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创造范文

时间:2023-09-18 06:21:44

发现与创造

发现与创造篇1

关键词:发现;交流;创造

在小学美术课上,美术作业的绘画步骤都是先勾线后填色,除了工具有些差别之外学生从来就一直用同样方法重复不同的作业。能否在绘画步骤过程有些新发现和创新呢?

笔者在三年级教《动物明星》这一课中进行了一次教学设计尝试:提供学生发现和想象创造的平台,并且结合小班小组合作交流的特点进行造型的想象活动设计。

一、示范引导新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教师选择了一种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先由里向外旋转涂了一个大椭圆形,接着进行添画,在添画每一步的同时询问学生你想到了哪种动物?学生从一开始说:乌龟、猪、河马,到最后教师完成,学生才确定说是大象。整个示范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学生想象、思维的过程。演示完成并提问:通过老师的演示,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老师是先涂一个形状,但不知道画的是什么,随着添画的过程,我们猜了几种动物,最后老师添加完整我们确定是大象;老师今天画大象的方法是先用色彩涂形状,再勾出外形,和以往我们的绘画步骤是相反的。

学生整个观看教师掩饰的过程也是一个绘画思维的过程,不仅在形象上思维,更在方法上进行思维。教师将所要教授的内容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自我发现。美术课堂上教师的演示,不仅步骤演示,更是形象思维训练的契机。这才更能体现学科的教育特色。

二、小组合作再创造

生生互动促进形象思维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设计意图】:小组互动“猜一猜”游戏,在他人的造型基础上进行自我想象,提供学生更多的形象思维空间,在交流互动过程学生互相启发,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的广度。

三、小组互动游戏,请你猜一猜

小组每位成员先在自己的作业纸上涂出一个动物形状,然后交换作业纸,根据所涂的形状猜猜同学画的是什么动物,比比看谁猜得多、看谁猜得准。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的过程也是互相启发学习的过程更是形象思维过程,最后再用线条添加勾勒出动物的外形轮廓,完成完整的造型描绘。并表扬猜对的学生,授予“想象大师”称号。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兴趣盎然,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作业,感觉很好玩,原来一个形状可以想出不同的动物。这时教师及时总结,原来动物外形之间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我们要善于抓住共性,找准特点。才能把动物画得更生动更有趣。

在本节课上,学生一直处在主动去观察、去发现中,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理念。提供学生想象创造的平台,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正如罗恩菲德的观点中指出的: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性的鼓励、培养,必然会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一旦这种创新意识形成心理定式,就会自动地渗透和泛化到人的活动的方方面面,使他们习惯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创造和革新,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推进社会迅速向前发展,让我们从学生发展出发,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05.

[2]肖远骑.教育的天空.新华出版社,2011-11.

发现与创造篇2

【关键词】学生;课程改革;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99-01

一、融数学问题于生活情境中

融数学知识于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如开课时,借助主题图或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用图片、动画、童话故事、活动等形式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是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很亲切,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如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第85页例2,一教师用动画的形式创设了明明一家讨论乘火车到某地旅游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明明与爸爸的对话中,找到一些数学信息(火车8时出发,次日13时到达,火车每小时行102千米)并用线段图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信息,再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如什么时刻到达?火车一共行驶多少千米?等等。

二、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的探究过程。现在的孩子自主意识强,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很多问题的解决不一定非要依靠老师才能完成。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如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时予以引导、点拨和调控。如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第80页例1,教师创设某电信局推出两种话费标准(A.月租20元,每通话1分钟0.18元;B.每通话1分钟0.3元,无月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如果老师每月通话120分钟,选择哪种话费标准合算?”的数学问题,学生分别计算出两种标准的费用进行比较,再交流得出应该选择第二种话费标准。教师再设计了“是不是无论通话时间多长,都是选择第二种话费标准合算呢?”,然后再出示每月通话130分钟、140分钟、150分钟、160分钟、170分钟、180分钟、190分钟、200分钟,分别选择哪种话费标准合算的问题,让学生分组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去计算,再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得出130分钟、140分钟、150分钟、160分钟时选择第二种合算,180分钟、190分钟、200分钟时选择第一种合算……整个学习过程,教师都没有给过学生一个答案,没有给过学生一个固定解法。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反思评价,优化策略

引导学生回顾探索过程,对解决问题策略进行反思评价,适当优化策略,但不强求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恰当地评价学生的想法,注意激励学生外,还要组织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通过评价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梳理、完善自己的见解。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经历的解题活动有正确的分析,反思自己的结果是否合理,尝试是否有别的更好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比较各种解决方法,看哪种更好,形成简洁快速的解题思路,从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渐内化为成熟的解题策略。但在这一点上,一定不要强求孩子运用某种貌似最优的方法,应允许孩子思维的多样性。如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第77页例2(小红9秒跑了36米,小林7秒跑了35米,谁跑得快?),孩子们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 36÷9=4(米)35÷7=5(米)4米

2. 35÷7=5(米)5×9=45(米)45米>36米小林跑得快。

3.36÷9=4(米)4×7=28(米)35米>28米小林跑得快。

4. 36÷9=4(米)2×4=8(米)36-8=28(米)35米>28米小林跑得快。

5. 36÷5=7(秒)……1(米)小于9秒小林跑得快。

老师首先是让孩子们各自展示自己不同的思考方法,并通过孩子们的相互提问,相互解释,理清解题思路,肯定正确的解法,表扬孩子们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然后引导孩子们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更优化,即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的路程长(速度),但是不强求孩子们都必须用第一种方法,这样做,尊重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体现了“让学生学自己喜欢的数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发现与创造篇3

中图分类号:A81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594(2000)06-0024-06

马克思的两大理论发现即人所共知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我们把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的“原生态”即工业经济时代形态称之为“第一形态”,而将其“次生态”即知识信息经济时代形态称为“第二形态”。如果把马克思的第一发现(唯物史观)视为社会历史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那么他的第二发现(剩余价值论)则可以理解为经济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恩格斯认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当然也包括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哲学和经济哲学唯物主义形式(形态)的必然改变。

一、历史维度:第一形态·体力劳动·工业生产

1.第一发现的一般劳动本体(或本质)。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第一发现,由于它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它的本质(或本体)必然是一般的。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类,这是人们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结论,也是我们立论的“公理”前提。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劳动、劳动者、劳动人民的历史。劳动创造了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创造了人类一切社会的价值。但这里所说的劳动是人的类活动,而不是也不能是单个人的劳动。劳动是人类、人类历史、人类社会一切价值的创造之源,人是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因此唯物史观的本体(本质)就是或首先是劳动本体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马克思语)。历史的起点也就是我们立论和分析的逻辑起点。作为人类生命、生存、生活之本的劳动,是人类一切开始的地方。

自劳动创造了人类以来,人类的劳动历史过程在时间上大致可以分两个时期,即体脑未分工时期(相当于原始文明时期)和体脑分工时期(相当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至今)。具体又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体脑分工前时期可视为体脑力、体脑劳直接同一(统一于劳动主体自身、一身)的第一阶段;体脑分工后的前一时期(直到知识信息经济出现前)为体劳主导的第二阶段;而体脑分工后的后一时期即知识信息经济开始时期(最发达国家始于50年代脑力劳动者超过劳动者总量的50%以后)为脑劳主导的第三阶段。通过以上的简单分析,我们看到无论是体脑分工前还是分工后,人类的脑力和脑力劳动都与其体力和体力劳动一起参与了人类劳动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不能只承认体劳而不承认脑劳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在唯物史观的劳动本体中,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应该包括脑力劳动。劳动起码是体力和脑力不同程度的同时支出。只不过我们要研究和区别两种劳动形式在人类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地位和作用罢了。

2.第二发现的特殊劳动本体(或本质)。作为马克思第二发现的剩余价值理论,是揭示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特有(或固有)规律的,因此它的本体(或本质)就不能限于一般性(或抽象性),而必须深入其特殊性(具体性)。或者说,没有经济学的历史观是“无效的”。一般地说,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但具体地说,是原始氏族成员的劳动创造了原始社会的历史,是奴隶的劳动创造了奴隶社会的历史,是农民的劳动创造了封建社会的历史,是工人的劳动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马克思的第一发现正是通过对截至资本主义社会为止的各个社会的全部劳动作出概括(或抽象)而使其唯物史观获得一般劳动本体并从而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普遍规律或本质的。但这并不能具体回答和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经济)规律和本质。于是有马克思的第二发现。它所要研究的不再是人类(各个)社会(历史)的一般劳动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的劳动即工人的劳动。正是通过对当时的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等的科学研究,马克思发现了由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所剥削的剩余价值的秘密。从历史哲学层面说,是当时的工人劳动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从经济(哲)学层面说,是当时工人的全部劳动(包括剩余劳动)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价值(包括剩余价值)。因此可以说劳动既创造历史又创造价值,正是在这个根本意义上,我们看到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在劳动本体上的根本一致性,二者既是广义的(人类全部历史的)和狭义的(资本主义社会历史的)劳动历史观,又是广义(人类各个社会)的和狭义(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价值论。区别只在于第一发现的一般劳动本体与第二发现的特殊劳动本体。

3.两大发现的共同体劳本质(形态)。众所周知,从经济型态上说,马克思的两大理论发现产生于工业经济时代。从社会形态上说,则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阶段)。如前所述,由于脑力劳动的主导地位(及总量过半的比例)在最发达国家也仅仅是20世纪50年代才刚刚出现的,所以马克思所处的(及其以前的各个)时代基本上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导形式的时代,也就是前知识信息时代。作为马克思第一发现的唯物史观,虽然正确地科学地确认了劳动创造人类和人类历史的一般本体地位及其作用,但无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成员,普遍的或主要的劳动形式是体力劳动。尽管脑力劳动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不可否认,然而它毕竟不是当时主要的或绝大多数劳动成员的劳动形式。因此唯物史观作为实事求是的历史观也就必然如实地承认和确立体力劳动形式在当时的主导地位及其作用。以至于我们不得或不能不承认唯物史观的劳动本体论(在劳动主导形式上)基本是体力劳动本体(或本质)论。其表现之一就是我们过去曾经一直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当做“唯心”或“英雄”史观来批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依据当时(及其以前全部历史)体劳为主的史实确认劳动本体及体劳本体,是完全合理和科学的。但在公有制建立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还把“知识分子”即“劳心者”当做“臭老九”,那就是马克思所播下的“龙种”不该收获的“跳蚤”了。

同样,作为马克思第二发现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体劳为主阶段即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按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在以工人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业经济中,当时从事商品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生产的劳动应当说主要是体力劳动。劳动的结果表现为有形的(有使用价值的)实物产品,实物产品(商品)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时间的凝结。虽然并不排除脑力劳动者的劳动,并且马克思当时就远见卓识地提出科学也是生产力,但当时工人的劳动毕竟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因此剩余价值理论本质上或主要地是(工人)体力劳动价值论和(工人)剩余体劳价值论。可以说,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的共同本质(或本体)是体劳本质(或本体)。也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第一(历史)形态,即体劳(本质或主导)形态或工业经济时代形态。

二、现实维度:第二形态·脑力劳动·知识生产

1.二态理论建构的客观基础。既然我们已经确认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及其第一形态的劳动本体(或本质),那么人类劳动发展(全)过程的历史规律(或趋势)就成为我们建构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第二形态的客观基础。我们知道,自劳动创造了人类以来,人类的劳动及其体劳与脑劳两种形式的关系过程简单地划为一个公式即单一体劳阶段—体脑分工及体劳主导阶段—脑劳主导阶段。脑劳主导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56年美国出现的白领工人数量超过蓝领工人现象,由脑力劳动者组成的白领工人达到总数的50.2%。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美国的脑力劳动者比例已超过总数的95%,而体力劳动者已不足5%(最发达国家的今天也就是发展中国家的明天)。这是有非常意义的。虽然大多数国家尚未达到这种状态,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被普遍接受,科教兴国已成众望,这表明脑力劳动的主导地位已在理论或观念上被确认。假如我们设体脑劳者总数为100的话,以坐标的纵轴标出二者的数量(比例),以横轴表示时间(跨度是从人类产生到1999年),那么原始的单一体力劳动阶段,体劳者为100(脑劳者为0),中间的体脑分工及体劳主导阶段到1956年(以美国上述数字为例),脑劳者数量为50.2%,而体劳者数量为49.8%,到1999年则其脑力劳动者数量达95%,而体劳者为5%。这样我们在坐标上就会看到体劳者数量及其变化从开始的100到49.8(1956年)再到5(1999年),而脑劳者数量及其变化则是从开始的0到1956年的50.2再到1999年的95。假如用A线表示体劳者数量变化,它便是从坐标的左上方到右下方的一条曲线。而表示脑劳者数量变化的B线则是一条从坐标左下方到右上方的曲线(形如“区”字无上面的一横)。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类体脑力劳动者数量(比例)关系变化的(如英文字母的"x"形)“双曲线”。它表明了人类体脑力劳动者数量(比例)关系及其变化的趋势。我们认为,人类的劳动从原始的单一体劳阶段开始,中间虽然经历了漫长的体脑分工及体劳主导阶段,但脑劳主导的历史阶段毕竟已经开始,脑劳主导化(及其最终归一)的客观历史大趋势毕竟已经呈现,知识信息经济必将取代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成为主导经济型态。所以,我们必须适应历史的时代的客观要求,确立和建构以脑劳为本体的二态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

2.二态理论建构的主体条件。这里所说的主体即脑劳主体(或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生产和创造主体),也可以视为知识信息经济主体。如果说体力劳动主要生产和创造社会实物产品的话,那么脑力劳动则主要生产和创造社会虚物产品即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社会虚物,其生产和创造本体是脑力劳动(这也是我们对社会虚物主导性的本体论回答),主体即脑劳者。社会实物产品因其有形有重等,生产时当然要付出体力即“劳力”。而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社会虚物产品因其无形无重等,故生产时则主要付出脑力(“劳心”)。在劳动主导或主要形式上,可以说工业经济(及其以前的经济)是体劳经济,而(完全的)知识信息经济则是脑劳经济。科技知识信息等社会虚物生产对社会实物生产的主导性、知识信息经济对工业经济等的主导性,归根结底是脑劳对体劳的主导性。虽然目前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在绝大多数国家尚未达到95%的高度(更没实现100%),但脑力劳动及其主体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却已成事实。其最精彩的表述就是邓小平所说的“中的老九,现在看来是老大”。具体说来,由于科学技术生产力(或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其创造主体即(生产力的劳动者要素)脑力劳动者因此而成为第一生产力主体。同时,在传统上所说的生产(或经济)实践、阶级斗争(或政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三大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中,科学实践即脑劳实践成为经济(或生产)实践的先导前导。它在三大实践(形式)中显然占有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科学实践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第一实践形式。其实践主体即脑力劳动者因而成为社会第一实践的主体。科学知识作为认识源于科学实践即脑劳实践这也是认识论的劳动本体论(与历史观、价值论“三位一体”)。另外,我们常说的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时代,“知识爆炸”与“信息爆炸”往往相提并论。那么在这“爆炸”一样的当代信息中,究竟什么信息最重要呢?理所当然是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它是当今社会的第一信息,其生产和创造主体即脑力劳动者则成为社会第一信息主体。松田米津说,信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大量生产知识。那么脑力劳动者也就是知识生产主体。至于托夫勒在他的《权力转移》一书中所说的权力或力量将由金钱向知识转移,以及丹尼尔·贝尔在他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所说的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是(后现代社会即信息社会)的社会基础和领导层,人们已是耳熟能详。这可以视作脑力劳动者的权力(或政治)主体地位与作用。在帕森斯的社会行动体系理论中,不仅认为文化子系承担着维模的功能,而且认为它是控制和操纵其他子系变迁的主要决定因素,处在最高控制层。而知识和信息文化的创造主体将是脑力劳动者。显而易见,脑力劳动与脑劳主体这种时代社会历史(及其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和作用,必须有不同于体劳本体的新态(即脑劳本体的二态)社会历史观和劳动价值论作出科学和哲学的回答。

3.二态理论的脑劳本体(或本质)。先看价值论方面。可以说,马克思当年所看到的是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变,实质上是一种体力劳动(农业劳动)向另一种体力劳动(工业劳动)的转变。而当代工业经济向知识信息经济的转变,则是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主导化的转变。所以人们说知识信息经济即智力经济、智能经济、智慧经济。所谓科技生产力、知识生产力,也即智力智能生产力。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高级的脑力劳动将逐渐代替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成分及其作用越来越大,并日益成为主要的和先进的劳动形式。其最终成为惟一劳动形式的趋势起码在最发达国家已初露端倪。当然体脑差别最终消除的途径只能是“工农”知识化,而不能是“知识分子”工农化(通俗说即“镰刀斧头”要“钢笔眼镜”化,而不能相反)。由于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因此社会价值财富的相当大(或绝大)部分将要由脑力劳动来创造,即奈斯比特所说的价值的增长不仅源于体力劳动,而主要来自知识。据统计,目前世界64%的财富依赖于人力或智力资本。科学技术知识信息产品(商品)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为脑力劳动时间的凝结。脑力劳动将是创造社会价值的主要劳动,脑力劳动者也将成为社会主要的价值创造主体。按脑劳分配必然成为按劳分配中的重要内容。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确立脑力劳动价值理论,建构脑力劳动经济学。

再看唯物史观方面。劳动人民作为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不成问题的。但“人民”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社会“人民”的主体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劳动人民的主体是农民阶级,他们是创造农业社会历史的主要动力和主体。在工业社会,劳动人民的主体是工人阶级,他们是创造工业社会历史的主要动力和主体。而到了知识和信息社会,劳动人民的主体就应该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主体(即脑力劳动者),劳动人民的大部及全部最终都将如此。他们则将是创造知识和信息社会历史的主要动力和主体。而当这种新社会真正建成时,当脑力劳动(即“劳心”)成为人类主要的甚至惟一的劳动形式时,体劳者(或“劳力者”)将不复存在,这时也就再不会有什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所谓“唯心”或“英雄”史观了。既然脑力劳动者将是新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脑力劳动最终将是创造新社会价值的(惟一)劳动形式,那么二态唯物史观和价值理论也就必须或必定是以脑劳为本体的。版权所有

三、未来维度:两态转移·劳动归一·生产升级

1.两态的历史性(时代性)。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的两种形态不存在对与错的区别,它们都是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经济时代以及不同劳动形态的理论反映。工业经济及其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是体劳形式主导的时代,它必然也只能产生以体劳为本体的第一形态历史观和价值论。而知识信息经济时代则是脑劳形式主导的时代,它当然要求建构以脑劳为本体的新形态即第二形态的历史观和价值论。我们不能说前人没有关注或不重视脑力劳动。不可能有非历史的历史观。前人不可能在没有出现知识信息经济时研究知识信息经济,也不可能在科技没有成为第一生产力时就提出和研究第一生产力。我们认为,两形态的历史观和价值论的劳动本体或本质是一致的,区别只在于二者所研究的劳动形式不同(即“一劳二态”)。它们都植于或生于劳动之根,是一棵劳动大树上的两条枝,所以才有“原生态”和“次生态”之称。“次生”只能生于“原生”,树枝只能长在树干上。如果我们把人类劳动的全部历史划成一条直线而分为AB两段的话,那么A段即体劳主导段,B段则是脑劳主导段。第一形态的劳动历史观和价值论是A段的理论反映,它有自己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第二形态的劳动历史观和价值论则是B段的理论反映。它也有自己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唯物史观仍是“唯物”史观,只是两态所“唯”之“物”有社会实物与社会虚物生产之不同。劳动者永远是历史创造者,只是今天的劳动者不同于昨天的劳动者。劳动价值论还是“劳动”价值论,只是两态所反映的创造价值的劳动形式不同(劳动主体不同)。迄今为止人类一切社会的一切价值,不是体力劳动所创造就是脑力劳动所创造,没有什么既不动“手”又不动“脑”的“超劳动”、“非劳动”的所谓“价值创造机制”。我们不认为劳动价值论已“陷入困境”(大量的体力劳动仍然存在,脑力劳动也是劳动),它的“科学性”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并非“悬而未决”。使我们“陷入困境”的是如何认识脑力劳动的“价值创造机制”以及脑力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这才是真正“悬而未决”的问题之一。总之,劳动创造了人,人也创造了劳动的各种形式。我们要研究的是各种形式的劳动,而不是否弃劳动本体(本质)。如果放弃了劳动的本体地位和作用,那就不只是放弃价值创造之源,而且还会失去人类(及其历史)的创造之源。

2.两态的现实相关性。现实是:在世界范围内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形式仍然存在,知识信息经济与工业经济(以及农业经济)并存。因此以体劳为本体的一态历史观和价值论当然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劳动形式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而我们所缺少的或需要的是以脑劳为本体的二态历史观和价值论的研究和确立。现实态即二态只能源于延于历史态即一态,而历史态则必须必然发展为现实态。在两态理论之间的关系上,我们应当坚持“两点论”的“重点论”。这不仅因为我们已有体劳历史观和价值论而尚无脑劳历史观和价值论(应该重点研究后者),而且也是现实关系的客观要求和正确反映。就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劳动主体而言,体力与脑力内在或同在其自身。主要地付出体力还是脑力,在二者分工条件下这取决于劳动主体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但不管从事什么劳动,内在于每个劳动主体自身的体力与脑力的关系,总是脑力支配体力的。也就是说每个劳动主体的体力与脑力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的或主导的方面总是脑力。尽管体力劳动者主要通过支出体力来完成劳动(而脑力劳动者主要通过支出脑力来完成劳动),但这并不改变每个劳动者自己的脑力对其体力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脑力也即智力、智能。脑力化劳动即智力化、智能化、智慧化劳动。显然我们不仅要研究劳动主体的有限体力、体能,而且更要重视开发其无限智力、智能。不同劳动主体内在的体力和脑力如果外化为社会分工,那就表现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以及“劳力者”与“劳心者”间关系。我们知道,前知识信息经济各时代是体劳主导的时代,而知识信息经济时代则是脑劳主导时代。在体劳主导时代,劳动历史观和价值论要重点研究体力劳动。而在脑劳主导时代则应重点研究脑力劳动,这是不言而喻的。而体劳终究是要脑力劳动化的。就是说两种不同劳动形式及其主导地位和作用的转化是客观历史的必然规律或趋势,我们要承认、研究和遵循这一客观历史规律,不断促进原有工业经济以及农业经济的知识信息经济化,最终实现全部劳动全体劳动者的脑力劳动化。而脑劳成为新的主导性劳动形式,既是新情况、新问题又是理论研究的一个“空白”,理应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再比如在脑劳实践活动即科学实践与体劳实践活动即(工农业)生产实践之间的主次关系,在脑劳产品即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社会虚物产品(或者说脑劳的精神生产及其精神性产品)与体劳产品即粮食布匹机器等社会实物产品(或者说体劳的物质生产及其物质产品)之间的主次关系等等,都是现实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社会历史观方法论。不能只讲两点不讲重点,也不能只讲重点不要两点。总之,现实的体力与脑力、体劳与脑劳、体劳者与脑劳者、体劳实践与脑劳实践、体劳生产(及产品)与脑劳生产(及产品)、体劳经济(工农业经济)与脑劳经济(知识信息经济)等客观关系,既表明了两态劳动历史观和价值论的现实性(适用性),也显示了二态劳动历史观和价值论研究和建构的重要性(迫切性)。

3.两态转换的过程性。首先,不同理论形态或范式的转换,这不取决于理论本身及人的主观愿望而决定于理论研究对象的客观变化。以劳动为本体的历史观和价值论所以有从一态向二态转换的必要,只是也仅是由于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劳动的两种形式(即体脑劳)及其地位和作用的客观历史变化。我们知道,从劳动创造了人类到20世纪50年代在一国内首先出现脑力劳动者超过50%的现象(权作脑劳主导性的“一国首先出现说”罢),体力劳动主导的历史是多么漫长,而脑力劳动主导的时间又是多么短暂。以至于我们还来不及提出对脑劳主导的知识生产的历史观和价值论,现在能做到的仅仅是界定体劳本体论的历史态而提出脑劳本体论的现实态问题而已。这里起码有两个过程:一是客观上脑力劳动主导化(和知识生产主导化)的全面(世界范围)实现过程;二是主观上脑劳本体论的历史观和价值论的建构过程(也是两态的范式转换过程即体劳本体论向脑劳本体论的转换)。前一个客观过程可能是这样,即由一国首先出现脑劳主导化而逐渐扩大到世界各个国家。在一国之内则是脑力劳动者数量由少到多最终全部脑力劳动化。实现速度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首先在最发达国家然后是发达国家最后是发展中国家。越发达的国家脑力劳动化会越快。反之则越慢。但是由于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全球化)以及知识的共享性和知识信息经济的加速度,所以脑劳主导化过程肯定要大大短于工业化实现过程。不过考虑到世界政治因素,穷国和富国知识两极分化也不是不可能(而且更可怕)。至于脑劳本体论的历史观和价值论的建构过程则受制于或依赖于脑劳主导化的客观历史进程。最发达和发达国家可能率先脑力劳动化,但未必接受马克思历史观和价值论的指导,所以这方面不会比我们先进。而在技术层面的知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虚拟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等领域可能比我们发展快。在我国,脑力劳动化过程虽然起步较晚,国民整体的脑力劳动化受制于底子薄人口多,不过有政府的高度重视估计速度也不会太慢。这就是说,当我国尚未实现全面脑力劳动化而体劳仍然存在时,体劳本体论的历史观和价值论就会继续发挥作用和影响,并依据它对体力劳动和体力实现劳动者制定相关社会政策,也就不可能完全实现向脑劳本体论的事实上的范式转换。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根据世界范围的脑力劳动化进展情况进行(对我国来说)真正意义上的超前性学术研究。首先实现指导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因此现在提出研究和建构脑劳本体论的历史观和价值论并非空谈。

发现与创造篇4

[关键词]日志档案创造力创新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许素洁(1960-),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设计基础、设计理论教学与研究。(广东深圳518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80-02

一、“Journal档案制”的方法与形式

Journal汉译为“日志”,国外许多艺术院校将其作为学生日常学习与创作构思的工具。其内容包括观察、阅读、感想、灵感的记录及素材收集、形象捕捉等,表现形式图文并茂,成为涵盖个人见、闻、思、行等创作素材与思想的“资源库”。它记录着个人点点滴滴的发现与思考,对促进学生自我理解、自我发现与反思,促进个体深层独立思考、心智成长及创作取材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1993年英国政府发出教育改革创新的号召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艺术学院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多元文化的分析能力、对自我学习发展的反思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性创造能力的议题,创建了“Journal档案制”教学方式,即将日志方式引入教学贯穿于所有的课程中,并实施持续建档制度,旨在通过持续、有序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习惯与创造精神,来培养创造力。

1.Journal档案建立与制作。学生入学后开始建立自己的Journal学习档案,制订学习计划,并根据计划,将日常学习、见闻、设计体会、所见好设计、偶发设计灵感、设计草图、构思、思考心得等思维过程及对教学的体会等,以各自的领悟和个性化的手段记录到自己的Journal中。其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可用文字、绘画、剪贴、照片、实物、综合材料等,对各类大小主题,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创新表现尝试。但对内容表现要求的思路通常是:描述事物(如看到什么)分析事物的状态(为什么如此)阐述对问题的理解(由此带来的思考与反思)评价、结论(自我观点与认识等)。强调以自己的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强调独立思考与个性化创新表现。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Journal评价、批语,学生针对教师批语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自我再评价。这不仅利于增进师生相互理解与沟通,而且对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特性和内在精神与心智成长状况,都是非常有利的第一手材料,是实现个性化指导的有效途径,也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良好媒介。

3.Journal展示交流。Journal定期在教室展示。展示的Journal各式各样,甚至藏有大量光鲜的图片和非常新颖的形象、材料等,带来很大的视觉刺激。学生从多视角挖掘、创造出的丰富成果,是教师统一某种要求或者设定主题以及少数人的力量所难以达到的效果。通过展示使个性化学习得以开放交流,相互启发,刺激思维的多元化发展,激励学生新的学习与创造欲望。同时,定期展示,也是督促学生坚持认真“做自己档案”的有效手段。

4.Journal“跨界”持续制作。Journal用于所有课程中,并一直记录保留。其益处非一般教学方式可以比拟。其一,它可以保持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持续性与一贯性;其二,Journal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从问题的发现、探究、解析、表述到结论,诸种能力得到整体综合性训练;其三,作为档案,对各门课程的衔接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四,对于各科教师了解学生,学生深入了解自己,以及教师间相互了解指导思路和方法都成为有力的抓手;其五,是日后任何课程使用与反思的活生生的有力的原始材料。Journal益处良多,备受师生的喜爱。

2006年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在伦敦的教育学术会议上,发表了Journal成果,引起英国教育界强烈反响,与会者被学生们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创意的奇思妙想与丰富的视觉创意所震撼。他们的设计实践教学成果也反映了“Journal档案制”教学的卓越成效,其培养的设计人才不仅在各种大赛中屡获大奖,而且其大量的社会活动与设计实践的影响力,已使学校成为公认的地方创意文化发展的主力军。

二、“Journal档案制”培养创新能力的科学性

研究创造教育三十余年的日本东京大学奥野治雄等4位工学博士共著的《创造的科学》一书,对创造的科学作了系统详尽的论述,阐释了创造力培养的基本观点:(1)人脑的思维特性具有很大差异性,要尊重这种差异性;(2)创造性思维活动产生于脑内的第二次学习,是对第一次学习记忆的提取与重组的创新思维活动的结果;(3)创造活动具有层次性,要在适度的实践中逐渐发展提升;(4)创造动机直接影响创造活动的效果。这4个基本观点从脑思维科学,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原理,到创造教育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科学依据。Journal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样的科学性。

1.Journal方式为思维的差异性提供发展空间。《创造的科学》在“创造性发挥的条件”中指出:“人的能力性质具有多样性,有的反应敏捷,有的思考速度较慢,但能长时间细密地思考;有的人对事物整体性把握持有兴趣,也有的人对事物各个要素的相异性及特征的分析与认识感兴趣等。因此,对于创造活动,要对自己擅长领域的能力作正确地评价,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努力。”这明确地指出了创造教育,要顺应人脑思维的个体差异,科学育人。实质上这也是发达国家提倡个性教育的主要依据。无疑,Journal个人性极强的性质,提供了适合每个学生自己认知方式与认知水平的适度的个性化学习机会,给予学生发挥思维个性的极大空间,并能促进学生在不断进行的个性化学习实践中发现自己的思维特性,醒悟自己的发展方向,激发为之努力的信心,容易体验到学习成果的充实与喜悦。

2.Journal与脑内的两次学习。《创造的科学》在“人的直觉与创造”中阐释了人脑创造过程的原理,指出:“在大脑中,前额叶进行思考、创造、情操等的处理,颞叶、脑干根据第一次学习获得一些恒常性记忆……人脑经过第二次学习发生创造或直感,其过程是前额叶从颞叶、脑干的恒常性记忆中切取情报,被切取的新情报形成大量新组合,从中选取最合适的新组合而构筑新的思考系统,才能产生创造。”这里所说的“第一次学习”就是指初次学习而获得的经验与记忆,而“第二次学习”是对第一次学习的信息资料提纯组合、加工的过程。对此日本美术教育家东山明概括说:前头叶对各个记忆情报或认识通过综合性的思考来进行创造。显然“第一次学习”的记忆情报,是提供“第二次学习”创造的基础。因而,没有“第一次学习”便没有“第二次学习”,没有“第二次学习”便没有创造,失去第一次学习的基础,便失去创造活动的根基,创造工作一定会困难或低效。东山明说:“对于具有充分的内在积蓄的艺术家和科学工作者,排除杂念,忘我地工作有时会产生卓越的灵感。但是对于学生们,在体验和情报贫乏之时,无论怎样进行发散性思维,都将以创造性贫乏的活动而告终。”说明了体验与资料收集这样的“第一次学习”的重要性。Journal档案作为万能日志,是学生不断收取第一手资料,获得第一手经验的极其有力的“工具”。不仅如此,Journal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不断使用第一手资料,展开新的创造性学习与实践,不断地实现脑内第一次学习与第二次学习的交织与升华,实现创造力的持续培育。

3.Journal适合学生开展各个层次的创造性活动。在《创造的科学》中将创造分出若干层次,指出发明是创造,一个新的认识、新的发想同样具有创造性,只是创造性含量的高低体现了创造的层次与价值而已。“由于旺盛的好奇心而引起的对事物的关注,进而对这种新事物的认识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活动。这是思考并描绘自己心中对自然现象背后法则的认识,并加以验证的心理活动。另外,由于想这样或那样的强烈的愿望而产生的有意识有目的性的创造愿望,而对既存技术进行组合、修正局部并构筑新的系统的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活动。”“我们在平日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对尚未尝试过的事情或对某事物产生属于初次的发想等,对这些点滴的思考与对其努力以某种方式加以表现、尝试的行为,都可以说是创造。独创性的发想与点滴的尝试之间没有明确的界定。当然前者的价值更高。但是有点滴的进步与积累,就会产生与原来性质相异的结果。如此这般,人们创造性思维之世界是复杂地成长着的被众多的情报所表现着的世界”。因此,诸如对好奇心、尝试表现的愿望、点滴的发想、对新事物的认识,直至独自的发想与创造的尝试等,都属于不同层次上的创造性活动。而种种点滴的尝试,正是创造力培养过程中逐步的经验积累与能力成长的过程。Journal的学习形态,正是这样,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自己的兴趣与感受,无论是点滴的发现、新的思考、新的领悟与认识,乃至于有目的地应用一定的技术尝试创新,挑战全新的发明与创造,其间虽然有创造的含量大小,创造层次的高低及创造价值不同,但是其创造性活动必然适合于每个人的层次,创造性思维在合适层次的创造性活动中被激发、被开启,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复杂思维中无形无量地复杂地成长着。比起层次要求划一化的创造课程,Journal更具有适切性、科学性与效率性。

4.Journal有利于促进创造愿望的产生。《创造的科学》认为,内在愿望是产生思维活跃、寻求高质高效创造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并在论述“创造动机的重要性”中指出:“对于人的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是由自由意志而产生的热望,强制性或者义务性地强压使其去创造,是很难顺利进行的。特别是艺术创造,要经历感性的磨炼与感悟,在自然美的诱发下才容易产生创造的欲望。”进而在“教育中的创造性”中指出:“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愿望,创造活动同样。教育的内容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度,这是育人非常重要的前提。”Journal的日志性质,可以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由意志,学生很容易将学习集聚在自己的兴趣点上,容易产生内在的学习热望。尤其是Journal在内容与表现方式的选择上避免强制性,重视学生来自于观察生活的感性经验及其受到自然美的启发所做的原创性作品,使学生的学习自由而有的放矢,可以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创造愿望的不断产生。

综上所述,Journal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习惯,发挥个性,适应不同的能力层次,激发学习的欲望。同时,Journal表现形式的自由丰富及其图文并茂特点,更适合于左右脑的逻辑思维及形象思维同时训练的“全脑型”教育,是培养创造能力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三、“Journal档案制”对创新教育管理的启示

创新教育的管理一直是棘手问题,在发达国家亦如此。在欧美和日本,无论是20世纪20~30年代的“创造主义”教育,还是80~90年代兴起的“个性教育”,都把尊重学生个体兴趣与能力作为前提来考虑。教师费尽心机进行种种改革创新,但是,一方面,创新教育的多样化,给学校统一管理造成困惑;另一方面,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人意志而遭致“学习放任”“无指导”等社会批判,甚至对教师的作用产生质疑,造成教师管与不管两难境地,对教育现场创新教育的改革也产生一定的悬念。管理宗师德鲁克说过:有效的管理是任何一个组织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是创新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如何对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创新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管理,“Journal档案制”可以从三个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1.学生自主管理。学生像记日记一样做自己的Journal档案,这是具有一定约束性、持续性的自主性学习。由于学习方式的自由性,学生可以极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并在日积月累的观察、思考、信息处理、表现、反思等一系列能力训练中,了解自己,掌握自己的发展方向,使自我管理自然而然地成为习惯。通常学生最大的困惑往往是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发展,因此,在发展方向选择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困惑中自信心受到冲击,难以实现对自我学习与发展的高效管理。Journal的方式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学习管理的有效工具与抓手。

2.教师交流式监控管理。Journal的管理方式是教师针对于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批语,是一种个性化的个体式交流。这种交流方式既适应学生的个体需求,又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监控,是交流性指导的宽松而个性化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没有对立心理,并起到深入细致的管理作用。

3.档案化组织系统管理。Journal作为学习档案,对教师、学生同时提出了一定的约束并产生了监控。档案,具有不能间断的性质,具有责任,每个人都会努力好好地“填写”,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约束性管理。同时,它又是在充分尊重个性化创新学习的前提下的人性化管理。这既能帮助学生展开持续性的自由、自主的创新学习,又能保证个性化、系统化指导。使管理可跨越学科与课程的界限,贯穿于宽松自由学习的背后,并且具体深入、具有一贯性,能有效地推助学生创新学习的深入发展,更能帮助学生能在自我学习的管理中与上方管理者协调,获得启发,使学习与发展具有持续的内在关联性与内外在约束性,使管理在自我约束、交流启发、持续贯穿的状态下发挥巨大的管理效应。这样,可以把百花齐放的自主创新学习有序地统一在一个宽松、自然、人性化的管理系统中,实现了学生、教师、学校三方管理的高度融合性,为创新教育的管理提供了科学范例。

总之,Journal档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多元文化包容、批判性思维、多视角探究的精神、创造性思维与表现技能等多方面,都具有一般课程所不能代替的特殊意义。其对促使学生创新学习的自主化、常态化、个性化、持续化及对教师指导的管理与监控等,具有可操作性。不仅提供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性创造能力与文化素质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提供了温和自然的人性化管理方式,非常值得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日)高桥静昭,小林敏孝,迁阳一.创造的科学[M].东京:CORONA社,1996.

[2]许素洁.设计中视觉形象的创造与脑内两次学习[J].装饰,2005(8).

发现与创造篇5

关键词:创意产业;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效应

中图分类号:F26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4-0026-008

自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正式提出创意经济的概念后,创意产业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关注,成为推动经济与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我国制造业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产业模式亟须向创新驱动与低碳化方向转变。在知识经济与互联网时代,以创新、科技和知识为核心的创意产业无疑是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创意产业对于引领自主创新、整合优化价值链高端要素资源、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Alev Adil指出经济社会已从“产品制造”转向“思想创造”,从依赖大规模劳动力进行生产的时代转向基于知识、科技和文化创造力的知识经济时代。[1]Potts认为创意产业是服务经济所不断创造的新产业中的核心环节,是经济演化机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意产业通过知识创造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推动着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是产业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2]我国学者厉无畏指出文化因素与科技含量有机融合的创意产业能够通过资源转化、价值提升和结构优化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本”的创新经济增长模式,同时使传统制造业结构趋于柔化性。[3]路甬祥也多次强调以创新设计为主导的创意产业必将引领未来制造业绿色智能、交叉融合、共创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4]因此,以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提升的动力,通过促进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与融合,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是当前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也成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与重点。

一、我国创意产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

创意产业最早由英国于1998年提出,是一种以创意思想和创造力为核心,以先进技术和创造性活动为手段,进行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生产创意产品并实现价值增值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集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益于一体[5],附加值与产业关联度高,融合性、渗透性与带动性强,作为以创新为核心的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其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制造业发展新态势中具有重要驱动作用。创意产业促进我国制造业升级主要通过以下机理来实现。

1.创新机理

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制造业要摆脱依赖低成本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就必须抢占创新高点,通过创新驱动提升产品的创意内涵与创新价值,开拓新的市场。因此,以创意、创新为主要元素的创意产业无疑是传统制造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创新机理首先包含了内生性自主创新,主要是指通过创意产业作用于制造业从而引发制造业的产品创新。在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下,制造业企业只有加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利润、拓展市场。通过创意产业对制造业的渗透、融合与优化,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含量、附加值与创新性得到全方位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进而增强。苹果公司在制造业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创意,通过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更好地满足了客户对于产品内涵的心理需求。创意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时所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于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中的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也会带来促进作用。知识溢出即企业的研发活动对其他企业的生产所产生的正外部效应[6],企业研发所得的新技术与新知识可快速通过不同的渠道(如人员流动、中间产品投入)传播给其他企业所利用。创意产业的知识溢出效应十分强大,制造业企业可以不断吸收创意企业的创新知识、创新人才与创新思维,利用创意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强化自身的技术创新,进而降低技术更新与产品研发成本,提高对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增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是外生性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即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以为客户与企业自身创造和增加价值作为重点,将全新的商业模式引入制造业生产体系。商业模式创新是系统的、集成的创新形式,包括提供全新的或以全新的方式提品与服务、拓展全新的产业发展空间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战略性竞争优势。商业模式创新一般有四种方式,分别是改变收入模式、改变企业模式、改变产业模式和改变技术模式。[7]通过创意产业融入制造业、引发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具体实现路径包括:一是改变收入模式,即开发消费者的新需求来确定新的产品价值定义。在消费经济时代,消费导向已取代产品导向,消费者既是产品的消费主体也是设计主体,不仅满足于产品的物质,更加追求其精神价值。传统制造业的重复生产、大规模制造及追求低成本更多带来的是一般性消费品,通过注入创意产业的新思维、新模式,使制造业产品增添更多的创造性及文化内涵,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设计与创新的内在价值需求,还能够通过产品的创意提升来增强消费者的潜在购买力,从而形成新的市场需求,极大地提高制造业产品的差异性和竞争优势,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改变企业模式,即改变制造业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角色与定位。当前制造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将自己不太擅长的工业设计与品牌营销环节外包给创意企业与设计公司,自身则重点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环节。这一方面可以集中有限资源投入到核心环节运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补足企业在设计、营销上的短板,增加产品附加值并提升品牌形象,从而改变制造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及其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完善与延伸。三是改变产业模式,即通过整合现有资源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在当前制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通过创意产业尤其是工业设计等对制造业的融入,对市场需求进行细分,进而研发出能够开拓产业新领域的具有创意性的全新制造产品。

再次是开放式海外合作创新。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历史较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创意产业的规模、产权保护、人才培养、投融资体系以及与其他产业的互动融合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在依靠本国创意企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同时,也要主动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经验,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创意人才培养以及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等方面的做法。我国制造业已经越来越深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因而更要基于全球产业分工进行资源整合与利用,实现包含技术、产品、模式等在内的全方位创新过程的开放,对所引进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以学习、消化、吸收并进行再创新,实现我国制造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2.价值链机理

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企业的价值链是由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分布于从供应商的原材料获取到最终产品消费时的服务之间的每一个环节中。[8]随着产业内部分工不断深化,许多企业都把价值创造活动中的非战略性核心环节外包出去,将企业内部有限资源集中于价值创造力高、比较优势强的核心战略环节并重点发展,即拆除“短板”与加长“长板”,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最大幅度提高价值。

从制造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看,前端为研发、设计、采购、材料等环节,以知识经济和知识产权为主导;后端为品牌、物流、营销、金融、服务等环节,以品牌和综合服务要素为主导;中端是着重生产制造的加工、组装环节(见图1)。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两端更加陡峭,产业附加值向前后两端不断聚集,中端的制造环节价值下沉并进一步被摊薄。我国当前制造业主要处于附加值低、创新能力弱的加工、组装环节,制造业要得到永续发展,就必须向上下游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向两端索取更多的增加值。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创意产业优化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通过创意对制造业的渗透、嵌入与融合,重构制造业价值链,无疑是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有效选择。在制造业价值链的前端,通过加强创意研发设计能力,提升制造业产品的性能、质量、外形,注重创意内涵,从而提升产品设计的顶层起点;在价值链的后端,将创意理念注入制造业的品牌营销与服务渠道,从而优化制造业的商业模式与效率[9];同时贯穿整个制造业价值链始终的是要提高工艺和技术水平,以降低生产成本。创意产业嵌入制造业价值链以推动其升级,可以通过单环节的价值链升级与多环节的价值链升级来实现。

单环节价值链升级是指由于某些创意产业的行业专业性较强,由此可将这些创意产业嵌入制造业价值链的某些特定环节,为该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对我国制造业来说,在盯住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同时,也不应放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通过“高成低就”,促进整个价值链的攀升。工业设计作为创意产业中发展潜力最强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与制造业联系最密切、结合度最高的行业,其主要处于价值链的上游,可重点服务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环节,以提升工业产品附加值。创意产业中的咨询服务业与广告会展服务业等主要处于价值链下游,主要服务于企业的品牌营销,可与制造业价值链后端的品牌、物流、营销、金融、服务等重点环节结合,通过重塑制造业的营销模式与物流服务,使制造业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并被市场所接受,产业自身价值也能相应得到实现与提升。即使在制造业附加值较低、获利空间相对较小的加工、组装环节,也可以嵌入与结合相关创意产业,如网络信息业、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通过发挥这些产业自身的信息优势与技术优势,降低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企业管理效率。(见图2)

多环节价值链升级要求创意产业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所拓展,从而形成一个全面嵌入制造业价值链各环节的产业互动网络。创意产业要针对制造业价值链各环节的特点与模式要求,在嵌入制造业相关环节的同时,整合并提供系统的服务,从上游到下游全面提升制造业价值链的整体经营效率与附加值。这种多环节的价值链升级不仅有利于深化创意产业在制造业价值链单环节上的服务,而且有利于拓展不同环节交叉领域的服务,实现整条价值链上服务的拓展与深化,从而优化价值链结构,提高价值链附加值,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其具体作用环节和过程如图3所示。

3.产业融合机理

在当前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产业融合往往能出现新的产业形态与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创意产业作为具有高度渗透性和高度关联性的朝阳产业,与制造业存在着天然的耦合关系[10],通过推动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使创意理念、文化价值等注入制造业各环节,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与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升级。而创意产业也可以依托制造业的资源优势来获得自身发展的支撑。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包含企业内部重组融合、产业链延伸融合以及市场融合,这三个层次的融合又是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两个产业之间,进而共同推动制造业进步的。如图4所示。

首先是企业内部重组融合。传统的制造业往往着重于生产制造,产品形式比较单一。创意产业的附加值与投资回报都较高,目前许多大型企业已涉足创意产业的开发,将企业的生产制造活动与创意设计活动逐渐融合,并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创意服务功能,工业设计、咨询策划、营销宣传、信息服务等环节在制造过程中的作用和利润占比也越来越大。当前我国制造业结构同质化突出,产品差异化程度低[11]。许多制造业企业之间利用同质化产品的低价竞争非常激烈,利润却十分微薄,而创意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恰恰能够提升制造业企业产品与服务的差异性进而增强竞争力。

其次是产业链延伸融合。许多中小制造企业一般将一些自己不擅长的工业设计或品牌营销等环节,通过外包形式交给创意企业进行设计经营,从而保证并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制造业升级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应是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创意产业融入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环节,将其特有的文化与创意元素注入新产品的开发中,使其具备新的价值与多样化的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创意产业融入制造业产业链终端的品牌营销与服务环节,使制造业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并被消费者快速接受,加强品牌打造和售后服务力度,获取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份额。产业链的延伸融合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创意产业提供服务的数量规模应足够满足制造业的产业需求;二是由于制造业经济活动中的环节众多、专业化水平要求高,因此创意产业应不断增加与丰富创意服务的类型,提高创意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再次是市场融合。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最终能否实现,要看产业融合所产生的新产品能否适应市场消费需求,能够充分开发产品与服务的市场需求也是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价值所在。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制造业企业在创意产业的嵌入下不断开拓新的产品市场,促进不同市场的融合,并提升制造业企业连接不断升级的新的价值网络(1)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与海外市场的融合,在国内资金与企业相结合下引导创意融入的制造业新产品“走出去”,充分利用迅速发展的海外市场,促进国内外市场的协作共赢。

二、我国创意产业促进制造业升级效应的实证分析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实践看,创意产业对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中国而言,创意产业与工业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本文接下来对创意产业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作用效应究竟有多大进行了简单的实证检验。

1.变量选取、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本文在检验创意产业对制造业升级的效应时,主要分析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制造业绩效提升所产生的影响。因此选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为重要解释变量,由此检验创意产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首先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logYit=αi+βlogconit+μ (1)

其中Y是制造业产业绩效的测度变量,con是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度的测度变量。考虑到制造业的产业绩效除了受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根据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行业绩效要受到外部冲击、行业结构、企业行为等的影响。外部冲击可归纳到随机误差项之中,而企业行为的测定指标难以获取。另外,行业绩效还会受到产权结构、外部竞争以及行业开放度的影响。因此将以下控制变量加入到计量模型之中:s表示制造业的市场规模,d表示制造业的产业所有权结构,o表示制造业的市场开放度。修正后的模型如下式所示:

logYit=αi+β1logconit+β2logsit+β3logdit+β4logoit+μit (2)

为消除异方差,所有变量都取其对数形式。模型中变量的设定如表1所示。

考虑到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在新世纪以后,因此本文选取了有投入产出表和延长表的2005年、2007年和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截面分析。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11》以及2005年中国投入产出延长表、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延长表。同时,因目前我国在创意产业的概念、行业界定、统计口径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本文考察的创意产业数据是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合并作为替代变量,以方便进行实证检验。制造业具体行业包括投入产出表中的16个细分行业(2)。

2.计量结果及其分析

由于创意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所收集的数据时期较短,故这里不适于使用面板模型,而是利用计量软件Eviews 7.0,分别对2005年、2007年和2010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对200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作为解释变量的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和作为控制变量的制造业的产权结构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原因是:2006年一般被称为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元年,2005年,我国创意产业刚刚起步,产业基础发展还相对薄弱,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也较为微弱。

(2)对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在10%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变量系数为0.026682,相应p值为0.07。这说明,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度同制造业的产业绩效呈现出了正相关关系,且这一融合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制造业的产业绩效提升约0.0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制造业的市场规模、产权结构以及市场开放度等变量也都在10%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产权结构与制造业绩效负相关,行业的国有化程度越高,相对国有垄断势力所导致的低效率影响就越大,这也与产权经济理论是相关的;市场规模以及市场开放度与制造业绩效呈正相关,扩大对外开放一方面给本土制造业尤其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注入更多的资金,并促进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可以给国有及本地资金投入带来竞争压力,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对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首先,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度、制造业市场规模、产权结构、市场开放度等变量均在5%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度变量的系数提高至0.042821,即该融合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制造业的产业绩效提升约0.043个百分点。很明显,与2007年相比,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对于提升制造业绩效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只是产业融合度的系数仍然较小,说明我国通过推进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以提升制造业产业绩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制造业的市场规模与制造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市场规模越大,市场集中度越高,对提升制造业产业绩效的作用越明显。再次,制造业中国有产权比重与制造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行业的国有化程度越高,制造业产业运行绩效越差,这与我国通过推进制造业企业产权改革,提升产业运行绩效的现实是相符的。最后,制造业的市场开放度和产业绩效水平正相关。通过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产业竞争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由此提升了制造业效率水平。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1.主要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首先,创意产业对提高制造业的产业绩效确实有着促进作用,并且随着创意产业自身发展的不断完善,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强,创意产业不断推动着制造业各环节的自主创新,嵌入制造业价值链并与之融合的路径也持续深化。创意产业作为高增值性的新兴产业,主要在制造业调整升级和服务业不断细化的基础上,打破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原有界限,对制造业进行服务化、创意化和增值化拓展,促成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开拓新的产业增长方式、产品与市场,以达到增强产业联动、推动制造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我国创意产业从起步到现在,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机构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其重视程度日益加深,随着各种促进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创意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意产业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与制造业及其他服务业的互动融合也不断加深,成为推动制造业自主创新、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最终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源泉。其次,制造业的产业规模以及市场开放度与制造业的产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促进制造业绩效的提升。再次,制造业中国有产权占比同制造业绩效有着负相关关系,因此企业的产权改革仍是提升制造业运行绩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有效路径之一。

2.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促进创意产业发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第一,强化创意产业以及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引导。要强化政府部门对创意产业的重视,尤其是与制造业等产业密切相关的工业设计,将创意产业提升到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发展战略上。可成立国家创意产业委员会,组织专业学者、产业协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促进创意产业发展以及与制造业等其他产业互动融合的相关政策;可设立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创意人才培养和创意项目的开展,建设国家工业设计重点实验室等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12],加快创意成果的产业化。

第二,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制造业的发展需大力提升系统集成创新能力,通过创意元素和创新活动的运用,将关键技术创新、系统技术集成和工程集成能力进行有机统一,并与经营、服务模式的创新相结合,不仅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制造业产品,同时整合创意―制造产业链,实现工程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策与金融为支持、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设立与完善创意成果转化平台,建立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战略联盟,在技术、信息、产权等方面实现功能共享,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方面合理分工协作,加快推进创意企业与制造企业的有效对接。

第三,促进创意设计的开放合作。随着创意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范围内的创意活动与交流合作更加密切。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促进制造业自主创新上,不能“闭门造车”,要面向世界,开放合作,激活和提升设计创新活力。要立足自主,充分发掘国内丰富的创意文化资源,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借鉴发达国家创意与制造互动融合的经验,提升我国创意设计能力。一方面应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参加国际创意设计交流展会,设立境外设计研发机构,并购境外设计企业,吸引国外优秀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合资举办创意设计展会、创办创意设计服务机构等,不断拓展利用外资新领域。

第四,全面建设复合型创意人才的培养体系。重视创意教育,整合当地教育与创意资源,培养高素质创意人才;营造充满创意活力的文化环境,引进国际高端创意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制造业企业要注重对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高端环节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训,加强对具备综合知识、技术基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意人才的培养,积极引进创意产业发展与经营管理方面的领军人物和创新创业团队[13],加强创意人才与团队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意人才、创意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市场之间的紧密结合。

第五,发展创意金融,加强对关键领域支撑力度。健全创意产业金融体系建设,尤其是加大对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关键领域的金融支撑力度。鼓励、支持有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前景良好的重点企业上市融资;相关部门可设立创意产业投资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等,为创意企业、制造业企业和各种创意研发项目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满足各种类型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以及各种规模的创意企业和相关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需要。

注释:

(1) 价值网络即公司为创造资源、扩展和交付货物而建立的合伙人和联盟合作系统,包括公司的供应商和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它的下游客户和最终顾客,还包括其他有价值的关系,如大学里的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主要有顾客需求为中心、高度协作、快速反应、低成本等特质。

(2)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分别是: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含废品废料)。

参考文献:

[1]Adil A.Creative industries,economic opportunities and new global identities[EB/OL].2008.Gala.gre.ac.uk.

[2]Potts,Jason D.Why creative industries matter to economic evolution[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9,18(7):663-673.

[3]厉无畏,等.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5-13.

[4]路甬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J].观察与思考,2012,(1):6-10.

[5]张京成,等.创意产业的特点及两种存在方式[J].北京社会科学,2007,(4):3-8.

[6]孙晓华.技术溢出、研发投资与社会福利效应[J].科研管理,2012,(9):47-53.

[7]尹一丁.商业模式创新的四种方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6―29(22).

[8]陈建华.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价值链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1-76.

[9]叔平.制造业创意产业[J].上海质量,2012,(9):28-29.

[10]刘友金,等.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耦合演化过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151-158.

[11]刘奕.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J].中国经贸导刊,2011,(8):22-24.

[12]路甬祥.创新型国家建设呼唤创新设计[N].中国工业报,2012-03-21(A1).

发现与创造篇6

关键词:创造力;主动;互动;流动

创造力,是指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运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独创性地提出新思想、产生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成才的关键因素,对个人而言,“它是划分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对社会而言,整个人类文明史实质上都是创造力实现的成果。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基本的趋向和努力,就是力求实现、保持和发展经验着的机体”“当有机体在最彻底的自我努力中构成了同环境的新关系时,正是这种倾向,成为创造性的主要动机”。同时,他认为个体创造潜能的释放、创造力的养成,主要依赖于个体的自主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据此,文章拟就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主体性路径,从主动、互动、流动三个维度进行探析。

一、主动: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线性路径

创造对人才的意志、毅力是个极大的考验,创造力的养成要求人才必须具有敢于求真理的创新精神,无定型、无定向、无定式的创造性思维,主动培养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心理素质,唯此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力,从低层次人才向高层次人才跃进。

1. 主动孕育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指勇于创造革新的精神,具体指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作为人才,必须主动孕育开拓创新的精神。

首先,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创造力培养需要个体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强烈地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达到某个目的、实现某种价值的愿望和信念,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强大心理祈愿与心理动力,拥有自信心的人能够在创造新事物过程中产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实现自我创造力的勃发。其次,具有敏锐的思想。思想的敏锐性是孕育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思想迟钝的人不可能养成积极的创新精神,更不可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再次,大胆地通过实践活动验证自己的新设想、新理论。实践是锻炼意志、培育品格、形成创新精神的必要途径,更是验证自己创新性的新设想和新理论的根本途径,参与创造性实践活动,可以亲身体验创造的乐趣,能够以更高的热情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开发,因为实践与创新精神的孕育具有必然的联系。

2. 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思路

创造性思维是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灵魂。掌握创造性思维的人,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开阔的思维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和疑点,能够多侧面、多角度探究问题。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思路,需要具有多种思维能力。从创造性思维的思维方向分,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辐射型思维,即以某个问题为中心,思维向外辐射、扩散,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辐集型思维,即以某个思考对象为中心,从不同方向将思维指向这个中心点,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逆向思维,即从正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用相反的方法、思路去解决问题;类比思维,即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关系中,受到启发,使问题获得解决;组合思维,即将不同事物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加以重新组合,以产生新事物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等特点,创造力的培养必须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培育流畅、变通、独创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3. 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人才的创造力培养,非智力因素重于智力因素,情商重于智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信念等非智力因素,构成了创造性人才所应具备的创造性心理特征,是全面提高人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首先需要树立伟大的理想和抱负。动机是人才进行创造的导向与指针,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作为动机能指引个体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为人才的创造力的开发指明方向。其次需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与好奇心是人才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开发人才创造力的催化剂,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增强人的探索动机,使人忘我工作。正如孔子把学习分为“知之”“好之”“乐之”三个层次,并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才能产生兴趣、好奇,进而形成自我提高的驱动力。再次需要具有顽强的意志。意志是人们在实践理想与抱负,追求兴趣与好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与排除障碍的坚定不移的毅力,它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培养人才创造力的坚强柱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与难题,创造某种新产品、新思想(前所未有的或从无到有的)没有先例可循,只有具备顽强坚定的意志品质,才能获得成功。最后需要坚定的自信心与恒心。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第一秘诀,只有自信并持之以恒,才能深度挖掘自身的潜能,激发知难而上的无畏勇气并始终如一地保持昂扬斗志。总之,在创造力养成中,非智力因素始终起着重要的“监控”作用,不可或缺,离开了非智力因素,创造力只能是“空中楼阁”。

二、互动: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交互路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个体,个体创造力培养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互动。总体而言,导师的教导、朋辈群体之间的竞争合作,构成了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交互路径。

1. 人才与导师间的创造力互动

罗杰斯基于他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理论,提出了“真诚”“信任”“移情性理解”三种有关教师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理论,认为师生之间在交往中应彼此真诚相待、相互信任、移情性理解对方,在此基础上开展良好的双向互动,实现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人才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导师指导,个体与导师之间的互动,能形成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达成思想与智慧的共识,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个体的个性张扬和创造力提升,是实现人才创造力养成的重要路径。具体包括:一是认知互动。个体与导师之间通过积极地沟通、探讨,达到对彼此的了解、信任,改变过往对个体与导师之间关系的僵化理解,改变传统的单向认知活动方式,形成一种平等互助的新型指导与被指导的认知关系。二是行为互动。行为互动是认知互动的延展,个体与导师彼此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知识传递与技能传递的关系,培养个体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引导个体质疑、探究,与此同时导师本人也得到提升。三是情感互动。个体与导师之间彼此进行“移情性理解”,导师对个体倾注热情,个体同样予以回报,双方在指导与被指导中取得心灵沟通。情感互动既可融洽双方关系,又可提高指导的质量。

个人的创造性构想是形成创造性成果的发端,但并不代表创造性构想就必然能够转化为创造性成果,通过个体与导师的互动,既可以开阔导师的指导思路并提升其内容储备,同时更重要的是个体可以在导师帮助下推敲原有的创造性构想,发现问题并重构构想,直至转化为创造性成果。

2. 朋辈群体间的创造力互动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总是生活于一定的群体并以群体的形式进行活动,它是人类社会性的具体体现。朋辈群体因群体成员年龄、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相近,成为影响人才成长的重要非正式群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群体互动是人类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并为人类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朋辈群体的这种作用在培养人才创造力的过程中,同样存在。

受教育制度、文化传统以及个性心理等因素影响,个体创造力养成所应具有的互动讨论、平等交流和共同探究在学校教育中得不到完整践行,课堂教学难以起到发人深省的“头脑振荡风暴”作用。这势必呼唤个体创造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路径——朋辈群体间的互动。朋辈群体间互动指朋辈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主要有竞争与合作两种互动形式。合作是基于积极的互相依赖,竞争是基于消极的互相依赖。在合作中群体成员围绕共同关心的兴趣、爱好确定研讨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从合作的经验中,个体可以获得更高的自尊、社交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自我创造力的显著提升。而通过竞争,个体则可以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在竞争中形成提高自我的内在驱动力。

三、流动: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系统路径

流动中的人才思维和人才智力是培养人才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人才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将彼此脱离的创造力养成环节相互衔接起来,形成环状或网状模式以发挥创造力的整体优势。因此,流动是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系统路径,是形成创造力综合态势必不可少的环节。

1. 人才创造力的领域流动

创造力通过创造性成果展现,创造性成果必然包含一个共同要素——智能,但是每一个体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这些智能在个体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模式组合,导致每一个体的创造性成果呈现多元化特征,当创造性成果从一领域跨越到另一领域、从此问题类型转向彼问题类型时,创造力特征仍然呈现明显的差异。当然,个体的创造力总是突出反映在某个领域、学科或行业上,一个人并不能在各个领域均具有创造力尤其是高度的创造力,但是不同领域之间的创造力特点的流动,可以起到互相借鉴的作用,有利于开发弱势领域和深度挖掘优势领域,从而加强创造力培养。

加德纳在其多元智能理论中认为,每一个体都具有自己相对而言的优势智能领域,也有相对而言的弱势智能领域。人才创造力培养不能粗放地判断个体的弱势智能领域,而应确认个体的优势智能领域,使每一个体在充分展示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同时,实现智能特点从优势领域向弱势领域迁移,从而使个体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尽可能地开发和拓展,形成个体在智能领域的优劣互补、协调发展。如前所述,智能与创造力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每一个体也都有自己相对而言的优势创造力领域和弱势创造力领域。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任务不仅仅是开发、培养个体的优势创造力领域,而应该在充分尊重每一个体的优势创造力领域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其创造力发挥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创造力潜能。同时,帮助个体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创造力领域和弱势创造力领域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引导个体学会把优势创造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创造力领域,使自己的弱势创造力领域尽可能地得到弥补和最大限度地开发。唯此,个体才能促成创造力在领域上的流动,形成优势创造力领域和弱势创造力领域的互补,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示,适应并立足于未来充满竞争性的时代。

2. 人才创造力的地域流动

如上所言,每一个体会同时拥有多种相对独立的智能,这些智能以不同的方式和模式实现组合,导致个体创造力和创造成果的多元多样。可以认为,每一文化环境下的个体智能具有某种文化属性上的一致性、相似性,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个体在同一学科领域和不同学科领域具有巨大的智能差距,这种智能差距并不指优势智能与劣势智能的区别,而指智能思维模式受文化背景影响后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无疑将进一步体现到个体创造力受文化背景影响而凸显出不同地域的不同表现形式。实现人才创造力的地域流动,可以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智能思维在思维方式、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方面的交流、互补、优化。

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双方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文化期望方面的差异意味着创造成果的表现风格、对创造人物的接纳以及对创造性工作的奖励都依文化传统的不同而不同。实现人才创造力的地域流动,就是通过人才海外学习、海外交换生计划、访问学者、国内高校间第二校园计划、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实现人才个体在不同地域(国际与国内)的流动,打破困于已有圈子、闭门造车的僵化局面,在不同地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才进行思想的交流、知识的印证、思维的借鉴,以通过互相交流而实现个体创造力得以提升的目的。

总之,创造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固定的路径可以依循,需要学者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创造力培养的路径进行有效地探索、研究,从而开拓出一条有效、实用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罗洪铁.人才学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3]田友谊.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创造力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6(6).

发现与创造篇7

【关键词】学生学习 创造性思维 自主学习

高等教育有其固定的教育模式,不过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也要与时俱进,除了传授文明的知识精华之外,还要通过理解独具特色的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能够胜任新时代的职业要求。

一、创造性思维独具特色的特征

1.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与集中性。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当前的信息和记忆中的信息,从而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现实中,人们会面临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在这种条件下的决策中,创造性思维的集中性就表现出极端的重要性。只有集中才能更好地发散。思维发散了需要合理的集中。创造性思维是一个集中--发散,发散--集中……这样多次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创造性思维的直觉性和分析性。创造性思维的直觉性既没有某种明确的逻辑规则,也没有经过严密的推理,它总是以跳跃的方式,径直指向最后结论,它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正确的,但也可能发生错误。但直觉性的结论提出之后,仍需要用创造性思维的分析性参与进行推理和论证。因此,创造性思维是一个直觉--分析,分析--直觉……这样多次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3.创造性思维的逆向性和正向性。创造性思维的逆向性要求在思维活动时,从相反方向去观察和思考,避免认识过程的单向性,这样往往独具一格,常常导致创造性的发现,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它往往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逆向思维的运用常常是建立在一定的正向思维的基础上,没有正向思维为基础,是很难产生逆向思维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正向--逆向,逆向--正向……这样多次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多种思维模式的动态表现,主要体现在积极调动和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

1.创造性人才智力因素:(1)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基本专业知识,及必要的辅助知识,并形成一个合理的整体结构;(2)能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把握事物方向,预测事件的未来及后果。

2.创造性人才的非智力因素:(1)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理想、创新胆识和创新意识;(2)创新兴趣、创新注意力、创新敏感性、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路;(3)独特个性与人格,善于发现被常人忽视的现象。

三、学生自主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1.认真考虑社会及科学的问题。善于捕捉自己发现的所有疑问,加以记录,不断翻阅,会带来思维新启发。有些问题在课程学习时,可以请教师答疑和同学们讨论。研究问题是创新活动的萌芽和开始。

2.坚持自己的观点,发展自己的观点。人的才能的显露首先是自我努力,内因起作用的结果。而社会的认识,又受社会需求及其经济与政治规律的支配,有时我们身上某些带有伟大创新发现萌芽的东西,并不能轻而易举被社会识别,所以我们应该有创新的自信,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这也是有心计的创新者应该明确的。

3.学生要积极地参加智力竞赛活动,参加学术讨论会、辩论会等。积极参加学校里的社团活动、学生科技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它们都是促进创新活动的好途径。小论文写作和小实验操作,都是创新活动的初步实践。

四、学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1.教学重点从传授知识、储存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移到以努力掌握新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更新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2.学校管理要破除思维的禁锢。解放学生的思想,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有益于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管理制度与人才考核选拔办法。改革现行考试这个指挥棒,以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标准,评定学业成绩。

3.学校教材的编写要与时俱进。要注意随时增加新知识和新思路,要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精神。

4.课程教学必须贯彻必要知识和思维方法并重的原则。努力营造适合提升学生能力和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条件与环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启发开导学生方面。教学要有学术气氛,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现代科学的辉煌成就,都是多门横向渗透与交叉的结果。学校要有意培养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相信学生是未来的创新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要学好基础理论知识,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样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就奠定了提高创新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彭远威.主体性视角下的学生创新意识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发现与创造篇8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依赖性很强、性格很脆弱的人。但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有独到见解,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还应该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本文主旨谈物理学科中如何实施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能力;培养

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的热情。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例如,利用物理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物理知识理解,让学生了解下个世纪几个重大迫切的社会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癌症等疾病药物问题。通过讲解某些物理知识与上述问题挂钩,无形之中把课程内容贴近实际,联系社会与人,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人格品质,对科学执着的探索精神,培养创造品质,研究科学创造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标新立异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从深入地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1928年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发现了毒霉素等重大科学成就,这些都足以说明观察在科学研究、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甚至作出新的发现。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观察。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思维的潜能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现程度上有高低,对于一般人来讲,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自我实现”或称“自我开发”的能力。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教师在所教学科中,根据所授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便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在物理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的扩散与集中训练,如组织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这些训练并不是一味追求“多”,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多“思”,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方法确定实际的步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学习方法对路,学生的受益将和努力程度成正比。重视培养创造型学习方法和策略,训练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技巧。一位科学家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思维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法的研究,更要注重学法的探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备课时,首先应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次教师上课时,教给学法。通过教师课堂上有目的的示范引导,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研究”情境,让学生大胆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猜想、去发现,并让其充分发表“高见”以逐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掌握化学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三教师辅导时,指导学法,如指点学生怎样去预习教材和阅读课外读物,教学生如何列内容提纲,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做习题时,应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总之,我们要正确处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创造型的学习能力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占关键性的位置,同时,创新能力也是物理学的核心与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能力的物理学只会是一坛死水,毫无生机。物理学的创新能力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1.发现问题与独立思考的意识。爱因斯坦认为,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重要。发现问题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观察,分析,类比,综合中发现新的问题,加上自己独到的思考与灵感,创新的火花便会喷发出来了。

2.找到物理学存在的漏洞,避实击虚。针对物理学某个领域上的漏洞,见缝插针,大胆质疑,改动细节或环节,以完善理论。

3.学会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问题的核心,在解决了一个问题后,要反思和总结。反思一下这个问题能否找到其他的切入点?能否用更简单,更直观的方法去解决?能否找到新的线索或思路?运用发散思维,开拓自己的思维,提高解题的效率。总结涉及到的知识点与方法,概括出题型,把握理论的框架,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目的。体会到物理学的简洁性,扩展性,统一性。

4.自己设计实验。理论是由实验抽象概括出来的,用李政道教授的话说,物理学就是一个通过实验,去简化归纳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的学科。把握了实验的原理与方法,设计出巧妙的实验,可以深化对物理理论的认知。实验没有理论的封闭性,在实验室里,可以自由的组合,联想,想像,超越理论的束缚。

5.善于化繁为简,抽象出物理模型。学习物理,应当同时应用形象,抽象,想像,化归等思维方法与思维手段。活跃自己的科学头脑,奠定创新基础。

上一篇:汉语教师志愿者范文 下一篇:论文陈述范文