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的成语范文

时间:2023-10-14 03:27:34

描写山的成语篇1

关于描写山的成语

1.登山踄岭:踄:同“步”,蹈,走。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2.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同“悬崖峭壁”。

3.巴山度岭:指爬山越岭。

4.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5.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6.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7.离山调虎: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8.回山倒海: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9.跋山涉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10.邈以山河: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11.南山可移:南山:终南山。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

12.悬崖峭壁: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13.半壁江山: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14.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15.千山万水: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16.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17.百二山河: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18.河山破碎:河山:指国家的领土。比喻国家遭到外敌侵略,领土沦陷丧失。

19.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20.深山野墺:荒僻的大山深处。

21.笼山络野:指笼罩、围绕高山平原。

22.号令如山: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23.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24.山崩海啸: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25.扛鼎拔山: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26.墨债山积:山积:堆积如山。比喻由于书法好,求写字的人很多,应付不过来而欠下债。

27.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28.高不可攀:攀: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29.荒山野岭:指荒凉无人烟的山野。

30.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31.大山广川:高山大河。

32.名山事业:名山:古代帝王藏策之府。世故在帝王藏策之府的事业。多指不朽的着作。

33.山奔海立:高山好像在飞奔,大海仿佛竖立起来。形容气势非常宏大。

34.漫山塞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同“漫山遍野”。

35.巍然屹立: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遥。

36.百二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边防稳固的国家。

37.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38.尺山寸水:指每一小块山水。

39.撼山拔树:摇动山岳,拔起树木。形容威势之大。

40.拔地摇山: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41.危峰兀立:山峰笔直地挺立,感觉很危险的样子,形容山势险峻。

42.山长水阔: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长水远”。

43.群山连绵:山连山,崇山峻岭。

44.倒山倾海:把山推倒,把海倾翻。形容声势很大,力量无比。

45.避溺山隅: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46.刀山剑树: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47.移山拔海:移动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48.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49.青山碧水:青色的山,绿色的水,形容秀丽的景色。

50.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51.堆积如山: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52.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53.半壁河山: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54.安如太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55.流水高山: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56.重岩叠嶂:嶂是屏障之意,指的是重重叠叠的岩石直立的像屏障一样。

57.移山倒海: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58.欱野歕山:欱:吮吸;歕:同“喷”,吹气。吮吸原野,吹动山岳。比喻气势盛大。

59.刀山火海: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60.山川震眩:眩:看不清楚。形容斗争激烈。

61.山崩钟应: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62.拔地而起:拔:动词,意思是陡然耸立。拔地:bá在地面上陡然耸立。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

63.跋涉山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64.百二山川: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65.冰山易倒:冰山遇到太阳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

66.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同“山崩川竭”。

67.火山汤海:比喻艰难危险。

68.安于泰山: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69.巴山越岭:爬山越岭。形容善于登山行走。

70.堆山积海:堆积的如山似海。原形容占有的财富非常多。也比喻东西极多。

71.东山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同“东山再起”。

72.壁立千仞:壁立:峭壁陡立。形容岩石高耸。

73.庐山面目: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描写山的成语篇2

1、江天一色:形容江面宽阔,水天相接。

2、气壮山河: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3、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4、万里河山:河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5、气壮山河: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6、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7、祥风时雨:形容风调雨顺。多比喻恩德。

8、涂歌里咏: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同“涂歌邑诵”。

9、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10、壮丽河山:指祖国的山山水水宏壮美丽。

11、物阜民丰: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12、风调雨顺: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13、光复旧物:光复:恢复;旧物:旧有的东西。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14、故宫禾黍: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15、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16、千仓万箱: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17、江山如画: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18、雨顺风调: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19、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20、地大物博: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21、民安国泰: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22、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23、麦穗两歧: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24、五谷丰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25、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26、民安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27、名山大川: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28、江河行地:江河永远在陆地上奔流。比喻事情明显,无庸置疑,颠扑不破。

29、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30、麦秀两歧: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31、十雨五风: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32、故土难离: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33、涂歌邑诵: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34、穰穰满家: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35、气壮河山: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同“气壮山河”。

36、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37、国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38、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39、麦秀两岐:岐,同“歧”。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同“麦秀两歧”。

40、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41、时和岁稔: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42、时和年丰: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3、十风五雨: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44、江山如故:故:从前。高山大河面貌依旧。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描写山的成语篇3

【关键词】自然景物描写 艺术手法 赏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75-01

自然景物描写即描写自然环境的风景,包括四季风景、山水花木风景,乡村城市风光等。作品中所使用的特殊语句组织方式,就是艺术手法。恰当的艺术手法是与欣赏者的审美能力相适应的,可以使景色描写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自然景物描写所能够使用的艺术手法种类丰富,异彩纷呈。下面介绍几种初中语文课文中常见到的:

一、简笔勾勒。景色描写中的简笔勾勒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景色的基本特征或全貌,不着华丽修饰,不加过多渲染。如《小石潭记》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上景色的描绘仅仅十二个字,便展示出了小石潭周围幽静精致的全貌:青翠的藤蔓和树木,均匀地围绕小石潭,柳条随风飘动,缠绕覆盖。此文中使用此手法的还有“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寥寥几字写出了通向小石潭水流的形状、远近、地理状况。

“寥寥数语胜过千言万语”,这便是简笔勾勒的效果,正如鲁迅所说: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赏析这样的景色描写时可以抓住此特点来分析鉴赏。

二、工笔细描。景色描写中的工笔细描,着力于精雕细刻,用细致入微的笔法描摹景物,使所写景物纤毫毕现,如在眼前。例如:“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选自《满井游记》)这是初春水光的特写镜头,作者袁宏道观察入微,不仅细腻地描绘出春波一层一层的如同鱼鳞的样子,还抓住了波光闪动的那一瞬间,摄魄地凸显出水色的“冷”、“亮”、“快”的特点。赏析工笔细描时,抓住一个“细”字,体会出其“浓墨重彩,着意刻画, 入微地再现景物特征,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的效果。

三、修辞。修辞可以增强语句的表达效果,使描写更形象、生动、鲜明、有气势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顶真、夸张、对偶等都属于修辞。例如: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是对偶的修辞,生动地描写出了琅琊山春夏景色的不同。赏析景色描写的修辞,要辨析出是何种修辞,抓住使用这种修辞的效果,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谈自己的感受。

四、动静结合。景色描写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比如: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光跃金”是动,“静影沉璧”是静,静谧的月光随着水波动荡闪耀,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动静结合把月色的美写到了极致。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是把静止的连山比喻成了奔跑的铁兽,化静为动,暗示了船行速度之快。杜甫《望岳》中“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用动态写静态,泰山的高大巍峨跃然纸上。

五、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景色描写中的“实”一般指作者描绘出的客观存在的实景、实境,“虚”则是作者借助想象联想所描写出的景物。赏析这样的景物描写时,可以注意抓住“虚”与“实”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来分析体会。例如:“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水汽从湖中升起形成雨,是实写,以太的翅膀是想象的,属于虚写,虚实相生,写出了雨滋润万物的特点,并给雨浸染上浪漫的气息。

六、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物中。例如《芦花荡》中,大菱受伤后,作者写道:“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衬托出了老英雄自责、沮丧、自尊受伤的情感;老英雄智惩鬼子时,作者描写了老英雄眼中的苇塘:“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表现出了老英雄为大菱报了仇、智惩鬼子后的轻松心情。

“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清・王夫之),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景随情至,情由景生”(清・黄图泌),景物描写更有感染力了。

七、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例如:“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选自《醉翁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选自《小石潭记》)作者移步换景,几个动词使我们在移动变换中领略了各种不同的景致,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赏析移步换景的时候,要注意作者观察点的变换,体会作者围绕不同立足点所精心展示出的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八、渲染,烘托。语文课文中许多描写对景物着意描写烘托,以创造气氛和加强感染力,把人带入到某种意境、心情、氛围当中。沈从文在《云南的歌会》中写山路漫歌的时候,不惜笔墨细细描绘山野风光,“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作者先为“赶马女孩的歌唱”渲染出一个动人的场境,“女孩”生活在其间,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美好的自然真趣,歌声情韵自然也是动人的。赏析渲染和烘托的手法时,要注意体会其极力渲染的氛围。

九、意象。被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比如月亮,它已经不仅仅代表着月亮本身,而是“思念”、“凄美”、“静谧”、“清幽”等的化身;竹,也不仅指一种植物,而是“文雅”、“气节”的代表;影,不仅是指阳光照射人或者物体的暗像,还有了“寂寞”“追随"“浪漫”的象征。丰子恺在《竹影》里写道:“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孩子们用木炭描竹影这种随意涂鸦出的效果,在月、影、竹的意象中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童趣中生出了文雅。春、花、秋、叶、月、夜、竹、菊……许多事物几千年来经过创造主体的情感加工,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了一些主观情思的化身,作者选用它们的时候,也就把这些主观情思加入到了描写中。赏析这些带有意象的景物描写时,要注意赏析出意象赋予此描写的特殊氛围与主观情感。

自然景色描写在语文课文中常常见到,把握这些教学机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解析、欣赏其特色,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体验,进而增强学生的表达、理解、鉴赏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 袁宏道《满井游记》

[2]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 欧阳修《醉翁亭记》

[3]胡运生《古代诗歌表现技巧的综合运用》(《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4]人教版 语文七年级下册 鲁迅《社戏》

[5]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 纪伯伦《组歌》

描写山的成语篇4

作者:魏玉文 郭全收

摘要: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创新试题频出,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方面,其中比较赏析阅读的文章成为一种新颖题型。许多经典的文言篇目语言精美,意蕴深刻、写法独特、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现在我们以《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为例,欣赏它的描写之美,比较它的阅读之美。

关键词:《与朱元思书》 《答谢中书书》 比较 意境

动静 感官 修辞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创新试题频出,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方面,其中比较赏析阅读的文章成为一种新颖题型。许多经典的文言篇目语言精美,意蕴深刻、写法独特、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现在我们以《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为例,欣赏它的描写之美,比较它的阅读之美。

《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两篇都是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来描写秀丽的山水风景物。两者文体都是骈体文,讲究对偶,语言华美。两篇文章在写法上都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寄情山水抒发作者的内心感情的。但两篇文章虽都是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对景物的描写较为概括,而《与朱元思书》中景物描写比较具体。两篇文章都写出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闲适随意的心情,不过《与朱元思书》还表达了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这两篇文章在写景上各有特色,现从主题、内容、写作手法,修辞等上比较异同,感受大自然之美。

一、主题内容表现人文美

《答谢中书书》的主题是描写山水之美,表达自己沉醉于山水的愉悦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而《与朱元思书》的主题是作者描写富春江奇丽的山水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两篇文章的的主题表达虽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在描写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借此表达自己情感。

二、动静结合展现图画美

动即是运动,静即是静止,静止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运动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二者结合则能相得益彰,形成“应物象形”“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动静结合的手法可分为四类:一类是以静衬动;一类是以动衬静――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一类是以动衬动;一类是动静互衬。《答谢中书书》基本写静,《与朱元思书》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与朱元思书》先总写后分写,着重从视觉和听觉上写景,《答谢中书书》从不同时空层次进行描写,以静见动,以动见静。写出了一派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静结合,突出了水的深、清、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突出了山“奇”的特点。

三、感官结合展现色彩美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山水画,语言精炼生动,作者善于抓住代表性的景物如(山水竹林、晓雾夕阳、猿鸟锦鳞)加以组合;写法上采用动静结合好从视觉、听觉等感官角度来描写。这篇文章是通过人物的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官来写景的,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来传达感受。描绘的了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的画面,诗人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与朱元思书》写作时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写,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事物特点,给人以生动直观的印象。如:作者通过描绘哪几种景物来写山之奇?从人的感官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哪些感官?解析:借用其他景物描绘山之奇的句子是:“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到的景物有山峰、泉水、鸟叫、蝉鸣、猿啼、树木。稍作分析,可知这里既有看到的,即视觉―山峰、树木、也有听到的,即听觉―泉水冷冷作响,鸟鸣、蝉鸣、猿啼。作者写山中各种声音,把文中把清泉的吟唱、好鸟的欢唱、知了的鸣叫、猿猴的啼鸣交织在一起写,构成了一首大自然的协奏曲。声音是动态的,表面上热闹异常,其实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是以动衬静的手法。

四、修辞运用体现意境美

古人善于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收到相应的表达效果。如:《与朱元思书》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如: 《答谢中书书》“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句中用了: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晨昏之间,山林江河的美景。色彩绚丽,音响丰富,充满动感,显示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

描写山的成语篇5

关键词:精神;程式化;笔墨形式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036-01

山水画产生于人和自然的关系当中,起初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随着魏晋玄学之风盛行,“人”的个性独立精神进一步的觉醒和发扬,而山水本身的自省精神使人要求超越人间世俗而归向自然,赋予山水画以人格精神。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推进就是山水画描摹物态的“程式化”和抽象美笔墨形式的形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山水画也由“成教化,助人伦”的“宣教”功能逐渐向“神飞扬”“思浩荡”的“赏悦”和“精神愉悦”的功能转变。

山水画产生之初,技法和认识水平都不成熟,对自然山川的表现还只是古拙的单线勾勒。隋朝展子虔《游春图》中笔法已开始出现各种不同形态丰富多彩的形式,发展到唐代,笔法形式则更为写实、严谨,水墨山水也开始出现,“水晕墨章”的渲染是画家追溯自然本质的产物。上述这些发展都可谓是山水画笔墨语言的萌芽,从中可见技法形式逐步进化的历史阶梯关系。盛唐至晚唐独立的山水画题材确立,当山水画独立成科之后,就承担起了直接表述某种情感和思想的责任(精神性和人文性),比如借景抒情。笔墨形式也从原始抽象图示逐步走向完整成熟。

五代至宋初“三家山水”(李成、范宽、郭熙)笔下创造出了一种有笔有墨的“皴法”。“皴法”的出现是将前人笔法形态规范化的结果,也是一种技法形式的创新,这种把单线勾勒的画法变为一种复线条皴擦景物的画法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范宽的雨点皴峻拔有力,多表现关陕一带的高山大川;董源的披麻皴圆浑秀润,多写江南的低山矮丘。虽然所产生的艺术风格不尽相同,有的“雄健”有的“平淡”,但都是画家为了更写实的描绘自然原貌而采用的表现方法,本质是画家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来观察生活,并且融入了自己的喜好和个性,在自然风景中“人”的独立性便愈发清晰了。自“皴法”出现,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程式化”便开始了它数百年的曲折发展历程,其中贯穿着笔墨形式由具像到抽象的演变。

五代山水画的写实特性(具象)刚刚萌芽,再发展到宋代,山水画写实技巧和笔墨形式登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皴法”的使用中,原来表现物体外轮廓的线条淡化了,而重点转移到表现景物质感和固有面貌上。再现自然景物的“程式化”笔墨也逐渐形成但还未成熟。物极必反,当这种单纯描摹自然的“写实”技法发展到一定程度,画家必会有推陈出新者,即“写意”形式出现,如:两宋间萌芽的的文人画便为一种清谈风气。苏轼曾有“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理论,米芾父子更是对自然景物大胆的进行艺术提炼和审美创造,创作出“墨戏 ”山水,这些都预示着山水画的美学性质和笔墨形式将在下一世纪发生质变。

元代山水画发展承袭了前代人的“皴法”并有所创新,如倪云林所创的“折带皴”就是由董巨的“披麻”演变而来,这种历史继承关系也推动了笔墨语言的程式化,当然这时候的程式亦保留着较多自然物态的原貌,更多的是一种程式化的形态结构。此时山水画的写实性质中虽可见写意成分,但也是不完全的,仍处于一个由写实到写意的过渡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笔墨的“抽象美”因素已开始凌越于所描摹的自然山水之上,所描摹的自然山水已渐成画家“借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工具,山水画本身包涵的意境、画家“人品”等因素日渐增多,当然由于写实性因素的存在,山水画所含的抽象意境美还是不完整的。

从对自然地单纯描摹到重塑自然,即山水画的笔墨形式由写实发展到写意最终完成在明清之际,这是山水画美学性质演变中一次质的飞跃,是绘画史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明董其昌曾说:“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有无笔墨者。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不分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显然这时笔墨已成独立于所描摹自然物态之外的一种抽象美的艺术形式,变为一种脱离物象描摹物态的“程式”,这种“程式”语言经过百年发展虽如出一辙、陈陈相因,但画者却利用它作为一个框架,赋予其笔墨的抽象美,或深厚沉郁或荒寒萧散或恬静安然,画本身的意境美也已成熟。

描摹自然物态“程式化”进程是伴随着山水画的笔墨形式由单纯表现(描摹)―写实―意境美(写意)这三个阶段变迁完成的。抽象美的笔墨形式赋予山水画高逸的品格,“程式”则为一种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融合情景交融、虚实统一制作出艺术化境。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描写山的成语篇6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课前准备

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写景状物的顺序和特点。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

五、课时安排

1—2课时。

六、学习过程

1.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2.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

(3)提出学习方法(演示)。

3.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①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②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③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是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④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

“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

“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

“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

“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

“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

4.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了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

5.拓展训练

(1)归纳写作特点,然后进行小练笔:

①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②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了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③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2)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

描写山的成语篇7

    固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条,而刻意创新则可能走火入魔。故而在黄格胜心目中,风格创新绝非刻意为之的突兀创新,而是在自觉的探索精神指引下,经过多年思索、尝试,最终厚积薄发的水到渠成的状态。欲卓然自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练识。他“山水线描”语言风格的形成,便是这一理念的典范。在他看来,风格是一个画家成熟的标志,而绘画难就难在风格的创新上。他在《山路弯弯》中谈到:“作品能有古意、已经高雅、有文人气、有现代意味固然好。但这些路子都不太适合我,因为我的出身,我的经历,我的学画过程和师从,我的追求,我对山水画的认识等等,使我形成了目前的风格。我的画首先是人世,而且人间烟火味越浓越好,这些题材是我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到的,越土越好,土得掉渣;越俗越好,俗得到位。”

    一、植根于生活的民间情怀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对景写生又是画家贴近生活、丰富感受、积累创作素材的最直接的手段。中国画家历来坚持师法造化,并且以独特的方式来领悟大自然。早在唐代即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论断。荆浩面对太行山之奇松,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一宋人赵昌善画花,在花栏边手中调彩色写之,自号“写生赵昌”。通过写生的形式,作者在与自然山水的对话中,领悟天地的千变万化,挖掘自身的感悟,探询心灵与自然的共鸣。在此基础上主动体现一定的创作意识,使山水画写生变得更自由、更畅意。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

    “黄格胜的创作语言是独特的,是从生活中发现、提炼出来的,是他个人情感的物化,所以有很强烈的个性。他以突出的实景山水写生特色而着名,使得作品获得了鲜明的风格。当今画坛弥补装神弄鬼的黄格胜反而标格突出,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好处。”黄格胜可以说是当代山水画家中以突出的写生特色而着名的画家之一。他也因为用这种独具特色的写生方式画独具特色的山川,而使自己的作品获得了鲜明的风格特色。因为来自真山水,而桂西桂北的山水、木屋又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不装怪不炫奇的黄格胜的画反而标格突出,独具特色,在当代画坛自成一体。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好处。画家的环境独特,生活独特,学养独特,体验独特,表达独特,自然就有独特的形式语言和独特的风格。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不是追求独特乃至装怪装酷,“欲作新诗强说愁”的结果。唐人张彦远把绘画分品,就说,“自然为上品之上”。他说的“自然”,就是上述自然而然、不装巧趣之意,而黄格胜山水线描正是自然而作。

    我们的确可以从当代无数的山水画作品中一眼就认出黄格胜的作品。对黄格胜来说,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因为黄格胜只在为传达自己的感情作画,只在为自己喜爱的山水作画,自然造成风格的独特。“我的表现语言也是独特的,因为他们都是我从生活中发现、提炼和锤炼的,是我个人情感的物化,所以有强烈的个性。我组成画面的树、石、舟、桥、房屋、水、云、舞以及笔墨色彩章法韵味都是我特有的,不雷同于任何个人和今人。”

    在黄格胜大量的写生作品中,有不少作品中作为中心主体物象出现的木屋,则更以西南特有的“干阑”式木楼的独特样式,为黄格胜的山水画带来了独特的题材。他那些以木屋为主,辅以古树、石桥、小溪与小径的山水线描,形成了黄格胜对景创作方式的独特风格。这类写生作品取景较为单纯,以木屋为主,辅以他景,因直接对景创作,画法较为单纯统一,略有虚实黑白关系处理,画风质朴、淳厚,是非常优秀的山水线描作品。

    对景创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生,不是素材的收集和技巧的锤炼。把一般锻炼激发,收集素材的方法,升级到一定高度就成了创作。写生创作法的要点在于对象只是给你情思,形态、画面构成样式甚至笔墨等方面的启发,并不是完全照搬对象,而是需要面对对象经过仔细观察、分析、构思取舍后才进行创作。要抓住对象的结构和造型特点,适度夸张地域地貌特色。有时候风光太奇美,画家更容易被其震慑住,束手束脚地模拟大自然的杰作,不甘将对象做主观的理解、归纳、取舍从而升华为艺术的美,结果失却了自身的主体精神。画家对艺术规律的理解和个人的心胸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图1)

    二、黄格胜山水线描语言形成的三个阶段

    (一)研究生毕业之前的酝酿准备期

    1、自学探索阶段

    黄格胜在考上研究生之前是广西灌阳县电影院的美工,大量的电影广告宣传画锻炼了他扎实的造型基础。这期间他也多次被抽调到区里集中创作学习,创作班里除了黄格胜之外都是当时广西画坛的精英们,黄格胜有机会与这些一流的画家在一起学到了不少全新的观念和技巧。“黄格胜开始与画友一起画素描,经常在市场、路边、桥头画速写,以他对绘画的狂热,无论到哪里他速写本都不离身,因此造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尽管这时期创作的作品政治成分很高,风格特征是红光亮、高大全。正是这种集中创作方式使得黄格胜这种有着强烈的创作热情和天分的人得到了很好的学习途径,为以后的山水线描语言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研究生阶段

    经过努力拼搏,黄格胜于1980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广西艺术学院第一届研究生,师从岭南派国画大师黄独峰先生。黄独峰先生不囿于古人,不囿于成法,不囿于师传,热爱写生,踏遍祖国大江南北终得“写生妙手”之美名。有了好的环境、好的老师、好的同学、好的条件、好的机会,黄格胜愈加奋发图强。黄独峰为人耿直,画风淋漓潇洒、豪迈雄健,师法自然,酷爱写生也深深影响了黄格胜。

    两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系统地学习了中国画传统,包括中国绘画和导师所传授的岭南画风与张大千的传统笔墨要求,随导师走遍了大江南北寻师问道。大量的写生,拼命的作画,实验中国画材料所提供的可能效果。除了写生作画,开阔眼界和胸怀,画了一大批写生稿,他其余的时间完全用在了看书和作画上。1981年,黄独峰带黄格胜等去山东荷泽牡丹之乡写生,黄格胜是第一次用线描进行写生。“在黄山的写生,应该说黄格胜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山水写生。玉圃同学的北派传统画法,用线勾勒古松及裸露的山石是非常适用。于是黄格胜就以玉圃技法为范,疯狂地用山东皮纸画了一批写生稿。”这一时期黄格胜山水线描还很幼稚,亭子等建筑画得很正,树也是照搬自然画得笔直,石头和其他的景物等没有一套有效的办法来处理。但这一时期大批量的写生稿与对中国各个地方地形地貌的研究为黄格胜山水线描形成提供了基础。

    (二)形成和发展时期

    从1983年开始,黄格胜为了创作《漓江百里图》,二十多次从南宁到桂林,沿着漓江考察作画,写生一千多幅,对着名山峰景点的造型、结构了如指掌,并研读大量的文史资料,以把握漓江的人文足迹和民俗风情。这一时期的山水线描有毛笔的、水墨的、钢笔的,甚至有圆珠笔的。经过精心准备,最终创作了《漓江百里图》。《漓江百里图》以宏大的气势,变换无穷的笔墨,精巧的构思布局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使他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画家,有了代表自己艺术水平的代表作。而《漓江百里图》的问世,使得黄格胜的国画表现内容由花鸟慢慢转向了山水。“我考研前是画人物的,考的却是花鸟画研究生,画了《漓江百里图》以后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山水画家。”

    如果说《漓江百里图》是黄格胜一个学习、创作中国画题材、主题做课题深入研究,把自己学习心得放在创作时间中检验的经过,那么《漓江百里图》就是黄格胜有意识地在写生中寻找自己核心符号,慢慢到成立自己的一些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黄格胜山水线描趋于成熟,画了大量的山水线描,这一时期的山水线描线条漂亮、熟练、流利,于1990年出版了《黄格胜速写集》。速写集里作品主要使用美工笔进行绘画,自由流畅的线条狂放具有节奏,景物的点、线、面与造型结合恰到好处。(如图2)

    (三)逐渐成熟并且不断进行探索的新时期

    1993年至今。这一时期黄格胜的山水线描画风进入了成熟阶段,他从黄宾虹画的线条里体会到它的含义。在这阶段之前,黄格胜的线描线条漂亮流利,但他已经画腻了,就开始进入用短线、颤抖的线和生、拙、涩的线来画。作品里的感觉是线条比较乱,比较笨,比较短,但是“乱”而不乱,“笨”而不笨。题材也由广西本土延伸至本土之外,这一时期作品越来越写实,越来越精到。有桂北少数民族古老、淳朴、多姿多彩、依山傍水那种参差错落变化自然的村落,有漓江两岸、空灵秀美的喀斯特风光,也有中原以北大山大水的雄壮、惊奇险峰。

    黄格胜的同事曾言:“他的下乡体验使许多同行者深感‘恐惧’。有一次,他带着几个学生下乡写生,结果,由于农村生活过于艰苦,那几个‘少壮派’的学生或者因不适而病倒,或者因不适而中途开溜,最后,只有他一人坚持到预定时间健康返回”。如此“拼命三郎”一般不辞劳苦下乡写生,为他积理、磨炼山水线描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路漫漫其修远,正是在艰辛磨炼、探索中,他找到了一条来自于自身独特领悟,而又具有普遍可推广性的技法,终于成就其博大而不失细腻的遒劲气势。

描写山的成语篇8

一、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写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关键在于文章中要有重点描写的景物,而每个景物都非蜻蜓点水般地描写。

二、 角度选好,印象深刻

写景,就要突出景物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还要选好描写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等;描写景物的视角有仰视、俯视、平视、正视、侧视、远视、近视等。

一旦将自己融入对象,我们的感官和意识就会灵动起来,描写也就水到渠成了。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讲,眼睛怎样看就怎样写,耳朵怎样听就怎样写,内心有怎样的感悟就怎样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了视觉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运用了听觉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嗅觉描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写出了内心感悟。写出了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这与只用“美丽”、“壮观”等空洞的词比起来,效果有天壤之别。

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手法恰当,魅力无穷

确定所写的景物后,为了使笔下的景物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要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对于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白描、细节、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移步换景、化用诗词文等。

运用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运用细节,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如《想北平》:“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果子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运来……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地融入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个观光客,即使再喜欢北京,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郁达夫描写微雨寒村“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先写有了“河流边三五人家聚在一个小村子里”的场景,再“点些精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些细节使“悠闲”具体而生动,真是“活像”。

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虚”是联想、想象或梦中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象中美好的仙境,属于“虚”的内容。再如《江南的冬景》:“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暮雨潇潇江上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五彩的文字:灰云、霜白、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的草根边带绿意、青天碧落、白雨、淡墨背景、乌篷小船、红黄的垂暮天。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这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第三句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这一句是静景描写,第四句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这一句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再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就是移步换景。

四、修辞润色,文辞优美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平淡的语言进行加工润色。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恰当地运用我们熟悉的修辞手法、成语、形容词等。如许俊文的《乡村的风》:“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弄乱,再在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风的可爱、温馨。

五、巧用对比,突出景物

在《江南的冬景》中,作者将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与江南的冬景对比,写了江南的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在比较中写出了江南的温润晴暖优美。又如《想北平》,在文章中,作者声称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欧洲四大历史都城相比较,从城市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

巴黎热闹?摇?摇?摇?摇北平安静

巴黎的布局“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美国的橘子?摇?摇?摇?摇北京的玉李

伦敦成天冒烟的工厂?摇?摇?摇?摇北平接近自然

六、情景交融,诗味悠然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可见,景与情是密不可分的。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获得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因此,恰当处理景与情的关系很重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江南的冬景》中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上一篇:初秋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情人节文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