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学习范文

时间:2023-10-04 16:09:59

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篇1

初中化学学习化学之美 体现一、实验是帮助学生发现化学之美的有效手段

事实证明化学理论来源于化学实验,当然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本质是验证某种物质是否具有某种物质的唯一手段。而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基本上属于定性试验,也就是通过实验现象看清反应本质。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专家戴安邦曾经说,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场所。的确如此,因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所以实验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帮助初中生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然后再进行理性思维。更重要的是,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发现化学之美,进而克服初中生开始学化学课时的畏难情绪,在美中发现化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惊讶的发现原来化学课有如此之魅力,在魅力的感召下产生美感。这种美的产生当然是由化学本身所特有的内涵所决定的,而要发掘这种内涵只有靠教师使用实验的手段,这种实验的手段恰好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美”真的存在于化学之中,这对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把那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所产生的美一点点烙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就会对那些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那些乏味的计算产生一探究竟的强烈愿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先设计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项目,像“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中生烟”等,让学生从兴趣出发,进而开始发现化学之美,这既提高了学生对化学课的接受能力,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用语言表述化学之美

阐明初中化学课的定义,解释化学规律,推演化学公式,无一不用语言,可见教师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化学理论,用和谐动听的语言解释化学概念是多么重要。我们千万不要小瞧这个观点,认为似乎教师教课就要使用语言,话谁都会说,根本用不着过分强调,其实,这种观点才是要不得的。因为,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往往起到吸引学生认真听讲的作用,它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化学之美,化学之美到底存在于哪里,它是在书本里、还是在课堂上、亦或是在试验中。

下面我们用不同的语言描述方式,来说明这一问题,当学生学习“水的组成”一课,并通过教师进行的电解水的演示实验,证明水电解后,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而氢气又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这一知识点以后,教师这样描述道――在烟波浩淼,一望无际的蔚蓝色大海里,矗立着一座座氢加工厂,氢这一最清洁的能源正通过不同的装置输往世界各地,人类再也不用为争夺石油而发动战争了,大海再也不会因为被污染而咆哮了。

同样,当我们想让学生理解Fe%=2Fe203x%时,如果干巴巴的表述道;这个方程式表示氧化铁中铁的百分含量是铁原子质量在氧化铁质量中的百分含量,或者说是氧化铁中铁元素的百分含量是铁原子质量在氧化铁分子中质量的百分含量。

同样的一段讲解,相同的一段描述,学生更愿意接受那个呢,他们会对那个知识点掌握得更好呢?很显然,学生对待第一段描述有一种愉悦感,是他们所愿意接受的,而第二段描述比较抽象,比较难理解,学生接受起来会很困难。这就不难看出,同样是教授化学知识,如果我们用带有感彩的语言来讲解知识,就比用单一的理论描述让学生更能接受,也能够让学生在听课时产生一种愉悦之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化学,会使学生更愿意学习,更渴望获得知识,这是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化学之美的重要途径。

三、五彩缤纷的化学正是化学之美的具体体现

化学本身就是色彩斑斓的,它存在于生活之中,并且具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让我们翻译这组词――(Chlo-rine)氯气。很明显这是根据物质的颜色来硬译的,其实Cl2是黄绿色的。这种物质是初中化学中接触比较多的气体,我们通常都知道,绿色的氯气是自来水公司给饮用水消毒的,当然这种绿色是分子状态下的绿色,一旦分子结构被破坏掉,绿色也就不存在了,看多么神奇的化学,这种特性不正好为我们证明了化学之美吗。

还有呈紫色的高锰酸钾,锰元素Mn呈现出+7价的高价态。它的特性是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它在一般状态下呈现出来的紫色是其中+7价Mn元素的颜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用高锰酸钾来制备氧气。由于它的强氧化性能够使HCl氧化成Cl2,也同样能够对亚铜离子、亚铁离子进行氧化。正是由于高锰酸钾所特有的紫色,一般都把它当作研究扩散现象的首选,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把一小粒高锰酸钾放入盛有半烧杯水的烧杯中,当这粒高锰酸钾落入水里后,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这粒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及其在溶液中的扩散过程,这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扩散的概念,也能够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化学之美的真正意义。

丰富多彩的化学,五颜六色的化学不仅仅构成了化学的自然之美,也蕴含着这个学科的内在之美,这种美的化学不胜枚举,象我们在化学实验室里常见的物质――硫磺,它的氧化反应虽然生成了很浓的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黄色SO2浓烟,但是,硫元素却是我们教学中常见的和重要的元素,象SO3和液体硫酸(H2SO4),硫磺的另一个特性是能够在空气中燃烧。还有漂亮的蓝色的硫酸铜,其实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它只有在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才变成了蓝色的晶体,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发现学习篇2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的关键词是“自主、合作、探究”;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其中,与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如何用好这两种新旧相对的学习方式呢?前提条件是正确理解它们各自的独特作用。

一、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一)从专业述语上分析

传统的数学教材在内容呈现上全部采用陈述性方式,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即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的接受式学习。在数学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数学实验教材以图片、卡通对话为方式的情景问题代替了过去的文字陈述的问题。相应地,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从对学习的作用上看

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它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接受学习也有其强调接受和掌握的被动的一面。长期地过于强调单一的接受学习,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和冷落,忽视发现与探究。对学生来说,长时间的、持续的学校生活,如果主要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方式学习,难以保证他们走向成年后,能够独立思考、富有个性和充满自信,并且具有强烈的杜会责任感。

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探究学习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尊重事实,客观、审慎地对待批判性思维,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关注好的事物等。

二、把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相融合

教师要面临对新旧学习方式的把提问题,这需要教师善于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每门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生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更多时候,教学过程中是把两种学习方式互相渗透、融合。

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教学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我要求学生一口气写出几个循环小数,让其产生烦琐的感觉,提示学生尝试用一种简便形式表现出来,学生纷纷发挥想象,用各种符号来表达。接着我把大家的结果展示出来,面对琳琅满目的表示法,学生很活跃,我把握时机切入问道,如果不预先告诉打招呼,别人能明白这此表示法的意思吗?最后告诉学生,为了便于交流,我们约定俗成“循环节”写成“?”,这也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同样是运用原来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接受学习,但它不是消极地学习、机械地接受。如此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平等、民主地进行对话,学怎么不以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受新知识呢?

每门课程的一些关键知识、核心概念和规律、原理,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主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才因为“理解”而“牢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单元重难点,不少老师吃过同样的苦头,怎么学生总是记不住“底乘高除以2”这么简单的公式?这就是学生对公式的来龙去脉理解得不彻底。这课时,我们必须要大方地、毫不犹豫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放手让他们去畅谈,去争论,更重要的是交由他们自己去验证!“除以2”自然根深蒂固。

把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融合运用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精简地提问。我们懂得了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小学数学教学,肯定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于是逐步向学生提供探索、讨论、实践、调查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机会;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式也从“授予”向“引导”过渡。那么,课堂上首先要改变的是“马不停蹄”的提问方式。我们通常把每一个要教学的内容,分得很细很细,然后以“打乒乓球式”的问答来帮助学生细嚼慢咽。这样不利于学生思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提倡采用“大步骤”的提问方法,多留点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探索其中的奥秘,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

恰当地练习。学数学肯定要做练习。可是,过度练习是我国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通病。练习可以熟能生巧,也可以熟能生厌与熟能生笨。据调查表明,小学二、四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下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练习过度。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再要学生反复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一些内容反反复复地练习,学生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当遇到新问题、新情境时,只会生搬硬套,不会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我们平时发现学生“粗心”、“不审题”、“写出似曾相识的题目的答案”…… 如此学习品质的下降与过度练习的负面影响有很大关系,就是它严重挫伤、损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新课程正是致力于改变这种状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探究这些对人的成长很重要、但曾经被忽略的东西凸显出来,变成教师的自觉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亲身体验的学习,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使是采用接受学习方式,也要尽力把这样的学习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三、关注学生“大智慧”的发展

发现学习篇3

【关键词】发现问题 方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说明了发现与提出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样,发现与提出问题在学习活动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学习活动中,如何发现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要学会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是一种创新,而解决问题只不过是一种执行力。发现问题也是一种能力,是指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积极面对问题,主动承担责任不要害怕问题,不要有如果问题解决不了会很丢脸的心态,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秘诀是尽量多地承担工作,并真正投入其中,坚持不懈,迫使自己的能力得以提高。问题接触得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认真做好一件事。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要强得多。一位企业家在一所高校演讲时,对同学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将一件事情做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每一件事情的完成,哪怕是极小的事情,都有助于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目标来激励自己 ,如果你有目标,比如你想要做什么,你就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即使你遇到的问题很多,你也不会放弃。反之,如果你没有目标,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下来。我们可以把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并启发自己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都会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为自己树立一个工作目标是发挥自己潜能、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工作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建立合理的思维方式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所必需的。不要拘泥于以往的思维,要有创造性思维,这样你才会比别人看得更清楚。要经常思考,脑子不能够懒惰。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的人都特别善于思考。思考是成长的唯一方法,思考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特征。优秀的人经常面对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得到成长,在思考中找到工作的方法,在思考中领悟工作的快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思考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那么,发现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简单介绍几种。

1.发散法。由某一问题想象联想,旁及其他相关或类似问题,提出问题。如讲授《小麻雀》一课,老师可能问:老舍先生笔下的小麻雀到底该是怎样的结局?大家可以展开自由讨论,活跃思维,不必拘泥于某种结论,应大胆地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都行。因为作者是有意不说小麻雀是死了还是活下来,目的为了留下悬念,让读者揣测、想象,这样文章就有了更多的含蕴。

2.求异法。逆向思维发现问题。如《寓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历来认为,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但课堂上有同学提出:“愚公为什么不搬家而偏要移山呢?”乍想起来这位同学的突发奇想很有些荒唐,甚至近乎捣乱,实际上这是一种大胆的富有独创精神的质疑。高明者不会轻易地责怪这位同学的,相反倒要热情地肯定和鼓励他的求异思维和质疑精神。

3.联系法。前后联系,新旧联系,在联系中比较、分析,发现矛盾,发现问题。如学习《岳阳楼记》时,有同学可能对“浮光跃金”一句理解有困难:文中明明写月下景色,月光应是白的,那么湖面上的反光有怎么会“跃金”呢?这时如能联系后文“渔歌互答”一句,就好理解了:湖面上有渔船,船上有灯火,渔火倒映在水中,所以“浮光跃金”。

4.情境假设法。改换条件情境,利用假设提出问题。如《选场》,课后有一道练笔题:设想解放后,大春和喜儿的独生孙女正在上初三,回到家里过春节的情景,编成故事在小组里交流。这就是一道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情景作文的训练题。针对这道题目,应怎样改换条件,设置新的情境呢?可以启发学生从以下方面来考虑:①“正在上初三”,就要考虑到“独生孙女”春节前已读过《白毛女》;②要跟课文所写的喜儿过除夕的情境联系起来才有意义;③引发奶奶(即喜儿)对当年除夕情景的回忆是构思的关键,应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如除夕一家人边吃年夜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联欢会上有人演唱《白毛女》的“扎红头绳”一段,勾起奶奶对往事的回忆,奶奶对孙女说:“那时你外曾祖父给我扯了二尺红头绳,我就高兴得什么似的……”孙女不禁一怔:“奶奶就是喜儿?”;④大春、喜儿如今至少七八十岁,语言和身份要符合特征。这样的练习多做非常有意义,像《于勒回家之后》《爬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5.扩展法。针对某一问题,从更广更深的角度提出新的更有意义的问题。有一位语文老师在教《陈涉世家》一课时,向同学们推荐了茅盾先生30年的《大泽乡》,要求从题材、体裁、写法等方面比较二文的异同。这样同学们就扩展到了有针对性的新内容,不仅能巩固《陈涉世家》一课,而且能加深对小说和史传文异同的理解,既可扩充新知,拓展视野,又能增添情趣,培养技能,总比就课文教课文学得扎实些、愉快些吧。

发现学习篇4

【关键词】美术;发现式;学习

生活中虽然时时再现美,处处显现美,人人在创造美。但学生在学习美术这门课程中却无从去发现,置若罔闻,毫无灵感。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享受生活中的美、创造美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好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空间,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做到愿意学、主动学、乐意学。

1.1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寻找新异与变化。情景教学的道理就告诉我们美术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从那里揭示出某种新的意外的、超出学生主观预期的东西。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时间、材料、活动场所,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设计有趣、有游戏性质的活动,引发兴趣,让他们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自由自在中接触各种色彩、形体、材料进而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例如:在上图案纹样绘制课时,我就让学生在校园中找寻几种不同的树叶,教他们观察各种叶子的不同长势,区别叶子的形态和变化,经过学生们自己动手处理,添加和删减,使单独纹样不断丰富和完善,简单的叶子变得有模有样了,有条理、有反复、有造型,达到了学们自己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作品完成后的快意。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1.2抓住美术课特点,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一是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录像、范画、实物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光、色、形结合起来,抽象的事物变成形象的视知觉,进而启迪遐想。二是注意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从满足学生的一些重要需要入手,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尽可能充溢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对美的需要。如教《海底世界》课时,运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妙的音乐带领着他们进入海底漫游。在这样的环境中画画,学生们的情绪非常高涨,多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了,思绪想象也就无拘无束,任意发挥了。增强了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发现式学习美术的兴趣。

1.3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主动参与。美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显美。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发现学习的动机。例如我上课时就特别注重自身服装的款式和色彩搭配,使学生亲自感受服饰美,体会色彩的层次、协调和漂亮。

1.4充分利用情感体验,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情感的特质往往能在个体或整体行为和态度中显露出来,经常发生而被镶嵌在个性之中,产生某种行为。美术教育的特点正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在教学中以情施教,有利于运用情感手段来发掘教学中的美的因素,寓美于情,以情育美,从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如在讲授《蒙娜丽莎》这幅举世名作时,通过充满激情的声调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让学生深刻体会此画的美妙,体会画家当时的心境,体会达?芬奇作画的技巧,意全蒙娜丽莎神秘的、永恒的、迷人的微笑,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培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发现式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然而,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由于观点、信息、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方面障碍,造成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不强。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索问题能力尤显重要。

2.1创设问题情境。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美术创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它需要美术教师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1)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发现学习的问题,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高度发现学习活动。(2)集中筛选和引导优化学生从问题情境中生发的问题,由此明确后续发现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引导学生联系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以及生活经验,自行提出问题,增强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2教会学生方法,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现代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学习品质,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问、在饱含丰富智力因素与思想教育因素的知识处设问、在认识矛盾的焦点处设问、在美术技巧的运用上设问等等。

2.3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积极发现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发现、求知、创作的欲望。如在给学生讲解色彩基础知识一节时,首先提问,问他们所喜爱的颜色是什么?颜色之间的差别在哪里?颜色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和产生的因素是什么?然后解释出红、黄、蓝做为三基色的原理,色彩的冷暖感受,色彩的调配方式等等。最后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调配出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颜色,让他们领悟色彩产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色彩带给人们的视觉美,色彩的变化无穷……。

3.加强发现式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诱导积极参与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这是引导学生发现式学习的关键。发现式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在有效的活动设计中,作为组织、参考、指导和伙伴关系的美术教师,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3.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在教学中,我实行美术“学案导学”学习方式的整体研究,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上几何人体课时,先让一个学生上讲台,其他同学观察了解人体的结构、身高、比例,然后讨论出身体各部分是什么形状,通过感观的认可,很容易轻松的掌握了人体的基本构成,最后用简单的线条、几何图形就可以画出几何人体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对于能力重于知识的现代社会来说,意义是深远的。

3.2自由平等的学习平台。在课堂上,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常常让学生把画好的画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来分析、比较,点评,通过这种互相交流、互相指正,每个学生的绘画水平明显提高了,兴趣也高涨了,使美术课堂里充盈着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的融入其中。

3.3让美走进生活。大力改进美术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发现学习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参加到发现学习、创意自由构思广阔的创作中去。

3.4评价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发现式学习并非要求学生像艺术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在学习中,学生是否真的发现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由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讨论的最多的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例如,让学生做布贴画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组员共同找材料、找工具、发挥想象、集思广益,使画面更加生动,造型丰富,构思完美,既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并且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

发现学习篇5

关键词:数学美创新兴趣

怀特海曾经指出,数学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一个正确的数学理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真;数学理论不管离现实多远,最后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数学的善;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数学的美。

(一)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

众所周知,数学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是我们的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不但有智育的功能,也有其美育的功能。数学美深深地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数学的美含有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突变美、对称美、创新美、统一美。例如:欧拉给出的公式:V-E+F=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世间的多面体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们的顶点数V、棱数E、面数F,都必须服从欧拉给出的公式,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概括了无数种多面体的共同特性,能不令人惊叹不已?由她还可派生出许多同样美妙的东西。如:平面图的点数V、边数E、区域数F满足V-E+F=2,这个公式成了近代数学两个重要分支――拓扑学与图论的基本公式。由这个公式可以得到许多深刻的结论,对拓扑学与图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数学中,像欧拉公式这样形式简洁、内容深刻、作用很大的定理还有许多。数学之美,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审视,而每一侧面的美都不是孤立的,她们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她需要人们用心、用智慧深层次地去挖掘,更好地体会她的美学价,值和她丰富、深隧的内涵和思想,及其对人类思维的深刻影响。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能与数学家们一起探索、发现,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美的享受,那么我们就会不断深入其中,欣赏和创造美。

(二) 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于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情感中,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愉快体验之中。当学生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展开数学学习活动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在追求与探讨中发展数学的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获得较大的成功;同时,这种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使数学学习活动更加活跃、有效,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此变得更加的重要?利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兴趣对未来活动具有准备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具有推动作用,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具有促进作用。兴趣是推动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 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新数学的激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级的科技人才和各级各类合格的建设者,要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开拓意识不断得到培养和发展。所谓创新,就是指个体、组织、社会发现自己没有发现过的思想或事物。学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战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人的灵魂演算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需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正常人,从儿童开始,都具有创新能力,而且青少年时期最富创新力。

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化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要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来组织教学,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友爱、平等的教学气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它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基本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发现学习篇6

辽宁锦州师范学院 孟庆男

【摘要】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可知:接受学习是以教师呈现知识为主导的学习,发现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导的学习,两者各有自己的优越性,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两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联。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不都是有意义的学习,运用不好将会变成机械学习或被动学习。我们所主张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同时反对用发现学习取代接受学习。

【关键词】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被动学习;有意义学习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历来有多种多样的主张和做法,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各种主张和做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接受式学习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说自从有了学校也就有了接受式学习。然而,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中,接受式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甚至有被否定的趋向,人们越来越推崇发现式学习。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拟对这两种学习方式进行一下比较研究,以期对此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一 对接受式学习的分析

所谓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基本上是由教师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学生不需要进行任何独立发现,而只需接受或理解。对接受式学习进行属分析,可以划分为3种不同性质的接受式学习,即:机械性接受式学习、被动性接受式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

机械性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不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以听代思,机械模仿,不求甚解,唯师和唯书,所得到的是一堆孤立的知识。这是一种没有内化、没有“活性”、不能迁移、不能应用的学习,学生从中既得不到智力上的开发,更感受不到精神上的愉快。

被动性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需要、动机、兴趣和能力而进行的非主动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或者不能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学习引向深入,或者不去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而只是满足于那些含糊的、似是而非的、肤浅的观念。

这两种接受式学习,都是在缺乏有意义学习条件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它限制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因而其学习效果自然就较差。当前我国许多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就属于这两种方式的接受式学习。正由于它的存在,才造成了人们对接受式学习的质疑与否定。

然而,接受式学习并不都是机械的和被动的,我们所主张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一种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思维与直觉等的和谐统一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这种接受式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选择。理解、整合和内化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使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以达到对新知识的把握和理解。真正倡导和研究有意义接受式学习的,是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主动的、有效的。而要实现其主动性和有效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要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学生把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的意向;二是学习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且可以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相联系。这样,新知识既可以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获得心理意义,又可以使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经过吸收新知识而得到改造和重新建构。

由此看来,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有着其他学习方式所不能代替的优越性。具体表现为:第一,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与认识活动,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些知识要想让后人掌握,最基本、最快捷的方式就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即让学生进行接受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使学生大量、快速地掌握知识,又可以避免认识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如果让学生去重复人类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不但不可能而且也没必要。第二,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科学知识结构的内在功能。由于接受式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总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认知框架和固着点,帮助学生明确和形成学习动机,维持和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第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这种习惯和能力主要是在接受活动中形成的。

二 对发现式学习的分析

发现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它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先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然后经过分析和操作等过程,对学习对象进行加工、改组,最后从中归纳出结论,并用之来解决新问题。发现学习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体验,是学生是否进行充分的智力活动。他特别主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和预见未知的能力。

发现学习的优越性也是相当明显的。第一,能使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得到充分激发。由于发现学习具有刺激学生“发现的兴奋感”的作用,所以通过发现可以为学生带来内在激发,使学生将外部活动刺激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增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使学生从发现活动中体味到发现的乐趣。第二,能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由于发现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探索过程,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因而他们的自主性能得到充分体现,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归纳出结论,再把结论纳入到自我认知结构中,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内在学习机制。这必然会形成学生独立思考和追求创造的意识,形成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迁移面广的认知策略。第三,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由于发现学习是一个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因而它可以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和流畅,使学生的心智从外部支配转向内部支配,使学生的记忆具有丰富的“再生力”。

然而,发现学习并非都有意义,它也有其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它要受到学习科目、学习内容及学生自身心智的制约;它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并非所有的科目都适合于用发现式学习;学生掌握知识的总量也是有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且有些发现不一定有意义。

三 对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关系的分析

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第一,两者获得知识的方式不同。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教师所提供,学生只需要接受和理解即可,而不需要新知识的发现过程。而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知识是其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获得的,而不是由教师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的,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建构,并从中得到了感悟和体验。第二,两者的心理机制不同。接受式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其产生的条件:一是学习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本身要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内部学习动机;三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观念的相应知识。而发现式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自主性,其产生的条件是学生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的排列、组织或转换,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第三,两者的思维过程不同。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的思维通常是演绎过程,即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虽然也有辨别和概括性思维活动,但与发现学习相比却有一定差距。在发现式学习中,学生的思维通常是归纳过程,即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并且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深刻性较强,能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迁移面很广的认知策略。第四,教师在两种学习方式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接受式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较大,起主导和控制作用。在发现式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较小,只起指导作用,而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

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两者又密切相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接受式学习是发现式学习的知识基础。有效的发现式学习之所以能够发生,最根本的就在于它以接受式学习为其知识基础。没有通过接受式学习具备一定的知识前提,其发现式学习就不可能取得较高的效率。另一方面,发现式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式学习的重要条件。接受式学习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发现式学习所获得的具体经验作为其支柱,即通过发现式学习会使接受式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和理解。把这两者综合起来,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表述:就学生获得知识来说,他既可以通过接受的方式来获得,也可以通过发现的方式来获得。当某种知识完全由教师讲述时,它是接受式教学;当某种知识由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时,它就成为发现式学习。

四 结论

通过以上对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及其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点认识:

认识之一:现代社会的创新教育,应该是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紧密结合的教育,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接受式学习或发现式学习作为唯一的学习方式,两者应互补。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重要、可行的,仍然是当今课堂学习的基本形式。为满足学生精神和心灵的渴望,学生必须接受式地学习大量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而且,对于大多数学习内容来说,学生也特别需要进行接受式学习,因为学生不可能通过自主发现来重新建构所有的知识。然而,发现式学习确实也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方式,因为经过发现学习而获得的知识更深刻、透彻、完整。而且,随着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越来越多,这就使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按照发现的方式学习。实际上,适应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素质化的要求,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正是由接受走向发现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既要“为知识而教”,又要“为思维而教”。

认识之二:接受式学习并非就是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发现学习也并非都是有意义学习。接受式学习虽然可能导致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但那是由于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不具备,以及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特别是心理机制问题深入研究不够,才造成了注入式的“传”和机械性的“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并且讲授得法,有意义接受式学习的有效性会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就发现式学习来说,虽然学生参与了教学过程,但其学习的结果并非都是有意义的,它是否有意义,关键是看这种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当学生的心理准备过程和探究参与过程没有意义时,当学生缺乏一定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技巧时,当某些学习内容不适合于用发现法学习时,就不能保证学生是在有意义地学习。因此,那种把发现学习与意义学习等同划一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发现学习篇7

发现学习是指教师应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在高中发现学习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符合新课改要求。高中阅读教学中使用发现学习法,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一、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发现学习存在的问题

首先,存在过度干预的情况。高中语文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在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上还是比较保守。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语文阅读教学发现学习中,教师给了学生很大的主动权,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许多时候教师还是不放心,会过度干预学生的发现,导致学生发现学习变成了教师牵着学生去发现。这样表面看起来是学生在发现学习,实际上是教师占据着教学的主动权,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学能力的提升,限制了发现学习的有效实施,失去了发现学习应有的功效。

其次,存在过于放松的现象。当前,虽然导学案模式以及升本教育理念的实施,教师们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教学主流趋势,课堂教学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尤其高中语文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活力。但是,在阅读教学发现学习中,一些教师没有发挥出组织作用,过于放松对学生的指导,导致学生“信马由缰”、“漫无目的”。课堂教学表面看起来“热闹非凡”,实际上没有实质效果,属于“放羊式”教育。

最后,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要讲究方法。有了科学的方法,教学才能少绕弯子,才能发挥作用。虽然,现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掌握了一些教学方法,但是在激发学生发现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还做的不到位,发现学习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有些方法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很容易造成半途而废,缺乏应用价值。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发现学习的教学建议

(一)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主动进行发现

阅读教学的文章内都是古今中外优秀作家的智慧结晶,是人类文化瑰宝。它们内涵丰富、文质隽永,能对学生的思想和语言带来很大启发。阅读教学中学生要主动走近文章、发现内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精妙的构思等。在阅读小说时,要发现和了解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老贝尔曼,《荷花淀》中的水生、水生嫂等等人物形象的发现;再如小说《祝福》,学生在阅读中会发现哪些故事情节和社会环境,这些都是发现学习的重点。此外,在诗歌、散文中一样需要学生在品读文章时,做到发现学习。另外,学生要掌握发现学习的基本方法:一是诵读发现。传统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学习方法就是诵读,古代对诵读特别推崇,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形象地解释了诵读的重要性。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诵读能激发想象,发现文章所含的情感和意境,从而增强文采和语感,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二是品读发现。品读就是为了更深入的发现。好的文章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深入感知和领悟。阅读文章要品味每个字、词、句的文化意蕴,做到咬文嚼字、字斟句酌。所以,唯有充分的品读,才能获得深刻体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三是对比发现。阅读文章中,要对那些意蕴深刻的句子进行对多角度对比,发现作品结构的精妙,发现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比如《祝福》中,通过对比作者三次对祥林嫂作出不同的肖像描写,学生会发现祥林嫂遭受的打击越来越大,认识到封建制度存在的恶俗陋习,探究祥林嫂变化的原因,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

在高中阅读教学发现学习中,教师应该从两方面来实施教学:一是坚持引导的原则。首先要把握时机。正如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于学生阅读发现中出现认识困难、思维停滞等情况时,要及时给以合理地引导,把握时机、拨云见日,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识,促进学生发现;其次要适度点拨。教师在引导时,不能代替学生发现,要点拨而不是片拨,要能不点就不点,要点就要点住关键要害,做到给学生思维铺路搭桥,切记过渡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对教材自己先要吃透吃尽。再根据生情,进行适度点拨。再次要有针对性。学生的发现学习有时可能会比较肤浅,甚至存在片面性。教师要抓住学生薄弱地方,进行针对性指导和精讲。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发现学习存在的问题,要对症下药,因人制宜,帮助学生由片面走向全面,由肤浅走向深刻,提高发现学习的质量。

二是要掌握引导的方法。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没有发现的内容加以补充。学生毕竟经验缺乏、阅读量不大、视野不够开阔,知识有限,必然避免不了发现上的漏洞;其次,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认识片面和错误的地方。再次,当学生对文章阅读理解不够深入、认识肤浅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不断追问的方式,促进学生的阅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后,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发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实现学生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学习,针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梳理、强化和提升。

三、结束语

发现学习篇8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目标;发现教学

发现学习,是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吸取了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的。它是指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就学习领域的“发现”“探究”,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美国的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思考我们在自己的学习和实验中已经掌握的知识,我们是怎样彻底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呢?你是否会认为:如果你曾读过或听别人说过,你会学习得更透彻、理解得更好呢?研究表明当人们是自己学而不是仅仅读演示材料时,人们能更有效地记忆和转换信息。当学习者是自己发现事物时,他们对知识和技能将会更多地去思索,因此就更可能进行意义学习。此外,当学习者有机会亲手探索和操作环境时,学习者就可以以一种完全整合的方式学习课堂知识。例如,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概念理解。另外,学习者看、听、阅读时,他们能将信息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编码,从而进入长时记忆。并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许多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理解具体经验容易,但理解抽象概念难。

一、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

掌握学习课题、制定设想、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发展和总结。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堂教学过程: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本节的重、难点,特别是呼气和吸气时肺内气体的变化导致气体进出肺,如果采用直接讲授的方法,学生会觉得很抽象、很难理解。但如果换一种方式引导学生,结果会大不一样。首先抛出一个问题:“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学生积极思考并做出假设,有的说是先胸廓扩大导致吸气,有的说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作此假设的学生偏多),这时,教师开始演示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先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少数学生的假设与事实是相同的,但说不明原因,而大部分学生发现自己的假设与事实是相反的,好奇心大增,便会因为急于知道答案而积极查找教材中资料(自学)并互相讲解讨论。给学生2~3分钟时间自己先尝试着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教师不要讲解,而是让学生到讲台前尝试着讲解,其他同学和教师帮助补充,这样,便可使学生很容易地攻破难点,即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通过层层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推理、表达、与人合作等各项能力。同时,因为自己的成功经验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更有信心地完成接下来的学习任务,他们会越来越喜欢生物学。通过攻破肺内气压变化这一难点,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然而,教师对问题的创设很重要,也需要技巧。

二、发现学习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上,发现学习有多大效果?遗憾的是,研究者不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回答。当我们考虑到各学科的成绩时,发现学习并不一定高于或低于其他教学法(例如:演示法)。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发现学习的两个潜在问题:学生在发现活动中有时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理解,例如,他们可能会歪曲或误解实验收集的信息;发现学习的活动耗费的时间比演示教学要多得多,并且教师可能会感到在提供发现经验与多年来所“涵盖”的学科目标之间存在分裂。

三、针对发现学习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为提高发现学习的效率提出了大量的建议,有两个指导方针是最关键的:

1.确保学生拥有合理解释其发现的知识

例如,在学生了解了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及操作步骤后,再做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再如,当学生掌握了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组成后,让学生分析“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以及它们分别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时才更有利。认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与新经验相联系的知识时意义学习才可能出现。依据维果茨基的观点,学生必须将其发现与解释世界的文化方式相联系。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是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

2.给学生的发现活动提供一些结构

孩子的学习经常来源于对周围环境的探索。例如,通过实验发现干沙、湿沙和水的特性。然而,中学生只有在可以帮助他们建构合理解释的详细计划和有结构的活动中才能受益。对于生物学科,这样的结构常常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形式出现。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学生初次接触对照实验,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教师应当通过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思考:(1)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像这样,当我们向学生提供具体而明确的问题和给予学生怎样加工的具体建议时,学生才能更有效地学习。

一个成功的课堂便是学生正在通过真正意义的方式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当我们考虑在课堂上使用何种教学策略落实教学目标时,我们必须牢记不存在任何最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我们已经考察过的每一种教学策略都有优点,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每一种策略都是有效的。一般来说,教学策略的选择依赖于三个要素:课堂目标、教学材料的性质、学生的能力和特点。然而,知道怎样计划和实施教学是不够的,好教师还要创设引导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此外,我们要有规律地发现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过程中取得的进步,有把握时要调整教学。总之,教育是春风化雨的工程,一点点地浸润孩子的心,舒缓悠长地着力,默默无声地等待。千百个日夜的酝酿,才能等来某一刻的巨变。

参考文献:

[1]Jeanne Ellis Ormrod.教育心理学[M].彭运石,彭舜,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4.

[2][德]希乐伯特・迈尔.怎样上课才最棒: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4.

[3]大桥正夫.教育心理学[M].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4]J.S.布鲁纳.教育过程.邵瑞珍,译.[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上一篇:长征小故事范文 下一篇:廉洁文化进校园手抄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