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课文范文

时间:2023-10-15 06:52:58

少年闰土课文

少年闰土课文篇1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少年闰土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少年闰土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

郑:zhèng(郑重、郑国、郑州)

拜:bài(拜年、祭拜、对拜)

租:zū(收租、租房、出租)

厨:chú(厨师、下厨、厨房)

毡:zhān(毡帽、毡布、如坐针毡)

羞:xiū(害羞、怕羞、羞涩)

撒:sǎ(播撒、撒种、撒谷子)

缚:fù(束缚、绑缚、作茧自缚)

猬:wèi(猬集、小刺猬)

伶:líng(伶仃、伶俐、伶人)

俐:lì(伶牙俐齿、口齿伶俐)

窜:cuàn(窜改、逃窜、东跑西窜)

二、多音字

正:zhēng (正月)zhèng (正常)

撒:sǎ(撒种)sā(撒谎)

供:gòng(供词)gōng(提供)

三、近义词

郑重——慎重 讲究——重视 允许——许可

盼望——希望 熟识——熟悉 伶俐——机灵

希奇——稀罕 无端——无故 凶猛——厉害

一望无际——无边无际

四、反义词

郑重——轻率 讲究——随便 允许——禁止

熟识——生疏 凶猛——温顺 伶俐——笨拙

新鲜——陈旧 危险——安全

五、理解词语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尊敬并求保佑。

值年:同族的人家,在祭祀祖先时,每户轮流负责准备,轮到谁准备的那一年,就叫值年。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弶:一种捕捉鸟兽的工具。

明晃晃:光亮闪烁。

许下愿心:即许愿。迷信的人对神佛有所祈求,许下某种酬谢。

秕谷: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

六、句子解析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是当地的风俗,人们认为用圈子套住孩子,孩子就不会死。这虽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说明闰土的父亲很疼爱他。

2.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素”,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如许”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我”向来不知道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来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4.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写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见多识广。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更广阔更生动的外面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通过如此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出“我”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七、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出一个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

2.课文围绕闰土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写了记忆中的闰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

3.“我”与闰土有哪些不同之处?

①生活环境不同: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里。

②阶层不同: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我”是一个少爷。

③见闻不同:闰土见多识广,“我”却孤陋寡闻。

虽然生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但“我们”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是多么难得啊!

4.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闰土怎样的特点?

①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②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③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

5.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八、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我”记忆中的闰土勇敢机敏。

第二段(2-3):我盼望见到闰土。

第三段(4-18):闰土和我讲了雪地捕鸟,瓜地刺猹,海边检贝壳和潮汛看跳鱼的事,我非常羡慕,他的见多识广。

第四段(第19自然段):闰土和“我”分别了,友谊也中断了,但“我”很怀念他。

《少年闰土》读后感自从学习了《少年闰土》,我深受感触。

贫苦农民的儿子闰土在小时候与生活在丰衣足食的鲁迅成为好朋友。那时闰土见人恨怕羞但对这个富家少爷却十分大方。他们在一起玩耍,形影不离,闰土给鲁迅说乡下的新鲜事:冬天雪地捕鸟,夏天海边拾贝,晚上看瓜刺猹,潮汛来时看跳鱼,一件件稀奇古怪的事让鲁迅羡慕不已,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也非常深厚。

闰土从小见多识广,生活充满色彩,可以跑,可以跳,可以“野”。但鲁迅要在这个只看的见四角天空的高墙里生活,可以想象,当闰土站在海边脚下踏着清亮的海水时,鲁迅他们是否又坐在椅子上吟诵古文;当闰土“咯吱咯吱”地踩着雪去捕鸟时,鲁迅他们是不是又在受到长辈们的批评,还是在听着父母的警告。

当闰土手持胡叉深夜里还在扞卫瓜田时,鲁迅他们是否刚刚写完作业想要放松一下却又被父母赶回家?鲁迅他们不知晓的一些趣闻,闰土在海边时早已享尽,鲁迅他只能看见也只能享受院中里的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他的孤独寂寞是远远比不上闰土的的快乐自由。不光鲁迅,连我也对闰土的农村生活向往无比。

但后来,得知鲁迅与闰土长大后的一次见面场景真令人膛目结舌。从小一起玩耍的伙伴竟开始有贵贱之分,闰土对鲁迅的'一声“老爷”就如在心中扎了一下,生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颇有影响,可鲁迅不歧视穷人,不嫌弃穷苦的高尚品质着实令人赞叹,这也应该是他成为“大文豪”的重要原因吧!

少年闰土课文篇2

少年闰土中仿佛的意思是差不多,《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与中年的闰土做了巨大的对比。

这篇文章是小说《故乡》中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选入语文书后后加的。《少年闰土》选入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和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六课课文和2019六年级上册部编教科书第八单元第1课。

(来源:文章屋网 )

少年闰土课文篇3

【关键词】 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说实在的,很多时候要做到在课堂上和学生平等地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感悟,还真有点茫然,整个课堂总有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去年,再次执教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少年闰土》一课,课堂上的两个片段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课堂上放开手,学生的个性会尽情地飞扬起来。

一、课堂上的各抒己见

当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抛出一个问题,你对这篇课文有什么感觉?“朗读能手”邓蓉发言了:“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有些地方语言好像不太连贯,读起来很拗口的。比方说文中的‘愿心’就很别扭。”是啊,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正是白话文语言阶段,难怪他有这种感觉。不过,我倒是很欣赏他的大胆和直率。这时,一贯以分析擅长的刘靖靖发言了:“老师,这篇文章我还是蛮喜欢的,只是文章的最后‘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作者没说实话,他在撒谎。”“撒谎!”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脸的疑惑。我也在心里纳闷:她怎么会想到这个呢?这时一旁的黄亚兰发问了:“你有什么证据呢?”只见刘靖靖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因为我看过鲁迅的小说《故乡》。这篇小说不但写了少年的闰土,还写了中年的闰土和老年的闰土。中年的闰土变得呆板,老年的闰土更可怜,他在帮鲁迅家干活期间还偷鲁迅家的东西。既然鲁迅都写了闰土少年以后的事,那怎么能说‘但从此没有再见面’呢?”一番头头是道的解释说得大家心服口服,不约而同响起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也不失时机地表扬:“瞧,这就是多看课外书的好处!”再看刘靖靖,也是一脸的自豪。

二、闰土也羡慕“我”

在研读课文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一环节,我先出示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然后发问:“这个句子有什么不懂的吗?”谢思思问了:“‘他们’指谁?”熊林成回答:“就是和‘我’一样的少爷朋友呗!”“那‘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什么意思呢?”谢思思提出了疑问。思维敏捷的魏玉琦举手了:“我知道。就是说‘我’和那些少爷朋友们整天生活在大院子里,像井底之蛙,眼光短浅。”理解得真到位,我暗暗心喜。“那你们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呢?”沉默了片刻,魏玉琦又高高举起了手:“这句话反映了‘我’对闰土那种生活的向往,还有他对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的不满。因为闰土是那么的见多识广,所以‘我’非常羡慕他。”“其实我也羡慕闰土。”最后他又加了一句。瞧,学生自主感悟的就是不一样,也许魏玉琦和“我”已经产生了共鸣吧!正当我为学生能自主领悟句子的含义感到欣喜时,一向思考独特的刘思雨发言了:“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闰土也在羡慕作者。”“是吗?可能吗?”因为这个我压根儿就没有想到。我按捺住心中的疑惑,问他:“那你怎么体会到的?”“我在这儿体会到的。”她随手拿起课本说:“书上这句话‘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告诉我的。闰土生活在农村,他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说明城市里的东西闰土也有很多没有见过。如同‘我’羡慕闰土的见多识广一样,闰土同样也会羡慕‘我’的城市生活啊!”他层层深入的分析使我和其他学生不得不认同。“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在佩服学生独到的感受之余也在为自己感到汗颜。

三、我的反思

1. 转变学生观,还给学生自由畅想的天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尽情飞扬起来,我们就必须给他们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在教《少年闰土》这一课,如果我一开始就否认学生“闰土也羡慕‘我’”的意见,也许就听不到学生那发自个性的呼唤了。

2. 尊重学生和学生间认知上、情感上的差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位学生都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课例中从邓蓉、刘靖靖、魏玉琦的发言,我们看到了学生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这也充分体现出学生和学生间在认识上、情感上的“差异”。“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几个学生的生动写照。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教师不应包办代替。

3. 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思维是创新学习的核心。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本身,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孩子不光在感知,而且也在描绘、在制作、在创造。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同与成人的思维方式,那些看似幼稚可笑的问题常常蕴含着创造的灵感和伟大的构想,往往会成为他们今后成功的起跑线。因而当学生冒出一丁点创新思维的火花时,我们就应该给他们添薪加油,让它们熊熊地燃烧起来。

少年闰土课文篇4

一、有利于分析文章段落层次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设计出一定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分清课文的段落层次,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布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鲁迅《故乡》时,笔者设计出如下题目:

已知:课文中提到了三个时间点,即第二日清早晨、过了三四天、又过了九日。

求:“我”在故乡待了几天?

解:2+3+9=14天或2+4+9=15天

答:14天或15天。

通过这个数学问题的设计,学生了解了文中“我”在家乡总共待了多长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段落层次(第二部分以“第二日”开始,以“又过了九日”结束,前面为第一部分,后面的为第三部分)的划分。

二、有助于突出文章主题思想

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学生很难理解课文的主题,挖掘课文主题的方法很多,教师通过设计数学问题,同样能提炼出文章的主题。

在教学《故乡》时,已知:本文写于1921年1月。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

求:闰土现在多少岁?“我”认识闰土是哪一年?

解:10+30=40岁;1921―30=1891年

答:闰土现在大约40岁,“我”认识闰土是1891年。

学生朗读后面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40岁的闰土就像一个温顺和蔼的老人,主要是“三座大山”和“多子多福”等各种原因造成百姓的贫苦,使闰土中年老成。

1891年帝国主义势力还没有渗透到农村,农民的生活虽贫穷,但通过自己的劳动还有点余钱,所以闰土他爸花钱给闰土买了一条银项圈,可是30年后的1919年“我”回故乡时,帝国主义势力已完全渗透到农村,另外还加上地主阶级军阀统治等原因,闰土已经无力为他自己儿子买银项圈了,说明此时农民的生活更加贫穷,还说明了十年前的1911年辛亥革命不彻底,根本就没有改善农民的生活。

三、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语文课文中的数字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前后联系、前后照应的,这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课文《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已知:人民百万大军,中路军渡过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民,东路35万大军。

求:百万大军是真的还是假的?

解:35万+30万+35万=百万

答:百万大军是真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本文的标题充分体现了新闻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核舟记》文中为什么说“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是因为船头坐三人(东坡、佛印、鲁直)加楫左右舟子各一人,正好等于五人。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这组数据不仅仅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古代能工巧匠雕刻技艺的高超。

四、有助于了解文章的背景

一些课文有时间提示,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提示,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写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件事,进而了解作者当时写作文章时的社会背景。

在课文《紫藤萝瀑布》里,已知:写作时间1982年,文中还提到了一个时间点“十年前”。

求:请问十年前是何时?

解:1982-10=1972年

答:1972年。

此时正是时期(1966-1976),当学生了解了这个特殊的年代后,也就了解了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

五、有利于了解文中人物性格

语文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有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通过分析数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授课文《威尼斯商人》时,已知:巴萨尼奥说,“借了你三千块钱,现在拿六千块钱还你好不好?”夏洛克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求:夏洛克认为即使金币翻了多少倍,他也不要钱,而是要割安东尼奥身上的肉。

解:(6000\3000)*6=12

答:12倍。

即使安东尼奥赔偿原来金币的12倍,夏洛克也不要金钱,他还是要割安东尼奥身上的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夏洛克是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也可以看出夏洛克是一个心胸狭窄、贪婪残酷、报复心极强的人。

在课文《智取生辰纲》中,已知:押解生辰纲一行十五人,智取生辰纲一行七人和挑酒的汉子共八人。

求:在押解生辰纲的人和智取生辰纲的人当中,谁的人更多?

解:15大于8

答:押解生辰纲的人大约是智取生辰纲人数的两倍。

从押解人数和最终的结果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吴用是一个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的人。

综上所述,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知识,有利于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少年闰土课文篇5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的题目中的词语其实就是文章理解上的重点,或是直接揭示了文章的描写对象等。我们只要对题目进行充分的研究,教学思路就有了,例如:教学十一册中的《军神》,让学生看了这个课题,直接提问: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回答道:军神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为“神”?他“神”在哪里?有哪些异常的表现?)这样一设计,就活跃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的回答范围,让学生直接明白每一个文本的学习目标。

二、索“中心句”,捋结构

在文章中,往往有一个句子,或统领全文,或点明中心,或深化主题,最能表现全文主题、情感特点,这就是我们要抓住的关键句。我们让学生自己找出最能表现全文主题或人物特点的词句,以此为教学突破口,教师再做有针对性地引导、启发,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十一册中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要求学生先找出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是什么?以中心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将课文各部分进行有机的串连,以主线带动技干进行学习,就会使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收效自如,继而达到简化头绪强化功能的目的。

三、剪“片断”,仿骨架

例如:《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我是这样教的,抓住其中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十分有效。首先,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如:课文第一段“月下刺猹”精彩片段,是典型的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例子。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时,教师再点拔学生,懂得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这时教师让学生能根据“我”当时的年龄和身份想象出我的外貌吗?学生想象的积极性自然高涨,七嘴八舌地口述出“我”的外貌特征,在临下课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以老师为模特,把老师的外貌写出来。要求学生抓住老师的特点进行描写,让别人一见到此文就知道写的是那位老

师,这样经过多次读写训练学生就能抓住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四、凸“方法”,拓想象

以往的教学,教师注重的往往是如何教语文,重点思考的是如何把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引导学生用语文,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是教不完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成为熟练的技能。语文教学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达到理解语文知识并加以运用,进而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表达方法也是我们教学突破口的中常常要着力的地方,文章往往抒发作者情感的美文,运用了一些表达方法。我们可以以这些美文为突破口,先让学生找句子,再体会,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而后仿写。

总之,突破口犹如军用地图上的红箭头,它引领着学生思维进军的正确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选择突破口,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块石头,定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情感的浪花,进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阳光境界。教师要善于把握好手中的“石子”,在湖水平静的时候,及时地投出去,这样,湖水就会动起来,活起来,激起智慧的浪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新课标精神、利用教材,以一法为主、多法并用的方式,进行最优化、最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得到提高,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文,同时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少年闰土课文篇6

阅读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建构

是否有效,要看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如果来自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释疑解惑,毫无疑问,学生的求知欲肯定旺盛,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这样的阅读教学一定是有效的阅读教学。而事实上教学目标的确立,往往是教师闭门造车的产物,这样的目标不是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不是他们想要知道的问题,因此他们对老师所确立的目标不感兴趣,求知的欲望不强,参与程度不高,阅读教学的有效程度也就大打折扣。

把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目标行不行呢?答案是“行”,但不完全“行”。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一般都比较零碎、肤浅,往往局限于词句的理解。仅仅满足于解决学生疑问的阅读不能说是高效阅读,必须要有教者的目标。而教者的目标又从哪里来呢?它既来源于学生目标,又高出于学生目标。它既是学生目标,又是教者的目标,是师生共同建构的目标,因为“跳一跳,够得到”,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高,课堂的高效阅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为了得到验证,我让一个老师按照我的思路上一堂课给我看。这个老师让学生预习《散步》,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霎时,我感到责任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不是小题大做?2.母亲仅因为我的话才走出来的吗?3.为什么要详写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的情节?4.文章第8节最后两句话是什么含义?5.为什么说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又为什么说我们背起来的是整个世界?6.作者为什么要写初春景色?7.母亲改变主意的行为该怎么理解?8.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这个“熬”字起什么作用?9.第三小节中两个“太迟了”和“总算”有什么含义?10.作者写散步是为了写哪一种人生感慨?文章的语言多用对称形式,有什么作用?11.为什么要写老人的死和生?

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剩下4个问题需要老师帮助解决:1.第3小节先写死,后写生,这是为什么?2.我和妻子背起来的为什么是整个世界?3.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为什么把自己逼成民族领袖,是否小题大做?

这样的阅读教学课是有效的课堂,因为它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但不能说它是高效的阅读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没有层次,没有深入的探究,只是解决了学生的各自孤立零散的问题,没有在诸多问题之间建立有机的阅读系统,课堂教学没能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没能触及作者的灵魂。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总结经验教训,根据我的设想,把学生的四个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第3小节先写死,后写生,这是为什么?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从这两个问题中提炼出的教学目标是体会生命的不易与美好,好好珍惜生命。第二类是:我和妻子背起来的为什么是整个世界?为什么把自己逼成民族领袖,是否小题大做?将整个家庭乃至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这一“背”实际上是背起生活的重担,架起了两代人之间的桥梁,含蓄地影射了“我”这一辈人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大使命。要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更要善待衰老的生命。有了这些分析,我们从这两个问题中提炼的阅读目标是:理解人到中年的父母之艰辛,学会尊敬自己的父母。

综合以上实践与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为:学生疑问(学生目标:肤浅零碎)分类梳理(合作解决、共同提炼)教学目标。这个目标既来源于学生目标,又高出于学生目标;既能解决学生的疑问,又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欣赏险峰之巅的无限风光。

阅读教学内容――引进源头活水

我们的语文教学经常处在这样的一种尴尬状态:最有价值的语文学习材料来自社会,却不能充分利用来作为语文教学的资源;学生生活在社会,教育却沉溺在书本之中;学生在书本中思考,却没有能力解析身边发生的事情。所以,语文教学中适度引进生活活水,实为必要。有不少老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引进时事新闻。南师附中的王栋生老师引导学生评价北大“校长实名推荐”。2009年北京大学宣布在全国39所中学名校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公布了学校名录,全国媒体热火朝天报道,一时炒得沸沸扬扬。王老师要求学生针对这条新闻作评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提出以下问题:

(1)实名推荐到底要推出什么型号的学生?

(2)为什么校长们并没有推荐真正有创见的学生?

(3)这项举措究竟给高校改革带来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5)究竟谁是这场闹剧的最大获益者?

这样的课堂把社会新闻纳入语文的范畴,开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

2.假设生活情景。他还提出这样的假设:假设地震发生,老师学生谁先跑?假如地震,谁跑得最慢?

生1:老师最慢,那怎么办?

生2:一块跑。

师:你们先跑,不要顾我。

生3:不行,你是老师。

师:不行,为了照顾我,万一不测,作为教师,不能保护学生,反而拖累学生,不好,还是先跑为好。不仅是我,楼里还有三位怀孕的老师。

生4:我们先跑不仗义,以后想起来会后悔一辈子。

生5:我们是青年人,在危急关头,丢下老师逃跑,是我们的耻辱。

生6:我觉得在关键时刻,只有强弱之分,没有老师学生之分,老弱病残先要救出去。

师:有没有提供给社会参考的准确答案?

不管提供什么答案,都是对社会现象深层的思考,语文课堂能引导学生如此思维,这不是高效课堂吗?

3.开设阅读超市。南通通州石港中学丁卫军老师开展定期专题阅读活动,如百年巴金专题,曹文轩纯美系列研讨,林清玄散文阅读等。

4.开展道德长跑。我校把日记写作纳入语文教学,创办日记刊物《西城日历》,设置站,建设日记走廊,开展日记评选,如评选日记之星、日记名师、优秀日记本等,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引进课堂。

通过引进源头活水,丰富了文本内容,深化了文本思想,拓宽了阅读视野,发展了阅读能力,培养了社会眼光,实为高效阅读。当然,所有这些活动必须是为阅读服务的,离开文本任意拓展,漂浮于文章表面不做深入解读的引进,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它培养了恶劣的阅读风气。引进源头活水要讲究恰当引进,自然引申,贴切引导,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硬性穿插。

阅读教学方式――入情入境朗读

惟妙惟肖、绘声绘色的朗读,能把读者带进文章的情境中去。

1.声调的变化,读出抑扬顿挫,重现情形。如《海燕》中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声调低沉)……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声调高亢)

2.声腔的变化,读出喜怒哀乐,感染情绪。通过声腔的变化,声带的颤动或者是送气不出声,能让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从而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

如中年闰土出场的第一句话:“老爷!……”声腔里要能透出闰土的谦恭和畏惧,声音应该低沉,声调不应该上扬。

又如余光中的《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读出哭腔)

3.体态神色的模仿,读出境界韵味,营造情境。姿势语言,神态变化,都能很好地配合朗读,起到渲染气氛、再现人物神韵的作用。如闰土叫“老爷”时,朗读时应低下头来,弯下腰来。

又如: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读最后一句时应抬起头来,目光投向远方,表明对大陆的向往和思念。

4.艺术主旨的拓展,读出感触感悟,调动情感。为了锻炼能力,调动阅历情感,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仿写或者改写原文。朗读的延伸,是感情的积累,是能力的锻炼,是中心的迁移。如笔者在教学《乡愁》时,为了突出意象在诗歌抒情中的作用,让学生仿作一首《乡愁》。

5.朗读元素的调动,配合多种角度,积累情愫。朗读人物对话,不只是要注意对话内容的绘声绘色,还要注意说话人的神态动作;不只是要注意体会说话人的内心世界,还应注意体会听话人的内心感受。杨二嫂与迅哥儿的对话,迅哥儿的反应有如下变化:

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我吓了一跳

杨二嫂的圆规姿势――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我愈加愕然了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我惶恐着,站起来

杨二嫂要不到木器便恶意吹捧:三房姨太太、八抬大轿――我闭了口,默默地站着

在朗读人物对话时,必须要考虑对方的这些感受与表现,这样才能读得入情入境。

综合运用以上朗读艺术,定会把学生带进某种氛围情境中,情感自然得到升华,情操自然得到陶冶,这样的阅读教学无疑是高效的。

阅读教学过程――纵横比较对照

教学过程中,将不同人物进行比较,将同一人物不同时期、不同情境进行比较,将不同作家同样主题的文章比较,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将相同题材、相同表现手法、相同背景的作品作比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会更鲜明,文章中心会更突出,作家风格会更明朗,表现手法会更具体,创作意图会更明确,总之,实施比较对照,定会大大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如将《鼎湖山听泉》与鲁彦的《听潮》、季羡林的《听雨》比较,将朱自清的《春》与《背影》《荷塘月色》比较,将《孔乙己》与《范进中举》比较,将孔乙己与闰土比较等。

本文将杨二嫂与莫泊桑笔下的克拉丽丝作比较(横向比较),就有了很多新的发现:

都很穷困:

杨二嫂的穷困表现在外貌和行为上。外貌:颧骨很高,嘴唇很薄,细脚伶仃的圆规。行为:放下西施的架子,低三下四向人家索要破烂木器,甚至连一副手套也要偷。

克拉丽丝的穷困表现在日常活动上。操持家务很是谨慎,不敢吃请,免得回请;买减价的日用品;买廉价商品要讨价还价半天。克拉丽丝生活虽然拮据,却是温饱水平,因为他们还能每周一次衣冠整齐地到栈桥散步,还能有余钱全家出国旅行,还能有闲钱买零食给孩子们吃。

可见,杨二嫂更穷。

都很精明:

杨二嫂的精明具有掠夺性。杨二嫂的精明体现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杨二嫂出场见迅哥儿,第一步是套近乎:没有称呼的打招呼――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给人的印象似乎相隔不是二十年,而是20天,显得很亲近,她跟迅哥儿的亲近似乎任何人都不能比。当我愕然的时候,接着就是“我还抱过你咧”,言外之意:我是你的恩人,你今天要知恩图报。第二步是激将法:见我不认识她,于是就冷笑我“贵人眼高”。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如果我是贵人,应当具有同情心,给他东西;如果我不是贵人,那么就应该认识她。现在不认识她,那是忘恩负义,没有良心,应立即改正,送她东西。第三步:要木器。见我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时,迅速转移话题,不在我是不是忘恩负义这个问题上转圈子,而是迅速直奔主题,打我一个猝不及防,讨要木器。并且列出4点理由:你阔了;搬动笨重;木器破烂;我们小户人家有用。由此可见,杨二嫂索要是有计划的,而且能随机应变。

克拉丽丝的具有防御性。克拉丽丝的精明表现在她很会打算,譬如前文的持家过日子,买牡蛎如何省钱,还表现在她得知老水手可能是于勒时亲自侦察,指挥父亲向船长打听,确认就是于勒时的果断,她处变时惊而不乱,冷静指挥撤退:让我付钱,不让女儿女婿知道,改乘圣玛洛船回家。所有这些,在于一个“躲”字,他没有去直接找于勒要他们失去的损失,可见没有攻击性,而具有防御性。

都很失望:

杨二嫂失望时,当面冷嘲热讽,给人以心灵的攻击。杨二嫂得不到木器的时候,便由恶意吹捧发展到当面冷嘲热讽,侧重于对人格尊严的羞辱,给人心灵的攻击。

克拉丽丝失望时,背后肆意谩骂,借以发泄内心失望。克拉丽丝在诸般计划化为泡影后,由热切期盼发展到背后肆意谩骂,侧重于对名誉的侮辱,借以发泄内心的失望。

两人都很精明,都很自私,但杨二嫂的精明具有攻击性,她想吃人,并且已经付诸行动;克拉丽丝的精明具有防御性,虽然也有吃人的想法,但更多的是怕被人吃了。

我们再把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做一番比较(纵向比较):

我们细心分析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发现有这么几个不同之处:

1.少年闰土话多,直接引用的就有长长的5段,共266字(不含标点),最短的一段也有31字,表明闰土健谈,对朋友热情;中年闰土话少,直接引用的也是5处,共151字,最短的只有两个字,表明木讷拘束,胆小怕事。

2.省略号作用不同。少年闰土滔滔不绝,表明健康可爱,惹人喜欢;中年闰土吞吞吐吐,表明激情消失,显得老迈迟暮。

3.话语中物种数量不同:少年闰土话语之中提及的物种计21种,表明生活知识和生活都很丰富;中年闰土话语中除了提及“干青豆”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物种,而诉说的苦因倒有6种之多,表明闰土脑中全是苦水。

4.少年闰土说话多用长句,表明他说话流畅,思路敏捷;而中年闰土多用短语,有时就是一个词,表明反应迟钝,负担繁重,要说又不想说了,迟钝麻木了。

5.描写少年闰土话语时没有伴随神态动作等的描写,这是因为少年闰土语速很快,“我”完全沉浸在他描述的情境之中,无暇顾及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而描写中年闰土话语时伴随有神态、动作、肖像、细节描写,这是因为他语速迟钝缓慢,“我”一直关注他的神态动作等。

6.引用人物话语时,“我”的态度不一样:少年闰土说话时迅哥儿不停地问话,非常好奇,也表明“我”跟他无拘无束,亲密无间;中年闰土说话时,“我”没有直接问话,“我”跟他有了“厚障壁”,对他的遭遇同情,对我们之间的隔膜感到悲哀。

通过比照,我们明白了闰土被毁灭前后的情形,其被毁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如何拯救闰土们呢?这些主题自然又引深阅读教学,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变得不可阻挡,阅读教学的高效自然形成了。

总之,从教学目标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等几个方面选择恰当的支点,便能将有效阅读教学高高撬起。

少年闰土课文篇7

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

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

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

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

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

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介绍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是被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

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

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

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

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

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

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

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

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3.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

选自《呐喊》(小说集)。(《百草园》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出示幻灯片,检查词语预习:

阴晦(hui)瓦楞(leng)胯(kua)下獾(huan)秕(bi)谷

鹁鸪(bo)(gu)髀(bi)嗤(chi)笑絮絮(xu)瑟(se)索

蜷(quan)缩寒噤(jin)折(she)本惘(wang)然恣睢(zi)(sui)潺潺(chan)黛(dai)色愕(e)然五行(hang)

5.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

6.讨论课文段落: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

“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一(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

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

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

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写“我”到家时的情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

友谊;

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

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

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7.完成表格:

h变化

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现在我们

来讨论闰土的形象塑造。

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

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4)小结: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3.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

(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外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丰富的语言内涵,从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2.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

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学生读第78-85自然段)

(1)"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明确: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而且一想到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再想起闰土今昔的巨变,"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我”无法消除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但对未来是抱热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儿和水生能够一气,不再像"我"和闰土一样隔膜起来。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这里的三个"辛苦"含义各不相同,第一个是"奔波、劳碌"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个有"辛勤、劳苦"的意思,指闰土的生活;第三个有"钻谋、妄为"之意,指官、绅一类人物及杨二嫂们的生活,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是"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学生齐读86~88自然段)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3.“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

(小说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

不是作者。是一个线索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刺痛了"我"的心,思想上引起极大震动、悲哀、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

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

离别故乡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更使我们认识到"我"热切要求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并能认识到改造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艰苦性、复杂性,表现了"我"对革命任务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决心。小说最后闪光的一笔,一扫全篇沉闷的气氛,反映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鼓舞人们为新社会的出现而斗争的信心,同时把小说的主题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4.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小说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5.小说的主题思想: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七.曹操煮酒论英雄

教学重点:

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话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及与课文有关的知识。

2、掌握基础知识。

3、划分课文层次,分析第一部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我国可称得上家喻户晓,许多人物至今还被人们津津津乐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三国人物?他们又具有怎样的性格?(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归纳)是的,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我们了解诸葛亮的智,曹操的奸,关羽的义,赵云的勇,等等。而这此人物之所以能长久地、鲜活地活跃在大家脑海里,是因为作者采用各种描法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们今天就来听听曹操和刘备的一段对话,看看从中显示了他们怎样的性格。

2、简介《三国演义》及其作者。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为题材,又依据有关的传说、戏曲等资料,经过综合加工再创作而成。小说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起,写到黄巾起义被镇压,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各军阀乘机割据。后写曹操杀董卓,平袁绍,统一北方。接着写曹操指挥大军南下,南方孙权、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曹操大败。自此魏、蜀、吴三国鼎立,各自称帝,相互攻战。后写司马氏曹魏统治集团,建立西晋王朝,先后灭掉了蜀、吴,全国统一。小说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阴险狡诈的曹操,宽厚仁爱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义勇武的关羽,刚烈粗犷的张飞等,在人们心目中都成了某种典型人物的代表。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3、阅读课文导读,了解本文的中心内容。

导读中点明本文主要写曹操和刘备一场精彩的对话,这场对话既是智慧的较量,又是一场特殊的心理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课文节选自第二十一回,当时曹操位居汉相,势力强大,野心勃勃,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极为恐惧,就秘密下诏给国舅董承,设计谋杀曹操。董承联络刘备聚义图谋,刘备参与了这一行动计划。当时,刘备为豫州牧,势力弱小,被曹操安排在相府左近宅院居住,实际上受到监视,随时有被杀的可能。在这种情势下,刘备只能日日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课文就是从这里展开的。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到小亭畅谈,谈到天下英雄唯刘备和他两个,既表达了他称雄天下的野心,又是对刘备政治抱负的一次试探。因此,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牢牢抓住课题中的"论"字,体会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4、听录音,根据预习巩固字词知识,并思考小说情节可分成几部分。

5、听写生字生词,并给生字注音,解释生词。

玄唾酣淮樽俎

家喻户晓韬晦之计面如土厉胆薄虚名无实血气方刚

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6、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明确课文分段。

课文共三段,可以分成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刘备行韬晦之计。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写曹操煮酒论英雄。

7、分析第一部分。

(1)集体朗读。

(2)根据问题,讨论:

①刘备为何要行韬晦之计?

明确:课文第一句点明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点明了行韬晦之计的原因。刘备参加了"奉诏讨贼"的秘密决策,但又不能走漏风声;他有称雄海内,恢复汉室的壮志,但又不敢流露在外而惹来祸水。

②"韬晦之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不将此事告诉结拜兄弟?说明了什么?

明确:具体内容指"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意在表明自己胸无大志,非曹操对手。不对关羽、张飞说明,足见其韬晦之深,惟恐他俩在言语上、行动上有失,影响大计。这个细节表明刘备的深谋远虑。

③这一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这一部分不仅对曹操、刘备关系作了必要交代,而且为刘备的思想性格奠定了基础,后来"论英雄"时,刘备的性格就在这样的基调上合乎逻辑地发展和变化。

(3)根据课后练习预习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第二部分,通过对话分析、了解曹刘两人的思想性格。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题告诉我们,文章的中心是"论英雄",那么曹操、刘备两人论战的序幕是怎样拉开的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

3、分析第二段。

(1)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明确:写刘备入府见操。

(2)刘备在本节中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找出词语。

明确:"惊问""面如土色""方才放心""心神方定""开情畅饮"

分析:曹操派许褚、张辽来"请"刘备,那言辞,那气势,与其说是"请",还不如说是命令,使刘备吃惊不小。入府见操时,曹操劈头一句"在家干得好大事",大话吓人,借以试探。刘备猝不及防,以为心事已被发现,吓得"面如土色",直到曹操点明煮酒相邀的意思,才"心神方定";到了小亭,果见煮酒、青梅,更是疑虑尽消,可以"开怀畅饮"了。短短几分钟,刘备的内心已经历了生死的交战。

(3)曹操趁机讲"望梅止渴"的故事,用意何在?

明确:"望梅止渴"这一故事,表明了曹操的多谋与自负。同时也暗示刘备,当世英雄非其莫属。

(4)这一段在情节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缘由,拉开了曹、刘论战的序幕。

4、分析第三段。

(1)概括本段意思。

明确:曹操和刘备论英雄。

(2)划分层次(课后练习一)。

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即曹刘论战可分三个回合。

第一层:曹着意设问,刘权作不知。

第二层:曹步步紧逼,刘乱论英雄。

第三层:曹识破英雄,刘巧饰惊恐。

(3)分析第一个回合。

曹操既想试探刘备内心所想,又不想被刘察觉,因此他只能迂回出击。在酒至半酣之时,借天外龙挂起兴,着意设问:"使君知龙之变化否?"又借题发挥,以"龙"比"世之英雄",并要刘备指明当世英雄。刘时而装呆,里面是兜圈子,始终不正面回答,跟曹操耍起了太极,你推我挡。这是试探与反试探的第一个回合。

(4)分析第二个回合

曹操见迂回战术不行,就改用"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的正面出击。在曹操的逼问下,刘备只好顾左右而言其他,乱论一番。他列举了许多人,意在表明自己没有慧眼,不识英雄。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刘备的所有出言,均不用肯定语气,而均是探询语气。这是他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自己缺乏英雄胆魄,缺乏主心骨。而曹操把刘所列举英雄,一概用"非英雄也"加以否定。

两人语气完全不同。刘备不露声色,谦恭有加;曹操锋芒毕露,藐视一切。语言截然不同,性格更是迥异:曹野心勃勃,有奸雄之气,似腾身于宇宙之间的飞龙;刘大智若愚,内孕英雄之心,似隐伏于波涛之内潜龙。

这是试探与反试探的第二个回合。曹操每次出击,都似打在了橡皮碉堡上,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结果。

(5)分析第三个回合。

曹操在正面出击不利的情况下,只好单刀直入,直刺对方要害。他先给英雄下了个定义,然后直言当世英雄惟刘备和自己两个。实际上是说刘备就是他唯一的对手,刘图示全部的思想底细,被老谋深算的曹操一惊,焉能不意乱心慌,于是"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上"。如果此时刘备不加以掩饰,那么他的韬晦之计至此可说是功亏一篑。但就在那一瞬间,刘备急中生智,以"一震之威,以至于此"巧加掩饰,不仅与当时的情境相吻合,瞒过了多疑老练的曹操,又表明自己没有丈夫气概,不可能图谋霸业。

这一部分乃情节高潮,虽没有刀光剑影,但唇枪舌剑,惊心动魄。在这一场试探与反试探中,最终以刘备的胜利告终。

(6)小结第三段内容。

曹、刘的这场对话,实际上是智慧的较量,是一场特殊的心理战。曹操先借龙设问,再步步紧逼,却偏偏不讲明谁是天下英雄,目的是让刘备说出。而刘明知天英雄是谁,但决不吐露。这一切都是他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这场试探与反试探的论战,双方各怀心机,表面上却谈笑风生,读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2、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

3、联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刻画人物可以采用各种描法。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采用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疾恶如仇,不畏的鲁智深。《故乡》采用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截然不同的外貌和性格,从而揭示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在《曹操煮酒论英雄》一文中,主要采用了对话描写。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对话描写的具体作用。

2、分四人小组讨论本对话描写的作用。

明确:

(1)富有个性的语言表现了人物独特的性格。曹操的语言咄咄逼人,自负不凡,但又灵敏多变,表现了他骄纵多疑,老谋深算的性格特点。刘备的语言深藏不露,谨慎沉着,但又机警灵活,表现他善于忍耐,大智若愚的性格特点。在试探与反试探的过程中,双方的语言又揭示了他们内心世界。

(2)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从故事的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开。例如第三段,先写曹操借看到龙挂而发的一段议论,有了这段议论才引起论天下英雄的一场对话,有了这场对话,才增强了这场论战的气氛,使下文刘备闻言失箸,而又能以闻雷失箸为由轻轻掩饰过去,使这个情节更合情合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

4、四人小组讨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1)"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2)"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运用自然环境烘托人物性格和情节气氛,是课文的一大特色。第一句环境描写出现在第三段,这句话明写天气,暗写人物情态和惊喜不定,忽惊忽喜。天上"阴云漠漠",刘备心中也阴云笼罩。而天外龙挂又成了刘备借龙喻英雄的依据。等到曹操说破英雄突然"天雨将至,雷声大大作"。在刘备的心理上,曹操说破英雄才是惊天动地的灌耳惊雷,这"雷声"就成了影响人物心理变化的直接因素。同时雷声又成为刘备失箸的绝对掩饰,成为情节转化的关键。

5、完成课后练习三。

(1)读背第一段话。

(2)理解其意思。

明确:本段话说在"论英雄"之始,意在以龙喻已,借题发挥,着意试探。

(3)理解第二句话意思。

明确:讲在"论英雄"之末,意在刺敌要害,试探真情,以求杀机。

(4)读背曹操对"英雄"所下的定义——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少年闰土课文篇8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0―0093―01

人物的外貌描写一直是小学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中的瓶颈问题。在阅读教学中,遇到人物的外貌描写时,很多教师只是笼统地讲,无法解决人物外貌描写这个难题。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比教学,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的《少年闰土》一文,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的形象。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再现了二十年后的闰土形象。同是一个人,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区别呢?仅仅只是年龄的问题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深入学习,学生一定会体会到人物外貌描写的妙处,学会人物外貌描写。

一、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外貌描写的妙处

出示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1.发现语言文字背后的秘密

师:你从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生1:从“紫色的圆脸”知道闰土生活在海边,风吹日晒。所以脸是紫色的;身体健康,所以有一张圆脸。

生2:“小毡帽”说明他是穷人家的孩子。

生3:从“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可以看出他是个十分可爱、惹人爱的小男孩。

2.质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师:为什么鲁迅先生不对闰土的眼睛、嘴巴等进行具体描写,那样写不就更具体了吗?

生1:那样不能突出闰土这个人物的长相。

生2: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知道了他的长相,还让我们知道了他生活的地方,以及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小结:人物的外貌描写就是要抓住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相貌的地方来写。

3.对比教学,学生深入地理解什么是人物的外貌特点

出示二十年后再见闰土时的外貌描写: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师:从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生1:闰土老了,显得很苍老、憔悴。

生2:从“一顶破毡帽,极薄的棉衣”看出他的生活很艰苦。

生3:从“手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知道他每天都要劳动,可见生活很艰难。

师:你觉得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一样吗?

生:不一样,少年闰土生活快乐,中年闰土生活悲惨。

师:同是闰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仅仅是年龄问题吗?为什么仅仅从人物的长相我们就能读出这么多信息呢?

教师通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讨中明白:优秀的人物外貌描写,不仅能看出这个人的特点,更能从人物的长相、穿着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文化素养等。这种有深度的外貌描写才是有血有肉的描写。

4.再次对比教学,感受多样的外貌描写方法

师:少年闰土的外貌只抓住了人物的脸、帽子、项圈来写。是不是人物外貌描写就要简洁、明了?

教师出示《“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中对王熙凤的人物描写,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外貌描写多或寡,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了突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特点,可以对人物外貌进行细致的描写。比如,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中,对王熙凤的着装、配饰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目的就是为了突出王熙凤的生活奢靡,以及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以上通过外貌描写的对比教学,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发现,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外貌描写的方法多样,要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内化并运用。当然,仔细的观察是写好人物外貌的首要前提。

二、运用语言文字,在实践中感受外貌描写的妙处

在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后,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可以以班级同学的相貌作为写作范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让其他同学评价外貌描写的准确性,以达到练笔的目的。有位学生是这样描写同学的外貌的:

我刚想告状,嘴还没有张开,张子浩却先嘟噜着粉红色的小嘴,微皱着眉头,眼睛泪汪汪的,头发也没精打采地耷拉着,双手下垂,肩膀微微耸起。两只眼睛不时向四周望望,委屈得不得了。他那娇小的身材更给人一种被欺负了的错觉。

学生的这段人物外貌描写,不仅写出了同学的长相特点,还写出了同学恶人先告状时装出来的可怜相,几笔跃然纸上。

以上对比教学就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教师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教材,让学生感受到应如何理解人物的外貌描写,怎样的外貌描写才是有价值的描写。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及里地内化了知识,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哭泣的骆驼范文 下一篇:云南方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