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28 11:13:18

孔子拜师教案篇1

关键词:历史教学;史料命题;史论分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试卷中几乎呈现“无有史料难以成题”之趋势。史料教学首先注重“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在江苏2014年版考试说明中也强调“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培养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命题者的追求目标。遗憾的是,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不少试题在对史料的解读方面却背离了这个基本方法,存在着“史论分离”的偏差。

下面以2005年高考上海卷第30题提供的史料及其问题设计为例逐一分析:

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黎元洪、华盛顿。

该题的问题设计之一是“甲认为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是辛亥革命后社会的巨变。为什么?”参考答案是“共和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试题中的史料是1913年民国时期《时报》的一次民意调查。民调对象是当时报考江苏第一师范学校的300多名考生,而非“300名”;实际的调查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孙中山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范仲淹8人……华盛顿4人。此外,学生崇拜对象还包括秦始皇、袁世凯、韩信、亚里斯多德、培根等人。我们发现试题所提供的史料与历史事实相比已经被命题人“做了手脚”,这样的史料信息还会完整、客观吗?不难发现,崇拜孙中山的学生比例很低,只有5.7%!这在教育比较发达、思想相对开放的江苏尚且如此,何论全国?单凭这样的统计结果能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吗?调查发生在1913年,民国肇始,且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岂会因一场革命而立竿见影?材料中被调查对象在当时也算是“文化人”,他们尚且有如此认知,更不用说“民智未开”的社会底层了。1913年前后,北洋集团已经基本控制了全国局势,国内外政治力量普遍看好袁世凯,孙中山辞职也考虑了袁世凯的实力和舆论呼声。命题者以隐去其他重要数据的调查结果来佐证教科书上的结论,显然犯了“史论分离”的毛病。结果只能是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照搬现成的结论,缺乏思辨的过程。

问题设计之二是“乙认为学生最崇拜的还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为什么?”参考答案是“封建传统思想仍很严重”。这样的答案也值得推敲,孔子被推崇就一定意味着“封建传统思想严重”吗?如果照这样的思维逻辑,那么改革开放的今天,重读经典,兴办孔子学院,这种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可见这是将孔子和旧思想、旧势力简单划等号的命题思维在作怪,认为民国之后再去崇拜孔子就是开历史的倒车。当年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偏激怎能“重出江湖”?这值得我们深思。

又例,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讲授“抗美援朝”时,为了展示新中国的力量,常用美军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的那段名言“朝鲜战争是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加以佐证;并煞有介事地说这是美国在朝鲜战争后的总结。翻阅军史的相关资料发现,这段话是布莱德雷1951年5月在国会说的,这时距离中国入朝作战才7个月!双方胜负未定,怎能说是战争的总结?这段名言前还有一句话是“如果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 布莱德雷旨在批评美国只看到朝鲜背后有中国,没看到中国背后有苏联,苏联才是美国最忌惮的对手。这样的史料运用,不是以问题生成为导向,而是生套固有结论,看似颇有道理,实则违背了“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

再例,梁启超在《戊戌记》中记载:“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有些教师以史料中有“人人封章”、“举国鼓舞”等字句为证据,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解读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结论来,这显然是没有去分析此书的特殊写作背景,更没有去收集关于的相关资料所导致的“史论分离”。后来连梁启超自己都认为《戊戌记》中所载内容“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资源相对欠缺,教师感到不少历史问题难以定论。史学界有“孤证不立”的治学传统,在缺乏其他相关史料的对照、互证的情况下,让学生得出预设的结论,不符合“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尤其是在历史命题中如此设计更是不妥,因为学生在考试时不可能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来进行比较,只能按被加工过的材料来分析,还要得出被设定好的结论。这样的生搬硬套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更何况有些史学观点在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中已经不合时宜了。值得深思的是,如果有些学生平时阅读量大、知识面宽,善于思考和质疑,他们对教师课堂上灌输的现成观点并不认可,按照命题意图只能丢分了。这对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有一定批判精神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命题者的史才、史识往往影响着他对史料的选取和运用。这里就涉及到命题者的史学素养问题,如前所述这种“史论分离”的命题思维应当引起思考:预设的答案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否体现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如果学生的解答与预设的答案有出入,阅卷人是否会尊重学生的思考?作为历史教师,我们真的不能满足于教材的现有结论,而应关注史学研究新动态,养成对史料质疑的习惯,慎重审视史料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甄别史料、解读史料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为师者,更要有深厚的史学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善于对史料博闻善择,方可彰显史料教学的魅力。

孔子拜师教案篇2

论文摘要:陈独秀认为孔子之道不适应 现代 生活。反对将孔教立为国教;民众有信教的自由,应发扬宗教伟大而崇高的人格精神和热烈而深厚的情感;民众有不信教的自由,也有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陈独秀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宗教思想。他认为孔教不属于宗教,反对将孔教定为国教。宗教在 科学 尚不 发展 的时代,仍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应崇拜宗教的传说和附会,应发挥其伟大的人格精神和热烈深厚的情感。民众有信教的自由,有不信教的自由,也有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对基督教披着宗教的外衣,成为侵略

民国初年,兴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上海成立孔教会,以“挽救人心,维持国教”作为宗旨。康有为创办了《不忍》杂志,为孔教会作序,大肆宣传尊孔,主张“定孔教为国教”,祭孔必须行跪拜礼。《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第十条规定,国民 教育 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袁世凯也以大总统名义颁布尊孔祭孔令,声称“孔子之道”尤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树万世师表,亘古而常新。陈独秀以科学作为武器,否认“孔教”的合理性。陈独秀认为人类将来的真实“信解行证”。必定以科学作为正轨,一切宗教均在废除之列。因为宇宙有二大法则,一为 自然 法,一为人为法。自然法具有普遍、永久和必然的属性,如科学;而人为法则具有部分、一时和当然的属性,如宗教道德法。“无食则饥,衰老则死,此全部生物永久必然之事,决非一部分一时期当然遵循者。夫礼拜耶和华,臣殉君,妻殉夫,早婚有罚,此等人为之法,皆只行之一国土一时期,决非普遍永久必然者。”人类将来的进化,必将随目前刚刚萌芽的科学日渐发达,改进一切人为法则,使之与自然法则有同等的效力。也许有人会提出人生的秘密,并不是科学所能解释,离不开宗教。科学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目前科学的发展水平而破解所有宇宙难题。而宗教之所以能够予以解释,也是先自欺而始能自解,并非真解。唯有科学能够真正解疑,因此,陈独秀提出以科学代替宗教,以确立真正的信仰,尽管速度缓慢,但终将得到真理。如果用迷信宗教以求得解脱,则欲速而不达。

陈独秀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人权平等思想作为武器,反对将孔教立为国教,谴责孔子之道不适应现代生活。“强迫信教,不独不能行之本国,且不能施诸被征服之属地人民。”西方的法治国家最大的精神就是在 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尊卑贵贱之分。而共和国民的教育,应该发挥人权平等精神。儒家的“三纲之说”,丧失了自由自尊的人格。

孔子拜师教案篇3

论文关键词:文化自觉;儒学;寻根之旅;本根教育;人文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发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明确提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的使命。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和积极弘扬者,成为当代先进文化及文化强国的合格建设者,是当代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大学生人文素养需要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中国高等院校一定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中国的大学生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得到熏陶和滋养。培养既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气质和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中国高等院校肩负的神圣职责。然而,长期以来,在教育实践中,由于过分看重知识教育的工具价值,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轻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人文素养堪忧,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的人文素养也不容乐观。仅就大学生而言,有的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和认同,对中华优秀文化缺乏起码的温情和敬意,有的则对真善美的价值缺乏执著与追求,甚至不知道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做人的道理。这种无根的教育已成为困扰当代教育的难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此灿烂辉煌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26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中华民族屹立千年的基石,民族文化也理应成为当代青少年教育的宝贵资源。一个人只有耳濡目染,深切了解和感知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才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真正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当今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中外文化全面交流的崭新时代,难免会出现种种思想混乱现象。特别是青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在这一时期固其本根,给予充足的精神营养,就难以使他们成为建设现代化中国的栋梁。

以培养未来工程师为己任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作为一所工科院校,认真研究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工程师的有效培养模式,尤其是在引导学生熟悉中国典籍,加深国学修养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学校特别强调继承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鼓励和要求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阔视野,树立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同时促使学生立足现实,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紧紧联结在一起。“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作为该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策划的系列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之一,就是该校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而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西有泰岳、东临沧海、北有黄河、南有圣人的齐鲁大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鲁国故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誉。前往齐鲁大地修学,漫步“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之圣迹,就地聆听儒学名师教诲,探寻儒家文化之源流,必将得到不少教益和启示。几经切磋琢磨,反复酝酿和论证,“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于2011年7月初顺利成行。寻根之旅的核心成员是来自学校各个院系22名大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或是选修过《论语讲读》和《孟子讲读》课程,或是参加学校“人文知识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对孔子、孟子及其思想有了初步了解,多数对中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敬意。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寻根团队也包括25名来自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

二、 探寻儒学源头活水,滋养学生人文情怀

孔子开宗立派,首创儒家学说,然而,追根溯源,其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正可以上溯到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开山鼻祖——周公。“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二子”,正所谓“孔子习周公者也”。基于此,寻根之旅从探访孔子所崇拜的周公之庙开始。想当年,孔子怀着温情与敬意,“入太庙,每事问”,盛赞“周公之才之美”,感慨“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表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感叹“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由此足可以想见孔子对周文化尤其是周公满怀的敬佩之情。沿着先师的足迹,寻根团队怀着崇敬之情过“棂星门”,静观东西两边刻有“经天纬地”、“制礼作乐”的石坊;入“成德门”,康熙御碑前体会古代帝王对周公的由衷敬仰;进“达孝门”,元圣殿前瞻仰周公塑像,欣赏“明德勤施”雕龙金字巨匾和由清乾隆帝手书的“官礼功成宗国馨香传永世,图书象演尼山绕绪本先型”之楹联,感悟周公这位西周杰出政治家的“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和“制礼作乐”的丰功伟绩。

知孔子其人必先知其身世,有必要寻访圣人诞生之地。告别周公庙,寻根团队驱车来到距曲阜市区25公里的孔子诞生地——尼山,下榻在尼山脚下的尼山聖源书院。尼山拥有许多反映孔子生平和文化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这里虽无三山五岳之雄奇,却因孕育了圣人孔子而历史独有,文化独具,资源独占,地位独享。寻根团队在尼山孔庙拜祭先师和七十二贤,启圣王殿前追忆陬大夫的赫赫战绩及其启圣之不凡;颜母祠前感念颜征含辛茹苦抚育孔子之艰难;智源溪畔寻找仁德化身和智慧源泉;观川亭上试听“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然长叹;中和壑(尼山砚沟)里体会孔子渴求万事万物达于和谐境界的中道观;夫子洞(坤灵洞)前感念“祷于尼丘得孔子”及“凤生虎养鹰打扇”之美谈。回到尼山聖源书院,寻根团队聆听了儒学研究专家、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刘示范教授的专题讲座——《夫子洞前学孔子》。刘教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处的时代、孔子的思想及其影响,带大家重温了反映孔子思想的代表作《论语》。他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讲解,使听者仿佛走进历史的隧道,亲聆圣贤的教诲,也让大家在尼山圣地进一步认识了孔子。观山之意不在山,在乎寻古沐圣灵。伫立于五老峰前,站在山枣丛针刺倒长、“扳倒井”井壁倾斜和柏之似笔的神奇之地,师生们惊叹于五老峰的瑞气,尼山的灵性,感悟孔子从山水和自然当中汲取灵感,创立儒家学说,开创私学之先河,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茫茫宇宙,星有明灭,唯有圣贤的思想与之永恒!

尼山,孔子出生之地;孔府孔庙,留下了孔子讲学和生活的圣迹;孔林,孔子安息之处。从出生地到葬身处,这是一个完整的人生轨迹,记载了孔子73年人生岁月的不朽历程。孔子被尊崇,在孔庙一座座门坊招牌上得到活灵活现的体现。“棂星门”,寓意孔子犹如天上文星而感召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圣时门”,借孟子之言称颂孔子是最顺应时代的圣人;“弘道门”,指孔子弘扬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大成门”,昭示孔子是集先贤之大成的人;“金声玉振坊”,借孟子之言赞美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太和元气坊”,表明孔子的思想如同天地化育万物;“德配天地坊”,彰显孔子的道德像天地一样伟大;“道冠古今坊”,意味着孔子思想古往今来一以贯之。步于其间,不时涌起一种深沉凝重的民族自豪感。寻根团队大成殿前祭拜先师;东西两庑瞻仰历代贤人;成化碑前感念动乱留下的遗憾;“诗礼堂”中领悟“诗礼传家”的意蕴;鲁壁旁遥想历史风云几多变幻。驻足于杏坛之前,追忆授徒三千的盛况,仿佛看到孔子“循循然善诱人”令弟子“欲罢不能,既竭吾才”的场景,想见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路的忠厚率直,子贡的聪颖善辩,曾晳的潇洒脱俗,确有当年司马太史“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之感。游走于圣迹殿内,感念孔子不辞辛苦周游列国“累累若丧家之犬”的无奈和凄凉,在清贫与困厄中仍“弦歌不绝”、“习礼于大树下”的执著,情不自禁地吟诵圣迹殿内留下的那首《大哉孔子》赞歌:“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以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寻根团队在孔府里体会“天下第一家”的特殊地位和非凡气派,感悟一句句沉淀千年的治家箴言;孔林里膜拜于“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前,徘徊于“子贡庐墓处”,思索儒学之厚、礼学之深,感动于弟子与孔子留下的深厚情谊。拜谒孔府、孔庙、孔林,犹如与一页页风干的历史对话,深深地震撼着心灵。齐鲁的水土养育了孔子,也滋养了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两千多年来,人们尊孔,敬孔,也不乏批孔甚至倒孔,但孔子的思想却依然影响着人们,历久弥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生活于“礼崩乐坏”、“世道衰微”、“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动荡不安、新旧交替时代的孔子,心忧天下、修己安人的担当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寻根学人。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这是孔子晚年所删定的《诗经》中对泰山的赞叹。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借助泰山之力而开阔眼界和胸襟;孔子临终所唱“泰山其颓乎!梁柱其摧乎!哲人其萎乎”的最后歌声,竟然将自己的生死与泰山相联系。难怪明代严云霄在《咏孔子庙》中曾有“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之誉。沿着孔子“过泰山”“登泰山”的足迹,寻根团队来到坐落于五岳独尊的泰山和泰山学院。泰山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泰山”命名的大学。该校深受厚重的泰山文化的滋养,形成了鲜明的泰山文化特色。寻根团队在泰山学院副院长、著名旅游策划专家、泰山研究院院长王雷亭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湖光山色、美丽如画的泰山学院校园,听取了著名泰山文化学者、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副院长周郢老师的学术讲座《天下泰山》。周郢老师娓娓道来,向大家讲述了泰山从儒学圣山到帝王之山的历史。他充满深情的诠释,加深了大家对泰山深厚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强化了大家迫切登游泰山的心情。登泰山,艰苦而快乐,不仅检验了师生的体力,磨炼了师生的耐力,更见证了不离不弃的真挚友谊及“泰山石敢当”的担当与威力。寻根团队从岱庙出发,一路攀登,过孔子登临处,越中天门,登十八盘,到南天门,至瞻鲁台,夜宿泰山顶。从山脚到山顶,三里一旗杆,五里一牌坊,摩崖碑刻林立,宫观庙宇点缀,登游其中,宛如穿越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大山因圣人的光顾而成为文化的巅峰,五岳独尊;圣人因大山的滋养而成为文化的巨人,千古独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热汗被天风拂干,激情被理性冷却,沉静思考,感悟宇宙的浩茫、自然的博大、时空的倏忽、自身的渺微;进而慨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励自己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奋进之信心,奉献之无穷。

三、 寻根之旅意味深长,本根教育任重道远

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不懂得、不认同中国文化就很难算是真正的中国人。弘扬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文化精粹,呵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核心精神理念、核心道德信仰,应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根基。以孔子思想为基础的儒家文化,作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淀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群体智慧和对人生的关怀,对中华民族品格和特性的形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作为一种文明成果,是今天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得以借鉴的宝贵遗产。石本无火,相击乃迸发灵光;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成涟漪;圣迹本属文化遗产,游学能唤醒“沉睡着的力量”。游学就是与圣贤晤面和对话,分享其思想、情感,受其智慧的启迪,获取心灵的滋养。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的鲁国,既属于那个时代,更属于他生于斯长于斯的鲁国。探究孔子和儒家文化,既要考虑其时代性特征,又要注意其地域性印痕,只有这样,对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认识才会更客观,更接近真实。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以“走近孔子——探源儒家文化”为主线,通过“以学为主,学游结合,学为先导,游为延伸”的活动方式,实地实事地探访鲁国故城遗址和周公庙、孔子诞生地尼山、泗水源头泉林、曲阜孔府、孔庙、孔林以及美丽如画的泰山学院和五岳独尊的泰山,期间贯穿以学术讲座,交流讨论,对师生展开深层次的文化浸濡。活动将师生置于先师孔子亲自触摸过的山水间体验儒家思想,净化心灵,在凸现孔子及其儒家文化基本特点的同时,做到与齐鲁大地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从而把“山水圣人”的旅游之地变成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又一课堂,使师生在游学体验的过程中,对中华文化增添了一份温情和敬意,同时体悟了生命,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提升了境界。诚如在交流讨论中一位老师所说,“本次活动是一趟寻根之旅,一趟文化之旅,也是一趟心灵之旅,孔子一生不畏艰难,上下求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崇高人格和教化力量深深震撼着我们!亲临儒学圣地,感悟儒家文化的魅力,既是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更是对师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染。大家在游学过程中,接近中国人的精神故乡,增强了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成功的人文教育,必“读其书,知其为人”,必“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正如余嘉锡在其《目录学发微》中所解释:“吾人读书,未有不欲知其为何人所著,其平生之行事若何,所处之时代若何,所学之善否若何者。此即孟子所谓知人论世也。”读万卷书学而时习之,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游学”的传统,游学活动以其特有的魅力备受古今学者文人的青睐。从游学洛邑考察周文化的孔子,到游历稷下学宫讲学的孟子荀子,从寻访人文史迹的司马迁,到游遍山川实地取材的郦道元,无不在游学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实地体验其丰富内涵。可以说,游学活动为古今学者文人成就梦想、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儒家文化寻根之旅通过实地实事的“耳濡目染”的游学活动,使参与其中的师生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之渊源有了直观认知,对儒家文化的精髓有了深切感悟,其人文情怀在“润物无声”中得到了熏陶和涵养。

唐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利用中华文化沃土中蕴藏着的丰富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资源,积极而系统地开展中华文化本根教育,是一件富有远见卓识、带有根本意义的大事。儒家文化游学活动是一种效果直观而持久的素质教育模式,是教育过程中最生动活泼而行之有效的一个环节。通过将大学生置于中华民族大的“时空观”的教育体验活动中,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知人论世”的方法可解决读其书不知其人的缺憾,其“实地实事”的特点可调剂现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其“知行合一”的性质可弥补“死读书”的弊端,其人格培养的功能可对症当今人文关怀的欠缺。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其育人智慧,有利于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本次儒家文化寻根活动主要组织者、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闫笑非教授深有体会地说:“今天的很多老师,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受到很好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他们成为老师后怎么能够教育学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呢?不是不想教,是不会教。文化游学活动是给老师和学生补上这一课的最佳载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寻根之旅启程之前,每名师生都根据活动安排做好前期准备。出发前,学院编撰了《儒家文化寻根之旅手册》,作为此次寻根之旅的文化基础,人手一册。每天活动结束后,主讲《论语讲读》、《孟子讲读》、《中国新诗阅读》课程的老师都要组织大家座谈,就地畅谈收获,及时交流心得。会计学专业费晓宇同学感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充溢着浓厚的人文色彩,我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李杨同学在发言中谈到:“寻根之旅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明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含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陈泽同学则说,“此次活动,对于我而言收获的不仅是文化本身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经过此次活动我对自己的生活态度有所反思,有所感悟。”市场营销专业吕凯士同学说“我要以孔子为榜样,把行为守礼、做事守义,处事守仁、好学多知和交友守信作为自己修身的标准。”英语专业潘九丞同学表示,现在很多“90后”对孔子的了解只局限在书本,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诵读经典和文化寻根之旅等类似的活动。

游鲁国故地,如品读一部经典名著,愈品愈觉意味深长。这不仅是对孔子的追思与缅怀,更是为了学习和继承他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价值取向,以天下苍生为念的人文情怀和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齐鲁大地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在孔子之前数千年,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就出生在尼山西北方向的寿丘,之后上古“五帝之一”的少昊葬身在寿丘北侧,如能拜谒,或能感悟炎黄子孙的寓意;商王帝乙之长子、周代宋国的始祖微子,被孔子誉为“三仁”之一,寿终后葬于今微山岛西北部高岗上,如能拜谒,或能体味仁慈贤明、勇于直谏的微子品格;孔子弟子遗迹——颜庙及陋巷就在离孔府孔庙不远处,若能拜谒,或能加深感悟“孔颜乐处”;若自曲阜城南行半小时,拜谒孟府、孟庙、孟林,或能“观其发越”,加深理解“孔孟之道”之意蕴。虽然本次文化寻根活动还仅仅是一次尝试,活动路线和内容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但其将大学生素质教育植根于中华沃土中的游学相伴、寓学于游的教育方式,将大学生置于中华民族大的“时空观”的教育体验活动中,能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也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作为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负责人,郭文莉院长在纪念孔子诞辰2562周年经典诵读活动的讲话中强调:“学校举办一系列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是希望老师们以孔子为师,以经典为友,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希望同学们读好书、做好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大家做有德之君子,做好学之学子,做博学之才子,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文化寻根活动一定要继续开展下去,并且要越做越好。”

孔子拜师教案篇4

千年之争

我国文献中首度出现送给老师的礼物,应该是在2000年前的春秋时期。记述春秋时代大教育家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在《述而》篇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被后来人注解为:束就是十条肉干。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给10条肉干以上,我就收弟子。”

这个解释一出,就开启了后来2000年的文人嘴仗,争论核心只有一个――束到底是不是礼物?

第一种反驳意见来自于儒家后学,他们把束解释为年龄而不是肉干,束就是15岁,那么上面那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孔子说:‘只要15岁以上的娃娃我都会收徒弟。’”他们还举例说,孔子门徒72人,既有子贡这样的富家子,也有颜回、子路那样的穷娃子,如果孔子说收徒弟的条件就是要送给他肉干,颜回、子路哪里有东西送?

第二种反驳意见则由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发扬光大。朱熹说,孔子收的是10条肉干,不过10条肉干真心不算什么厚礼,这礼很薄,主要是为表现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的,重点不是礼物本身而是敬师。关于这一方面,现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在著作中曾专门拿出来说事,他是拿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孔子来类比,他认为苏格拉底有教无类是不收学费,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只要学费我是没有不教的。

第三种意见则是2000年封建社会中延续下来的规矩。虽然争议极大,但是从孔子之后,束逐渐从送给老师的见面礼、拜师礼的隐晦称呼,正式转变为教师们工资的代称。这个正式的规矩一直持续到解放前,中国现代文学家巴金在其小说《春》中提到,去给别人家孩子当先生,每个月可以拿到8块钱的束。

孔子所说的束到底是什么,一直争论到今天还没有定论。不过争论本身,也代表着历朝历代对送教师礼物的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古代,教师没有法定的工资,束即便真是给教师的酬劳,那也是无可指责的,束就是老师们的合法所得。

礼尚往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束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仅仅是给老师们的工资,还包括给老师的见面礼、逢年过节的敬礼等等。比如清朝道光年间徽州文献记载,某县一位姓万的私塾教师,每年除了学费之外,每个学生每年要送他3次鸡蛋,每次送6个。根据推算,这位老师3年时间里共收鸡蛋1248个。

虽然送给老师的钱物说法多了,但是这些实物东西实际大部分是弥补老师的低工资的。拿清朝来说,在鸦片战争之前,普通私塾教师的全年收入也就是20两白银左右。作为参照,当时清朝正九品官员的账面工资是33两1钱1分4厘银子,清朝的正九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秘书长,清朝的正九品官在雍正皇帝搞养廉银之前一直嚷嚷非常穷困,经常要靠贪污来养活自己,后来雍正皇帝推广养廉银,九品官的工资变成了俸禄+养廉银,养廉银这一块根据各地财政状况不同,通常是10倍到100倍俸禄。通过比较不难看出,老师们的收入不高,清朝当时人口90%以上是文盲,作为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教师,他们的收入相对不高,那些实物形式的节敬年敬看起来花哨繁多,实际还是给老师补贴家用的。

明代文人冯梦龙的《古今笑》一书中有一个学生给老师送礼的故事。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过寿,京城国子监的讲师赵永是他的学生,他备下两块额巾当做礼物。赵永路上碰到另一个李东阳的学生鲁铎,鲁铎也要去送礼,可是没钱,家里就剩下吃了一半的鱼干了,于是鲁铎就拎着这半条鱼干跟着赵永去了。结果,这俩学生送的东西委实是薄礼,薄到冯梦龙把这事当成笑话来说,不过李东阳很高兴,欣然收了礼物,立即命人把鱼干给煮了,又买了酒,留下两位穷酸弟子吃饭,两位弟子也不客气,于是师生三人高高兴兴吃喝一顿,十分尽兴。说白了,李东阳看中的不是礼物值几个钱,而是代表多少情。

物微情重

诚然,礼物是交际的剂,但是重点是要以礼动情,而非以钱买情,毕竟情比千金,是多少礼也买不到的。

清代诗人袁枚,喜欢跟自己的老师尹继善互相写诗唱和比赛高下,因为尹继善喜好作诗。有一年除夕夜,袁枚派人快马送给老师一首诗,作为新年礼物,诗里面说:“知公得句便传笺,倚马才高不让先。今日教公输一箸,新诗和到是明年。”意思就是,我知道老师你学问好过我,但今天我要让你输我一次,因为就是你写好对付我的诗,也是明年的事了。一首小诗,道不尽师生间多少会心之笑。

鲁迅素来以“横眉冷对千夫指”闻名,但是这位硬骨头先生对自己老师十分尊敬。三味书屋里教过鲁迅的寿镜吾老师,鲁迅一直念念不忘,每年春节前鲁迅总是用“大红八行笺”给寿镜吾写拜年信,这封拜年信就是鲁迅送给老师的年敬礼物,全文都是鲁迅书写的恭恭正正的小楷,以“镜吾夫子大人函丈,敬禀者”恭恭敬敬开头,以“敬请福安”“受业周树人顿首百拜”作为结尾。师生之情,忘年之交,尽见笔尖。

在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曾告诫全党同志,要坚持“不祝寿;不送礼;少敬酒”等几条。对党内同志,是坚守这条规矩的,1937年徐特立60大寿,他是青年时代的老师,给徐老的贺礼是祝寿信一封,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对党外人士,的办法就更灵活了,只要是能传心,什么都能做礼。黎锦熙也是的老师,在参加革命前跟他多有来往。后来因为战乱,两人失去联系,一晃20年过去了,1939年又联络上了黎锦熙。20年不见,送给黎锦熙的第一份师礼是他写的《论持久战》一书,黎锦熙收到这份奇礼,十分欢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锦熙参加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从事汉字整理工作。1953年,派人将一些礼物赠给黎锦熙,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这回是实物礼品,包括人参果一包、阿胶四块、红参一盒、冰糖一块、麝香两只、贝母一包及虫草半斤等。对此还专门做了说明,这些东西是国内各少数民族群众送给他和的,经过商议后由中央办公厅分送给各位党外人士。

“礼”字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所以事神致福也”。意思就是举行祭神仪式来求得福气,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了礼仪之意,再后来则引申出了为表示庆贺、友好而赠送的物品。现在一些人在教师节被“礼”字所困,反倒是失去了“礼”字的本意,毕竟礼的诞生是为了求幸福,而幸福不重物,重在心。

孔子拜师教案篇5

观《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今天,我看了《中华美德故事》这部电影。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的启发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要迫不及待的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太难。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就要十天甚至更多时间,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的曲子。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来知道这首曲子作曲人的人品、个性、精神以及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  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又一次,我在家庭作业中,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道题。这时,我突然想起一本参考书上有这道题的正确答案,而且每一步算式都写得很清楚,我就不懂装懂的把答案抄了下来,我的了优秀,老师还表扬我,夸我聪明。之后,老是让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我给大家讲不出来,老师批评了我,我越想越觉得难受。今天我看到了孔子的故事,又让我想起了这件事,他提醒我:作为一个班干部在办理要起好带头作用,对待学习不能不从装懂,碰到困难要虚心向老师请教。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孔子拜师教案篇6

一、曲阜东方学校简介

曲阜东方学校立足圣城曲阜,植根厚重的传统文化,融合当代中西教育精华,提出以“仁爱”为核心理念,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精英思维、领袖品质”的新时代东方学子为育人目标,以特色“四级课程”为支撑,办一所现代化、高品质、有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高度融合的齐鲁名校,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以学习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养,途径是课程教学改革和德育课程一体化,特色是ESL语言课程、传统文化、科技教育,策略是激情正气教育、高效生命课堂、精细管理服务“三箭齐发”。

办一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高度融合的齐鲁名校是我们东方学校的方向,传统文化是我们东方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资源优势

学校优势,曲阜东方学校地处圣城曲阜,传统文化积淀丰厚。曲阜当地的各种文化教育资源丰富——“三孔”景区、孔子博物馆、尼山胜境,少昊文化,周公文化,鲁班文化,汉墓文化等。便于结合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有效地开展各种活动,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学校领导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学校文化氛围浓厚,资金高度支持。

师资优势,学校拥有一大批热爱传统文化并热衷传承传统文化的“国学导师”:   等老师有着丰富的国学功底。

其中,   老师多次参加过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师资培训:

2017年8月参加“全国孔子学堂师资研修班培训”成绩优秀;

2018年4月参加“济宁市第十一期国学经典教育师资培训”成绩合格。

老师酷爱传统文化,自己一直坚持读经、抄经、讲经。她同时又是“曲阜市敏学书友会”的会长,带动着一大批热爱传统文化的教师学习并传承传统文化。

三、典型做法

(一)“朱砂启智•梦想启航”开笔礼

“开笔礼”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是人生四大礼之一,意在激励所有同学勤奋学习,珍惜读书时光,弘扬中华文化,做儒雅智慧,品德高尚的人。

2019年9月10日16:30,在曲阜东方学校仁爱广场隆重举行一年级开学典礼暨“朱砂启智•梦想启航”开笔礼。学校领导、一年级全体师生和家长们近400人汇聚在一起,共同见证了孩子们求学路上第一礼。 

本次“开笔礼”活动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启笔描红、诵读经典六大环节。16:15,181名一年级新生身穿汉服,在老师引领下,由家长牵手来到仁爱广场前,穿过启智门,走上求知路红毯。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家长牵着孩子,和老师们一起踏上泮桥,瞻仰孔夫子雕像。

16点30分,全体师生家长肃立孔子像前,开笔礼仪式在主持人对孩子们的祝福中拉开了帷幕。第一环节“正衣冠”,冠必正,纽必结,衣贵洁,不贵华。孩子们自正衣冠、在家长帮助下正衣冠,老师们也亲自为孩子们整理衣冠。“正衣冠”环节让孩子们懂得了正衣冠的含义。第二环节“行拜师礼”,孩子们端身正义,行鞠躬礼拜师。先拜孔子,懂得入学启蒙,立志修身;后拜老师,懂得启蒙之师,如父如母;全体任课老师回礼,时时处处爱护学生。第三环节“朱砂启智”,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为同学们亲点朱砂,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从此眼明心亮。第四环节“击鼓鸣志”,校长王廷志击鼓三下,寓意孩子们志存高远。一年级新生代表孔鹤轩、张玥衫击鼓三下,立志立德,面向全体一年级师生家长许下自己长大以后要做发明家、画家的远大志愿。第五环节“启笔描红”,夏东老师现场带领同学们书写“人”字,孩子们手拿毛笔,跟着老师一撇一捺写下了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工整的“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最后一个环节“诵读经典”,孩子们在张纯老师带领下,一起诵读《弟子规》总叙,在经典中吸取力量。

王廷志校长最后做总结讲话,他说,今天的开笔礼正值第三十五个教师节,更富有意义,是对老师们的一份特殊礼物。同时,他对一年级新生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希望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儒家思想的感召下学习新知识,加深人文积淀,培养人文情怀,健全人格,开始学习生涯的新起点。二是希望孩子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端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仁承礼泽童蒙,童蒙养正助行。开笔礼在大家共同的祝福中结束,孩子们在庄严的仪式中领略了中华民族传统勤学苦习、尊师孝亲、仁爱处世等文化精髓,把上学求知看成一个神圣的使命,全体家长、老师也上了一节深刻的国学课,和孩子一起成长。

(二)清明节系列活动

学校确定清明系列活动的主题为“慎终追远 缅怀先烈”,方案下发后,各班迅速响应,积极组织安排。

1、忆家史、绘家谱

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同学们倾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述家史,了解先人的经历与奋斗。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

2、网上祭英烈

全体同学登录云端网络,用网络祭扫这种特殊的方式,向那些为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英雄表达自己内心的敬仰与哀思。重温国家苦难深重的往昔,牢记中华民族奋斗历史,感恩当下幸福生活。

我们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有人却永远停留在那个寒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双手合十,向在此次新冠病毒防疫阻击战中牺牲的医护人员表达深深缅怀与敬意。

3、线上主题班会

各班班主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班会方式灵活多样,班会内容异彩纷呈。从微信会议到视频直播,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既有追思过往的回眸,也有希翼未来的遥望。

4、诵家风家训

家风,中华文化的缩影,文明的延续。我们要重视家风,秉承家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诵读中理解仁义礼智信,在诵读中感受忠孝廉耻勇。守住民族根,是东方学校教育之根本。

5、丹青水墨绘清明

清明的风,在丹青水墨中穿梭,在唐诗宋词中掠过。在学校的倡议下,全体同学都拿起画笔,用绚烂的色彩和温情的文字,通过一张张手抄报呈现着自己对清明的理解与感悟。

6、青团制作

吃寒食---青团,在古时候这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象征着新希望,也强调对过去的怀念与感激。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了。将青团提上活动日程,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同家人一起制作青团,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劳动精神,形成劳动习惯。

通过此次清明系列活动,同学们体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重温了中华民族的岁月峥嵘,学会了感恩与敬畏,明白了责任与担当。活动,不仅仅是经历,比这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洗礼,是心灵的成长。

(三)亲子共读活动促亲情,“诗词达人”线上赛完美收官

亲子共读:寒假里,四年级推行了亲子共读活动,以诗歌和古诗词为主,这类作品语言优美,赋有节奏感,能够提供健康的母语的营养,里面新鲜丰富的词语,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词汇,增强文化底蕴。每天一首,大人和孩子一起朗诵:《清江引·清明日出游》、《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浣溪沙》《宿甘露寺僧舍》、《书湖阴先生壁》、《如梦令》等诗词,既可诵读又可吟咏,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诗热情。

第一届“诗词达人”线上赛完美收官

居家学习期间,除了常规学习外,二年级三班四班的孩子们每天背诵一首诗词,并用视频或音频的方式记录下来,让这个不平凡的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赛前,孩子和家人们积极准备,为比赛做足了功课!

比赛开始前半小时,在班级群提醒,期待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第一首古诗对孩子们来说太简单了吧,看我们的语音输入,转换成文字,一个字不带差的!孩子们不仅古诗背的好,字音也非常准确呢!

十首古诗背诵结束,孩子们中场休息,缓解下紧张情绪。

还要不要继续呢?看孩子的回答!

这么长的一首汉乐府,你们十几秒就完成了背诵;一首《竹里馆》,几秒钟就完成了语音输入。

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时悄然流逝,20首古诗的背诵也接近尾声!但孩子们诵读古诗的热情依然高涨,有的孩子让家长私发给我30首古诗的音频。

希望借这类活动能让孩子们畅游书海,诵读经典,领略古诗文中的美,感受华夏大地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课本剧表演

疫情当前,停课不停学,为了落实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的活动、组织、创造、口语表达和舞台表演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加深对教材、生活的理解,增加与教材、社会的互动,多方位汲取文化营养,进而提高学生居家学习的综合素质,五年级学生在语文老师宋老师的组织下,举行了第一届家庭课本剧表演大赛。

此次活动宋老师提前做好了很详细的方案,并且安排了家长评委们打分,非常周密的准备了赛前工作,各评委们也是做出了积极的响应。

课本剧【武松打虎】:刘梓桐、高翊丰、陈文艺版的,家长为了配合孩子,特地开车几十公里去山上选取外景,更加增添了真实的感觉,三位同学的表演也是十分用心。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孔楚萱同学从语言表达、服装道具,再到家庭成员小姨表弟齐上阵,将这经典的桥段表演的是无可挑剔,也为她的家长点赞。为了配合孩子也是十分的支持。

本次的课本剧表演给同学们搭建了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同学们有努力,有感受,有合作,有创新,同时让学习和表演的兴趣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学们在活动中锻炼自我,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让孩子们更深切的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四、取得成绩

我们有着一批专业的传授传统文化的老师,他们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学校带来了荣誉,为学生传授的文化。

徐营老师在全国中小学“孔子学堂”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在“曲阜市传统文化教育特色课评选” 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刘芬、徐营、蔡洪玉、卢敏等老师多人次在曲阜市教体局和曲阜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一起学《论语》”电视栏目中,撰稿并主讲。

丰培利老师获得山东省第六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曲阜选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五、工作打算

曲阜东方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定不移的以素质教育为办学方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方位、多角度育人。我们不仅会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的点滴中,更会构建更完善、更合理、更科学、更接地气的课程体系。分学段设置不同的传统文化课程。

孔子拜师教案篇7

原典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延伸

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是战同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对孔子非常推崇。

有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古代的伯夷、伊尹同孔子差不多吧?”孟子说:“孔子的学生有若曾这样说过:‘如果将孔子和寻常的百姓比,那正像把麒麟同其他走兽比。凤凰同其他飞鸟比。泰山同其他小石堆比,河海同水洼细流比。圣人和一般人也是同类,但圣人的品行才能已远远高过其他人了。自有人类以来,道德、学问没有胜过孔子的。”’这就是说,自古贤!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而孔子又是一个更加突出的人才,比伯夷、伊尹强多了。

用法

指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和才能。

沆瀣一气

原典

又乾符二年,崔沆(hàng)放崔瀣(xiè),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宋・钱易《南部新书》

释义延伸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在京城长安举行了一次考试,各地已经取得一定资格的读书人来到长安应考。主持这次考试的官员名崔沆。有个应试的考生恰巧叫崔瀣。崔沆批阅到崔瀣的卷子,不知是因为觉得好,还是因为两人有亲缘关系,或是有其他原因,总之是把他录取了。按照当时的习俗。考中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发榜后,门生要去拜访恩师,崔瀣自然也不例外。崔沆作为座主,见崔瀣这位与自己同姓的门生,显得格外高兴。后来,崔瀣很快就在官府中补了个肥缺,其他的考生对此都议论纷纷,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像是夜间的水汽,雾、露连在一起――“沆”、“瀣”二字合起来是一个词,表示夜间的水汽、雾露。

用法

“沆瀣一气”后来就比喻气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含贬义。

杯弓蛇影

原典

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怿,由是瘳平。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

释义延伸

应劭是东汉时著名的学者,他的祖父应郴十分好客。应郴的一位好友很久不来,他十分惦念,就登门拜望。只见朋友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应郴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经过再三询问。朋友才说:“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小蛇在游动。喝下去之后就总是觉得肚子里有条小蛇在乱窜,老是想呕吐,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应郴心生疑惑,酒杯里怎么会有小蛇呢?

回到家中,他看见墙上挂着一张青漆红纹的雕弓,灵机一动:是不是这张雕弓在捣鬼?于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朋友那天使用的桌案上,果然,那张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真像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应郴马上去请那位朋友再来饮酒。并把案子摆在原处。他让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朋友恍然大悟,马上就痊愈了。

用法

孔子拜师教案篇8

september 6, xx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虽然是第一天,可是来到母校却是很熟悉,而且和李艳一起有个伴心里也就没那么紧张了。在副校长的安排下我们都进了高一,不同的是我是11班,挺喜欢这个数字的,指导老师和班主任都很很好说话的人,很热心。最让我惊喜的是竟然和教了我三年的班主任在一个办公室。熟悉的面孔突然觉得象回到了从前,只是,一切真的都不同了。

学生都是些很可爱的孩子,虽然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可是还是很喜欢叫他们孩子,楼梯上听到的“老师好”让我觉得真的很别扭,不过也很开心,自己已经为人师表了,真是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下午帮班主任去监考,虽然自己一个人第一次监考,可是,当我说了一声“开始考试了哦”本来闹烘烘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觉得他们真的很乖。很懂事,考试进行的很顺利,他们也很配合我,真的是群很可爱的孩子。

虽然没做什么大的事情,一天就这样晃悠过去,不过今天只是个开始,明天,后天还有很久,我能和李艳一起实习觉得挺开心的。呵呵。希望大家也一切都好。

实习2

september 10, xx

一个礼拜很快就过去了,刚开始的紧张没那么厉害了,早上虽然要很早地出门,不过还是精神很好,一天的工作即将开始,总觉得每天的工作就是那么按部就班,听课让我看到了不同的老师上课的分格当然也让自己学会了一些技巧,写教案也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改进,懂得了不少写教案的方法,比起在学校里苦思冥想确实是熟练了。虽然和班级里的同学接触不是很多,可是也知道了一些同学的名字并且能对上号。只是觉得每天帮班主任的事做的还不是很多,总觉得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下个礼拜就要正式上课了,又开始紧张了。容易紧张总归不是一件好事。

今天是教师节,希望每个老师节日快乐,包括大家。

实习3

september 24, xx

已经要三个礼拜过去了,下个礼拜就要过国庆节了,嘻嘻。我们也要开运动会了。

今天是自己第一次上讲台,以前都是在同学面前上课而且都是非正式的,突然要面对52个高中生还有两个听课老师,心里还真是忐忑不安呢,前两天一直在听课包括李艳的,都讲的很好,轮到自己上讲台才发现自己还真是不行。怕时间掌握不好,怕声音不够响亮,怕自己说错,怕~~~早上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指导老师姚师傅也来了,还有小杨老师昨天就说好要听我的课的,到了没多久就快上课了,进教室准备,今天不是上自己班级的课,担心学生不配合,不过还好,我进教室的时候他们还拍手欢迎我,让我稍许有点平静下来。之后的上课同学们都很配合,突然发现自己站在讲台上还是能滔滔不绝的,嘻嘻,窃喜。。。。时间掌握的差不多就多两三分钟,而且喉咙也不是很疼。老师评价:声音有点轻,不过是女同学的通病,但是还能听的清,应该让同学有更多的自主权,让更多的同学发言。恩,以后一定会改的。这样的经历让自己觉得很兴奋,脸烧到现在。。一关总算过去了,姚师傅说还算成功,真开心。

前两天姚师傅生病了,我和杨老师一起去他家看望他,让他开心了好久,嘻嘻,就是要让师傅惊喜一下。

杨老师买的四条金鱼用来在拓展课上给学生看的,她昨天晚上把一条黑的龙种,两条金色的淡种放在脸盆里,结果早上来竟然没有了。。整个办公室都在讨论,结果讨论出来的答案是:被野猫或野老鼠吃掉了,可怜的三个小生命,而另一条由于奄奄一息被特别保护而幸免遇难。成了特级保护动物了,每个走过脸盆的人都回叹息一句"可怜的小金鱼"呵呵,真好玩。

上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日记范文 下一篇:核电站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