补补就能让老机器像新系统一样工作。企业国际化一定要有整体、清晰的战略规划和资源规划。李东生说,走到哪儿算哪儿、机会牵引型的国际化是很危险的。经过半年多的反思,李东生终于悟透了持久战的道理:大部分人都希望TCL的国际化立竿见影,但国际化是一个长远的战略,不可能急功近利。

点评:为了新的发展,企业应必须改变不适应的基因。

陈东升:泰康人寿利润10亿元才考虑上市

保险公司步入中国A股上市企业行列,已成为2007年证券市场开局以来一道“亮丽风景线”。随着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在A股上市,很多保险公司都开始了对上市的准备和憧憬。

泰康人寿10年前率先进入保险市场,抓住了低成本扩张的机会。随后泰康人寿坚持稳健经营和专业化的发展,没有进行多元化发展,目前仍是一家专业的人寿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是现代保险业的生命线,保险资金的负债性质决定了资产配置,我们抵挡了多元投资的诱惑和带来的风险性,一个在债券市场做得成功的保险公司才是明智的,所以泰康人寿投资债券的比例相对较高,从已实现投资收益加上账面浮盈收益看,泰康人寿投资水平一直在业内名列前茅,泰康人寿将在最好的阶段上市,比如利润达到10个亿是一个指标。

在业务管理中则会关注公司的资产结构、内含价值、偿付能力水平和经济资本水平;内含价值水平是保险公司上市股价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泰康人寿在业务结构上注重增加内含价值高的资产,大力发展个险业务,关注保费总量、人力指标、内含价值的协调发展。我们也是在保险企业里全面引进经济资本的风险管理并引进经济资本参与业务战略规划的保险公司。

点评:不追赶潮流,制定指标,踏实做事。

季琦:互联网创业的概念已渐渐过时

曾经是互联网行业淘金者的季琦,现已成为酒店和旅游圈子里的名人,他与合伙人创立的携程网曾在纳斯达克上演过奇迹,接下来是大红大紫的如家酒店,汉庭酒店的CEO,而现在他又低调宣布创建名为“汉庭快捷”经济型酒店,再度投身于经济型酒店的创业之中。

“汉庭快捷”经济型酒店是季琦的第四个目标,“互联网创业的概念已经渐渐过时”,季琦说,投资人的热情正在传统行业风生水起,“至少在这里成功率会高很多”。

IT行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周期,现在很少有企业是纯做IT或互联网的,它被分解到很多不同行业里去了,那些门户网站主打短信和娱乐,他们是娱乐公司、传媒企业;我也有网站,但我是做酒店的,再也没有单纯的“互联网创业”的概念,聪明的投资者已经感受到变化。

从携程到如家,从汉庭再到汉庭快捷,离开也是一种开始,不离开携程,就不会有如家,不离开如家,就不会有汉庭和汉庭快捷,如家定位于经济型酒店,汉庭是定位于中档的豪华经济型商务型酒店,而“汉庭快捷”是经济型酒店,连锁酒店的崛起当然会改变酒店市场的格局,汉庭酒店连锁是一个更为细分的市场,房内设施体现了对商务人士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目前,汉庭旗下已经有17家酒店开业,季琦希望率领旗下的两个品牌的酒店能快速发展尤其是今年,到年底将把旗下的酒店数量扩张到100家。

点评:亿万身价不能代表他的传奇,传奇的是他所有的创业都是如此成功。

张海:原健力宝集团董事长被判有期徒刑15年

在被羁押22个月后,原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张海被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两项罪名,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5年。张海获判后表示要上诉。

张海利用职务之便,共侵占健力宝集团资金人民币1.207亿余元,挪用健力宝集团资金人民币8644万余元。

进入保险公司感悟范文第10篇

从1981年开始算,他和保险业荣辱与共在一起,已经整整27年;从1989年开始算,他和寿险结下不解之缘,也已经20年。作为那个时代最值得骄傲的大学生,他的专业是电力,或许他曾经想像过要给自己的“电力人生”留下最张力的影像;不过,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或许是要服从组织的分配,他甘愿回到工厂锻炼,积极投身生产一线,踏着时代变迁的急促脚步,让自己迅速出类拔萃。

因为认真,他果然很快崭露头角,年纪轻轻的官衔已至科长。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清醒的人,他只是想认真雕琢属于自己的人生,不作任何无谓的妄想。可是,1981年的职涯突变,虽然在历史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却给了他一个充满爱与责任的完美的职业人生。因为那一年,他投身于保险的洪流,并很快成长为中流砥柱。

沧海桑田背后,是一个卓越领导人的成长历程。而他却极其不愿意将这样令人咋舌的“保险年轮”烙上“兴趣与价值的关键所在”,只是平常地理解为“干一行爱一行,除了认真,没有啥好说的。”问这样的转变是否有过困难?“很多事情,只要你认真去解决,就没有问题。”他轻描淡写,一定是用到了“行云流水般的心情”来描述自己“行云流水般的人生。”

事实的确是这样。因为认真,他带领的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曾创造过无数奇迹,以保费收入为例,1995年为5.29亿元,2003年便翻至105.34亿元,8年间增长了20倍!而这一数字在2007年又有了质的刷新。评论说,他和他的梦想之军,几乎每一天都在继续着山东国寿团队在山东保险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奇迹。

可是,他的性格中因为认真,似乎少了包容,多了严厉。这是否有些悖论?“事实上,他喜欢笑,有些冷幽默,他以为我们都不应该怕他,我们是不怕他,并且敬重他。”他的伙伴如此描述。

的确,没有质疑,只有敬重。这么多年,他一直都在为那些红花甘愿做着绿叶,一直都在言传身教着“做保险先做人,做人成功,一切成功”,只是始终希望自己“默默无闻”,惟一的一张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曝光于媒体的照片还是拍于十几年前。然而对于事业,他却从未放慢脚步,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深知个人的成功与否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信任他、敬重他、追随他的每一位伙伴,属于培育他的中国人寿和他终生热爱的寿险事业。

在所有人看来,他已经尽到甚至超越了一个领导者的责任。而他还在继续,继续尽其所能,让更多的团队和个人,在依靠勤劳和智慧,为社会、为客户、为家庭承担更大责任、解决更多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实现精神、物质的双丰收。

作为拥有“简身险”、“千禧理财”等中国人寿产品的忠实客户,这也是他理解的保险涵义――“互相帮助,解决自己一生中遇到的问题。”

他就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总经理――宋金平。

2008年2月的最后一天,温暖的阳光从窗外洒满房间,因那些从未被问到的问题,在忙碌的工作间隙,他作着梳理心路的努力。很明显,那些情景,仍然深深地映在他的脑海中,甚至,每一个细节都会让他再次感动。这些来自20多年间自己的面孔、表情和动态,让他找到自己在岁月中的影子,同时,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今天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他而言,这是属于他自己的20多年。而他也坚信,因为保险而关怀的生活,会让每一天,都像花儿一样,芬芳开放。只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因为认真而成就的人生,认真得浑成天然,认真得不着痕迹。

他是一个

重诚信的人

他几乎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的专访,他以为“事情都是同志们一起干起来的”,他不过是在“尽一个为官者的责任”,可是,在省级诸大报刊的重要版面却经常能看到山东国寿精英们的风采,他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来传递保险的‘爱’和‘责任’,而这些做得好的伙伴,就应该获得这样的奖励。”在领导和同事眼里,他是一个“含蓄”、“低调”的人,只是喜欢执着于“认真做事”,他自己也笑言,有十几年没有照工作照了,“要将更多的机会留给那些需要的伙伴们。”同事们也都习惯了他的张力地工作着和不张扬地生活着。而对于这样的事业状态,他以为“恰到好处”,在严峻的市场状态下,打造长期持续力的发展格局,才是他身为山东国寿领军者的责任。

作为中国最大的寿险企业,目前,山东国寿在全省拥有900个遍布城乡的分支机构和100多个种类主导市场的保险产品,可以针对企业、家庭、个人等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保险保障服务。每一天,都会有近5万名保险营销员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如何保持国寿形象的统一性与品牌吸引力?如何确保公司服务的规范化和高品质?如何增强山东国寿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又好又快发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宋金平对这一中心工作,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宋金平深知,“对于中国人寿这样的保险企业来说,我们提供的产品不是普通的有形实物,也不是一般性的商业服务,而是以保险合同为载体构成的一种信用制度,其实质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也就是我们常说得‘言必行,行必果’。‘成己为人,成人达己’是中国人寿的企业文化理念,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公司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是我们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

“可是,在保险主体不断增加,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与有序市场规则相违的不诚信现象从来不曾间断,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整个行业的整体形象,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社会信誉度。”

面对记者的疑问,宋金平坦言,“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信用是经济主体之间开展交换与合作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信用更是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和关键。保险营销奉行的是一种保障承诺,而这种承诺,要持续到订立保险合同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样一个行业特点,决定了保险业的经营是以信用为本的。离开了扎实的信用基础,保险业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更谈不上发展和壮大。试想,如果有一天你去银行取钱,银行没钱付给你了,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银行可能因为对一个储户失去承兑的信用而引发信用危机,人们开始集体涌到银行去挤兑,一家银行因为失信而破产,同时,导致非常可怕的连锁反应。因为银行破产,首先打掉的是人们对银行的信心,进而动摇人们对整个经济的信心,从而造成人们的大恐慌。所以说,在现代社会中,信用就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2 0 0 3年,当山东国寿突破百亿大关的时候,宋金平曾发表了一篇――“诚信立司铸品牌,干事创业求发展”的署名文

章。作为“诚信山东”真诚的和弦者,在宋金平的眼里,他的诚信,山东国寿的诚信,从来都是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事实的确是这样,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便能显现宋金平对于“一诺千金”的尊重。专访的那天早上,因为一个突然的电话通知,要求他必须立刻赶到山东省保监局,中国保监会相关领导莅临济南,需要听取山东国寿的工作汇报。当得知记者已到了山东保险大厦,宋金平的选择是,先将承诺的专访完成,之后他再去继续另一个承诺。

对于诚信,宋金平坦言,“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文化大省、资源大省,作为省内寿险市场的第一大商业寿险公司,中国人寿所处的行业地位,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勇担行业和社会责任。因此,公司在着力发展业务的同时,必须从自身做起,践行‘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我们积极开展‘诚信兴司,从我做起’活动,在全体员工中营造‘诚实守信为荣,违约失信可耻’的道德风尚,确保公司广大员工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提升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的同时,加强公司的内部管理和体制改革,加强对人的教育与管理,有效防止人的违规行为和信用失范。在外部,通过我们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敬业专业的服务品质,让客户了解和熟悉中国人寿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服务宗旨,培育和增强客户的忠诚度;我们还充分运用各种传媒手段,积极开展社会宣传活动,让社会和广大客户了解和熟悉中国人寿的服务承诺、服务理念和服务能力,让中国人寿成为‘中国人’选择寿险产品的‘第一联想’。”

所以,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人失信行为,宋金平也给出了他自己的忠告:首先要加强管理,不能局限地以保费收入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素质和水平;其次,要按制度办事,说到做到,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绝对不到巧立名目来克扣属于人的正常收入;第三,要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能力和水平,更关键的是,培养他们“做人要想成功,诚信先行”的理念。

他其实是

一个文化人

宋金平坦言,自己实际上是一个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的人,或许是因为太多时间都给了工作的缘故。不过,他喜欢在周末的时候,如果有周末的话,他会陪朋友或是家人,到济南的南部山区,去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在宋金平看来,这是繁忙工作最好的解压方式。实际上,他是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寂静中,找回自己作为曾让人骄傲的工农兵大学生的“文化情结”,感悟和享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灵性。

所以,专访的时间,我们将更多的时间给了中国人寿的企业文化建设。

宋金平认为,“多年来,山东省分公司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得益于我们的经营思路紧扣市场脉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得益于我们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紧跟市场步伐、经营机制和经营增长方式不断创新,更得益于我们运用领先市场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艰苦创业,不断进取。这是我们将‘双成’理念融入公司经营并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措施和行动的结果。”

在宋金平的管理理念中,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强大力量和源泉。这种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公司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着重处理好两种关系,即企业内部人际利益关系和企业外部人际(与消费者,与竞争对手)利益关系,这是确立现代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和主导价值观的基础。

他告诉记者:“双成”文化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忠恕之道。儒家忠恕之道最初由孔子在《论语》中表述出来。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的具体内容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退一步说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忠恕之道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它的一般含义是承认他人与我一样都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主张在人际交往中兼顾人我。孟子继承孔子的一贯之道,形成了诸如“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学说。从孔子到孟子,忠恕之道所表达的内容都是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设身处地为对方、为他人着想。这就是所谓的“立人”、“达人”和“勿施于人”的基本含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传统的“忠恕之道”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内外部的人际利益关系,承认、尊重他人的利益,不做损人利已的事。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意指不断完善和壮大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和社会服务,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壮大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客户和社会服务,才能帮助和促成别人实现价值;也只有在成就和帮助他人,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发展和完善自己。

从中国人寿的外部环境看,“双成”是指中国人寿与其客户的相互成就,共同发展,同时,也包含中国人寿与同业公司共同发展的含义,强调中国人寿与同业公司共同培育、繁荣中国寿险市场的历史重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双成”文化强调中国人寿要把自己的成就完全建立在对社会的奉献上,只有社会的繁荣、稳定、进步,才有中国人寿的发展和成就。只有坚持和遵循这一核心理念,并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和思想境界,才能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形成中国人寿、同业公司、客户、员工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赢”格局。当记者问到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给市场竞争带了压力时,宋金平平和地说:“我倒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压力,只要我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外资保险公司有很多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大家同场竞技,共促发展,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市场竞争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广大消费者,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这应该是成熟的自信带给他的包容的心态。

据宋金平介绍,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通过多年来的科学管理和规范经营,铸就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强大的品牌优势。“我们拥有主导市场的100多个种类的保险产品,可以针对企业、家庭和个人等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保障;我们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了个人、银行兼业、团体保险三大销售体系;我们的分支机构覆盖全省各市、县、区,并且在乡镇建立了营销服务部,具备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效快捷服务的能力;面向社会大众,重点经营中高端客户的市场定位,使我们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这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资源。”

无疑,在宋金平看来,消费者对保险企业最大的需求就是信用。“我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管理塑造‘中国人寿’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将这一品牌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我们的经营行为中,使我们的承诺与客户对我们的期望达到一致。”

宋金平相信,借助文化的力量,中国人

寿可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他是一个

凡事用心的人

正是有了宋金平这样负责任、敢创新的好领导,山东国寿在中国人寿的众多分公司中,才能连续多年保持着排头兵的优势。作为管理者,是否满意自己所交的答卷?又有什么样的心得?对于这样的问题,宋金平笑言,“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他告诉记者,“我们都知道,在寿险界,投入才能收获,付出才能杰出,平凡才能不凡,磨炼才能熟练。回顾这些年,推动我前行的就是一种不断与观念奋斗、与困难奋斗、与市场奋斗的精神。我常常告诫自己和周围的同事一种理念:凡事用心。用心想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要做就做最好、要争就争第一。这种理念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成事要诀。早在创业之初,面对许多困难,我一直要求自己要往好处看,往大处想,往细处察,往深处解,并在销售组织内提出了‘敢于与观念奋斗、与困难奋斗、与市场奋斗’的响亮口号,激励伙伴们勇敢面对各种挑战。”

采访中,对于记者“如何应对外资保险的竞争压力”,宋金平举重若轻地笑言,“最开始,确实在心理上觉得有些压力。几年后,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每个公司都有好的东西,外资进来以后,更能让自己认识到不足,从而取长补短,更好地发展。”

在宋金平的眼里,没有观念的突破,就没有业务的突破,而观念突破恰恰是最难的。“过来人都知道,那时候在山东保险市场上中国人寿与人保公司的业务是5亿与20多亿的差距。我们在营销组织中提出要在3年之内赶超产险,有些人就认为是白日做梦。我们就从改变人寿不如人保的固有观念入手,在每一个职场都提出超越目标,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处处体现为荣誉而战,没用3年我们就实现了既定目标。”

而2007年的数据为: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全系统实现保费收入128.29亿元,其中,寿险首年期交业务实现2 0 . 3 6亿元,风险型业务及投资型管理费收入实现72.99亿元;公司总资产达400多亿元。市场份额为42.42%,继续保持市场主导地位。

虽然连续保持山东寿险市场主导地位,虽然每一项业务指标都为增长,宋金平却认为: “ 几年来的工作很不平凡、很不容易。我们坚持以业务发展为中心,抓住了重要机遇,迎接了严峻挑战, 经受了许多考验, 积累了新的经验。”对当前影响公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各种挑战他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中国人寿特色的寿险发展道路, 努力创造有质量的规模、有效益的速度、有持续力的发展格局,在新的基础上推动公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新的一年孕育着新机遇、焕发着新气象。我们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精神振奋,锐意进取的山东国寿团队,在以宋金平为班长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必能开创公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背景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与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民保险公司作为新中国惟一的保险公司,承担起了发展中国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农业保险等各个领域保险业务的重任,也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中国人寿保险事业开始了她艰难的历史进程。

上一篇:新人保险培训感悟范文 下一篇:新华保险培训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