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0-08 19:21:17

初秋的诗句

初秋的诗句篇1

关键词: 《真州绝句》春景秋景

“半江红树卖鲈鱼”出自王士祯的《真州绝句》(其四)的第四句。原文是: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关于第四句的解释各家说法不一:

(1)《古代诗词曲名句选》(广西人民出版社):半江,江边枫树很多,倒映水中,遮满半面江水。红树,枫树,秋天枫树经霜,叶子变成红色,所以叫做红树。……卖鲈鱼,指卖鲈鱼的热闹场面。

(2)《诗词曲名句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红树:秋日下霜,枫树叶子变成红色。鲈鱼:盛产于长江下游的一种口大鳞小的味美之鱼。句意:最好的景色还是太阳偏西,风平浪静之后。红色的枫树下,渔民在卖鲈鱼。描绘出了富有渔村生活气息的图画。

(3)在《中国古代诗歌欣赏辞典》中黄立新认为这首诗是写真州江边渔村秋天傍晚的旖旎风光。半江,半个江面上;红树,长着红叶的树。有的树叶秋天变红。鲈鱼,一种体呈银灰色而背部有小黑斑的鱼,产于我国沿海一带。“半江”句说,在江边红叶树下,渔人们正在卖鲈鱼。

(4)在《历代绝句精华鉴赏》中艾治平认为这首诗是写秋景。红树:枫树。枫叶秋天经霜变成红色。他是这样解释第三、四句的:最好的时光怕就是红日西斜,风平水静的傍晚时分了。你看,江水波平,碧光闪闪;枫叶经霜,艳红如染;走着,走着,请听,在你耳畔响起了“卖鲈鱼呵”的声音,声韵悠远,余音不绝。

(5)在《古典文学鉴赏集》(三)(辽宁教育出版社)中陈体津认为此诗描写秋天傍晚江边的渔家风光。他是这样解释最后两句的:后二句描写渔人的生活即景,落日的余辉斜照在经霜的枫树林上,倒映江边,半边江水像被染红了似的,显得分外妖娆明艳,渔人们趁看傍晚晴好的天气,在江边树下售卖自己刚刚打来的新鲜鲈鱼。诗中洋溢着渔乡的气息,却又透露出清远的闲情逸致,真有耐人寻味的意境。

(6)陶文鹏在1993年《古典文学知识》第6期第113页是这样解释的:《真州绝句》组诗是写真州春天风物。他是这样解释最后两句的:在黄昏时分,日斜风定以后,斜阳照在江上,一半江面碧绿,一半江面嫣红,江岸金丝轻漾的柳树,传来一声声很有地方风味的吆喝,原来是渔民们正在高兴地叫卖鲈鱼。

从以上列举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关于“半江红树卖鲈鱼”所写之景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以艾治平老先生为代表的,认为此句是写秋天的景色;一是以陶文鹏先生为代表的,认为此句是写春天的景色。前五个主张此句是写秋天的景色,只有陶文鹏先生认为此句是写春天的景色。分歧的焦点是什么?到底谁是谁非呢?

我认为分歧的焦点是对“半江红树”的理解。艾治平老先生认为“半江红树”的“红”是形容树的,红树也就是枫树,因为枫叶秋天经霜变成红色。人们自然会想起杜牧有名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而陶文鹏先生则认为“半江红树”的“红”是形容江的。江面没有被斜阳照射的一边是碧绿的,被斜阳照射的一边是嫣红的。人们自然会想起白居易有名的诗句“半江瑟瑟半江红”。

我认为这句诗应该是春天之景,理由如下。

首先,从《真州绝句》组诗的写作时间来看。王士祯所写的《真州绝句》一共有五首。我们看一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的目录就会发现,这五首诗排在“《维扬萧尺木画册四首》壬寅稿”下面,壬寅应该是康熙元年,也就是公元1662年。当时,王士祯二十九岁,这首诗应当是1662年写的。查《渔洋山人年谱》可知,这一年,他在扬州做推官。真州在扬州西南六十里,他的《真州绝句》(其一)写道:“扬州西去是真州,河水清清江水流。”从这里可知王士祯对真州是比较熟悉的。其中,《真州绝句》(其二)说:“白沙江头春日时,江花江草望参差。行人记得曾游地,长板桥头旧酒旗。”写了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白沙洲一带长满了各式各样的野花野草,一眼望去,煞是招人喜欢,是人们游春的好地方。那长板桥边的酒店,悬挂着引人注目的酒旗,更是人们休憩、观景、叙谈的好场所。这首诗写出了人们在春天到白沙头游乐的欢快情景。由此可知《真州绝句》肯定是写春天的景色。再看《真州绝句》(其五):“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第一句“江乡春事最堪怜”是《真州绝句》组诗的总结性诗句,是说真州春天的景物最可爱,也是《真州绝句》组诗的诗眼。其中第二首和第五首都写明是春天,所以第四首也是春天写的,也是写春景。因此这句诗是写春天之景。

其次,从“杨柳”的意象来看。清朝诗人所写的“杨柳”意象,要么是歌咏春天之景,要么是伤春惜春。总之,是写春天的景物。如张问陶的《阳湖道中》:“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魏源的《三湘棹影》:“溪山雨后湘烟起,杨柳愁杀鹭鸥喜。”沈德潜的《过许州》:“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王士祯的《真州绝句》(其四):“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也写了杨柳的意象,这首诗也应该是描写春天之景。因此,“半江红树卖鲈鱼”所写之景应是春天的景色,而不是秋天的景色。

为什么认为“半江红树卖鲈鱼”是写秋天景色呢?我的理解是如下:

其一,犯了“就诗论诗”的毛病。鲁迅在《草(六至九)》中指出:“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我们分析、赏析诗歌,一定要顾及全诗。如果是组诗,一定要顾及整个组诗,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掌握这首诗。否则,“就诗论诗”就可能曲解作者的原意。

其二,受宗梅岑《读阮亭先生真州绝句漫作》的影响。惠栋在《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里引了宗梅岑的这首绝句,全文如下:“板桥山色晚秋初,楚泽真州画不如。我爱新城诗句好,半江红树卖鲈鱼。”此诗对于王士祯的《真州绝句五首》,特别推重第四首,还引用这首诗的“半江红树卖鲈鱼”,称为“诗句好”。宗梅岑认为此首诗的艺术特色是诗中有画。不但诗中有画,而且胜过画,画出来也不如诗。这一点宗梅岑先生是别具眼力的。但宗梅岑认为“板桥山色晚秋初”,认为《真州绝句五首》是描写秋天的景色,这就有问题了。原来宗梅岑读“半江红树卖鲈鱼”,读成“红树”,成了“霜叶红于二月花”,所以说成“晚秋初”了。可是这五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物,不在晚秋,是写“半江红”,不是写“红树”,所以不对了。

其三,是受杜牧《山行》诗的暗示。人们一看到红树的字眼,第一反应就会想起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很自然会联想此“红树”可能是枫树的叶子经霜变成红色。再加上没有顾及整个组诗,很自然地认为这句诗是写秋天的景色。

参考文献:

[1]刘利等.古代诗词曲名句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2]赵传仁.诗词曲名句辞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3]马美信,贺圣遂.中国古代诗歌欣赏辞典[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

[4]艾治平.历代绝句精华鉴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5]中央电大古典文学教研组.古典文学鉴赏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6]袁行霈.历代名篇赏析集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初秋的诗句篇2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这就是诗人观物寄情时物物相融的手法。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平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但同时,诗人以这种感受,从另一角度来说明一种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要融化千年的积雪则更为困难。于是,诗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却有着更深的忧虑。因此,这句就不仅仅是对窗前雪的描写了,它有着更深的寓意,而这种对景物的体察,其实早在一二句就暗含其中了。两个、一行,数目历历分明,观察仔细,不是因为内心的轻松愉快,而是诗人要排遣那种长期受到闲置的愁闷意绪和百无聊赖的心情。这与《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曲江》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对景物的体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以清新自由的景象表现心中百无聊赖的心情。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泊有停留不开的含义,杜甫用的正是这个含义。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他应该知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在当时很难实现,而且在严武向朝廷推荐他之前,他刚刚结束流亡的生活,对朝廷虽有所望,但却又极感希望渺茫。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以表示希望不大。这是第一层含义。第二,这只停泊在门前的东吴船并非从东吴来,而是到东吴去的。东吴,正是杜甫心中那点希冀的象征。不直言长安而说东吴,原因是,诗人以成都、东吴间相距之远和路径之难,来暗示他的抱负难以得到施展;另外,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借东吴代指孙权,不仅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更是他那致君尧舜上的志向的寄寓之所。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 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 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 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 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 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初秋的诗句篇3

一、品诵

一方面,品诵要采用新颖灵活的方式,初中所学古诗一般都为绝句,具有固定声调音律,而词在古代本来就是唱出来的,两者都具有丰富的音韵内涵,教师可从其本身特点着手,引导学生诵读。另一方面,诵读时要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诗词大意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苏轼所著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时,我为学生设计了如下品诵教学步骤:

师:同学们先听一听词朗诵,然后自己有感情地自由诵读两遍。

师:大家已经读了两遍课文了,对这首词有了一个大致印象,那么同学们知道词在宋元以后是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的吗?

生:是唱出来的。

师:很好,词开始是用来为某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

教师普及诗词曲三者差别与联系,重点讲解词的发展历史及特点,并介绍《水调歌头》词调及本词作者等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诗词情感及内涵。

师:说了这么多,我们来欣赏传统《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词调与著名歌手王菲所演绎的歌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比较哪一曲调更契合原词情感。

生:王菲的。

师:同学们从多角度品诵了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现在请同学发言,结合教材中对原词部分词语的注解,用白话文对原词进行翻译,并解读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

中国有句古谚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读得通,也就自然而然能通晓文章大意。品诵是古诗词学习的第一步,通过有技巧的反复品味诵读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诗词大意及情感,发掘诗词中蕴含的文学美,从而帮助学生开启诗词学习的大门。

二、欣赏

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我国数千年古诗词文化的代表之作,作为经典,往往都是寥寥几字便将意境、情感营造得生动鲜明,文学内涵及其丰富,要学好古诗词,必须对其进行深入欣赏、钻研。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经过品诵,对这首词的大意及情感有了初步了解,同学们觉得词中那一句最好呢?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那你们为什么觉得它写得好呢?你又从这两句词中读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同学做出具体赏析。

师:我们再纵观全词,词第一节中有“我欲乘风归去……何似在人间”、词第二节第一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将两者对比欣赏,两句词分别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在全文中又有何意x?

师:第二节还有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教材中对这一句做出了解释,结合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欣赏是在品诵的基础上,对诗词进行进一步赏析,赏诗词意境、赏诗词精彩句子、赏诗词文学内涵,通过深入欣赏、解读诗词,提高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达到基本教学目标。初中生学习经验有限,教师可以巧妙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赏析,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三、感悟

在品诵与欣赏中每个学生都是得到一个差不多的答案,虽有思考,但学生是站在语文、站在文学的角度来学习,缺乏带有自我情感与自我意识色彩的解读、感悟或体会。教师在教学中要加深学生理解,提高学生主观感受,必须引导学生去悟、去想象、去思考。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中播放一段与原词情感匹配、较为轻柔的音乐如《song from Secret Garden》,通过刺激感官唤起学生情感,再让学生随音乐节奏轻声朗读诗词,并回忆自己过去十三、四年的生活,是否有重要的人与现在的自己是离别状态,想象以前在一起的生活,现在他又在哪。最后再深入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并仔细思考,对当下生活、身边的人应该抱有何种态度。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精华,其内涵博大精深,是学生个体情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渠道。教师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学到人生。

初秋的诗句篇4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板书:暮江吟

二、揭题

①《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样理解的?在这儿起了什么作用?

②“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

③“吟”是什么意思?

④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吟唱的对象是什么呢?

⑤从诗的题目上你读懂了什么?

三、新授

1、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表示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范读

3、思考、讨论: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5、重点理解词语。

“残阳”是什么意思?

“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6、出示灯片

提问: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7、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学习后两句诗。

①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理解

②“可怜”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

③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④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⑤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仿佛我们来到了江中的小岛上,看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弓一样的月儿,月儿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珍珠一样可爱,你们看到了吗?)⑥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⑦齐声朗读

(请同学们有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傍晚时分江面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四、练习

(1)作画

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美景画出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可怜九月初三夜

半江瑟瑟半江红露似珍珠月似弓

(2)写话

初秋的诗句篇5

一看题目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化而用之,题目乃诗文之精髓。“诗言志。”诗歌的题目往往是全诗内容的体现,尤其是题眼,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围绕诗歌的题眼“归”,我们设计出“诗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的问题,诗人的情感主线就很好把握了。

试分析2012年的诗歌鉴赏题:

全国新课标卷:

思 远 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分析】从题目“思远人”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怀人之作。第一问就很容易解答了,它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行人的思念之情。第二问紧承第一问而来,“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题目为“思远人”,开篇写“红叶黄花秋意晚”,不写人,而写景,有何作用?处于开头,想想结构上的作用,答出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这样就很容易分析出得分点“首句起兴,写红叶黄花秋意晚,点明红、黄乃深秋之特色,渲染离别伤感的悲凉气氛,表达作者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辽宁卷: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风清瘦出云来。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分析】从题目“初见嵩山”可以看出,作者初见嵩山的心情是惊喜。第一问很快就解决了。第二问紧承第一问而来,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果让嵩山一开始就露面,会有惊喜之情吗?诗人不言嵩山,先从宦游失意写起,先写作者奔走风尘,困顿疲惫,全赖青山使他的情怀有时能得到短暂的开豁。这样,青山便在未露面之前先给了人一种亲切感,也引起读者想见青山的愿望。但作者仍不让青山出面,又说“日暮北风吹雨去”,仿佛在人们的期待中又拉开了一道帷幕,直到最后嵩山才从云层中耸现出来。由于有前面的层层铺垫、重重笔墨的渲染,嵩山的出现才更引人注目,才更有诗的韵味,才更引人体味诗人得见嵩山的特有情怀。

二看注释

注释,即注解,解释字句中晦涩难懂的文字,注释作者的生平经历,简介写作背景等。这些注释可以帮我们疏通文意、理解诗文内容。这些注释还可以让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

试分析2012年的诗歌鉴赏题:

四川卷: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分析】由题目“子规”看起,再看注释,结合《琵琶行》中学过的知识“杜鹃啼血猿哀鸣”,联想关于屈原和“秭归”的典故、传说,那叫声“行不得也哥哥”,那叫声“不如归去”,仿佛就在我们耳畔,凄惨,凄切。我们就不难答出第一问“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第二问紧承第一问而来。但在选意象时,我建议应首选“子规”这个意象来作答。如答案: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

重庆卷:

鹧 鸪 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分析】由注释我们明白词的下阕内容,我已经老了,机巧之心早已荡然无存,一向怕人的沙鸥在我面前自在地掠飞。柳溪父老应理解我,我却久已不去溪南旧钓矶钓鱼了。“久忘机”说明作者的机巧之心早已荡然无存,体现了作者淡泊恬静的超然情怀。题干问“为何”,我们回答: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久忘机”而不再钓鱼,所以说“荒却了旧钓矶”,表现了作者淡泊恬静的超然情怀。

三品意境

诗歌的主题往往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品意境,先找作者选取的意象,再找修饰语,最后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一系列具有伤感之情的冷色调景物,勾勒出一幅萧瑟的深秋晚景图,营造出一种黯淡、凄凉的氛围,传达出漂泊天涯的游子内心深处无尽的孤独哀伤之情。

试分析2012年的诗歌鉴赏题:

江西卷:

江 城 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分析】“杨柳”,在词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之说。所以,本词中“杨柳”应该还有象征离别的意思,可指惜别、依依不舍等。更有“动离忧”直接点明“离”,还有“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可见有伤别、怀人之愁情。“飞絮”,乃柳絮飘飞。柳絮飘飞之时,乃暮春时节。“飞絮”与上阕的“杨柳”相对,故“杨柳”代指初春季节。由初春到暮春,韶华易逝。因“柳”与“留”谐音,有伤离别之意。故“杨柳”暗寓男女离别,“飞絮”暗寓青春易逝。因此,这两个常见意象在这特定的情境中就有了以下复杂的情感:伤别之愁,怀人之情,韶华易逝之叹。这样,答案也就很容易拟定了。

山东卷: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分析】第一问问开头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就要先找意象。意象有“晓路”、“萧萧雨”、“江乡”、正在飘的“叶”等。此“晓路”非彼“小路”。“晓”,乃天刚亮的时候,如“拂晓”、“破晓”、“鸡鸣报晓”、“晓行夜宿”等。再联系我们学过的诗词名句有“春眠不觉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我们不难理解“晓”的含义。结合文题“吴松道中”,结合注释,明确“晓路”就是指清晨起航时。“叶正飘”是叶落之时,乃秋季也。此时“雨萧萧”,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故可拟答案为:开头两句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分析】“孤舟”这一意象,并不是这首诗中孤零零的一个意象,它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这样,它就把作者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舟”前的修饰语“孤”,结合诗题理解,表达了作者漂泊在外,孤寂、思乡之情。

四析手法

鉴赏诗文,要想得分,必答手法。手法,乃艺术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结合诗文,仔细分析,明确答出手法,即可得分。

试分析2012年的诗歌鉴赏题:

全国大纲卷:

叶[注]

修 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诗歌的前三联从不同的角度描写落叶。第一联和第三联是从作者的角度或其他旁观者的角度描写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第二联写“翻思向春日”和“肯信有秋风”,“思”和“信”的描写主体应是落叶,这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落叶人格化,赋予落叶以人的思想、动作、情感,更形象生动。第二联插入一、三联之间,使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分析】题目是“落叶”,说明本诗的主要描写对象应该是“落叶”,主角应是“落叶”。选写其它的意象,则是运用衬托或对比等手法。最后一联“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中的“君”是对“落叶”的尊称。“君”是主角,“松”是配角。“松”“立”而“君”“落”,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又强化了作者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注]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分析】“软”乃“柔软”,是一种触觉。“红光”是看到的,属于视觉。“软”字以触觉写视觉,运用通感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东山晴后雪景的最爱之情。“涌”即“涌出、涌来”。结合注释,雪后晚晴,四山皆青,唯东山全白。诗歌的题目和第三句,作者写道“最爱东山晴后雪”,现在“软红光里”涌出了银白色的山。即银白色的山像波涛一样涌出来。这里,作者运用了比拟的手法,一个“涌”字,写出了夕阳红光映照下,被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一样涌出的奇丽景象。还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雪后东山之景的最爱之情。

五答情志

“诗言志。”作者的思想感情、志向、观点等,必然会成为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点。做诗歌鉴赏题,肯定要答情志。

试分析2012年的诗歌鉴赏题:

江苏卷:

梦 江 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分析】“恨”乃“怅恨”、“遗憾”之意。“怅恨”、“遗憾”什么呢?回归文本,“恨极在天涯”,指思念远在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分析】第三句写山月不知主人公的心事,第四句写花自飘零水自流,无人怜惜,无花解语,主人公满腹心事、孤独寂寞。所以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满腹心事、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分析】从结构上看,赏析的是结句,即结尾一句,如果找手法,则为“以景结情”。作者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衬托作者心绪不宁,以“碧云”“斜”落终结心情的低沉——“恨极”。

浙江卷:

未 展 芭 蕉

[唐]钱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分析】第一首诗巧妙运用比喻手法,如将未展开的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这样写,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诗运用衬托、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自然之美,而且赋予海棠一种沉稳、自主自爱的品格。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爱怜之情。

综上所述,高考考查诗歌鉴赏,如果知晓诗歌鉴赏五步骤,定会抓牢分数无空手。

初秋的诗句篇6

关键词:语言 诗词 鉴赏

诗词即用凝练而高度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语言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较,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和跳跃性。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引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和隽永,以及该诗人的语言风格特征。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教学当中可以按这么三个方面去把握,①分析关键词的作用;②理解关键句的含义;③品味诗歌的整体表达和情感流向;

下面我们看看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萧萧送雁群”化无形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而至的秋风惟妙惟肖地写入诗篇。“朝来”一句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这就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它却依附其它事物的存在而随处可见。尤其是结尾句,更可以说明秋风已为“孤客”所“闻”。“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送来“雁群”,有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歌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一词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构成了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所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把握一首诗的整体线索,或者由它来奠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字或词,就可以更好的更准确的把握诗歌内涵。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突出强调该字或词在一首诗词的结构上所起的主旨作用或达到的表达效果去给学生讲解,分析。

关键句的含义的讲解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看下面这首散曲的妙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年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叹新年”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传・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他,备受冷落。“落灯花棋未收”,又化用了赵师秀《有约》:“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在这里化用典故和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抑扬顿挫,同时又渲染了他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涵更丰富,耐人寻味。纷纷落下的灯芯余烬及散乱的棋局,又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梦前以棋解忧,梦后孤独对灯百无聊赖的情怀。可见,关键句的理解对把握一首诗歌的内涵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周困新丰的典故和“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进一步参悟诗人的那种孤寂和冷落惆怅的情怀。至于他的这种情怀源于何处,我们就要进一步去分析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把握诗歌情感流向的关键我以为还是要从语言入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最能说明这一点。诗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历来被大家推崇。但是,“绿”字好在何处?除了动感,其实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体现出了诗人思念家乡,归心似箭的情思。在时间的流转中,漂泊的旅人对亲人的思念甚是迫切。他们的思念在时间里日益加重,在作品中,他们往往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消解。再如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看起来像是描写夹岸风景,而实际上诗人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孤寂忧愁之感,凄凉哀怨之思。这是因为“猿”这个意象本身的原因。古诗中“猿”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我们在古典诗歌教学当中,分析诗歌语言的时候要善于化大为小,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也要善于应用一些专业的术语。比如诗歌语言风格及特色,我们可以用“清新”“绚丽”“明快”“含蓄”“沉郁”“悲慨”等词去分析,这样既可以做到不失其偏颇,也能更好的把握住诗人的情感流向。

诗歌语言的教学当中,除了上述之外,在鉴赏诗歌语言时,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诗歌语言结构一般情况下有这么几种:①语序颠倒。诗歌中的倒装也被称为“倒文”,它主要是为了压韵,或为了照顾对仗。但颠倒之后,往往起强调作用;②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语意的作用。③特殊结构。古诗词中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特别是动词的省略常常会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古诗词中连用多个意象名词时,往往省略常规句中的动词,这样会使描写更加富有意境。这里面也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比如上面所提到的“绿”字,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不但具有了动感,而且还把诗人的某种情怀也呈现出来了。

总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指引学生感受诗歌所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流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入更高层次的诗境,获得无穷的审美享受。

初秋的诗句篇7

正如顾随先生所言,古代诗歌包含文字、形象和感情三项要素。文字,是诗歌表达的载体,它所承载的就是形象和感情。形象和感情,亦即“景”和“情”,或曰“形”和“神”。其实,这为所有文学形式所共有,只是古代诗歌表现得更为凝练和鲜明罢了。

古代诗歌的简答题目,也落实在文字、形象和感情三项要素上,只是并不拘泥于这三个词。依据诗歌的具体情况,文字,可能被称为语言、词语、句子、表达;形象,可能被称为画面、景物、人物、行为;感情,可能被称为胸怀、抱负、思想、哲理等等。至于那些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专业术语,并非考查范围,因为这些并不属于诗歌本身,而仅仅是一种外在解释和梳理。题目所可能涉及的术语,也仅有比喻、对偶等最基本的常识而已。

这样看,回答古代诗歌的简答题目和解读古代诗歌,要点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我们说,解读诗歌是答好题目的坚实基础。简化答题思路,便是:由词句入手,聚焦于形象,转化为意象,归结到感情。要求: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简明、连贯、合理。

还需要说明一点:备考中,不要迷信“参考答案”。原因有三:

一、“参考答案”从来不是为考生准备的,它是提供给阅卷老师做参考的。“参考答案”往往是一种“评分尺度”的显示,并非最好的回答;

二、“参考答案”并非完美无缺,不是必须遵循的“标准答案”。很多有欠缺的“参考答案”,在阅卷中都要校正、补充,甚至被;

三、考生在考场,手里没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对于考生只是“马后炮”。备考的主要目的是探求合理清晰的思路,答好题目。

【例1·2011年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译诗】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

望着无际的荒原内心极度哀愁,旋绕曲折的泾水傍靠着远处荒村。牛马无人放牧,随意啃啮残存的春草;高原上田地残破,几座古碑很是显眼。晚云和积雪,山色苍茫一派暮色;荒烟伴残阳,绿树笼罩一片昏暗。旅途漫漫黄沙,走过了好几里路,忧思秦王朝的衰亡,不忍心再回头看那片荒原。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参考答案”缺欠】①“简要分析”只涉及了首联、颔联和尾联,并且残缺零落;根本没涉及颈联。②“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形同秦、唐对比,完全违背了这首唐诗以秦国比况唐朝的意图。③“油然而生”指好的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是褒义成语;而“不堪回首”并不是好的感情,褒词贬用,成语使用不恰当。

【备考答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感情。诗歌首联总写景和情:郊野一派荒凉引发极度哀伤,回肠九曲一如泾水萦纡。颔联写村落情景:没有春草生机,只有古碑苍凉,牲畜游荡,原田废置,破败不堪。颈联写自然景观:山雪苍茫,烟树昏残,毫无生气和希望。关中一带,是唐王朝的发祥地和统治中枢;而经历安史之乱,元气大伤,一百余年后,京畿一带居然如此荒凉残破,而且不见一丝转机。尾联收束:脚下黄沙,内心枯焦。“不堪回首”一语双关:既不忍回首荒原,更不忍回顾历史——无限凄楚迷茫尽在其中。

2.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参考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参考答案”缺欠】①只有笼统要点,哪里是“触景生情”,哪里是“寓情于景”,没有具体内容和说明。②“写哀景抒哀情”,应是古代诗歌最常规的表达方式,可以具体包容在前两个要点里,单做为一个要点,完全多余。

【备考答案】诗歌开篇触景生情,诗人行经萦纡泾水,放眼望去,满目荒凉,“欲销魂”三字脱口而出。到诗歌结尾,更由“数里黄沙”引发出“不堪回首”深沉喟叹。

诗歌中间两联描摹所见,寓情于景。残破的村落,兀立的古碑,云雪的晚山,烟笼的黄昏——凄凉的景色无不包容、渗透着悲怆的感情。诗人对照古今,满怀抑郁,这主观情绪更使他感受到满目昏黄。昏黄,是眼前景色的写照,是脚下行路的写照,是大唐王朝现状的写照,也是诗人自身处境与内心世界的写照。

【例2·2011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译词】

关河令

周邦彦

清秋阴郁不时放晴渐渐迫向黄昏。演变成充溢一所庭院的凄凉冷清。

静静伫立倾听秋天种种萧疏声响,积云深重看也看不见那北来雁影。

更已深时人都离去周边一片寂静。只有院门的照壁和孤灯相互照映。

晚间借以浇愁的酒劲儿已经全醒,怎么消解这长夜无边时候的心境!

1. 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是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参考答案”缺欠】上阕首句“秋阴时晴渐向暝”和下阕首句“更深人去寂静”,都是“形象”,而“一切景语皆情语”,还需要答出“感情”。

【备考答案】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时间推移为明线,感情深化为暗线来写的。上阕首句“秋阴时晴渐向暝”,写的是秋天在浓阴时晴中渐渐迫向黄昏的景象,寄托着凄寂思家的感情;下阕首句“更深人去寂静”,写的是更深夜静人已离去的情景,传达着孤苦无助的纠结。由渐近黄昏到更深寂静,清晰地体现出时间推移的明线,含蓄地融入了凄寂、孤苦的情感积累酝酿深化的暗线。

2.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参考答案】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凄之愁更深一层。

【“参考答案”缺欠】“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和【注】“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都缺少依据。雁不是信鸽,不能“传书”;作为候鸟,雁只是寄托亲人间的思念之情。多数古人根据生活经验,不会企望雁来“传书”,周邦彦应该也不会有这种糊涂想法。

【备考答案】周邦彦的“关河令”一词,抒写了思家心切,孤单寂寞,无可排遣的感情。

上阕写黄昏院落的景象,句句是心情写照。阴云是浓浓的,放晴是短暂的,庭院中一派凄冷。久久伫立,期盼望见北来的秋雁,寄托思家的愁绪,可风声、落叶声、虫鸣声,声声入耳,望穿浓云深处,也不见大雁踪影。落寞之情无可寄托,唯有落寞。

下阕承接上阕,写夜深酒醒的情景。落寞中,只能借酒消解。到了更深夜静,人去酒醒,只见孤灯照壁,了无亲人。思家落寞的感情纠结满怀,无可化解。长夜愁怀该如何度过?也只能填写这样一首词聊以排遣了。

【例3·2012年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译词】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晚秋意绪,闺中人不禁思念行客远隔千里。看遍天际云来云去,也不见鸿雁飞归带来游子信息,满怀思念,想要寄上书信,又怎么知道寄送到何处? 眼泪兀自流淌不尽,面对着窗子,一滴滴涌弹飘洒,就着砚台,将溅落的泪水,当即研磨成离愁的墨汁。便蘸着泪水磨成的墨汁,细细书写分别以来的思绪,这离情写到深处,泪水把信笺的粉红色都浸湿淡去。

1.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参考答案”缺欠】①“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是词作塑造的“闺中人”这一艺术形象的感情,并不是词人在词作中表达的感情。②“首句起兴”的说法不恰当。起兴,是由它事引出本事,首句所写,并非它事。“首句起兴”的说法,也与下面“染绘”“渲染”“增添”的分析相矛盾。

【备考答案】这首词通过表现闺中人深切思念远方行人,又难以传达思念的抑郁之情,寄托了诗人内心悲苦难诉的感情。

首句写景,景中传情。一方面,“红叶黄花”,是晚秋特有的景物,从空间角度渲染亲人远隔的背景色彩;“晚”,从时间角度暗示别离久远。另一方面,红叶黄花,晚秋意绪,也是离愁别绪的形象写照。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参考答案”缺欠】只就“形象”层面解说“关系”和“原因”,没有揭示内在的“感情”。

【备考答案】“临窗滴”写临窗洒泪滴滴弹不尽,因为泪落砚台,并有相当积贮,所以“就砚旋研墨”,当即就砚研磨,为的是将难抑思念之情,急于向离家行人倾诉。

词里描摹的闺中人在动笔之前已经临窗弹泪,接着又和泪研墨,及至提笔写信,越发触动相思,细细写到别后情状,深情倾动之时,想必已涕泪纵横。倾盆雨般的泪水落到红色信笺上,泪水浸湿红笺,红笺因而褪去颜色。这一句表面写红笺褪了颜色,内里写泪如血红。

由思泪到墨泪,由笺泪再到血泪,层层写出情感深化进程。

【例4·2012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初见嵩山

张 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译诗】

初见嵩山

张 耒

我常年旅途风尘,鞍马奔波,困顿不堪,

幸好有青山使我感受到慰藉,心胸豁然。

傍晚时分,北风把一场冷雨,刚刚吹散,

几座山峰清癯瘦峭拨开云雾,隐隐耸现。

1.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参考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

【“参考答案”缺欠】①“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说法,笼统而不准确。②“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的说法,极不准确也不负责。

【备考答案】《初见嵩山》表达了作者喜爱赞佩和感奋自豪的感情。这种情感是经由铺垫烘托而凸显出来的。

诗人由宦游失意落笔,多年来辗转流落于风尘之中,一个“困”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疲劳困顿的精神状态,以及空怀一腔抱负在官场中左冲右突,却不得施展的惨淡景象;第二句宕开一笔,转而去写奔波中的一点安慰,晓畅的语言骤然拉近了诗人与山的距离,也是对含蓄豁达的人生态度的亲近——这是铺垫。

第三句为嵩山的出场渲染了气氛。“日暮”言天已傍晚,落日余辉中更见嵩山的深幽巍峨,“北风吹雨去”,嵩山在风侵雨蚀后愈加清新朗润,但这只是我们的想象,未见嵩山,心中已对嵩山景象做了一番描摹——这是烘托。

经过铺垫烘托,成就了第四句的点睛之笔,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它一出现便淡化了所有的背景,其峭拔清瘦的形象是那么的清晰明朗,其高洁超脱的姿态是那么的卓尔不群,因而深得诗人的喜爱和赞佩,诗人感奋自豪的感情也就油然而生。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参考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参考答案”缺欠】对第一问的回答只停留在“文字”与“形象”的层面分析,没有提升到“感情”层面。

【备考答案】“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写出在“日暮北风吹雨去”的广阔背景烘托下,几座清癯峭拔的山峰突现云中的景观。“清瘦”运用拟人手法,突出山峰清癯峭拔的形象,包容着清高超卓的人格内涵;“出”字以动写静,赋予山峰以动感,体现出历经磨难,坚持操守的自豪感。

诗歌用“清瘦”一词来形容嵩山,写得形神兼备,极富灵性。赋予嵩山以人的风貌、人的品格,体现出作者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荡开层层乌云的遮掩,豁然呈现的清瘦嵩山,正是诗人高洁志趣、铮铮傲骨的形象写照。

【例5·2012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其二)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破讷沙:沙漠名。 鹈泉:泉水名。

1.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参考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参考答案”缺欠】①“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的说法不准确。②缺少“诗人感情”这一重要内容,与题目要求“赏析全诗”不符。

【备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初归的图景。

前两句写部队鹈泉上战罢归来的情景:瀚海辽阔、黎明将至,军队夜行,阵容整肃。想必是其间兵戈相拨,铮鸣响,惊起飞雁,引吭高翔。诗歌可谓先声夺人,既可感到胜利喜悦,也传达着征人乡思。后两句写阳光下部队穿越破讷沙的景观:红日从东南地平线上喷薄而出,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鲜明夺目。广袤的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寒光闪烁,慷慨悲壮之情跃然纸上。

初秋的诗句篇8

关键词:禅味 贾岛 意境

“禅”的本义是沉思,它主张排除一切干扰,进行苦思冥搜。“悟”是禅的根本,它可以解释为对事物本性的一种直觉的观照。引“禅境”入诗在唐朝非常盛行。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着不公,饱含酸楚,孤立无援,受人迫害因而写诗来发泄,他们在诗中寓以禅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同的诗人在诗中所塑造的禅境也不尽相似。引“禅境”入诗比较出色的是王维。王维在塑造禅境时自己往往是意境中的参与者,将自己置于自然景致当中,使自己与这些或虚或实的景致融为一体。比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清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等。在构建意境的方式上,王维喜欢通过对自然境界的主体介入,进而达到一种主客融合的状态。在中晚唐出现的贾岛,他在构造意境时,自己则为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有时甚至表现得有些冷漠,似乎与自己无关似的,笔下的世间万物,自生自灭,任其自然。二人构造禅境的方法是相反的,却各有千秋,相比之下岛诗所塑造的禅境更为深沉、更为发人深省。贾岛在唐诗史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他的诗歌和诗歌独特的个性,引起了后代学者的极大兴趣。“郊寒岛瘦”、“岛不如郊”、“有句无篇”、“枯寂气味”、“虫吟草间”等等评价,我们都耳熟能详。而对贾岛诗歌的评价离不开他的出身背景以及人生经历。

贾岛早年为僧,一生经历了德、顺、宪、穆、敬、文、武八朝。衰败和救亡成为贯注其间的两大主题,而像他们这样的一些文人也不可避免地置身其中;另外,诗人特有的或强或弱的济世热情,使他们关心人们的疾苦但又无能为力。积极入世又受尽挫折,使贾岛把自己的一种不满和无能为力在写诗的过程中表达出来。因此他的诗具有一种人们常说的“苦”、“僻”、“清”、“瘦”的味道,同时在理解他的诗时我们还要结合禅理佛意。

贾岛向来以苦吟著称,他的诗《送无可上人》:“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诗人二句三年得是“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尾同离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中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两句看似平常实又不平常,他饱含了诗人的亲身经历和禅理体悟。“独行”表现诗人很孤独,但后面又随之的是“潭底影”好像又不孤独,仔细品味实又孤独,从孤独到不孤独又到孤独,这其中的佛禅之理是诗人特有的人生经历才能表达出来的。“数息”在“树边”看似很苦,实则诗人却独乐在其中。由此可以看出诗人之苦不是自然天地之苦,而是在禅理上的一种释然。

岛诗之“苦”,在《朝饥》中表现得更为形象:“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仍空然。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坐闻西床琴,冻折两三弦。饥莫诣他们,古人有拙言。”如此清苦,诗人却还信守着几分清高。天地之苦、生计之苦并没有消磨掉诗人的意志。相反他却能在诗中找到灵与肉的契合点,忘记生计之苦。难怪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评价诗人道:“以诗穷至死,而平生尤自喜为穷苦之句。”岛诗中的苦,是通过生计之苦、自然之苦表现出来的,但深究其“苦”的根源又并非来自于人力所能及的。诗人在苦中却能寻求到乐,虽苦却没有消沉。比如他的《望山》:“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虬龙一掬波,洗荡千秋春。”贾岛在雨中体味着深深的孤苦,又在雨中能放下这份孤苦,这应该说是常人无法做到的。他能把自己的苦用一物加以净化,达到佛家所讲的超脱。

贾岛诗歌在境界上显示幽奇的特色,当今学者谈及贾岛诗歌的总体风格,多以“幽僻”进行概括。以“僻”论贾岛始于晚唐僧人可止,他在贾岛死后在《哭贾岛》一诗云:“诗僻降古今,官卑误子孙。”“贾诗的这种幽僻与王维的空寂和孟浩然的闲淡有很大的不同。他的幽僻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折射。”[1]比如《望江亭晚望》:“浩渺浸云根,烟岚没远村。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他用幽僻的境界表达着一种深思和对生命本我更为深刻的领悟。

“吟安一个字,乃须半宿寒”一句可见贾岛追求诗句“奇僻”的如痴如醉状态。贾岛的《夏夜登南楼》:“水案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一点秋萤报秋语,不知何处是菩提。”单看诗的前半部分,实为写景,在贾诗中报秋语的不是“落叶”而成了夏天更为常见的“萤”,但放在这里并不生涩。而后一句“不知何处是菩提”又能与前一句紧密联系在一起,看似不相连的两个意向“秋萤”、“菩提”在一种“奇僻”的境界中自然融合在一起。在贾岛诗中通过奇言僻语将佛禅之意写入诗中的例子还很多,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过声沙岛鹭,绝行石庵僧”等等,这些诗都是在“奇僻”的语言中蕴藏着禅机佛理。

岛诗之“清”,在于追求独特的意境。在《寄韩潮州愈》中云:“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人有禅心,诗则“清”。

贾岛的诗歌不仅意境独特,且幽远清逸。《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更是体现贾岛之“清”:“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诗人处于“人在定中”的空寂状态,在细微中听见声音,于幽深处见影,完全是空则能纳,净则能照气度。有这样的评论说:“如此写早秋灵隐,真是早秋灵隐,绝非三时灵隐也; 如此写早秋灵隐,真是早秋灵隐,绝非他处早秋也;虽曰托人寄题,实是游魂亲至。不然而然单仗笔墨,固知绝无此事也。欲写灵隐新秋,却写峰前峰后,无寺不皆新秋,妙!妙!”[2]“实际上该诗中间两联最为清绝,音声与形影交替描写,微观和宏观尽在心底,先是万籁俱静的早秋深夜,因‘人在定中’,蟋蟀声清晰可闻,木叶脱落高树,鹤栖猕挂,声色相宜,动静和谐。穿越江空的灵隐夜钟,空旷、幽渺、静谧而又灵动,江上明月寒辉与古老的石楼融合为一,霎时间莫辨内外人我,当下与远古打成一片,如此深邃幽远的高致,非禅旨深湛者不足以达是境。”[3]贾岛诗清妙盎然的禅意之作很多,再如《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此诗有世外之闲适,问师何处去,似乎师去未远,“只在此山中”但是又“云深不知处”,才顿悟愈远愈近,若即若离,似有似无。

岛诗之“瘦”体现在诗艺上,更表现出诗之清妙,像《渡桑干》一诗,尽管诗情是个人的,却也动了历代客游他乡的游子之心:“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月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有诗评曰:“久客思乡,人之常情。旅寓十年,交游欢爱,与故乡无殊,一旦别去,岂能无依依眷恋之怀?渡桑干而望并州,反以为是故乡,此亦人之至情也。非东西南北之人,不能道此。”[4]

实际上,“苦”、“僻”、“清”、“瘦”四种风格是有联系的,因“苦”而“僻”、“清”、“瘦”,同时又因“瘦”而“苦”、“僻”、“清”。但总体来说,这四种诗歌特点是因为贾岛现实生活经历和人生背景所致。

参考文献

[1] 张震英.寒士的低吟:贾岛诗歌艺术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9.

[2] 陈伯海.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2605.

[3] 王树海.禅魄诗魂[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0:229.

上一篇:坚持的故事范文 下一篇:描写山的成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