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春电影范文

时间:2023-10-13 16:04:10

美国青春电影

美国青春电影篇1

[论文关键词]青春类型电影;青少年形象;心理特征

在美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中,青春类型电影(也被称为青少年电影、校园电影或者成长型电影)一直备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尽管几乎从未被视为影迷中最富洞察力的骨干群体,青少年却无疑是最为有力的好莱坞青春电影票房的保证。这些主要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尽管故事风格不同,表现手法多样,但却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美国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生活状态。而当代的美国年轻人,作为多元化的一代,在美国青少年电影中也折射出了不同类型,风格迥异的青少年形象。最容易为观众拍手称赞的青春电影为青春励志型电影,它给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怕挫折,并充满热情的青少年形象。在这种类型中,青春成为主题,青春片是一种并不纯粹的电影类型。如果把它放到一个世界性的类型参照系中.它既不像西部片那样有着明显的视觉符码,也不像歌舞片那样有着固定的外部表演模式.甚至也不像喜剧电影那样谈得上有稳定的风格效果。WWw.lw881.com在青春片那里,只有一些通常的母体式的主题类型或某些常见的环境标志。如家庭、校园。确切地说,青春片更接近于一种题材,而励志则成为叙事的主线,成为主体的行为动机。这类电影多以喜剧为主,尽管剧情有时落人俗套.却丝毫影响不了人们对于此类电影的热衷。作为涉及机能与情感的作品,好莱坞青春电影尊奉着一条体现在所有幽默中的心理规律,即它们令观众身心放松。这也成为青春电影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青春励志片之所以近几年来在美国、日本等国大受欢迎,并受到极大地关注。这和它自身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密切相关。人物角色的错位,必然产生一定的喜剧效果。贬低、不一致、机械作用和解脱之感。都是笑的源泉.而这些源泉绝不是详尽无遗的了。不过,在这些源泉当中。最巨大的源泉无疑是不一致。俄国著名哲学家别林斯基(v.g.belinskiy)在诗的分类中也曾说过:“喜剧的内容是缺乏合理的必然性的偶然事件。是主观幻想的世界或者似乎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现实的世界。”喜剧的主人公是离开了自己精神天性的本体性的人们.“喜剧的实质是生活的现象同生活的实质和使命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在喜剧中便表现为自我否定。在青春励志片中,就出现了这种“不一致”.作品的内容都是“缺乏合理的必然性的偶然事件”,从而产生了喜剧效果。

以爱情为主线的美国青少年电影也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校园电影。在动人的校园爱情故事中。这类电影给我们塑造了充满活力并纯情浪漫的青少年形象。而好莱坞的一些青春片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则由于好莱坞的商业机制而表现为另外一种特点。上个世纪90代中期以后,好莱坞的青春电影进入了一个高产期。在这个时期,《一吻定江山》《我恨你的十件事》《美少女啦啦队》等一批描写高中生生活和初恋故事的影片相继问世。

青春电影是关于青春的,所有上文提及的影片都包含年轻的角色以及他们特殊的问题和生活方式。很明显,影片中的这些设置都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的。然而,和日本唯美、青涩、浪漫的青春电影有所不同,美国的青春类型影片非常注意将校园文化和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因此在这些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健康美丽的形体和优美动感的舞姿;可以欣赏到在年轻人中受欢迎的流行音乐和摇滚乐:可以听到高中生流行口头语:而生日派对、毕业舞会这些高中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景也频频出现。再配以初恋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些影片中显得浪漫又不失幽默和时尚。很显然,好莱坞青春片中青少年的形象的这些特点与好莱坞的商业体制是分不开的。定位于暑期档、以青少年为主要观众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制作时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目标人群的欣赏口味,生产出一个个带有明显商业特征的浪漫故事。而青少年也乐于在观看这些人为的浪漫中得到青春宣泄,并从片中青少年的形象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清新浪漫的青少年形象之所以在美国青春电影中一再出现,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无关系。可以说,青春期是青少年对异性的心理需要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并最渴望与异性交流、了解并成为朋友的时期,应该说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爱情也因此成为青春电影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而这种情感因为初涉人世而显得更加美好和浪漫。初恋的故事往往因为其所表现的不掺杂其他因素的纯粹的爱情而令人感动和流连。

除了正面形象的塑造,我们在许多美国青春电影中也看到了各种叛逆的,堕落的甚至走向毁灭的人物形象。这就是被称为“青春启示电影”(youthapocalypsefilms)的亚类型片。青春启示电影有个特点,或者破坏力急剧爆发,或者受到压抑直至毁灭。美国白人青少年在此类影片中总是被塑造为这样一种形象:他们往往具有病态的暴力倾向,并对现实和未来表现出骇人的冷漠。进一步说,被认为与这种对病态的暴力和快感的渴望相一致的,正是他们对于白己的白人青少年身份的认同需要。这一片型完全不同于曾在美国80年代流行的平庸青春片。青春启示电影常常受到一部分年轻观众的狂热追捧并享有无上地位,其中某些影片也同时获得了惊人的票房和评论界的赞誉。

这些走向毁灭性的青年形象的塑造暗示了我们最深切的社会和个人的焦虑。那就是:性恐惧、社会失序和青年人前途黯淡。这些无疑在不同层面影响着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而媒体对于对少年犯罪、暴力和性的大肆渲染和夸张,艾滋病的威胁等等对于尚处于青春不稳定期且模仿力很强的年轻人来讲,无疑会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在青春启示电影所呈现的特定媒介环境中,青春期及其相关问题应当被视作某种社会现实而得到力求真实的反映和重新思考。

电影《半熟少年》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故事,其情节展开也并未遵循常规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反之,影片记录了“不算主角的主角”几位生活在都市中的少男少女24小时之内的生活状态。影片追随其男主人公们在曼哈顿的街上和公园里游逛,记录他们追求女孩、偷啤酒、闲逛、玩滑板、消磨时间、买毒品、吸毒和斗殴。尽管他们有不同的社会背景,然而这些男孩的不同种族的身份设定却受制于他们所共同拥有的百无聊赖和对性的追求与沉迷。他们的欲望大多数都围绕着性:追求它,保有它以及对自己曾有过的性经历的自吹自擂。影片还表现了女主人公珍妮的遭遇。当她被确诊为感染了艾滋病时,她试图寻找泰利,正是泰利将艾滋病毒传给了她。泰利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艾滋病,更不知道他已经传染给珍妮。在影片结尾,当珍妮找到泰利时,他正在奸污下一个纯洁的受害者达茜,而且很可能也传染了她。然而,当珍妮发现他们时,她自己已经因服用毒品而变得茫然麻木,所以并没有对此加以阻止。

这些少年的所作所为,加上他们不断提及的性爱,所表现的正是我所认为的“年轻身体的破坏力”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些少年对他们自身及其体液的失控是一种表层的、象征性的失控,而这实际上是对于他们的“反叛的”行为的巧妙隐喻。

而曾在美国创下超高票房记录的《美国派》《大学新生》等所谓青春性喜剧类型的电影,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另类、特别、颠覆传统,但并非走向毁灭的年轻人的形象。性既是好莱坞青春片的心理学规律的一部分,也是其社会学规律的一部分。好莱坞青春片中的其他身体机能亦然。以《美国派》为例,这部影片因为它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和戏剧性的故事而大受人们欢迎,片中的四个高中生也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狂热追捧。有人认为,这部影片使用的狠衰的语言和以色情为基础的滑稽场面显得过于粗俗。但不管怎么样,人们不得不承认,在它之前,还没有哪个银幕形象能够把青少年的性焦虑表达得如此幽默和透彻,因此这四个高中生受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也是必然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青少年形象的出现也是颠覆性的,它消饵了青春电影中“浪漫”与“毁灭”两种形象之间的界限。《美国派》中的主人公撕破了浪漫青春片中异性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对于性采取了直言不讳的态度;另一方面,和反映青少年问题的电影不一样,性在《美国派》中被处理得理俗而又清澈,丝毫没有罪恶感。

美国学者埃·拉宾认为,青春片的核心主题是“作为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既不是无能为力的儿童,又不是自立的成人,而是处于一种成长中的过渡状态”,它涉及“年轻人的生活脱离大社会中成人所关心的问题和责任的转移”。这也明显使得青春片标志着一种统一的消费行为,其中既包括每个时代对电影的消费,也包括对电影中所表现的时尚的消费。美国学者斯蒂芬尼·扎切莱克在论及《美国派》等“青春喜剧片”时认为,这些青春喜剧满足了青少年心想事成的实用主义心理。

美国青春电影篇2

关键词:青春类型电影;青少年形象;心理特征

一、在美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中,青春类型电影(也被称为青少年电影、校园电影或者成长型电影)一直备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

尽管几乎从未被视为影迷中最富洞察力的骨干群体,青少年却无疑是最为有力的好莱坞青春电影票房的保证。这些主要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尽管故事风格不同,表现手法多样,但却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美国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生活状态。而当代的美国年轻人,作为多元化的一代,在美国青少年电影中也折射出了不同类型,风格迥异的青少年形象。最容易为观众拍手称赞的青春电影为青春励志型电影,它给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怕挫折,并充满热情的青少年形象。在这种类型中,青春成为主题,青春片是一种并不纯粹的电影类型。如果把它放到一个世界性的类型参照系中.它既不像西部片那样有着明显的视觉符码,也不像歌舞片那样有着固定的外部表演模式.甚至也不像喜剧电影那样谈得上有稳定的风格效果。在青春片那里,只有一些通常的母体式的主题类型或某些常见的环境标志。如家庭、校园。确切地说,青春片更接近于一种题材,而励志则成为叙事的主线,成为主体的行为动机。这类电影多以喜剧为主,尽管剧情有时落人俗套.却丝毫影响不了人们对于此类电影的热衷。作为涉及机能与情感的作品,好莱坞青春电影尊奉着一条体现在所有幽默中的心理规律,即它们令观众身心放松。这也成为青春电影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青春励志片之所以近几年来在美国、日本等国大受欢迎,并受到极大地关注。这和它自身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密切相关。人物角色的错位,必然产生一定的喜剧效果。贬低、不一致、机械作用和解脱之感。都是笑的源泉.而这些源泉绝不是详尽无遗的了。不过,在这些源泉当中。最巨大的源泉无疑是不一致。俄国著名哲学家别林斯基(v.G.Belinskiy)在诗的分类中也曾说过:“喜剧的内容是缺乏合理的必然性的偶然事件。是主观幻想的世界或者似乎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现实的世界。”喜剧的主人公是离开了自己精神天性的本体性的人们.“喜剧的实质是生活的现象同生活的实质和使命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在喜剧中便表现为自我否定。在青春励志片中,就出现了这种“不一致”.作品的内容都是“缺乏合理的必然性的偶然事件”,从而产生了喜剧效果。

以爱情为主线的美国青少年电影也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校园电影。在动人的校园爱情故事中。这类电影给我们塑造了充满活力并纯情浪漫的青少年形象。而好莱坞的一些青春片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则由于好莱坞的商业机制而表现为另外一种特点。上个世纪90代中期以后,好莱坞的青春电影进入了一个高产期。在这个时期,《一吻定江山》《我恨你的十件事》《美少女啦啦队》等一批描写高中生生活和初恋故事的影片相继问世。

青春电影是关于青春的,所有上文提及的影片都包含年轻的角色以及他们特殊的问题和生活方式。很明显,影片中的这些设置都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的。然而,和日本唯美、青涩、浪漫的青春电影有所不同,美国的青春类型影片非常注意将校园文化和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因此在这些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健康美丽的形体和优美动感的舞姿;可以欣赏到在年轻人中受欢迎的流行音乐和摇滚乐:可以听到高中生流行口头语:而生日派对、毕业舞会这些高中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景也频频出现。再配以初恋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些影片中显得浪漫又不失幽默和时尚。很显然,好莱坞青春片中青少年的形象的这些特点与好莱坞的商业体制是分不开的。定位于暑期档、以青少年为主要观众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制作时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目标人群的欣赏口味,生产出一个个带有明显商业特征的浪漫故事。而青少年也乐于在观看这些人为的浪漫中得到青春宣泄,并从片中青少年的形象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二、清新浪漫的青少年形象之所以在美国青春电影中一再出现,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无关系。

可以说,青春期是青少年对异性的心理需要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并最渴望与异流、了解并成为朋友的时期,应该说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爱情也因此成为青春电影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而这种情感因为初涉人世而显得更加美好和浪漫。初恋的故事往往因为其所表现的不掺杂其他因素的纯粹的爱情而令人感动和流连。

除了正面形象的塑造,我们在许多美国青春电影中也看到了各种叛逆的,堕落的甚至走向毁灭的人物形象。这就是被称为“青春启示电影”(youthapocalypsefilms)的亚类型片。青春启示电影有个特点,或者破坏力急剧爆发,或者受到压抑直至毁灭。美国白人青少年在此类影片中总是被塑造为这样一种形象:他们往往具有病态的暴力倾向,并对现实和未来表现出骇人的冷漠。进一步说,被认为与这种对病态的暴力和的渴望相一致的,正是他们对于白己的白人青少年身份的认同需要。这一片型完全不同于曾在美国80年代流行的平庸青春片。青春启示电影常常受到一部分年轻观众的狂热追捧并享有无上地位,其中某些影片也同时获得了惊人的票房和评论界的赞誉。

这些走向毁灭性的青年形象的塑造暗示了我们最深切的社会和个人的焦虑。那就是:性恐惧、社会失序和青年人前途黯淡。这些无疑在不同层面影响着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而媒体对于对少年犯罪、暴力和性的大肆渲染和夸张,艾滋病的威胁等等对于尚处于青春不稳定期且模仿力很强的年轻人来讲,无疑会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在青春启示电影所呈现的特定媒介环境中,青春期及其相关问题应当被视作某种社会现实而得到力求真实的反映和重新思考。

电影《半熟少年》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故事,其情节展开也并未遵循常规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反之,影片记录了“不算主角的主角”几位生活在都市中的少男少女24小时之内的生活状态。影片追随其男主人公们在曼哈顿的街上和公园里游逛,记录他们追求女孩、偷啤酒、闲逛、玩滑板、消磨时间、买、吸毒和斗殴。尽管他们有不同的社会背景,然而这些男孩的不同种族的身份设定却受制于他们所共同拥有的百无聊赖和对性的追求与沉迷。他们的欲望大多数都围绕着性:追求它,保有它以及对自己曾有过的性经历的自吹自擂。影片还表现了女主人公珍妮的遭遇。当她被确诊为感染了艾滋病时,她试图寻找泰利,正是泰利将艾滋病毒传给了她。泰利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艾滋病,更不知道他已经传染给珍妮。在影片结尾,当珍妮找到泰利时,他正在奸污下一个纯洁的受害者达茜,而且很可能也传染了她。然而,当珍妮发现他们时,她自己已经因服用而变得茫然麻木,所以并没有对此加以阻止。

这些少年的所作所为,加上他们不断提及的,所表现的正是我所认为的“年轻身体的破坏力”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些少年对他们自身及其体液的失控是一种表层的、象征性的失控,而这实际上是对于他们的“反叛的”行为的巧妙隐喻。

而曾在美国创下超高票房记录的《美国派》《大学新生》等所谓青春性喜剧类型的电影,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另类、特别、颠覆传统,但并非走向毁灭的年轻人的形象。性既是好莱坞青春片的心理学规律的一部分,也是其社会学规律的一部分。好莱坞青春片中的其他身体机能亦然。以《美国派》为例,这部影片因为它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和戏剧性的故事而大受人们欢迎,片中的四个高中生也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狂热追捧。有人认为,这部影片使用的狠衰的语言和以色情为基础的滑稽场面显得过于粗俗。但不管怎么样,人们不得不承认,在它之前,还没有哪个银幕形象能够把青少年的性焦虑表达得如此幽默和透彻,因此这四个高中生受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也是必然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青少年形象的出现也是颠覆性的,它消饵了青春电影中“浪漫”与“毁灭”两种形象之间的界限。《美国派》中的主人公撕破了浪漫青春片中异性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对于性采取了直言不讳的态度;另一方面,和反映青少年问题的电影不一样,性在《美国派》中被处理得理俗而又清澈,丝毫没有罪恶感。

美国学者埃?拉宾认为,青春片的核心主题是“作为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既不是无能为力的儿童,又不是自立的成人,而是处于一种成长中的过渡状态”,它涉及“年轻人的生活脱离大社会中成人所关心的问题和责任的转移”。这也明显使得青春片标志着一种统一的消费行为,其中既包括每个时代对电影的消费,也包括对电影中所表现的时尚的消费。美国学者斯蒂芬尼?扎切莱克在论及《美国派》等“青春喜剧片”时认为,这些青春喜剧满足了青少年心想事成的实用主义心理。

美国青春电影篇3

(一)后青春化怀旧色彩掩饰下的软性电影美学

顾名思义,青春电影应该是以青春题材为主。但吊诡的是,青春电影一开始就呈现出后青春化特征,剧创、编导、演员多为70、80后,他们在步入中年之际,以影像来追溯自己的青春生活。所以,青春电影的故事多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或是新世纪初的校园或职场,隔着一定时空的叙事,怀旧色彩浓厚,即便切入一些当下的时尚话题,也难掩情感层面的怀旧感。校园生活、失败的恋情、刚入社会的不适,往往是青春电影很难绕过的话题。从较早的《美人草》《水墨青春》,到近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既然青春留不住》,不同的成长经历却有类似的情感体验和困惑,浸润着明显的自叙传风格和浓烈的怀旧情愫。

怀旧作为青春电影叙事的首选,与创作者的生活经验有关,其中不乏自我救赎的意味,也可满足更年轻的观影人对青春的想象。在功成名就之时,回望自己的青涩年华,昔日记忆中夹杂着的其实更多是现实的感怀,以怀念青春的形式代言当下的生存体认,回忆的温馨与现实情感的抚慰相互交织。青春电影打破了以往政治视角和界对青少年人生的想象与设定,同时,也和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电影有所区隔。青年观众对童心回放中政治电影冷漠,青春电影的自我色调和文艺做派,更能走进他们的心里。而网络时代青年现实交往空间的逼仄,也进一步加深了青年群体对带有自我叙事影像的迷恋性消费。城市的居住空间和网络化生存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电影逐渐成为城市青年群体一种新的风雅时尚,成为城市小资情调的表征。而青春电影,正好给青年观众提供了休闲和娱乐去处,成为精神断乳期重要的文化供养。到装潢富丽、环境优雅的影城观影,正成为年轻一代重要的生活仪式。青春电影的可爱风格与软性美学也应他们的胃口而生,成为青春电影首选的美学策略。

“可爱”“是与神圣、完美、永恒对立的,始终都是表面的、容易改变的、世俗的、不完美的、未成熟的。然而,这些乍看之下被认为是缺点的要素,从相反角度来看,却又变成一种亲切的、浅显易懂的、伸手可及的、心理上容易接近的构造。”[1]“可爱”带有那么一点雅俗混合的世俗性,但绝非庸俗和低俗,也非媚俗,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生活新体验与审美新感性。熟悉又隔着一定距离的东西才“可爱”。于是校园生活、青涩爱情、代际冲突、人际伦理就成了青春电影的首选,把自己定格在软性美学的范畴。以前大时代中人生与历史的起伏跌宕被《小时代》中个人与他人的勾连所取代;充满压抑与竞争的都市生活,在《青春爱人事件》中变成了浪漫爱情的层层包裹;功利主义人生观在《左耳》中则置换成了情感的暧昧;这些所呈现的是另外一种人生和社会的真实。这样的生活虽称不上高尚、完美,甚至还带有一点天真、叛逆与亵渎,但它自然亲切,充满人情味。青春电影充满物质社会和个人时代的人性关怀,以影像符号来表达对规制力量的抗拒和疏离,从而展示自我的话语存在。如果说顾城那一代人是以诗歌来完成自己的成人礼,那么对于新世纪的年轻人,电影则是他们成长的代言人。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新媒体时代,青春电影在文化产业化和消费语境中隆重登场,它带给我们的是流动的现代性的艺术景观。这些影片正在以自己的叙事建构起新的时代记忆,言说青年一代对生活的理解与期待,也演绎出新的软性美学趣味,在怀旧的裹挟下,日渐成为当下重要的生活感伤治愈系。

(二)大数据下的粉丝营销,青春电影迈入订制阶段

走明星路线对于电影来说无可厚非,但青春电影则是更为典型的“粉丝经济”。拿2013年叫好又叫座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小时代2》《青春派》《中国合伙人》《101次求婚》来看,无一不是借助编创、演员的粉丝来积攒人气,最终修成票房正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打的是赵薇导演电影处女作这张招牌。《小时代》借势郭敬明的人气,再加上杨幂、郭采洁的明星范可堪气场强大。《中国合伙人》中黄晓明、邓超、佟大为组成的男神铁三角,号召力自然不在话下。而《101次求婚》的多数观众则是冲林志玲、黄渤去贡献票房。在营销策略上,青春电影多数选择走偶像路线,甚至到了绑架粉丝观众的程度。借媒体造势,用粉丝群扩大宣传攻势,借助优酷、土豆、乐视等视频网站以剧透、预告片等形式圈地盘、拉人气,甚至制造粉丝互掐吸引眼球,这些正成为青春电影的营销法门。青春电影的观众,粉丝占绝对数量,制作方占据着大数据的信息高地,把持网络社交媒体的导向,准确把握粉丝的偏好,掌控粉丝的趣味,左右粉丝的心情,大有你的地盘我做主的态势,而这种带有精准性质的饥饿营销每每得胜。

粉丝营销使得出品方对影片的信心更多来自对导演、演员粉丝群的信心。郭敬明直接把他近4000多万的文学粉丝乾坤大挪移到对他电影《小时代》的关注,再加上主演杨幂的5000多万粉丝,郭采洁的2000多万粉丝,陈学冬的近2000万粉丝,这些累积超亿的粉丝的超强人气,使电影出品方放言即便电影再烂,也不缺观众。在《左耳》《青春派》《中国合伙人》等面前,无一不站着一个人气冲天的明星团队,后面则数以亿计的粉丝为其背书。

粉丝营销带来的直接现实是青春电影正朝订制阶段迈进。《小时代3》就是深度为粉丝定制的模本。制片方说“这部电影的商业依据就是粉丝,之前的两部就是不够‘小时代’,所以第三部我们要专门为粉丝订制”,“粉丝这个群体很窄,我们要深度服务他们,深度意味着黏性,他们喜欢什么我们就拍什么,这就是互联网思维”。[2]为做足文章,影片还邀请吴亦凡、周笔畅演唱片中曲,以进一步扩大影片的粉丝队伍。其结果是,“这些人气偶像所积聚的粉丝优势最终助力《小时代3》实现票房大卖”。[3]粉丝营销使青春电影进入网络文学的交互模式,基于大数据,制片方与粉丝互动,进而使制片方达成精确制导,遴选出粉丝的情感软肋,准确击中泪点,恰当煽动情绪,这已成为青春电影的一大卖点,也是青春电影有别于其他电影的重要特点。可以说,针对粉丝的精细化操控和情节、形象、场景的深度订制是下一阶段青春电影角力的重点。

对于青春电影而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软性美学和粉丝营销虽带来了不错的票房,但也滋生出青春电影致命的弱点,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限度。

(一)呈现出价值观的游移状态

受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的影响,也不排除哗众取宠的目的,青春电影往往以塑造不务学业的叛逆学生,宣扬拜金追女享乐时尚为能事,常常出现诋毁教育、歪曲教师、家长形象、无视社会规则的情节,以此强调叙事的冲突。于是打架、逃课、拼酒、争风吃醋、不服管教的形象充斥屏幕。人走向成熟必经的叛逆阶段被外化为单纯的行为艺术,最终在价值观上飘忽不定,矫情、叛逆、残酷成为影片的噱头。观众期望能从这些影片中得到更多人生正能量的期待往往会落空。

或许有人会以艺术的名义为青春电影开脱。邵牧君指出:“电影作为文化商品,更主要的矛盾是商业与道德的矛盾。诲淫诲盗,引入堕落的影片在艺术上很有可能是精致的,甚至完美的,在商业上是十分有利可图的,然而在道德上是异常有害的。”[4]那种以艺术为托辞把青春电影拍成少年不宜,家长忧心是说不过去的。青春电影具有庞大的青年受众群体,而青年最需要价值观的引导,青春电影在展现青春真实的同时,在价值导向上一定要明确、正确,不能打球,不能似是而非、模糊不清,不能让青春的迷茫变成了迷茫的青春。

青春电影作为青少年成年中重要的情感抚慰,既要有真实的人性关怀,又要有引导意义。当然,引导不是简单的教训,而是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去判断,最终形成与教育、社会和主流文化之间良性的互动。青春电影不能因为追求票房,一味迎合观众趣味,放大观众口味,有意放大青年的叛逆行为,刻意打造一些残酷、暴力、叛逆、性冲动青春等概念来自我炫耀。青春电影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应当塑造出丰满的有内涵的具有时代感的人物形象,给青年群体以积极的影响。吕乐坦言《十三棵泡桐》不是“青春励志片”,而是“青春无志片”,“不适合家长带孩子去看”。[5]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青春无志”并非不可表现,关键是如何将“无志”最终转化为“励志”,或是追问无志背后的问题,这才是意义的关键。如果仅仅停留在“无志”层面,那不是青春出了状况,而是导演出了问题。就像《玩酷青春》中何志鹏的母亲所说的那样:“不是不让你跑,我是怕你跑残废了。”如果仅仅是对跑废了的青春做自然主义的呈现,缺乏批判现实主义的透视,青春电影就会步入价值虚无的死胡同。

某种程度上,物质占有与消费的带来的必然是精神的荒芜和内心的孤独,波德莱尔和齐格蒙特・鲍曼用流动性和偶然性来解释这种物质爆炸时代个体和群体精神力量和文化价值的缺位现象。[6]这是我们当下的现实遭遇。但作为电影人,所要做的不是沉迷其中麻木自己进而通过影像催眠他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保持一份价值的清醒和批判。电影是大众的艺术,艺术从来没有把电影放逐出自己的殿堂。而艺术应该“扩大我们对于一切生活的问题和情况的了解,从而使我们自己的生活得到一个更自由更明智的方向”[7]青春电影应该有这样的气魄和担当。虽然电影作为艺术具有虚构的权利,但依然要考虑给观众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和人生经验,在扩展个人经验的同时塑造社会的健康心态。“在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文艺领域还存在价值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价值引领的任务艰巨迫切”。[8]在今天,电影应该追求技术与审美的同步跟进,在艺术的畅想中去表现时代以及人的丰富性,从而体现价值立场、伦理定位,实现电影的美学正义。

(二)同质化中显示出思想的匮乏

电影不仅是视觉的艺术,也是思想的艺术。思想的深度支撑经验及体验的高度。思想最终才能给出经验的意义和关怀。如果从未意识到自己的限度,人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经验自我,而只能在生活的表层做叙事的滑动,即便是真实的生活,由于缺乏意义的凝练,很难达到艺术的高度和思想的普遍性。没有对于生活的思考,影像空间里的“仿像”就会成为个人的自怨自艾,给他人的启示就乏善可陈。青春片就有可能流于“批判”“沉思”“感伤”的标签化定义。从文化整体性来看,青春本身就具有高度同质化的特征,至少也是大同小异,加之青春电影的类型化操作,同质化倾向很难避免。从《十七岁的单车》《今年夏天》《惊蛰》到《那时花开》《小时代》《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派》《何以笙箫默》中,我们总能看到相似的情节和场景。即便是励志和现实色彩浓厚的《中国合伙人》,也只是穿了一些社会事件的外衣,最终还是被青春的浪漫情怀所淹没。《既然青春留不住》中结尾关于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故事也成了现实的硬性拼接,游轮上的同学聚会和追悼会搞在一起,冯三套上厕所因烟头点燃沼气身亡的桥段,观众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意义遂在冷幽默中化为乌有。

在很多青春电影中,社会大事件是路过,是在而不属于个人青春的,显示出电影叙述者想充实电影内涵但又显得力不从心。保罗・康纳顿曾强调:“绝对脱离社会记忆的个人记忆几乎没有意义,反之亦然。”[9]如何在观照个体青春的过程中完成对成人自我的认知,包括社会的大叙事,体现出对时代的关怀,是青春电影需要考量的。“中国电影更应当发挥影像叙事与传播的优势,把中国社会无数个美梦成真的真实图景经典化,在此基础上构筑我们这个时代的梦想方式,让这个新的‘中国梦’凝聚起民众的力量,转化为奋斗的动力,引领我们的未来生活。”[10]作为中国的青春电影,尤其是生处大时代的电影人,应该给世界电影贡献出《毕业生》《美国派》那样的经典之作,让中国青年的成长打上自己的烙印也成为人类精神史的一份珍贵记忆。但到目前为止,这样的作品还在期待中。

同时,还应警惕青春电影中那些过于僵化、刻板的模式化形象控制了我们对过去时代的感受,也固化了对一个时代青年的印象,从而使青春电影变成了一种对现实青春的同质化和格式化。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真正从多层面多侧面地表现年轻人的生活与时代的关系,为更多人提供反思生活与自我的角度,而不是一种粗浅的摹写和廉价的情感宣泄或慰藉。对于青春电影的评价,也要注意避免简单的群体性吵架和偏见,要能见出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而不是对差异性的刻意忽略。

结语

对青春电影普遍存在的情节俗套,镜头庸常化,形象扁平化,场景雷同,主题重复但又能取得如此成功的票房,我们真不该庆幸!“票房固然重要,但是票房并非中国电影的唯一。健康的中国电影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商业性的票房利润指标,一方面是艺术性的文化精神指标”。[11]作为青春电影而言,二者不可偏失。青春电影探讨的是一代人的成长问题、社会问题、情感问题、心理问题,而不是少数人的青春狂想曲。青春电影需要解释的是为何这一代人会成长为这样,而不是去还原青春的猥琐、虚无与无奈,对生活的真实还原和对生活的深刻批判缺一不可。青春电影要对数亿观众负责,要对社会和时代尽良心。贾磊磊认为电影应该“建构人们对于社会、历史以及生命价值的终极定位”。[12]对于这一点,青春电影责无旁贷,也是它能否走向成熟的标志。

参考文献:

[1](日)四方田犬彦.可爱力量大[M].陈光保译.台北:台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166.

[2]《小时代3》被指专注粉丝营销郭敬明被赞产品型导演[EB/OL].http:///yl/2014/08-05/6462004.shtml.

[3]李欣.票房与艺术的悖论――对当前国产青春电影的思考[J].中州学刊,2015(9).

[4]邵牧君.颠覆“第七艺术”清算“艺术电影”[J].电影艺术,2004(3).

[5]阿三.《十三棵泡桐》的“问题少年”[J].大众电影,2006(24).

[6](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M].郇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82.

[7](美)H.帕克.美学原理[M].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4.

[8]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10-20.

[9](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

[10]熊立.电影里的“中国梦”[N].中国艺术报,2013-04-22.

[11]薛晋文.票房并非中国电影的唯一诉求[N].人民日报,2012-05-08.

美国青春电影篇4

>> 国产青春电影的困境与发展 新世纪以来的国产青春电影探析 2013:国产电影“青春年”青春爱情片“风已来” 浅谈我国产小成本青春题材电影的现状和发展 2013年国产电影典型个案探讨与反思 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的现状与创新 2013年以来肃南县初中英语发展普及教育的调查现状 从《小时代》看国产青春电影的发展路径 国产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与怀旧情绪 浅析2006年以来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营销策略 从2011年暑期档探析国产动画电影的现状、复兴与特色 国产青春电影的类型化研究 近五年来国产青春电影的怀旧消费特征探析 2015年国产青春系列电影主题浅析 国产喜剧电影的现状与隐忧 80年代以来大陆青春片的发展流变 2013国产电影作品点评与研究 2014―2016年度国产青春电影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引导机制 当“青春”遇上电影――近年中国青春电影的发展与突破 电影2013:国产片的逆袭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人民网.

③张文倩.论“小妞电影”的时尚性和喜剧性.电影评介,2013.09.

④蒋淑媛.粉丝电影背后的粉丝消费心理和参与行为探析.中国青年研究,2015.11.

参考文献:

[1]李简瑷.从接受美学维度探讨“粉丝电影”现象[J].美与时代(下),2015(06).

[2]张文倩.论“小妞电影”的时尚性与喜剧性[J].电影评介,2013(09).

[3]蒋淑媛,粉丝电影背后的粉丝消费心理和参与行为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

美国青春电影篇5

【关键词】青春电影;文化认同;殖民文化;人文主义;残酷青春;小清新

一、台湾青春电影概述

青春,在释义中有四种解释,一是指草木茂盛的春天;二是青年时期;三是年龄;四是比喻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根据人类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程度,一般来说青春期的年龄被划分为13-18岁之间。

青春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段从青涩蜕变为成熟的历程,作为人生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时光,每个人在这样的成长中得到了生理与心理的变化洗礼。这段时光虽然短暂,但是对人的一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深刻的。而描述这样一段时期的青少年们的故事的电影,则是青春电影。

而各国的青春电影中,台湾的青春电影产量与质量是走在前端的。它不同于美国青春电影里高校生活类型模式的讨喜;也不同于英国青春电影如《猜火车》那般颓废又迷茫;不是意大利色彩厚重叙事沉稳的风格;也不是中国大陆青春电影或多或少的带着些荒唐疯狂之后无可奈何继续下去的时代气息。

新生代导演易智言的一部《蓝色大门》打开了青春电影的门,该电影以清新舒畅的画面,恬淡唯美的故事情节,青春色彩浓厚的题材俘获了大众的心,被评为最感动台湾的电影。台湾电影导演杨德昌说:“台湾只有两类电影――青春片与非青春片。”说明了以青春为题材的类型电影在台湾电影中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新锐导演们继承了前人强烈的个人风格,融合了新时代的多元背景环境,在独立创作中,以独特而又创新的视角创作出来不同于以往大片、台语片的青春电影。

二、台湾电影文化历史背景

台湾青春电影拥有东方文学唯美含蓄内敛的情感色彩表达,也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其与日本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台湾人的悲情意识始源于清政府的割地赔款。

很多时候,台湾电影中总会映射出关于日本的影子,看上去更像是对于日本文化的一种认同与不自觉的依赖。这种映射在八零年代中出现在政治的阴影中。战败的日本终于结束了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开始长达50年对于台湾岛的统治。而日本撤军的台湾岛到接受了来自的统治这段政治文化的空窗期湿的人们产生出一种惶恐的危机感。而在国民政府的统治下,新的政治势力伴随滋生,政治上的不稳定造成社会的浮动不安。省界纷争成为了现实生活中日益尖锐的问题,都市中的人们处于信念破碎与压抑迷茫的阶段。侯孝贤的《悲情城市》里在一种政治失落的过渡时期衍生出来的强烈的本土化视野,冷静而客观的从平凡的视角描述了出来这段历史。

直至九零年代,青春艺术成为了一种主流的话题方向。社会的高速发展,全球化,物质主义,高科技,流行文化等等世界性的特征出现,社会结构开始变得愈加多元化,高楼大厦则变成了钢铁森林,美国风靡的快餐文化迅速传入了东方。大陆,港台都开始了这样一种过快的蜕变。混乱迷茫的快速文化中所有东西变得不值一钱,包括时光,包括爱情。青春走向自相矛盾与自我分裂的状态,内心逐渐私人化,青春敏感、容易受伤、物质、消极颓废形成了另一名词“残酷青春”。杨德昌于1991年的《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或许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一》《麻将》《独立时代》都在讲青春,少年、爱情、青春看上去美好的词汇其实在那时候都不在,那时代有的是父辈的自身变故造成了尚处于年少的下一代的世界崩塌行为偏差,少年手持尖刀面对这个黑暗冷酷的世界,杀了人,偿了命,没有人可以救赎,宗教也只是个空虚的摆设罢了。

《海角七号》的出现时间是台湾电影低迷期的产物,它的出现不仅由于以青春题材关注台湾历史与现状而大放异彩,还给沉寂时期的台湾电影带来了一剂强心针。台湾对日本的暧昧情愫在这部影片中展示了出来。

《海角七号》中运用双主线叙事,展示了台湾历史上重要的事件时间段:二战后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政府迁台与新世纪的台湾。影片看似是书写着两个时期的爱情故事,但其实质性的空间感却十足。关于乡土情结的空间化,关于爱情的空间化,关于文化羁绊的空间化,关于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的空间化。在台北孤军奋战的潦倒歌手阿嘉回到了台湾南部恒春镇,他的故乡。电影中的台北忙碌而焦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们习惯着快速生活。而最具台湾历史感的台南,小镇恒春却是另一番风貌,悠闲快乐,安居乐业,有着台湾原乡人民的最本土的文化情结。那些在台北都市中失去自我的人,正如影片中的主人翁一样在这个小镇中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这无疑是对台湾原乡文明本土化情结的关怀。

在2008这样敏感的一个年份,全球化的金融危机让资本主义化的台湾现代化城市居民产生了一种惶恐不安,而这时候的《海角七号》给了大家一个安定的,无争的空中楼阁般的美境,让长期处于现代化生活压力中的人们找到了一个心灵上的家园感,或多或少的展示出了对本土的关怀。而两段空间上的爱情故事都是关乎日本与台湾跨海之恋的。只是前一段七封情书的爱情止步于历史缘由,是日籍老师与台湾女学生的恋爱,男子乘船离开了台湾,留下女孩空守几十年;后一段的爱情是来台工作的日本女孩爱上潦倒歌手的故事。两段爱情中的主被动关系上产生了一些很微妙的变化。本来是中孝介饰演的要在台湾开演唱会的日本明星,却在片中成为了潦倒歌手的配角,不禁让人有种文化认知上的反击感。在两段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被动关系以及台湾民众所展示的本土文化无疑是昭示着日台文化关系上的变化,从以前的依附赖以生存变成了现在多元文化交汇的独立自主文化系统,也暗示了两个政权之间关系的转化。《海角七号》作为一部商业片,在影片中将年代冲突、城乡差异、省界分化、民族仇恨等等历史遗留问题付诸嬉笑怒骂之中,四两拨千斤的化解在众人的话语中,也表现出电影导演的期望。

三、台湾青春电影的分析的意义

青春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虽然不占主流,但却是别有风味的一种关于时光的记录。台湾青春电影的发展是其国家地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一部分电影人对于当下社会形势演变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价值观。不论是残酷青春还是唯美纯爱,都暗含了导演们对于当代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关注,是对于青少年话题的关注、理解与思考。电影对于电影人的作用不仅仅是记录现实,也是他们将所看所想具象化为影片的工具,是宣泄他们所有情感的利器。关注社会,反映社会,再给人以一些深思的空间。虽然青春电影只能算是电影百年历史中的一道风味绝佳的开胃菜,但是其众多导演关注现实,描绘现实,创造梦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华语电影充满多元化的电影视界。

【参考文献】

①徐,明姿.文化交流:空・疆界・移[M].台大出版中心,2008:9.

②建.後殖民族同1950-2000[M].城邦(田),2005:71-72.

美国青春电影篇6

[论文摘要]青春电影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在近些年出现的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形象大体可以概括为浪漫的青少年形象、走向毁灭的青少年形象和颠覆性的青少年形象等几种,这些形象的出现和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紧密相联。但是在分析青少年形象的电影文本中,中国的青春电影是非常缺乏的。

青春电影也被称为“青少年电影”、“校园电影”或“成长电影”,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由于好莱坞成熟的商业体制以及美国文化的影响力,作为一种类型电影的好莱坞青春片曾频繁地进入普通观众的视野。实际上,除了好莱坞之外,在世界范围内都曾出现过一些引起人们关注的青春电影,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青春电影更是进入了一个高产期。虽然这些青春电影讲述的故事各不相同,风格也千差万别,但作为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它们却折射出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成为分析青少年形象的电影文本。

浪漫的青少年形象

和大多数电影一样,爱情也是青春电影一再表现的主题。有所不同的是,青春电影中的爱情故事往往因为男女主人公初更人事而显得格外纯洁和浪漫,而男女主人公也给人留下无比浪漫的印象。在分析这一类形象时,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日本的青春电影。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擅长于拍摄青春片的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推出了《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斯》等一系列作品。这些影片以极其细腻的镜头语言呈现出唯美的画面让人过目难忘,而影片中那些少男少女在初恋中心灵深处最细微、最隐秘的情思,以及他们为爱情所做的一切,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情书》中的藤井树多年之后仍不忘自己中学时代的暗恋女友,直到他死后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才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四月物语》中,女主人公卯月只身来到东京武藏野大学开始新的生活,只是为了能够追随自己暗恋的高中学长。而《花与爱丽斯》中的中学女生为了能够成为心仪的男孩子的女朋友。竟然靠谎言编织起一个美好的梦。所有的这些故事,使沉浸在美好初恋中浪漫的少男少女形象呼之欲出。

这些影片把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恋爱或暗恋的故事。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刻画得纤细入微,让人们可以感觉到影片中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主人公温馨恬淡的爱情。当然,青春电影中青少年浪漫形象的一再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无关系。可以说,青春期是人生阶段中心理上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青少年对异性的心理需要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希望和异性进行更多的交流,希望彼此能够成为朋友,对异性的外在美和行为会产生一种朦胧的好感和爱慕。应该说,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并且这种情感因为是初涉人世而显得更加美好和浪漫。因此,这样的一份情感故事表现青春电影中。也显得浪漫和唯美。在这一类的影片中,人们往往看不到成人世界的世俗内容,初恋被描绘成青涩却又值得记忆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一类的青春片中倒向了绝对的浪漫主义。

不过,同样是表现青少年浪漫的形象,但在不同的青春电影中表现的方式却有所不同。如果说,上述的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因为日本民族文化以及导演的个人风格而呈现出一种浪漫而又唯美的状态,那么,在好莱坞的一些青春片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则由于好莱坞的商业机制而表现为另外一种特点。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好莱坞的青春电影进入了一个高产期。在这个时期,《一吻定江山》、《我恨你的十件事》、《美少女啦啦队》等一批描写高中生生活和初恋故事的影片相继问世。和日本的青春电影不同,这些影片非常注意融合高中校园文化以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元素,因此在这些影片里青少年的形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些影片中。人们可以看到的年青人健康美丽的形体。可以欣赏到在年青人中受欢迎摇滚乐,可以听到高中生流行的口头语,而体育比赛、生日派对、毕业舞会这些高中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景也频频出现,再配以初恋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些影片中显得浪漫而又时尚、幽默。很显然,好莱坞青春片中青少年的形象的这些特点与好莱坞的商业体制是分不开的。定位于暑期档、以青少年为主要观众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制作时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目标人群的欣赏口味,生产出一个个带有明显商业特征的浪漫故事。而青少年也乐于在观看这些人为的浪漫中得到青春宣泄。并从片中青少年的形象中找到镜像式的自我认同。

走向毁灭的青少年形象

在青春电影中,青少年除了有浪漫的形象出现之外。也有以颓废、暴力乃至自我毁灭的形象出现的。在表现青少年这一类形象的青春电影中,性、和暴力往往是无法逃避的话题。

英国著名的青春电影《猜火车》完全打破了以往的青春片在人们心目中构建起来的青少年的形象,使观众看到了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的青少年。在这部影片中,这些年青人给人的感觉是颓废的、毫无希望的一群年青人。

而在美国,《篮球日记》、《半熟少年》等“青春启示电影”所表现的年青人,也都流露出共同的暴力倾向和极度阴郁、黯淡的人生态度。获得了第56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的《大象》,用无逻辑的叙事、隐藏了情感态度的视听语言和纪录式的风格。把枪击校园的事件几乎变成一个真实的场景,而影片中身为中学生的冷酷杀人者形象。也在人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促使人们思考青少年的成长问题。

这些西方影片在塑造青少年形象的时候显得真实、大胆和直接,也不乏对人性善恶问题的思考,所以,电影中的青少年形象和他们所经历的事件给人以震撼和启迪。而近些年来关注青少年问题的日本青春电影则让人们透过一个个青少年形象,对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实际上,日本青春电影的早期作品《青春残酷物语》已经有颓废、迷惘的青少年形象出现了。而到了这个世纪,当代日本青少年仍然要面对在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成长所要面临的问题。《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通过一个游走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男孩的故事,引起观众对一个高度物质化与体制化的社会中青少年成长问题的思考。同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香港制造》和《十七岁的自行车》这些华语青春电影中。主人公都以走向毁灭的形象出现,原因也并不仅仅限于这些青少年自身,而是和他们背后整个庞大社会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和大多数青春电影有所不同,巴西电影《上帝之城》的主人公并不是在以往的青春片中经常出现的中学生,而是生活在里约热内卢郊区一个叫“上帝之城”贫民窟里的一群孩子。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样的一群孩子在贫民窟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残酷的黑帮屠杀。这部影片通过一群身为“黑社会”的孩子所经历的故事,引起人们对生于贫民窟的青少年生活状态的关注。《上帝之城》由一只鸡的奔命开始,又以这只鸡的奔命结束。这种宿命般的开头与结尾,不得不让人们对于青少年成长环境进行反思。总体来说,和那些浪漫的青春电影相比,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一类的影片中发生了极大地改变。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阶段本身就是极不稳定一个的人生阶段,他们的人格尚未定型。思维判断力差,而且模仿能力很强。因此,社会环境、家庭教育、青少年亚文化等诸多因素中的消极方面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影响,成为导致他们走向颓废、叛逆和自我毁灭的诱因。而这些关注于此类问题的青春电影,也相应地让人们看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所具有的另外一种形象。实际上,青春电影展现青少年颓废、暴力和毁灭的形象,也并不是从近些年才开始,从特吕弗的《四百下》。到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子》,再到近些年出现的青春电影,这个问题早已被世界范围内众多的导演所关注,青少年的颓废、暴力和毁灭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电影表现的世界性症结。

第三种形象

应该说。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最受观众欢迎的青少年形象,并不是那些浪漫得无可救药的形象,也不是走向自我毁灭的形象,而是一批和传统有所不同的青少年形象。从《美国派》中四个高中男生,到《我的野蛮女友》中的男孩女孩,从《惊声尖叫》中的恐怖杀手,到《大逃杀》中互相残杀的学生。这些新的形象出自于不同的青春片,但他们对于传统形象所表现出来的颠覆性却几乎是一致的。

《美国派》、《哥们儿,我的车在哪里?》《拯救斯沃曼》是近些年出现的以性或青春期其它事件为笑料的电影。其中要特别提到的就是《美国派》,这部影片因为它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和戏剧性的故事而大受人们欢迎,片中的四个高中生也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狂热追捧。有人认为,这部影片使用的猥亵的语言和以色情为基础的滑稽场面显得过于粗俗。但不管怎么样,人们不得不承认,在它之前,还没有哪个银幕形象能够把青少年的性焦虑表达得如此幽默和透彻,因此这四个高中生受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也是必然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青少年形象的出现也是颠覆性的,它消弭了青春电影中“浪漫”与“毁灭”两种形象之间的界限:《美国派》中的主人公撕破了浪漫青春片中异性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对于性采取了直言不讳的态度:另一方面,和反映青少年问题的电影不一样。性在《美国派》中被处理得俚俗而又清澈,丝毫没有罪恶感。

韩国影片《我的野蛮女友》那对少男少女的形象也曾得到过很多亚洲青少年的认可。但如果仔细分析这部影片就会发现,它仍然讲述的是老套的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所以,与其说这部电影的颠覆性体现在故事层面上。不如说它体现在文化层面上。这部取材于网络文学的作品,以“大女人”和“小男人”之间的故事颠覆了传统儒文化圈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以性别和特征错位的手法制造出两个有别于传统观念的少男少女的形象。而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自由出入于幻想时空与现实时空的情节,也包括他们所演绎的对经典电影、经典段落肆无忌惮的嘲谑的片段,契合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观众的解构性欣赏习惯与思维方式。

“青春恐怖片”中的青少年形象是需要提到的另外一类形象。《惊声尖叫》、《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老师不是人》《死神来了》,这些在年青人中非常受欢迎的影片都属于青春恐怖片。这些影片中的青少年形象反映出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一种非常微妙的心态。以《老师不是人》为例,在这部影片里,一群中学生只有靠吸食才能分辨老师和同学是否被外星生物侵入的身体。中学生的如此行为透露出来的信息相当复杂,它折射出来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高度的不信任感。最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吸食竟然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日本影片《大逃杀》更加直截了当,把日常生活里学生面临的激烈竞争,表现成电影里如电脑游戏般血淋淋的恐怖屠杀。无论是靠吸食来解决问题,还是靠屠杀同学来达到生存目的。这群中学生的形象都是颠覆性的,它具有传统青春电影中导致青少年走向毁灭的元素,却又以寓言式的面貌出现,把现实的状况幻化为青少年成人仪式前的恐怖幻觉。

美国青春电影篇7

[关键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创作风格;青春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媒介演化与艺术传播”(项目编号:CXZZ13_0141);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艺术学经典理论文献研究”(项目编号:2010JDXM002)。

2013年4月26日起,由赵薇执导的首部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称《致青春》)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该片根据辛夷坞同名畅销小说改编,汇集了赵薇在圈内的众多巨星好友,强大的阵容齐力打造,使影片大获成功。上映16天票房业绩高达6亿元人民币之多,位居内地电影史票房收入总排行第14位,赵薇也由此获得“最卖座女导演”的桂冠。影片能有如此良好的社会效应,在于其艺术创作风格的别具特色。

一、似曾相识怀旧风

《致青春》名称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眷恋和不舍。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既美好又短暂,发生在青春时代的故事有甜蜜、欢笑的幸福,也有悲伤、失落的苦涩,终身难忘值得回味。影片的创作风格以似曾相识的“怀旧”风入手,直击主题,并将这股怀旧风贯穿于整部作品,勾起无数曾经怀揣梦想青年学子的集体青春记忆。

影片多次出现绿皮火车直接引发怀旧情愫。在交通运输还不很发达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绿皮火车是人们出行的首选,是直属于那个年代的背景色彩。此时它就如同时空穿梭机联接着现实与往昔,压缩时空距离的同时,牵引人们的思绪随同绿皮火车“况且况且”的律动声回归到从前。曾几何时,来自天南地北却从未出过远门的莘莘学子,怀揣着梦想,搭载富有青春气息的绿皮火车去求学,手里拎着大包、小包,亲人朋友一遍遍嘱咐叮咛,高兴而伤感地离别拥抱,依依不舍的挥手告别……如此熟悉的镜头正是青葱岁月的影像,真切地扣动着几代人的心弦与脉搏。人们仿佛又重回到那人生悲喜交集、难以忘怀的桥段,行走在那条即将通往成熟、幸福的必经之路上。

似曾相识怀旧风还体现于选景和情节方面。该片以青春为题材,大学是青春故事的发生地,场景的选取备受关注。该片辗转于南京十多所高校选景,对于南京观众,尤其是无数曾就读于南京高校的学子来说,增添了许多亲近感。开场部分东南大学庄严雄伟的穹顶大礼堂及宁静秀美的涌泉池,刚柔并济交相辉映,直接拉开了“重温旧梦”的序幕,南大的法国梧桐、南航的水杉、南理工中心花园、河海大学旋转楼梯……都是最易辨识的高校场景,这些熟悉的生活、学习场所如此真切地映入观众眼帘,美好的校园回忆也随同故事情节发展历历在目:入校报到时的情景、学长帮助学妹搬运行李、宿舍内外陈设、因使用电炉而导致停电、上课迟到编谎话、食堂排队打饭、激情澎湃的校园晚会以及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红日》等,一次次触碰观众的怀旧情结,重走青春之感油然而生。

以怀旧风格展开情节叙事,唤醒观众的怀旧情感是影片得以成功重要因素。观众随同摄像机所提供的画面、影像、人物、环境以及丝丝入扣的叙事链条,重新回到似曾相识的情景之中,其身份由现实生活的“我”逐渐向影片角色的“我”转换,观众的自我意识被消解,沉浸于“入片”状态。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安・麦茨认为这种“入片状态”,可理解为做梦与看电影的共同之处,都是欲望的满足,观众一方面清楚意识到自己是在看电影,银幕上的一切只不过是虚幻的影像,另一方面又像睡着了一样沉湎于影片中,以致把银幕上的一切都当做现实。[1]正是这样的精神状态,观众在潜意识中已将自己投射到影片主人公身上,不自觉将自己当做主人公,观众在与影片角色的同化的过程中,寻找重建自我,情感愿望获得了满足。观众对于电影的迷恋“是对不断满足自己欲望的观影过程的迷恋,正所谓‘看本身就是的源泉’(劳拉・穆尔维语)”[2]。

二、纯朴清新自然风

近几十年来,现代科技的发达使得蒙太奇技术无所不能,跨时空的画面、声音重组、对接,强烈冲击震撼着人们的视听与心灵。电影所呈现的虚幻真实,将人们带到超乎于想象,声、光、电全方位合力打造的奇幻世界中,观众的身心被电影所创设的强大“磁场”所吸引。“电影观众所特有的精神状态,那是一种和梦幻状态不无相似之处的精神状态。”[3]观众如此“入戏”,一次次体验着冲上兴奋热烈、神情激荡高峰的,同时也一次次经受着从虚幻回归现实、内心虚无的伤感。当饱尝过豪华惊艳的视听盛宴之后,观众更期待平淡素朴的家常便饭,以便能从中寻求到属于自己的真实体验。《致青春》就是这样一部能够带领人们回归本真、回归自然的影片,从内到外散发着纯朴清新的自然风。大学时代是人生最为美好而难忘的阶段,青年学子朝气蓬勃,情感真挚、纯朴而热烈,这种自然而然是和“朴”“真”联系在一起,未经人为雕饰、朴素无华、真实天然的美,是不同于满眼雕饰、错彩镂金的另一种风格。以纯朴清新的自然风格再现现实生活“本色”,是该片吸引观众的又一可圈可点之处。

该片立足于现实生活,以凝练而朴实的手法进行了高于生活的艺术处理,分两部分诠释青春内涵。故事的前半段,以较为轻松活泼的笔触描绘男女青年的爱情友情,充满了童话般的美好幻想:18岁的郑微如愿考取邻家大哥林静所在学校的邻校,当她满怀憧憬步入大学校园时,等待她的却是林静出国留学音信全无。失落中,与舍友阮莞、黎维娟、朱小北以及师哥张开结下深厚友情,富家公子许开阳疯狂的爱情追求未能打动郑微的芳心,却因一次偶然的误会与冷酷善良的陈孝正结为死敌,而后二人逐渐由冤家转为甜蜜恋人。感性的童话故事般的拍摄手法描绘郑微的美好想象,如同“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一样幸福。然而现实的残酷,需要陈孝正在爱情与出国二者中做出选择,最终郑微又一次品尝了被欺骗的苦果。多年后,蜕变为职场丽人的郑微,仍然需要面对命运的无常,林静和陈孝正同时再次走进她的生活,她该如何面对生活和青春赐予的抉择?而阮莞对赵世永的守候与执著也未能终成眷属且不幸死于车祸、朱小北因故退学后成为资深培训教师、黎维娟嫁给年长富商……影片后半部分,主要采取对比手法将乌托邦”式美丽幻想打破,而改以理性冷静的笔触书写着现实的种种无奈与苍凉,前后对比反差更映衬出现实生活的冷暖与悲欢。这部影片,没有华丽炫目的影像色彩、没有穿越历史长河的时空重构,更没有发人深省的人生信念,有的只是“暖伤青春”和“纯朴清新”的叙事方式,向观众传递诉说着青春岁月的多种可能,使观众在自然朴实的氛围中聆听青春“故事”,也许正是这种别样的“自然”为影片增添了赏心悦目的魅力。

三、热情朝气青春风

该片名称所体现的主旨为“青春”,不同时代对于青春内涵的诠释也不尽相同。该片摒弃了以往青春题材的戏剧影片所一贯奉行的使命意识,而代之以活泼轻松、热情朝气的现代青春。紧密联系时代反映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中心目标,德国诗人歌德认为:“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4]可见艺术反映生活是积极能动的反映。该片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对素材进行合理剪裁、组织、重组等一系列的艺术处理,真实再现了青年学子对待生活、爱情、事业、理想的抉择和困惑。影片还体现了尊重观众,“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当前观众审美需求变化频繁,各种大众传媒竞争强烈,只有充分考虑受众群体接受心理的创作,才会更富有实效性。该片从编剧、导演和演员,到受众等各个环节,都将青年学子视为创作的核心,体现了“创作――作品――接受”的统一性。

从影片创作团队来说,首先,该片的编剧辛夷坞是“80后”新生代编剧,近些年她写有多部以青春、感动为基调的作品,且都被影视公司拍成影视剧,被媒体和读者追捧为华语界的新感动天后,《致青春》作为代表作之一,本身就已是畅销小说,二度创作改编拍摄为电影后,更加立体鲜活地诠释了青春的内涵。其次,影片导演是近些年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知名度最高的演员、流行音乐女歌手赵薇,曾出演过《还珠格格》《少年足球》《情人结》《花木兰》《画皮》《赤壁》等影视剧,她是第一个在现代中国影、视界都拥有国际声誉和众多影迷,最高3D电影票房和电视收视率的超级明星,观众对于赵薇首次执导影片充满了期待,走进影院纯属自觉意愿的表达。最后,该片演员阵容强大,人物形象塑造各具特色:韩庚、赵又廷、杨子姗、江疏影担任主演,还有佟丽娅、包贝尔、张瑶、刘雅瑟等加盟出演,他们各个青春阳光,活力十足;加之韩红、杨澜、那英、张国立、李亚鹏等众多明星的客串,为影片吸引观众眼球,取得成功提供了优势结构组合。人物形象塑造上,郑微的敢爱敢恨、任性霸道又不失可爱,陈孝正的冷酷坚毅、对情感理智的艰难斟酌,林静的深沉、平静与慎思,阮莞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展现出年青一代不同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真实贴切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真情冷暖。

从受众群体来说,该片主要面向青年观众。青年观众是当下影院票房最大的接受群体,他们个性解放,思想活跃,与其相关的生活、情感、思想、心理等主题,最容易获得青年观众的心领神会和情感共鸣。《致青春》抓住了青年观众的兴趣,满足了他们心理审美诉求,因此会获得青年观众的青睐和追捧。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聚集着全社会文化素质最高的青年群体。他们纯真活泼、热情昂扬、风华正茂,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希望与力量,理应受到关注。大学时代的点点滴滴都是青春的美好回忆,曾在社会现实激发下所产生的兴奋与斗争、憧憬与向往、矛盾与取舍是青春时代的重要内容,通过电影艺术形式予以展现和诠释,正是青春文化的典型体现。

四、结语

无可否认,赵薇导演的《致青春》是一部相当出色的电影,怀旧、自然、青春的创作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影片还存在诸如:主题意义不够深刻、人物性格转换唐突、主观色彩相对浓厚、情节处理不够紧凑、在思想性和情感性方面缺乏足够的感染力和穿透力等问题,相对于其他历史、战争、武打、科幻等影片类型,在艺术处理上还显得有些稚嫩、青涩,但在目前国内电影创作环境中,关于青春题材的电影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致青春》的出现,无疑是一次积极而有益的尝试、创新与开拓,极大地满足了广大青年观众热爱青春、眷恋青春的心理欲望和需求,在对于校园生活的关注、对于青春内涵的诠释方面是功不可没的。《致青春》如同一缕清风,为影坛带来了新鲜与活力,为青春类型的影片竖起了创新的旗帜。

[参考文献]

[1]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虚构的影片及其观众[A].电影与方法(英文版)[C].纽约,1976:589.

[2] 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00.

[3] [法]雷纳・克莱尔.电影随想录[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89.

[4] 歌德和爱克曼的谈话[A].西方文论选(上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474.

美国青春电影篇8

下面以《何以笙箫默》为主要案例,集中探讨网络小说改编青春电影在题材选择、叙事策略和包装宣传上的特色,分析流行文化对电影创作的渗透,以及青春题材电影未来发展的生存之道。

一、 网络小说改编青春电影的题材选择

1991年,全球第一个华文网路电子刊物《华夏文摘》问世,标志着网络文学将成为中国文坛的组成部分。伴S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电影技术和视频制作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更新普及,网络的传播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加入到写作大军,他们大都是业余的,精英文学受到极大的消解。2012 年举行的“‘文学改编影视的第二次浪潮’主题论坛”上,导演李少红就曾指出,网络文学是影视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网络联手影视制作机构把草根文学与更多的社会化产业连接了起来,网络文学已成为影视剧改编的沃土。”[1]网络文学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与传统文学不同的是依据网络平台,内容上更加贴近生活,往往带有浓烈的时尚感和青春气息。

这些网络作者大都是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一代人是看着动画片玩着网络长大的,他们是伴随着欧洲、美国电影成长起来的,因此,与精英作家相比,他们能更好地把握和选择市场,这也是他们的作品更易于被影视改编的重要原因。与传统文学相比,他们的文学作品更接地气,走亲民路线的生存之道即站在读者的角度,讲的是身边的故事,能引起读者(观众)的集体记忆狂欢。青春怀旧在网络小说创作中非常突出,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生产中的重要内容,他们本身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和超人气的市场效应,因此,青春网络人气小说能够得到众多影视导演的青睐。

中国并不缺乏青春题材的电影,青春题材在电影界已形成一种传统。新中国成立17年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青春很少深入内心,去探寻青春的真相和成长的真实。陈怀皑的《青春之歌》(1959)、黄蜀芹的《青春万岁》(1983)等,这时候的电影主要是起着“号角”的作用,在特定的社会机制下对青少年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而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虽然拍了大量青春题材的影片,如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贾樟柯的《小武》(1998)和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2001)等,但这些电影拘泥于导演的个人表达和自我抒写,主要借助青春和校园来抒写导演对社会、时代和人生的揭露和反思,电影往往显得压抑和悲情。近年来,由网络小说改编的青春电影,虽然延续了青春题材的传统,但走温情路线,将电影的策略和精神文化特质归纳为“消解历史与温暖在地”。[2]

网络小说改编的青春题材电影,形成了清新的风格、唯美的画面和流畅的叙事,使这类影片更迎合年轻观众的欣赏口味,高票房的收入正体现了大众文化载体的一次集体反射,中国电影在网络文学改编的剧本中的引领下走下圣坛,进入大众视野,积极参与到主流文化的建构之中。同时,新世纪青春电影的主题和形式的多样化,也折射了近几年来电影文化多元发展的态势。从《蓝宇》(2001,改编子聿网络小说《北京故事》)的同性恋问题,到《艋{》(2010,改编九把刀同名网络小说)的黑道情节,网络作家和导演们用年轻观众认同的话语,分享他们成长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二、 青春电影的叙事策略

当前,国产电影市场的低迷,导致了很多导演在创作上倾向于小成本电影制作。古装片和战争片市场的不景气,越来越多的导演将目光放在当红网络小说改编的青春电影制作上,初恋、校园文化和真挚友情,都成为青春电影的取材内容。从叙事策略上看,这些影片通过零星化、片段化的叙事、镜头的剪辑和转换、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恋爱或暗恋的故事娓娓道来,让人们可以感觉到青春的纯真美好和爱情的温馨浪漫。同时,这类影片也继承了好莱坞的叙事传统,故事具有一定的悬念和戏剧性。例如,《匆匆那年》采用时空交错式结构,把15年前高中到大学的过去时空和高中同学参加赵烨婚礼的现在空间,通过镜头的不断切换和交替来展现男女主人公们步入社会后回首校园青春的故事。这类青春抒发的最大情怀就是“怀旧”,情节设置的惯例是,爱情最后都逃不脱分手的命运,“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方茴的一句话道出了青春的无悔。然而《何以笙箫默》打破了校园爱情有憾的情节惯例,男女主人公在分手7年后的重聚,青春成长的无知和尴尬通过“爱的救赎和洗礼”,最终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情颂歌。

青春是每一个人的黄金时代,这正是青春片拥有不竭票房号召力的根源。网络文学改编的影片《何以笙箫默》以展现初恋的校园青春为题材,使观影者能从中找到自我镜像的认同感。通过片段化的桥段叙述,二人校园相遇相识、相知相爱、误会别离场景逐步呈现在观众面前,细腻地刻画了校园简约唯美的爱情,引发观众的集体狂欢记忆。《何以笙箫默》以现实作为叙述的基础,影片的整体结构就是在现实与回忆之间反复交错形成的大量蒙太奇,7年前的青春校园与7年后的今天穿行,把校园恋爱绽放的纯真和至诚发挥到了极致。

从叙事策略上看,大量运用图解式符号表达“怀旧”的青春情感,因其在叙事系统中能提供特定的象征功能。比如郁葱绿荫的校园、挥洒汗水的操场、明亮宽敞的教室、亲密热闹的学生宿舍等青春校园的场景符号,都见证了何以琛和赵默笙的相遇、相识、相恋的纯美爱情。尤其是突出表现爱情的发生建立在逆光的大浅焦特写镜头上,阳光里穿白衬衣肤色干净的何以琛倚靠在树下读书,就这样不经意间闯入了赵默笙的镜头里,爱情就在这一眼发生了,接着上演了一个女追男的长镜头,何以琛发现被偷拍、生气离开,赵默笙紧紧追随、急于辩解,并成功要到男主角的联系方式,生动地表现了男主角的羞涩谨慎与女主角的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发80后怀旧的另一叙事元素,是富有浓郁校园印记的人物外形符号――齐耳短发、白衬衫、校服和贯穿影片始终的道具――借书证的证件照;意境之美的留白运用也突出了该影片的青春风格,如赵默笙名字来自徐志摩的诗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等。由网络小说改编的青春电影,导演们在电影作品中不断尝试引入各种文化元素来丰富镜像表现,创造视觉奇观,从而带给观众全新的银幕体验。

三、 青春电影的包装宣传

热门网络小说改编青春电影获得“名利双赢”的佳绩,不仅是导演们追求电影本体语言上的探索,而且在包装宣传上也表现出商业头脑和创新能力。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音乐的运用也是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何以笙箫默》请具有社会知名度、粉丝数量众多的张靓颖、黄晓明和那英演唱剧中插曲和主题曲,通过他们的知名度也带动了该剧的商业推广;其二,该片中使用了已在受众群体中产生一定影响力、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为插曲“You Are My Sunshine”,推动影视剧的收视高潮。

选角也是《何以笙箫默》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部影片都选用的国内一线演员或当红小生来挑大梁,对于偶像剧的借鉴清晰可见。女主角杨幂外形甜美、清纯可人,与导演心目中的“赵默笙”形象吻合。在男主角的选择上,《何以笙箫默》也是遵循了偶像路线,挑选了高达帅气的“男神”黄晓明饰演“校草”级人物何以琛。影片中赏心悦目的情侣组合符合唯美动人爱情故事的青春题材。

此外,《何以笙箫默》也是影视文化产业与网络小说领域的一次跨界合作。顾漫是目前极具人气的作家,其作品深受年轻人的追捧,作品《杉杉来吃》改编成电视剧《杉杉来了》获得很高的收视率。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制作充分利用了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的优势,小说版《何以笙箫默》积累的庞大的读者群,电视剧版《何以笙箫默》超高的人气,成为电影版的票房保证。

网络小说改编的青春电影不断涌现,导演在打造自己的作品时,常常融合各种类型片元素,力求将一些传统的故事套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演绎,从而迎合观众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标准。《何以笙箫默》其故事框架是典型的“精英男+平凡女”的爱情套路,但影片中导演新增了人物――Willian,他默默爱着何以琛,从头到尾提醒“别忘了吃药”,从而引发了当前比较争议热门的同性恋话题的思考。在宣传上,导演别出心裁地在水密码官方微博上连载着《何以脱口秀》的小漫画,成为引发观众观赏兴趣的重要手段。《何以笙箫默》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市场宣传策略,对小成本电影拓展生存空间和冲击商业票房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结语

尽管与传统出版、文学期刊相比,网络文学文学性和叙事技巧仍显稚嫩,但网络文学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创作力。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小成本制作的青春题材影片,与主旋律电影、好莱坞影片拼杀,仍能取得不俗的票房收入,但青春题材的影片除了怀旧与伤感之外,还应有感悟、鼓励、鞭策等多能够种情感表达,青春片应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浩,姜太军.产业化背景下文学改编的契机与挑战――以《失恋33天》和《等风来》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4(5):96-102.

上一篇:我的新老师作文范文 下一篇:夜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